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574A - 发动机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574A
CN108603574A CN201780009964.4A CN201780009964A CN108603574A CN 108603574 A CN108603574 A CN 108603574A CN 201780009964 A CN201780009964 A CN 201780009964A CN 108603574 A CN108603574 A CN 108603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component
rotary force
rotation axis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9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574B (zh
Inventor
村山拓仁
关口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electric o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81Parallel arrangement of drive motor to screw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the gearbox is associated or combined with a crank case of a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16H2057/02065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for motorcycles or squ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95Measures for reducing number of parts or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orce
    • F16H2063/305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orce using cam or crank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orce
    • F16H2063/306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orce using screw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5Engine and gearing, i.e. joint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7Screw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动机单元,其设置为具有使用干式带(32)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可以利用上述装置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并且同时防止干式带(32)的热恶化。在(a)中示出的发动机单元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布置在即使从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仍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区域CW不重合的位置处。与相对移动部分(73)和旋转部分(74)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70)布置在由曲轴箱(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22c)。两个密封构件(22d,44d)布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十个密封构件(103,107,112a,114,116a,122b,122b,126b,126b,107a)布置在(b)中相比较示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上。

Description

发动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ECVT)的发动机单元(参见专利文献1)。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包括无级变速器和旋转力转换机构。无级变速器包括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和干式带。干式带卷绕在初级滑轮和次级滑轮上。初级滑轮在曲轴的旋转力传递到其上时旋转。次级滑轮根据初级滑轮进行旋转以将旋转力传递到后轮。初级滑轮包括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旋转力转换机构构造为使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旋转力转换机构连续地改变卷绕到初级滑轮上的干式带的卷绕直径。由于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能够精细地控制变速比,所以改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在干式带中,与初级滑轮和次级滑轮接触的滑动部分未由润滑剂润滑。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和干式带设置在干式带壳体中形成的干式空间中。干式带例如由橡胶或合成树脂构造。干式带趋于被热导致恶化。同时,曲轴构件设置在由曲轴箱形成的、并且包括润滑剂的润滑空间中。为了防止由热导致的恶化,干式带设置在远离曲轴箱构件的位置处。在干式空间中通过利用曲轴箱构件和干式带之间的空间设置旋转力转换机构。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2007-10104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近来,已经期望在包括采用干式带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发动机单元中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此外,还期望在包括采用干式带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发动机单元中防止干式带的恶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采用干式带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改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同时防止由热导致干式带的恶化。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在包括采用干式带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发动机单元,燃料消耗的恶化的原因。研究的结果是,发现旋转力转换机构中的机械损失引起该恶化。下文将详细地描述该问题。
较大的转矩作用在旋转力转换机构上。该旋转力转换机构包括旋转构件和相对移动构件。旋转构件可通过传递的旋转力旋转。相对移动构件接触旋转构件并且通过旋转构件的旋转力在沿着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向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较大的转矩作用在旋转构件接触相对移动构件的转换接触部分。因此,需要对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进行润滑。在该情形下,在设置有旋转力转换机构的干式空间中设置专用润滑室,在该专用润滑室中,提供专用于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的润滑的润滑剂。形成专用润滑室的专用润滑室壳体设置为与干式空间隔离。在该专用润滑室中设置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为了将专用润滑室与干式空间隔离开,在旋转力转换机构中设置密封构件。在密封构件和与密封构件接触的构件之间由于旋转或滑动而发生摩擦。在密封构件和与密封构架接触的构件之间发生的该摩擦用作阻力。由于设置多个密封构件,所以在旋转力转换机构中由于密封构件产生的摩擦而存在大量的机械损失。
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通过减少旋转力转换机构中密封构件的数量,降低机械损失并且改善发动机单元中的燃料消耗。当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不设置在专用润滑室而设置在曲轴箱构件中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时,不需要专用润滑室。以这种方式,不需要用于使专用润滑室与干式空间隔离的密封构件。换言之,减少设置在旋转力转换机构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同时,曲轴包括曲柄臂。曲柄臂的温度趋于较高。当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布置为暴露于形成在曲轴箱构件中的润滑空间时,由于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和热的曲柄臂设置在相同的润滑空间中,所以,曲柄臂的热趋于传递到旋转力转换机构。当热传递到旋转力转换机构时,热趋于从旋转力转换机构传递到干式带。换言之,当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曲柄臂设置在相同的润滑空间中时,热趋于传递到干式带。在考虑抑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时,难以采用具有较少密封构件的结构,其中,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设置在曲轴箱构件中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
然而,为了使燃料消耗优先,本申请的发明人采用在旋转力转换装置中具有较少密封构件的结构。当在旋转力转换机构中采用具有较少密封构件的结构,发现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并不明显。在详细检查之后发现,在曲轴箱构件中,与曲轴构件的曲柄臂附近的区域相比,远离曲柄臂的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发明人注意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在当在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或者当在与曲轴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室与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曲轴的旋转轴线表示曲轴构件的旋转轴线。发现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被限制在与已知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相同的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发动机单元包括:发动机主体单元,其包括曲轴箱构件和曲轴构件,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中,所述曲轴构件设置在所述润滑空间中并且包括曲柄臂;和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其包括:(1)无级变速器,其包括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干式带和干式带壳体,所述初级滑轮根据所述曲轴构件的旋转而能够旋转并且包括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所述干式带卷绕在所述初级滑轮和所述次级滑轮上并且具有滑动部分,所述滑动部分与所述初级滑轮和所述次级滑轮接触并且不由所述润滑润滑;所述干式带壳体形成设置所述初级滑轮、所述次级滑轮和所述干式带的干式空间,为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线的初级旋转轴线与为所述曲轴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曲轴旋转轴线是相同的直线或平行;(2)旋转力传递机构,其构造为传递电动机的转动力;和(3)旋转力转换机构,其构造为使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包括(a)旋转构件和(b)相对移动构件,所述旋转构件通过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传递的旋转力而能够旋转,以及,所述相对移动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接触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通过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力而能够移动,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于(i)在所述曲轴旋转轴线的方式上观察时与所述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或(ii)在与所述曲轴旋转轴线的方向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以及,所述相对移动构件和所述旋转构件彼此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发动机单元包括发动机主体单元和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
发动机主体单元包括曲轴箱构件和曲轴构件。曲轴箱构件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曲轴构件设置在润滑空间中。曲轴构件包括曲柄臂。在本说明书中,润滑空间时设置有润滑剂的空间并且设置在该空间中的部件由润滑剂润滑。润滑剂的示例包括油和油脂。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包括(1)无级变速器,(2)旋转力传递机构,和(3)旋转力转换机构。(1)无级变速器包括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干式带和干式带壳体。初级滑轮根据曲轴构件的旋转而可旋转。初级滑轮包括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干式带卷绕在初级滑轮和次级滑轮上。在干式带中,滑动部分与初级滑轮接触并且次级滑轮不由润滑剂润滑。干式带壳体形成干式空间。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和干式带设置在干式空间中。无级变速器设置为使得初级旋转轴线与曲轴旋转轴线是相同的直线或平行。初级旋转轴线是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线。曲轴旋转轴线是曲轴构件的旋转轴线。(2)旋转力传递机构构造为传递电动机的旋转力。(3)旋转力转换机构包括(a)旋转构件和(b)相对移动构件。(a)旋转构件由从旋转力传递机构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b)相对移动构件与旋转构件接触。相对移动构件布置为由于旋转构件的旋转力而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可移动。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本身可以布置为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不可移动。旋转力转换就构造为使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为(i)在沿着曲轴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可替换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为(ii)在与曲轴旋转轴线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的位置处。因此,通过旋转力转换机构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设置在远离曲柄臂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上的干式带设置在远离曲柄臂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而降低。因此,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相对移动构件和旋转构件彼此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在该说明书中,当转换接触部分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时,设置有转换接触部分的空间在润滑空间中未被隔离。换言之,转换接触部分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在换挡时较大的转矩作用在转换接触部分上。因此,转换接触部分需要由润滑剂润滑。为此,设置为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的转换接触部分由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的干式带壳体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形成专用润滑室(设置有转换接触部分)的专用润滑室壳体。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的密封构件。因此,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中,可以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并且同时防止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在润滑空间以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换言之,设置有旋转力转换机构的空间在润滑空间中未被隔离。旋转力转换机构由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较大的转矩作用在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转换接触部分上。因此,转换接触部分需要由润滑剂润滑。为此,旋转力转换机构的设置为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的旋转接触部分由曲轴箱构件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的干式带壳体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设置有旋转力转换机构的专用润滑室。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描述,所以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旋转构件齿轮,所述旋转构件齿轮与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的所述旋转构件啮合并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力而能够旋转,并且,所述旋转构件齿轮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旋转力转换机构的旋转构件啮合的旋转构件齿轮。旋转构件通过电动机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旋转构件齿轮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设置有旋转构件齿轮的空间在润滑空间中未被隔离。因此,支撑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相应端部的轴承部分需要由润滑剂润滑。旋转构件的轴承部分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的干式带壳体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形成专用润滑室(设置有旋转轴构件齿轮的旋转轴的轴承部分)的专用润滑壳体。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描述,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构件齿轮由金属制造。
