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1785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1785B
CN107921785B CN201680046176.8A CN201680046176A CN107921785B CN 107921785 B CN107921785 B CN 107921785B CN 201680046176 A CN201680046176 A CN 201680046176A CN 107921785 B CN107921785 B CN 107921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image
image form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61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1785A (zh
Inventor
大棚爱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21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1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1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17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1Details of unit for expo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single radiation source per colour, e.g. lighting beams or shutte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4Electronic sequencing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71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G03G2215/00084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the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其包括:箱体(60),配置有光源(60)、光扫描构件(62)、光检测部(66)及扫描透镜(64),光检测部(66)检测射入到由光扫描构件(62)扫描的光的扫描路径上的预先确定位置的光,扫描透镜(64)使由光扫描构件(62)扫描的光在像载体(31)上等速扫描;温度梯度检测部(67、68),检测箱体(60)的温度梯度;加热器(35),对像载体(31)或薄片体进行加热;以及修正处理部(102),基于由温度梯度检测部(67、68)检测的检测温度和预先确定的计算式,对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并且根据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有可能发生所谓的套色不准,所述套色不准在各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在像载体上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的相对位置沿从光扫描装置向像载体照射的光的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偏移。例如,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起因于因装置内部的温度变化导致的光学系统构件的伸缩而发生套色不准。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执行对套色不准进行修正的套色不准修正。特别是有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上升时和温度下降时,分别利用不同的修正表来执行套色不准修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許第510334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由于与温度上升时和温度下降时等状况对应的修正表使数据量变大,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ROM等存储部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不使用与状况对应的个别的修正表地以高精度对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修正。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光源、光扫描构件、光检测部、光源控制部、扫描透镜、箱体、温度梯度检测部、加热器和修正处理部。所述光扫描构件使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扫描。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射入到由所述光扫描构件扫描的光的扫描路径上的预先确定位置的光。每当由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到光时,所述光源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射出开始时刻使与各行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从所述光源射出。所述扫描透镜使由所述光扫描构件扫描的光在像载体上等速扫描。在所述箱体内配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光扫描构件、所述光检测部和所述扫描透镜。所述温度梯度检测部检测所述箱体的温度梯度。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像载体或图像转印前的薄片体进行加热。所述修正处理部基于由所述温度梯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温度梯度、由环境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环境温度、以及预先设定的计算式,对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并且根据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所述加热器的运转状况,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
发明效果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不使用与状况对应的个别的修正表地以高精度对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计算式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计算式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计算式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执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执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便理解本发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多组图像形成单元1~4、中间转印带5、光扫描装置6、第二次转印辊7、定影装置8、出纸盘9、调色剂容器11~14、供纸盒21、输送路径22和环境温度检测部23等。图像形成装置10是打印机,在从供纸盒21沿输送路径22供给的薄片体上形成彩色或黑白图像后将其向出纸盘9排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利用各附图中定义的左右方向D1、上下方向D2和前后方向D3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两个光扫描装置6。另一方面,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考虑分别独立地设置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的四个光扫描装置的结构、或设置与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的一个光扫描装置的结构。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并不限定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和数码复合机等也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像形成单元1~4沿中间转印带5排列设置,构成所谓串列式的图像形成部。具体地说,图像形成单元1~4分别形成与Y(黄色)、C(青色)、M(品红色)、K(黑色)对应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1~4是分别包括感光鼓31(像载体的一个例子)、带电部32、显影部33和第一次转印辊34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
