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674A - 膜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膜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9674A
CN106809674A CN201611075656.5A CN201611075656A CN106809674A CN 106809674 A CN106809674 A CN 106809674A CN 201611075656 A CN201611075656 A CN 201611075656A CN 106809674 A CN106809674 A CN 106809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film
width
cor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56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9674B (zh
Inventor
本田勇介
南条崇
田中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809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9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3/00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3/32Co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56Coatings, e.g. enameled or galvanised; 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3/00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3/8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3/00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3/8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3/82Cores or mand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3Size of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膜卷的制造方法,具有一边使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一边卷取于卷芯的振动卷绕工序。在将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时,为13mm≤P≤40mm。在将在通过卷取而层叠的光学膜(F)的各层的包含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由振动产生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设为A(mm)时,在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Description

膜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光学膜在宽度方向振动(オシレート)而卷取于卷芯、制造卷状的光学膜的膜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在偏振片的保护膜等中使用的光学膜的薄膜化的需求在增大。如果光学膜薄膜化,则将制膜后的光学膜卷取时容易发生卷取不良。因此,以往以来提案有各种改善光学膜的卷取品质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光学膜的侧边整齐,进行了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的直线卷绕后,进行一边使光学膜或卷芯在光学膜的宽度方向周期性地振动一边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的振动卷绕,由此使得在卷取后的膜卷不产生扩边、卷绕偏移。
应予说明,所谓上述的扩边,是指在光学膜的两侧端部(耳部)通过滚花给予辊所形成了的凹凸状的压花由于光学膜的卷取而破坏、耳部在宽度方向伸长的现象。另外,所谓上述的卷绕偏移,是指由于输送膜卷时的振动等、所期望的卷取姿态(卷形状)没有得以保持地改变的现象。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时,在与卷芯垂直的方向(膜卷的厚度方向),在接近卷芯的侧,与远离的侧相比,以成为卷芯方向的振动(oscillation)的周期小、振动的振幅大的任一者、或者两者的方式进行振动卷绕。由此,使称为粘连或黑带的不良(黑带不良)和卷绕偏移不良这两者减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0041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03]、[0007]、[0008]、[0014]、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00146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09]、[0040]、[0041]、图2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得知:在专利文献1及2的卷取方法中,从膜卷将光学膜抽出而制作偏振片、将制作了的偏振片应用于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时,发生显示不均。调查的结果判明:将长尺寸状的光学膜在膜卷的状态下、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管时,产生膜彼此粘贴的部位和没有粘贴的部位,在粘贴的部位发生相位差变动(例如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变动),在没有粘贴的部位没有发生相位差变动,结果发生显示不均。
另外,得知即使进行振动卷绕也发生膜卷中的膜彼此的粘贴的原因在于:在制膜了的光学膜的表面,在宽度方向存在多个凹凸,由于没有考虑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凸部的间距来适当地设定振动引起的宽度方向的各层的偏移量(振动量),因此没有充分地发挥振动产生的防粘贴的效果。
应予说明,得知:就在光学膜的宽度方向并排的凹部及凸部而言,对应于用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进行制膜时的各热螺栓的位置而形成。上述的热螺栓是在将胶浆流延到支承体上的流延模头中为了调节成为胶浆的流出口的缝隙的胶浆流延方向(支承体移动方向)的长度(缝隙间隙)而在宽度方向以规定间隔并排地设置的。使各热螺栓进行热伸缩而调节流延模头的缝隙间隙,由此调节在支承体上流延的胶浆的量、由此能够调节进行制膜的光学膜的厚度。此时,就各热螺栓而言,由于在宽度方向散布,因此由于缝隙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在缝隙间隙的调节量上产生波动。因此,在宽度方向产生在支承体上进行流延的胶浆的厚度不均,在宽度方向上产生被制膜的光学膜的厚度不均。应予说明,即使在对被制膜了的光学膜进行横向拉伸(向宽度方向的拉伸)的情况下,由于在维持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的状态下对光学膜进行横向拉伸,因此在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产生对应于各热螺栓的位置的厚度不均(表面凹凸)。
因此,为了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卷中的膜彼此的粘贴而抑制上述的显示不均,需要考虑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凸部的间距而用适当的振动量将光学膜卷取、由此充分地发挥振动引起的防粘贴的效果。但是,对于这样的振动卷绕,目前为止完全没有研究。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膜卷的制造方法,该膜卷的制造方法通过用考虑了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凸部的间距的适当的振动量将光学膜卷取,充分地发挥振动产生的防粘贴的效果,由此,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卷中的光学膜彼此的粘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来实现。即,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膜卷的制造方法是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而制造膜卷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一边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在宽度方向上振动一边卷取于上述卷芯的振动卷绕工序,上述光学膜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将上述光学膜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时,为13mm≤P≤40mm,将在通过卷取而层叠的上述光学膜的各层的包含上述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振动产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偏移量设为A(mm)时,在上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考虑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P,而设定光学膜的通过卷取而层叠的各层的、振动引起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A(振动量)。而且,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光学膜相对地振动而卷取。由此,能够充分地发挥振动产生的防粘贴的效果,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管膜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光学膜彼此的粘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为示意地表示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来制造光学膜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为上述制造装置具有的流延模头的水平截面图。
