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6818B -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6818B
CN106206818B CN201510219540.3A CN201510219540A CN106206818B CN 106206818 B CN106206818 B CN 106206818B CN 201510219540 A CN201510219540 A CN 201510219540A CN 106206818 B CN106206818 B CN 106206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ell piece
weight
solar cell
c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9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6818A (zh
Inventor
赵志强
谭伟华
黎飞云
姜占锋
何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US14/738,3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60126388A1/en
Priority to US14/738,409 priority patent/US10529868B2/en
Priority to US14/738,677 priority patent/US10381493B2/en
Priority to US14/738,322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72A1/en
Priority to US14/738,516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89A1/en
Priority to US14/738,664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90A1/en
Priority to US14/738,637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73A1/en
Priority to US14/738,244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61A1/en
Priority to US14/738,390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63A1/en
Priority to US14/738,587 priority patent/US10193003B2/en
Priority to US14/738,578 priority patent/US1006901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4050 priority patent/WO2016065932A1/en
Priority to US14/928,863 priority patent/US2016012639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206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6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81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上盖板、正面胶膜层、电池片、背面胶膜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具有副栅线,所述正面胶膜层与所述电池片的正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该合金层作为焊接层,降低了焊接温度,使得工艺难度也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生成成本。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太阳光从电池片的正面照射到电池片上,电池片的正面上设有副栅线和主栅线,然后通过覆盖焊接在主栅线上的焊带引出电流,焊带、主栅线和副栅线覆盖电池片的正面的一部分,由此会遮挡一部分太阳光,照在焊带、主栅线和副栅线上的太阳光能无法转变成电能,因此,需要焊带、主栅和副栅越细越好。然而,焊带、主栅线和副栅线的作用在于传导电流,从电阻率的角度看,焊带、主栅线和副栅线越细则导电横截面积越小,电阻损失越大。因此焊带、主栅线和副栅线设计需要在遮光和导电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要考虑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制作太阳能电池片的主栅线和副栅线的浆料主要成分为价格昂贵的银,由此导致主栅线和副栅线的制备复杂,而且成本高,而将电池片连接为组件时需要将一个电池片正面的主栅线通过焊带与相邻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焊接,因此主栅线的焊接复杂,电池片的生产成本高。
相关技术中,电池片的正面通常设有两条主栅线,两条主栅线通过在电池片的正面涂覆银浆形成,而且主栅线的宽度大(例如,宽度达到2mm以上),由此耗银量大,电池片的生产成本高。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具有3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但是仍然存在耗银量和成本高,而且,3条主栅线增大了遮光面积,降低了转换效率。
此外,主栅线数量的提高还受到焊带的限制,主栅线数量越大,单个主栅越细,焊带越要窄,主栅线与焊带焊接越困难,焊带越窄越难制造,焊接成本越高。
因此,从降低成本,减少遮光面积的角度出发,相关技术中将原本印刷在电池片上的银主栅线替换为金属丝,如铜丝,通过铜丝与副栅线焊接从而导出电流。由于不再使用银主栅线,其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同时由于铜丝的直径较小,能够降低遮光面积,因此,可以进一步将数量提升到10根。这种电池片可以称为无主栅电池片,其中,金属丝替换了传统太阳能电池片中的银主栅和焊带。
相关技术中有采用将黏贴有金属丝的透明膜与电池片层压形成金属丝与电池片电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先将多根平行的金属丝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透明膜层上,然后将其贴合到电池片上,最后通过层压工艺使金属丝与电池片上的副栅线接触,其是通过层压工艺使金属丝与副栅线相接触,从而导出电流。此技术方案不仅透明膜影响了光的吸收率,而且大量平行的金属丝与电池片连接也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其电性能,因此需加大金属丝的根数,但金属丝的根数的增多,又会影响正面的光的吸收率,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因此,采用此方案的产品并未推广及商业化。此外,如上所述,大量平行的金属丝的根数仍然受到相邻金属丝之间的间距的限制。
例如,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透明膜固定金属丝的技术方案,在该专利中,多个主栅线平行设置,并且通过透明膜层压在电池片上。透明膜在与主栅线层压时,层压的温度远低于透明膜的熔化温度,透明膜与电池片之间由于主栅线的间隔而不能与电池片贴合,透明膜与电池片之间便会存在间隙,从而导致电池片组件的密封性差,由于空气和水汽的氧化作用,会大大影响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每个结构都比较关键,主栅的制备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例如遮光面、导电率、设备、工艺、成本等,造成其为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的难点和热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几代的努力,才使市面上的太阳能电池片由二主栅太阳能电池在2007年左右变成三主栅太阳能电池,少量厂家在2014年左右提出了四主栅的太阳能电池,多主栅的技术也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但是实现更困难,仍未有较成熟的产品。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出了无主栅太阳能电池,该无主栅太阳能电池无需在电池片上印刷昂贵的银主栅,也无需焊带,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商业化,制备简单易实现,特别是成本低,设备简单,能够批量生产,光电转化效率高。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上盖板、正面胶膜层、电池片、背面胶膜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具有副栅线,所述正面胶膜层与所述电池片的正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在导电线与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置焊接层,并且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因为采用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合金层,且该合金层中Bi的含量为15-60重量%时,该合金层的熔点较低,将其作为导电线与副栅线之间的焊接层,可以保证在较低的焊接温度下使得导电线与电池片的正面的副栅线之间具有很好的焊接效果,增加导电线与电池片的副栅线之间的电接触性,以降低导电线与副栅线之间的接触电阻,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而且,使用该合金层作为焊接层,降低了焊接温度,使得工艺难度也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生成成本。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与电池片的副栅线通过设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的焊接层进行焊接,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所述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将上盖板、正面胶膜层、所述电池片、背面胶膜层和背板依次叠置,且使所述电池片的正面面对所述正面胶膜层、所述电池片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然后进行层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和导电线,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在所述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副栅线,所述导电线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所述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纵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横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导电线的金属丝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丝的往复延伸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两个电池片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两个电池片通过金属丝连接而成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片组件 100;
上盖板 10;
正面胶膜层 20;
电池片阵列 30;电池片 31;第一电池片 31A;第二电池片 32B;电池片基体 311;副栅线 312;正面副栅线 312A;背面副栅线 312B;背电场 313;背电极 314;
导电线 32;正面导电线 32A;背面导电线 32B;金属丝本体 321;连接材料层322;
背面胶膜层 40;
下盖板 50;
U形框 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为了更加清楚和便于描述,下面对部分术语进行解释。
术语“电池片31”包括电池片基体311、设在电池片基体311正面上的副栅线312、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的背电场313和设在背电场313上的背电极314,由此,副栅线312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背电场313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背电场313,背电极314也可以称为电池片31的背电极314。
“电池片基体311”例如可以由硅片经制绒、扩散、边缘刻蚀、沉积氮化硅层等工序后得到的中间产品,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电池片基体311并不限于由硅片制成,其他任何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片基体311。
