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4551A -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4551A
CN107044551A CN201710068651.8A CN201710068651A CN107044551A CN 107044551 A CN107044551 A CN 107044551A CN 201710068651 A CN201710068651 A CN 201710068651A CN 107044551 A CN107044551 A CN 107044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bridge
pump
valve
reversa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86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4551B (zh
Inventor
岩崎仁
正谷龙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44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4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4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4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67Valves or distribu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105Three-way check or safety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30Directional control
    • F15B2211/305Directional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具备多个限制构件的阀芯式的换向阀的维护性能和保养性能的换向阀和液压系统。换向阀(30)具备阀主体(31)、阀芯(80)以及多个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等)。阀主体(31)具有阀芯孔(33)、与阀芯孔(33)连接的桥式通路(53)、可与桥式通路(53)连接的多个供给通路(51、52)。阀芯(80)插入阀芯孔(33),多个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等)对多个供给通路(51、52)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进行控制。在阀主体(31)上形成有多个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等)可通过的多个通过孔(701~704)。多个通过孔(701~704)在阀主体(31)的同一面开口。

Description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开口于阀芯孔的桥式通路与工作流体的供给通路之间配置有限制构件的换向阀、和具备那样的换向阀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有利用阀芯对油等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阀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将多个阀体连接而构成的阀装置。在该阀装置中,各连通路经由止回阀与贯通相互连接的全部阀体的直线状的最高压通路并联连接。由此,各连通路侧的负荷压力仅在比最高压通路的压力大的情况下向最高压通路引导,因此,多个负荷压力中的最高压向最高压通路引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82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阀装置中,止回阀设置于阀体相互间的连接面。因此,为了进行这些多个止回阀的维护、或将止回阀置换成其他功能零部件(例如盲栓等)等保养(日文:サービス),不得不解除阀体彼此的连接。
因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阀装置中,为了对止回阀等限制构件进行维护、保养,需要阀体的解体和再组装,非常耗力、费时,并不方便。尤其是,于在1个换向阀中设置有多个止回阀等限制构件的情况下,也有时要求仅对特定的限制构件独立地进行维护、保养。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阀装置中,在仅进行1个止回阀的维护的情况下,也有时需要全部的阀体的解体和再组装。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具备多个限制构件的滑阀式的换向阀的维护性能和保养性能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换向阀,该换向阀具备:阀主体,其具有:阀芯孔、与该阀芯孔连接的桥式通路、能够与该桥式通路连接的多个供给通路;阀芯,其插入阀芯孔;多个限制构件,其对多个供给通路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之间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在阀主体形成有多个限制构件能够通过的多个通过孔,多个通过孔在阀主体的同一面开口。
也可以是,阀主体还具有与阀芯孔连接的致动器通路,致动器通路在与阀主体中的多个通过孔所开口的面相同的面开口。
也可以是,多个通过孔在从阀主体中的多个通过孔所开口的面观察的情况下未配置于同一直线上。
也可以是,多个供给通路包括功能互不相同的通路。
也可以是,多个供给通路包括相对于工作流体供给源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方式的通路和串联方式的通路。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涉及具备上述的换向阀、与换向阀的多个供给通路连通的工作流体供给源以及与换向阀的致动器通路连通的致动器的液压系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换向阀和具备那样的换向阀的液压系统:多个限制构件可通过的多个通过孔在阀主体的同一面开口,因此,能够对限制构件发挥优异的维护性能和保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换向阀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实现图1所示的回路构成的换向阀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阀主体中的多个通过孔所开口的面观察桥式通路等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8表示适用有多个换向阀的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11、第1泵;12、第2泵;15、罐;20、致动器;20A、致动器;20B、致动器;21、第1端口;22、第2端口;30、换向阀;30A、换向阀;30B、换向阀;30a、中立位置;30b、第1工作位置;30c、第2工作位置;31、阀主体;33、阀芯孔;41、第1卸载通路;41a、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2、第2卸载通路;42a、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5、罐通路;51、第1供给通路;52、第2供给通路;53、桥式通路;53a、第1桥式通路;53b、第2桥式通路;55、旁通通路;61、第1致动器通路;62、第2致动器通路;71、止回阀;72、止回阀;73、止回阀;74、止回阀;80、阀芯;81、缺口部;83、台肩部;101、第1并联通路;102、第2并联通路;201、第1并联用区域;202、第2并联用区域;301、第1串联通路;302、第2串联通路;401、第1串联用区域;402、第2串联用区域;701、第1通过孔;702、第2通过孔;703、第3通过孔;704、第4通过孔;711、第1限制构件区域;712、第2限制构件区域;713、第3限制构件区域;714、第4限制构件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具备对多个供给通路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之间的工作油(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限制构件(例如止回阀、盲栓等)”的滑阀式的换向阀。该换向阀既可以是主体一体型的所谓整体类型的换向阀,也可以是主体分离型的所谓组合类型的换向阀。因而,例如,本发明可有效地适用于如下换向阀,该换向阀采用整体类型的阀构造、在构成并联回路和/或串联回路的多个供给通路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换向阀30的回路图。图2是表示实现图1所示的回路构成的换向阀30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换向阀30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换向阀30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的换向阀30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换向阀30的剖视图。
图1~图6所示的换向阀30具备:形成有阀芯孔33的阀主体31;插入阀芯孔33的阀芯80;多个通路41、42、45、51、52、53、61、62(以下也称为通路41~62;可形成通路101、102、301、302的多个区域201、202、401、402;可形成用于设置可配置于多个供给通路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多个止回阀71~74的通过孔701~704的多个区域711~714。
该换向阀30是可适用于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省略图示)的换向阀。换向阀30是在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中用于与例如泵(省略图示)和致动器(省略图示)连接、相对于致动器供排(供给和排出)来自泵的工作油的阀。
可在上述的区域201、202、401、402中形成的通路101、102、301、302是用于将从泵喷出的工作油(喷出油)向致动器供给的通路。该换向阀30于在多个区域201、202、401、402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可相对于致动器供排(供给和排出)工作油。
即、图1~图6所示的换向阀30也称为用于制造被适用于液压回路而对工作油的流动恰当地进行切换的换向阀的中间体(基础体和基础构件)。该换向阀30通过具备上述那样的多个区域201、202、401、402,可选择性地形成用于从泵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多种通路模式。
换向阀30所连接的致动器是使建筑机械工作的液压致动器。该换向阀30可连接的致动器的种类存在例如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换向阀30所连接的致动器是具备第1端口和第2端口的致动器。第1端口和第2端口分别是相对于致动器的工作油的供排口(供给口和排出口)。这样的致动器通过向第1端口供给工作油、且从第2端口排出工作油,而向一侧工作。具体而言,例如,液压缸伸长,另外,例如,液压马达向一侧旋转。通过向第2端口供给工作油、且从第1端口排出工作油,致动器向另一侧(与上述“一侧”相反的一侧)工作。具体而言例如,液压缸收缩,另外,例如,液压马达向另一侧旋转。设想了换向阀30经由随后论述的致动器通路61、62与这样的致动器连接。
该换向阀30是根据阀芯80在阀芯孔33内的轴向位置(滑移位置;滑动位置)而使工作油的流动的方向等改变的滑阀。换向阀30可根据阀芯80的滑移位置来确定切换位置,对开口于阀芯孔33的开口部的全封闭、全开放以及部分开放(部分封闭)进行切换。换向阀30的切换位置存在中立位置30a(参照图1)、第1工作位置30b(参照图1中的中立位置30a的左侧)和第2工作位置30c(参照图1中的中立位置30a的右侧)。
阀主体31是形成有阀芯孔33、包括桥式通路53以及供给通路的多个通路41~62、区域201、202、401、402和区域711~714的部分。本例的阀主体31具有块状(日文:塊状)的整体类型的阀构造,如图2所示那样针对单一的阀主体31形成多个换向阀(滑阀)。以下,着眼于形成于阀主体31的多个换向阀中的特定的1个换向阀30(参照图2)来进行说明。形成于阀主体31的其他换向阀既可以具有与以下说明的换向阀30同样的结构,也可以具有其他结构。
阀芯孔33形成于阀主体31的内部。阀芯孔33是阀芯80可插入的孔。阀芯80以可装卸的方式插入阀芯孔33。