图4为表示上述制造装置具有的卷取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通过利用上述卷取装置的上述光学膜的卷取而形成了的膜卷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为上述膜卷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7为示意地表示上述卷取装置的另一构成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通过图7的卷取装置使光学膜振动而卷取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通过振动卷绕而在层叠方向相邻的上下的层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10为表示通过振动卷绕而在层叠方向相邻的上下的层的位置关系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41 卷芯
A 偏移量
F 光学膜
H1、H2、H3 凸部
P 间距
R 膜卷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的一方式,如果基于附图进行说明,如下。应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将数值范围表记为A~B的情况下,设为在该数值范围中包含下限A和上限B的值。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研究了以下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即,本实施方式的膜卷的制造方法是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而制造膜卷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边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一边卷取于上述卷芯的振动卷绕工序,上述光学膜在上述宽度方向、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将上述光学膜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时,为
13mm≤P≤40mm···(1),
将通过卷取而层叠的上述光学膜的各层的包含上述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振动产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偏移量设为A(mm)时,
在上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
A>P···(2)
的方式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绕。该特征是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各权利要求涉及的发明共同的技术特征。
如上述那样,考虑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P来设定光学膜的各层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A(オシレート量、振动量)。而且,通过以偏移量A变得比间距P大的方式使光学膜相对于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膜卷中的膜彼此的粘贴。对于这样的效果的显现机理乃至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但推测如以下所述。
间距P在满足条件式(1)的范围内时,通过以满足条件式(2)的方式使光学膜或卷芯在宽度方向上振动(周期性地振动),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得到卷状的光学膜(膜卷),例如,在膜卷中连续地层叠的2层中的上层的凸部和与该凸部轮廓(例如膜厚)不同的下层的凸部重叠。
其中,在上下的层中,如果相同轮廓的凸部(例如膜厚最大的凸部)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小,则由卷取产生的压力集中于宽度方向的大致相同的区域(宽度方向上相同轮廓的凸部存在的区域),容易发生粘连。但是,通过满足条件式(2)的振动,能够使上层的凸部重叠于与其轮廓不同的下层的凸部,使轮廓不同的凸部重叠。或者,通过上述振动,能够使上层的凸部与下层的凹部重叠。由此能够抑制由卷取产生的压力局部地集中,能够充分地发挥振动产生的防粘贴效果。因此,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管振动卷绕了的膜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光学膜局部地粘贴。
这样,由于能够抑制光学膜的局部的粘贴,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光学膜的位置而产生相位差(例如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变动的相位差不均。其结果,即使从膜卷将光学膜抽出来制作偏振片、将制作了的偏振片应用于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时,也能够抑制光学膜的相位差变动引起的显示不均。
以下,在对本实施方式的膜卷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应用从制造的膜卷抽出的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和该光学膜的构成进行说明。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垂直取向型(VA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概略的构成的截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液晶显示面板2及背光3。背光3是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2进行照明的光源。
就液晶显示面板2而言,在用VA方式所驱动的液晶盒4的可见侧配置偏振片5,在背光3侧配置偏振片6而构成。就液晶盒4而言,用一对透明基板(未图示)夹持液晶层而形成。作为液晶盒4,能够使用将滤光片相对于液晶层配置于背光3侧的透明基板、即TFT(ThinFilm Transistor)形成侧的基板的、所谓彩色滤光片阵列(COA)结构的液晶盒,但也可以是将滤光片相对于液晶层配置于可见侧的透明基板的液晶盒。
偏振片5具有起偏镜11、和光学膜12·13。起偏镜11使规定的直线偏振光透过。光学膜12为在起偏镜11的可见侧配置的保护膜。光学膜13为在起偏镜11的背光3侧(液晶盒4侧)配置的保护膜兼相位差膜。经由粘合层7将偏振片5粘贴于液晶盒4的可见侧。即,将偏振片5以相对于液晶盒4位于可见侧,并且光学膜13相对于起偏镜11成为液晶盒4侧的方式贴合于液晶盒4。
偏振片6具有起偏镜14、和光学膜15·16。起偏镜14使规定的直线偏振光透过。光学膜15为配置于起偏镜14的可见侧的保护膜,也可以作为相位差膜发挥功能。光学膜16为配置于起偏镜14的背光3侧的保护膜。将这样的偏振片6经由粘合层8粘贴于液晶盒4的背光3侧。应予说明,可省略可见侧的光学膜15而使起偏镜14直接接触粘合层8。将起偏镜11和起偏镜14以成为正交尼科耳状态的方式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例如通过后述的溶液流延制膜法来制膜,适用于偏振片5的光学膜13、偏振片6的光学膜15。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对于光学膜]
就光学膜而言,只要是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则可以是任何膜,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由对于所期望的波长具有透明的性质的树脂构成的膜。作为构成这样的膜的树脂,可列举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具有脂环结构的烯烃聚合物系树脂(脂环式烯烃聚合物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等。
