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88C - 合成树脂瓶盖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88C
CN1080688C CN97194152A CN97194152A CN1080688C CN 1080688 C CN1080688 C CN 1080688C CN 97194152 A CN97194152 A CN 97194152A CN 97194152 A CN97194152 A CN 97194152A CN 1080688 C CN1080688 C CN 10806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ulling
bottle cap
lower body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4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6965A (zh
Inventor
李贞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065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7006536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195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195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2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195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195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254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5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254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98000174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85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9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81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8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92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95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9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600407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2177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700019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6644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700040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6778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700040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8006778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216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6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3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e.g. to facilitate formation of pouring openings
    • B65D41/46Snap-on caps or cap-like covers
    • B65D41/48Snap-on caps or cap-like covers non-metallic, e.g. made of paper or plastics
    • B65D41/485Snap-on caps or cap-like covers non-metallic, e.g. made of paper or plastics with integral internal sea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401/00Tamper-indicating means
    • B65D2401/15Tearable part of the closure
    • B65D2401/20Frangible elements completely enclosed in closure ski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953Sealing means
    • B65D2543/0099Integral supplemental sealing 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瓶盖,包括一上体(100),具有多条纵向槽(116),一内盖(114),至少具有两道密封(123;124),和至少一条啮合在瓶上部的阻挡突台(120);一下体(102),具有多条纵向槽(130)和至少一条阻挡突台(131);其中上体(100)和下体(102)之间除非切割部分外形成一条上切割线(132);并成形一条垂直切割线(133);和一拉片(106),允许使用者从瓶上取下上体(100)和内盖(114)。还提供了另一种瓶盖包括一上体。具有一侧面部分,一瓶塞和一周环;一下体;具有垂直切割线和一周槽;和一拉片,其整体固定于垂直切割线的一侧。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瓶盖,具有一可方便地从瓶上去除瓶盖的拉片,由于制瓶材料和瓶的结构,它具有各种优点。
背景技术
最广泛使用的瓶盖是冠状软木塞瓶盖,它是威廉比特(William Painter)于1982年发明的。这种冠状软木塞瓶盖用钢材制成,用在当今绝大多数玻璃瓶上。冠状软木塞瓶盖对全世界消费者都是熟悉的。伦敦冠状软木塞公司是利用这项发明而建立的,之后,这种瓶盖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怀特(white)盖由怀特兄弟于1926年在美国发展,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然而,上述两种类型的瓶盖存在许多缺点。例如,不用开瓶器便不能打开冠状盖。此外,由于是用钢制的,冠状盖会腐蚀。这种腐蚀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至于怀特盖,尽管不用开瓶器便可打开,但它不能承受气体压力,瓶盖的应用范围仅限于非碳酸型饮料瓶。
为克服上述缺点,发展了一种铝制螺旋型PP(防盗)盖。PP盖的优点是不用开瓶器便能打开,但由于其结构原因,打开后其裙部经常变得锋利,在旋上或旋下时可能刺入使用者的手。因此,用合成树脂制的PP盖逐渐取代铝制PP盖。然而合成树脂制的PP盖难于开启,并且在旋扭包装过程中,瓶盖的最上端易被损坏。
另一种类型的瓶盖是金属制的拉环盖。这种拉环盖在美国和日本广泛使用。然而,与铝制PP盖类似,开盖后同样会变得锋利,开盖后便不能再密封,并且由于拉环盖很薄,不能承受碳酸饮料产生的压力。
发明简述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其使用与制成瓶的材料无关。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可用于任何盖盖方法,无论是压力法,还是真空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能够承受碳酸饮料产生的压力。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不会被腐蚀,因而卫生。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能方便地开启,而勿需使用分离器具(如开瓶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在开瓶后仍能再密封瓶内之物。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具有诱人的外观。
最后,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它不会产生锐边,因而即使对儿童也是安全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盖,它包括:一个上体,包括多条绕外周面成形的纵向槽,一个从上体内侧向下延伸的内盖,至少两个成形在上体内周面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和至少一个啮合在瓶的上部的阻挡伸出部;
一个下体,它连接在上体下部,并具有多条绕内周面形成的多条纵向槽,和至少一个阻挡伸出部;
其中上体和下体间除非切割部分外形成一条上切割线;和
成形一条垂直切割线,使上体和上体的内盖可与瓶盖的其余部分分离,此外还设置一个拉片,以撕开垂直切割线,并允许使用者从瓶上去除上体和内盖。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切割线形成在上体和下体的交界处,而所述拉片成形在上体上,这样,当拉片受拉,上切割线被撕开,上体便从瓶上去除。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上切割线成形在上体和下体间除非切除部分的交界处,并且上切割线向下延伸,与延伸至下体底部预定距离处的两条垂直切割线相交,这样,当向上拉拉片时,垂直切割线和上切割线被撕开,同时上体从瓶上去除。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特征,所提供的瓶盖包括:一上体,其中包括一具有上表面的侧面部分;一从上体内侧上表面向下延伸的瓶塞;和成形一个在侧面部分下端伸出的周环;
一下体,包括一垂直成形在其外侧的垂直切割线,和一成形在内侧部分的周槽,周槽和周环间的一个连接件牢固固定下体和上体;和
一拉片,它整体固定于垂直切割线的一侧。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特征,一连接在瓶的上唇下面的啮合伸出体成形在下体的内周面上,围绕瓶塞的外周面成形一啮合在瓶顶部内侧的环形伸出体。
附图简要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各说明书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1E为按照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瓶盖,其中:
图1A为透视图;
图1B为沿图1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C为沿图1A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D为一剖视图,说明处于密封瓶子状态的瓶盖;
图1E为瓶盖的剖视图,用以说明从瓶上去除瓶盖的情况;
图2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5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6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7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8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9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0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1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3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4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5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6A和16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7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8A和18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19A和19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1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2A和22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3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4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5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6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7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8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29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0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1A和31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2A和32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3A和33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4A和34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5A和35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6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7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8A和38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39A和39B为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0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瓶盖的透视图;
图41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2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3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4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5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6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7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8A和48B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49为图4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的透视图;
图50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瓶盖的透视图;
图51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2A和52B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3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4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5A和55B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6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7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8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9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0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1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2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3A和63B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4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5A和65B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6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7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8A和68B为图5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9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瓶盖的透视图;
