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881A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881A
CN107615881A CN201680030921.XA CN201680030921A CN107615881A CN 107615881 A CN107615881 A CN 107615881A CN 201680030921 A CN201680030921 A CN 201680030921A CN 107615881 A CN107615881 A CN 107615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optical anisotropic
cellulose acylate
pl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0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881B (zh
Inventor
吉田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5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圆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元件之间具有高折射率层,且能够实现提高从倾斜方向观察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的有机EL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从视觉辨认侧至少包含圆偏振片、以及具有一对电极及夹在该一对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在圆偏振片与一对电极中位于视觉辨认侧的电极之间配置有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偏振器、λ/2板及λ/4板,λ/2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A(550)为大于‑120nm且小于‑40nm的范围,λ/4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B(550)为大于‑60nm且小于20nm的范围。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抑制由外光反射引起的不良影响,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中使用圆偏振片。
作为圆偏振片,优选使用组合了包含λ/2板及λ/4板的相位差板(所谓的宽频带λ/4板)及偏振器的方式(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27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度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具体而言,从倾斜方向视觉辨认有机EL显示装置时要求黑色的视觉辨认度的更进一步的提高。即,从倾斜方向视觉辨认有机EL显示装置时,要求黑色中不包含其他色泽而看起来更黑。
尤其,有机EL显示装置中配置有触摸面板或阻气层等各种功能部件的情况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上述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的提高。
本发明人将专利文献1中具体公开的圆偏振片贴合于在视觉辨认侧安装有触摸面板或阻气层等功能部件的有机EL显示元件,并对其视觉辨认度进行了评价的结果,黑色的视觉辨认度并不充分,且需要进一步的改良。
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功能部件中包含显示较高的折射率的层(高折射率层)时,产生上述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圆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元件之间具有高折射率层,并能够实现提高从倾斜方向观察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的有机EL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通过将圆偏振片中的λ/2板及λ/4板的Rth调整为规定的范围,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即,发现了通过以下结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从视觉辨认侧至少包含: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具有一对电极及夹在该一对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
圆偏振片与一对电极中位于视觉辨认侧的电极之间配置有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
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偏振器、λ/2板及λ/4板,
λ/2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A(550)为大于-120nm且小于-40nm的范围,
λ/4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B(550)为大于-60nm且小于20nm的范围。
(2)根据(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RthA(550)为大于-120nm且-90nm以下的范围。
(3)根据(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λ/2板及λ/4板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或必要条件2,
必要条件1:不包含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必要条件2:包含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C(550)表示0~20nm的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在圆偏振片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之间包含有触摸面板,
在触摸面板中包含有高折射率层。
(5)根据(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高折射率层构成触摸面板的透明电极层。
(6)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在圆偏振片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之间包含有阻气层,
在阻气层中包含有高折射率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圆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元件之间具有高折射率层,并能够实现提高从倾斜方向观察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的有机EL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圆偏振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触摸面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有机EL显示元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阻气层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而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首先,对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进行说明。
Re(λ)、Rth(λ)分别表示波长λ下的面内的延迟及厚度方向的延迟。关于Re(λ),在KOBRA 21ADH或WR(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制)中,使波长λnm的光向薄膜法线方向入射而测定。选择测定波长λnm时,能够手动交换波长选择滤波器,或通过程序等而转换测定值来进行测定。被测定的薄膜由单轴或双轴的折射率椭球体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方法计算Rth(λ)。另外,该测定方法也部分用于液晶化合物的平均倾斜角、与其相反的一侧的平均倾斜角的测定中。
关于Rth(λ),将面内的慢轴(由KOBRA 21ADH或WR判断)作为倾斜轴(旋转轴)(没有慢轴的情况下,将薄膜面内的任意的方向设为旋转轴)相对于薄膜法线方向从法线方向到单侧50°为止以10度步进分别从其倾斜的方向入射波长λnm的光而共测定6处上述Re(λ),并基于该所测定出的延迟值、平均折射率的假定值及所输入的膜厚值而由KOBRA 21ADH或WR计算。上述中,从法线方向将面内的慢轴作为旋转轴,并具有在某一倾斜角度上延迟的值成为零的方向的薄膜的情况下,大于该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上的延迟值将其符号变更为负之后,由KOBRA 21ADH或WR计算。另外,也能够将慢轴作为倾斜轴(旋转轴)(没有慢轴的情况下,将薄膜面内的任意的方向设为旋转轴),从任意倾斜的2个方向测定延迟值,并基于该值、平均折射率的假定值及所输入的膜厚值而通过以下式(A)及式(B)计算Rth。
[数式1]
另外,上述Re(θ)表示从法线方向倾斜角度θ的方向上的延迟值。并且,式(A)中的nx表示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面内中与nx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与nx及ny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测定薄膜的厚度。
Rth=((nx+ny)/2-nz)×d式(B)
被测定的薄膜为无法由单轴或双轴的折射率椭球体表现的薄膜,即没有所谓的光轴(opticaxis)的薄膜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方法计算Rth(λ)。关于Rth(λ),将面内的慢轴(由KOBRA 21ADH或WR判断)作为倾斜轴(旋转轴),相对于薄膜法线方向从-50°到+50°为止以10°步进分别从其倾斜的方向入射波长λnm的光而测定11处上述Re(λ),基于该所测定出的延迟值、平均折射率的假定值及所输入的膜厚值而由KOBRA 21ADH或WR计算。并且,在上述测定中,平均折射率的假定值能够使用聚合物手册(JOHNWILEY&SONS,INC)、各种光学薄膜的产品目录的值。关于平均折射率的值并非已知的情况,能够通过阿贝折射仪进行测定。以下例示出主要光学薄膜的平均折射率的值:纤维素酰化物(1.48)、环烯烃聚合物(1.52)、聚碳酸酯(1.5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聚苯乙烯(1.59)。通过输入这些平均折射率的假定值和膜厚,KOBRA 21ADH或WR计算nx、ny、nz。由该计算出的nx、ny、nz根据Nz=(nx-nz)/(nx-ny)的关系式,进一步计算Nz因子。
另外,本说明书中,“可见光”是指380~780nm。并且,本说明书中,关于测定波长没有特别备注的情况下,测定波长为550nm。
并且,本说明书中,关于角度(例如“90°”等角度)及其关系(例如“正交”、“平行”、“45°”及“90°”等),设为包含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容许的误差的范围。例如是指精确的角度±10°以下的范围内,与精确的角度的误差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例如,在正交的情况下,只要是90°±10°的范围(80~100°)即可。
另外,本说明书中,A板及C板定义为如下。
A板具有正A板(positive的A板)和负A板(Negative的A板)这2种,将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面内中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在面内与面内的慢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时,正A板满足式(A1)的关系,负A板满足式(A2)的关系。另外,正A板的Rth表示正值,负A板的Rth表示负值。
式(A1)nx>ny≈nz
式(A2)ny<nx≈nz
另外,上述“≈”不仅包含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含两者基本上相同的情况。“基本上相同”是指,例如(ny-nz)×d(其中d为薄膜的厚度)为-10~10nm(优选-5~5nm)的情况也包含于“ny≈nz”,(nx-nz)×d为-10~10nm(优选-5~5nm)的情况也包含于“nx≈nz”。
C板具有正C板(positive的C板)和负C板(Negative的C板)这2种,正C板满足式(C1)的关系,负C板满足式(C2)的关系。另外,正C板的Rth表示负值,负C板的Rth表示正值。
式(C1)nz>nx≈ny
式(C2)nz<nx≈ny
另外,上述“≈”不仅包含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含两者基本上相同的情况。“基本上相同”是指,例如(nx-ny)×d(其中d为薄膜的厚度)为0~10nm(优选0~5nm)的情况也包含于“nx≈ny”。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点,可举出如下点:在圆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元件之间包含显示规定的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层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圆偏振片使用显示规定的光学特性的λ/2板及λ/4板。
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的理由的详细内容尚不明确,但推测为如下。