换言之,电池片31包括硅片、对硅片表面的一些处理层、受光面的副栅线及背光面的背电场313和背电极314,或等同的没有正面电极的其他类太阳能电池。
术语“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31和由金属丝S构成的导电线32。
术语“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包括多个电池片31和将相邻电池片31相连且由金属丝S构成的导电线32,换言之,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由多个通过导电线32相连的电池片31排列而成。
在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中,金属丝S构成电池单元的导电线32,金属丝S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应作广义理解,金属丝S可以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的正面之间,也可以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在金属丝S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时,导电线32可以包括延伸在电池片31的正面上且与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电连接的正面导电线32A,以及延伸在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上且与所述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电极314电连接的背面导电线32B,金属丝S位于相邻电池片31之间的部分可以称为连接导电线。
在本申请中,电池片基体311、电池片31、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中披露的所有范围都包含端点并且是可独立结合的。本申请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方位术语如“上、下”通常是指附图所示的上、下;“正面”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应用过程中朝向光线的一面,也即受光面;“背面”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应用过程中背对光线的一面。
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
如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依次叠置的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31、背面胶膜层40和背板50。
其中,电池片31的正面具有副栅线312,正面胶膜层20与电池片31的正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32,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焊接,在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焊接层为合金,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换言之,根据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主要由在上下方向上依次叠置的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31、背面胶膜层40和背板50组成,电池片31则主要由电池片基体311和副栅线312构成,在本申请中,将以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的副栅线31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通过焊接相连并且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焊接层为合金,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并且以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正面胶膜层20和背面胶膜层40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胶膜层,优选地,正面胶膜层20和背面胶膜层40可以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和/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优选的,正面胶膜层20和背面胶膜层40还可以为硅胶。在本申请中,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以及硅胶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产品或者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备得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盖板10和背板50可以根据本领域常规的技术进行选择和确定,优选地,上盖板10和背板50各自可以为透明的板材,例如玻璃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31为多个以构成电池片阵列30,相邻电池片31之间通过所述导电线32相连,所述金属丝S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相邻电池片31之间通过所述导电线32相连,所述金属丝S在所述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和所述另一个电池片32的背面之间往复延伸。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背面胶膜层40与所述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S构成的所述导电线32,所述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具有背电极314,所述导电线32与所述另一个电池片的背电极314焊接,在所述导电线32与所述背电极314的焊接位置设有所述焊接层322。
所述焊接层322为合金层,所述合金层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进一步地,在所述合金层中,以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Sn的含量为30-75重量%,Cu的含量为0-20重量%,In的含量为0-40重量%,Ag的含量为0-3重量%,Sb的含量为0-20重量%,Pb的含量为0-10重量%,以及Zn的含量为0-20重量%;更进一步地,所述合金选自50%Sn-48%Bi-1.5%Ag-0.5%Cu、58%Bi-42%Sn和65%Sn-20%Bi-10%Pb-5%Zn中的至少一种。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金属丝S是指在电池片31上往复延伸形成导电线32的金属丝,导电线32可以是金属丝本体321,也可以是包括金属丝本体321和金属丝本体321外层的包覆层,即金属丝S也可以是金属丝本体321,也可以是包括金属丝本体321和金属丝本体321外层的包覆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金属丝是指在电池片31上往复延伸形成导电线32的金属丝S,其中金属丝本体321外层的包覆层可以是如焊接层322一样的合金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金属丝本体321为铜丝或铝丝,优选的,金属丝本体为铜丝。即金属丝S可以为铜丝,也可以为铜丝和包覆在铜丝外层的包覆层,即导电线32也为铜丝或为铜丝和包覆在铜丝外层的包覆层。进一步优选的,金属丝S为铜丝,即导电线为铜丝。更进一步优选地,金属丝S具有圆形横截面,由此,更多的太阳光可以照射到电池片基体上,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其中,焊接层322可以设置在副栅线和/或背电极与导电线焊接的位置上,焊接层322也可以设置在导电线322上,优选地,焊接层322设置在导电线322上与副栅线和/或背电极焊接的位置上,进一步优选地,焊接层设置在整个导电线上,所述焊接层322包覆在所述导电线32上,如图4所示。所述导电线32通过所述焊接层322与一个电池的正面的副栅线以及与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的背电极进行焊接。
在本申请中,金属丝S在所述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和所述另一个电池片32的背面之间往复延伸形成导电线32,导电线32与一个电池片的正面的副栅线312以及与另一相邻电池片的背面的背电极314之间通过焊接层322进行焊接。其中,导电线32与一个电池片的正面的副栅线焊接的部分可称为正面导电线32A,导电线32与另一个相邻电池片的背面的背电极焊接的部分可称为背面导电线32B。
根据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其他构成部件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通过在导电线32与一个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的焊接位置以及导电线32与另一相邻电池片31的背电极314的焊接位置设置焊接层,并且焊接层为本申请所述的合金,这样能够改善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以及背电极314之间的焊接性能,使得该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具有相对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正面胶膜层20与电池片31的正面之间设置的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32为正面导电线32A,则设在背面胶膜层40与另一相邻电池片31之间的导电线32则为背面导电线32B。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上表面的副栅线312为正面副栅线312A,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的可以是背电极314,也可以是与正面副栅线312A结构类似的背面副栅线312B。在本申请中,除特殊说明外,副栅线是指电池片正面的副栅线312A。
导电线32通过包覆的焊接层322与副栅线和/或背电极焊接,由此,便于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电连接,避免连接过程中金属丝漂移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当然,导电线32与电池片31的电连接可以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层压之前进行,优选地,在层压之前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副栅线312上设有焊接层,导电线32通过焊接层与副栅线312焊接。
也就是说,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可以通过在导电线32上设置焊接层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副栅线312上设置焊接层来实现。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线上包覆有焊接层,焊接层的厚度与导电线的直径之比为0.02-0.5:1。
也就是说,在电池片阵列30中,焊接层的厚度与导电线32(包括正面导电线32A和背面导电线32B)的直径之比可以为0.02-0.5:1。
其中,焊接层可以完全包覆导电线,也可以部分包覆导电线。当焊接层部分包覆导电线时,焊接层优选形成于与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焊接的位置处。当焊接层完全包覆导电线时,焊接层可以以环状的形式包覆于导电线的外周。焊接层的厚度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优选情况下,焊接层的厚度为1-100微米,更优选为1-30微米,导电线的横截面积优选为0.01-0.5平方毫米。