这些中,从透明性、机械强度等的观点考虑,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脂环式烯烃聚合物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其中,更优选调节形成为光学膜的情况下的相位差容易的纤维素酯系树脂。
(纤维素酯系树脂)
作为优选的纤维素酯系树脂,可列举满足下述式(1)和(2)的纤维素酰化物。
式(1)2.0≤Z1<3.0
式(2)0≤X<3.0
(在式(1)及(2)中,Z1表示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X表示纤维素酰化物的丙酰基取代度及丁酰基取代度的总和。)
作为纤维素酯的原料的纤维素,例如可列举棉籽绒、木浆、洋麻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可以将由它们得到的纤维素酯分别以任意的比例混合使用。
就纤维素酰化物而言,从提高耐水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总酰基取代度为2.0~2.7的范围内的纤维素酰化物,另外,从提高制膜时的流延性和拉伸性、膜厚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考虑,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优选为2.1~2.5。
应予说明,乙酰基的取代度、其他酰基的取代度可以按照作为ASTM(American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美国试验材料协会)制定·发行的规格之一的ASTM-D817-96的规定来进行测定。
作为纤维素酰化物,特别优选选自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苯甲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中的至少1种,这些中更优选的纤维素酰化物为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
纤维素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75000以上,更优选为75000~3000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00000~24000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60000~240000。如果纤维素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75000以上,则发挥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层自身的自成膜性、密合的改善效果而优选。
纤维素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可以分别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在以下的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溶剂:二氯甲烷
柱:Shodex K806、K805、K803G(将昭和电工(株)制的3根连接而使用)
柱温度:25℃
试样浓度:0.1质量%
检测器:RI Model 504(GLサイエンス公司制造)
泵:L6000(日立制作所(株)制造)
流量:1.0ml/min
校正曲线:使用了采用标准聚苯乙烯STK standard聚苯乙烯(东曹(株)制造)Mw=500~2800000的范围内的13个样品得到的校正曲线。优选大致等间隔地使用13个样品。
(延迟上升剂)
就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而言,在作为相位差膜来使用的情况下,也可含有延迟上升剂。所谓延迟上升剂,是指具有与延迟上升剂未添加的膜相比使测定波长590nm下的膜的延迟(特别是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增大的功能的化合物。
通过光学膜含有延迟上升剂,将光学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及厚度方向的延迟分别设为Ro和Rth时,能够实现成为30nm<Ro<70nm、且100nm<Rth<300nm的光学膜。
上述的Ro及Rth,例如可以由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アクソスキャン(アクソスキャンMueller Matrix Polarimeter:アクソメトリックス公司制造)、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RH的环境下、在测定波长590nm下进行三维折射率测定而得到的折射率nx、ny、nz、基于以下的式而算出。
Ro=(nx-ny)×d(nm)
Rth={(nx+ny)/2-nz}×d(nm)
(式中,nx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上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x上的折射率。ny表示膜的面内方向上与上述方向x正交的方向y上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z上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nm)。)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分子量为100~800的范围内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延迟上升剂(添加剂)。作为上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国际公开序号WO2014/109350A1的段落[0140]~[0214]中记载的化合物。
(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可含有选自糖酯、缩聚酯、多元醇酯中的至少1种作为有机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也可以含有磷酸酯。作为磷酸酯,可列举磷酸三芳基酯、磷酸二芳基酯、磷酸单芳基酯、芳基膦酸化合物、芳基氧化膦化合物、缩合芳基磷酸酯、卤化烷基磷酸酯、含卤素缩合磷酸酯、含卤素缩合膦酸酯、含卤素亚磷酸酯等。
作为具体的磷酸酯,可列举磷酸三苯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苯基膦酸、磷酸三(β-氯乙基)酯、磷酸三(二氯丙基)酯、磷酸三(三溴新戊基)酯等。
另外,作为多元醇酯类的1种,能够使用乙醇酸的酯类(乙醇酸酯化合物)。作为乙醇酸酯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优选使用烷基邻苯二甲酰基烷基乙醇酸酯类。
作为烷基邻苯二甲酰基烷基乙醇酸酯类,例如可列举甲基邻苯二甲酰基甲基乙醇酸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乙醇酸酯、丙基邻苯二甲酰基丙基乙醇酸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丁基乙醇酸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辛基乙醇酸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乙醇酸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甲基乙醇酸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丙基乙醇酸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丁基乙醇酸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丁基乙醇酸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甲基乙醇酸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乙醇酸酯、丙基邻苯二甲酰基丁基乙醇酸酯、丁基邻苯二甲酰基丙基乙醇酸酯、甲基邻苯二甲酰基辛基乙醇酸酯、乙基邻苯二甲酰基辛基乙醇酸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甲基乙醇酸酯、辛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乙醇酸酯等,优选为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乙醇酸酯。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而言,为了提高表面的滑动性,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微粒(消光剂)。上述微粒可以是无机微粒,也可以是有机微粒。在无机微粒的例子中,含有二氧化硅(silica)、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碳酸钙、滑石、粘土、烧成高岭土、烧成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及磷酸钙等。其中,优选二氧化硅、氧化锆,为了使得到的膜的雾度的增大减小,更优选为二氧化硅。
