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7935B -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7935B
CN113257935B CN202110516134.9A CN202110516134A CN113257935B CN 113257935 B CN113257935 B CN 113257935B CN 202110516134 A CN202110516134 A CN 202110516134A CN 113257935 B CN113257935 B CN 113257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trip
conductive
odd
area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61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7935A (zh
Inventor
赵天鹏
王伟亮
陈章洋
曹育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61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7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9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378 priority patent/WO20222373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7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串接组件包括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通过热压,将依次平铺的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压合在一起。本发明在摆放电池层的时候可以精确定位,从而避免电池片与各导电条错位而影响电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对电池的转运次数、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受力程度都有显著的降低;本发明能缩短组件加工的工序;本发明可以在组件生产过程中,提高组件的电池排布精度,并且降低第一铺层、第二铺层在制作过程中的定位难度;本发明能降低电池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组件制造的工时、能耗,节约焊接工序的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光伏组件制造环节,主要由5层结构(玻璃-上EVA-电池层-下EVA-背板)以及外部结构件组成,其中电池层主要由光伏太阳能晶硅电池以及用于连接各电池正/负极的金属焊带构成;电池层的主要工艺方式为:将数片电池排为一列,每片电池通过两组焊带,其中一组焊带与电池正极和前一片电池的负极进行焊接,另一组焊带与电池负极和后一片的电池的正极焊接,完成整串电池的串联;再将多串电池通过横向的金属焊带进行串联,并通过金属穿透下EVA以及背板层,引出电极。现有工艺将多片电池,通过金属线焊接的方式连为一个整体,并与其他四层结构叠加,通过高温层压的方式使EVA进行交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由于链接两片电池之间的金属线需要从电池的正面穿插至下一片电池的背面,金属线弯折部位会对电池的边缘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所以电池之间需保持约较大的间隙以确保金属焊带对于电池片边缘的压迫不会导致电池损坏;而且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硅片以及电池的厚度会进一步变薄,电池边缘承受外力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弱,故按照目前的工艺方式,需不断的将电池间距扩大,这样会导致组件封装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传统的电池片与片进行逐次焊接的过程,消耗的时间、能量十分巨大,且电池在多次流转、触碰金属、机器以及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也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铺层的制备步骤和第二铺层的制备步骤;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的具体制备步骤详见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包括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采用上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C1)平铺第一铺层,第一铺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C2)平铺光伏电池层,光伏电池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C3)平铺第二铺层,第二铺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C4)通过热压,将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压合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采用上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D1)平铺第二铺层,第二铺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D2)平铺光伏电池层,光伏电池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D3)平铺第一铺层,第一铺层具体如何设置详见实施例;
D4)通过热压,将第二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一铺层压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①本发明在摆放电池层的时候可以精确定位,从而避免电池片与各导电条错位而影响电性能的问题;
②本发明通过对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热压完成正负极链接,相比于传统的电池与焊带的逐段焊接方式,本发明对电池的转运次数、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受力程度都有显著的降低;
③本发明通过使用第一铺层、第二铺层,代替原组件生产过程中的电池焊接环节,可缩短组件加工的工序;
④本发明可以在组件生产过程中,提高组件的电池排布精度,并且降低第一铺层、第二铺层在制作过程中的定位难度;
⑤本发明能降低电池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组件制造的工时、能耗,节约焊接工序的投入成本。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步骤A2)、步骤A4)、步骤A61)、步骤B2)、步骤B4)、步骤B61)的过程中,可分别将各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第三导电条、第四导电条、第五导电条、第六导电条、第七导电条和第八导电条拉直,进而分别使各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第三导电条、第四导电条、第五导电条、第六导电条、第七导电条和第八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可提高各第一导电条小段、第二导电条小段、第三导电条小段、第四导电条小段、第五导电条小段、第六导电条小段、第七导电条小段和第八导电条小段的位置精度;进而方便第二导电条小段与第六导电条小段一一对位,也方便各第七导电条小段与被截断的第三导电条对位,也方便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截断的第四导电条对位。
本发明步骤A4)中,使各第二导电条与其前后两侧摆放区的间距相同;且步骤B4)中,使各第六导电条与其前后两侧接触区的间距相同;更方便第二导电条小段与第六导电条小段一一对位。
