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4730A - 儿童座椅 - Google Patents

儿童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4730A
CN1524730A CNA2004100055373A CN200410005537A CN1524730A CN 1524730 A CN1524730 A CN 1524730A CN A2004100055373 A CNA2004100055373 A CN A2004100055373A CN 200410005537 A CN200410005537 A CN 200410005537A CN 1524730 A CN1524730 A CN 1524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hild seat
gas
energy disperser
childr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55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1868C (zh
Inventor
����һ
吉田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31480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582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31479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3147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480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117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31480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24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4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8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8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60R21/2072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in children's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60N2/2806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for securing the child seat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60N2/2812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for securing the child to the child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5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provided with head-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72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provided with side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84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with protection systems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005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the inflation fluid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inflatable member by the mechanical deformation of the fluid container during an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8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0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bag being integrated in a multi-ba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Abstract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充分保护儿童的儿童座椅,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22、24)。气囊(21)和各个缓冲器(22、24)内的空腔通过连通口(100、101)分别连通。在连通口(100、101)设置检查阀(102、103),以允许从缓冲器(22、24)向气囊(20)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即使仅下侧缓冲器(24)被施加了高荷重时,下侧缓冲器(24)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上侧缓冲器(22)流出的状态下可靠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能够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迅速膨胀。

Description

儿童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等的儿童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在汽车受到冲突时等能够膨胀以支撑儿童身体的气囊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设置在汽车上的儿童座椅,多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儿童座椅主体和用于支撑该儿童身体的儿童用安全带。另外,有时在儿童腹部前方配置冲击挡板(特开昭61-235251号公报)。作为儿童座椅主体,多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儿童背部可以倚靠的靠背;和分别位于儿童左右侧的左右侧护板。
特开2001-341611号公报记载的儿童座椅,使一对护臂从儿童座椅主体的左右两侧护板斜向前方朝上延伸,在该护臂的前端彼此之间架设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具有:内置有气体发生器的圆柱状扩展壳体,和围绕该扩展壳体外周而配置的气囊。在该儿童座椅主体上设有冲突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根据来自该冲突传感器的信号而引爆并产生气体,通过该气体使该气囊在落座于儿童座椅上的儿童全身前方大大地膨胀。
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记载的儿童座椅,在汽车受到冲突等高荷重时,使气囊沿着左右侧护板(侧保护部件)外面膨胀,以保护儿童。
实开昭64-37743号公报记载的儿童座椅,设有从儿童后脑勺环绕到左右侧头部的凹形头枕。
专利文献1特开昭61-235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341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实开昭64-37743号公报
上述特开2001-341611号公报记载的使用了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模块由于具有重量大的气体发生器,所以增大了儿童座椅的重量。另外,也需要气体发生器的引爆机构,成本相当高。
根据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所述,使气囊沿着侧护板的整个外面膨胀,所以需要大容量的气体发生装置。另外,气囊在有人倚靠在儿童座椅上的状态下膨胀时,气囊在该人和儿童座椅之间鼓起,所以会给人施加上预定外的外力。
根据实开昭64-37743号公报所述,头枕平时环绕在儿童头部,所以降低了就座儿童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不会给儿童带来不舒适感、结构简单且轻、并且在紧急情况时能充分保护儿童的儿童座椅。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结构是,具有: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落座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其内部是空腔状态,通过向该气囊内供给该空腔内的气体,来使该气囊膨胀。
安装有这种儿童座椅的汽车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缓冲器受到车体侧面等的按压,该缓冲器的空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被供给到气囊内,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以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缓冲器设在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所以利用该缓冲器可以吸收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高荷重时的冲击。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设有多个缓冲器,可以从各个缓冲器的空腔向气囊内供给气体。所以,在只有一部分缓冲器被按压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其他缓冲器内流出的状态下被供给气囊,因此气囊能够迅速膨胀。
此时,可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缓冲器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在发生侧面冲突时,车体侧面仅按压下侧的缓冲器,不按压上侧的缓冲器时,从下侧缓冲器向气囊导入气体。该方式适合于如下设置儿童座椅的场合等,即,使上侧缓冲器面临车门的窗户开口部,下侧缓冲器面对车门饰缘。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气囊内被划分成多个空腔,可以从各个空腔向气囊内供给气体。因此,在仅一部分空腔被按压时,该空腔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其他空腔内流出的状态下供给气囊,所以气囊能够迅速膨胀。
此时,可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空腔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在发生侧面冲突时,车体侧面仅按压下侧的空腔,不按压上侧的空腔时,从下侧空腔向气囊导入气体。该方式适合于如下设置儿童座椅的场合等,即,使上侧空腔面临车门的窗户开口部,下侧空腔面对车门饰缘。
该儿童座椅,也可以具有止回装置,用于阻止气体从气囊流入缓冲器。
设置这种止回装置时,所构成的儿童座椅在从一部分缓冲器向气囊供给气体使气囊膨胀后,可以阻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该缓冲器或其他缓冲器,所以能保持气囊的高内压。
上述儿童座椅,也可以设置从气囊流出气体的放气孔。这样,在膨胀后的气囊支撑儿童头部时,气囊内的气体从放气孔流出,从而可以吸收冲击。该放气孔特别是被设在设有止回装置的儿童座椅的气囊上时极其有效。
本发明也可以形成使气囊内部和该缓冲器内部平常或通过上述止回装置连通的结构。形成这种结构时,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缓冲器接受来自侧方的荷重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向气囊内移动,该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所以不需要使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另外,通过使气体从缓冲器内向气囊内移动(流出),也可以吸收缓冲器接受荷重时的冲击。
本发明中的缓冲器也可以采用密封有气体的气袋。这种气袋轻量,适合用作本发明的儿童座椅中采用的缓冲器。
此时,也可以设置气体流出装置,在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到气囊内,使该气囊膨胀。这种结构利用来自气袋的气体使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所以不需要使气囊膨胀的专用气体发生装置。
通过从气袋流出气体,也可以吸收冲击。
作为气体流出装置,由把气袋内部和气囊内部隔离,且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就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的气体流出装置结构简单,适合使用。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侧面设置,其内部形成空腔。在侧护板外面预先设有缓冲器,所以不需要所述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所述的在冲突时使侧护板用气囊急剧膨胀的机构,所以儿童座椅的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设有多个缓冲器。所以,在仅按压一部分缓冲器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不会流向到其他缓冲器内,因此能充分吸收冲击。
此时,也可以形成把至少一部分缓冲器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在发生侧面冲突时,车体侧面仅按压下侧的缓冲器,不按压上侧的缓冲器时,下侧缓冲器吸收冲击。该方式适合于如下设置儿童座椅的场合,即,使上侧缓冲器面临车门的窗户开口部,下侧缓冲器面对车门饰缘。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缓冲器内部被划分成多个空腔。所以,仅按压一部分空腔时,该空腔内的气体不会流向其他空腔内,因此能充分吸收冲击。
此时,也可以形成把至少一部分空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在发生侧面冲突时,车体侧面仅按压下侧的空腔,不按压上侧的空腔时,下侧空腔吸收冲击。该方式适合于如下设置儿童座椅的场合,即,使上侧空腔面临车门的窗户开口部,下侧空腔面对车门饰缘。
作为座椅缓冲器,密封有气体的气袋轻,非常适合。
也可以设置放气装置,在该缓冲器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缓冲器内的气体流出。设置这种放气装置时,即使气袋被施加了高荷重时,也能充分吸收冲击。另外,即使汽车发生冲突时,施加给缓冲器的荷重小,放气装置未流出气体时,不用对儿童座椅加以修补,可以直接继续使用儿童座椅。
本发明的供儿童乘坐用的儿童座椅的特征是,在落座后的儿童头部左右两侧设有气囊,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左右两侧气囊膨胀。
安装有这种儿童座椅的汽车在遭遇冲突、翻转等紧急情况时,气囊在儿童头部左右两侧膨胀,从左右两侧支撑儿童头部,以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气囊只要具有仅在儿童左右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大小即足以,所以即使为了使气囊膨胀,具有由检测车辆冲突的传感器和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构成的膨胀装置时,小容量的膨胀装置也足以。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儿童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设在该座椅主体上,并在落座后的儿童头部左右两侧膨胀的气囊;和分别沿着该左右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该缓冲器是空腔的,内部收容有气体,并设有气体通路,在该缓冲器被按压时,该缓冲器内部的气体供给左右两侧气囊,使左右两侧气囊膨胀。
该儿童座椅,通过沿着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可以吸收在发生侧面冲突等时从侧方施加了高荷重时的冲击。此时,即使一侧缓冲器接触车室侧面等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向两侧气囊内移动,左右两侧气囊分别在儿童左右侧头部附近膨胀,从左右两侧支撑儿童的头部。
该儿童座椅,不需要用于使气囊膨胀的气体发生器等气体供给装置,所以能做到结构极其简单且轻。
该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止回装置,以便允许从缓冲器内向气囊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根据这种结构,在气囊支撑儿童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缓冲器内部。
也可以使该气体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气体通过时扩张的配管状。这种配管状气体通路在平常时形成小容积,所以用小的空间即可解决配管设置。另外,空气等气体从缓冲器通过配管状气体通路流动时,配管状气体通路膨胀,配管状气体通路也可以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
缓冲器内部的气压可以是大气压,也可以是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利用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封入气体时,气囊可以快速膨胀,即使大容量的气囊也可以膨胀得充分大。
本发明的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的结构是,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落座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其内部形成空腔,通过向该气囊内供给该空腔内的气体,来使该气囊膨胀,其特征在于,在该缓冲器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安装有该儿童座椅的汽车在遭遇侧面冲突和翻转等事故时,利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来吸收高荷重从侧方施加给该儿童座椅的冲击。此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被供给到气囊内,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通过该气囊可以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这样,即使在只有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该缓冲器未被按压的部分流出的状态下可靠地供给气囊。
作为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纽带或脚状体非常简便,所以很适合。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缓冲器可以采用密封了气体的气袋。该气袋轻,所以适合用作本发明的儿童座椅采用的缓冲器。
此时,也可以利用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向气袋内封入气体,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气囊迅速膨胀,即使大容量的气囊也能膨胀得充分大。
另外,该儿童座椅的气囊只要具有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大小即足以,所以在不加大用于使气囊膨胀的缓冲器和气袋的容量、相应地不提高气袋内的封入气体压力的状态下,就能足够快地使气囊膨胀。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也可以具有用于限制气囊的膨胀形状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作为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例如纽带非常简便,很适用。
通过设置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例如,可以使气囊膨胀成与儿童座椅和儿童侧头部之间的空间形状和该空间大小相适应的形状和大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放气装置,使气囊内的气体流出,以吸收冲击。作为该放气装置,例示了设在气囊上的放气孔等,但不受此限定。通过设置该放气装置,可以增大冲击吸收量。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特征是,具有: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落座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面设置,其内部形成空腔,在该缓冲器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该儿童座椅,利用沿着侧护板外侧的儿童侧面设置的缓冲器,可以吸收从侧方向该儿童座椅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也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所以即使仅缓冲器局部被按压时,缓冲器内的压力也能变得充分高。
作为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纽带或脚状体非常简便,所以很适合。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缓冲器也是被封入了气体的气袋,轻又合适。
也可以设置放气装置,在该气袋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设置这种放气装置时,即使高荷重施加到气袋上时,也能充分吸收冲击。另外,即使汽车发生冲突时,施加给气袋的荷重小,在气袋的放气装置未动作流出气体时,可以不对儿童座椅进行修补,就可以直接继续使用儿童座椅。
本发明的供儿童乘坐用的儿童座椅的特征是,具有落座后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气囊。
安装有这种儿童座椅的汽车在遭遇冲突时,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以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气囊只要具有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大小即足以,所以即使为了使气囊膨胀,具有由检测车辆冲突的传感器和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构成的膨胀装置时,小容量的膨胀装置也足以。
该儿童座椅可以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设在该座椅主体上的气囊;和分别沿着该左右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通过该缓冲器可以吸收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了高荷重时的冲击。
在本发明中,该缓冲器可以是空腔的,该气囊内部和缓冲器内部平时连通着。根据这种结构,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缓冲器承受了来自侧方的荷重时,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向气囊内移动,该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所以不需要用于使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气体从缓冲器内向气囊内移动,从而可以吸收缓冲器承受荷重时的冲击。
本发明中的缓冲器可以采用封入了气体的气袋。该气袋轻,所以适合用作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用缓冲器。
此时,可以设有气体流出装置,用于在该缓冲器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气袋内的气体向气囊内流出而使该气囊膨胀。根据这种结构,利用来自气袋的气体使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所以不需要用于使气囊膨胀的专用气体发生装置。
另外,气体从气袋流出,从而可以吸收冲击。
该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袋内部和气囊内部,且当该气袋内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结构简单,非常适用。
另外,也可以设有保形装置,在该缓冲器被按压时达到规定按压荷重之前,保持该缓冲器的形状。这样,缓冲器仅仅被轻轻按压时,缓冲器不会变形。该保形装置由简便的脚状体构成,非常适用。
本发明也可以设置限制该气囊的膨胀形状的装置。作为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例如纽带很简便,非常适用。
通过设置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例如,可以使气囊膨胀成与儿童座椅和儿童侧头部之间的空间形状和该空间大小相适应的形状和大小。
本发明也可以设置使鼓起该气囊内的气体流出以吸收冲击的放气装置。作为该放气装置,例示了设在气囊上的放气孔等,但不受此限定。通过设置该放气装置,可以增大冲击吸收量。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设在该侧护板外侧面的缓冲器。这样,通过在侧护板外面预先设置缓冲器,所以不需要所述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所述的在冲突时使侧护板用气囊急剧膨胀的机构,所以儿童座椅的结构简单。
作为该缓冲器,被封入了气体的气袋很轻,非常适用。
