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0226A -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0226A
CN107250226A CN201680010872.3A CN201680010872A CN107250226A CN 107250226 A CN107250226 A CN 107250226A CN 201680010872 A CN201680010872 A CN 201680010872A CN 107250226 A CN107250226 A CN 107250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group
ester
epoxide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08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崎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50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0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38Esters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poly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2/00
    • C08F267/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poly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2/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4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3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77/382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 C08G77/38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3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77/382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 C08G77/392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3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77/382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 C08G77/395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or silicon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4Forming anti-misting or drip-proof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56Forming hydrophilic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08J7/16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 C08J7/18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using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0Block- or graft-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09D1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10Block or graft 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8Hydrophi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滑动性优异、透明性也优异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尤其是改性丙烯酸树脂膜及层叠该改性丙烯酸树脂膜而成的层叠体。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是使用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Description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性优异、透明性也优异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尤其是改性丙烯酸树脂膜及层叠该改性丙烯酸树脂膜而成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由塑料等有机材料及玻璃等无机材料形成的基材的起雾、污垢的改善要求日趋强烈。
作为解决起雾的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利用包含反应性表面活性剂、丙烯酸系低聚物的防雾涂料,提高亲水性、吸水性的方法(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解决污垢的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通过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从而利用洒水或降雨使附着于外壁等的外界气体疏水性物质等污垢上浮而将其除去的方法(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及3)。
还提出了在基材的表面上涂布交联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并控制紫外线照射量,形成发生了不完全聚合的交联聚合物,接下来,涂布亲水性单体并再次照射紫外线,由此,在交联聚合物的表面上嵌段或接枝聚合亲水单体的亲水性材料(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然而,对于上述的单纯在基材表面上嵌段或接枝聚合亲水性单体的方法而言,由于亲水性基团仅存在于表面,表面能高,因此难以滑动并因摩擦导致亲水性容易切断/脱落,所以存在短时间内亲水性降低,从而不能长期维持起雾防止性及污垢除去性(防污性)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申请的发明人此前提出了一种单层膜,所述单层膜中,特定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从膜内部朝向膜表面倾斜(偏析),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附近以高浓度存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通过该发明得到的膜是在内部也具有亲水基团的成分倾斜膜,其耐久性优异,透明且亲水性极高,防雾性、防污性、抗静电性、速干性(附着水的干燥速度是否快速)、以及耐化学药品性优异,而且较硬,耐擦伤性也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8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9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7/064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01482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东亚合成研究年报,TREND 1999年2月号,39~44页
非专利文献2:高分子,44(5),307页
非专利文献3:未来材料,2(1),36-41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膜那样,透明且亲水性高、耐擦伤性也优异的膜应用于眼镜透镜等光学部件时,有时被施以污垢的擦拭。针对这样的膜还寻求高滑动性以使得能顺利地进行污垢的擦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滑动性优异、透明性也优异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尤其是改性丙烯酸树脂膜及层叠该改性丙烯酸树脂膜而成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下述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的表面进行处理,可提供具有高滑动性的固化物(尤其是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其中,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特定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14]。
[1]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是使用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其中,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amino silicone)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2]如上述[1]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氨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1,000,000。
[3]如上述[2]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分子量为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是选自下述通式(a1)~(a3)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
通式(a1):
[化学式1]
(上述式(a1)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00表示0~100的整数。n02表示0~2的整数,n13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2+n13=3。#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通式(a2):
[化学式2]
(上述式(a2)中,R1~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110表示1~1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12表示1~2的整数,n01表示0~1的整数,满足n01+n12=2。#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此外,上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不包含上述式(a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3):
[化学式3]
(上述式(a3)中,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表示0~2的整数,n12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1+n12=3。此外,n01彼此及n1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在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所述表面处理,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化合物(A)是选自通式(A1)~(A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
通式(A1):
[化学式4]
(上述式(A1)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2):
[化学式5]
(上述式(A2)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n110表示1~10的整数。);
通式(A3):
[化学式6]
(上述式(A3)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4):
[化学式7]
(上述式(A4)中,D2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胺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a及b各自独立地表示1或2的整数,满足a+b=3。a为2时,D2彼此、R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为2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表示0或1。);
通式(A5):
[化学式8]
(上述式(A5)中,D3、R3及SO3SiA是与上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k表示0~10的整数,l及m独立地表示1~11的整数。其中k+l+m=6+2n。n表示0~3的整数。当l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k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m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A6):
[化学式9]
(上述式(A6)中,D3、R3及SO3SiA是与上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表示0~6的整数,q及p独立地表示1~7的整数,为p+q+r=8的整数。p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6]如上述[5]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通式(A1)表示的化合物是通式(A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0]
(上述式(A7)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胺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NH-、及-NCH3-,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v及y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w表示0或1(其中,当v或y的任一个为0时,w也为0。)。x表示0~10的整数。当v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y为2以上时,R3彼此、R4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x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
[8]如上述[7]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为丙烯酸树脂膜(Xm1),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9]一种层叠体,其含有基材、和上述[7]或[8]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
[10]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1),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1]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1),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Xm1)的该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2]一种含有基材和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0)及(S1),
工序(S0):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的工序;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3]一种含有基材和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0-1)及(S1-1),
工序(S0-1):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工序,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工序(S1-1):使用化合物(A)对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所述表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4]如上述[13]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与构成所述层叠体的基材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该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滑动性优异、透明性也优异的固化物(尤其是膜)。此外,还可提供将本发明的膜层叠于基材等而成的各种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试样制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
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是使用下文所述的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固化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作为“固化物”的术语,是指并非处于软化流动的状态、而是处于固化状态的物质。此外,如由“对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记载所明确的,固化物(X)及本发明涉及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均具有表面及任意的形状。
<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
本发明中,供于使用下文所述的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的固化物为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以下,有时简称为“固化物(X)”。)。即,本发明中,该固化物(X)用作用于得到本发明涉及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基底。
这里,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固化物(X)的丙烯酸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已知的丙烯酸系树脂。其中,本发明的典型的方式中,作为构成固化物(X)的丙烯酸树脂,可优选使用包含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这里,作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可举出选自磺酸基、羧基或磷酸基中的亲水性的官能团,其中,特别优选表面的亲水性提高的磺酸基。
另一方面,从固化物(X)的形状来看,由于固化物(X)用作受到使用下文所述的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的对象,因此其自身具有至少1个应当进行这样的表面处理的表面。该限定中,对固化物(X)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膜状,可以是板状,或者也可以是块状。此外,考虑到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是使用化合物(A)对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固化物(X)可具有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作为最终成型物所应该具有的形状。其中,本发明的典型的方式中,优选采用膜状形状的固化物(X)。换言之,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是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膜状的固化物,即,为丙烯酸树脂膜(以下,称为“丙烯酸树脂膜(Xm)”)。这表示,由固化物(X)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换言之,具体而言,为使用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在下文中对这样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及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进行说明。
这里,构成这样的丙烯酸树脂膜(Xm)的丙烯酸树脂可以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也可以不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此外,丙烯酸树脂膜(Xm)中,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分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其中,本发明中使用的、作为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丙烯酸树脂膜(Xm)特别优选为: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Xm1)(以下,有时也称为“丙烯酸树脂膜(Xm1)”。)。
以下,对这样的“丙烯酸树脂膜(Xm1)”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可以成为固化物(X)的丙烯酸树脂膜(Xm)中不属于“丙烯酸树脂膜(Xm1)”的丙烯酸树脂膜,在下述“丙烯酸树脂膜(Xm0)”项中进行说明。
<<丙烯酸树脂膜(Xm1)>>
本发明中,作为特别适合供于使用下文所述的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的固化物(X)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Xm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丙烯酸树脂膜(Xm1)称为“阴离子性的亲水基团倾斜了的膜(倾斜膜)”或简称为“倾斜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膜(Xm1)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可利用TOF-SIMS分析。通常以如下方式表示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即,使用阴离子浓度比(膜表面的阴离子浓度Sa相对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的位置的阴离子浓度Da的浓度比)Sa/Da,当Sa/Da大于1.0时,则为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有时将上述Sa/Da称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倾斜度。
这里,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1),优选使用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倾斜度(Sa/Da)为1.1以上的丙烯酸树脂系的亲水性倾斜膜。此外,丙烯酸树脂膜(Xm1)的表面的亲水性高的情况是优选的,若用水接触角表示,则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膜(Xm1)而言,在表面及表面附近的内部,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以高浓度存在,因而推想:当利用下文所述的亲水性的化合物(A)处理时,容易与亲水性的化合物(A)亲和,可在表面不缺损的情况下进行处理,能接枝大量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并且能容易渗透到表面附近的膜内部进行处理,阴离子性亲水基团能接枝到直至膜内部。因此可认为,与使用亲水性的化合物(A)处理其他材料而得到的膜相比,使用化合物(A)处理丙烯酸树脂膜(Xm1)而得到的膜在表面及表面附近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容易提高,由此,亲水性进一步飞跃性地提高,并且即使表面发生若干劣化/分解,也会由于表面附近的内部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支撑表面(backup)而抑制亲水性的降低(耐久性提高)。此外,可认为,亲水性与透明性等物性的均衡性也良好。此外,由化合物(A)得到的部分与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密合性也优异。
(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膜(Xm1)可利用能形成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结构(亦即能形成使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倾斜的膜结构)的适当的方法而得到。这里,本发明中,虽然对用于形成这样的膜结构的具体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其中特别优选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下述所示的第一方法及第二方法。
以下,针对该“第一方法”及“第二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而各自得到的丙烯酸树脂膜(Xm1-1)及(Xm1-2)进行说明。
第一方法及丙烯酸树脂膜(Xm1-1)
本发明中,作为优选用作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制造方法的第一方法,可举出利用溶剂的蒸发而使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上集中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在由混合物(其包含交联单体、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和高极性溶剂)和外界构成的气液系统中,在高极性溶剂向外界蒸发时,存在于混合物内部的高极性溶剂的分子向表面(与外界的气液界面)移动。并且,根据该方法,以随着高极性溶剂的形式,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向表面(与外界的气液界面)移动,其结果,通过使表面处的亲水性单体的浓度变高后的混合物聚合(或者交联),从而得到倾斜膜。
若换个角度来看,则作为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的丙烯酸树脂膜(Xm1)之一,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膜(Xm1-1),其是通过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交联单体、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和高极性溶剂的混合物,并使该高极性溶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
如上所述,第一方法具体包括:
涂布工序,在基材表面涂布含有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交联单体(II)和高极性溶剂的混合物的工序;
蒸发工序,使所述高极性溶剂的至少一部分从涂布后的混合物中蒸发的工序;和
聚合工序,将通过所述蒸发而得到的混合物聚合的工序,
利用这样的第一方法可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1)。这样的制造方法的具体方式被记载于专利文献3、4中。
·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
本发明中,为了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1)而使用的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是供给构成丙烯酸树脂膜(Xm1-1)的亲水性结构单元的物质。这里,作为“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具体而言,使用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
作为构成“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例如,可举出磺酸基、羧基、磷酸基、O-硫酸基(-O-SO3 -)、及N-硫酸基(-NH-SO3 -)等。这些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中,优选磺酸基、羧基、及磷酸基。
上述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也可形成盐的形式而被包含在“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因此,典型的是,磺酸基可以以下述式(α)的形式、羧基可以以下述式(β)的形式、磷酸基可以以下述式(γ1)或(γ2)的形式被包含在“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SO3Z(α)
-COOZ(β)
-OP=O(OZ)2(γ1)
(-O)2P=O(OZ)1(γ2)
上述式(α)~(γ2)中,Z是选自氢离子、铵离子、碱金属离子、及1/2原子的碱土金属中的至少1个一价阳离子。
此外,作为构成“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只要该官能团可进行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烯酰胺基、烯丙基、乙烯基、异丙烯基、马来酰基(maleoyl)(-CO-CH=CH-CO-)、衣康酰基(-CO-CH2-C(=CH2)-CO-)、及苯乙烯基等。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统称为(甲基)丙烯酰基,将丙烯酰基氧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统称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将丙烯酰基硫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硫基统称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将丙烯酰胺基和甲基丙烯酰胺基统称为(甲基)丙烯酰胺基。
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此外,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利用已知的方法、或利用基于已知的方法的方法而制造,或者也可以以市售品的形式而获得。
作为“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至少1个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专利文献3中作为化合物(I)而举出的各种化合物、专利文献4中作为化合物(IV)而举出的各种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交联单体(II)
本发明中,为了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1)而使用的交联单体(II)是供给构成丙烯酸树脂膜(Xm1-1)的骨架的结构单元的物质。这里,作为“交联单体(II)”,具体而言,使用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而不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多元单体。作为构成这样的多元单体的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官能团,例如,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烯酰胺基。
上述多元单体中,优选具有1个以上的羟基和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1个以上的选自醚键及硫醚键的键和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1个以上的酯键(其中,不包括与(甲基)丙烯酰基直接键合的部分的酯键。)和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1个以上的选自脂环族基团及芳香族基团的基团和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1个以上的杂环和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上述多元单体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此外,上述多元单体可以利用已知的方法、或利用基于已知的方法的方法而制造,或者也可以以市售品的形式而获得。
作为上述多元单体的具体例,可举出专利文献3中作为化合物(II)而举出的各种化合物、专利文献4中作为化合物(II)而举出的各种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和交联单体(II)的比例可以基于专利文献3及4的记载进行适宜设定。
·高极性溶剂
本发明中,高极性溶剂是在制作丙烯酸树脂膜(Xm1-1)时,为了形成使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上倾斜的膜结构而使用的。作为这样的“高极性溶剂”,例如,可举出含有溶解度参数σ(cal/cm3)为9.3以上、优选为9.5以上的化合物的溶剂。作为这样的在优选的溶解度参数的范围内的溶剂,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异丙醇(IPA)、1-丁醇、异丁醇、1-戊醇(1-戊醇(amyl alcohol))、环己醇;环己酮;2-甲氧基-1-丙醇(甲氧基丙醇)、2-甲氧基-1-乙醇(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1-乙醇(乙氧基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水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溶剂为含有2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混合溶剂时,至少其中1种化合物满足上述溶解度参数的条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高极性溶剂相对于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及交联单体(II)的比例可以基于专利文献4等的记载进行适宜设定。
·其他成分
上述第一方法中使用的混合物中,除了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上述交联单体(II)及上述高极性溶剂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硅粒子、聚合引发剂、聚合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HALS)、溶剂、催化剂、红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捕捉剂、内部脱模剂、抗氧化剂、阻聚剂、色素、粘结剂、分散剂、匀涂剂等添加剂。此外,通过加热进行聚合时,可以进一步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等热自由基引发剂,通过放射线照射进行聚合时,可以进一步含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等光聚合引发剂。