在图像形成单元1~4中,在通过带电部32使感光鼓31带电后,通过从光扫描装置6照射的光,在感光鼓31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此后,通过显影部33利用调色剂等显影剂对形成在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此外,通过各第一次转印辊34将形成在各感光鼓31上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5上形成彩色或黑白的调色剂像。此后,中间转印带5的调色剂像被第二次转印辊7转印到薄片体上,并且在定影装置8中熔融而被定影在薄片体上。
可是,当感光鼓31使用a-Si(非晶态硅)系的材料时,如果湿度升高,则有可能发生感光鼓31的表面吸附水分子而使静电潜影紊乱的所谓“图像蔓延”。因此,在图像形成单元1~4中设置有能够对感光鼓31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5(参照图3)。加热器35例如是在基板上配置有电阻元件的面状加热器,为了对感光鼓31进行加热而设置在感光鼓31的附近。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后述的控制部100具有加热器功能,所述加热器功能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利用加热器35对感光鼓31进行加热,使感光鼓31的水分子蒸发并被除去。例如,加热器35在图像形成装置10从节电模式复原时、或在图像形成装置10接通电源时等预先设定的状况下运转。另外,控制部100能够按照用户操作来切换所述加热器功能的有效和无效的设定。
环境温度检测部23是热敏电阻等,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或外部,用于检测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环境温度。例如,环境温度检测部23设置在连通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和外部的吸气口附近等,将外部空气的温度检测为所述环境温度。
接着,对光扫描装置6进行说明。光扫描装置6使激光在感光鼓31上扫描,在感光鼓31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光扫描装置6包括:光源61、多面体转镜62、电动机63、fθ透镜64、反射镜65、光检测部66、以及配置它们的箱体60等。此外,在两个光扫描装置6中的一方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部67,在另一方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部68。另外,在光扫描装置6的箱体60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盖构件,但是在图2中省略了所述盖构件的图示。
光源61例如是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多面体转镜62是被电动机63可转动地轴支承的转动多面镜,其具有六个反射面,所述六个反射面反射从两个光源61射出的两束激光。另外,多面体转镜62是光扫描构件的一个例子。电动机63是对多面体转镜62进行转动驱动的驱动部的一个例子。通过利用电动机63进行转动驱动,多面体转镜62使从两个光源61照射的两束激光在不同的方向上扫描。以下,将多面体转镜62扫描的激光的扫描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图2中的与前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并且将在感光鼓31的表面上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副扫描方向。
fθ透镜64是扫描透镜,将由多面体转镜62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的激光聚光在作为被照射体的感光鼓31的表面上,并且使激光等速扫描。图2所示的四个fθ透镜64是在图2中从左向右依次与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的扫描透镜。
各反射镜65是在由多面体转镜62扫描的激光所扫描的主扫描方向上呈长条状的反射构件,长边方向的两端被箱体60支撑。此外,各反射镜65依次反射通过fθ透镜64后的激光并将其向感光鼓31的表面引导。
光检测部66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设置,并且配置在由多面体转镜62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的激光的扫描路径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检测激光的射入。例如,光检测部66设置在箱体60的角部附近。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通过后述的控制部100,基于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的时刻,控制与各行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的射出开始时刻亦即各行的图像的写入时刻。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与图像形成单元1~4的任意一个对应地设置一个光检测部66。此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与图像形成单元1和图像形成单元2对应地设置一个光检测部66,并且与图像形成单元3和图像形成单元4对应地设置一个光检测部66。
第一温度检测部67设置于两个光扫描装置6中配置在右侧的与黑色和品红色对应的光扫描装置6。第一温度检测部67是用于检测fθ透镜64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等。此外,第二温度检测部68设置于两个光扫描装置6中配置在左侧的与青色和黄色对应的光扫描装置6。第二温度检测部68是用于检测光检测部66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等。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温度检测部67配置在箱体60的中央部附近,第二温度检测部68配置在箱体60的角部附近。即,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在箱体60内配置在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检测温度能够用作箱体60的温度梯度的指标。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68是检测箱体60温度梯度的温度梯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