另外,也可以设置放气装置,当该气袋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设置这种放气装置时,即使高荷重施加到气袋上时,也能充分吸收冲击。另外,即使汽车发生冲突时,施加给气袋的荷重小,气袋的放气装置未流出气体时,不用对儿童座椅加以修补,可以直接继续使用儿童座椅。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椅主体;配置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装置是被封入了气体的气袋,该气袋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设有气体导入装置,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把该气袋内的气体导入到该气囊内,通过儿童的身体按压该气袋,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利用该气体导入装置把该气袋内的气体导入到该气囊内,使该气囊膨胀。
该儿童座椅,在汽车发生侧面冲突时,儿童的身体按压气袋,从而在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入气囊,气囊膨胀。该气袋与使用了气体发生器的膨胀装置比,构成明显简单且轻。
本发明也可以利用大气压把气体收容在气袋内,也可以用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封入,采用后者结构,即使大容量气囊时,也能使气囊快速膨胀到足够大。此时,气袋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的一部分破裂,气体从该气袋内流出到该气囊内,从而可以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使气囊膨胀。另外,该气袋也起着缓冲器的功能。
在儿童座椅中,也可以设置用于防止气袋出现局部膨胀的防止局部膨胀装置。这样,即使在气袋被局部按压时,气袋内的气压也能可靠地升高,把该气袋内的气体导入到气囊内。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椅主体;配置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装置是空腔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该气囊内部,该缓冲器在被儿童的身体按压时,该缓冲器内的空气通过该连通部件被导入该气囊内,从而使该气囊膨胀。
该儿童座椅,在汽车发生侧面冲突时,缓冲器支撑儿童的身体并吸收冲击。此时,儿童的身体按压缓冲器,从而缓冲器内的气体流入气囊,使气囊膨胀,利用该气囊支撑儿童的头部。该缓冲器与使用了气体发生器的膨胀装置比,构成明显简单且轻。
在儿童座椅中,也可以设置用于防止缓冲器出现局部膨胀的防止局部膨胀装置。这样,即使在缓冲器被局部按压时,缓冲器内的气压也能可靠地升高,把该缓冲器内的气体导入到气囊内。
本发明的支撑体例示了胸垫或冲击挡板,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气囊可以沿着儿童胸部从该支撑体向上方膨胀,以支撑儿童的头部。该气囊与在儿童的全身前方膨胀的气囊比,容积小,所以可以在不加大气袋的容积、相应地不增高气袋内的封入气压的情况下,使气囊快速地充分膨胀。
本发明也可以设置用于限制气囊的膨胀形状的装置。这样,气囊可以进一步更有效地支撑儿童的身体。作为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纽带很简便,非常适用。
本发明也可以设置使气体从气囊流出的放气装置,以吸收冲击。作为该放气装置,放气孔非常适用,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的特征是,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落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缓冲器,是空腔的,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气囊内部和缓冲器内部,在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该儿童座椅,利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而设置的缓冲器,吸收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了高荷重时的冲击。此时,缓冲器内的气体通过连通部件向气囊内移动,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以支撑儿童头部。
另外,设有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支撑儿童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缓冲器内部。
该儿童座椅,不需要使气囊膨胀的气体发生器等气体供给装置,所以结构明显简单化并且轻。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特征是,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落座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该缓冲器是封入了气体的气袋,设有气体流出装置,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和把该流出气体导入该气囊内的连通部件,在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该儿童座椅,也利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而设置的缓冲器,吸收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了高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该缓冲器是气袋,由于从儿童座椅侧方施加的荷重使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该流出气体通过连通部件被导入气囊内,气囊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以支撑儿童头部。
该气袋与气体发生器比,结构明显简单化并且轻。
该儿童座椅,也在把来自气袋的流出气体导入气囊内部的连通部件上设有止回装置,以允许从气袋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支撑儿童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气袋内部。
该儿童座椅,作为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袋内部和气囊内部,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而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结构简便,非常适用。
该儿童座椅,利用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向气袋内封入气体,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大容量的气囊,也能使气囊快速地膨胀得足够大。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中,气囊只需要具有仅在儿童侧头部附近膨胀的大小,所以不需要增大用于膨胀气囊的缓冲器或气袋的容量,而且在气袋内封入气压并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快地膨胀气囊。
本发明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椅主体;配置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装置是空腔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该气囊内部,在该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该儿童座椅,在汽车发生冲突时等,儿童身体按压缓冲器,从而缓冲器内的气体流入气囊,气囊膨胀。该缓冲器与使用了气体发生器的膨胀装置比,结构明显简单化且轻。
该儿童座椅,也在缓冲器内部和气囊内部的连通部件设有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支撑儿童身体(例如头部等)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缓冲器内部。
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椅主体;配置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装置是被封入了气体的气袋,该气袋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设有气体流出装置,该气袋被儿童身体按压,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袋内的气体流出;和把该流出气体导入该气囊内的连通部件,在该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气袋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该儿童座椅,在汽车发生冲突时等,儿童身体按压缓冲器,通过该按压力使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气袋内的气体流出,该流出气体通过连通部件流入气囊内,气囊膨胀。该气袋与使用了气体发生器的膨胀装置比,结构明显简单化且轻。
该儿童座椅,在把来自气袋的流出气体导入气囊内部的连通部件上设有止回装置,以允许从气袋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流向气袋内部。
该儿童座椅,作为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袋内部和气囊内部,且在该气袋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而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结构简便,非常适用。
该儿童座椅,利用高于大气压的高压向气袋内封入气体,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大容量的气囊,也能使气囊快速地膨胀得足够大。
在儿童座椅中,作为支撑体例示了胸垫或冲击挡板,但不受此限定。
在儿童座椅中,气囊也可以沿着儿童胸部从该支撑体向上方膨胀,以支撑儿童的头部。该气囊与在儿童的全身前方膨胀的气囊比,容积小,所以可以在不加大缓冲器或气袋的容积、相应地不增高气袋内的封入气压的情况下,使气囊快速地充分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不同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8是沿图7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构成图。
图10是沿图9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11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9相同部分的剖面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14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构成图。
图15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构成图。
图1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19是沿图18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20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构成图。
图21是图16、17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22是图18、19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23是图20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
图24是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构成图。
图2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2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概略纵剖面图,图(a)表示气囊膨胀前,图(b)表示气囊膨胀时。
图27是胸垫的纵剖面图,图(a)表示气囊膨胀前,图(b)表示气囊膨胀时。
图28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29是图28的儿童座椅的侧面图。
图30是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胸垫的纵剖面图。
图31是图30的胸垫在气囊膨胀时的纵剖面图。
图3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33是沿图32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4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结构图。
图35是不同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36是图35的儿童座椅的概略纵剖面图,图(a)表示气囊膨胀前、图(b)表示气囊膨胀后。
图37是胸垫的纵剖面图,图(a)表示气囊膨胀前、图(b)表示气囊膨胀后。
图38是另外不同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
图39是儿童座椅及冲击挡板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2(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2(b)表示气囊膨胀时。
如图1所示,该儿童座椅1由供儿童落座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使用大人用安全带14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13表示该安全带14的插通用开口。
该儿童座椅1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22、24。如图2(b)所示,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气囊21设有使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的放气孔20v。如图所示,上侧缓冲器22被配置成当儿童座椅1被设在汽车座席上时,面临车室侧面的窗户开口W的状态,下侧缓冲器24被配置成面对车门饰缘D的状态。
各个缓冲器22、24的内部形成空腔,在侧护板11设置连通上侧缓冲器22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0、和连通下侧缓冲器24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1。在连通口100、101分别设置用作止回装置的检查阀(止回阀)102、103,以便允许从对应的缓冲器22、24内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个缓冲器22、24的空腔内密封有空气。
缓冲器22具有:荷重承受面22a,在把该儿童座椅1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该面将面对车室侧面的窗户开口部W的窗玻璃(省略图示);侧周面22b,连接该荷重承受面22a的周缘部分和侧护板11的侧面;和限制接近部件(省略图示),用于阻止该荷重承受面22a接近侧护板11的侧面。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侧周面22b形成在荷重承受面22a接近侧护板侧面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缓冲器24具有:荷重承受面24a,在把儿童座椅1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该面将面对车门饰缘D;侧周面24b,连接该荷重承受面24a的周缘部分和侧护板11的侧面;和限制接近部件(省略图示),用于阻止该荷重承受面24a接近侧护板11的侧面。该侧周面24b也形成在荷重承受面24a接近侧护板侧面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缓冲器22的荷重承受面22a和侧周面22b以及缓冲器24的荷重承受面24a和侧周面24b,在该实施方式中分别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22b、24b与荷重承受面22a、24a的相反侧的侧周部分别被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整个侧面。
这些荷重承受面22a、24a和侧周面22b、24b由半刚性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所述限制接近部件被架设在侧护板11和荷重承受面22a、24a之间。该限制接近部件的结构是,在接近侧护板11的方向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荷重时,相对该荷重承受面22a、24a产生塑性变形,以允许该荷重承受面22a、24a接近侧护板11。
在各个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形成用于收容折叠后的气囊21的凹陷部位11a。在该凹陷部位11a内的侧护板侧面分别设置所述连通口100、101。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100、101形成小孔状,分别设有多个,并且被配置成分别相互邻接的状态。
在气囊21设有:通过该连通口100接受来自缓冲器22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和通过该连通口101接受来自缓冲器24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b。这些气体接受口21a、21b的周缘部分相对凹陷部位11a内的侧护板侧面而重叠,并且其全周被气密接合,以使各个连通口100、101分别面临该气体接受口21a、21b内部。标号34表示把这些气体接受口21a、21b的周缘部分接合在侧护板11侧面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检查阀102、103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片状物,如图2(a)所示,它重叠在凹陷部位11a内的侧护板11的侧面上,以便从气囊21内侧覆盖各个连通口100、101。
这些检查阀102、103的周缘部的一部分,分别通过用于接合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21b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固定用具34,被接合在侧护板11的侧面,剩余部分通过其他的固定用具34被按压在该侧护板侧面。如图所示,这些检查阀102、103被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21b的周缘部内侧(气囊21的内部侧)。
在气体从缓冲器22内通过连通口100要流向气囊21内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从侧护板11侧面离开并开放连通口100,允许气体从该缓冲器22内流入气囊21内。另一方面,在气体从该气囊21内通过连通口100要向缓冲器24内移动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侧护板11的侧面,关闭连通口100,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内流出到缓冲器22内。
另外,在气体从缓冲器24内通过连通口100要流向气囊21内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从侧护板11侧面离开并开放连通口100,允许气体从该缓冲器24内流入气囊21内。另一方面,在气体从该气囊21内通过连通口100要向缓冲器24内移动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侧护板11的侧面,关闭连通口100,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内流出到缓冲器24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检查阀102、103分别由橡胶片构成的,该橡胶片可以柔软地从平坦状态变形成弯曲状态,同时在弯曲被解除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平坦状态。但是,构成这些片状检查阀102、103的材料除了橡胶片以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片和金属薄板、布等。
左右气囊21分别在折叠后被收容在凹陷部位11a内。沿着左右侧护板11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护罩片36,以覆盖该凹陷部位11a。该护罩片36在气囊21膨胀时,通过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爆破。
如上构成的儿童座椅1在车辆发生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撞上车室侧面时,下侧缓冲器24的荷重承受面24a承受车门饰缘D,上侧缓冲器22的荷重承受面22a承受窗户开口部W的窗玻璃或冲突物(中柱、冲突车辆、电杆、同乘者等,均省略图示)。来自这些车门饰缘D及窗玻璃或冲突物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各个缓冲器22、24的限制接近部件发生塑性变形,后退成该荷重承受面22a、24a分别接近侧护板11,吸收冲击。
此时,荷重承受面22a、24a和侧护板11接近,由此使缓冲器22、24的容积变小,该缓冲器22、24内的气体分别通过连通口100、101流入气囊21内。从该缓冲器22、24流出的气体使气囊21压破护罩片36,并在侧护板11和儿童头部之间膨胀,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两个分别面对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和车门饰缘D、并且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22、24,所以,例如图2(b)所示,在窗玻璃打开时,儿童座椅1撞上车室侧面,上侧缓冲器22的荷重承受面22a不会被窗玻璃按压,只有下侧缓冲器24被车门饰缘D按压时,该下侧缓冲器24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上侧缓冲器22流出的状态下可靠供给气囊21内,所以气囊21能够迅速膨胀。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连通各个缓冲器22、24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0、101分别设有检查阀102、103,以便允许从对应的缓冲器22、24内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气体从一方缓冲器22或24流入气囊21内时,阻止该气体从气囊21内流出到另一方缓冲器24或22,同时在气囊21支撑儿童头部时,阻止气体从气囊21内流出到各个缓冲器22、24。这样,可以保持气囊21内的高压。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囊21设有放气孔20v,所以在气囊21支撑儿童头部时,气囊21内的气体从该放气孔20v流出外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22、24内部是连通的,缓冲器22、24接受荷重并进行减容,从而使该缓冲器22、24内的气体向气囊21内移动,使气囊21膨胀,所以不需要充气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另外,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不向座椅主体2的侧方鼓起,所以即使在有人想要倚靠该儿童座椅1时,不会向该人施加预定以外的外力。而且,儿童座椅1撞击该人时的冲击也可以通过缓冲器22、24被吸收。
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3(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3(b)表示气囊膨胀时。
该儿童座椅1A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外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器40。该缓冲器40沿着该侧护板11的侧面,从靠背10的左右侧边延伸到座垫12(图3中省略图示)的左右侧边。
该缓冲器40内部被划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空腔40a、40b。上侧空腔40a占据当儿童座椅1A被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面临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的缓冲区域,下侧空腔40b占据面对车门饰缘D的缓冲区域。标号40c表示把该缓冲器40内划分成上侧空腔40a和下侧空腔40b的隔离壁,该隔离壁40c被设置成当儿童座椅1A被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延伸到与窗开口部W的下缘部分(或车门饰缘D的上缘部分)高度相同的部分附近的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各个空腔40a、40b内也是被收容了大气压的空气。
在该实施方式中,缓冲器40也具有:荷重承受面40d;侧周面40e,连接该荷重承受面40d的周缘部分和侧护板11的侧面;和限制接近部件(省略图示),用于限制该荷重承受面40d接近侧护板侧面。上述隔离壁40c和该荷重承受面40d及侧周面40e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40e及隔离壁40c与荷重承受面40d的相反侧的边缘,沿着各个空腔40a、40b的全周被气密接合在侧护板11的侧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侧周面40e也形成在荷重承受面40d接近侧护板侧面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另外,上述限制接近部件的结构也和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22、24的限制接近部件相同。