在上述第一方法中,可进行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上述交联单体(II)及上述高极性溶剂等的混合物的工序。
作为供给至该涂布的基材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与下文所述的“基材”的项中记载的基材同样的基材。
关于涂布的方法及条件,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方法及条件。
此外,关于紧接着进行高极性溶剂的蒸发的条件,也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条件。
在利用上述第一方法进行的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1)的制造中,聚合可利用例如加热、光等的放射线照射等来进行。对于进行聚合的具体条件,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条件。
第二方法及丙烯酸树脂膜(Xm1-2)
本发明中,作为优选用作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方法,可举出利用表面活性剂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使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上集中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构成外界的空气具有疏水性;以及,在由混合物(其包含交联单体、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和表面活性剂)和外界构成的气液系统中,以疏水性部分朝向外界侧、亲水性部分朝向混合物的内侧的方式,表面活性剂在表面(与外界的气液界面)聚集。并且,根据该方法,以被在表面(与外界的气液界面)聚集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部分拖曳的形式,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向表面移动,其结果,通过使表面处的亲水性单体的浓度变高后的混合物聚合(或者交联),从而得到倾斜膜。
若换个角度来看,则作为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的另一种丙烯酸树脂膜(Xm1),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膜(Xm1-2),其是通过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交联单体、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并将其聚合而得到的。
如上所述,第二方法具体包括:
涂布工序,在基材表面涂布含有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交联单体(II)和表面活性剂(III)的混合物的工序;和
聚合工序,将涂布后的混合物聚合的工序,
利用这样的第二方法可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2)。即,在丙烯酸树脂膜(Xm1)中,利用该第二方法得到的丙烯酸树脂膜(Xm1-2)中作为聚合混合物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果而含有表面活性剂(III)。
与上述第一方法不同,根据该第二方法,在表面上聚集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并不必须依赖于溶剂的蒸发。因此,实施该方法时,可不必使用溶剂,此外,即使在并用溶剂的情况下,只要交联单体、及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等可溶解,则也可不必为高极性溶剂,从而具有溶剂的选择范围变宽的优点。此外,该第二方法还具有可稳定地进行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形成的优点。因此,本发明中,在丙烯酸树脂膜(Xm1)中,可特别优选使用利用该第二方法得到的丙烯酸性树脂膜、即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2)。
这里,作为为了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2)而使用的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及交联单体(II),分别可举出与上述第一方法中使用的亲水性单体(I)及交联单体(II)同样的单体,关于其使用比率,也可与上述第一方法的情况相同。
·表面活性剂(III)
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III)是在制造丙烯酸树脂膜(Xm1-2)时,为了形成使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在表面上倾斜的膜结构而使用的。作为这样的“表面活性剂(III)”,优选下述通式(300)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9]
上述式(300)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4~100的有机残基,FG表示含有选自阴离子性亲水基团、阳离子性亲水基团、及羟基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亲水基团,n是与FG键合的R的数量,表示1或2,n0是与R键合的FG的数量,表示1~5的整数,FG为含有1个羟基的基团时,n0表示2~5的整数。
作为用作上述FG的、含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基团,例如,可举出下述通式(301)~(308)表示的亲水基团。
[化学式50]
上述式(301)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1]
上述式(302)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2]
上述式(303)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3]
上述式(304)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4]
上述式(305)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5]
上述式(306)中,r5及r6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羟基,n50表示0~5的整数,X表示-O-、-S-、-NH-、或-NCH3-,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6]
上述式(307)中,X表示-O-、-S-、-NH-、或-NCH3-,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57]
上述式(308)中,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1/2原子的碱土金属、或铵离子,#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1)表示的表面活性剂,可举出例如烷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链烯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其中,该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的链烯基不具有聚合性。)、乙酸烷基酯磺酸系表面活性剂、N-酰基化磺酸系表面活性剂、羟基链烷烃磺酸系表面活性剂、芳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烷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磺酸钠、戊基磺酸钠、己基磺酸钠、庚基磺酸钠、辛基磺酸、辛基磺酸钠、辛基磺酸钾、辛基磺酸铵、辛基磺酸镁、辛基磺酸钙、壬基磺酸、壬基磺酸钠、壬基磺酸钾、壬基磺酸铵、壬基磺酸镁、壬基磺酸钙、癸基磺酸、癸基磺酸钠、癸基磺酸钾、癸基磺酸铵、癸基磺酸镁、癸基磺酸钙、十一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钾、十二烷基磺酸铵、十二烷基磺酸镁、十二烷基磺酸钙、十三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十四烷基磺酸钠、十四烷基磺酸钾、十四烷基磺酸铵、十四烷基磺酸镁、十四烷基磺酸钙、十五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十六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钾、十六烷基磺酸铵、十六烷基磺酸镁、十六烷基磺酸钙、十六烷基磺酸钠、十七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磺酸、十八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磺酸钾、十八烷基磺酸铵、十八烷基磺酸镁、十八烷基磺酸钙、十九烷基磺酸钠、二十烷基磺酸钠等。
作为链烯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炔基磺酸、己炔基磺酸、辛炔基磺酸、癸炔基磺酸、十二碳炔基磺酸、十四碳炔基磺酸、十六碳炔基磺酸、十八碳炔基磺酸、二十碳炔基磺酸、
丁炔基氧基磺酸、己炔基氧基磺酸、辛炔基氧基磺酸、癸炔基氧基磺酸、十二碳炔基氧基磺酸、十四碳炔基氧基磺酸、十六碳炔基氧基磺酸、十八碳炔基氧基磺酸、二十碳炔基氧基磺酸、
丁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己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辛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癸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十二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十四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十六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十八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二十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磺酸、
丁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己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辛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
癸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十二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十四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十六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十八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二十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酸、
丁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己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辛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癸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十二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十四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十六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十八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二十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磺酸、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乙酸烷基酯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α-磺基乙酸乙酯·钠、α-磺基乙酸丙酯·钠、α-磺基乙酸丁酯、α-磺基乙酸丁酯·钠、α-磺基乙酸丁酯·钾盐、α-磺基乙酸丁酯·铵、α-磺基乙酸丁酯·镁、α-磺基乙酸丁酯·钙、α-磺基乙酸戊酯、α-磺基乙酸戊酯·钠、α-磺基乙酸戊酯·钾盐、α-磺基乙酸戊酯·铵、α-磺基乙酸戊酯·镁、α-磺基乙酸戊酯·钙、α-磺基乙酸己酯、α-磺基乙酸己酯·钠、α-磺基乙酸己酯·钾盐、α-磺基乙酸己酯·铵、α-磺基乙酸己酯·镁、α-磺基乙酸己酯·钙、α-磺基乙酸庚酯、α-磺基乙酸庚酯·钠、α-磺基乙酸庚酯·钾盐、α-磺基乙酸庚酯·铵、α-磺基乙酸庚酯·镁、α-磺基乙酸庚酯·钙、α-磺基乙酸辛酯、α-磺基乙酸辛酯·钠、α-磺基乙酸辛酯·钾盐、α-磺基乙酸辛酯·铵、α-磺基乙酸辛酯·镁、α-磺基乙酸辛酯·钙、α-磺基乙酸壬酯、α-磺基乙酸壬酯·钠、α-磺基乙酸壬酯·钾盐、α-磺基乙酸壬酯·铵、α-磺基乙酸壬酯·镁、α-磺基乙酸壬酯·钙、α-磺基乙酸癸酯、α-磺基乙酸癸酯·钠、α-磺基乙酸癸酯·钾盐、α-磺基乙酸癸酯·铵、α-磺基乙酸癸酯·镁、α-磺基乙酸癸酯·钙、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钠、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钾盐、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铵、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镁、α-磺基乙酸十二烷基酯·钙、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钠、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钾盐、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铵、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镁、α-磺基乙酸十四烷基酯·钙、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钠、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钾盐、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铵、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镁、α-磺基乙酸十六烷基酯·钙、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钠、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钾盐、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铵、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镁、α-磺基乙酸十八烷基酯·钙、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钠、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钾盐、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铵、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镁、α-磺基乙酸二十烷基酯·钙等。
作为N-酰基化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2-己酰胺基-乙磺酸、2-辛酰胺基-乙磺酸、2-月桂酰胺基-乙磺酸、2-肉豆蔻酰胺基-乙磺酸、2-棕榈酰胺基-乙磺酸、2-硬脂酰胺基-乙磺酸、2-油酰胺基-乙磺酸、2-山嵛酰胺基-乙磺酸、
N-甲基-2-己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辛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月桂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肉豆蔻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棕榈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硬脂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油酰胺基-乙磺酸、N-甲基-2-山嵛酰胺基-乙磺酸、
3-己酰胺基-丙磺酸、3-辛酰胺基-丙磺酸、3-月桂酰胺基-丙磺酸、3-肉豆蔻酰胺基-丙磺酸、3-棕榈酰胺基-丙磺酸、3-硬脂酰胺基-丙磺酸、3-油酰胺基-丙磺酸、3-山嵛酰胺基-丙磺酸、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羟基链烷烃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2-羟基丁基磺酸钠、2-羟基戊基磺酸钠、2-羟基己基磺酸钠、2-羟基庚基磺酸钠、2-羟基辛基磺酸钠、2-羟基壬基磺酸钠、2-羟基癸基磺酸钠、2-羟基十一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二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三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四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五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六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七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钠、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钾、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铵、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镁、2-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钙、2-羟基十九烷基磺酸钠、2-羟基二十烷基磺酸钠、
3-羟基丁基磺酸钠、3-羟基戊基磺酸钠、3-羟基己基磺酸钠、3-羟基庚基磺酸钠、3-羟基辛基磺酸钠、3-羟基壬基磺酸钠、3-羟基癸基磺酸钠、3-羟基十一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二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三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四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五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六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七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钠、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钾、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铵、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镁、3-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钙、3-羟基十九烷基磺酸钠、3-羟基二十烷基磺酸钠、
4-羟基丁基磺酸钠、4-羟基戊基磺酸钠、4-羟基己基磺酸钠、4-羟基庚基磺酸钠、4-羟基辛基磺酸钠、4-羟基壬基磺酸钠、4-羟基癸基磺酸钠、4-羟基十一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二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三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四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五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六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七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钠、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钾、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铵、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镁、4-羟基十八烷基磺酸钙、4-羟基十九烷基磺酸钠、4-羟基二十烷基磺酸钠等。
作为芳基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苯磺酸钠、甲基苯磺酸钠、乙基苯磺酸钠、丙基苯磺酸钠、丁基苯磺酸钠、戊基苯磺酸钠、己基苯磺酸钠、庚基苯磺酸钠、辛基苯磺酸钠、壬基苯磺酸、壬基苯磺酸钠、壬基苯磺酸钾、壬基苯磺酸铵、壬基苯磺酸镁、壬基苯磺酸钙、癸基苯磺酸钠、十一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镁、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三烷基苯磺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十五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十七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十九烷基苯磺酸钠、二十烷基苯磺酸钠、
二(甲基)苯磺酸钠、二(乙基)苯磺酸钠、二(丙基)苯磺酸钠、二(丁基)苯磺酸钠、二(戊基)苯磺酸钠、二(己基)苯磺酸钠、二(庚基)苯磺酸钠、二(辛基)苯磺酸钠、二(壬基)苯磺酸钠、二(癸基)苯磺酸钠、二(十一烷基)苯磺酸钠、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十三烷基)苯磺酸钠、二(十四烷基)苯磺酸钠、二(十五烷基)苯磺酸钠、二(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二(十七烷基)苯磺酸钠、二(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二(十九烷基)苯磺酸钠、二(二十烷基)苯磺酸钠、
三(甲基)苯磺酸钠、三(乙基)苯磺酸钠、三(丙基)苯磺酸钠、三(丁基)苯磺酸钠、三(戊基)苯磺酸钠、三(己基)苯磺酸钠、三(庚基)苯磺酸钠、三(辛基)苯磺酸钠、三(壬基)苯磺酸钠、三(癸基)苯磺酸钠、三(十一烷基)苯磺酸钠、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十三烷基)苯磺酸钠、三(十四烷基)苯磺酸钠、三(十五烷基)苯磺酸钠、三(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三(十七烷基)苯磺酸钠、三(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三(十九烷基)苯磺酸钠、三(二十烷基)苯磺酸钠、
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钠、乙基萘磺酸钠、丙基萘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戊基萘磺酸钠、己基萘磺酸钠、庚基萘磺酸钠、辛基萘磺酸钠、壬基萘磺酸钠、癸基萘磺酸钠、十一烷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萘磺酸钠、十三烷基萘磺酸钠、十四烷基萘磺酸钠、十五烷基萘磺酸钠、十六烷基萘磺酸钠、十七烷基萘磺酸钠、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钠、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钾、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铵、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镁、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钙、十九烷基萘磺酸钠、二十烷基萘磺酸钠、
二(甲基)萘磺酸钠、二(乙基)萘磺酸钠、二(丙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钠、二(戊基)萘磺酸钠、二(己基)萘磺酸钠、二(庚基)萘磺酸钠、二(辛基)萘磺酸钠、二(壬基)萘磺酸钠、二(癸基)萘磺酸钠、二(十一烷基)萘磺酸钠、二(十二烷基)萘磺酸钠、二(十三烷基)萘磺酸钠、二(十四烷基)萘磺酸钠、二(十五烷基)萘磺酸钠、二(十六烷基)萘磺酸钠、二(十七烷基)萘磺酸钠、二(十八烷基)萘磺酸钠、二(十九烷基)萘磺酸钠、二(二十烷基)萘磺酸钠、
三(甲基)萘磺酸钠、三(乙基)萘磺酸钠、三(丙基)萘磺酸钠、三(丁基)萘磺酸钠、三(戊基)萘磺酸钠、三(己基)萘磺酸钠、三(庚基)萘磺酸钠、三(辛基)萘磺酸钠、三(壬基)萘磺酸钠、三(癸基)萘磺酸钠、三(十一烷基)萘磺酸钠、三(十二烷基)萘磺酸钠、三(十三烷基)萘磺酸钠、三(十四烷基)萘磺酸钠、三(十五烷基)萘磺酸钠、三(十六烷基)萘磺酸钠、三(十七烷基)萘磺酸钠、三(十八烷基)萘磺酸钠、三(十九烷基)萘磺酸钠、三(二十烷基)萘磺酸钠、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戊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己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庚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辛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壬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癸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一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三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四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五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六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七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钾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铵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镁甲醛缩合物、十八烷基萘磺酸(硬脂基萘磺酸)钙甲醛缩合物、十九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二(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戊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己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庚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辛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壬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癸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一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二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三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四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五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六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七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八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十九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二(二十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三(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丙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戊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己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庚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辛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壬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癸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一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二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三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四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五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六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七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八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十九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三(二十烷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二苯基醚磺酸钠、甲基二苯基醚磺酸钠、乙基二苯基醚磺酸钠、丙基二苯基醚磺酸钠、丁基二苯基醚磺酸钠、戊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己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庚基二苯基醚磺酸钠、辛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壬基二苯基醚磺酸、壬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壬基二苯基醚磺酸钾、壬基二苯基醚磺酸铵、壬基二苯基醚磺酸镁、壬基二苯基醚磺酸钙、癸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一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钾、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铵、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镁、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钙、十三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四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五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六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七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八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十九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二十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钠、
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甲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乙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丙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丁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戊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己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庚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辛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钾、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铵、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镁、壬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钙、癸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一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钾、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铵、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镁、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钙、十三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四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五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六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七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八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十九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二十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等。
