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4383B - 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04383B CN107004383B CN201480083720.7A CN201480083720A CN107004383B CN 107004383 B CN107004383 B CN 107004383B CN 201480083720 A CN201480083720 A CN 201480083720A CN 107004383 B CN107004383 B CN 1070043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layer
- surface protection
- protection panel
- sheet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1),其被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其包括:透明树脂膜(11);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其层叠于所述透明树脂膜(11)的一个面侧、由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以及硅酮类粘着剂层(13),其层叠于透明树脂膜(11)的另一面侧、由硅酮类粘着剂构成,丙烯酸类粘着剂于23℃的损耗角正切为0.3~1.0,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为25~100μm,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为10~300mN/25mm。根据使用了该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1)的表面保护面板,即使通过终端消费者的手工作业,粘贴于显示器时也不易残留气泡,也可容易地从显示器剥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而使用的表面保护面板、以及该表面保护面板用的双面粘着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急速普及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移动电子设备,于显示器搭载了触控面板,通过手指接触于显示器表面的顶层玻璃而进行操作。在这样的使手指接触于顶层玻璃的操作方法中,容易划伤顶层玻璃。此外,在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中,通过外部光线的反射,使其在室外的可视性极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广泛进行将光学片通过粘着剂粘贴于顶层玻璃,其中所述光学片通过将透明硬涂层(clear hard coating layer)或防眩硬涂层形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而形成。
但作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的顶层玻璃,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冲击导致触控面板或液晶模块等的破损,一般使用化学强化玻璃。但若受到预计以上的冲击,即使是化学强化玻璃,也会破损。因此,为了抑制顶层玻璃的破损,终端消费者自己或移动电子设备的周边机器销售者等,提出进一步利用粘着剂将保护玻璃粘贴于顶层玻璃的表面,一部分已在市场上销售。
但是,将玻璃板等硬质物相互贴合的情况下,由于难以使它们弯曲,因此,两者之间容易残留气泡。尤其若不使用专用贴合机等而以手工作业贴合,则顶层玻璃和保护玻璃之间残留大量气泡,显示器的可视性降低。此外,将硬质物相互剥离的情况下,也难以使它们弯曲,因而难以进行容易地剥离。因此,由于贴合失误等需进行再度贴合时,从顶层玻璃剥离保护玻璃之际,根据情况,有造成保护玻璃碎裂的可能性。
此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作为大型显示器的平板显示器的透明缓冲积层体。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2层以上的紫外线固化性的粘着剂层的中间膜用粘着片以及使用其的透明积层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1-266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2-314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透明缓冲积层体,是在平板显示器的制造工序的一环中被积层的,并未考虑到利用终端消费者的手工作业的积层。因此,通过上述的手工作业进行粘贴时以及剥离时的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透明积层体,使用上述中间膜用粘着片,将玻璃板相互之间、玻璃板和合成树脂板或合成树脂板相互之间积层,使粘着剂层紫外线固化而成。在该透明积层体中,紫外线固化前的粘着剂层,通过具有规定的粘弹性特性,从而得到无气泡的积层外观。因此,使粘着剂层紫外线固化后,重新粘贴时难以使其不产生气泡。此外,终端消费者自己也难以进行紫外线照射。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通过终端消费者进行手工作业时,粘贴于显示器时也不易残留气泡、且还可易于从显示器剥离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发明1),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树脂膜;丙烯酸类粘着剂层,其层叠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一个面侧、由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以及硅酮类粘着剂层,其层叠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另一面侧、由硅酮类粘着剂构成,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于23℃的损耗角正切为0.3~1.0,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的厚度为25~100μm,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为10~300mN/25mm。
另外,本发明中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是指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的显示面侧的表面,即,是指露出到观看该显示器者(终端消费者)侧的表面。
根据上述发明(发明1)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通过在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积层透明硬质板,构成表面保护面板。该表面保护面板即使是通过终端消费者的手工作业,在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时,也不易残留气泡,此外,重新粘贴等时,可容易地将表面保护面板从显示器剥离。
在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通过在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积层透明硬质板来构成表面保护面板,所述表面保护面板通过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而被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发明2)。
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的厚度为5~100μm(发明3)。
上述发明(发明1~3)中,优选所述透明树脂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发明4)。
上述发明(发明1~4)中,优选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为12~100μm(发明5)。
上述发明(发明1~5)中,优选所述透明树脂膜的的雾度值为1.5%以下(发明6)。
上述发明(发明1~6)中,优选所述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的雾度值为2.0%以下(发明7)。
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面板(发明8),其被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发明1~7);和透明硬质板,其层叠于所述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的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