和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22、24的荷重承受面22a、24a及侧周面22b、24b相同,该隔离壁40c、荷重承受面40d及侧周面40e也是半刚性的合成树脂制品,荷重承受面40d及侧周面40e的表面覆盖有无纺布。
在侧护板11设置使该缓冲器40的上侧空腔40a内部连通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0、和使下侧空腔40b内部连通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1。在这些连通口100、101分别设置检查阀102、103,以便允许从分别对应的空腔40a、40b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囊21也设有放气孔20v,以使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
该儿童座椅1A的其他结构中,除连通口100、101是分别连通缓冲器40内的空腔40a、40b内部和气囊21内部以外,其余和前述的图1、2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3中和图1、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A在发生车辆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A撞击车室侧面时,缓冲器40的下侧空腔40b被车门饰缘D按压,上侧空腔40a被窗开口部W的窗玻璃或冲突物(中柱、冲突车辆、电杆、同乘者等,均省略图示)按压。来自这些车门饰缘D及窗玻璃或冲突物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各缓冲器40内的限制接近部件发生塑性变形,后退成荷重承受面40d接近侧护板11,吸收冲击。
此时,荷重承受面40d和侧护板11接近,由此使空腔40a、40b的容积变小,该空腔40a、40b内的气体分别通过连通口100、101流入气囊21内。从该空腔40a、40b流出的气体使气囊21在侧护板11和儿童头部之间膨胀,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也在面对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的缓冲区域和面对车门饰缘D的缓冲区域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空腔40a、40b,所以,例如图3(b)所示,在窗玻璃打开时,儿童座椅1A撞上车室侧面,上侧空腔40a不会被窗玻璃按压,只有下侧空腔40b被车门饰缘D按压时,该下侧空腔40b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上侧空腔40a流出的状态下可靠供给气囊21内,所以气囊21能够迅速膨胀。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在连通各个空腔40a、40b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0、101分别设有检查阀102、103,以便允许从对应的空腔40a、40b内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气体从一方空腔40a或40b流入气囊21内时,阻止该气体从气囊21内流出到另一方空腔40b或40a,同时在气囊21支撑儿童头部时,阻止气体从气囊21内流出到各个空腔40a、40b。这样,可以保持气囊21内的高压。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在气囊21设有放气孔20v,所以在气囊21支撑儿童头部时,气囊21内的气体从该放气孔20v流出外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的气囊21内部和空腔40a、40b内部是连通的,空腔40a、40b接受荷重并进行减容,从而使该空腔40a、40b内的气体向气囊21内移动,使气囊21膨胀,所以不需要膨胀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另外,该儿童座椅1A的气囊不向儿童座椅1A的侧方鼓起,所以即使在有人想要倚靠该儿童座椅1时,不会向该人施加预定以外的外力。而且,儿童座椅1A撞击该人时的冲击也可以通过缓冲器40被吸收。
在上述图1、2及图3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缓冲器22、24及缓冲器40的空腔40a、40b中密封有大气压的空气,但本发明的这些缓冲器22、24及缓冲器40的空腔40a、40b中也可以密封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另外,本发明中的缓冲器也可以使用利用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封入气体的气袋。图4是表示把气袋用作缓冲器的实施方式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4(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4(b)表示气囊膨胀时。
在图4的儿童座椅1B中,和图1、2的实施方式中的儿童座椅1相同,也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侧护板11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22A、24A。如图4(b)所示,上侧缓冲器22A被配置成当儿童座椅1A被设在汽车座席上时,面临车室侧面的窗户开口部W的状态,下侧缓冲器24A被配置成面对车门饰缘D的状态。
该儿童座椅1B的各个缓冲器22A、24A的内部也形成空腔,在侧护板11设置连通上侧缓冲器22A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0、和连通下侧缓冲器24A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连通口101。在连通口100、101分别设置用作止回装置的检查阀102、103,以便允许从分别对应的缓冲器22A、24A内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这些缓冲器22A、24A内收容着内部分别密封有气体的气袋64、65。该气袋64、65的结构是,分别是由合成树脂薄膜材料构成的袋体,当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并使内部气体流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气袋64、65内密封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
该儿童座椅1B的其他结构,和前述的图1、2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4中和图1、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B在发生车辆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B撞击车室侧面时,下侧缓冲器24A的荷重承受面24a承受车门饰缘D,上侧缓冲器22A的荷重承受面22a承受窗户开口部W的窗玻璃或冲突物(中柱、冲突车辆、电杆、同乘者等,均省略图示)。从这些车门饰缘D及窗玻璃或冲突物分别向缓冲器22A、24A施加高荷重,压迫气袋64、65。当各个气袋64、65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65中分别面临连通口100、101的部位破裂,该气袋64、65的气体流出。来自该气袋64、65的气体分别通过连通口100、101流入气囊21内,使气囊21膨胀,通过该气囊21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此时,从各个气袋64、65内流出气体,从而可以吸收从车门饰缘D或窗玻璃或冲突物施加给儿童座椅1B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B利用气袋64、65的放出气体使气囊21膨胀,并且气袋64、65是通过被窗玻璃或车门饰缘D等按压而破裂并放出气体,所以不需要膨胀器及其引爆装置。因此,儿童座椅1B的结构简单,重量轻。
另外,该儿童座椅1B也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两个分别面对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和车门饰缘D、并且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22A、24A,所以,例如图4(b)所示,在窗玻璃打开时,儿童座椅1B撞上车室侧面,上侧缓冲器22A不会被窗玻璃按压,只有下侧缓冲器24A被车门饰缘D按压时,该下侧缓冲器24A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上侧缓冲器22A流出的状态下可靠供给气囊21内,所以气囊21能够迅速膨胀。
图5是表示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结构中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5(a)表示车辆冲突前,图5(b)表示车辆冲突时。
在该儿童座椅1C中,也在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60、62。但是,该实施方式没有在该侧护板11内侧设置气囊。
如图5(b)所示,上侧缓冲器60被配置成面临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的状态,下侧缓冲器62被配置成面对车门饰缘D的状态。
各个缓冲器60、62的内部形成空腔,在该空腔内收容着分别密封了气体的气袋64、66。该气袋64、66的结构和前述图4的儿童座椅1B采用的气袋64、65相同,分别是由合成树脂薄膜材料构成的袋体,当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并使内部气体流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气袋64、66内密封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但也可以密封约是大气程度的空气。
在该实施方式中,缓冲器60、62分别是包围该气袋64、66朝外的侧面和侧周面的半壳形状,其周缘部全周气密地接合在侧护板11的侧面上。各个缓冲器60、62由半壳形状的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在这些缓冲器60、62的侧周面设置放气孔68,以使从各个缓冲器60、62流出的气体流向外部。
该儿童座椅1C的其他结构,和前述的图1、2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5中和图1、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C在发生车辆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C撞击车室侧面时,下侧缓冲器62承受车门饰缘D,上侧缓冲器60承受窗户开口部W的窗玻璃或冲突物(中柱、冲突车辆、电杆、同乘者等,均省略图示)。从这些车门饰缘D及窗玻璃或冲突物分别向缓冲器60、62施加高荷重,压迫气袋64、66。当各个气袋64、66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66中分别面临放气孔68的部位破裂,该气袋64、66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
从各个气袋64、66内流出气体,从而可以吸收从车门饰缘D或窗玻璃或冲突物施加给儿童座椅1C的冲击。
另外,该儿童座椅1C也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两个分别面对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和车门饰缘D、并且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缓冲器60、62,所以,例如图5(b)所示,在窗玻璃打开时,儿童座椅1C撞上车室侧面,只有下侧缓冲器62被车门饰缘D按压时,从该下侧缓冲器62内的气袋65流出气体,吸收冲击。
该儿童座椅1C在侧护板11的外面预先设置缓冲器60、62,所以不需要所述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所述的在冲突时使侧护板用气囊急剧膨胀的机构,儿童座椅1C的结构简单。
图6是表示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和图2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6(a)表示车辆冲突前,图6(b)表示车辆冲突时。
该儿童座椅1D在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缓冲器7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个侧护板11内侧也没有设置气囊。该缓冲器70从靠背10的左右侧边延伸到座垫12(图6中省略图示)的左右侧边。
该缓冲器70内部被划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空腔70a、70b。上侧空腔70a占据当儿童座椅1D被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面临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的缓冲区域,下侧空腔70b占据面对车门饰缘D的缓冲区域。标号70c表示把该缓冲器70内划分成上侧空腔70a和下侧空腔70b的隔离壁,该隔离壁70c被设置成当儿童座椅1D被设置在汽车座席上时,延伸到与窗开口部W的下缘部分(或车门饰缘D的上缘部分)高度相同的部分附近的状态。
在这些上侧空腔70a和下侧空腔70b分别收容着密封了气体的气袋64、65。这些气袋64、65的结构和前述图5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气袋64、66相同,当各自内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破裂并使内部气体流出。
缓冲器70是通过前述隔离壁70c将内部划分成上下两腔的半壳形状,并被安装在侧护板11的侧面,以包围各个气袋64、65朝外的侧面和侧周面。该缓冲器70的周缘部和隔离壁70c的边缘跨越各个空腔70a、70b全周,被气密地接合在侧护板11的侧面上。
该缓冲器70由内部具有隔离壁70c的半壳形状的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该缓冲器70的侧周面设置分别面临空腔70a、70b的放气孔76。
该儿童座椅1D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5的儿童座椅1C相同。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D在发生车辆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D撞击车室侧面时,缓冲器70的下侧空腔70b被车门饰缘D按压,上侧空腔70a被窗开口部W的窗玻璃或冲突物(中柱、冲突车辆、电杆、同乘者等,均省略图示)按压。来自这些车门饰缘D及窗玻璃或冲突物的荷重压迫气袋64、65,当各自内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该气袋64、65中分别面临放气孔76的部位破裂,该气袋64、65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从各个气袋64、65流出气体,从而可以吸收从车门饰缘D或窗玻璃或冲突物施加给儿童座椅1D的冲击。
另外,该儿童座椅1D也在面对车室侧面的窗开口部W的缓冲区域和面对车门饰缘D的缓冲区域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上侧及下侧空腔70a、70b,在这些空腔70a、70b内分别收容着气袋64、65,所以,例如图6(b)所示,在窗玻璃打开时,儿童座椅1D撞上车室侧面,只有下侧空腔70b被车门饰缘D按压时,从该下侧空腔70b内的气袋65流出气体,吸收冲击。
该儿童座椅1D在侧护板11的外面预先设置缓冲器70,所以不需要所述特开平10-157553号公报所述的在冲突时使侧护板用气囊急剧膨胀的机构,儿童座椅1D的结构简单。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侧护板的外侧面设置上侧及下侧两个缓冲器,或者在设于该侧护板侧面的缓冲器内形成上侧及下侧两个空腔,但本发明可以在该侧护板侧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设置3个以上的缓冲器,或者,也可以在设于该侧护板侧面的缓冲器内的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形成3个以上的空腔。
实施方式2
图7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8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端面图)。图8(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8(b)表示气囊膨胀时。
如图7所示,该儿童座椅1由供儿童乘坐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进行闭锁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使用大人用安全带14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13表示该安全带14的插通用开口。
该儿童座椅1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成为落座在该儿童座椅1上的儿童头部侧方的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分别设有气囊装置20。
该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21;用于收容该气囊21的壳体29;用作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的气体发生器26;和用于检测车辆冲突的传感器(省略图示)。该壳体29的一方侧面具有开放口24a。气囊21以折叠状态被收容在该壳体29内。气体发生器26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喷出气体。
如图8(b)所示,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侧护板11的上部、即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体发生器26以被配置在该气囊21内的状态被安装在壳体29的另一方侧面。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发生器26固定在壳体29的该另一方侧面的铆钉等固定用具。气囊21的基端侧夹在该气体发生器26的凸缘部和壳体29之间。
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设有面临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的气囊膨胀用开口30。气囊装置20如图8(a)所示,分别设在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以使壳体29的侧面开放口24a与该开口30连通。从壳体29的侧面开放口24a的周缘部突起设置凸缘24b,该凸缘24b重叠在该开口30的周缘部,并被固定在侧护板11上。
另外,设有护罩片32,以从各个侧护板11内侧面封闭该开口30。该护罩片32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并打开该开口30。
如上构成的儿童座椅1,在安装有儿童座椅1的汽车发生冲突时等,各个气囊装置20的传感器检测到该冲突,气体发生器26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喷出气体。如图8(b)所示,左右气囊21、21依靠来自该气体发生器26的气体分别膨胀,压破护罩片32,并在儿童头部和该左右侧方的侧护板11、11之间鼓起。
利用这样膨胀的气囊21、21从左右两侧支撑儿童头部左右两侧,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所以气体发生器26即使是小容量的也足以。因此,可以构成较轻量的儿童座椅1。
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21在车辆冲突时以外的平常时期不膨胀,所以不会给落座在儿童座椅1上的儿童带来不舒适感。
图9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10是沿图9的IV-IV线的剖面图(端面图)。图10(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10(b)表示气囊膨胀时。
该儿童座椅1A由供儿童乘坐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空腔的缓冲器42。左右气囊21和缓冲器42通过设在各个侧护板11上部的连通口100而连通。在该连通口100设有检查阀(止回阀)102,以便允许从缓冲器42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另外,左右气囊21、40还通过配管(气体通路)48而相互连通。该配管48沿着儿童座椅主体2的靠背10的前面(儿童的后背及后脑勺接触的面)而设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各个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在落座在儿童座椅1上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如图9所示,缓冲器42沿着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该缓冲器42内收容有大气压空气。
如图10(a)所示,在各个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设有用于收容折叠后的气囊21的凹陷部位11a。所述连通口100被配置在该凹陷部位11a的侧护板侧面。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100是小孔状,形成有相互邻接的多个连通口100。
在气囊21设有通过该连通口100接受来自缓冲器42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该凹陷部位11a的侧护板侧面,以便把连通口100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内,并沿着整个全周将其气密固定。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该侧护板侧面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检查阀102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片状,如图10(a)所示,叠合在侧护板11的内侧面,以从气囊21侧覆盖连通口100。
如图10(a)所示,该检查阀102的周缘部一部分和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通过所述固定用具34一起固定在该凹陷部位11a的侧护板侧面。该检查阀102的周缘部的剩余其他部分通过其他的固定用具34被按压在该侧护板侧面。如图所示,该检查阀102被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内侧(气囊21的内部侧)。
该检查阀102在缓冲器4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0向气囊21内移动时,如图10(b)所示,依靠该气体的按压力从侧护板11侧面离开。这样,连通口100开放,允许从缓冲器42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
另一方面,气体从气囊21通过连通口100向气囊21内移动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按压力被按压到侧护板11的侧面,连通口100被封闭。从而阻止从气囊21向缓冲器42内的气体流通。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检查阀102由橡胶片构成,该橡胶片可以进行从平坦状态向弯曲状态的较柔性的变形,同时在弯曲被解除时弹性地恢复原来的平坦状态。但是,构成该片状检查阀102的材料,除了橡胶片以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片和金属薄板、布等。
该缓冲器42具有:荷重承受面42a,形状和侧护板11大致相似,其大小基本可以整体重叠在该侧护板11的侧面上;侧周面42b,连接该侧护板11的侧面和荷重承受面42a的周缘部分;和限制接近部件(省略图示),用于阻止该荷重承受面42a接近侧护板11。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侧周面42b形成在荷重承受面42a接近侧护板11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该荷重承受面42a和侧周面42b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42b中与该荷重承受面42a相反侧的周缘部沿着全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周缘部上。
这些荷重承受面42a和侧周面42b由半刚性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所述限制接近部件被架设在侧护板11和荷重承受面42a之间。该限制接近部件的结构是,在接近侧护板11的方向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荷重时,相对该荷重承受面42a产生塑性变形,以允许该荷重承受面42a接近侧护板11。
在该实施方式中,配管48是具有挠性的配管状部件,在其内部未流通气体时,呈平坦的折叠状或小径配管状。该配管48的结构是在从缓冲器42输送气体时变粗并膨胀(但是,配管48也可以是不膨胀的筒状部件)。该配管48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右气囊21,并连通各个气囊21、40的内部。
在靠背10的前面设有用于收容折叠后的配管48的槽状凹陷部位10a。该凹陷部位10a沿着靠背10的前面向左右方向延伸,其两端分别面临左右侧护板11的内侧面的所述凹陷部位11a内部。
左右气囊21在分别折叠后被收容于凹陷部位11a内,同时配管48被收容在凹陷部位10a内,为了覆盖各个凹陷部位10a、11a,沿着左右侧护板11内侧面和靠背10的前面安装护罩片52。该护罩片52在各个气囊21和配管48膨胀时,依靠来自它们的按压力而破裂。
该儿童座椅1A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7、8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9、10中与图7、8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A,如图10(b)所示,在车辆侧发生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2a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来自该车室侧面S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该缓冲器42内的限制接近部件发生塑性变形。这样,后退成荷重承受面42a接近侧护板11,吸收冲击。