根据该布置,旋转构件齿轮由金属制造。金属的强度高于树脂的强度。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单元的耐用性。此外,与旋转构件齿轮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构件齿轮的大小。此外,与旋转构件齿轮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机构的大小。因此,可以限制发动机单元的尺寸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包括构造为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旋转构件齿轮的至少一个齿轮,以及,包括在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包括构造为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旋转构件齿轮的至少一个齿轮。包括在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在润滑空间中,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的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所在的空间未被隔离。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齿轮的轴承不认由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对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齿轮的旋转轴的相应端部进行支撑的轴承部分由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的干式带壳体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形成专用润滑室(设置有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的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的旋转轴的轴承部分)的专用润滑壳体。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描述,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包括在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制造。
根据该布置,包括在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制造。金属的强度高于树脂的强度。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单元的耐用性。此外,与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的大小。此外,与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齿轮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机构的大小。因此,可以限制发动机单元的尺寸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旋转力传递机构设置在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设置有旋转力传递机构的空间在润滑空间中未被隔离。旋转力传递机构由润滑空间中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的干式带壳体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设置有旋转力传递机构的专用润滑室。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描述,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所述初级旋转轴线设置为与所述曲轴构件的所述曲轴旋转轴线是相同的直线,以及,附接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与所述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
根据该布置,初级旋转轴线设置为与曲轴旋转轴线为相同的直线。此外,附接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与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在本说明书中,当初级轴部分与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时,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成型以形成单个结构。可替换地,当初级轴部分与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时,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可以成型为不同的结构并且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可以彼此连接并且结合。因此,可以将旋转力转换机构和旋转力传递机构设置为围绕初级轴部分。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和旋转力传递机构可以设置在远离热的旋转臂的位置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上的干式带设置在远离曲柄臂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而降低。因此,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此外,旋转力转换机构和旋转力传递机构可以紧凑地布置。因此,限制发动机单元的尺寸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所述初级旋转轴线设置为与所述曲轴构件的所述曲轴旋转轴线平行,以及,附接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通过动力传递齿轮连接到所述曲轴构件。
根据该布置,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旋转轴线设置为与曲轴构件的曲轴轴线平行。此外,附接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通过动力传递齿轮连接到曲轴构件。因此,可以将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为围绕初级轴部分。此外,可以将旋转力传递机构设置在曲轴构件和初级轴部分之间。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和旋转力传递机构可以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的位置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设置在远离曲柄臂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上的干式带设置在远离曲柄臂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而降低。因此,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因此,可以提高布置旋转力传递机构的自由度。因此,限制发动机单元的大小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还包括移动距离检测单元,该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检测所述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所述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的至少所述接触部分设置为暴露于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
根据该布置,发动机单元包括构造为对相对移动构件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的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移动距离是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旋转构件在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的距离。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具有与旋转力转换机构接触的接触部分。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的至少接触部分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这使移动距离检测单元与旋转力转换机构接触的接触部分的移动平稳。由于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和旋转力转换机构平稳地操作,所以提高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接触部分由润滑剂润滑,所以改善磨损、限制随着时间的恶化并且提高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是螺旋机构或凸轮机构。
根据该布置,旋转力转换机构是螺旋机构。螺旋机构可以由内螺纹和覆盖内螺纹并且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构成。螺旋机构可以由滚珠丝杠和与滚珠丝杠啮合的滚珠丝杠轴构成。螺旋机构可以由花键螺母和与花键螺母接合的花键轴构成。可替换地,旋转力转换机构是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可以是例如由旋转凸轮和与凸轮接触并且滑动的凸轮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可以是例如由具有槽部分的圆柱形凸轮和插入槽部分的凸轮从动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转换接触部分和所述曲轴构件由共用润滑剂润滑。
当对旋转接触部分进行润滑的润滑剂不同于对曲轴构件进行润滑的润滑剂时,需要设置密封构件以隔离转换接触部分和曲轴箱构件从而防止润滑剂被混合。根据该布置,转换接触部分和曲轴构件由共用润滑剂润滑。换言之,不需要用于对转换接触部分和曲轴箱构件进行隔离的密封构件。因此,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描述,所以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发动机单元设置为使得所述共用润滑剂为油。
根据该布置,共用润滑剂为油。油的粘度低于油脂的粘度。因此,油可以广泛地在润滑空间之上扩散。因此可以容易地润滑润滑空间中的转换接触部分和曲轴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旋转构件绕等同于或平行于初级旋转轴线的直线旋转。
在本说明书中,润滑空间是设置有润滑剂的空间以及其内设置的部件由润滑剂润滑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中,当部件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润滑空间时,设置有部件的空间在润滑空间中不被隔离。
在本说明书中,曲柄臂的旋转范围正是安置旋转的曲柄臂的区域。当有多个曲柄臂时,曲柄臂的旋转范围是包括旋转曲柄臂以及连接曲柄臂的连接部分的最大区域。
在本说明书中,干式带的滑动部分是干式带与初级滑轮和次级滑轮接触并且在两者之上滑动的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当初级轴部分与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时,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可以成型以形成单个结构。可替换地,当初级轴部分与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时,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可以成型为不同的结构并且初级轴部分和曲轴构件可以彼此连接并且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初级滑轮的宽度表示由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形成的槽的宽度。
在本发明中,构件的端部表示由构件的末端以及周围部分构成的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表述“构件A和B设置为在X方向上并排”表示以下状态。当在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构件A和B时,构件A和B两者设置在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上。在本发明中,表述“构件A和B设置为在Y方向上观察时在X方向上并排”表示以下状态。当在Y方向上观察构件A和B时,构件A和B两者设置在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上。因此,当在与Y方向不同的W方向上观察构件A和B时,构件A或B的至少一者可以不设置在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上。构件A和B可以彼此接触。构件A和B可以不彼此接触。构件C可以设置在构件A和B之间。
在本说明书中,表述“构件A设置在构件B的前方”表示以下状态。构件A和B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并且构件A的一部分(面向构件B的部分)设置在构件B前方。根据该定义,当构件B的前表面的一部分(面向构件A的部分)是构件B的最前端时,构件A设置在构件B之前。根据该定义,当构件B的前表面的一部分(面向构件A的部分)不是构件B的最前端时,构件A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在构件B之前。这适用于除前后方向之外的方向。(即,这适用于除了“在…前方”之外的方向,例如“后方”、“正下方”、“...的左侧”和“...的右侧”。)构件B的前表面在从前侧观察构件B时是可看到的。根据构件B形状,构件B的前表面可以由多个表面而非单个连续表面形成。
在本说明书中,表述“构件A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构件B的前方”表示以下状态。构件A和B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并且构件A的一部分(面向构件B的部分)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观察时在构件B前方。根据该定义,构件A和B在三维中的左右方向上可能不对齐。这适用于除前后方向之外的方向。(即,这适用于除了“在…前方”之外的方向,例如“后方”、“正下方”、“...的左侧”和“...的右侧”。)
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术语仅仅用于限定具体实施例而并非使用为具有限制本发明的目的。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列出的一个构成特征或多个相关构成特征的任何或所有组合。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及其派生词的使用规定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等同语的存在,但是可以包括步骤、动作、元件、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其每一者的组。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附接”、“连接”、“耦接”和/或其等同语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包括直接和间接两者的附接、连接和耦接。此外,术语“连接”和“耦接”不限于物理的或机械的连接和耦接,并且表示直接的或间接的电连接或电耦接。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表示本发明所述的技术领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在普通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表示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文本中使用的含义。除非清楚地定义,否则术语不被理想地或过度正式地解释。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应当理解公开了技术的数量和步骤的数量。其每一者具有独立的优点并且可以与其他公开的技术中的至少一者一起使用或者造一些情形下与所有其他公开的技术一起使用。为了清晰,说明书不需要记载技术和步骤的可能组合。然而,应当记住所有这种组合落入本发明和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阐述的目的,将给出许多特定细节以实现完全理解本发明。然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能够在没有这种特定细节的情形下实施本发明。本公开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示例,而非想要将本公开限制到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的特定实施例。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包括采用干式带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改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并且同时防止由热导致的干式带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4是沿着图2中I-I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II-II线获得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中的(a)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剖视图,(b)是对比示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左视图。