图70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1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2A和72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3A和73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4A和74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5A和75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6A和76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7A和77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8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9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0A和80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1A和81B,82C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2A和82B,82C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3A和83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4A和84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5A和85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6A和86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7A和87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8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9A和89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0A和90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1A和91B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2为图6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3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瓶盖的透视图;
图94至115为图93所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6A和116B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瓶盖的透视图;
图117至127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和
图128A和128D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瓶盖的透视图。
现结合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A-1E,图中示出一种按照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用合成的树脂制成瓶盖10。该瓶盖由上体100和下体102构成。基本平直的顶面104成形在上体100上,两个支撑件110设置在下体102的外周表面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拉片106成形在两支撑件110上,而片的切割线108成形在该拉片106的两侧面。拉片106的下端借助连接部分112连接在下体102的外周表面上。此外,多个纵向槽116成形在上体100的外周表面上,各槽116是按预定距离成形的。
如图1B所示,内盖114是由瓶盖10内上体100的顶面104的中心部分向下延伸形成的。内盖114内形成一个腔室129,并且拐角周面122和侧周面121形成和设置在腔室129内内盖114的内壁上。第一和第二密封123和124成形在内盖114和上体100的内周表面之间。此外,上体100的内周表面设有一个上阻挡伸出体120,它限定一个插入槽126,因此,如图1D所示,当瓶盖10放在瓶118上时,绕瓶的上端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瓶118的上唇125,插入该插入槽126(图1B)中,并挡在上阻挡伸出体120上。
再回过头来参见图1B,第3和第4密封127和128成形在内盖114和上体100的内周表面之间插入槽126形成的区域。此外,还形成一个从下体102的下端内周表面伸出的下阻挡伸出体131。如沿图1A的X-X线剖开的图1C所示,绕下体102的内周表面按预定距离成形有多条纵向槽130。
如图1A所示,上体100和下体102之间形成的交界处设置了一条上切割线132。上切割线132与两条垂直切割线133相连,切割线133沿两支撑件110内侧向下延伸,并径直终止在连接部分112上方。一个非切割部分134形成在上体100和下体102之间的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
现结合图1D说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操作。
瓶盖10借助一套机械器具放置在瓶118上,并向下压在瓶的上部,这样,如图1D所示,瓶盖10的下体102便定位在瓶118的上部周围,而内盖114便位于瓶118的瓶口内。
完成这一操作后,瓶118的上唇125和下伸出部135便分别与第一阻挡伸出体120和下阻挡伸出体131啮合。结果,内盖114的第一和第二密封123和124(图1B)紧密地配合在瓶118的内侧和外侧上周表面上,同时第三和第四密封127和128紧密贴合在上唇125的内侧和外侧周表面上。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存在4个密封,该瓶118得到充分和可靠的密封,同时,由于存在至少两个阻挡伸出体,瓶盖10不会损坏,也不会过分容易去除,防止由于二氧化碳压气体压力而意外脱落。
参见图1A,透过薄膜可以辨认上下体100和102间的上切割线132和两垂直切割线133。由于这种结构以及由于上体100通过第三和第四密封127和128牢固夹持在瓶(未示)上,不使用拉片106,而通过旋转下体102,使上切割线132和垂直切割线133裂开,也能将瓶盖10去掉。
由于上切割线132具有细的特性,当瓶盖10用瓶内物质(未示)释放的内压(如苏打饮料产生的压力)密封时,不可能在第四密封128之上形成该切割线。
也就是说,当瓶盖10是真空密封,其压力如图1D所示,是用L或向下的方向给出的,在第四密封128之上形成上切割线132不会有任何问题。然而当瓶118内形成内部压力时,由于力是沿M或向上的方向作用在瓶盖10上,最好上切割线132不是在第四密封128之上形成。此外,如果瓶盖10用于重新密封瓶118,由于瓶118的上唇125必须完全密封,在第四密封128之上形成上切割线132是不可取的。
然而,根据瓶118内储存的内容,储存的周期等,也可能在第四密封128之上形成上切割线132。
瓶118和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密封123,124,127和128的紧密配合可以通过多个侧加强筋121保证,该加强筋的弹力由多个角加强122筋控制。
参见图1A,当使用者希望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时,先沿向外的方向拉拉片106,这将会撕开该片的切割线108。然后如果使用者继续沿向上和向外方向拉动,同时抓住拉片106,两垂直切割线133被撕开,同时上切割线132被撕开,并且上阻挡伸出体120从瓶118的上唇125拉开,如图1E所示的那样。从这一状态,使用者继续施加的向上力将迫使瓶盖10从瓶118上去除掉。瓶盖106通过先去除不再需用的下体102,和然后在瓶盖10已经确实位于瓶118的瓶口上方后下压瓶盖10,便可从瓶上卸下瓶盖10。
参见图2,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变型实例。在这个实施例中,除在拉片106上设有边缘部分106’外,瓶盖10的所有部分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边缘部分106’以向外延伸的方式成形在拉片106的上部,这样使用者可以较容易抓住它。这一变型实例中,上体100上还成形有许多彼此靠近的槽116。
参见图3,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仅设有一个支撑件110,它成形在拉片106的内侧中间部分,该支撑件110将拉片106固定到下体102上。在拉片106顶部也成形有爪手140,以便将其容易抓住。
图4中示出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呈V字形。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110沿拉片106减少宽度的方向延伸。参见图5,图中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支撑件110底部窄,而且朝向其上部加宽,这样使用者可方便地将其手指插在拉片106和下体100之间。其中拉片106形状与图3中的类似。
图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内设有一个指状孔141,使用者通过将手指插入该指状孔141,可以牢固抓住拉片106。该变型实例的其余部分与图5所示变型实例相同。
参见图7,图中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该变型实例中未设置支撑件,而在与拉片106相连的下体102的上部成形出一个外伸部143。当使用者推动拉片106时,该外伸部143可与拉片106分开。这种结构减少了制造瓶盖所需的材料量。
图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这个实例中的拉片106是带手指孔145的环形体。从中部53开始,指状孔145下外侧部分是向内凹陷的,同时上内侧部分也是向内凹陷的。拉片106的底部形成一个连接部分146,将拉片106连接在瓶盖10的下体102上。中心部分53成形出连接体147,将拉片106与下体102相连,保持拉片106固定其上,直至使用者撕开拉片106。这便于结构的模塑,允许拉片106的上体100与下体102分开。
也就是说,如果不采用上述使用连接体147的结构,就必须采用滑动型模塑法,以形成指状孔145。而滑铸会延长铸造时间和生产成本,降低模型本身的寿命。
参见图9,这里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瓶盖10的下体102上成形出一个形成槽186的伸出部分185。该变型实例中,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187直接成形在上体100上。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如下步骤去除瓶盖10:首先向上和向外拉伸出部分185,由于形成的上切割线132,便从上体100上去除下体102;然后使用者将手指放入拉片106,并拉上体102,直至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2。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以斜跨瓶盖10下体102的方式成形。拉片106包括成形在其上和下端的两连接部分147。拉片106的这种倾斜形式是为便于模塑,即这种形式,不需要进行任何侧模塑操作,便可注射成形瓶盖10。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成形为沿向下方向弯折一次。拉片106的其余非弯折部分连接在支撑件110上,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拉片切割线108。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先沿向下的方向撕拉片106,以切割上述拉片切割线,从支撑件110上取下拉片106,去除瓶盖10的其余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参见图12A和12B,其中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图中拉片106成形为环状,然而借助通过一连接部分149固定在上体100上的拉片106的固定部分(使用者拉动前)始终保持压合状态。连接部分148成形在下体102的底部,拉片106与该部分连成一体。
在这个实例中,为从瓶118上去除瓶盖10,使用者先沿向外的方向拉动拉片106,通过分开连接部分149产生的连接,从上体100拆开拉片106。结果,拉片106被拉开至形成一环形指孔150。然后使用者将手指放入该指孔150,并向上拉,这一动作将切开垂直切割线133,使瓶盖10处于图12B所示的状态。使用者继续在拉片106上施加向上的力,上切割线132被切开,同时上体100也从瓶118上去掉。
参见图13,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连接部分151整体成形在上体100和拉片106上。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具有一个便于抓住的弓形部分157,并压成椭圆形,从而在其中形成指孔152。拉片切割线153成形在连接部分151的两侧,而垂直切割线133成形在下体102和拉片106之间。上切割线132的形式类似第一实施例。所有切割线153,133和132均相互连接。
使用者通过向外拉拉片106便可从瓶(未示)上去掉瓶盖10。这个动作将垂直切割线133撕开,随后又将拉片切割线153撕开,这样拉片106变成虚线所示的状态,其中指孔152被胀大。然后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由于拉片106和上体100用连接部分151连接在一起,随着上切割线132被切开,上体100便从瓶(未示)上去掉。
图14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上切割线除在拉片106一端形成的较小非切割部分154外,绕上下体100和102之间的整个圆周延伸。垂直切割线133沿拉片106两端和上切割线132形成。非切割部分154将拉片106和上体100连成一体。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的形状与图13所示上述变型实例类似(即长椭圆形),在拉片106中心形成一个指孔152。在非切割部分154形成的拉片106一端的相反端形成指耳156。
为去除瓶盖10,使用者先向右方向拉拉片106,直至其处于虚线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手指可放入拉片106,以使上体100可以通过向上拉瓶盖106方便地从瓶(未示)上去除。在这个变型实例中,限制下体102的宽度是优选的。
图15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形成一个非切割部分134′,它将上体100和拉片106连成一体。其中上切割线132除形成非切割部分134′的部位外,绕上下体100和102之间的整个圆周形成。拉片106设置成与非切割部分134′相对。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通过向上拉拉片106去除瓶盖10,这一动作将上切割线132撕开,以将上下体100和102分开,使下体位于虚线所示位置。完成这一动作后,下体102形成一个指孔141′,仅留下非切割部分134′,当使用者用指孔141′沿与用来撕开上切割线132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向上拉拉片106时,便将上体100从瓶(未示)上去掉。
参见图16A和16B,这里又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从下体102伸出,从而形成一个指孔106′。此外,在与拉片106相反的下体102一侧形成一个U形连接部分134″,在上体100和该U形部分134″之间形成一个非连接部分134′,并连接在二者之间。
使用者通过向上拉拉片106,撕开除非切割部分134′所在部位外的整个绕下体102的上切割线132,使瓶盖10处于图16B中虚线所示的状态,这一动作出现一个大的指孔141′,它又可用于从瓶(未示)上拉下上体100,从而去除瓶盖10。
图17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成形为具有多个弯折部171和一个舌部172。与舌部172相反的拉片106一端连接在下体102上。当使用者拉拉片106的舌部172,各弯折部171伸直,如果进一步施加拉力,垂直切割线133将被分开。使用者通过继续施加向上的拉力,撕开上切割线132,便可去除瓶盖10。
参见图18A和18B,其中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上切割线132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形成在上下体100和102之间。该上切割线向下延伸,与拉片106上沿支撑件110内侧制成的槽181内形成的垂直切割线133相交。拉片106成形为具有一个弯折部182,一个沿纵向设置在拉片106中的啮合槽184和一个啮合凸台183,啮合槽184可拆开地固定在该啮合凸台183上。拉片切割线108设置在拉片106两侧,允许拉片106从支撑件110上拆开。
使用者通过先向外方向拉拉片106,从啮合凸台183上拆开啮合槽184,沿向下方向拉拉片106,撕开拉片切割线108,然后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这样瓶盖10便处于图18B所示状态。接下去使用者如果继续向上拉拉片106,上切割线132便被撕开,同时上体100也从瓶118上拆开,从而取下瓶盖10。
参见图19A和19B,这里又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具有一个连接在下体102上的连接部分191。拉片切割线108成形在拉片106与支撑件110相交的部位。连接部分191成形为仅占据拉片106宽度的一部分,这样在支撑件110间的连接部分191两侧便形成两孔192。拉片106向上延伸,在其形成拐角193的部位通过支撑件110。拉片106从拐角193在上体102的顶面104上延伸,以形成一个弯折部分195。为取下瓶盖10,使用者先拉拉片106的弯折部分195,直至其处于图19A中虚线所示的状态。然后向下拉拉片106,通过撕开拉片切割线108,将拉片106与支撑件110分开,这样拉片106便处于图19B所示的状态。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之后,通过使用者继续向上拉动,上体100便可从瓶(未示)上拆下。
参见图20,这里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设置了一个增强的连接部分202,它与上体100和非切割部分201连成一体。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形成一个指孔203,并且通过形成在垂直切割线133内侧的连接部分112连接在下体102上。此外,附加的切割线204成形在增强的连接部分202两侧,该附加的切割线204延伸至与垂直切割线133和上切割线132相连。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优选地是下体102的宽度保持在最低限度。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通过将手指放入指孔203,并向上拉拉片106,先撕开垂直切割线133,然后撕开附加切割线204,随着不断作用的拉力,上切割线132被撕开,同时将上体100从瓶(未示)上拆开,从而取下瓶盖10。
