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865A - 换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865A
CN106470865A CN201580034977.8A CN201580034977A CN106470865A CN 106470865 A CN106470865 A CN 106470865A CN 201580034977 A CN201580034977 A CN 201580034977A CN 106470865 A CN106470865 A CN 106470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
shift body
supporting mass
gear lever
k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49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0865B (zh
Inventor
丹羽刚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70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lever, e.g. grip parts, mounting or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60K20/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floor mou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0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6Detail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elector casing or lever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换档装置。在变速杆装置(10)中,在保持器(20)内从上侧部分插入变速杆(26),在保持器(20)的选速框(24)内插入变速杆的选档轴(30),由此变速杆支承于保持器。此处,在选档轴中,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的突出量小于板轴(30B)的突出量,当向选速框内插入选档轴时,圆轴以及中间轴能够通过选速框的支承柱(24B),能够减小变速杆相对于保持器向左右方向倾倒的倾倒角度。因此,能够减小保持器的左右方向尺寸,能够使变速杆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小型化。

Description

换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换档体转动来变更档位的换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2-240488号公报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变速杆从下侧部分插入至支承筒,且变速杆的旋转轴插入至支承筒的支承孔,由此旋转轴支承于支承孔的周面,且变速杆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筒。
另外,在变速杆相对于支承筒倾倒的状态下,旋转轴能够从支承孔的敞开部分插入至支承孔,在变速杆装置的组装之后,变速杆的转动范围被引导件限制,由此能够防止旋转轴经由支承孔的敞开部分从支承孔脱离。
此处,在这样的变速杆装置中,通过减小变速杆插入至支承筒且旋转轴从支承孔的敞开部分插入至支承孔时的变速杆相对于支承筒的倾倒角度,能够减小支承筒的变速杆倾倒方向(与变速杆相对于支承筒的转动轴向以及变速杆向支承筒插入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变速杆装置在变速杆倾倒方向上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换档体倾倒方向上小型化的换档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换档装置具备: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上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设置于上述换档体,并且将一侧部分相对于另一侧部分配置于与上述支承部相反的一侧,通过支承于上述支承部而将上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支承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换档装置具备: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上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设置于上述换档体,并且将另一侧部分相对于一侧部分配置于上述换档体的转动径向外侧,通过支承于上述支承部而将上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支承体。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换档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换档装置中,上述换档体在上述支承体的一侧被操作。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换档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的任一换档装置中,在上述换档体的转动中心轴线的另一侧配置上述支承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换档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换档装置中,具备避让部,该避让部设置于上述支承体以及上述换档体中的至少一方,当上述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上述支承体时避免上述换档体对上述支承体的干涉。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换档装置中,在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并且在换档体设置有被支承部,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支承体,被支承部支承于支承部,由此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另外,通过转动换档体来变更档位。
此处,被支承部将一侧部分相对于另一侧部分配置于与支承部相反的一侧。因此,当将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支承体时,即便换档体的相对于支承体的倾倒角度小,被支承部的一侧部分也能够通过支承部,并且支承部也能够支承被支承部的另一侧部分。由此,能够减小支承体的换档体倾倒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换档装置在换档体倾倒方向上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换档装置中,在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并且在换档体设置有被支承部,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支承体,被支承部支承于支承部,由此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另外,通过转动换档体来变更档位。
