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315A - 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315A
CN111164315A CN201980004830.2A CN201980004830A CN111164315A CN 111164315 A CN111164315 A CN 111164315A CN 201980004830 A CN201980004830 A CN 201980004830A CN 111164315 A CN111164315 A CN 11116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discharge
lead
side shoulder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48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4315B (zh
Inventor
松浦明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6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4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4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with more than one pump or motor in operation
    • F16H61/456Control of the balance of torque or speed between pumps or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16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1/22Synchronis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148Open loo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2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 F16K3/2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with cylindrical valv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 F16K31/1225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with a plurality of pist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1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7/0126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plunger associated with one or more 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6493Multi-way valve unit
    • Y10T137/86574Supply and exhaust
    • Y10T137/8667Reciprocating valve
    • Y10T137/86694Piston valve
    • Y10T137/8671With annular passage [e.g., spool]

Abstract

阀装置(100)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具有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导出通路(123)彼此连通的连通路,阀柱(170)具有:导出侧台肩部(172),其使导出通路(123)与连通路相连通或彼此阻断;排出侧台肩部(173),其使致动器通路(125)与排出通路(129)相连通或彼此阻断;排出部(192B),其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在阀柱(170)的移动初始阶段,该排出部(192B)将自供给通路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排出通路(129)排出;以及连通部(192A),其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在阀柱(170)的移动最终阶段,该连通部(192A)使导出通路(123)与连通路连通。

Description

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液压驱动装置,该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作流体向左右的行驶马达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参照JP2006-82767A)。在JP2006-82767A所记载的技术中,借助二位切换阀使向左右的行驶控制阀供给工作流体的供给通路彼此连通,使向左右的行驶马达供给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相等,从而进行行驶弯曲的直行校正,谋求行驶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近年来,不仅是提高行驶性能的需求,小型化的需求也在变强。但是,在JP2006-82767A所记载的技术中,需要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相连通的二位切换阀,存在难以小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并且谋求小型化的阀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一种阀装置,该阀装置包括用于对自流体压泵向左右的行驶马达供给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其中,所述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分别包括:阀柱,其基于行驶操作指令而沿着轴向移动;以及阀体,其将所述阀柱收纳为滑动自如,所述阀体具有:供给通路,自所述流体压泵喷出的工作流体向该供给通路供给;致动器通路,其与所述行驶马达连通;排出通路,其与工作流体箱连通;导出通路,其将自所述供给通路供给来的工作流体向所述致动器通路引导;以及连通路,其使所述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所述导出通路彼此连通,所述阀柱具有:导出侧台肩部,其是使所述导出通路与所述连通路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所述导出通路阻断;排出侧台肩部,其是使所述致动器通路与所述排出通路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所述排出通路阻断;排出部,其设于所述导出侧台肩部和所述排出侧台肩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该排出部将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所述排出通路排出;以及连通部,其设于所述导出侧台肩部,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该连通部使所述导出通路与所述连通路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结构的液压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位于移动初始阶段的位置并且工作油的一部分自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第2槽口向工作流体箱排出的情形。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位于移动最终阶段的位置并且入口节流部的下游侧的导出通路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1槽口而与行驶连通路相连通的状态。
图5A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5B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自中立位置移动了预定距离X1的状态。
图6A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自中立位置移动了预定距离X2的状态。
图6B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自中立位置移动了预定距离X3的状态。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阀装置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对设于排出侧台肩部的排出部进行了放大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进行说明。阀装置搭载于包括行驶装置的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工业机械等作业机械。以下,以搭载于作为作业机械的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阀装置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并且,对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来用于作业机械的致动器的驱动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工作流体也可以使用工作水等其他流体。
虽然未图示,但液压挖掘机包括行驶部、能够回转地设于行驶部的上部的回转部以及设于回转部的挖掘部。行驶部具有左右一对履带。利用后述的左右的行驶马达驱动左右一对履带从而使液压挖掘机行驶。挖掘部包括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回转部的动臂、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动臂的斗杆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斗杆的铲斗。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阀装置100的结构的液压回路图。如图1所示,液压挖掘机包括:发动机(未图示);泵110,其被发动机驱动,该泵110是喷出工作油的流体压泵;阀装置100,其利用自泵110喷出的工作油来对用于驱动行驶部、回转部、挖掘部等的多个致动器进行控制;以及工作流体箱119,工作油自阀装置100回流至该工作流体箱119。
