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1516A -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1516A
CN107531516A CN201680026936.9A CN201680026936A CN107531516A CN 107531516 A CN107531516 A CN 107531516A CN 201680026936 A CN201680026936 A CN 201680026936A CN 107531516 A CN107531516 A CN 107531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ddition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9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1516B (zh
Inventor
远藤由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5914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9444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531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1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4Feed pre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在含氧化剂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进行RO膜处理时,添加还原剂来防止因残留氧化剂造成的RO膜的膜劣化,同时防止因添加的还原剂造成氧化性药品的分解,有效取得氧化性药品的水处理效果。作为还原剂使用亚硝酸和/或其盐。亚硝酸和/或其盐在还原处理氯等的残留氧化剂的同时,即使其残留有剩余部分,在实际的使用浓度下其也不与氯氨基磺酸等的氧化性药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使此类氧化性药品被还原去除而有效成分浓度降低。

Description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的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是在含氧化剂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进行RO膜处理时,添加还原剂来防止因残留氧化剂造成的RO膜的膜劣化,同时防止因添加还原剂而造成氧化性药品的分解,有效取得氧化性药品的处理效果。
另外,本发明涉及采用该前处理方法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工业用水、城市给水、井水、河川水、湖沼水、工厂废水等进行水处理来制造纯水等的装置,广泛利用RO膜装置。此情况下,为了抑制处理水中所含有的微生物造成的生物积垢,会在处理水中添加氯、次氯酸钠、亚氯酸钠等氯系氧化剂、或过氧化氢、臭氧等氧化剂。另外,也使用电极生成氯。
另外,有时也添加氧化剂作为RO膜处理的前处理,用于使处理水中的铁或锰氧化而通过过滤装置使其去除。
当对添加有氧化剂的水进行RO膜处理时,RO膜会受到残留氧化剂的氧化而劣化。
以往,在RO膜装置的前段设置活性碳塔,去除氯等的残留氧化剂(专利文献1),或在RO膜装置的前段添加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等的还原剂,进行分解去除氯(专利文献2)等的处理。
设置有活性碳塔时,会在塔内发生生物积垢而污染后段装置,存在产生初期成本等的缺点,因此一般借助添加还原剂来分解去除残留氧化剂。
添加还原剂时,由于随着处理水的水质的变动而残留氧化剂的浓度也不同,为了完全去除残留氧化剂而确实防止RO膜劣化,通常添加比残留氧化剂的反应当量更多的还原剂。
在RO膜处理中,为了防止处理水中所含有的浊质或有机物造成的RO膜的污染(积垢),有时在处理水中添加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IT)与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的混合物(陶氏化学公司制,商品名“Caisson WT”)、氨氯胺(アンモニアクロラミン)、氯氨基磺酸、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Organo(股)制商品名“Orpersion E266系列”、Nalco公司制商品名“Stablex”)等的氧化性药品。
所谓的氧化剂,就是次氯酸钠等的用于将对象物质氧化的药品,相对而言,氧化性药品是如上述Caisson WT等具有氧化能力但使用目的却不限于氧化的药品,两者要区别开来。更具体而言,在pH7.0、20℃的条件下,将在与亚硝酸离子当量添加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强氧化剂)定义为“氧化剂”,将在同条件不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弱氧化剂)定义为“氧化性药品”。
在联用氧化剂与氧化性药品的情况下,例如在处理水中添加氧化剂后,进行凝集、过滤的前处理,然后添加过剩量的还原剂而分解去除残留氧化剂,接着添加氧化性药品而进行RO膜处理。然而,如此地为了去除残留氧化剂而添加过剩量的还原剂,然后添加氧化性药品时,剩余的还原剂与氧化性药品反应导致氧化性药品被分解去除,氧化性药品的有效成分浓度降低。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得不到与氧化性药品的添加量相称的效果,而为了得到目标效果,就需要将被还原剂分解去除的部分计算在内,增加氧化性药品添加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7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308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与水处理装置,其在含氧化剂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进行RO膜处理时,添加还原剂来防止因残留氧化剂造成的RO膜的膜劣化,同时防止因添加还原剂造成的氧化性药品的分解,有效取得氧化性药品的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者为了提供不影响RO膜处理的新颖还原剂,进行专心的研讨,结果发现亚硝酸和/或其盐最合适。
亚硝酸和/或其盐系在还原去除氯等的残留氧化剂的同时,即使残留有剩余部分,在实际的使用浓度下,也不与DBNPA、Cl-MIT和MIT的混合物(商品名“Caisson”)、氨氯胺、氯氨基磺酸、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Organo(股)制商品名“Orpersion E266系列”、Nalco公司制商品名“Stablex”)等的氧化性药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此类氧化性药品被还原去除而有效成分浓度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是以上述见解为基础而完成的,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是用反渗透膜装置对含氧化剂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该氧化剂的水中,添加亚硝酸和/或其盐来还原去除该氧化剂。
[2]如[1]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前述亚硝酸和/或其盐后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