此处,被支承部将另一侧部分相对于一侧部分配置于换档体的转动径向外侧。因此,当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支承体而被支承部的另一侧部分到达支承部位置时,即便换档体的相对于支承体的倾倒角度小,也能够避免被支承部的另一侧部分被支承部干涉。由此,能够减小支承体的换档体倾倒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换档装置在换档体倾倒方向上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换档装置中,换档体在支承体的一侧被操作。因此,换档体的并不是被操作的一侧的相比支承体靠另一侧的部分不需要插入至支承体,因而能够在换档体的相比支承体靠另一侧的部分容易地设置机构部。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换档装置中,在换档体的转动中心轴线的另一侧配置支承部。因此,支承部能够有效地支承换档体。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换档装置中,在支承体以及换档体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避让部,当支承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换档体时,该避让部避免换档体对支承体的干涉。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支承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换档体时的换档体相对于支承体的倾倒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从左斜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左斜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保持器的从左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中的变速杆向保持器的组装状况的从后方观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用从左斜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档装置的变速杆装置10。此外,在附图中,用箭头FR表示变速杆装置10的前方,用箭头RH表示变速杆装置10的右方,用箭头UP表示变速杆装置10的上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10应用于车辆(汽车),变速杆装置10是所谓落地式装置,被设置于车内的地板部。另外,变速杆装置10的前方、右方以及上方分别朝向车辆前方、车辆右方以及车辆上方。
如图1所示,在变速杆装置10设置有作为第一支承体的由树脂制得的大致矩形筒状的基板12,基板12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敞开。在基板12的左壁以及右壁,在上端分别形成有大致半圆状的作为第一支承部的换档孔14,一对换档孔14分别向上侧以及基板12内敞开,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置。
在基板12的上端固定有由树脂制得的大致矩形板状的罩16,罩16覆盖基板12的上表面,并且在中央贯通形成有矩形状的插通孔18。
在基板12内收纳有第二支承体(支承体)以及作为第一换档体的由树脂制得的大致矩形筒状的保持器20,保持器20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敞开。在基板12的左表面以及右表面一体地设置有作为第一被支承部的换档轴22,一对换档轴22分别从基板12向左方以及右方突出。换档轴22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基板12的换档孔14周面与罩16之间,保持器20能够以换档轴22为中心轴相对于基板12在前后方向上转动。
亦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保持器20内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分别一体地设置有作为第二支承部(支承部)的选速框(select frame)24,一对选速框24分别向保持器20内突出,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对置。选速框24的上侧部分形成为作为一侧支承部的大致半圆筒状的支承框24A,支承框24A内向下侧敞开。选速框24的下侧部分形成为作为另一侧支承部的大致矩形柱状的支承柱24B,支承柱24B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上表面弯曲为剖面呈圆弧状。支承框24A的内周面与支承柱24B的上表面的曲率中心轴线一致,支承柱24B的上表面配置于曲率中心轴线的下方,并且曲率半径大于支承框24A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支承柱24B的向保持器20内突出的突出量小于支承框24A的向保持器20内突出的突出量,一对支承柱24B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大于一对支承框24A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
在保持器20内插通有作为第二换档体(换档体)的由树脂制得的大致棒状的变速杆26,在变速杆26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有作为卡止部的大致长方体状的中间块26A。中间块26A配置于保持器20中的一对支承框24A间以及一对支承柱24B间,对于变速杆26而言,在中间块26A中相对于保持器20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一对支承框24A卡止,从而能够与保持器20一体地相对于基板12在前后方向上转动。
在中间块26A的左侧且下侧的端部形成有构成避让部的剖面呈三角形状的避让孔28,避让孔28向左侧、前侧以及后侧敞开,并且上侧面随着朝向下方而向朝向右方的方向倾斜。
在中间块26A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一体地设置有第二被支承部(被支承部)以及作为支承轴的选档轴30,一对选档轴30分别从中间块26A向前方以及后方突出。选档轴30的上侧部分形成为作为一侧被支承部的大致圆板状的圆轴30A,圆轴30A的外周面弯曲为剖面呈圆弧状。选档轴30的下端部形成为作为另一侧被支承部的弯曲板状的板轴30B,板轴30B的下表面弯曲为剖面呈圆弧状的形状。圆轴30A的外周面与板轴30B的下表面的曲率中心轴线一致,板轴30B的下表面配置于曲率中心轴线的下方,并且曲率半径大于圆轴30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选档轴3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中间轴30C,中间轴30C将圆轴30A与板轴30B连接。
圆轴30A与中间轴30C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相同,并且小于板轴30B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一对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大于保持器20的一对支承框24A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并且小于保持器20的一对支承柱24B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一对板轴30B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大于一对支承框24A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以及一对支承柱24B的突出前端面间的前后方向距离。
在板轴30B的相比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靠突出前端侧的部分的右表面形成有构成避让部的平面状的避让面32,避让面32随着朝向上方而向朝向左方的方向倾斜,并且与中间块26A的避让孔28的上侧面平行地配置。
选档轴30嵌合于保持器20的选速框24内(支承孔),选档轴30的圆轴30A的外周面嵌合于选速框24的支承框24A的内周面,并且选档轴30的板轴30B的下表面嵌合于选速框24的支承柱24B的上表面。因此,选档轴30能够旋转地支承于选速框24,变速杆26能够以选档轴30为中心轴相对于保持器20向左右方向转动。另外,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中心轴线与支承框24A的内周面、支承柱24B的上表面、圆轴30A的外周面以及板轴30B的下表面的曲率中心轴线一致。