作为多个致动器,例如具有作为行驶部驱动用的液压马达的行驶马达111(左行驶马达111L和右行驶马达111R)、回转部驱动用的液压马达(未图示)、动臂驱动用的液压缸(未图示)、斗杆驱动用的液压缸(未图示)、铲斗驱动用的液压缸(未图示)等。
泵110是可变容量式的活塞泵,通过利用调节器110a改变斜板110b的倾斜度来使喷出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所谓的负载感测控制来控制泵110的喷出容量以使泵110的向调节器110a引导的喷出压力与各致动器的最高负荷压力(多个致动器的负荷压力中的最高的负荷压力)的压力差为预定值。
阀装置100包括多个阀单元,利用组装于各阀单元的致动器控制阀来控制各致动器的动作。参照图1详细地说明阀装置100。阀装置100的壳体是通过层叠各阀单元的阀体并将它们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各阀单元的阀体形成为长方体形状。
作为构成阀装置100的壳体的阀体,具有组装有各致动器控制阀的阀体即阀组B以及用于导入工作油的阀体即入口组件IB等。另外,入口组件IB也是用于向工作流体箱119排出工作油的出口组件OB。
在各阀体(IB、B)设有:供给通路121,自泵110喷出的工作油供给至该供给通路121;以及排出通路129,其与工作流体箱119连通。在入口组件IB组装有安装在供给通路121与排出通路129之间的溢流阀109和卸载阀108。溢流阀109用于限定泵110的喷出压力的最高压力,保护液压回路。卸载阀108在各致动器不进行动作时将自泵110喷出的工作油向工作流体箱119引导,使泵110进行无载运转(卸载)。
在各阀组B组装有用于控制自泵110向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的致动器控制阀和与致动器控制阀相对应的压力补偿阀。其中,在图1中,图示了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该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组装有用于驱动行驶马达111(左行驶马达111L和右行驶马达111R)的致动器控制阀即行驶控制阀131(左行驶控制阀131L和右行驶控制阀131R)和与行驶控制阀131相对应的压力补偿阀140。另一方面,在图1中,简化或省略了组装有用于对动臂、斗杆、铲斗等的致动器进行控制的致动器控制阀的阀单元的图示。
利用根据操作杆(未图示)的操作而输出的先导压力来切换各致动器控制阀。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采用在各致动器控制阀的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设有压力补偿阀140的阀后补偿型负载感测系统(日文:アフターオリフィス型のロード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在这样的负载感测系统的情况下,在同时操作多个各致动器时,压力补偿阀140起到调整各致动器之间的负荷的作用。
将设于致动器控制阀的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的压力和各致动器的最高负荷压力(多个致动器的负荷压力中的最高的负荷压力)施加于压力补偿阀140。压力补偿阀140进行补偿以使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的压力成为比各致动器的最高负荷压力高出预定值的压力。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在同时驱动多个致动器控制阀时,无论致动器的负荷压力的大小如何,都能够供给与致动器控制阀的阀柱的操作量相对应的流量的工作油。
在阀组B1组装有用于控制自泵110向左行驶马达111L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的左行驶控制阀131L。由此,构成具有阀组B1和左行驶控制阀131L的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左行驶马达111L是用于驱动液压挖掘机的左侧的履带(未图示)的液压马达。在与阀组B1相邻的阀组B2组装有用于控制自泵110向右行驶马达111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的右行驶控制阀131R。由此,构成具有阀组B2和右行驶控制阀131R的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右行驶马达111R是用于驱动液压挖掘机的右侧的履带(未图示)的液压马达。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配置为相邻,与其他阀单元一起层叠起来从而构成阀装置100。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具有同样的结构,呈关于彼此的抵接面大致面对称的形状。
行驶控制阀131是在用于使行驶马达111停止的中立位置(N)、用于使行驶马达111沿一个方向旋转的工作位置即前进位置(F)、用于使行驶马达111向沿另一个方向旋转的工作位置即后退位置(R)之间进行切换的先导式的换向阀。
在行驶控制阀131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泵110与行驶马达111之间的连通被阻断,并且,行驶马达111与工作流体箱119连通。在行驶控制阀131位于工作位置(前进位置(F)或后退位置(R))的情况下,泵110与行驶马达111连通,并且,行驶马达111与工作流体箱119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主要参照图1和图2来详细地说明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图2是表示阀装置100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剖视图,示出了主阀柱170位于中立位置(N)的状态。
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均具有:入口节流部134(参照图1),其设在泵110与行驶马达111之间;主阀柱170,其是基于行驶操作指令而沿着轴向移动的阀柱;补偿器阀柱180,其沿着与主阀柱17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以及阀组B,其用于收纳主阀柱170和补偿器阀柱180。
在阀组B设有将主阀柱170收纳为滑动自如的主收纳孔150和将补偿器阀柱180收纳为滑动自如的副收纳孔160。
另外,行驶操作指令相当于与行驶操作杆(未图示)的操作量相应地自先导压力输出部(未图示)向后述的第1先导压力室135a或第2先导压力室135b输出的先导压力。
阀组B和主阀柱170的构造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
行驶控制阀131包括主阀柱170、用于控制主阀柱170的驱动的第1先导压力室135a及第2先导压力室135b、以及对主阀柱170朝向其轴向中心施力的定心弹簧137。
在第1先导压力室135a和第2先导压力室135b与工作流体箱119相连接并且第1先导压力室135a和第2先导压力室135b没有被作用先导压力的情况下,主阀柱170在定心弹簧137的施力的作用下保持在中立位置(N)。在第1先导压力室135a被作用先导压力时,主阀柱170向前进位置(F)切换,在第2先导压力室135b被作用先导压力时,主阀柱170向后退位置(R)切换。
在阀组B设有:供给通路121(参照图1),自泵110喷出的工作油供给至该供给通路121(参照图1);一对供给分支通路121a、121b,其自供给通路121分支出;导入通路122,其构成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且是压力补偿阀140的上游侧的通路;一对导出通路123(第1导出通路123A和第2导出通路123B),其构成压力补偿阀140的下游侧的通路;第1行驶连通路124A(参照图1、图4),其使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第1导出通路123A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第1导出通路123A相连通;第2行驶连通路124B(参照图1),其使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第2导出通路123B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第2导出通路123B相连通;一对致动器通路125(第1致动器通路125A和第2致动器通路125B),其与行驶马达111连通;排出通路129,其与工作流体箱119连通;以及负荷压力通路128(参照图1),将由阀装置100控制的多个致动器的负荷压力中的最高的负荷压力导入该负荷压力通路128(参照图1)。
一对导出通路123构成呈桥状的所谓的桥通路。一对导出通路123是设在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的用于将自供给通路121供给来的工作油向致动器通路125引导的通路。
图1和图4所示的行驶连通路124(第1行驶连通路124A和第2行驶连通路124B)是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的导出通路123彼此(第1导出通路123A彼此和第2导出通路123B彼此)相连通的连通路,是为了使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同等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连通路124沿着阀组B的宽度方向(图4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在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行驶连通路124设有对通过的工作油施加阻力的节流件124c。此外,节流件124c也可以设于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行驶连通路124,也可以设于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行驶连通路124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行驶连通路124这两者。
如图2所示,在主收纳孔150的内周面设有与各通路122、121a、121b、124、123、125、129相连接的多个环状凹部151、152、153、154、155、159。导入通路122与副收纳孔160和设于主收纳孔150的轴向中心的环状凹部151相连接。一对供给分支通路121a、121b与夹着环状凹部151而设置的一对环状凹部152相连接。一对行驶连通路124与夹着一对环状凹部152而设置的一对环状凹部153相连接。