图13示出实施例的旋转力转换机构的修改例,(a)是左视图,(b)是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初级滑轮的修改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发动机单元6包括发动机主体单元20和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
发动机主体单元20包括曲轴箱构件22和曲轴元件21。曲轴箱构件22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22c。曲轴构件21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曲轴构件21包括曲柄臂21a。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包括无级变速器40、旋转力传递机构80和旋转力转换机构72。无级变速器40包括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干式带32和干式带壳体31。初级滑轮42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进行旋转。初级滑轮42包括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干式带32卷绕到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上。在干式带32中,与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接触的滑动部分32a未由润滑剂润滑。干式带壳体31形成干式空间31a。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和干式带32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无级变速器40设置为使得初级旋转轴线Ap与曲轴旋转轴线Ac在相同的直线上或平行。初级旋转轴线Ap是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轴线。曲轴旋转轴线Ac是曲轴构件21的旋转轴线。
旋转力传递机构80构造为传递电动机71的旋转力。旋转力传递机构80包括旋转构件74和相对移动构件73。旋转力构件74可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进行转动。相对移动构件73与旋转构件74接触。相对移动构件73布置为由于旋转构件74的旋转力而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74移动。旋转力转换机构72构造为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
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沿着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
相对移动构件73和旋转构件74彼此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70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换言之,转换接触部分70在润滑空间22c中由润滑剂润滑。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6具有以下特点。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通过旋转力转换机构72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到初级滑轮42上的干式带32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21a而降低。以该方式,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32的恶化。
在转向时较大的转矩作用在转换接触部分70上。因此,转换接触部分70需要由润滑剂进行润滑。为此,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的转换接触部分70由在润滑空间中22c的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31a的干式带壳体31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专用润滑室壳体,其中,该专用润滑室壳体形成设置有转换接触部分70的专用润滑室。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专用润滑室和干式空间31a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的燃料消耗。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6中,可以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并且同时防止由热导致的干式带32的恶化。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是其上安装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车辆的示例。以下,前后方向是对于乘坐在摩托车1的以下描述的车座8上骑乘者而言的车辆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对于乘坐在车座8上的骑乘者而言的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在关于本实施例的每一个图中,箭头F、B、U、D、L和R分别表示前、后、上、下、左和右。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图15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全部。应当注意,与图1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项目相同的项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摩托车的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图1描述摩托车1的整体结构。摩托车1包括前轮2、后轮3和车身框架(未示出)。车身框架是弯梁类型的车身框架。车身框架包括在前部处的头管(未示出)。转向轴(未示出)旋转地插入头管中。转向轴的上端部连接到手柄单元4。成对的前叉5的上端部固定到手柄单元4。每一个前叉5的下端部支撑前轮2。
发动机单元6由车身框架支撑从而可摆动。发动机单元6设置在之后描述的车座8之下。发动机单元6的后端部支撑后轮3。发动机单元6在凸台部分6b处连接到后悬挂件28的一个端部。后悬挂件28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车身框架。
车座8支撑在车身框架上部处。每一个前叉5的上部由前罩9覆盖。侧罩10直接设置在车座8之下。踏板11设置在前罩9和侧罩10之间。踏板11设置在摩托车1的下部的左侧和右侧。
燃料箱(未示出)直接设置在车座8之下。车身框架支撑电池(未示出),其中,该电池构造为用于向电子装置(例如,传感器和控制器(未示出))供电。控制器控制摩托车1的部件的操作。
发动机单元6包括发动机主体单元20和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包括无级变速器40。无级变速器40包括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初级滑轮42设置在次级滑轮52的前方。无级变速器40包括卷绕在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上的干式带32。
手柄单元4包括未示出的加速器握把和制动杆。操作加速器握把以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输出。操作制动杆以用于前轮2的旋转。手柄单元4设置为具有开关(例如主开关)。
[发动机单元的整体结构]
将参照图2和图4描述发动机单元6。应当指出,图2未示出曲轴构件和无级变速器40。发动机单元6包括发动机主体单元20和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构造为将发动机主体单元20的动力传递到后轮3。
[发动机主体单元的结构]
以下将描述发动机主体单元20。发动机主体单元20是包括一个气缸的单缸发动机。发动机主体单元20是重复进气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冲程)和排气过程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
发动机主体单元20包括曲轴构件21、曲轴箱构件22、气缸体23、气缸盖24和气缸盖罩25。气缸盖罩25形成发动机单元6的前部。曲轴箱构件22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22c。润滑剂是油。曲轴构件21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气缸盖24连接到气缸盖罩25的后端部。气缸盖24连接到气缸盖罩25的后端部。气缸体23连接到气缸盖24的后端部。
发动机主体单元20是强制风冷式发动机。发动机主体单元20包括护罩20a。护罩20a覆盖气缸体23和气缸盖24的全部圆周。护罩20a覆盖曲轴箱构件22的右侧部。在护罩20a的右部形成空气入口20b。空气出口(未示出)形成在护罩20a的前部。之后描述的曲轴构件21的右端部从曲轴箱构件22突伸并且连接到冷却风扇20c。冷却风扇20c由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地驱动。空气由冷却风扇20c的驱动而通过空气入口20b进入护罩20a。由于引入护罩20a的空气与气缸体23的之后描述的冷却片23b接触,所以气缸体23辐射热。引入护罩20a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排出。
气缸孔23a形成在气缸体23中。气缸孔23a的中心轴线是气缸轴线。发动机主体单元20安装在车身框架上,并且气缸轴线明显靠前。气缸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45度。活塞26可滑动地容纳在气缸孔23a中。燃烧室24a由气缸盖24的下表面、气缸孔23a和活塞26形成。点火装置24b设置在气缸盖24处。点火装置24b构造为点燃燃烧室24a中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曲轴构件21包括两个曲柄臂21a和两个曲轴主轴部分21b。两个曲柄臂21a设置在两个曲轴主轴部分21b之间。两个曲柄臂21a通过偏心轴(未示出)彼此连接。偏心轴的轴向中心偏离曲轴构件21的旋转中心。曲轴构件21的偏心轴通过连接杆26a连接到活塞26。轴承27a设置在右曲柄臂21a的右侧。轴承27b设置在左曲柄臂21a的左侧。曲轴构件21通过轴承27a和轴承27b由曲轴箱构件22支撑。驱动凸轮链链轮28a装配到曲轴构件21。受驱动凸轮链链轮28b设置在气缸盖24。凸轮链28c设置为桥接驱动凸轮链链轮28a和受驱动凸轮链链轮28b。受驱动凸轮链链轮28b附接到节气门驱动曲轴28d。曲轴构件21的旋转力通过凸轮链28c传递到节气门驱动曲轴28d。与曲轴构件21同步地,节气门驱动曲轴28d在预定的定时处打开和闭合未示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
集成有发电机的启动电动机90连接到曲轴构件21。启动电动机90构造为在发动机开始时旋转曲轴构件21。发电机通过曲轴构件21的旋转力发电。启动电动机和发电机彼此独立。
[电子控制无机变速器的整体结构]
将参照图3到图6描述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图3相当于图2并且示出已经拆卸干式带壳体31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包括无级变速器40、旋转力传递机构80和旋转力转换机构72。
[无级变速器的结构]
如上所述,无机变速装置40包括干式带壳体31、干式带32、初级轴部分41、初级滑轮42、次级轴部分51和次级滑轮52。
如图4中所示,干式带壳体31设置在气缸体23之后。干式带壳体31还已知作为变速器壳体。干式带壳体31容纳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和干式带32。干式带壳体31从气缸体23的后端部向后延伸到后轮3。悬挂部分33形成在干式带壳体31的下部处。前凸台部分31b形成在悬挂部分33处以向前突伸。前凸台部分31b由枢转轴(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以相对于车身框架可旋转。滤油器34附接到悬挂部分33。干式带31形成干式空间31a。
干式带32卷绕到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上。干式带32包括在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上滑动的滑动部分32a。滑动部分32a将不被润滑剂润滑。在本说明书中,干式带32的滑动部分32a是干式带32的一部分并且与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接触以及在两者上滑动。
在曲轴构件21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端部处,初级轴部分41与曲轴构件21一体成型。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在曲轴旋转轴线Ac上。初级轴部分41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可旋转。简而言之,初级轴部分41是驱动轴部分。初级轴部分41接收来自曲轴构件的动力。在图4示出的示例中,初级轴部分41是卷绕在曲轴构件21上的凸轮链28c的左侧的部分。初级轴部分41的直径小于曲轴构件21的卷绕由凸轮链28c的部分的直径。初级轴部分41形成为使得车辆左右方向的左部的直径小于右部的直径。初级轴部分41形成为穿过曲轴箱构件22。换言之,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初级轴部分41的右部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中。初级轴部分41的左部设置在由干式带壳体31形成的干式空间31a中。
初级滑轮42附接到初级轴部分41。初级滑轮42包括轴环构件43a、轴环构件43b、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轴环构件43a和轴环构件43b每一者的形状是圆柱形。轴环构件43a和轴环构件43b彼此连接。轴环构件43a和轴环构件43b设置在初级轴部分41的外圆周表面上。轴环构件43a和套管元件43b通过垫片46和盘簧46a由锁紧螺母47紧固到初级轴部分41。轴环构件43a和轴环构件43b与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一起旋转。轴环构件43a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设置在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右侧。轴环构件43b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设置在轴环构件43a的右侧。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轴环构件43a的外圆周表面上。如图6所示,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设置在曲轴箱22的左侧。换言之,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为曲轴构件21的旋转轴线的曲轴旋转轴线Ac上。换言之,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初级轴部分41的旋转轴线上。初级轴部分41的旋转轴线等同于为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轴线的初级旋转轴线Ap。
如图5所示,滑动构件44a与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右端部一体成型。换言之,滑动构件44a连接到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滑动构件44a的形状为圆柱形。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在轴环构件43b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狭缝44b。在图5示出的示例中,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等同于车辆左右方向。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滑动构件44a设置为具有花键44c。花键44c插入轴环构件43b的狭缝44b中。花键44c布置为沿着狭缝44b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可移动。由于该布置,所以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滑动构件44a沿着轴环构件43b的狭缝44b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同时,花键44c布置为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方向上在狭缝44b中不可移动。因此,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滑动构件44a布置为与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一起旋转。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内圆周表面和轴环构件43a之间设置密封构件44d。在滑动构件44a和轴环构件43a之间形成的空间与润滑空间22c连通。狭缝44b暴露于润滑空间22c。狭缝44b由润滑空间22c中的油润滑。密封构件44d防止润滑狭缝44b的油从润滑空间22c泄漏到干式空间31a。
如上所述,滑动构件44a与初级滑轮42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右端部一体成型。滑动构件44a附接到轴环构件43a和轴环构件44b。滑动构件44a的右端部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其他部分的直径。之后描述的移动构件轴承75配合到滑动构件44a的右端部的外圆周表面。滑动构件44a形成为穿过曲轴箱构件22。密封构件22d设置在滑动构件44a的外圆周表面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密封构件22d防止油从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泄漏到干式空间31a。