图2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是向下形成的,在其中形成指孔211。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112直接成形在上体100上。下体102具有一个伸出部分212,它向外伸出,以盖住拉片106。单条垂直切割线133形成在下体102上至拉片106的一侧。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先将手指放入拉片106中形成的指孔211中,拉动拉片106,这一动作将撕开垂直切割线133,以便从拉片106上去除伸出部分212,如果继续拉动,上切割线132便被撕开,同时上体100便从瓶(未示)上拆开,从而取下瓶盖10。
图22A和22B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一个增强的连接部分222形成在上下体100和102之间。该拉片106的连接部分112直接与上体100相连。如图21所示的上述变型实例一样,拉片106向下成形,通过拉片106的U形部分形成一个指孔203。与上切割线132相连的垂直切割线133形成在拉片106的外侧,而内切割线221形成在拉片106的内侧,终止在连接部分112处。
在这个实例中,使用者将手指放入指孔203中,向上拉拉片106,完成这一动作后,拉片106便处于图22B所示的状态,这时垂直切割线133和内切割线221均已撕开。使用者再继续向上拉拉片106,便拆开瓶盖10,同时撕开上切割线132,从而取下瓶盖10。
图23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112与下体102相连。用拉片106形成指孔231,以增大指孔提供的空间,下体102内形成槽232。为防止两连接部分112舒展开,在它们之间成形出拉条233。
为取下瓶盖10,使用者通过先向下拉而拆开拉条233,然后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由于槽232是与指孔231形成一体的,还由于拉片106被向上拉,结果增大了指孔231的尺寸。使用者继续拉拉片106,随着上切割线132被撕开,上体100便从瓶(未示)上拆开。
参见图24,其中的变型实例除支撑件110形成在垂直切割线133外侧,和拉片切割线132形成在拉片106和支撑件110之间外,其余与图23所示实例相同。通过向下拉拉片106,使之与支撑件110分开之后,其余的开盖步骤与上述变型实例相同。
图25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自身是通过弯折部分252弯折的,并在拉片的上下部分之间形成切割线253。此外,拉片106和下体102之间还形成切割线251。拉片106设有指孔255,并且为在受拉时提供牢牢抓住拉片106所需的附加空间,如图所示,下体102内形成一个槽254。
参见图26,这里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向下成形,通过连接部分112直接连接在下体102上。垂直切割线133成形在拉片106的连接部分112的外侧,垂直切割线133沿下体102的宽度延伸,与上切割线132相交。拉片106的向下结构形成指孔261。具有啮合伸出块262的防护部分263,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下方向,其在拉片106的两连接部分112之间的下体102上略微升高。绕防护部分263的周围形成防护切割线264。
关于上述变型实例的装配工艺,需要借助一系列机械工具,拉片106向下方向推动之后,将固定拉片106的啮合伸出块262放置在瓶盖10上。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当需要取下瓶盖10时,首先抓住啮合伸出块262并向外方向拉啮合伸出块262,这一动作将撕开防护切割线264,从下体102上去除防护部分263和啮合伸出块262。从这一状态,使用者沿向上方向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结果,由于去除防护部分263形成的一个孔,使指孔261显著增大。使用者继续拉拉片106,将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同时撕开上切割线132。
图27示出另一种变型实施例。其中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112连接在下体102上。拉片106形成一个指孔271,而拉片106顶端设有一个钩子272。两连接部分112之间设有拉条275。通过拉条切割线273可从一侧拆开拉条275。下体102上两垂直切割线133间预定高度处成形有一个槽274,拉片106的钩子272能够插入槽274的顶端,这样拉片106便固定在瓶盖10上。
通过下述步骤可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首先沿向外的方向拉拉片106,从槽274中拆开钩子272,这一动作将使拉片106定位在图中所示的位置。然后略微拉动拉片106,以部分撕开垂直切割线133,之后拉拉条275,撕开拉条切割线273,这将导致指孔271的增大,增大值等于向上拉拉片106,由指孔271和槽274间形成的连接空间。使用者继续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随着上切割线132被撕开,上体100便被去除。
参见图28,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具有指孔281的拉片106直接成形两垂直切割线133间的区域。拉片106向下延伸,通过下体102,并包括两支撑件282,它们设置在两垂直切割线133和下体102之间。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是这样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的:首先拉拉片106的下部,这将初步撕开垂直切割线133的底部,从两支撑件282上拆开拉片106。从这一状态,使用者便可将手指伸入指孔281,并连续进行上拉动作。结果,垂直切割线133和上切割线132被撕开,同时去除上体100。
图2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从下体102向下延伸形成一个裙部292。拉片106形成在具有指孔291的裙部292内。孔切割线293形成在指孔291周围,并在裙部292的顶部与两垂直切割线133相交。
使用者通过如下步骤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首先将手指伸入拉片106的指孔291并向上拉,这一动作将先后撕开孔切割线293和下体102的垂直切割线133。随着使用者继续施加的向上作用力,上切割线132被撕开,同时上体100从瓶(未示)上去除。
参见图30,这里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成形为包括一个形成在下体102内的指孔301。指孔301周围设有孔切割线304,它向上延伸,与上切割线132相连。拉片手柄302成形在指孔301内侧底部,并向上伸向指孔301中心。拉片手柄302上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块303。
在这个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去除瓶盖10:首先向外拉拉片手柄302,该动作将部分撕开孔切割线304。在这一状态,使用者向上拉拉片手柄302,撕开孔切割线304的其余部分,然后继续在拉片手柄302上施加向上的力,撕开上切割线132,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
图31A和31B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下体102内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的预定高度和长度位置设有一个槽311。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成形为具有一个连接片314,它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133内侧的下体106上。拉片106的其余部分成形为弯折形,覆盖上述连接片314,并且通过拉片切割线108连接在支撑件112上,而支撑件112又连接在垂直切割线133外侧的下体102上。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去除瓶盖10:首先向下拉拉片106。这将撕开拉片切割线108,使拉片处于图31B所示位置。在这一状态,连接片314仍固定在下体102上。结果,使用者通过向上拉拉片106,将撕开垂直切割线133,随着上切割线132被撕开,便可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
图32A和32B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呈楔状,并成形为从下体102上伸出。拉片106的左右两侧以垂直切割线133为界,并成形有一个连接在上体100上的连接部分321。此外在垂直切割线133外侧的拉片106一侧成形有一个下体片322。
为去除瓶盖10,使用者首先沿远离拉片106和绕上体100旋转的方向拉下体片322,从而撕开垂直切割线133和上切割线132。如图32B所示,这将从瓶盖10上去除下体102。使用者然后向上拉拉片106,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即可。
参见图33A和33B,这里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高出下体102,通过拉片切割线108连接在支撑件110上。抓柄332成形在拉片106下部,向外伸出。拉片切割线108在拉片106两侧的下体102上向上延伸,与盖切割线337相交。盖切割线337内侧形成一个薄切开带338,它延伸至上体100顶部,与一非切割部分339相连。绕非切割部分339周围形成一个空腔335,空腔335的外周成形出一条空腔切割线336。紧靠空腔切割线336上方在上体100内侧形成槽334。此外,如图33B所示,在拉片106内侧垂直两支撑件110之间形成一个连接薄片333,并且在该连接薄片333两侧形成薄片切割线339′。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去除瓶盖:首先通过捏住和拉抓柄332,向上拉拉片106,这一动作先撕开拉片切割线108,然后撕开上体100的盖切割线337。这样拉片106和切开带338便分别与下体102和上体100分开。之后,使用者如果继续拉拉片106,便可撕开空腔切割线336,便于去除非切割部分339。在这一状态,使用者通过沿远离瓶(未示)的方向拉连接薄片333,撕开薄片切割线339′,便可去除连接薄片333。这样下体102和上体100均可从瓶(未示)上去除。
参见图34A和34B,其中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通过一连接部分341与下体102成形为一体。从连接部分341起,拉片106沿与下体102平行的方向运行,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抓柄343。拉条342将拉片106连接在下体102上,该拉条342设置在拉片106的与形成连接部分341的部位相反的一端。
使用者通过首先向外拉拉片106,撕开拉条342,将瓶盖10去除。然后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随着上切割线132被撕开,便可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
图35A和35B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下体102成形为具有一个从下体102伸出的下体抓柄352,和一个向外伸出以包围拉片106的拉片盖351。沿下体102宽度靠近下体抓柄352固定于下体102的部位,成形有一条抓柄切割线353,它与上体切割线132相连。
为去除瓶盖10,使用者先沿朝向拉片106的方向拉下体抓柄352,通过不断绕上体100周边的拉力作用,从上体100去除下体102,这样瓶盖10便处于图35B所示的状态。使用者然后向上拉拉片106,从瓶118去除上体100即可。
图36示出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在上体100的中部成形有一个拉片363。绕拉片363周边成形有一个空腔362,并且绕空腔363底部周边设有一条空腔切割线365。拉片363通过一个环连接体364与空腔363的底面相连。绕上体100的内侧壁垂直地形成许多槽361。这个实例中的垂直切割线133是沿除形成非切割带368外的下体102的长度形成的。垂直切割线133与上体切割线369相连,而上体切割线369延伸至上体100内侧壁,与空腔切割线365相连,而在上体切割线369之间形成一个切开带367。此外,沿切开带367和空腔362底部之间的上体100的壁上形成一个非切割部分366。
在这一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去除瓶盖10:首先向上拉拉片363,结果空腔切割线365绕空腔362周边撕开,直至与上体切割线369相交。随着使用者继续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上体切割线369被撕开,然后垂直切割线133也被撕开,仅留下非切割带368。在所有切割线均已撕开的这一状态,使用者可方便地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下体100和102。而在使用者想要再密封瓶(未示)时,使用者先切过非切割带368,并重新密封瓶(未示)即可。
图37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371成形在上体100中部,并且在连接部分372连接拉片。空腔373成形在拉片371和上体100之间。抓柄375在垂直切割线133附近的下体底部连接在下体102上。抓柄375具有一个支撑连接件374,它与抓柄375略微隔开,并在垂直切割线133与成形抓柄375的相反一侧与下体102相连。
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首先向上拉抓柄375,它先撕开支撑连接件374形成的连接,然后撕开垂直切割线133。使用者进一步向上和绕上体100拉抓柄375,以撕开上切割线132,结果,整个下体102从上体100和瓶(未示)上去除。使用者然后上拉拉片371,便可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
图38A和38B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在上体100(图38B)的顶面104上形成一个凹陷部384,拉片106设置在该凹陷部内。拉片106形成一个指孔382,并通过转动连接部383连接在上体100上。连接部383允许拉片106向上转动(如图38B所示)和放入凹陷部384。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从瓶(未示)上去除上体100:首先向上提起拉片106,使其处于图38B所示位置。然后使用者将手指插入拉片106的指孔382,并向上拉,这将撕开上切割线132,随后又撕开垂直切割线133。
图39A和39B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最后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倒置的U形,通过连接部分112与下体102相连,并通过拉片切割线393与伸出部392相连。垂直切割线133位于连接部分112外侧,并在该宽度上向上延伸,与上切割线132相连。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使用者通过下述步骤从瓶(未示)上去除瓶盖10:首先向下拉拉片106,撕开拉片切割线393,这样拉片106便处于图39B所示的状态。从这一状态,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使用者继续上拉的作用,将撕开上切割线132,这样上体便被去除。
参见图40,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呈环状,从下体102向下延伸。与拉片106顶部相连的是一个切开部分401,它成形为高出下体102,并且跨过下体102的长度延伸,以与上体100相连。切开部分401的宽度向顶部减小。垂直切割线133形成在该切开部分401两侧,与上切割线132相连。此外,设置了拉条404,它在垂直切割线133的外侧将切开部分404的底部与下体102相连。
图41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除下体102上成形出拉片106连接其上的支撑件110外,该变型实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连接上切割线132的两条拉片切割线108,成形在拉片106和支撑件110之间,并且与上体100形成一体的非切割部分411成形在两拉片切割线108之间。
图42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直接成形在两垂直切割线133间的下体102下端。增强件422整体成形在拉片106和下体102的底部之间。
图43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这个变型实例与图42所示的类似。然而图42中的增强件422被省略,而两支撑件110和夹持件431,包括形成在它们之间的切割线433,成形在下体102的底部,两支撑件110在垂直切割线133外侧的两点固定在下体102上。这种增加的结构防止在盖瓶盖的过程中,撕开垂直切割线133。
参见图44,这里示出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具有在其两侧与之成形为一体,并与下体102相连的增强件442。拉片释放线443成形在增强件442内侧的拉片106上,并与垂直切割线133相连。
图45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整体成形在上体100上,并且从上体向下延伸,具有指孔453。下体切割线451成形在拉片106固定在上体100上的一侧,下体切割线451与上切割线132相连,并在下体102的整个长度延伸。拉柄452成形在下体切割线451的远离拉片106的一侧。
图46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成形为与图43所示变型实例中的类似。下体102底部还设有支撑带461。该支撑带461在一条垂直切割线133外侧整体固定在下体102上,并且在另一条垂直切割线133外侧通过一可拆连接部分463与下体102相连。指柄462成形在支撑带461上成形连接部分463的一侧。
参见图47,这里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类似图46所示。在拉片106的一侧成形一条垂直切割线473,它向上延伸与上切割线132相连,拉片106另一侧成形一条部分切割线475。该部分切割线475延伸至部分接近下体102的长度,并且在部分切割线475终止部位形成一个非切割部分471。
在这个变型实例中,为去除瓶盖10,使用者需要向上拉拉片106,将垂直切割线473撕至上切割线132,并将部分切割线475撕至非切割部分471,然后沿远离垂直切割线473的方向,绕上体100拉拉片106,这样便去除下体102,再用手指从瓶(未示)上提起上体100离开瓶盖10即可。
