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9102A - 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9102A
CN108019102A CN201711062837.9A CN201711062837A CN108019102A CN 108019102 A CN108019102 A CN 108019102A CN 201711062837 A CN201711062837 A CN 201711062837A CN 108019102 A CN108019102 A CN 108019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 safety
safety lock
interior bar
operation lever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28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9102B (zh
Inventor
赤木伸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19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9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 E05B77/265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hand actuated, e.g. by a lever at the edge of the do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无需高精度的设计以及制造,难以产生动作不良且可靠性高。门锁装置(10)具备:能够脱离地卡定闩眼(6)的锁闩机构(31、32);用于解除锁闩机构对闩眼(6)的卡定的能够旋转的内杆(44);以及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锁闩机构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能够旋转至可以供内杆(44)抵接的解锁位置、以及无法供内杆(44)抵接的锁定位置,在解锁位置处通过内杆(44)的抵接进行旋转,由此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锁闩机构。

Description

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车辆的后门搭载有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具备即便操作内把手也无法打开车门的儿童安全门锁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门锁装置,其具备通过滑动操作来切换与内把手连结的内杆和与锁闩机构连结的外杆的连结状态(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在该门锁装置中,当将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切换至解锁位置时,内杆的旋转力传递至外杆,解除锁闩机构对闩眼的卡定。当将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切换至锁定位置时,内杆的旋转力无法传递至外杆,无法解除锁闩机构对闩眼的卡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754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门锁装置中,通过滑动将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切换至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内杆与外杆分别通过旋转而将动力传递至锁闩机构。因而,对于儿童安全锁操作杆要求滑动(直动)与旋转这样的不同性质的移动,因此在门锁装置(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设计以及制造上需要高精度。另外,由于随时间劣化等而容易产生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动作不良,因此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可靠性低。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高精度的设计以及制造、并难以产生动作不良且可靠性高的门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具备:锁闩机构,其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卡定固定于车身的闩眼;内杆,其能够旋转且用于解除所述锁闩机构对所述闩眼的卡定;以及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其能够旋转至可以供所述内杆抵接的解锁位置、以及无法供所述内杆抵接的锁定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处通过所述内杆的抵接进行旋转,由此向所述锁闩机构传递所述内杆的旋转力。
根据该门锁装置,通过对儿童安全锁操作杆进行旋转操作,切换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另外,解锁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受到内杆的旋转力而旋转,由此将内杆的旋转力传递至锁闩机构,解除锁闩机构对闩眼的卡定。另一方面,锁定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无法受到内杆的旋转力,无法将内杆的旋转力传递至锁闩机构,因此无法解除锁闩机构对闩眼的卡定。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门锁装置中,利用旋转式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仅凭借旋转动作就能够进行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内杆的旋转力向锁闩机构的传递,因此无需高精度的设计以及制造。另外,即使儿童安全锁操作杆随时间劣化,也难以产生动作不良,因此能够提高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门锁装置的仰视图。
图3A是示出图1的门锁装置的解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3B是示出图1的门锁装置的锁定状态的主视图。
图4A是示出在解锁状态下内杆被操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B是示出在锁定状态下内杆被操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安装状态的下方立体图。
图6是示出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解锁状态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剖视图。
图8B是示出锁定状态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壳体、儿童安全锁操作杆以及弹簧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门
2 外板
3 内板
4 端面
6 闩眼
8 板状构件
10 门锁装置
11A、11B 线缆
12 壳体
14 主外壳
15 第一收纳部
16 第二收纳部
17 轴部
19 罩
21 副外壳
22 插通槽
23A、23B 安装壁
24 安装槽
25 上壁
26 卡定凹部
27 滑动接触部
28 弹簧装配部
29 保持部
31 叉形件(锁闩机构)
32 爪形件(锁闩机构)
33 操作承受部
35 锁定杆(切换机构)
36 马达(切换机构)
37 蜗杆(切换机构)
38 蜗轮(切换机构)
39 接头(切换机构)
40 连杆(切换机构)
41 操作部
42 操作承受部
44 内杆(打开机构)
45 轴孔
46 连接部
47 按压部
48 外杆(打开机构)
50 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儿童安全门锁机构)