多个通路41~62分别是供工作油流动的流路(油路、配管)。多个通路41~62分别形成于阀主体31的内部。多个通路41~62中的通路41、42、45、53、55、61、62开口于阀芯孔33。开口于阀芯孔33的通路41、42、45、53、55、61、62的向阀芯孔33开口的具体的形成形态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各开口也可以沿着阀芯孔33的周向延伸。多个通路41~62中的通路41、42、45、61、62以与阀主体31的外部连通的方式开口于阀主体31的表面。另外,多个通路41~62中的通路51、52也以与阀主体31的外部连通的方式开口于阀主体31的表面。多个通路41~62包括卸载通路41、42、罐通路45、供给通路51、52、桥式通路53、旁通通路55以及致动器通路61、62。
卸载通路41、42是用于将从泵喷出的工作油不向致动器供给、就使该工作油返回罐的通路。不过,例如在其他通路从卸载通路41、42分支的情况(省略图示)下,也可以从卸载通路41、42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卸载通路41、42设置有两根,这样的形态也称为双旁通。卸载通路41、42具备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
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是在换向阀30适用于液压回路的情况下与互不相同的泵连接的通路。以下,将第1卸载通路41所连接的泵称为第1泵(省略图示)。将第2卸载通路42所连接的泵称为第2泵(省略图示)。
第1卸载通路41是与第1泵连接的通路。第1卸载通路41是与罐连接的通路。第1卸载通路41具备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是第1卸载通路41中的、比阀芯孔33靠上游侧(第1泵侧)的通路。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是第1卸载通路41中的、比阀芯孔33靠下游侧(罐侧)的通路。
第2卸载通路42是连接于与第1卸载通路41所连接的第1泵不同的第2泵的通路。第2卸载通路42是与罐连接的通路。第2卸载通路42具备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是第2卸载通路42中的、比阀芯孔33靠上游侧(第2泵侧)的通路。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是第2卸载通路42中的、比阀芯孔33靠下游侧(罐侧)的通路。
此外,如随后论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第1供给通路51和第2供给通路52、而且分别与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连通的第1串联通路301和第2串联通路302也作为“可与桥式通路53连接的供给通路、可将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供给的多个供给通路”发挥功能。即本实施方式的“多个供给通路”包括相对于泵(工作流体供给源)的连接形态互不相同的通路且来自泵的工作油的供给功能(供给方式)互不相同的通路。具体而言,相对于泵(工作流体供给源)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方式的通路(在本例中是第1供给通路51和第2供给通路52)和串联方式的通路(在本例中是与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分别连接的后述的第1串联通路301和第2串联通路302)包含于多个供给通路。
一般而言,无论工作油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并联方式的通路中的工作油的流动被阻断还是不被阻断,都能够使工作油向下游侧的并联方式的通路流通。因而,通过将使流路截面积减少的节流阀设置于特定的并联方式的通路(例如下游侧通路),能够使工作油在没有设置节流阀的其他并联方式的通路(例如上游侧通路)中优先地流动,能够对在并联方式的通路中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进行调整。不过,在工作油仅向设置有节流阀的并联方式的通路流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节流阀的影响、泵压(工作油的供给压力)就上升到所需以上的倾向。另一方面,若工作油在串联方式的通路中流动,则下游侧的串联方式的通路基本上被阻断,没有工作油流动。例如,在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了致动器的情况下,也能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换向阀30:经由没有节流阀的并联方式的通路向上游侧致动器供给工作油,而经由存在节流阀的并联方式的通路和串联方式的通路这两者向下游侧致动器供给工作油。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向上游侧致动器供给工作油时将串联方式的通路阻断,能够与下游侧致动器相比优先地向上游侧致动器供给工作油且经由并联方式的通路向上游侧致动器和下游侧致动器这两者供给工作油。另一方面,通过在将工作油向上游侧致动器的供给阻断时使串联方式的通路打开,能够抑制泵压的上升,并且经由串联方式的通路仅向下游侧致动器供给工作油。
罐通路45是与罐(省略图示)连接的通路。罐通路45是用于使从致动器排出来的工作油、经由卸载通路41、42排出的工作油返回罐的通路。
供给通路51、52是用于将泵的喷出油向致动器供给的通路。供给通路51、52具备第1供给通路51和第2供给通路52,可与桥式通路53连接。
第1供给通路51是可与泵连接的通路。此外,第1供给通路51也可以不与泵连接。第1供给通路51不直接开口于阀芯孔33。第1供给通路51在与泵连接的情况下,与第1卸载通路41所连接的第1泵连接。第1供给通路51在与第1泵连接的情况下,接受从第1泵喷出的工作油,以便向致动器供给。第1供给通路51在与第1泵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1卸载通路41(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连接。换言之,第1供给通路51也可以经由第1卸载通路41与第1泵连接。在该情况下,第1供给通路51与第1卸载通路41的连接可在换向阀30的外部进行。
第2供给通路52是可与泵连接的通路。此外,第2供给通路52也可以不与泵连接。第2供给通路52不直接开口于阀芯孔33。第2供给通路52在与泵连接的情况下,与第2卸载通路42所连接的第2泵连接。第2供给通路52在与第2泵连接的情况下,接受从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以便向致动器供给。第2供给通路52在与第2泵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2卸载通路42(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连接。换言之,第2供给通路52也可以经由第2卸载通路42与第2泵连接。在该情况下,第2供给通路52与第2卸载通路42的连接可在换向阀30的外部进行。
桥式通路53是用于在多个区域201、202、401、402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将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向致动器供给的通路。如图3等所示,桥式通路53开口于阀芯孔33,具备第1桥式通路53a和第2桥式通路53b。第1桥式通路53a是用于将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向第1致动器通路61供给的通路。第2桥式通路53b是用于将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向第2致动器通路62供给的通路。
旁通通路55是两端部开口于阀芯孔33、用于使桥式通路53(在图示的例子中特别是第1桥式通路53a)和致动器通路(在图示的例中特别是第1致动器通路61)连通的通路。即、在阀芯80的在阀芯孔33内的滑移位置位于“意图将第1桥式通路53a和第1致动器通路61连通的位置(即用于从第1桥式通路53a向第1致动器通路61供给工作油的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阀芯80的缺口部81在阀芯孔33形成“将第1桥式通路53a和旁通通路55的一个开口部相连的流路”和“将第1致动器通路61和旁通通路55的另一个开口部相连的流路”。由此,从第1桥式通路53a流出到阀芯孔33的工作油经由“用于在经过了旁通通路55之后、经由阀芯孔33流入第1致动器通路61的路线”和“用于直接流入第1致动器通路61的路线”,向第1致动器通路61输送。
此外,优选上述的“第1桥式通路53a与第1致动器通路61之间的经由阀芯孔33和旁通通路55的连通状态”可与“第1桥式通路53a与第1致动器通路61之间的仅经由阀芯孔33的连通状态”一起实现。不过,只要可实现上述的“第1桥式通路53a与第1致动器通路61之间的经由阀芯孔33和旁通通路55的连通状态”和“第1桥式通路53a与第1致动器通路61之间的仅经由阀芯孔33的连通状态”中的任一者,另一者就也可以未必实现。另外,在阀芯80的在阀芯孔33内的滑移位置位于“意图不将第1桥式通路53a和第1致动器通路61连通的位置(即用于不从第1桥式通路53a向第1致动器通路61供给工作油的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阀芯80的台肩部83,将开口于阀芯孔33的旁通通路55的两个开口部的中的至少任一个开口封闭。
致动器通路61、62是在多个区域201、202、401、402中的至少任一个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为了将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经由桥式通路53向致动器供给而形成于阀主体31的通路。致动器通路61、62开口于阀芯孔33,而与致动器连接。致动器通路61、62具备上述的第1致动器通路61和第2致动器通路62。
第1致动器通路61是与致动器的第1端口连接的通路。第2致动器通路62是与致动器的第2端口连接的通路。
区域201、202、401、402是用于形成用于将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向致动器供给的通路101、102、301、302的区域。区域201、202、401、402存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1串联用区域401以及第2串联用区域402。
第1并联用区域201是可形成将第1供给通路51与桥式通路连接的第1并联通路101的区域。第2并联用区域202是可形成将第2供给通路52与桥式通路53连接的第2并联通路102的区域。
第1串联用区域401是可形成将第1卸载通路41与桥式通路53连接的第1串联通路301的区域。第1串联通路301也可以在换向阀30的内部将第1卸载通路41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第1串联通路301也可以在换向阀30的外部将第1卸载通路41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形成了第1串联通路301的情况下,第1串联通路301用于在换向阀30的内部将第1卸载通路41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第2串联用区域402是可形成将第2卸载通路42与桥式通路53连接的第2串联通路302的区域。第2串联通路302也可以在换向阀30的内部将第2卸载通路42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第2串联通路302也可以在换向阀30的外部将第2卸载通路42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形成了第2串联通路302的情况下,第2串联通路302用于在换向阀30的内部将第2卸载通路42和桥式通路53连接起来。
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1供给通路51连接。在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2供给通路52连接。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1供给通路51以及第2供给通路52连接。
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与第1泵连接的情况下,从第1泵供给而在第1供给通路51中流动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在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与第2泵连接的情况下,从第2泵供给而在第2供给通路52中流动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与第1泵连接、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与第2泵连接的情况下,从第1泵供给而在第1供给通路51中流动的工作油与从第2泵供给而在第2供给通路52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
