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4075A -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 Google Patents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4075A
CN107264075A CN201710209227.0A CN201710209227A CN107264075A CN 107264075 A CN107264075 A CN 107264075A CN 201710209227 A CN201710209227 A CN 201710209227A CN 107264075 A CN107264075 A CN 107264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ayer
curable inks
adherend
adher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92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4075B (zh
Inventor
松永信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19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81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4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4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4Printing or colouring
    • B32B38/145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32B2037/1215Hot-melt adhesive
    • B32B2037/1223Hot-melt adhesive film-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32B2310/0831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29/00Carriers for sound or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墨层形成体。提供能够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的浸渗、使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且能够适宜地进行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的粘接方法等。一种粘接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方法,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墨层形成工序S10,使自喷墨头(20)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介质(5),并对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8;层叠工序S11,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和,粘接工序S12,加热墨层(8),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粘接介质(5)与箔体(11)。

Description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紫外线固化墨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箔转印到被记录介质上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方法中,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液体,并对喷出的液体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其进行第1固化,由此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具有粘合性的粘接剂的图像。然后,将箔转印到形成的粘接剂的图像上,从转印的箔的上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其进行第2固化,从而进一步使粘接剂交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68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由于第1固化后的液体形成具有粘合性的粘接剂,因此,第1固化后,必须立即在形成的粘接剂的图像上转印箔。换言之,第1固化后,若放置形成的粘接剂的图像,则粘接剂的活性得到促进而容易发生交联,因此,难以将箔转印到粘接剂的图像上。因此,难以空出时间进行形成粘接剂的工序与转印箔的工序,粘接操作的便利性变低。
另外,直至转印箔为止,以具有粘合性的粘接剂的状态保持,因此,被记录介质上粘接剂扩散,由此有粘接剂的图像渗色的可能性。因此,难以使粘接箔之后的图像高清晰化。
进而,在使用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的遮蔽性高的箔、例如金箔等作为箔时,即使从转印的箔的上方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也难以使粘接剂交联,故难以适宜地进行粘接。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的浸渗、使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且能够适宜地进行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的粘接方法及被粘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粘接方法为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墨层形成工序,使自喷墨头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前述被粘物和前述粘接体中的任一者,对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层叠工序,夹持前述墨层来层叠前述被粘物与前述粘接体;和,粘接工序,加热前述墨层,使前述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粘接前述被粘物与前述粘接体。
根据该特征,在墨层形成工序中,能够使紫外线固化墨固化。此时,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因此,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以使墨层固化的状态处理。因此,可以空出时间进行墨层形成工序和粘接工序,能够使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另外,墨层形成工序中,通过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能够立即使墨层固化,因此,能够抑制墨层的扩散,能够抑制墨层的浸渗。而且,在夹持墨层来层叠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状态下,加热墨层,能够使墨层软化,并使软化的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适宜地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因此,通过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的浸渗,能够使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高清晰化。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工序中,借助粘接体一边按压墨层一边加热以使墨层变得平滑,从而能够提高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的亮度。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是由固化后因热而熔融的前述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该墨层通过加热而熔融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根据该特征,通过加热使墨层熔融而软化,由此能够适宜地使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PR-100”或“LUS-350Clear”。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在前述被粘物上形成前述墨层,前述层叠工序中,使附着于剥离片的前述粘接体与前述墨层接触。