首先,有机EL显示元件上配置有如触摸面板或阻气膜那样的功能部件的情况较多,这种功能部件中包含显示规定的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层的情况较多。若对包含有这种高折射率层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从倾斜方向入射光,则在高折射率层的表面容易产生光的反射或干渉,作为结果透射高折射率层的光的特性发生改变,且在专利文献1的圆偏振片中无法充分改善从倾斜方向观察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
因此,本发明中发现,通过使用考虑了上述高折射率层的影响的显示规定的光学特性的λ/2板及λ/4板,从而在具有如上所述的高折射率层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也可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另外,本发明中的图为示意图,各层的厚度的关系或位置关系等未必与实际的一致。以下的图也相同。
有机EL显示装置10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圆偏振片18、触摸面板20及有机EL显示元件22。另外,图1中,上侧相当于视觉辨认侧。圆偏振片18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偏振器12、λ/2板14及λ/4板16。
以下,对包含于有机EL显示装置10的各部件进行详述。
<圆偏振片>
圆偏振片18依次具有偏振器12、λ/2板14及λ/4板16。以下,对这些进行详述。
(偏振器)
偏振器12只要是具有将光转换为特定的直线偏光的功能的部件(直线偏振器)即可,主要能够利用吸收型偏振器及反射型偏振器。
作为吸收型偏振器,使用碘系偏振器、利用了二色性染料的染料系偏振器、及多烯系偏振器等。碘系偏振器及染料系偏振器中具有涂布型偏振器和延伸型偏振器,能够适用任一种,但优选使碘或二色性染料吸附于聚乙烯醇并进行延伸而制作的偏振器。
并且,作为通过对基材上配置有聚乙烯醇层的层叠薄膜实施延伸及染色而得到偏振器的方法,能够举出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14391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691205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公报,也能够优选利用有关这些偏振器的公知的技术。
作为反射型偏振器,使用层叠有双折射不同的薄膜的偏振器、线栅型偏振器、组合具有选择反射域的胆甾醇液晶和1/4波长板而成的偏振器等。
其中,从操作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将-CH2-CHOH-作为重复单元而包含的聚合物,尤其优选选自包含聚乙烯醇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组中的至少1个。)的偏振器。
偏振器12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从操作性优异并且光学特性也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35μm以下,更优选3~25μm,进一步优选4~20μm。若为上述厚度,则能够对应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λ/2板)
λ/2板14是指特定的波长λnm下的面内延迟Re(λ)满足Re(λ)≈λ/2的光学各向异性层。该式在可见光区域的任一波长(例如550nm)下实现即可。其中,优选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满足以下关系。
210nm≤Re(550)≤300nm
其中,更优选满足220nm≤Re(550)≤290nm。
λ/2板14的慢轴与偏振器12的吸收轴所呈的角度优选为75±10°的范围,更优选为75±8°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75±5°的范围。
换言之,λ/2板14的慢轴与偏振器12的透射轴所呈的角度优选为15±10°的范围,更优选15±8°的范围,进一步优选15±5°的范围。
另外,上述角度是指从偏振器表面的法线方向进行了视觉辨认时的λ/2板的慢轴与偏振器的吸收轴(或透射轴)所呈的角度。
在波长550nm下测定的λ/2板14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值即RthA(550)为大于-120nm且小于-40nm的范围,在从倾斜方向观察的黑色的视觉辨认度更加优异的方面(以后,还简称为“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优选为大于-120nm且-90nm以下的范围。
RthA(550)为-120nm以下的情况及-40nm以上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较差。
λ/2板14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0.5~200μm左右的情况较多,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0.5~50μm,更优选0.5~10μm,进一步优选0.5~5μm。
另外,上述厚度是指平均厚度,是测定λ/2板14的任意5处的厚度,并对这些进行了算术平均的厚度。
构成λ/2板14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在λ/2板14中包含液晶化合物。即,优选λ/2板14为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层。其中,若满足上述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值等规定的特性,则也可以由其他材料构成。例如,也可以由聚合物膜(由聚合物(树脂)形成的薄膜。尤其实施了延伸处理的聚合物膜)形成。
更具体而言,作为λ/2板14,例如可举出将低分子液晶化合物在液晶状态下以向列取向的方式形成后,通过光交联或热交联固定化而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及将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在液晶状态下以向列取向的方式形成后,通过冷却将取向固定化而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另外,本发明中,λ/2板14例如为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等而固定形成的层,成为层之后已无需显示液晶性。
一般而言,液晶化合物根据其形状,能够分类为棒状型(棒状液晶化合物)和圆盘状型(盘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而且,分别有低分子型和高分子型。高分子一般是指聚合度为100以上(高分子物理·相转移动力学,土井正男著,2页,岩波书店,1992)。本发明中,也能够使用任一型液晶化合物,但在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优选盘状液晶化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棒状液晶化合物、2种以上的盘状液晶化合物、或棒状液晶化合物与盘状液晶化合物的混合物。
另外,作为棒状液晶化合物,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表平11-513019号公报的权利要求1或日本特开2005-289980号公报的段落[0026]~[0098]中记载的液晶化合物,作为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7-108732号公报的段落[0020]~[0067]或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的段落[0013]~[0108]中记载的液晶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关于λ/2板14,由于能够缩小光学特性的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因此更优选使用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棒状液晶化合物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来形成。液晶化合物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此时优选至少1个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
即,优选λ/2板14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棒状液晶化合物或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而固定形成的层,此时,成为层之后已无需显示液晶性。
包含于棒状液晶化合物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可进行加成聚合反应的官能团,更优选聚合性烯属不饱和基团或环聚合性基团。更具体而言,可优选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更优选(甲基)丙烯酰基。另外,(甲基)丙烯酰基为包含甲基丙烯酰基及丙烯酰基这两者的概念。
λ/2板14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公知的方法。
例如,在规定的基板(包含临时基板)涂布包含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后,也简称为“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对所得到的涂膜实施固化处理(紫外线的照射(光照射处理)或加热处理),由此能够制造λ/2板14。另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后述的取向层。
作为上述组合物的涂布,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线棒涂布法、挤压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逆向凹版涂布法、模涂法)来实施。
上述组合物中,可包含上述的液晶化合物以外的成分。
例如,组合物中可包含聚合引发剂。被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根据聚合反应的形式来选择,例如可举出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例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α-羰基化合物、偶姻醚、α-烃取代芳香族偶姻化合物、多核醌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与对氨基苯基酮的组合等。
关于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
并且,从涂布膜的均匀性、膜的强度的方面考虑,组合物中可包含聚合性单体。
作为聚合性单体,可举出自由基聚合性或阳离子聚合性的化合物。优选为多官能性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更优选与上述含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具有共聚性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02-296423号公报中的段落[0018]~[0020]中记载的化合物。
关于聚合性单体的添加量,相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2~30质量%。
并且,从涂布膜的均匀性、膜的强度的方面考虑,组合物中可包含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举出以往公知的化合物,但尤其优选氟系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01-330725号公报中的段落[0028]~[0056]中记载的化合物、日本特愿2003-295212号说明书中的段落[0069]~[0126]中记载的化合物。
并且,组合物中可包含溶剂,优选使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例中包含有酰胺基(例,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二甲基亚砜)、杂环化合物(例,吡啶)、烃基(例,苯、己烷)、卤代烷(例,氯仿、二氯甲烷)、酯(例,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酮(例,丙酮、甲乙酮)、醚(例,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优选卤代烷及酮。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有机溶剂。
并且,组合物中可包含偏振器界面侧垂直取向剂、空气界面侧垂直取向剂等垂直取向促进剂、偏振器界面侧水平取向剂、空气界面侧水平取向剂等水平取向促进剂等各种取向剂。
而且,除了上述成分以外组合物中也可以包含粘附改良剂、增塑剂、聚合物等。
(λ/4板)
λ/4板16(具有λ/4功能的板)是指具有将某一特定波长的直线偏光转换为圆偏光(或将圆偏光转换为直线偏光)的功能的板。更具体而言,是规定的波长λnm下的面内延迟值表示Re(λ)≈λ/4(或其奇数倍)的板。该式在可见光区域的任一波长(例如550nm)下实现即可,但优选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满足以下关系。
100nm≤Re(550)≤160nm
其中,更优选满足110nm≤Re(550)≤150nm。
λ/4板16的慢轴与λ/2板14的慢轴所呈的角度θ优选为60±10°的范围,更优选为60±8°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60±5°的范围。
另外,上述角度是指从偏振器12表面的法线方向进行了视觉辨认时的λ/4板16的慢轴与λ/2板14的慢轴所呈的角度。
另外,λ/4板16的慢轴与偏振器12的吸收轴所呈的角度优选为15°±8°的范围,更优选为15°±6°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5°±3°的范围。