另外,荷重承受面42a一后退,缓冲器42的容积变小,气体通过连通口100从该缓冲器42流入一方气囊21内。该气体再从该一方气囊21经由配管48流入另一方气囊21内。这样,如图10(b)所示,左右气囊21、40在儿童头部和左右侧护板11、11之间鼓起,从左右两侧支撑儿童头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另外,如图所示,配管48也在儿童头部后方膨胀,支撑儿童的后脑勺,也吸收冲击。
该儿童座椅1A,通过缓冲器42来吸收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了高荷重时的冲击。另外,通过在儿童头部和其左右侧方的侧护板11之间膨胀的气囊21、40,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在连通左右缓冲器42和气囊21的连通口100设置检查阀102,以便允许从缓冲器42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通过各个气囊21支撑儿童的侧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向缓冲器42内,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头部。
该儿童座椅1A在有人要倚靠该儿童座椅1A时,该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时撞上儿童座椅1A时的冲击也通过缓冲器42被吸收。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连通,缓冲器42接受荷重而减容,从而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移动到气囊21内,气囊21膨胀,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图11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中和图9相同部分的剖面图(端面图),图(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b表示气囊膨胀时。
该儿童座椅1B也在儿童座椅主体2的左右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空腔的缓冲器42A,左右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通过设在各个侧护板11上部的连通口100连通。
和图9、图10的实施方式相同,在该连通口100设有检查阀(止回阀)102,以便允许从缓冲器42A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另外,左右气囊21还通过配管48而相互连通。该配管48沿着儿童座椅主体2的靠背10的前面而设置。沿着左右侧护板11内侧面和靠背10的前面而设置的护罩片52,在各个气囊21和配管48膨胀时,依靠来自它们的按压力而破裂。
在该实施方式中,缓冲器42A具有使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63。气袋64被配置成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重叠在连通口100上的状态。盖罩63形成包围该气袋64朝外的侧面和侧周面的半壳形状,其周缘部全周气密地接合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上。
该气袋64是由合成树脂薄膜材料构成的袋体,在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以使内部气体流出。在该气袋64内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1.5~3个大气压)的空气。
盖罩63由半壳形状的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该儿童座椅1B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9、10的儿童座椅1A相同,图11中与图9、10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B如图11(b)所示,在发生车辆侧面冲突时等,在儿童座椅1B撞击车室侧面S时,从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42A施加高荷重,压迫该缓冲器42A内的气袋64。当该气袋64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分别面临连通孔44的部位破裂,该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该气体通过连通口100流入一方气囊21内。该气体再经由配管48流入另一方气囊21内。这样,如图11(b)所示,左右气囊21在儿童头部和左右侧护板11、11之间鼓起,从左右两侧支撑儿童头部,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另外,如图所示,配管48也在儿童头部后方膨胀,支撑儿童的后脑勺,也吸收冲击。
从气袋64内流出气体,从而可以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B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B,在用于把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00也设有检查阀102,以便允许从该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通过各个气囊21支撑儿童的侧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向气袋64侧,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头部。
该儿童座椅1B利用气袋64的放出气体来使气囊21膨胀,并且气袋64通过施加给该气袋64的荷重而破裂并放出气体,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及其引爆装置。因此,儿童座椅1B的结构简单且重量轻。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袋64内封入高于大气压的气压,但也可以封入大气压气体。该情况下,通过使气袋容积大于图示的气袋64,可以使气袋膨胀得充分大。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方式。例如,如前所述,配管48也可以是不膨胀式配管。另外,也可以在气囊21、40设置放气孔。
实施方式3
图1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13(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13(b)表示气囊膨胀时。
如图12所示,该儿童座椅1A由供儿童落座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进行锁定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A通过大人用安全带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大人用安全带插通到从儿童座椅1A后部贯通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开口(省略图示)。
该儿童座椅1A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置空腔的缓冲器42。这些气囊21和缓冲器42通过设在各个侧护板11上部的开口44而连接。在气囊21内设有用于从缓冲器42内接受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通过该气体接受口21a平时连通。
如图13(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A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如图12所示,缓冲器4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边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该缓冲器42具有:接合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的基座垫46;该基座垫46的相反侧的荷重承受面48;连接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周缘部分的侧周面50;和脚状体52,用于限制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接近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分别形成和侧护板11的侧面大致相似的形状,并且它们的大小基本可以整个重叠在侧护板11的侧面。另外,侧周面50形成在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接近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该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50中与荷重承受面48的相反侧周缘部整个全周被气密地固定在基座垫46的周缘部。
这些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上述脚状体52被架设在这些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之间。该脚状体52的结构是在该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的方向被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荷重时,该脚状体52发生弯曲,以允许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
在基座垫46的上部设有使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流出的气体流出口46a。该气体流出口46a露出于设在侧护板11上部的所述开44内。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被气密地固定在该气体流出口46a的周缘部。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该气体流出口46a的周缘部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这样,气囊21在连接缓冲器42的基座垫46的同时,通过该气体接受口21a和气体流出口46a连通它们的各个内部空间。
在向侧护板11安装缓冲器42时,使气囊21从侧护板11的外侧通过开44内,并同时使基座垫46接合在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
通过开口44设于侧护板11内侧的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3(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该开口44的周缘部从周围凹陷一定程度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另外设有护罩片56,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56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囊21设有气囊用纽带40t,被用作限制该气囊21的膨胀形状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和放气孔40v,被用作使所膨胀后的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的放气装置。在左右各缓冲器42设有被用作防止局部膨胀装置的缓冲器用纽带42t,用于防止在该缓冲器42被部分按压时,该缓冲器42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该气囊用纽带40t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绳状(或带状)。在气囊21膨胀时,利用该纽带40t连接与儿童的侧头部对峙的面(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该纽带40t的一端通过缝合或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的内面,另一端通过固定用具34被固定在该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和基座垫46上。
放气孔40v被设在当该气囊21膨胀时与侧护板11和靠背10及儿童身体等不对峙的部位(在图13(b)中是气囊21的上面)。
缓冲器用纽带42t的一端通过粘接及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的内面,另一端被固定在基座垫46上。在图中,在缓冲器42的气体流出46a的周缘部,纽带42t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用具34被固定在基座垫46上,但该纽带42t的端部在基座垫46上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图示以外的方式。
该纽带42t在缓冲器42内设有多个,通过该纽带42t使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在多处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缓冲器42出现局部鼓起,在缓冲器42仅局部被按压时,也能防止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流向未被按压的部分。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仅通过纽带42t,通过脚状体52也能连接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所以该纽带42t与该脚状体52协作动作,限制缓冲器42的局部鼓起。这些纽带42t和脚状体52的配置及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但它们优选配置成在整个荷重承受面48上没有偏移的分布状态。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A,如图13(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来自该车室侧面S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脚状体52弯曲。这样,后退成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吸收冲击。
此时,由于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接近,使缓冲器42的容积变小,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通过气体流出口46a和气体接受口21a移动到气囊21内。利用来自该缓冲器42的气体,如图13(b)所示,气囊21压破护罩片56,在侧护板11和儿童头部之间膨胀,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的气囊21的基端侧和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通过纽带40t连接,所以在气囊21膨胀时,防止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向儿童侧头部过度鼓起。这样,气囊21膨胀成正好收容在儿童侧头部和其左右侧护板11之间的空间。
膨胀后的气囊21在支撑儿童侧头部时,该气囊21内的气体从放气孔40v流出到外部,吸收施加到儿童侧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通过纽带42t限制缓冲器42的局部鼓起,例如,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该车室侧面S的窗户开口部(省略图示)开放,通过该窗户开口部下侧的车门饰缘(省略图示)仅压迫缓冲器42下侧时,缓冲器42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未被按压的该缓冲器42上部流出的状态下供给气囊21内。
该儿童座椅1A的气囊不会在座椅主体2的侧方鼓起,所以在有人想要倚靠在儿童座椅上时,不会给该人施加预定外的外力。另外,通过缓冲器42也吸收该儿童座椅1A撞上该人时的冲击。
在该实施方式,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是连通的,缓冲器42接受荷重而减容,从而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向气囊21内移动,气囊21膨胀,因此不需要气体发生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图14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1B的构成中与图13(a)、(b)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14(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14(b)表示气囊膨胀时。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置缓冲器62。如图14(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B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另外,缓冲器6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边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缓冲器62具有: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66。该气袋64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配置。在该侧护板11的上部设有贯通该侧护板11的多个开口68,气袋64重叠在该开口68上。
盖罩66的周缘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标号35表示把该盖罩66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气袋64内被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该气袋64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
盖罩66和前述的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及侧周面50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气囊21设有接受来自该气袋64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并全周气密地固定在该侧护板11上,以使所述开口68配置在气体接受口21a内。标号34表示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该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4(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开口68附近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和前述实施方式相同,设有护罩片74,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74也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囊21也设有用作膨胀形状限制装置的气囊用纽带60t;和用作放气装置的放气孔40v。在左右缓冲器62的各个气袋64内设有用作防止局部膨胀装置的气袋用纽带64t。
和前述实施方式的气囊用纽带40t相同,该气囊用纽带60t是在气囊21膨胀时连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的绳状物(或带状物)。该纽带60t的一端通过缝合或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的内面,另一端通过固定用具34被固定在该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和侧护板11的侧面。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放气孔60v设在鼓起气囊21的上面。
气袋用纽带64t的一端通过粘接及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气袋64的侧护板11的侧面(内侧面)64a,另一端被接合在该气袋64中与车室侧面S对峙的面(外侧面)64b的内面。
该纽带64t在气袋64内设有多个,通过该纽带64t使该气袋64的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在多处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气袋64出现局部鼓起。
该儿童座椅1B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2、13的儿童座椅1A相同,图14中与图12、13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B,如图14(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B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62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从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62施加高荷重、气袋64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面临前述开口68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开始膨胀。
如图14(b)所示,该气囊21压破护罩片74,在儿童头部和侧护板11之间膨胀,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此时,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从而也能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B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B的气囊21的基端侧和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通过纽带60t连接,所以在气囊21膨胀时,防止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向儿童侧头部过度鼓起。这样,气囊21膨胀成正好收容在儿童侧头部和其左右侧护板11之间的空间。
膨胀后气囊21在支撑儿童侧头部时,该气囊21内的气体从放气孔60v流出到外部,吸收施加到儿童侧头部的冲击。
另外,该儿童座椅1B通过纽带64t限制气袋64的局部鼓起,例如,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B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该车室侧面S的窗户开口部(省略图示)开放,通过该窗户开口部下侧的车门饰缘(省略图示)仅压迫气袋64下侧时,气袋64内的压力可靠增大,使气袋64破裂。
图15是表示另外其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1C的结构中和图14(a)、(b)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15(a)表示车辆冲突前,图15(b)表示车辆冲突时。
在该儿童座椅1C中,也在左右侧护板11上部侧面分别设有缓冲器83。但是,该实施方式没有在该侧护板11内侧设置气囊。
和前述缓冲器62相同,缓冲器83具有:填充了空气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84。在该盖罩84的侧周面设有连通外部的放气孔86。该气袋64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配置。盖罩84的周缘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标号35表示把该盖罩84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袋64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该气袋64内被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
盖罩84和前述的缓冲器62的盖罩66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各气袋64内也设有气袋用纽带82t,用于在该气袋64受到局部压迫时,防止该气袋64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和前述实施方式的气囊用纽带64t相同,该气袋用纽带82t的一端通过粘接或熔接等接合方式固定在该气袋64的侧护板11侧面(内侧面)82a的内面,另一端接合在该气袋64中与车室侧面S对峙的面(外侧面)82b的内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纽带82t在气袋64内也设有多个,通过该纽带82t使该气袋64的内侧面82a和外侧面82b在多处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气袋64出现局部鼓起。