可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有可能发生所谓的套色不准,所述套色不准起因于因装置内部的温度变化导致的fθ透镜64等光学系统构件的伸缩,在各图像形成单元1~4中形成在感光鼓31上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的相对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偏移。相对于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温度,执行对套色不准进行修正的套色不准修正。特别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如后所述,不使用与状况对应的个别的修正表,执行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的修正。此外,因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环境温度或图像形成装置10内的光扫描装置6周围的温度等,有时箱体60的温度梯度的变化状况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在图像形成处理中发生的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套色不准量变化。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考虑起因于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环境温度或图像形成装置10内的光扫描装置6周围的温度等的套色不准量的变化,执行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的修正。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控制部100,所述控制部10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形成动作。另外,可以考虑控制部100是总体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控制部或者是区别于所述主控制部另外设置的控制部。此外,LD驱动电路61A、电动机驱动电路63A、光检测部66、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等与控制部100连接。LD驱动电路61A是用于使光源61发光的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63A是用于控制电动机63的转动的电路。
控制部100具有CPU、ROM、RAM和EEPROM(注册商标)等。此外,控制部100包含光源控制部101和修正处理部102。具体地说,控制部100通过由所述CPU执行按照存储在所述ROM等内的控制程序的处理,作为光源控制部101和修正处理部102发挥功能。另外,光源控制部101和修正处理部102也可以由电路构成。
每当由图像形成单元1~4的各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时,光源控制部101在预先设定的射出开始时刻,使与各行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从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的光源61射出。例如,当由图像形成单元1的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时,从检测到的时刻起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从与图像形成单元1对应的光源61向感光鼓31照射与图像数据的一行部分的数据对应的激光。即,在各图像形成单元1~4中,根据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的时刻来决定感光鼓31的主扫描方向的图像的写入时刻。
修正处理部102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检测温度、由环境温度检测部23检测的环境温度、以及预先设定的计算式,修正各图像形成单元1~4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具体地说,修正处理部102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的检测温度的变化、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检测温度的差(温度梯度)、以及由环境温度检测部23检测的环境温度,计算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另外,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检测温度的差用作成为箱体60的温度梯度指标的值。
此外,修正处理部102根据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具体地说,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了的情况与加热器35未运转的情况相比,光扫描装置6的周围的温度变高。因此,修正处理部102以使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了的情况与加热器35未运转的情况相比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变小的方式,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由预先设定的黑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形成的调色剂像为基准时的由品红色的图像形成单元3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偏移量计算为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在此,认为同样会产生起因于图像形成装置10所具有的两个光扫描装置6的温度变化的箱体60的变形。因此,能够将黑色和品红色的调色剂像的偏移量看作以由青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形成的调色剂像为基准时的由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偏移量。因此,修正处理部102基于计算出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偏移量,通过以图像形成单元2和图像形成单元4为基准来改变图像形成单元1和图像形成单元3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由此实现套色不准修正。
将预先确定的基准时期中的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温度T0、将当前的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温度T1、将当前的由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温度T2、将当前的由环境温度检测部23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环境温度T3、将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作为计算套色不准量d1、将预先设定的系数作为K1、K2、A1时,所述计算式由以下的式(1)表示。
d1=A1/T3*(K1*(T1-T2)+K2*(T1-T0))···(1)
另外,所述计算式也可以是由以下的式(2)表示的计算式。另外,系数A2是预先设定的系数,是与系数A1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d1=1/T3*(A1*K1*(T1-T2)+A2*K2*(T1-T0))···(2)
所述基准时期例如是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源接通时或从节电模式复原时等由所述控制部100执行的被称为彩色配准的套色不准修正处理的执行时。在所述套色不准修正处理中,例如利用图像形成单元1~4实际在中间转印带5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并利用浓度传感器等检测出套色不准量后,基于该套色不准量来改变各图像形成单元1~4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即,所述温度T0被设定为表示未产生套色不准时第一温度检测部67的检测温度的值,并且存储在控制装置100的RAM等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电源断开时或向节电模式转移时等被删除。
此外,包含在所述计算式中的系数K1、系数K2是基于预先进行的实验或模拟的结果而预先设定的常数。在此,参照图4~图6,对系数K1和系数K2的设定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图4~图6中表示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了18分钟的连续印刷后,表示在间歇性地执行印刷时实际产生的套色不准量的检测套色不准量d2、以及由第一检测部67和第二检测部68检测的温度T1和温度T2。
此外,图6中表示了将由第一检测部67和第二检测部68检测的温度T1和温度T2代入所述式(1)计算出的计算套色不准量d1、以及表示所述计算套色不准量d1与检测套色不准量d2的差(d2-d1)的修正后套色不准量d3。修正后套色不准量d3是如下值:表示基于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套色不准修正时残留的套色不准量的值。
此外,图6所示的表是表示用于参照与基于所述式(1)的计算结果的关系而制作的表计算软件数据的图。此外,在所述表计算软件中,当任意地输入了系数K1和系数K2时,自动计算并显示计算套色不准量d1和修正后套色不准量d3。