图48A和48B示出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除增强件外,这个变型实例与图42所示类似。其中拉片106的结构允许其被折叠,并保持在折叠状态,以减少拉片106的长度,直至使用者需要打开瓶118为止。这是通过在拉片106的自由端顶部成形一个销481,在拉片106的中部成形折叠槽483,和在拉片106折叠时可以插入上述销的插入孔482来实现。图48B示出处于折叠状态的拉片106。
参见图49,其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变型实例。除拉片106的形状外,这个变型实例与图42类似,此外省略了增强件。如图所示,拉片106呈倒V字形,具有指孔491。拉片106内形成一个弯折部492,受拉时它可以向外扩张,以增大指孔491的尺寸。这个变型实例中的拉片106结构使其长度可以减少。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第三种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均设有单独的结构要素,以保持拉片处于固定状态,防止其松动。
参见图50,拉片106具有沿纵向成形的拉片孔501,并且在下体102的底部与下体连成一体。下体102上对应于形成拉片106的拉片孔501的部位成形有一个固定件500。该固定件500由一对可弯折的固定伸出体502和503组成,具有形成在它们之间的间隙504。当拉片106压在固定件500上或者从中拉出,以允许将拉片固定在下体102上或者从下体上释放出时,固定件500的上述可弯折的固定伸出体502和503向内朝间隙504弯曲。
图51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除固定件510成形为单件外,该变型实例成形为与第三种实施例类似。固定件510通过在下体102上沿纵向成形的一个伸出体511,和与伸出体511整体成形的一个可弯折的头部512实现。拉片106内对应于固定件510成形出一个拉片孔513。通过将拉片106推在固定件510上,这个动作将收缩可弯折的头部512的外边缘,直至拉片孔513定位在下体102附近,将拉片106固定在下体102上。
图52A和52B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52A所示,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通过一对自下体102底部向外伸出的连接片524连接在下体102上。两连接片524上紧接拉片106的外边缘成形有连接片切割线525,该连接片切割线525与垂直切割线133相连。下体102上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成形有一个钩523,拉片106内对应于拉片106折向下体102时钩523的位置,成形有一个钩孔522。拉片106的自由端成形有一个手柄521,它以固定角向外伸出。图52B示出处于折叠状态的拉片106,其中钩523已穿过钩孔522。图53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这个变型实例与图50和51分别示出的第三种实施例和变型实例类似。其中设置的固定件531较上述的小,具有不可弯曲的固定伸出体533。拉片106内沿纵向成形有一个拉片孔534,而拉片孔534内设有一对可弯曲的啮合钩532,它们彼此相对向内延伸。
图54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固定件540用类似图53所示上述变型实例的方式定位。沿固定件540长度整体成形有一个圆柱形固定伸出体541。此外,拉片106上成形有一对可弯曲的啮合钩542。这样,拉片106的上部便可固定在下体102上,或者从下体102上拆开。
图55A和55B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55A所示,啮合片553成形为从拉片106的拉片孔554的顶部向下伸出一段距离。两个L形的片钩551成形为自下体102向外伸出,当拉片106被推向下体102时,两片钩551抓住啮合片553,将拉片106保持在图55B所示的固定在下体102上的状态。
图56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下体102上成形有一个伸出体564,它的一端与上体100连成一体。拉片106通过折叠缝561连接在伸出体564上。沿伸出体564大部分长度形成一个啮合槽562,并且在拉片106上成形一个啮合伸出体563。当使用者将拉片106折叠在伸出体564上时,啮合伸出体563插入啮合槽562。
图57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通过设置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的连接部572连接在下体102上。拉片106从连接部572向上延伸,在到达上体100前,通过弯折部571向下弯折。一个啮合伸出体573整体成形在下体102的底部,介于两连接部572之间。拉片106的自由端卷折在啮合伸出体573后面,暂时固定在下体102上,直至使用者需要开瓶(未示)为止。
图58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通过成形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的连接部581安装在下体102上。拉片106从连接部581向上延伸,并成形出两个沿纵向直接成形在两连接部581内侧的两个槽582。由于成形出槽582,形成一个在拉片106中部向下延伸的抓柄584.下体102的底部形成一个啮合伸出体583,如图所示,拉片106的抓柄584锁定在啮合伸出体583的后面。
图59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呈矩形,形成一个指孔592。拉片106通过连接部591连接在下体102上。此外,具有成形在其上部的啮合钩594的啮合件593沿纵向成形在下体102上,位于两垂直切割线133外侧。拉片106的上部可以定位在啮合件593的啮合钩594上方,并在该啮合钩后面。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固定在下体102上。
图60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呈环形,形成指孔602,并且通过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的两连接件601固定在下体102底部,两连接件之间形成间隙606。连接件601和拉片106之间形成弯折槽604,并成形出一个从拉片106伸出的夹持伸出体603,定位在间隙606内。夹持板605成形在下体102底部,介于两连接件601之间。当拉片106折叠在弯折槽604上时,夹持伸出体603被迫通过夹持板605,使拉片106保持在直立状态。
图61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具有一个指孔610,直接成形在下体102上。拉片106的底部成形出一个钩611,同时在下体102底部,对应拉片106向下体102折叠时钩611所在位置成形出一个钩孔612。
图62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呈马蹄形,并直接成形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在拉片106的紧接拉片106连接在下体102的连接点后方,成形出折叠槽623。一个带钩子621的固定伸出体620成形在上体100上,这样拉片106的自由端便可在向上折叠时借助钩子621夹持在上体100附近。
图63A和63B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整体成形在下体102的底部,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指孔633。指孔633和拉片106连接于下体102间的部分形成两个连接部631。就制造工艺而言,该连接部631可用超声波与下体102熔接在一起。使用者向外拉拉片106很容易从下体102上释放连接部631。
图64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除连接部640成形在指孔642顶部外,这个变型实例与图63所示的类似。一条指孔切割线641成形在指孔642的内边缘和连接部640之间。此外,还设有连接部643,它可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上部。使用者通过拉拉片106,撕开指孔切割线641,便可从下体102释放拉片106。
图65A和65B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65A所示,拉片106的形状与图64所示的类似,并在拉片106外侧,成形有与下体102相连的拉片固定部分656。拉片固定部分656具有形成在其上部的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上的多个连接部652。指孔切割线654和拉片切割线651设置在拉片106和拉片固定部分656之间。使用者通过向下拉拉片106,如图65B所示那样撕开切割线654和651,便可从拉片固定部分656释放拉片106。
图66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呈马蹄形,具有指孔663,并直接固定在下体102上。从指孔663底部向下伸出的是连接件661。连接件661上设有多个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上的连接部662。使用者向外拉拉片106时便可从下体102上拆开连接部662。
图67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在上体100的上表面104。拉片106的一部分形成一个伸出部672,延伸至上体100的边缘。在伸出部672的中部形成多个用超声波熔接在上体100上的连接部671。
图68A和68B示出第三种实施例的最后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与下体102的底部成形为一体。拉片106的中心成形出一个方形连接件681,该方形连接件的周围形成一条切割线682,它的中心形成一连接部683,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上。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683固定在下体102上。使用者通过向外拉拉片106,撕开切割线682,如图68B所示,连接件681仍固定在下体102上,而拉片106则从下体102拆开。
在上述第三种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中,拉片106沿向上的方向保持固定状态,而在下述第四种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中,拉片106借助单独装置沿向下的方向保持固定状态。
参见图69,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下体102上设有拉片固定件690。该拉片固定件690由形成在两垂直切割线133外侧的两个支撑件691,和从上述支撑件691的远离下体102一端向内形成的两固定板692组成。支撑件691和固定板692之间设有支撑件切割线693,固定板692之间形成一个间隙696。拉片106的拉片体695整体连接在固定板692的顶部。拉片体695具有向内成形的啮合伸出体694,使它可以插入该间隙696。啮合伸出体694呈箭头形,其尺寸能牢固配合在两固定板692之间,以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下状态,直至使用者向上拉它。
图70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下体102的下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设有固定件690。该固定件690由沿纵向成形的两支撑件701,和从支撑件701向内成形的固定板702组成。支撑件701和固定板702按预定距离成形,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间隙708。拉片106通过拉片连接件703直接成形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拉片连接件703和一个拉片体709之间设有弯折部704,该弯折部704允许拉片106向下弯折。具有宽部分706和窄部分707的啮合伸出体705从拉片体709以铰接方式成形,向下体102延伸。
因此,当使用者向下推拉片106时,啮合伸出体705的窄部分707保持压在下体102上,而宽部分706压在固定板702间的间隙708内。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的方向。
图71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成形为与图70所示的类似。但是,这个实施例中的拉片106具有一个从拉片体709向外伸出形成的啮合部分714,其包含啮合槽713。固定件710包括在下体102上沿纵向成形的连接件711,和整体成形在该连接件711上的一个圆柱形固定伸出体712。该固定伸出体712能插入啮合部分714的啮合槽713内,以保持拉片106处于向下状态。
图72A和72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整体成形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拉片106的自由端形成一个抓柄725,另一端形成一个槽726。下体102上设有固定件720,该固定件720具有图72B所示的突缘723。拉片106的槽726成形为围绕拉片106,并通过突缘723将其固定在向下位置,这样拉片106便处于图72B所示的状态。
图73A和73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具有啮合槽732的支撑伸出体733成形在拉片106内侧。拉片106具有一个指孔731。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734连接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未示)之间。连接部分734的下侧成形有固定伸出体735,这样支撑伸出体733的啮合槽732便能紧固在该固定伸出体735上。
因此,向下推拉片106时,支撑伸出体733也推向瓶118,同时啮合槽732固定在固定伸出体735上,这样,如图73B所示,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状态。
参见图74A和74B,其中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74A所示,具有指孔740的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744连接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未示)之间。连接部分744内成形有一个滑孔742,滑孔742内设有固定销743,该固定销743能在滑孔742内上下滑动,并固定拉片106。
因此,在固定销743处于向上状态,向下推拉片106并且固定销743向下压入滑孔742之后,拉片106便保持在图74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75A和75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75A所示,拉片106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通过拉片连接部分751,与下体102形成一体。拉片106具有一个指孔758,并具有形成在拉片连接部分751和拉片体757之间的弯折部分752。拉片体757上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一个楔753,并在下体102上设置一个楔钩754,它具有一个向上延伸与下体102形成一体的钩体755,和一个与钩体755成直角的啮合伸出体756。
因此,当向下推拉片106时,楔753便被楔钩754的啮合伸出体756锁定,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75B所示的向下状态。
参见76A和76B,其中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76A所示,拉片106上两支撑件761之间形成一个拉片夹766。此外,下体102上拉片106的支撑件761之间形成一个固定件760。该固定件760包括一个间隙763和一个延伸部764,后者具有一个插入体765,并可转动地成形在固定件760上端。
因此,向下推拉片106和将延伸部764的插入体765插入间隙763之后,拉片106便保持在图76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77A和77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77A所示,下体102上拉片106的两支撑件771之间形成一个固定件770。固定件770包括形成在拉片106的两支撑件771之间的钩772,一个固定在下体102上两钩772之间的一个固定块773,以及一个可转动地成形在固定块773上部的一个啮合板774。
这样,在向下推拉片106和将固定块773的啮合板774向下转动,并将其推入固定件770的两钩772之间后,拉片106便被啮合板744夹持,保持在图77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78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在这个实例中,拉片106成形在下体106上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并具有指孔781。拉片106外端设有增厚部784,从增厚部向内延伸形成一个U形抓柄786。此外,下体102上拉片106固定于下体102的部位中央成形出一个固定件780。该固定件780包括一个锁定唇782,当向下推拉片106时,该锁定唇782锁定在抓柄786上,从而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下状态。抓柄786和拉片106之间也设有拉片切割线785,当拉抓柄786而增大指孔781的尺寸时,该切割线被撕开。
图79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这个变型实例几乎与图78所示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拉片106的抓柄794整体向下体102弯折形成,这样,当受拉以增大指孔793的尺寸时,它被拉离下体102。如上所述,抓柄794锁定在固定件790的锁定唇792上。
参见图80A和80B,这里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80A所示,拉片106通过一个连接部分800连接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拉片106的其余部分设有一个指孔801,并成形为环绕下体102的周边,但不与下体102相连。
因此,在盖盖过程中,瓶盖10被放在瓶(未示)上前,向下拉拉片106,朝向连接部分800,这样,指孔801便位于瓶118的一侧,处于图80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81A,81B和81C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参见图81A,拉片106通过两连接部分816固定在下体102上,并在两连接部分816之间形成一个桥件810。桥件810和连接部分816形成一个空腔811。在指孔812内整体连接在桥件810上,并向拉片106的自由端延伸的是夹持件818。该夹持件818包括一个折叠部分814,一个固定伸出体813和一个引导插件815。此外,一个延伸体819成形在下体102上,介于拉片106的两连接部分816之间,该延伸体819形成一个孔817,上述引导插件815可以放入该孔内。