作为磺基琥珀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磺基琥珀酸单(甲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丁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戊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己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庚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辛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壬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壬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壬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壬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壬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壬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癸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一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五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七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九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二十烷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苄基)酯·二钠、
磺基琥珀酸单(丁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己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辛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壬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癸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一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二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三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四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五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六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七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钾、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二钾、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铵、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二铵、磺基琥珀酸单(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单(十九烷氧基乙基)酯·二钠、磺基琥珀酸单(二十烷氧基乙基)酯·二钠、
磺基琥珀酸二(甲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丁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戊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己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庚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辛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壬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壬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壬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壬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壬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壬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癸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一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十五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十七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基)酯·钙、磺基琥珀酸二(十九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二十烷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苄基酯·钠、
磺基琥珀酸二(丁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己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辛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壬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癸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一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二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三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四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五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六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钾、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铵、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镁、磺基琥珀酸二(十八烷氧基乙基)酯·钙、磺基琥珀酸(十九烷氧基乙基)酯·钠、磺基琥珀酸(二十烷氧基乙基)酯·钠等。
在FG由通式(301)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此外,上述表面活性剂中,磺基琥珀酸酯系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醇硫酸酯盐系表面活性剂、芳基硫酸酯盐系表面活性剂、链烯基硫酸盐系表面活性剂(其中,该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的链烯基不具有聚合性。)等。
作为醇硫酸酯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硫酸酯·钠、戊基硫酸酯·钠、己基硫酸酯·钠、庚基硫酸酯·钠、辛基硫酸酯·钠、壬基硫酸酯·钠、癸基硫酸酯·钠、十一烷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酯·三乙醇胺盐、十二烷基硫酸酯·铵、十二烷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酯·钾、十二烷基硫酸酯·镁、十二烷基硫酸酯·钙、十三烷基硫酸酯·钠、十四烷基硫酸酯·钠、十五烷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硫酸酯·钠、十七烷基硫酸酯·钠、十八烷基硫酸酯·钠、十九烷基硫酸酯·钠、二十烷基硫酸酯·钠、
3-月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月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月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月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月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3-肉豆蔻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肉豆蔻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肉豆蔻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肉豆蔻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肉豆蔻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3-棕榈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棕榈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棕榈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棕榈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棕榈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3-硬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硬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硬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硬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硬脂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3-油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油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油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油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油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3-山嵛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钠、3-山嵛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钾、3-山嵛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铵、3-山嵛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镁、3-山嵛酸-2-羟基-丙基硫酸酯·钙、
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二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二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二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二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二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三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三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三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三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三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四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四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钾、四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铵、四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镁、四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钠、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钾、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铵、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镁、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二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二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二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二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二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三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三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钾、三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铵、三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镁、三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四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四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钾、四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铵、四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镁、四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聚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钠、聚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钾、聚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铵、聚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镁、聚乙二醇单(壬基苯基)醚硫酸酯·钙、
丁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异丁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叔丁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戊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己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庚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辛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壬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癸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一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三乙醇胺、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钾、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铵、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镁、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钙、十三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四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五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七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八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十九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二十烷基氧基乙基硫酸酯·钠、
丁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异丁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叔丁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戊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己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庚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辛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壬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癸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一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钾、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铵、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镁、十二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钙、十三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四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五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七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八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十九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二十烷基氧基丙-2-基硫酸酯·钠、
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异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叔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戊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己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庚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辛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壬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癸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一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三乙醇胺、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钾、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铵、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镁、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钙、十三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四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五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七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八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十九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二十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钠、
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异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叔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戊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己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庚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辛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壬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癸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一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钾、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铵、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镁、十三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四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五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六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七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八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十九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二十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钠等。
作为芳基硫酸酯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苯基硫酸酯·钠、甲基苯硫酸酯·钠、乙基苯硫酸酯·钠、丙基苯硫酸酯·钠、丁基苯硫酸酯·钠、戊基苯硫酸酯·钠、己基苯硫酸酯·钠、庚基苯硫酸酯·钠、辛基苯硫酸酯·钠、壬基苯硫酸酯·钠、癸基苯硫酸酯·钠、十一烷基苯硫酸酯·钠、十二烷基苯硫酸酯·钠、十三烷基苯硫酸酯·钠、十四烷基苯硫酸酯·钠、十五烷基苯硫酸酯·钠、十六烷基苯硫酸酯·钠、十七烷基苯硫酸酯·钠、十八烷基苯硫酸酯·钠、十九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烷基苯硫酸酯·钠、7-乙基-2-甲基-十一烷-4-硫酸酯·钠、
二(甲基)苯硫酸酯·钠、二(乙基)苯硫酸酯·钠、二(丙基)苯硫酸酯·钠、二(丁基)苯硫酸酯·钠、二(戊基)苯硫酸酯·钠、二(己基)苯硫酸酯·钠、二(庚基)苯硫酸酯·钠、二(辛基)苯硫酸酯·钠、二(壬基)苯硫酸酯·钠、二(癸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一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二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三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四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五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六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七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八烷基)苯硫酸酯·钠、二(十九烷基)苯硫酸酯·钠、二(二十烷基)苯硫酸酯·钠、
三(甲基)苯硫酸酯·钠、三(乙基)苯硫酸酯·钠、三(丙基)苯硫酸酯·钠、三(丁基)苯硫酸酯·钠、三(戊基)苯硫酸酯·钠、三(己基)苯硫酸酯·钠、三(庚基)苯硫酸酯·钠、三(辛基)苯硫酸酯·钠、三(壬基)苯硫酸酯·钠、三(癸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一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二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三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四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五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六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七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八烷基)苯硫酸酯·钠、三(十九烷基)苯硫酸酯·钠、三(二十烷基)苯硫酸酯·钠、
萘硫酸酯·钠、甲基萘硫酸酯·钠、乙基萘硫酸酯·钠、丙基萘硫酸酯·钠、丁基萘硫酸酯·钠、戊基萘硫酸酯·钠、己基萘硫酸酯·钠、庚基萘硫酸酯·钠、辛基萘硫酸酯·钠、壬基萘硫酸酯·钠、癸基萘硫酸酯·钠、十一烷基萘硫酸酯·钠、十二烷基萘硫酸酯·钠、十三烷基萘硫酸酯·钠、十四烷基萘硫酸酯·钠、十五烷基萘硫酸酯·钠、十六烷基萘硫酸酯·钠、十七烷基萘硫酸酯·钠、十八烷基萘硫酸酯·钠、十九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烷基萘硫酸酯·钠、
二(甲基)萘硫酸酯·钠、二(乙基)萘硫酸酯·钠、二(丙基)萘硫酸酯·钠、二(丁基)萘硫酸酯·钠、二(戊基)萘硫酸酯·钠、二(己基)萘硫酸酯·钠、二(庚基)萘硫酸酯·钠、二(辛基)萘硫酸酯·钠、二(壬基)萘硫酸酯·钠、二(癸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一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二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三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四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五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六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七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八烷基)萘硫酸酯·钠、二(十九烷基)萘硫酸酯·钠、二(二十烷基)萘硫酸酯·钠、
三(甲基)萘硫酸酯·钠、三(乙基)萘硫酸酯·钠、三(丙基)萘硫酸酯·钠、三(丁基)萘硫酸酯·钠、三(戊基)萘硫酸酯·钠、三(己基)萘硫酸酯·钠、三(庚基)萘硫酸酯·钠、三(辛基)萘硫酸酯·钠、三(壬基)萘硫酸酯·钠、三(癸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一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二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三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四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五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六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七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八烷基)萘硫酸酯·钠、三(十九烷基)萘硫酸酯·钠、三(二十烷基)萘硫酸酯·钠等。
作为链烯基硫酸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炔基硫酸酯、己炔基硫酸酯、辛炔基硫酸酯、癸炔基硫酸酯、十二碳炔基硫酸酯、十四碳炔基硫酸酯、十六碳炔基硫酸酯、十八碳炔基硫酸酯、二十碳炔基硫酸酯、
丁炔基氧基硫酸酯、己炔基氧基硫酸酯、辛炔基氧基硫酸酯、癸炔基氧基硫酸酯、十二碳炔基氧基硫酸酯、十四碳炔基氧基硫酸酯、十六碳炔基氧基硫酸酯、十八碳炔基氧基硫酸酯、二十碳炔基氧基硫酸酯、
丁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己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辛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癸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十二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十四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十六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十八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二十碳炔基氧基-3-氧杂戊基硫酸酯、
丁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己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辛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癸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十二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十四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十六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十八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二十碳炔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硫酸酯、
丁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己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辛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癸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十二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十四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十六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十八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二十碳炔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硫酸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此外,上述表面活性剂中,醇硫酸酯盐系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3)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芳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磷酸单酯、戊基磷酸单酯、己基磷酸单酯、庚基磷酸单酯、辛基磷酸单酯、壬基磷酸单酯、癸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磷酸单酯(月桂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磷酸单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戊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己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庚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辛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壬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癸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月桂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氧基乙基磷酸单酯、