本发明光伏电池层中的电池片可以不用制备主栅,可以将电池片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作为主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至图7是第一铺层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图8至图14是第二铺层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图15是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由下至上依次平铺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一铺层由下至上依次平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铺层的制备步骤和第二铺层的制备步骤,具体如下。
A)所述第一铺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A1)如图1所示,平铺第一透明绝缘膜10;在第一透明绝缘膜10的顶面划分出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摆放区11,使同一行的摆放区11间沿左右方向等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摆放区11沿前后方向等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摆放区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同一行的摆放区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各摆放区11的范围内可平放一个电池片,可由平放在各摆放区11范围内的电池片组成电池片矩形阵列,可将该电池片矩形阵列作为光伏电池层;
A2)如图2所示,在各列摆放区11上分别平铺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条12,使各第一导电条12分别跨越其所在的一列摆放区11,且使同一列摆放区11上的第一导电条12沿左右方向等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各列摆放区11上也可分别仅平铺一个或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条;
将各第一导电条12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前侧的前夹具31上,将各第一导电条12的后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后侧的后夹具32上;该前夹具31和后夹具32将各第一导电条12拉直,使各第一导电条12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一导电条12分别嵌入第一透明绝缘膜10,且使各第一导电条12分别凸出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的顶面;
A3)如图3所示,由左至右依次计数各列摆放区,将奇数列摆放区111和偶数列摆放区112上的第一导电条分别截成多段;使同一第一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一导电条小段,与该第一导电条所在的一列摆放区一一对应;
以奇数列摆放区111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1;以奇数列摆放区111中最前端的摆放区为奇首摆放区DS11,以奇数列摆放区111中最后端的摆放区为奇末摆放区DM11;以奇首摆放区DS11上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
以偶数列摆放区112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2;以偶数列摆放区112中最前端的摆放区为偶首摆放区ES11,以偶数列摆放区112中最后端的摆放区为偶末摆放区EM11;以偶末摆放区EM11上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
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1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范围内,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1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前侧,且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1的前端不与非对应的摆放区接触,还使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的前端不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将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靠近第一透明绝缘膜1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
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2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范围内,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2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后侧,且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122的后端不与非对应的摆放区接触,还使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的后端不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将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靠近第一透明绝缘膜1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
A4)如图4所示,以相邻两行摆放区11之间的区域为第一行间区域13,在各第一行间区域13上分别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条14,使各第二导电条14不与其前后两侧的摆放区11接触,使各第二导电条14与其前后两侧摆放区11的间距相同;且使各第二导电条14分别接触其所在第一行间区域13中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120;
将各第二导电条14的左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各第二导电条14的右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各第二导电条14拉直,使各第二导电条14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二导电条14分别嵌入第一透明绝缘膜10,且使各第二导电条14分别凸出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的顶面;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各第二导电条14分别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120形成固定电连接;
A5)如图5所示,使各第二导电条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将第二导电条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二导电条左右两端靠近第一透明绝缘膜1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以相邻两列摆放区11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列间区域15,沿各第一列间区域15将各第二导电条分别截断;使同一第二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二导电条小段140,与各列摆放区11一一对应;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二导电条小段140,由第一列间区域15隔开;
A6)如图6所示,在奇首摆放区DS11的前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导电条16,使第三导电条16接触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且使第三导电条16不与偶首摆放区ES11接触;