换言之,λ/4板16的慢轴与偏振器12的透射轴所呈的角度优选为75±10°的范围,更优选为75±8°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75±5°的范围。
另外,上述角度是指从偏振器12表面的法线方向进行了视觉辨认时的偏振器12的吸收轴(或透射轴)与λ/4板16的面内慢轴所呈的角度。
波长550nm下测定的λ/4板16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值即RthB(550)为大于-60nm且小于20nm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优选为大于-60nm且15nm以下的范围。
RthB(550)为-60nm以下的情况及20nm以上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较差。
λ/4板16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0.5~200μm左右的情况较多,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0.5~50μm,更优选0.5~10μm,进一步优选0.5~5μm。
另外,上述厚度是指平均厚度,是测定λ/4板16的任意5处的厚度,并对这些进行了算术平均的厚度。
构成λ/4板16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在λ/4板16中包含液晶化合物。即,优选λ/4板16为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层。液晶化合物的定义如上所述。其中,优选λ/4板16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棒状液晶化合物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等而固定形成的层,此时,成为层之后已无需显示液晶性。
另外,图1中,λ/2板14及λ/4板16均为单层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λ/2板14及λ/4板16可分别独立地为多层结构。即,λ/2板14及λ/4板16只要上述的RthA(550)及RthB(550)分别为规定的范围,则可以为包含多个层的结构。另外,当λ/2板中包含多个层时,包含构成这些λ/2板的所有层的λ/2板整体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在上述的范围(大于-120nm且小于-40nm)。并且,当λ/4板中包含多个层时,包含构成这些λ/4板的所有层的λ/4板整体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在上述的范围(大于-60nm且小于20nm)。
例如,如图2所示,圆偏振片118包含偏振器12、λ/2板114及λ/4板116,λ/2板114包含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及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6这2层,λ/4板116包含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8及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30这2层。此时,λ/2板114整体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在上述的范围(大于-120nm且小于-40nm),λ/4板116整体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在上述的范围(大于-60nm且小于20nm)。另外,构成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30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只要上述的λ/2板及λ/4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为规定的范围即可,但从容易调整延迟的方面考虑,例如优选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及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8为所谓的C板,优选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6及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30为所谓的A板。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并无特别限制,但-180~100nm的情况较多,0~100nm的情况更多。
并且,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6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并无特别限制,但-150~140nm的情况较多,-150~0nm的情况更多。
并且,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8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并无特别限制,但-70~100nm的情况较多,0~100nm的情况更多。
并且,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30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并无特别限制,但-80~70nm的情况较多,-80~0nm的情况更多。
另外,上述图2中,对λ/2板及λ/4板这两方为2层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可以是λ/2板为单层结构,且λ/4板为多层结构的方式,也可以是λ/2板为多层结构,且λ/4板为单层结构。
并且,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层数可以为3层以上。
而且,如在后段中进行详述那样,λ/2板及λ/4板中,只要各自的RthA(550)及RthB(550)为上述的范围,则可以包含取向膜、粘合剂层等。
另外,从圆偏振片(及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上述λ/2板及上述λ/4板的至少任一方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或必要条件2,更优选λ/2板及λ/4板两方满足必要条件1或必要条件2。
必要条件1:不包含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必要条件2:包含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C(550)表示0~20nm的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一般而言,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为了表示较大的Rth,具有其厚度变厚的倾向。因此,上述λ/2板及上述λ/4板的至少一方(优选两方)中,优选不包含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或者即使包含有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该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C(550)也表示0~20nm。
另外,在此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是指主成分由聚合物(树脂)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实质上不包含液晶化合物。
(其他层)
在不损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上述圆偏振片18可以具备上述偏振器12、λ/2板14及λ/4板16以外的其他层。以下示出一例。
(取向层)
在圆偏振片18(尤其λ/2板及λ/4板)中可以包含具有规定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的功能的取向膜。
一般而言,取向膜以聚合物为主成分。作为取向膜用聚合物材料,在多数的文献中有记载,能够获取多数市售品。所利用的聚合物材料优选聚乙烯醇或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尤其优选改性或未改性的聚乙烯醇。关于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取向膜,能够参考WO01/88574A1号公报的43页24行~49页8行、日本专利第3907735号公报的段落[0071]~[0095]中记载的改性聚乙烯醇。另外,对取向膜通常实施公知的摩擦处理。即,取向膜通常优选为经摩擦处理的摩擦取向膜。
(偏振器保护膜)
偏振器的表面上可以配置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保护膜可以仅配置于偏振器的单面上(视觉辨认侧的表面上),也可以配置于偏振器的两面上。
偏振器保护膜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所谓的透明支撑体或硬涂层,也可以为透明支撑体与硬涂层的层叠体。
作为硬涂层,能够使用公知的层,例如可以为将上述的多官能单体聚合固化而得到的层。
并且,作为透明支撑体,能够使用公知的透明支撑体,例如作为形成透明支撑体的材料,能够使用以三乙酰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系聚合物(以下称为纤维素酰化物)、热塑性降冰片烯系树脂(Zeon Corporation.制的ZEONEX、ZEONOR、JSR Corporation制的ARTON等)、丙烯酸系树脂、及聚酯系树脂。
偏振器保护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但从能够使偏振片的厚度变薄等理由考虑,优选40μm以下,更优选25μm以下。
并且,为了担保各层之间的粘附性,可以在各层之间配置粘合剂层或粘接层。
<触摸面板>
触摸面板20为配置于上述的圆偏振片18与后述的有机EL显示元件22之间的功能部件,且为从视觉辨认侧操作者的手指等外部导体接触(接近)有机EL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侧的表面时,检测该接触位置的传感器。
作为触摸面板20的结构,如图3所示,从视觉辨认侧具备第1绝缘层50、包含传感器电极的透明电极层(导电性层)52、第2绝缘层54及基板56,透明电极层52相当于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另外,作为触摸面板20的结构,若包含有上述高折射率层,则并不限定于图3的方式,能够采用公知的结构。
另外,触摸面板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根据目的能够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表面型静电电容方式触摸面板、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触摸面板、阻抗膜式触摸面板等。
以下,对构成触摸面板20的各部件进行详述。
(第1绝缘层及第2绝缘层)
构成第1绝缘层50及第2绝缘层54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能够由无机物或有机物、或者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混合物形成。例如作为无机物,可举出NaF(1.3)、Na3AlF6(1.35)、LiF(1.36)、MgF2(1.38)、CaF2(1.4)、BaF2(1.3)、SiO2(1.46)、LaF3(1.55)、CeF3(1.63)及Al2O3(1.63)等无机物〔上述各材料的括弧内的数值为光的折射率。〕。这些之中,优选使用SiO2、MgF2、A12O3等。并且,作为有机物,可举出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硅氧烷系聚合物及有机硅烷缩合物等。
另外,触摸面板20中,配置有第1绝缘层50及第2绝缘层54这2种绝缘层,但若启动触摸面板,则可以不包含。
(透明电极层)
透明电极层52构成感知部(感测部),包含图案状的第1检测电极及第2检测电极,检测手指所接触或接近的检测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量,由此根据该变化量通过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电路来运算指尖的位置。
第1检测电极为向第1方向(X方向)延伸,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Y方向)上排列的电极,且具有规定的图案。第2检测电极为向第2方向(Y方向)延伸,并在第1方向(X方向)上排列的电极,且具有规定的图案。另外,第1检测电极与第2检测电极经由绝缘层交叉。
透明电极层52为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在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折射率优选1.75~2.05,更优选1.8~2.0。
上述折射率使用反射分光膜厚仪FE3000(OTSUKA ELECTRONICS Co.,LTD制)并通过光干涉法来进行了测定。折射率的测定波长为550nm。
构成透明电极层52的材料为显示上述折射率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使用铟锡氧化物(ITO)、氧化锌、锑掺杂氧化锡、氟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锌、钾掺杂氧化锌、及硅掺杂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氧化物可以复合2种以上。
(基板)
基板56为支撑上述各部件的部件。
作为基板56,优选为所谓的透明基板(尤其透明绝缘性基板)。作为其具体例,例如可举出树脂基板、陶瓷基板、及玻璃基板等。其中,从韧性优异的理由考虑,优选为树脂基板。
作为构成树脂基板的材料,更具体而言,可举出聚醚砜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酰胺基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及环烯烃系树脂等。