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戊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己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庚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辛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壬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癸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月桂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戊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己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庚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辛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壬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癸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芳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甲基苯基磷酸单酯、乙基苯基磷酸单酯、丙基苯基磷酸单酯、丁基苯基磷酸单酯、戊基苯基磷酸单酯、己基苯基磷酸单酯、庚基苯基磷酸单酯、辛基苯基磷酸单酯、壬基苯基磷酸单酯、癸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苯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苯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苯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苯基磷酸单酯、
丁基苯基磷酸二酯、戊基苯基磷酸二酯、己基苯基磷酸二酯、庚基苯基磷酸二酯、辛基苯基磷酸二酯、壬基苯基磷酸二酯、癸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苯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苯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苯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苯基磷酸二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甲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乙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丙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丁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戊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己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庚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辛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壬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癸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丁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戊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己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庚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辛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壬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癸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
丁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戊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己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庚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辛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壬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癸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
十七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
丁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戊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己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庚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辛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壬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癸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
甲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乙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丙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丁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戊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己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庚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辛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壬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癸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单酯、
丁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戊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己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庚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辛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壬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癸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单酯、
丁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戊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己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庚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辛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壬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癸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萘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单酯、
丁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戊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己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庚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辛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壬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癸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一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二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月桂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三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四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五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六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七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八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十九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二十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单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3)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此外,上述表面活性剂中,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及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4)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磷酸二酯、戊基磷酸二酯、己基磷酸二酯、庚基磷酸二酯、辛基磷酸二酯、壬基磷酸二酯、癸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磷酸二酯(月桂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磷酸二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戊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己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庚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辛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壬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癸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氧基乙基磷酸二酯、
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戊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己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庚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辛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壬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癸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
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戊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己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庚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辛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壬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癸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月桂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
丁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戊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己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庚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辛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壬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癸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月桂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戊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己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庚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辛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壬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癸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苯氧基乙基磷酸二酯、丁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戊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己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庚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辛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壬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癸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
丁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戊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己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庚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辛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壬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癸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磷酸二酯、
丁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戊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己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庚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辛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壬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癸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
丁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戊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己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庚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辛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壬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癸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萘氧基乙基磷酸二酯、
丁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戊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己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庚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辛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壬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癸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萘氧基3-氧杂戊基磷酸二酯、
丁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戊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己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庚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辛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壬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癸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一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二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月桂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三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四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五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六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七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八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十九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二十烷基萘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磷酸二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4)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此外,上述表面活性剂中,烷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及芳基氧基烷基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5)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烷基氧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芳基氧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芳香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N-酰基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油酸、山嵛酸、环己甲酸、苯基乙酸、大豆油、椰子油、棕榈油、亚麻籽油、棉籽油、菜籽油、桐油、蓖麻油、聚丙烯酸、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烷基氧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氧基乙基氧基乙酸、戊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己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庚氧基乙基氧基乙酸、辛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壬氧基乙基氧基乙酸、癸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一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二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三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四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五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六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七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八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九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二十烷氧基乙基氧基乙酸、
丁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戊基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己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庚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辛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壬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癸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一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二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三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四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五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六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七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八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九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二十烷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
丁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戊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己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庚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辛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壬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癸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一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二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三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四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五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六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七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八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九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二十烷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
丁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戊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己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庚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辛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壬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癸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一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二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三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四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五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六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七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八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九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二十烷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芳基氧基脂肪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戊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己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庚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辛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壬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癸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一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二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三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四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五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六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七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八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十九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二十烷基苯氧基乙基氧基乙酸、
丁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戊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己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庚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辛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壬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癸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二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三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四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五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六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七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八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十九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二十烷基苯氧基-3-氧杂戊基氧基乙酸、
丁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戊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己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庚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辛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壬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癸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一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二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月桂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三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四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五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六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七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八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十九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二十烷基苯氧基-3,6-二氧杂辛基氧基乙酸、
