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6191A - 工业用存放架 - Google Patents

工业用存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6191A
CN107406191A CN201680018627.7A CN201680018627A CN107406191A CN 107406191 A CN107406191 A CN 107406191A CN 201680018627 A CN201680018627 A CN 201680018627A CN 107406191 A CN107406191 A CN 107406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component
frame bod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6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6191B (zh
Inventor
土屋博规
斋藤亮二
本多涉
川村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OLES CO Ltd
Denso Corp
Nix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COLES CO Ltd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OLES CO Ltd,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NICOL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6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6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工业用存放架,该工业用存放架小型且大容量,能可靠地防止板状构件脱落,并且能收纳平面尺寸不同的各种板状构件。将第一侧板(3A)、第一顶板(4A)、第一底板(5A)一体地组合,从而成为截面コ字形的第一结构(6)。另外,将第二侧板(3B)、第二顶板(4B)、第二底板(5B)一体地组合,从而成为截面コ字形的第二结构(7)。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结构(6、7)以能滑动的方式组合,从而构成架主体(8)。在架主体(8)的端部,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并且在第一底板(5A)和第二底板(5B)的厚度范围内,配置有对限位构件(20A、20B)向下施力的弹簧构件(25)。

Description

工业用存放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保持印刷配线基板、液晶基板、盘片基板以及半导体晶片等板状构件的工业用存放架。
背景技术
工业用存放架在产品的制造线中用于基板材料即板状构件的运送。例如,在制造安装基板的制造线中,在连接印刷配线基板的制造工序和电子回路零件的安装工序的运送底座上,设置工业用存放架,上述安装基板在印刷配线基板上安装有需要的电子回路零件。接着,将在印刷配线基板的制造工序中制造的多个印刷配线基板依次收纳于空的工业用存放架内之后,将该工业用存放架移送至电子回路零件的安装工序。在电子回路零件的安装工序中,将收纳于工业用存放架内的印刷配线基板一枚一枚地取出并进行电子回路零件的安装,将制造好的安装基板再次收纳于工业用存放架内。收纳有安装基板的工业用存放架由操作者从运送底座取出,移动至需要的保管场所。
这样,由于工业用存放架是由操作者从运送底座取出,移动至其他的场所,所以此时实际上很难保持工业用存放架水平,容易发生收纳的板状构件从工业用存放架突出,或者最糟的情形下,从工业用存放架脱落的不良情况。因此,操作者必须谨慎地对工业用存放架进行运送,在板状构件从工业用存放架突出的情况下,需要对突出的板状构件进行移回工业用存放架内规定位置的操作,所以操作性会降低。另外,在收纳的板状构件从工业用存放架脱落的情况下,该板状构件会成为次品,所以良品的成品率会降低。
为了将上述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以往,提出各种在开口部包括有限位机构的工业用存放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引线框壳体具有壳体主体、限位体和弹簧,上述壳体主体在相对的两个面上具有形成为层叠状的横槽,上述限位体以能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主体的打开面,上述弹簧配置于构成壳体主体的顶板的内表面和限位体的上端之间。接着,在将壳体主体从台上拿起时,通过弹簧的弹力来使限位体向下方移动,从而防止收纳于横槽内的引线框的突出,并且使限位体的下端部向比壳体主体的下表面更下方移动。另外,在将壳体主体放置于台上时,从壳体主体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限位体的下端部被台面挤压,所以限位体能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方移动,能将收纳于横槽内的引线框取出。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运送引线框时,限位机构自动地工作,并且在将壳体主体放置于台上时,限位机构被自动地解除,所以与限位机构手动地进行开闭的情形相比较,能改善操作性并且能避免由于忘记开闭限位机构而发生的不理想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3-625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引线框壳体是在构成壳体主体的顶板的内表面和限位体的上端之间配置有弹簧的结构,所以与上述部分没有弹簧且整体高度相等的工业用存放架相比,壳体主体内的板状构件的收纳数量较少。另外,在与壳体主体内的板状构件的收纳数量相等的情形下,壳体主体的整体高度比其它种类的工业用存放架相比更大。在引线框壳体等的工业用存放架中,为了提高操作性,要求在一个壳体主体内能收纳许多板状构件。另外,上述工业用存放架是在层叠多层的状态下被使用或者保管的,所以即使是数毫米单位的差,也要求整体高度小。基于上述内容可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引线框壳体难以用于实用,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由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引线框壳体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面配置有框形的限位体,上述壳体主体是由顶板、底板和左右的侧板一体形成的,因此会产生只适用于宽度尺寸或者直径相同的板状构件的收纳,为了收纳宽度尺寸或者直径不同的各种板状构件,必须准备横向宽度不同的各种引线框这样的问题。准备横向宽度不同的各种引线框壳体(工业用存放架)不仅会增加购买成本,还需要进行复杂的保管管理等,这成为阻碍工厂整体的生产性的原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存放架,该工业用存放架小型且容量大,能可靠地防止板状构件的脱落并且能收纳平面尺寸不同的各种板状构件。