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7237B -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7237B
CN107387237B CN201710251747.8A CN201710251747A CN107387237B CN 107387237 B CN107387237 B CN 107387237B CN 201710251747 A CN201710251747 A CN 201710251747A CN 107387237 B CN107387237 B CN 107387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ylinder
new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17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87237A (zh
Inventor
千叶诚之
宫坂克一
东福寺智子
池田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87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7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87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72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22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Additional air admission, lubricant or fuel vapour ad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1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using engine inlet suction
    • F01M13/023Control valves in suction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8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positiv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22Separating oil and gas with a centrifuge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33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with a deflection device, e.g. scr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67/0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 F02B67/0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driven by means of chains, belts, or like endless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6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lubricant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1/00Means for collecting, retaining, or draining-off lubricant in or on machines or apparatus
    • F16N31/02Oil catchers; Oil wi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换气装置,应用于如下的内燃机(10),该内燃机(10)具备:汽缸体(35)、汽缸盖(30)、包括以与汽缸孔轴线(C1)交叉的方式延伸的缸盖罩壁(51、52)的汽缸盖罩(50)、以及与汽缸体、汽缸盖以及缸盖罩壁协同划分形成收纳正时链(65)的链条室(18)的链条罩(60)。换气装置具备将链条室与进气通路(21p)连通的漏气回流管(71)、以及具备向链条室内开口的新气流出口(72o)的新气导入管(72),通过经由漏气回流管使链条室内的漏气向进气通路回流、并且经由新气导入管向链条室导入新气来对链条室进行换气。新气导入管安装于划分形成链条室的所述缸盖罩壁的部分即缸盖罩壁部分(51)。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内燃机的链条室进行换气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具备通过使从燃烧室向收纳正时链的链条室流出的燃烧气体(漏气)向进气通路回流并且向链条室导入新气来对链条室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的内燃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链条室是收纳将曲轴的旋转向进气凸轮轴以及排气凸轮轴传递的正时链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0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换气装置(以下,称为“以往装置”。)具备用于向链条室导入新气的新气导入管。该新气导入管安装于划分形成链条室的罩的侧壁。因此,新气导入管从上述罩向进气凸轮轴以及排气凸轮轴(以下,将这些轴统称为“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外方延伸出,即,从上述罩向侧方延伸出。
另一方面,存在想要将内燃机的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限制为小的尺寸这一要求。然而,在像以往装置那样使新气导入管从罩向侧方延伸出的情况下,内燃机的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会变大。