具体地说,图6中表示了系数K1被设定为“0.55”、系数K2被设定为“-0.10”情况下的计算结果。所述系数K1和系数K2的值是边利用图6所示的表计算软件的数据改变系数K1和系数K2的值边作为找到使计算套色不准量d1与检测套色不准量d2的差成为最小的系数K1和系数K2的结果而得到的值。即,所述系数K1和系数K2的值是修正后套色不准量d3成为最小时的系数K1和系数K2。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按照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机种,预先设定使计算套色不准量d1与检测套色不准量d2的差成为最小的系数K1和系数K2的值并将其存储在控制部100的ROM等中。
特别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的情况和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未运转的情况的不同状况下,预先设定系数K1、K2的值。具体地说,作为与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的情况对应的系数K1、K2,分别设定为系数K11、K12。此外,作为与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未运转的情况对应的系数K1、K2,分别设定为系数K21、K22。例如,与加热器35未运转的情况相比,在加热器35运转的情况下图像形成处理执行时的箱体60的温度梯度变缓的情况下,箱体60的变形量也变小,可以使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变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系数K11是比系数K21小的值、系数K12是比系数K22小的值。
此外,在所述计算式中包含环境温度T3,因环境温度T3而使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变化。具体地说,在所述计算式中,环境温度T3越高,由修正处理部102修正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越小,环境温度T3越低,由修正处理部102修正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越大。此外,系数A1和系数A2是用于计算套色不准量d1的计算时反映环境温度T3而预先设定的值,与系数A1和系数A2的值对应,环境温度T3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的影响程度发生变化。
[图像形成控制处理]
接着,参照图7,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控制部100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另外,控制部100例如当从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印刷作业时执行该图像形成控制处理。
<步骤S1>
在步骤S1中,控制部100判断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执行所述彩色配准时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的检测温度是否已经设定为温度T0。在此,如果判断为未设定为温度T0(S1中为“否”),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2,如果判断为已经设定了温度T0(S1中为“是”),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3。
<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控制部100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67,取得扫描透镜64的温度T1,并将温度T0设定为所述温度T1。即,在这种情况下,与所述计算式的温度T0对应的所述基准时期成为该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时。由此,即使在执行所述彩色配准之前,也可以将当前的温度作为基准,考虑因图像形成处理的执行而产生的温度上升来进行套色不准修正,由此抑制套色不准。
<步骤S3>
在步骤S3中,控制部100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67、第二温度检测部68和环境温度检测部23,取得当前时点的扫描透镜64的温度T1、光检测部66的温度T2和环境温度T3。伴随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执行,温度T1和温度T2逐渐上升,图像形成结束后温度T1和温度T2逐渐下降。
<步骤S4>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00判断在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执行前加热器35是否运转。在此,如果判断为加热器35运转了(S4中为“是”),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41,如果判断为加热器35未运转(S4中为“否”),则处理转移至步骤S5。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将所述加热器功能被设定为有效时,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当所述加热器功能被设定为无效时,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未运转。因此,在步骤S4中,可以根据所述加热器功能的有效或无效,来判断在所述图像形成处理执行前加热器35是否运转。此外,在步骤S4中,也可以判断从就要执行所述图像形成处理之前的预先设定的规定期间以上之前开始加热器35是否运转。所述规定期间是作为指标被预先设定的时间,所述指标用于判断通过加热器35的加热动作,在所述计算式中使用系数K21、K22是否上升至适当的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光扫描装置6周围温度的高低具有影响的加热器以加热器35为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加热器35例如可以是对供纸盒21或供纸部22等中的图像转印前的薄片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35配置在光扫描装置6和供纸盒21之间等。另外,在同时设置有对感光鼓31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5和对图像转印前的薄片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5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可以考虑判断至少任意一方的加热器35是否处于运转中。
<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控制部100将在所述计算式中使用的系数K1设定为系数K11,将系数K2设定为系数K12。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仅改变系数K1和系数K2中的任意一方。
<步骤S5>
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控制部100将在所述计算式中使用的系数K1设定为系数K21,将系数K2设定为系数K22。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仅改变系数K1和系数K2中的任意一方。
由此,在所述图像形成控制处理中,控制部100通过与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对应地改变系数K1和系数K2的值来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由此改变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另外,所述处理由控制部100的修正处理部102执行。由此,由于考虑因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而变化的光扫描装置6周围的温度,利用所述计算式高精度地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计算,所以提高了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精度。
<步骤S6>
在步骤S6中,控制部100基于从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取得的温度T1和温度T2、从环境温度检测部23取得的环境温度T3、以及用所述式(1)表示的计算式,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计算。由此,推断当前时点通过各图像形成单元1~4形成彩色图像时产生的套色不准量。
