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6794A -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6794A
CN107016794A CN201610980501.XA CN201610980501A CN107016794A CN 107016794 A CN107016794 A CN 107016794A CN 201610980501 A CN201610980501 A CN 201610980501A CN 107016794 A CN107016794 A CN 107016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delivering mechanism
blade section
accommodating passag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05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6794B (zh
Inventor
岩子努
竹中坚吾
福田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6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6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6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6Delivery means
    • G07F11/24Rotary or oscillatory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分别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保持下一销售商品的上推板部件的个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商品送出装置在矩形平板状的基板上设置有第一送出机构和第二送出机构,第一送出机构包括配设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之间的、在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逐个送出商品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第二送出机构包括在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逐个送出商品的下推板部件、上推板部件,通过使第一送出机构和第二送出机构中共用的上推板部件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来削减根据销售指令将横倒地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逐个送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部件数量。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销售收纳在主体机柜的商品收纳库内的商品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销售罐装饮料、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构成为,在作为隔热外壳形成的主体机柜的商品收纳库内将上述商品区分冷、热状态而保存,并且在外门的展示室内将多个商品货样左右排列地进行展示,销售基于与上述商品货样对应地设置的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而选择的商品。使用图15对这种自动售货机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前表面开口的主体机柜100和在主体机柜100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可开闭地被支承的外门160,上述主体机柜100通过在钢板制的外箱的内侧、即上壁、左右侧壁、背壁和底壁110配置由聚氨酯泡沫构成的隔热板而构成为隔热壳体。上述主体机柜100的由隔热板围成的商品收纳库内利用隔热分隔板120在左右方向上划分为多个商品收纳室130、140、150。在上述各商品收纳室130、140、150分别收纳设置有在该例中具有被称为蛇形(Serpentine)方式的蜿蜒的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收纳架180。可开闭地被支承在上述主体机柜100的前表面的外门160与主体机柜100的商品收纳库的前表面之间配置有内门170,在本例中内门170被上下分割。在下部侧的内门170,在与将从各商品收纳室130、140、150的商品收纳架180排出的商品送出的滑道190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具有送出门170a的商品送出口。上述送出门170a以如下方式形成:轴支承于上端入口而垂下并且由于自重而闭塞商品送出口从而防止冷气或暖气的流出,被通过滑槽190送出的商品推压而打开,将该商品送出至外门160的商品取出口160a。另外,上述外门160的前表面的上部区域形成为展示商品货样的被透明板覆盖的展示室,在上述透明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商品选择按钮单元,在商品选择按钮单元具有与所展示的商品货样对应地设置的商品选择按钮。此外,在外门160的前表面设置有硬币投入口、纸币投入口、硬币返还口、返还杆、商品取出口、手柄锁等。
如图16所示,上述商品收纳架180包括:由平板状的薄钢板构成的左右一对货架侧板181、181;前后多排(在图中为5排)的蜿蜒状的商品收纳通路(商品栏)183,其形成于以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半个节距的方式相对地架设在该货架侧板181、181的、前后一对弯曲状导轨节列182之间;顶部托盘184,其将在主体机柜100的前表面开口形成的商品投入口SL(参照图15)与第二排之后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的上端入口连接;商品送出装置200,其配置在各上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下端出口;和出口调整板290,其与该商品送出装置200隔着商品收纳通路相对地配置。上述商品收纳架180在本例中包括具有2排商品收纳通路183的前段侧商品收纳架180a和具有3排商品收纳通路183的后段侧商品收纳架180b,将架设于各商品收纳架180a、180b的左右一对货架侧板181、181的上端的货架侧钩部件811、811卡止固定于铺设在商品收纳库的顶部的主体侧钩部件(未图示)。
如图17所示,上述商品送出装置200,包括:下推板部件220,其利用架设于在薄的箱形的基板210形成的矩形的开口部211的转动轴300以能够在商品收纳通路183进出的方式被轴支承在商品收纳通路183,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销售商品)的方式向上述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上述商品收纳通路183退出的退出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上推板部件230,其利用架设于上述基板210的开口部211的转动轴400以能够在商品收纳通路183进出的方式被轴支承在商品收纳通路183,向从上述商品收纳通路183退出的退出位置被施力,设置成能够移动到以保持接着上述销售商品之后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下一销售商品)的方式向上述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连接机构260,其设置有使上述下推板部件220和上推板部件230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出位置的、下部连接销261、上部连接销262;和作为驱动上述连接机构260的驱动单元的螺线管250,通过上述螺线管250的励磁·释放,经由连接机构260使下推板部件220和上推板部件230交替地在商品收纳通路183进出,从而在利用上推板部件230保持下一销售商品的基础上将销售商品排出。另外,240是支承下推板部件220和上推板部件230的转动轴300、400的中央部并且对下部连接销261、上部连接销262能够滑动地进行支承的轴承部件。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200在基板210的左右凸缘210a、210b的上下部位设置有与架设于货架侧板181、181的销部件P、P卡合的卡合部210aa、210bb,此外,在基板210的上凸缘210c设置有与上部侧的销部件P卡合的卡合部210cc,另一方面,在基板210的下凸缘210d侧设置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件280,通过使保持件280与下部侧的销部件P卡合·脱离而能够拆装地安装在商品收纳架180a、180b,并且以使两个商品送出装置200、200在前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路183、在图16的例子中为第一、二排和第三、四排商品收纳通路183、183背靠背组合设置的状态安装在商品收纳架180a、180b。在像这样使两个商品送出装置200、200背靠背组合设置的情况下,与基板210的上下左右的凸缘210a~210d相比高度高的部件即轴承部件240、螺线管250、连接机构260以彼此不干涉的方式使各个部件从基板210的中央靠左右任一侧地配置,以实现背靠背组合设置时的商品送出装置200、200的薄型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图17所示的商品送出装置200中,在单个的商品送出装置200中需要一个作为驱动机构的螺线管250,并且需要与商品收纳通道183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驱动机构。因此,还已知有如下所述的技术:仅在组合设置地用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的两个商品送出装置200、200中的一者设置驱动机构,即,用一个驱动机构就能有选择地送出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商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8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32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的优点在于,用一个驱动机构就能有选择地送出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商品,能够降低商品送出装置的成本。