在上述发明(发明8)中,优选所述透明硬质板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或丙烯酸树脂板(发明9)。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即使通过终端消费者进行手工作业,在粘贴于显示器时也不易残留气泡,从显示器的剥离时也可容易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的剖面图。
[图2]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的剖面图。
[图3]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粘贴于显示器表面而成的积层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
如图1所示,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下有时也简称为“双面粘着片”)1,以和2片剥离片2a、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夹持于该2片剥离片2a、2b之间。以下将由剥离片2a、双面粘着片1以及剥离片2b形成的积层体称为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剥离片2a、2b并非必须构成要素,使用双面粘着片1时会被剥离而去除。此外,本发明说明书中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面,包括经剥离处理的面、以及即使未经剥离处理但呈现剥离性的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包括:作为所谓的芯材的透明树脂膜11;层积于透明树脂膜11的一面侧、由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以及层积于透明树脂膜11的另一面侧、由硅酮类粘着剂构成的硅酮类粘着剂层1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中,丙烯酸类粘着剂在23℃的损耗角正切为0.3~1.0,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为25~100μm,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为10~300mN/25mm。此外,上述损耗角正切可通过后述的测试例中例示的动态粘弹性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另外,上述粘着力的具体测量方法,如后述的测试例中所示。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优选以下述方式使用。即,如图2所示,通过于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积层透明硬质板4,构成表面保护面板5。所获得的表面保护面板5,如图3所示,通过上述硅酮类粘着剂层13,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通常为顶层玻璃)的在终端消费者侧露出的表面。
此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于透明树脂膜11的一个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另一面侧具有硅酮类粘着剂层13,同时通过使丙烯酸类粘着剂在23℃时的损耗角正切、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以及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位于上述范围,即使通过终端消费者进行手工作业,表面保护面板5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时也不易残留气泡,另外,重新粘贴时,能够容易地将表面保护面板5从显示器6剥离。
1.双面粘着片
(1)透明树脂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通过具有透明树脂膜11作为芯材而具有硬度,使其处理性变得优异。
作为透明树脂膜11,例如可列举: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形成的聚酯膜、聚氨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丙烯酸树脂膜、降冰片烯类树脂膜、环烯烃树脂膜等塑料膜、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积层体等。塑料膜也可以为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膜。它们中,优选聚酯膜,从处理性、加工性等角度来看,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在上述透明树脂膜11中,以提升与邻接的硅酮类粘着剂层13和/或与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密合性等为目的,可根据所需,于单面或双面实施通过氧化法等进行的表面处理或底漆处理。作为上述氧化法,例如可列举: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放电处理、铬氧化处理(湿式)、火焰处理、热风处理、臭氧、紫外线照射处理等。这些表面处理法,虽可根据塑料膜的种类适当地选择,但从效果以及操作性方面考虑,一般优选使用电晕放电处理法。
透明树脂膜11的厚度,从双面粘着片1的处理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为12~100μm,特别优选为20~90μm,进一步优选为30~70μm。通过使透明树脂膜11的厚度为12μm以上,则可发挥规定的刚性,获得优异的处理性。此外,通过使透明树脂膜11的厚度为100μm以下,双面粘着片1(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的加工性(特别是冲孔加工性)变得良好。
透明树脂膜11的雾度值(以JIS K7136:2000为基准测量的值),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透明树脂膜11的雾度值若为1.5%以下,使双面粘着片1的雾度值(后述)变低,可实现高透明性,而可得到适宜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侧表面用的表面保护面板。
(2)丙烯酸类粘着剂层
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在23℃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下限值为0.3以上,优选为0.35以上,特别优选为0.4以上。通过使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损耗角正切的下限值为0.3以上,向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粘贴时不易残留气泡。另一方面,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在23℃时的损耗角正切的上限值为1.0以下,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6以下。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损耗角正切的上限值若为1.0以下,可抑制来自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的渗出,同时使刮痕等外观缺陷变得不易发生。
此外,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的下限值为25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35μm以上。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的下限值若为25μm以上,向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粘贴时不易残留气泡。另一方面,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的上限值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60μm以下。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的上限值若为100μm以下,便可抑制来自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粘着剂的渗出,可良好地维持外观。
