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1254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1254A
CN102081254A CN2010105235397A CN201010523539A CN102081254A CN 102081254 A CN102081254 A CN 102081254A CN 2010105235397 A CN2010105235397 A CN 2010105235397A CN 201010523539 A CN201010523539 A CN 201010523539A CN 102081254 A CN102081254 A CN 102081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ight
film
polaroid
imag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35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1254B (zh
Inventor
伊崎章典
梅本清司
山本昌司
武田健太郎
铃木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8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G02B1/105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采用机械特性、耐药品性、隔水性优良的膜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该图像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图像显示单元和配置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偏振片,上述第1偏振片在偏振膜的可视侧主面具有第1保护膜,上述保护膜满足下述(i)~(iii)的条件,(i)0nm≤Re1≤3000nm;(ii)Nz1≥7;(iii)Rth1>2500nm。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配置有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利用在液晶单元的至少可视侧配置有偏振片的液晶面板来调整自光源出射的光、从外部入射到液晶单元的光的反射光的透过量能使液晶显示装置(LCD)进行显示。随着LCD的飞速发展,其功能、用途也进一步多样化,越来越要求LCD能够经受在更加严苛的环境下使用。例如,对于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用的LCD、车载导航系统等车载用LCD等来说,要求其具有应对在更加严苛的环境下使用的耐久性。另外,对于电视机等大型LCD来说,随着大型化、高亮度化,光源的发热量增加,因此存在LCD自身温度较高的倾向,要求其具有更高温度下的耐久性。因此,也要求LCD所采用的偏振片在高温多湿等严苛的环境下的特性的变化较小、即耐久性较高。
通过调整具有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单元的发光量能使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但由于有机发光层的厚度极薄,为10nm左右,因此,外部光会被金属电极反射而被再次向可视侧出射,在从外部看时,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看起来像镜面。为了遮挡该外部光的镜面反射,采用在有机发光层的可视侧配置层叠偏振片和1/4波长板而成的圆偏振片的方法。对有机EL显示装置也要求其具有应对在更加严苛的环境下使用的耐久性,因此,也要求配置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偏振片在高温多湿等严苛的环境下的特性的变化较小、即耐久性较高。
偏振片通常具有由2张保护膜夹持偏振膜的构造,作为保护膜,广泛地采用三醋酸纤维素(TAC)。另一方面,从上述那样的耐久性的方面考虑,例如提出了采用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那样地机械特性、耐药品性、隔水性优良的膜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由于PET、PEN等聚酯膜被高度地进行了拉伸、晶化处理,因此,如上所述机械特性等优良。另一方面,由于固有双折射较大,因此,通过被高度地进行拉伸处理,膜在面内及厚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双折射。因此,在由采用聚酯膜这样的高双折射材料构成的膜作为配置在偏振膜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的偏振膜保护膜的情况下,受到其双折射的影响,偏振光状态会在偏振膜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产生畸变,因此,存在可视性显著降低的倾向。从这个方面考虑,聚酯膜通常用作偏振膜的不与图像显示单元相对的一侧的主面的保护膜。
若将聚酯膜用作偏振膜的不与图像显示单元相对的一侧的主面的保护膜,则不会促进偏振膜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的偏振光状态改变,因此,该双折射对显示特性的影响较小,也不必对光学各向同性(optically isotropic)或者双折射的均匀性有所要求。但是,在配置于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的偏振片中,在采用聚酯膜作为配置在偏振膜的可视侧主面的保护膜的情况下,存在产生彩虹状的光斑而导致可视性变差这样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的高亮度化及高色纯度化,易于看到这样的彩虹光斑,成为妨碍使用聚酯膜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一个原因。
从这个方面考虑,提出了通过在偏振膜保护膜的表面设置光散射层而使光路混合、即混色来抑制看到彩虹光斑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能够利用在面内的延迟(retardation)为500nm以上的聚酯膜的表面设有光散射层的偏振膜保护膜来减少该彩虹光斑。采用该方法,虽然不易看到彩虹光斑,但并不是抑制产生该彩虹光斑,因此,存在无法获得充分的可视性的情况。另外,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高亮度化、高色纯度化进一步发展,彩虹光斑的产生会更加显著,因此,利用该混色进行的彩虹光斑的消除方法被认为难以确保充分的可视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5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像聚酯膜那样机械特性、耐药品性、隔水性优良的膜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案发明人着眼于抑制产生彩虹光斑本身,而不是消除产生的彩虹光斑,根据与彩虹光斑的产生原理相关地反复考察的结果发现,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配置了采用具有规定光学特性的膜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偏振片,不会损失机械特性、耐药品性、隔水性这样的膜特性,而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以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图像显示单元和配置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偏振片,上述第1偏振片在偏振膜的可视侧主面具有第1保护膜。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上述第1保护膜满足下述(i)~(iii)的条件。
(i)0nm≤Re1≤3000nm
(ii)Nz1≥7
(iii)Rth1>2500nm
(其中,在将第1保护膜的厚度设为d1、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1、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1、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1的情况下,Re1、Rth1、Nz1分别是由Re1=(nx1-ny1)×d1、Rth1=(nx1-nz1)×d1、Nz1=Rth1/Re1定义的值。)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第1保护膜优选将芳香族聚酯作为主要成分,优选将其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成分。
采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采用具有上述规定的光学特性的偏振片作为偏振膜保护膜,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所采用的偏振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所采用的偏振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3A是概念地表示自然光的图。
图3B是概念地表示在纸面内具有振动面的偏振光的图。
图3C是概念地表示在与纸面正交的面内具有振动面的偏振光的图。
图3D是概念地表示椭圆偏振光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自图像显示单元出射的光在偏振膜及第1保护膜中传播后被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5A是用于说明自图像显示单元出射的光在偏振膜及第1保护膜中传播后被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由波长差异导致的差异的概念图。
图5B是用于说明将在采用C板作为第1保护膜的情况下、自图像显示单元出射的光在偏振膜及第1保护膜中传播后被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由波长差异导致的差异消除的概念图。
图6是用于说明来自可视侧的外部光入射到第1保护膜而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并被第1保护膜与偏振膜11间的界面反射而再次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的概念图。
图7A是用于说明来自可视侧的外部光入射到第1保护膜而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并被第1保护膜与偏振膜11间的界面反射而再次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由波长差异导致的差异的概念图。
图7B是用于说明将来自可视侧的外部光入射到第1保护膜而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并被第1保护膜与偏振膜11间的界面反射而再次向可视侧出射时的偏振光状态的变化由波长差异导致的差异消除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从斜向看实施例1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显示状态的照片。
图9是表示从斜向看比较例1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显示状态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A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图像显示面板50,图像显示面板50在图像显示单元5的可视侧具有第1偏振片10。作为图像显示单元5,可采用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