形成本申请的焊接层的合金的熔点可以为100-220℃。因本申请的所采用的作为焊接层的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其熔点低,增加了导电线与电池片31的正面的副栅线以及与电池片31的背面的副栅线的焊接可靠性,工艺简单,焊接成本低,制备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导电线与电池片之间的连接性能好且连接性能稳定,导电线与电池片之间不易脱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低,因此形成该焊接层的合金也可称为低熔点合金。具体地,所述的低熔点合金可以为Sn-Bi合金、Sn-Bi-Pb合金、Sn-Bi-Ag合金、Sn-Bi-Cu合金和Sn-Bi-Zn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即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以合金总重量为基准,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进一步优选的,以所述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Sn的含量为30-75重量%,Cu的含量为0-20重量%,In的含量为0-40重量%,Ag的含量为0-3重量%,Sb的含量为0-20重量%,Pb的含量为0-10重量%,以及Zn的含量为0-20重量%;更优选地,所述合金选自50%Sn-48%Bi-1.5%Ag-0.5%Cu、58%Bi-42%Sn和65%Sn-20%Bi-10%Pb-5%Zn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地,低熔点合金为Bi-Sn-Pb合金,例如Sn含量为40重量%、Bi含量为55重量%和Pb含量为5重量%的合金(也即Sn40%-Bi55%-Pb5%)。焊接层的厚度可以为0.001-0.06mm。导电线32的横截面积可以为0.01-0.5mm2
优选地,在本申请中,副栅线312的宽度为40-80微米,厚度为5-20微米,副栅线312为50-120条,且相邻两条副栅线312的间距为0.5-3mm。由此,该结构的副栅线312与导电线32之间焊接性能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电池片31和导电线32构成太阳能电池单元,即本申请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上述的电池片31和导电线32,电池片31包括电池片基体311和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上的副栅线312,导电线32由金属丝构成,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焊接,在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焊接层为合金,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电池片31和导电线32的连接关系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详细描述,因此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池片31为多个以构成电池片阵列30,相邻电池片31之间通过导电线32相连,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
下面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由多个电池片31构成,相邻的两个电池片31之间通过导电线32相连,构成导电线32的金属丝S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往复延伸。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线32由金属丝S构成,金属丝S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往复延伸。
这里,电池片31与由延伸在该电池片31表面上的金属丝S构成的导电线32构成电池单元,换言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由多个电池单元构成,多个电池单元的导电线32由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的表面上的金属丝S构成。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往复延伸”也可以称为“绕制”,可以是指金属丝S在张紧状态下在相邻的2个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沿着往复的行程延伸。
在本申请中,“金属丝S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往复延伸”应作广义理解,例如,金属丝S可以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金属丝S也可以从第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延伸通过预定数量的中间电池片31表面至最后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然后从最后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返回且延伸通过所述预定数量的中间电池片31的表面至第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如此重复。
此外,当电池片31通过金属丝S并联时,金属丝S可以往复延伸在电池片的正面上,在此情况下,金属丝S构成电池片的正面导电线32A,可选地,金属丝S往复延伸在电池片31的正面上且不同的金属丝S往复延伸在电池片31的背面上,在此情况下,延伸在电池片31正面上的金属丝S构成正面导电线32A,延伸在电池片31的背面的金属丝S构成背面导电线32B。
当电池片31通过金属丝S彼此串联时,金属丝S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31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与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在此情况下,金属丝S在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上延伸的部分构成正面导电线32A,金属丝S在相邻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上延伸的部分构成背面导电线32B。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导电线32可以理解为正面导电线32A、背面导电线32B,或正面导电线32A和背面导电线32B。
这里,术语“往复延伸”可以理解为金属丝S延伸“一个往复”形成两根导电线32,两根导电线32是通过一根金属丝S绕制形成的,例如,相邻两根导电线形成U形结构或V形结构,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片阵列30,多个电池片31的导电线32由往复延伸的金属丝S构成,而且相邻电池片31之间通过导电线32相连,因此,电池片的导电线32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银浆,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无需使用焊带连接电池片,金属丝S与电池片的副栅线312和背电极的连接方便,电池片的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由于导电线32由往复延伸的金属丝S构成,导电线32的宽度(即金属丝在电池片上的投影的宽度)可以减小,减小了导电线32的遮光面积,而且,导电线32的数量可以方便地调整,与银浆形成的主栅线相比,导电线32的电阻减小,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由于金属丝S往复延伸形成导电线,在使用电池片阵列30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100时,金属丝S不易移位,即金属丝不容易发生“漂移”,不会影响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
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的两个电池片31,换言之,示出了通过由金属丝S构成的导电线32彼此相连的两个电池片31。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片31包括电池片基体311、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上的副栅线312(即正面副栅线312A),设在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上的背电场313和设在背电场313上的背电极314。在本申请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说明,背电极314可以为传统电池片的背电极,例如由银浆印刷形成,也可以是类似于电池片基体正面上的副栅线的背面副栅线312B,也可以为离散的多个焊接部,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副栅线是指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上的副栅线312。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金属丝在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和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往复延伸。
如图1-3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片31A,31B(为了描述方便,这里称为第一电池片31A,第二电池片31B),金属丝S往复延伸在第一电池片31A的正面(受光面,图2中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池片31B的背面之间,由此,金属丝S构成了第一电池片31A的正面导电线32A以及第二电池片31B的背面导电线32B,金属丝S通过焊接与第一电池片31A的副栅线形成电连接以及与第二电池片31B的背电极形成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池片基体311的背面设有背电极314,金属丝与背电极314焊接相连。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设有副栅线312,该副栅线312也可称为电池片的正面副栅线312A,该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设有背电极314,导电线32位于电池片基体311的正面时,导电线32与正面副栅线312A焊接相连,当导电线32位于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时,则与该电池片基体311的背面的背电极314焊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S为一根,金属丝S在第一电池片31A与第二电池片31B之间往复延伸10-60次,优选地,如图1所示,金属丝往复延伸12次以便形成24根导电线,且金属丝为单根,换言之,单根金属丝往复延伸12次形成24根导电线,相邻导电线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5毫米-15毫米。根据此实施例,与传统电池片的导电线相比,数量增加,从而减小了电流从副栅线到导电线的距离,减少了电阻,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导电线形成U形结构,由此便于金属丝的绕制。可选地,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相邻导电线也可以形成V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金属丝与电池片接触之前,金属丝在张紧状态下延伸,即将金属丝拉直,在与电池片的副栅线和背电极连接之后,可以释放金属丝的张紧力,由此进一步避免在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导电线漂移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片阵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第一电池片31A的正面与第二电池片31B的正面之间,由此,金属丝形成第一电池片31A的正面导电线和第二电池片31B的正面导电线,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池片31A和第二电池片31B彼此并联,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优选地,第一电池片31A的背电极和第二电池片31B的背电极也可以通过另一金属丝往复延伸形成的背面导电线相连,可选地,第一电池片31A的背电极和第二电池片31B的背电极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方式相连。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包括n×m个电池片31,换言之,多个电池片31排布成n×m的矩阵形式,其中n为列数,m为排数。更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36个电池片31排列成6列和6排,即n=m=6。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排数和列数可以不相等。为了描述方便,在图6中,沿从左向右的方向,同一排电池片31中的电池片31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电池片31,沿从上向下的方向,电池片31的排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排电池片31。