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花键接合初级轴部分41以在轴环构件43a的车辆左右方向上接触左表面。在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垫片46和锁紧螺母47设置在初级轴部分41的左端部处。由于紧固锁紧螺母47,所以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固定到初级轴部分41。换言之,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和曲轴构件21以及初级轴部分41一起旋转。冷却片45c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左表面上。空气入口(未示出)形成在干式带壳体31的前部处。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由初级轴部分41的旋转而被旋转地驱动。换言之,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由曲轴构件21旋转地驱动。当冷却片45c旋转时,空气通过空气入口引入干式带壳体31中。冷却片45c将外侧空气引入干式带壳体31。被引入干式带壳体31的空气与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和干式带32接触。因此,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和干式带32辐射热。干式带壳体31中的空气从形成在干式带壳体31的后部或下部中的空气出口(未示出)排出。
这样,初级轴部分41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由初级轴部分41的旋转被旋转地驱动。根据滑动构件44a的移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不可移动。
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夹紧干式带32。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与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相对的表面接触干式带32的滑动部分32a。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与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相对的表面接触干式带32的滑动部分32a。干式带32根据主可以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旋转而旋转。
如图4所示,次级轴部分51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于初级旋转轴线方向Ap。次级轴部分51是受驱动轴部分。齿轮箱61设置在干式带壳体31的后端部的右侧。齿轮箱61连接到设置在齿轮箱61的右侧的箱主体62。齿轮箱61和箱主体62形成存在油的润滑空间60a。次级轴部分51形成为穿过齿轮箱61。换言之,在车辆左右方向上,次级轴部分51的右部设置在由齿轮箱61和箱主体62形成的润滑空间60a中。次级轴部分51的左部设置在由干式带壳体31形成的干式空间31a中。用于使后轮3旋转的驱动轴部分60设置在润滑空间60a中。驱动轴部分60的旋转轴线方向布置为与次级轴部分51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此外,在润滑空间60a中,次级主轴部分(未示出)设置为使得其旋转轴线方向平行于次级轴部分51的旋转轴线方向和驱动轴部分60的旋转轴线方向。密封构件51a设置在次级轴部分51的外圆周表面和齿轮箱61之间。密封构件51a防止油从润滑空间60a泄漏到干式空间31a。
次级轴部分51通过轴承61a由齿轮箱61支撑。次级轴部分51的右端部通过轴承62a由箱主体62支撑。次级轴部分51的左端部通过轴承63和垫片63a由干式带壳体31支撑。
次级滑轮52附接到次级轴部分51。次级滑轮52包括轴环构件53、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和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轴环构件53的形状为圆柱形。轴环构件53通过轴承55a和轴承55b可旋转地附接到次级轴部分51的外圆周表面。轴环构件53附接到次级轴部分51以在副可以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滑动构件53a附接到轴环构件53。滑动构件53a设置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内圆周表面和轴环构件5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滑动构件53a连接到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狭缝53b沿着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线方向形成在轴环构件53的外圆周表面上。在图4示出的示例中,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等同于车辆左右方向。滑动构件53a具有键53c。该键53c插入狭缝53b中。键53c布置为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因此,滑动构件53a和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沿着轴环构件53的狭缝53b在次级轴部分51的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同时,键53c布置为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因此,滑动构件53a和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根据轴环构件53的旋转而旋转。
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装配并且固定到轴环构件53。换言之,次级固定滑轮半部通过轴环构件53附接到次级轴部分51。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根据轴环构件53的旋转而旋转。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的旋转不伴随次级轴部分51的旋转。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附接到轴环构件53以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
这样,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和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由轴环构件53的旋转被旋转地驱动。根据滑动构件53a的移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布置为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不可移动。
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和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夹紧干式带32。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的与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相对的表面接触干式带32的滑动部分32a。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的与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相对的表面接触干式带32的滑动部分32a。干式带32根据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的旋转而旋转。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和次级固定滑轮半部55根据干式带32的旋转而旋转。
离心离合器56设置在次级滑轮52的左侧。离心离合器56附接到次级轴部分51。离心离合器56包括配重臂56a、配重56b和外离合器56c。配重臂56a配合并且固定到轴环构件53。配重臂56a与轴环构件53一起旋转。配重56b附接到配重臂56a以在次级轴部分51的径向方向上可摆动。外离合器56c设置为围绕配重56b。外离合器56c配合并且固定到次级轴部分51。外离合器56c与次级轴部分51一起旋转。弹簧57设置在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和配重臂56a之间。次级可移动滑轮半部54通过该弹簧57在次级滑轮52的有效直径增加的方向上偏置。
当次级滑轮52的旋转速度增加时,配重56b由于离心力在次级轴部分51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并且接触外离合器56c的内表面。因此,配重臂56a配合到外离合器56c。此外,轴环构件53和次级轴部分51一起旋转。次级滑轮52的旋转力传递到次级轴部分51。之后,次级轴部分51的旋转力通过未图示的次级主轴部分和驱动轴部分60传递到后轮3。
干式带32卷绕到初级滑轮42和次级滑轮52上。干式带32是由橡胶或合成橡胶制造的传动带。在图4中,由实线表示的干式带32是低速位置(低位置)处的干式带32而由双点划画表示的干式带是在高速位置(顶部位置)处的干式带32。干式带32的顶部位置是初级滑轮42的宽度最短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初级滑轮42的宽度表示由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形成的槽的宽度。换言之,干式带32的顶部位置是卷绕到初级滑轮42的干式带32的直径为最大并且变速比为最低的位置。同时,干式带32的低速位置(低位置)初级滑轮42的宽度最长的位置。换言之,干式带32的低位置是卷绕到初级滑轮42的干式带32的直径为最小且变速比为最高的位置。干式带32设置在干式带壳体31中的干式空间31a中。
[旋转力转换机构的结构]
如图5所示,旋转力转换机构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73和旋转构件74。旋转力转换构件72构造为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旋转力转换机构72暴露与润滑空间22c。如图3所示,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当在沿着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重合。此外,如图5所示,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当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详细地,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结构进行如下描述。
旋转构件74包括固定螺旋部分74a和旋转构件轴承76。固定螺旋部分74a通过旋转构件轴承76由初级轴部分41支撑。固定螺旋部分74a在不伴随初级轴部分41的旋转的情形下旋转。固定螺旋部分74a包括滑轮半部侧齿轮79。滑轮半部侧齿轮79固定到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右端部。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直径大于初级滑轮42的直径。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直径可以等于或小于初级滑轮42的直径。滑轮半部侧齿轮79固定到固定螺旋部分74a。三个螺栓79a设置在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左侧表面处(见图3)。三个螺栓79a与滑轮半部侧齿轮79一起旋转。滑轮半部侧齿轮79啮合旋转力传递齿轮82。滑轮半部侧齿轮79通过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换言之,旋转构件74通过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旋转力传递齿轮82包含在旋转力传递机构80中。换言之,旋转构件74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
相对移动构件73包括圆柱形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突伸部73b、移动构件轴承75和环形构件77。移动构件轴承75接合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侧。换言之,移动构件轴承75的外圆周表面设置在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圆周表面上。滑动构件44a与移动构件轴承75的内侧接合。换言之,滑动构件44a的右端部设置在移动构件轴承75的内圆周表面上。可移动螺旋部分73a通过移动构件轴承75连接到滑动构件44a。
突伸部73b形成在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外圆周表面上。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在突伸部73b的右侧的部分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在突伸部73b的左侧的部分的直径。环形构件77通过压力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在突伸部73b的右侧的部分的外圆周表面耦接。环形构件77在可移动螺旋部分73a上不可向左移动超过突伸部73b。环形构件77具有形成为U形孔77b的旋转止动件77a(见图3)。固定到曲轴箱构件22的螺栓78插入在旋转止动件77a中形成的孔77b。由于螺栓78插入旋转止动件77a,所以环形构件77不能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73布置为由于环形构件77所以不能够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旋转方向上旋转。
相对移动构件73与旋转构件74接触。内螺纹73c形成在相对移动构件73的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圆周表面上。外螺纹74b形成在旋转构件74的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圆周表面上。可替换地,外螺纹形成在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圆周表面上而内螺纹形成在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圆周表面上。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螺纹73c和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螺纹74b是梯形螺纹,并且每一者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获得的横截面中为梯形。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螺纹74b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螺纹73c配合。换言之,固定螺旋部分74a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配合并且接触。可移动螺旋部分73a和固定螺旋部分74a在内螺纹73c和外螺纹74b处彼此接触。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螺纹73c和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螺纹74b统称为转换接触部分70。为转换接触部分70的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内螺纹73c和固定螺旋部分74a的外螺纹74b暴露于润滑空间22c。
旋转构件74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换言之,固定螺旋部分74a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同时,相对移动构件73布置为不可旋转。换言之,可移动螺旋部分73a布置为不可旋转。因此,与固定螺旋部分74a配合的可移动螺旋部分73a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73布置为由于旋转构件74的旋转力而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74可移动。当可移动螺旋部分73a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时,连接到滑动构件44a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其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相对移动构件73沿着旋转轴线Ap移动的方向由旋转构件74的旋转方向是正转还是反转来切换。
当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其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时,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从顶部位置改变到低位置。当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向右移动时,相对移动构件73的旋转止动件77a与三个螺栓79a中的一者接触。因此,相对移动构件73变得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不再可移动。换言之,三个螺栓79a防止相对移动构件73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三个螺栓79a与滑轮半部侧齿轮79接触的位置是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低位置。利用轴环构件43a的外圆周表面的左端部,支撑构件44e在与初级固定滑轮半部45接触的位置处被耦接。支撑构件44e的形状形成为大致圆柱形。当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向左移动时,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与支撑构件44e接触。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与支撑构件44e接触的位置时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顶部位置。
[旋转力传递机构的结构]
旋转力传递机构80包括输出齿轮81、旋转力传递齿轮82、旋转轴82a和旋转构件齿轮83。输出齿轮81、旋转力传递齿轮82、旋转轴82a和旋转构件齿轮83由金属制造。旋转力传递机构80暴露于润滑空间22c。
图5中示出的电动机71设置在气缸体23(见图4)和节气门体(未示出)之间。电动机71通过螺栓71a固定到曲轴箱构件22的外壁。输出齿轮81形成在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上。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和输出齿轮81暴露于润滑空间22c。
旋转力传递机构80构造为传递电动机71的旋转力。旋转力传递机构80构造为将电动机71的旋转力传递到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滑轮半部侧齿轮79。输出齿轮81与旋转轴71b一体成型。输出齿轮81与旋转力传递齿轮82啮合(见图3和图6)。旋转构件齿轮83通过压力配合固定到旋转轴82a。旋转构件83的左侧部分的直径小于其右侧部分的直径。旋转力传递齿轮82通过压力配合固定到旋转构件齿轮83的左侧部分。旋转构件齿轮83根据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而旋转。旋转构件齿轮83与滑轮半部侧齿轮79啮合。换言之,旋转构件齿轮83与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旋转构件74的滑轮半部侧齿轮79啮合,并且通过电动机71的旋转力而可旋转。