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由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优选由满足上述损耗角正切的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丙烯酸类粘着剂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特别优选含有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通过交联剂(b)而被交联而成的物质。该丙烯酸类粘着剂容易满足上述损耗角正切。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其他类似用语也相同。另外,“聚合物”中也包含“共聚物”的概念。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优选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由此,所获得的粘着剂能够发挥理想的粘着性。另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特别优选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可与交联剂(b)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以及根据所需所使用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肉豆蔻酯、(甲基)丙烯酸棕榈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等。其中,从使粘着性进一步提升的角度来看,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此外,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40~99质量%、特别优选含有50~9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75~85质量%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上述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可优选列举: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单体(含羟基单体)、分子内具有羧基的单体(含羧基单体)、分子内具有胺基的单体(含胺基单体)等。这些单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含羟基的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等。其中,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羟基与交联剂(b)的反应性、以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性的角度来看,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含羧基的单体,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等烯属不饱和羧酸。其中,从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羧基与交联剂(b)的反应性、以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丙烯酸。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含胺基的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氨基乙酯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单体单元,优选含有1~4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10~35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15~25质量%的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
作为上述其他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的具有脂肪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的非交联性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丙酯等的具有非交联性的叔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这些单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状态,可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为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万~100万,特别优选为40万~90万,进一步优选为50万~70万。此外,本说明书中的重均分子量,为利用凝胶渗透层析(GPC)法所测量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若为30万以上,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耐久性变得优异。此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若为100万以下,可获得良好的涂布性。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交联剂(b),可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团反应即可,例如可列举: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肼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噁唑啉类交联剂、金属醇盐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铵盐类交联剂等。上述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团为羟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与羟基的反应性优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应性官能团为羧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与羧基的反应性优异的环氧类交联剂。另外,交联剂(b)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至少包括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的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脂环式聚异氰酸酯等;以及它们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还有作为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篦麻油等低分子含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加成物等。其中,从与羟基的反应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特别优选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例如可列举:1,3-双(N,N-二缩水甘油氨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
交联剂(b)的使用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01~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1.0质量份。交联剂(b)的使用量若过量,丙烯酸类粘着剂在23℃的损耗角正切有变得过小的倾向。
作为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将含有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和交联剂(b)的粘着性组合物加热等时,交联剂(b)与构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含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反应性官能团反应。据此,通过交联剂(b)形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被交联的结构,可提升所获得的粘着剂层的凝聚力,更进一步提升强度以及耐久性。
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中,可根据需求,添加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例如:折射率调整剂、抗静电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填充剂等。