[3]如[2]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前述亚硝酸和/或其盐后的水中,添加与亚硝酸和/或其盐不同的还原剂,且该还原剂的量是该水中残留的氧化剂的当量以上,然后添加前述氧化性药品。
[4]如[2]或[3]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氧化性药品是选自由氯氨基磺酸、氯氨基磺酸盐和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5]如[3]或[4]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与亚硝酸和/或其盐不同的还原剂是从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
[6]一种水处理装置,其是对含氧化剂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在含该氧化剂的水中添加亚硝酸和/或其盐的还原剂添加机构,在添加亚硝酸和/或其盐后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的氧化性药品添加机构,和对添加有氧化性药品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的反渗透膜装置。
依照本发明,在含氧化剂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进行RO膜处理时,在添加还原剂来防止因残留氧化剂造成的RO膜的膜劣化的同时,能够防止因添加还原剂造成的氧化性药品的分解,取得有效的基于氧化性药品的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有时将被RO膜处理的处理水记载为“给水”。
本发明中,在对含氯等的氧化剂的水进行RO膜处理时,作为用于将氧化剂还原去除的还原剂,替代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等以往的还原剂,添加亚硝酸和/或其盐(以下也称为“亚硝酸(盐)”)。
本发明中,RO膜是包含NF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的广义的RO膜,对其材料没有限定,一般使用醋酸纤维素系聚合物、聚酰胺、聚酯、聚酰亚胺、乙烯基聚合物等的高分子材料。对RO膜组件的形式等也没有特别的限制。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为代表,但也可使用亚硝酸钾、亚硝酸钙、亚硝酸镁、亚硝酸铝等。亚硝酸(盐)可仅使用1种,也可联用2种以上。
作为亚硝酸(盐)的使用形态,一般为水溶液,但也可配合其它成分来制剂化使用,这些成分如其它溶剂或分散介质、水处理用高分子化合物、防污垢剂、黏泥控制剂等。从操作性层面来看,亚硝酸(盐)的使用形态优选为制成水溶液等的液态。
将亚硝酸(盐)制剂化而使用时,对含亚硝酸(盐)的制剂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例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亚硝酸离子优选为5~43质量%,更优选为10~38质量%。若以前述范围配合亚硝酸(盐),则适用于减小亚硝酸(盐)制剂的容积且维持良好的稳定性。
只要是含有氯等的氧化剂的给水,则对亚硝酸(盐)的添加工序或添加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通过在该给水中添加亚硝酸(盐),从而实现既还原氯等的氧化剂又使在后段添加的氧化性药品几乎不被剩余的亚硝酸(盐)还原的效果。
对给水中含有的氧化剂的种类或使用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氧化剂,代表性的是氯,但也可采用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亚氯酸和/或其盐、次氯酸和/或其盐、臭氧、使用电极所生成的氯等。关于此等氧化剂,可仅使用1种,也可联用2种以上。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是给水中的残留氧化剂量的反应当量以上,优选为反应当量的2~3倍,为了确实防止氧化剂的残留,特别优选为3~5倍。
添加亚硝酸(盐)而使其与给水中的氧化剂反应时,取决于条件,有时即使是添加当量以上的量,氧化剂也会微量残留。此情况下,在RO膜装置的前工序中,将亚硫酸氢钠等的反应性良好的以往的还原剂作为第二还原剂,相对于氧化剂残留量,添加反应当量以上,优选为反应当量的2~3倍,尤其为了确实防止氧化剂的残留可为3~5倍。
虽然作为第二还原剂添加的亚硫酸氢钠等以往的还原剂会还原氧化性药品而减低其有效成分浓度,但是由于在添加作为第一还原剂的亚硝酸(盐)后的氧化剂的残留量是微量的,所以其后补充添加的亚硫酸氢钠等的第二还原剂添加率也较少。因此,即使第二还原剂有残留时,被其还原的氧化性药品的量也是微量的,能够抑制亚硫酸氢钠有效成分浓度的降低。
作为第二还原剂,可使用亚硫酸氢钠等的亚硫酸氢盐、亚硫酸钠等的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等的硫代硫酸盐等的1种或2种以上。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或作为第一还原剂的亚硝酸(盐)与第二还原剂的添加量,具体如以下所述。
给水中的氧化剂浓度,根据使用JIS K 0400-33-10:1999、N,N-二乙基-1,4-苯二胺的DPD法,记为氯质量浓度。
使用亚硝酸钠作为亚硝酸(盐)时,与1g游离氯进行当量反应的亚硝酸钠是1.0g(亚硝酸离子为0.67g),但实际使用时为保险起见,优选添加该量的2倍左右。氧化剂为氯以外的时,相对于上述DPD法的全氯1g,亚硝酸钠的反应当量也是1.0g(亚硝酸离子为0.67g)。
由于取决于给水的pH条件,此时游离氯会有微量残留,故添加反应性良好的第二还原剂。此时,相对于游离氯1g,第二还原剂的反应当量是,亚硫酸氢钠为1.5g,亚硫酸钠为1.8g,硫代硫酸钠为2.2g。
由于本发明所用的亚硝酸(盐)与氧化剂的反应性低而几乎不损耗氧化剂,所以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在还原剂添加后添加氧化性药品的RO膜处理。
所谓的氧化剂,就是次氯酸钠等的用于将对象物质氧化的药品,相对地,氧化性药品是如上述Caisson WT等具有氧化能力,但使用目的却不限于氧化的药品,两者要区别开来。更具体而言,在pH7.0、20℃的条件下,将在与亚硝酸离子当量添加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强氧化剂)定义为“氧化剂”,将在同条件不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弱氧化剂)定义为“氧化性药品”。
作为氧化性药品,可举出作为用于防止RO膜的积垢的氧化性药品所一般使用的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IT)、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IT)与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的混合物(陶氏化学公司制商品名“Caisson WT”)、氨氯胺、氯氨基磺酸和/或其盐、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Organo(股)制商品名“Orpersion E266系列”、Nalco公司制商品名“Stablex”)等。它们可仅使用1种,也可联用2种以上。
在给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时,其添加量也随着所用的氧化性药品的种类、给水的水质或RO膜处理条件而不同,但通常全氯换算的添加量为0.01~50mg/L左右。具体而言,若为氯氨基磺酸钠,则全氯换算的添加量通常为0.1~10mg/L,优选为0.5~3mg/L左右。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Organo(股)制商品名“Orpersion E266系列”、Nalco公司制商品名“Stablex”)的添加量以全氯换算计为0.01~3mg/L,优选为0.02~0.2mg/L。作为全氯未被检测的Cl-MIT的添加量通常为0.01~0.5mg/L,优选为0.03~0.15mg/L左右。DBNPA的添加量以全氯换算计通常为0.1~10mg/L,优选为0.2~6mg/L左右。