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1卸载通路41连接。在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2卸载通路42连接。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桥式通路53与第1卸载通路41以及第2卸载通路42连接。
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情况下,在第1卸载通路41中流动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在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在第2卸载通路42中流动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在第1卸载通路41中流动的工作油与在第2卸载通路42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
另外,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与第1泵连接、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情况下,在第1供给通路51中流动的工作油与在第1卸载通路41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
在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与第2泵连接、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在第2供给通路52中流动的工作油与在第2卸载通路42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
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与第1泵连接、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与第2泵连接、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在第1供给通路51中流动的工作油与在第1卸载通路41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以及在第2供给通路52中流动的工作油与在第2卸载通路42中流动的工作油合流而成的工作油可向桥式通路53流动。此外,形成有第1并联通路101、第2并联通路102、第1串联通路301以及第2串联通路302中的一个以上的情况下的工作油相对于桥式通路53的流入模式也存在上述以外的模式。
如图3等所示,区域711~714是用于形成用于设置止回阀、盲栓等限制构件的多个通过孔701~704的区域。即多个通过孔701~704以配置在多个供给通路(第1供给通路51、第2供给通路52、与第1卸载通路41连接的第1串联通路301以及与第2卸载通路42连接的第2串联通路302)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多个限制构件可通过的方式形成于阀主体3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换向阀30中,这些多个通过孔701~704在阀主体31的同一面开口。阀主体31中的这些多个通过孔701~704的开口面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通过孔701~704在与致动器通路(第1致动器通路61和第2致动器通路62)所开口的面相同的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是阀主体31的上表面(参照图2))开口。即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通路(第1致动器通路61和第2致动器通路62)在与阀主体31中的多个通过孔701~704所开口的面相同的面开口。
以下,作为限制构件对适用止回阀71~74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对于盲栓等其他限制构件,也能够同样地设置。区域711~714存在可形成第1通过孔701的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可形成第2通过孔702的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可形成第3通过孔703的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以及可形成第4通过孔704的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
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是用于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情况下形成被配置于第1并联通路1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止回阀71可通过的第1通过孔701的区域。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并联通路101倒流的止回阀71在插入到第1通过孔701之后配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1通过孔701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此外,例如,在不需要形成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第1并联通路101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盲栓来替代止回阀71。该盲栓是阻断桥式通路53与第1并联通路101之间的连通的构件,在插入到第1通过孔701之后设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1通过孔701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
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是用于在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的情况下形成被配置于第2并联通路1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止回阀72可通过的第2通过孔702的区域。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2并联通路102倒流的止回阀72在插入到第2通过孔702之后配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2通过孔702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此外,例如,在不需要形成在第2并联用区域202的第2并联通路102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盲栓来替代止回阀72。该盲栓是阻断桥式通路53与第2并联通路102之间的连通的构件,在插入到第2通过孔702之后设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2通过孔702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
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是用于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情况下形成被配置于第1串联通路3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止回阀73可通过的第3通过孔703的区域。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串联通路301倒流的止回阀73在插入到第3通过孔703之后配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3通过孔703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此外,例如,在不需要形成在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第1串联通路301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盲栓来替代止回阀73。该盲栓是阻断桥式通路53与第1串联通路301之间的连通的构件,在插入到第3通过孔703之后设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3通过孔703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
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是用于在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形成被配置于第2串联通路3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止回阀74可通过的第4通过孔704的区域。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2串联通路302倒流的止回阀74在插入到第4通过孔704之后配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4通过孔704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此外,例如,在不需要形成在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第2串联通路302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盲栓来替代止回阀74。该盲栓是阻断桥式通路53与第2串联通路302之间的连通的构件,在插入到第4通过孔704之后设置于预定的设置部位,以及从预定的设置部位经由第4通过孔704向换向阀30的外部取出。
此外,上述的区域711~714和多个通过孔701~704的配置形态并没有特别限定。上述的区域711~714和多个通过孔701~704也可以配置于例如同一直线上,也可以不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因而,多个止回阀71~74、多个通过孔701~704在从阀主体31中的多个通过孔701~704所开口的面观察的情况(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是从阀主体31的上表面观察的情况)下,既可以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也可以不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在上述的区域711~714、多个通过孔701~704以及多个止回阀71~74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存在容易制造这样的优点。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区域711~714、多个通过孔701~704以及多个止回阀71~74不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存在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配置这些要素、能够使换向阀30小型化(特别是在阀芯80和阀芯孔33的延伸方向上小型化)这样的优点。
图7是表示从阀主体31中的多个通过孔701~704所开口的面观察桥式通路53等的状态的概念图。在图7中,概念性地示出区域711~714、多个通过孔701~704以及多个止回阀71~74的配置形态的一个例子,仅示出形成于阀主体31的一部分要素。此外,在图7中,为了容易理解,用实线表示桥式通路53,用虚线表示其他要素(止回阀71~74、通过孔701~704以及区域711~714)。