在变速杆26的上侧部分设置有作为操作部的圆柱状的杆26B,杆26B与中间块26A形成为一体,并且从中间块26A向上方伸出。杆26B插通于罩16的插通孔18,向罩16的上侧伸出,由车辆的乘员(驾驶员)将杆26B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操作,由此分别向前后方向(换档方向、一方向)以及左右方向(选档方向、另一方向)转动操作变速杆26。
在变速杆26的下侧部分设置有机构部26C,机构部26C与中间块26A形成为一体,并且相对于中间块26A以及杆26B向变速杆26的径向外侧突出。在机构部26C的后部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引导部的圆柱状的引导柱34,引导柱34向下侧伸出。
在基板12内的下侧且后侧的部分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引导部件的板状的栅板(gateplate)36。在栅板36贯通形成有规定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呈h字形状)的引导孔38,在引导孔38插通有变速杆26的机构部26C的引导柱34。因此,引导柱34的转动被引导孔38的周面限制,变速杆26的转动范围被规定,并且引导柱34的转动被引导孔38引导,变速杆26的转动操作被引导。另外,由于变速杆26的向左右方向转动的转动范围被规定,所以能够限制变速杆26的选档轴30的板轴30B从保持器20的选速框24的支承柱24B脱落。
变速杆26被转动操作从而能够变更档位,变速杆26的档位例如能够变更为“H”位置(原始位置)、“N”位置(空档位置)、“R”位置(后退位置)、“D”位置(前进位置)以及“B”位置(制动位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的变速杆装置10中,如图4所示,在保持器20内从上侧部分插入有变速杆26,在保持器20的选速框24内插入有变速杆26(中间块26A)的选档轴30,由此在选速框24的支承框24A内周面以及支承柱24B上表面分别支承有选档轴30的圆轴30A外周面以及板轴30B下表面,在保持器20能够向左右方向转动地支承有变速杆26。
然而,在选速框24中,支承柱24B的向保持器20内突出的突出量小于支承框24A的向保持器20内突出的突出量。
此处,在选档轴30中,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小于板轴30B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向选速框24内插入选档轴30时,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能够通过支承柱24B,并且能够将板轴30B从支承框24A与支承柱24B的左侧的间隙(插通孔)插入至选速框24内。因此,与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与板轴30B的从中间块26A突出的突出量相同且圆轴30A以及中间轴30C无法通过支承柱24B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向选速框24内插入选档轴30时的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向左右方向倾倒的倾倒角度。由此,能够减小保持器20的左右方向(与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轴向以及变速杆26的向保持器20插入的插入方向垂直的变速杆26倾倒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变速杆装置10在左右方向上小型化。
并且,在选档轴30中,板轴30B的下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圆轴30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且板轴30B的下表面相对于圆轴30A的外周面配置于变速杆26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径向外侧。因此,与板轴30B的下表面和圆轴30A的外周面在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径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向选速框24内插入选档轴30时(板轴30B从支承框24A与支承柱24B的左侧的间隙插入至选速框24内时、以及板轴30B的下表面到达支承柱24B的上表面位置时)的用于避免板轴30B对支承柱24B干涉的变速杆26相对于保持器20的向左右方向倾倒的倾倒角度。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保持器20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变速杆装置10在左右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
而且,向选速框24内插入选档轴30时,在中间块26A的避让孔28的上侧面平行地配置于保持器20的左壁的状态下,向避让孔28插入保持器20的左壁,从而能够避免中间块26A对保持器20左壁的干涉。并且,板轴30B的避让面32平行地配置于支承柱24B的左表面,从而能够避免板轴30B对支承柱24B干涉。因此,与未在中间块26A以及板轴30B分别形成有避让孔28以及避让面32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向选速框24内插入选档轴30时的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向左右方向倾倒的倾倒角度。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保持器20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使变速杆装置10在左右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变速杆26在上侧部分中的杆26B处被操作。因此,变速杆26的并未是被操作的一侧的相比保持器20靠下侧的部分不需要插入至保持器20内,由此,能够使变速杆26的相比保持器20靠下侧的部分大型化,能够在变速杆26的相比保持器20靠下侧的部分容易地设置机构部26C。而且,在变速杆26的相比保持器20靠杆26B侧不设置机构部26C,由此能够减小杆26B的轴向尺寸(上下方向尺寸),能够减小杆26B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半径,能够缩短变速杆26(杆26B)的向左右方向的操作行程。
进而,在选档轴30中,圆轴30A的外周面相对于板轴30B的下表面配置于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径向内侧,且在选档轴30的圆轴30A侧设置有杆26B。因此,与在选档轴30的板轴30B侧设置有杆26B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杆26B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半径,能够进一步缩短变速杆26(杆26B)的向左右方向的操作行程。