<步骤S7>
在步骤S7中,控制部100基于在所述步骤S6中计算出的计算套色不准量d1,对各图像形成单元1~4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另外,所述处理由控制部100的修正处理部102执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修正处理部102基于计算套色不准量d1,改变图像形成单元1~4中图像形成单元1和图像形成单元3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另外,根据从由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时开始起的经过时间来确定所述射出开始时刻。
<步骤S8>
在步骤S8中,控制部100基于在所述步骤S7中修正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利用图像形成单元1~4执行所述印刷作业的一次(一张)图像形成处理。更具体地说,在所述图像形成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每当由光检测部66检测到激光时,控制部100在所述射出开始时刻使与各行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从光源61向各图像形成单元1~4射出。另外,所述处理由控制部100的光源控制部101执行。
<步骤S9>
此后,在步骤S9中,控制部100判断所述印刷作业是否结束。在此,在直到所述印刷作业结束为止的期间(S9中为“否”),处理返回所述步骤S3,如果所述印刷作业结束(S9中为“是”),则该套色不准修正处理结束。即,在执行所述印刷作业期间,在每次图像形成处理时都执行所述步骤S3~S7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考虑例如每隔预先设定的数次~数十次(数张~数十张)图像形成处理,执行所述步骤S3~S7的处理。
这样,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即使在印刷作业执行中图像形成装置10内的温度逐渐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基于所述计算式进行的套色不准修正来抑制套色不准而无需在印刷作业的中途使图像形成处理中断来执行所述彩色配准。此外,虽然在印刷作业结束后图像形成装置10内的温度逐渐下降,但是即使在下降中途执行印刷作业时,也能够通过基于所述计算式进行的套色不准修正来抑制套色不准而无需执行所述彩色配准。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基于由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的温度T1和温度T2、以及用所述式(1)表示的计算式,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计算,执行基于计算套色不准量d1的套色不准修正。因此,无需使用例如与温度上升时和温度下降时等状况对应的个别的修正表,就能够高精度地对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修正。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于还考虑了起因于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环境温度T3和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光扫描装置6周围的温度)等的套色不准量的变化,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对扫描光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进行修正。
在此,图8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未执行由修正处理部102进行的套色不准修正处理情况下品红色图像相对于黑色图像的套色不准量的图。此外,图9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执行了由修正处理部102进行的套色不准修正处理情况下品红色图像相对于黑色图像的套色不准量的图。另外,图8和图9的套色不准量是主扫描方向的左端部、中央部和右端部的套色不准量的平均值。如图8所示,未执行所述套色不准修正处理的情况产生了最大约3像素的套色不准。相对于此,如图9所示,执行了所述套色不准修正处理的情况将套色不准抑制在大约1像素以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光扫描装置6中,在一个光扫描装置6设置有一个第一温度检测部67,在另一个光扫描装置6设置有一个第二温度检测部68。由此,由于在各光扫描装置6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温度检测部,所以能够使安装于各光扫描装置6的电路基板通用化。另外,所述电路基板例如是与安装有光源61的电路基板或安装有电动机63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通用的电路基板。
另一方面,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两个光扫描装置6中设置有与多个fθ透镜64对应的多个第一温度检测部67,并且设置与多个光检测部66对应的多个第二温度检测部68。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对于各图像形成单元1~4,所述式(1)的系数K1和系数K2分别独立,修正处理部102基于与图像形成单元1~4对应的各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分别独立地计算图像形成单元1~4的套色不准量。此外,修正处理部102通过改变各图像形成单元1~4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实现套色不准修正。由此,与各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分别是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套色不准修正。
可是,如果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的位置在各fθ透镜64和光检测部66的附近,则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位置。例如,如果第一温度检测部67的位置是适合于fθ透镜64的温度检测的位置,则也可以是其他位置。例如,第一温度检测部67可以设置在从fθ透镜64观察时位于与多面体转镜62相反的一侧且不干扰激光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多面体转镜62的热量影响小的位置,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fθ透镜64的温度。另外,第一温度检测部67可以设置在多面体转镜62和fθ透镜64之间且不干扰激光的位置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第二温度检测部68检测光检测部66的温度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光扫描装置6有时设置有检测用反射镜,该检测用反射镜将射入到由多面体转镜62扫描的光的扫描路径上的预先确定位置的光向光检测部66反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温度检测部68配置在能够检测所述检测用反射镜的温度的位置,可以使用所述检测用反射镜的温度来代替光检测部66的温度。
此外,第一温度检测部67检测的温度并不限定于扫描透镜64的温度。具体地说,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的配置只要能够检测光扫描装置6的箱体60的温度梯度即可。例如,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可以设置在光扫描装置6的中央附近和外周附近等分开的位置。此外,各第一温度检测部67和第二温度检测部68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一个,可以是多个。即,可以在光扫描装置6中分开的合计三个部位以上的位置设置第一温度检测部67或第二温度检测部6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修正处理部102根据环境温度T3和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双方改变修正内容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修正处理部102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T3和加热器35的运转状况中的任意一方改变修正内容。例如,可以省略所述步骤S4、S41、S5,并且系数K1和K2固定。此外,在步骤S6中,基于不考虑环境温度T3的以下的式(3),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计算。