对于图7所示的例子,上述的区域711~714、多个通过孔701~704以及多个止回阀71~74在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即阀芯轴向A)上配置成锯齿状。具体而言,在从阀主体31中的多个通过孔701~704所开口的面观察各要素的状态下,止回阀73和止回阀72(第3通过孔703和第2通过孔702;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和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配置于同一直线上,止回阀71和止回阀74(第1通过孔701和第4通过孔704;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和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配置于同一直线上。然而“止回阀73和止回阀72(第3通过孔703和第2通过孔702;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和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与“止回阀71和止回阀74(第1通过孔701和第4通过孔704;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和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不配置于同一直线上。
此外,区域711~714、多个通过孔701~704以及多个止回阀71~74的配置形态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例子,只要可对多个供给通路(第1供给通路51、第2供给通路52、与第1卸载通路41连接的第1串联通路301以及与第2卸载通路42连接的第2串联通路302)的各供给通路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恰当地进行控制,也可以是任意配置形态。例如,关于在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即阀芯轴向A)上的排列顺序,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成为止回阀73、止回阀71、止回阀72以及止回阀74的顺序,但这些止回阀71~74也可以是任意的排列顺序。另外,也可以是,区域711~714和多个通过孔701~704也在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上是任意的排列顺序。另外,在与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即阀芯轴向A)呈垂直的方向上,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两个止回阀(止回阀71和止回阀74)配置于与其他两个止回阀(止回阀73和止回阀72)不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任意的1个或3个止回阀配置于与其他止回阀不同的位置。另外,在与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呈垂直的方向上,区域711~714和多个通过孔701~704也可以配置于与任意的1个或3个不同的位置。另外,在与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即阀芯轴向A)呈垂直的方向上,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两个止回阀(止回阀71和止回阀74)相对于其他两个止回阀(止回阀73和止回阀72)配置于相同的方向,但也可以配置于互不相同的方向。另外,在与桥式通路53的延伸方向呈垂直的方向上,对于区域711~714和多个通过孔701~704,任意的两个既可以相对于其他两个配置于相同的方向,也可以配置于互不相同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图3等所示,阀芯80插入阀芯孔33。阀芯80是大致圆柱状。将阀芯80的轴向(大致圆柱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设为阀芯轴向A。将阀芯轴向A上的一侧设为一侧A1,将另一侧设为另一侧A2。阀芯80相对于阀芯孔33沿着阀芯轴向A滑动(滑移)自由。
阀芯80对通路彼此(例如,桥式通路53和致动器通路61、62)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该阀芯80对通路彼此的连接的有无和连接的开度(阀开度)进行切换。进一步详细而言,阀芯80将通路彼此设为“阻断状态(全闭状态)”和“连接状态(包括“全开状态”和“节流状态”)”中的任一者。“阻断状态”是通路彼此没有连接的状态(阻断了的状态)。“连接状态”是通路彼此连接的状态(连通了的状态)。该“连接状态”存在“全开状态”和“节流状态”。“全开状态”是通路彼此的流路的开度最大的状态(使阀芯80从一侧A1的端滑移到另一侧A2的端时开度进行各种变化,结果该开度成为最大的状态)。例如、“全开状态”是通路彼此的流路没有节流的状态。“节流状态”是通路彼此的流路相比上述“全开状态”节流了的状态(除了阻断状态之外)。
根据在多个区域201、202、401、402形成的通路101、102、301、302的模式,该阀芯80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在以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在以仅来自第1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以及在以仅来自第2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可使用不同的结构的阀芯。
<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在阀芯80中,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阀芯80对桥式通路53与致动器通路61、62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致动器通路61、62与罐通路45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与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与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具有多个缺口部81和多个台肩部83。缺口部81和台肩部83沿着阀芯轴向A交替地配置(形成)。
缺口部81使通路彼此(通路间)连接。缺口部81使通路的向阀芯孔33的开口彼此连接。以下,将向阀芯孔33的开口称为“开口”。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多个通路41~62中的通路41、42、45、53、55、61、62向阀芯孔33开口。缺口部81使通路彼此经由阀芯孔33连接。如图3等所示,缺口部81是相对于台肩部83向阀芯80的径向内侧凹陷的部分。缺口部81设置有多个,既可以设置有例如4处,也可以设置有2处、3处、或5处以上。缺口部81具备例如第1卸载通路用缺口部和第2卸载通路用缺口部。第1卸载通路用缺口部使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连接。第2卸载通路用缺口部使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连接。
台肩部83使通路彼此成为没有连接的状态(阻断状态)。台肩部83使通路彼此不经由缺口部81连接。台肩部83与形成阀芯孔33的壁部(阀芯孔33的内表面)接触。台肩部83堵塞通路41、42、45、53、55、61、62的开口。或、台肩部83堵塞阀芯孔33的位于通路彼此之间的部分。台肩部83使通路彼此成为节流状态。台肩部83使通路41、42、45、53、55、61、62的开口相比全开状态变窄。台肩部83设置有多个,既可以设置有例如5处,也可以设置有4处以下,或6处以上。台肩部83具备例如卸载通路用台肩部。
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可使卸载通路41、42阻断(可使其成为阻断状态)。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具备第1卸载通路用台肩部、第2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以及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
第1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在换向阀30从图1所示的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1工作位置30b的情况下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在从图1所示的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2工作位置30c的情况下,第2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可使第1卸载通路41阻断、且可使第2卸载通路42阻断。在该构成中,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用于两个用途,因此,能够使台肩部通用化。在第1工作位置30b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在第2工作位置30c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以上是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下的阀芯80的结构。在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任一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下,阀芯80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仅来自第1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在阀芯80中,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阀芯80对桥式通路53与致动器通路61、62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致动器通路61、62与罐通路45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与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使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始终成为连接状态。
在该情况下,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如以下那样发挥功能。
在从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1工作位置30b的情况下,第1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在从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2工作位置30c的情况下,第2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不具有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的功能,第2卸载通路42维持于全开状态。
在第1工作位置30b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不具有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的功能,第2卸载通路42维持于全开状态。在第2工作位置30c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其他构成与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相同。
<仅来自第2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在阀芯80中,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阀芯80对桥式通路53与致动器通路61、62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对致动器通路61、62与罐通路45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阀芯80使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始终成为连接状态。
阀芯80对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与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
在该情况下,卸载通路用台肩部如以下那样发挥功能。