当夹持件818向下绕桥件810弯折,固定伸出体813便定位在空腔811内,引导插件815也被定位,如图81B所示那样穿过下体102延伸。在这一状态,如将瓶盖10放在瓶上,引导插件815便自动放置在延伸体819的孔817内,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81C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82A,82B和82C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成形为与图75和76所示的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其中的啮合伸出体821是在两连接部分820间沿向下方向连接在拉片106上的,并且一个延伸体824成形在下体102上,介于拉片106的两连接部分820之间,该延伸体824形成一个孔817,上述啮合伸出体821可以放入该孔内。
因此,如图82B所示,当啮合伸出体821伸直,使其与拉片106的其余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时,啮合伸出体821便穿过下体102,在这一状态,如将瓶盖10放在瓶118上,啮合伸出体821便被迫向上进入延伸体824的孔822内,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82C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83A和83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在这个实例中,拉片106通过两支撑件831连接在下体102的底部,介于两垂直切割线(未示)之间。两支撑件831之间形成一个向下体102延伸的啮合伸出体832,并且在下体102底部对应于啮合伸出体832的位置形成一个啮合槽833。
在上述实例中,当拉片106被推在向下的位置,啮合伸出体832便插入啮合槽833,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状态。
参见84A和84B,其中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84A所示,拉片106同样是通过两支撑件841固定在下体102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未示)之间。一个带孔842的啮合伸出体843成形为从拉片106向下延伸,并且在距该啮合伸出体843预定距离处成形出一个钩844,它也是成形为向下延伸。
因此,当拉片106被向下推,啮合伸出体843和钩844之间的部分便产生弯曲,钩844便如图84B所示的那样,插入啮合伸出体843,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位置。
图85A和85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支撑件852将拉片106固定在下体102上,也是介于两垂直切割线(未示)之间。支撑件852上成形有一个固定孔851,并在该固定孔851附近设置一个先向下延伸,然后又成直角向下体102延伸的啮合伸出体853。
因此,当拉片106被向下推,啮合伸出体853便啮合在固定孔851内,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85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86A和86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86A所示,拉片106通过两连接部分861固定在下体102上。在两连接部分861间从拉片106向下伸出一个啮合钩862。此外,下体102的底部可转动地成形出一个固定伸出体863,这样当固定伸出体863被迫向上转动时,便与啮合钩862接触,迫使其向上移动通过两连接部分861。
如图86B所示,盖盖过程中,当瓶盖10放在瓶118上时,瓶118的一个下唇864迫使固定伸出体863向上,而固定伸出体863又将啮合钩862推至向上状态,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中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87A和87B示出另一种变型实例。参见图87A,拉片106通过固定片871以向下的状态与下体102固定成一体,并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固定片871的顶端与下体102连接成一体,而下端通过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的连接部872连接在下体102上。因此,当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连接部872先从下体102拆开,这样,拉片106便处于图87B所示的状态。
图88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其中拉片106直接连接在下体102底端。拉片106折叠在从下体102底部向下伸出的固定片881上,并通过用超声波熔接的连接部882连接在固定片881上。结果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状态。
图89A和89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靠近弯曲部分890的拉片106的两侧相互连接,以将拉片106保持在图89B所示的向下状态。
参见图90A和90B,其中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90A所示,拉片106整体固定在上体100的下部,并且拉片106的上部通过一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102上的连接部分(未示)固定在下体102上。结果,拉片106便保持在图90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91A和91B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91A所示,拉片106固定在下体102上部,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沿拉片体912的全长形成一个啮合槽910。此外,下体102的下部设有一个固定伸出体911,拉片106的啮合槽910便固定在该固定伸出体911上。图91B示出拉片106处于从上述固定伸出体911释放后的状态。
图92示出第四种实施例的最后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通过一连接部分924与下体102连成一体,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连接部分924从下体102向外延伸,然后向下弯折至拉片106的指孔922。成形出一个在指孔922的顶部具有切割线923的固定部分920。固定部分920的中心成形出一个连接部921,它用超声波连接在瓶118上,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状态。
上述第一至第四种实施例中,拉片是整体固定在上体或下体上的。下面将要介绍的第五种实施例中,拉片是单独制造并装配在上体或下体上的。
图93至106示出第五种实施例的实例。其中拉片是单独制造并装配在上体或下体,或上体的上表面上的。
参见图107A至107D,其中示出第五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107A所示,一装配伸出体1071成形在下体102底端。如图107B所示,拉片106可转动地连接在一个装配支撑件1072上,该支撑件1072具有一个插入槽1073,其形状适于配合在成形在下体102上的装配伸出体1071上。成形有一个啮合片1074,它穿过拉片106和装配支撑件1072间形成的间隙1075。图107C示出装配在下体102上的拉片106。此外,如图107D所示,拉片106借助啮合片1074保持在向下状态。图108示出第五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除啮合片1082成形在装配支撑件1081上,是向上伸出的(而不是向下)外,该变型实例与图107所示的相同,这样拉片106便保持在图108B所示的向上状态。
图109A和109B示出第五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这个变型实例与上述各实例类似。其中装配伸出体1091成形在上体100上,装配支撑件1092可拆卸地固定在该装配伸出体1091上。如图109B所示,拉片106从装配支撑件向下伸出。
图110示出第五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拉片106成形为具有一个连接部分1103,其中部设有一个插入孔1102,下体102的底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整体成形出一个啮合突台1101,由于这种结构,拉片106可以转动,这样便保持在向上状态。
图111至115示出的各种变型拉片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其结构允许插入一个装配固定部分。
第六种实施例中,可以克服瓶盖使用的材料引起的各种问题,即密封问题以及盖盖过程中瓶盖分开的问题,均在第六实施例中得到解决。
参见图116A和116B,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如图116A所示,拉片106通过一连接部分1163固定在下体102上。此外一增强件1161成形在上体100的外侧圆周和上表面104的一部分。设置了一条撕开带1162,它与增强件1161相连,并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向下延伸至下体102的底部。该撕开带1162的底部设有一个供固定拉片106用的固定伸出体1164。如图116B所示,拉片106借助固定伸出体1164保持在向下状态。
图117A和117B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实例。如图117A所示,这个变型实例与图166所示的类似。但是,撕开带1172要窄许多,而拉片106是通过撕开带1172两侧的连接部分1171连接在下体102上的。撕开带1172上设有一个从其上向外伸出的固定伸出体1173。拉片106借助该固定伸出体1173保持图117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118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设置了如上述各实例那样的撕开带1180,不同之处是具有一个固定槽1181。拉片106具有一个成形在两连接部分1182之间的啮合钩1183。当向下推拉片106时,该啮合钩1183插入上述固定槽1181,将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
图119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撕开带1190具有一个成形在其底部的啮合销1191。拉片106上两连接部分1192之间成形有一个带啮合槽1193的卡环1194。通过该卡环1194的啮合槽1193与啮合销1191的接合,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下状态。
图120A和120B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整体形成在下体102的底部。此外,一个增强件1203覆盖在上体100(未示)的整个上表面。在两垂直切割线133间从上述增强件1203向下延伸形成一条撕开带1201。下体102底部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形成卡环1202。撕开带1201的底部插入并夹持在卡环1202之间,撕开带1201沿卡环1202之间向下滑动以便向下推拉片106,将其保持在图120B所示的向下状态。
图121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撕开带1212从覆盖上体100(未示)的增强件1211,在垂直切割线133间向下延伸至下体102底部,撕开带1212在该底部与拉片106连接。一个固定伸出体1214整体连接在下体102底部,并且在撕开带1212上对应固定伸出体1214所在位置成形一个啮合槽1213。
通过图中所示结构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下状态。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的动作可从固定伸出体1214上移动撕开带1212的啮合槽1213。
参见图122,其中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下体102底部成形一个啮合钩1224,拉片106连接在该啮合钩1224上,以保持向下状态。撕开带1222向上延伸与增强件1221相连。在这个变型实例中,未设置垂直切割线,当使用者向上拉拉片106时,通过撕开上切割线132从下体102拆开上体(未示)。图123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它与图121所示的类似。但是撕开带1222通过用超声波熔接的连接部1231固定在下体102上。
图124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增强件1241覆盖上体100的外周面,同时延伸覆盖上体100的部分上表面104,拉片106通过两连接部分1242直接连接在增强件1241上。此外下体102的上部设有啮合钩1243,这样,通过将啮合钩1243啮合在两连接部分1242之间,拉片106便保持在向下状态。
图125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增强件1251覆盖上体(未示),而拉片106直接连接在增强件1251上,拉片106先向下延伸,然后向上弯折,而不再弯折增大使用者向外拉拉片106时的指孔1252空间。通过撕开上切割线132从下体102去除上体(未示)。
图126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增强件1261覆盖上体(未示)的外周面和部分上表面(未示)。该上表面(未示)上形成一个空心部分1262,拉片106便形成在该空心部分1262内。拉片106借助连接部分1263连接在空心部分1262内侧的上体上。
图127示出第六种实施例的最后一种变型实例。如图所示,拉片106连接在下体102底部介于两垂直切割线133之间,并向上延伸至上体(未示)。啮合钩1272成形在覆盖上体(未示)的增强件1271上。借助该啮合钩1272将拉片106保持在向上的固定状态。
所有上述实施例(第一至第六)中,上体和下体均连成一体,具有成形在它们之间的上切割线。在下述的第七种实施例中上下体是单独制造,然后装配的。
参见图128A至128D,瓶盖由上体100′和下体102′组成。上体100′包括带周环1281的侧面部分1282和上表面1283。瓶塞1284从上体100′内侧的上表面1283向下延伸而成。瓶塞1284具有形成在其内侧部分的增强部分1285(图128C),并具有成形在其外侧部分的环状突起1286。侧面部分1282和瓶塞1284之间形成空隙1288和环形阻挡件1281。
下体102′的外周成形有垂直切割线133′,拉片106通过连接部分1289固定在下体102′的一侧。一条环形槽1281′和一条啮合突出部1282′成形在下体102′的内侧。上体100′和下体102′通过将上体100′的周环1281与下体102′的环形槽1281′啮合在一起实现连接。
图128C示出上体100′和下体102′彼此装配在瓶118′上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啮合突出部1282′啮合在瓶118′的上唇下面,瓶塞1284被置入瓶118′的内部,环状突起1286啮合在瓶118′的顶部。
在上述状态,如果首先向上拉拉环106′,撕开垂直切割线133′,然后沿远离垂直切割线133′的方向绕上体100′拉拉环106′,下体102′便从上体100′去除,这样,便如图128D所示,仅保留上体100′。从这一状态,使用者通过向上拉上体100′,便将其可从瓶118′上取下,通过替换上体100′便可储存瓶118′内的物品。
尽管上面已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清楚地理解,在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考虑到的许多变化和/或变型,仍将落入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Claims (137)

1、一种合成树脂制成的瓶盖,包括:
一上体,包括多条绕外周面成形的纵向槽,一个从上体内侧向下延伸的内盖,至少两个成形在上体内周面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和至少一个啮合在瓶的上部的阻挡伸出部;
一下体,它连接在上体下部,并具有绕内周面形成的多条纵向槽,和至少一个阻挡伸出部;
其中上体和下体间除非切割部分外形成一条上切割线;和
成形一条垂直切割线,使上体和上体的内盖可与瓶盖的其余部分分离,此外还设置一拉片,以撕开垂直切割线,并允许使用者从瓶上去除上体和内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线形成在围绕上体和下体的交界处,而所述拉片成形在上体上,这样,当拉片受拉,上切割线被撕开,上体便从瓶上去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线成形在围绕上体和下体间除非切除部分的交界处,并且上切割线向下延伸,与延伸至下体底部预定距离处的两条垂直切割线相交,这样,当向外拉拉片时,垂直切割线和上切割线被撕开,同时上体从瓶上去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下体的底部,下体上垂直切割线的外侧成形有支撑件,拉片连接在该支撑件上,支撑件和拉片之间成形有拉片切割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形成一个指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上端形成一个突起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下体底部,与拉片相连的支撑件成形在下体上垂直切割线内侧,支撑件和拉片间成形有拉片切割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支撑件间的宽度向下体底部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从其连接在下体的部位至外侧边缘的宽度,向下体底部逐渐减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单个支撑件在下体顶部形成伸出体。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单个支撑件沿下体的宽度纵向成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从其连接在下体的部位至外侧边缘的宽度,向下体底部逐渐减小。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以对角线方式成形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向上延伸至预定高度,然后弯折向下延伸。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从支撑件的顶部向下延伸。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向下延伸至下体底部,并借助连接部分连接其上,并且可拆卸地连接在上体上,设置两条垂直切割线,它们与上切割线相连,并在拉片两侧和连接部分延伸。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非切割部分设有增强连接部分,以牢固地连接上下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从拉片向外伸出一个隆起部分。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与下体成形为一体,其一端具有一非切割部分,另一端具有一个指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沿下体成形,朝远离非切割部分的方向延伸。