旋转力传递齿轮82旋转轴82a构成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旋转轴82a的端部分别由曲轴箱构件22支撑以在轴向方向上不可移动。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直径大于输出齿轮81的直径。旋转构件齿轮83的直径小于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直径。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直径大于旋转构件齿轮83的直径。电动机71的转速通过旋转力传递机构80而减小。
如图3和图5所示,旋转力传递机构80设置为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观察摩托车1时与曲轴箱构件22重合。旋转力传递机构80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旋转轴71b和旋转轴82a设置在初级轴部分41的右侧部分之上。
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设置在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设置在曲轴箱构件22中。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是旋转传感器。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的传感器轴线85a设置为垂直于初级轴部分41。传感器轴线85a的端部由曲轴箱构件22支撑(见图2)。传感器臂85b附接到传感器轴线85a。传感器臂85b与相对移动构件73接触并且旋转。更具体地,传感器臂85b在其与相对移动构件73的可移动螺旋部分73a接触时旋转。传感器臂85b设置为在外周缘处具有切口部分85c。切口部分85c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端部接触。切口部分85c是本发明的接触部分。切口部分85c布置为总是与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螺旋部分73a的端部接触。当可移动螺旋部分73a在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时,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接触的切口部分85c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传感器臂85b旋转。换言之,当初级滑轮42在低位置和顶部位置之间移动时,与可移动螺旋部分73a接触的传感器臂85b旋转。以该方式,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检测相对于移动构件73在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之后的位置。换言之,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构造为已经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和滑动构件44a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暴露于润滑空间22c。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操作]
以下将描述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的操作。
由于发动机转速根据加速器操作而增加,所以基于根据发动机转速预先设定的变速比实施换挡。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控制电动机71的旋转使得干式带32布置为具有根据变速比预先设置的带卷绕直径。输出齿轮81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旋转力传递齿轮82根据啮合有齿轮82的输出齿轮81的旋转而旋转。旋转构件齿轮83根据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而旋转,其中,该旋转力传递齿轮82与旋转构件齿轮83相同地固定到旋转轴82。滑轮半部侧齿轮79根据与滑轮半部侧齿轮79啮合的旋转构件齿轮83的旋转而旋转。当滑轮半部侧齿轮79旋转时,固定到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旋转构件74旋转。之后,与旋转构件74啮合的相对移动构件73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相对移动构件73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与电动机的旋转量相对应的距离。因此,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朝向顶部位置移动预定距离。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72连续地改变干式带32被卷绕所在的初级滑轮42的宽度。初级滑轮42的直径变为已经设定的带卷绕直径。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72连续地改变卷绕在初级滑轮42上的干式带32的直径。以该方式,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能够通过电动机71以无级的方式控制无级变速器40的变速比。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密封构件]
参照图7(a)和7(b),本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与专利文献1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进行比较。
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6布置为使得两个密封构件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以防止油从润滑空间22c泄漏到干式空间31a。第一密封构件是设置在滑动构件44a的外圆周表面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的密封构件22d。密封构件22d与旋转且滑动的滑动构件44a接触。滑动构件44a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此外,滑动构件44a在换挡的时刻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在曲轴构件21旋转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22d上产生阻力。此外,在换挡的时刻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22d上产生阻力。第二密封构件是设置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端部和轴环构件43a之间的密封构件44d。密封构件44d与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一起滑动。密封构件44d与轴环构件43a接触。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换挡的时刻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换挡的时刻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44d上产生阻力。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6中,在包括密封构件中的密封构件22d处的阻力特别高。
如图7(b)所示,专利文献1的发动机单元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包括初级滑轮130。初级滑轮130包括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131和初级固定滑轮半部132。干式带133卷绕在初级滑轮130上。初级轴部分101形成与曲轴构件135一体成型。滑动构件106附接到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131并且由初级轴部分101可滑动地支撑。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包括通过轴承116由滑动构件106支撑的旋转构件115。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包括相对移动构件110,其中,该相对移动构件110与旋转构件115接合并且布置为不通过曲轴箱构件102旋转。轴承112设置在相对移动构件110和初级轴部分101之间。在专利文献1的发动机单元中,曲轴箱构件102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136。曲轴构件135设置在润滑空间136。附接到初级轴部分101外周缘的轴环构件105、滑动构件106、相对移动构件110、支撑构件111、轴承112、旋转构件115和轴承116形成存在润滑剂的专用润滑室117。干式带133设置在干式空间137中。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包括滑轮半部侧齿轮113、电动机侧齿轮120、旋转传递小齿轮124、旋转传递大齿轮127和输出齿轮128。滑轮半部侧齿轮113与旋转构件115啮合。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包括由旋转传递小齿轮124和旋转传递大齿轮127构成的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电动机侧齿轮120与滑轮半部侧齿轮113啮合。旋转传递小齿轮124与电动机侧齿轮120啮合。电动机侧齿轮120通过电动机侧轴121可旋转。旋转传递小齿轮124通过旋转力传递齿轮轴125可旋转。旋转传递大齿轮127附接到旋转力传递齿轮轴125并且通过旋转力传递齿轮轴125可旋转。输出齿轮128与旋转传递大齿轮127啮合。输出齿轮128形成在电动机138的旋转轴线129上。在使电动机侧齿轮120旋转的电动机侧轴121的相应端部121a处设置的轴承122每一者处,形成由润滑剂润滑的专用润滑室122a。在旋转力传递齿轮轴125的相应端部125a处设置的轴承126每一者处,形成由润滑剂润滑的专用润滑室126a。在由为阐述的干式带壳体形成的干式空间137中设置滑轮半部侧齿轮113、电动机侧齿轮120、旋转传递小齿轮124、旋转传递大齿轮127和输出齿轮128。
在专利文献1的发动机单元中,10个密封构件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中以防止油从专用润滑室117、122a和126泄漏到干式空间137。第一密封构件是设置在初级轴部分101的外圆周表面和曲轴箱构件102之间的密封构件103。密封构件103与旋转初级轴部分101接触。初级轴部分101根据曲轴构件135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在曲轴构件135旋转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03上产生阻力。第二密封构件是设置在轴环构件105和滑动构件106之间的密封构件107。密封构件107与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131一起滑动。密封构件107与轴环构件105接触。滑动构件106在在换挡的时刻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107上产生阻力。第三密封构件是在设置在相对移动构件110和支撑构件(其支撑初级轴部分101)之间的轴承112上的密封构件112a。密封构件112a与轴承112接触。轴承112根据曲轴构件135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在曲轴构件135旋转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12a上产生阻力。第四密封构件是设置在相对移动钢构件110和滑轮半部侧齿轮113之间的密封构件114。密封构件114与旋转且滑动的旋转构件115接触。旋转构件115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旋转构件115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14上产生阻力。此外,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114上产生阻力。第五密封构件是设置在旋转构件115和滑动构件106之间的轴承116处的密封构件116a。密封构件116a与轴承116接触。轴承116根据曲轴构件135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曲轴构件135旋转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16a上产生阻力。第六密封构件和第七密封构件是轴承122上的密封构件122b,其中,轴承122b设置在使与滑轮半部侧齿轮113啮合的电动机侧齿轮120旋转的电动机侧轴121的相应端部121a处。密封构件122b与轴承122接触。每一个轴承122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22b上产生阻力。第八密封构件和第九密封构件是轴承126上的密封构件126b,其中,轴承126设置在使与电动机侧齿轮120啮合的旋转传递小齿轮124旋转的旋转力传递齿轮轴125的相应端部125a处。密封构件126b与轴承126接触。每一个轴承126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126b上产生阻力。第十密封构件是设置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131和轴环构件105之间的密封构件107a。密封构件107a与华东轴环构件105接触。轴环构件105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107a上产生阻力。在专利文献1的发动机单元中,阻力在密封构件中的密封构件103、112a和116a处特别高。
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小于专利文献1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的密封构件的数量。
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单元6包括以下特点。相对移动构件73和旋转构件74彼此接触所在的转换接触部分70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在换挡时较大的转矩作用在转换接触部分70上。因此,转换接触部分70需要由润滑剂润滑。换言之,设置为暴露于由曲轴箱壳体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的转换接触部分70由曲轴箱构件22中的共用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31a的干式带壳体31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形成专用润滑室(设置有转换接触部分70)的专用润滑室壳体。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转换接触部分70和干式空间31a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6中,在防止干式带32的恶化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燃料消耗。
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21a的位置处。通过旋转力转换机构72在沿着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移动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42上的干式带32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21a而降低。以该方式,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32的恶化。
旋转力传递机构80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以暴露于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因此,在形成干式空间31a的干式带壳体31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形成专用润滑室(设置有旋转力传递机构80)的专用润滑室壳体。换言之,不需要用于隔离旋转力传递机构80和干式空间31a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原因,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旋转构件齿轮83由金属制造。金属的强度比树脂的强度高。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单元6的耐用性。此外,与旋转构件齿轮83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构件齿轮83的尺寸。此外,与由树脂制造的旋转构件齿轮83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机构80的尺寸。
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旋转力传递齿轮82由金属制造。金属的强度比树脂的强度高。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单元6的耐用性。此外,与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旋转力传递齿轮82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尺寸。与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旋转力传递齿轮82由树脂制造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旋转力传递机构80的尺寸。
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在曲轴旋转轴线Ac上。此外,附接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初级轴部分41与曲轴构件21一体成型。因此,可以将旋转力转换机构72和旋转力传递机构80设置在初级轴部分41周围。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72和旋转力传递机构80可以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42上的干式带32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21a而降低。因此,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32的恶化。此外,可以紧凑地布置旋转力转换机构72和旋转力传递机构80。