形成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时,将丙烯酸类粘着剂以及根据所需含有溶剂的涂布溶液涂布于涂布对象(例如剥离片2b的剥离面),进行加热处理,形成涂膜。所形成的涂膜,在不需要熟化期的情况下,可直接形成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在需要熟化期的情况下,则经过熟化期后形成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
上述加热处理,也可兼作使涂布溶液的稀释溶剂等挥发时的干燥处理。在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优选为50~150℃,特别优选为70~120℃。另外,加热时间优选为30秒钟~10分钟,特别优选为50秒钟~2分钟。加热处理后,根据所需,也可于常温(例如:23℃、50%RH)中设置1~2周左右的熟化期。
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含有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及交联剂(b)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加热处理,通过交联剂(b)形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被交联的结构。
此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粘着面(与透明树脂膜11相反侧的面)中的以JISZ0237:2009为基准的无碱玻璃粘着力,优选为0.5N/25mm以上,特别优选为1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N/25mm以上。上述粘着力若为0.5N/25mm以上,则使用表面保护面板5时,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和透明硬质板4的界面上,可防止发生意外的剥离。此外,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粘着面,因不需再剥离性,因此,上述粘着力的上限虽无特别限制,但考虑到处理容易性等时,上限值为80N/25mm左右。
(3)硅酮类粘着剂层
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的下限值为10mN/25mm以上,优选为20mN/25mm以上,特别优选为30mN/25mm以上。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粘着力的下限值若为10mN/25mm以上,则可良好地维持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的密合性,可抑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浮起或气泡。另一方面,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的上限值为300mN/25mm以下,优选为250mN/25mm以下,特别优选为200mN/25mm以下。通过使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粘着力的上限值为300mN/25mm以下,则能够简单地将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的表面保护面板5从该显示器6再次剥离,并可容易地进行重新粘贴等。
此外,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厚度的下限值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通过使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厚度的下限值为5μm以上,则可发挥所需的粘着力,并可确保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的密合性。另一方面,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厚度的上限值优选为1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通过使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厚度的上限值为100μm以下,则可有效防止制造过程所导致的残留溶剂或气泡混入,使粘着力的稳定性以及光学特性优异。
通过使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粘着力以及厚度分别在上述范围内,使表面保护面板5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再次剥离时更加容易剥离。
硅酮类粘着剂层13由硅酮类粘着剂构成,优选由满足上述粘着力的硅酮类粘着剂构成。硅酮类粘着剂,含有有机聚硅氧烷,特别优选含有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的固化物)。此硅酮类粘着剂容易满足上述的粘着力,且加工性也优异。
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优选通过使以硅氧烷键为主要骨架且具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有机氢聚硅氧烷反应而得到。
以硅氧烷键为主要骨架的具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为用以下的平均单元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并且优选为分子中至少具有2个烯基的化合物。
R1 aSiO(4-a)/2…(1)
(式中R1为彼此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12、优选为1~8的非取代或取代的1价烃基,a为1.5~2.8、优选为1.8~2.5、更优选为1.95~2.05的范围的正数。)
作为与上述R1表示的硅原子结合的非取代或取代的1价烃基,例如可列举: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辛烯基等烯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环己基、辛基、壬基、癸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等芳烷基;或将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利用氟、溴、氯等卤素原子、氰基取代后的基团,例如可列举:氯甲基、氯丙基、溴乙基、三氟丙基、氰乙基等。作为烯基,从固化时间短暂以及生产率的角度来看,优选乙烯基。
有机氢聚硅氧烷的分子中具有SiH基。通过上述有机聚硅氧烷的烯基和有机氢聚硅氧烷的SiH反应,两者进行加成反应而获得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
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由于在铂催化剂的存在下可良好地固化,因此,上述硅酮粘着剂优选含有铂催化剂。作为铂催化剂,例如可列举:铂黑、四氯化铂、氯铂酸、氯铂酸和一元醇的反应物、氯铂酸和烯烃类的络合物、双乙酰乙酸铂等。
上述硅酮粘着剂中的铂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优选为0.01~3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05~2质量份。通过使铂催化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可不妨碍涂布地使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固化,而形成硅酮类粘着剂层13。
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为了提升粘着力,可以含有分子中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硅酮树脂)。
上述硅酮粘着剂中的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含量,相对于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优选为0~10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5~7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50质量份。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含量若过多,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粘着力上升,有再剥离性降低的可能性。