作为液晶单元,也可以采用利用外部光的反射式液晶单元、利用来自背光等光源的光的透射式液晶单元、利用来自外部的光和来自光源的光这两者的半透半反式液晶单元中的任一种。另外,作为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例如能够采用VA模式、IPS模式、TN模式、STN模式、弯曲排列(π型)等任意类型的方式。
另外,在采用透射式液晶单元或者半透半反式液晶单元作为液晶单元的情况下,如图1B所示,液晶面板50在液晶单元5的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第2偏振片20,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光源80。
作为有机EL单元,可采用在透明基板上按顺序层叠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金属电极而成的发光体(有机电致发光体)。在此,有机发光层是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例如公知有由三苯胺衍生物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与由蒽等荧光性的有机固体构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者该发光层与由苝衍生物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或者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具有各种组合的构造。
第1偏振片
第1偏振片10是图像显示单元5的可视侧的偏振片。如图2A所示,第1偏振片10在偏振膜11的一个主面具有第1保护膜12。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该第1保护膜12为偏振膜11的可视侧地配置第1偏振片。另外,如图2B所示,偏振片10通常在偏振膜11的与设有第1保护膜一侧的相反一侧的主面、即偏振膜11的图像显示单元5侧的面具有第2保护膜13,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该第2保护膜。
偏振膜
偏振膜11为能够从自然光、偏振光变换成任意偏振光的膜。偏振膜可采用任意的适当构件,优选使用将自然光或偏振光转换成直线偏振光的构件。作为这类偏振膜,可列举出例如:使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的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后,经单轴拉伸而得的物质;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等。此外,也可使用美国专利5,523,863号等中公开的将含有二色性物质和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性组合物沿一定方向取向而成的宾-主型的O型偏振膜、美国专利6,049,428号等中公开的使溶致液晶沿一定方向取向而成的E型偏振膜等。
从具有较高偏光度的观点以及与偏振膜保护膜的粘接性的观点考虑,在这些偏振膜中,优选使用利用含碘的聚乙烯醇系膜而获得的偏振膜。
第1保护膜
(材料)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设于偏振膜11的可视侧的第1保护膜12可使用机械特性优异的膜。作为这类机械特性优异的膜,优选例如以(半)结晶性材料为主要成分的膜。其中有代表性的膜优选以聚酯为主要成分。可通过加热等促进聚酯结晶化从而使其结晶度提高,由此能够提高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因此,通过将以聚酯为主要成分的膜用作偏振膜保护膜,能够提高偏振片的机械强度、加热耐久性。此外,聚酯与一直以来广泛用作偏振膜保护膜的三醋酸纤维素(TAC)相比,具有较高的气体阻隔性,尤其是其水蒸汽透过率低,因此,通过将以聚酯为主要成分的膜用作偏振膜保护膜,能够提高偏振片的加湿耐久性。
作为上述聚酯,可列举出例如下述的二羧酸和下述的二醇各一种缩聚而成的共聚物、或一种以上二羧酸与两种以上二醇缩聚而得的共聚物、或两种以上二羧酸与一种以上二醇缩聚而得的共聚物、以及将2种以上上述均聚物、共聚物共混而成的共混树脂中的任意一种聚酯树脂;所述二羧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5-萘二羧酸、二苯基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二苯基磺羧酸、蒽醌二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3,3-二乙基琥珀酸、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二聚酸、癸二酸、辛二酸、十二烷基二羧酸等二羧酸,所述二醇为乙二醇、丙二醇、六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十亚甲基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砜等二醇。从聚酯显示结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其中的芳香族聚酯,特别优选使用其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 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聚酯膜可通过例如将上述聚酯树脂熔融挤出为膜状并通过浇铸鼓(casting drum)使其冷却固化而成膜的方法等来获得。在本发明中,从对聚酯膜赋予结晶性而获得上述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拉伸聚酯膜、尤其是双轴拉伸聚酯膜。此外,当第1保护膜使用以芳香族聚酯为主要成分的膜时,该膜还可以含有芳香族聚酯以外的树脂、添加剂等。“以芳香族聚酯为主要成分”是指芳香族聚酯占膜总重量的50重量%以上、优选60重量%以上、更优选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重量%以上。
在第1保护膜是拉伸膜的情况下,其拉伸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纵向单轴拉伸法、横向单轴拉伸法、纵横逐次双轴拉伸法、纵横同时双轴拉伸法等,如上所述,优选采用双轴拉伸。作为拉伸部件,能够采用辊拉伸机、拉幅机、缩放式或者线性电动机式的双轴拉伸机等任意适合的拉伸机。
相位差特性
第1保护膜的特征在于,在将其厚度设为d1、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1、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1、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1的情况下,分别由Re1=(nx1-ny1)×d1、Rth1=(nx1-nz1)×d1、Nz1=Rth1/Re1定义的正面延迟Re1、厚度方向延迟Rth1及Nz1分别满足下述(i)~(iii)的条件。
(i)0nm≤Re1≤3000nm
(ii)Nz1≥7
(iii)Rth1>2500nm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使在采用像结晶性聚酯膜那样具有较高的双折射的膜作为可视侧偏振片即第1偏振片10的可视侧的保护膜12的情况下,通过具有上述相位差特性,也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由于聚酯膜除了其机械强度等较为优良的优点之外,也比较廉价,因此,以往提出了将其应用于偏振膜保护膜的方案,但是由于聚酯膜的较高的双折射导致产生彩虹光斑而使聚酯膜的使用受到限制,而本发明则是基于通过使聚酯膜的光学特性处于规定范围内能不丧失上述聚酯膜的优点且能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的新见解而做成的。
如上述(i)所示,第1保护膜的正面延迟Re1为3000nm以下。正面延迟变高时,存在显著产生彩虹光斑的倾向,因此,Re1优选较小。具体地讲,Re1优选为20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0nm以下,特别优选为400nm以下,最优选为350nm以下。通过使正面延迟为更小的值,存在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的倾向,因此,Re1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另一方面,为了将以像芳香族聚酯那样固有双折射较大的材料为主要成分的膜的正面延迟控制得较小,需要将拉伸倍率抑制得较低或者减小膜的厚度,因此,存在难以提高膜的机械强度的倾向。另外,虽然通过高度地控制拉伸工序来抑制产生正面延迟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存在聚酯膜价格昂贵的倾向。从该观点考虑,在考虑到膜的生产效率等的情况下,Re1通常为10nm以上,更优选为3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nm以上。
如上述(ii)所示,第1保护膜的Nz1、即厚度方向延迟Rth1与正面延迟Re1之比为7以上。Nz1越大,越能抑制产生彩虹光斑,因此,Nz1优选较大,具体地讲,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Nz1的值是由上述正面延迟Re1和Rth1的值唯一决定的,但其上限理论上为无限大(Re1=0的情况),在能够实现的范围内,上限值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如上述(iii)所示,第1保护膜的厚度方向延迟Rth1大于2500nm。通过使厚度方向延迟为比正面延迟大的值能使上述Nz1变大,因此,存在能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的倾向。另外,厚度方向延迟较大的状况与膜的面内的分子取向度较高的状况相关,在聚酯膜中,通过提高分子取向能促进结晶化。因此,从膜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的方面考虑,Rth1也优选较高。Rth1优选为4000nm以上,更优选为50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00nm以上,特别优选为7000nm以上,最优选为8000n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Rth1,需要增大膜厚度,因此,存在膜厚度增加而成本增大、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大的倾向。从该观点考虑,Rth1优选为16000nm以下,更优选为150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000nm以下。
厚度
第1保护膜只要具有上述(i)~(iii)的相位差特性,其厚度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厚度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1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100μm。膜的厚度过小时,存在膜的机械特性不足、膜的处理性较差等作为偏振膜保护膜的功能不充分的情况。另外,在膜的厚度过大时,存在难以将正面延迟抑制得较小、成本增大的倾向。
其他特性