依照本发明,因为以还原去除残留氧化剂为目的而添加的亚硝酸(盐)与上述的氧化性药品几乎没有反应性,故能使添加的氧化性药品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因此,能够抑制氧化性药品的添加量而减低药品成本。
图1中具体地表示了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其在给水中添加氧化剂后,添加亚硝酸(盐)或添加作为第一还原剂的亚硝酸(盐)和第二还原剂,进一步添加氧化性药品进行RO膜处理。
在图1a、图1b中,原水槽1内的原水被过滤装置2过滤,过滤处理水经过过滤处理水槽3、安全过滤器4后,由RO膜装置5进行RO膜处理,取出处理水。
在图1a的实施方式中,在从原水槽1向过滤装置2输送原水的配管中添加氧化剂,在安全过滤器5的后段的RO膜装置6的入口处添加亚硝酸(盐)后,添加氧化性药品。
在图1b的实施方式中,在安全过滤器5的后段的RO膜装置6的入口处添加亚硝酸(盐)作为第一还原剂,接着添加亚硫酸氢钠等的第二还原剂后,添加氧化性药品。
各个药品的添加顺序只要是上述的顺序,对其添加位置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在过滤装置2的入口侧或出口侧添加。各个药品也可添加在不同的位置。
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受任何图示装置的限定。
只要添加亚硝酸(盐)的给水中含有氧化剂即可,若在前工序中已经含有氧化剂,则在本发明的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中不需要氧化剂添加工序或氧化剂添加机构。
本发明的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可以借助用于管控成为处理对象的给水的水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中的包含CPU等的控制部来实施。另外,本发明的RO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也可以作为程序存放在具备记录媒体(非挥发性内存(USB内存等)、HDD、CD等)等的硬件资源中并借助前述控制部来实施。借助该控制部,可以构建在给水中添加并控制作为还原剂的亚硝酸(盐)或作为第一还原剂的亚硝酸(盐)和第二还原剂的水处理系统。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例的限定。
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作为RO膜的给水,使用日本枥木县下都贺郡野木街的自来水经活性碳作了脱氯处理(以下记为“脱氯城镇水”)。实验均在pH7.0、温度20℃下进行。
使用以下的试剂作为添加试药。在残留氯的测定中,使用HACH公司制袖珍残留氯计“HACH2470”。
次氯酸钠水溶液(有效氯12%,旭硝子(股)制)
亚硝酸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亚硫酸氢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亚硫酸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硫代硫酸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氯氨基磺酸钠(栗田工业(股)制)
Cl-MIT(栗田工业(股)制)
DBNPA(陶氏化学日本(股)制)
溴化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氨基磺酸(别名胺磺酸)(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氢氧化钠(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次溴酸钠溶液(有效溴5%)(KISHIDA(キシダ)化学(股)制)
在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结果的表中,添加的药品记为以下的简化符号。
表1
A 亚硫酸氢钠
B 亚硫酸钠
C 硫代硫酸钠
D 亚硝酸钠
E 氯氨基磺酸钠
[实施例1~6]
<氧化剂的添加>
将以投料游离氯添加率成为表2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次氯酸钠稀释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
<第一还原剂的添加>
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亚硝酸钠添加率成为表2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从该溶液采集试料,并立即测定游离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2中。
<第二还原剂的添加>
在实施例1、2、6中,在上述第一还原剂的添加后,进一步添加以投料亚硫酸氢钠添加率成为表2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1g。
从该溶液采集试料,并立即测定游离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2中。
在实施例3、4、5中,不进行该工序,而进行以下的氧化性药品的添加。
<氧化性药品的添加>
然后,进一步添加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2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氯氨基磺酸钠水溶液1g。从该溶液采集试料,并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2中。
表2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由表2可知以下内容内容。
若相对于游离氯添加1.2倍以上的亚硝酸钠,则游离氯大部分消失,即使有残留的游离氯,也可借助以0.1~0.15mg/L的微小量添加第二还原剂(实施例1、2、6中为亚硫酸氢钠)而使其降低到游离氯浓度未检出的水平。
在上面的反应后即使添加作为氧化性药品的氯氨基磺酸钠,由于检测出与投料浓度相同的浓度,因此能够确认残留的亚硝酸钠未与氯氨基磺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施例7、8]
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3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Cl-MIT稀释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亚硝酸钠添加率成为表3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用液体层析法测定Cl-MIT浓度。结果表示于表3中。
[比较例1-4]
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3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C1-MIT稀释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加入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3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1g。对该溶液,用液体层析法测定Cl-MIT浓度。结果表示于表3中。
表3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由表3可知以下内容。
即使相对于Cl-MIT,添加600~700倍的亚硝酸钠,Cl-MIT也被检测出与投料浓度相同的浓度。即,亚硝酸钠不还原分解Cl-MIT。相对地,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以约170倍的添加时Cl-MIT消失。