一对导出通路123与夹着一对环状凹部153而设置的一对环状凹部154相连接。一对致动器通路125与夹着一对环状凹部154而设置的一对环状凹部155相连接。排出通路129与夹着一对环状凹部155而设置的一对环状凹部159相连接。
一对致动器通路125(第1致动器通路125A和第2致动器通路125B)使在阀组B的外周面开口的一对致动器口126(第1致动器口126A和第2致动器口126B)和一对环状凹部155相连接。
在构成桥通路的一对导出通路123之间安装有补偿器阀柱180。在副收纳孔160的内周面设有与一对导出通路123相连接的环状凹部161。即,导出通路123的一端与主收纳孔150连通,另一端与副收纳孔160连通。
主阀柱170具有多个与主收纳孔15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圆柱状的台肩部。作为多个台肩部,包括设于主阀柱170的轴向的中心部的一对供给侧台肩部171即第1供给侧台肩部171A和第2供给侧台肩部171B;夹着一对供给侧台肩部171而设置的一对导出侧台肩部172即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和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以及夹着一对导出侧台肩部172而设置的一对排出侧台肩部173即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和第2排出侧台肩部173B。
针对各台肩部而言,随着自轴向一端(图示右端)朝向轴向另一端(图示左端)去而依次设有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第1供给侧台肩部171A、第2供给侧台肩部171B、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以及第2排出侧台肩部173B。
供给侧台肩部171是使供给通路121与导入通路122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一对供给侧台肩部171构成为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一对供给分支通路121a、121b阻断。
导出侧台肩部172是使导出通路123与致动器通路125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并且是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一对导出侧台肩部172构成为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一对导出通路123阻断。
排出侧台肩部173是使致动器通路125与排出通路129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一对排出侧台肩部173构成为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排出通路129阻断。
在各台肩部之间设有环状槽。在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与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之间设有第1环状槽176A。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与第2排出侧台肩部173B之间设有第2环状槽176B。第1环状槽176A和第2环状槽176B也统称为环状槽176。在第1供给侧台肩部171A与第2供给侧台肩部171B之间设有中央环状槽175。
将中央环状槽175设为与导入通路122相对,始终与导入通路122连通。将第1环状槽176A设为与第1致动器通路125A相对,始终与第1致动器通路125A连通。将第2环状槽176B设为与第2致动器通路125B相对,始终与第2致动器通路125B连通。
在第1供给侧台肩部171A沿着周向分开地设有多个第1中央槽口191A。第1中央槽口191A沿着主阀柱170的轴向延伸,在第1供给侧台肩部171A的外周面和中央环状槽175处开口。在第2供给侧台肩部171B沿着周向分开地设有多个第2中央槽口191B。第2中央槽口191B沿着主阀柱170的轴向延伸,在第2供给侧台肩部171B的外周面和中央环状槽175处开口。
在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沿着周向分开地设有多个第1槽口192A。第1槽口192A沿着主阀柱170的轴向延伸,在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的外周面和第1环状槽176A处开口。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沿着周向分开地设有多个第2槽口192B。第2槽口192B沿着主阀柱170的轴向延伸,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的外周面和第2环状槽176B处开口。
补偿器阀柱180配置为一端(图示下端)面向导入通路122,并且另一端(图示上端)面向最高负荷压力室185。最高负荷压力室185是与负荷压力通路128(参照图1)连通并且供各致动器的最高负荷压力导入的压力室。
在补偿器阀柱180设有在补偿器阀柱180向最高负荷压力室185侧移动的初始阶段对通过的工作油施加阻力的节流部181。节流部181相对于环状凹部161的开度随着补偿器阀柱180向最高负荷压力室185侧移动而变大。
并且,在补偿器阀柱180设有能够与其移动位置相应地使相对于环状凹部161的开度发生变化的压力导入部182。在压力导入部182的环状凹部161侧的开口部的周围形成有槽,在该槽相对于环状凹部161移动的过程中,压力导入部182的相对于环状凹部161的实质的开度变小。即,压力导入部182相对于环状凹部161的开度随着补偿器阀柱180向最高负荷压力室185侧移动而变小。
在补偿器阀柱180组装有高压选择阀183。高压选择阀183配置为一端(图示下端)面向与压力导入部182相连通的压力导入室184,另一端(图示上端)面向最高负荷压力室185。高压选择阀183在最高负荷压力室185的压力即各致动器的最高负荷压力高于压力导入室184的压力时维持闭阀状态。另一方面,高压选择阀183在压力导入室184的压力高于最高负荷压力室185的压力时开阀,将压力导入室184的压力向负荷压力通路128引导(参照图1)。
参照图2~图4,对该第1实施方式的阀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和图4与图2同样地是表示阀装置100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主阀柱170位于移动初始阶段的位置并且工作油的一部分自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第2槽口192B向工作流体箱119排出的情形。图4示出了主阀柱170位于移动最终阶段的位置并且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的导出通路123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1槽口192A而连通于行驶连通路124的状态。
在液压挖掘机的操作者操作设于驾驶室内的行驶操作杆(未图示)时,作为行驶操作指令的先导压力作用于行驶控制阀131的第1先导压力室135a或第2先导压力室135b。在进行直行行驶的情况下,操作者使左行驶操作杆向前进侧倾斜并且使右行驶操作杆向前进侧倾斜。以下,针对同时将左右的行驶操作杆(未图示)向前进侧操作而使液压挖掘机(车辆)直行行驶的情况下的阀装置100的动作而言,对主阀柱170和补偿器阀柱180的动作以及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内的工作油的流动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行驶操作杆保持在中立位置时,行驶控制阀131的主阀柱170保持在中立位置(N)(参照图2)。在主阀柱1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与供给分支通路121a、121b相连接的环状凹部152的开口被供给侧台肩部171的外周面堵塞。即,在主阀柱1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供给通路121与导入通路122彼此的连通被供给侧台肩部171阻断。
并且,在主阀柱1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第1致动器通路125A和排出通路129借助第1环状槽176A而连通,第2致动器通路125B和排出通路129借助第2环状槽176B而连通。
另外,在主阀柱1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第1致动器通路125A和第2致动器通路125B借助第1环状槽176A、第1槽口192A、构成桥通路的一对导出通路123、第2槽口192B以及第2环状槽176B而连通。
在开始向前进侧操作行驶操作杆时,将先导压力作用于第1先导压力室135a,主阀柱170开始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图示左方)移动。如图3所示,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供给分支通路121b和导入通路122借助第2中央槽口191B而连通。此时的连通开口部构成图1所示的入口节流部134。导入至导入通路122的工作油的压力比泵喷出压力低出了与入口节流部134的开度相对应的压力损失所对应的量。
在将工作油导入导入通路122时,在导入通路122的压力的作用下,压力补偿阀140的补偿器阀柱180克服最高负荷压力室185的压力的作用而向图示上方移动。在补偿器阀柱180向图示上方移动时,节流部181的开度变大。因此,随着节流部181的开度变大,自导入通路122经由第1导出通路123A和第1环状槽176A而导入第1致动器通路125A的工作油的流量增加。
导入至第1致动器通路125A的工作油经由第1致动器口126A供给至行驶马达111,行驶马达111进行旋转。自行驶马达111排出的工作油经由第2致动器口126B导入第2致动器通路125B。导入至第2致动器通路125B的工作油经由第2环状槽176B导入排出通路129,向工作流体箱119排出。
像这样,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自供给通路121经由导入通路122而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大都经由第1环状槽176A供给至第1致动器通路125A,使行驶马达111进行旋转。
此时,第2导出通路123B经由第2槽口192B而与第2环状槽176B连通。因此,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自供给通路121经由导入通路122而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第2槽口192B和第2环状槽176B向排出通路129排出。