在二氧化硅的微粒的例子中,包含アエロジル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NAX50(以上为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造)、シーホスターKE-P10、KE-P30、KE-P50、KE-P100(以上为日本触媒(株)制造)等。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膜卷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中使用的制造装置20的概略的构成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为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进行制膜的方法。在该溶液流延制膜法中,将含有树脂和溶剂的胶浆从流延模头流延到进行行走的支承体上,在支承体上使其干燥,将流延膜(网状物)从支承体剥离后,将网状物拉伸、使其干燥而对膜进行制膜。以下,对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的光学膜的制造更详细地说明。
(胶浆制备工序)
在没有图示的制备部,制备在支承体22上进行流延的胶浆。
(流延、干燥、剥离工序)
接着,将在制备部制备了的胶浆从流延模头21流延到支承体22上。然后,将一边用支承体22进行输送一边使其干燥而形成了的作为流延膜的网状物25从支承体22剥离。更具体地,如以下所述。
将在制备部制备了的胶浆通过加压型定量齿轮泵等、利用导管而送液到流延模头21,在无限地进行转送的旋转驱动不锈钢制环形带构成的支承体22上的流延位置,从流延模头21流延胶浆,由此在支承体22上形成作为流延膜的网状物25。
支承体22由一对转鼓23·23和位于它们之间的多个辊(未图示)保持。在转鼓23·23的一者或两者,设置有对支承体22给予张力的驱动装置(未图示),由此将支承体22在施加张力而张紧了的状态下使用。
将通过在支承体22上被流延了的胶浆所形成了的网状物25在支承体22上加热、使溶剂蒸发直至可以通过剥离辊24将网状物25从支承体22剥离。为了使溶剂蒸发,有从网状物侧吹风的方法、从支承体22的背面通过液体来传热的方法、通过辐射热从表面和背面进行传热的方法等,可适当地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在支承体22上干燥固化或冷却凝固直至网状物25成为可剥离的膜强度后,在具有自支承性的状态下通过剥离辊24将网状物25剥离。
应予说明,就在剥离时刻的支承体22上的网状物25的残留溶剂量而言,根据干燥的条件的强弱、支承体22的长度等,优选为50~120质量%的范围。在残留溶剂量较多的时刻进行剥离的情况下,如果网状物25过于柔软,则剥离时损害平面性,容易产生剥离张力引起的褶皱、纵条纹,因此兼顾经济速度与品质来决定剥离时的残留溶剂量。应予说明,残留溶剂量由下述式定义。
残留溶剂量(质量%)=(网状物的加热处理前质量-网状物的加热处理后质量)/(网状物的加热处理后质量)×100
其中,所谓测定残留溶剂量时的加热处理,表示在115℃下进行1小时的加热处理。
(拉伸工序)
该工序中,将从支承体22剥离的网状物25通过拉幅机26进行拉伸。作为此时的拉伸方向,为膜输送方向(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在膜面内与上述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TD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这两方向的任一个。在对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膜进行制膜的情况下,在拉伸工序中,用夹具等将网状物25的两侧边部固定来进行拉伸的拉幅机方式,由于提高膜的平面性、尺寸稳定性,因此优选。应予说明,在拉幅机26内,除了拉伸以外,可进行干燥。
(干燥工序)
用干燥装置27对用拉幅机26拉伸了的网状物25进行干燥。在干燥装置27内,利用从侧面看以交错状配置了的多个输送辊使网状物25弯曲前进,在这期间将网状物25干燥。就干燥装置27中的干燥方法而言,并无特别限制,一般使用热风、红外线、加热辊、微波等使网状物25干燥。从简便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用热风使网状物25干燥的方法。
就网状物25而言,在用干燥装置27干燥后,作为光学膜F向卷取装置40输送。因此,从上述的胶浆的流延到干燥的各工序的至少任一个包含在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F进行制膜的制膜工序中。
(切断、压花加工工序)
在干燥装置27与卷取装置40之间,依次配置有切断部28及压花加工部29。在切断部28中,进行一边将制膜了的光学膜F进行输送、一边将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用纵切机进行切断的切断工序。在光学膜F中,在两端部的切断后残留的部分构成成为膜制品的制品部。另一方面,从光学膜F切断了的部分(修剪部)用滑槽)(シュータ)回收,在接着的膜的制膜中再利用。
切断工序后,在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压花加工部29实施压花加工(滚花加工)。就压花加工而言,通过使加热了的压花辊压靠光学膜F的两端部而进行。在压花辊的表面形成了细小的凹凸,通过使压花辊压靠光学膜F的两端部,在上述两端部形成凹凸。通过这样的压花加工,能够极力地抑制在接着的卷取工序中的卷绕偏移、粘连(膜彼此的粘贴)。
(卷取工序)
最后,将压花部的形成加工完成了的光学膜F通过卷取装置40卷取,得到光学膜F的原卷(膜卷)。即,在卷取工序中,通过一边将光学膜F输送一边卷取于卷芯来制造膜卷。光学膜F的卷取方法可使用一般使用的卷绕器,有定扭矩法、定张力法、渐变张力法、内部应力一定的程序张力控制法等的控制张力的方法,可将它们分开使用。光学膜F的卷长优选为1000~7200m。
[对于流延模头的详细情况]
接着,对上述的流延模头21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3为流延模头21的水平截面图。流延模头21具有成为胶浆的流出口的缝隙31。缝隙31由一对模唇形成。一方的模唇为刚性低、容易变形的柔性模唇32,另一方的模唇为固定模唇33。
另外,在流延模头21中,设置有用于调节缝隙31的宽度(胶浆流延方向的长度)的缝隙间隙调节构件即多个热螺栓34。多个热螺栓34在流延模头21的宽度方向(缝隙31的长度方向)以大致一定的间隔并排地配置。应予说明,多个热螺栓34的间隔可设定为任意值。
在流延模头21中,与各热螺栓34对应地设置有具备嵌入电加热器及冷却介质通路的块体(ブロック)(未图示),各热螺栓34将各块体贯通。可以通过一边对上述块体经常地进行空气冷却一边增减嵌入电加热器的输入来使块体的温度升降、使热螺栓34进行热伸缩,使柔性模唇32移位来调节缝隙间隙。由此,能够调节从缝隙31流延到支承体22上的胶浆的厚度来调节光学膜的厚度。就光学膜的厚度而言,从能够实现薄膜的光学膜的方面考虑,优选为例如15~60μm。
此时,就各热螺栓34而言,由于在流延模头21的宽度方向散布,因此由于缝隙31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位置,在缝隙间隙的调节量上产生波动(参照图3)。因此,在宽度方向产生在支承体22上进行流延的胶浆的厚度不均,在被制膜的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产生厚度不均(表面凹凸)。即,在被制膜了的光学膜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地形成与各热螺栓34的位置对应的凹部或凸部。应予说明,就光学膜的上述凹部及上述凸部而言,在光学膜中,在与流延时的支承体22相反侧的面形成。顺便提及,在光学膜中,就流延时的支承体22侧的面而言,由于与支承体22相接,因此为平面。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显现的观点考虑,光学膜的凸部的厚度(相当于图9的凸部H2与凹部L1的膜厚差)优选为5μm以下。
应予说明,由于由各热螺栓34所引起的缝隙间隙的调节量存在波动,因此光学膜的凸部的厚度(高度)在宽度方向上不是均匀的,在凸部彼此也存在若干的厚度不均(参照图9)。
[对于卷取装置的详细情况]
接着,对在上述的卷取工序中使用的卷取装置4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卷取装置40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图。卷取装置40具有将光学膜F卷取的卷芯41、和驱动卷芯41的驱动机构42。驱动机构42包含使卷芯41在周向旋转的第1驱动机构42a、和使卷芯41在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卷芯的旋转轴方向)振动的第2驱动机构42b。第1驱动机构42a及第2驱动机构42b由具有马达、齿轮、轴、凸轮机构等的机械驱动机构构成。
另外,在卷芯41的膜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有将光学膜F向卷芯41输送的输送辊43。输送辊43,如该图所示,可以由单一的辊构成,也可由一对辊构成,将光学膜F夹持来输送。
一边通过驱动机构42使卷芯41在周向旋转以便使卷芯41相对于光学膜F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由此就光学膜F而言,卷取位置一边在宽度方向周期地变化一边以卷状卷绕到卷芯41,成为图5中所示的膜卷R。在膜卷R中,如图6中所示那样,将各层的光学膜F一边在宽度方向周期地偏移一边层叠。应予说明,图6的截面图相当于将图5的膜卷R用包含宽度方向的平面S切开时的截面图。另外,在图6中,为了方便起见,使各层的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的厚度均匀,但实际上,在宽度方向存在厚度不均(参照图9)。
图7为示意地表示卷取装置40的另一构成的说明图。卷取装置40可以是除了图4的构成以外还具有压料辊44和驱动机构45的构成。压料辊44由一对辊44a·44b组成,在卷芯41与输送辊43之间设置于与输送辊43不同的高度位置。驱动机构45包含:使压料辊44的各辊44a·44b在周向旋转的第1驱动机构45a、和使各辊44a·44b在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辊的旋转轴方向)振动的第2驱动机构45b。第1驱动机构45a及第2驱动机构45b由具有马达、齿轮、轴、凸轮机构等的机械驱动机构构成。应予说明,图7中,驱动卷芯41的驱动机构42只由使卷芯41在周向旋转的第1驱动机构42a构成,但也可与图4同样地,具有使卷芯41在宽度方向振动的第2驱动机构42b、形成为将第2驱动机构42b及第2驱动机构45b的一者或两者驱动的构成。