根据该特征,可以利用喷墨头在被粘物上高清晰地形成墨层,因此,可以使通过墨层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高清晰化。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在附着于剥离片的前述粘接体上形成前述墨层,前述层叠工序中,使形成于前述粘接体的前述墨层与前述被粘物接触。
根据该特征,可以在粘接体上形成墨层。因此,例如即使是如下的被粘物,也可以通过使形成有墨层的粘接体与被粘物粘接,来适宜地粘接粘接体与被粘物,该被粘物是具有曲面的被粘物、或具有深底的底面的被粘物等成为利用喷墨头难以形成墨层的形状的被粘物。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对于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着落的着落位置,进行使前述紫外线固化墨多次在相同的前述着落位置重叠并使其着落的重叠打印。
根据该特征,通过自喷墨头向相同的着落位置多次重叠喷出紫外线固化墨,可以使着落的紫外线固化墨的点直径与不进行重叠打印的通常情况(即仅着落1次的情况)相比增大。由此,可以抑制墨层中针孔的形成,因此,可以抑制粘接于墨层的被粘物的粘接不良,可以实现被粘物的品质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对于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进行前述重叠打印的情况与不进行前述重叠打印的情况相比少。
根据该特征,可以薄薄地形成墨层。因此,即使在隔着被粘物对墨层赋予由擦拭等产生的力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墨层的位移减小,因此,也可以使被粘物的位移减小,从而可以抑制被粘物的剥离。因此,能够提高被粘物的耐擦拭性(耐划痕性)。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进行前述重叠打印时,使每次的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为相同量。
根据该特征,可以自喷墨头喷出相同墨量来进行重叠打印,因此,不需要调节每次喷出的墨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重叠打印的条件,优选的是,例如相对于通常的墨量以变成50%的墨量两次在着落位置重叠的条件。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着落后,对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然后形成前述墨层后,对前述墨层照射紫外线使其完全固化。
根据该特征,通过使紫外线固化墨半固化,可以抑制紫外线固化墨的浸渗。另外,使紫外线固化墨半固化后,在直至使其完全固化的时间内,着落于着落位置的紫外线固化墨的边缘部分(紫外线固化墨与着落的被粘物或粘接体的交界部分)变平缓(锥形形状)。因此,对于完全固化后的墨层,即使在隔着被粘物对墨层赋予由擦拭等产生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挂于墨层,因此,能够提高被粘物的耐擦拭性。需要说明的是,该墨层形成工序也称为有光泽印刷。另外,墨层形成工序中,紫外线固化墨着落后,仅延迟规定的时间(例如几秒),对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以上,与前述粘接工序时的加热温度相比低。
根据该特征,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加热温度相比低,因此,能够通过加热适宜地使紫外线固化墨软化,能够适当地使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另外,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以上,因此,在比25℃低的状态、例如常温的状态下,能够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能够实现耐擦拭性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只要为25℃以上即可,优选40℃以上、进一步优选60℃以上为宜。此时,相对于墨层,例如,即使在赋予来自外部的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例如,即使在便携式终端的保护层上形成墨层的情况下、利用来自便携式终端的散热加热墨层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这种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LUS-350Clear”,通过使用该墨可以使粘接工序时的加热温度为120℃左右。
本发明的其他粘接方法为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墨层形成工序,使自喷墨头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前述被粘物和前述粘接体中的任一者,并对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溶剂涂布工序,将溶剂涂布于前述墨层,使前述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层叠工序,夹持前述墨层来层叠前述被粘物与前述粘接体;和,粘接工序,粘接前述被粘物与前述粘接体。
根据该特征,在墨层形成工序中能够使紫外线固化墨固化。此时,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因此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以使墨层固化的状态处理。因此,可以空出时间进行墨层形成工序和粘接工序,能够使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另外,墨层形成工序中,通过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能够立即使墨层固化,因此,能够抑制墨层的扩散,能够抑制墨层的浸渗。而且,通过将溶剂涂布于墨层,能够溶解墨层,使溶解的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通过夹持墨层来层叠被粘物与粘接体,能够适宜地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因此,通过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的浸渗,能够使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高清晰化。另外,不需要加热墨层,因此,可以适宜地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而不使用加热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前述墨层是由固化后耐溶剂性低的前述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该墨层通过涂布前述溶剂而溶解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根据该特征,通过涂布溶剂而溶解墨层,能够使墨层作为粘接剂适宜地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这种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LUS-350Clear”。
另外,前述紫外线固化墨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
根据该特征,紫外线固化墨包含热塑性树脂,因此,能够利用溶剂适宜地溶解墨层,能够使墨层作为粘接剂适宜地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通过加热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自喷墨头喷出而着落于基体并对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在前述基体上形成墨层。