厚度方向延迟Rth1以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1和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之差、即厚度方向双折射(nx1-nz1)与厚度d1之积来表示,但厚度方向双折射(nx1-nz1)与分子的膜面内的取向度相关。即,(nx1-nz1)越大,分子的面内取向度越高,也越加促进结晶化,因此存在膜强度变高的倾向,相反,在(nx1-nz1)较小时,存在膜强度变小的倾向。从抑制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产生彩虹光斑、且对第1保护膜付与能够用作偏振膜保护膜的机械强度、并通过减小膜厚度来抑制成本增加、图像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的方面考虑,(nx1-nz1)优选较大。(nx1-nz1)更优选为0.0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6以上。另外,由于(nx1-nz1)不可能大于固有双折射的值,因此,其上限值自然而然地决定,例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nx1-nz1)通常为0.25以下,优选为0.20以下。
第1保护膜的雾度(haze)优选小于25%,更优选小于10%,进一步优选小于5%。配置在可视侧的第1保护膜的雾度过高时,来自图像显示单元的出射光的反向散射增多,因此,存在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使第1保护膜的雾度率为上述范围,能抑制由反向散射导致的光损失,能够将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保持得较高。另外,第1保护膜也可以采用设有用于提高其与偏振膜的粘接性的易粘接层的膜、对不与偏振膜粘接的一侧即作为可视侧的面实施了防反射、防眩光、硬涂(hard coat)等各种表面处理的膜、设有表面处理层的膜。
彩虹光斑的消除原理
下面,根据其推断原理对通过使第1保护膜具有上述光学特性来抑制图像显示装置产生彩虹光斑进行说明。
彩虹光斑的产生原理
图3A~3D是示意地表示偏振光状态的图,图3A表示自然光,图3B表示在纸面内具有振动面的偏振光,图3C表示在与纸面正交的面内具有振动面的偏振光,图3D表示椭圆偏振光。
图4示意地表示这样的情形:将纸面作为入射面,自图像显示单元5以规定的偏振光状态出射的光被在纸面方向上具有透射轴、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11所吸收,然后作为在纸面内具有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自偏振膜出射,在第1保护膜12中传播后向可视侧出射。另外,在光从偏振膜11入射到第1保护膜12时,在偏振膜11与第1保护膜12间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该界面处的反射光未图示。
另外,在图4及后述的图5A、图5B、图6、图7A及图7B中,作为传播光、反射光,图示了具有一个偏振分量(polarization component)的情形,但其是用于示意地说明本案发明的原理的概念图,并不意味着实际的光仅具有单一的偏振分量。
在第1保护膜12的正面延迟Re1大致为零的情况下或者第1保护膜的慢轴方向与直线偏振光r1的偏振方向(即偏振膜11的透射轴方向)平行或正交的情况下,从偏振膜11出射而仅具有沿第1保护膜的膜面法线方向(即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正面方向)传播的p偏振分量的直线偏振光r1,在第1保护膜中传播的期间里也不会受到双折射的影响,作为直线偏振光r3到达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
传播光r3的一部分在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处被作为反射光r4向偏振膜11侧反射,其余部分被作为出射光r5向可视侧出射。此时,传播光r3中的被作为反射光r4反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为{(n1-n2)/(n1+n2)}2。另外,n1是第1保护膜的折射率,n2是可视侧介质的折射率。
另一方面,自偏振膜11以入射角θ1沿倾斜方向入射到第1保护膜12的直线偏振光r11,在第1保护膜12中传播时受到双折射的影响,偏振光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在第1保护膜中传播的光r13在到达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时,成为以规定比例具有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椭圆偏振光。
以角度φ到达第1保护膜与可视侧的界面的光r13的一部分被作为反射光r14向偏振膜11侧反射,其余部分被作为出射光r15以角度θ2向可视侧出射。此时,被作为反射光r14反射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Rp及s偏振光的反射率Rs分别由以下的菲涅耳式表示。
Rp={tan(φ-θ2)/tan(φ+θ2)}2    (式1)
Rs={sin(φ-θ2)/sin(φ+θ2)}2    (式2)
另外,φ及θ2相对于作为传播侧介质的第1保护膜12的折射率n1及出射侧介质的折射率n2,遵从下述的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
n1sin φ=n2sinθ2    (式3)
由上述菲涅耳式可明确,关于在倾斜方向上传播的光,s偏振光的反射率大于p偏振光的反射率。因此,到达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的光r13的s偏振分量越大,界面处的反射率越高,向可视侧出射的光r15的强度越小。
但并不只是聚酯,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根据波长不同而折射率不同的、所谓的“波长色散特性(wavelength dispersion property)”。因此,自偏振膜11以入射角θ1沿倾斜方向入射到第1保护膜12时的折射角φ也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
例如,如图5A示意地所示,在直线偏振光r11入射到第1保护膜12时,蓝色的光以折射角φB作为光r13B传播,绿色的光以折射角φG作为光r13G传播,红色的光以折射角φR作为光r13R传播。通常,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因此,折射角为φB<φG<φR。另外,由于双折射也具有波长色散特性,因此,在第1保护膜中传播的光r13所受到的延迟也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蓝色的光r13B、绿色的光r13G、红色的光r13R中,到达可视侧界面时的偏振光状态(p偏振光与s偏振光的比例)不同。
这样,由于到达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的光的p偏振光与s偏振光的比例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因此,可视侧界面处的反射率(r14/r13)也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结果,如图5A中示意地表示为r15B、r15G、r15R所示,向可视侧出射的光r15的强度也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这样,在采用折射率及双折射较大的膜作为保护膜的情况下,由于保护膜的折射率及双折射的影响,从第1保护膜向可视侧出射的光r15的光谱形状与从偏振膜11入射到第1保护膜12的光r11的光谱形状的差别变大,因此产生着色。
其中,聚酯膜的折射率为1.60左右,其折射率大于以往广泛用作偏振膜保护膜的TAC膜
Figure BSA00000323658600151
并且,由于进行了双轴拉伸,因此双折射较大。因此,在采用像聚酯膜那样折射率较大的膜作为第1保护膜的情况下,s偏振光与p偏振光的反射率之差变大,因此,存在入射到保护膜的入射光r11和自保护膜出射的出射光15的光谱形状的差异变大的倾向。
由于该原理产生的着色被称作“显色偏振”。特别是,在第1保护膜的表观上的延迟为大致350nm以上的情况下,存在由该显色偏振导致产生着色的倾向。
以上,对于出射的光在图像显示单元5中因显色偏振而产生彩虹光斑的推断原理进行了说明,一般认为入射到图像显示装置的外部光也会因入射到第1保护膜12、从第1保护膜12反射而产生由显色偏振导致的彩虹光斑。下面,说明其推断原理。
图6示意地表示这样的情形:来自可视侧的外部光入射到第1保护膜12后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在第1保护膜12与偏振膜11间的界面被反射,再次向可视侧出射。自可视侧沿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正面方向入射到第1保护膜12的自然光r51的一部分在第1保护膜12的可视侧界面被反射,作为自然光r50返回到可视侧。另一方面,未被界面反射而入射到第1保护膜的光r52的大部分保持非偏振光的状态地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而到达第1保护膜12与偏振膜11的界面,未被界面反射而入射到第1保护膜的光r52的一部分被作为反射光r53反射。反射光r53的大部分保持非偏振光的状态地在第1保护膜内传播,其中一部分作为反射光r54在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被再次向偏振膜侧反射,其余部分被作为出射光r55向可视侧出射。
另一方面,自可视侧以入射角θ2沿倾斜方向入射到第1保护膜12的自然光r61的一部分在第1保护膜的界面处被反射而作为反射光r60向可视侧返回,其余部分作为入射光r62入射到第1保护膜。此时,反射光r60及入射光r62成为其一部分被分离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部分偏振光。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s偏振光的反射率Rs大于p偏振光的反射率Rp。因此,未被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反射而在第1保护膜中传播的光r62成为p偏振光的强度大于s偏振光的强度的“p偏振光多(rich)”的部分偏振光。特别是,在采用聚酯膜这样的高折射率的膜作为第1保护膜12的情况下,在第1保护膜的内部传播的光r62成为p偏振光更多的部分偏振光。
该p偏振光多的部分偏振光r62在第1保护膜12中传播时,由于保护膜的双折射的影响,其偏振光状态发生改变。而且,被第1保护膜12与偏振膜11间的界面反射的光r63的偏振光状态进一步改变,在从第1保护膜12到达可视侧时,其一部分改变为不同的偏振光状态(主要是椭圆偏振光)。
与上述在图像显示单元中出射的光的情况相同,如图7A所示,由于第1保护膜的折射率及双折射的波长色散的影响,对于蓝色的光r63B、绿色的光r63G、红色的光r63R,到达可视侧界面时的偏振光状态(p偏振光与s偏振光的比例)不同。因此,如图7A中示意地表示为r65B、r65G、r65R所示,向可视侧出射的光r65的强度也根据波长不同而不同,产生由显色偏振导致的着色。
但是,由于第1保护膜具有三维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因此,其表观上的延迟根据视角不同而不同。并且,鉴于三维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原因,第1保护膜12的表观上的慢轴方向也根据视角不同而不同。因此,向可视侧出射的光r15及r65的光谱根据视角θ2的不同而不同,结果,由显色偏振导致的显色根据视角不同而不同。由该角度差异导致的显色差异成为彩虹光斑而能被观看者的视觉观察到。而且,视角θ2越大,第1保护膜的表观上的延迟Re(θ2)的变化量相对于单位角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即|dRe(θ2)/dθ2|越大,因此,视角θ2越大,由角度变化导致的显色变化越大,越易于看到彩虹光斑。另外,在p偏振光的反射率与s偏振光的反射率之差为最大的布儒斯特(Brewster)角附近,彩虹光斑容易变得特别显著。
如上所述,在采用具有高折射率、高双折射的聚酯膜作为第1保护膜12的情况下,一般认为第1保护膜的可视侧界面起到将s偏振光和p偏振光分离开的偏振膜那样的作用,从而产生由显色偏振导致的彩虹光斑。
彩虹光斑的消除原理