一边通过驱动机构45使压料辊44的各辊44a·44b在周向旋转一边使各辊44a·44b同时在宽度方向振动,由此如图8中所示那样,光学膜F一边相对于卷芯41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一边以卷状被卷取于卷芯41。其结果,得到与图5及图6同样的膜卷R。
这样,在卷取装置40中,一边使光学膜F及卷芯41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在与光学膜F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振动一边将光学膜F卷取于卷芯41。在以下中,将这样的光学膜F的卷取方法也称为振动卷绕,将通过振动卷绕将光学膜F卷取于卷芯41的工序也称为振动卷绕工序。
应予说明,在图7的构成中,驱动机构45可以不是使压料辊44的各辊44a·44b在宽度方向振动,而是通过在光学膜F的面内相对于宽度方向使各辊44a·44b的角度周期地变化来使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41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
[对于振动卷绕的详细情况]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卷绕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卷绕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光学膜F的各层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截面图。其中,使成为振动卷绕的对象的光学膜F在宽度方向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在图9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光学膜F的凸部从侧端部侧开始表示为H1、H2、···,将表面的凹部从侧端部侧开始表示为L1、L2、···。这样在光学膜F的表面产生凹凸的原因在于:如上述那样,采用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F制膜了的情况下,在流延模头21的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各热螺栓34引起的缝隙间隙的调节量上产生波动,宽度方向上的胶浆的厚度不均成为宽度方向上的光学膜F的厚度不均而呈现。另外,由于在各热螺栓34引起的缝隙间隙的调节量上产生波动,因此光学膜F的各凸部的膜厚在宽度方向上也波动。应予说明,图9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通过卷取在上下层叠的2个光学膜F分离地图示,但实际上,使其成为部分地接触的光学膜。
将光学膜F的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例如,凸部H1与凸部H2的宽度方向的距离(顶点间距离)、凸部H2与凸部H3的宽度方向的距离(顶点间距离)都为P。另外,将通过卷取而层叠的光学膜F的各层的包含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用图5的平面S切割时的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振动引起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振动量)设为A(mm)。应予说明,宽度方向的振动引起的振动振幅成为上述偏移量的一半、即A/2。
在光学膜F的各层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为A时,在上述截面内,例如上层的凸部H1与下层的凸部H1在宽度方向只偏离A,上层的凹部L1与下层的凹部L1在宽度方向只偏离A。应予说明,通过适当地设定振动的周期和卷芯41的旋转周期,能够在上述截面内将各层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地进行层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的间距P,在为
13mm≤P≤40mm···(1)
时,在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
A>P···(2)
的方式,使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41(参照图4等)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间距P在满足条件式(1)的范围内时,以满足条件式(2)的方式使光学膜F或卷芯41在宽度方向振动而得到膜卷R,由此,例如,在下层中膜厚最大的凸部H2与在上层中膜厚最大的凸部H2大幅错开地位于宽度方向,并且下层的凸部H2与比其膜厚小的上层的凸部H1重叠。
其中,图10表示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光学膜F的各层的位置关系的另一例,表示以成为A<P的方式使光学膜F振动而卷取时的上下的层的位置关系。如图10那样,在A<P时,在上下的层中,轮廓(例如膜厚)相同的凸部H2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小。该情况下,通过卷取而产生的压力集中于宽度方向的大致相同的区域(上述的例子中,凸部H2存在的区域W),其结果,容易产生粘连。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满足条件式(2),如图9中所示那样,在上下的层中轮廓不同的凸部重叠(例如上层的凸部H1的一部分与下层的凸部H2的一部分重叠),或者虽然没有图示,但上层的凸部与下层的凹部在层叠方向重叠。由此,由卷取产生的压力不会如图10那样局部地集中,不易发生粘连。因此,能够充分地发挥振动产生的防粘贴的效果。
因此,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管膜卷R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光学膜F存在粘贴的部位与不存在粘贴的部位并存、在这些部位发生相位差(例如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不同的相位差不均。其结果,即使从膜卷R将光学膜F抽出来制作偏振片,将制作了的偏振片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也能够抑制起因于光学膜F的相位差变动的显示不均。
另外,关于宽度方向的凸部的间距P,通过满足条件式(1),能够可靠地实现卷状品质的改善。顺便提及,在P>40mm的情况下,如果要满足条件式(2),则偏移量A过度变大,在膜卷R的输送时有可能发生卷绕溃散。另外,在偏振片制作时将膜卷R安装于抽出装置时,也担心膜卷R的端部与该装置接触、偏振片的生产率降低。另一方面,在P<13mm的情况下,得知:凸部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过度变窄,即使以满足条件式(2)的方式进行振动,也发生无规的粘贴,不能稳定地生产卷状品质良好的膜卷R。
关于上述的间距P,在为
20mm≤P≤30mm···(1a)
时,在振动卷绕工序中,优选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上述的A>P、同时满足
25mm≤A≤35mm···(3)
的方式使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41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间距P在满足条件式(1a)的范围内时,通过以满足条件式(2)和(3)的方式进行振动,使间距P和偏移量A的范围最优化,因此能够充分地得到光学膜F的防粘贴效果,可靠地抑制光学膜F的相位差不均。其结果,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可靠地抑制起因于光学膜F的相位差变动的显示不均。另外,相对于满足条件式(1a)的间距P,偏移量A为必要最小限度的量就足以,因此能够在不必使进行振动的机构(例如驱动机构42·45)大型化、使构成复杂化的情况下得到上述的效果。
如上述那样,在光学膜F的各层中、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各凸部的厚度并非完全相同,在各凸部间存在波动。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各凸部间厚度的波动大的情况(例如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μm以上的情况)下,如果为A>P,则即使A=nP(其中,使n为2以上的整数),也能够通过振动卷绕使相邻的各层间不同的轮廓的凸部在层叠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得到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应予说明,在为A≠nP的情况下,由于在相邻的各层间使轮廓相同的凸部彼此在宽度方向可靠地错开而层叠,因此当然能够得到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宽度方向并排的各凸部间厚度的波动小的情况(例如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比0μm大且不到0.1μm的情况)下,可进行成为A>P且A=nP这样的振动卷绕,但由于在相邻的各层间轮廓相同的凸部彼此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可靠地得到防止膜的粘贴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因此优选进行成为A>P且A≠nP这样的振动卷绕。