在从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1工作位置30b的情况下,第1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不具有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的功能,第1卸载通路41维持于全开状态。在从中立位置30a转换到第2工作位置30c的情况下,第2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在第1工作位置30b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在第2工作位置30c时,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不具有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的功能,第1卸载通路41维持于全开状态。
其他构成与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相同。
(通路41~62的配置)
多个通路41~62中的开口于阀芯孔33的通路41、42、45、53、55、61、62的开口(向阀芯孔33的开口)从阀芯轴向A的一侧A1朝向另一侧A2按照例如“一侧A1的罐通路45、第1致动器通路61、旁通通路55的两个开口部中的一个(另一开口部)、第1桥式通路53a(一侧A1的桥式通路53)、旁通通路55的两个开口部中的一个(一个开口部)、卸载通路41、42、第2桥式通路53b(另一侧A2的桥式通路53)、第2致动器通路62以及另一侧A2的罐通路45”的顺序排列。一侧A1的罐通路45的开口和另一侧A2的罐通路45的开口在阀主体31的内部连通(也可以在阀主体31的内部不连通)。
(卸载通路41、42的配置)
卸载通路41、42如下这样配置。卸载通路41、42以能够对阀芯轴向A上的阀芯孔33的尺寸(阀芯80的尺寸)变得过大进行抑制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如下所述那样。
(卸载通路41、42的配置顺序)
卸载通路41、42配置为在需要对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这两者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对于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能够实现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的通用化(上述)。具体而言,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以相邻(沿着阀芯轴向A相邻,以下同样)的方式配置(对于“相邻”,参照下述内容)。例如,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和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以相邻的方式配置。例如,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以相邻的方式配置。例如,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以相邻的方式配置。
在此,通路α和通路β“相邻”是指如以下[配置例1]或[配置例2]那样配置的情况。
[配置例1]在通路α与通路β之间没有配置其他通路(除了通路α和通路β以外的通路)。在阀芯孔33中,在通路α的开口(向阀芯孔33的开口)与通路β的开口之间没有配置其他通路的开口。
[配置例2]通路α和通路β沿着阀芯轴向A依次配置。进一步详细而言,从阀芯轴向A的一侧A1向另一侧A2按照顺序接着通路α配置通路β(或、接着通路β配置通路α)。在阀芯孔33中,通路α的开口和通路β的开口沿着阀芯轴向A依次配置。
第1卸载通路41和第2卸载通路42跨阀主体31的一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地沿着与阀芯轴向A正交的方向延伸。详细而言,在第1卸载通路41中,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沿着与阀芯轴向A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在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向阀主体31的外部开口。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向与阀芯轴向A正交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所延伸的一侧的相反侧延伸而在阀主体31的所述另一侧面向阀主体31的外部开口。在第2卸载通路42中,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沿着与阀芯轴向A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在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向阀主体31的外部开口。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向与阀芯轴向A正交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所延伸的一侧的相反侧延伸而在阀主体31的所述另一侧面向阀主体31的外部开口。
(供给通路51、52的配置)
供给通路51、52沿着卸载通路41、42延伸。供给通路51、52配置于比卸载通路41、4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1供给通路51从第1卸载通路41(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所开口的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朝向所述另一侧面延伸。第1供给通路51到达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与所述另一侧面之间的中间位置。第2供给通路52从第2卸载通路42(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所开口的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朝向所述另一侧面延伸。第2供给通路52到达阀主体31的所述一侧面与所述另一侧面之间的中间位置。第1卸载通路41和第1供给通路51配置于彼此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第2卸载通路42和第2供给通路52配置于彼此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
(桥式通路53的配置)
在与卸载通路41、42和供给通路51、52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视中,第1桥式通路53a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向相对于阀芯轴向A而言的径向的外侧延伸,之后,沿着阀芯轴向A向第2桥式通路53b侧延伸。并且,第1桥式通路53a到达第1供给通路51的径向外侧。第2桥式通路53b从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向相对于阀芯轴向A而言的径向的外侧延伸,之后,沿着阀芯轴向A向第1桥式通路53a侧延伸。然后,第2桥式通路53b到达第2供给通路52的径向外侧。并且,第1桥式通路53a和第2桥式通路53b在第1供给通路51和第2供给通路5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彼此连接。
在图4等所示的剖视中,桥式通路53形成为倒U字状。桥式通路53从阀芯轴向A的两侧和径向的外侧覆盖卸载通路41、42和供给通路51、52。第1桥式通路53a中的与第2桥式通路53b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和第1供给通路51在径向上重叠。第2桥式通路53b中的与第1桥式通路53a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和第2供给通路52在径向上重叠。另一方面,在侧视时,第1桥式通路53a的中间部分(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与连接于第2桥式通路53b的连接部侧之间的中间位置)和第1卸载通路41(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在阀芯轴向和径向上接近。第2桥式通路53b的中间部分(向阀芯孔33的开口侧与连接于第1桥式通路53a的连接部侧之间的中间位置)和第2卸载通路42(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在阀芯轴向和径向上接近。
(区域201、202、401、402的位置)
第1并联用区域201设定于其一部分面向第1供给通路51、其另一部分面向桥式通路53的位置。具体而言,第1并联用区域201设定于第1桥式通路53a中的与第2桥式通路53b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与第1供给通路51之间。即、第1桥式通路53a中的连接于第2桥式通路53b的连接部侧的部分、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在径向上重叠。因而,通过从第1桥式通路53a朝向第1供给通路51沿着径向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形成孔,能够形成第1并联通路101。第2并联用区域202设定于其一部分面对第2供给通路52、其另一部分面对桥式通路53的位置。具体而言,第2并联用区域202设定于第2桥式通路53b中的连接于第1桥式通路53a的连接部侧的部分与第2供给通路52之间。即、第2桥式通路53b中的与第1桥式通路53a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在径向上重叠。因而,通过从第2桥式通路53b朝向第2供给通路52沿着径向在第2并联用区域202形成孔,能够形成第2并联通路102。
第1串联用区域401设定于其一部分面对第1卸载通路41和阀主体31的外部、其另一部分面对桥式通路53的位置。具体而言,第1串联用区域401设定于第1桥式通路53a的中间部分与第1卸载通路41(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之间。因而,在第1串联用区域401中,通过从阀主体31的一侧面起在第1桥式通路53a的中间部分与第1卸载通路41(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之间形成孔,能够形成第1串联通路301。此外,在是第1串联通路301在阀主体31的外部与第1卸载通路41连接的构成时,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一部分也可以不面对第1卸载通路41。
第2串联用区域402设定于其一部分面对第2卸载通路42、其另一部分面对阀主体31的外部的位置。具体而言,第2串联用区域402设定于第2桥式通路53b的中间部分与第2卸载通路42(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之间。因而,在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通过从阀主体31的一侧面起在第2桥式通路53b的中间部分与第2卸载通路42(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之间形成孔,能够紧凑地形成第2串联通路302。此外,在是第2串联通路302在阀主体31的内部与第2卸载通路42连接的构成时,设定为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一部分面对第2卸载通路42。
(区域711~714的位置)
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情况下,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设定于如下那样的位置: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中的一部分面向第1并联通路1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连接位置、其另一部分面向换向阀30的外部。由此,能够将第1通过孔701形成为与桥式通路53的内部、第1并联通路101的内部以及换向阀30的外部连通的孔。由此,能够从换向阀30的外部经由第1通过孔701在第1并联通路1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设置止回阀71(限制构件)。具体而言,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设定于在径向上与第1桥式通路53a中的与第2桥式通路53b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1供给通路51重叠的位置。