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工业用存放架包括:架主体,该架主体形成为箱形,且具有两片侧板、顶板和底板,上述两片侧板相对地配置,上述顶板连结上述两片侧板的上端部,上述底板连结上述两片侧板的下端部;多条导向肋,该多条导向肋分别形成于上述两片侧板的内表面;板状构件插入空间,该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由形成于上述两片侧板的相对位置的上述导向肋划分出;限位构件,将上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该限位构件自动地将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遮蔽,将上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该限位构件自动地将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打开;以及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始终对上述限位构件向一个方向施力,其特征是,上述限位构件以能在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遮蔽位置和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一方的上述侧板的端部,上述弹簧构件配置于上述底板的厚度范围内,始终对上述限位构件向下施力,在将上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利用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使上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遮蔽位置,并且使上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比上述架主体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在将上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克服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使上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并且将上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上推至上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是在构成架主体的底板的厚度范围内配置弹簧构件,所以能防止因设置弹簧构件而导致架主体大型化。另外,在将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能利用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自动地将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遮蔽,所以能可靠地防止运送时板状构件的脱落。另外,在将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能克服弹簧构件的弹力自动地将板状构件插入空间打开,所以能可靠地将板状构件从架主体取出及将板状构件收纳于架主体内。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工业用存放架中,上述限位构件具有多个长孔,该多个长孔在朝上述侧板安装的安装部上相对于该安装部的长度方向朝相同方向倾斜,上述一方的侧板的端部具有分别贯通上述多个长孔的多个卡合销,上述限位构件通过使上述卡合销贯通上述长孔内从而以能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一方的侧板的端部,在将上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利用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上述限位构件被上述卡合销引导从而向斜下方移动,上述限位构件的内边将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遮蔽,并且上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比上述架主体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在将上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克服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上述限位构件被上述卡合销引导从而向斜上方移动,上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并且上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移动至上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仅仅将安装于架主体的卡合销贯通长孔内,该长孔开设于限位构件,就能使限位构件进行需要的动作,所以能低成本地实施包括有限位构件的工业用存放架。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工业用存放架中,在上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交替地形成有凹部和凸部,在将上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从而将上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上推至上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时,与上述凹部对应的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处于打开状态,与上述凸部对应的上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维持遮蔽状态。
为了能高效率地运送许多板状构件,形成于架主体的侧板的导向肋通常形成为尽可能小的间隔。因此,在运送安装了电子回路零件后的安装基板时,为了防止安装的电子回路零件的干涉,需要将一个至多个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隔开,分散地收纳安装基板。在这种情形下,在将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限位构件的内边会一起移动至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操作者不能通过目视一边确认应该收纳安装基板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一边进行操作,因此操作性明显较差。另外,若准备安装基板专用的工业用存放架,工厂的设备成本会升高,并且工厂内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管理和使用会变得复杂。因此,如本结构所示,若采用交替地形成于内边的凹部和凸部作为限位构件的结构,则在将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只有与凹部对应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能处于打开状态,所以安装基板的收纳会变得容易,并且也能可靠地防止电子回路零件的干涉。