即,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设于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的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第2槽口192B而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另外,主阀柱170的移动量越大,作为旁路节流部的第2槽口192B的节流开口的面积就越小,旁路节流流量就越少。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根据行驶操作指令而使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主阀柱170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供给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自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发挥作用的第2槽口192B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在刚开始操作行驶操作杆之后工作油急剧地向行驶马达111流动的情况,能够使行驶马达111响应行驶操作指令的起动较为平滑。即,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行驶开始时车体摇晃、震动等,能够提高行驶开始时的行驶性能。
另外,在向后退侧操作左右的行驶操作杆时,主阀柱170的动作与上述的动作相反,图2所示的第1槽口192A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发挥作用。即,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经由第2环状槽176B而向第2致动器通路125B供给,并且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作为排出部的第1槽口192A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因此,在后退时也是,能够使行驶马达111响应行驶操作指令的起动较为平滑,能够提高行驶开始时的行驶性能。
在向前进侧操作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增加时,与导出通路123连接的环状凹部154的开口会被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的外周面堵塞。即,利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的外周面阻断导出通路123。由此,工作油自导出通路123经由第2槽口192B向工作流体箱119的排出结束。
如果操作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进一步增加,则如图4所示,第1导出通路123A和第1行驶连通路124A借助第1槽口192A连通。至少在左右的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分别成为前进侧的最大值时,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第1行驶连通路124A与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第1行驶连通路124A相连通。
在此,在没有设置行驶连通路124的情况下,如果左右的行驶控制阀131L、131R、压力补偿阀140等存在加工误差,则存在如下风险: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供给的工作油产生不均匀,行驶发生弯曲。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导出通路123和行驶连通路124借助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作为连通部的第1槽口192A而连通。因而,在因左右的行驶控制阀131L、131R、压力补偿阀140等存在加工误差而导致流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中的一者的流量比流向另一者的流量多的情况下,将工作油的一部分自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中的一者的回路经由行驶连通路124向另一者的回路引导。由此,将工作油的流量调整为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相同。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分别输入行驶操作指令并且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的主阀柱170移动时,在主阀柱170的移动最终阶段,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的入口节流部134的下游侧的导出通路123彼此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1槽口192A而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工作油相对于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的供给流量的偏差。即,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向前进侧最大程度地操作左右的行驶操作杆时发生行驶弯曲,能够提高直行行驶时的行驶性能。
另外,在向后退侧最大程度地操作左右的行驶操作杆时,主阀柱170的动作与上述的动作相反,图2所示的第2槽口192B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即,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导出通路123和行驶连通路124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2槽口192B而连通,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的导出通路123彼此连通。因此,在后退时也是,能够提高直行行驶性能。
采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取得以下的作用效果。
(1)在主阀柱170设有排出部,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该排出部将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在车辆前进时,第2槽口192B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在车辆后退时,第1槽口192A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使行驶马达111响应行驶操作指令的起动较为平滑,能够提高行驶开始时的行驶性能。
(2)并且,在主阀柱170设有连通部,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该连通部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连通。在车辆前进时,第1槽口192A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在车辆后退时,第2槽口192B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工作油相对于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的供给流量的偏差,能够提高直行行驶时的行驶性能。
(3)上述(1)(2)的行驶性能的提高是利用设于主阀柱170的排出部和连通部来实现的。因此,不需要将用于对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130R的导出通路123彼此的连通及阻断进行切换的切换阀等组装于阀装置100内,因此能够谋求阀装置100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因此还能够谋求阀装置100的成本的降低。即,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并且谋求小型化的阀装置100。
(4)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第2槽口192B在移动初始阶段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第1槽口192A在移动最终阶段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并且,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时,第1槽口192A在移动初始阶段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第2槽口192B在移动最终阶段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
即,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一类槽口192A、192B兼有用于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连通的连通部的功能以及用于使导出通路123与排出通路129连通的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功能。通过使形成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一类槽口192A、192B作为排出部和连通部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起动时的行驶性能和直行时的行驶性能。因而,与排出部和连通部彼此独立地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主阀柱170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5A、图5B、图6A和图6B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进行说明。以下,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图中,对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者相当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5A~图6B是将行驶控制阀单元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5A示出了主阀柱270位于中立位置(N)的状态,图5B示出了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移动了预定距离X1的状态。图6A示出了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移动了预定距离X2的状态,图6B示出了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移动了预定距离X3的状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一类槽口192A、192B兼有用于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连通的连通部的功能以及用于使导出通路123与排出通路129连通的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功能。