将第三导电条16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第三导电条16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第三导电条16拉直,使第三导电条16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三导电条16和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DS12形成固定电连接;
在奇末摆放区DM11的后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导电条17,使第四导电条17接触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且使第四导电条17不与奇末摆放区DM11接触;
将第四导电条17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第四导电条17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1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第四导电条17拉直,使第四导电条17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四导电条17和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EM12形成固定电连接;
A7)如图7所示,使第三导电条16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将第三导电条16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三导电条16左右两端靠近第一透明绝缘膜1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以各奇数列摆放区111右侧相邻的第一列间区域为奇右第一列间区域DY15,沿各奇右第一列间区域DY15将第三导电条16截断,使第三导电条16分割成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
使第四导电条17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将第四导电条17伸至第一透明绝缘膜1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四导电条17左右两端靠近第一透明绝缘膜1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以各偶数列摆放区112右侧相邻的第一列间区域为偶右第一列间区域EY15,沿各偶右第一列间区域EY15将第四导电条17截断,使第四导电条17分割成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得到第一铺层100。
在制备第一铺层100的过程中,本发明采用步骤A6)加步骤A7)的方法,先在奇首摆放区DS11的前侧设置第三导电条16、在奇末摆放区DM11的后侧设置第四导电条17,再将第三导电条16分割成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将第四导电条17分割成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最终实现在奇首摆放区DS11的前侧设置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在奇末摆放区DM11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此处需要声明,本发明也可以不采用步骤A6)加步骤A7)的方法,而是在步骤A5)之后,直接在奇首摆放区DS11的前侧设置一组本来就相互独立的第三导电条小段、在奇末摆放区DM11的后侧设置一组本来就相互独立的第四导电条小段,此方式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B)所述第二铺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B1)如图8所示,平铺第二透明绝缘膜20;在第二透明绝缘膜20的顶面划分出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接触区21,使同一行的接触区21沿左右方向等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接触区21沿前后方向等间隔设置;且使接触区21与第一铺层的摆放区一一对应配合,并使接触区21可与对应的摆放区重合;每个摆放区范围内平放的电池片,都可被对应的接触区21贴覆;
B2)如图9所示,在各列接触区21上分别平铺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导电条22,使各第五导电条22分别跨越其所在的一列接触区21,且使同一列接触区21上的第五导电条22沿左右方向等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各列接触区21上也可分别仅平铺一个或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导电条22;
将各第五导电条22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前侧的前夹具31上,将各第五导电条22的后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后侧的后夹具32上;该前夹具31和后夹具32将各第五导电条22拉直,使各第五导电条22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五导电条22分别嵌入第二透明绝缘膜20,且使各第五导电条22分别凸出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的顶面;
B3)如图10所示,由左至右依次计数各列接触区,将奇数列接触区211和偶数列接触区212上的第五导电条分别截成多段;使同一第五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五导电条小段,与该第五导电条所在的一列接触区一一对应;
以奇数列接触区211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1;以奇数列接触区211中最前端的接触区为奇首接触区DS21,以奇数列接触区211中最后端的接触区为奇末接触区DM21;以奇末接触区DM21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
以偶数列接触区212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2;以偶数列接触区212中最前端的接触区为偶首接触区ES21,以偶数列接触区212中最后端的接触区为偶末接触区EM21;以偶首接触区ES21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
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1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范围内,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1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后侧,且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1的后端不与非对应的接触区接触,还使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的后端不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将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靠近第二透明绝缘膜2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
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2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范围内,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2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前侧,且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222的前端不与非对应的接触区接触,还使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的前端不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将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靠近第二透明绝缘膜2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