另外,本发明的墨层形成体的特征在于,在基体上形成有墨层,该墨层是使通过加热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固化而成的。
根据该特征,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处理墨层固化状态的墨层形成体,能够使其便利性高。另外,通过加热墨层,能够使墨层简单地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基体,可以为粘接有粘接体的被粘物,也可以为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均可。
本发明的其他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通过涂布溶剂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自喷墨头喷出而着落于基体并对前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在前述基体上形成墨层。
另外,本发明的墨层形成体的特征在于,在基体上形成有墨层,该墨层是使通过涂布溶剂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固化而成的。
根据该特征,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处理墨层固化的状态的墨层形成体,能够使其便利性高。另外,通过将溶剂涂布于墨层,能够使墨层简单地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基体,可以为粘接有粘接体的被粘物,也可以为粘接于被粘物的粘接体,均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利用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所粘接的粘接物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中使用的墨层形成体和蒸镀薄膜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体的其他一例的截面图。
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体的其他一例的截面图。
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8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墨层形成体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与实施方式5的粘接方法的墨层形成工序相关的说明图。
图10为示出与实施方式6的粘接方法的墨层形成工序相关的说明图。
图11为示出实施方式7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粘接物
5 介质
8 墨层
9、30 墨层形成体
10 蒸镀薄膜
11 箔体
12 剥离薄膜
20、28 喷墨头
21 紫外线照射装置
25 加热构件
29 工艺墨层
31 箱体
45 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置换且容易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此外,可以适宜地组合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另外,实施方式为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组合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为借助墨层8粘接作为被粘物的介质5与作为粘接体的箔体11的方法。首先,参见图1,对利用粘接方法所制作的粘接物1进行说明。
图1为示出利用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所粘接的粘接物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粘接物1是包含介质5、箔体11和墨层8而构成的。
对于介质5,作为材料,可以采用树脂、金属、布料或皮革材料等材料,只要为可粘接的材料,可以采用任意材料。另外,介质5具有粘接箔体11的被粘面。对于被粘面,作为形状,可以为平坦面、或曲面,只要为可粘接的形状,可以采用任意形状。
墨层8是使用紫外线固化墨而形成的。墨层8形成于介质5的被粘面,且自被粘面隆起而形成的。墨层8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墨为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完全固化的墨、且在成为完全固化的状态下通过加热熔融而软化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墨。需要说明的是,完全固化是指通过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而成为交联的状态。作为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PR-100”或“LUS-350Clear”。
箔体11为例如使用金属等而形成的蒸镀膜,以装饰介质5的装饰用的层的形式形成的。
如上述所构成的粘接物1是墨层8相对于介质5的被粘面隆起而形成的,由此借助墨层8粘接于介质5的装饰用的箔体11是隆起而形成的。
接着,参见图2,对于粘接图1所示的粘接物1的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方法中使用的墨层形成体9和蒸镀薄膜10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中使用的墨层形成体和蒸镀薄膜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墨层形成体9具有作为基体的介质(被粘物)5和墨层8。墨层形成体9通过使自喷墨头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介质5并对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完全固化,由此在介质5上形成墨层8。该墨层形成体9在与蒸镀薄膜10粘接前,墨层8成为完全固化的状态,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因此,处理容易。即,墨层形成体9可以在墨层8完全固化的状态下保存。
蒸镀薄膜10具有剥离薄膜(剥离片)12和作为蒸镀膜的箔体11。剥离薄膜12可剥离地附着于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即,剥离薄膜12与箔体11的附着力跟箔体11与墨层8的粘接力相比低。因此,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在与墨层8粘接的状态下,剥离蒸镀薄膜10时,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自剥离薄膜12剥离。另一方面,未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维持附着于剥离薄膜12的状态。
接着,参见图3,对实施方式1的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依次进行墨层形成工序S10、层叠工序S11、粘接工序S12和剥离工序S13。
如图3所示,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使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介质5。墨层形成工序S10中,作为具有喷墨头20的印刷装置,例如使用MIMAKIENGINEERING CO.,LTD.制的“UJF-3042”或“UJF-6042”进行印刷。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10中,喷墨头20沿移动方向后移,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移动,自紫外线照射装置21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8。如此,墨层形成工序S10中,紫外线固化墨喷出后,可以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因此,能够高清晰地形成喷墨印刷的墨层8的图像。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10中,可以使墨层8相对于介质5的被粘面隆起而形成。而且,墨层形成工序S10中,形成有墨层8的介质5作为墨层形成体9来处理。