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凹部295作为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连通的连通部发挥作用,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的槽口296作为使导出通路123与排出通路129连通的排出部(旁路节流部)发挥作用。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主阀柱270在导出侧台肩部172与排出侧台肩部173之间设有环状槽176。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槽口296沿着排出侧台肩部173的周向彼此分开地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将槽口296设为沿着主阀柱270的轴向延伸。槽口296在排出侧台肩部173的外周面和环状槽176处开口地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
作为连通部的凹部295沿着导出侧台肩部172的周向彼此分开地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凹部295在导出侧台肩部172的外周面处开口且在环状槽176处不开口地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例如,凹部295如图示那样形成为利用圆弧将与主阀柱270的轴向平行的两边的两端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跑道形状。
在导出侧台肩部172沿着周向分开地设有多个槽口297。槽口297沿着主阀柱270的轴向延伸,在导出侧台肩部172的外周面和环状槽176处开口。
参照图5A~图6B,对该第2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同时向前进侧操作左右的行驶操作杆(未图示)而使液压挖掘机(车辆)直行行驶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在行驶操作杆保持在中立位置时,主阀柱270保持在中立位置(N)。在主阀柱2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供给通路121与导入通路122的连通被供给侧台肩部171阻断(参照图2)。并且,在主阀柱2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致动器通路125与排出通路129借助环状槽176连通。
另外,如图5A所示,在主阀柱2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与导出通路123相连接的环状凹部154的开口被导出侧台肩部172堵塞。即,在主阀柱270位于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导出通路123与致动器通路125的连通被导出侧台肩部172阻断。
在开始操作行驶操作杆并且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图示左方)移动时,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供给分支通路121b与导入通路122借助第2中央槽口191B连通(参照图3)。
在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增加并且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图示左方)移动预定距离X1时,如图5B所示,第1导出通路123A与第1致动器通路125A借助槽口297连通。由此,如图5B中的实线箭头所示,自供给通路121经由导入通路122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大都经由槽口297和第1环状槽176A向第1致动器通路125A供给,使行驶马达111旋转。
此时,第1环状槽176A经由槽口296而与排出通路129连通。因此,如图5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自供给通路121经由导入通路122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第1环状槽176A和槽口296向排出通路129排出。
即,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设于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的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槽口296而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另外,主阀柱270的移动量越大,作为旁路节流部的槽口296的节流开口的面积就越小,旁路节流流量就越少。
在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增加并且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图示左方)移动预定距离X2(>X1)时,如图6A所示,与排出通路129连接的环状凹部159的开口被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的外周面堵塞。即,排出通路129被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的外周面阻断。由此,工作油自导出通路123经由槽口296向工作流体箱119的排出结束。
在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增加并且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图示左方)移动预定距离X3(>X2)时,如图6B所示,第1导出通路123A和第1行驶连通路124A借助设于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的凹部295而连通。至少在左右的行驶操作杆的操作量分别成为前进侧的最大值时,左行驶控制阀单元130L的第1行驶连通路124A和右行驶控制阀单元130R的第1行驶连通路124A连通。
即,在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导出通路123和行驶连通路124借助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作为连通部的凹部295而连通。因而,在左右的行驶控制阀131L、131R、压力补偿阀140等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能对工作油的流量进行调整以使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L、111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相同。
如以上那样,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在导出侧台肩部172设有使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连通的作为连通部的凹部295。因此,能够通过调整凹部295的轴向长度从而更恰当地设定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导出通路123彼此连通的时机。
并且,在排出侧台肩部173设有使导出通路123与排出通路129连通的作为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槽口296。因此,能够通过调整槽口296的轴向长度从而更恰当地设定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开口关闭的时机、即向导出通路123供给的工作油的一部分向工作流体箱119的排出停止的时机。例如,能够通过加长槽口296的轴向长度从而推迟排出部(旁路节流部)的开口关闭的时机。
采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1)~(3)同样的作用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5)在主阀柱270自中立位置(N)向轴向一侧移动时,能够利用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的作为排出部的槽口296来控制向导出通路123供给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的排出停止的时机(旁路节流部的开口关闭的时机),利用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作为连通部的凹部295来控制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的连通开始的时机。即,采用该第2实施方式,能够将旁路节流部的开口关闭的时机和导出通路123与行驶连通路124的连通开始的时机彼此独立地设定,因此车辆的行驶性能的调整的自由度较高。
(6)而且,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槽口297来控制导出通路123与致动器通路125连通的时机。因此,能够通过调整槽口297的轴向长度从而更恰当地设定行驶马达111的起动时机。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的排出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槽口296。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利用多个通路来构成排出部。