从抑制由该显色偏振导致的显色的方面考虑,一般考虑采用双折射较小的材料作为第1保护膜12,从而来抑制由第1保护膜的双折射导致的偏振光状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对于聚酯膜,在双折射较小的无拉伸的状态下,膜的机械强度不充分,存在无法发挥聚酯膜的材料特性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聚酯膜发挥特性,拉伸不可或缺,对于制作为具有能够起到偏振膜保护膜的作用的厚度及机械强度的聚酯膜来说,可以说实质上不可能使全视角的表观上的延迟小于350nm。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状况做成的:鉴于该彩虹光斑的产生原理,若通过像上述(i)那样减小第1保护膜的正面延迟Re1而像(ii)那样增大Nz1的值,则即使在像(iii)那样厚度方向延迟Rth1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显色偏振导致产生彩虹光斑。
正面延迟大致为零、具有一定程度(例如100nm左右以上)的厚度方向延迟的膜通常被称作“C板(C-plate)”,但是众所周知,在光沿倾斜方向入射到该C板时,其表观上的慢轴方向相对于视角方向成方位角90°的角度。由于相对于视角成方位角90°的方向等同于s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因此,对于透射过C板的光来说,表观上的慢轴方向包含在s偏振光的振动面内。同样地,C板的表观上的快轴方向包含在p偏振光的振动面内。
因此,只要第1保护膜是C板,则像图5B中示意地所示的光r13B、r13G及r13R以及图7B中示意地所示的光r62B、r63B、r62G、r63G、r62R及r63R那样,在第1保护膜12中传播的光不受双折射的影响,偏振光状态实质上不会改变。因此,即使厚度方向延迟Rth1是较大的值,也不会产生由显色偏振导致的显色,不会产生彩虹光斑。
从这方面考虑应理解为,为了抑制彩虹光斑,优选第1保护膜的正面延迟Re1较小。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产生彩虹光斑的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视角θ2较大,因此,在上述范围内,只要使第1保护膜的表观上的慢轴方向显示出与上述C板大致同等的行为,就能够抑制彩虹光斑。在这样地视角θ2较大的情况下,从表观上的慢轴方向显示出与C板大致同等的行为的方面考虑,优选Nz1较大。
另外,如上所述,在视角θ2较小的正面方向附近,由显色偏振导致的彩虹光斑的产生与视角θ2较大的区域相比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在大画面电视、信息显示器等大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从倾斜方向、即视角θ2较大的区域看到显示屏的机会多。在视角θ2较大时,反射率变高,因此,图7A所示的外部光反射偏振光的影响也增强。在本发明中,即使在第1保护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延迟Re1的情况下,由于Nz1也较大例如为7以上,因此,在视角θ2较大的范围内,第1保护膜的表观上的慢轴方向显示出与C板大致同等的行为。因此,若Re1、Rth1及Nz1在规定范围内,根据图5B及图7B示意地所示的原理,不能看到彩虹光斑。并且,表示该可容许的相位差范围的是上述(i)、(ii)及(iii)的条件。另外,在之后的实施例中可明确,在该范围内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
第2保护膜
如图2B所示,在第1偏振片10具有第2保护膜13的情况下,其材料、光学特性并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第2保护膜13配置在偏振膜11与图像显示单元5之间,因此,优选采用实质上不具有双折射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材料或者即使具有双折射其延迟值、光轴方向的面内均匀性也优良的材料。另外,作为该第2保护膜,也能够采用相位差膜(光学补偿层)。
材料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的第2保护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如前所述,可优选使用光学特性均匀的透明聚合物。尤其是,从透明性(低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采用非晶性聚合物。从该观点出发,作为第2保护膜可举出例如纤维素系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非晶性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等。
还可以使用液晶性聚合物的取向层代替这些聚合物膜或将其作为形成在这些聚合物膜上的层。作为这类液晶性聚合物,可举出例如在聚合物的主链、侧链中导入了用于赋予液晶取向性的共价性直线状原子团(介晶)的各种主链型、侧链型聚合物等。作为主链型液晶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具有通过赋予弯曲性的间隔部来键合介晶基的结构的聚合物,例如向列取向性的聚酯系液晶性聚合物、盘状聚合物、胆甾醇液晶性聚合物等。作为侧链型液晶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如下的化合物等:以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酸酯作为主链骨架,作为侧链,隔着由共轭性原子团形成的间隔部而具有用于赋予向列取向性的对位取代环状化合物单元的介晶部。
相位差特性
在第2保护膜是实质上不具有双折射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其正面延迟Re2小于40nm、且厚度方向延迟Rth2小于80nm的材料。作为光学各向同性这样优良的保护膜,适合采用无拉伸膜。另外,与上述第1保护膜的情况相同,第2保护膜的正面延迟Re2及厚度方向延迟Rth2由厚度d2、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2、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2、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求出。
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具有正面延迟为40nm以上及/或厚度方向延迟为80nm以上的延迟的膜作为第2保护膜,也能够兼起到相位差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能够适当地调整为作为相位差膜光学补偿所需要的值。作为该相位差膜,能够适合采用拉伸膜。上述相位差膜满足nx2=ny2>nz2、nx2>ny2>nz2、nx2>ny2=nz2、nx2>nz2>ny2、nz2=nx2>ny2、nz2>nx2>ny2、nz2>nx2=ny2的关系,但也根据各种用途来选择使用。另外,ny2=nz2不仅是指ny2和nz2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包含ny2和nz2实质上相同的情况。另外,在图像显示单元5是有机EL单元的情况下,通过使第2保护膜13的正面延迟Re2为1/4波长(大致100~170nm),能使第1保护膜起到圆偏振片的作用,也能够遮挡外部光的镜面反射。
厚度
第2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5~500μm,更优选为5~2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150μm。在厚度小于上述范围时,膜易于断裂、应用于偏振片时的强度产生问题,或者隔水性不充分、偏振膜的耐久性较差。在厚度大于上述范围时,膜的弯曲性欠佳,存在处理性降低或者难以制造膜的情况。
雾度
第2保护膜的雾度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在第2保护膜的雾度较高时,存在由于散射导致被偏振膜转换为一定的偏振状态的光的偏振状态、指向性不均匀地变化、图像显示装置的对比度降低的情况。
第1偏振片的形成
第1偏振片10通过层叠偏振膜11和第1保护膜12而形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层叠第2保护膜13。偏振膜与保护膜的层叠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从作业性、光的利用效率的方面考虑,期望借助粘接剂层、粘着剂层无空隙地层叠。在采用粘接剂层、粘着剂层的情况下,其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采用各种方式。
其中,从提高偏振膜和保护膜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将二者层叠时优选使用粘接剂层。作为用于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适当选择使用例如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醚、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系、氟系、天然橡胶系、合成橡胶等橡胶系等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接剂。尤其是,偏振膜和光学各向同性膜的层叠优选使用水性粘接剂。使用其中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接剂。
作为该粘接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列举出聚乙烯醇树脂、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树脂。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树脂是具有高反应性官能基的聚乙烯醇系粘接剂,能提高偏振片的耐久性,因此优选。此外,如日本特开2008-15483号公报所述,从抑制凹凸缺陷(沼泽形状)的产生的观点出发,粘接剂中含有金属胶体也是优选的结构。
此外,为了提高粘接性等,保护膜在添加粘接剂、粘着剂之前可进行亲水化等表面改性处理。作为具体的处理,可举出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底涂剂处理、皂化处理等。
配置角度
第1保护膜与偏振膜的角度关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从抑制产生彩虹光斑的方面考虑,优选为第1保护膜12的慢轴方向与偏振膜11的吸收轴方向大致平行或大致正交。通过将两者平行或正交地配置,即使在第1保护膜具有350nm以上的正面延迟Re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彩虹光斑。另外,大致平行、大致正交不仅意味着两者所成的角度正好是0°或者90°的情况,也意味着±15°、优选为±12°、更优选为±10°的范围。另外,在第1保护膜是正面延迟Re1例如小到100nm以下、优选为50nm以下的“大致C板”的情况下,上述配置角度对产生彩虹光斑的影响较小。
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的配置
图像显示面板50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5的可视侧配置上述第1偏振片10而形成。另外,如图1B所示,根据需要在图像显示单元5的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2偏振片20。第2偏振片20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适当地采用公知的构件。另外,也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5与偏振片10、20之间设置光学补偿膜等各种光学层。
液晶面板的形成
