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4097A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4097A
CN108264097A CN201611266605.0A CN201611266605A CN108264097A CN 108264097 A CN108264097 A CN 108264097A CN 201611266605 A CN201611266605 A CN 201611266605A CN 108264097 A CN108264097 A CN 108264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olution
liquid
reaction kettle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66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顺林
张朋立
郑长春
刘亚飞
陈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sp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sp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sp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sp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66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4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4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nickel,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溢流液进入反应釜2中,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反应1实现前驱体粒度分布、结晶等性能的稳定控制,反应2实现反应1溢流浆液中小颗粒的快速生长,以此实现前驱体颗粒的长大和窄粒度分布。反应2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该方法不但能够制备出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并且工艺简单,过程控制容易,产能高,生产成本低,更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绿色高能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子仪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录机、武器装备等,在电动汽车以及各类储能领域也已经大规模使用。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产量飞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需要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增加单位电池体积内的正极材料用量,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手段。根据经典的六方密堆结构理论模型,在球形大颗粒的间隙填充小颗粒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因此,通过不同级配下的大小颗粒的掺混,可以找到基于特定大、小颗粒的最高压实密度的掺混组合。通过这种工艺制备的多元材料压实密度可以达到3.75 ~3.80g/cm3,相比于常规多元材料的压实密度提升5%~10%,相应单位体积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此工艺的正极材料所用大颗粒前驱体的粒度分布需要尽可能的窄,以达到级配的效果和材料性能的稳定。通常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采用间歇式的液相沉积法制备,但是间歇法存在自身的缺陷,产品指标稳定性较差,工艺流程不够顺畅,制备过程控制复杂,产能低,尤其大颗粒前驱体的产能更低,因此用间歇法制备大颗粒前驱体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如何在不牺牲前驱体粒度分布窄的情况下,实现大颗粒前驱体指标稳定、工艺流程顺畅、控制简单、产能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3553152B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球形镍钴铝前驱体材料的连续式制备方法,先将铝盐与络合剂混合均匀,再将镍盐和钴盐溶液混合均匀,将混合液、络合剂及沉淀剂溶液并流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连续式的共沉淀反应,反应过程中pH 值控制在11~12,物料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不超过20h,稳定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料经陈化、洗涤、烘干后,得到前驱体材料。该专利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顺畅、产能高,产品球形度较好、密度高,但是前驱体的粒度分布宽、D50偏小。
中国专利文献CN 105680030 A公开了一种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采用间歇法,并且多次过程停止搅拌,陈化,去除上层澄清母液,再重新开启搅拌,重复沉淀,以上步骤反复多次进行,直到粒度达到要求。该发明制得的前驱体粒度分布窄,但是由于反应过程不断切换操作,过程控制复杂,颗粒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差,并且生产效率低,重复沉淀5次的前驱体D50仅能生长到9.5μm,不适合大颗粒前驱体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制备出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并且工艺简单,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反应体系和产品指标的稳定性,产能高,生产成本低,更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保持恒定,反应温度40~70℃,反应pH为10.6~12.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
(2)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20%~100%,搅拌转速、反应温度与反应1保持一致,反应pH比反应1的pH低0.05~0.3,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
(3)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前驱体通式为:
LiNixCoyMnzMd(OH)2
其中,0≤x≤1-d,0≤y≤1-d,0≤z≤1-d,0≤d≤0.05,x+y+z+d=1;M选自Fe、Mg、Ca、Al、Y、Ti、Zn、Zr、Nb、Mo或W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前驱体中位径D50和粒度分布跨度K90分别为:
12.0μm≤D50≤20.0μm,0.6≤K90≤1.1,
其中,D50表示一个样品的累积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所对应的粒度,D10,D90含义类推。粒度分布跨度K90=(D90-D10)/D50,是对样品粒径分布宽度的一种度量,K90越小粒度分布越窄,反之越宽。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属混合盐中的金属为镍、钴、锰、掺杂元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属混合盐中的盐为硫酸盐、氯化盐、硝酸盐、醋酸盐或醇盐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沉淀剂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络合剂为EDTA、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属混合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4~2.5mol/L。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2~14mol/L。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4~12mol/L。
上述制备方法中,反应1和反应2的过程向反应釜里通入氮气。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反应釜与步骤(2)中反应釜结构、大小一致。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反应釜1的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了连续法和间歇法各自的工艺特点和优势,采用两段合成工艺,通过合理的进液方式、合成参数设计,确保反应1实现前驱体粒度分布、结晶等性能的稳定控制,反应2实现反应1溢流浆液中小颗粒的快速生长,以此实现前驱体颗粒的长大和窄粒度分布。由于反应2与反应1保持了相近的合成工艺,同时微调其他参数弥补了pH降低带来的结晶影响,因此本发明方法不但能够制备出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并且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同时工艺简单,过程控制容易,产能高,生产成本低,更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及附图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将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按照金属摩尔比60:20:20的比例溶解得到2mol/L的金属混合盐溶液;将氢氧化钠溶解得到6mol/L的沉淀剂溶液;将氨水稀释得到8mol/L的络合剂溶液。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100rpm保持恒定,反应温度50℃,反应pH为11.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该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50%,搅拌转速100rpm,反应温度50℃,反应pH为11.20,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LiNi0.6Co0.2Mn0.2O2,其D50=14.6μm,K90=0.68。