d1=K1*(T1-T2)+K2*(T1-T0)···(3)
此外,光扫描装置6周围的温度根据在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的加热时间的长度而发生变化。于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将所述加热时间的长度反映在所述计算式的结果中。例如,在步骤S6中,可以基于以下的式(4)或式(5)对计算套色不准量d1进行计算。另外,t1是在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加热器35运转的加热时间的长度,B1和B2是预先设定的系数。
d1=B1/t1*(K1*(T1-T2)+K2*(T1-T0))···(4)
d1=1/t1*(B1*K1*(T1-T2)+B2*K2*(T1-T0))···(5)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光源;
光扫描构件,使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进行扫描;
光检测部,检测射入到由所述光扫描构件扫描的光的扫描路径上预先确定位置的光;
光源控制部,每当由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到光时,在预先设定的射出开始时刻使与各行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从所述光源射出;
扫描透镜,使由所述光扫描构件扫描的光在像载体上等速扫描;
箱体,配置有所述光源、所述光扫描构件、所述光检测部和所述扫描透镜;
温度梯度检测部,检测所述箱体的温度梯度;
加热器,对所述像载体或图像转印前的薄片体进行加热;以及
修正处理部,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温度梯度和预先设定的计算式对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并且根据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的所述加热器的运转状况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处理部以使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所述加热器运转的情况与所述加热器未运转的情况相比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修正量变小的方式改变所述计算式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梯度检测部包括:第一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扫描透镜的温度;以及第二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光检测部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处理部基于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的变化、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的差、以及由环境温度检测部检测的环境温度,计算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预先确定的基准时期中的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T0、将当前的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T1、将当前的由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作为T2、将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作为d1、将预先设定的系数作为K1、K2时,
所述修正处理部基于以下的式(1),计算所述射出开始时刻的偏移量d1,
d1=K1*(T1-T2)+K2*(T1-T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预先设定系数K11和比所述系数K11小的系数K12、以及系数K21和比所述系数K21小的系数K22,
当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前所述加热器运转了时,所述修正变更处理部将所述系数K1设定为所述系数K11并且将所述系数K2设定为所述系数K12,当所述加热器未运转时,所述修正变更处理部将所述系数K1设定为所述系数K21并且将所述系数K2设定为所述系数K2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与多个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对应的多个所述扫描透镜、以及与多个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对应的多个所述光检测部,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检测多个所述扫描透镜中的任意一个的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检测多个所述光检测部中的任意一个的温度,
所述修正处理部基于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以及所述计算式,对多个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射出开始时刻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两组光扫描装置,所述两组光扫描装置具有与多个像载体对应的所述扫描透镜,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设置于一方的所述光扫描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设置于另一方的所述光扫描装置。
CN201680046176.8A 2015-08-11 2016-07-13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1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8720 2015-08-11
JP2015-158720 2015-08-11
PCT/JP2016/070627 WO2017026221A1 (ja) 2015-08-11 2016-07-13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1785A CN107921785A (zh) 2018-04-17
CN107921785B true CN107921785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98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61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1785B (zh) 2015-08-11 2016-07-1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7146B2 (zh)
EP (1) EP3335886B1 (zh)
JP (1) JP6315148B2 (zh)
CN (1) CN107921785B (zh)
WO (1) WO20170262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08769A (ja) * 2018-07-10 2020-01-1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02268B2 (ja) * 2018-07-10 2022-07-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補正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697A (zh) * 2006-05-30 2007-12-0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偏转器及使用光偏转器的光学仪器
CN101086643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设备