作为将偏振片配置于图像显示单元的方法,优选通过粘着剂层将二者层叠起来。形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使用以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系、橡胶系等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物质。特别是可优选使用丙烯酸系粘着剂这类透明性优异且显示出适度的润湿性、凝集性和粘接性的粘着特性并且耐候性和耐热性等优异的物质。此外,粘着剂层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组成或种类等的层的重叠层形式。
从将图像显示单元和偏振片层叠时的可操作性观点来看,优选预先在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单元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上铺设粘着剂层。粘着剂层的厚度可根据使用目的、粘接力等适当确定,通常为1~500μm,优选5~200μm,尤其优选10~100μm。
离型膜
对于粘着剂层的暴露面而言,为了在实际应用之前防止污染等,优选暂时贴合离型膜(隔膜)进行覆盖。由此,能够防止在通常的处理状态下与粘着剂层的接触。离型膜可使用例如对塑料膜、橡胶片、纸、布、无纺布、网、发泡片、金属箔以及这些的层叠体等适当的薄片体在必要时涂布硅酮系、长链烷基系、氟系、硫化钼等适当的脱模剂而得的产物等现有的离型膜。
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
通过在上述图像显示面板50上根据需要进一步装入光源80、驱动电路等,能够获得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除此之外,也能够组合形成图像显示装置所需要的各种构件。
这样获得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能够用于PC监视器、笔记本PC、复印机等OA设备、移动电话、钟表、数码照相机、便携式信息终端(PDA)、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设备、摄像机、电视机、微波炉等家庭用电设备、后部监视器、车辆导航系统用监视器、车辆音频设备等车载用设备、商业店铺用信息用监视器等展示设备、监视用监视器等警备设备、护理用监视器、医疗用监视器等护理医疗设备等各种用途。
实施例
下面,列举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以下的实施例、参考例及比较例的评价通过下述方法来进行。
测定、评价方法
延迟
使用偏振光、相位差测量系统(Axometrics制产品名称“AxoScan”),在23℃的环境下以测量波长590nm测量正面延迟。另外,同样地测量使膜以慢轴方向及快轴方向为旋转中心倾斜40°后的延迟。另外,延迟测量值的次数决定为,与预先求得的聚酯膜的延迟的波长色散一致。
由这些测量值计算出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及Nz。
彩虹光斑的评价
在23℃的暗室中,使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白色图像,以可视侧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为方位角的基准,在方位角约为15°的方向上使极角变为40°~70°地进行观察,从而确认显示屏是否有彩虹状着色。在下述4个阶段评价彩虹光斑。
1:相对于角度变化,色调显著变化
2:色调显著变化的角度范围大致为极角40~60°的范围,小于上述1
3:色调显著变化的角度范围大致为极角40~50°的范围,比上述2还小
4:相对于角度变化,几乎无法确认色调变化
实施例1
聚酯膜的制作
在将厚度200μm的无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非晶质)沿着制造时的机械方向以拉伸比2.8倍单轴拉伸(纵向拉伸)自由端之后,利用拉幅机沿着宽度方向以拉伸比2.9倍单轴拉伸(横向拉伸)固定端,制成结晶性聚酯膜。将该聚酯膜作为“保护膜A”。
在聚酯膜上铺设易粘接层
在对上述保护膜A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之后,使用具有网格#200的凹版辊的涂敷试验机涂敷聚酯系水分散聚氨酯粘接剂(第一工业制药制商品名称“superflex SF210”),以150℃烘干1分钟,在该膜上铺设厚度0.3μm的易粘接层。
偏振膜的制作
将平均聚合度2700、厚度75μm的聚乙烯醇膜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一边染色一边拉伸输送。首先,在30℃的水浴中浸渍1分钟而使聚乙烯醇膜膨润,并沿着输送方向拉伸至1.2倍之后,在30℃的碘化钾浓度0.03重量%、碘浓度0.3重量%的水溶液中浸渍1分钟,从而一边染色一边沿着输送方向以完全未拉伸的膜(原长)为基准拉伸至3倍。接着,一边在60℃的硼酸浓度4重量%、硼化钙浓度5重量%的水溶液中浸渍30秒钟,一边沿着输送方向以原长基准拉伸至6倍。接着,通过将得到的拉伸膜以70℃烘干2分钟而获得偏振膜。另外,偏振膜的厚度为30μm,水分率为14.3重量%。
粘接剂的调制
在30℃的温度条件下,在纯水中,相对于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mol%、乙酰乙酰基改性度5mol%)100重量份来溶解羟甲基三聚氰胺50重量份,调制出固体成分浓度3.7重量%的水溶液。添加以固体成分浓度计含有10重量%的具有正电荷的氧化铝胶体(平均粒径15nm)的水溶液18重量份,调制出含金属胶体的粘接剂水溶液。粘接剂溶液的粘度为9.6mPa·s,pH为4~4.5的范围,氧化铝胶体的混合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为74重量份。
另外,利用粒度分布计(Nikkiso Co.,Ltd.制产品名称“ナノトラツクUPA150”),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光相关法)来测定氧化铝胶体的平均粒径。
偏振片的制作
以烘干后的粘接剂层厚度为80nm的方式分别在上述偏振膜的一个主面上和另一个主面上涂敷上述粘接剂,使用轧机使铺设有上述易粘接层的保护膜A粘合在偏振膜的一个主面上,使作为光学补偿层兼偏振膜保护膜的、由纤维素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商品名称“WVBZ”)粘合在偏振膜的另一个主面上,以70℃烘干6分钟而制成偏振片。另外,保护膜A与偏振膜的粘合以保护膜A的易粘接层形成面与偏振膜相对的方式进行。将这样获得的带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作为“偏振片A”。
光源侧偏振片
作为光源侧偏振片,采用在偏振膜的单面层叠相位差膜而成的市面上销售的偏振片(日东电工制商品名称“NPFVEGQ1724DU”)。另外,该市面上销售的偏振片这样制成:在由含有碘的聚乙烯醇系膜构成的偏振膜的一个主面(配置在偏振膜的液晶单元侧的面)上,借助粘接剂层层叠由纤维素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商品名称“WVBZ”),在上述偏振膜的另一个主面上,借助粘接剂层层叠三乙酰纤维素膜。将该偏振片作为“偏振片X”。
液晶面板的制作
自包括VA模式的液晶单元、采用直下型背光的液晶电视机(夏普制商品名称“LC32-D30”)上取出液晶面板,除去配置在液晶单元上下的偏振片及光学补偿膜,清洗该液晶单元的玻璃面(正反)。接着,在上述液晶单元的可视侧表面上,以与配置在原来的液晶面板上的光源侧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且偏振片A的保护膜A侧的面为可视侧的方式,借助丙烯酸系粘接剂将上述偏振片A配置于液晶单元上。
接着,在液晶单元的光源侧表面上,以与配置在原来的液晶面板上的可视侧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且偏振片X的光学补偿层侧的面与液晶单元相对的方式,借助丙烯酸系粘接剂将上述偏振片X配置于液晶单元上。这样,得到在液晶单元的可视侧主面配置有偏振片A、在光源侧主面配置有偏振片X的液晶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将上述液晶面板装入原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点亮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在30分钟之后用目测评价是否产生彩虹光斑。
实施例2~5、比较例1~6
聚酯膜的制作
在上述实施例1的聚酯膜的制造过程中,如表1所示地改变纵向拉伸及横向拉伸的倍率,制成相位差特性各不相同的结晶性聚酯膜。将这些聚酯膜分别作为“保护膜B~J”。另外,将上述实施例1的聚酯膜的制作过程中的拉伸前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非晶质)作为“保护膜K”。
偏振片的制作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替代采用保护膜A而分别采用保护膜B~K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聚酯膜上铺设易粘接层,用其制作偏振片。将得到的偏振片分别作为“偏振片B~K”。
液晶面板的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替代采用保护膜A而分别采用保护膜B~K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在液晶单元的可视侧主面分别配置偏振片B~K、在光源侧主面配置偏振片X而成的液晶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将上述各个液晶面板装入原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点亮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在30分钟之后用目测评价是否产生彩虹光斑。
表1中一览表示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彩虹光斑的评价结果和各保护膜的相位差特性。另外,图8及图9分别表示从倾斜方向(相对于可视侧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方位角15°、极角60°附近的方向)看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的显示状态(照片)。
表1
Figure BSA00000323658600281
可知,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图8)在从倾斜方向看显示屏的情况下,能看到彩虹状的着色(从照片的上侧到下侧,显示屏中红色较强的部分与绿色较强的部分交替呈现),相对于此,在实施例中看不到这样的着色,能获得均匀的显示。
另外,由表1可明确,在第1保护膜的正面延迟、厚度方向延迟及Nz为规定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相比于比较例1~5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彩虹光斑。在实施例中也可知,第1保护膜的Nz越大,越能够抑制彩虹光斑。另一方面,在采用无拉伸的聚酯膜(保护膜K)的比较例6中,虽然倾向于抑制彩虹光斑,但是厚度方向延迟较小,保护膜的机械强度及耐药品性较差。

Claims (3)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图像显示单元和配置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偏振片,
上述第1偏振片在偏振膜的可视侧主面具有第1保护膜;
上述第1保护膜满足下述(i)~(iii)的条件,
(i)0nm≤Re1≤3000nm
(ii)Nz1≥7
(iii)Rth1>2500nm
其中,在将第1保护膜的厚度设为d1、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1、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1、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1的情况下,Re1、Rth1、Nz1分别是由下述计算式定义的值,
Re1=(nx1-ny1)×d1
Rth1=(nx1-nz1)×d1