同一排电池片31中,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在相邻的两排电池片31中,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第a排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与第a+1排中的一个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且m-1≥a≥1。
如图6所示,在具体的示例中,在同一排电池片31中,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由此,同一排内的电池片31彼此串联。在相邻的两排电池片31中,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位于第a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31的正面与位于第a+1排的端部的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之间,由此相邻两排电池片31彼此串联。
更优选地,在相邻两排电池片31中,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位于第a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31的表面与位于第a+1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第a排的一个端部与第a+1排的一个端部位于矩阵的同一侧,例如在图6中,位于矩阵的右侧。
更具体而言,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排中,一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一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二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第二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二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三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第三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三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四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第四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四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五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第五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五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六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由此,第一排中的相邻电池片31通过相应的金属丝彼此串联。
第六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一排中的第六电池片31的正面与相邻的第二排中的第六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由此,第一排和第二排彼此串联,第七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二排中的第六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二排中第五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第八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二排中的第五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二排中第四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直到第十一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二排中的第二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二排中第一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然后,第十二根金属丝往复延伸第二排中的第一电池片31的正面与第三排中第一电池片31之间的背面之间,由此第二排与第三排彼此串联。然后,依次将第三排与第四排串联,第四排与第五排串联,第五排与第六排串联,由此完成电池片阵列30的制备,在此实施例中,在第一排的第一电池片31的左侧和第六排的第一电池片31的左侧设置汇流条,一个汇流条连接从第一排的第一电池片31的左侧延伸出的导电线,另一汇流条连接从第六排的第一电池片31的左侧延伸出的导电线。
如图所示及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片之间的连接采用导电线串联,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及第六排之间均采用导电线实现串联,如图所示,可选地,也可以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第四排和第五排之间并联用于防止光斑效应的二极管,二极管的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例如汇流条。
然而,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可以串联,第三排和第四排串联,第五排和第六排串联,同时第二排和第三排并联,第四排和第五排并联,在此情况下,可以在相应排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分别设置汇流条。
可选地,同一排中的电池片31可以并联,例如,一根金属丝从第一排中的第一电池片31的正面往复延伸通过第二至第六电池片31的正面。
优选地,往复延伸在同一排的相邻电池片31之间的金属丝为一根,且往复延伸在相邻排的电池片31之间的金属丝为一根。由此,通过一根金属丝的多次往复延伸即可实现相邻两个电池片31之间的连接,制备更简单,成本更低。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电线32由彼此平行且彼此独立的多个金属丝S彼此间隔排列而成。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构成导电线32的金属丝S可以是一根,一根金属丝S经过多个往复延伸形成导电线32,金属丝S也可以是多根,多个金属丝S彼此间隔开且平行排列形成导电线32。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丝与电池片31之间的结合力在0.1-0.8牛顿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导电线32与电池片31之间的结合力在0.1-0.8牛顿之间。优选地,金属丝与电池片31之间的结合力在0.2-0.6牛顿的范围内,电池片与金属丝间焊接牢固,电池片在操作和转移过程中不易出现脱焊,不易出现接触不良,性能下降,同时成本也较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常规的电池片的大小为156mm×156mm;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电阻为380-440毫欧/60片,同时本申请并非局限于60片,可以是30片、72片等,当为72片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电阻为456-528毫欧,电池的电性能优异。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常规的电池片的大小为156mm×156mm;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为37.5-38.5V/60片,同样本申请并非局限于60片,可以是30片、72片等。短路电流为8.9-9.4A,短路电流与电池片的个数无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填充因子为0.79-0.82,其不受电池片的大小和个数的影响,其影响电池的电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常规的电池片的大小为156mm×156mm;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电压为31.5-32V/60片,同样本申请并非局限于60片,可以是30片、72片等。工作电流为8.4-8.6A,工作电流与电池片的个数无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常规的电池片的大小为156mm×156mm;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6.5-17.4%。功率为265-280W/60片。
下面参考图7-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丝S构成的导电线32与电池片31的副栅线312通过设在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位置的焊接层进行焊接,焊接层为合金,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将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31、背面胶膜层40和背板50依次叠置,且使电池片31的正面面对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31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40,然后进行层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上述的电池片阵列30,然后依次叠置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阵列30、背面胶膜层40和背板50,最后进行层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制备还包括其他步骤,例如用密封胶密封上盖板10和背板50之间的空间,以及利用U形框60将上述元件紧固在一起,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30的制备包括将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电池片31的表面之间且与所述电池片31的表面电连接而形成多根导电线,由此相邻的电池片31通过所述多根导电线连接而形成电池片阵列30。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张紧状态下,将金属丝往复延伸12次。接着,如图8所示,准备第一电池片31和第二电池本体。接下来,如图9所示,将第一电池片31A的正面与金属丝相连且将第二电池片31B的背面与金属丝相连,由此形成电池片阵列30,图9中示出了两个电池片31,如上所述,当电池片阵列30具有多个电池片31时,利用往复延伸的金属丝将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面相连,即将一个电池片31的副栅线和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电极用金属丝相连。金属丝通过分别位于此根丝两个端部的两个夹子张紧下往复延伸。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电池片彼此串联,如上所述,根据需要,相邻电池片可以通过金属丝彼此并联。
将制备得到的电池片阵列30与上盖板10、正面胶膜层20、背面胶膜层40和背板50依次叠置,且使电池片31的正面面对正面胶膜层20、电池片31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40,然后进行层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00。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丝S与电池片31焊接相连,金属丝S与电池片31的连接可以在层压过程中进行,当然,也可以先连接,后层压。优选地,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在叠置之前或之后进行,导电线32与副栅线312的焊接在层压的同时或层压之后进行。
示例1
示例1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及其制备方法的示例。
(1)制备金属丝S
在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0%-Bi55%-Pb5%合金层(熔点为125℃),其中,铜丝的横截面积为0.04mm2,合金层的厚度为16微米,从而制得金属丝S。
(2)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100
提供尺寸为1630×980×0.5mm的POE胶膜层(融化温度为65℃),并相应地提供尺寸为1633×985×3mm的玻璃板和60片尺寸为156×156×0.21mm的多晶硅电池片31。电池片31具有91条副栅线(材质为银,宽度为60微米,厚度为9微米),每条副栅线基本上在纵向上贯穿电池片31,且相邻副栅线之间的距离为1.7mm,电池片31的背面具有5条背电极(材质为锡,宽度为1.5毫米,厚度为10微米),每条背电极基本上在纵向上贯穿电池片31,且相邻两条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31mm。