丁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戊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己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庚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辛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壬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癸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一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二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月桂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三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四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五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六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七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八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十九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二十烷基苯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氧基乙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芳香族羧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苯甲酸、甲苯甲酸、氯苯甲酸、硝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甲氧基苯甲酸、丁氧基苯甲酸、戊基氧基苯甲酸、己基氧基苯甲酸、庚基氧基苯甲酸、辛基氧基苯甲酸、壬基氧基苯甲酸、癸基氧基苯甲酸、十一烷基氧基苯甲酸、十二烷基氧基苯甲酸、十三烷基氧基苯甲酸、十四烷基氧基苯甲酸、十五烷基氧基苯甲酸、十六烷基氧基苯甲酸、十七烷基氧基苯甲酸、十八烷基氧基苯甲酸、十九烷基氧基苯甲酸、二十烷基氧基苯甲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N-酰基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
丁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N-甲基甘氨酸的-N-酰基酯、
丁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丙氨酸的-N-酰基酯、
丁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N-甲基丙氨酸的-N-酰基酯、
丁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戊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己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辛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癸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油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胶原蛋白肽的-N-酰基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5)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此外,上述表面活性剂中,较优选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油酸、环己甲酸等脂肪族羧酸与甘氨酸的-N-酰基酯。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6)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烷基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烷基醚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烷基酯琥珀酸(alkyl ester succinic acid)系表面活性剂、琥珀酸硫酯系表面活性剂、N-酰基氨基琥珀酸酯系表面活性剂、N-酰基谷氨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烷基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琥珀酸、戊基琥珀酸、己基琥珀酸、庚基琥珀酸、辛基琥珀酸、壬基琥珀酸、癸基琥珀酸、十一烷基琥珀酸、十二烷基琥珀酸、十三烷基琥珀酸、十四烷基琥珀酸、十五烷基琥珀酸、十六烷基琥珀酸、十七烷基琥珀酸、十八烷基琥珀酸、十九烷基琥珀酸、二十烷基琥珀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烷基醚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氧基琥珀酸、戊基氧基琥珀酸、己基氧基琥珀酸、庚基氧基琥珀酸、辛基氧基琥珀酸、壬基氧基琥珀酸、癸基氧基琥珀酸、十一烷基氧基琥珀酸、十二烷基氧基琥珀酸、十三烷基氧基琥珀酸、十四烷基氧基琥珀酸、十五烷基氧基琥珀酸、十六烷基氧基琥珀酸、十七烷基氧基琥珀酸、十八烷基氧基琥珀酸、十九烷基氧基琥珀酸、二十烷基氧基琥珀酸、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烷基酯琥珀酸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戊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己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辛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癸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月桂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肉豆蔻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棕榈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硬脂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异硬脂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油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山嵛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环己甲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苯基乙酸与羟基琥珀酸的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琥珀酸硫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戊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己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辛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癸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月桂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肉豆蔻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棕榈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硬脂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异硬脂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油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山嵛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环己甲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苯基乙酸与巯基琥珀酸的硫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N-酰基氨基琥珀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氨基琥珀酸的N-酰基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作为N-酰基谷氨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谷氨酸的N-酰基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6)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7)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邻苯二甲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邻苯二甲酸丁酯、邻苯二甲酸戊酯、邻苯二甲酸己酯、邻苯二甲酸庚酯、邻苯二甲酸辛酯、邻苯二甲酸壬酯、邻苯二甲酸癸酯、邻苯二甲酸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基酯(月桂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三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四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五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六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七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八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九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十烷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己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辛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癸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四烷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六烷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八烷基氧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十烷基氧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己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辛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癸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四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六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八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十烷基氧基-3-氧杂戊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己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辛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癸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四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六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八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十烷基氧基-3,6-二氧杂辛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己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辛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癸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四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六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十八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十烷基氧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7)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8)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亚氨基二乙酸-N-酰基酯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亚氨基二乙酸-N-酰基酯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戊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己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辛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癸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月桂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肉豆蔻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棕榈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硬脂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异硬脂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油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山嵛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环己甲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苯基乙酸与亚氨基二乙酸的-N-酰基酯、以及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三乙醇胺盐、镁盐、及钙盐等。
在FG由通式(308)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用作上述FG的、含有羟基的基团,例如,可举出下述通式(309)、(310)、(312)、及(313)表示的亲水基团。
[化学式58]
上述式(309)中,r1及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羟基,n1表示0~100的整数。#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需要说明的是,式(309)表示的基团为含有1个羟基的基团时,式(300)中的n0表示2~5的整数。
[化学式59]
上述式(310)中,X表示-O-、-S-、-NH-、或-NCH3-,
X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表示0~10的整数,n20表示2~100的整数,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羟基,X彼此、r1彼此、r2彼此、r3彼此、及r4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需要说明的是,式(310)表示的基团为含有1个羟基的基团时,式(300)中的n0表示2~5的整数。
[化学式60]
上述式(312)中,X3及X4独立地表示-CH2-、-CH(OH)-、或-CO-,n30表示0~3的整数,n50表示0~5的整数,n30为2以上时,X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50为2以上时,X4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1]
上述式(313)中,#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U1~U2各自独立地表示羟基或与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氧原子(O-#3)。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09)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戊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己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辛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癸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月桂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肉豆蔻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棕榈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油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山嵛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环己甲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苯基乙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
丁酸季戊四醇单酯、戊酸季戊四醇单酯、己酸季戊四醇单酯、辛酸季戊四醇单酯、癸酸季戊四醇单酯、月桂酸季戊四醇单酯、肉豆蔻酸季戊四醇单酯、棕榈酸季戊四醇单酯、硬脂酸季戊四醇单酯、异硬脂酸季戊四醇单酯、油酸季戊四醇单酯、山嵛酸季戊四醇单酯、环己甲酸季戊四醇单酯、苯基乙酸季戊四醇单酯、
丁酸季戊四醇二酯、戊酸季戊四醇二酯、己酸季戊四醇二酯、辛酸季戊四醇二酯、癸酸季戊四醇二酯、月桂酸季戊四醇二酯、肉豆蔻酸季戊四醇二酯、棕榈酸季戊四醇二酯、硬脂酸季戊四醇二酯、异硬脂酸季戊四醇二酯、油酸季戊四醇二酯、山嵛酸季戊四醇二酯、环己甲酸季戊四醇二酯、苯基乙酸季戊四醇二酯、
丁酸二季戊四醇二酯、戊酸二季戊四醇二酯、己酸二季戊四醇二酯、辛酸二季戊四醇二酯、癸酸二季戊四醇二酯、月桂酸二季戊四醇二酯、肉豆蔻酸二季戊四醇二酯、棕榈酸二季戊四醇二酯、硬脂酸二季戊四醇二酯、异硬脂酸二季戊四醇二酯、油酸二季戊四醇二酯、山嵛酸二季戊四醇二酯、环己甲酸二季戊四醇二酯、苯基乙酸二季戊四醇二酯、
丁酸二季戊四醇三酯、戊酸二季戊四醇三酯、己酸二季戊四醇三酯、辛酸二季戊四醇三酯、癸酸二季戊四醇三酯、月桂酸二季戊四醇三酯、肉豆蔻酸二季戊四醇三酯、棕榈酸二季戊四醇三酯、硬脂酸二季戊四醇三酯、异硬脂酸二季戊四醇三酯、油酸二季戊四醇三酯、山嵛酸二季戊四醇三酯、环己甲酸二季戊四醇三酯、苯基乙酸二季戊四醇三酯、
丁酸二季戊四醇四酯、戊酸二季戊四醇四酯、己酸二季戊四醇四酯、辛酸二季戊四醇四酯、癸酸二季戊四醇四酯、月桂酸二季戊四醇四酯、肉豆蔻酸二季戊四醇四酯、棕榈酸二季戊四醇四酯、硬脂酸二季戊四醇四酯、异硬脂酸二季戊四醇四酯、油酸二季戊四醇四酯、山嵛酸二季戊四醇四酯、环己甲酸二季戊四醇四酯、苯基乙酸二季戊四醇四酯、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及丁内酯加成物等。
在FG由上述通式(309)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0)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甘油单酯、戊酸甘油单酯、己酸甘油单酯、辛酸甘油单酯、癸酸甘油单酯、月桂酸甘油单酯、肉豆蔻酸甘油单酯、棕榈酸甘油单酯、硬脂酸甘油单酯、异硬脂酸甘油单酯、油酸甘油单酯、山嵛酸甘油单酯、环己甲酸甘油单酯、苯基乙酸甘油单酯、
甘油丁基醚、甘油戊基醚、甘油己基醚、甘油庚基醚、甘油辛基醚、甘油壬基醚、甘油癸基醚、甘油十一烷基醚、甘油十二烷基醚、甘油十三烷基醚、甘油十四烷基醚、甘油十五烷基醚、甘油十六烷基醚、甘油十七烷基醚、甘油十八烷基醚、甘油十九烷基醚、甘油二十烷基醚、
甘油-丁基氧基乙基醚、甘油-戊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己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庚基氧基乙基醚、甘油-辛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壬基氧基乙基醚、甘油-癸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一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二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三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四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五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六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七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八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十九烷基氧基乙基醚、甘油-二十烷基氧基乙基醚、
丁酸双甘油单酯、戊酸双甘油单酯、己酸双甘油单酯、辛酸双甘油单酯、癸酸双甘油单酯、月桂酸双甘油单酯、肉豆蔻酸双甘油单酯、棕榈酸双甘油单酯、硬脂酸双甘油单酯、
异硬脂酸双甘油单酯、油酸双甘油单酯、山嵛酸双甘油单酯、环己甲酸双甘油单酯、苯基乙酸双甘油单酯、
丁酸硫代甘油单硫酯、戊酸硫代甘油单硫酯、己酸硫代甘油单硫酯、辛酸硫代甘油单硫酯、癸酸硫代甘油单硫酯、月桂酸硫代甘油单硫酯、肉豆蔻酸硫代甘油单硫酯、棕榈酸硫代甘油单硫酯、硬脂酸硫代甘油单硫酯、异硬脂酸硫代甘油单硫酯、油酸硫代甘油单硫酯、山嵛酸硫代甘油单硫酯、环己甲酸硫代甘油单硫酯、苯基乙酸硫代甘油单硫酯、
1-丁酰胺基-2,3-丙二醇、1-戊酰胺基-2,3-丙二醇、1-己酰胺基-2,3-丙二醇、1-辛酰胺基-2,3-丙二醇、1-癸酰胺基-2,3-丙二醇、1-月桂酰胺基-2,3-丙二醇、1-肉豆蔻酰胺基-2,3-丙二醇、1-棕榈酰胺基-2,3-丙二醇、1-硬脂酰胺基-2,3-丙二醇、1-异硬脂酰胺基-2,3-丙二醇、1-油酰胺基-2,3-丙二醇、1-山嵛酰胺基-2,3-丙二醇、1-环己烷羧酰胺基-2,3-丙二醇、1-苯基乙酰胺基-2,3-丙二醇、
丁酸山梨糖醇单酯、戊酸山梨糖醇单酯、己酸山梨糖醇单酯、辛酸山梨糖醇单酯、癸酸山梨糖醇单酯、月桂酸山梨糖醇单酯、肉豆蔻酸山梨糖醇单酯、棕榈酸山梨糖醇单酯、硬脂酸山梨糖醇单酯、异硬脂酸山梨糖醇单酯、油酸山梨糖醇单酯、山嵛酸山梨糖醇单酯、环己甲酸山梨糖醇单酯、苯基乙酸山梨糖醇单酯、
丁酸山梨糖醇二酯、戊酸山梨糖醇二酯、己酸山梨糖醇二酯、辛酸山梨糖醇二酯、癸酸山梨糖醇二酯、月桂酸山梨糖醇二酯、肉豆蔻酸山梨糖醇二酯、棕榈酸山梨糖醇二酯、硬脂酸山梨糖醇二酯、异硬脂酸山梨糖醇二酯、油酸山梨糖醇二酯、山嵛酸山梨糖醇二酯、环己甲酸山梨糖醇二酯、苯基乙酸山梨糖醇二酯、
丁酸甘露糖醇单酯、戊酸甘露糖醇单酯、己酸甘露糖醇单酯、辛酸甘露糖醇单酯、癸酸甘露糖醇单酯、月桂酸甘露糖醇单酯、肉豆蔻酸甘露糖醇单酯、棕榈酸甘露糖醇单酯、硬脂酸甘露糖醇单酯、异硬脂酸甘露糖醇单酯、油酸甘露糖醇单酯、山嵛酸甘露糖醇单酯、环己甲酸甘露糖醇单酯、苯基乙酸甘露糖醇单酯、
丁酸甘露糖醇二酯、戊酸甘露糖醇二酯、己酸甘露糖醇二酯、辛酸甘露糖醇二酯、癸酸甘露糖醇二酯、月桂酸甘露糖醇二酯、肉豆蔻酸甘露糖醇二酯、棕榈酸甘露糖醇二酯、硬脂酸甘露糖醇二酯、异硬脂酸甘露糖醇二酯、油酸甘露糖醇二酯、山嵛酸甘露糖醇二酯、环己甲酸甘露糖醇二酯、苯基乙酸甘露糖醇二酯、
丁酸甘露糖醇三酯、戊酸甘露糖醇三酯、己酸甘露糖醇三酯、辛酸甘露糖醇三酯、癸酸甘露糖醇三酯、月桂酸甘露糖醇三酯、肉豆蔻酸甘露糖醇三酯、棕榈酸甘露糖醇三酯、硬脂酸甘露糖醇三酯、异硬脂酸甘露糖醇三酯、油酸甘露糖醇三酯、山嵛酸甘露糖醇三酯、环己甲酸甘露糖醇三酯、苯基乙酸甘露糖醇三酯、
丁酸甘露糖醇四酯、戊酸甘露糖醇四酯、己酸甘露糖醇四酯、辛酸甘露糖醇四酯、癸酸甘露糖醇四酯、月桂酸甘露糖醇四酯、肉豆蔻酸甘露糖醇四酯、棕榈酸甘露糖醇四酯、硬脂酸甘露糖醇四酯、异硬脂酸甘露糖醇四酯、油酸甘露糖醇四酯、山嵛酸甘露糖醇四酯、环己甲酸甘露糖醇四酯、苯基乙酸甘露糖醇四酯、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及丁内酯加成物等。
在FG由上述通式(310)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核糖酯、戊酸核糖酯、己酸核糖酯、辛酸核糖酯、癸酸核糖酯、月桂酸核糖酯、肉豆蔻酸核糖酯、棕榈酸核糖酯、硬脂酸核糖酯、异硬脂酸核糖酯、油酸核糖酯、山嵛酸核糖酯、环己甲酸核糖酯、苯基乙酸核糖酯、
丁酸抗坏血酸酯、戊酸抗坏血酸酯、己酸抗坏血酸酯、辛酸抗坏血酸酯、癸酸抗坏血酸酯、月桂酸抗坏血酸酯、肉豆蔻酸抗坏血酸酯、棕榈酸抗坏血酸酯、硬脂酸抗坏血酸酯、异硬脂酸抗坏血酸酯、油酸抗坏血酸酯、山嵛酸抗坏血酸酯、环己甲酸抗坏血酸酯、苯基乙酸抗坏血酸酯、
丁酸二甲苯酯、戊酸二甲苯酯、己酸二甲苯酯、辛酸二甲苯酯、癸酸二甲苯酯、月桂酸二甲苯酯、肉豆蔻酸二甲苯酯、棕榈酸二甲苯酯、硬脂酸二甲苯酯、异硬脂酸二甲苯酯、油酸二甲苯酯、山嵛酸二甲苯酯、环己甲酸二甲苯酯、苯基乙酸二甲苯酯、
丁酸山梨糖醇酐酯、戊酸山梨糖醇酐酯、己酸山梨糖醇酐酯、辛酸山梨糖醇酐酯、癸酸山梨糖醇酐酯、月桂酸山梨糖醇酐酯、肉豆蔻酸山梨糖醇酐酯、棕榈酸山梨糖醇酐酯、硬脂酸山梨糖醇酐酯、异硬脂酸山梨糖醇酐酯、油酸山梨糖醇酐酯、山嵛酸山梨糖醇酐酯、环己甲酸山梨糖醇酐酯、苯基乙酸山梨糖醇酐酯、
丁酸葡萄糖酯、戊酸葡萄糖酯、己酸葡萄糖酯、辛酸葡萄糖酯、癸酸葡萄糖酯、月桂酸葡萄糖酯、肉豆蔻酸葡萄糖酯、棕榈酸葡萄糖酯、硬脂酸葡萄糖酯、异硬脂酸葡萄糖酯、油酸葡萄糖酯、山嵛酸葡萄糖酯、环己甲酸葡萄糖酯、苯基乙酸葡萄糖酯、
丁酸葡糖酸-1,5-内酯酯、戊酸葡糖酸-1,5-内酯酯、己酸葡糖酸-1,5-内酯酯、辛酸葡糖酸-1,5-内酯酯、癸酸葡糖酸-1,5-内酯酯、月桂酸葡糖酸-1,5-内酯酯、肉豆蔻酸葡糖酸-1,5-内酯酯、棕榈酸葡糖酸-1,5-内酯酯、硬脂酸葡糖酸-1,5-内酯酯、异硬脂酸葡糖酸-1,5-内酯酯、油酸葡糖酸-1,5-内酯酯、山嵛酸葡糖酸-1,5-内酯酯、环己甲酸葡糖酸-1,5-内酯酯、苯基乙酸葡糖酸-1,5-内酯酯、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丁内酯加成物、及将它们脱水缩合而成的多聚体等。
在FG由上述通式(31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3)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酸蔗糖酯、戊酸蔗糖酯、己酸蔗糖酯、辛酸蔗糖酯、癸酸蔗糖酯、月桂酸蔗糖酯、肉豆蔻酸蔗糖酯、棕榈酸蔗糖酯、硬脂酸蔗糖酯、异硬脂酸蔗糖酯、油酸蔗糖酯、山嵛酸蔗糖酯、环己甲酸蔗糖酯、苯基乙酸蔗糖酯、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丁内酯加成物、及将它们脱水缩合而得到的多聚体等。
在FG由通式(313)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在FG由通式(309)~(313)表示的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表面活性剂中,FG由通式(310)及(31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作为用作上述FG的、含有阳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基团,例如,可举出下述通式(314)~(319)表示的亲水基团。
[化学式62]
上述式(314)中,A(-)表示卤素离子、甲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或磷酸氢根离子,R10及R2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羟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羟基烷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3]
上述式(315)中,R10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羟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羟基烷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4]
上述式(316)中,A(-)表示卤素离子、甲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或磷酸氢根离子,R6~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苄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甲基、环烷基、苯基、或苄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5]
上述式(317)中,A(-)表示卤素离子、甲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或磷酸氢根离子,R6~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苄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甲基、环烷基、苯基、或苄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6]
上述式(318)中,R6及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苄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甲基、环烷基、苯基、或苄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
[化学式67]
上述式(319)中,R6及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苄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甲基、环烷基、苯基、或苄基,#3表示与式(300)的R中含有的碳原子键合的化学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式(319)中,N→O为也可表示成N+-O-、或N=O的基团。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4)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2-辛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癸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氯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氯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氯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氯化物、
2-辛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辛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
2-癸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癸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
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二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
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四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
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十八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
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甲基-咪唑啉溴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乙基-咪唑啉溴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丙基-咪唑啉溴化物、2-二十烷基-N-羟基乙基-N-丁基-咪唑啉溴化物、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及己内酯加成物等。
在FG由通式(314)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5)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2-辛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辛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壬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壬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癸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癸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二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四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六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
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丁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羟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羟基甲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丙基-咪唑啉甜菜碱、2-十八烷基-N-羧甲基-N-羟基丁基-咪唑啉甜菜碱、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己内酯加成物、卤化氢加成物、羧酸加成物、氨加成物、胺加成物、碱金属氢氧化物加成物、及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加成物等。
在FG由通式(315)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6)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辛基-三甲基氯化铵、壬基-三甲基氯化铵、癸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辛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壬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
辛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壬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辛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壬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辛基-三甲基溴化铵、壬基-三甲基溴化铵、癸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辛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壬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癸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