另外,在变速杆26的相对于保持器20的转动中心轴线的下方(与杆26B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支承柱24B的上表面。因此,相对于从杆26B输入至变速杆26的载荷,支承柱24B的上表面能够有效地支承板轴30B的下表面,支承柱24B能够有效地支承变速杆2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变速杆26从上侧部分插入至保持器20内。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将变速杆26从下侧部分插入至保持器20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使选速框24以及选档轴30在上下方向上的配置反转。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器20设置选速框24,并且在变速杆26设置选档轴30。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在保持器20设置选档轴30(支承部),并且在变速杆26设置选速框24(被支承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选速框24以及选档轴30在上下方向上的配置反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速杆26设置避让部(避让孔28以及避让面32)。然而,在保持器20以及变速杆26中的至少一方设置避让部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器20设置支承部(选速框24),并且在变速杆26设置被支承部(选档轴30)。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在基板12设置支承部,并且在保持器20设置被支承部,将基板12形成为支承体,并且将保持器20以及变速杆26形成为换档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变速杆装置10形成为落地式的装置并设置在车厢的地板部。然而,也可以将变速杆装置10设置在车辆的转向柱、仪表板。
在2014年7月2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153685号的公开的整体通过参照而引入本说明书。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变速杆装置(换档装置);20:保持器(支承体);24:选速框(支承部);26:变速杆(换档体);28:避让孔(避让部);30:选档轴(被支承部);32:避让面(避让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
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所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
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能够一体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档体,并且将另一侧部分相对于一侧部分向所述支承部侧突出,通过支承于所述支承部而将所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
2.一种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
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所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
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能够一体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档体,并且将另一侧部分相对于一侧部分配置于所述换档体的转动径向外侧,通过支承于所述支承部而将所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体在所述支承体的一侧被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换档体的转动中心轴线的另一侧配置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侧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装置具备避让部,该避让部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换档体中的至少一方,当所述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所述支承体时避免所述换档体对所述支承体的干涉。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19条的规定,申请人对原始国际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进行了修改,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1、对权利要求1、2、4进行了修改。
另外,随同本修改说明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替换页1页。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laims (5)

1.一种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
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所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
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设置于所述换档体,并且将一侧部分相对于另一侧部分配置于与所述支承部相反的一侧,通过支承于所述支承部而将所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
2.一种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在该支承体设置有支承部;
换档体,该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至所述支承体而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来变更档位;以及
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设置于所述换档体,并且将另一侧部分相对于一侧部分配置于所述换档体的转动径向外侧,通过支承于所述支承部而将所述换档体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体在所述支承体的一侧被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换档体的转动中心轴线的另一侧配置所述支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装置具备避让部,该避让部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换档体中的至少一方,当所述换档体从一侧部分插入所述支承体时避免所述换档体对所述支承体的干涉。
CN201580034977.8A 2014-07-29 2015-06-08 换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70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3685 2014-07-29
JP2014153685A JP6357378B2 (ja) 2014-07-29 2014-07-29 シフト装置
PCT/JP2015/066491 WO2016017282A1 (ja) 2014-07-29 2015-06-08 シフ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865A true CN106470865A (zh) 2017-03-01
CN106470865B CN106470865B (zh) 2019-11-08

Family

ID=5521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49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70865B (zh) 2014-07-29 2015-06-08 换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8932B2 (zh)
JP (1) JP6357378B2 (zh)
CN (1) CN106470865B (zh)