51 主体部
52 轴部
53 臂
54 切换操作部
55 插入部
56 抵接部
57 操作部
58 施力部
59 卡定凸部
60 弹簧承受部
62 弹簧构件
63 第一端部
64 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8B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锁装置10。如图2所示,门锁装置10例如配置于车辆的后门1的内部(外板2与内板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8B中,将车门1的车长方向设为X方向,将车门1的车高方向设为Y方向,将车门1的车宽方向设为Z方向。
在位于车内侧的内板3配置有用于打开车门1的内把手(未图示)。参照图1以及图2,在内把手上通过线缆11A连接有门锁装置10的内杆44。在内杆44的旁边配置有用于对儿童安全锁解锁状态与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进行切换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内杆44与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的形状、配置等无需高精度的设计以及制造,并且实现与切换相关的可靠性的提高。
(门锁装置的结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门锁装置10具备俯视呈大致L字形状的壳体12。该壳体12具备主外壳14、罩19以及副外壳21。在主外壳14从第一收纳部15的一端朝正交方向突出有第二收纳部16。罩19堵塞第一收纳部15的开口。副外壳21配置于第二收纳部16。罩19配置为沿着内板3在X方向上延伸,副外壳21配置为沿着端面4在Z方向上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端面4位于车门1中的与车身铰链连接的铰链连接部分的相反侧。
在壳体12配置有锁闩机构、切换机构以及打开机构。其中,构成打开机构的部件组的一部分以及构成切换机构的部件组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5。构成打开机构的部件组的剩余部分以及构成锁闩机构的部件组配置于副外壳21。
锁闩机构通过能够脱离地卡定固定于车身的闩眼6,维持相对于车身关闭车门1的状态。该锁闩机构具备叉形件31以及爪形件32。闩眼6沿着副外壳21的插通槽22相对地进入,由此如图1那样叉形件31旋转至卡定位置,利用叉形件31卡定闩眼6。另外,爪形件32与叉形件31卡定,由此将叉形件31保持在卡定位置。当爪形件32在图1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解除爪形件32对叉形件31的卡定,利用弹簧(未图示)的作用力使叉形件31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闩眼6能够从叉形件31脱离。
切换机构能够切换成能够将打开机构的动力传递至锁闩机构的车门解锁状态、以及无法将打开机构的动力传递至锁闩机构的车门锁定状态。该切换机构具备锁定杆35、马达36、蜗杆37、蜗轮38、接头39、切换杆(未图示)以及连杆40。当操作车门1的锁定旋钮(未图示)时,通过线缆11B连接的锁定杆35旋转,由此使接头39沿着Y方向直动。当操作电子键时,通过马达36的驱动而经由蜗杆37使蜗轮38旋转,由此使接头39沿着Y方向直动。当接头39朝Y方向的下方直动时,连杆40经由切换杆旋转至车门解锁位置。当接头39朝Y方向的上方直动时,连杆40经由切换杆旋转至车门锁定位置。
打开机构将车门1的内把手的操作力与外把手的操作力经由切换机构传递至锁闩机构。打开机构具备通过线缆11A与内把手连接的内杆44、以及通过杆(未图示)与外把手连接的外杆48。内杆44通过内把手被操作而旋转,经由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使连杆40朝上移动。外杆48通过外把手被操作而旋转,使连杆40直接朝上移动。在车门解锁状态的情况下,连杆40的操作部41抵接于爪形件32的操作承受部33(参照图4A),将杆44、48的旋转力传递至爪形件32,由此解除叉形件31对闩眼6的卡定。在车门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操作部41不抵接于操作承受部33而空摆,无法将杆44、48的旋转力传递至爪形件32,因此无法解除叉形件31对闩眼6的卡定。
(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详细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搭载有为了防止乘车的孩子不经意地打开车门1而使内把手的操作失效的儿童安全门锁机构。如图3A至图4B所示,儿童安全门锁机构具备用于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连杆40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
一并参照图1,在内杆44上形成有用于能够旋转地配置于主外壳14的轴孔45。作为内杆44的旋转轴A1的主外壳14的轴部17的轴线沿着Z方向延伸。另外,在内杆44形成有用于与线缆11A连接的连接部46、以及用于使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旋转的按压部47。
按压部47朝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侧突出,且位于连杆40的下方。当内把手被操作时,按压部47能够从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非操作位置(第一旋转角度位置)朝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打开操作位置(第二旋转角度位置)旋转。由于连杆40的下端即操作承受部42不位于按压部47的旋转范围内,因此内杆44无法直接操作连杆40。
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以相对于内杆44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副外壳21。该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能够旋转至图3A所示的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图3B所示的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以及图4A所示的打开工作位置。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受到内杆44的旋转力,并能够将其经由连杆40传递至爪形件32。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无法受到内杆44的旋转力,因此无法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爪形件32。
参照图5以及图6,在副外壳21在Z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用于配置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的安装壁23A、23B。在这些安装壁23A、23B的对置部分别形成有上端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槽24、24。
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具备形成为规定的壁厚的板状的主体部51。在该主体部以朝外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轴支承于安装槽24、24的轴部52、52。安装于副外壳21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轴部52)的旋转轴A2与内杆44的旋转轴A1平行。因而,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与内杆44能够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参照图5以及图7,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具备切换操作部54,该切换操作部54用于以轴部52为中心旋转,由此切换成儿童安全锁解锁状态与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该切换操作部54经由臂53与主体部51一体成形。臂53从主体部51的一面突出,在该臂53的前端形成大致圆柱状的切换操作部54。