辛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壬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癸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辛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壬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癸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二丁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戊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己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庚基-二甲基-氯化铵、二辛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壬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一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三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五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七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九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丁基-二甲基-溴化铵、二戊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己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庚基-二甲基-溴化铵、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壬基-二甲基-溴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一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三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五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七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十九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等。
在FG由通式(316)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7)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辛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辛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辛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氯化铵、
辛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三甲基溴化铵、
辛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
辛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壬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癸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二十烷基-2-羟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溴化铵等。
在FG由通式(317)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8)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二甲基甜菜碱、戊基-二甲基甜菜碱、己基-二甲基甜菜碱、庚基-二甲基甜菜碱、辛基-二甲基甜菜碱、壬基-二甲基甜菜碱、癸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一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三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五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七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九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二十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丁基-苄基甲基甜菜碱、戊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己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庚基-苄基甲基甜菜碱、辛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壬基-苄基甲基甜菜碱、癸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一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三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四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五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七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八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十九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二十烷基-苄基甲基甜菜碱、
丁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戊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己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庚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辛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壬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癸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一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三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四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五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七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八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十九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二十烷基-环己基甲基甜菜碱、
丁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戊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己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庚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辛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壬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癸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三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四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五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七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八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十九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二十烷基-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以及它们的卤化氢加成物、羧酸加成物、氨加成物、胺加成物、碱金属氢氧化物加成物、及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加成物等。
在FG由通式(318)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作为FG由上述通式(319)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丁基-二甲基氧化胺、戊基-二甲基氧化胺、己基-二甲基氧化胺、庚基-二甲基氧化胺、辛基-二甲基氧化胺、壬基-二甲基氧化胺、癸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一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五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七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九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二十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丁基-苄基甲基氧化胺、戊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己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庚基-苄基甲基氧化胺、辛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壬基-苄基甲基氧化胺、癸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一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二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三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四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五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七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八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十九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二十烷基-苄基甲基氧化胺、
丁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戊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己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庚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辛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壬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癸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一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二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三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四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五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七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八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十九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二十烷基-环己基甲基氧化胺、
丁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戊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己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庚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辛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壬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癸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二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三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四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五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七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八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十九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二十烷基-十二烷基甲基氧化胺等。
在FG由通式(319)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6~10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8~6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0~40的有机残基的化合物。
在FG由通式(314)~(319)表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FG由通式(316)及(318)表示的表面活性剂是较优选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的合计,通常以0.0001~50重量%的范围包含上述化合物(III),优选以0.001~2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以0.01~10重量%的范围包含上述化合物(III)。将以这样的范围包含有化合物(III)的组合物聚合,由此来自上述化合物(I)的亲水基团得以容易地在固化物的表面浓缩,例如,固化物为单层膜时,亲水基团容易在其表面上倾斜。
·其他成分
上述第二方法中使用的混合物中,除了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上述交联单体(II)、上述表面活性剂(III)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并用具有硅氧烷键、并且分子量为200~1000,000的化合物(IV)(其中,不具有聚合性碳碳双键,且与化合物(I)及(II)不同。)。通过在组合物中含有这样的化合物(IV),可降低组合物的与外界气体接触的表面处的表面能,从而可提高由组合物得到的固化物(例如,单层膜)的流平性(表面平滑性)。
上述化合物(IV)中,优选下述通式(200)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8]
上述式(200)中,L和M为单元比(摩尔比),L表示0~0.99,M表示0.01~1.00,并且满足L+M=1.00。N为用带有下标L及M的方括号括起来的2种基团的总数,表示1~10000的整数。p表示1~30的整数。q及r各自独立地表示0~10000的整数。R4~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苯基。
上述式(200)中,a1、a2及a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苯基、与a5键合的化学键、或与a3键合的化学键,但a1、a2及a4为化合物(IV)的末端时,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苯基。
上述式(200)中,a3及a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苯基氧基、与a1键合的化学键、与a2键合的化学键、或与a4键合的化学键,但a3及a5为化合物(IV)的末端时,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或苯基氧基。
作为上述通式(200)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缩聚物;
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乙烯氧基)丙基-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丙基-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丁烯氧基)丙基-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己烯氧基)丙基-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聚(丙烯氧基)聚(乙烯氧基)丙基-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缩聚物等。
上述化合物(IV)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的合计,通常以0.0001~50重量%的范围包含选自上述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通过以这样的范围包含化合物(III)或化合物(IV),可以提高由组合物得到的固化物的亲水性并提高流平性(表面平滑性)。
对于上述的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而言,存在添加量越多,流平性越提高的倾向,但若过多,则有时得到的固化物的透明性降低。因此,从在维持高透明性的情况下使流平性提高的方面考虑,相对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的合计,优选以0.001~2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以0.01~10重量%的范围包含选自上述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从在维持亲水性和透明性的同时使流平性提高的方面考虑,并用上述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也是优选方案之一。
上述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均被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时,相对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的合计,优选以0.001~2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以0.01~10重量%的范围包含上述化合物(III)。
上述化合物(III)及化合物(IV)均被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时,相对于化合物(I)及化合物(II)的合计,优选以0.001~1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以0.005~5重量%的范围包含上述化合物(IV)。
上述第二方法中使用的混合物中,除了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上述交联单体(II)、上述表面活性剂(III)及作为选择性成分的上述化合物(IV)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与可在上述第一方法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各种添加剂。
此外,由于上述第二方法中使用的上述混合物除了化合物(I)及化合物(II)以外还含有化合物(III),因此即使其混合物中不含溶剂,也能以亲水基团在表面上偏析的固化物的形式得到丙烯酸树脂膜(Xm1)。然而,若考虑由混合物制作固化物(例如,单层膜)时的操作性等,则上述第二方法中使用的上述混合物中也可含有溶剂。
这里,作为可在上述第二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只要能得到表面为亲水性的固化物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与在上述第一方法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高极性溶剂,或者,也可以为这样的高极性溶剂与低极性的溶剂的混合物,可以考虑化合物(I)、化合物(II)、及化合物(III)的溶解性等而使用适当的溶剂。
但是,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单体组合物中含有的构成成分反应、或者与该构成成分形成盐等相互作用过强的溶剂、及沸点过高的溶剂(例如,沸点超过200℃的溶剂)是不理想的。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乙基-乙醇胺、N-(2-乙基己基)乙醇胺、N-丁基-二乙醇胺、N-己基-二乙醇胺、N-月桂基-二乙醇胺、N-鲸蜡基-二乙醇胺等具有羟基乙基氨基结构的乙醇胺系化合物〔NRaRb(CH2CH2OH):Ra及Rb独立地为氢、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或CH2CH2OH基。〕存在以下倾向:容易与化合物(I)中含有的亲水基团相互作用,例如,容易与以磺酸基为代表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形成盐或接近盐的形式,且由于难以蒸发,因此即使想从涂布后的混合物中除去溶剂,也难以向与外界气体接触的表面移动而残留在内部。因此,存在化合物(I)中含有的亲水基团向涂布物的与外界气体接触的表面的倾斜(集中化)难以发生的倾向。由此,上述乙醇胺系化合物作为溶剂是不理想的。
在上述第二方法中,可进行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上述交联单体(II)及上述表面活性剂(III)等的混合物的工序。
作为供给至该涂布的基材,可举出与可在上述第一方法中使用的基材同样的基材,即,例如与下文所述的“基材”的项中记载的基材同样的基材。
关于涂布的方法及条件,与上述第一方法的情况相同,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方法及条件。
此外,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上述溶剂的上述混合物的情况下,在向基材涂布后,有时进行溶剂的蒸发,关于进行此时的蒸发的条件,也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条件。
利用上述第二方法的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2)的制造中,对于聚合而言,与上述第一方法同样地可利用例如加热、光等的放射线照射等来进行。对于进行聚合的具体条件,可适当使用现有已知的条件。
《丙烯酸树脂膜(Xm0)》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作为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特别优选使用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1)及(Xm1-2)等作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倾斜了的膜的“丙烯酸树脂膜(Xm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为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以外的丙烯酸树脂膜(以下,称为丙烯酸树脂膜(Xm0))。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0)的典型例,可举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与距表面的深度无关的均匀的丙烯酸树脂膜(以下,有时也称为“均匀丙烯酸树脂膜”。)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如下文所述的实施例3-1~3-3所示,即使将这样的丙烯酸树脂膜(Xm0)用作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而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实际上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也能具有优异的滑动性。
这里,丙烯酸树脂膜(Xm0)只要不属于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则可以是任意的丙烯酸树脂膜,例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膜(Xm0-1)或丙烯酸树脂膜(Xm0-2),丙烯酸树脂膜(Xm0-1)是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与上述交联单体(II)中的任意一者和高极性溶剂的混合物,并使该高极性溶剂的至少一部分蒸发,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树脂膜(Xm0-2)是在基材上涂布含有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与上述交联单体(II)中的任意一者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并将其聚合而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为了与“丙烯酸树脂膜(Xm1)”区分,有时将这样的丙烯酸树脂膜(Xm0)以也包括不属于上述“均匀丙烯酸树脂膜”的丙烯酸树脂膜的形式称为“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这里,作为“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的典型例,当然可举出上述“均匀丙烯酸树脂膜”。
<化合物(A)>
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A)为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的化合物。
即,化合物(A)也可以看作是下述化合物:其为由化合物(A0)和氨基硅氧烷形成的鎓化合物,所述化合物(A0)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1个以上的来自化合物(A0)的该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这里,本说明书中,所谓“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是指氨基硅氧烷的对应鎓离子,具体而言,是指构成氨基硅氧烷的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被质子化而生成的鎓离子。
通过使用这样的具有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化合物(A)对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等上述“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中的滑动性优异。换言之,本发明中,“化合物(A)”作为用于对上述“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赋予滑动性等特性的表面处理剂而发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多个阴离子性亲水基团时,其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全部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
这里,作为化合物(A)所具有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可举出选自磺酸基、羧基或磷酸基中的亲水性的官能团,其中,特别优选表面的亲水性提高的磺酸基。
此外,作为化合物(A)可具有的聚合性碳碳双键,例如,可举出选自(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胺基、烯丙基、乙烯基、或异丙烯基中的自由基聚合性的官能团。
氨基硅氧烷
本发明中,构成化合物(A)的氨基硅氧烷是在硅氧烷中具有氨基的物质,其在化合物(A)中以与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形成鎓离子盐的状态存在。
这里,本发明中,氨基硅氧烷优选分子量在100~1,000,000的范围内,更优选分子量在200~100,000的范围内。并且,在分子量为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中,进一步优选下述通式(a1)~(a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1):
[化学式11]
(上述式(a1)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00表示0~100的整数。n02表示0~2的整数,n13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2+n13=3。#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通式(a2):
[化学式12]
(上述式(a2)中,R1~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110表示1~1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12表示1~2的整数,n01表示0~1的整数,满足n01+n12=2。#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此外,上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不包括上述式(a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3):
[化学式13]
(上述式(a3)中,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表示0~2的整数,n12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1+n12=3。此外,n01彼此及n1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优选的化合物(A)的例子
在化合物(A)中,作为比较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下述通式(A1)~(A6)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1):
[化学式14]
(上述式(A1)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2):
[化学式15]
(上述式(A2)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n110表示1~10的整数。);
通式(A3):
[化学式16]
(上述式(A3)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4):
[化学式17]
(上述式(A4)中,D2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胺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a及b各自独立地表示1或2的整数,满足a+b=3。a为2时,D2彼此、R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为2时,O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表示0或1。);
通式(A5):
[化学式18]
(上述式(A5)中,D3、R3及SO3SiA是与上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k表示0~10的整数,l及m独立地表示1~11的整数。其中,k+l+m=6+2n。n表示0~3的整数。当l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k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m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A6):
[化学式19]
(上述式(A6)中,D3、R3及SO3SiA是与上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表示0~6的整数,q及p独立地表示1~7的整数,为p+q+r=8的整数。p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里,作为上述化合物(A1),可优选举出下述通式(A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0]
(上述式(A7)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胺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NH-、及-NCH3-,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v及y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w表示0或1(其中,当v或y的任一个为0时,w也为0。)。x表示0~10的整数。当v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y为2以上时,R3彼此、R4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x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化合物(A’)>
本发明中,利用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可在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这里,在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表面处理而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防污性、防雾性优异。