将60片电池片31以矩阵的形式排布(6排10列),在同一排中相邻两个电池片31之间,使金属丝在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和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在拉紧的状态往复延伸,金属丝通过分别位于此根丝两个端部的两个夹子张紧下往复延伸,,从而形成15条平行的导电线,并将一个电池片31的副栅线与导电线焊接,焊接温度为160℃,将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电极与导电线焊接,且相互平行的相邻导电线之间的距离为9.9mm,从而将10片电池片串联成一排,将6排此种电池串通过汇流条串联成电池阵列。
将上玻璃板10、下玻璃或金属板50面向电池片31的一面各自涂上硅胶,在硅胶的四周贴上丁基橡胶密封胶条。然后,将上玻璃板、上POE胶膜层、以矩阵形式排布且与金属丝焊接的多个电池片、下POE胶膜层和下玻璃板从上到下依次叠放,其中,使电池片31的受光面面对正面胶膜层20,使电池片31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40,接着放入层压机中进行层压,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1。
对比示例1
与示例1的区别在于,合金层为Sn63%-Pb37%,熔点183℃,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D1。
示例2
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0%-Bi55%-Pb5%合金层,将电池片本体31以矩阵的形式排布,并在相邻的两个电池片本体31之间,通过拉丝将15根彼此平行的金属丝每一根单独与一个电池片本体31的正面的副栅线焊接,并与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的背电极焊接,且相互平行的相邻主栅线之间的距离为9.9mm。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2。
对比示例2
与示例2的区别在于,铜丝的表面附着一层Sn63%-Pb37%,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D2。
示例3
示例3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的示例。
(1)制备金属丝S
在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0%-Bi55%-Pb5%合金层(熔点约为125℃),其中,铜丝的横截面积为0.03mm2,合金层的厚度为10微米,从而制得金属丝S。
(2)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
提供尺寸为1630×980×0.5mm的EVA胶膜层(融化温度为60℃),提供尺寸为1633×985×3mm的玻璃板和60片尺寸为156×156×0.21mm的多晶硅电池片31。电池片31的受光面上设有91条副栅线(材质为银,宽度为60微米,厚度为9微米),每条副栅线基本上在纵向上贯穿电池片31,且相邻两条副栅线之间的距离为1.7mm,电池片31的背面上设有5条背电极(材质为锡,宽度为1.5毫米,厚度为10微米),并且每条背电极基本上在纵向上贯穿电池片31,且相邻两条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31mm。
将60片电池片31以矩阵的形式排布(6排10列),在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电池片31之间,使金属丝在一个电池片31的正面和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在拉紧的状态往复延伸,金属丝通过分别位于此根丝两个端部的两个夹子张紧下往复延伸,从而形成20条平行的导电线,并将一个电池片31的副栅线与导电线焊接,焊接温度为160℃,将另一个电池片31的背电极与导电线焊接,且相互平行的相邻导电线之间的距离为7mm,从而将10片电池片串联成一排,将6排此种电池串通过汇流条串联成电池阵列。
将上玻璃板10、下玻璃或金属板50面向电池片31的一面各自涂上硅胶,在硅胶的四周贴上丁基橡胶密封胶条。然后,将上玻璃板、上POE胶膜层、以矩阵形式排布且与金属丝焊接的多个电池片、下POE胶膜层和下玻璃板从上到下依次叠放,其中,使电池片31的受光面面对正面胶膜层,使电池片31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接着放入层压机中进行层压,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3。
示例4
根据示例1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示例1的区别在于:在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2%-Bi58%合金层(熔点约为138℃)。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4。
示例5
根据示例1的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示例1的区别在于:在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5%-Bi45%-Zn10%合金层(熔点约为150℃)。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5。
示例6
根据示例1的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示例1的区别在于:在铜丝的表面上附着一层Sn42%-Bi57%-Ag1%合金层(熔点约为140℃)。从而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6。
示例7
根据示例1的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与示例1的区别在于:电池片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相邻的两排电池片之间,导电线从第a(a≥1)排中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的受光面延伸出并与第a+1排中相邻端部的电池片31的背面形成电连接,用于实现相邻两排电池片之间的连接,且用于连接相邻两排电池片31的导电线与用于连接这两排中相邻电池片31的导电线相互垂直布置。如此制得太阳能电池组件A7。
测试例1
(1)通过肉眼观测方法观测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金属丝是否发生漂移;
(2)根据IEC904-1公开的方法采用单次闪光模拟器对上述示例和对比示例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标准测试条件(STC):光强为1000W/m2;光谱为AM1.5;温度为25℃,记录各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
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填充因子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功率点功率与理论上零内阻时的最大功率(即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比值,表征实际功率向理论最大功率的靠近程度,该值越大,说明光电转换效率越高,一般串联电阻小,填充因子就大;光电转换效率是指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光强1000W/m2),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串联电阻相当于太阳能组件的内阻,其值越大,组件性能越差;填充因子,表示组件的实际最大功率与理论最大功率的比值,数值越大,组件性能越好;开路电压是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开路时的电压;短路电流时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短路时的电流;工作电压是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以最大功率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工作电流是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以最大功率工作时的输出电流;功率是指组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不会发生金属丝漂移的问题,并且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5)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上盖板、正面胶膜层、电池片、背面胶膜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具有副栅线,所述正面胶膜层与所述电池片的正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Bi的含量为15-60重量%,其中,所述金属丝在与所述电池片接触之前在张紧状态下往复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金中,以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Sn的含量为30-75重量%,Cu的含量为0-20重量%,In的含量为0-40重量%,Ag的含量为0-3重量%,Sb的含量为0-20重量%,Pb的含量为0-10重量%,以及Zn的含量为0-2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选自50%Sn-48%Bi-1.5%Ag-0.5%Cu、58%Bi-42%Sn和65%Sn-20%Bi-10%Pb-5%Zn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层包覆在所述金属丝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层的厚度为1-100微米,所述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0.01-0.5平方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多个以构成电池片阵列,相邻电池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电线相连,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相邻电池片中的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与另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在所述一个电池片的正面和所述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往复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胶膜层与所述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设有由金属丝构成的所述导电线,所述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具有背电极,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另一个电池片的背电极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背电极的焊接位置设有所述焊接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由一根金属丝往复绕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10-60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导电线之间的间距为2.5-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导电线形成U形结构或V形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排布成n×m的矩阵形式,其中n为列数,m为排数,
同一排电池片中,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之间,在相邻的两排电池片中,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第a排中的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与第a+1排中的一个电池片的表面之间,且m-1≥a≥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排电池片中,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位于第a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的表面与位于第a+1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的表面之间,所述第a排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a+1排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矩阵的同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排电池片中,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一个电池片的正面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
