CN206781867U - 汽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81867U CN206781867U CN201720232698.9U CN201720232698U CN206781867U CN 206781867 U CN206781867 U CN 206781867U CN 201720232698 U CN201720232698 U CN 201720232698U CN 206781867 U CN206781867 U CN 2067818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eron
- energy
- trailing arm
- arm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侧的纵梁之间,所述横梁中部具有弯折部,所述纵梁上设有吸能部,吸能部包括纵臂和连接臂,纵臂与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设置在纵臂两端,连接臂分别与纵梁和纵臂连接,所述纵臂、纵梁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吸能空间,所述横梁两端穿过纵臂且与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架通过多层次的吸能结构,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对车架底部部件造成的破坏;同时,其吸能部便于根据车型大小和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增强了其通用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车架,包括纵梁10和横梁20,横梁20设置在两侧的纵梁10之间。现有的车架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正面撞击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吸能装置能够减缓正面撞击。在对侧面撞击的防护上,主要是依靠车身结构加强,从而保护车厢内的乘客安全。但是,在电动车等车辆中,车辆底部通常设置电池,需要对来自侧面的撞击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多阶段对车架侧面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减小撞击对车辆的破坏,且成本较低的汽车车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汽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侧的纵梁之间,所述横梁中部具有弯折部,所述纵梁上设有吸能部,吸能部包括纵臂和连接臂,纵臂与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设置在纵臂两端,连接臂分别与纵梁和纵臂连接,所述纵臂、纵梁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吸能空间,所述横梁两端穿过纵臂且与纵梁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能部包括弧形部,弧形部设置在纵臂两端且与连接臂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空间中设有溃缩管,溃缩管两端分别与纵臂和纵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溃缩管的截面为菱形,吸能空间中设有多根溃缩管,溃缩管相邻设置,溃缩管的棱边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溃缩管中设有隔板,隔板交叉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部设有45°内倒角,第一端部与纵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架通过多层次的吸能结构,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对车架底部部件造成的破坏;同时,其吸能部便于根据车型大小和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增强了其通用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汽车车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车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溃缩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倒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车架包括横梁1和纵梁2,所述横梁1设置在两侧的纵梁2之间。所述横梁1中部具有弯折部11,所述纵梁2上设有吸能部3。吸能部3包括纵臂31和连接臂32,纵臂31与纵梁2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32设置在纵臂31两端,连接臂32分别与纵梁2和纵臂31连接。所述纵臂、纵梁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吸能空间30,所述横梁1两端穿过纵臂且与纵梁2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汽车的侧面受到撞击时,通过吸能空间的溃缩,从而吸收冲击能量;当吸能部无法全部吸收冲击能量时,横梁的弯折部能够形变,从而再次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保证车架底部的电池等部件的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向上隆起,弯折部通过两段弯曲梁焊接在一起形成。
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吸能部3包括弧形部33,弧形部33设置在纵臂31两端且与连接臂32连接,从而使吸能部更易溃缩。所述吸能空间30中设有溃缩管4,溃缩管4两端分别与纵臂31和纵梁2连接,通过设置溃缩管能够进一步吸收冲击能量。所述溃缩管4的截面为菱形,吸能空间中设有多根溃缩管4,溃缩管4相邻设置,溃缩管4的棱边41相互连接,从而使溃缩管在连接臂之间形成波浪形。所述溃缩管4中设有隔板42,隔板42交叉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溃缩管吸收更多撞击能量。所述连接臂32的第一端部321设有45°内倒角40,第一端部与纵梁连接,从而使受到冲击时,连接臂从端部开始破坏,然后逐渐溃缩,控制溃缩起始位置,可以使连接臂吸收更多撞击能量。
本实施例的汽车车架通过多层次的吸能结构,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对车架底部部件造成的破坏;同时,其吸能部便于根据车型大小和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车型,增强了其通用 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汽车车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侧的纵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部具有弯折部,所述纵梁上设有吸能部,吸能部包括纵臂和连接臂,纵臂与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设置在纵臂两端,连接臂分别与纵梁和纵臂连接,所述纵臂、纵梁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吸能空间,所述横梁两端穿过纵臂且与纵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包括弧形部,弧形部设置在纵臂两端且与连接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空间中设有溃缩管,溃缩管两端分别与纵臂和纵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管的截面为菱形,吸能空间中设有多根溃缩管,溃缩管相邻设置,溃缩管的棱边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管中设有隔板,隔板交叉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部设有45°内倒角,第一端部与纵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32698.9U CN206781867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汽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32698.9U CN206781867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汽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81867U true CN206781867U (zh) | 2017-12-22 |
Family
ID=6070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326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1867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汽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818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55226A (zh) * | 2018-11-23 | 2019-03-12 |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
-
2017
- 2017-03-10 CN CN201720232698.9U patent/CN2067818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55226A (zh) * | 2018-11-23 | 2019-03-12 |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21498A (zh) | 车辆 | |
CN204222970U (zh) | 一种新型副车架 | |
CN202827752U (zh) | 客车正碰压溃吸能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客车 | |
CN201849532U (zh) | 一种高效吸能纵梁结构 | |
CN205168397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105398411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1761456U (zh) | 一种蜂窝管式车辆缓冲吸能装置 | |
CN206306980U (zh) | 一种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防撞装置 | |
CN205059492U (zh) | 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6394590U (zh) |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 |
CN111605568A (zh) | 一种具有多级碰撞保护的内燃机车司机室 | |
CN206781867U (zh) | 汽车车架 | |
CN201761455U (zh) | 客车前防撞梁 | |
CN203358689U (zh) |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 |
CN103448803B (zh) |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 |
CN203438964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750065U (zh) | 一种安全保险杠 | |
CN204736927U (zh) | 一种四轮车车架前部防撞结构 | |
CN103318265A (zh) | 汽车后部传力结构 | |
CN206954313U (zh) |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 |
CN105365729A (zh) |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 |
CN212500360U (zh) | 一种具有多级碰撞保护的内燃机车司机室 | |
CN204845811U (zh) | 多级缓冲保险杠 | |
CN203157916U (zh) | 侧翻吸能汽车及其顶盖骨架和吸能装置 | |
CN210234898U (zh) | 高安全汽车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