该化合物(A’)也可以看作是下述化合物:
化合物(A0’)的对应阴离子与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阳离子形成了离子对而成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A0’)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1个以上的该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与该阳离子形成了离子对。
另外,若换个角度来看,除了代替化合物(A)中的所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而与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胺离子(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阳离子形成离子对以外,化合物(A’)也可以说是与化合物(A)对应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A’)的具体例,可举出在上述式(A1)~(A6)中代替SiA表示的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而具有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阳离子的对应化合物。
这里,本说明书中,所谓“胺离子”,为来自伯胺、仲胺、叔胺的一价阳离子。
此外,所谓“除上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是指,这样的“胺离子”中不属于上述“化合物(A)”的项中所述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的胺离子。
本发明中,构成化合物(A’)的化合物(A0’)与构成上述化合物(A)的化合物(A0)可以是同一化合物,或者也可以互不相同。
在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表面处理时,就化合物(A’)相对于化合物(A)的比例而言,只要含有化合物(A)且能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相对于化合物(A)的重量而言,化合物(A’)的量例如为100倍以下,优选为10倍以下,更优选为4倍以下。本发明的典型的方案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A’)的配合比以重量比计,为约99:1~1:99的范围,优选为80:20~10:9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60:40~20:80的范围,最优选为50:50~20:80的范围。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形态>
由于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是利用上述化合物(A)对上述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因此具有与用作基底的固化物(X)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与固化物(X)同样地,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也同样只要具有至少1个表面则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膜状,可以是板状,或者也可以是块状。此外,也可以为作为最终成型物所应该具有的规定的形状。其中,本发明的典型的方案中,作为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形状优选采用的是膜状的形态。即,本发明的优选的方案中,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即,具体而言,为使用上述化合物(A)对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本说明书中,也称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其中,特别优选采用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作为由用作原料的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而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以下,称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1)”)。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最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具有作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的形态。
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化合物(A)进行的表面处理,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表面的滑动性等优异。这样的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可以以其自身的形式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适当的基材组合而形成层叠体。
即,本发明的层叠体包含基材和上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
基材
作为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基材,例如,可举出由玻璃、二氧化硅、金属、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形成的基材,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氯乙烯树脂、有机硅树脂、纸、纸浆(pulp)等有机材料形成的基材,及在由这些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形成的基材的表面上实施了涂覆而得到的具有涂料固化物层的基材等。
另外,根据需要,出于将基材表面进行活化的目的,也可对这些基材表面实施电晕处理、臭氧处理、使用了氧气或氮气等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辉光放电处理、利用化学药品等进行的氧化处理、火焰处理等物理或化学处理。另外,也可代替这些处理进行下述处理或除了这些处理之外还进行下述处理:底漆处理(primer treatment)、底涂处理(undercoating treatment)、锚涂处理(anchor coating treatment)。
作为上述底漆处理、底涂处理、锚涂处理中使用的涂层剂(coating agent),例如,可使用将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乙烯及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或其共聚物或改性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等树脂作为漆料(vehicle)的主成分的涂层剂。作为上述涂层剂,可以使用溶剂型涂层剂、水性型涂层剂中的任一种。
在这些涂层剂中,优选改性聚烯烃系涂层剂、乙基乙烯醇系涂层剂、聚乙烯亚胺系涂层剂、聚丁二烯系涂层剂、聚氨酯系涂层剂;
聚酯系聚氨酯乳液涂层剂、聚氯乙烯乳液涂层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乳液(acrylic emulsion)涂层剂、聚硅氧烷丙烯酸乳液涂层剂、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乳液涂层剂、丙烯酸乳液涂层剂;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latex)涂层剂、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胶乳涂层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涂层剂、氯丁二烯胶乳涂层剂、聚丁二烯胶乳的橡胶系胶乳涂层剂、聚丙烯酸酯胶乳涂层剂、聚偏二氯乙烯胶乳涂层剂、聚丁二烯胶乳涂层剂、或由这些胶乳涂层剂中含有的树脂的羧酸改性物胶乳或分散体(dispersion)形成的涂层剂。
这些涂层剂可利用例如凹版涂布法、逆转辊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吻合涂布法等来涂布,在基材上的涂布量在干燥状态下通常为0.05g/m2~5g/m2
这些涂层剂中,更优选聚氨酯系涂层剂。聚氨酯系的涂层剂是在该涂层剂中含有的树脂的主链或侧链上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涂层剂。聚氨酯系涂层剂例如是包含使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丙烯酸多元醇等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的涂层剂。
这些聚氨酯系涂层剂中,将缩合系聚酯多元醇、内酯系聚酯多元醇等聚酯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混合而得到的聚氨酯系涂层剂由于密合性优异而优选。
对于将多元醇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混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而且对配合比也没有特别限制,但若异氰酸酯化合物过少,则有时引起固化不良,因此,多元醇化合物的OH基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NCO基以当量换算计优选为2/1~1/40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的基材中,也可以包括上述表面活化处理后的基材面。
〔制造方法〕
上述的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是利用上述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作为这样的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例子,可举出在上述“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项中提到的物质。
这里,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具有作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的形态时,即,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为上述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时,这样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利用上述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即,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中膜状的固化物)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
这里,采用丙烯酸树脂膜(Xm)作为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时,上述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可通过例如包括下述工序(S1)的制造方法得到:
(S1)利用上述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
这在采用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及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0)中的任一种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的情况下均是同样的。
其中,本发明中,上述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法优选进一步包括下述工序(S0)及(S2)。
(S0)在基材上形成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的工序;
(S2)将通过上述工序(S1)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从所述基材剥离的工序。
即,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中,上述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方法包括上述工序(S0)、(S1)及(S2)。特别地,使用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时,通过如上所述地包括工序(S0)、(S1)及(S2),能更确实地将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制成与所述基材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该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是优选的。这里,工序(S2)可利用现有已知的手法适当地进行。
另一方面,包含基材和上述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层叠体可通过包括上述工序(S0)及(S1)的制造方法而得到。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包括上述工序(S0)及(S1)而不进行上述工序(S2)的制造方法来得到层叠体,或者,也可以在进行了上述工序(S0)、(S1)及(S2)的基础上,将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贴附或层叠于其他基材上,由此得到层叠体。即,将构成上述层叠体的基材作为基材(Sb1)、将上述工序(S0)中丙烯酸树脂膜(Xm)的形成中使用的基材作为基材(Sb0)时,基材(Sb1)可以是基材(Sb0)本身,或者也可以与基材(Sb0)不同。
以下,进一步具体说明工序(S0)及(S1)。
工序(S0)
本发明中,工序(S0)是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的工序。这里,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中,工序(S0)不是必须的工序,但优选包括工序(S0)。
这里,本发明中,作为特别优选的丙烯酸树脂膜(Xm),可举出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这样的丙烯酸树脂膜(Xm1)可通过在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项中提到的方法形成。
该方案中,工序(S0)具体而言以工序(S0-1)的方式进行,
工序(S0-1):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工序,其中,丙烯酸树脂膜(Xm1)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
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也就是说,得到的丙烯酸树脂膜(Xm1)的与该基材(即,基材(Sb0))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该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这里,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制造可以按照上述第一方法进行,或者也可以按照上述第二方法进行。其中,如上所述,溶剂的使用不是必须的,且能稳定地进行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形成,从这方面考虑,优选按照上述第二方法进行。
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的形成中可使用的基材的具体例,如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项中所述,可举出与上述“基材”的项中提到的基材同样的基材。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以外的丙烯酸树脂膜(即,丙烯酸树脂膜(Xm0))而言,只要不生成属于丙烯酸树脂膜(Xm1)的丙烯酸树脂膜,则可通过现有已知的适当的制造方法得到。例如,除了使用上述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单体(I)和上述交联单体(II)中的仅任意一方以外,可使用与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同样的制造方法来得到。
工序(S1)
本发明中,工序(S1)是利用上述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可以是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也可以是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0))的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通过该工序(S1),使构成丙烯酸树脂膜(Xm)的丙烯酸树脂发生基于化合物(A)的接枝反应,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这里,本发明中,优选在工序(S1)之前进行上述工序(S0)。
这里,本发明中,作为特别优选的丙烯酸树脂膜(Xm),可举出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丙烯酸树脂膜(Xm1)为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因此,将丙烯酸树脂膜(Xm1)用作丙烯酸树脂膜时,工序(S1)中的利用上述化合物(A)的处理是针对丙烯酸树脂膜(Xm1)中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的该表面进行的。
换言之,该方案中,工序(S1)具体而言以工序(S1-1)的方式进行,
工序(S1-1):利用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1)的所述表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这里,供于工序(S1)的丙烯酸树脂膜(Xm1)中,上述Sa/Da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对于上限没有限制,通常为20以下。此外,本发明中,丙烯酸树脂膜(Xm1)的Sa/Da是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处理之前的值。如下文所述,当在未完成聚合的状态下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处理时,Sa/Da是该未完成聚合的状态下的值。
即使将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及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0)中的任一者用作丙烯酸树脂膜(Xm)的情况下,本发明中进行的工序(S1)的处理也通常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丙烯酸树脂膜(Xm)表面上,涂布加入了化合物(A)、溶剂、及根据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匀涂剂)的溶液,将溶剂干燥后,进行放射线照射或加热来进行接枝化反应,最后,通过洗涤等来除去未参与接枝反应的化合物(A)。当进行上述溶液的涂布时,可预先对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照射放射线等而产生自由基,然后涂布上述溶液,也可在制造上述丙烯酸树脂膜(Xm)时预先形成未完成聚合的状态,然后涂布上述溶液。为了形成未完成聚合的状态,例如可通过将放射线量抑制为适当地少于完全固化的情况下的放射线量的程度来实现。
通常,(甲基)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度可由残留的(甲基)丙烯酸类基团((meth)acrylic group)的量计算,残留的(甲基)丙烯酸类基团可通过利用IR对>C=CH2峰(808cm-1)进行分析而定量。
一般地,对于(甲基)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度大约为10mol%以下,尤其是聚合度为3mol%这样的明显低的状态的膜而言,存在下述不理想的倾向:在接枝处理时被处理的丙烯酸树脂膜(Xm)有时损坏;且/或具有在膜表面及膜表面附近的内部倾斜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亲水性的(甲基)丙烯酸酯有时由于接枝处理液而溶出等。相反地,对于与通常的放射线聚合同等程度地进行聚合、聚合度例如为超过60mol%这样的聚合度较高状态的膜而言,存在因表面及表面附近的内部的聚合物自由基浓度降低而导致接枝化率降低(接枝量降低)的倾向,不理想。
因此,构成进行接枝处理的丙烯酸树脂膜(Xm)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度,即,进行接枝处理的丙烯酸树脂膜(Xm)的(甲基)丙烯酸类基团聚合度优选约为3~60mol%,更优选为20~60mol%,进一步优选为35~55mol%。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溶剂,从溶解性方面考虑,优选极性高的溶剂,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IPA)、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单甲基醚(EGM)、1,2-丙二醇单甲基醚(EGM)等醇,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含氮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环丁砜等含硫溶剂,水,及它们的混合溶剂等。其中,优选使用溶解性较高的醇、水、及它们的混合溶剂。还进一步考虑安全性方面时,更优选乙醇、水、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被溶解在溶剂中的化合物(A)的浓度根据选择的溶剂的不同而不同,但大致为0.001wt%~饱和溶解度。优选为0.01~50wt%,更优选为0.01~20wt%,进一步优选为0.1~10wt%。
这里,含有化合物(A)的溶液中,可根据需要配合上述化合物(A’)。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表面处理时,若使用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溶液作为含有化合物(A)的溶液,则可得到防污性、防雾性优异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该情况下,化合物(A)与化合物(A’)的配合比可以为上述“化合物(A’)”的项中提到的比例。
根据需要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均化剂)主要是出于防止涂布液的收缩的目的而添加的。例如,可举出烷基羧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羧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羧酸盐类,烷基苯磺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烷基萘磺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烷基萘磺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甲醛缩聚物、三聚氰胺磺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甲醛缩聚物、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α-烯烃磺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N-酰基磺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磺酸盐类,磺化油、烷基硫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烷基醚硫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烷基酰胺硫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硫酸酯盐类,烷基磷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烷基芳基醚磷酸及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等磷酸酯盐类,脂肪族胺盐、季铵盐、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吡啶鎓盐、咪唑啉鎓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羧基甜菜碱、氨基羧酸盐、咪唑啉甜菜碱、卵磷脂、烷基氧化胺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类;
聚氧乙烯烷基及芳基醚、聚氧丙烯烷基及芳基醚、多元醇酯的聚氧乙烯烷基及芳基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脂肪族烷醇酰胺、聚氧乙烯脂肪族酰胺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IC公司制MEGAFACE、三菱Materials电子化成公司制EFTOP、旭硝子公司制SURFLON、NEOS公司制Ftergent、DAIKIN工业公司制UNIDYNE、住友3M公司制Fluorad、Du Pont公司制Zonyl等氟系表面活性剂,共荣社化学制AQUALEN 8020、AQUALEN HS-01、AQUALEN SB-630、POLYFLOWKL-100、POLYFLOW KL-800、POLYFLOW WS-30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等。这些之中,较优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
相对于化合物(A)和溶剂的合计量,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大致为0.0001~20wt%、优选为0.001~10wt%、进一步优选为0.01~5wt%的范围。
含有化合物(A)的本发明的处理液中,除了化合物(A)、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均化剂)之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例如,还可包含UV聚合引发剂、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UV吸收剂、HALS、填料等多种有机化合物以及无机化合物。
作为涂布包含化合物(A)的本发明的处理液的方法,例如,可举出浸涂法、浇涂法、喷涂法、棒涂法、凹版涂布法、逆转辊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吻合涂布法、旋涂法等多种方法,可根据形状等适当选择。
涂布后的溶剂干燥可利用自然干燥、空气枪、电风扇、干燥机、或烘箱等多种方法进行,但倾向于优选使用烘箱。使用了烘箱的情况下的干燥条件为,大致在30~120℃的范围内例如进行1分钟~10小时。但溶剂干燥并非必须,例如,可以同时进行溶剂干燥和接枝化反应,也可以不进行溶剂干燥地进行接枝化反应。
当利用放射线照射将化合物(A)接枝于丙烯酸树脂膜时,优选使用电子束或200~400nm的范围的UV(紫外线),大致用100~5000mJ/cm2的辐射能量进行接枝化。
当利用热来进行接枝化反应时,于大致30~250℃的范围加热0.1~24小时来进行。
在接枝反应后进行的处理膜(改性丙烯酸树脂膜)的洗涤,是为了将未参与接枝反应的化合物(A)从处理膜(改性丙烯酸树脂膜)中除去而进行的,优选使用水或醇等高极性溶剂。
如上所述,通过用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进行接枝处理,可得到滑动性及透明性优异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尤其是将丙烯酸树脂膜(Xm1)用作丙烯酸树脂膜(Xm)时,以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1)的形式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也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另外,通过在上述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利用化合物(A)的表面处理,得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还能具有防污性等。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层叠体而言,由于包含这样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因此也能同样地具有优异的滑动性及透明性等。这里,得到具有丙烯酸树脂膜(Xm1)作为丙烯酸树脂膜(Xm)的层叠体时,为了能充分地具有效果(即,具有优异的滑动性及透明性、以及一定的亲水性),优选构成层叠体的丙烯酸树脂膜(Xm1)为与构成层叠体的基材(即,基材(Sb1))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该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
对于这样的层叠体而言,可以通过在进行上述工序(S2)后,在丙烯酸树脂膜(Xm1)中的存在有基材(Sb0)的面上贴附或层叠有别于基材(Sb0)的其他基材(Sb1)而得到,或者也可以使用不进行上述工序(S2)的制造方法而得到。本发明中,优选使用不进行上述工序(S2)的制造方法来得到层叠体,该情况下,基材(Sb0)直接构成基材(Sb1)。
〔用途〕
上述的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的滑动性优异,尤其是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滑动性优异。因此,本发明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可以以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或其层叠体形式优选用于眼镜片、太阳镜、护目镜、相机镜头、读取物镜、菲涅耳透镜、棱镜镜片(prismatic lenses)、及双凸透镜等透镜用途、触摸屏、显示面板等显示器装置用途、防飞散膜、橱窗用膜、装饰膜、窗膜等膜用途、镜子、玻璃板、透明塑料板等透明材料用途等各种用途。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被膜的物性评价如下所述地进行。
<丙烯酸树脂膜(被接枝的树脂膜)的聚合度的测定>
首先,用棒涂机#02将制备成固态成分为20wt%的丙烯酸树脂系涂层溶液涂布至基材硅晶片上,并于60℃用热风干燥机干燥2分钟。接着,利用FT-IR对UV照射前后的测定样品进行分析,并将相对于基峰(1730cm-1)的UV照射前后的808cm-1处的>C=CH2峰强度比(基线法)代入以下的计算式中,由此算出聚合度。
聚合度(mol%)=(UV照射前的峰强度比-UV照射后的峰强度比)/UV照射前的峰强度比×100
<阴离子及阳离子浓度比的测定>
如图1所示的试样制备那样,将样品倾斜地切割,并用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对上述外表面的阴离子浓度(Sa)和上述中间位置的阴离子浓度(Da)进行测定,根据其值求出与外界气体接触的膜的外表面和、膜的内表面与外表面的中间位置的阴离子浓度比(Sa/Da)。
(分析装置和测定条件)
TOF-SIMS:ION·TOF公司制TOF-SIMS5
1次离子:Bi3 2+(加速电压25kV)
测定面积:400μm2
测定中使用电荷补偿用中和枪
(试样制备等)
如图1所示那样,对于在基材10的表面上设置有涂层20的样品,朝向切削方向30进行精密倾斜切削,然后切出10mm×10mm左右的大小,使网眼对着测定面,固定于样品架,在与外界气体接触的涂层表面40及作为膜的内部的涂层内部50(1/2膜厚的位置、与基材10接触的涂层的内表面),用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测定了阴离子浓度。
(评价)
评价使用以下的计算式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各测定点的离子浓度使用了相对强度(相对于总检测离子)。
Sa/Da(阴离子浓度比,倾斜度)=涂层表面40处的阴离子浓度/涂层20的1/2膜厚的位置处的阴离子浓度
<水接触角的测定>
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的水接触角测定装置CA-V型,对于1个样品测定3处,将这些值的平均值作为水接触角的值。
<雾度的测定>
使用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的雾度计NDH2000,对于1个样品测定4处,将这些值的平均值作为雾度的值。
<密合性的评价>
通过棋盘格剥离试验进行评价。
<防污性的评价>
用ZEBRA(株)制的油性记号笔“McKee极细”(黑,型号MO-120-MC-BK)作标记,在其上滴水滴,放置30秒,用纸巾擦拭。将标记能被拭去的情况记为○,将标记不能被拭去而残留的情况记为×。
<呼气防雾性的评价>
将未因呼气而起雾的情况记为○,将起雾的情况记为×。
<动摩擦系数的测定>
在砝码与试验样品表面之间铺上布(东丽(株)制的TORAYSEE、或旭化成(株)制的BEMCOT(注册商标)M-3II中的任一种),按照ASTM D1894进行评价试验。
·负荷:199g
·试验宽度:30mm
·试验速度:200mm/分钟
·试验环境:23℃-50%RH
〔实施例1-1〕
(聚合性组合物1的制备)
按照下述表1的配合比,制备了固态成分为80wt%的均匀的聚合性组合物1。需要说明的是,该聚合性组合物1的制备中使用的下述表面活性剂(PELEX TR)以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为主成分。
[表1]
聚合性组合物1(固态成分80wt%)
[化学式26]
(涂层溶液1的制备)
按照下表2,制备了固态成分为40wt%的涂层溶液1。
[表2]
涂层溶液1
(接枝用倾斜膜的形成: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以下有时称为“深部”)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膜的形成)
用旋涂机(以500rpm滴下,以4000rpm×40秒延伸,干燥成2μm)将涂层溶液1于室温(26℃-20%RH)涂布至用作基材的聚碳酸酯制片材(以下简称为PC板。)上,并用热风干燥机于60℃干燥2分钟。
接着,使其从UV输送机(Fusion UV Systems·Japan株式会社,无电极放电灯H灯泡240W/cm,输出30%,高度65mm,输送机速度30m/分钟)中通过1次(照度25mW/cm2,累积光量6mJ/cm2,250~445nm UV测定器UV Power Puck),在PC板上形成膜厚2μm的倾斜膜。该涂层膜的丙烯酸类基团的聚合度为46mol%,此外,进行了物性测定及基于TOF-SIMS的分析。将结果示于表3。
需要说明的是,该倾斜膜相当于本发明中所谓的丙烯酸树脂膜(Xm1)。
[表3]
(接枝处理液的制备)
作为用于接枝处理的混合液,将接枝处理液ATBS-1、ATBS-2、ATBS-n分别按照表4-1~表4-3记载的配合进行制备。
需要说明的是,接枝处理液ATBS-1及ATBS-2相当于本发明中所谓的化合物(A),接枝处理液ATBS-n相当于本发明中所谓的化合物(A’)。
[表4-1]
接枝处理液ATBS-1(固态成分25wt%,pH=7.0)
[化学式27]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28]
[表4-2]
接枝处理液ATBS-2(固态成分25 wt%,pH=7.3)
[化学式2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0]
[表4-3]
接枝处理液ATBS-n(固态成分27wt%,pH=7.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1]
(接枝处理)
用喷枪(气压1.5Kgf/cm2)将接枝处理液ATBS-1涂布于上述得到的接枝用倾斜膜的表面,并于室温静置1分钟,然后,使其从UV输送机(Fusion UV Systems·Japan株式会社,无电极放电灯H灯泡,输出100%,高度65mm,输送机速度5m/分钟)中通过1次(照度1400mW/cm2,累积光量1800mJ/cm2,250~445nmUV测定器UV Power Puck),在进行涂层膜表面的接枝处理的同时,使膜完全固化。最后,在流水下对其表面进行擦洗,并用空气枪进行干燥,然后用TORAYSEE(东丽)对其表面轻轻擦拭,完成被膜(测定样品)。