2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弯折部至少弯折两次,以允许拉片受拉时伸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弯折的部位间隔形成切割线。
2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支撑件上形成拉片,在拉片和下体之间形成一个槽,拉片具有一个弯折部,一个啮合伸出体和一个啮合槽,以允许拉片弯折和固定。
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还向上延伸,并弯折在上体上表面的凹槽上。
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于上体的拉片向下延伸,穿过下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形成一个伸出部分,它在拉片上延伸并包围拉片,并且在其一侧垂直地形成一条切割线。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切割线形成在拉片和下体之间。
2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连接于下体后向上延伸,拉片上设有一个指孔,下体上形成一个槽,这样,当向上拉拉片时,指孔和槽组成一个单孔。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的两底端间形成一个拉条,以防止指孔和槽张开。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支撑件形成在垂直切割线的外侧,拉片形成在支撑件上,在拉片和支撑件间成形有拉片切割线。
3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两垂直切割线间的一个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底端,由于一端固定在上体上该连接部分处于受压状态,使用者通过一连接部分容易拆开这种连接,这种连接还形成一个指孔,拉片从上体拆开后该指孔扩大。
3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支撑件连接在下体上,并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指孔,从下体形成一个高出下体的防护部分,它具有一个啮合伸出体,将拉片保持在向下弯折的状态。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绕防护部分周围形成一条防护切割线,使防护部分能从下体拆开。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两垂直切割线之间成形有一个槽,拉片形成一个指孔,而拉片的顶端设有一个钩,这样,通过钩与槽的连接便可将拉片固定在下体上。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两底端间成形有一个拉条,该拉条能从其一端拆下。
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直接成形在下体上,并具有一个指孔,拉片及指孔延伸至包括支撑件的下体底部。
3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成形的拉片具有形成在下体上的指孔,环绕该指孔设有孔切割线,它向上延伸,与上切割线相连,拉片柄成形在指孔内侧底部,朝指孔中心向上伸出,包括一个朝瓶向内延伸的伸出体。
3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预定高度和长度上形成一个槽,具有连接部分的拉片固定在下体上垂直切割线的内侧,弯折在连接部分上的拉片其余部分,通过拉片切割线连接在支撑件上,而支撑件又连接在垂直切割线外侧的下体上。
3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还设置在一条垂直切割线的外侧。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成形下体上,具有一个成形在其底部的一个柄,通过拉片切割线连接在支撑件上,拉片切割线延伸至与盖切割线相交,盖切割线内侧形成一个窄的切开段,该切开段延伸至上体顶部,与一个非切割部分相连,绕该非切割部分的周围形成一个空腔,包括一条空腔切割线,上体的内侧面垂直地形成多个槽,并且一个连接薄膜形成在拉片内侧的两支撑件之间,包括形成在连接薄膜两侧的薄膜切割线。
4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呈环状,固定在上体的一个空腔内。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绕拉片周围形成一个空腔。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一个环形连接件连接在空腔的一个面上,使拉片平行于该空腔面定位,并位于该空腔面上方。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整体固定在空腔的一个侧壁上。
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个空腔形成在上体的上部,对应于内盖的外部位置,并且拉片通过一个环形连接件固定于空腔,除与设置环形连接件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形成的非切割部分外,成形有空腔切割线,该空腔切割线向上延伸,与上体切割线相交,而上体切割线又与垂直切割线相交。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非切割部分成形在一条垂直切割线上。
47、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设置单条垂直切割线,所述的柄成形在垂直切割线的一侧,在该垂直切割线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有一个支撑连接件。
4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从下体向下延伸。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成形有一个切开部分,它高出下体,并与上体和拉片的上端连接。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和下体之间形成一增强件。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各支撑件和夹持件,包括形成在它们之间的各切割线,成形在下体底部,各支撑件固定在各垂直切割线外侧的各点上。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成形的拉片具有整体成形在其两侧和下体上的增强件,并且增强件内侧的拉片形成拉片释放线,这些拉片释放线与垂直切割线相连。
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拉片整体形成在上体上,并从上体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指孔,下体切割线形成在拉片固定于上体的一侧,其另一侧设有拉柄。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底部设有支撑带,该支撑带整体固定在一条垂直切割线外侧的下体上,并通过另一条垂直切割线外侧的一个可拆卸的连接部分连接在下体上。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的支撑带上形成一个指柄。
56、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垂直切割线是部分切割线,沿下体的长度部分向上延伸,从而不与上切割线相连。
57、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自由端顶部形成一个销,拉片中部形成折痕,以及当拉片折叠时可插入该销的插孔。
58、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呈倒V形,具有指孔和一条形成在拉片上的弯折部,当受拉时该弯折部向外伸张,以增大指孔尺寸。
5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设有固定件,使拉片能固定在下体上,和从下体拆下。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件由一对在下体沿纵向成形的可弯曲的固定伸出体构成,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并且拉片包括一个与固定件对应的拉片孔,这样拉片便可固定在下体上和从下体拆下。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件是一个单件,由一个沿下体纵向形成的伸出体和一个可弯折的头部组成。
6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一可弯折的固定伸出体,而一个成形在拉片上的拉片孔包括可弯折的各啮合钩,当沿向下体的方向推拉片时,各啮合钩发生弯曲,可使拉片固定在下体上。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各啮合钩在拉片孔的中部彼此相对向内成形。
64、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可弯折的各啮合钩成形在拉片的拉片孔内,当拉片压在下体上或从下体拉开时,各啮合钩向外弯折,以固定在固定件上。
65、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距拉片的拉片孔顶部一定距离处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啮合片,下体上向外延伸形成L形片钩,当向下体推拉片时,该片钩抓住啮合片,将拉片保持在固定在下体上的状态。
66、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形成一个伸出体,它与上体的一端连成一体,拉片通过一折痕连接在该伸出体上,沿大部分伸出体长度形成一个啮合槽,并且拉片上形成一个啮合伸出体。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形成的伸出体具有向其外侧不断增大的宽度。
68、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设置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两连接部分连接在下体上,拉片从各连接部分向上延伸,然后通过一弯折部向下弯折,使拉片卷折整体形成在两连接部分间的下体底部的啮合伸出体后面。
69、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设置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两连接部分连接在下体上,拉片从各连接部分向上延伸,并具有沿纵向形成在连接部分的两个细槽,以形成一个在拉片的中部向下延伸的抓柄,该抓柄啮合在成形在下体底部的一个啮合伸出体后面。
7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为矩形,并形成一个指孔,拉片通过一连接部分连接在下体上,并能啮合在沿纵向成形在垂直切割线外侧的下体上的各啮合件上,各啮合件具有形成在在其上部的啮合钩。
7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具有指孔的拉片通过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间的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底部,两连接部分间形成一个间隙,拉片包括形成在连接部分和指孔间的折痕,和从拉片延伸至上述间隙内位置的夹持伸出体,使夹持伸出体被形成在两连接部分间下体底部的一个夹持板锁定。
7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直接成形在下体上,具有一个指孔,拉片底部形成一个钩,在拉片向下体弯折时,下体底部与该钩所在位置对应处形成一个钩孔。
7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固定伸出体成形在上体上,拉片可固定在该固定伸出体上或从其上拆下。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伸出体的一端形成一个钩,拉片被夹持其上。
7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用超声波熔接在下体上的连接部,以便将拉片固定在下体上。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的拉片的一个指孔的顶部形成一个接合部分,指孔包括形成在指孔内边缘和该接合部分之间的一条指孔切割线。
77、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外侧设有多个拉片固定部分,它们连接于下体,每一个拉片固定部分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分,拉片和各拉片固定部分间设有指孔切割线和拉片切割线。
78、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为马蹄形,具有指孔,并直接固定在下体上,从指孔底部向上伸出一个连接件,它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分。
7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成形在上体上表面,拉片的延伸至上体边缘的部分形成一个伸出部,它具有一个连接部分。
80、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整体成形在下体上,拉片中部形成一个方形连接件,其周围形成一个切割线,其中部形成一个连接部分,拉片通过该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上。
8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固定件,用以将拉片保持在可拆卸的向下状态。
8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固定件成形在下体上,以将拉片保持在固定状态。
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固定件由成形在垂直切割线外侧的各支撑件、和从支撑件向内成形的固定板组成,它们之间设有各支撑件切割线,固定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拉片包括一个整体连接在各固定板顶部的一个连接端,该连接端具有一个向内成形的啮合伸出体,因此可将其插入间隙,该啮合伸出体呈箭头形,其尺寸能紧配合在各固定板之间,以将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直至使用者向上拉拉片。
84、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件设置在下体下部的垂直切割线之间,固定件包括纵向形成的支撑件,从各支撑向内形成各固定板,各支撑件和各固定板以预定距离成形,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拉片通过各拉片连接部分直接成形在下体上,介于两垂直切割线之间,拉片具有设置在各拉片连接部分和拉片体之间的多个弯折部。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个具有宽部和窄部的啮合伸出体可转动地成形,从拉片体向下部延伸,这样当使用者向下推拉片时,啮合伸出体的窄部保持压在下体上的状态,而宽部被推在所述间隙内的各固定板之间,以保持拉片处于向下方向的状态。
86、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成形为具有一啮合部分,包括一啮合槽,在拉片体上向外伸出,和一个设置在下体上的固定件,它由沿纵向成形在下体上的一个连接件、和整体成形在该连接件上的圆柱形固定伸出体组成。
87、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具有成形在其自由端的一个手柄和成形在其另一端的一个槽,拉片整体成形在下体上两垂直切割线之间,下体上还设有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突起部。
88、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上形成一啮合件,拉片通过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各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上,一固定伸出体成形在各连接部分的下端,使啮合件与固定伸出体相连。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啮合件上成形有一个啮合槽,该啮合槽与固定伸出体相连。
90、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借助各连接部分连接在下体上两垂直切割线之间,各连接部分形成可操作的孔,该可操作的孔内设有一个固定销,它能上下运动,并能固定拉片。
91、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各拉片连接件与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整体成形在一起,拉片具有一个指孔和成形在各拉片连接件和拉片体之间的弯曲部,拉片体上可转动地形成一楔状件,下体上设有一个楔钩,它具有在下体上向上延伸整体形成的钩体,和从钩体以直角形成的一个啮合伸出体。
92、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之间的拉片上成形一个片夹,拉片的支撑件之间的下体上成形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个间隙和一伸出体,该伸出体具有一个插件,可转动地成形在固定件上端。
9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的各支撑件间的下体上成形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成形在拉片的各支撑件间的钩,固定在各钩之间下体上的一个阻挡件,和一个可转动地成形在该阻挡件上部的一个啮合片。
94、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上两垂直切割线间形成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一个向下成形的啮合唇,并且拉片向下体折叠,这样折叠覆盖部分的远端啮合在啮合唇下面,以保持拉片处于向下状态。