发动机单元6包括构造为对相对移动构件73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的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具有与旋转力转换机构72接触的切口部分85c。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的至少切口部分85c设置在由曲轴箱构件22形成的润滑空间22c中以暴露于润滑空间22c。这使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与旋转力转换机构72接触所在的切口部分85c的功能平滑。由于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和旋转力转换机构72平滑地移动,所以提高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的准确性。此外,由于切口85c由润滑剂润滑,所以提高耐磨性、限制随着时间的恶化并且提高移动距离检测单元85的准确性。
转换接触部分70和曲轴构件21由共用润滑剂润滑。当润滑转换接触部分70的润滑剂与润滑曲轴构件21的润滑剂不同时,需要设置密封构件以隔离转换接触部分70和曲轴箱构件22以防止润滑剂混合。在这种布置中,不需要用于隔离转换接触部分70和曲轴箱构件22的密封构件。以该方式,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由于以上原因,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共用润滑剂为油。油的粘度低于油脂的粘度。因此,油可以在润滑空间22c之上广泛地扩散。由此可以容易地润滑润滑空间22c中的转换接触部分70和曲轴构件21。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此外,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组合以下描述的修改。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和旋转力传递机构80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以下将参照图8(a)到图8(c)以及图9(a)和图9(b)描述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的修改。在图8(a)到图8(c)以及图9(a)和图9(b)中,示意性地示出旋转力传递机构80。在8(a)到图8(c)以及图9(a)和图9(b)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重合。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
例如,在图8(a)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a中,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的部分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整体暴露于润滑空间22c中。在该情形下,密封构件81a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a中的旋转轴71b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密封构件81a与旋转的旋转轴71b接触。旋转轴71b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旋转导致在密封构件81a上的阻力。换言之,在图8(a)示出的修改中,与上述实施例相比,一个密封构件额外地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换言之,在图8(a)示出的修改中,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a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是三个。
在图8(a)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传递齿轮82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旋转力传递齿轮82是包括在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齿轮。因此,支撑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轴82a的各个端部的轴承部分需要由润滑剂润滑。因此,在干式空间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对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轴82a的轴承部分进行容纳的专用润滑室。此外,不需要额外地设置作为专用润滑室的空间,其中,该空间由相对移动构件73和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移动构件轴承75形成并且由润滑剂润滑。此外,在干式空间31a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对旋转构件齿轮83的旋转轴82a的轴承部分进行容纳的专用润滑室。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进一步减小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利用图8(a)中示出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例如,在图8(b)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b中,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输出齿轮81、旋转力传递齿轮82和旋转轴82a的一部分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输出轴81和旋转力传递齿轮82由合成树脂制造。旋转力转换机构72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在该情形下,密封构件83a设置在旋转轴82a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密封构件83a与旋转轴82a接触。旋转轴82a在换挡的时刻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密封构件83a上产生阻力。此外,对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旋转轴82a的端部进行支撑的轴承83b设置为具有单个密封构件。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轴承83b的一个端部设置为具有单个密封构件。轴承83b的另一个端部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轴承83b的密封构件与轴承83b接触。轴承83b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轴承83b的密封构件上产生阻力。轴承83b可以不设置有密封构件。例如,轴承83b可以暴露于由干式带壳体31围绕的润滑空间,并且单个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干式带壳体31和旋转轴82a之间。换言之,在图8(b)的修改中,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b中额外地设置两个密封构件。换言之,在图8(b)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b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为四个。
在图8(b)示出的修改中,旋转构件齿轮83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因此,在干式空间31a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对旋转构件齿轮83的旋转轴82a的轴承部分进行容纳的专用润滑室。此外,不需要额外地设置作为专用润滑室的空间,其中,该空间由相对移动构件73和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移动构件轴承75形成并且由润滑剂润滑。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进一步减小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利用图8(b)中示出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例如,在图8(c)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c中,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输出齿轮81、旋转力传递齿轮82和旋转轴82a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此外,在干式空间31a中设置旋转力转换机构372的滑轮半部侧齿轮379。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输出轴81、旋转力传递齿轮82、旋转构件齿轮83和滑轮半部侧齿轮379由合成树脂制造。旋转力转换机构3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373、旋转构件374、移动构件轴承375和旋转构件轴承376。滑轮半部侧齿轮379设置在旋转构件374的外圆周表面上。构成转换接触部分370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形成在相对移动构件373的外圆周表面上和旋转构件374的内圆周表面上。旋转构件轴承376装配到滑动构件44a的右端部的外圆周表面。旋转构件轴承376装配到旋转构件374的内圆周表面。相对移动构件373布置为由于未示出的螺旋等不可旋转。相对移动构件373布置为由于移动构件轴承375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不可移动。旋转构件374通过滑轮半部侧齿轮379的旋转力而可旋转。由于旋转构件374本身的旋转力,旋转构件374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373布置为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374可移动。相对移动构件373、旋转构件374的内圆周表面和移动构件轴承375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旋转力转换机构372的旋转构件轴承376和滑轮半部侧齿轮379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旋转力转换机构372的转换接触部分370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在该情形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c包括设置在旋转构件374的外圆周表面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的密封构件322d。密封构件322d与旋转且滑动的旋转构件374接触。旋转构件374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旋转构件374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转动而在密封构件322d发生阻力。此外,在换挡时由滑动而在密封构件322d上产生阻力。支撑旋转轴82a的各个端部的轴承83b和83c每一者设置为具有一个密封构件。轴承83b和83c的密封构件与轴承83b和83c接触。轴承83b和83c每一者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旋转导致在轴承83b和83c的密封构件每一者上产生阻力。旋转构件轴承376设置为具有一个密封构件。旋转构件轴承376的密封构件与旋转构件轴承376接触。旋转构件轴承376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在曲轴构件21旋转时由旋转而在旋转构件轴承376的密封构件上产生阻力。旋转构件轴承376可以设置为不具有密封构件。例如,旋转构件轴承376暴露于由旋转构件374的内圆周表面形成的润滑空间22c,并且密封构件设置在旋转构件374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的前端部和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之间。类似地,轴承83b和83c每一者可以设置为不具有密封构件。例如,轴承83b和83c可以暴露于由干式带壳体31围绕的润滑空间,并且,单个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干式带壳体31和旋转轴82a之间。换言之,在图8(c)示出的修改中,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b中额外地设置三个密封构件。换言之,在图8(c)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为五个。
在图8(c)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372的转换接触部分70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因此,在干式空间31a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通过润滑剂润滑转换接触部分70的专用润滑室。以该方式,可以减少设置在电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小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利用图8(c)中示出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例如,图9(a)中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与图8(a)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的不同在于旋转力转换机构的结构。以下将描述旋转力转换机构472的结构。旋转力转换机构4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473和旋转构件74。旋转构件473的部分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旋转构件74完全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在该情形下,密封构件22e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中的相对移动构件473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密封构件22e与滑动的相对移动构件473接触。相对移动构件473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滑动。因此,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滑动而在密封构件22e上产生阻力。此外,密封构件44f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的相对移动构件473和滑动构件44a之间。密封构件44f与旋转的滑动构件44a接触。滑动构件44a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当曲轴构件21旋转时由旋转而在密封构件44f上产生阻力。换言之,在图9(a)示出的修改中,与图8(a)的修改相比,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中额外地设置一个密封构件。因此,在图9(a)中示出的修改中,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为四个。
除了图8(a)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a的效果之外,图9(a)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d具有的效果使得独立地设置与旋转构件接触的密封构件和与滑动构件接触的密封构件。与和旋转构件以及滑动构件两者接触的密封构件的情形相比较,可以提高密封构件的耐磨性。
除了以上描述,例如,图9(b)中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e与图8(c)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c的不同在于旋转力转换机构的结构。以下将描述旋转力转换机构572的结构。旋转力转换机构5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573、旋转构件574和旋转构件轴承576。滑轮半部侧齿轮579设置在旋转构件轴承576的外圆周表面上。构成旋转接触部分570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形成在相对移动构件573的内圆周表面上和旋转构件574的外圆周表面上。相对移动构件573形成为与曲轴箱构件22一体成型。相对移动构件573可以通过未示出的螺旋等固定到曲轴箱构件22。因此,相对移动构件573布置为由于未示出的螺旋构件等而不可旋转。相对移动构件573布置为由于未示出的螺旋构件等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不可移动。旋转构件574包括覆盖相对移动构件573的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的罩构件574a。旋转构件574通过滑轮半部侧齿轮579而可旋转。由于旋转构件574本身的旋转力,所以旋转构件574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573布置为在主可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574可移动。相对移动构件573的一部分和旋转构件574的一部分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在该情形中,密封构件572a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e的旋转构件574的罩构件574a和相对移动构件573之间。密封构件572a与旋转且滑动的旋转构件574接触。旋转构件574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71的旋转而旋转且滑动。因此,仅仅在换挡时由滑动而在密封构件572a上产生阻力。此外,仅仅在换挡时由旋转而在密封构件572a上产生阻力。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e中,密封构件576a设置在旋转构件轴承576处。密封构件576a与旋转构件轴承576接触。旋转构件轴承576根据曲轴构件21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曲轴构件21旋转时由旋转而导致在密封构件576a上产生阻力。换言之,在图9(b)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e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为五个。
在图9(b)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572的转换接触部分570暴露于润滑空间22c。因此,在干式空间31a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通过润滑对转换接触部分570进行润滑的专用润滑室。以该方式,可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利用图9(b)中示出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