如此,墨层形成工序S10成为图2所示的墨层形成体9的制造方法,墨层8成为完全固化状态的墨层形成体9直接保存、或在后述的层叠工序S11中处理。
接着,层叠工序S11中,使墨层形成体9的墨层8与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相对而重叠,由此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
粘接工序S12中,利用加热构件25自蒸镀薄膜10的外侧(剥离薄膜12侧)加热墨层8使其熔融,由此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通过墨层8使介质5与箔体11粘接。具体而言,粘接工序S12中,在加热墨层8时,借助蒸镀薄膜10和墨层8将加热构件25压向介质5,由此使介质5与箔体11压接。此时,粘接工序S12中,以墨层8成为平坦的方式,将加热构件25向介质5按压。通过使墨层8平坦,使箔体11与成为平坦的墨层8粘接,因此,能够提高箔体11的亮度感。
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工序S12中使用的加热构件25可以为具有平坦的加热面的熨斗等加热构件,也可以为外周面成为加热面的圆柱形状的加热辊,没有特别的限制。另外,粘接工序S12中,虽然蒸镀薄膜10压向介质5,但是也可以使介质5压向蒸镀薄膜10,没有特别的限制。进而,粘接工序S12中,只要能使介质5与箔体11压接,例如可以在真空组件内收容介质5和箔体11,将真空组件内抽真空,利用大气压压接介质5与箔体11。
接着,剥离工序S13中,自介质5剥下蒸镀薄膜10。蒸镀薄膜10维持如下状态: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自剥离薄膜12剥下,未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附着于剥离薄膜12。如此,利用图3所示的粘接方法,形成图1所示的粘接物1。
以上所示,根据实施方式1,在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能够使紫外线固化墨固化。此时,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因此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以使墨层8固化的状态处理。因此,可以空出时间进行墨层形成工序S10和粘接工序S12,能够使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10中,通过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能够立即使墨层8固化,因此,能够抑制墨层8的扩散,能够抑制墨层8的浸渗。而且,在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的状态下,加热墨层8,由此能够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适宜地粘接介质5与箔体11。因此,通过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8的浸渗,能够使粘接于介质5的箔体11高清晰化。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可以利用喷墨头20在介质5上高清晰地形成墨层8,因此,可以通过墨层8使粘接于介质5的箔体11高清晰化。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1中,虽然使用了将箔体11附着于剥离薄膜12的蒸镀薄膜10,但也可以使用导热系数高的硅片代替剥离薄膜12。通过使用导热系数高的硅片,能够利用加热构件25适宜地加热墨层8。
另外,实施方式1中,用于装饰介质5而粘接箔体11,但为了在介质5上形成电路图案,也可以在介质5上粘接箔体11。即,通过采用电路基板作为介质5,采用导电性高的物质作为箔体11,并且形成电路图案的图像作为墨层8,也可以成为形成有电路图案的电路基板。
另外,实施方式1中,考虑由粘接工序S12中的介质5与箔体11的压接导致墨层8的破坏,可以以墨层形成工序S10中所形成的墨层8的图像的线段变细的方式形成墨层8。
另外,实施方式1中,采用蒸镀膜作为箔体11,但也可以采用金箔41作为箔体11。此处,采用金箔41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金箔薄膜40代替蒸镀薄膜10。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体的其他一例的截面图。
具体而言,使用金箔41作为箔体11的情况下,将金箔41直接粘接于墨层8时,未与墨层8粘接的金箔41的回收和处理变得复杂。因此,在剥离薄膜12上设置低粘接剂层15,使金箔41与该低粘接剂层15粘接,形成金箔薄膜40。此时,低粘接剂层15与金箔41的粘接力低于金箔41和墨层8的粘接力。通过使用这种金箔薄膜40,可以将金箔41适宜地粘接于墨层8,另外,未与墨层8粘接的金箔41也可以成为贴附于剥离薄膜12的状态,因此,能够使金箔41的回收和处理变得容易。
另外,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具有箔体11和剥离薄膜12的蒸镀薄膜10,但如图5所示,在箔体11上还可以设置提高与墨层8的粘接性的具有锚固效果的粘接剂层16。图5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粘接体的其他一例的截面图。
具体而言,对于图5的蒸镀薄膜10,夹持箔体11而在剥离薄膜12的相反侧设置粘接剂层16。该粘接剂层16例如是使用粘接蜡而形成的。对于该粘接剂层16,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温度相对于通过粘接工序S12的加热构件25熔融的墨层8的熔融温度变高。即,利用粘接工序S12的加热构件25加热墨层8时,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粘接剂层16的一部分仅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或粘接剂层16不会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因此,粘接工序S12中,粘接剂层16与墨层8更牢固地粘接,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粘接剂层16与介质5的粘接。如上,通过使用图5所示的蒸镀薄膜10,能够使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更牢固。
[实施方式2]
接着,参见图6,针对实施方式2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2中,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2的粘接方法中,在蒸镀薄膜10上形成墨层8。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2的粘接方法依次进行墨层形成工序S20、层叠工序S21、粘接工序S22和剥离工序S23。
如图6所示,墨层形成工序S20中,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使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20中,与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同样,喷墨头20沿移动方向后移,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移动,自紫外线照射装置21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8。墨层形成工序S20中,形成有墨层8的蒸镀薄膜10可以作为墨层形成体9来处理。
如此,墨层形成工序S20与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同样,成为图6所示的墨层形成体9的制造方法,作为该墨层形成体9中使用的基材,可以采用形成粘接体的箔体11。需要说明的是,该墨层形成体9可以直接保存、或在后述的层叠工序S21中处理。
层叠工序S21中,通过使形成于蒸镀薄膜10的墨层8与介质5相对而重叠,由此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
接着,依次进行粘接工序S22和剥离工序S23。需要说明的是,粘接工序S22和剥离工序S23与实施方式1的粘接工序S12和剥离工序S1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在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上形成墨层8。因此,即使是介质5的被粘面例如为曲面、或成为深底的容器的底面那样的、利用喷墨头20难以形成墨层8的形状的介质5,通过使形成有墨层8的蒸镀薄膜10与介质5粘接,也可以适宜地粘接介质5与箔体11。