另外,准备凹部和凸部的形成间隔不同的各种限位构件,从而能适用于收纳总厚度不同的各种安装基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工业用存放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架主体是将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组合而构成的,上述第一结构具有第一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底板,正面形状形成为コ字形,上述第一侧板在内表面形成有上述导向肋,上述第一顶板能装拆地固定于上述第一侧板的上端部并且从上述第一侧板直角地伸出,上述第一底板能装拆地固定于上述第一侧板的下端部并且从上述第一侧板直角地伸出,与第一顶板相对地配置,上述第二结构具有第二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底板,正面形状形成为コ字形,上述第二侧板在内表面形成有上述导向肋,上述第二顶板能装拆地固定于上述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并且从上述第二侧板直角地伸出,上述第二底板能装拆地固定于上述第二侧板的下端部并且从上述第二侧板直角地伸出,与上述第二顶板相对地配置,上述第一顶板和上述第二顶板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组合,上述第一底板和上述第二底板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组合,在上述第一顶板和上述第二顶板、以及上述第一底板和上述第二底板能滑动的范围内,能调整上述第一侧板和上述第二侧板的间隔。
根据本结构,由于通过使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滑动能适当调整架主体的宽度尺寸,所以一种工业用存放架能适用于宽度尺寸或者直径不同的各种板状构件的收纳,能降低工厂的设备成本并且能使工厂内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管理和运用变得容易。另外,第一和第二结构分别构成为具有侧板、顶板和底板的组合,将第一结构的顶板作为第二结构的底板使用,并且将第一结构的底板作为第二结构的顶板使用,从而能实现各构件的通用,因此能制作通过较少的零件数能调整宽度尺寸的工业用存放架,并且这种工业用存放架能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业用存放架在上述结构的工业用存放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被螺纹紧固而形成为上述架主体,在拧松螺钉的状态下,使上述第一顶板和上述第二顶板滑动,以及使上述第一底板和上述第二底板滑动,能调整上述第一侧板和上述第二侧板的间隔。
根据本结构,由于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是利用螺纹紧固进行一体化的,所以能容易地对工业用存放架的尺寸进行改变,并且能提高使用工业用存放架操作的操作效率。
发明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工业用存放架在构成架主体的底板的厚度范围内配置弹簧构件,所以能避免因设置弹簧构件而导致架主体的大型化。因此,能将更多个工业用存放架层叠来进行使用或者保管,能提高作为产品的板状构件的生产性,并且能节省保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宽幅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宽幅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窄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窄幅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侧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窄幅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窄幅状态的仰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第一顶板的俯视图以及侧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第二顶板的俯视图以及侧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限位构件的一部分剖开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的配置的工业用存放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将上下两层地重叠的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从平台拿起的状态的主视图以及A部分的详细图。
图14是将上下两层地重叠的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放置于平台上的状态的主视图以及A部分的详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的防脱落构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工业用存放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具体化本发明时的一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该记载范围。因此,本发明可以对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来进行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1将第一结构6和第二结构7组合,从而构成能够收纳印刷配线基板等板状构件的箱形架主体8;上述第一结构6具有第一侧板3A、第一顶板4A、第一底板5A,正面形状形成コ字形;上述第一侧板3A在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导向肋2A;上述第一顶板4A能装拆地固定于第一侧板3A的上端部并且从第一侧板3A直角地伸出;上述第一底板5A能装拆地固定于第一侧板3A的下端部,从第一侧板3A直角地伸出并且与第一顶板4A相对地配置;上述第二结构7具有第二侧板3B、第二顶板4B、第二底板5B,正面形状形成コ字形;上述第二侧板3B在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导向肋2B;上述第二顶板4B能装拆地固定于第二侧板3B的上端部并且从第二侧板3B直角地伸出;上述第二底板5B能装拆地固定于第二侧板3B的下端部,从第二侧板3B直角地伸出并且与第二顶板4B相对地配置。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第一和第二顶板4A、4B、以及第一和第二底板5A、5B分别是由聚苯乙烯树脂、ABS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塑料材料形成的。另外,第一侧板3A和第二侧板3B、第一顶板4A和第二底板5B、以及第一底板5A和第二顶板4B是由同一种构件构成的。由此,由于架主体8的结构构件能共用,所以能低价地实现需要的工业用存放架。