该儿童座椅1C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4的儿童座椅1B相同,图15中与图14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C,如图15(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C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83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从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83施加高荷重、气袋64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面临前述放气孔86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从而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C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C通过纽带82t限制气袋64的局部鼓起,例如,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C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该车室侧面S的窗户开口部(省略图示)开放,通过该窗户开口部下侧的车门饰缘(省略图示)仅按压气袋64下侧时,气袋64内的压力可靠增大,使气袋64破裂。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形式。
例如,上述图12、13及图14的各实施方式是形成各个缓冲器或盖罩内部和气囊内部平常连通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通过止回装置来连通各个缓冲器或护罩片内部和气囊内部的结构,该止回装置用于允许从缓冲器或护罩片内向气囊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这种构成时,在膨胀后的气囊支撑儿童头部时,可以防止由于来自该儿童头部的荷重而使气体气囊内流向缓冲器或盖罩内,可以利用气囊可靠支撑儿童头部。
在上述图12、13及图14的各实施方式中图示了两个气囊用纽带,但气囊用纽带也可以仅设1个或3个以上。另外,气囊用纽带不仅可以设在膨胀时的气囊左右方向(儿童侧头部对峙面接近儿童侧头部的方向),也可以设在膨胀时的气囊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气囊的放气孔可以设置1个,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也可以在该放气孔设置薄膜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在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之前关闭该放气孔,在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将其打开(例如,裂开)。
在上述图12、13及图14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纽带作为气囊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但本发明也可采用纽带以外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放气孔作为使膨胀后的气囊内部的气体流出的放气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采用放气孔以外的结构。
在上述图12、13、图14及图15的各实施方式中,缓冲器或气袋用纽带仅配置在缓冲器或气袋的左右方向(朝向车室侧面鼓起的方向),但也可以配置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
作为该缓冲器或气袋的防止局部鼓起装置,也可以采用纽带以外的结构。例如,在图14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纽带64t连接气袋64的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合这些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来防止气袋64的鼓起。
实施方式4
图1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17是沿图16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17(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17(b)表示气囊膨胀时。
如图16所示,该儿童座椅1由供儿童乘坐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进行闭锁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使用大人用安全带14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13表示该安全带14的插通用开口。
该儿童座椅1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成为落座在该儿童座椅1上的儿童头部侧方的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安装有气囊装置20。
该气囊装置20具有:气囊21;用于收容该气囊21的壳体29;用作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的气体发生器26;和用于检测车辆冲突的传感器(省略图示)。该壳体29的一方侧面具有开放口24a。气囊21以折叠状态被收容在该壳体29内。气体发生器26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喷出气体。
如图17(b)所示,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侧护板11的上部、即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体发生器26以被配置在该气囊21内的状态被安装在壳体29的另一方侧面。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发生器26固定在壳体29的该另一方侧面的铆钉等固定用具。气囊21的基端侧夹在该气体发生器26的凸缘部和壳体29之间。
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设有面临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的气囊膨胀用开口30。气囊装置20如图17(a)所示,分别设在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以使壳体29的的侧面开放口24a与该开口30连通。从壳体29的侧面开放口24a的周缘部突起设置凸缘24b,该凸缘24b重叠在该开口30的周缘部,并被固定在侧护板11上。
另外,设有护罩片32,以从各个侧护板11内侧面封闭该开口30。该护罩片32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并打开该开口30。
如上构成的儿童座椅1,在汽车发生冲突时等,气囊装置20的传感器检测到该冲突,气体发生器26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喷出气体。如图17(b)所示,气囊21依靠来自该气体发生器26的气体而膨胀,压破护罩片32,并在儿童的侧头部和侧护板11之间鼓起。
通过用这样鼓起的气囊21支撑儿童头部,可以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所以气体发生器26即使是小容量的也足以。
图18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19是沿图18的IV-IV线的剖面图。图19(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19(b)表示气囊膨胀时。
该儿童座椅1A由供儿童乘坐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空腔的缓冲器42。这些气囊21和缓冲器42通过设在各个侧护板11上部的开口44而连接。在气囊21设有用于接受来自缓冲器42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通过该气体接受口21a平时连通着。
如图19(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在落座在儿童座椅1A上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如图18所示,缓冲器4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该缓冲器42具有:接合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的基座垫46;该基座垫46的相反侧的荷重承受面48;连接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周缘部分的侧周面50;和脚状体52,用于限制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接近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分别形成和侧护板11的侧面大致相似的形状,并且它们的大小基本可以重叠在侧护板11的整个侧面。另外,侧周面50形成在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接近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该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50中与荷重承受面48的相反侧周缘部整个全周被气密地固定在基座垫46的周缘部。
这些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上述脚状体52被架设在这些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之间。该脚状体52的结构是在该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的方向被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荷重时,该脚状体52发生弯曲,以允许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
在基座垫46的上部设有使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流出的气体流出口46a。该气体流出口46a露出于设在侧护板11上部的所述开44内。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被气密地固定在该气体流出口46a的周缘部。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该气体流出口46a的周缘部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这样,气囊21在连接缓冲器42的基座垫46的同时,通过该气体接受口21a和气体流出46a连通它们的各个内部空间。
在向侧护板11安装缓冲器42时,使气囊21从侧护板11的外侧通过开口44内,并同时使基座垫46接合在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
通过开口44设于侧护板11内侧的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9(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该开口44的周缘部从周围凹陷一定程度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另外设有和前述护罩片32相同的护罩片56,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56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该儿童座椅1A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6、17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18、19中与图16、17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A,如图19(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来自该车室侧面S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脚状体52弯曲。这样,后退成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吸收冲击。
此时,由于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接近,使缓冲器42的容积变小,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通过气体流出口46a和气体接受口21a移动到气囊21内。利用来自该缓冲器42的气体,如图19(b)所示,气囊21压破护罩片56,在侧护板11和儿童头部之间鼓出,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通过缓冲器42吸收在发生侧面冲突时等从侧方施加高荷重时的冲击。另外,利用在儿童头部和侧护板11之间鼓起的气囊21,可以吸收施加给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的气囊不会在座椅主体2的侧方鼓起,所以在有人要倚靠该儿童座椅1A时,不会向该人施加预定外的外力。另外,该人撞上儿童座椅1A时的冲击也通过缓冲器42被吸收。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连通,缓冲器42接受荷重而减容,从而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移动到气囊21内,气囊21膨胀,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图20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结构中和图19(a)、(b)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20(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20(b)表示气囊膨胀时。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也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有的缓冲器62。如图20(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在落座在儿童座椅1A上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缓冲器6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缓冲器62具有: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66。该气袋64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配置。在该侧护板11的上部设有贯通该侧护板11的多个开口68,气袋64重叠在该开口68上。
盖罩66的周缘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标号35表示把该盖罩66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气袋64内被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该气袋64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
盖罩66和前述的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及侧周面50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气囊21设有接受来自该气袋64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侧护板11上部内侧面,并全周气密地固定在该侧护板11上,以使所述开口68配置在气体接受口21a内。标号34表示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该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0(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开口68附近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和前述实施方式相同,设有护罩片74,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74也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该儿童座椅1B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8、19的儿童座椅1A相同,图20中与图18、19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B,如图20(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B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62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62施加高荷重、气袋64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面临前述开口68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开始膨胀。
如图20(b)所示,该气囊21压破护罩片74,在儿童头部和侧护板11之间鼓出,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此时,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从而也能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B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沿着儿童侧头部膨胀的气囊上设有纽带等膨胀形状限制装置;和放气孔等放气装置。图21~图23表示具有该纽带和放气孔的实施方式,图21是图16、17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相当于图17(b)的图),图22是图18、19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相当于图19(b)的图),图23是图20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纽带及放气孔的儿童座椅的重要部分剖面图(相当于图20(b)的图)。
图21的实施方式在图16、17的儿童座椅1中,在气囊21设有用于限制该气囊21的膨胀形状的纽带22t,和用于使膨胀后的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的放气孔22v。
在图21的儿童座椅1中,利用绳状(或带状)纽带22t连接在气囊21膨胀时与儿童的侧头部对峙的面(儿童侧头部对峙面)22f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该纽带22t的一端通过缝合或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22f的内面,另一端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一起被夹持在气体发生器26的凸缘部和壳体29之间。
放气孔22v被设在当该气囊21膨胀时与侧护板11和靠背10及儿童身体等不对峙的部位(在图21中是气囊21的上面)。
该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6、17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图21中与图16、17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图21的儿童座椅1,利用纽带22t连接气囊21的基端侧和儿童侧头部对峙面22f,所以在气囊21膨胀时,可以防止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22f向儿童侧头部过度鼓起。这样,气囊21膨胀成正好收容在儿童侧头部和其左右侧护板11之间的空间。
该气囊21在支撑儿童侧头部时,该气囊21内的气体从放气孔22v流出到外部,吸收施加到儿童侧头部的冲击。
在该实施方式中,限制儿童侧头部对峙面22f在气囊21膨胀时的鼓起,所以作为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体发生器26,即使采用容量较小的发生器,也能使气囊21充分快地膨胀。
图22的实施方式在图18、19的儿童座椅1A中,在气囊21设有被用作该气囊21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的气囊用纽带40t,和放气孔40v,被用作使所膨胀后的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的放气装置,同时在配置于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的各缓冲器42设有缓冲器用纽带42t,用于防止在该缓冲42被部分按压时,该缓冲器42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在图22的儿童座椅1A中,也利用绳状(或带状)纽带40t  接在气囊21膨胀时的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该纽带40t的一端通过缝合或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的内面,另一端通过固定用具34与该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一同被固定在基座垫46上。另外,在该气囊21的上面设有放气孔40v。
缓冲器用纽带42t的一端通过粘接及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的内面,另一端被固定在基座垫46上。在图22中,在缓冲器42的气体流出口46a的周缘部,纽带42t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用具34被固定在基座垫46上,但该纽带42t的端部在基座垫46上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图示以外的方式。
该纽带42t在缓冲器42内设有多个,通过该纽带42t使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在多处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缓冲器42出现局部鼓起,在缓冲器42仅局部被按压时,也能防止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流向未被按压的部分。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仅通过纽带42t,通过脚状体52也能连接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所以该纽带42t与该脚状体52协作动作,限制缓冲器42的局部鼓起。这些纽带42t和脚状体52的配置及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但它们优选配置成在整个荷重承受面48上没有偏移的分布状态。
该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A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18、19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图22中与图18、19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图22的儿童座椅1A,利用纽带40t连接气囊21的基端侧和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所以在气囊21膨胀时,可以防止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40f向儿童侧头部过度鼓起。这样,气囊21膨胀成正好收容在儿童侧头部和其左右侧护板11之间的空间。
膨胀后的气囊21在支撑儿童侧头部时,该气囊21内的气体从放气孔40v流出到外部,吸收施加到儿童侧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通过纽带42t防止缓冲器42的局部鼓起,例如,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该车室侧面S的窗户开口部(省略图示)开放,通过该窗户开口部下侧的车门饰缘(省略图示)仅按压缓冲器42下侧时,缓冲器42内的气体可以在不向未被按压的该缓冲器42上部流出的状态下可靠地供给气囊21内部。
图23的实施方式在图20的儿童座椅1B中,在气囊21设有被用作该气囊21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的气囊用纽带60t,和放气孔60v,被用作使所膨胀后的该气囊21内的气体流出到外部的放气装置,同时在配置于左右侧护板11的外侧面的各缓冲器62的气袋64设有气袋用纽带64t,用于防止在该气袋64被部分按压时,该气袋64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在图23的儿童座椅1B中,也利用绳状(或带状)纽带60t连接在气囊21膨胀时的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和该气囊21的基端侧。该纽带60t的一端通过缝合或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在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的内面,另一端和该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一起通过固定用具34被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上。另外,在该气囊21的上面设有放气孔60v。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被收容于左右两缓冲器62内的气袋6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气袋用纽带64t。该纽带64t的一端通过粘接和熔接等接合方式被固定在该气袋64的侧护板11侧一面(内侧面)64a的内面,另一端接合在该气袋64中与车室侧面S对峙的一面(外侧面)64b的内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纽带64t在气袋64内也设有多个,通过该纽带64t使该气袋64的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在多处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防止气袋64出现局部鼓起。