[实施方式3]
接着,参见图7,针对实施方式3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3中,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和2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3的粘接方法中,设置工艺墨层29代替实施方式2的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3的粘接方法依次进行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墨层形成工序S31、层叠工序S32、粘接工序S33和剥离工序S34。
如图7所示,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中,自喷墨头28喷出工艺墨,使喷出的工艺墨着落于剥离薄膜12。由此,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中,在剥离薄膜12上形成(印刷)作为彩色图像的工艺墨层29。
墨层形成工序S31中,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使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在剥离薄膜12上形成的工艺墨层29。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31中,与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同样,喷墨头20沿移动方向后移,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移动,自紫外线照射装置21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8。此时,工艺墨层29和墨层8是指以成为相同图像描绘、以使成为相同图像的工艺墨层29与墨层8成为相同位置的方式重叠而形成的。需要说明的是,由工艺墨层29、墨层8和剥离薄膜12构成的彩色薄膜作为墨层形成体9来处理。
层叠工序S32中,通过使形成于彩色薄膜的墨层8与介质5相对而重叠,由此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工艺墨层29。
接着,依次进行粘接工序S33和剥离工序S34。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粘接工序S33和剥离工序S34,箔体11代替工艺墨层29,除此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粘接工序S12和剥离工序S1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可以借助墨层8使工艺墨层29代替箔体11与介质5适宜地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3中,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中,在剥离薄膜12上形成了工艺墨层29,但也可以在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之前进行外涂层形成工序。具体而言,外涂层形成工序中,自喷墨头28喷出外涂用墨,使喷出的外涂用墨着落于剥离薄膜12。由此,外涂层形成工序中,在剥离薄膜12上形成保护工艺墨层29的外涂层。然后,工艺墨层形成工序S30中,自喷墨头28喷出工艺墨,使喷出的工艺墨着落于在剥离薄膜12上形成的外涂层。需要说明的是,外涂层也与工艺墨层29和墨层8同样,以成为相同位置的方式重叠而形成。根据该特征,可以在工艺墨层29的表面形成外涂层,因此,可以保护工艺墨层29,可以提高耐擦拭性。
[实施方式4]
接着,参见图8,针对实施方式4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4中,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3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图8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墨层形成体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4中,墨层形成体30具有作为基体的箱体31和在箱体31上形成的墨层8。箱体31的一部分成为作为被粘物的被粘部,其他一部分成为作为粘接体的粘接部。即,箱体31是被粘物与粘接体形成了一体。对于该墨层形成体30,使来自喷墨头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箱体31的粘接部,对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完全固化,由此在箱体31上形成墨层8。对于该墨层形成体30,在与被粘部粘接前,墨层8成为完全固化的状态,不会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因此,处理容易。即,墨层形成体30可以在墨层8完全固化的状态下保存。
而且,对于该墨层形成体30,安装箱体31时,夹持墨层8而使被粘部与粘接部重叠,在该状态下,加热墨层8使其熔融,由此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利用墨层8粘接被粘部与粘接部。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4,墨层8发生完全固化,由此可以使设置有墨层8的箱体31长期保存。另外,安装箱体31时,加热墨层8,由此可以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可以借助墨层8适宜地粘接箱体31的被粘部与粘接部。
[实施方式5]
接着,参见图9,针对实施方式5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5中,也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4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图9为与实施方式5的粘接方法的墨层形成工序有关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5的粘接方法中,在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中,对于紫外线固化墨着落的着落位置P,进行使紫外线固化墨多次在相同的着落位置P重叠并使其着落的重叠打印,形成墨层8。实施方式5的墨层形成工序S10中,作为具有喷墨头20的印刷装置,例如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UJF-3042”或“UJF-6042”进行印刷,以1200dpi×1440dpi的分辨率通过八遍进行印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印刷遍数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为四遍。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进行重叠打印的情况下,每次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与作为未进行重叠打印的情况的通常时(即,仅对着落位置P喷出紫外线固化墨1次的情况)相比少。另外,重叠打印中,使每次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为相同量。具体而言,实施方式5中,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进行重叠打印的情况下,对相同着落位置P喷出紫外线固化墨两次,第一次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与第二次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为相同量。另外,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墨量为通常时(通常印刷时)喷出的墨量的50%左右。因此,实施方式5的墨层形成工序S10中,通过进行两次重叠打印,以墨量为100%的方式在着落位置P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即,墨层形成工序S10中,将每次的墨量设定为50%,在基于形成的墨层8的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下,反复两次印刷。