使导出通路123与排出通路129连通的排出部396包括与环状槽176连通的第1排出路396a和与第1排出路396a连通且在排出侧台肩部173的外周面处开口的第2排出路396b。第2排出路396b沿着主阀柱370的径向延伸。
采用这样的变形例,经由排出部396向排出通路129排出的工作油自第2排出路396b的开口端部向径向外侧、即与主阀柱37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出。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5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工作油自槽口296朝向排出通路129沿着主阀柱270的轴向流动,因此会产生妨碍主阀柱270的轴向移动的流体力。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工作油自图7所示的排出部396朝向排出通路129沿着与主阀柱27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流出。由于工作油自排出侧台肩部173的第2排出路396b沿着径向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妨碍主阀柱370的轴向移动的流体力的产生。即,能够抑制主阀柱370的轴向移动被自排出部396向排出通路129流出的工作油妨碍的情况。
以下那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将变形例所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组合、将上述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彼此组合、将以下的不同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结构彼此组合。
<变形例1>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用于控制旁路节流流量的排出部(槽口192A、192B)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例子,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排出部(槽口296)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导出侧台肩部172和排出侧台肩部173这两者设置排出部。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采用了在行驶控制阀131的主阀柱170的下游侧连接有压力补偿阀140的后孔型负载感测系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在行驶控制阀131的主阀柱170的上游侧连接有压力补偿阀140的阀前补偿型负载感测系统(日文:ビフォアオリフィス型のロード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
将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及效果概括起来进行说明。
阀装置100包括用于控制自流体压泵(泵110)向左右的行驶马达111供给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其中,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分别包括基于行驶操作指令而沿着轴向移动的阀柱(主阀柱170、270、370)以及将阀柱(主阀柱170、270、370)收纳为滑动自如的阀体(阀组B),阀体(阀组B)具有:供给通路121,自流体压泵(泵110)喷出的工作流体向该供给通路121供给;致动器通路125,其与行驶马达111连通;排出通路129,其与工作流体箱119连通;导出通路123,其将自供给通路121供给来的工作流体向致动器通路125引导;以及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其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导出通路123彼此连通,阀柱(主阀柱170、270、370)具有:导出侧台肩部172,其是使导出通路123与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导出通路123阻断;排出侧台肩部173,其是使致动器通路125与排出通路129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排出通路129阻断;排出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槽口296、排出部396),其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和排出侧台肩部173中的至少一者,在阀柱(主阀柱170、270、3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该排出部将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排出通路129排出;以及连通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凹部295),其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在阀柱(主阀柱170、270、3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该连通部使导出通路123与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连通。
在该结构中,在根据行驶操作指令而使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阀柱(主阀柱170、270、370)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供给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自排出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槽口296、排出部396)排出,因此能够使行驶马达111响应行驶操作指令的起动较为平滑。而且,在向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分别输入行驶操作指令并使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阀柱(主阀柱170、270、370)移动时,在阀柱(主阀柱170、270、370)的移动最终阶段,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导出通路123彼此借助连通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凹部295)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工作流体相对于左右的行驶马达111的供给流量的偏差。由此,能够提高行驶开始时以及直行行驶时的行驶性能。并且,上述行驶性能的提高是利用设于阀柱(主阀柱170、270、370)的排出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槽口296、排出部396)和连通部(第1槽口192A、第2槽口192B、凹部295)而实现的。因此,不需要将用于对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130的导出通路123彼此的连通和阻断进行切换的切换阀等组装于阀装置100内,因此能够谋求阀装置100的小型化。即,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并且谋求小型化的阀装置100。
阀装置100的阀柱(主阀柱170)具有:一对导出侧台肩部172、即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和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一对排出侧台肩部173、即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和第2排出侧台肩部173B;第1环状槽176A,其设在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与第1排出侧台肩部173A之间;以及第2环状槽176B,其设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与第2排出侧台肩部173B之间,在第1导出侧台肩部172A设有在第1环状槽176A处开口的第1槽口192A,在第2导出侧台肩部172B设有在第2环状槽176B处开口的第2槽口192B,阀体(阀组B)具有与第1环状槽176A连通的作为致动器通路125的第1致动器通路125A以及与第2环状槽176B连通的作为致动器通路125的第2致动器通路125B,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经由第1环状槽176A向第1致动器通路125A供给,并且,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经由作为排出部的第2槽口192B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导出通路123和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1槽口192A连通,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经由第2环状槽176B向第2致动器通路125B供给,并且,自供给通路121向导出通路123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经由作为排出部的第1槽口192A向排出通路129排出,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导出通路123和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借助作为连通部的第2槽口192B连通。
在该结构中,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第2槽口192B在移动初始阶段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第1槽口192A在移动最终阶段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并且,在阀柱(主阀柱170)自中立位置向另一侧移动时,第1槽口192A在移动初始阶段作为排出部发挥作用,第2槽口192B在移动最终阶段作为连通部发挥作用。即,通过使形成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槽口192A、192B作为排出部和连通部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起动时的行驶性能和直行时的行驶性能。