该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B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20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图23中与图20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图23的儿童座椅1B,利用纽带60t连接气囊21的基端侧和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所以在气囊21膨胀时,可以防止该儿童侧头部对峙面60f向儿童侧头部过度鼓起。这样,气囊21膨胀成正好收容在儿童侧头部和其左右侧护板11之间的空间。
膨胀后的气囊21在支撑儿童侧头部时,该气囊21内的气体从放气孔60v流出到外部,吸收施加到儿童侧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B通过纽带60t限制气袋64的局部鼓起,例如,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B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该车室侧面S的窗户开口部(省略图示)开放,通过该窗户开口部下侧的车门饰缘(省略图示)仅按压气袋64下侧时,气袋64内的压力可靠增大,气袋64破裂。
在上述图21~23的实施方式中图示了两个气囊用纽带,但气囊用纽带也可以仅设1个或3个以上。另外,气囊用纽带不仅可以设在膨胀时的气囊左右方向(儿童侧头部对峙面接近儿童侧头部的方向),也可以设在膨胀时的气囊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气囊的放气孔可以设置1个,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也可以在该放气孔设置薄膜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在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之前关闭该放气孔,在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将其打开(例如,裂开)。
在上述图21~23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纽带作为气囊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但本发明也可采用纽带以外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图21~23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放气孔作为使膨胀后的气囊内部的气体流出的放气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采用放气孔以外的结构。
在上述图22、23的实施方式中,缓冲器或气袋用纽带仅配置在缓冲器或气袋的左右方向(朝向车室侧面鼓起的方向),但也可以配置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
作为该缓冲器或气袋的防止局部鼓起装置,也可以采用纽带以外的结构。例如,在图23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纽带64t连接气袋64的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合这些内侧面64a和外侧面64b,来防止气袋64的鼓起。
图24是表示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结构中和前述图20(a)、(b)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24(a)表示车辆冲突前,图24(b)表示车辆冲突时。
该儿童座椅C也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侧面分别设有缓冲器83。但是,该实施方式没有在该侧护板11内侧设置气袋。
和前述缓冲器62相同,缓冲器83具有:填充了空气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84。在该盖罩84的侧周面设有连通外部的放气孔86。该气袋64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配置。盖罩84的周缘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标号34表示把该盖罩84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袋64也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该气袋64内被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
盖罩84和前述的缓冲器62的盖罩66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该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1C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20的儿童座椅1B的结构相同,图24中与图20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C,如图20(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C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83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从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83施加高荷重、气袋64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面临前述放气孔86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从而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C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形式。
实施方式5
图2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26是说明气囊动作的儿童座椅的概略纵剖面图。图27是胸垫部分的纵剖面图。
如图25所示,该儿童座椅1由供儿童落座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壁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突设于前方。该侧护壁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进行闭锁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被设置成使落座后的儿童朝向汽车前方的状态。该儿童座椅1通过大人用安全带14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13表示该安全带14的插通用开口。
该儿童座椅1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如图2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胸垫7具有:空腔壳状壳体29;折叠后被收容在该壳体29内的气囊21;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护罩片23等。该气袋64配置在壳体29后面(朝向儿童身体B的一面)外侧。在壳体29的后面设有多个开口25,气袋64重叠在该开口25上。该气袋64内被封入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1.5~3个大气压)的空气。该气袋64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该护罩片23由半刚性的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该护罩片23被安装在壳体29的后面。
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通过固定用具34被安装在壳体29的后面。该气体接受口21a被配置成包围各个开口25的状态。
在壳体29的上面设有开口27。该开口27通过防护盖28被封闭着。在该防护盖28上设有撕裂线28a。
如上构成的儿童座椅1在汽车发生冲突时,在儿童的身体B以超过规定速度向前方移动时,按压力通过护罩片23施加到气袋64上,气袋64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这样,气袋64中面临开口25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开始膨胀。
该气囊21从里侧按压防护盖28,防护盖28沿着撕裂线28a断裂。气囊21通过开口27从胸垫7在上方膨胀,按图26(b)所示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施加到头部乃至颈部的冲击。该气囊21的上部进入儿童头部的颚下时,抑制颈部的向前弯曲,可以吸收此时的冲击。
气袋64内的气体通过开口25流出,从而也吸收施加到接触护罩片23的儿童胸部或腹部的冲击。因此,气袋64也起着缓冲器的功能。
该儿童座椅1利用气袋64放出的气体使气囊21膨胀,并且气袋64被儿童的身体按压而破裂并放出气体,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及其引爆装置。因此,儿童座椅1的结构简单且轻。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袋64内被封入高于大气压的气压,但也可以封入大气压气体。该情况下,通过使气袋容积大于图示的气袋64,可以使气袋膨胀得足够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气囊装配在胸垫上,但也可以把气囊装配在冲击挡板等其他支撑体上。
图28表示具有冲击挡板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30的透视图,图29是其侧面图。
该儿童座椅30具有儿童座椅主体40和冲击挡板80。儿童座椅主体2具有座垫41、靠背10和左右侧护壁43。在左右侧护壁43的外面设有前后方向的槽44。
另外,设有跨越座垫41的左右侧护壁43、43之间的冲击挡板80。在该冲击挡板80的左右两侧面下部设有卡扣部件51,把该冲击挡板80配置成跨越侧护壁43、43的桥状,以便把该卡扣部件51配合在槽44上。
在该冲击挡板80的左右两侧护壁设有从前方切入的切槽52。通过把大人用安全带14插通到各个切槽52、52中,儿童座椅30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同时冲击挡板80被固定在儿童座椅30上。安全带14的舌片60安装在带扣装置61上。
气袋64沿着该冲击挡板80的后面而配置。该气袋64的结构和前述气袋64相同。
从该气袋64导入气体并膨胀的气囊21被配置在冲击挡板80内的上面部分。在冲击挡板80的上面设有在该气囊21膨胀时开裂的撕裂线55。
在汽车发生冲突,落座于儿童座椅30上的儿童身体按压气袋64,该气袋64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气袋64内的气体被导入气囊21,该气囊21突破冲击挡板80的上面,按图29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上方膨胀。利用该膨胀后的气囊21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该冲击。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有用于限制膨胀后的气囊形状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使气体从膨胀后的气囊流出以吸收冲击的放气装置;或者在气袋被按压时防止该气袋出现局部膨胀的防止局部膨胀装置。
图30、31是具有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放气装置及作为防止局部膨胀装置的气囊用纽带、放气孔以及气袋用纽带的儿童座椅的胸垫7A的剖面图,图30相当于图27(a),图31相当于图27(b)。
在该胸垫7A中,在当气囊21膨胀时位于上端的气囊上端部连接气囊以纽带21t的前端。该纽带21t的基端通过所述固定用具34连接壳体29的后面。该纽带21t是细长的带状,前端通过缝合、接合等接合方式接合在气囊21的上端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仅例示了一个纽带21t,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另外,纽带不仅可以设在上下方向,也可以设在气袋21的左右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
在该气囊21膨胀时,在壳体29的上方并且成为气袋前面的位置设有放气孔21v。该放气孔21v不仅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也可以在放气孔21v设置薄膜等压力保持装置,用于在气囊2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之前,封闭放气孔21v,在气囊21内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开放(例如开裂)。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气袋以纽带22t连接气袋64的前面(与壳体29对峙的面)22f和后面(与儿童对峙的面)22r。该纽带22t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树脂浸渍布等构成,端部通过粘接接合在该前面22f和后面22r。但是,纽带的材料和接合方式不限定于此。
在该实施方式中,图示了3个纽带22t,但不限定于此。另外,纽带22t被配置在前后方向,但也可以配置在上下方向和左右宽度方向。
该图30、31的儿童座椅7A的其他构成与图25~27的儿童座椅相同。
具有这样构成的胸垫7A的儿童座椅1,在汽车发生冲突时,在儿童的身体B以超过规定速度向前方移动时,按压力通过护罩片23施加到气袋64上,气袋64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这样,气袋64中面临开口25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按图31所示膨胀,直到纽带21t拉紧。此时,气囊21膨胀时的最大高度受到纽带21t的限制。
该膨胀后的气囊21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施加到头部乃至颈部的冲击。该气囊21的上部进入儿童头部的颚下时,抑制颈部的向前弯曲,可以吸收此时的冲击。
在儿童的身体按压该气囊21时,气囊21内的气体通过放气孔21v流出,从而也吸收冲击。另外,气袋64内的气体通过开口25流出,从而也吸收施加到接触护罩片23的儿童胸部或腹部的冲击。
该胸垫7A如前所述,在气袋64内设有气袋用纽带22t。因此,在图30状态下,例如,仅护罩片23的下部或仅上部被局部按压时,通过该纽带22t阻止气袋64的上部或下部出现局部鼓起。因此,即使气袋64被部分按压时,气袋64内的压力随着该按压力而增大。所以,在该按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气袋64内的压力可靠地上升到规定压力以上,气袋64破裂,气体流出到气囊21内。
图30、31在图25~27的儿童座椅的气囊及气袋上设有纽带及放气孔,但也可以在图28、29的儿童座椅的气囊21及气袋64上设置纽带及放气孔。
上述实施方式均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也可以是图示以外的方式。
例如,虽然未图示,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沿着胸垫的壳体后面或冲击挡板的后面设置空腔的缓冲器,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气囊内部的结构,以取代气袋。这种构成时,在车辆发生冲突时,该缓冲器支撑儿童身体以吸收冲击,同时缓冲器被儿童身体按压,从而该缓冲器内的气体通过连通部件流入气囊内,这样,气囊膨胀并支撑儿童的头部。
实施方式6
图3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33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图33(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33(b)表示气囊膨胀时。
如图32所示,该儿童座椅1由供儿童落座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朝向前方突设成壁状。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在该胸垫7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安全带6的后部被引到靠背10内,并被卷绕在设于座椅主体2内的带紧急锁定机构的安全带伸缩器中(省略图示)。在汽车发生冲突时,伸缩器进行闭锁动作,阻止安全带6被引出。该安全带伸缩器也可以省略。
该儿童座椅1使用大人用安全带14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省略图示)。13表示该安全带14的插通用开口。
该儿童座椅1可以如下使用,让儿童坐在座椅主体2上,给儿童佩带安全带6,把穿通舌片8卡到带扣装置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设置空腔的缓冲器42。这些气囊21和缓冲器42通过设在各个侧护板11上部的开口44而连通。在缓冲42设有用于连通该缓冲器42和气囊21内部的彼此内部空间的连通口100,在气囊21设有气体接受口21a,以便通过该连通口100接受来自缓冲器42的气体。
在该连通口100设有用作止回装置的检查阀(止回阀)102,以允许从缓冲器42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收容在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是空气(大气)。
如图33(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落座于该儿童座椅1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另外,如图32所示,缓冲器4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边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缓冲器42具有:接合在侧护板11的外侧面的基座垫46;该基座垫46的相反侧的荷重承受面48;连接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周缘部分的侧周面50;和脚状体52,用于限制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的接近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分别形成和侧护板11的侧面大致相似的形状,并且它们的大小基本可以整个重叠在侧护板11的侧面。另外,侧周面50形成在该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接近的方向可以收缩的蛇腹状。
该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一体形成的,该侧周面50中与荷重承受面48的相反侧周缘部的整个全周被气密地固定在基座垫46的周缘部。
这些荷重承受面48和侧周面50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上述脚状体52被架设在这些基座垫46和荷重承受面48之间。该脚状体52的结构是在该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的方向被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荷重时,该脚状体52发生弯曲,以允许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
在基座垫46的上部设有用于连通该缓冲器42和气囊21的彼此内部空间的连通口100。该连通口100露出于设在侧护板11上部的所述开口44内。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100形成小孔状,分别设有多个,并且被配置成分别相互邻接的状态。
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基座垫46上,其全周被整个气密地固定在该基座垫46上,以使该连通口100被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内。标号34表示用于把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该基座垫46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检查阀102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片状物,如图33(a)所示,它叠合在基座垫46的侧面上,以便从气囊21侧覆盖连通口100。
如图33(a)所示,该检查阀102的下部通过所述固定用具34和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一起被固定在该基座垫46的侧面上。该检查阀102的上部通过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上侧周缘部固定在基座垫46上的固定用具34,被按压在该基座垫46的侧面上。如图所示,该检查阀102被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内侧(气囊21的内部侧)。
在缓冲器4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0要流向气囊21内时,如图33(b)所示,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检查阀102的上部从固定用具34中脱出,从基座垫46的侧面离开。这样,连通口100开放,允许从缓冲器42到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
另一方面,在气体从气囊21通过连通口100向缓冲器42内移动时,检查阀102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基座垫46的侧面,关闭连通口100,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出到缓冲42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检查阀102是由橡胶片构成的,该橡胶片可以柔软地从平坦状态变形成弯曲状态,同时在弯曲被解除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平坦状态。但是,构成该片状检查阀102的材料除了橡胶片以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片和金属薄板、布等。
在向侧护板11安装缓冲器42时,使气囊21从侧护板11外侧通过开口44内,同时把基座垫46接合在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
通过开口44设于侧护板11内侧的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3(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该开口44的周缘部从周围凹陷一定程度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另外设有护罩片56,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56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如图33(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来自该车室侧面S的荷重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脚状体52弯曲。这样,后退成荷重承受面48接近基座垫46,吸收冲击。
此时,由于荷重承受面48和基座垫46接近,使缓冲器42的容积变小,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0移动到气囊21内。利用来自该缓冲器42的气体,如图33(b)所示,气囊21压破护罩片56,在侧护板11和儿童头部之间鼓出,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在用于连通缓冲器42和气囊21的彼此内部空间的连通口100设有检查阀102,以允许从该缓冲器42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在气囊21支撑儿童的侧头部时,防止气体从气囊42内流向缓冲器42,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的侧头部。
另外,该儿童座椅1的气囊不向座椅主体2的侧方鼓起,所以即使在有人想要倚靠该儿童座椅1时,不会向该人施加预定以外的外力。而且,儿童座椅1撞击该人时的冲击也可以通过缓冲器42被吸收。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21内部和缓冲器42内部是连通的,缓冲器42接受荷重并进行减容,从而使该缓冲器42内的气体向气囊21内移动,使气囊21膨胀,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等气囊膨胀装置。
图34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结构中和图33(a)、(b)相同部分的剖面图,图34(a)表示气囊不膨胀时,图34(b)表示气囊膨胀时。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护板11的上部内侧面分别设有气囊21,在各个侧护板11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缓冲器62。如图34(b)所示,该气囊21的大小形成仅能在就座于儿童座椅1A的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状态。而且,该缓冲器62沿着该侧护板11的外侧面,从靠背10的两侧边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缓冲器62具有: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盖罩66。该气袋64沿着侧护板11的外侧面配置。盖罩66的周缘部被整个气密固定在侧护板11的侧面。标号34表示把该盖罩66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该气袋64是由合成树脂薄膜材料构成的袋体,当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并使内部气体流出。该气袋64内密封有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大气压)的空气。