形成硅酮类粘着剂层13时,例如,将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根据需求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以及铂催化剂,利用甲基乙基酮、甲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等溶剂稀释到10~60质量%左右,形成涂布溶液,将该涂布溶液涂布于涂布对象(例如:透明树脂膜11或剥离片2a的剥离面),加热使其固化即可。加热温度优选为90~180℃左右,加热时间优选为1~5分钟左右。
(4)双面粘着片的物理性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面粘着片1的雾度值(以JIS K7136:2000为基准测量的值)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双面粘着片1的雾度值若为2.0%以下,则可获得透明性高、且适宜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侧表面用的表面保护面板。
2.剥离片
作为剥离片2a、2b,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众所皆知的塑料膜。可使用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膜、离聚物树脂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酰亚胺膜、氟树脂膜等。此外,也可使用它们的交联膜。另外,也可以为它们的积层膜。
对于上述剥离片2a、2b的剥离面(特别是和双面粘着片1接触的面)中,特别是对于上述剥离片2b的剥离面,优选实施剥离处理(作为剥离片2a,也优选直接使用未经剥离处理的塑料膜)。作为剥离处理中所使用的剥离剂,例如可列举:醇酸类、硅酮类、氟类、不饱和聚酯类、聚烯烃类、蜡类剥离剂。此外,优选将剥离片2a、2b中的一个剥离片作为剥离力大的重剥离型剥离片,将另一个剥离片作为剥离力小的轻剥离型剥离片。
对于剥离片2a、2b的厚度,虽无特别限制,但通常为20~150μm左右。
3.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的制造
作为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的一个制造例,于剥离片2b的剥离面形成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之后,于该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贴合透明树脂膜11。接着,于该透明树脂膜11的露出面上形成硅酮类粘着剂层13,之后,以使剥离片2a的剥离面与该硅酮类粘着剂层13接触的方式贴合剥离片2a,获得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在该制造例中,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形成和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形成也可替换。
另外,作为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的另一制造例,于剥离片2a的剥离面上形成硅酮类粘着剂层13后,在硅酮类粘着剂层13露出面上贴合透明树脂膜11,将其作为第1积层体。另一方面,于剥离片2b的剥离面上形成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将其作为第2积层体。接着,以使第1积层体的透明树脂膜11和第2积层体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重叠的方式,粘贴第1积层体和第2积层体,获得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上述第1积层体的制造中,硅酮类粘着剂层13也可形成于透明树脂膜11侧。另外,上述制造例中,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形成和硅酮类粘着剂层13的形成可替换。
[表面保护面板]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5,如图2所示,其构成为具有上述双面粘着片1、和在该双面粘着片1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上层叠的透明硬质板4。此外,如图2所示,也可于硅酮类粘着剂层13中的透明树脂膜11侧的相反侧积层剥离片2a。
1.透明硬质板
透明硬质板4,为在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用于保护该显示器6不碎裂的部件,通常相当于以JIS K7127:1999为基准所测量的杨氏模量为10GPa以上的部件。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透明硬质板4,优选列举出:透明性以及强度优异的玻璃板、聚碳酸酯板、丙烯酸树脂板等。它们中,从耐久性的角度来看,优选玻璃板,特别优选由强化玻璃形成的玻璃板,进一步优选由化学强化玻璃(通过化学处理于表面形成有压缩应力层的玻璃)形成的玻璃板。
透明硬质板4的厚度优选为0.1~5mm,特别优选为0.3~3mm,进一步优选为0.5~2mm。通过使透明硬质板4的厚度为0.1mm以上,则会变得即使施予冲击也不易碎裂。此外,通过使透明硬质板4的厚度为5mm以下,则可防止表面保护面板5变得过重,更进一步可抑制粘贴了表面保护面板5的移动电子设备变重。
2.表面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
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5时,从上述的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上剥离剥离片2b,于露出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上贴合透明硬质板4即可。
3.表面保护面板的使用方法
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5时,如图3所示,从硅酮类粘着剂层13剥离剥离片2a,以使露出的硅酮类粘着剂层13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6(通常为顶层玻璃)的露出给终端消费者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将表面保护面板5压接于显示器6,进行粘贴。该作业可由终端消费者进行手工作业。
此时,表面保护面板5具有依次积层透明硬质板4、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透明树脂膜11、以及硅酮类粘着剂层13而成的结构,同时通过使丙烯酸类粘着剂在23℃的损耗角正切、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的厚度,以及硅酮类粘着剂层13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皆在上述范围内,即使通过终端消费者进行手工作业,也可抑制硅酮类粘着剂层13和显示器6之间残留气泡。此外,即使将粘贴于显示器6的表面保护面板5重新粘贴等的情况下,表面保护面板5仍可容易地从显示器6剥离。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的。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要素旨在还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或等同物。
例如,也可省略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3中的剥离片2a、2b中任意一者。另外,也可以在双面粘着片1中的透明树脂膜11和丙烯酸类粘着剂层12之间、和/或透明树脂膜11和硅酮类粘着剂层13之间,存在其他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等的限制。
[实施例1]
使丙烯酸正丁酯60质量份、丙烯酸甲酯20质量份以及丙烯酸2-羟乙酯20质量份共聚,配制(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利用后述的方法测定该(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60万。
从上述所获得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质量份(换算成固体成分;以下相同)、和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Nippon PolyurethaneIndustry Co.,Ltd.制造,Coronate L)0.3质量份混合,充分搅拌,以甲基乙基酮稀释,从而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丙烯酸类粘着剂涂布液。
将所获得的丙烯酸类粘着剂涂布液,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单面以硅酮类剥离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造,RL-1,厚度:38μm)的剥离处理面,利用刀式涂布机涂布后,于90℃使其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为50μm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