但是,在使两个商品送出装置200、200背靠背组合设置的情况下,下推板部件220、220在待机状态下需要保持层叠地收纳在商品收纳通道183中的商品,所以必须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对应地单独设置。另一方面,在销售时为了保持下一个商品,上推板部件230需要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突出从而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而在待机状态下,从商品收纳通道退后至退后位置,不必保持商品。因此,在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对应地背靠背组合的两个商品送出装置中,收到销售指令的一个商品送出装置的上推板部件在商品收纳通道进出来保持以及解除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而另一个商品送出装置的上推板部件维持在退后至退后位置的状态。即,存在在如下所述的点上需要改良的课题:上推板部件是根据销售指令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的部件即可,不需要分别针对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设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分别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上推板部件的个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配设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之间,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逐个送出,所述商品送出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架设在左右的货架侧板上,并由销部件卡止固定;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对应地设置,并且以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即销售商品的方式分别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分别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以能够选择性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上,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即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选择性地向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从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支承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和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对应地设置,使各个下推板部件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以夹着上推板部件的方式设置,并且使上推板部件移动至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所选择的商品收纳通道的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和根据销售指令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
另外,第二方面的发明,如第一方面的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装置安装于具有商品收纳架的倾斜货架上,所述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于左右一对货架侧板,形成将多个商品以横倒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的商品收纳通道,并且以其商品送出口侧比商品投入口侧低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商品送出装置,以每隔一个商品收纳架安装一个的方式对应地安装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的商品收纳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配设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之间,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逐个送出,所述商品送出装置包括:基板,架设在左右的货架侧板上,并由销部件卡止固定;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对应地设置,并且以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即销售商品的方式分别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分别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以能够选择性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上,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即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选择性地向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从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支承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和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对应地设置,使各个下推板部件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以夹着上推板部件的方式设置,并且使上推板部件移动至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所选择的商品收纳通道的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和根据销售指令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由此,通过使第一送出机构和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具有能够削减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逐个送出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在第一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所述商品送出装置安装于具有商品收纳架的倾斜货架上,所述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于左右一对货架侧板,形成将多个商品以横倒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的商品收纳通道,并且以其商品送出口侧比商品投入口侧低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商品送出装置,以每隔一个商品收纳架安装一个的方式对应地安装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的商品收纳架,由此,能够使商品收纳架的一部分采用不装备商品送出装置而仅形成将多个商品以横倒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的商品收纳通道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化商品收纳架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倾斜货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2A表示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的背面侧,是拆下罩部件的状态下的背面立体图。
图2B表示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的背面侧,(a)是其背面立体图,(b)是拆下罩部件的状态下的分解图。
图3是图1及图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基板的正面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下推板部件的背面立体图。
图6是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上推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8表示图1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主要部分结构与动作,(a)是待机时的主要部分平面图,(b)是销售时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商品装载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销售待机状态的动作说明图,(a)是商品送出装置的侧面截面图,(b)是省略了下推板部件的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商品送出时的动作说明图,(a)是商品送出装置的侧面截面图,(b)是省略了下推板部件的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2是搭载了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倾斜货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3是从斜上方所看到的图12的倾斜货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搭载于倾斜货架上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5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商品送出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外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自动售货机中的商品收纳货架的立体图。