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对内燃机的链条室进行换气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其能够避免内燃机的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以下,称为“本发明装置”。)被应用于具备汽缸体(35)、汽缸盖(30)、汽缸盖罩(50)、曲轴(14)、进气凸轮轴(13i)、排气凸轮轴(13e)以及链条罩(60)的内燃机(10)。
在所述汽缸体(35)形成有汽缸孔(cylinder bore)(12)。
所述汽缸盖(30)相对于所述汽缸体在所述汽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即孔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体。
所述汽缸盖罩(50)在所述孔轴线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汽缸盖而言与所述汽缸体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盖。进而,所述汽缸盖罩包括以与所述汽缸孔的轴线即孔轴线交叉的方式延伸的缸盖罩壁(51、52)。
所述曲轴(14)在所述孔轴线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汽缸体而言与所述汽缸盖相反的一侧配设。
所述进气凸轮轴(13i)以及所述排气凸轮轴(13e)配设于所述汽缸盖与所述汽缸盖罩之间。
所述链条罩(60)相对于所述汽缸体在所述进气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即凸轮轴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体。进而,所述链条罩与所述汽缸体、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缸盖罩壁协同划分形成链条室(18),所述链条室(18)收纳将所述曲轴的旋转向所述进气凸轮轴以及所述排气凸轮轴传递的正时链(65)。
本发明装置,
具备:漏气回流管(71),其将所述链条室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21p)连通;和新气导入管(72),其具备向所述链条室内开口的新气流出口(72o),
通过经由所述漏气回流管使所述链条室内的漏气向所述进气通路回流、并且经由所述新气导入管向所述链条室导入新气来对所述链条室进行换气。
在本发明装置中,所述新气导入管安装于划分形成所述链条室的所述缸盖罩壁的部分即缸盖罩壁部分(51)。
通过像这样将新气导入管安装于缸盖罩壁部分,新气导入管从缸盖罩壁部分向孔轴线方向的外方延伸出。因此,能够避免内燃机的凸轮轴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在本发明装置中,所述正时链(65)可以在与所述进气凸轮轴(13i)的轴线即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平面(Pc)运转,并且在所述新气流出口(72o)周边的所述链条室(18)内的区域直线地运转。
在该情况下,所述新气导入管(72)在所述缸盖罩壁部分(51)被安装为,在将从所述新气流出口流出的新气的流出方向(Da)以及在所述新气流出口周边的所述链条室内的区域运转的所述正时链的运转方向(Dc)投影到与所述凸轮轴轴线正交的平面时,所投影的所述流出方向与所投影的所述运转方向所成的角度(θ)为锐角。
在正时链附着有用于润滑内燃机的润滑油。因此,在内燃机的运转期间,润滑油从正时链飞散。因此,若分别投影到与凸轮轴轴线正交的平面的上述流出方向与上述运转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则飞散的润滑油有可能会侵入新气导入管中。在该情况下,在内燃机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会减少。
另一方面,因为在本发明装置中,分别投影到与凸轮轴轴线正交的平面的上述流出方向与上述运转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锐角,所以,润滑油侵入新气导入管中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内燃机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
进而,在本发明装置中,在像上述那样使所述正时链(65)在与所述进气凸轮轴(13i)的轴线即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平面(Pc)运转的情况下,可以在如下的位置(P1)处的所述正时链的部分与所述新气流出口之间设置障壁(50w),该位置(P1)是当将所述新气流出口(72o)附近的所述新气导入管(72)的通路轴线(C4)投影到链条平面(Pc)时所投影的所述通路轴线与在所述新气流出口周边的所述链条室(18)内的区域运转的所述正时链交叉的位置,所述链条平面(Pc)是与所述凸轮轴轴线正交的供所述正时链运转的平面。
由此,从正时链朝向新气流出口飞散的润滑油在到达新气流出口之前会与障壁碰撞。因此,润滑油到达新气流出口的可能性小,结果,润滑油侵入新气导入管中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内燃机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
进而,在本发明装置中,所述内燃机(10)可以在运转于所述新气流出口(72o)周边的所述链条室(18)内的区域的所述正时链(65)的部分即链条部分(65a)与所述缸盖罩壁部分(51)之间具备顶部减震器(top damper)(66)。在该情况下,所述新气导入管(72)可以以在所述新气流出口与所述链条部分之间存在所述顶部减震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缸盖罩壁部分。
由此,从正时链朝向新气流出口飞散的润滑油在到达新气流出口之前会与顶部减震器碰撞。因此,润滑油到达新气流出口的可能性小,结果,润滑油侵入新气导入管中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内燃机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
除此以外,在本发明装置中,所述新气导入管(72)可以在与链条平面(Pc)正交的方向上从所述链条平面离开了的位置以所述新气流出口(72o)向所述链条室(18)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缸盖罩壁部分(51),所述链条平面(Pc)是与所述进气凸轮轴(13i)的轴线即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供所述正时链(65)运转的平面。