B4)如图11所示,以相邻两行接触区21之间的区域为第二行间区域23,在各第二行间区域23上分别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六导电条24,使各第六导电条24不与其前后两侧的接触区21接触,使各第六导电条24与其前后两侧接触区21的间距相同;且使各第六导电条24分别接触其所在第二行间区域23中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220;
将各第六导电条24的左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各第六导电条24的右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各第六导电条24拉直,使各第六导电条24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六导电条24分别嵌入第二透明绝缘膜20,且使各第六导电条24分别凸出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的顶面;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各第六导电条24分别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220形成固定电连接;
B5)如图12所示,使各第六导电条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将第六导电条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六导电条左右两端靠近第二透明绝缘膜2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以相邻两列接触区21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列间区域25,沿各第二列间区域25将各第六导电条分别截断;使同一第六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六导电条小段240,与各列接触区21一一对应;左右相邻的两个第六导电条小段240,由第二列间区域25隔开;
B6)如图13所示,在偶首接触区ES21的前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七导电条26,使第七导电条26接触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且使第七导电条26不与奇首接触区DS21接触;使第七导电条26与偶首接触区ES2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三导电条与偶首摆放区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
将第七导电条26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第七导电条26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第七导电条26拉直,使第七导电条26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七导电条26和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ES22形成固定电连接;
在奇末接触区DM21的后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八导电条27,使第八导电条27接触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且使第八导电条27不与偶末接触区EM21接触;使第八导电条27与奇末接触区DM2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四导电条与奇末摆放区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
将第八导电条27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左侧的左夹具33上,将第八导电条27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20右侧的右夹具34上;该左夹具33和右夹具34将第八导电条27拉直,使第八导电条27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然后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八导电条27和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DM22形成固定电连接;
B7)如图14所示,使第七导电条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将第七导电条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七导电条左右两端靠近第二透明绝缘膜2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沿各第二列间区域25将第七导电条截断;且使第七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各偶数列接触区212一一对应,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对应的偶数列接触区212正对;
使第八导电条的左右两端不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将第八导电条伸至第二透明绝缘膜20外侧的区域去除,甚至将第八导电条左右两端靠近第二透明绝缘膜20顶面边线的区域去除);然后沿各第二列间区域25将第八导电条截断;且使第八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各奇数列接触区211一一对应,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对应的奇数列接触区211正对;得到第二铺层200。
在制备第二铺层200的过程中,本发明采用步骤B6)加步骤B7)的方法,先在偶首接触区ES21的前侧设置第七导电条26、在奇末接触区DM21的后侧设置第八导电条27,再切割第七导电条26、第八导电条27,最终实现在偶首接触区ES21的前侧设置第七导电条小段260、在奇末接触区DM21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八导电条小段270;此处需要声明,本发明也可以不采用步骤B6)加步骤B7)的方法,而是在步骤B5)之后,直接在偶首接触区ES21的前侧设置本来就独立的第七导电条小段260、在奇末接触区DM21的后侧设置一组本来就相互独立的第八导电条小段270,此方式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可以在一对相邻第三导电条小段的相向端分别引出可穿刺第一透明绝缘膜或第二透明绝缘膜的第三导电条小段延长部160;在一对相邻第四导电条小段的相向端分别引出可穿刺第一透明绝缘膜或第二透明绝缘膜的第四导电条小段延长部170;第三导电条小段延长部160和第四导电条小段延长部170主要用于引出组件的各串电极,以便连接外置配件;可以作为整个组件的电极,连接外置接插件;可以作为对各串进行关断保护的旁路,连接二极管等插件。
具体的,第一透明绝缘膜10和第二透明绝缘膜20可选用EVA膜。
具体的,第一导电条12、第二导电条14、第三导电条16、第四导电条17、第五导电条22、第六导电条24、第七导电条26、第八导电条27可选用焊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包括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采用上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C1)平铺第一铺层,将第一铺层的摆放区朝上设置,且将各第二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
C2)在每个摆放区的范围内平放一个太阳能电池片F11,使各电池片F11的底面与该电池片F11所在的摆放区重合,此时,电池片F11与其所在摆放区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接触,且各摆放区上的电池片F11组成矩形阵列,以该电池片矩形阵列为光伏电池层;