接着,于上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贴合作为透明树脂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oyobo Co.,Ltd.制造,Cosmo Shine PET50A4300,厚度:50μm),获得由透明树脂膜/丙烯酸类粘着剂层/剥离片所形成的积层体。
另一方面,将由以硅氧烷键为主要骨架的具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以及有机氢聚硅氧烷形成的加成型有机聚硅氧烷(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KS-847H)100质量份、和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硅酮树脂;Dow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SD-4584)25质量份、以及铂催化剂(Dow Corning TorayCo.,Ltd.制造,SRX-212CATAAKYST)0.6质量份混合,充分搅拌,以甲基乙基酮稀释,从而获得固体成分浓度为25质量%的硅酮类粘着剂涂布液。
将获得的硅酮类粘着剂涂布液,于上述积层体的透明树脂膜上,以刀式涂布机涂布后,在90℃中使其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为35μm的硅酮类粘着剂层。之后,于硅酮类粘着剂层的露出面,粘贴作为剥离片的未经剥离处理或易粘接处理的未处理PET膜(TorayIndustries Inc.制造,Lumirror T60,厚度:50μm),获得由剥离片/丙烯酸类粘着剂层/透明树脂膜/硅酮类粘着剂层/剥离片形成的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实施例2]
除了在丙烯酸类粘着剂涂布液的配制中,将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掺合量变更为0.8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实施例3]
除了将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的厚度变更为3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实施例4]
除了在硅酮类粘着剂涂布液的配制中,将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掺和量变更为4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实施例5]
除了将硅酮类粘着剂层的厚度变更为5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1]
除了在丙烯酸类粘着剂涂布液的配制中,将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掺合量变更为2.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2]
除了将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比较例3]
除了在硅酮类粘着剂涂布液的配制中,将含有三官能度或四官能度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掺合量变更为8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此处,所述重均分子量(Mw),为利用凝胶渗透层析(GPC),在以下的条件下测量(GPC测量)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测量条件>
·GPC测量仪器:Tosoh Corporation制造,HLC-8020
·GPC柱(按以下顺序通过):Tosoh Corporation制造
TSK guard column HXL-H
TSK gel GMHXL(×2)
TSK gel G2000HXL
·测量溶剂:四氢呋喃
·测量温度:40℃
[测试例1](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配制的丙烯酸类粘着剂涂布液,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单面经硅酮类剥离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剥离片(Lintec Corporation.制造,RL-1,厚度:38μm)的剥离处理面,利用刀式涂布机涂布后,于90℃使其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为25μm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将该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积层多层,同时进行冲孔加工,制造直径8mm、厚度3mm的测试片。对于获得的测试片,利用扭转剪切法,在以下的条件下测量损耗角正切。结果如表1所示。
·动态粘弹性测量仪器:Rheomtric公司制造,DYNAMIC ANALYZER RDA II
·频率:1Hz
·温度:23℃
[测试例2](粘着力的测量)
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制造的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上,剥离丙烯酸类粘着剂层侧的剥离片,于露出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上贴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orayIndustries Inc.制造,PET25S10,厚度:25μm),得到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丙烯酸类粘着剂层/透明树脂膜/硅酮类粘着剂层/剥离片所形成的积层体。将获得的积层体裁切为25mm×250mm,将其作为样本。
于23℃、50%RH的环境下,从上述样本剥离剥离片,将露出的硅酮类粘着剂层对无碱玻璃(Corning Incorporated制造,Eagle XG)利用2kg的橡胶辊进行粘贴,放置24小时。
之后,利用万能型张力试验机(Orientec Co.,Ltd.制造,Tensilon UTM-4-100),以JIS Z0237:2009为基准,在剥离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的条件下,测量硅酮类粘着剂层的粘着力(mN/25mm)。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例3](雾度值的测量)
对于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使用的透明树脂膜、以及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造的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上剥离2张剥离片而成的双面粘着片(丙烯酸类粘着剂层/透明树脂膜/硅酮类粘着剂层)入射光,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NDH2000),以JIS K7136:2000为基准测量各自的雾度(%)。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例4](气泡残留评价)
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制造的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剥离丙烯酸类粘着剂层侧的剥离片,将露出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以贴合机贴合于大小为70mm×140mm的化学强化玻璃板(Corning Incorporated.制造,Gorilla玻璃,厚度:1.1mm,杨氏模量:72GPa),获得带有剥离片的表面保护面板。
接着,从带有剥离片的表面保护面板的硅酮类粘着剂层剥离剥离片,将露出的硅酮类粘着剂层,以手工作业贴合于大小为70mm×150mm的钠钙玻璃(Central Glass Co.,Ltd.制造,厚度:1.1mm)。此时,将表面保护面板的硅酮类粘着剂层和钠钙玻璃之间没有残留气泡的情况,判断为气泡残留评价良好(○);将残留有气泡的情况,判断为气泡残留评价不良(×)。此外,在该气泡残留评价中,评价者3人分别进行上述贴合作业,将3人皆未残留气泡的情况判断为评价良好(○);只要有1人残留气泡的情况,则不受限于其他评价者的结果,判断为评价不良(×)。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例5](再剥离性的评价)