Nz1=Rth1/Re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保护膜将芳香族聚酯作为主要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芳香族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CN2010105235397A 2009-11-27 2010-10-20 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081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0180A JP5377252B2 (ja) 2009-11-27 2009-11-27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70180 2009-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1254A true CN102081254A (zh) 2011-06-01
CN102081254B CN102081254B (zh) 2013-06-12

Family

ID=4406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35397A Active CN102081254B (zh) 2009-11-27 2010-10-20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87152B2 (zh)
JP (1) JP5377252B2 (zh)
KR (1) KR101160013B1 (zh)
CN (1) CN102081254B (zh)
TW (1) TWI43850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984A (zh) * 2011-09-30 2013-04-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偏振片保护膜
CN103688194A (zh) * 2012-05-31 2014-03-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4570538A (zh) * 2015-01-27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849600A (zh) * 2013-12-27 2016-08-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7272106A (zh) * 2016-06-20 2017-10-20 Skc株式会社 用于起偏器的保护膜、包括该保护膜的偏振片以及具有该偏振片的显示设备
CN108169837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偏光片
CN108196334A (zh) * 2018-01-05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73804A (zh) * 2016-04-25 2018-12-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偏光片的保护膜、包含此保护膜的偏光板以及包含此保护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56053A (zh) * 2017-09-22 2019-04-19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76294A (zh) * 2013-10-24 2020-01-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1640373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72689A (zh) * 2018-11-13 2021-08-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4667465A (zh) * 2019-09-30 2022-06-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选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5978B2 (ja) * 2008-10-31 2010-11-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243426B2 (en) 2008-12-31 2012-08-14 Apple Inc. Reducing optical effects in a display
JP4888853B2 (ja)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175902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Apple Inc. Multilayer display device
KR101699497B1 (ko) 2010-06-22 2017-01-2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KR101719862B1 (ko) 2011-05-18 2017-03-2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표시장치, 편광판 및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EP2711748A4 (en) 2011-05-18 2014-12-03 Toyo Boseki POLARIZING PLAT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909912B2 (ja) * 2011-07-29 2016-04-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加飾フィル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タ
US9176536B2 (en) 2011-09-30 2015-11-03 Apple, Inc. Wireless displa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3959149B (zh) * 2011-11-29 2017-03-08 东洋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JP5051328B1 (ja) * 2012-01-27 2012-10-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130194281A1 (en) * 2012-01-30 2013-08-01 Apple Inc. Moisture B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964628B2 (ja) * 2012-03-26 2016-08-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090970B2 (ja) * 2012-05-14 2017-03-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9810942B2 (en) 2012-06-15 2017-11-07 Apple Inc. Quantum dot-enhanced display having dichroic filter
JP6565129B2 (ja) * 2013-02-15 2019-08-28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54269B1 (ko) * 2013-03-29 2019-12-10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에 있어서의 명소 콘트라스트의 개선 방법
JP5968272B2 (ja) * 2013-07-16 2016-08-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
JP2015055680A (ja) 2013-09-10 2015-03-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KR20150043641A (ko) * 2013-10-14 2015-04-23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보호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103647027B (zh) * 2013-12-10 2016-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封装膜及显示装置
JP6297379B2 (ja) * 2014-03-26 2018-03-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ガラス飛散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291819B1 (ko) * 2014-04-02 2021-08-23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편광판 제조용 폴리에스테르 보호필름과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KR102253510B1 (ko) * 2014-05-07 2021-05-18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편광자 보호필름과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WO2015170872A1 (ko) * 2014-05-07 2015-11-12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보호필름,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6664912B2 (ja) 2014-09-19 2020-03-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6521216B2 (ja) * 2014-11-25 2019-05-29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TWI649591B (zh) 2016-05-31 2019-02-01 南韓商Skc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件用保護膜、包含該膜之偏光板及具有該偏光板之顯示裝置
KR102548461B1 (ko) * 2016-06-10 2023-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94257B1 (ko) 2016-06-20 2017-01-10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JP6844164B2 (ja) * 2016-09-15 2021-03-1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光装置並びにスクリーン
JP2018045135A (ja) * 2016-09-15 2018-03-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光装置並びにスクリーン
KR101955768B1 (ko) * 2016-11-02 2019-03-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8132592A (ja) * 2017-02-14 2018-08-23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光学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ディスプレイ部材