[实施例9~11]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4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氯氨基磺酸钠水溶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亚硝酸钠添加率成为表4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4。
[比较例5~10]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4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氯氨基磺酸钠水溶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4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4。
表4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由表4可知以下内容。
对于氯氨基磺酸钠,在添加亚硝酸钠的情况下,检测出与投料浓度相同的浓度,但在添加以当量左右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的情况下,氯氨基磺酸钠的有效成分全部消失。
[实施例12~14]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5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DBNPA水溶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5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DBNPA的有效成分浓度可作为通过DPD法测定为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5中。
[比较例11~16]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5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DBNPA水溶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5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5中。
表5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由表5可知以下内容。
对于DBNPA,在添加亚硝酸钠的情况下,检测出与投料浓度相同的浓度,但在添加反应当量的1.2倍左右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的情况下,DBNPA的有效成分全部消失。
[比较例17~22]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6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氯氨基磺酸钠水溶液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6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表6中显示结果。
在表6中,一并记载了因硫代硫酸钠的添加而消失的氯氨基磺酸钠的全氯换算的浓度。
表6
※还原剂添加率相对于氯氨基磺酸Na的当量换算的倍率
由表6可知对于氯氨基磺酸钠,在添加硫代硫酸钠的情况下,在添加当量的1.3倍以上时,氯氨基磺酸钠的投料量的50%以上消失。
[实施例15~17、比较例23-28]
<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的制备>
用以下的步骤制备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
(1)用纯水溶解溴化钠而制备45重量%浓度的溶液。
(2)用纯水溶解氢氧化钠而制备48重量%浓度的溶液。
(3)混合42.4g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与20.5g的45重量%溴化钠水溶液。
(4)混合13.5g的纯水与13.8g的48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加温至70℃,添加9.6g的氨基磺酸,使其完全溶解。
(5)将(4)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上,在其中添加(3),充分地混合。
<实施例15~17>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7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的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7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的有效成分浓度系通过DPD法测定为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7。
<比较例23~28>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7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的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7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7。
表7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实施例18~20、比较例29~34]
<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I的制备>
用以下的步骤制备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I。
(1)用纯水溶解氢氧化钠而制备48重量%浓度的溶液
(2)混合13.5g的纯水与13.8g的48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加温至70℃,添加9.6g的胺磺酸,使其完全溶解。
(3)将(2)的温度持在50℃以上,在其中添加62.9g的次溴酸钠溶液,充分地混合。
<实施例18~20>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8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I的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8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硝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I的有效成分浓度能够通过DPD法测定为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8。
<比较例29~34>
将以投料全氯添加率(全氯换算的添加率)成为表8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II的1g添加至脱氯城镇水99g中。然后,在其中添加将以投料添加率成为表8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浓度调整而稀释成的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1g。对于该溶液,立即测定全氯浓度。结果表示于表8。
表8
※D是作为亚硝酸离子的添加率