在相邻的两排电池片中,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位于第a排的一个端部的电池片的正面与位于第a+1排的端部的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以串联相邻两排电池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往复延伸在同一排的相邻电池片之间的金属丝为一根,且往复延伸在相邻排的电池片之间的金属丝为一根。
17.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的宽度为40-80微米,厚度为5-20微米,所述副栅线为50-120条,且相邻两条副栅线的间距为0.5-3m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由彼此平行且彼此独立的多个金属丝彼此间隔排列而成。
19.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金属丝构成的导电线与电池片的副栅线通过设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的焊接层焊接,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所述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
将上盖板、正面胶膜层、所述电池片、背面胶膜层和背板依次叠置,且使所述电池片的正面面对所述正面胶膜层、所述电池片的背面面对背面胶膜层,然后进行层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金属丝在与所述电池片接触之前在张紧状态下往复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金中,以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Sn的含量为30-75重量%,Cu的含量为0-20重量%,In的含量为0-40重量%,Ag的含量为0-3重量%,Sb的含量为0-20重量%,Pb的含量为0-10重量%,以及Zn的含量为0-20重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选自50%Sn-48%Bi-1.5%Ag-0.5%Cu、58%Bi-42%Sn和65%Sn-20%Bi-10%Pb-5%Zn中的至少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在叠置之前或之后进行。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在层压的同时或层压之后进行。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层包覆在所述金属丝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层的厚度为1-100微米,所述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0.01-0.5平方毫米。
26.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多个,相邻电池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电线相连而形成电池片阵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在所述电池片的表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在相邻电池片中的一个电池片的正面和另一个电池片的背面之间往复延伸。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由一根金属丝往复绕制而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往复延伸10-60次。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导电线形成U形结构或V形结构。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由彼此平行且彼此独立的多个金属丝彼此间隔排列而成。
33.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和导电线,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和设在所述电池片基体的正面上的副栅线,所述导电线由金属丝构成,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焊接,在所述导电线与所述副栅线的焊接位置设有焊接层,所述焊接层为合金,所述合金含有Sn、Bi以及任选的选自Cu、In、Ag、Sb、Pb和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且以所述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其中,所述金属丝在与所述电池片接触之前在张紧状态下往复延伸。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金中,以该合金的总重量为基准,Bi的含量为15-60重量%,Sn的含量为30-75重量%,Cu的含量为0-20重量%,In的含量为0-40重量%,Ag的含量为0-3重量%,Sb的含量为0-20重量%,Pb的含量为0-10重量%,以及Zn的含量为0-20重量%。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选自50%Sn-48%Bi-1.5%Ag-0.5%Cu、58%Bi-42%Sn和65%Sn-20%Bi-10%Pb-5%Zn中的至少一种。
CN201510219540.3A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206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38,587 US10193003B2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409 US10529868B2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578 US10069019B2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516 US20160126389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664 US20160126390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637 US20160126373A1 (en) 2014-10-31 2015-06-12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US14/738,368 US20160126388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244 US20160126361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677 US10381493B2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322 US20160126372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738,390 US20160126363A1 (en) 2014-10-31 2015-06-12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CT/CN2015/084050 WO2016065932A1 (en) 2014-10-31 2015-07-15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4/928,863 US20160126391A1 (en) 2014-10-31 2015-10-30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8580 2014-10-31
CN201410608469 2014-10-31
CN201410606601 2014-10-31
CN2014106085802 2014-10-31
CN2014106084693 2014-10-31
CN201410608577 2014-10-31
CN201410606675 2014-10-31
CN2014106067005 2014-10-31
CN201410606700 2014-10-31
CN201410608579 2014-10-31
CN2014106066017 2014-10-31
CN2014106066750 2014-10-31
CN201410608579X 2014-10-31
CN201410606607 2014-10-31
CN2014106085766 2014-10-31
CN2014106085770 2014-10-31
CN201410608576 2014-10-31
CN2014106066074 2014-10-31
CN2015100856666 2015-02-17
CN201510085666 2015-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6818A CN106206818A (zh) 2016-12-07
CN106206818B true CN106206818B (zh) 2019-01-29

Family

ID=5745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2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9366.2A Active CN106206767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16.9A Pending CN10620680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540.3A Active CN106206818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551.8A Active CN106206761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489.4A Active CN106206812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17.3A Active CN106206810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565.3A Pending CN10620676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353.5A Pending CN106206766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74.0A Pending CN106206763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25.8A Active CN106206811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182.6A Active CN106206765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436.4A Pending CN106206834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201510219417.1A Active CN106206817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62.8A Pending CN106206814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线、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378.5A Active CN106206768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09.9A Active CN106206808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635.3A Active CN106206764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697.4A Active CN106206816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35.0A Pending CN106206813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线、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87.9A