从正时链向偏离正时链的运转方向的方向(即,偏离上述链条平面的方向)飞散的润滑油的量比从正时链沿着正时链的运转方向飞散的润滑油的量少。在本发明装置中,新气流出口在与上述链条平面正交的方向上从链条平面离开了的位置向链条室开口。因此,从正时链朝向新气流出口飞散的润滑油的量少,结果,大量的润滑油侵入新气导入管中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内燃机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大幅减少。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有助于发明的理解,对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发明的结构,用加上括号的形式添加了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标号,但发明的各构成要素不限定于由所述标号规定的实施方式。根据一边参照以下的附图一边记述的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其他特征以及所附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以下,称为“第1实施装置”。)的内燃机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燃机的正时链以及其周边的结构的图。
图3的(A)是图1所示的汽缸盖罩的俯视图,(B)是图1所示的汽缸盖的俯视图,(C)是图1所示的汽缸体的俯视图,(D)是图1所示的油盘的俯视图,(E)是图1所示的链条罩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应用第1实施装置的内燃机的图。
图5是从图1的方向D1观察沿着图1的线L1的内燃机的剖面的一部分时的图。
图6是从图5的方向D2观察沿着图5的线L2的内燃机的剖面的一部分时的图。
图7是与图5同样的图,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内燃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与图5同样的图,是表示应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内燃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9的(A)以及(B)分别是与图4同样的图,(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1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图,(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另1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图。
图10的(A)以及(B)分别是与图4同样的图,(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1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图,(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另1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装置(以下,称为“第1实施装置”。)被应用于图1所示的内燃机10。
如图1所示,内燃机10具备汽缸盖30、汽缸体35、油盘40、汽缸盖罩50以及链条罩60。
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方”这一用语是指在划分形成燃烧室11的汽缸孔12的中心轴线(以下,称为“孔轴线”。)C1的方向上朝向气门室15侧的方向(在图1的纸面上朝向上侧的方向)。另一方面,“下方”这一用语是指在孔轴线C1的方向上朝向曲轴室19侧的方向(在图1的纸面上朝向下侧的方向)。
进而,在以下的说明中,“第1侧方”这一用语是指在进气凸轮轴13i的轴线(以下,称为“凸轮轴轴线”。)C2的方向上朝向链条室18侧的方向(在图1的纸面上朝向右侧的方向)。另一方面,“第2侧方”这一用语是指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1的纸面上朝向左侧的方向)。此外,凸轮轴轴线C2与孔轴线C1正交。
除此以外,如图2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第3侧方”这一用语是指与孔轴线C1和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朝向排气凸轮轴13e侧的方向。另一方面,“第4侧方”这一用语是指与第3侧方相反的方向,即,与孔轴线C1和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朝向进气凸轮轴13i侧的方向。
如图1以及图3的(B)所示,汽缸盖30包括下方壁31以及侧方壁31a~31d。下方壁31以与孔轴线C1交叉(实质上正交)的方式延伸。侧方壁31a~31d分别从下方壁31的第1侧方~第4侧方的端部向上方延伸。侧方壁31a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31c的第1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31d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侧方壁31b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31c的第2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31d的第2侧方的端部连结。
如图1以及图3的(C)所示,汽缸体35包括侧方部分36a~36d。侧方部分36a以及36b分别在汽缸体35的第1侧方的区域以及第2侧方的区域以与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方式延伸。侧方部分36c以及36d分别在汽缸体35的第3侧方的区域以及第4侧方的区域与孔轴线C1以及凸轮轴轴线C2平行地延伸。侧方部分36a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部分36c的第1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部分36d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侧方部分36b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部分36c的第2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部分36d的第2侧方的端部连结。