在此,针对实施方式5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墨进行说明。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粘接工序S12中加热的加热温度相比低,使用25℃以上的紫外线固化墨。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只要为25℃以上即可,优选40℃以上,进一步优选60℃以上为宜。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加热温度时,粘接工序S12中通过在加热温度下加热墨层8,墨层8熔融而软化,使软化的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此时,加热温度例如为100℃以上且150℃以下,作为一例,为120℃左右。该加热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介质5适宜地变更。另一方面,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5℃以上时,紫外线固化墨在低于25℃的状态、例如常温的状态下,墨层8不会软化而维持固化状态,能够抑制墨层8的软化。另外,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以上、进而为60℃以上时,例如即使对于墨层8赋予来自外部的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例如,即使在便携式终端的保护层上形成墨层的情况、通过来自便携式终端的散热加热墨层8的情况下,墨层8也不会软化而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能够抑制墨层8的软化。具体而言,作为这种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ENGINEERING CO.,LTD.制的“LUS-350Clear”。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5,在相同的着落位置P自喷墨头20多次重叠地喷出紫外线固化墨,由此能够使着落的紫外线固化墨的点直径与不进行重叠打印的情况相比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墨层8中的针孔的形成,因此,能够抑制粘接于墨层8的箔体11的粘接不良,能够实现箔体11的转印图像的品质提高。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进行重叠打印时,通过使每次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减少,能够薄薄地形成墨层8。因此,即使在隔着箔体11对墨层8赋予由擦拭等产生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墨层8的位移减小,因此,能够使箔体11的位移减小,能够抑制箔体11的剥离。因此,能够使箔体11的耐擦拭性提高。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重叠打印中,可以使每次自喷墨头20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为相同墨量,因此,不需要调节每次喷出的墨量。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加热温度相比低,因此,可以通过粘接工序S12中的加热使紫外线固化墨适宜地软化,可以使墨层8作为粘接剂适当地发挥作用。另外,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5℃以上,因此,能够适宜地维持紫外线固化墨的固化状态,可以实现箔体11的耐擦拭性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5的紫外线固化墨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5中,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进行两次重叠打印,并且使每次的墨量成为50%左右,但对于重叠打印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在相对于介质5的被粘面使墨层8隆起而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重叠打印的次数、或增多每次的墨量。另一方面,在使墨层8更薄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以使重叠打印的次数为3次、使每次的墨量为30%、使墨量为90%的方式进行。
[实施方式6]
接着,参见图10,针对实施方式6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6中,也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5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进行说明。图10为与实施方式6的粘接方法的墨层形成工序相关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6的粘接方法中,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中,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并使其半固化(预固化)后,在形成墨层8后,使墨层8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即,如图10所示,对于墨层形成工序S10,实施进行紫外线固化墨的半固化的前工序S10a和进行墨层8的完全固化的后工序S10b。该墨层形成工序S10也称为有光泽印刷。
前工序S10a中,自喷墨头20喷出紫外线固化墨,使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介质5。另外,前工序S10a中,喷墨头20沿移动方向后移,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a移动,从紫外线照射装置21a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由此形成墨层8。如此,前工序S10a中,可以在喷出紫外线固化墨后,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因此,可以抑制紫外线固化墨的浸渗,高清晰地形成喷墨印刷的墨层8的图像。另一方面,紫外线固化墨为半固化的状态,因此,着落于介质5的紫外线固化墨的边缘部分(紫外线固化墨与着落的介质5的交界部分)变平缓。
另外,前工序S10a中,紫外线固化墨着落后,仅延迟规定的时间(例如几秒),对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
后工序S10b中,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b相对于形成的墨层8移动,从紫外线照射装置21b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由此使墨层8完全固化。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6,通过使紫外线固化墨半固化,可以抑制紫外线固化墨的浸渗。另外,使紫外线固化墨半固化后,在直至使其完全固化的时间内,着落于介质5的紫外线固化墨的边缘部分变平缓。因此,完全固化后的墨层8即使在隔着箔体11对墨层8赋予由擦拭等产生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挂于墨层8,因此,能够提高箔体11的耐擦拭性。
[实施方式7]
接着,参见图11,针对实施方式7的粘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7中,也为了避免重复记载,针对与实施方式1~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针对作为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图11为示出实施方式7的粘接方法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1的粘接方法中,通过加热墨层8,使墨层8软化,从而使软化的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实施方式7的粘接方法中,通过将溶剂45涂布于墨层8,使墨层8溶解,使溶解的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7的粘接方法依次进行墨层形成工序S40、溶剂涂布工序S41、层叠工序S42、粘接工序S43和剥离工序S44。