WO (1) WO20160172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374A (zh) * 2018-01-0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档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2465A1 (ja) * 2014-05-28 2015-12-03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
KR102529373B1 (ko) * 2018-06-15 2023-05-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0799A2 (en) * 1995-10-24 1997-05-02 Fuji Kiko Co., Ltd. Shift select lever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6029537A (en) * 1997-05-08 2000-02-29 Konami Co., Ltd. Multi directional shift mechanism
JP2008132932A (ja) * 2006-11-29 2008-06-12 Fuji Kiko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2009006910A (ja) * 2007-06-28 2009-01-15 Fuji Kiko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20100294067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S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JP2012240488A (ja) * 2011-05-17 2012-12-10 Tokai Rika Co Ltd シフ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5828B2 (ja) * 1995-10-24 2001-02-19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操作装置
US20060060019A1 (en) * 2004-08-23 2006-03-23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automatic selector thereof
JP4667230B2 (ja) * 2005-12-22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8319992B2 (en) * 2007-07-20 2012-11-27 Ricoh Company, Ltd. Approach for processing locked print jobs obtained from other printing devices
JP6126910B2 (ja) * 2013-05-24 2017-05-1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JP5989695B2 (ja) * 2014-03-14 2016-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フト操作装置
JP6162097B2 (ja) * 2014-10-27 2017-07-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DE102015012769A1 (de) * 2014-10-29 2016-05-04 U-Shin Ltd. Schaltvorrichtung
JP6231518B2 (ja) * 2015-05-19 2017-1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JP6144722B2 (ja) * 2015-06-01 2017-06-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JP6228954B2 (ja) * 2015-07-13 2017-11-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レバー装置
US9939059B2 (en) * 2015-10-29 2018-04-10 Tci Automotive, Llc Selectively configurable shifter assembly adapted for automatic vehicle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0799A2 (en) * 1995-10-24 1997-05-02 Fuji Kiko Co., Ltd. Shift select lever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6029537A (en) * 1997-05-08 2000-02-29 Konami Co., Ltd. Multi directional shift mechanism
JP2008132932A (ja) * 2006-11-29 2008-06-12 Fuji Kiko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2009006910A (ja) * 2007-06-28 2009-01-15 Fuji Kiko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20100294067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S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able transmission
JP2012240488A (ja) * 2011-05-17 2012-12-10 Tokai Rika Co Ltd シフ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374A (zh) * 2018-01-0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30514A (ja) 2016-03-07
JP6357378B2 (ja) 2018-07-11
WO2016017282A1 (ja) 2016-02-04
CN106470865B (zh) 2019-11-08
US10428932B2 (en) 2019-10-01
US20170204965A1 (en)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0865A (zh) 换档装置
CN105605213B (zh) 换挡装置
CN105682970B (zh) 换挡装置
CN1151479C (zh) 多方向切换操作装置
CN103132253A (zh) 缝纫机
WO2008152860A1 (ja) 建設機械のコンソール高さ調整装置
US8183477B2 (en) Switch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wer seat in vehicle
CN104913042B (zh) 用于车辆的换档装置
JP2009217359A (ja) 車両用操作装置
CN108087538A (zh) 换挡杆装置
CN101332771B (zh) 汽车用变速杆装置
CN103851175B (zh) 换挡装置
US9243698B2 (en) Gear drive system with adjusting structure
JP2017218096A (ja) シフト装置
CN104245388A (zh) 换挡装置
CN102345703B (zh) 控制阀的驱动机构
JP7023567B2 (ja) シャフトアッセンブリ
JP2011083803A (ja) 回動体の回動構造
CN109313462A (zh) 电动手柄装置
JP2009228868A (ja) ケーブル式チェンジ装置
CN105217206B (zh) 自动售货柜的出货运行装置
JP5995689B2 (ja) シフト装置
CN107664204A (zh) 换挡装置
JP2016015094A (ja) シフト装置
JP2015105692A (ja) 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