如图1以及图3的(D)所示,油盘40包括下方壁41以及侧方壁41a~41d。下方壁41以与孔轴线C1交叉的方式延伸。侧方壁41a~41d分别从下方壁41的第1侧方~第4侧方的端部向上方延伸。
如图1以及图3的(A)所示,汽缸盖罩(以下,简称为“缸盖罩”。)50包括上方壁51、侧方壁51a~51d、上方壁52以及侧方壁52a~52d。上方壁51以与孔轴线C1交叉(实质上正交)的方式在缸盖罩50的第1侧方的区域延伸。上方壁52以与孔轴线C1交叉(实质上正交)的方式在缸盖罩50的第2侧方的区域延伸。侧方壁51a~51d分别从上方壁51的第1侧方~第4侧方的端部向下方延伸。侧方壁52a~52d分别从上方壁52的第1侧方~第4侧方的端部向下方延伸。
侧方壁51a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51c的第1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51d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侧方壁51b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51c的第2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51d的第2侧方的端部连结。进而,侧方壁51b在其下方的端部与上方壁52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
除此以外,侧方壁51c在其第2侧方的端部的下方部分与侧方壁52a的第3侧方的端部(或者是侧方壁52c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侧方壁51d在其第2侧方的端部的下方部分与侧方壁52a的第4侧方的端部(或者是侧方壁52d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
侧方壁52a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52c的第1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52d的第1侧方的端部连结。侧方壁52b在其第3侧方以及第4侧方的端部分别与侧方壁52c的第2侧方的端部以及侧方壁52d的第2侧方的端部连结。
因此,缸盖罩50具有在其内部形成有由上方壁51、侧方壁51a~51d以及侧方壁52a划分形成的“向下方开口的长方体的空间”和由上方壁52以及侧方壁52a~52d划分形成的“向下方开口的长方体的空间”的大致长方体的盖状的形状。
如图1以及图3的(E)所示,链条罩60包括侧方壁61a、61c以及61d。侧方壁61a以与凸轮轴轴线C2交叉(实质上正交)的方式延伸。侧方壁61c从侧方壁61a的第3侧方的端部向第2侧方延伸。侧方壁61d从侧方壁61a的第4侧方的端部向第2侧方延伸。
如图1所示,汽缸盖30在其下方壁31安装于汽缸体35的侧方部分36a~36d的上方端。缸盖罩50在其侧方壁52a~52d各自的下方端安装于汽缸盖30的侧方壁31a~31d各自的上方端。缸盖罩50在汽缸盖30的上方覆盖汽缸盖30并且在正时链65的上方覆盖正时链65。
气门室15由“缸盖罩50的上方壁52以及侧方壁52a~52d”和“汽缸盖30的下方壁31以及侧方壁31a~31d”划分形成。在气门室15内收纳包括进气凸轮轴13i以及排气凸轮轴13e(参照图2。)等的气门机构。气门机构是分别使进气门17i以及排气门17e(参照图2。)开阀、闭阀的机构。
链条罩60在其侧方壁61a、61c以及61d各自的上方端安装于缸盖罩50的侧方壁51a、51c以及51d各自的下方端。进而,链条罩60在其侧方壁61a、61c以及61d各自的下方端安装于油盘40的侧方壁41a、41c以及41d各自的上方端。
除此以外,链条罩60在其侧方壁61c的第2侧方的端部安装于汽缸盖30的侧方壁31a的第3侧方的部分以及汽缸体35的侧方部分36a的第3侧方的部分。同样地,链条罩60在其侧方壁61d的第2侧方的端部安装于汽缸盖30的侧方壁31a的第4侧方的部分以及汽缸体35的侧方部分36a的第4侧方的部分。
链条室18由“缸盖罩50的上方壁51、侧方壁51a~51d以及侧方壁52a”、“汽缸盖30的侧方壁31a”、“汽缸体35的侧方部分36a”、“油盘40的下方壁41和侧方壁41a、41c以及41d”、以及“链条罩60的侧方壁61a、61c以及61d”划分形成。链条室18中收纳正时链65。
缸盖罩50的侧方壁52a将链条室18与气门室15之间分隔开以使得在该链条室18与气门室15之间不进行气体的流通。因此,链条室18在其上方区域不与气门室15连通。另一方面,链条室18在其下方区域与曲轴室19连通。
如图2所示,正时链(以下,简称为“链条”。)65绕“安装于进气凸轮轴13i的进气链轮(sprocket)20i、安装于排气凸轮轴13e的排气链轮20e、以及安装于曲轴14的曲轴链轮20c”配设。
链条65经由进气链轮20i将曲轴14的旋转向进气凸轮轴13i传递,并且经由排气链轮20e将曲轴14的旋转向排气凸轮轴13e传递。
如图1所示,链条65沿着与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平面Pc运转。以下,将供该链条65运转的平面Pc称为“链条平面Pc”。
如图2所示,链条65在缸盖罩50的上方壁51周边的链条室18内的区域,即进气链轮20i与排气链轮20e之间的区域,在凸轮轴轴线C2的方向上直线地配设。在本例中,在内燃机10的运转期间,链条65在从排气链轮20e朝向进气链轮20i的方向上直线地运转。
如图1所示,油盘40在其侧方壁41b~41d各自的上方端安装于汽缸体35的侧方部分36b~36d各自的下方端。
曲轴室19由油盘40的下方壁41以及侧方壁41a~41d划分形成。在曲轴室19内收纳曲轴14。在曲轴室19的下方区域储存有未图示的润滑油。
如图4所示,内燃机10具备进气管21、进气歧管22、排气管23以及排气歧管24。
进气歧管22的分支部22b以连通于在汽缸盖30形成的未图示的进气口的方式安装于汽缸盖30。进气歧管22的集合部22c连接于进气管21的一端。在进气管21的内部通路(以下,称为“进气通路”。)21p配设节气门25。
排气歧管24的分支部24b以连通于在汽缸盖30形成的未图示的排气口的方式安装于汽缸盖30。排气歧管24的集合部24c连接于排气管23的一端。
内燃机10具备对链条室18以及曲轴室19进行换气的第1换气装置、以及对气门室15进行换气的第2换气装置。
