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9784B - 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9784B
CN106029784B CN201580009827.1A CN201580009827A CN106029784B CN 106029784 B CN106029784 B CN 106029784B CN 201580009827 A CN201580009827 A CN 201580009827A CN 106029784 B CN106029784 B CN 106029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weight
ingredients
resin combina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8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9784A (zh
Inventor
鬼泽大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29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9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9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9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4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5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5/0254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metal 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22Halogen fre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6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or containing aids for moulding metho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方面保持聚芳硫醚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的特性,一方面抑制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加工时分解,兼具聚碳酸酯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的韧性、冲击强度、低毛刺性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A)以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Mn)为2.7以上的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99~1重量份和(B)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1~99重量份,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分散度在特定范围的聚芳硫醚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在保持聚芳硫醚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特性的同时,还抑制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加工时分解,可兼具聚碳酸酯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的韧性、冲击强度、低毛刺性。
背景技术
聚芳硫醚树脂是耐化学腐蚀性、耐热性、机械特性等优异的工程塑料。因此,聚芳硫醚树脂被广泛地利用于电气电子部件、车辆部件、飞机部件、住宅设施设备部件。然而聚芳硫醚树脂具有韧性、冲击强度差、成型加工时产生毛刺这样的缺点。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含有聚苯硫醚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然而,以往市售的聚苯硫醚树脂因为受到聚合物聚合方法的制约,含有作为杂质的氯和钠,因此,在成型加工时聚碳酸酯树脂显著分解,导致无法呈现优异的特性。
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氯含量少的聚苯硫醚树脂。然而,仅使用降低该氯含量的聚苯硫醚并无法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另外,为了降低氯含量,使反应工序变得繁琐,导致成本竞争力变差。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碱金属含量少的聚苯硫醚,但其并非以利用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质为目的,并且,成本竞争力变差。
此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分散度为2.5以下、碱金属含量为50ppm以下的含有聚苯硫醚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然而,其并非以利用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质为目的,特别是并非以抑制毛刺为目的,所以特性也得不到满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599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70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31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231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聚芳硫醚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韧性、冲击强度、低毛刺性、耐化学腐蚀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发明人反复深入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含有分散度在特定范围的聚芳硫醚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且氯含量和钠含量少的树脂组合物,一方面可保持聚芳硫醚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特性,另一方面可抑制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加工时分解,呈现优异的韧性、冲击强度、低毛刺性、耐化学腐蚀性,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而言,是以下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完成上述课题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
(A)以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Mn)为2.7以上的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99~1重量份,以及
(B)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1~99重量份,
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
(2)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是上述构成(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树脂。
(3)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是上述构成(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总氯含量为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8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树脂。
(4)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是上述构成(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5~400重量份的填充材料(C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
作为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可举出例如由对苯硫醚单元、间苯硫醚单元、邻苯硫醚单元、亚苯基硫醚砜单元、亚苯基硫醚酮单元、亚苯基硫醚醚单元、二亚苯基硫醚单元、含取代基的亚苯基硫醚单元、含支链结构的亚苯基硫醚单元等作为构成单元构成的树脂。其中,优选含有70摩尔%以上对苯硫醚单元,特别优选含有90摩尔%以上,进一步更优选聚(对苯硫醚)。
(Mw/Mn)
以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Mn)为2.7以上,优选为2.8以上,更优选为2.9以上。分散度小于2.7的情况下,成型时产生大量毛刺而不优选。应予说明,分散度(Mw/Mn)的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但优选为10以下。在此,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以聚苯乙烯换算所计算的值。应予说明,溶剂使用1-氯萘,柱温设为210℃。
(总氯含量)