在第2并联通路102形成于第2并联用区域202的情况下,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设定于如下那样的位置: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中的一部分面向第2并联通路1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连接位置、其另一部分面向换向阀30的外部。由此,能够将第2通过孔702形成为与桥式通路53的内部、第2并联通路102的内部以及换向阀30的外部连通的孔。由此,能够从换向阀30的外部经由第2通过孔702在第2并联通路1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设置止回阀72(限制构件)。具体而言,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设定于在径向上与第2桥式通路53b中的与第1桥式通路53a连接的连接部侧的部分、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2供给通路52重叠的位置。
在第1串联通路301形成于第1串联用区域401的情况下,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设定于如下那样的位置: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中的一部分面向第1串联通路3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连接位置、其另一部分面向换向阀30的外部。由此,能够将第3通过孔703形成为与桥式通路53的内部、第1串联通路301的内部以及换向阀30的外部连通的孔。由此,能够从换向阀30的外部经由第3通过孔703在第1串联通路301与桥式通路53之间设置止回阀73(限制构件)。具体而言,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设定于在径向上与第1桥式通路53a中的中间部分、第1串联用区域401、第1卸载通路41重叠的位置。
在第2串联通路302形成于第2串联用区域402的情况下,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设定于如下那样的位置: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中的一部分面向第2串联通路3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的连接位置、其另一部分面向换向阀30的外部。由此,能够将第4通过孔704形成为与桥式通路53的内部、第2串联通路302的内部以及换向阀30的外部连通的孔。由此,能够从换向阀30的外部经由第4通过孔704在第2串联通路302与桥式通路53之间设置止回阀74(限制构件)。具体而言,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设定于在径向上与第2桥式通路53b中的中间部分、第2串联用区域402、第2卸载通路42重叠的位置。
(工作)
换向阀30可根据换向阀30的操作(建筑机械的操纵者的操作、例如控制杆操作)工作。根据该操作,换向阀30对中立位置30a、第1工作位置30b以及第2工作位置30c进行切换。根据该操作,阀芯80使滑移位置改变。其结果,阀芯80对通路彼此的连接的有无和连接的开度(阀开度)进行切换。并且,在通路101、102、301、302形成于多个区域201、202、401、402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情况下,可对来自第1泵和第2泵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工作油相对于致动器的供排(供给和排出)的有无和工作油相对于致动器供排的流量进行调整。
阀芯80根据在多个区域201、202、401、402形成的通路101、102、301、302的模式而实施不同的工作。具体而言,在以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在以仅来自第1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以及在以仅来自第2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实施不同的工作。在按照每个模式实施不同的工作的情况下,使用与各模式相对应的阀芯80。
<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以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在区域201、202、401、402中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换向阀30以下那样地工作。
(中立位置30a)
在换向阀30的切换位置位于中立位置30a时,换向阀30以下那样工作。
[工作1a]
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全开状态。具体而言,使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经由第1卸载通路用缺口部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1b]
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全开状态。具体而言,换向阀30使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经由第2卸载通路用缺口部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1c]换向阀30使桥式通路53(第1桥式通路53a和第2桥式通路53b)成为阻断状态。
[工作1d]换向阀30使致动器通路61、62成为阻断状态。
[工作1e]换向阀30使罐通路45成为阻断状态。
[工作1f]其结果,在卸载通路41、42与罐连接的情况下,成为从第1泵和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经由卸载通路41、42而返回罐的状态。在致动器通路61、62与致动器连接的情况下,成为从第1泵和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未从换向阀30向致动器供给的状态。
(第1工作位置30b)
切换位置位于第1工作位置30b时的换向阀30成为工作油相对于致动器通路61、62供排的状态。在换向阀30的切换位置位于第1工作位置30b时,换向阀30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2a]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具体而言,换向阀30利用第1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
[工作2b]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具体而言,换向阀30利用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
[工作2c]换向阀30使第1桥式通路53a(桥式通路53)和第1致动器通路61成为连接状态。
[工作2d]换向阀30使第2桥式通路53b成为阻断状态。
[工作2e]换向阀30使第2致动器通路62和罐通路45成为连接状态。
[工作2f]其结果,成为从第1泵和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工作2g]成为在桥式通路53中流动的工作油在第1致动器通路61中流动的状态。在第1致动器通路61与致动器连接的情况下,成为在第1致动器通路61中流动的工作油向致动器供给的状态。成为从致动器排出的工作油经由第2致动器通路62在罐通路45中流动的状态。成为在罐通路45中流动的工作油返回罐的状态。
(第2工作位置30c)
切换位置位于第2工作位置30c时的换向阀30成为工作油相对于致动器通路61、62供排的状态。在换向阀30的切换位置位于第2工作位置30c时,换向阀30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3a]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具体而言,换向阀30利用第3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上游侧第1卸载通路41a和下游侧第1卸载通路41b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
[工作3b]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具体而言,换向阀30利用第2卸载通路用台肩部使上游侧第2卸载通路42a和下游侧第2卸载通路42b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
[工作3c]换向阀30使第2桥式通路53b(桥式通路53)和第2致动器通路62成为连接状态。
[工作3d]换向阀30使第1桥式通路53a成为阻断状态。
[工作3e]换向阀30使第1致动器通路61和罐通路45成为连接状态。
[工作3f]其结果,成为从第1泵和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工作3g]成为在桥式通路53中流动的工作油在第2致动器通路62中流动的状态。在第2致动器通路62与致动器连接的情况下,成为在第2致动器通路62流动的工作油向致动器供给的状态。成为从致动器排出的工作油经由第1致动器通路61在罐通路45中流动的状态。成为在罐通路45中流动的工作油返回罐的状态。
<仅来自第1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以仅来自第1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在区域201、202、401、402中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换向阀30在第1工作位置30b,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2a-1]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工作2b-1]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2f-1]成为从第1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换向阀30在第2工作位置30c,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3a-1]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工作3b-1]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3f-1]成为从第1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其他构成与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相同。
<仅来自第2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流动的构成的情况>
在以仅来自第2泵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方式在区域201、202、401、402中形成有通路101、102、301、302的情况下,换向阀30在第1工作位置30b,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2a-2]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2b-2]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工作2f-2]成为从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换向阀30在第2工作位置30c,以下那样地工作。
[工作3a-2]换向阀30使第1卸载通路41成为全开状态。
[工作3b-2]换向阀30使第2卸载通路42成为阻断状态或节流状态(省略图示)。
[工作3f-2]成为从第2泵喷出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状态。
其他构成与来自第1泵和第2泵这两者的工作油向桥式通路53流动的构成的情况相同。
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1串联用区域401以及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选择性地形成1个或多个通路101、102、301、302。由此,能够形成将泵(第1泵、第2泵)和桥式通路53连接的多种模式。并且,阀芯80根据其位置对桥式通路53与致动器通路61、62之间的连接和阻断进行切换。由此,以与选择性地形成的通路101、102、301、302相应的多种通路模式,可从泵向桥式通路53供给工作油。因而,根据该换向阀30,通过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1串联用区域401以及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选择性地形成1个或多个通路101、102、301、302,能够选择性地形成用于从泵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多种通路模式。