图17是搭载于图16的商品收纳货架上的现有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基板、2、2A…下推板部件、3…上推板部件、4、4A…下部连接销、5、5A…上部连接销、6…连接机构、7…电动机驱动单元(驱动机构)、10…商品送出装置、20…旋转轴、60、60A…连接部件、300…倾斜货架、320…商品收纳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如图1、图2A所示,商品送出装置10在薄钢板制的矩形平板状的基板1包括下推板部件2(2A)、上推板部件3、支承下部连接销4(4A)以及上部连接销5(5A)的连接机构6(6A)、电动机驱动单元7等。
在所述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参照图4)的上部设置有与架设在货架侧板181、181(参照图16)的销部件P、P(参照图17)卡合的卡合部1aa、1bb,并且在左右凸缘1a、1b的下端设置有与下部侧的销部件P卡合的半圆状的卡合槽1dd,另外,在基板1的上凸缘1c设置有与上部侧的销部件P卡合的卡合部1cc,在基板1的下凸缘1d与开口部11的下凸缘11d之间设置有后述的保持件9,使保持件9构成为与下部侧的销部件P卡合、脱离这一点与现有装置相同。此外,“左右”是指将与设置有基板1的凸缘1a~1d的背面相反侧的面作为正面观察时的“左右”。
在上述基板1的背面配设有:构成将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参照图16)中的一个商品收纳通道183(例如,图16中的第1列、第3列的商品收纳通道183)侧的商品送出的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上推板部件3;支承下部连接销4以及上部连接销5的连接机构6;作为驱动机构的电动机驱动单元7,并且配设有:构成将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参照图16)中的一个商品收纳通道183(例如,图16中的第2列、第4列的商品收纳通道183)侧的商品送出的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上推板部件3;支承下部连接销4A以及上部连接销5A的连接机构6A;作为驱动机构的电动机驱动单元7。此处,上推板部件3由第一送出机构和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单一部件构成,另外,电动机驱动单元7利用单一的电动机71(参照图8)有选择地驱动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此外,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上推板部件3、支承下部连接销4以及上部连接销5的连接机构6由与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上推板部件3、支承下部连接销4A以及上部连接销5A的连接机构6A相同的部件构成,在与第二送出机构对应的部件标注参照符号“A”。
也如图4所示,在所述基板1上,在下半区域贯穿设置有开口面积较大的开口部11,基板1的上半区域形成为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配设位置。在所述基板1设置有从开口11露出的方式的轴承部12(12A)。该轴承部12(12A)位于开口部1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而左右偏移地设置。
所述轴承部12(12A)支承被支承于连接机构6(6A)的下部连接销4(4A)的一端,并且支承与下推板部件2(2A)、上推板部件3相关的共用的旋转轴20(后述)的中央部,下部连接销4(4A)的另一端和旋转轴的两端由在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右边缘向基板1的背面侧突出而形成的凸缘11a、11b(参照图4)所支承。此外,轴承部12(12A)与凸缘11a、11b中的支承上述下部连接销4(4A)和旋转轴20的结构大致对称,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轴承部12(12A)进行说明后,对凸缘11a、11b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所述轴承部12(12A)包括在基板1一体形成的轴承保持部13(13A)和安装在该轴承保持部13(13A)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部件14(14A),在图3、图4中,表示从轴承保持部13(13A)拆下轴承部件14(14A)的状态。所述轴承保持部13A在形成基板1中的开口部11时,以将该开口部11左右截断的方式留下基板1的板面的一部分,在基板1上一体地形成,通过向背面侧的弯曲,形成为横截面为コ字形的形状。另一方面,轴承保持部13在展开状态下以与基板1的左凸缘1a的上端相连的方式,设置在一体地设置于基板1的背板101上,通过在左凸缘1a的上端部位将背板101折弯,以在所述轴承保持部13A的旁边(横侧)并排的方式配置,与所述轴承保持部13A同样,形成横截面为コ字形的形状。
在所述轴承保持部13(13A)的コ字形的两个支脚片的上部设置有支承轴孔15(15A),在该支承轴孔15(15A)的下方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16(16A)。对支承轴孔15(15A)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来减少与旋转轴的摩擦。
构成所述轴承部12(12A)的轴承部件14(14A)是合成树脂的成形品,如图3所示,是与轴承保持部13(13A)相同的横截面为コ字形的形状。所述轴承部件14(14A)形成比轴承保持部13(13A)小一圈的外廓尺寸,且嵌入轴承保持部13(13A)的两个支脚片之间而被卡止。在所述轴承部件14(14A)的コ字形状的两个支脚片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17(17A)。所述长孔17(17A)与设置于所述轴承保持部13(13A)的コ字形状的两个支脚片的长孔16(16A)对应,形成为比长孔16(16A)小一圈的大小。
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11的左右边缘的凸缘11a、11b(参照图4),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轴承保持部13(13A)的支承轴孔15(15A)和长孔16(16A)对应的支承轴孔111、113和长孔112、114。另外,在所述凸缘11a、11b的支承轴孔111、113的上方,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115、116、117、118,长孔117、118设置于凸缘11b,而长孔115设置于凸缘11a,长孔116设置于将背板101折弯而成的凸缘。
设置于所述轴承保持部13(13A)的支承轴孔15(15A)和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11的左右边缘的凸缘11a、11b的支承轴孔111、113用来支承下推板部件2(2A)和上推板部件3中共用的旋转轴20。另外,设置在安装于所述轴承保持部13(13A)的轴承部件14(14A)的长孔17(17A)和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11的左右边缘的凸缘11a、11b的长孔112、114,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被支承于连接机构6的下部连接销4(4A),而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11的左右边缘的凸缘11a、11b等的左右一对长孔115、117(116、118),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被支承于连接机构6的上部连接销5(5A)。此外,设置于所述凸缘11a、11b等的各孔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从而减少与下部连接销4、上部连接销5和旋转轴20的摩擦。
公知保持件9包括安装在基板1的下凸缘1d与开口部11的下凸缘11d之间的钩9a,保持件9与架设在商品收纳货架180的下方销部件P(参照图17)卡合而将商品送出装置10安装在商品收纳货架180。
如图2所示,所述下推板部件2(2A)设置在形成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右两缘的凸缘11a、11b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旋转轴20支承。下推板部件2(2A)以旋转轴20为中心旋转,能够在从基板1的开口部11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分别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以闭塞开口部11的方式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退后的退后位置之间移动。在旋转轴20上卷绕安装有图3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30(30A)。下推板部件2(2A)总是被扭转螺旋弹簧30(30A)的弹性作用力向突出位置施力,在突出位置,其表面(上表面)形成为保持商品G(参照图10)的保持部。
如图5所示,所述下推板部件2(2A)构成为在平板状且周缘向背面侧折弯而成的金属板21(21A)的背面设置有合成树脂(例如聚缩醛)制的轴承座26(26A)。在所述金属板21(21A)突出形成有具有轴插通孔221(221A)的左右一堆轴支承部22(22A),且在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的靠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售罄检测片23(23A)。该轴支承部22(22A)的轴插通孔221(221A)用来插入旋转轴20。另外,在金属板21的平板面,如图3所示,形成有向基端侧开口的退避槽24、25(24A、25A),该退避槽24、25(24A、25A)用来避免与轴承部12(12A)的干涉。