墨层形成工序S40与实施方式1的墨层形成工序S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7的墨层形成工序S40中,作为具有喷墨头20的印刷装置,例如也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UJF-3042”或“UJF-6042”进行印刷,以1200dpi×1440dpi的分辨率进行八遍印刷。在此,实施方式7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墨为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完全固化的墨、且在成为完全固化的状态下通过涂布溶剂45而溶解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墨。该紫外线固化墨中包含热塑性树脂,利用溶剂45能够溶解热塑性树脂。作为这种紫外线固化墨,例如可以使用MIMAKI ENGINEERING CO.,LTD.制的“LUS-350Clear”。
溶剂涂布工序S41中,相对于形成在介质5上的墨层8的表面涂布溶剂45。溶剂涂布工序S41中,在墨层8的表面涂布溶剂45时,墨层8的涂布有溶剂45的部位溶解,由此墨层8会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接着,层叠工序S42中,通过使墨层形成体9的墨层8与蒸镀薄膜10的箔体11相对而重叠,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
粘接工序S43中,使墨层形成体9与蒸镀薄膜10压接,由此利用墨层8粘接介质5与箔体11。此时,如其他实施方式所示,不需要加热墨层8,因此,不需要使用加热构件25。
接着,剥离工序S44中,自介质5剥下蒸镀薄膜10。蒸镀薄膜10维持如下状态:自剥离薄膜12剥下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未与墨层8粘接的箔体11附着于剥离薄膜12。如此,利用图11所示的粘接方法,形成图1所示的粘接物1。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7,墨层形成工序S40中,能够使紫外线固化墨固化。此时,紫外线固化墨发生固化,因此,无法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能够以使墨层8固化的状态处理。因此,可以空出时间进行墨层形成工序S10和粘接工序S12,能够使介质5与箔体11的粘接操作的便利性高。另外,墨层形成工序S10中,通过向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能够立即使墨层8固化,因此,能够抑制墨层8的扩散,能够抑制墨层8的浸渗。而且,通过将溶剂涂布于墨层8,使墨层8溶解,使溶解的墨层8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通过夹持墨层8来层叠介质5与箔体11,能够适宜地粘接介质5与箔体11。因此,通过抑制由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墨层8的浸渗,能够使粘接于介质5的箔体11高清晰化。另外,不需要加热墨层8,因此,可以适宜地粘接介质5与箔体11而不使用加热构件25。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7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耐擦拭性,也可以进一步形成覆盖箔体11的涂膜。此时,也可以在介质5的表面整体上形成涂膜,也可以在介质5的粘接有箔体11的部分形成涂膜,没有特别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粘接方法,其为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墨层形成工序,使自喷墨头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所述被粘物和所述粘接体中的任一者,对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
层叠工序,夹持所述墨层来层叠所述被粘物与所述粘接体;和,
粘接工序,加热所述墨层,使所述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粘接所述被粘物与所述粘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层是由固化后因热而熔融的所述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该墨层通过加热而熔融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在所述被粘物上形成所述墨层,
所述层叠工序中,使附着于剥离片的所述粘接体与所述墨层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在附着于剥离片的所述粘接体上形成所述墨层,
所述层叠工序中,使在所述粘接体上形成的所述墨层与所述被粘物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对于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着落的着落位置,进行使所述紫外线固化墨多次在相同的所述着落位置重叠并使其着落的重叠打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对于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进行所述重叠打印的情况与不进行所述重叠打印的情况相比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进行所述重叠打印时,使每次的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的墨量为相同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着落后,对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半固化,然后形成所述墨层后,对所述墨层照射紫外线使其完全固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以上,与所述粘接工序时的加热温度相比低。
10.一种粘接方法,其为粘接被粘物与粘接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墨层形成工序,使自喷墨头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墨着落于所述被粘物和所述粘接体中的任一者,并对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墨层;
溶剂涂布工序,将溶剂涂布于所述墨层,使所述墨层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层叠工序,夹持所述墨层来层叠所述被粘物与所述粘接体;和
粘接工序,粘接所述被粘物与所述粘接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层是由固化后耐溶剂性低的所述紫外线固化墨形成的,该墨层通过涂布所述溶剂而溶解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固化墨包含热塑性树脂。
13.一种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过加热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自喷墨头喷出而着落于基体并对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在所述基体上形成墨层。
14.一种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过涂布溶剂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自喷墨头喷出而着落于基体并对所述紫外线固化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在所述基体上形成墨层。
15.一种墨层形成体,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上形成有墨层,该墨层是使通过加热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固化而成的。
16.一种墨层形成体,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上形成有墨层,该墨层是使通过涂布溶剂而作为粘接剂发挥作用的紫外线固化墨固化而成的。