CN206671719U (zh) * 2017-03-21 2017-11-24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2017199019A (ja) * 2017-06-29 2017-11-02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11726245B2 (en) 2017-10-02 2023-08-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rtial reflector having stack of polymer layers for correcting color shift
JP7121479B2 (ja) * 2017-11-14 2022-08-18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US11776710B2 (en) 2018-03-09 2023-10-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conductive film, sensor, touch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784150B (zh) * 2018-03-28 2022-11-21 大陸商杉金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偏光板以及顯示器裝置
KR102077655B1 (ko) * 2018-10-26 2020-02-1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광학 다층 필름, 및 광학 부품의 제조방법
WO2021053534A1 (en) * 2019-09-18 2021-03-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rticles including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and enclosed void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TW202122267A (zh) * 2019-09-30 2021-06-16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用雙軸延伸塑膠膜、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雙軸延伸塑膠膜之選擇方法
CN110752312A (zh) * 2019-10-30 2020-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JPWO2022071466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WO2022085751A1 (ja) * 2020-10-21 2022-04-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選定方法
JP2021081743A (ja) * 2021-02-22 2021-05-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光装置並びにスクリー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9505A (ja) * 1989-01-19 1990-07-25 Toray Ind Inc 偏光フィルム
JP2002225054A (ja) * 2001-01-30 2002-08-14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77524A (ja) * 2003-03-14 2004-10-07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6251294A (ja) * 2005-03-10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184212A1 (en) * 2006-01-27 2007-08-09 Fujifilm Corporation Polarizer-protective film, and polarizer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film
CN101416077A (zh) * 2006-03-31 2009-04-22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5573B2 (ja) * 1993-11-12 1998-03-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疎水性エアロゲルの製法
JPH08271733A (ja) * 1995-04-03 1996-10-18 Fujimori Kogyo Kk 前面側偏光板の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その製造法、および該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の偏光素膜側への貼着方法
JP2001249223A (ja) * 2000-03-03 2001-09-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補償シート、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72538A (ja) * 2000-03-27 2001-10-05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板、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249599A (ja) 2000-12-18 2002-09-06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4014B2 (ja) * 2002-04-18 2007-09-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Va型液晶セル用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225551B (en) * 2002-04-18 2004-12-21 Nitto Denko Corp Polarization plate having optical compensation func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128952B2 (en) * 2002-05-24 2006-10-3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JP3764440B2 (ja) 2002-05-24 2006-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40021814A1 (en) * 2002-08-02 2004-02-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compensa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rocess
US6964795B2 (en) * 2002-08-02 2005-11-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compensa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rocess
JP3902186B2 (ja) * 2003-04-21 2007-04-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504139B2 (en) * 2003-12-26 2009-03-17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83003B (zh) * 2005-02-02 2013-01-2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聚脂薄膜、及其製法、以及其用途
JP5044941B2 (ja) * 2005-02-02 2012-10-10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用途
JP2007047776A (ja) * 2005-07-15 2007-02-22 Fujifilm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TWI408422B (zh) * 2005-08-22 2013-09-11 Fujifilm Corp 液晶顯示裝置
JP4196306B2 (ja) 2006-03-31 2008-12-17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TWI431338B (zh) 2007-01-12 2014-03-21 Toray Industries 偏光板及使用它之液晶顯示裝置
JP2008249896A (ja) * 2007-03-29 2008-10-16 Fujifilm Corp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393048B2 (ja) * 2007-06-29 2014-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積層偏光板ならびに偏光光源装置
JP2009116109A (ja) * 2007-11-07 2009-05-2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57361A (ja) * 2007-12-06 2009-07-1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938632B2 (ja) 2007-12-07 2012-05-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75978B2 (ja) * 2008-10-31 2010-11-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9505A (ja) * 1989-01-19 1990-07-25 Toray Ind Inc 偏光フィルム
JP2002225054A (ja) * 2001-01-30 2002-08-14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77524A (ja) * 2003-03-14 2004-10-07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6251294A (ja) * 2005-03-10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184212A1 (en) * 2006-01-27 2007-08-09 Fujifilm Corporation Polarizer-protective film, and polarizer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film
CN101416077A (zh) * 2006-03-31 2009-04-22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薄膜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984B (zh) * 2011-09-30 2015-04-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偏振片保护膜
US10353246B2 (en) 2011-09-30 2019-07-1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er protective film