如图2和图7所示,在第一侧板3A的内表面上,隔开需要的间隔地平行于上下方向地突出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肋2A。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在第一侧板3A的外表面上,在需要的部分处形成有固定高度的增强肋11A,并且在沿着上边和下边的部分处,形成有多个圆筒状的凸台12A。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凸台12A的中心部开设有螺栓贯通孔。第二侧板3B与第一侧板3A结构相同。因此,如图2所示,只要将第一结构6和第二结构7一体地组合并且将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相对地配置,形成于第一侧板3A的各第一导向肋2A和形成于第二侧板3B的各第二导向肋2B就能相对地设置,并且利用上下相邻地形成于第一侧板3A的两个第一导向肋2A和与此相对地形成于第二侧板3B的两个第二导向肋2B,就能划分出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插入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内的板状构件的外周部被下侧的第一导向肋2A和第二导向肋2B保持。由于在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的外表面的需要部分上形成有固定高度的增强肋11A,所以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具有高刚性且耐久性优异,并且成形时的变形以及其后的经时变形较小,从而能够长时间地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板状构件相对于架主体8的取出放入。
另外,如图1~图7所示,在第一侧板3A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部,朝上突出设置有将多个工业用存放架1层叠地使用或者保存时用于对上下的工业用存放架1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突起14A。另外,在第二侧板3B的上表面上,也朝上突出设置有与上述相同的第二定位突起14B。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第一侧面3A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一定位突起14A的第一嵌合凹部15A。另外,在第二侧面3B的下表面,也形成有与上述相同的第二嵌合凹部15B。在两个工业用存放架1重叠的情形下,将第一和第二定位突起14A、14B分别嵌入第一和第二嵌合凹部15A、15B,从而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能将两个工业用存放架1成列地重叠,上述第一和第二定位突起14A、14B形成于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上表面,上述第一和第二嵌合凹部15A、15B形成于上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下表面。三个以上的工业用存放架1重叠的情形也是同样的。如上所述,由于本示例的工业用存放架1能进行多个排列重叠,所以一次能运送多个板状构件从而能高效地进行板状构件的运送作业,并且在小空间内能收纳多个从而能节省保管空间。
另外,如图1、图3、图6以及图7所示,在第一侧板3A的一端部,以与第一导向肋2A的端部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设置有第一限位保持部16A。与上述相同地,在第二侧板3B的一端部,以与第二导向肋2B的端部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设置有第二限位保持部16B。在第一导向肋2A的端部和第一限位保持部16A之间,以及第二导向肋2B的端部和第二限位保持部16B之间,分别配置有能自由滑动的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
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使用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者纸材等,并且形成为长度尺寸与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的高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平板状,如图11(a)、(b)所示,在长度方向的适当位置上,开设有在长度方向上朝相同方向倾斜的多个长孔21。如图1和图3的示例所示,在上述各长孔21内,插通有保持销22,该保持销22从第一限位保持部16A的外侧贯通并且前端固定于第二侧板3B。因此,如图11(a)、(b)所示,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在受到朝上的力时,被保持销22导向而沿箭头イ的方向移动,在受到朝下的力时,被保持销22导向而沿箭头ロ的方向移动。根据本结构,由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在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上进行需要的动作,所以能低成本地实现具有限位构件20A、20B的工业用存放架1。
图11(a)中记载的限位构件20A、20B在内边(朝向架主体8的内侧的边)上交替地形成有凹部23和凸部24,在限位构件20A、20B受到外力而向箭头イ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下,仅有与凹部23对应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打开状态,与凸部24对应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遮蔽状态。另外,在限位构件20A、20B受到外力而向箭头ロ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下,全部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遮蔽状态。因此,能对安装有电子回路零件的安装基板进行收纳。另外,通过改变凸部24的宽度w从而能对应总厚度不同的各种安装基板。图11(b)中记载的限位构件20A、20B在内边上没有形成凹部23和凸部24,在限位构件20A、20B受到外力而向箭头イ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下,全部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打开状态,在限位构件20A、20B受到外力而向箭头ロ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下,全部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遮蔽状态。
如图12(a)、(b)所示,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被张设于第一和第二底板5A、5B之间的弹簧构件25始终向下施力。如图12(a)所示,调整弹簧构件25的安装位置,使得不管是在限位构件20A、20B被上推至规定位置的状态下,还是在限位构件20A、20B被下压至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弹簧构件25始终位于底板5A、5B的厚度的范围内。这样,能避免因设置弹簧构件25而导致架主体8大型化。