另外,在第1并联通路101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情况下,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并联通路101倒流的止回阀71,因此,能够使工作油在液压回路中恰当地流通。另外,例如,在无需形成于第1并联用区域201的第1并联通路101的情况下,能够设置将桥式通路53与第1并联通路101之间的连通阻断的盲栓作为限制构件。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换向阀30的、用于从泵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通路模式切换成不同的通路模式。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以及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也与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相同。
以下对在换向阀30中选择性地形成用于从泵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多种通路模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表示适用有多个形成有通路模式的上述的换向阀30(30A、30B)的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1(以下记作液压回路1)的回路图。液压回路1是建筑机械(省略图示)所使用的液压回路。建筑机械是用于进行建筑作业的机械(液压系统)。建筑机械是例如液压挖掘机。液压回路1具备作为工作流体供给源发挥作用的泵11、12、罐15、致动器20(20A、20B)以及形成有通路模式的换向阀30(30A、30B)。
泵11、12是喷出油(压力油、工作油)的液压泵,与换向阀30(30A、30B)的多个供给通路(第1供给通路51、第2供给通路52、连接于第1卸载通路41的第1串联通路301以及连接于第2卸载通路42的第2串联通路302)连通。泵11、12是容量可变型的。在泵11、12中,例如通过改变斜板的偏转角来改变容量,若容量改变,则喷出量(输入轴旋转1圈的工作油的喷出量)改变。泵11、12由两个泵构成。泵11、12具备第1泵11和第2泵12。泵11、12是例如组合式泵。组合式泵是利用1个输入轴驱动多个泵(第1泵11和第2泵12)的泵。在组合式泵中,第1泵11和第2泵12一体地构成。在组合式泵中,第1泵11的喷出量与第2泵12的喷出量相等。此外,泵11、12也可以不是组合式泵。第1泵11和第2泵12也可以是独立的。第1泵11的输入轴和第2泵12的输入轴既可以通用,也可以不通用。第1泵11的喷出量和第2泵12的喷出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罐15贮存工作油。罐15向泵11、12供给工作油。从泵11、12喷出且经由致动器20的工作油返回罐15。从泵11、12喷出且没有经由致动器20的工作油返回罐15。
致动器20使建筑机械工作。致动器20是与换向阀30(30A、30B)的致动器通路61、62连通、通过从泵11、12供给工作油而驱动的液压致动器。致动器20通过从第1泵11和第2泵12中的至少一者供给工作油而驱动。在建筑机械是液压挖掘机的情况下,致动器20的用途存在行驶用、回转用、铲斗转动用、斗杆起伏用以及动臂起伏用等。
作为一个例子,图8中的致动器20A是用于使斗杆相对于动臂起伏(上升下降、转动)的液压缸(斗杆用缸)。作为一个例子,致动器20B是用于使上部回转体相对于下部行驶体回转的液压马达(回转用马达)。致动器20A和致动器20B分别具有第1端口21和第2端口22。第1端口21和第2端口22是工作油相对于致动器20的供排口(供给口和排出口)。通过向第1端口21供给工作油、且从第2端口22排出工作油,致动器20向一侧工作。具体而言,例如,液压缸伸长,另外,例如,液压马达(省略图示)向一侧旋转。通过向第2端口22供给工作油、且从第1端口21排出工作油,致动器20向另一侧(与上述“一侧”相反的一侧)工作。具体而言,例如,液压缸收缩,另外,例如,液压马达向另一侧旋转。
在液压回路1中,适用了分别形成有不同的通路模式的换向阀30(30A、30B)。换向阀30A配置于第1泵11以及第2泵12与致动器20A之间,并与第1泵11以及第2泵12和致动器20A连接。换向阀30A与罐15连接。换向阀30B配置于第1泵11以及第2泵12与致动器20B之间,并与第1泵11以及第2泵12和致动器20B连接。换向阀30B与罐15连接。
换向阀30A在第1泵11以及第2泵12与罐15之间配置于比换向阀30B靠下游侧的位置。换向阀30A经由换向阀30B的卸载通路41、42与第1泵11以及第2泵12连接。换向阀30B经由换向阀30A的卸载通路41、42与罐15连接。
在换向阀30A中,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中形成有第1并联通路101,在第2并联用区域202中形成有第2并联通路102,在第1串联用区域401中形成有第1串联通路301,在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形成有第2串联通路302。因而,可将从第1泵11和第2泵12喷出的工作油从4个通路101、102、301、302经由桥式通路53向致动器20A供给。
在换向阀30A中,在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中形成有第1通过孔701,在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中形成有第2通过孔702,在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中形成有第3通过孔703,在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中形成有第4通过孔704。在第1通过孔701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并联通路101倒流的止回阀71的至少一部分。在第2通过孔702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2并联通路102倒流的止回阀72的至少一部分。在第3通过孔703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串联通路301倒流的止回阀73的至少一部分。在第4通过孔704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2串联通路302倒流的止回阀74的至少一部分。
在此,在止回阀71、止回阀72、止回阀73以及止回阀74中,通过以分别使节流量不同的方式进行设定,能够对工作油从各通路101、102、301、302向桥式通路53供给的优先度进行调整。
通路101、102、301、302的形成可利用例如切削加工进行。同样地,通过孔701~704的形成可利用例如切削加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第1并联通路101和第2并联通路102是在从阀主体31的外部利用工具形成第1通过孔701和第2通过孔702之后、经由这些第1通过孔701和第2通过孔702利用工具形成的。另外,也可以是,第1串联通路301和第2串联通路302也是在从阀主体31的外部利用工具形成第3通过孔703和第4通过孔704之后、经由这些第3通过孔703和第4通过孔704利用工具形成的。
另一方面,在换向阀30B中,在第1并联用区域201中形成有第1并联通路101,但在第2并联用区域202中没有形成第2并联通路102。另外,在换向阀30B中,在第1串联用区域401中形成有第1串联通路301,但在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没有形成第2串联通路302。因而,仅从第1泵11喷出的工作油可从两个通路101、301经由桥式通路53向致动器20B供给。
在换向阀30B中,在第1限制构件区域711形成有第1通过孔701,但在第2限制构件区域712没有形成第2通过孔702。另外,在换向阀30B中,在第3限制构件区域713形成有第3通过孔703,但在第4限制构件区域714没有形成第4通过孔704。在第1通过孔701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并联通路101倒流的止回阀71。在第3通过孔703设置有防止工作油从桥式通路53向第1串联通路301倒流的止回阀73。通路101、301的形成可利用例如切削加工进行。同样地,通过孔701、703的形成可利用例如切削加工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换向阀30(30A、30B),通过从第1并联用区域201、第2并联用区域202、第1串联用区域401以及第2串联用区域402中选择性地形成1个或多个通路101、102、301、302,能够选择性地形成用于从泵向致动器供给工作油的多种通路模式。换向阀30能够形成除了附图所示的例子以外的其他通路模式。例如,在仅形成第2并联通路102的情况下,可形成仅将来自第2泵12的工作油从1个通路经由桥式通路53向致动器供给的通路模式。
如以上说明那样,使多个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等)可通过的多个通过孔701~704在阀主体31的同一面开口,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限制构件的维护和各种保养。尤其是,通过使多个通过孔701~704在与阀主体31中的致动器通路61、62所开口的面相同的面开口,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多个限制构件的维护和各种保养。
此外,限制构件的保养包括设置用于防止工作油在例如两个通路之间倒流的止回阀71~74、或设置将两个通路之间的连通阻断的盲栓的情况。由此,可进行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盲栓等)的各种选择,能够构成各种所期望的回路。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油(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也可以使用除了油以外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作为工作流体。
另外,不将多个通过孔701~704配置于同一直线上,从而能够使多个通过孔701~704和经由该多个通过孔701~704设置的限制构件(止回阀71~74、盲栓等)密集配置,可使换向阀30(特别是阀主体31)小型化。
这样的多个通过孔701~704和限制构件的配置即使是可与桥式通路连接的多个供给通路的功能(连接方式)不同的情况也可适用,多个供给通路也可以包括例如并联方式的通路和串联方式的通路。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也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想到的施加各种变形而成的各种形态,由本发明起到的效果也不限定于上述的事项。因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主旨的范围内,可针对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记载的各要素进行各种追加、变更以及部分的删除。

Claims (6)

1.一种换向阀,其具备:
阀主体,其具有阀芯孔、与该阀芯孔连接的桥式通路以及能够与该桥式通路连接的多个供给通路;
阀芯,其插入所述阀芯孔;以及
多个限制构件,其对所述多个供给通路的各供给通路与所述桥式通路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进行控制,
在所述阀主体上形成有所述多个限制构件能够通过的多个通过孔,
所述多个通过孔在所述阀主体的同一面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中,
所述阀主体还具有与所述阀芯孔连接的致动器通路,
所述致动器通路在与所述阀主体中的所述多个通过孔所开口的面相同的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阀,其中,
所述多个通过孔在从所述阀主体中的所述多个通过孔所开口的面观察的情况下未配置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其中,
所述多个供给通路包括功能互不相同的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其中,
所述多个供给通路包括相对于工作流体供给源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方式的通路以及串联方式的通路。
6.一种液压系统,其具备: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
与所述换向阀的所述多个供给通路连通的工作流体供给源;以及