实施例2
将硝酸镍、硫酸钴、氯化锰按照金属摩尔比50:20:30的比例溶解得到1.8mol/L的金属混合盐溶液;将氢氧化钠溶解得到10mol/L的沉淀剂溶液;将氨水稀释得到5mol/L的络合剂溶液。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80rpm保持恒定,反应温度60℃,反应pH为11.2,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该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100%,搅拌转速80rpm,反应温度60℃,反应pH为10.90,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LiNi0.5Co0.2Mn0.3O2,其D50=18.6μm,K90=0.93。
实施例3
将硫酸镍、氯化锰按照金属摩尔比50:50的比例溶解得到2.5 mol/L的金属混合盐溶液;将氢氧化钠、氨水按照摩尔比80:20的比例溶解得到4mol/L的沉淀剂溶液;将氯化铵溶解得到2mol/L的络合剂溶液。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110rpm保持恒定,反应温度45℃,反应pH为11.1,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该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30%,搅拌转速110rpm,反应温度45℃,反应pH为11.0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LiNi0.5Mn0.5O2,其D50=14.5μm,K90=0.77。
实施例4
将硝酸镍、硝酸钴、硫酸镁按照金属摩尔比80:19.9:0.1的比例溶解得到1.4 mol/L的金属混合盐溶液;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按照摩尔比98:2的比例溶解得到6mol/L的沉淀剂溶液;将硫酸铵溶解得到2.5mol/L的络合剂溶液。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70rpm保持恒定,反应温度55℃,反应pH为12.1,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该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70%,搅拌转速70rpm,反应温度55℃,反应pH为11.70,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LiNi0.8Co0.199Mg0.001O2,其D50=16.4μm,K90=0.86。
实施例5
将硫酸镍溶解得到2.2 mol/L的金属盐溶液;将氢氧化钠溶解得到12mol/L的沉淀剂溶液;将氨水溶解得到14mol/L的络合剂溶液。将金属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90rpm保持恒定,反应温度50℃,反应pH为12.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该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20%,搅拌转速90rpm,反应温度50℃,反应pH为12.1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LiNiO2,其D50=19.6μm,K90=1.04。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带溢流管道的反应釜1中进行连续反应1,三种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均在反应釜1液面以下,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搅拌转速保持恒定,反应温度40~70℃,反应pH为10.6~12.5,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釜2中;
(2)同时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三种溶液分别通过各自进液管道并流加入到反应釜2中进行连续反应2,金属混合盐溶液、络合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沉淀剂溶液进液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上滴加,同时过程控制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的进液流速,并且反应2的进液流速为反应1的进液流速的20%~100%,搅拌转速、反应温度与反应1保持一致,反应pH比反应1的pH低0.05~0.3,当反应液液面超过溢流口高度,反应浆液自然溢流;
(3)溢流得到的前驱体浆料经过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筛分后,得到颗粒尺寸大、粒度分布窄的前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通式为:
LiNixCoyMnzMd(OH)2
其中,0≤x≤1-d,0≤y≤1-d,0≤z≤1-d,0≤d≤0.05,x+y+z+d=1;M选自Fe、Mg、Ca、Al、Y、Ti、Zn、Zr、Nb、Mo或W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中位径D50和粒度分布跨度K90分别为:
12.0μm≤D50≤20.0μm,0.6≤K90≤1.1
其中,D50表示一个样品的累积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所对应的粒度,D10,D90含义类推;粒度分布跨度K90=(D90-D10)/D50,是对样品粒径分布宽度的一种度量,K90越小粒度分布越窄,反之越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混合盐中的金属为镍、钴、锰、掺杂元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所述的金属混合盐中的盐为硫酸盐、氯化盐、硝酸盐、醋酸盐或醇盐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合剂为EDTA、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混合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4~2.5mol/L;所述的络合剂溶液的浓度为2~14mol/L;所述的沉淀剂溶液的浓度为4~12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过程可以向反应釜里通入氮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1与反应釜2的结构、大小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釜1的溢流管道出液口在反应釜2液面以下。
CN201611266605.0A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264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6605.0A CN108264097A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6605.0A CN108264097A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097A true CN108264097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0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6605.0A Pending CN108264097A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4097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7515A (zh) * 2018-10-12 2019-01-01 圣戈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注料反应系统及其应用
CN109422297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钴锰前驱体结晶过程中调控成核的方法
CN109686966A (zh) * 2018-12-05 2019-04-26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用超大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1288A (zh) * 2019-04-09 2019-05-17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类球形镍钴锰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50535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氢氧化物洗涤穿滤料二次结晶连续合成前驱体的方法
CN110028112A (zh) * 2019-04-23 2019-07-19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共沉淀合成宽粒度分布镍钴铝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CN110563050A (zh) * 2019-07-23 2019-12-13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型高振实密度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CN110739447A (zh) * 2018-07-20 2020-01-31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前躯体粒径分布可控的制备方法
CN111908517A (zh) * 2020-07-10 2020-11-10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过程中防开裂的方法
CN112158892A (zh) * 2020-08-27 2021-01-01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12531158A (zh) * 2020-12-09 2021-03-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三元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8881A (zh) * 2020-12-23 2021-04-20 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粒度分布可控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2742325A (zh) * 2020-12-17 2021-05-04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驱体制备系统以及制备方法