所述合成树脂制的轴承座26(26A)利用形成于金属板21(21A)的未图示的卡止爪卡止在金属板21上。将该轴承座26(26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成比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小的尺寸,并且从金属板21(21A)的中央偏向左右任一侧地设置。这是为了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与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不相互干涉。在轴承座26(26A)分别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圆弧状的卡止突起27(27A),中央侧的卡止突起27(27A)和与其相邻的卡止突起27(27A)之间的间隔与形成于金属板21的退避槽24、25(24A、25A)的宽度一致,以避免与轴承座12(12A)的干涉。另外,在轴承座26(26A)分别设置有轴插通孔271(271A)。这些轴插通孔271(271A)用来插入旋转轴20,与形成于金属板21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的轴插通孔221(221A)位于同一轴线上。此外,28(28A)是引导下部连接销4(4A)的引导突起。
所述下推板部件2(2A)的轴承座26(26A)中的卡止突起27(27A)的前端与下降的下部连接销4(4A)抵接,而将下推板部件2(2A)锁定在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83A)中的一个(另一个)突出的突出位置,下部连接销4(4A)上升后,解除锁定,而允许下推板部件2(2A)向退后位置转动。
该结构的下推板部件2(2A)以使两个下推板部件2、2中的一个下推板部件2反转而另一个下推板部件2的轴承座24相互交错地啮合的方式组装在基板1的开口部11,作为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和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
如图2所示,上述上推板部件3设置在形成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右侧缘的凸缘11a、11b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旋转轴20支承。上推板部件3以旋转轴20为中心旋转,从基板1的开口部11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进出,而能够在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的内侧突出的突出位置与以闭塞开口部11的方式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退后的退后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上推板部件3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缩醛)构成,包括轴插通孔311的多个轴支承部31、隔着中央的空隙而左右配置的商品保持部32和向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突出的多个卡合壁33一体成形。向正面侧以及背面侧突出的多个卡合壁33分别与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相关,在以下的说明,用参照符号“33”表示与第一送出机构相关的卡合壁,用参照符号“33A”表示与第二送出机构相关的卡合壁。
所述上推板部件3的轴插通孔311用来插入旋转轴20。包括该轴插通孔311的多个轴支承部31,与下推板部件2(2A)中的金属板21(21A)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和轴承座26(26A)的圆弧状的卡止突起27(27A)错开分散地设置。另外,在两端的轴支承部31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片34(34A)。该卡止片34(34A)与下推板部件2(2A)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协作,而将上推板部件3定位在退后位置。
上述上推板部件3的多个卡合壁33(33A)包括与倾斜面331(331A)相连的止挡面332(332A)。上部连接销5(5A)能够在倾斜面331(331A)滑动,在上推板部件3退后到退后位置的状态下,倾斜面331(331A)与上部连接销5(5A)分开。通过上部连接销5(5A)的上升,上部连接销5(5A)抵接倾斜面331(331A)而上推板部件3有选择地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突出时,所述卡合壁33的止挡面332(332A)与上部连接销5(5A)抵接,从而在突出位置锁定上推板部件3。在此情况下,通过上部连接销5(5A)的上升,上部连接销5(5A)抵接倾斜面331(331A)而上推板部件3有选择地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突出时,以静止在上升的上部连接销5(5A)的相反侧的下降位置的上部连接销5(5A)与上推板部件3不相互干涉的方式,确定所述倾斜面331(331A)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倾斜面331(331A)与上部连接销5(5A)的分开尺寸(也参照图9)。
所述旋转轴20在基板1上的组装中,将下推板部件2(2A)以及上推板部件3配设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规定位置。接着,将旋转轴20的前端从基板1的右凸缘1b的外侧插入形成于该右凸缘1b的圆孔(省略参照符号)。然后,依次插入形成于凸缘11b的支承轴孔113、设置于轴承部12(12A)的轴承保持部13(13A)的支承轴孔15(15A)、形成于凸缘11a的支承轴孔111中。在此情况下,设置于下推板部件2(2A)的金属板21(21A)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的轴插通孔221(221A)、设置于下推板部件2(2A)的轴承座26(26A)的轴插通孔271(271A)、上推板部件3的轴插通孔311以与形成于凸缘11b的支承轴孔113、设置于轴承部12(12A)的轴承保持部13(13A)的支承轴孔15(15A)、形成于凸缘11a的支承轴孔111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方式配置于规定位置,因此下推板部件2(2A)和上推板部件3由旋转轴20轴支承。在旋转轴20的头部设置有在径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止挡件,插入旋转轴20直至该止挡件与凸缘11b抵接。此外,旋转轴20的头部与安装在基板1的右凸缘1b与凸缘11b之间的配线罩(配线外皮)WC(参照图2)抵接,防止脱落。
所述连接机构6(6A)被电动机驱动单元7有选择地驱动,以支承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4A)和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5(5A)的方式组装在基板1,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4A)与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2A)对应地设置,并且使各个下推板部件(3A)移动至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从商品收纳通道183、183退后的退后位置,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5(5A)以夹着上推板部件3的方式设置,并且使上推板部件3有选择地移动至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从商品收纳通道183、183退后的退后位置。
所述连接机构6(6A)包括钢板制的连接部件60(60A)。如图7所示,为了避免与其他构成部件干涉,连接部件60(60A)形成图示的图形,在其上端形成有与图2所示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连杆75(75A)卡合的连结部61(61A)。另外,在连接部件60(60A)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卡合臂63和向下方延伸的下卡合臂62。在所述上卡合臂63的左右两端具有左右一对支承片630(630A),左右一对支承片630(630A)在向与连结部61(61A)相同的方向折弯而形成的部位设置有上部连接销5(5A)所贯通的卡合孔631(631A),在所述下卡合臂62的下部两端具有左右一对支承片620(620A),左右一对支承片620(620A)在向与连结部61(61A)相同的方向折弯而形成的部位设置有下部连接销4(4A)所贯通的卡合孔621(621A)的。所述上卡合臂63(63A)的支承片630(630A)支承上部连接销5(5A),与连接部件60(60A)的上下动作联动而使上部连接销5(5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下卡合臂62(62A)的支承片620(620A)支承下部连接销4(4A),与连接部件60(60A)的上下动作联动而使该下部连接销4(4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所述下卡合臂62的下方配设有由图2A、图3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复位弹簧64(64A)。该复位弹簧64(64A)的一端(上端)由插入下卡合臂62的左右一对卡合孔621(621A)中而被支承的下部连接销4(4A)卡止,所述复位弹簧64的另一端(下端)卡止在基板1的下凸缘1d。此外,在下部连接销4(4A)和上部连接销5(5A)的一端(头部)设置有向径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止挡件。
所述上部连接销5(5A)和下部连接销4(4A)在基板1上的组装中,以使连接部件60(60A)的连结部61(61A)位于图2所示的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连杆75(75A)上方的方式,将连接部件60配设在形成于基板1的开口部11(参照图4)的左右边缘的凸缘11a、11b之间。在此状态下,将上部连接销5(5A)的一端从基板1的右凸缘1b的外侧插入形成于该右凸缘1b的圆孔(省略参照符号)。接着,使上部连接销5(5A)经由形成于基板1的凸缘11b的长孔117(118)依次插入在形成于连接部件60(60A)的上卡合臂63(63A)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30(630A)设置的卡合孔631(631A)、形成于凸缘11a上的长孔115(116)中。然后,插入至设置于上部连接销5(5A)的头部的止挡件与基板1的凸缘11b抵接,由此,上部连接销5(5A)在由形成于连接部件60的上卡合臂63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30(630A)支承的状态下组装在基板1。此外,上部连接销5(5A)利用安装在基板1的右凸缘1b与凸缘11b之间的配线罩WC(参照图2)来防止脱落。