另外,触摸面板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图3的方式,例如可以包含有多层透明电极层。例如可以为如下触摸面板,即所述触摸面板包含:第1透明电极层,包含向第1方向(X方向)延伸,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Y方向)上排列的电极即第1检测电极;第2透明电极层,包含向第2方向(Y方向)延伸,并在第1方向(X方向)上排列的电极即第2检测电极,第1透明电极层与第2透明电极层经由绝缘层配置。此时,第1透明电极层及第2透明电极层的至少一方相当于上述的高折射率层即可。
并且,触摸面板中,可以包含除了上述的绝缘层、透明电极层及基板以外的其他部件(例如粘合剂层等)。
<有机EL显示元件>
如图4所示,有机EL显示元件22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作为阴极发挥功能的第1电极60、有机发光层62、作为阳极发挥功能的第2电极64及基板66。即,有机发光层62被第1电极60及第2电极64夹持。入射于有机EL显示装置10的外光透射第1电极而在第2电极表面反射的情况较多。
以下,对构成有机EL显示元件22的各部件进行详述。
(第1电极)
第1电极60为阴极,发挥向有机发光层62注入电子的作用。
作为构成第1电极60的材料,优选能够构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电极的材料,为了有效地进行电子注入,优选功函数较低的金属,例如可使用锡、镁、铟、钙、铝、银等适当的金属或它们的合金。作为具体例,能够举出镁-银合金、镁-铟合金、铝-锂合金等低功函数合金电极。
(有机发光层)
有机发光层62为被第1电极60与第2电极64夹持的层,且为通过从第1电极60注入的电子与从第2电极64注入的空穴再结合而发光的层。
构成有机发光层62的材料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9,10-二芳基蒽衍生物、芘、晕苯、苝、红荧烯、1,1,4,4-四苯丁二烯、三(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三(4-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双(8-羟基喹啉)锌络合物及三(4-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等低分子材料、以及聚芴、聚对苯乙炔及聚噻吩等高分子材料等。
(第2电极)
第2电极64为阳极,发挥向有机发光层62注入空穴的作用。第2电极64通常由铝、金、银、镍、钯及铂等金属、铟和/或锡的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碘化铜等卤化金属、炭黑,以及聚(3-甲基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等构成。
(基板)
基板66为支撑上述的各部件的支撑体,其种类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树脂基板、陶瓷基板及玻璃基板等。作为构成树脂基板的树脂的种类,可举出在上述的触摸面板中说明的构成树脂基板的树脂。
另外,有机EL显示元件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4的结构,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其他部件(例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中间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等)。
有机EL显示装置10至少包含上述的圆偏振片18、触摸面板20及有机EL显示元件22,但也可以包含其他部件。
例如,在圆偏振片18与触摸面板20之间,或触摸面板20与有机EL显示元件22之间也可以配置密封剂层、粘合剂层或粘接层。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有机EL显示装置110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圆偏振片18、阻气层70及有机EL显示元件22。另外,图5中,上侧相当于视觉辨认侧。圆偏振片18依次具有偏振器12、λ/2板14及λ/4板16。
图5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110具备阻气层70来代替触摸面板20,除了这一点,具有与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相同的层,因此对相同的构成必要条件标注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对阻气层70的结构进行详述。
(阻气层)
阻气层70为配置在圆偏振片18与有机EL显示元件22之间的功能部件,且为抑制水分等向有机EL显示元件22侵入的层。
如图6所示,阻气层70的结构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备第1无机膜72、第1有机膜74、第2无机膜76及第2有机膜78,第1无机膜72及第2无机膜76相当于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
第1无机膜72及第2无机膜76的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在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方面,折射率优选1.75~2.05,更优选1.8~2.0。
折射率使用反射分光膜厚仪FE3000(OTSUKA ELECTRONICS Co.,LTD制)并通过光干涉法来进行了测定。折射率的测定波长为550nm。
构成第1无机膜72及第2无机膜76的材料只要显示上述折射率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适当地例示出包含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及氧化铟锡(ITO)等金属氧化物;氮化铝等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氮氧化硅、碳氧化硅及碳氮氧化硅等硅氧化物;氮化硅及碳氮化硅等硅氮化物;碳化硅等硅碳化物;它们的氢化物;2种以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含氢物等无机化合物的膜。
构成第1有机膜74及第2有机膜78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适用各种有机化合物(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透明氟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氟化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胺基酰亚胺系树脂、聚醚酰亚胺系树脂、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醚醚酮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脂环式聚烯烃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及聚砜系树脂等。
阻气层的结构若包含显示规定的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层,则并不限定于图6的方式。例如,阻气层至少具有1个以上的无机膜及有机膜的组合,且无机膜的至少1层为上述高折射率层即可。
另外,上述中,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包含高折射率层的方式,对包含触摸面板或阻气层的方式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具体例。
<实施例1>
(1)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制作
(纤维素酯溶液A-1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到混合罐,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搅拌来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了纤维素酯溶液A-1。
纤维素酯溶液A-1的组成
(消光剂分散液B-1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到分散机,并进行搅拌来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了消光剂分散液B-1。
消光剂分散液B-1的组成
(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到另一混合罐,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搅拌来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了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
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的组成
[化学式1]
(纤维素酯薄膜的制作)
在将纤维素酯溶液A-1设为94.6质量份,将消光剂分散液B-1设为1.3质量份的混合物中,以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100质量份,紫外线吸收剂(UV-1)及紫外线吸收剂(UV-2)分别成为1.0质量份的方式,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一边加热一边充分进行搅拌来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了浓液。将所得到的浓液加温至30℃,通过流延模具在直径3m的滚筒即镜面不锈钢支撑体上进行了流延。镜面不锈钢支撑体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涂布宽度设为1470mm。通过在滚筒上以150m3/分钟接触34℃的干燥风来使经流延的浓液膜干燥,在残余溶剂为150%的状态下从滚筒剥离。剥离时,在搬送方向(长边方向)上进行了15%的延伸。之后,利用针板拉幅机(日本特开平4-1009号公报的图3所记载的针板拉幅机)抓握薄膜的宽度方向(与流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并且进行搬送,在宽度方向上并未进行延伸处理。而且,通过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进行搬送而更进一步进行干燥,从而制造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所制作的细条状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的残余溶剂量为0.2%,厚度为60μm,波长550nm下的Re(面内延迟)与Rth(厚度方向的延迟)分别为0.8nm、40nm。
(碱皂化处理)
使前述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通过温度60℃的介电式加热辊,将薄膜表面温度升温至40℃之后,使用棒涂布机在薄膜的带面以涂布量14ml/m2涂布了下述所示的组成的碱溶液。之后,将涂布有碱溶液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在加热至110℃的NORITAKE CO.,LIMITED制蒸汽式远红外加热器下,搬送了10秒钟。接着,使用相同的棒涂布机,在所得到的薄膜上涂布了纯水3ml/m2。接着,对所得到的薄膜,重复3次基于喷注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基于气刀的脱水之后,将薄膜在70℃的干燥区搬送10秒钟而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了经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
碱溶液组成
(取向膜的形成)
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的进行了碱皂化处理的面上,利用#14的线棒连续涂布了下述组成的取向膜涂布液(A)。将涂布有取向膜涂布液(A)的薄膜在60℃的温风下干燥60秒,进一步在100℃的温风下干燥120秒,从而形成了取向膜。所使用的改性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88%。
取向膜涂布液(A)的组成
[化学式2]
(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形成)
对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连续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细条状的薄膜的长边方向与搬送方向平行,薄膜长边方向(搬送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呈的角度设为72.5°(将薄膜长边方向(搬送方向)设为90°,从取向膜侧观察时以薄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方向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为-17.5°。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当于以薄膜长边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72.5°的位置。)。