本实施方式的膜卷R的制造方法含有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F进行制膜的上述的制膜工序。而且,在振动卷绕工序中,使在制膜工序中制膜了的光学膜F相对于卷芯41相对地振动而卷取。在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对光学膜F进行制膜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在光学膜F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产生厚度不均,如果不适当地进行振动,则发生膜的粘贴,因此能够充分地发挥膜的防粘贴效果的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卷绕的手法变得非常有效。
[实施例]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胶浆组成)
将上述的胶浆组成的材料投入密闭容器中,升温直至液温成为80℃后,搅拌了3小时。通过这样,得到了乙酸丙酸纤维素树脂溶液。然后,完成搅拌,放置直至液温成为43℃。然后,使用过滤精度0.005mm的滤纸对得到的树脂溶液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树脂溶液放置一晩,由此使树脂溶液中的气泡脱泡。将这样得到的树脂溶液作为胶浆来使用,使用图2中所示的制造装置,在温度35℃下、在宽2200mm的不锈钢带支承体上从流延模头将胶浆均匀地流延。应予说明,在流延模头中,热螺栓的宽度方向的间隔为12mm。
接着,在不锈钢带支承体上使溶剂蒸发直至残留溶剂量成为100质量%,将网状物(膜)从不锈钢带支承体剥离。接着,用拉幅机把持网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在宽度方向(TD方向)拉伸。此时的拉伸倍率为16.25%。然后,用设置了500个输送辊的辊输送干燥装置干燥处理后,在切断部用纵切机将膜两端除去。然后,只在膜的单面、在距膜端部的宽13mm的范围进行卷取用压花处理,然后,将膜通过卷取装置来卷取,得到了长度为5200m、膜厚为30μm的纤维素酯膜的卷绕体即膜卷。
在上述的卷取装置中,具体地如以下那样,将膜以卷状卷取于卷芯,制造了膜卷。即,将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实施了压花处理的膜在卷芯以速度80m/分钟、卷取初期张力140N、卷绕结束张力90N、接触辊的夹持力为20N恒定地卷取5200m,制作了膜卷。另外,在将膜卷取于卷芯时,进行了一边使卷芯在宽度方向周期地振动一边进行卷取的振动卷绕(振动卷绕工序)。
其中,使用膜厚测定装置(EGS(株)制造的全红外线方式厚度测定机)测定膜表面的宽度方向的膜厚,算出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P,结果为P=13mm,求出宽度方向上的各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结果为0.1μm。另外,在卷取装置中,以通过卷取而层叠的膜的各层的、包含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A成为比上述的P大的18mm的方式,控制了卷芯的驱动(宽度方向的振动)。
<实施例2~7、比较例1~3>
除了如表1那样改变了膜的拉伸倍率和通过卷取而层叠的膜的各层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A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膜卷。应予说明,在实施例2~7中,将被制膜了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P算出后,设定比间距P大的偏移量A来进行振动卷绕,制造了膜卷。另外,在比较例1~3中,设定比间距P小的偏移量A来进行振动卷绕,制造了膜卷。
<延迟值的测定>
从在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制作了的各膜卷将光学膜抽出,任意地切出10点的试样膜,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アクソスキャン(アクソスキャンMueller MatrixPolarimeter:アクソメトリックス公司制造),在23℃55%RH(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在590nm的波长下进行三维折射率测定,将得到了的平均折射率nx、ny、nz代入下述式(i)和(ii),求出了面内方向的延迟Ro1及厚度方向的延迟Rth1。
式(i):Ro=(nx-ny)×d(nm)
式(ii):Rth={(nx+ny)/2-nz}×d(nm)
[在式(i)和式(ii)中,nx表示在膜的面内方向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x上的折射率。ny表示在膜的面内方向与上述方向x正交的方向y上的折射率。nz表示膜的厚度方向z上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nm)。]
接着,将在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制作了的各膜卷在40℃90%RH的环境下放置了120小时后,在23℃55%RH的环境下放置了24小时。然后,与上述同样地从各膜卷将光学膜抽出,任意地切出10点的试样膜,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アクソスキャン,在590nm的波长下进行三维折射率测定,求出面内方向的延迟Ro2和厚度方向的延迟Rth2。
然后,基于以下的式子,求出了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变动量ΔRth。
ΔRth=Rth1-Rth2
<偏振片的制作>
将厚120μm的聚乙烯醇膜进行了单轴拉伸(温度110℃、拉伸倍率5倍)。然后,将该聚乙烯醇膜在由碘0.075g、碘化钾5g、水100g组成的水溶液中浸渍60秒,接着,在由碘化钾6g、硼酸7.5g、水100g组成的68℃的水溶液中浸渍。对该聚乙烯醇膜进行水洗、干燥,得到了起偏镜。
接着,使用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取得的光学膜(相位差膜)、上述制作了的起偏镜、和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4UY(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制纤维素酯膜),按照下述工序1~5制作了具有上述各个光学膜的偏振片。
工序1:将上述光学膜在60℃的2摩尔/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90秒,接着,进行水洗、干燥,将与起偏镜贴合的一侧进行了皂化。同样地,将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4UY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90秒,接着,进行水洗、干燥,将与起偏镜贴合的一侧进行了皂化。
工序2:将上述起偏镜在固体份2质量%的聚乙烯醇粘接剂槽中浸渍了1~2秒。
工序3:将工序2中附着于起偏镜的过剩的粘接剂轻轻地擦除,然后,将工序1中进行了皂化处理的光学膜及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4UY配置于起偏镜的各个面,对于实施例1~7、比较例1~3的各个光学膜,制作了光学膜/起偏镜/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4UY的层叠物。
工序4:通过辊压机以压力20~30N/cm2、输送速度2m/分钟将得到的层叠物贴合。将贴合了的层叠物干燥2分钟而制成偏振片。然后,用与上述同样的工序,制作了2个偏振片(可见侧、背光侧)。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将SONY制40型显示器KLV-40J3000的预先贴合了的两面的偏振片剥离,将上述制作了的偏振片分别贴合于液晶盒的玻璃面的两面(可见侧、背光侧)。此时,以偏振片的上述光学膜成为液晶盒侧、并且吸收轴朝向与预先贴合了的偏振片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将各偏振片贴合于液晶盒而分别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
<显示不均的评价>
在23℃55%RH的环境下将各个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连续地点亮1周后,使用ELDIM公司制EZ-Contrast160D,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白显示和黑显示下,测定从显示画面的法线方向的亮度,将其比设为正面对比度。即,为
正面对比度(%)={(从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测定了的白显示的亮度)/(从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测定了的黑显示的亮度)}×100。然后,测定液晶显示装置的任意的5点的正面对比度,基于以下的基准,将正面对比度的不均作为显示不均来评价。
《评价基准》
○:正面对比度为0%以上且不到5%的波动,不均小,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正面对比度为5%以上且不到10%的波动,稍有不均,但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正面对比度为10%以上的波动,不均大,实用上存在问题。
表1示出了对于实施例1~7、比较例1~3的光学膜的各参数及评价的结果。
【表1】