CN201710209227.0A 2016-04-08 2017-03-31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Active CN107264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8199 2016-04-08
JP2016-078199 2016-04-08
JP2016131973A JP6758109B2 (ja) 2016-04-08 2016-07-01 接着方法、インク層形成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層形成体
JP2016-131973 2016-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4075A true CN107264075A (zh) 2017-10-20
CN107264075B CN107264075B (zh) 2020-11-06

Family

ID=5999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9227.0A Active CN107264075B (zh) 2016-04-08 2017-03-31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6796B2 (zh)
CN (1) CN1072640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737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2223929A (zh) * 2020-10-21 2021-01-15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羽化处理的喷墨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2075A (zh) * 2018-11-15 2021-08-17 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合同公司 粘接剂涂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856A (zh) * 2003-06-09 2005-01-19 上海高雅玻璃有限公司 用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的金属箔烫印方法
CN1571730A (zh) * 2001-09-05 2005-01-26 Api箔制品有限公司 无模铺箔
CN103660659A (zh) * 2012-09-04 2014-03-26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4203587A (zh) * 2012-03-27 2014-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4781075A (zh) * 2012-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0212B2 (ja) 1997-08-08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164027B2 (ja) 1997-08-25 2001-05-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305962A (ja) 2004-04-26 2005-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226880A (ja) * 2008-03-25 2009-10-08 Fujifilm Corp 箔転写方法
KR101743498B1 (ko) * 2012-12-20 2017-06-05 캐논 아네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기저항 효과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2016043679A (ja) * 2014-08-26 2016-04-0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730A (zh) * 2001-09-05 2005-01-26 Api箔制品有限公司 无模铺箔
CN1565856A (zh) * 2003-06-09 2005-01-19 上海高雅玻璃有限公司 用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的金属箔烫印方法
CN104203587A (zh) * 2012-03-27 2014-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3660659A (zh) * 2012-09-04 2014-03-26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4781075A (zh) * 2012-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737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0549737B (zh) * 2018-05-31 2021-11-16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3272075A (zh) * 2018-11-15 2021-08-17 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合同公司 粘接剂涂敷装置
CN112223929A (zh) * 2020-10-21 2021-01-15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羽化处理的喷墨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4075B (zh) 2020-11-06
US10406796B2 (en) 2019-09-10
US20170291405A1 (en)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8047B (zh) 一种含紫外光固化型胶粘剂转移印刷膜的转印方法
CN107264075A (zh) 粘接方法、墨层形成体的制造方法及墨层形成体
KR910000998B1 (ko) 전자부품의 실장방법
WO2012111242A1 (ja) 金属調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金属調印刷物
JPS63260499A (ja) 転写画及びこれを用いる塗布方法
CN104203038A (zh) 金属箔指甲贴花
CN101163831A (zh) 标记用布料材料
CN101412342A (zh) 彩纹金属壳体用膜
CN107665854A (zh) 背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屏
CN104540672B (zh) 包括粘结剂层的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210715A (ja) 金属箔の転写方法
CN102152685A (zh) 一种转移印刷膜转印后胶粘层的进一步固化方法
US10576722B2 (en) Method for bond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k layer formed body, and ink layer formed body
TWI712666B (zh) 用於黏合基材之方法及藉由彼所製造之用於顯示器之基材
CN107077021A (zh) 基板接合方法和由该基板接合方法制备的显示基板
JP7361074B2 (ja) メディアの製造方法
JP4966339B2 (ja) 基板の二重表面処理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り表面処理された基板
CN102248827A (zh) 一种金属表面信息图纹转移工艺及产品
CN103660659B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JP6607602B2 (ja) 装飾方法
JP7374090B2 (ja) Rfidタグを備えるカラーピースの製造方法
JP2867602B2 (ja) プレートの接合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KR200201512Y1 (ko) 열전사지
JP3213433U (ja) ジグソーパズル
JPH07299955A (ja) 金属製品へのホットスタンプ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