在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上,利用#5.0的线棒连续涂布了包含下述组成的盘状液晶(DLC)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A)。薄膜的搬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盘状液晶化合物(DLC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115℃的温风下加热90秒钟,接着在80℃的温风下加热60秒钟,之后,在80℃下对所得到的涂膜进行UV(紫外线)照射(曝光量:70mJ/cm2),从而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厚度为2.0μm。DLC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确认到DLC化合物相对于薄膜面垂直取向。并且,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平行,将薄膜长边方向(搬送方向)设为90°(将薄膜宽度方向设为0°。从取向膜侧观察时以薄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方向。)时,为-17.5°。所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相当于λ/2板,波长550nm下的Re及Rth分别为Re(550):238nm、Rth(550):-119nm。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A)的组成
[化学式3]
(聚合物A)
[化学式4]
(聚合物B)
[化学式5]
上述a表示90,b表示10。
(聚合物C)
[化学式6]
(2)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制作
(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形成)
按照与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制作)相同的步骤,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上形成取向膜,并对取向膜连续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细条状的薄膜的长边方向与搬送方向平行,薄膜长边方向(搬送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呈的角度设为102.5°(将薄膜长边方向(搬送方向)设为90°,从取向膜侧观察时以薄膜宽度方向为基准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方向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为12.5°。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当于以薄膜长边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102.5°的位置。)。
在摩擦处理后的取向膜上,利用#2.8的线棒连续涂布了包含下述组成的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B)。薄膜的搬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60℃的温风下加热60秒钟,之后,在60℃下对所得到的涂膜进行UV照射,从而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厚度为0.8μm。盘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相对于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确认到盘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薄膜面垂直取向。并且,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正交,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将薄膜宽度方向设为0°。从取向膜侧观察时以薄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方向。)时,为102.5°(-77.5°)。所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λ/4板,Re(550)为118nm,Rth(550)为-59nm。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B)的组成
(3)偏振器的制作
在30℃下将厚度80μm的聚乙烯醇(PVA)薄膜浸渍于碘浓度0.05质量%的碘水溶液中60秒,从而对薄膜进行了染色。接着,将所染色的薄膜浸渍于硼酸浓度4质量%浓度的硼酸水溶液中60秒,在浸渍期间将薄膜纵向拉伸为原长度的5倍之后,在50℃下干燥4分钟,从而得到了厚度20μm的偏振器。
准备市售的纤维素酰化物系薄膜“TD80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以1.5摩尔/升浸渍于5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之后,用水充分冲洗了氢氧化钠。之后,将所得到的薄膜以0.005摩尔/升浸渍于35℃的稀硫酸水溶液中1分钟之后,浸渍于水中并充分冲洗了稀硫酸水溶液。最后在120℃下充分干燥薄膜,从而制作了偏振器保护膜。
利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而在上述中制作的偏振器的单面贴合上述中制作的偏振器保护膜,从而制作了包含偏振器及配置于偏振器的单面的偏振器保护膜的偏振片。
在上述所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A(λ/2板)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λ/4板)的圆偏振片X1。另外,从偏振器侧观察时,以偏振器的透射轴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时,λ/2板的慢轴的角度为-17.5°,λ/4板的慢轴的角度为-77.5°。
即,光学各向异性层A(λ/2板)的慢轴与偏振器的透射轴所呈的角度为17.5°,光学各向异性层A(λ/2板)的慢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λ/4板)的慢轴所呈的角度为60°。
分解搭载有有机EL面板(有机EL显示元件)的SAMSUNG公司制GALAXY S5,从有机EL显示装置剥离带圆偏振片的触摸面板,进一步从触摸面板剥下圆偏振片,分别分离了有机EL显示元件、触摸面板及圆偏振片。接着,将所分离的触摸面板与有机EL显示元件再次贴合,而且将上述所制作的圆偏振片X1以不会进入空气的方式贴合在触摸面板上,从而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参考图1)。
另外,在触摸面板中,包含有由ITO构成的折射率1.9(波长550下测定)的透明电极层。
并且,在有机EL显示元件中,包含有被一对电极夹持的有机发光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厚度25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0.8nm、9nm)。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2。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A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2来代替了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3>
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厚度25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4.0nm、36nm),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上述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并进一步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4。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A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4来代替了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光学各向异性层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5。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5来代替了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6。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6来代替了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7>
将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8>
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5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9>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0>
将2片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1。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1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2。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2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而且,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3。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3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4。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4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5>
(光学各向异性层C、D(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的形成)
(剥离性支撑体的制作)
无需对纤维素酰化物薄膜进行碱皂化处理,而如下制作取向膜,并制作了剥离性支撑体。
(取向膜的形成)
对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利用#14的线棒连续涂布了下述组成的取向膜涂布液(B)。在60℃的温风下干燥了60秒,进一步在100℃的温风下干燥了120秒。
取向膜涂布液(B)的组成
[改性聚乙烯醇-2]
[化学式7]
在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上,利用线棒连续涂布了下述组成的包含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C)。薄膜的搬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60℃的温风下加热60秒钟,在60℃下进行UV照射,将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从而制作了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相对于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确认到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薄膜面垂直取向。另外,变更厚度而制作了2种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
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厚度为0.8μm,Re(550)为0nm,Rth(550)为-65nm。
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厚度为2.0μm,Re(550)为0nm,Rth(550)为-160nm。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C)的组成
[棒状液晶化合物-1]
[化学式8]
[棒状液晶化合物-2]
[化学式9]
[含氟化合物(FP-2)]
[化学式10]
(光学各向异性层E、F(棒状液晶水平取向薄膜)的形成)
按照上述的步骤,进行了剥离性支撑体及取向膜的制作。
在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上,利用线棒连续涂布了下述组成的包含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D)。薄膜的搬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60℃的温风下加热60秒钟,在60℃下进行UV照射,将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从而制作了棒状液晶水平取向薄膜。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相对于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0°,确认到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薄膜面水平取向。
另外,变更厚度而制作了2种棒状液晶水平取向薄膜。
棒状液晶化合物的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正交,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将薄膜宽度方向设为0°。从取向膜侧观察时以薄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方向。)时,光学各向异性层E中为102.5°(-77.5°),光学各向异性层F中为-17.5°。
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Re(550)为118nm,Rth(550)为59nm。