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A在基板1上组装中,将下部连接销4A的一端从基板1的右凸缘1b的外侧插入形成于该右凸缘1b的圆孔(省略参照符号)。接着,使下部连接销4A经由形成于基板1的凸缘11b的长孔114依次插入在形成于连接部件60A的下卡合臂62A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20A设置的卡合孔621A、安装在轴承保持部12A的轴承部件14A的长孔16A中。然后,插入至设置于下部连接销4A的头部的止挡件抵接形成于基板1的凸缘11b,由此,下部连接销4A在由连接部件60A的下卡合臂62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20A支承的状态下组装在基板1。此外,下部连接销4A的头部的止挡件利用安装在基板1的右凸缘1b与凸缘11b之间的配线罩WC(参照图2)来防止脱落。
另一方面,第一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在基板1上的组装中,从基板1的左凸缘1a的外侧经由形成于基板1的凸缘11a的圆孔(未图示),依次插入在形成于连接部件60的下卡合臂62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20设置的卡合孔621、安装在轴承保持部13的轴承部件14的长孔16,由此,下部连接销4在由形成于连接部件60的下卡合臂63的左右一对支承片620支承的状态下组装在基板1。
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7在于,根据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内置于单元外壳70(参照图3)中的电动机71(参照图8)被正转或者反转驱动,通过该电动机71的旋转,经由连杆75(75A)有选择地使连接部件60(60A)上升。单元外壳70包括基底部件和罩部件,在其内部内置有图8所示的电动机71、齿轮传动机构72、输出齿轮73、载波开关74、连杆75(75A)等。该电动机驱动单元7通过使单元外壳70中的在基底部件背面的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起(未图示)与贯穿设置于基板1的平板面的孔嵌合,而组装在基板1上,利用基板1的背板101的一部分防止脱落。
内置于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单元外壳70中的电动机71是根据销售指令正转或者反转的能够正反转的直流电动机,被保持在单元外壳70的基底部件。
齿轮传动机构72包括由蜗杆721a和蜗轮721b组成的蜗杆齿轮721以及中间齿轮722。蜗杆齿轮721的蜗杆721a安装于电动机71的输出轴。在蜗轮721b中,与蜗杆721a啮合的第1蜗轮和与中间齿轮722啮合的第2蜗轮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设置。在中间齿轮722中,与所述蜗轮721b的第2轮啮合的第1中间齿轮和与输出齿轮73啮合的第2中间齿轮在上下方向上错开设置。蜗杆齿轮721和中间齿轮722利用单元外壳70的基底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能够旋转地设置。
所述输出齿轮73形成为与中间齿轮722的第2中间齿轮啮合的轮,在其一个板面(上表面)形成有凸轮和突起731,在另一个板面(背面)形成有控制载波开关74的按压片(图8中未图示)。凸轮和突起731以向与输出齿轮73的板面分离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该凸轮和突起731中,其圆弧状的长度形成为使连接部件60(60A)上升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足以保持其状态的长度。控制载波开关74的按压片位于凸轮和突起731的相反侧的板面,以向从板面分离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大致V字形,形成为在图8(a)的状态下按压载波开关74的触头。该输出齿轮73利用单元外壳70的基底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能够旋转地设置。
载波开关74是所谓的按钮开关,包括触头(未图示)。该载波开关74在被保持在单元外壳70的基底部件的状态下配设于比输出齿轮73略微靠上的区域。该载波开关74在触头被输出齿轮73的按压片按压时成为打开状态,而在输出齿轮73的按压片离开而触头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成为关闭状态,用来进行控制以使得被销售指令驱动的电动机71使输出齿轮73旋转一圈。
连杆75(75A)是树脂成形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设置于贯穿基部751(751A)的单元外壳70的罩部件的连杆轴700(700A)。连杆75(75A)的前端部752(752A)以从切除单元外壳70的基底部件和罩部件而形成的开口(未图示)向外部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向上方弯曲的钩状。设置于连杆75(75A)的基部751(751A)的卡止片753(753A)是从基部751(751A)的后方侧向后方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卡止片753(753A)的自由端与设置在罩部件的突出片(未图示)抵接,由此将常态下的连杆75(75A)的待机姿态固定在图8(a)所示的位置。
包括这种结构的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商品送出装置由本案申请人作为日本特愿2013-236105号(特开2015-95235号公报)进行了申请。
所述售罄检测开关8(8A)包括卡止固定于在基板1安装的配线罩WC(参照图2)的微动开关。该售罄检测开关8(8A)配设成微动开关的触头抵接设置于下推板部件2(2A)的售罄检测片23(23A),并且构成为检测出下推板部件2(2A)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另一个)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即,下推板部件2(2A)总是被扭转螺旋弹簧30(30A)的弹性作用力向突出位置施力,在没有保持商品的状态下向商品收纳通道183、183突出时为最大开度,商品落下到以最大开度突出的下推板部件2(2A)上时,从商品收纳通道183向退后方向旋转后,下推板部件2(2A)的轴承座26(26A)中的卡止突起27(27A)的前端与下降了的连接销4(4A)抵接,而将下推板部件2(2A)锁定在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突出的突出位置,锁定状态下的下推板部件2(2A)的开度比最大开度小。因此,对于售罄检测开关8(8A),当下推板部件2(2A)以最大开度突出时,设置于下推板部件2(2A)的售罄检测片23(23A)抵接微动开关的触头,而售罄检测开关8变成导通状态,商品落下到以最大开度突出的下推板部件2(2A)上而该下推板部件2(2A)向从商品收纳通道183、183退后的方向旋转后,直至被锁定的期间,设置于下推板部件2(2A)的售罄检测片23(23A)与微动开关的触头分离,而售罄检测开关8成为断开状态。此外,在处理来自售罄检测开关8(8A)的信号的控制部中,在来自售罄检测开关8(8A)的导通信号持续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行判断为“售罄”的处理。
所述罩部件90以覆盖安装在基板1的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方式安装于基板1的背面,罩部件90的板面与基板1的板面同样构成商品收纳通道183的一部分。如图2B所示,在罩部件90的上端形成有覆盖基板1的上凸缘1c的方式的钩状的卡合片91,在罩部件90的下端形成有插入背板101的缝隙101a中的爪片92。爪片92以比罩部件90的板面下降一段的方式设置有台阶。该罩部件90是通过将爪片92插入背板101的缝隙101a中的同时以包住基板1的上凸缘1c的方式使卡合片91卡合来安装的。
根据图9~图11,对上述结构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装载商品之前的商品送出装置10的侧面截面图,图10以及图11表示商品送出装置的动作,图10(a)以及图11(a)分别是商品送出装置10的侧面截面图,图10(b)以及图11(b)是省略了下推板部件2(2A)的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9、图10(a)以及图11(a)的截面是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凸缘11b的开口部11侧(图4中的凸缘11b的右侧)的截面。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用参照符号“183”表示在商品送出装置10的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进出的前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中的一个商品收纳通道,用参照符号“183A”表示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另外,290是夹着商品送出装置2(2A)和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相对配置的出口调整板。
如图9所示,商品送出装置10,在装载商品之前的状态下,下推板部件2(2A)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突出,上推板部件3从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退后。在此情况下,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位于最上方(参照图8(a))。另外,设置于输出齿轮73的背面的载波开关74用的按压片位于最上方,而载波开关74处于导通状态。由此,电动机71停止,连杆75(75A)的前端部752(752A)位于从连接部件60(60A)的连结部61(61A)向下方离开的位置。因此,连接部件60(60A)利用复位弹簧64(64A)的作用力处于下降了的状态。另外,下推板部件2利用扭转螺旋弹簧30的作用力位于以最大开度在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开放的突出位置。然后,被支承在下降了的连接部件60(60A)的下部连接销4(4A)位于下推板部件2(2A)的卡止突起27(27A)前端的旋转轨迹线上。这样,在下推板部件2(2A)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售罄检测开关8(8A)变成导通状态。另一方面,从两端的轴支承部31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片34抵接以最大开度打开的下推板部件2(2A)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的边缘部,由此,上推板部件3被定位在从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退后的退后位置(参照图9)。