如图9(a)、(b)所示,第一顶板4A具有外板31、保持片32、侧片33,保持片32从外板31的一侧边部向外板31的内表面侧折返,上述侧片33从外板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保持片32的配置侧折返,在由上述外板31、保持片32和侧片33构成的空间内,能插入第二顶板4B。在外板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形成有沿着外板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槽34,并且在各长槽34的底部,开设有螺栓35(参照图6~图8)的插通孔36,该螺钉35固定第一顶板4A和第二顶板4B。另外,在外板31的各长槽34之间,开设有开口部37,在各开口部37内,设置有手柄安装部38。另外,在手柄安装部38上,形成有安装手柄用的多个螺孔39。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手柄40通过将贯通其两端的螺钉40a与螺孔39固定从而安装于第一顶板4A。另外,在第一顶板4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保持部42A,该第一保持部42A用于将第一防脱落构件41A的上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保持。第一保持部42A上开设有保持孔43,该保持孔43将第一防脱落构件41A的上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并且在保持孔43的两侧部分处,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动作限制部44、45(参照图2),该第一和第二动作限制部44、45将第一防脱落构件41A稳定地保持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打开位置和遮蔽位置。第二底板5B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结构,将第一顶板4A正反以及前后翻转并且固定于第二侧板3B的下端部,从而能用作第二底板5B。为了便于说明,将形成于第二底板5B的端部的保持部称为第二保持部42B。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第一顶板4A(第二底板5B)的端部上与凸台12A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未图示的螺孔,上述凸台12A形成于第一侧板3A和第二侧板3B上。
与此相对,如图10(a)、(b)所示,第二顶板4B由波纹板51、端板52和第二保持部42B构成,上述波纹板51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能插入由第一顶板4A的外板31、保持片32和侧片33构成的空间内的波形,上述端板52固定于波纹板51的一个端边,上述第二保持部42B形成于波纹板5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波纹板51的前端侧形成有连通螺栓插通孔36的螺孔53,该螺栓插通孔36开设于第一顶板4A,在波纹板51的上表面的靠近端板52的部分处形成有多根间隙调整肋54,该间隙调整肋54用于将第二顶板4B无间隙地插入第一顶板4A。第二顶板4B从第一顶板4A的开口端以在由外板31、保持片32和侧片33构成的空间内能滑动的方式插入。另外,在第二顶板4B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二保持部42B,该第二保持部42B用于以能旋转的方式来保持第二防脱落构件41B的上端部。第一底板5A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结构,将第二顶板4B正反以及前后翻转并且固定于第一侧板3A的下端部,从而能用作第一底板5A。为了便于说明,将形成于第一底板5A的端部的保持部称为第一保持部42A。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第二顶板4B(第一底板5A)的端部上与凸台12A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未图示的螺孔,上述凸台12A形成于第一侧板3A和第二侧板3B。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顶板4A和第二顶板4B是使螺栓35与螺孔53螺合来组装成一体的,上述螺栓35贯通螺栓插通孔36。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底板5A和第二底板5B也与上述相同,是使螺栓35与螺孔53螺合来组装成一体的,上述螺栓35贯通螺栓插通孔36。
如图5所示,第一顶板4A和第一底板5A是使螺栓17与未图示的螺孔螺合来与第一侧板3A组装成一体,从而构成为第一结构6,上述螺栓17从第一侧板3A的外表面插通,上述未图示的螺孔开设于第一顶板4A的端部和第一底板5A的端部。另外,第二顶板4B和第二底板5B是使螺栓与未图示的螺孔螺合来与第二侧板3B组装成一体,从而构成为第二结构7,上述螺栓从第二侧板3B的外表面插通,上述未图示的螺孔开设于第二顶板4B的端部和第二底板5B的端部。
在组装第一结构6和第二结构7时,在拧松螺栓35的状态下,将第一顶板4B和第一底板5A插入第一顶板4A和第二底板5B的内部空间内。接着,使第一顶板4A和第二顶板4B互相滑动,并且使第一底板5A和第二底板5B互相滑动,从而调整第一侧板3A和第二侧板3B的间隔,之后,如图6和图8所示,紧固与螺孔53螺合的螺栓35。藉此,构成了架主体8。如图7所示,在紧固螺栓35之后,将遮蔽板55以能自由装拆的方式嵌入长槽34内,该长槽34形成于第一顶板4A的上表面。藉此,能防止或者抑制尘埃侵入架主体8内。另外,为了将手柄40安装于架主体8的中央部,调整手柄40的安装位置。藉此,当抓住手柄40来拿起工业用存放架1时,能始终水平地拿起工业用存放架1,所以便于操作工业用存放架1,并且能防止收纳于架主体8内的板状构件的来回晃动。另外,由于能单手拿起工业用存放架1,所以能提高运送作业的操作性。
架主体8的第一侧板3A和第二侧板3B的间隔能在第一顶板4A和第二顶板4B能滑动,以及第一底板5A和第二底板5B能滑动的范围内调整。藉此,由于能收纳直径或者宽度尺寸不同的各种板状构件,所以能提高工业用存放架1的便利性,降低工厂的设备成本,并且能使工厂内的工业用存放架的管理和运用变得容易。
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1在第一和第二侧板3A、3B的端部配置有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该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被弹簧构件25始终向下施力,所以在拿起架主体8的状态下,如图12(b)所示,限位构件20A、20B的下端部比第一和第二底板5A、5B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在上述状态下,限位构件20A、20B的内边向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内移动,能自动地防止板状构件从架主体8脱落。与此相对,只要将被拿起的架主体8放置于需要的台上,利用来自台部的反作用力,如图12(a)所示,限位构件20A、20B被上推,并且限位构件20A、20B的内边自动地向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外移动。藉此,能从架主体8内取出板状构件,并能将板状构件收纳到架主体8内。实施方式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弹簧构件25始终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底板5A、5B的厚度范围内,所以能避免因设置弹簧构件25而导致架主体8大型化。