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Re(550)为238nm,Rth(550)为119nm。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D)的组成
[棒状液晶化合物-1]
[化学式11]
[棒状液晶化合物-2]
[化学式12]
[含氟化合物(FP-2)]
[化学式13]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C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而且,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E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圆偏振片X15。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5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D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D,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F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F,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C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E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D、光学各向异性层F、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圆偏振片X16。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D及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6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D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D,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拉伸了市售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ZEONOR ZF14”(OPTES INC.制)的薄膜A(环烯烃系聚合物膜A)(厚度32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238nm、119nm),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C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而且,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形成了粘合剂层。
接着,贴合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拉伸了市售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ZEONORZF14”(OPTES INC.制)的薄膜B(环烯烃系聚合物膜B)(厚度28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118nm、59nm),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D、环烯烃系聚合物膜A、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环烯烃系聚合物膜B的圆偏振片X17。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D及环烯烃系聚合物膜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C及环烯烃系聚合物膜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7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
(光学各向异性层G(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的形成)
将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变更为0.25μm,除此以外,按照实施例15中记载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D(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的形成)的步骤,制作了光学各向异性层G(棒状液晶垂直取向薄膜)。
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厚度为0.25μm,Re(550)为0nm,Rth(550)为-20nm。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G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G,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而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G、光学各向异性层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8。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G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8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G粘附的方式,贴合了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G,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而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上述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形成粘合剂层,还贴合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G、光学各向异性层A、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19。在该方式中,光学各向异性层G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19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厚度45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0.5nm、116nm)。
接着,利用前述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光学各向异性层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圆偏振片X20。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20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4>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5>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6>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7>
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5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8>
未使用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7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9>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7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0>
将与偏振器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7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1>
将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邻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变更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3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2>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E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A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圆偏振片X29。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E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29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3>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了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F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薄膜。之后,剥离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光学各向异性层F,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层叠体与另行准备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
接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所贴合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表面进一步形成了粘合剂层。以粘合剂层与光学各向异性层E粘附的方式,贴合了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具有上述所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取向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薄膜。之后,剥离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取向膜。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光学各向异性层F、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圆偏振片X30。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层叠膜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30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4>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没有偏振器保护膜的)侧,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 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来形成粘合剂层,并贴合拉伸了市售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ZEONOR ZF14”(OPTES INC.制)的薄膜C(环烯烃系聚合物膜C)(厚度32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270nm、135nm),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体中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C,涂布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接着,贴合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与拉伸了市售的环烯烃系聚合物膜“ZEONOR ZF14”(OPTES INC.制)的薄膜D(环烯烃系聚合物膜D)(厚度28μm、波长550nm下的Re与Rth分别为138nm、69nm),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偏振器、环烯烃系聚合物膜C及环烯烃系聚合物膜D的圆偏振片X31。在该方式中,环烯烃系聚合物膜C相当于λ/2板,环烯烃系聚合物膜D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31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5>
分解搭载有有机EL面板(有机EL显示元件)的SAMSUNG公司制GALAXY S5,从有机EL显示装置剥离带圆偏振片的触摸面板,从而分离了有机EL显示元件。接着,将上述所制作的圆偏振片X1以不会进入空气的方式贴合在有机EL显示元件的电极上,从而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另外,在比较例15中,有机EL显示装置中未包含触摸面板。