由表1,在实施例1~7的光学膜中,对于显示不均,是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认为这是由于:在实施例1~7的膜卷的制造方法中,即使将膜卷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的情况下,相位差变动(Rth变动)与比较例1~3相比也非常小。另外,认为在实施例1~7中能够将相位差变动控制得小是由于:关于光学膜中的凸部的宽度方向的间距P,在为13mm≤P≤40mm的情况下,在用卷取装置的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通过光学膜的卷取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光学膜相对于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得到膜卷。即,认为是由于:通过上述的振动卷绕,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轮廓相同的凸部在宽度方向大幅地偏离,由此,轮廓不同的凸部彼此在层叠方向重叠,或者凸部与凹部在层叠方向重叠,由卷取产生的压力在膜面内没有局部地集中,不易发生局部的粘连。
特别地,在实施例3及4中,对于显示不均,得到了最良好的评价。认为是由于:在实施例3及4的制造方法中,关于凸部的宽度方向的间距P,为20mm≤P≤30mm,在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且满足25mm≤A≤35mm的方式使光学膜相对于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使间距P及由振动引起的偏移量A的范围被最优化,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膜卷的卷状品质,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光学膜的局部的粘贴引起的相位差变动。
另外,在实施例1~7中,在光学膜的宽度方向并排的各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μm,各凸部的厚度的波动大,因此以成为A>P的方式进行振动,由此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轮廓不同的凸部彼此、或凸部与凹部在层叠方向重叠。因此,认为难以产生局部的粘连,可靠地得到了上述的效果。
应予说明,在以上,对于使用纤维素酯系树脂来对光学膜进行制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在使用其他树脂(例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来对光学膜进行制膜、制造膜卷的情况下,得知: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7同样的振动卷绕,也得到与实施例1~7同样的效果。即,得知:实施例1~7中所示的由振动卷绕产生的上述的效果是与膜的材质无关地得到的。
就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膜卷的制造方法而言,可以如以下那样表达。
1.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而制造膜卷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具有一边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在宽度方向上振动一边卷取于上述卷芯的振动卷绕工序,上述光学膜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将上述光学膜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时,为13mm≤P≤40mm,
将在通过卷取而层叠的上述光学膜的各层的包含上述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振动引起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偏移量设为A(mm)时,上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2.上述1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上述间距P,为20mm≤P≤30mm,
在上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且满足25mm≤A≤35mm的方式,使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3.上述1或2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膜的上述宽度方向并排的各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μm以上。
4.上述1-3的任一项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对上述光学膜进行制膜的制膜工序,在上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使在上述制膜工序中被制膜了的上述光学膜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在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而制造膜卷的情况下利用。

Claims (4)

1.一种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光学膜卷取于卷芯而制造膜卷的膜卷的制造方法,
具有一边使所述光学膜相对于所述卷芯相对地在宽度方向振动、一边卷取于所述卷芯的振动卷绕工序,
所述光学膜在所述宽度方向、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
在将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凸部的间距设为P(mm)时,为13mm≤P≤40mm,
将在通过卷取而层叠的所述光学膜的各层的包含所述宽度方向的同一截面内、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的、由振动所引起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偏移量设为A(mm)时,
在所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的方式,使所述光学膜相对于所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间距P,为20mm≤P≤30mm,
在所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以在层叠方向相邻的各层间满足A>P、且满足25mm≤A≤35mm的方式,使所述光学膜相对于所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宽度方向并排的各凸部的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μm以上。
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将所述光学膜进行制膜的制膜工序,
在所述振动卷绕工序中,使在所述制膜工序中被制膜了的所述光学膜相对于所述卷芯相对地振动而卷取。
CN201611075656.5A 2015-12-02 2016-11-29 膜卷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809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5884A JP2017100372A (ja) 2015-12-02 2015-12-02 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5-235884 2015-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674A true CN106809674A (zh) 2017-06-09
CN106809674B CN106809674B (zh) 2018-07-20

Family

ID=5901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5656.5A Active CN106809674B (zh) 2015-12-02 2016-11-29 膜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00372A (zh)
KR (1) KR101948392B1 (zh)
CN (1) CN106809674B (zh)
TW (1) TW2017207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2779A (zh) * 2018-06-05 2019-12-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卷的制造方法
CN115556369A (zh) * 2022-08-31 2023-01-03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多页膜元件卷制方法、卷制控制装置及其生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7897B2 (ja) * 2019-09-27 2024-0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22009501A1 (zh) 2020-07-06 2022-01-13