切换操作部54的旋转轴A3与轴部52的旋转轴A2位于同一轴线上。另外,切换操作部54与轴部52(主体部51)配置为借助臂53沿着旋转轴A2、A3的轴线隔开间隔。主体部51配置于一对安装壁23A、23B间,切换操作部54配置于内板3与安装壁23A之间。在切换操作部54形成有由长槽构成的插入部55。在该插入部55插入键等板状构件8(参照图2)并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使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内板3的对置位置形成有圆形状的插入孔(未图示)。
换言之,借助臂53将切换操作部54设置为相对于主体部51隔开间隔,因此,能够在主体部51设置一对轴部52、52。因此,能够相对于壳体12以双支承构造来枢轴支承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因而,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的旋转动作稳定,因此,能够防止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动作不良。而且,能够形成形状大的切换操作部54,因此,能够进行使用了板状构件8的操作,也能够提高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的操作性。
此处,需要使滑动操作式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切换操作部从内板朝外方(车内侧)突出。而且,为了防止上下车的人与切换操作部发生干涉而例如需要在内板设置凹陷。因而,需要对车门1实施多余的加工,并且损害车门1的设计性。
与此相对,旋转操作式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能够应用插入板状构件8并进行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切换操作部54配置于内板3的内部。因而,无需对内板3实施凹陷等多余的加工,并且能够防止损害车门1的设计性。
参照图3A至图4B,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具备位于操作承受部42与按压部47之间的抵接部56。抵接部56在图3A所示的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处,位于按压部47能够抵接的旋转角度,前端侧朝按压部47的旋转范围内突出。另外,抵接部56在图3B所示的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处,位于按压部47无法抵接的旋转角度,离开按压部47的旋转范围。另外,在抵接部56的基部侧形成有能够通过旋转与连杆40的操作承受部42抵接的操作部57。
参照图7至图8B,在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一体地形成有用于不晃动地定位于壳体12的施力部58。该施力部58设置于X方向上的主体部51的抵接部56的相反侧。施力部58为规定壁厚的臂状,在前端形成有朝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卡定凸部59。
副外壳21具备以安装槽24的旋转轴A2为中心的曲面状的上壁25,以便堵塞一对安装壁23A、23B的上部。如图8B所示,在上壁25形成有供旋转至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的卡定凸部59卡定的卡定凹部26。另外,如图8A所示,上壁25具备滑动接触部27,当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从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朝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旋转时,该滑动接触部27能够供卡定凸部59在压接状态下滑动。
这样的门锁装置10在儿童安全锁解锁状态下,卡定凸部59被滑动接触部27压接(施力),另一方面,在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下,卡定凸部59被卡定于卡定凹部26。因而,能够防止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相对于壳体12的晃动,因此在车辆的行驶时能够防止异响的产生。
其次,对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A所示的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通过切换操作部54的操作而绕逆时针方向(第一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至图3B所示的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另外,图3B所示的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通过切换操作部54的操作而绕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至图3A所示的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轴部52的旋转轴A2与切换操作部54的旋转轴A3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因此能够提高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的操作性。
当内杆44朝打开操作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按压部47抵接于抵接部56,由此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朝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旋转。旋转至图4A所示的打开工作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通过使操作部57按压连杆40的操作承受部42而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连杆40。在连杆40处于车门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车门1能够打开,在连杆40处于车门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无法打开车门1。
如图4B所示,对于图3B所示的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即便内杆44朝打开操作方向旋转,按压部47也无法抵接于抵接部56,因此,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被维持在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因而,无法将内杆44的旋转力传递至连杆40,因此也无法朝爪形件32传递动力。其结果是,即便连杆40处于车门解锁状态,也无法打开车门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中,儿童安全锁解锁状态与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的切换、内杆44的旋转力向爪形件32的传递通过相同的旋转移动来进行。因而,与现有的滑动操作式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相比,在杆44、50的形状、配置等上无需高精度的设计以及制造。
另外,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的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通过朝第一方向旋转而切换成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并且,通过内杆44的抵接而朝第二方向旋转,从而朝爪形件32传递动力。因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儿童安全锁解锁状态与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的切换,并且能够将内杆44的旋转力可靠地传递至爪形件32。