阀装置100的阀柱(主阀柱270、370)具有设在导出侧台肩部172与排出侧台肩部173之间的环状槽176,排出部(槽口296、排出部396)在排出侧台肩部173的外周面和环状槽176处开口地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连通部(凹部295)在导出侧台肩部172的外周面处开口且在环状槽176处不开口地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
在该结构中,在阀柱(主阀柱270、370)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能够利用设于排出侧台肩部173的排出部(槽口296、排出部396)来控制向导出通路123供给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的排出停止的时机,利用设于导出侧台肩部172的连通部(凹部295)来控制导出通路123与连通路(行驶连通路124)的连通开始的时机。
阀装置100的排出部396具有与环状槽176连通的第1排出路396a和与第1排出路396a连通且在排出侧台肩部173的外周面处开口的第2排出路396b,第2排出路396b沿着阀柱(主阀柱370)的径向延伸。
在该结构中,工作流体自排出侧台肩部173的第2排出路396b沿着径向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妨碍阀柱(主阀柱370)的移动的流体力的产生。
在阀装置100中,在导出侧台肩部172设有在环状槽176处开口的槽口297,在阀柱(主阀柱270、370)自中立位置移动时,槽口297使导出通路123与致动器通路125连通。
在该结构中,能够利用槽口297来控制导出通路123与致动器通路125连通的时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旨在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7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29127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编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阀装置,该阀装置包括用于对自流体压泵向左右的行驶马达供给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其中,
所述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分别包括:
阀柱,其基于行驶操作指令而沿着轴向移动;以及
阀体,其将所述阀柱收纳为滑动自如,
所述阀体具有:
供给通路,自所述流体压泵喷出的工作流体向该供给通路供给;
致动器通路,其与所述行驶马达连通;
排出通路,其与工作流体箱连通;
导出通路,其将自所述供给通路供给来的工作流体向所述致动器通路引导;以及
连通路,其使所述左右的行驶控制阀单元的所述导出通路彼此连通,
所述阀柱具有:
导出侧台肩部,其是使所述导出通路与所述连通路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所述导出通路阻断;
排出侧台肩部,其是使所述致动器通路与所述排出通路相连通或彼此阻断的台肩部,能够利用其外周面将所述排出通路阻断;
排出部,其设于所述导出侧台肩部和所述排出侧台肩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该排出部将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所述排出通路排出;以及
连通部,其设于所述导出侧台肩部,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该连通部使所述导出通路与所述连通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柱具有:
一对所述导出侧台肩部,即第1导出侧台肩部和第2导出侧台肩部;
一对所述排出侧台肩部,即第1排出侧台肩部和第2排出侧台肩部;
第1环状槽,其设在所述第1导出侧台肩部与所述第1排出侧台肩部之间;以及
第2环状槽,其设在所述第2导出侧台肩部与所述第2排出侧台肩部之间,
在所述第1导出侧台肩部设有在所述第1环状槽处开口的第1槽口,
在所述第2导出侧台肩部设有在所述第2环状槽处开口的第2槽口,
所述阀体具有:
与所述第1环状槽连通的作为所述致动器通路的第1致动器通路;以及
与所述第2环状槽连通的作为所述致动器通路的第2致动器通路,
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经由所述第1环状槽向所述第1致动器通路供给,并且,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经由作为所述排出部的所述第2槽口向所述排出通路排出,
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所述导出通路和所述连通路借助作为所述连通部的所述第1槽口而连通,
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初始阶段,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经由所述第2环状槽向所述第2致动器通路供给,并且,自所述供给通路向所述导出通路导入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经由作为所述排出部的所述第1槽口向所述排出通路排出,
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向另一侧移动时,在其移动最终阶段,所述导出通路和所述连通路借助作为所述连通部的所述第2槽口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柱具有设在所述导出侧台肩部与所述排出侧台肩部之间的环状槽,
所述排出部在所述排出侧台肩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环状槽处开口地设于所述排出侧台肩部,
所述连通部在所述导出侧台肩部的外周面处开口且在所述环状槽处不开口地设于所述导出侧台肩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所述排出部具有:
第1排出路,其与所述环状槽连通;以及
第2排出路,其与所述第1排出路连通,在所述排出侧台肩部的外周面处开口,
所述第2排出路沿着所述阀柱的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在所述导出侧台肩部设有在所述环状槽处开口的槽口,
在所述阀柱自中立位置移动时,所述槽口使所述导出通路与所述致动器通路连通。
CN201980004830.2A 2018-07-06 2019-05-15 阀装置 Active CN111164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9127A JP6600386B1 (ja) 2018-07-06 2018-07-06 弁装置
JP2018-129127 2018-07-06
PCT/JP2019/019363 WO2020008736A1 (ja) 2018-07-06 2019-05-15 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315A true CN111164315A (zh) 2020-05-15
CN111164315B CN111164315B (zh) 2021-12-10

Family

ID=6838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4830.2A Active CN111164315B (zh) 2018-07-06 2019-05-15 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9026B2 (zh)
EP (1) EP3677795B1 (zh)
JP (1) JP6600386B1 (zh)
CN (1) CN111164315B (zh)
WO (1) WO2020008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8316A4 (en) * 2017-09-29 2021-05-19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FLOW CONTROL VALVE AND ASSOCIATED HYDRAULIC MACHINE
JP6600386B1 (ja) * 2018-07-06 2019-10-30 Kyb株式会社 弁装置
JP2023086306A (ja) * 2021-12-10 2023-06-22 Kyb株式会社 弁装置
CN115285242B (zh) * 2022-08-29 2023-08-22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履带轮、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6731A (ja) * 2005-06-01 2006-12-14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作業機械における走行用油圧制御装置
JP2010151189A (ja) * 2008-12-24 2010-07-08 Kayaba Ind Co Ltd 走行系の制御回路
US20140291562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Tgk Co., Ltd. Control Valve Driven By Stepping Motor
CN104350288A (zh) * 2012-05-31 2015-02-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多联阀装置
CN104395614A (zh) * 2012-08-15 2015-03-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切换阀
CN104769286A (zh) * 2012-11-07 2015-07-08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铲土机的流体压控制装置
CN10479131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湖南五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液压行走控制系统