C3)在光伏电池层上平铺第二铺层,将第二铺层的接触区朝下设置,且将各第六导电条小段240沿左右方向设置;使接触区与电池片F11一一对应,且使接触区贴覆在对应电池片F11的顶面,并使接触区与其下方电池片F11的顶面重合;此时,第六导电条小段240与第二导电条小段一一对应,且第六导电条小段240与对应的第二导电条小段对位接触;电池片F11与对应接触区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220接触;各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被截断的第三导电条16对位接触(即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第三导电条小段对应接触);各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被截断的第四导电条17对位接触(即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第四导电条小段对应接触);
C4)通过热压,将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压合在一起,且光伏电池层中的电池片F11依次串接。
如图1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采用上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D1)平铺第二铺层,将第二铺层的接触区朝上设置,且将各第六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
D2)在每个接触区的范围内平放一个太阳能电池片F11,使各电池片F11的底面与该电池片F11所在的接触区重合,此时,电池片F11与其所在接触区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接触,且各接触区上的电池片F11组成矩形阵列,以该电池片矩形阵列为光伏电池层;
D3)在光伏电池层上平铺第一铺层,将第一铺层的摆放区朝下设置,且将各第二导电条小段140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使摆放区与电池片F11一一对应,且使摆放区贴覆在对应电池片F11的顶面,并使摆放区与其下方电池片F11的顶面重合;此时,第二导电条小段140小段与第六导电条小段一一对应,且第二导电条小段140与对应的第六导电条小段对位接触;电池片F11与对应摆放区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120接触;各第七导电条小段与被截断的第三导电条16对位接触(即第七导电条小段与第三导电条小段对应接触);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被截断的第四导电条17对位接触(即第八导电条小段与第四导电条小段对应接触);
D4)通过热压,将第二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一铺层压合在一起,且光伏电池层中的电池片F11依次串接。
本发明光伏电池层中的电池片F11可以不用制备主栅,可以将电池片F11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220作为主栅使用。
本发明可以在各电池片F11的侧周甚至上下表面的边缘区域设置钝化膜,以防止电池片F11与第二导电条小段140、第六导电条小段240直接电接触。
本发明步骤A2)、步骤A4)、步骤A6)、步骤B2)、步骤B4)、步骤B6)的过程中,可分别将各第一导电条12、第二导电条14、第三导电条16、第四导电条17、第五导电条22、第六导电条24、第七导电条26和第八导电条27拉直,进而分别使各第一导电条12、第二导电条14、第三导电条16、第四导电条17、第五导电条22、第六导电条24、第七导电条26和第八导电条27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可提高各第一导电条小段120、第二导电条小段140、第三导电条小段、第四导电条小段、第五导电条小段220、第六导电条小段240、第七导电条小段260和第八导电条小段270的位置精度;进而方便第二导电条小段140与第六导电条小段240一一对位,也方便各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被截断的第三导电条16对位,也方便各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截断的第四导电条17对位。
本发明步骤A4)中,使各第二导电条14与其前后两侧摆放区11的间距相同;且步骤B4)中,使各第六导电条24与其前后两侧接触区21的间距相同;更方便第二导电条小段与第六导电条小段一一对位。
本发明使接触区可与对应的摆放区重合,方便第二铺层与第一铺层精准对位。
本发明使第七导电条26与偶首接触区ES2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三导电条16与偶首摆放区ES1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方便各第七导电条小段260与被截断的第三导电条16精准对位。
本发明使第八导电条27与奇末接触区DM2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四导电条17与奇末摆放区DM11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方便各第八导电条小段270与截断的第四导电条17精准对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光伏电池层包括平铺的电池片矩形阵列;所述串接组件包括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所述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铺层的制备步骤和第二铺层的制备步骤;其特征在于:
A)所述第一铺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A1)平铺第一透明绝缘膜;在第一透明绝缘膜的顶面划分出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摆放区,使同一行的摆放区间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摆放区间隔设置;各摆放区的范围内可平放一个电池片,电池片矩形阵列可由平放在各摆放区范围内的电池片组成;
A2)在各列摆放区上分别平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条,使各第一导电条分别跨越其所在的一列摆放区;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一导电条分别嵌入第一透明绝缘膜,且使各第一导电条分别凸出于第一透明绝缘膜的顶面;
A3)由左至右依次计数各列摆放区,将奇数列摆放区和偶数列摆放区上的第一导电条分别截成多段;使同一第一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一导电条小段,与该第一导电条所在的一列摆放区一一对应;
以奇数列摆放区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以奇数列摆放区中最前端的摆放区为奇首摆放区,以奇数列摆放区中最后端的摆放区为奇末摆放区;以奇首摆放区上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
以偶数列摆放区上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以偶数列摆放区中最前端的摆放区为偶首摆放区,以偶数列摆放区中最后端的摆放区为偶末摆放区;以偶末摆放区上的第一导电条小段为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
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范围内,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前侧,且使各奇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前端不与非对应的摆放区接触;
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范围内,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摆放区的后侧,且使各偶列第一导电条小段的后端不与非对应的摆放区接触;
A4)以相邻两行摆放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一行间区域,在第一行间区域上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条;且使第二导电条接触其所在第一行间区域中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并使第二导电条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A5)以相邻两列摆放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列间区域,沿第一列间区域将第二导电条截断;使同一第二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二导电条小段,与各列摆放区一一对应;