第1换气装置包括第1漏气回流管(以下,称为“第1回流管”。)71、第1新气导入管(以下,称为“第1导入管”。)72、以及第1漏气控制阀(以下,称为“第1控制阀”。)73。
如图1所示,在油盘40的侧方壁41b设有第1漏气取出孔74。第1回流管71在其一方的端部,以第1回流管71的内部通路经由第1漏气取出孔74而与曲轴室19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油盘40。
如图4所示,在进气管21设有第1漏气导入孔75,所述第1漏气导入孔75连通于进气通路21p的节气门25下游侧的部分21d(以下,称为“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第1回流管71在其另一方的端部以第1回流管71的内部通路经由第1漏气导入孔75而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的方式安装于进气管21。
第1控制阀73配设于第1回流管71。第1控制阀73对经由第1回流管71的从曲轴室19向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漏气的导入的有无进行控制。当第1控制阀73开阀时,曲轴室19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当第1控制阀73闭阀时,曲轴室19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如图1所示,在缸盖罩50的上方壁51设有第1新气导入孔76。第1导入管72在其一方的端部,以第1导入管72的新气流出口72o向链条室18开口而第1导入管72的内部通路与链条室18连通的方式插入第1新气导入孔76而安装于上方壁51。
如图5所示,在新气流出口72o周边的链条室18内的区域运转的链条65的部分(以下,称为“链条部分”。)65a在与孔轴线C1以及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方向上直线地运转。
第1导入管72在缸盖罩50的上方壁51被安装为,在将“新气从新气流出口72o向链条室18内流出的方向(以下,称为“流出方向”。)Da”以及“链条部分65a运转的方向(以下,称为“运转方向”。)Dc”投影到与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平面时,上述所投影的流出方向Da与上述所投影的运转方向Dc所成的角度θ为钝角。
进而,在位置P1处的链条部分65a的部分与新气流出口72o之间设有障壁50w,该位置P1是当将新气流出口72o附近的新气导入管72的通路轴线C4投影到链条平面Pc时该所投影的通路轴线C4与链条部分65a交叉的位置。障壁50w从上方壁51的下方壁面在孔轴线C1的方向上向下方延伸出。
内燃机10在链条部分65a与上方壁51之间且是进气链轮20i与排气链轮20e之间具备顶部减震器66。顶部减震器66减少链条65的振动。第1导入管72以在新气流出口72o与链条部分65a之间存在顶部减震器66的方式安装于上方壁51。换言之,第1导入管72以新气流出口72o在顶部减震器66的上方开口的方式在顶部减震器66的上方安装于上方壁51。
进而,如图6所示,第1导入管72在从链条平面Pc向第1侧方离开了的位置以新气流出口72o向链条室18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上方壁51。
如图4所示,在进气管21设有第1新气取出孔77,所述第1新气取出孔77与进气通路21p的节气门25上游侧的部分21u(以下,称为“节气门上游通路21u”。)连通。第1导入管72在其另一方的端部,以第1导入管72的内部空间经由第1新气取出孔77而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连通的方式安装于进气管21。
第2换气装置包括第2漏气回流管(以下,称为“第2回流管”。)81、第2新气导入管(以下,称为“第2导入管”。)82、以及第2漏气控制阀(以下,称为“第2控制阀”。)83。
如图1所示,在缸盖罩50的上方壁52的第2侧方的端部设有第2漏气取出孔84。第2回流管81在其一方的端部,以第2回流管81的内部通路经由第2漏气取出孔84而与气门室15连通的方式安装于缸盖罩50。
如图4所示,在进气管21设有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的第2漏气导入孔85。第2回流管81在其另一方的端部,以第2回流管81的内部通路经由第2漏气导入孔85而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的方式安装于进气管21。
第2控制阀83配设于第2回流管81。第2控制阀83对经由第2回流管81的从气门室15向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漏气的导入的有无进行控制。当第2控制阀83开阀时,气门室15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当第2控制阀83闭阀时,气门室15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如图1所示,在缸盖罩50的上方壁52的第1侧方的端部设有第2新气导入孔86。第2导入管82在其一方的端部,以第2导入管82的内部通路经由第2新气导入孔86而与气门室15连通的方式安装于缸盖罩50。
如图4所示,在进气管21设有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连通的第2新气取出孔87。第2导入管82在其另一方的端部,以第2导入管82的内部通路经由第2新气取出孔87而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连通的方式安装于进气管21。
<第1实施装置的工作>
接下来,对第1换气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当第1换气装置的第1控制阀73开阀时,像上述那样,曲轴室19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节气门下游通路21d内产生的负压,曲轴室19内的漏气经由第1回流管71被导入节气门下游通路21d。即,漏气被从曲轴室19向其外部排出。伴随着该漏气的排出,链条室18内的漏气流入曲轴室19。流入该曲轴室19的漏气也经由第1回流管71被导入节气门下游通路21d。
进而,伴随着从链条室18向曲轴室19的漏气的流入,新气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经由第1导入管72被导入链条室18。由此来进行链条室18以及曲轴室19的换气。