CN105556132A (zh) * 2013-11-28 2016-05-04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5736502A (zh) * 2016-04-22 2016-07-06 泉州鑫豪工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行走马达的平衡控制阀
CN105899816A (zh) * 2014-01-31 2016-08-24 Kyb株式会社 作业机的控制系统
CN106104120A (zh) * 2014-03-31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阀装置
CN106715924A (zh) * 2014-10-27 2017-05-24 Kyb株式会社 感载阀装置
CN106885014A (zh) * 2015-09-28 2017-06-23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N107044551A (zh) * 2016-02-08 2017-08-1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N107076175A (zh) * 2014-10-06 2017-08-18 Kyb-Ys株式会社 流体压控制装置
CN107061404A (zh) * 2015-09-29 2017-08-18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方向切换阀和液压系统
CN206723170U (zh) * 2017-03-20 2017-12-0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液压马达由两个换向阀控制完成不同工况的液压系统
CN107532617A (zh) * 2015-04-24 2018-01-02 Kyb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CN108138806A (zh) * 2015-09-28 2018-06-08 Kyb株式会社 滑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5298A (en) * 1945-06-22 1949-07-05 Goodman Mfg Co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GB1422938A (en) * 1972-01-14 1976-01-28 Sperry Rand Ltd Hydraulic valves
US4238112A (en) * 1978-12-22 1980-12-09 Rexnord Inc. Spool spin prevention for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PT70158A1 (en) * 1980-03-03 1982-03-01 Univ Miami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KR100532176B1 (ko) * 1998-09-30 2006-02-13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중장비의 주행직진 유압회로
JP2005096704A (ja) * 2003-09-26 2005-04-1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走行式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2005119619A (ja) * 2003-10-20 2005-05-1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走行式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2006082767A (ja) 2004-09-17 2006-03-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走行式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5543236B2 (ja) * 2010-02-10 2014-07-09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油圧制御弁
JP5822232B2 (ja) * 2012-03-02 2015-11-24 Kyb株式会社 切換弁
JP2017219123A (ja) * 2016-06-08 2017-12-14 Kyb株式会社 スプール弁
JP6801482B2 (ja) 2017-02-06 2020-1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電池セルスタック
JP6600386B1 (ja) * 2018-07-06 2019-10-30 Kyb株式会社 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6731A (ja) * 2005-06-01 2006-12-14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作業機械における走行用油圧制御装置
JP2010151189A (ja) * 2008-12-24 2010-07-08 Kayaba Ind Co Ltd 走行系の制御回路
CN104350288A (zh) * 2012-05-31 2015-02-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多联阀装置
CN104395614A (zh) * 2012-08-15 2015-03-04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切换阀
CN104769286A (zh) * 2012-11-07 2015-07-08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铲土机的流体压控制装置
US20140291562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Tgk Co., Ltd. Control Valve Driven By Stepping Motor
CN105556132A (zh) * 2013-11-28 2016-05-04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5899816A (zh) * 2014-01-31 2016-08-24 Kyb株式会社 作业机的控制系统
CN106104120A (zh) * 2014-03-31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阀装置
CN107076175A (zh) * 2014-10-06 2017-08-18 Kyb-Ys株式会社 流体压控制装置
CN106715924A (zh) * 2014-10-27 2017-05-24 Kyb株式会社 感载阀装置
CN107532617A (zh) * 2015-04-24 2018-01-02 Kyb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CN10479131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湖南五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液压行走控制系统
CN106885014A (zh) * 2015-09-28 2017-06-23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N108138806A (zh) * 2015-09-28 2018-06-08 Kyb株式会社 滑阀装置
CN107061404A (zh) * 2015-09-29 2017-08-18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方向切换阀和液压系统
CN107044551A (zh) * 2016-02-08 2017-08-1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换向阀和液压系统
CN105736502A (zh) * 2016-04-22 2016-07-06 泉州鑫豪工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行走马达的平衡控制阀
CN206723170U (zh) * 2017-03-20 2017-12-0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液压马达由两个换向阀控制完成不同工况的液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0386B1 (ja) 2019-10-30
US20200348699A1 (en) 2020-11-05
CN111164315B (zh) 2021-12-10
WO2020008736A1 (ja) 2020-01-09
JP2020008085A (ja) 2020-01-16
EP3677795B1 (en) 2024-03-06
EP3677795A1 (en) 2020-07-08
EP3677795A4 (en) 2021-07-21
US10969026B2 (en)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4315B (zh) 阀装置
KR960006358B1 (ko) 유압구동장치 및 방향전환밸브
EP0596140B1 (en) Hydraulic driving system
EP3919786A1 (en) Flow control valve
KR101643069B1 (ko) 주행 제어 밸브
CN111527312B (zh) 流体压控制装置
WO2016171015A1 (ja) 流量制御弁
JPH07103882B2 (ja) 圧力補償付液圧弁
JP7423189B2 (ja) 制御弁及び建設機械用油圧システム
US11339884B2 (en) Valve device
JP7360858B2 (ja) 流体制御装置及び建設機械
WO2023105872A1 (ja) 弁装置
JP3974076B2 (ja) 液圧駆動装置
JP7411417B2 (ja) 油圧回路、油圧回路用の方向切換弁および建設機械
JP7121641B2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WO2023189986A1 (ja) 流量制御弁
JP2532853B2 (ja) 車両用油圧制御装置
JP3447130B2 (ja) 走行回路
JP3447151B2 (ja) ロードセンシング油圧回路
JP6510910B2 (ja) 油圧駆動装置
CN112576559A (zh) 液压回路
JPH05141363A (ja) ポンプ装置
JPH09210011A (ja) 建機の油圧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