另外,在工业用存放架1层叠两层的情形下,第一和第二限位构件20A、20B自动地将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开闭。也就是说,如图14(a)所示,将工业用存放架1置于台T上时,如图14(b)所示,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被台T按压使得其上端部上升至靠近架主体8的上表面处。因此,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打开状态。如图14(b)所示,若在上述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上方层叠其他的工业用存放架1,则设于上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下端部与设于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上端部抵接,并且向上方上推。因此,上述上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也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13(a)所示,若在上述状态下将两层重叠的工业用存放架1同时从台T上拿起,则设于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在弹簧构件25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动,所以各工业用存放架1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处于遮蔽状态。如图13(a)所示,在上述状态下,设于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下端部比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并且如图13(b)所示,设于上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下端部比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上表面更向下方进处。
另外,如图14(a)、(b)所示,将重叠的上下两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放置于台T上时,设于上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下端部被设于下层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限位构件20A、20B的上端部上推,各工业用存放架1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同时变为打开状态。
如图15所示,第一和第二防脱落构件35A、35B由铝等金属棒形成,并且由上下的旋转轴61、上下的水平片62和垂直片63构成,上述旋转轴61同轴地配置,上述水平片62从各旋转轴61向水平方向折弯且相对地配置,上述垂直片63连接上下的水平片62。将上下的旋转轴61插入开设于第一保持部42A的保持孔内,从而将第一防脱落构件41A以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如图15所示,将上下的水平片62与形成于第一保持部42A的第一动作限制部44卡合,从而第一防脱落构件41A能稳定地保持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打开位置。另外,解除水平片62和第一动作限制部44的卡合,如图15的箭头ハ所示地旋转,使上下的水平片62与第二动作限制部45卡合,从而能稳定地保持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遮蔽位置。水平片62能防止收纳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内的板状构件脱落,第一和第二防脱落构件41A、41B的垂直片63形成为即使是在如图13所示使工业用存放架1的横向宽度最小的情形下也互相不重叠的长度。另外,垂直片63形成为能与全部的板砖构件插入空间13相对的长度。第二防脱落构件41B也与上述相同地,以能旋转的方式保持于第二保持部42B,并且稳定地保持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打开位置和遮蔽位置。在图13的例中,在工业用存放架1的横向宽度最小的情形下,当第一和第二防脱落构件41A、41B的水平片62与第二动作限制部45卡合时,第一和第二防脱落构件41A、41B的垂直片63如图13(a)所示位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大致中央部。藉此,在将盘片基板等圆形构件收纳于横向宽度设为最小的工业用存放架1的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内的情形下,能防止圆形构件从架主体8突出。当然,随着水平片62的长度改变,第一和第二防脱落构件41A、41B的水平片62与第二动作限制部45卡合时的垂直片63的位置不只是位于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3的大致中央部,能位于任一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主旨是将弹簧构件25的安装位置限制在底板5A、5B的厚度范围内,上述弹簧构件25对限位构件20A、20B向下施力,其他部分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改变。例如,能省略防脱落构件35A、35B的安装。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顶板4A和与第一顶板4A结构不同的第一底板5A固定于第一侧板3A,并且将第二顶板4B和与第二顶板4B结构不同的第二底板5B固定于第二侧板3B,但也可以与此不同,将第一顶板4A和与第一顶板4A结构相同的第二底板5B固定于第一侧板3A,并且将第二顶板4B和与第二顶板4B结构相同的第一底板5A固定于第二侧板3B。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用于收纳保持印刷配线基板、液晶基板、盘片基板以及半导体晶片等的运送器具。
(符号说明)
1工业用存放架、2A第一导向肋、2B第二导向肋、3A第一侧板、3B第二侧板、4A第一顶板、4B第二顶板、5A第一底板、5B第二底板、6第一结构、7第二结构、8架主体、11A增强肋、12A凸台、13板状构件插入空间、14A第一定位突起、14B第二定位突起、15A第一嵌合凹部、15B第二嵌合凹部、16A第一限位保持部、16B第二限位保持部、17螺栓、20A第一限位构件、20B第二限位构件、21长孔、22保持销、23凹部、24凸部、25弹簧构件、31外板、32保持片、33侧片、34长槽34、35螺栓、36螺栓插通孔、37开口部、38手柄安装部、39螺孔、40手柄、40a螺钉、41A第一防脱落构件、41B第二防脱落构件、42A第一保持部、42B第二保持部、43保持孔、44第一动作限制部、45第二动作限制部、51波纹板、52端板、53螺孔、54间隙调整肋、55遮蔽板、61旋转轴、62水平片、63垂直片。