9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成形连接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上,向下拉拉片后,瓶盖便放置在瓶上,拉片便保持弹性地偏压在瓶的方向。
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形成一指孔,拉片成形为与下体底部周围不连接。
97、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整体装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各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上,并且拉片设有成形为向下体延伸的一个固定件,这样,当瓶盖被推在瓶上时,该固定件被固定在下体上,以保持拉片处于向下状态。
98、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在拉片的各连接部分之间的下体上成形一个伸出部,它形成一个孔,固定件可放置在该孔内。
99、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各支撑件连接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底部,向下体伸出的两支撑件间形成一个啮合伸出体,下体底部对应于该啮合伸出体的位置形成一个啮合槽。
100、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各支撑件固定在下体上,一个带孔的啮合伸出体从拉片延伸形成,距该啮合伸出体预定距离形成一个钩,当该钩放置在啮合伸出体的孔内时拉片便保持在向下的方向。
101、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支撑件将拉片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上,该支撑件内形成一个固定孔,并且设置一个从下体向下延伸的啮合伸出体。
10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各连接部分固定在下体上,一个啮合钩成形为从各连接部分之间的拉片向下延伸,并且一个固定伸出体可转动地成形在下体底部,使固定伸出体受到向上的力时,便与啮合钩接触,迫使其通过各连接部分向上运动。
10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整体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上,并且用超声波熔化的各连接部用于将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
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邻近弯折部分的拉片两侧彼此连接,以保持拉片处于向下状态。
1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整体固定在上体下部,并且拉片的上部通过一用超声波熔接于下体的连接部固定在下体上。
10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固定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上部,沿拉片体的整个长度形成一个啮合槽,下体下部设有固定伸出体,拉片的啮合槽即固定在该固定伸出体上。
10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带指孔的拉片通过一连接件整体连接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上,并且一固定部分成形为在指孔的顶部具有一条切割线,该顶部的中心形成一个连接部,用超声波固定在瓶上,使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
10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单独制造,并装配在或者上体上,或者下体上。
10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单独制造,并装配在或者上体上,或者下体上。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底端形成一个装配伸出体,拉片可转动地连接在装配支撑上,该装配支撑具有其形状适于配合在该装配伸出体上的插槽。
1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成形一个通过拉片和装配支撑间形成的间隙伸出的啮合片,该啮合片允许拉片保持在向上或者向下状态。
112、如权利要求10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上体上成形一个装配伸出体,其上可拆卸地固定一个装配支撑,并且从该装配支撑向下成形拉片。
113、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成形为具有一连接部分,其中部设有一插孔,下体的底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整体形成一啮合伸出体。
114、如权利要求10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结构允许插入一装配固定部分。
115、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结构允许插入一装配固定部分。
1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上体周围形成一增强件,以改善瓶盖的密封效果。
1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上体周围形成一增强件,以改善瓶盖的密封效果。
118、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撕开带连接在增强件上,并成形为向下延伸至下体底部,该撕开带包括一固定装置,以将拉片保持在固定状态。
119、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一连接件固定于下体,撕开带底部设有一固定伸出体,用以固定拉片。
120、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各连接件连接在下体上,固定于下体的预定距离,连接件能与撕开带的固定装置连接。
121、如权利要求12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两侧的固定伸出体,使拉片的连接件与固定装置连接时,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
122、如权利要求12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撕开带底部的一个固定槽,而拉片成形为具有一个成形在连接件之间空间内的啮合钩。
123、如权利要求12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撕开带底部的一个啮合销,连接件之间的拉片上设有一个带槽的卡环。
124、如权利要求118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通过撕开带实现,该撕开带成形为能在两卡环间向下延伸,并穿过卡环,借助该撕开带将拉片保持在向下状态。
125、如权利要求12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各卡环面对面地成形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底部,各卡环对撕开带导向和固定撕开带。
1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条撕开带从增强件向下延伸,覆盖上体,在两垂直切割线之间通过,到达下体底部,在那里与拉片相连,一固定伸出体整体连接在下体底部,撕开带上对应于固定伸出体所在位置成形一个啮合槽。
12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底部形成一个啮合钩,拉片与之相连以保持在向下状态,撕开带向上延伸,与增强件相连。
128、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撕开带通过用超声波熔化的各连接部固定于下体。
12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围绕上体有一个增强件,拉片固定在该增强件上。
130、如权利要求12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通过彼此按预定距离固定在增强件上的连接件连接于增强件,而拉片固定于下体。
131、如权利要求130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下体成形一固定伸出体,以与连接件间的拉片相连,使拉片保持在固定状态。
132、如权利要求12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朝下体向下延伸,然后弯折朝上体向后延伸。
133、如权利要求12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增强件成形为覆盖上体外周面和部分上表面,并在上表面形成一个空心部分,拉片成形在该空心部分内,拉片通过一连接件连接在该空心部分内的上体上。
134、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拉片连接于两垂直切割线之间的下体底部,拉片向上延伸至上体,并在增强件上成形一啮合钩。
135、一种瓶盖,包括:
一上体,包括一具有上表面的侧面部分,一从上体内侧上表面向下延伸的瓶塞,和成形一个在侧面部分下端伸出的周环;
一下体,包括一垂直成形在其外侧的垂直切割线,和一成形在内侧部分的周槽,周槽和周环间的一个连接部牢固固定下体和上体;和
一拉片,它整体固定于垂直切割线的一侧。
136、如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一连接在瓶的上唇下面的啮合伸出体成形在下体的内周面上。
137、如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围绕瓶塞的外周面成形一啮合在瓶顶部内侧的环形伸出体。
CN97194152A 1996-03-12 1997-03-12 合成树脂瓶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6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6537/1996 1996-03-12
KR1019960006537A KR970065364A (ko) 1996-03-12 1996-03-12 손잡이가 있는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9531/1996 1996-06-01
KR1019960019535A KR980001744A (ko) 1996-06-01 1996-06-01 개봉이 용이하게 절취선이 형성된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9534/1996 1996-06-01
KR19535/1996 1996-06-01
KR1019960019534A KR980001743A (ko) 1996-06-01 1996-06-01 당김손잡이가 있는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19531A KR980001740A (ko) 1996-06-01 1996-06-01 환홈형의 절취선이 형성된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9533/1996 1996-06-01
KR1019960019533A KR980001742A (ko) 1996-06-01 1996-06-01 격층부에 절취선이 형성된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25434A KR980001748A (ko) 1996-06-28 1996-06-28 손잡이가 있는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25429A KR980001745A (ko) 1996-06-28 1996-06-28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25429/1996 1996-06-28
KR25434/1996 1996-06-28
KR40744/1996 1996-09-19
KR40735/1996 1996-09-19
KR1019960040735A KR19980021784A (ko) 1996-09-19 1996-09-19 하측면부를 박판 형태로한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40736A KR19980021785A (ko) 1996-09-19 1996-09-19 2단 개봉방식의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40746A KR19980021795A (ko) 1996-09-19 1996-09-19 당김손잡이가 조립식으로 된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40741/1996 1996-09-19
KR40743/1996 1996-09-19
KR40736/1996 1996-09-19
KR40746/1996 1996-09-19
KR1019960040741A KR19980021790A (ko) 1996-09-19 1996-09-19 손잡이가 달린 합성수지 병뚜껑의 밀폐장치
KR40732/1996 1996-09-19
KR1019960040730A KR19980021779A (ko) 1996-09-19 1996-09-19 합성수지 병뚜껑의 손잡이 구조
KR1019960040744A KR19980021793A (ko) 1996-09-19 1996-09-19 당김손잡이가 있는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60040743A KR19980021792A (ko) 1996-09-19 1996-09-19 당김손잡이가 있는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40730/96 1996-09-19
KR1019960040732A KR19980021781A (ko) 1996-09-19 1996-09-19 2중 개봉방식의 합성수지 병뚜껑
KR1019970001964A KR19980066440A (ko) 1997-01-22 1997-01-22 합성수지 병마개의 손잡이 구조
KR1964/1997 1997-01-27
KR1019970004064A KR19980067780A (ko) 1997-02-12 1997-02-12 합성수지 병마개의 손잡이 구조
KR4064/1997 1997-02-12
KR4065/1997 1997-02-12
KR1019970004065A KR19980067781A (ko) 1997-02-12 1997-02-12 합성수지 병마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6965A CN1216965A (zh) 1999-05-19
CN1080688C true CN1080688C (zh) 2002-03-13

Family

ID=2758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4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688C (zh) 1996-03-12 1997-03-12 合成树脂瓶盖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283318B1 (zh)
JP (1) JP2000506474A (zh)
CN (1) CN1080688C (zh)
WO (1) WO19970338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633386S1 (en) 2010-05-27 2011-03-01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D634199S1 (en) 2010-05-27 2011-03-15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D634200S1 (en) 2010-05-27 2011-03-15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8231020B2 (en) 2010-05-27 2012-07-31 Silgan White Cap LLC Impact resistant clos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3155A (ja) * 2000-08-08 2002-02-19 Daiichi Kasei Kogyo Kk 瓶用キャップ
CN2434249Y (zh) * 2000-08-09 2001-06-13 王和 易拉瓶盖
JP4578655B2 (ja) * 2000-09-13 2010-11-10 三笠産業株式会社 牛乳びん等の容器用キャップ
US7134567B2 (en) * 2001-04-12 2006-11-14 Ropak Corporation Pull tab on tear strip on plastic cover plastic cover, including break tab feature,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281638B2 (en) 2001-07-24 2007-10-16 Obrist Closures Switzerland Gmbh Snap-hinge closure with tamper-evident lid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040226951A1 (en) * 2002-06-14 2004-11-18 Emilio Talmon Pressure-applied lid for canned beverages
US20050230342A1 (en) * 2002-07-11 2005-10-20 Enrico Folchini Tamperproof closing element for beverage containers
US6848603B2 (en) 2002-07-17 2005-02-01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losure having improved tamper evident features
US20040206721A1 (en) * 2003-04-17 2004-10-21 Swanberg Craig C. Bottle cap
BR0303138B1 (pt) * 2003-07-24 2012-08-07 aperfeiÇoamento em tampa plÁstica para lata.