CN113161536A (zh) * 2021-04-15 2021-07-23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制备多种比例层状前驱体的方法
CN113716628A (zh) * 2021-09-30 2021-11-30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788501A (zh) * 2021-09-24 2021-12-14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羟基氧化钴的方法
CN114804223A (zh) * 2021-01-21 2022-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的连续稳定制备方法
CN114804232A (zh) * 2022-05-16 2022-07-29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2297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钴锰前驱体结晶过程中调控成核的方法
CN110739447A (zh) * 2018-07-20 2020-01-31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前躯体粒径分布可控的制备方法
CN109107515A (zh) * 2018-10-12 2019-01-01 圣戈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注料反应系统及其应用
CN109686966A (zh) * 2018-12-05 2019-04-26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用超大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535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氢氧化物洗涤穿滤料二次结晶连续合成前驱体的方法
CN109950535B (zh) * 2019-03-20 2022-04-29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氢氧化物洗涤穿滤料二次结晶连续合成前驱体的方法
CN109761288A (zh) * 2019-04-09 2019-05-17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类球形镍钴锰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028112A (zh) * 2019-04-23 2019-07-19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共沉淀合成宽粒度分布镍钴铝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CN110028112B (zh) * 2019-04-23 2021-09-28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共沉淀合成宽粒度分布镍钴铝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CN110563050A (zh) * 2019-07-23 2019-12-13 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型高振实密度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CN111908517A (zh) * 2020-07-10 2020-11-10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过程中防开裂的方法
CN112158892B (zh) * 2020-08-27 2022-09-02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12158892A (zh) * 2020-08-27 2021-01-01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12531158A (zh) * 2020-12-09 2021-03-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镍三元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2325A (zh) * 2020-12-17 2021-05-04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驱体制备系统以及制备方法
CN112678881A (zh) * 2020-12-23 2021-04-20 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粒度分布可控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4804223A (zh) * 2021-01-21 2022-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的连续稳定制备方法
CN114804223B (zh) * 2021-01-21 2023-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的连续稳定制备方法
CN113161536A (zh) * 2021-04-15 2021-07-23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制备多种比例层状前驱体的方法
CN113788501A (zh) * 2021-09-24 2021-12-14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羟基氧化钴的方法
CN113788501B (zh) * 2021-09-24 2023-10-17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羟基氧化钴的方法
CN113716628A (zh) * 2021-09-30 2021-11-30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804232A (zh) * 2022-05-16 2022-07-29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CN114804232B (zh) * 2022-05-16 2023-11-14 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409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大颗粒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875126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6745336B (zh) 一种纳米片团聚二次颗粒的镍钴锰酸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1367B (zh) 高密度小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5016B (zh) 一种富锂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5520B (zh) 一种球形镍钴锰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KR101371368B1 (ko) 리튬 복합 전이금속 산화물의 전구체 제조용 반응기 및 전구체 제조방법
CN110217832A (zh) 一种大颗粒窄分布掺铝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10028112B (zh) 一种连续共沉淀合成宽粒度分布镍钴铝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CN110034297A (zh) 一种高镍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1679A (zh) 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82323B (zh) 锂镍锰氧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及制备方法
JP2015227263A (ja) ニッケルコバルトマンガン複合水酸化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75472A (zh) 一种锂电池微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10925A (zh) 一种小粒径镍钴铝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2337A (zh)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调控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晶面生长的方法
CN104466158A (zh) 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9150A (zh) 一种镍锰钴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于制备镍锰钴复合氢氧化物的反应釜
CN105047900A (zh) 一种纳米片状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CN107540024A (zh) 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生产装置及球形四氧化三钴
CN104649336B (zh) 一种球形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318756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Mn基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03746110A (zh) 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4201368A (zh) 锂电池用三元材料前躯体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9555A (zh) 掺杂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