另一方面,当第1控制阀73闭阀时,像上述那样,曲轴室19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连通被切断。结果,经由第1回流管71的从曲轴室19向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漏气的导入停止。与此相伴,从链条室18向曲轴室19的漏气的流入停止。结果,经由第1导入管72的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向链条室18的新气的导入也停止。
接下来,对第2换气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当第2换气装置的第2控制阀83开阀时,像上述那样,气门室15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连通。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节气门下游通路21d内产生的负压,气门室15内的漏气经由第2回流管81被导入节气门下游通路21d。即,漏气被从气门室15向其外部排出。伴随着该漏气的排出,新气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经由第2导入管82被导入气门室15。由此来进行气门室15的换气。
另一方面,当第2控制阀83闭阀时,像上述那样,气门室15与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连通被切断。结果,经由第2回流管81的从气门室15向节气门下游通路21d的漏气的导入停止。与此相伴,经由第2导入管82的从节气门上游通路21u向气门室15的新气的导入也停止。
以上是第1实施装置的工作,通过使第1换气装置工作来使第1控制阀73开阀,链条室18以及曲轴室19被换气,通过使第2换气装置工作来使第2控制阀83开阀,气门室15被换气。
在第1实施装置中,在上方壁51安装有第1导入管72。因此,与第1导入管72安装于侧方壁51a的情况相比,内燃机10的凸轮轴轴线C2的方向上的尺寸小。因此,根据第1实施装置,能够避免由于将用于向链条室18导入新气的第1导入管72安装于划分形成链条室18的缸盖罩50的部分所引起内燃机10的凸轮轴轴线C2的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进而,在内燃机10的运转期间,链条65绕“曲轴链轮20c、排气链轮20e、以及进气链轮20i”运转。尤其是,链条部分65a在从排气链轮20e朝向进气链轮20i的方向(运转方向Dc)上运转。通过该链条部分65a的运转,如图5所示,附着于链条部分65a的润滑油从链条部分65a向斜上方朝向第1导入管72的新气流出口72o飞散。
假设该飞散的润滑油侵入第1导入管72中,则所述润滑油的一部分有可能不会回到链条室18。在该情况下,在内燃机10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会减少。
然而,在第1实施装置中,从链条部分65a朝向第1导入管72的新气流出口72o飞散的润滑油会与障壁50w碰撞。因此,润滑油到达新气流出口72o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使在内燃机10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的可能性变小。
进而,在偏离链条平面Pc的方向上从链条部分65a向斜上方飞散的润滑油的量比在沿着链条平面Pc的方向上从链条部分65a向斜上方飞散的润滑油的量少。
在第1实施装置中,新气流出口72o在从链条平面Pc向第1侧方离开了的位置向链条室18开口。因此,朝向新气流出口72o飞散的润滑油的量较少。因此,在这一点上,润滑油到达新气流出口72o的可能性也会变小,所以,能够使在内燃机10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的可能性变小。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装置(以下,称为“第2实施装置”。)进行说明。第2实施装置除了在上方壁51的第1导入管72的安装部分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装置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如图7所示,第2实施装置的第1导入管72在上方壁51被安装为,在将从第1导入管72的新气流出口72o流出的新气的流出方向Da以及链条部分65a的运转方向Dc投影到与凸轮轴轴线C2正交的平面时,上述所投影的流出方向Da与上述所投影的运转方向Dc所成的角度θ为锐角。
因为像这样以上述角度θ为锐角的方式将第1导入管72安装于上方壁51,所以,飞散的润滑油侵入新气流出口72o中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更切实地使在内燃机10的润滑中能够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减少的可能性变小。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变形例。
例如,如图8所示,在第1实施装置中,障壁50w可以设置成,在从上方壁51的下方壁面向下方延伸出后,向链条部分65a的运转方向Dc弯折。
进而,如图9的(A)以及(B)所示,在第1实施装置中,第1导入管72可以以其通路轴线C4与链条平面Pc交叉的方式安装于上方壁51。同样地,如图10的(A)以及(B)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导入管72可以以其通路轴线C4与链条平面Pc交叉的方式安装于上方壁51。
进而,在第1实施装置以及第2实施装置中,第1导入管72可以在从链条平面Pc向第2侧方离开了的位置以新气流出口72o向链条室18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上方壁51。
标号说明
10…内燃机、11…燃烧室、13i…进气凸轮轴、13e…排气凸轮轴、14…曲轴、18…链条室、21p…进气通路、30…汽缸盖、50…汽缸盖罩、51、52…汽缸盖罩的上方壁、65…正时链、65a…链条部分、66…顶部减震器、71…第1漏气回流管、72…第1新气导入管、72o…新气流出口、C1…汽缸孔的中心轴线、C2…进气凸轮轴的轴线、Da…新气的流出方向、Dc…链条部分的运转方向、Pc…链条平面。

Claims (2)

1.一种内燃机的换气装置,被应用于如下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
形成有汽缸孔的汽缸体;