DE102004025466B4 (de) * 2004-05-25 2011-07-07 Georg Menshen GmbH & Co. KG, 57413 Verschlusskappe
DE602005027170D1 (de) * 2004-12-16 2011-05-12 Crown Cork Japan Plastikverschluss mit hervorragenden Dichtungs- und Entlüftungseigenschaften
AR056770A1 (es) * 2005-11-15 2007-10-24 Bayer Consumer Care Ag Cierre de garantia
US8365940B2 (en) * 2007-01-25 2013-02-05 World Bottling Cap, LLC Bottle crown with opener assembly
US8061544B2 (en) * 2006-01-14 2011-11-22 World Bottling Cap, LLC Easy-pull crown bottle cap
US8608006B2 (en) 2006-01-14 2013-12-17 World Bottling Cap, LLC Bottle crown
US9649254B2 (en) 2006-01-14 2017-05-16 World Bottling Cap, LLC Medical vial cap
US7628283B2 (en) * 2007-01-16 2009-12-08 Rexam Prescription Products Inc. Tamper-indicating child-resistant package
JP5125163B2 (ja) * 2007-03-16 2013-01-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易分別離脱可能なキャップ
US8118182B1 (en) * 2007-08-02 2012-02-21 Robert Licari Ergonomic beverage container
JP5193544B2 (ja) * 2007-09-25 2013-05-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キャップ
EP2308765B1 (en) * 2008-07-11 2014-01-29 Hosokawa Yoko Co., Ltd. Pour opening member for packaging bag
WO2010104574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Nestec S.A. Composite covers for containers
AT12792U1 (de) * 2011-06-28 2012-11-15 Winkler Mark Hygienische verschlusslösung für trinkgebinde
TWI589494B (zh) 2014-03-28 2017-07-01 World Bottling Cap Llc 具有開瓶器組件的冠形瓶蓋
US20170129643A9 (en) 2014-03-28 2017-05-11 World Bottling Cap Llc Bottle crown with opener assembly
JP6468793B2 (ja) * 2014-10-21 2019-02-13 日本クロージャー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KR101694148B1 (ko) * 2014-12-17 2017-01-10 (주)아모레퍼시픽 주름관이 형성된 이액 혼합 용기
US9868627B2 (en) * 2015-02-19 2018-01-16 Paul BATISTAKIS Combination spout and filter, particularly for paint barrels
USD763688S1 (en) * 2015-05-28 2016-08-16 O2Cool, Llc Misting and sipping bottle cap
JP7163579B2 (ja) * 2018-01-10 2022-11-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包装容器
CN109279168B (zh) * 2018-11-01 2024-03-29 广州曼盛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防开启保护结构的盖子
JP7254281B2 (ja) * 2019-01-31 2023-04-10 シロウマ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スパウトキャップ、スパウト、及び、スパウト付き容器
DE102019002290A1 (de) * 2019-03-29 2020-10-01 Pöppelmann Holding GmbH & Co. KG Verschlusskappe
JP7471390B2 (ja) * 2019-07-16 2024-04-19 アーン・ジンヘ 容器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と結合された容器
CH716662A1 (de) * 2019-10-02 2021-04-15 Alpla Werke Alwin Lehner Gmbh & Co Kg Wiederbefüllbarer Kunststoffbehälter mit einem Hals mit einer Halsöffnung und einen ein Füllvolumen umschliessenden Behälterkörp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931A (en) * 1975-05-29 1976-08-17 American Flange & Manufacturing Co., Inc. Bottle cap
US4227619A (en) * 1978-02-24 1980-10-14 Wicanders Gmbh Bottle cap with ring shaped tearing element
FR2531931A1 (fr) * 1982-08-17 1984-02-24 Johnsen Jorgensen Plastics Ltd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notamment pour conteneurs et bouteilles de boissons effervescentes et ensemble de conteneur pourvu dudit dispositif
WO1984002694A1 (en) * 1983-01-07 1984-07-19 Obrist Ag Albert Container cap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ing thereof
DE3737467A1 (de) * 1986-11-17 1988-05-19 Wicanders Closures Ag Aufreissbarer behaelterverschlu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2404A (en) * 1963-09-16 1964-07-28 Container Corp Container closure with removable section
US3944104A (en) * 1974-11-25 1976-03-16 Consumers Glass Company Limited Threaded wine bottle stopper
US4003488A (en) * 1975-05-29 1977-01-18 American Flange & Manufacturing Co., Inc. Tear open bottle cap
IT1093461B (it) 1978-04-04 1985-07-19 Ilpra Benedetto Citterio Chiusura di garanzia per contenitori
GB2125386B (en) 1982-08-17 1985-10-02 Johnsen & Jorgensen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US4522308A (en) * 1984-01-18 1985-06-11 Sullivan James J Manually mountable tamper evident oral liquid dose viral and seal assembly
IT1178376B (it) * 1984-05-16 1987-09-09 Italcaps Spa Capsula per bottiglie
US5050754A (en) * 1989-10-23 1991-09-24 West Penn Plastics, Inc. Cap for a neck finish on a wide mouth container
US5085333A (en) * 1991-03-15 1992-02-04 Continental Plastics, Inc.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overcap molded in straight draw mold
US5687865A (en) * 1991-10-08 1997-11-18 Portola Packaging, Inc. Spill-reduction cap for fluid container
US5868281A (en) * 1995-05-15 1999-02-09 Portola Packaging, Inc. Non-spill bottle cap
US5373955A (en) * 1993-10-12 1994-12-20 West Penn Plastics, Inc. Neck finish for a wide mouth container
US5842592A (en) * 1998-04-13 1998-12-01 Creative Packaging Corp. Tamper-evident snap on cap with tear lev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931A (en) * 1975-05-29 1976-08-17 American Flange & Manufacturing Co., Inc. Bottle cap
US4227619A (en) * 1978-02-24 1980-10-14 Wicanders Gmbh Bottle cap with ring shaped tearing element
FR2531931A1 (fr) * 1982-08-17 1984-02-24 Johnsen Jorgensen Plastics Ltd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notamment pour conteneurs et bouteilles de boissons effervescentes et ensemble de conteneur pourvu dudit dispositif
WO1984002694A1 (en) * 1983-01-07 1984-07-19 Obrist Ag Albert Container cap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ing thereof
DE3737467A1 (de) * 1986-11-17 1988-05-19 Wicanders Closures Ag Aufreissbarer behaelterverschlus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633386S1 (en) 2010-05-27 2011-03-01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D634199S1 (en) 2010-05-27 2011-03-15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D634200S1 (en) 2010-05-27 2011-03-15 Silgan White Cap LLC Closure
US8231020B2 (en) 2010-05-27 2012-07-31 Silgan White Cap LLC Impact resistant clos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83318B1 (en) 2001-09-04
WO1997033802A1 (en) 1997-09-18
JP2000506474A (ja) 2000-05-30
CN1216965A (zh) 1999-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88C (zh) 合成树脂瓶盖
CN1113782C (zh) 带手柄的塑料瓶
CN1137037C (zh) 盒式磁带储存盒
CN1229580C (zh) 强力螺栓连接结构及其螺母固定方法、以及扭剪形强力螺栓及使用其的连接方法
CN1258409C (zh)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CN1199602C (zh) 棒状化妆品盒
CN1230329C (zh) 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610802A (zh) 水管的端部结构、包括所述端部结构的水管、连接水管与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水管端部结构的方法
CN1284037A (zh) 塑料瓶提手及手提式塑料瓶
CN1494991A (zh) 折刀式多用途手持器具
CN1919660A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886308A (zh) 瓶子
CN1524730A (zh) 儿童座椅
CN101065551A (zh) 用于安装在开口中的手柄
CN1564730A (zh) 基板分离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926295A (zh) 用于安装在薄壁中的开口中的锁
CN1193455A (zh) 两轴承型卷线机的钓线导引装置
CN1066388C (zh) 与金属构件形成一体的合成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265070A (zh) 气囊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964A (zh) 硫化或半硫化橡胶的快速再生方法
CN1846834A (zh) 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96136A (zh) 金属紧固部件和用于炮弹的外壳部件
CN1098147C (zh) 切刀及切刀制造方法与带端整形切断装置
CN1028762C (zh) 乙烯/1-戊烯共聚物组合物
CN1041766C (zh) 一种适于导管类物体的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