在上述待机状态下,最先装载的商品落下到以最大开度打开而位于突出位置的下推板部件2(2A)上。通过商品落下,下推板部件2(2A)向退后位置旋转。通过该旋转,下推板部件2(2A)的卡止突起27(27A)的前端抵接下部连接销4(4A)时,下推板部件2保持商品并被锁定成以比最大开度小的开度向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突出的状态,被下推板部件2(2A)保持的商品成为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销售商品G1)。这样,下推板部件2(2A)被锁定在以比最大开度小的开度向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突出的状态时,售罄检测开关8(8A)变成断开状态。接着,所装载的商品层叠在被下推板部件2(2A)保持的销售商品G1之上,成为下一个销售商品G2,接下来,所装载的商品(G3)依次层叠在下一个销售商品G2之上(参照图10)。
在给出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的情况下(例如,在收纳在商品收纳通道183中的商品被选择而第一送出机构动作的情况下),内置于电动机驱动单元7中的电动机71被正转驱动,经由齿轮传动机构72,输出齿轮73在图8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输出齿轮7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设置于输出齿轮73背面的按压片与载波开关74的触头离开,载波开关74变成断开状态,接下来,在载波开关74变成打开状态之前(即,至输出齿轮73旋转一圈为止的期间),使电动机71正转驱动。通过输出齿轮73的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31从上方抵接连杆75的基端部751后,连杆75在图8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连杆75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其前端部752抵接连接部件60的连结部61,抵抗复位弹簧64的作用力,而连接部件60上升(也参照图10(b))。然后,凸轮突起731与连杆75的基端部461a滑动接触期间,连接部件60被保持在上升的状态。
随着该连接部件60的上升,与连接部件60结合的下部连接销4也上升,利用该下部连接销4,被锁定在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的突出位置的下推板部件2的锁定得以解除。由此,下推板部件2承受商品的荷重,开始从商品收纳通道183向退后位置移动。下推板部件2向从商品收纳通道183退后的退后位置移动后,销售商品G1滑过下推板部件2被向下方送出。销售商品G1滑过下推板部件2后,下推板部件2利用扭转螺旋弹簧30的作用力开始向突出位置移动后,在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返回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突出的突出位置。
上部连接销5也与随着所述连接部件60的上升而上升的下部连接销4同时上升,上升的上部连接销5抵接上推板部件3的卡合壁33中的倾斜面31后,上推板部件3从待机位置被朝着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突出的突出位置推压。然后,上部连接销5上升至跟与上推板部件3的卡合壁33中的倾斜面331相连形成的止挡面332相对的位置后,抵接该止挡面332,而限制向从上推板部件3的商品收纳通道183退后的退后位置移动。然后,移动至向商品收纳通道183突出的突出位置的上推板部件3抵接因送出销售商品G1而向下方移动的下一个销售商品G2的下部并保持该商品,限制下一个销售商品G2向下方移动。
通过所述连接部件60的上升,解除下部连接销5对下推板部件2的锁定,允许下推板部件2向退后位置移动而送出销售商品G1,另一方面,使上推板部件3从退后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G2的动作是在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与连杆75的基端部751滑动接触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的。
然后,通过输出齿轮73的旋转,凸轮突起731与连杆75的基端部751的抵接解除后,利用复位弹簧64的作用力,连接部件60下降。随着该连接部件60的下降,被支承在连接部件60的上部连接销5以及下部连接销4下降。抵接上推板部件3中的止挡面332的上部连接销5下降后,上推板部件3被下一个销售商品G2按压而向从商品收纳通道183退后的退后位置移动。通过该上推板部件3向退后位置的移动,被上推板部件3保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G2开始向下方移动。另一方面,下部连接销4下降至与返回突出位置的下推板部件2的圆弧状的卡止突起25的旋转轨迹线交叉的位置并待机。然后,下一个销售商品G2落下到以最大开度开放的下推板部件2上时,下推板部件2向退后位置移动,下推板部件2的圆弧状的卡止突起25抵接下降了的下部连接销4后,在将下一个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进行保持的状态下被锁定在突出位置。然后,通过输出齿轮73的旋转,凸轮突起731返回待机状态的位置后,载波开关74的触头被按压片按压,而载波开关74变成导通状态。由此,电动机71的驱动停止,返回待机状态。
此外,通过输出齿轮73的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31与连杆75的基端部751的抵接被解除后,在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返回待机状态的位置的中途,凸轮突起731抵接连杆75A的基端部751A,但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卡止片753A弹性变形,允许连杆75A的旋转,由此,凸轮突起731的移动没有被阻止而返回复原位置。凸轮突起731通过,由此利用卡止片753A的作用连杆75A返回图8(a)的待机姿态。
在给出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的情况下(例如,在收纳于商品收纳通道183A中的商品被选择而第二送出机构动作的情况下),内置于电动机驱动单元7中的电动机71被反转驱动,经由齿轮传动机构72,输出齿轮73在图8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输出齿轮7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设置于输出齿轮73背面的按压片与载波开关74的触头分离,载波开关74变成断开状态,接下来,在载波开关74变成导通状态之前(即,至输出齿轮73旋转一圈为止的期间),使电动机71反转驱动。然后,支承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上推板部件3、下部连接销4A以及上部连接销5A的连接机构6A的动作,与支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上推板部件3、下部连接销4以及上部连接销5的连接机构6的动作相同,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上述结构的商品送出装置也能适用于倾斜方式的商品收纳货架(以下称为倾斜货架),使用图12至图14对其进行说明。图12是倾斜货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13是从斜上方所看到的图12的倾斜货架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搭载于倾斜货架上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倾斜货架300包括:用于架设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多排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多层的商品收纳架320的左右一对货架侧板310。所述该左右一对货架侧板310包括前方货架侧板310F与后方货架侧板310R。商品收纳架320跨该前方货架侧板310F以及后方货架侧板310R,以作为商品投入口SL的前方侧高、作为商品送出口的后方侧低的方式以规定的斜度倾斜地架设于前方货架侧板310F以及后方货架侧板310R。商品收纳架320包括跨第1搁板和第2搁板而设置的左右一对(图13所示的左侧顶部引导件323L、右侧顶部引导件323R)的顶部引导件323,第1搁板和第2搁板分别架设于前方货架侧板310F以及后方货架侧板310R。该商品收纳架320相当于蛇形方式的商品收纳货架中的顶部托盘和铺设在该顶部托盘来调整通道宽度的左右一对顶部引导件,在左右一对顶部引导件323之上,以横倒的姿态将多个商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进行收纳,从而形成商品收纳通道(商品栏)380,该商品收纳架320在上下设置有多层,在本例中,形成有10个商品栏。
而且,在各层中的商品收纳架320的后端部配置有包括姿态控制板330,姿态控制板330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旋转,以向送出通道340突出的方式而被施力,突出位置是姿态控制板330向由安装在后方货架侧板310R的通道形成部件350形成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送出通道340突出的位置,退后位置是姿态控制板330被落下的商品推开而从送出通道340退后的位置。该姿态控制板330安装于第2搁板322的后端。在形成为隔热外壳的主体机柜100(参照图15)的商品收纳库内,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这样构成的倾斜货架300。这种倾斜货架的结构与根据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特愿2011-58381号(特开2012-194797号公报)而获知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货架相同。