盖罩66和前述的缓冲器42的荷重承受面48及侧周面50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在侧护板11上部设有把从气袋64内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04。该气袋64被配置成重叠在该连通口104上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104形成小孔状,分别设有多个,并且被配置成分别相互邻接的状态。
气囊21设有通过该连通口104接受来自该气袋64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侧护板11的内侧面,并全周气密地固定在该侧护板11上,以使所述连通口104配置在气体接受口21a内。标号34表示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在连通口104作为止回装置设有检查阀106,以允许从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该检查阀106是和前述图32、33实施方式中的检查阀102相同的片状物,被叠合在侧护板11的内侧面,以便从气囊21侧覆盖连通口104。
如图34(a)所示,该检查阀106的下部通过所述固定用具34和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一起被固定在该侧护板11的侧面上。该检查阀106的上部通过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上侧周缘部固定在侧护板11上的固定用具34,被按压在该侧护板11的侧面上。如图所示,该检查阀106被配置在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内侧(气囊21的内部侧)。
在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4要流向气囊21内时,如图34(b)所示,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检查阀106的上部从固定用具34中脱出,从侧护板11的侧面离开。这样,连通口104开放,允许从气袋64到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
另一方面,在气体从气囊21通过连通口104向气袋64内移动时,检查阀106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侧护板11的侧面,关闭连通口104,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出到气袋64侧。
气囊21沿着该侧护板11的内侧面被折叠成平坦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4(a)所示,侧护板11内侧的开口68附近形成凹陷阶梯部,气囊21的折叠体被配置在该凹陷阶梯部内。
和前述实施方式相同,设有护罩片74,以便从侧护板11内侧覆盖该气囊21的折叠体和所述凹陷阶梯部。该护罩片74在气囊21膨胀时,依靠来自该气囊21的按压力而破裂。
该儿童座椅1A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32、33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34中与图32、33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这样构成的儿童座椅1A,如图34(b)所示,在车辆发生侧面冲突等时,儿童座椅1A撞上该车室侧面S时,缓冲器62承受该车室侧面S。在从车室侧面S向缓冲器62施加高荷重、气袋64的内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袋64中面临前述连通口104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该气体通过连通口104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开始膨胀。
如图34(b)所示,该气囊21压破护罩片74,在儿童头部和侧护板11之间鼓出,支撑儿童的侧头部,吸收施加到儿童头部的冲击。
此时,气袋64内的气体流出,从而也能吸收从车室侧面S向儿童座椅1A施加荷重时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A在把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04也设有检查阀106,以允许从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21承受儿童的侧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向气袋64侧,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的侧头部。
图35是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的透视图,图36是说明气囊动作的儿童座椅的概略纵剖面图,图37是胸垫部分的纵剖面图。
如图35所示,该儿童座椅1B由供儿童落座的座椅主体2和可以倾斜支撑该座椅主体2的基座3构成。座椅主体2具有:放置儿童臀部的座垫12;儿童背部及后脑勺可以倚靠的靠背10;和侧护板11,从该靠背10的左右两侧突设于前方。该侧护板11从靠背10的两侧延伸到座垫12的左右侧边。
在座椅主体2设有用于束缚儿童的两个儿童用安全带6。该儿童用安全带6插通到穿通舌片8中。从座垫12前部朝向上方立起设有胸垫7A。在该胸垫7A设有卡紧该穿通舌片8的两个带扣装置9。
如图3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胸垫7A具有:空腔壳状壳体29;折叠后被收容在该壳体29内的气囊21;使该气囊21膨胀的气袋64;和覆盖该气袋64的护罩片23等。该气袋64配置在壳体29后面(朝向儿童身体B的一面)外侧。该护罩片23被安装在壳体29的后面。
该气袋64和前述图34的气袋64相同,是由合成树脂薄膜材料构成的袋体,当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并使内部气体流出。该气袋64内密封有压力高于大气压(例如约1.5~3个气压)的空气。护罩片23和前述图34的盖罩66相同,由半刚性合成树脂成形体和覆盖其表面的无纺布构成。
在壳体29的后面设有用于把从气袋64内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08。该气袋64被配置成重叠在该连通口108上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108形成小孔状,分别设有多个,并且被配置成分别相互邻接的状态。
气囊21设有通过该连通口108接受来自该气袋64的气体的气体接受口21a。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叠合在壳体29的后面,并全周气密地固定在该壳体后面,以使所述连通口108配置在气体接受口21a内。标号34表示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周缘部固定在该壳体后面的铆钉等固定用具。
在连通口108设有被用作止回装置的检查阀110,以允许从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该检查阀110是和前述图32、33及图34实施方式中的检查阀102、106相同的片状物,被叠合在该壳体29的后面,以便从气囊21侧覆盖连通口108。
如图37(a)所示,该检查阀110的下部通过所述固定用具34和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21a一起被固定在该壳体29的后面。该检查阀110的上部通过把该气体接受口21a的上侧周缘部固定在该壳体后面的固定用具34,被按压在该壳体的后面。
在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8要流向气囊21内时,如图37(b)所示,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检查阀110的上部从固定用具34中脱出,从壳体后面离开。这样,连通口108开放,允许从气袋64到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
另一方面,在气体从气囊21通过连通口108向气袋64内移动时,检查阀110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壳体的后面,关闭连通口108,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出到气袋64侧。
在壳体29的上面设有开口27。该开口27通过防护盖28被封闭着。在该防护盖28上设有撕裂线28a。
该儿童座椅1B的其他构成和前述图32、33的儿童座椅1相同,图35~37中与图32、33相同的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如上构成的儿童座椅1B在汽车发生冲突时,在儿童的身体B以超过规定速度向前方移动时,按压力通过护罩片23施加到气袋64上,气袋64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这样,气袋64中面临连通口108的部位破裂,气袋64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8流入气囊21内,气囊21开始膨胀。
该气囊21从里侧按压防护盖28,防护盖28沿着撕裂线28a断裂。气囊21通过开口27从胸垫7在上方膨胀,按图36(b)所示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施加到头部乃至颈部的冲击。该气囊21的上部进入儿童头部的颚下时,抑制颈部的向前弯曲,而且可以吸收此时的冲击。
气袋64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08流出,从而也吸收施加到接触护罩片23的儿童胸部或腹部的冲击。
该儿童座椅1B在把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08也设有检查阀110,以允许从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21承受儿童的侧头部时,可以防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向气袋64侧,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的侧头部。
该儿童座椅1B利用气袋64放出的气体使气囊21膨胀,并且气袋64被儿童的身体按压而破裂并放出气体,所以不需要气体发生器及其引爆装置。因此,儿童座椅1B的结构简单且轻。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袋64内被封入高于大气压的气压,但也可以封入大气压气体。该情况下,通过使气袋容积大于图示的气袋64,可以使气囊膨胀得足够大。
本发明也可以用在壳体29的后面安装类似前述图32、33的缓冲器42的空腔缓冲器,通过带检查阀的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气囊21内部的结构,来取代气袋6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气囊装配在胸垫上,但也可以把气囊装配在冲击挡板等其他支撑体上。
图38表示具有冲击挡板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儿童座椅1C的透视图,图39(a)是其侧面图,图39(b)是冲击挡板的侧面图。
该儿童座椅1C具有儿童座椅主体2A和冲击挡板80。儿童座椅主体2A具有座垫12A、靠背10A和左右侧护板11A。在左右侧护板11A、11A的外面设有前后方向的槽15。
另外,设有跨越座垫12A的左右侧护板11A、11A之间的冲击挡板80。在该冲击挡板80的左右两侧面下部设有卡扣部件81,把该冲击挡板80配置成跨越侧护板11A、11A的桥状,以便把该卡扣部件81配合在槽15上。
在该冲击挡板80的左右两侧护板设有从前方切入的切槽82。通过把大人用安全带14插通到各个切槽82、82中,儿童座椅1C被固定在汽车座席上,同时冲击挡板80被固定在儿童座椅1C上。安全带14的舌片90安装带扣装置91上。
如图39(b)所示,气袋64沿着该冲击挡板80的后面80a而配置。该气袋64的结构和前述气袋64相同。
从该气袋64导入气体并膨胀的气囊21被配置在冲击挡板80内的上面部分。在冲击挡板80的上面设有在该气囊21膨胀时开裂的撕裂线85。
在冲击挡板80的后面80a设有用于把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12,气囊21的气体接受口(省略标号)的周缘部通过铆钉等固定用具(省略图示)被固定在冲击挡板80的后面80a,以便把该连通口112配置该气体接受口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该连通口112也设有检查阀114。该检查阀114和前述的图34实施方式采用的检查阀110相同,它叠合在冲击挡板80的后面,以从气囊21侧覆盖连通口112。
在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通过连通口112要流向气囊21内时,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检查阀114从冲击挡板80的后面离开,连通口112开放,允许从气袋64到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另外,在气体从气囊21通过连通口112向气袋64内移动时,检查阀114通过该气体的按压力被按压在壳体的后面,关闭连通口108,阻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出到气袋64侧。
在汽车发生冲突,落座于儿童座椅1C上的儿童身体按压气袋64,该气袋64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气袋64内的气体被导入气囊21,该气囊21突破冲击挡板80的上面,按图39(a)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上方膨胀。利用该膨胀后的气囊21支撑儿童的头部,吸收该冲击。
该儿童座椅1C,在用于把从气袋64流出的气体导入气囊21内的连通口112也设有检查阀114,以允许从气袋64向气囊21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所以在气囊21支撑儿童的身体时,防止气体从该气囊21流向气袋64侧,能够利用气囊21可靠地支撑儿童的身体。
上述实施方式均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也可以是图示以外的方式。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不会给儿童带来不舒适感、结构简单且轻、并且在紧急情况时能充分保护儿童的儿童座椅。

Claims (65)

1.一种儿童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其内部是空腔状态,通过向该气囊内供给该空腔内的气体,使该气囊膨胀,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该缓冲器,可以从各个缓冲器的空腔向该气囊内供给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缓冲器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3.一种儿童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其内部是空腔状态,通过向该气囊内供给该空腔内的气体,使该气囊膨胀,其特征在于,
该缓冲器内被划分成多个空腔,可以从各个空腔向该气囊内供给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空腔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5.一种儿童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
多个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面设置,其内部形成空腔。
6.一种儿童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供儿童乘坐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面设置,其内部被划分成多个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放气装置,在该空腔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放出该空腔内的气体。
8.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就座儿童的头部左右两侧设置气囊,在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左右两侧的气囊膨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仅在儿童的左右侧头部附近膨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车辆冲撞或翻转等的传感器;和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设在该座椅主体上的气囊;和
分别沿着左右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
该缓冲器是空腔的,内部收容有气体,并设有气体通路,在该缓冲器被按压时,该缓冲器内部的气体供给左右两侧气囊,使左右两侧气囊膨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设有止回装置,以便允许从缓冲器内向气囊内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路的至少一部分是在气体通过时扩张的配管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气体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被封入该缓冲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利用大气压在该缓冲器内部收容有气体。
16.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其内部形成空腔,通过向该气囊内供给该空腔内的气体,使该气囊膨胀,其特征在于,
在该缓冲器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是纽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是脚状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是气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利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向该气腔封入气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
22.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儿童就座用的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
缓冲器,设在该侧护板外侧面,其内部形成空腔,
在该缓冲器设有防止局部鼓起装置,在该缓冲器的局部被按压时,防止该缓冲器的其他部分出现局部鼓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是纽带。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防止局部鼓起装置是脚状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器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放气装置,在该气腔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腔内的气体流出。
27.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的气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车辆冲撞的传感器;和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供给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设在该座椅主体上的气囊;和
分别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的缓冲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器是空腔的,该气囊内部和缓冲器内部时常连通着。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器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气体流出装置,用于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腔内的气体流出到所述气囊内,使该气囊膨胀。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腔内部和气囊内部,并在该气腔内部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
35.根据权利要求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保形装置,在该缓冲器被按压时达到规定按压负荷之前,保持该缓冲器的形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保形装置是脚状体。
37.根据权利要求27~36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限制该气囊的膨胀形状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是纽带。
39.根据权利要求27~38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该气囊内的气体流出而吸收冲击的放气装置。
40.一种儿童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和设在该侧护板外侧面的缓冲器。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器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放气装置,当该气腔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腔内的气体流出。
43.一种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主体;配置在就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膨胀装置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该气腔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
设有气体导入装置,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把该气腔内的气体导入到该气囊内,
通过儿童的身体按压该气腔,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利用该气体导入装置把该气腔内的气体导入到该气囊内,使该气囊膨胀。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气体以大气压被封入该气腔内。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气体以高于大气压大压力被封入该气腔内。
46.根据权利要求43~45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在该气腔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该气腔的一部分破裂,气体从该气腔内流出到该气囊内。
47.根据权利要求43~46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防止该气腔出现局部膨胀的防止局部膨胀装置。
48.一种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主体;配置在就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膨胀装置是空腔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该气囊内部,
该缓冲器在被儿童的身体按压时,该缓冲器内的空气通过该连通部件被导入该气囊内,从而使该气囊膨胀。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防止该缓冲器出现局部膨胀的防止局部膨胀装置。
50.根据权利要求43~49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是胸垫或冲击挡板。
51.根据权利要求43~50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沿着儿童胸部从该支撑体向上方膨胀,以支撑儿童的头部。
52.根据权利要求43~51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限制该气囊的膨胀形状的膨胀形状限制装置。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膨胀形状限制装置是纽带。
54.根据权利要求43~5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从该气囊流出气体的放气装置。
55.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
该缓冲器是空腔的,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气囊内部和缓冲器内部,
在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56.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具有座垫和靠背及左右侧护板;
气囊,设在该座椅主体上,以便在就座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和
缓冲器,沿着该侧护板外侧的儿童座椅侧面设置,
该缓冲器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
设有气体流出装置,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腔内的气体流出;和把该流出气体导入该气囊内的连通部件,
在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腔内部和气囊内部,并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