测试例4中制造的表面保护面板以及钠钙玻璃的积层体(化学强化玻璃板/丙烯酸类粘着剂层/透明树脂膜/硅酮类粘着剂层/钠钙玻璃)的硅酮类粘着剂层和钠钙玻璃的界面上,以手工作业剥离表面保护面板(化学强化玻璃板/丙烯酸类粘着剂层/透明树脂膜/硅酮类粘着剂层)和钠钙玻璃。此时,将能无问题地剥离的情况判断为再剥离性良好(○);将化学强化玻璃板或钠钙玻璃碎裂或无法剥离的情况判断为再剥离性不良(×)。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得知,实施例中获得的表面保护面板,即使进行手工作业,粘贴时也不易残留气泡,也易于剥离。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例如为用于保护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中的显示器的表面保护面板,能够适宜地用作终端消费者进行粘贴和剥离作业的表面保护面板。
附图标记说明
1…(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
11…透明树脂膜
12…丙烯酸类粘着剂层
13…硅酮类粘着剂层
2a、2b…剥离片
3…带有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4…透明硬质板
5…表面保护面板
6…显示器
Claims (7)
1.一种表面保护面板,其具备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与透明硬质板,其被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具备:
透明树脂膜;
丙烯酸类粘着剂层,其层叠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一个面侧、由丙烯酸类粘着剂构成;以及
硅酮类粘着剂层,其层叠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另一面侧、由硅酮类粘着剂构成,
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于23℃的损耗角正切为0.3~1.0,
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的厚度为25~100μm,
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对于无碱玻璃的粘着力为10~300mN/25mm,
通过在所述丙烯酸类粘着剂层上积层所述透明硬质板来构成表面保护面板,
所述表面保护面板通过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粘贴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面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类粘着剂层的厚度为5~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为12~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雾度值为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的雾度值为2.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硬质板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或丙烯酸树脂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84184 WO2016103372A1 (ja) | 2014-12-24 | 2014-12-24 | 表面保護パネル用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面保護パネ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04383A CN107004383A (zh) | 2017-08-01 |
CN107004383B true CN107004383B (zh) | 2020-04-07 |
Family
ID=5614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83720.7A Active CN107004383B (zh) | 2014-12-24 | 2014-12-24 | 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40793B2 (zh) |
KR (1) | KR102318107B1 (zh) |
CN (1) | CN107004383B (zh) |
TW (1) | TWI677557B (zh) |
WO (1) | WO20161033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30871B2 (ja) * | 2016-09-07 | 2018-05-30 | ス キム,ヨン | 着脱層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Apparatus of display having detachable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
WO2018055998A1 (ja) * | 2016-09-23 | 2018-03-29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カバーガラ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 |
KR102390519B1 (ko) * | 2016-10-03 | 2022-04-27 | 다우 도레이 캄파니 리미티드 | 광경화성 액상 실리콘 조성물 및 그의 경화물 |
JP2018091993A (ja) * | 2016-12-02 | 2018-06-14 | 株式会社Kalbas |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保護カバー |
JP7180375B2 (ja) * | 2017-02-20 | 2022-11-30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
JP7127262B2 (ja) * | 2017-09-28 | 2022-08-30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6646083B2 (ja) * | 2018-02-07 | 2020-02-14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 |
JP7310100B2 (ja) * | 2018-07-30 | 2023-07-19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剥離シート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シート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WO2021192423A1 (ja) * | 2020-03-25 | 2021-09-30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CN112194995A (zh) * | 2020-09-15 | 2021-01-08 |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介电常数oca光学材料及制备方法 |
KR102315526B1 (ko) * | 2021-03-15 | 2021-10-22 | (주)유티아이 | 교체가 용이한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13516A (ja) * | 2002-04-23 | 2003-11-06 | Nitto Denko Corp | 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接着方法 |
CN1549962A (zh) * | 2001-08-30 | 2004-11-24 | �ձ�д��ӡˢ��ʽ���� | 可再剥离透明触摸板安装结构及其中所用的安装用片 |
CN101175635A (zh) * | 2005-05-16 | 2008-05-07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可再剥离保护面板的装配结构及其中所用的装配用板片 |
CN101663695A (zh) * | 2007-04-20 | 2010-03-0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粘合片和平板显示器 |
CN103210438A (zh) * | 2010-11-17 | 2013-07-1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明保护板、平板显示器、及平板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
JP3194930U (ja) * | 2014-10-06 | 2014-12-18 | 株式会社大和産業 | 電子機器のための外付け保護カバー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65132A (ja) * | 1999-03-11 | 2000-09-26 | Misuzu Kogyo:Kk | 両面テープ |