CN10117411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7326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株式会社东芝 光扫描装置以及包括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9616A (zh) * 2007-11-19 2009-05-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曝光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103349B2 (ja) * 2008-10-10 2012-12-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07483A (ja) * 1987-06-10 1988-12-15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
JP3262490B2 (ja) * 1996-03-11 2002-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0604A (ja) * 2001-09-10 2003-03-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積層造形装置
JP2005017667A (ja) * 2003-06-26 2005-01-20 Ricoh Co Ltd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5015870B3 (de) * 2005-04-06 2006-10-26 Eos Gmbh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dreidimensionalen Objekts
US7817929B2 (en) * 2008-09-29 2010-10-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elected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image forming device based on select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color registration
JP2010151989A (ja) * 2008-12-24 2010-07-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720920B2 (ja) * 2009-03-17 2011-07-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2601A (ja) * 2010-05-18 2011-12-01 Brother Ind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57377B2 (en) * 2012-06-29 2018-08-21 Vmware, Inc. Dynamic resolution of servers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P6436609B2 (ja) * 2012-09-06 2018-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06948A (ja) * 2014-04-22 2015-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78307B (zh) * 2014-04-30 2015-08-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精确控温的高分子材料紫外激光3d打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697A (zh) * 2006-05-30 2007-12-05 佳能株式会社 光偏转器及使用光偏转器的光学仪器
CN101086643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设备
CN10117411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73269A (zh) * 2007-08-23 2009-02-25 株式会社东芝 光扫描装置以及包括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9616A (zh) * 2007-11-19 2009-05-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曝光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103349B2 (ja) * 2008-10-10 2012-12-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5886B1 (en) 2022-02-23
EP3335886A4 (en) 2018-08-15
JPWO2017026221A1 (ja) 2018-04-26
CN107921785A (zh) 2018-04-17
WO2017026221A1 (ja) 2017-02-16
EP3335886A1 (en) 2018-06-20
JP6315148B2 (ja) 2018-04-25
US20180236779A1 (en) 2018-08-23
US10377146B2 (en)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1359B1 (ko) 레지스트레이션 및 농도 보정 제어를 수행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1164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4424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xposure position adjusting method
JP68793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39388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1266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291881A1 (en) Image-forming device
CN10792178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4598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40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32584B2 (en) Laser scann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flection surf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JP70969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53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560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154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110862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color misregistration based on various temperatures
JP60576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715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47803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0401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0001185A (ja) 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130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17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36782A (ja) レーザーイメージャー
JP20073165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