图12至图14所示的倾斜货架300与现有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现有的倾斜货架中,与各个商品收纳架对应地配设有单独的商品送出装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所述上下设置有多层的商品收纳架320中的、从最上层开始每隔一个商品收纳架320对应地设置图1至图8所示的商品送出装置10;在第2搁板322,以商品送出装置10的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和上推板部件3能够进出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323(参照图13)。该商品送出装置10以如下所述的方式安装在倾斜货架300,即: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位于商品收纳通道380的后方,上推板部件3(该上推板部件3在图12至图14中处于退后至退后位置的状态,隐藏于第2搁板322的凸缘而无法看到)位于商品收纳通道380的前方。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和上推板部件3交替地在上下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380、380中的一个商品收纳通道380(例如,上方的商品收纳通道380)进出,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和上推板部件3交替地在上下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380、380的另一商品收纳通道380(例如,下方的商品收纳通道380A)进出,而将收纳在上下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380、380A中的商品逐个送出。
所述商品送出装置10在倾斜货架300上的安装,是通过使其与架设在后方货架侧板310R的前后的销部件P、P(参照图14)卡合而进行的。即,如图14所示,在商品送出装置10的基板1的平面按照从第2搁架322的下方沿着该第2搁板322的板面的方式倾倒的状态下,从前方的销部件P的后方使商品送出装置10的基板1靠近,而以在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的上部的卡合部1aa、1bb与设置在基板1的上凸缘1c的钩状的卡合部1cc之间夹着前方的销部件P的方式,使商品送出装置10向前方移动。通过商品送出装置10向前方的移动,钩状的卡合部1cc的水平部(与基板1的上凸缘1c的面位于同一个面的部位)抵接前方的销部件P时,基板1的下端就会位于比后方的销部件P靠前方的位置,因此以前方的销部件P为支点使基板1向上方旋转。此处,在以使设置于基板1下端的钩状的保持件9向后方打开的方式使其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使基板1向上方旋转,使保持件9的钩9a越过后方的销部件P后,使基板1向后方滑动。在此情况下,以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下端的半圆形的卡合槽1dd嵌入后方的销部件P中的方式,使基板1向后方滑动。通过基板1向后方的滑动,卡合槽1dd的半圆形部嵌入后方的销部件P中时,保持件9的钩9a复原,在与卡合槽1dd之间夹持后方的销部件P。在此状态下,在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的上部的卡合部1aa、1bb与设置于基板1的上凸缘1c上的钩状的卡合部1cc之间夹着前方的销部件P并卡止。即,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的上部的卡合部1aa、1bb与设置于基板1的上凸缘1c的钩状的卡合部1cc的尺寸以如下所述的方式设定:在夹着前方的销部件P的状态下使基板1向后方滑动,而使后方的销部件P嵌入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下端的半圆形的卡合槽1dd中时,与前方的销部件P的卡合也不会脱落,由此形成于基板1的左右凸缘1a、1b的上部的卡合部1aa、1bb与设置在基板1的上凸缘1c的钩状的卡合部1cc不会从前方的销部件P脱落,而被卡止在该前方的销部件P。
这样,以与设置在倾斜货架300的上下多层的商品收纳架320中的从最上层开始每隔一个的各个商品收纳架320对应的方式安装在前方以及后方的销部件P、P的商品送出装置10中,构成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和上推板部件3经由设置于第2搁架322的开口部323能够在上方的商品收纳通道380进出,另外,构成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和上推板部件3能够从基板1的背面侧在下方的商品收纳通道380进出。此外,商品送出装置10送出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380、380A中的商品的动作与上述的图10以及图12所示的装置相同,此处,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10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并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380、380A)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中逐个送出,所述商品送出装置10包括:基板1,架设在左右的货架侧板81(310)上,并由销部件P、P卡止固定;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对应地设置,并且以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在该基板1上保持的旋转轴20,所述突出位置是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即销售商品的方式分别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分别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3,以能够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进出而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1上保持的旋转轴20,所述突出位置是上推板部件3以保持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即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有选择地向所述的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上推板部件3从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退后的位置;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6A),支承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4A)和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5(5A),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4(4A)与所述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对应地设置,使各个下推板部件2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5(5A)以夹着上推板部件3的方式设置,并且使上推板部件3移动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中所选择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的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以及根据销售指令有选择地驱动所述第一送出机构以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6A)的驱动机构(电动机驱动单元7),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驱动而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被驱动时,经由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和上推板部件3交替地在一个商品收纳通道183(380)进出,另外,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电动机驱动单元7)的驱动而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A被驱动时,经由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6A,使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2A和上推板部件3交替地在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183(380)进出,由此,通过使第一送出机构和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3有选择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进出,能够削减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并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380、380A)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183、183A(380、380A)逐个送出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10的部件数量,从而能够实现降低成本的效果。
此外,作为将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商品送出装置中的上推板部件3定位在退后位置的方案,对在上推板部件3两端的轴支承部31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片34(34A)、使该卡止片34(34A)抵接下推板部件2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22(22A)的结构进行了阐述,但是,也可以并排设置卷绕方向相反的两个线圈弹簧,将相邻的线圈弹簧的相对侧的一端与上推板部件3连结,在上推板部件3退后至退后位置的状态下以处于无负荷状态的方式,将相邻的线圈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根据销售指令将以横倒的姿态排列收纳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的商品从对应的商品收纳通道逐个送出,所述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架设在左右的货架侧板上,并由销部件卡止固定;