图8(a)到8(c)以及图9(a)和9(b)中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a到30e每一者包括的密封件的数量小于专利文献1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中包括的密封构件的数量。
尽管旋转力传递齿轮82是以上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的仅有的齿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例如,如图10中示出,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不仅包括旋转力传递齿轮82而且还包括减速大齿轮86和减速小齿轮87。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旋转力传递机构80。减速大齿轮86的直径大于减速小齿轮87的直径。输出齿轮81与减速大齿轮86啮合。减速大齿轮86和减速小齿轮87固定到减速齿轮轴86a。减速小齿轮87与旋转力传递齿轮82啮合。
在图10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动机71的旋转轴71b、输出齿轮81、减速大齿轮86和减速齿轮轴86a的一部分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输出齿轮81和减速大齿轮86设置在由合成树脂制造的干式空间31a中。旋转力转换机构672完全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旋转力转换机构6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673、旋转构件674、移动构件轴承675和旋转构件轴承676。滑轮半部侧齿轮679设置在旋转构件674的外圆周表面上。构成转换接触部分670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形成在相对移动构件673的外圆周表面上和旋转构件674的内圆周表面上。旋转构件齿轮83与滑轮半部侧齿轮679啮合。旋转构件674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旋转构件轴承676装配到滑动构件44a的右端部的外圆周表面。旋转构件轴承676装配到旋转构件674的内圆周表面。移动构件轴承675装配到相对移动构件673的内圆周表面。移动构件轴承675装配到曲轴构件41的外圆周表面。相对移动构件673布置为由于未示出的螺旋构件等而不可旋转。相对移动构件673布置为由于移动构件轴承675而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不可移动。由于旋转构件674本身的旋转力,所以旋转构件674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相对移动构件673布置为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674可移动。在该情形下,密封构件87a设置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f中的减速齿轮轴86a和曲轴箱构件22之间。此外,对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减速齿轮轴86a的端部进行支撑的轴承87b设置为具有密封构件。换言之,在图10中示出的修改中,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在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f中设置额外地两个密封构件。因此,在图10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f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为四个。
在图10中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传递齿轮82和减速小齿轮87暴露于润滑空间22c。旋转力传递齿轮82和减速小齿轮87是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84中包括的齿轮。因此,对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轴82a的相应端部进行支撑的轴承部分和对减速小齿轮87的减速齿轮轴86a的相应端部进行支撑的轴承部分需要通过润滑剂进行润滑。因此,在干式空间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用于对旋转力传递齿轮82的旋转轴82a的轴承部分和减速小齿轮87的减速齿轮轴86a的轴承部分的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专用润滑室。此外,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对与旋转力转换机构672的相对移动构件673和旋转构件674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670进行接纳的专用润滑室。此外,在干式空间31a中,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对旋转构件齿轮83的旋转轴82a的轴承部分进行容纳的专用润滑室。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发动机单元6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因此,进一步减小由密封构件导致的机械损失。利用图10中示出的修改,可以进一步改善发动机单元6的燃料消耗。此外,可以减小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大小。因此,限制发动机单元6的大小的增加。
在图10中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重合。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初级轴部分41是卷绕在曲轴构件21上的凸轮链28c的左侧的一部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初级轴部分41可以是设置在曲柄臂21a的左侧的轴承27b的左侧的一部分。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一体成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可以独立地成型。独立成型的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可以集成。在该情形下,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在曲轴旋转轴线Ac上。初级旋转轴线Ap可以设置为曲轴旋转轴线Ac平行。将参照图11(a)到11(c)以及图12(a)到12(c)描述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为平行于曲轴旋转轴线Ac的修改。
在图11(a)到11(c)示出的修改中,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形成为平行于车辆前后方向。在图11(a)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一部分设置为在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重合。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处置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在图11(b)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的一部分设置为在曲轴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重合。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与曲轴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在图11(c)中示出的修改中,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在沿着曲轴旋转轴线Ac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此外,旋转力转换机构的一部分设置为在与曲轴旋转轴线Ac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曲柄臂21a的旋转范围CW不重合。
在图11(a)到11(c)中示出的修改中,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为彼此平行。曲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1附接到曲轴构件21的在两个曲柄臂21a的右侧的一部分。初级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2附接到在初级轴部分4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端部。曲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1和初级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2彼此啮合以构成动力传递齿轮机构90。在图11(a)和图11(b)中示出的修改中,初级轴部分41通过轴承41a由曲轴箱构件22支撑。初级轴部分41通过轴承41b由齿轮箱61支撑。在图11(a)和图11(b)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g和30h每一者中密封构件的数量与以上实施例中的数量相等。在图11(c)中示出的修改中,初级轴部分41通过轴承41b由齿轮箱61支撑。初级轴部分41通过轴承41c由未示出的干式带壳体31支撑。轴承41a和轴承41b设置在润滑空间22c中。轴承41c设置干式空间31a中。在图11(c)中示出的修改中,由于设置在干式空间31a中的轴承41c的密封构件,所以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i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比以上实施例中的数量大一个。换言之,在图11(c)中示出的修改中,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i中的密封构件的数量是四个。图11(a)到11(c)中示出的修改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30g到30i每一者中包括的密封构件的数量小于专利文献1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100中包括的密封构件的数量。
在图11(a)到图11(c)中示出的修改中,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为彼此平行,并且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通过曲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1或初级轴侧动力传递齿轮92彼此连接。因此,可以将旋转力转换机构72设置为围绕初级轴部分41。此外,可以将旋转力传递机构80设置在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之间。换言之,旋转力转换机构72和旋转力传递机构80可以设置在远离热的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因此,卷绕在初级滑轮42上的干式带32设置在远离曲柄臂21a的位置处。温度远离曲柄臂21a而降低。以该方式,限制由热导致的干式带32的恶化。
参照图12(a)到12(c),将描述图11(a)到11(c)中示出的修改的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观察时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的位置。图12(a)到12(c)示意性地将曲轴构件21示为圆,该曲轴构件21包括曲柄臂21a的旋转角度并且定心在曲轴构件21的旋转中心处。图12(a)到12(c)每一者是示出发动主体单元20、曲轴构件21、初级滑轮42、次级滑轮52和干式带32的示意图。如图12(a)到12(c)所示,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为彼此平行,并且曲轴构件21的一部分在车辆左右方向上观察时与初级滑轮42的一部分重合。
在图12(a)示出的修改中,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设置为彼此平行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如图12(b)中实线和单点划线表示的,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彼此平行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如图12(c)中的单点划线表示,曲轴旋转轴线Ac和初级旋转轴线Ap彼此平行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旋转力转换机构的旋转构件布置为在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不可移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旋转力转换机构的旋转构件可以布置为在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可移动。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旋转力转换机构的相对移动构件和旋转构件是梯形螺纹,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其他螺旋结构可以用于相对移动构件和旋转构件。例如,相对移动钢构件和旋转构件可以由滚珠丝杠以及与滚珠丝杠啮合的滚珠丝杠轴形成。可替换地,相对移动构件和旋转构件可以由具有螺旋花键槽和与螺旋槽接合的花键螺母的花键轴形成。
除了以上描述之外,作为旋转力转换机构,可以设置有凸轮和与凸轮接触的凸轮从动件形成的凸轮机构替换为相对移动构件和旋转构件的凸轮。以下将参照图13描述旋转力转换机构为凸轮机构的修改。应当注意,与以上实施例中相同的项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阐述。旋转力转换机构172包括凸轮174和与凸轮174接触的凸轮从动件173。凸轮174等同于本发明的旋转构件。凸轮从动件173等同于本发明的相对移动构件。凸轮从动件173包括球形构件173a和受驱动构件173b。凸轮174形成为圆柱形并且在其中心处具有中空部分174a,其中,初级轴部分41插入中空部分174a。在凸轮174中,旋转构件轴承76设置在中空部分174a的内圆周。旋转构件轴承76附接到初级轴部分41的外圆周。凸轮174还包括滑轮半部侧齿轮179。该布置允许凸轮174可旋转。球形构件173a可旋转地接合的槽部分174b形成在凸轮174的与之后描述的受驱动构件173b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的表面。槽部分174b的形状形成圆形。槽部分174b的深度布置为根据凸轮174的与受驱动构件173b相对的表面的圆周方向的角度而变化。受驱动构件173b形成为圆柱形并且在其中心处具有中空部分173c,其中,初级轴部分41插入中空部分173c中。移动构件轴承75设置在中空部分173c的内圆周处。移动构件轴承75附接到初级轴部分41的外圆周。受驱动构件173b包括旋转止动件77a。旋转止动件77a插入凸起部分178。凸起部分178形成在曲轴箱构件22上。该布置防止受驱动构件173b旋转。球形构件173a可旋转地接合的槽部分173d形成在受驱动构件173b的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与凸轮174相对的表面中。槽部分173d的形状形成为原形。槽部分173d的深度布置为根据受驱动构件173b的与凸轮174相对的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角度而变化。球形构件173a、槽部分174b和槽部分173d构成本发明的转换接触部分170。包括转换接触部分170的旋转力转换机构172暴露于润滑空间22c。
滑轮半部侧齿轮179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由此,凸轮174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因此,凸轮174的槽部分174b的深度变化并且球形构件173a滚动。同时,受驱动构件173b布置为不可旋转。因此,受驱动构件173b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凸轮从动件173布置为由于凸轮174的旋转力而在沿着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相对于凸轮174可移动。当凸轮从动件173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时,连接到滑动构件44a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44在其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移动。凸轮从动件173沿着旋转轴线Ap移动的方向由凸轮174的旋转方位为正转或反转来切换。
当旋转力转换机构是凸轮机构时,该机构可以形成具有槽部分和插入槽部分的凸轮从动件的圆柱形凸轮。在该情形下,凸轮等同于本发明的旋转构件并且凸轮从动件等于本发明的相对移动构件。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初级滑轮包括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和一个初级固定滑轮半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初级滑轮可以包括两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以下将参照图14描述初级滑轮包括两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的修改。应当注意,与以上实施例中相同的项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阐述。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230包括无级变速装置240、旋转力传递机构80和旋转力转换机构272。
由于无级变速器240除初级滑轮之外与以上实施例的无级变速器40相同,所以以下阐述将关注于初级滑轮。初级滑轮242附接到初级轴部分41。初级滑轮242包括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以及未图示的轴环构件。轴环构件243的形状为圆柱形。轴环构件243紧固到初级轴部分41。轴环构件243与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一起旋转。狭缝(未示出)沿着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的旋转轴线的左右方向形成在轴环构件243的外圆周表面。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每一者具有花键(未示出)。花键插入轴环构件243的狭缝。花键布置为沿着狭缝在初级旋转轴线Ap的方向上可移动。利用该布置,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沿着轴环构件243的狭缝在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同时,花键布置为在初级可移动滑动244a和244b的旋转方向上在狭缝中不可移动。因此,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布置为与曲轴构件21和初级轴部分41一起旋转。