与所述换向阀的所述致动器通路连通的致动器。
CN201710068651.8A 2016-02-08 2017-02-08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Active CN1070445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1971 2016-02-08
JP2016021971A JP6773421B2 (ja) 2016-02-08 2016-02-08 方向切換弁及び油圧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4551A true CN107044551A (zh) 2017-08-15
CN107044551B CN107044551B (zh) 2020-12-01

Family

ID=5954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8651.8A Active CN107044551B (zh) 2016-02-08 2017-02-08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73421B2 (zh)
KR (1) KR20170094077A (zh)
CN (1) CN1070445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4315A (zh) * 2018-07-06 2020-05-15 Kyb株式会社 阀装置
CN113483117A (zh) * 2021-07-29 2021-10-08 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换向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2383B2 (ja) 2019-07-31 2023-08-2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弁、流体システムおよび建設機械
JP7440221B2 (ja) 2019-07-31 2024-02-2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弁、流体制御弁、流体システムおよび建設機械
JP7492815B2 (ja) * 2019-09-03 2024-05-3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弁、流体システム、建設機械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2080073A (ja) * 2020-11-17 2022-05-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制御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1A (zh) * 1994-03-29 1997-05-0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导向压力传动的方向控制阀及工作油缸控制装置
CN1163673C (zh) * 1997-10-23 2004-08-25 胡斯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和液压阀机构
KR20060086333A (ko) * 2006-06-08 2006-07-31 주식회사 유니팩시스템 리프트유압장치용 밸브블럭
CN101373027A (zh) * 2008-08-08 2009-02-25 锦州市力特缸泵阀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多路换向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4262A (en) * 1977-10-17 1979-05-15 Gresen Manufacturing Company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JPS5842803A (ja) * 1981-09-08 1983-03-12 Handoothe- Kogyo Kk コントロ−ルバルブとこれを使用した作業機の回路
JPS57182602U (zh) * 1982-04-07 1982-11-19
JP2602695B2 (ja) * 1988-06-17 1997-04-23 油谷重工株式会社 油圧ショベルの油圧回路並びに油圧切換弁
JP2767477B2 (ja) * 1989-10-25 1998-06-18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スタック型油圧制御弁装置
JP2767482B2 (ja) * 1990-05-18 1998-06-18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スタック型油圧制御弁装置
JPH083193B2 (ja) * 1990-03-05 1996-01-17 小松ゼノア株式会社 油圧操作弁
JPH04203033A (ja) * 1990-11-30 1992-07-23 Zexel Corp スタック弁型油圧制御装置
JP2526813Y2 (ja) * 1991-02-08 1997-02-26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複合制御弁
FR2689575B1 (fr) * 1992-04-06 1994-07-08 Rexroth Sigma Distributeur hydraulique a compensation de pression et une selection de pression maximale pour piloter une pompe et commande hydraulique multiple incluant de tels distributeurs.
JPH08184301A (ja) * 1994-10-31 1996-07-16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制御装置
JP3625230B2 (ja) * 1995-12-25 2005-03-0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
JPH10227303A (ja) * 1997-02-14 1998-08-2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3520822B2 (ja) * 1999-10-29 2004-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駆動用大電流回路一体型油圧制御装置
JP4170493B2 (ja) * 1999-01-19 2008-10-22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多連方向切換弁
JP4963333B2 (ja) * 2001-07-18 2012-06-27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多連方向切換弁
JP4963337B2 (ja) * 2001-09-27 2012-06-27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多連方向切換弁
DE10336334B3 (de) * 2003-08-08 2005-08-04 Cnh Baumaschinen Gmbh Hydraulisches Steuersystem für Baumaschinenen, insbesondere für Bagger
JP4994051B2 (ja) * 2007-01-26 2012-08-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制御装置
JP6077901B2 (ja) * 2012-04-05 2017-02-08 株式会社ユーテック 油圧回路及びその油圧回路に用いる複合弁
JP6522320B2 (ja) * 2014-11-11 2019-05-29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方向切換弁
JP6552829B2 (ja) * 2015-01-28 2019-07-3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方向切換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1A (zh) * 1994-03-29 1997-05-0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导向压力传动的方向控制阀及工作油缸控制装置
CN1163673C (zh) * 1997-10-23 2004-08-25 胡斯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和液压阀机构
KR20060086333A (ko) * 2006-06-08 2006-07-31 주식회사 유니팩시스템 리프트유압장치용 밸브블럭
CN101373027A (zh) * 2008-08-08 2009-02-25 锦州市力特缸泵阀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多路换向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4315A (zh) * 2018-07-06 2020-05-15 Kyb株式会社 阀装置
CN111164315B (zh) * 2018-07-06 2021-12-10 Kyb株式会社 阀装置
CN113483117A (zh) * 2021-07-29 2021-10-08 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换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73421B2 (ja) 2020-10-21
JP2017141858A (ja) 2017-08-17
KR20170094077A (ko) 2017-08-17
CN107044551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4551A (zh)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N104246235B (zh) 施工机械的液压回路及其控制装置
US8899034B2 (en) Hydraulic system with fluid flow summation control of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and priority allocation of fluid flow
CN106885014A (zh)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A2960802A1 (en)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CN105492779B (zh) 建筑机械的多联换向阀
KR102679002B1 (ko) 방향 전환 밸브 및 유압 시스템
CN105822793B (zh) 换向阀
KR102652880B1 (ko) 유량 제어 밸브
KR101831494B1 (ko) 방향 전환 밸브
JP2004239427A (ja) 一体構造本体を有するマルチプル油圧スプール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JP6491523B2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JP7222595B2 (ja) 油圧制御システム
US10359057B2 (en) Valve device and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106351281A (zh) 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以及建筑机械
CN106460880B (zh) 建筑机械的流体压控制装置
JP3741244B2 (ja) 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
CN110268168B (zh) 换向阀
WO2024127892A1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JP6961523B2 (ja) 作業機の油圧システム
JPS6334304A (ja) 油圧シヨベルの油圧回路
CN114294289A (zh) 一种液压主阀系统及工程机械
JPH0331841Y2 (zh)
SU810916A1 (ru) Двухпоточный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пРиВОд эКСКАВАТОРА
CN117858991A (zh) 挖掘机型施工机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