Claims (5)

1.一种工业用存放架,包括:架主体,该架主体形成为箱形,具有相对配置的两片侧板、连结所述两片侧板的上端部的顶板、连结所述两片侧板的下端部的底板;多条导向肋,该多条导向肋分别形成于所述两片侧板的内表面;板状构件插入空间,该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由形成于所述两片侧板的相对位置的所述导向肋划分出;限位构件,将所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该限位构件自动地将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遮蔽,将所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该限位构件自动地将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打开;以及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始终对所述限位构件向一个方向施力,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构件以在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遮蔽位置和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一方的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弹簧构件配置于所述底板的厚度范围内,始终对所述限位构件向下施力,在将所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利用所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使所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遮蔽位置,并且使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比所述架主体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在将所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克服所述弹簧构件的弹力,使所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并且将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上推至所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存放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构件具有长孔,该长孔在向所述侧板安装的安装部上相对于该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倾斜,所述一方的侧板的端部具有贯通所述长孔的卡合销,所述限位构件通过使所述卡合销贯通所述长孔内从而以能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一方的侧板的端部,在将所述架主体从台上拿起时,利用所述弹簧构件的弹力,所述限位构件被所述卡合销引导从而向斜下方移动,所述限位构件的内边将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遮蔽,并且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比所述架主体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在将所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时,克服所述弹簧构件的弹力,所述限位构件被所述卡合销引导从而向斜上方移动,所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移动至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的打开位置,并且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移动至所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存放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位构件的内边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交替地形成有凹部和凸部,在将所述架主体放置于台上从而所述限位构件的下端部被上推至所述架主体的下表面位置时,与所述凹部对应的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变为打开状态,与所述凸部对应的所述板状构件插入空间维持遮蔽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存放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主体是将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组合而构成的,所述第一结构具有第一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底板,正面形状形成为コ字形,所述第一侧板在内表面形成有所述导向肋,所述第一顶板能装拆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部并且从所述第一侧板直角地伸出,所述第一底板能装拆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部并且从所述第一侧板直角地伸出,与所述第一顶板相对地配置,所述第二结构具有第二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底板,正面形状形成为コ字形,所述第二侧板在内表面形成有所述导向肋,所述第二顶板能装拆地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并且从所述第二侧板直角地伸出,所述第二底板能装拆地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部并且从所述第二侧板直角地伸出,与所述第二顶板相对地配置,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组合,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组合,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以及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能滑动的范围内,能调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用存放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利用螺纹紧固形成为所述架主体,在拧松螺钉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滑动,以及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间隔。