Active CN106206762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21302.6A Pending CN10620681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63.2A Active CN106206815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573.4A Pending CN106206807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9366.2A Active CN106206767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16.9A Pending CN10620680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0)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7551.8A Active CN106206761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489.4A Active CN106206812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17.3A Active CN106206810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565.3A Pending CN10620676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353.5A Pending CN106206766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74.0A Pending CN106206763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25.8A Active CN106206811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182.6A Active CN106206765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436.4A Pending CN106206834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201510219417.1A Active CN106206817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62.8A Pending CN106206814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线、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9378.5A Active CN106206768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09.9A Active CN106206808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635.3A Active CN106206764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697.4A Active CN106206816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35.0A Pending CN106206813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单元、导电线、阵列、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687.9A Active CN106206762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21302.6A Pending CN106206819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8563.2A Active CN106206815B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17573.4A Pending CN106206807A (zh) 2014-10-31 2015-04-30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3) CN106206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533B (zh) * 2017-01-17 2019-09-13 陈青 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动汽车
CN106653913A (zh) * 2017-01-24 2017-05-10 泰州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型双面电池的互联技术
CN106784103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泰州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型双面电池互联工艺
CN106847968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双面晶体硅异质结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片的封装方法
CN107086282B (zh) * 2017-06-09 2024-05-07 广东保达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
WO2018235202A1 (ja) * 2017-06-21 2018-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7681008B (zh) * 2017-09-20 2024-01-30 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用汇流带
CN109802000A (zh) * 2017-11-15 2019-05-24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光伏焊带、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10970A (zh) * 2017-11-17 2018-05-08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37353B (zh) * 2018-01-05 2020-03-17 苏州德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端焊机
CN108922934B (zh) * 2018-08-03 2024-02-09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108987510A (zh) * 2018-08-10 2018-12-11 广东爱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状单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110178584A (zh) * 2019-06-12 2019-08-30 江苏舜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太阳能电池的智能花盆
CN110277460A (zh) * 2019-07-16 2019-09-24 无锡鼎森茂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10518090A (zh) * 2019-07-25 2019-11-29 苏州迈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0828599A (zh) * 2019-11-15 2020-02-21 常州时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用可焊接导电带及其应用
CN111200036A (zh) * 2020-01-13 2020-05-26 任建丽 一种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中光伏电池的排布方式
CN111403554A (zh) * 2020-03-26 2020-07-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太阳电池
CN111640822B (zh) * 2020-06-10 2022-01-04 蒙城县比太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铜丝做主栅的晶硅电池及其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1739969B (zh) * 2020-07-22 2021-02-09 苏州迈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模组及其串联方法
CN114078983B (zh) * 2020-08-10 2024-04-02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N112226169B (zh) * 2020-09-25 2022-11-18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带载体膜、其制备方法及焊带复合体、电池片复合体
CN112531061A (zh) * 2020-12-14 2021-03-19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97325A (zh) * 2021-03-26 2021-07-09 福斯特(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3097327A (zh) * 2021-03-26 2021-07-09 福斯特(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栅线胶膜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3257935B (zh) * 2021-05-12 2022-07-08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71362A (zh) * 2021-05-18 2021-10-01 宣城先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钙钛矿电池的互联工艺方法
CN115241294B (zh) * 2022-07-21 2024-05-17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叠瓦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2532A (zh) * 2022-08-11 2022-10-11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串的连接方法及光伏组件
CN115483314A (zh) * 2022-09-27 2022-12-16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方法
CN115881854B (zh) * 2023-03-03 2023-09-29 苏州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背接触电池串的制备装置及制串方法
CN117238985A (zh) * 2023-11-16 2023-12-15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6686A (zh) * 2013-08-08 2013-11-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含钴Sn-Bi系高强度无铅低温焊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0112A (en) * 1980-08-25 1983-04-19 Spire Corporation Front surface metallization and encapsulation of solar cells
DE3147255C2 (de) * 1981-11-28 1986-08-28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ißen von Bauteilen unter Verwendung von Ultraschall, insbesondere von Solarzellenkontakten und Solarzellenverbindern
CN85107080A (zh) * 1985-09-23 1987-04-01 标准石油公司 光电池板
US6870087B1 (en) * 2001-09-14 2005-03-22 Patrick Gallagher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DE10239845C1 (de) * 2002-08-29 2003-12-24 Day4 Energy Inc Elektrode für fotovoltaische Zellen, fotovoltaische Zelle und fotovoltaischer Modul