将以这种方式得到的测定样品供于各种试验中。将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1-2~1-3〕
除了将接枝处理液由ATBS-1变更为ATBS-1与ATBS-n的混合物(ATBS-1与ATBS-n的配合比记载于表5中)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1-4〕
除了将接枝处理液由ATBS-1变更为ATBS-2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5。
〔实施例1-5~1-6〕
除了将接枝处理液由ATBS-1变更为ATBS-2与ATBS-n的混合物(ATBS-2与ATBS-n的配合比记载于表5中)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5。
〔比较例1-1〕
除了将接枝处理液由ATBS-1变更为ATBS-n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5。
〔比较例1-2〕
不进行接枝处理液的涂布,与实施例1-1同样地再次进行UV照射。即,在本比较例中,对基材PC(聚碳酸酯)仅进行接枝用倾斜膜的形成,不进行接枝处理。
将结果示于表5。
〔比较例1-3〕
将基材PC(聚碳酸酯)中的试验结果示于表5。
[表5]
实施例1-1~1-6及比较例1-1~1-3的试验结果
〔实施例2-1~2-9〕
(接枝溶液的制备)
实施例2-1至2-9中,分别按照表6-1~6-9中记载的配合进行反应混合液的制备,最后用5μm的过滤器过滤,将滤液作为接枝处理液使用。
[表6-1]
实施例2-1:接枝处理液SPA
*SPA:丙烯酸3-磺基丙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2]
[表6-2]
实施例2-2:接枝处理液SPDA
*SPDA-K:2,2-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酸-3’-磺基丙酯钾盐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3]
[表6-3]
实施例2-3:接枝处理液AS
*AS-Na:烯丙基磺酸钠盐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4]
[表6-4]
实施例2-4:接枝处理液VS
*VS:乙烯基磺酸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5]
[表6-5]
实施例2-5:接枝处理液STS
*STS-Na·H2O:苯乙烯磺酸钠盐水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6]
[表6-6]
实施例2-6:接枝处理液AA
*AA:丙烯酸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7]
[表6-7]
实施例2-7:接枝处理液P-1A
*P-1A:丙烯酰基氧基乙基磷酸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8]
[表6-8]
实施例2-8:接枝处理液MPS
*MPS-Na:巯基丙基磺酸钠盐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39]
[表6-9]
实施例2-9:接枝处理液HNDS
*HNDS-K:7-羟基-1,3-萘二磺酸二钾盐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接枝处理液的制备而在体系内生成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化学式40]
(接枝处理)
使用按照表6-1~6-9中记载的配合而分别制备的接枝处理液,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试验。将结果示于表7。
[表7]
实施例2-1~2-9的试验结果
〔实施例3-1~3-3〕
加入8.0g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简称A-9530。)、0.24g作为UV聚合引发剂的DAROCUR 1173(BASF)、及12.0g作为溶剂的PGM并混合溶解,得到固态成分为40wt%的涂层溶液2。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对得到的涂层溶液2进行涂布、干燥及UV照射,使其在基材PC板上形成膜厚为2μm的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反应率12mol%)。该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相当于本发明中所谓的丙烯酸树脂膜(Xm0)。
接着,与实施例1-1~1-3同样地对上述的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进行接枝处理。即,在实施例3-1至3-3中,除了代替实施例1-1中得到的接枝用倾斜膜而使用上述非倾斜丙烯酸树脂膜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1~1-3同样地进行接枝处理。
将结果示于表8。
〔比较例3-1〕
不进行接枝处理液的涂布,与实施例1-1同样地再次进行UV照射。将结果示于表8。
[表8]
实施例3-1~3-3及比较例3-1的试验结果
〔制造例4-1〕
眼镜透镜的制作
将50.6g三井化学制MR-8ATM、23.9g MR-8B1TM、25.5g MR-8B2TM、0.035g二丁基二氯化锡、1.5g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公司制、商品名BIOSORB583)、0.1g内部脱模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MR用内部脱模剂)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
于400Pa的减压下经1小时对该均匀溶液进行脱泡,然后用1μmPTFE制的过滤器过滤,将滤液注入至由玻璃模具和胶带构成的型模中。将注入有液体的型模投入聚合炉中,由25℃经21小时缓缓升温至120℃使其固化。
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将胶带和玻璃模具从型模上剥离,并取出内部的塑料透镜,另外,出于消除应变的目的,将其再次于120℃加热2小时,并缓慢冷却至室温。由此得到的MR-8TM塑料透镜的折射率(ne)为1.60,阿贝数(νe)为40,比重为1.29,耐热性为90℃以上,作为眼镜用塑料透镜具有适当的物性。
[实施例4-1]
底漆用组合物-100的制备
将40g TAKELAC A315(三井化学制)、4.0g TAKENATE A10(三井化学制)、836g 2-戊酮、132mg二月桂酸二辛基锡混合,得到底漆用组合物-100。
涂层用组合物-101的制备
将225g聚合性组合物1(固态成分80wt%)、100g 1-甲氧基-2-丙醇、125g甲醇、5.0g DAROCUR1173混合,得到涂层用组合物-101。
接枝处理液-102的制备
向9.0g固态成分为25wt%的接枝处理液ATBS-n中加入1.0g固态成分为25wt%的接枝处理液ATBS-1并进行搅拌,得到25wt%的ATBS-1/ATBS-n=1/9的接枝处理液-102。
向基材的涂布
利用浸涂机将上述得到的底漆用组合物-100以提起速度(1.0mm/s)涂布于上述制造例4-1中得到的MR-8TM眼镜透镜的表面上,并用烘箱于110℃固化1小时。接着,利用浸涂机将涂层用组合物-101以提起速度(10mm/s)涂布于固化有底漆用组合物-100的MR-8TM眼镜透镜上,并用烘箱于60℃干燥3分钟。然后,对眼镜透镜的每个表面(共计2次)照射累积光量为22mJ/cm2、照度为96mW/cm2的紫外线(照度30%,输送机速度30m,高度70mm),使涂层用组合物-101半固化。进而,以0.1MPa的压力将接枝处理液-102喷雾涂布至半固化后的涂层用组合物-101表面,并静置1分钟,然后,对眼镜透镜的每个表面(共计2次)照射累积光量为789mJ/cm2、照度为721mW/cm2的紫外线(照度100%,输送机速度5m,高度70mm),从而进行涂膜固化。最后,在流水下对涂布表面进行擦洗,并用空气枪干燥,用TORAYSEE(东丽(株))将表面轻轻擦拭,从而得到滑动性优异的防雾眼镜透镜。
得到的亲水涂层MR-8TM眼镜透镜(层叠体)透明,且亲水性高,防雾及防污性、滑动性优异。
将结果示于表9。
[表9]
实施例4-1
基材 MR-8
接触角(°) 13
动摩擦系数(TORAYSEE) 0.4
防雾性
防污性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材
20:涂层
30:切削方向
40:涂层表面
50:涂层内部。

Claims (14)

1.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是使用化合物(A)对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其中,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氨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1,000,0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分子量为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是选自下述通式(a1)~(a3)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
通式(a1):
[化学式1]
所述式(a1)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00表示0~100的整数,n02表示0~2的整数,n13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2+n13=3,#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通式(a2):
[化学式2]
所述式(a2)中,R1~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110表示1~1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12表示1~2的整数,n01表示0~1的整数,满足n01+n12=2,#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此外,所述式(a2)表示的化合物不包含所述式(a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3):
[化学式3]
所述式(a3)中,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n01000表示0~1000的整数,n010表示0~10的整数,n01表示0~2的整数,n12表示1~3的整数,满足n01+n12=3,此外,n01彼此及n1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1及#2表示化学键,#1与#2键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在化合物(A’)的共存下进行所述表面处理,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
1个以上的与选自由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及除所述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以外的胺离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化合物(A)是选自通式(A1)~(A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
通式(A1):
[化学式4]
所述式(A1)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且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2):
[化学式5]
所述式(A2)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n110表示1~10的整数;
通式(A3):
[化学式6]
所述式(A3)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仅当q为1时)、(甲基)丙烯酰胺基(仅当q为1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且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q表示0或1;
通式(A4):
[化学式7]
所述式(A4)中,D2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硫基、(甲基)丙烯酰胺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是碳原子数为1~100的主链且其中可以含有选自芳香环、脂肪族环状基团、醚基、及酯基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a及b各自独立地表示1或2的整数,满足a+b=3,a为2时,D2彼此、R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为2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表示0或1;
通式(A5):
[化学式8]
所述式(A5)中,D3、R3及SO3SiA是与所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k表示0~10的整数,l及m独立地表示1~11的整数,其中k+l+m=6+2n,n表示0~3的整数,当l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k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m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A6):
[化学式9]
所述式(A6)中,D3、R3及SO3SiA是与所述式中含有的环上的碳进行键合的基团,D3各自独立地表示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羟基,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表示0~6的整数,q及p独立地表示1~7的整数且为p+q+r=8的整数,p为2以上时,D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为2以上时,R3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q为2以上时,SiA彼此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通式(A1)表示的化合物是通式(A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0]
所述式(A7)中,D1表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基硫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甲基)丙烯酰胺基(当x或y的任一个为1以上时)、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烯丙基、苯乙烯基、巯基、氨基、甲基氨基、或乙基氨基,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NH-、及-NCH3-,SiA为分子量100~1,000,000的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v及y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w表示0或1(其中,当v或y的任一个为0时,w也为0),x表示0~10的整数,当v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y为2以上时,R3彼此、R4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x为2以上时,R1彼此、R2彼此各自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为改性丙烯酸树脂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其中,所述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固化物(X)为丙烯酸树脂膜(Xm1),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9.一种层叠体,其含有基材、和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C)。
10.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1),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1.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1),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的丙烯酸树脂膜(Xm1)的所述表面进行处理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2.一种含有基材和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0)及(S1),
工序(S0):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的工序;
工序(S1):使用化合物(A)对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的表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3.一种含有基材和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S0-1)及(S1-1),
工序(S0-1):在基材上形成丙烯酸树脂膜(Xm1)的工序,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具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且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工序(S1-1):使用化合物(A)对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所述表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改性丙烯酸树脂膜(Cm)的工序,
所述化合物(A)在一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氨基硅氧烷的鎓离子形成了离子对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和
1个以上的选自由包含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基团、氨基、巯基、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树脂膜(Xm1)的与构成所述层叠体的基材接触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高于距所述表面的深度为1/2膜厚处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浓度。
CN201680010872.3A 2015-02-25 2016-02-24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72502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4993 2015-02-25
JP2015-034993 2015-02-25
PCT/JP2016/055432 WO2016136811A1 (ja) 2015-02-25 2016-02-24 変性アクリル樹脂硬化物、及びその積層体、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0226A true CN107250226A (zh) 2017-10-13

Family

ID=5678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872.3A Pending CN107250226A (zh) 2015-02-25 2016-02-24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8194B2 (zh)
EP (1) EP3263635B1 (zh)
JP (1) JP6026071B1 (zh)
KR (1) KR101945141B1 (zh)
CN (1) CN107250226A (zh)
WO (1) WO20161368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9945A (zh) * 2018-12-26 2019-04-09 郑州绿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2023A (zh) * 2017-06-27 2020-02-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成形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4053B2 (ja) * 2015-10-27 2017-06-2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防曇積層体、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防曇方法
DE102018213856A1 (de) * 2018-08-17 2020-02-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Modifikation und Beschichtung von Oberflächen von Polymermaterialien, Polymermaterial und Vorrichtung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9736A (ja) * 1993-05-24 1994-11-29 Ricoh Co Ltd 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76252A (ja) * 1995-12-22 1997-07-08 Nippon Paint Co Ltd 水分散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12355A (ja) * 1997-01-31 1998-08-11 Toray Ind Inc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
JP2005266747A (ja) * 2004-02-17 2005-09-29 Fuji Seal International Inc 耐熱性及び滑り性に優れたコーティング剤、プラスチックラベル及びラベル付き容器
JP2006051690A (ja) * 2004-08-11 2006-02-2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防曇性樹脂シート
JP2007331154A (ja) * 2006-06-13 2007-12-27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ポリ乳酸系2軸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04326A (zh) * 2006-07-13 2008-01-16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薄膜积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545523A (ja) * 2005-05-19 2008-12-18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保護表面改質系および基材への適用
WO2009099164A1 (ja) * 2008-02-08 2009-08-13 Asahi Kasei Aime Co., Ltd. 親水性ポリシロキサンマクロモノマー、その製造および用途
JP2012007073A (ja) * 2010-06-24 2012-01-12 Health Company:Kk 表面改質処理剤及び表面改質処理方法
CN103260874A (zh) * 2010-12-21 2013-08-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带硬涂膜的树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2765A (zh) * 2012-02-28 2013-11-20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耐擦伤性树脂叠层体、显示器的前板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3187311A1 (ja) * 2012-06-12 2013-12-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親水性の変性アクリル樹脂膜
US20140256870A1 (en) * 2011-10-14 2014-09-11 Mitsui Chemicals, Inc. Compositio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WO2014168122A1 (ja) * 2013-04-12 2014-10-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親水性材料
JP2015500353A (ja) * 2011-11-16 2015-01-05 モメンティブ パフォーマンス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ミノ官能性疎水性ポリマーと酸性基を含有する親水性ポリマーとの会合生成物、作製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961A (zh) 1996-12-06 1998-09-16 东丽株式会社 医用塑料物品
JP2001098007A (ja) 1999-09-29 2001-04-10 Kawamura Inst Of Chem Res 親水性成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KR101015722B1 (ko) 2005-12-02 2011-02-22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단층막 및 이것으로 이루어지는 친수성 재료
JP2011229734A (ja) 2010-04-28 2011-11-17 Sekisui Home Techno Kk 浴槽及び浴槽の製造方法
TWI501982B (zh) 2010-07-29 2015-10-01 Mitsui Chemicals Inc Monolayer and hydrophilic material made of it
WO2013103536A1 (en) 2012-01-04 2013-07-11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Polymer composites of silicone ionomers
JP5915715B2 (ja) * 2013-10-18 2016-05-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組成物
MX2017000617A (es) * 2014-07-16 2017-12-04 Vitner Asher Laminado de polimero-vidrio-polimero como barrera contra gase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9736A (ja) * 1993-05-24 1994-11-29 Ricoh Co Ltd 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76252A (ja) * 1995-12-22 1997-07-08 Nippon Paint Co Ltd 水分散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12355A (ja) * 1997-01-31 1998-08-11 Toray Ind Inc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
JP2005266747A (ja) * 2004-02-17 2005-09-29 Fuji Seal International Inc 耐熱性及び滑り性に優れたコーティング剤、プラスチックラベル及びラベル付き容器
JP2006051690A (ja) * 2004-08-11 2006-02-2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防曇性樹脂シート
JP2008545523A (ja) * 2005-05-19 2008-12-18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保護表面改質系および基材への適用
JP2007331154A (ja) * 2006-06-13 2007-12-27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ポリ乳酸系2軸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04326A (zh) * 2006-07-13 2008-01-16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薄膜积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WO2009099164A1 (ja) * 2008-02-08 2009-08-13 Asahi Kasei Aime Co., Ltd. 親水性ポリシロキサンマクロモノマー、その製造および用途
JP2012007073A (ja) * 2010-06-24 2012-01-12 Health Company:Kk 表面改質処理剤及び表面改質処理方法
CN103260874A (zh) * 2010-12-21 2013-08-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带硬涂膜的树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256870A1 (en) * 2011-10-14 2014-09-11 Mitsui Chemicals, Inc. Compositio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JP2015500353A (ja) * 2011-11-16 2015-01-05 モメンティブ パフォーマンス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ミノ官能性疎水性ポリマーと酸性基を含有する親水性ポリマーとの会合生成物、作製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用途
CN103402765A (zh) * 2012-02-28 2013-11-20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耐擦伤性树脂叠层体、显示器的前板材料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3187311A1 (ja) * 2012-06-12 2013-12-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親水性の変性アクリル樹脂膜
WO2014168122A1 (ja) * 2013-04-12 2014-10-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親水性材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2023A (zh) * 2017-06-27 2020-02-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成形体
US11149142B2 (en) 2017-06-27 2021-10-1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ed body
CN110832023B (zh) * 2017-06-27 2022-09-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成形体
CN109589945A (zh) * 2018-12-26 2019-04-09 郑州绿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45141B1 (ko) 2019-02-01
KR20170117123A (ko) 2017-10-20
EP3263635A4 (en) 2018-11-07
US20180030230A1 (en) 2018-02-01
WO2016136811A1 (ja) 2016-09-01
EP3263635A1 (en) 2018-01-03
JP6026071B1 (ja) 2016-11-16
US10428194B2 (en) 2019-10-01
JPWO2016136811A1 (ja) 2017-04-27
EP3263635B1 (en) 2019-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4302B (zh) 亲水性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膜
CN107250226A (zh) 改性丙烯酸树脂固化物及其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6690943B2 (ja) 親水性硬化物用組成物
ES2383047T3 (es) Copolímero fluorado, composición de agente impermeabilizante frente a agua y aceite y sus métodos de producción
CN105339398B (zh) 含氟共聚物的水性分散液
CN107430213A (zh) 亲水性光学功能性单层膜及其层叠体
TWI771384B (zh) 撥水撥油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及撥水撥油劑套組
TW201726838A (zh) 氟化表面效應塗層中的疏水性延伸劑
EP3235889A1 (en) Water- and oil-repellent composi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and product from same
TW201739894A (zh) 防霧塗層
TWI568754B (zh) Water repellent composition and articles
CN108503791A (zh) 一种长效亲水材料
CN109312031A (zh) 含氟聚合物
WO2020203864A1 (ja) 光学物品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眼鏡レンズ、眼鏡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物品および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07007743A1 (ja) 含フッ素重合体および汚れ脱離剤
JP2013185072A (ja) 滑水性表面処理剤
BR112020005943A2 (pt) polímeros de (met)acrilatos de éter haloalquílico e haloalquenílico
JP7308293B2 (ja) 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160002516A1 (en) Water-repellent and oil-repellent agent
JP5040499B2 (ja) 撥油性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撥油性処理液
WO2020203865A1 (ja) 光学物品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眼鏡レンズ、眼鏡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物品および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
US9284690B2 (en) Water- and oil-repellent agent
JP7428979B2 (ja) 防曇剤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形成される防曇膜を有する防曇性物品
JP2014214174A (ja) 表面処理組成物
WO2021132050A1 (ja) 光学物品および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