CN201680018627.7A 2015-03-31 2016-03-29 工业用存放架 Active CN107406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2519A JP6603852B2 (ja) 2015-03-31 2015-03-31 産業用マガジンラック
JP2015-072519 2015-03-31
PCT/JP2016/060189 WO2016158983A1 (ja) 2015-03-31 2016-03-29 産業用マガジンラ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6191A true CN107406191A (zh) 2017-11-28
CN107406191B CN107406191B (zh) 2020-03-06

Family

ID=5700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627.7A Active CN107406191B (zh) 2015-03-31 2016-03-29 工业用存放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03852B2 (zh)
CN (1) CN107406191B (zh)
WO (1) WO2016158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4572B1 (ko) * 2018-04-06 2020-02-06 (주)시스템케이 매거진 조립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1543A (ja) * 1990-06-19 1992-02-20 Hitachi Ltd 部品搬送治具
JPH0572786U (ja) * 1992-03-11 1993-10-05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板状体収納容器
US6328169B1 (en) * 2000-06-12 2001-12-11 Nikko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ame structure for housing panel pl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44718B (en) * 1983-02-23 1987-01-21 Kulicke And Soffa Cassette for holding flat articles
JPS60101482U (ja) * 1983-12-16 1985-07-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用コンテナ
JPS6484633A (en) * 1987-09-28 1989-03-2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Wafer storing jig
JP4577546B2 (ja) * 2000-06-12 2010-11-10 株式会社ニックス 板材収納枠
KR100573896B1 (ko) * 2004-08-16 2006-04-26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웨이퍼 이탈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JP6028178B2 (ja) * 2010-12-08 2016-11-16 株式会社ニックス 板材収納枠
JP5982128B2 (ja) * 2012-02-06 2016-08-31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収容カ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1543A (ja) * 1990-06-19 1992-02-20 Hitachi Ltd 部品搬送治具
JPH0572786U (ja) * 1992-03-11 1993-10-05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板状体収納容器
US6328169B1 (en) * 2000-06-12 2001-12-11 Nikko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ame structure for housing panel pl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0662A (ja) 2016-11-10
JP6603852B2 (ja) 2019-11-13
WO2016158983A1 (ja) 2016-10-06
CN107406191B (zh) 2020-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239B2 (en) Magazine for loading a lead frame
JP4598541B2 (ja) 収納幅可変式板材収納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6854335B2 (ja) モジュール式基板支持柱のインターロック
US20040173544A1 (en) Hard disc piling/assembling member of rack mount
CN107406191A (zh) 工业用存放架
US20170020021A1 (en) Server housing
JP488724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US9234623B2 (en) Wall hanging mechanism
JP2011186961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搬送装置
US10052858B2 (en) Interlocking object construction units
CN208394164U (zh) 一种模块化的网带链及网带系统
US20140166535A1 (en) Enclosure with backplane
CN208367786U (zh) 一种售货机链带式出货机构
US10259162B2 (en) Laser module with detachable structures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CN102142626A (zh) 具有稳定器的连接器组件
CN205541674U (zh) 电子设备
JP723298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CN108328213A (zh) 一种模块化的网带链及网带系统
JP2016108028A (ja) 収納物収納体
JP4852446B2 (ja) 仕切体
CN106275759B (zh) 存储箱
KR200195853Y1 (ko) 적층형 신발수납장
TWI609821B (zh) 撓性載帶
JP6883544B2 (ja) 水晶振動子加工用パレット
JP2005075410A (ja) 梱包材及び梱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