A6)在奇首摆放区的前侧设置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该组中的第三导电条小段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该组第三导电条小段位于同一直线;该组第三导电条小段与奇首摆放区一一对应;该组中的第三导电条小段与对应的奇首摆放区正对,且该组中的第三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首摆放区上的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以该对应奇首摆放区左侧相邻的偶首摆放区为对应奇左偶首摆放区,该组中的第三导电条小段还与对应奇左偶首摆放区正对;
在奇末摆放区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该组中的第四导电条小段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该组第四导电条小段位于同一直线;该组第四导电条小段与奇末摆放区一一对应,且该组中的第四导电条小段与对应的奇末摆放区正对;以该对应奇末摆放区右侧相邻的偶末摆放区为对应奇右偶末摆放区,该组中的第四导电条小段还与对应奇右偶末摆放区正对,且该组中的第四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右偶末摆放区上的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B)所述第二铺层的制备步骤,包括:
B1)平铺第二透明绝缘膜;在第二透明绝缘膜的顶面划分出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接触区,使同一行的接触区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接触区间隔设置;且使接触区与摆放区一一对应配合;每个摆放区范围内平放的电池片,都可被对应的接触区贴覆;
B2)在各列接触区上分别平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导电条,使各第五导电条分别跨越其所在的一列接触区;然后通过热压,使各第五导电条分别嵌入第二透明绝缘膜,且使各第五导电条分别凸出于第二透明绝缘膜的顶面;
B3)由左至右依次计数各列接触区,将奇数列接触区和偶数列接触区上的第五导电条分别截成多段;使同一第五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五导电条小段,与该第五导电条所在的一列接触区一一对应;
以奇数列接触区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以奇数列接触区中最后端的接触区为奇末接触区;以奇末接触区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
以偶数列接触区上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以偶数列接触区中最前端的接触区为偶首接触区;以偶首接触区上的第五导电条小段为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
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范围内,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后侧,且使各奇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后端不与非对应的接触区接触;
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后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范围内,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前端分别位于对应接触区的前侧,且使各偶列第五导电条小段的前端不与非对应的接触区接触;
B4)以相邻两行接触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行间区域,在第二行间区域上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六导电条;且使第六导电条接触其所在第二行间区域中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并使第六导电条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B5)以相邻两列接触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列间区域,沿第二列间区域将第六导电条截断;使同一第六导电条中留下的各段第六导电条小段,与各列接触区一一对应;
B6)在偶首接触区的前侧设置第七导电条小段:第七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七导电条小段与偶首接触区一一对应;第七导电条小段与对应的偶首接触区正对,且第七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偶首接触区上的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若偶首接触区的数量大于一,则各偶首接触区所对应的第七导电条小段位于同一直线;
在奇末接触区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八导电条小段:该组中的第八导电条小段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该组第八导电条小段位于同一直线;该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奇末接触区一一对应;该组中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对应的奇末接触区正对,且该组中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末接触区上的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将各第一导电条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前侧的前夹具上,将各第一导电条的后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后侧的后夹具上;该前夹具和后夹具将各第一导电条拉直,使各第一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将各第二导电条的左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各第二导电条的右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各第二导电条拉直,使各第二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通过热压,使各第二导电条分别嵌入第一透明绝缘膜,且使各第二导电条分别凸出于第一透明绝缘膜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二导电条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A6)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三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首摆放区上的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A6)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四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右偶末摆放区上的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6)中在奇首摆放区的前侧设置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和在奇末摆放区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61)在奇首摆放区的前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导电条,使第三导电条接触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并使第三导电条和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在奇末摆放区的后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导电条,使第四导电条接触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并使第四导电条和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A62)以奇数列摆放区右侧相邻的第一列间区域为奇右第一列间区域,沿奇右第一列间区域将第三导电条截断,使第三导电条分割成一组第三导电条小段;