而且,在仅通过旋转进行儿童安全锁锁定状态的切换与动力传递的结构中,即便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随时间劣化也难以产生动作不良,因此,能够提高儿童安全门锁机构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9以及图10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在该门锁装置10中,防止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相对于壳体12晃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详细来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图7所示的施力部58,转而使用呈线圈状卷绕的弹簧构件62,将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定位于壳体12。
在壳体12的副外壳21,在安装壁23A、23B的下部设置有沿着Z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弹簧装配部28。在弹簧装配部28的周围设置有保持弹簧构件62的第一端部63的保持部29。在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上代替施力部58转而设置从主体部51与轴部52平行地朝Z方向突出的弹簧承受部60。在该弹簧承受部60卡定弹簧构件62的第二端部(一端)64。第二端部64具有山状的弯曲部,利用一侧与另一侧的倾斜部分分别将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弹性地保持于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以及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
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借助弹簧构件62而保持于儿童安全锁解锁位置与儿童安全锁锁定位置,因此当车辆行驶时能够防止异响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0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也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施力部58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弹簧构件62这两者相对于壳体12定位。另外,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与内杆44也可以在不同的坐标平面旋转。另外,也可以在主体部51的一方的面突出设置轴部52,在另一方的面突出设置切换操作部54。另外,轴部52的旋转轴A2与切换操作部52的旋转轴A3也可以不同。当然也可以根据希望变更儿童安全锁操作杆50与内杆44的形状、配置。

Claims (8)

1.一种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门锁装置具备:
锁闩机构,其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卡定固定于车身的闩眼;
内杆,其能够旋转且用于解除所述锁闩机构对所述闩眼的卡定;以及
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其能够旋转至可以供所述内杆抵接的解锁位置、以及无法供所述内杆抵接的锁定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处通过所述内杆的抵接进行旋转,由此向所述锁闩机构传递所述内杆的旋转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具有:
轴部;
切换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以所述轴部为中心向所述解锁位置与所述锁定位置旋转;以及
抵接部,其在所述解锁位置处位于能够与所述内杆抵接的旋转角度,在所述锁定位置处位于无法与所述内杆抵接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轴部的旋转轴与所述切换操作部的旋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轴部与所述切换操作部位于沿着所述轴线隔开间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操作部借助臂形成于包括所述轴部的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内杆的旋转轴与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的旋转轴平行,
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的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通过向第一朝向旋转而切换至所述锁定位置,受到所述旋转力而向与所述第一朝向相反的朝向旋转,由此向所述锁闩机构传递所述旋转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在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形成有用于向壳体定位的施力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门锁装置具备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用于将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向壳体定位,
在所述儿童安全锁操作杆形成有供所述弹簧构件的一端卡定的弹簧承受部。
CN201711062837.9A 2016-11-04 2017-11-02 门锁装置 Active CN108019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6629 2016-11-04
JP2016216629A JP6829050B2 (ja) 2016-11-04 2016-11-04 ドア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9102A true CN108019102A (zh) 2018-05-11
CN108019102B CN108019102B (zh) 2021-11-12

Family

ID=6200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2837.9A Active CN108019102B (zh) 2016-11-04 2017-11-02 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6480B2 (zh)
JP (1) JP6829050B2 (zh)
CN (1) CN108019102B (zh)
DE (1) DE1020171255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490A (zh) * 2019-08-26 2021-03-02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的盖体开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719B (zh) * 2013-12-10 2017-09-29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语义化方法
US11753853B2 (en) * 2018-07-03 2023-09-12 Inteva Products, Llc Vehicle door latch
EP3613928B1 (en) * 2018-08-17 2021-06-09 Inteva Products, LLC Inside release spring for vehicle door