JP2001266759A (ja) | 2000-03-15 | 2001-09-28 | Nitto Denko Corp | 衝撃緩和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と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2003043934A (ja) * | 2001-07-23 | 2003-02-14 |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タブ付き両面接着テープ |
JP4622545B2 (ja) * | 2005-01-28 | 2011-02-02 | 日油株式会社 | 貼付用機能性フィルム |
JP5277553B2 (ja) * | 2007-03-23 | 2013-08-28 | Dic株式会社 | 電子端末用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全面貼り用粘着シート |
JP5299666B2 (ja) * | 2008-06-10 | 2013-09-25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用耐衝撃フィルム |
KR101181335B1 (ko) * | 2009-04-09 | 2012-09-11 |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
JP5586320B2 (ja) * | 2010-05-24 | 2014-09-10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シート |
JP5500366B2 (ja) * | 2010-07-07 | 2014-05-21 | Dic株式会社 | パネル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
JP5740124B2 (ja) * | 2010-09-29 | 2015-06-24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JP2012031416A (ja) | 2011-09-05 | 2012-02-16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中間膜用粘着シート及び透明積層体 |
TWM433952U (en) * | 2012-03-02 | 2012-07-21 | Sheng-Xin Zheng | Colored drawing protection film |
JP2014024219A (ja) * | 2012-07-25 | 2014-02-06 | Dic Corp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
JP2014101457A (ja) * | 2012-11-21 | 2014-06-05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
JP6126435B2 (ja) * | 2013-03-29 | 2017-05-10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 |
-
2014
- 2014-12-24 WO PCT/JP2014/084184 patent/WO20161033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24 CN CN201480083720.7A patent/CN107004383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24 JP JP2016565733A patent/JP62407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2-24 KR KR1020177017818A patent/KR10231810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12-17 TW TW104142422A patent/TWI67755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9962A (zh) * | 2001-08-30 | 2004-11-24 | �ձ�д��ӡˢ��ʽ���� | 可再剥离透明触摸板安装结构及其中所用的安装用片 |
JP2003313516A (ja) * | 2002-04-23 | 2003-11-06 | Nitto Denko Corp | 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接着方法 |
CN101175635A (zh) * | 2005-05-16 | 2008-05-07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可再剥离保护面板的装配结构及其中所用的装配用板片 |
CN101663695A (zh) * | 2007-04-20 | 2010-03-0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粘合片和平板显示器 |
CN103210438A (zh) * | 2010-11-17 | 2013-07-1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明保护板、平板显示器、及平板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
JP3194930U (ja) * | 2014-10-06 | 2014-12-18 | 株式会社大和産業 | 電子機器のための外付け保護カバー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03372A1 (ja) | 2016-06-30 |
KR102318107B1 (ko) | 2021-10-28 |
CN107004383A (zh) | 2017-08-01 |
TWI677557B (zh) | 2019-11-21 |
TW201631085A (zh) | 2016-09-01 |
KR20170098842A (ko) | 2017-08-30 |
JP6240793B2 (ja) | 2017-11-29 |
JPWO2016103372A1 (ja) | 2017-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04383B (zh) | 表面保护面板用双面粘着片以及表面保护面板 | |
JP6325777B2 (ja)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
CN107216837B (zh) |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以及压敏粘合片 | |
JP6196781B2 (ja)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JP6200065B2 (ja) |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JP6100060B2 (ja) | 積層体 | |
JP6310062B2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 | |
JP6423581B2 (ja) |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KR20170045117A (ko) | 점착 시트 및 표시체 | |
TWI727920B (zh) | 黏著片 | |
JPWO2015155844A1 (ja)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
JP2018131627A (ja)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 |
JP6368410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JP6197102B2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 | |
JP6145568B2 (ja) |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
JP6290466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307186B2 (ja) |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 |
JPWO2017002218A1 (ja) |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 |
JP2018127631A (ja)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粘着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