汽缸盖,其相对于所述汽缸体在所述汽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即孔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体;
汽缸盖罩,其在所述孔轴线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汽缸盖而言与所述汽缸体相反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盖,包括以与所述汽缸孔的轴线即孔轴线交叉的方式延伸的缸盖罩壁;
曲轴,其在所述孔轴线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汽缸体而言与所述汽缸盖相反的一侧配设;
进气凸轮轴以及排气凸轮轴,其配设于所述汽缸盖与所述汽缸盖罩之间;以及,
链条罩,其相对于所述汽缸体在所述进气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即凸轮轴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汽缸体,与所述汽缸体、所述汽缸盖以及所述缸盖罩壁协同划分形成链条室,所述链条室收纳将所述曲轴的旋转向所述进气凸轮轴以及所述排气凸轮轴传递的正时链,
所述换气装置具备:
漏气回流管,其将所述链条室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连通;和新气导入管,其具备向所述链条室内开口的新气流出口,
所述换气装置通过经由所述漏气回流管使所述链条室内的漏气向所述进气通路回流、并且经由所述新气导入管向所述链条室导入新气来对所述链条室进行换气,
其中,
所述新气导入管安装于划分形成所述链条室的所述缸盖罩壁的部分即缸盖罩壁部分,
所述正时链在与所述进气凸轮轴的轴线即凸轮轴轴线正交的平面运转,并且在所述新气流出口周边的所述链条室内的区域直线地运转,
所述新气导入管在所述缸盖罩壁部分被安装为,在将从所述新气流出口流出的新气的流出方向以及在所述新气流出口周边的所述链条室内的区域运转的所述正时链的运转方向投影到与所述凸轮轴轴线正交的平面时,所投影的所述流出方向与所投影的所述运转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所述内燃机,在运转于所述新气流出口周边的所述链条室内的区域的所述正时链的部分即链条部分与所述缸盖罩壁部分之间具备顶部减震器,
所述新气导入管以在所述新气流出口与所述链条部分之间存在所述顶部减震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缸盖罩壁部分。
CN201710251747.8A 2016-05-17 2017-04-18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87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719 2016-05-17
JP2016098719A JP6402744B2 (ja) 2016-05-17 2016-05-17 内燃機関の換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7237A CN107387237A (zh) 2017-11-24
CN107387237B true CN107387237B (zh) 2019-09-17

Family

ID=6025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17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87237B (zh) 2016-05-17 2017-04-18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0998B2 (zh)
JP (1) JP6402744B2 (zh)
CN (1) CN107387237B (zh)
DE (1) DE102017106154B4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6520A (ja) * 1995-06-01 1996-12-10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換気装置
JPH10252441A (ja) * 1997-03-11 1998-09-22 Honda Motor Co Ltd Ohcエンジン
JP2009052424A (ja) * 2007-08-23 2009-03-12 Toyota Motor Corp トップダンパーの組み付け方法、トップダンパー、およびエンジン
CN101535613A (zh) * 2006-11-09 2009-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油泥附着抑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7674A (en) * 1954-11-01 1957-07-02 Gen Motors Corp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US3175546A (en) * 1963-07-02 1965-03-30 John H Rope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JPH0723531Y2 (ja) * 1988-10-18 1995-05-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JPH0799087B2 (ja) 1989-06-19 1995-10-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JPH07150923A (ja) * 1993-12-01 1995-06-13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JPH0868340A (ja) 1994-05-19 1996-03-12 Yamaha Motor Co Ltd カムシャフト駆動装置を備えるv型エンジン
US5487371A (en) * 1994-12-27 1996-01-30 Caterpillar Inc. Air-oil separator utilizing centrifugal separation
KR100280143B1 (ko) 1997-12-31 2001-10-27 정몽규 타이밍벨트냉각시스템
JP2000186653A (ja) * 1998-12-22 2000-07-04 Sanshin Ind Co Ltd エンジン