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对应地设置,并且以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即销售商品的方式分别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分别从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
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共用的上推板部件,以能够选择性地在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进出而能够在突出位置与退后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于在该基板上保持的旋转轴上,所述突出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以保持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即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选择性地向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突出的位置,所述退后位置是所述上推板部件从所述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退后的位置;
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支承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和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部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对应地设置,使各个下推板部件移动到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上部连接销以夹着上推板部件的方式设置,并且使上推板部件向相邻的商品收纳通道中所选择的商品收纳通道的突出位置和退后位置移动;和
根据销售指令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一送出机构及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
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一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一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当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被驱动时,经由第二送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第二送出机构的下推板部件和上推板部件交替地在另一个商品收纳通道进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装置安装于具有商品收纳架的倾斜货架上,所述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于左右一对货架侧板,形成将多个商品以横倒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的商品收纳通道,并且以其商品送出口侧比商品投入口侧低的方式倾斜配置,
所述商品送出装置,以每隔一个商品收纳架安装一个的方式对应地安装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架设的商品收纳架。
CN201610980501.XA 2015-11-09 2016-11-08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Active CN1070167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9513 2015-11-09
JP2015219513A JP6561783B2 (ja) 2015-11-09 2015-11-09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6794A true CN107016794A (zh) 2017-08-04
CN107016794B CN107016794B (zh) 2019-09-20

Family

ID=5876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0501.XA Active CN107016794B (zh) 2015-11-09 2016-11-08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61783B2 (zh)
CN (1) CN1070167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325A (zh) * 2019-03-26 2019-08-16 黄风山 一种依靠惯性稳降的移动饮料零售超市
CN112927425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694B (zh) * 2022-01-24 2023-05-05 新余学院 一种均匀控温式储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3153A (ja) * 1999-11-11 2001-05-25 Kubota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通路寸法規制装置
JP2005141664A (ja) * 2003-11-10 2005-06-02 Sanden Corp 商品搬出装置
US20080074647A1 (en) * 2006-09-26 2008-03-27 Drager Medical Ag & Co. Kg. Gas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JP2012133504A (ja) * 2010-12-21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CN102737444A (zh) * 2011-04-05 2012-10-1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3153A (ja) * 1999-11-11 2001-05-25 Kubota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通路寸法規制装置
JP2005141664A (ja) * 2003-11-10 2005-06-02 Sanden Corp 商品搬出装置
US20080074647A1 (en) * 2006-09-26 2008-03-27 Drager Medical Ag & Co. Kg. Gas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JP2012133504A (ja) * 2010-12-21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CN102737444A (zh) * 2011-04-05 2012-10-1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325A (zh) * 2019-03-26 2019-08-16 黄风山 一种依靠惯性稳降的移动饮料零售超市
CN112927425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91153A (ja) 2017-05-25
JP6561783B2 (ja) 2019-08-21
CN107016794B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5157B1 (ko) 자동 판매기의 상품 반출 장치
CN101311975B (zh) 商品送出装置
CN107016794A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5580056B (zh) 商品送出装置
JP2018049512A (ja) 自動販売機
JP5720437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CN107195099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JP6707868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09509303A (zh) 自动售货机
CN102568102B (zh) 自动售货机
US20110226793A1 (en) Vendor
CN107393159A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5493156B (zh) 商品排出装置
JP6686397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102689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JP6136868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JP7021510B2 (ja) 自動販売機
JP5678608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JP3700370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JP2004086854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及び商品収納コラム
JP6719981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834465B2 (ja) 自動販売機
JP6737015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68234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638279B2 (ja) 自動販売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