CN103033984A (zh) * 2011-09-30 2013-04-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偏振片保护膜
US9261728B2 (en) 2011-09-30 2016-02-1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er protective film
US10921648B2 (en) 2011-09-30 2021-02-1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er protective film
US9069197B2 (en) 2012-05-31 2015-06-3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3823270A (zh) * 2012-05-31 2014-05-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955013A (zh) * 2012-05-31 2014-07-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913783A (zh) * 2012-05-31 2014-07-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US20140184994A1 (en) 2012-05-31 2014-07-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042194B2 (en) 2012-05-31 2018-08-0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3913783B (zh) * 2012-05-31 2015-07-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823269B (zh) * 2012-05-31 2015-11-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955013B (zh) * 2012-05-31 2016-01-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926637A (zh) * 2012-05-31 2014-07-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US10761366B2 (en) 2012-05-31 2020-09-0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3823269A (zh) * 2012-05-31 2014-05-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US10409105B2 (en) 2012-05-31 2019-09-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7884864A (zh) * 2012-05-31 2018-04-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可见性改善方法
US9995953B2 (en) 2012-05-31 2018-06-1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3688194A (zh) * 2012-05-31 2014-03-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CN103926637B (zh) * 2012-05-31 2019-02-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US10048522B2 (en) 2012-05-31 2018-08-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yered body, polariz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0676294A (zh) * 2013-10-24 2020-01-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676294B (zh) * 2013-10-24 2023-05-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1527733B2 (en) 2013-10-24 2022-1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US11930652B2 (en) 2013-10-24 2024-03-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sub light emitting layers
CN105849600A (zh) * 2013-12-27 2016-08-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5849600B (zh) * 2013-12-27 2018-06-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4570538A (zh) * 2015-01-27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9741774B2 (en) 2015-01-27 2017-08-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1002886B2 (en) 2016-04-25 2021-05-11 Samsung Sdi Co., Ltd. Polarizer prot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olarizing plate
CN109073804A (zh) * 2016-04-25 2018-12-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偏光片的保护膜、包含此保护膜的偏光板以及包含此保护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73804B (zh) * 2016-04-25 2021-08-3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偏光片的保护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72106A (zh) * 2016-06-20 2017-10-20 Skc株式会社 用于起偏器的保护膜、包括该保护膜的偏振片以及具有该偏振片的显示设备
CN109656053A (zh) * 2017-09-22 2019-04-19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56053B (zh) * 2017-09-22 2021-10-08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196334A (zh) * 2018-01-05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69837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偏光片
CN113272689A (zh) * 2018-11-13 2021-08-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TWI820250B (zh) * 2018-11-13 2023-11-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用之表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14667465A (zh) * 2019-09-30 2022-06-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选定方法
CN111640373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218A (en) 2011-09-16
JP2011112928A (ja) 2011-06-09
CN102081254B (zh) 2013-06-12
US20110128477A1 (en) 2011-06-02
JP5377252B2 (ja) 2013-12-25
KR20110059522A (ko) 2011-06-02
TWI438506B (zh) 2014-05-21
US8687152B2 (en) 2014-04-01
KR101160013B1 (ko) 2012-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1254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12439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291048B2 (ja) 偏光板
TW451071B (en) Composite retarder plate, optically compensatory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50319B (zh) An optical member, a polarizing plate group,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170525B (zh) 具有光学层叠体的有机el显示元件
JP4562144B2 (ja) Lcd用補償フィルム
JP4689769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277012A1 (en) Optical member, polarizing plate s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TWI670528B (zh) 偏光板、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影像顯示裝置、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偏光板之透光率改善方法
TW200912458A (en) 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8024637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807083A (en) Contrast ratio enhancement optical stack
WO201815129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409123A (zh) 高透光及調色之圓形偏光板及包含其之反射液晶顯示器
JP201001503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252085A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062500A (ja)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TW584763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JP2018077529A (ja)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JP2015055679A (ja)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 NIPPON PRIN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TTO DENKO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