JP2005072567A (ja) * 2003-08-01 2005-03-1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77187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233323B (en) * 2004-04-22 2005-05-21 Phoenix Prec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with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025135B2 (ja) * 2006-01-24 2012-09-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
JP5384004B2 (ja) * 2007-03-19 2014-01-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0448035C (zh) * 2007-07-12 2008-12-31 李毅 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极的超声波焊接设备
US20100000602A1 (en) * 2007-12-11 2010-01-07 Evergreen Solar, Inc. Photovoltaic Cell with Efficient Finger and Tab Layout
US20100275976A1 (en) * 2007-12-18 2010-11-04 Day4 Energy Inc.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edge access to pv strings,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8912429B2 (en) * 2008-03-20 2014-12-16 Hanergy Holding Group Ltd. Interconnect assembly
US20100043863A1 (en) * 2008-03-20 2010-02-25 Miasole Interconnect assembly
DE112010000803T8 (de) * 2009-01-23 2012-11-22 Ulvac, Inc.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arzelle sowie Solarzelle
CN101483199A (zh) * 2009-02-23 2009-07-15 珈伟太阳能(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电极结构
CN201546388U (zh) * 2009-11-20 2010-08-11 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建筑玻璃
CN201773858U (zh) * 2010-08-06 2011-03-23 李卫卫 用于正面电极制作的贴膜块和正面电极及太阳能电池
JP2012064729A (ja) * 2010-09-15 2012-03-29 Fuji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ラミネート方法
US8956888B2 (en) * 2010-11-03 2015-02-17 Apollo Precision Fujian Limited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photovoltaic device
CN102085597A (zh) * 2010-11-23 2011-06-08 常州尖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焊接晶体硅太阳能组件互连条和汇流条的装置及焊接方法
DE102011013928A1 (de) * 2011-03-14 2012-09-20 Schott Solar Ag Verfahren zum Löten von Solarzellen
JP5838321B2 (ja) * 2011-05-27 2016-01-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891209A (zh) * 2011-07-22 2013-01-23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TW201308616A (zh) * 2011-08-03 2013-02-16 Motech Ind Inc 於基板上形成導電性圖案之方法
CN102983208B (zh) * 2011-09-07 2017-07-28 索埃尔科技公司 用于iii‑v化合物半导体电池的栅格设计
TWI463675B (zh) * 2011-12-14 2014-12-01 Ind Tech Res Inst 封裝結構及具有此封裝結構的太陽能電池
WO2013106896A1 (en) * 2012-01-17 2013-07-25 Day4 Energy Inc.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cell assemblies bearing adhesive for securing the assemblies in the module
CN102569438B (zh) * 2012-01-31 2014-03-05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节约银浆的太阳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03489930B (zh) * 2012-06-12 2018-02-06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聚光型光电电池
CN103531653B (zh) * 2012-07-06 2016-02-10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37719A (zh) * 2012-12-20 2013-06-05 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片
WO2014171708A1 (ko) * 2013-04-15 2014-10-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트렌치 구조물을 이용한 패턴 형성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형성된 패턴, 이를 이용한 태양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형성된 태양전지
CN103400869A (zh) * 2013-06-27 2013-11-20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和太阳能电池
CN203351616U (zh) * 2013-07-08 2013-12-18 宋祥 聚光型太阳能电池板
CN203403594U (zh) * 2013-07-10 2014-01-22 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建筑玻璃
CN103367549B (zh) * 2013-07-22 2016-08-10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图案彩色太阳能电池组件制备方法
CN103794663B (zh) * 2014-01-29 2016-09-28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结构
CN103824894B (zh) * 2014-03-10 2017-06-23 余小翠 具有反光器的太阳能电池
CN104037265B (zh) * 2014-06-18 2016-06-15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t太阳电池及其电极制备及串联的方法
CN204905263U (zh) * 2015-04-30 2015-1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966514U (zh) * 2015-04-30 2016-0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
CN204905273U (zh) * 2015-04-30 2015-1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
CN204946915U (zh) * 2015-04-30 2016-0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6686A (zh) * 2013-08-08 2013-11-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含钴Sn-Bi系高强度无铅低温焊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6766A (zh) 2016-12-07
CN106206812A (zh) 2016-12-07
CN106206815B (zh) 2019-01-29
CN106206768A (zh) 2016-12-07
CN106206814A (zh) 2016-12-07
CN106206815A (zh) 2016-12-07
CN106206810A (zh) 2016-12-07
CN106206817B (zh) 2018-08-14
CN106206811A (zh) 2016-12-07
CN106206817A (zh) 2016-12-07
CN106206834A (zh) 2016-12-07
CN106206768B (zh) 2018-11-06
CN106206767A (zh) 2016-12-07
CN106206765A (zh) 2016-12-07
CN106206761A (zh) 2016-12-07
CN106206762B (zh) 2018-12-21
CN106206761B (zh) 2018-06-26
CN106206812B (zh) 2018-02-09
CN106206811B (zh) 2018-11-09
CN106206816A (zh) 2016-12-07
CN106206808A (zh) 2016-12-07
CN106206762A (zh) 2016-12-07
CN106206763A (zh) 2016-12-07
CN106206807A (zh) 2016-12-07
CN106206819A (zh) 2016-12-07
CN106206765B (zh) 2018-02-09
CN106206818A (zh) 2016-12-07
CN106206764B (zh) 2019-01-29
CN106206810B (zh) 2019-01-29
CN106206769A (zh) 2016-12-07
CN106206816B (zh) 2019-04-19
CN106206808B (zh) 2018-06-26
CN106206813A (zh) 2016-12-07
CN106206764A (zh) 2016-12-07
CN106206767B (zh) 2019-01-11
CN106206809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6818B (zh)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4834636U (zh)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
JP2017533597A (ja) 太陽電池アレイ、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04905273U (zh)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
CN204905263U (zh)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4966514U (zh)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
CN205004345U (zh) 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阵列、电池组件
CN204857753U (zh)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
WO2016065953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933A1 (en) Solar cell,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932A1 (en) Solar cell unit,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934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93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WO2016065941A1 (en) Solar cell unit, conductive wire, array,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942A1 (en) Solar cell array,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