以偶数列摆放区右侧相邻的第一列间区域为偶右第一列间区域,沿偶右第一列间区域将第四导电条截断,使第四导电条分割成一组第四导电条小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61)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三导电条和各奇首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A61)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四导电条和各偶末第一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61)中,将第三导电条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第三导电条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第三导电条拉直,使第三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61)中,将第四导电条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第四导电条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一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第四导电条拉直,使第四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将各第五导电条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前侧的前夹具上,将各第五导电条的后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后侧的后夹具上;该前夹具和后夹具将各第五导电条拉直,使各第五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将各第六导电条的左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各第六导电条的右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各第六导电条拉直,使各第六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通过热压,使各第六导电条分别嵌入第二透明绝缘膜,且使各第六导电条分别凸出于第二透明绝缘膜的顶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六导电条和与其接触的各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B6)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八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奇末接触区上的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B6)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七导电条小段与对应偶首接触区上的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6)中在偶首接触区的前侧设置第七导电条小段和在奇末接触区的后侧设置一组第八导电条小段,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B61)在偶首接触区的前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七导电条,使第七导电条接触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且使第七导电条与偶首接触区的间距,等于第三导电条与偶首摆放区的间距;并使第七导电条和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在奇末接触区的后侧平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八导电条,使第八导电条接触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且使第八导电条与奇末接触区的间距,等于第四导电条与奇末摆放区的间距;并使第八导电条和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B62)沿第二列间区域将第七导电条截断;且使第七导电条中留下的第七导电条小段,与偶数列接触区对应;
沿第二列间区域将第八导电条截断;且使第八导电条中留下的第八导电条小段,与奇数列接触区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61)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七导电条和各偶首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步骤B61)中,通过焊接或采用导电胶,使第八导电条和各奇末第五导电条小段形成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61)中,将第七导电条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第七导电条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第七导电条拉直,使第七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61)中,将第八导电条的左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左侧的左夹具上,将第八导电条的右端固定在位于第二透明绝缘膜右侧的右夹具上;该左夹具和右夹具将第八导电条拉直,使第八导电条的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使各第二导电条与其前后两侧摆放区的间距相同;
步骤B4)中,使各第六导电条与其前后两侧接触区的间距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膜和第二透明绝缘膜都为EVA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第三导电条、第四导电条、第五导电条、第六导电条、第七导电条、第八导电条都为焊带。
21.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
22.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C1)平铺第一铺层,将第一铺层的摆放区朝上设置,且将各第二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
C2)在每个摆放区的范围内平放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各摆放区上的电池片组成矩形阵列,以该电池片矩形阵列为光伏电池层;
C3)在光伏电池层上平铺第二铺层,将第二铺层的接触区朝下设置,且将各第六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使接触区与电池片一一对应,且使接触区贴覆在对应电池片的顶面;
C4)通过热压,将第一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二铺层压合在一起。
23.光伏电池层的串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串接组件,且包括如下步骤:
D1)平铺第二铺层,将第二铺层的接触区朝上设置,且将各第六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
D2)在每个接触区的范围内平放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各接触区上的电池片组成矩形阵列,以该电池片矩形阵列为光伏电池层;
D3)在光伏电池层上平铺第一铺层,将第一铺层的摆放区朝下设置,且将各第二导电条小段沿左右方向设置;使摆放区与电池片一一对应,且使摆放区贴覆在对应电池片的顶面;
D4)通过热压,将第二铺层、光伏电池层和第一铺层压合在一起。