CN117460611A (zh) * 2021-06-09 2024-01-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膜卷的制造方法和膜卷的制造中使用的凸部调整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1764A1 (en) * 2001-09-27 2003-06-19 Katsusuke Nagashim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llulose ester film
JP2010001751A (ja) * 2008-06-18 2010-01-07 Toyota Motor Corp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2483481A (zh) * 2009-09-14 2012-05-3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100146A (ja) * 2011-11-07 2013-05-23 Fujifilm Corp フィルム巻き取り方法、フィルム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399210B2 (ja) * 2008-11-19 2014-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の巻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4272147A (zh) * 2012-05-01 2015-01-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595B2 (ja) * 1986-03-25 1995-10-2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の巻取方法
JPH1159986A (ja) * 1997-08-20 1999-03-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ロール状長尺耐熱性フィルム
JP2002028972A (ja) * 2000-07-17 2002-01-29 Teijin Ltd 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007808A (ja) * 2003-06-20 2005-01-1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100015422A1 (en) 2008-07-21 2010-01-21 Paragon Films, Inc. Oriented Film Produced In-Process for Use in the Stretch Film Market
WO2010113414A1 (ja) * 2009-04-01 2010-10-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11596A (ja) * 2009-11-30 2011-06-09 Kaneka Corp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JP5889713B2 (ja) * 2012-05-18 2016-03-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1764A1 (en) * 2001-09-27 2003-06-19 Katsusuke Nagashim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llulose ester film
JP2010001751A (ja) * 2008-06-18 2010-01-07 Toyota Motor Corp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399210B2 (ja) * 2008-11-19 2014-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の巻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483481A (zh) * 2009-09-14 2012-05-3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3100146A (ja) * 2011-11-07 2013-05-23 Fujifilm Corp フィルム巻き取り方法、フィルム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4272147A (zh) * 2012-05-01 2015-01-0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2779A (zh) * 2018-06-05 2019-12-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卷的制造方法
CN110562779B (zh) * 2018-06-05 2021-12-1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卷的制造方法
CN115556369A (zh) * 2022-08-31 2023-01-03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多页膜元件卷制方法、卷制控制装置及其生产系统
CN115556369B (zh) * 2022-08-31 2023-09-08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多页膜元件卷制方法、卷制控制装置及其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739A (zh) 2017-06-16
JP2017100372A (ja) 2017-06-08
KR101948392B1 (ko) 2019-02-14
CN106809674B (zh) 2018-07-20
KR20170065003A (ko) 2017-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674B (zh) 膜卷的制造方法
CN100590464C (zh) 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与使用该薄膜的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72147B (zh) 相位差膜、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US7038744B2 (en) Polarizing plate having a stretched film on a side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081254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109630B (zh) 一种3d立体显示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02289B1 (ko) 광학 필름의 롤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5601317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738978A (zh) 光学膜和溶液制膜方法
CN102540314A (zh)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该偏光片的3d显示装置
JP2004189957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549295B2 (ja) 樹脂フィルム、及び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104330A (zh) 光学膜和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148476A1 (ja)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4605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137367A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ロール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622130B2 (ja) 延伸フィルム構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フィルム、楕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69616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791139B2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574057B (zh) 光學膜、其製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16099540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0095317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70476B2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60148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4361802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