旋转力转换机构272包括相对移动构件273a和273b以及旋转构件274。旋转力转换机构272构造为使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在沿着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旋转构件274是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轴部分。旋转构件274通过滑轮半部侧齿轮79的旋转力而可旋转。滑轮半部侧齿轮79通过从旋转力传递机构80传递的旋转力而可旋转。相对移动构件273a和273b与旋转构件274接触。相对移动构件273a和273b以及旋转构件274构成例如螺旋机构。相对移动构件273a和273b布置为由于旋转构件274的旋转力而在沿着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244a和244b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旋转构件274可移动。相对移动构件273a和273b布置为使得初级滑轮244的宽度变化。
在以上实施例中,电动机的旋转轴不由端部处的轴承支撑。可替换地,在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中,电动机的旋转轴可以在端部处由轴承支撑。当电动机的旋转轴设置在干式空间中时,对电动机的旋转轴进行支撑的轴承设置为具有一个密封构件。旋转轴的轴承的密封构件与旋转轴的轴承接触。轴承的旋转轴在换挡时根据电动机的旋转而旋转。换言之,仅仅在换挡时由于旋转而在旋转轴的轴承的密封构件上产生阻力。旋转轴的轴承可以设置为不具有密封构件。例如,旋转轴的轴承可以暴露于由干式带壳体围绕的润滑空间,并且单个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干式带壳体和旋转轴之间。
在以上实施例中,移动距离检测单元是转数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由于与相对移动构件接触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而导致的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可替换地,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可以是构造为对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其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的其他传感器。例如,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可以由组合齿轮形成,并且可以基于齿轮的旋转量检测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其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发动机主体单元安装在车身框架并且气缸轴向明显靠前,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布置。如图12(c)所示,发动机主体单元可以安装在车身框架上,并且气缸轴线靠近上下方向线。气缸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是大于等于45度并且小于等于90度。
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主体单元可以是多缸发动机。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发动机主体单元可以是两冲程发动机。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发动机主体单元可以是自然风冷式发动机。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发动机主体单元可以是水冷式发动机。
已经描述了作为采用本发明的发动机单元的车辆的示例的摩托车。本发明的车辆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车辆只要其由来自发动机单元的动力驱动。本发明的车辆可以是非摩托车的骑乘式车辆。骑乘式车辆表示所有类型的骑乘者以骑乘马鞍的方式骑乘的车辆。骑乘式车辆包括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ATV:全地形车辆)、个人水艇、雪地摩托车等。本发明的车辆可以不是骑乘式车辆。可以没有骑乘者来骑乘本发明的车辆。此外,本发明的车辆可以在没有任何骑乘者和乘坐者的情形下运行。在这些情形下,车辆的前向表示车辆前进的方向。
[附图标记列表]
6 发动机单元
20 发动机主体单元
21 曲轴构件
21a 曲柄臂
22 曲轴箱构件
22c 润滑空间
30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
31 干式带壳体
31a 干式空间
32 干式带
32a 滑动部分
40 无级变速器
41 初级轴部分
42 初级滑轮
44 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
52 次级滑轮
70 转换接触部分
71 电动机
72 旋转力转换机构
73 相对移动构件
74 旋转构件
80 旋转力传递机构
81 输出齿轮
82 旋转力传递齿轮
83 旋转构件齿轮
84 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
85 移动距离检测单元
85c 切口部分(接触部分)
91 曲轴侧动力传递齿轮
92 初级轴侧动力传递齿轮
Ap 初级滑轮旋转轴线
Ac 曲轴旋转轴线
CW 曲柄臂的旋转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发动机单元,其包括:
发动机主体单元,其包括曲轴箱构件和曲轴构件,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设置有润滑剂的润滑空间,所述曲轴构件设置在所述润滑空间中并且包括曲柄臂;和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装置,其包括:(1)无级变速器,其包括初级滑轮、次级滑轮、干式带和干式带壳体,所述初级滑轮根据所述曲轴构件的旋转而能够旋转并且包括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所述干式带卷绕在所述初级滑轮和所述次级滑轮上并且具有滑动部分,所述滑动部分与所述初级滑轮和所述次级滑轮接触并且不由所述润滑剂润滑;所述干式带壳体形成设置所述初级滑轮、所述次级滑轮和所述干式带的干式空间,作为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旋转轴线的初级旋转轴线与作为所述曲轴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曲轴旋转轴线是相同的直线或平行;(2)旋转力传递机构,其构造为传递电动机的转动力;和(3)旋转力转换机构,其构造为使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包括(a)旋转构件和(b)相对移动构件,所述旋转构件通过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传递的旋转力而能够旋转,以及,所述相对移动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接触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通过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力而能够移动,
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于(i)在所述曲轴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或(ii)在与所述曲轴旋转轴线的方向垂直的任何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曲柄臂的旋转范围不重合的位置处,以及
所述相对移动构件和所述旋转构件彼此接触的转换接触部分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旋转构件齿轮,所述旋转构件齿轮与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的所述旋转构件啮合并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力而能够旋转,并且,
所述旋转构件齿轮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旋转构件齿轮由金属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
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包括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包括构造为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旋转构件齿轮的至少一个齿轮,并且
包括在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包括在所述旋转力传递齿轮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齿轮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制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设置在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中以暴露于所述润滑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所述初级旋转轴线设置在与所述曲轴构件的所述曲轴旋转轴线相同的直线上,以及
附接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与所述曲轴构件集成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所述初级旋转轴线设置为与所述曲轴构件的所述曲轴旋转轴线平行,并且
附接所述至少一个初级可移动滑轮半部的初级轴部分通过动力传递齿轮连接到所述曲轴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单元,还包括
移动距离检测单元,其包括与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检测所述相对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初级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所述移动距离检测单元的至少所述接触部分设置为暴露于由所述曲轴箱构件形成的所述润滑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旋转力转换机构是螺旋机构或凸轮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转换接触部分和所述曲轴构件由共用润滑剂润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单元,其中,所述共用润滑剂为油。
CN201780009964.4A 2016-02-04 2017-02-01 发动机单元 Active CN108603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9973 2016-02-04
JP2016-019973 2016-02-04
PCT/JP2017/003658 WO2017135320A1 (ja) 2016-02-04 2017-02-01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574A true CN108603574A (zh) 2018-09-28
CN108603574B CN108603574B (zh) 2021-01-22

Family

ID=5949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964.4A Active CN108603574B (zh) 2016-02-04 2017-02-01 发动机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412932B1 (zh)
JP (1) JP6532964B2 (zh)
CN (1) CN108603574B (zh)
TW (1) TWI636210B (zh)
WO (1) WO2017135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43718B1 (en) * 2019-04-12 2023-10-1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un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1201A (ja) * 1993-11-26 1995-06-1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05114057A (ja) * 2003-10-08 2005-04-28 Honda Motor Co Ltd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CN1664408A (zh) * 2004-03-05 2005-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01082304A (zh) * 2006-05-30 2007-12-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单元和跨骑式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6748A (ja) * 1982-11-10 1984-05-19 Honda Motor Co Ltd ベルト式動力伝達装置
JP2004251391A (ja) * 2003-02-20 2004-09-09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JP4530926B2 (ja) * 2005-07-04 2010-08-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該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4845433B2 (ja) 2005-07-04 2011-12-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該パワーユニットを搭載した車両
JP4939459B2 (ja) * 2008-02-26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TWI456126B (zh) * 2010-10-25 2014-10-11 Ind Tech Res Inst 電控皮帶式無段變速系統
JP2012225443A (ja) * 2011-04-21 2012-11-1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自動変速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1201A (ja) * 1993-11-26 1995-06-1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05114057A (ja) * 2003-10-08 2005-04-28 Honda Motor Co Ltd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CN1664408A (zh) * 2004-03-05 2005-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01082304A (zh) * 2006-05-30 2007-12-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单元和跨骑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2932A4 (en) 2019-02-20
EP3412932B1 (en) 2020-06-10
TWI636210B (zh) 2018-09-21
TW201728842A (zh) 2017-08-16
CN108603574B (zh) 2021-01-22
JP6532964B2 (ja) 2019-06-19
EP3412932A1 (en) 2018-12-12
WO2017135320A1 (ja) 2017-08-10
JPWO2017135320A1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84457B2 (ja) エンジン
CN100593077C (zh) 发动机
US7174800B2 (en) Speed change gear drive for transmission
US20080161142A1 (en) Power unit having engin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thereof,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WO2006003904A1 (ja) 小型車両用の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鞍乗型車両
US20080156563A1 (en) Power unit for a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4879156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08603574A (zh) 发动机单元
EP1577584A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vehicle
CN100400821C (zh)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EP1498628A1 (en) Clutch mechanism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engine
JP5675438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EP2034220A2 (en) V-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5651047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EP2039601B1 (en) Power unit
WO2020209214A1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H04290662A (ja)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ケース
JP6033908B2 (ja)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531361B2 (ja) 油圧式クラッチを備えたエンジン
JP4322588B2 (ja) シフトドラム変速機
JP2001241310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ポンプ配置構造
JP2009079691A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505928Y2 (ja) 車両の自動遠心クラッチ
JP2005042623A (ja) スタータモータ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H02256520A (ja) 自動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