CN202110516134.9A 2021-05-12 2021-05-12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257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6134.9A CN11325793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2/081378 WO2022237314A1 (zh) 2021-05-12 2022-03-17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6134.9A CN11325793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935A CN113257935A (zh) 2021-08-13
CN113257935B true CN113257935B (zh) 2022-07-08

Family

ID=7722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6134.9A Active CN113257935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7935B (zh)
WO (1) WO20222373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935B (zh) * 2021-05-12 2022-07-08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64706B (zh) * 2022-05-12 2024-02-13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bc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4864746B (zh) * 2022-05-12 2024-03-15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265A (zh) * 2014-06-18 2014-09-10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t太阳电池及其电极制备及串联的方法
CN107057598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4283A (zh) * 2019-03-15 2019-06-18 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互联制造法及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786727A (zh) * 2021-02-01 2021-05-11 无锡市联鹏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无主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互联用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5502A (ja) * 2012-02-23 2013-09-05 Jx Nippon Oil & Energy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4117138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Global Solar Energy, Inc. Photovoltaic interconnect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6206819A (zh) * 2014-10-31 2016-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片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0128391B2 (en) * 2016-06-22 2018-11-13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flexible wire interconnection
CN113257935B (zh) * 2021-05-12 2022-07-08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265A (zh) * 2014-06-18 2014-09-10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it太阳电池及其电极制备及串联的方法
CN107057598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4283A (zh) * 2019-03-15 2019-06-18 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互联制造法及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786727A (zh) * 2021-02-01 2021-05-11 无锡市联鹏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无主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互联用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935A (zh) 2021-08-13
WO2022237314A1 (zh) 2022-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7935B (zh) 光伏电池层用串接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804557B2 (en) Solar panel
WO2017190398A1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00243024A1 (en) Solar cell, solar cell module and solar cell system
WO2017161692A1 (zh) 一种背接触工艺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TW201417320A (zh) 太陽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JP201406397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378470U (zh) 一种叠瓦电池串及叠瓦组件
JP5203176B2 (ja) 配線シート、配線シート付き太陽電池セ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7280809U (zh) 一种具有薄膜的无主栅光伏组件
CN111564522B (zh) 结合p型和n型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CN114864721A (zh) 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焊带焊接方法
CN208706668U (zh) 一种太阳能叠片电池
CN116230795B (zh) 光伏电池片组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CN110649119B (zh) 一种基于晶硅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154B (zh) 贯孔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215451436U (zh) 基于背接触叠片技术的光伏电池组串
CN115498055A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US20120204932A1 (en) Thin-film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9785947U (zh) Mwt太阳能电池片、电池串及电池组件
CN113345976A (zh) 一种基于背接触电池的多并联电路组件
CN108922933B (zh) 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A3044596A1 (en)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11403499A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20138330U (zh) 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焊丝、电池和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