由表7、8可知,即使使用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作为氧化性药品时,只要是亚硝酸(盐),就能够防止因残留还原剂造成的氧化性药品的分解。
由以上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结果可知,作为以还原去除残留氧化剂为目的而添加的还原剂,使用亚硝酸(盐)的情况下,即使有残留,也不会与其后添加的氧化性药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损害氧化性药品的添加效果。
以特定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与范围内能够作各式各样的变形。
本申请以2015年6月1日申请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案2015-111487、2015年6月12日申请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案2015-119401及2016年1月26日申请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案2016-012615为基础,并援引其全部内容至此。
符号说明
1:原水槽
2:过滤装置
3:过滤处理水槽
4:安全过滤器
5:RO膜装置。

Claims (6)

1.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是用反渗透膜装置对含氧化剂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含该氧化剂的水中,添加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来还原去除该氧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所述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后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所述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后的水中,添加与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不同的还原剂,且该还原剂的量是该水中残留的氧化剂的当量以上,然后添加所述氧化性药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药品是选自由氯氨基磺酸、氯氨基磺酸盐和稳定化次溴酸系黏泥控制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不同的还原剂是从亚硫酸氢盐、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
6.一种水处理装置,其是对含氧化剂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含该氧化剂的水中添加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的还原剂添加机构,在添加亚硝酸和/或亚硝酸盐后的水中添加氧化性药品的氧化性药品添加机构,和对添加有氧化性药品的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的反渗透膜装置。
CN201680026936.9A 2015-06-01 2016-03-23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107531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1487 2015-06-01
JP2015111487 2015-06-01
JP2015-119401 2015-06-12
JP2015119401 2015-06-12
JP2016012615A JP6107985B2 (ja) 2015-06-01 2016-01-26 逆浸透膜装置の前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JP2016-012615 2016-01-26
PCT/JP2016/059147 WO2016194443A1 (ja) 2015-06-01 2016-03-23 逆浸透膜装置の前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1516A true CN107531516A (zh) 2018-01-02
CN107531516B CN107531516B (zh) 2021-03-16

Family

ID=5774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936.9A Active CN107531516B (zh) 2015-06-01 2016-03-23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07985B2 (zh)
KR (1) KR20180013931A (zh)
CN (1) CN107531516B (zh)
TW (1) TWI6913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7507A (zh) * 2019-02-01 2020-08-11 兆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9031430A1 (ja) * 2017-08-10 2019-11-0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逆浸透膜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JP7008470B2 (ja) * 2017-10-26 2022-01-25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逆浸透膜処理方法および逆浸透膜処理システム
KR102233760B1 (ko) 2019-06-03 2021-03-30 (주)프라임 텍 인터내쇼날 아미노산을 이용한 결합염소 생성 및 이를 이용한 역삼투막의 바이오필름 생성 방지 및 제거 방법
JP7396124B2 (ja) 2020-03-03 2023-12-12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水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7584A (ja) * 1998-12-03 2000-06-2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マレイン酸異性化廃水の処理方法
JP2001212597A (ja) * 2000-02-04 2001-08-07 Kurita Water Ind Ltd スルホキシド類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200207968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洗浄方法
JP2004082021A (ja) * 2002-08-28 2004-03-18 Toray Ind Inc 水処理用殺菌剤、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US20040050800A1 (en) * 2001-04-05 2004-03-18 Akihiko Ito Bactericide for use in water treatment,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apparatus for water treatment
JP2010201312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urita Water Ind Ltd 膜分離方法
CN102432117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的深度净化处理方法