US20220275667A1 (en) * 2021-02-27 2022-09-01 Inteva Products, Llc Vehicle door latc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2383A (en) * 1995-10-09 1998-06-09 Mitsui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hild p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US20030094818A1 (en) * 2000-02-25 2003-05-22 Kris Tomaszewski Vehicle door latch
CN203701787U (zh) * 2013-12-11 2014-07-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儿童门锁
CN205206529U (zh) * 2014-12-05 2016-05-0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
US20160208516A1 (en) * 2015-01-21 2016-07-21 Richard E. Dearman Apparatus for Reminding Drivers of a Child in a Vehicle
CN105804533A (zh) * 2016-05-25 2016-07-27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双拉门锁儿童保护锁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1267A (ja) 1984-07-25 1985-03-22 朝田 幸雄 木造軸組構造の施工方法
JPH0331666A (ja) 1989-06-28 1991-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2585354Y2 (ja) 1989-08-07 1998-11-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ロツク装置のチヤイルドプロテクター機構
US5681068A (en) * 1995-05-12 1997-10-28 Kiekert Ag Actuating assembly for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DE19536648C2 (de) 1995-09-30 1999-10-14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mit einem einen Steuernocken aufweisenden Kindersicherungselementesystem
WO2001020112A1 (en) * 1999-09-13 2001-03-22 Atoma International Corp. A powered vehicle door latch and actuator therefor
JP5288314B2 (ja) 2010-09-27 2013-09-1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126909B2 (ja) * 2013-05-21 2017-05-10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ドア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2383A (en) * 1995-10-09 1998-06-09 Mitsui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hild p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US20030094818A1 (en) * 2000-02-25 2003-05-22 Kris Tomaszewski Vehicle door latch
CN203701787U (zh) * 2013-12-11 2014-07-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儿童门锁
CN205206529U (zh) * 2014-12-05 2016-05-0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
US20160208516A1 (en) * 2015-01-21 2016-07-21 Richard E. Dearman Apparatus for Reminding Drivers of a Child in a Vehicle
CN105804533A (zh) * 2016-05-25 2016-07-27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双拉门锁儿童保护锁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490A (zh) * 2019-08-26 2021-03-02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的盖体开闭装置
CN112431490B (zh) * 2019-08-26 2024-04-26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的盖体开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29050B2 (ja) 2021-02-10
CN108019102B (zh) 2021-11-12
US20180128021A1 (en) 2018-05-10
US11466480B2 (en) 2022-10-11
DE102017125549A1 (de) 2018-05-09
JP2018071321A (ja)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9102A (zh) 门锁装置
CN202347958U (zh) 车门闩锁设备
JP4826853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EP1273746A1 (en) Side lock assembly for storage bin
EP1600583A2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JP6497046B2 (ja) 車両ドア作動装置
CN102472058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5743912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19183492A (ja) 電気錠
JP502870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JP2015163756A (ja) ロッキングレバー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WO2016084786A1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16143082A1 (ja) 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037496B2 (ja) 嵌合構造
WO2013105408A1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09203745A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13136954A1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743911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802341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7067076B2 (ja) ドア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JP6903853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743608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3899162B (zh) 门锁装置
JP2021110164A (ja) 車両スライドドア用開閉装置
WO2017179227A1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