<比较例16>
将圆偏振片X1变更为圆偏振片X2,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15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比较例17>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中的偏振器,经由由粘合剂(SK-205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制)形成的粘合剂层贴合作为专利文献1的日本特开2003-262727号公报的实施例4中所使用的各向同性的辊状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以后,称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D”)、光学各向异性层(A)(以后称为“光学各向异性层H”)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以后,称为“光学各向异性层I”),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依次配置有纤维素酰化物薄膜D、光学各向异性层H及光学各向异性层I的圆偏振片X34。在该方式中,纤维素酰化物薄膜D及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层叠膜相当于λ/2板,光学各向异性层I相当于λ/4板。
使用了上述圆偏振片X34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圆偏振片X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另外,在比较例17中,如后述的表1所示,λ/4板未满足上述的必要条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17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从偏振器侧观察时,以偏振器的透射轴为基准(0°)以正值表示逆时针时,λ/2板的慢轴的角度为-17.5°,λ/4板的慢轴的角度为-77.5°。
即,λ/2板的慢轴与偏振器的透射轴所呈的角度为17.5°,λ/2板的慢轴与λ/4板的慢轴所呈的角度为60°。
并且,上述的实施例1~17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的λ/2板的Re(550)分别满足210nm≤Re(550)≤300nm。
并且,上述的实施例1~17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的λ/4板的Re(550)分别满足100nm≤Re(550)≤160nm。
<评价>
(45°反射率及反射色泽的评价)
将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倾斜45°而固定于SR-3(TOPCON CORPORATION制),并测定了在荧光灯下的明度(L*)及色泽(a*/b*)。根据所得到的明度(L*)、色泽(a*/b*)通过下述式(1)定义了ΔEab。
ΔEab={(L*)2+(a*)2+(b*)2}0.5(式1)
ΔEab表示L*a*b*空间中的自原点的距离,ΔEab的值越小,表示黑色再现性越高。实用上,ΔEab优选小于30。将结果示于表1。
表1中,“TAC_A”表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A,“TAC_B”表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B,“TAC_C”表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C,“TAC_D”表示纤维素酰化物薄膜D。
“COP薄膜A”表示环烯烃系聚合物膜A,“COP薄膜B”表示环烯烃系聚合物膜B,“COP薄膜C”表示环烯烃系聚合物膜C,“COP薄膜D”表示环烯烃系聚合物膜D。
表1中的“相位差层厚度”是指λ/2板及λ/4板的合计厚度。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显示优异的特性。尤其,如实施例1~7所示,确认到RthA(550)为大于-120nm且-90nm以下的范围时,ΔEab较小,效果更优异。
并且,如实施例1及16所示,λ/2板及λ/4板不包含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时(满足必要条件1时),圆偏振片的厚度变得更薄,因此优选。并且,满足必要条件2时,圆偏振片的厚度也变得更薄,因此优选。
另一方面,不满足规定的光学必要条件的比较例中,未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符号说明
10、110-有机EL显示装置,12-偏振器,14、114-λ/2板,16、116-λ/4板,18、118-圆偏振片,20-触摸面板,22-有机EL显示元件,24-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6-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8-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30-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50-第1绝缘层,52-透明电极层,54-第2绝缘层,56-基板,60-第1电极,62-有机发光层,64-第2电极,66-基板,70-阻气层,72-第1无机膜,74-第1有机膜,76-第2无机膜,78-第2有机膜。

Claims (6)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从视觉辨认侧至少包含: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具有一对电极及夹在该一对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
所述圆偏振片与所述一对电极中位于视觉辨认侧的电极之间配置有折射率大于1.7且小于2.1的高折射率层,
所述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偏振器、λ/2板及λ/4板,
所述λ/2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A(550)为大于-120nm且小于-40nm的范围,
所述λ/4板的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B(550)为大于-60nm且小于20nm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RthA(550)为大于-120nm且-90nm以下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λ/2板及所述λ/4板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或必要条件2,
必要条件1:不包含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必要条件2:包含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C(550)表示0~20nm的由聚合物膜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圆偏振片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之间包含有触摸面板,
在所述触摸面板中包含有所述高折射率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高折射率层构成所述触摸面板的透明电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圆偏振片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之间包含有阻气层,
在所述阻气层中包含有所述高折射率层。
CN201680030921.XA 2015-05-29 2016-05-27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615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9824 2015-05-29
JP2015-109824 2015-05-29
PCT/JP2016/065690 WO2016194801A1 (ja) 2015-05-29 2016-05-27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881A true CN107615881A (zh) 2018-01-19
CN107615881B CN107615881B (zh) 2019-08-27

Family

ID=5744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0921.XA Active CN107615881B (zh) 2015-05-29 2016-05-27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97905B2 (zh)
JP (1) JP6640847B2 (zh)
KR (1) KR102008603B1 (zh)
CN (1) CN107615881B (zh)
WO (1) WO20161948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9324A (zh) * 2018-03-23 2020-10-30 东洋纺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2885B2 (ja) * 2017-01-24 2020-09-3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炊飯器
WO2018142689A1 (ja) * 2017-01-31 2018-08-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合フィルム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JP6773887B2 (ja) * 2017-03-08 2020-10-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板
JP6749485B2 (ja) * 2017-05-01 2020-09-0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KR102126052B1 (ko) * 2017-12-04 2020-06-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표시장치
WO2019130401A1 (ja) * 2017-12-25 2019-07-04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34241A (zh) * 2018-03-21 2018-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偏光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JP7331400B2 (ja) * 2018-03-23 2023-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可撓性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704020B2 (ja) * 2018-08-07 2020-06-03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19809A (ja) * 2019-01-25 2020-08-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多面取り表示パネル
WO2020178923A1 (ja) * 2019-03-01 2020-09-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7162037B2 (ja) * 2019-10-31 2022-10-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124803A1 (ja) * 2019-12-17 2021-06-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7349908B2 (ja) * 2019-12-27 2023-09-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11200001A (zh) * 2020-01-10 2020-05-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096176A (ko) * 2021-12-22 2023-06-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8614A (ja) * 2002-12-17 2004-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円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3100115A1 (ja) * 2011-12-27 2013-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円偏光板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WO2013137464A1 (ja) * 2012-03-15 2013-09-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素子
CN103797388A (zh) * 2011-09-16 2014-05-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圆偏振片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457670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22417T2 (de) * 1988-02-02 1995-10-12 Seiko Epson Corp Elektro-optische Vorrichtung.