58.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利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向该气腔封入气体。
59.根据权利要求55~58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仅在儿童的侧头部附近膨胀。
60.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主体;配置在就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膨胀装置是空腔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通过连通部件连通该缓冲器内部和该气囊内部,
在该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61.一种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具有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座椅主体;配置在就座于该儿童座椅主体上的儿童前方的支撑体;设在该支撑体上的气囊;和该气囊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膨胀装置是被封入气体的气腔,该气腔被配置在该支撑体的后面侧,
设有气体流出装置,该气腔被儿童身体按压,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使该气腔内的气体流出;和把该流出气体导入该气囊内的连通部件,
在该连通部件设置止回装置,以允许从缓冲器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通,以及阻止方向与此相反的气体流通。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出装置由隔离该气腔内部和气囊内部,并在该气腔内的气压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破裂的薄膜材料构成。
63.根据权利要求61或6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利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向该气腔封入气体。
64.根据权利要求60~63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是胸垫或冲击挡板。
65.根据权利要求60~64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沿着儿童胸部从该支撑体向上方膨胀,以支撑儿童的头部。
CNB2004100055373A 2003-02-25 2004-02-11 儿童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8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7741/2003 2003-02-25
JP2003047741 2003-02-25
JP2003047742 2003-02-25
JP47742/2003 2003-02-25
JP111773/2003 2003-04-16
JP2003111776A JP2004314800A (ja) 2003-04-16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111774/2003 2003-04-16
JP2003111777A JP4258260B2 (ja) 2003-02-25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03111775A JP2004314799A (ja) 2003-04-16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111778/2003 2003-04-16
JP111777/2003 2003-04-16
JP2003111774A JP2004314798A (ja) 2003-04-16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111776/2003 2003-04-16
JP111775/2003 2003-04-16
JP2003111773A JP4148007B2 (ja) 2003-04-16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03111778A JP2004314802A (ja) 2003-02-25 2003-04-16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9553A Division CN101380910B (zh) 2003-02-25 2004-02-11 儿童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4730A true CN1524730A (zh) 2004-09-01
CN100431868C CN100431868C (zh) 2008-11-12

Family

ID=3287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9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910B (zh) 2003-02-25 2004-02-11 儿童座椅
CNB2004100055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868C (zh) 2003-02-25 2004-02-11 儿童座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9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910B (zh) 2003-02-25 2004-02-11 儿童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32182B2 (zh)
CN (2) CN10138091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6417A (zh) * 2008-04-22 2011-05-04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部件以及包括靠背的车辆座椅
CN102300745A (zh) * 2009-01-28 2011-12-28 阿尤纳·I·拉贾辛加姆 车辆乘客支承装置
CN101195351B (zh) * 2006-12-08 2012-02-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能量吸收座椅锚固约束系统
CN103879315A (zh) * 2012-10-25 2014-06-25 宝得适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约束装置及其缓冲元件
CN108001307A (zh) * 2017-12-08 2018-05-0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CN110723039A (zh) * 2019-09-30 2020-01-24 江苏大学 一种限力式儿童安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4555B2 (en) * 2005-07-21 2015-11-03 Arjuna Indraeswaran Rajasingham Vehicle occupant support
US9669739B1 (en) 1999-11-08 2017-06-06 Arjuna Indraeswaran Rajasingham Vehicle occupant support
ES1065298Y (es) * 2007-04-23 2007-10-16 Jane Sa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ante colisiones, aplicable a asientos infantiles
US7717506B2 (en) * 2007-12-12 2010-05-18 Britax Child Safety, Inc. Child restrai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7748781B2 (en) * 2008-01-14 2010-07-06 Eric Bass Head and body protection child safety seat
US7654613B2 (en) * 2008-01-14 2010-02-02 Eric Bass Head and body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child safety seat
US8104829B2 (en) * 2008-03-05 2012-01-31 Cosco Management, Inc. Juvenile motion-inhibitor system
US7726734B2 (en) * 2008-07-22 2010-06-01 Britax Child Safety, Inc. Juvenile seating with resilient side impact protection
US7744154B2 (en) * 2008-07-30 2010-06-29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061768B2 (en) * 2008-07-30 2011-11-22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WO2010045685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Powmri Limited Removable child restraint and modular multiple child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8052210B2 (en) * 2009-05-20 2011-11-08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056972B2 (en) * 2009-05-20 2011-11-15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128165B2 (en) * 2009-05-20 2012-03-06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029054B2 (en) * 2009-05-20 2011-10-04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7959223B2 (en) * 2009-05-20 2011-06-14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20100295270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038209B2 (en) * 2009-05-20 2011-10-18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056971B2 (en) * 2009-05-20 2011-11-15 Cosco Management,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ES2426225T5 (es) 2009-07-14 2024-03-05 Britax Roe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 Asiento para niños con protección contra impactos laterales
HU3823U (en) * 2010-03-11 2010-08-30 Gubas Gabi Safety airplane seat
FR2997352B1 (fr) * 2012-10-26 2016-03-25 Dorel France Sa Siege auto pour enfant a moyens de protection actifs
US8596673B2 (en) * 2011-01-31 2013-12-0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nti-ejection inflatable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US9221366B2 (en) 2011-06-02 2015-12-29 Dorel Juvenile Group,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517418B2 (en) * 2011-06-28 2013-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hild restraint system and vehicle containing same
EP2570299B1 (en) * 2011-09-13 2015-03-04 Britax Rö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 Child safety seat for vehicle
AU2013267054B2 (en) * 2013-12-05 2017-07-13 Dorel Australia Pty Ltd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RE47971E1 (en) * 2012-06-01 2020-05-05 Dorel Juvenile Group, Inc. Energy-dissipation system
US8690188B2 (en) * 2012-08-08 2014-04-08 Key Safety Systems, Inc. Child seat with inflatable child restraint
US9211820B2 (en) * 2012-11-01 2015-12-15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Child safety seat with side impact energy redirection
DE102012023776A1 (de) * 2012-12-05 2014-06-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eitenairbag
US10220734B2 (en) 2013-03-05 2019-03-05 Pidyon Controls Inc. Car seat
TR201815537T4 (tr) * 2013-07-16 2018-11-21 Britax Roe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 Çocuk güvenlik koltuğu.
PL406999A1 (pl) * 2014-01-30 2015-08-03 Przemysłowy Instytut Motoryzacji Urządzenie zmniejszające przemieszczenie głowy dziecka spowodowane uderzeniem w bok pojazdu samochodowego
JP2016137767A (ja) * 2015-01-26 2016-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プリクラッシュ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A2985645A1 (en) 2015-05-12 2016-11-17 Pidyon Controls Inc. Car seat and connection system
DE102015113836B4 (de) * 2015-08-20 2020-11-05 Recaro Child Safety Gmbh & Co. Kg Kindersitzschutzvorrichtung
US9586552B1 (en) * 2015-10-29 2017-03-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back including a deployable device
AU2017279736B2 (en) * 2016-12-23 2023-12-14 Britax Childcare Pty Ltd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N108327834A (zh) * 2017-12-29 2018-07-27 平湖爱贝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用安全座椅
CN107985143A (zh) * 2018-01-16 2018-05-04 苏州纪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GB2575642B (en) * 2018-07-17 2020-10-28 Inneva Ltd A safety seat with fluidly communic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air bags
CH715665B1 (it) * 2018-12-17 2022-05-31 Mijo Giacomo Bassi Giovanni Gabbia per il trasporto di animali domestici.
WO2021116638A1 (en) 2019-12-10 2021-06-17 Inneva Limited Side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CN214450464U (zh) * 2020-12-31 2021-10-22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座椅
US11511656B2 (en) * 2021-03-24 2022-11-29 Monahan Products, LLC Child restraint system with side impact bum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3474A (en) 1985-02-14 1987-02-17 Gerber Products Company Child's car booster seat and restraint system
JPS6437743U (zh) 1987-09-01 1989-03-07
JP2547037B2 (ja) 1987-09-01 1996-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カラー読取装置
US4834420A (en) * 1988-03-31 1989-05-30 Sankrithi Usha M Airbag equipped child accomoda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4865388A (en) * 1989-04-03 1989-09-12 Tachi-S Co., Ltd. Headrest for automotive seat
US5720519A (en) * 1993-07-16 1998-02-24 New Lenox Industries, Inc. Air bag-equipped child's vehicle seat and alarm/arming system therefor
DE4341218A1 (de) * 1993-12-03 1995-06-08 Joerg Prof Dr Ing Lensing Sicherungsbügel für Kindersitze in Kraftfahrzeugen
DE9405366U1 (de) 1994-03-30 1994-06-01 Docter Klemens Fahrzeugsitz
GB2323571B (en) 1994-05-25 1999-04-14 Volkswagen Ag Child-restraining system for use in a vehicle
US5567015A (en) * 1995-03-01 1996-10-22 Arias; Antonio Inflatable headrest apparatus
DE19545263A1 (de) 1995-11-27 1997-05-28 Tietz Concept Fa Schutzpolster zur Erhöhung der Sicherheit von Kindern in Fahrzeugen
DE29606523U1 (de) 1996-04-10 1996-06-27 Trigefa Fahrzeugbau Gmbh Kinderschutz für Kraftfahrzeuge
DE19628108C1 (de) * 1996-07-12 1997-06-19 Daimler Benz Ag Aufprallschutz in einem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Fahrzeugsitz
JPH10157553A (ja) 1996-12-02 1998-06-16 Tokai Rika Co Ltd 子供用シート
DE19705500C2 (de) 1997-02-13 2001-07-26 Jun Hundhammer Sicherheitssitz für Verkehrsmittel,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und Flugzeuge
US5779304A (en) * 1997-05-02 1998-07-14 Cunningham; Ronny L. Child safety seat with self-contained air bag
JPH1111192A (ja) 1997-06-26 1999-01-19 Car Mate Mf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DE19800078B4 (de) 1998-01-02 2008-07-10 Volkswagen Ag Fahrzeugsitz mit einer Kopfstütze
JP2000142194A (ja) 1998-01-27 2000-05-23 Aprica Kassai Inc 育児器具
JP3143705B2 (ja) 1999-04-02 2001-03-07 幸弘 山本 エアーマット付き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DE19932801A1 (de) 1999-07-14 2001-01-18 Volkswagen A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für Kinder, mit einer steifen Sitzschale
JP2001341611A (ja) 2000-05-31 2001-12-11 Nippon Plast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US6616184B2 (en) * 2001-04-25 2003-09-09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with inflation volume and shape contro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5351B (zh) * 2006-12-08 2012-02-0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能量吸收座椅锚固约束系统
CN102046417A (zh) * 2008-04-22 2011-05-04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部件以及包括靠背的车辆座椅
CN102300745A (zh) * 2009-01-28 2011-12-28 阿尤纳·I·拉贾辛加姆 车辆乘客支承装置
CN102300745B (zh) * 2009-01-28 2016-07-06 阿尤纳·I·拉贾辛加姆 车辆乘客支承装置
CN103879315A (zh) * 2012-10-25 2014-06-25 宝得适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约束装置及其缓冲元件
CN108001307A (zh) * 2017-12-08 2018-05-0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CN110723039A (zh) * 2019-09-30 2020-01-24 江苏大学 一种限力式儿童安全座椅
CN110723039B (zh) * 2019-09-30 2021-05-25 江苏大学 一种限力式儿童安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910A (zh) 2009-03-11
US7232182B2 (en) 2007-06-19
US20040164529A1 (en) 2004-08-26
CN101380910B (zh) 2011-06-15
CN100431868C (zh) 2008-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24730A (zh) 儿童座椅
CN1226156C (zh) 保护膝用气囊装置
CN100341705C (zh) 液体收容容器、使用装置、供给装置及方法、墨盒、墨水箱、记录装置
CN1113770C (zh) 自行车座椅
CN1919660A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524739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080689C (zh) 带有泡沫喷出泵的容器
CN1080688C (zh) 合成树脂瓶盖
CN1177694C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CN1251933C (zh) 积层剥离容器
CN1651286A (zh) 用于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装置
CN1212659A (zh) 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751915A (zh)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CN1262344C (zh) 微型化学装置及其流量调节方法
CN1576095A (zh) 电动式车辆座椅收纳结构
CN1092109C (zh) 喷液方法及其设备
CN1358137A (zh)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CN1532063A (zh) 液体容器
CN1476399A (zh) 侧气囊装置
CN1833976A (zh) 电梯超速防护设备
CN1660634A (zh) 多级气囊气体发生器和气囊装置
CN1221422C (zh) 安全气囊装置
CN1750935A (zh) 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压力调节器、承载架、液体喷射设备
CN1284693C (zh) 充气器
CN1799846A (zh)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kata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