CN102471101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东丽株式会社 造水方法
CN102502986A (zh) * 2011-10-26 2012-06-20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 离子膜电解食盐水废液综合利用方法
JP2014176799A (ja) * 2013-03-14 2014-09-25 Kurita Water Ind Ltd 逆浸透膜分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6892B2 (ja) * 2010-12-17 2014-06-11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WO2011135942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水処理方法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7584A (ja) * 1998-12-03 2000-06-2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マレイン酸異性化廃水の処理方法
JP2001212597A (ja) * 2000-02-04 2001-08-07 Kurita Water Ind Ltd スルホキシド類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2002079689A (ja) * 2000-09-07 2002-03-19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洗浄方法
US20040050800A1 (en) * 2001-04-05 2004-03-18 Akihiko Ito Bactericide for use in water treatment, method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apparatus for water treatment
JP2004082021A (ja) * 2002-08-28 2004-03-18 Toray Ind Inc 水処理用殺菌剤、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JP2010201312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urita Water Ind Ltd 膜分離方法
CN102471101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东丽株式会社 造水方法
CN102432117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的深度净化处理方法
CN102502986A (zh) * 2011-10-26 2012-06-20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 离子膜电解食盐水废液综合利用方法
JP2014176799A (ja) * 2013-03-14 2014-09-25 Kurita Water Ind Ltd 逆浸透膜分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小平: "反渗透除盐工艺在天钢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海水淡化与废水利用技术研讨会文集》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7507A (zh) * 2019-02-01 2020-08-11 兆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1360B (zh) 2020-04-21
JP6107985B2 (ja) 2017-04-05
CN107531516B (zh) 2021-03-16
JP2016221500A (ja) 2016-12-28
KR20180013931A (ko) 2018-02-07
TW201709968A (zh)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1516A (zh) 反渗透膜装置的前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JP6401491B2 (ja) 分離膜のスライム抑制方法、逆浸透膜またはナノろ過膜用スライム抑制剤組成物、および分離膜用スライム抑制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533056B2 (ja) ろ過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ろ過処理方法
JP6325658B2 (ja) ろ過処理方法
Le Roux et al. Trac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full-scale desalination plants
JP2016120457A (ja) ろ過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ろ過処理方法
JP6412639B2 (ja) アンモニア性窒素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アンモニア性窒素分解剤
TWI795558B (zh) 逆滲透膜處理方法、水系統的生物污著的抑制方法及反應溶液製造裝置
WO2018078988A1 (ja) 逆浸透膜を用いる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WO2022186013A1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剤組成物
JP2017121605A (ja) 逆浸透膜装置の前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JP6682401B2 (ja) 逆浸透膜を用いる水処理方法
JP5281465B2 (ja) 殺菌殺藻剤組成物、水系の殺菌殺藻方法および殺菌殺藻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16194443A1 (ja) 逆浸透膜装置の前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JP6565966B2 (ja) 水処理方法
WO2024048154A1 (ja) 逆浸透膜用スライム抑制助剤の製造方法、逆浸透膜用スライム抑制助剤、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JP2022016897A (ja) 水回収方法および水回収装置
JP7050414B2 (ja) 逆浸透膜を用いる水処理方法
JP7492876B2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JP6422765B2 (ja) 膜分離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膜分離処理方法
JP7216974B2 (ja) 海水処理方法
WO2022191333A1 (ja) 水系のバイオファウリング抑制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JP7471143B2 (ja) 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装置
JP7141919B2 (ja) 逆浸透膜処理方法、逆浸透膜処理システム、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16888082A (zh) 水处理方法以及水处理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