US6800378B2 (en) * 1998-02-19 2004-10-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ntireflection films for use with displays
JP2003262727A (ja) 2002-03-11 2003-09-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および円偏光板
WO2005050269A1 (ja) * 2003-11-20 2005-06-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円偏光板、垂直配向型の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US20070076155A1 (en) * 2005-09-09 2007-04-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film,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350995B2 (en) * 2006-06-19 2013-01-08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roduction method of optical film, optically-compensatory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271575B2 (ja) * 2007-03-20 2013-08-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32418A (ja) * 2008-11-19 2012-02-16 Sharp Corp 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529672B2 (ja) * 2009-11-30 2014-06-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611575B2 (ja) * 2009-11-30 2014-10-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Va型液晶表示装置
JP5759859B2 (ja) * 2010-10-08 2015-08-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光学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EP2638453A4 (en) * 2010-11-09 2015-11-25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SCREEN DEVICE
JP2012212110A (ja) * 2011-02-15 2012-11-01 Fujifilm Corp バリア素子及び3d表示装置
EP2722695B1 (en) * 2011-06-17 2015-11-18 Teijin Limited Reflective polarizing film, optical memb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med from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081098B2 (ja) * 2011-10-27 2017-02-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長尺状積層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長尺状積層偏光板
KR20140092361A (ko) * 2011-11-25 2014-07-23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표시 장치 및 원편광판
CN106918860B (zh) * 2011-12-19 2019-05-28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6485989B2 (ja) * 2011-12-26 2019-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3125211A1 (ja) * 2012-02-22 2013-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DE102012208142B4 (de) * 2012-05-15 2021-05-12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rganisches licht 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rganischen licht emittierenden bauelements
JP5528606B2 (ja) * 2012-06-21 2014-06-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
JP2014010300A (ja) * 2012-06-29 2014-01-20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
WO2014054769A1 (ja) * 2012-10-04 2014-04-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積層体
KR101542618B1 (ko) * 2012-12-14 2015-08-0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KR101628428B1 (ko) * 2012-12-17 2016-06-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2014130352A (ja) * 2012-12-27 2014-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2014170221A (ja) * 2013-02-07 2014-09-18 Nitto Denko Corp 円偏光板および屈曲可能な表示装置
KR20140118595A (ko) * 2013-03-29 2014-10-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Oled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2401028B1 (ko) * 2013-04-10 2022-05-20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부착 표시 장치
US9720140B2 (en) * 2013-04-23 2017-08-01 Konica Minolta, Inc. Optical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9857633B2 (en) * 2013-05-16 2018-01-02 Ze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KR101436441B1 (ko) * 2013-07-23 2014-09-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반사 방지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1841066B1 (ko) * 2013-10-09 2018-05-04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1444132B1 (ko) * 2013-11-20 2014-11-0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복합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감지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15138162A (ja) * 2014-01-23 2015-07-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フィルム
JP2015212818A (ja) * 2014-04-16 2015-11-2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805827B2 (ja) * 2014-09-17 2020-12-2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広帯域λ/4板、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10310286B2 (en) * 2014-09-26 2019-06-04 Zeon Corporation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broadband lambda/4 pla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259925B2 (ja) * 2014-09-30 2018-0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表示装置
KR102299875B1 (ko) * 2014-11-07 2021-09-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60146995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film
JP2016157081A (ja) * 2015-02-26 2016-09-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140077A1 (ja) * 2015-03-03 2016-09-0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及び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KR20160111089A (ko) * 2015-03-16 2016-09-2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6158940A1 (ja) * 2015-03-30 2016-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784481B2 (ja) * 2015-07-13 2020-1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用円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6301885B2 (ja) * 2015-08-31 2018-03-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US10483489B2 (en) * 2016-08-12 2019-11-19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lar polarizer and permeation barrier for flexible OLE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8614A (ja) * 2002-12-17 2004-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円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3797388A (zh) * 2011-09-16 2014-05-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圆偏振片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WO2013100115A1 (ja) * 2011-12-27 2013-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円偏光板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WO2013137464A1 (ja) * 2012-03-15 2013-09-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素子
CN104170525A (zh) * 2012-03-15 2014-11-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具有光学层叠体的有机el显示元件
CN10457670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9324A (zh) * 2018-03-23 2020-10-30 东洋纺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1869324B (zh) * 2018-03-23 2024-02-27 东洋纺株式会社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7905B2 (en) 2019-12-03
US20200052247A1 (en) 2020-02-13
US20180159085A1 (en) 2018-06-07
KR102008603B1 (ko) 2019-08-07
JPWO2016194801A1 (ja) 2018-05-31
KR20170137930A (ko) 2017-12-13
CN107615881B (zh) 2019-08-27
WO2016194801A1 (ja) 2016-12-08
US10937994B2 (en) 2021-03-02
JP6640847B2 (ja)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881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0192130B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使用了其的有机el面板
KR102014924B1 (ko) 장척상의 광학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718218B (zh)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JP5966079B2 (ja) 円偏光板、円偏光板用位相差板、有機el表示装置
JP6560133B2 (ja) 積層体のロール、光学ユニット、有機el表示装置、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977737B2 (ja) 表示装置
TWI565975B (zh) Polariz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279535A (zh) 图像显示装置
TWI737807B (zh)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WO2017038416A1 (ja) 長尺状の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JP6301885B2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CN108603970A (zh) 光学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JP2019066882A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TWI729040B (zh)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TWI770333B (zh) 相位差膜、附光學補償層之偏光板、圖像顯示裝置、及附觸控面板之圖像顯示裝置
WO2016158940A1 (ja) 円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785228B (zh) 带相位差层及硬涂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WO2020166505A1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7114665B2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073991A (ko)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2305047A (zh) 偏光件及偏光件之製造方法
KR20230029665A (ko)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2244145A (zh) 偏光件及偏光件之製造方法
JP2020076938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