US6715461B2 (en) * 2001-08-27 2004-04-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for lubricating valve-operating mechanism in engine
JP3957143B2 (ja) * 2001-12-07 2007-08-15 ヤマハマリン株式会社 小型船舶のオイルタンク構造
US7059311B2 (en) * 2004-08-12 2006-06-13 Shiloh Industries, Inc. Air/oil separating device
JP4405377B2 (ja) * 2004-12-22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エンジンのテンショナリフタ取付け構造
CN101341697B (zh) 2005-12-20 2012-03-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mpe-fec帧存储器的装置
JP2008267214A (ja) * 2007-04-18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JP4466754B2 (ja) * 2008-03-18 2010-05-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電子制御式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JP5330050B2 (ja) * 2009-03-26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4ストローク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5307061B2 (ja) 2010-03-12 2013-10-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劣化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6520A (ja) * 1995-06-01 1996-12-10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換気装置
JPH10252441A (ja) * 1997-03-11 1998-09-22 Honda Motor Co Ltd Ohcエンジン
CN101535613A (zh) * 2006-11-09 2009-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油泥附着抑制结构
JP2009052424A (ja) * 2007-08-23 2009-03-12 Toyota Motor Corp トップダンパーの組み付け方法、トップダンパー、およびエンジ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5808A1 (en) 2017-11-23
DE102017106154B4 (de) 2022-05-12
DE102017106154A1 (de) 2017-11-23
JP6402744B2 (ja) 2018-10-10
CN107387237A (zh) 2017-11-24
JP2017206986A (ja) 2017-11-24
US11230998B2 (en)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56316A1 (en)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for blow-by gas in engine
CN102251827B (zh) 包括主动曲轴箱通风的发动机
JP2019019696A (ja)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構造
CN107524538B (zh) 内燃机
JP2007016664A (ja)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戻し構造
JP2009013941A (ja)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2008267214A (ja) 内燃機関
CN107387237B (zh) 内燃机的换气装置
JP6331923B2 (ja)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2007064155A (ja) オイルミスト処理装置
JP2009293549A (ja)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ケース換気装置
JP4481547B2 (ja) 二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US8495993B2 (en) Engine including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oil drain features
JP6394215B2 (ja)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4582003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構造
CN108952886A (zh) 内燃机的窜漏气体处理装置
JP6413546B2 (ja)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H04342864A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室配置構造
CN217327459U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
JPH0229213Y2 (zh)
JP2879952B2 (ja) Dohc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KR100622488B1 (ko) 엔진 블로바이가스의 블로아웃 저감구조
CN107448256A (zh) 集成式pcv油分离器和油填充管
JP2001271625A (ja) 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室換気通路
JP5984428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通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