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的总氯含量优选为550ppm以下,更优选为3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ppm以下。总氯含量超过550ppm的情况下,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加工时分解,不仅无法发挥期待的特性,在明显的情况下,甚至无法进行颗粒化。聚芳硫醚树脂的总氯含量的下限优选为100ppb。
(总钠含量)
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的总钠含量优选为30ppm以下,更优选为1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ppm以下。超过30ppm的情况下,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加工时分解,不仅无法发挥期待的特性,在明显的情况下甚至无法进行颗粒化。聚芳硫醚树脂的总钠含量的下限优选为10ppb。
(制造方法)
作为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聚合,而作为特别优选的聚合方法,可举出美国注册专利第4746758号和第4786713号所记载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在没有极性溶剂的情况下将二碘芳基化合物和固体硫直接加热以使其聚合的方法。
上述制造方法包括碘化工序和聚合工序。在碘化工序中,使芳基化合物与碘反应,得到二碘芳基化合物。接着,在聚合工序中,用硝基化合物催化剂使二碘芳基化合物与固体硫进行聚合反应来制造聚芳硫醚树脂。碘在该工序中以气体状产生,所以可将其回收而再次用于碘化工序。实质上碘为催化剂。
利用该聚合方法,实质上无需降低氯含量和钠含量,即可得到氯含量和钠含量少、性价比优异的聚苯硫醚树脂。聚苯硫醚树脂(A成分)也可以包含通过其他聚合方法所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
聚芳硫醚树脂(A成分)的含量在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中,为99~1重量份,优选为95~5重量份,更优选为95~70重量份或30~5重量份。
<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
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通常,除了所使用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以外,还可以是使用其他二元酚进行聚合的高耐热性或低吸水率的各种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可使用任何的制造方法制造,在界面缩聚的情况下,通常使用一元酚类的封端剂。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为使3官能酚类聚合而成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进而,也可以为使脂肪族二碳酸、芳香族二碳酸、或者二价的脂肪族或脂环族醇共聚而成的共聚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3×104~4.0×104,更优选为1.5×104~3.8×104。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的粘均分子量(M)是将由在二氯甲烷100ml中溶解聚碳酸酯树脂0.7g的溶液在20℃下求得的比粘度(ηsp)代入下式所求得的值。关于该聚碳酸酯树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日本特开2002-129003号公报。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特性粘度)
[η]=1.23×10-4M0.83
c=0.7
作为使用其他二元酚进行聚合而成的高耐热性或低吸水率的各种聚碳酸酯树脂的具体例,优选例示如下。
(1)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4,4’-(间亚苯基二异亚丙基)二酚(以下简称“BPM”)成分为20~80摩尔%(更优选为40~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45~65摩尔%)、且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以下简称“BCF”)成分为20~80摩尔%(更优选为25~6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35~55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2)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双酚A成分为10~95摩尔%(更优选为50~9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0~85摩尔%)、且BCF成分为5~90摩尔%(更优选为10~5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5~40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3)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BPM成分为20~80摩尔%(更优选为40~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45~65摩尔%)、且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成分为20~80摩尔%(更优选为25~6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35~55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适当地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它们与通用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混合使用。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的制法及特性详细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平6-1725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2737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55435号公和日本特开2002-117580号公报等。进而也可以使用将聚有机硅氧烷单元共聚而成的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
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不仅可利用新原料(バージン原料),还可利用从已使用的产品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上述已使用的产品,可例示为以水瓶为代表的容器、光碟及汽车前灯等。
聚碳酸酯树脂(B成分)的含量在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中,为1~99重量份,优选为5~95重量份。更优选为5~30重量份或70~95重量份。为5~30重量份的情况下,可进行进一步发挥聚苯硫醚树脂的优异特性的树脂设计。另一方面,为70~95重量份的情况下,可进行进一步发挥聚碳酸酯树脂的优异特性的树脂设计。如果小于1重量份,则无法呈现聚碳酸酯树脂的特征,而无法抑制毛刺的产生。如果多于99重量份,则无法呈现聚苯硫醚树脂的特征,使耐化学腐蚀性变差。
<填充材料(C成分)>
本发明中,可进一步含有填充材料(C成分)。其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纤维状、板状、粉末状、粒状等填充剂。
具体而言,可举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钛酸钾晶须,氧化锌晶须、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陶瓷纤维、石棉纤维、石膏纤维、金属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另外,可举出硅灰石、绢云母、高岭土、云母、粘土、膨润土、石棉、滑石、硅酸铝等的硅酸盐。另外,可举出蒙脱石、合成云母等溶胀性的层状硅酸盐。另外,可举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铁等金属化合物。另外,可举出碳酸钙、碳酸镁、白云石等碳酸盐。另外,可举出硫酸钙、硫酸钡等硫酸盐。另外,可举出玻璃珠、瓷珠、氮化硼、碳化硅、磷酸钙以及二氧化硅等非纤维状填充剂。这些填充剂可以为中空,进而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这些填充剂。
另外,在可得到更优异的机械强度的意思上,优选将这些填充材料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有机硅烷系化合物、有机钛酸酯系化合物、有机硼烷系化合物以及环氧化合物等偶联剂及溶胀性的层状硅酸盐中,以有机化离子进行预处理而使用。
为了对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赋予导电性,作为填充材料,可含有导电性填料。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导电性填料,只要是可用于通常树脂的导电化的导电性填料,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金属粉、金属片、金属带、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被导电性物质覆盖的无机填料、碳粉末、石墨、碳纤维、碳片、鳞片状碳等。
作为金属粉、金属片、金属带的金属种类的具体例,可例示银、镍、铜、锌、铝、不锈钢、铁、黄铜、铬、锡等。
作为金属纤维的金属种的具体例,可例示铁、铜、不锈钢、铝、黄铜等。
可以用钛酸酯系、铝系、硅烷系等表面处理剂对上述金属粉、金属片、金属带、金属纤维实施表面处理。
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可例示SnO2(锑掺杂)、In2O3(锑掺杂)、ZnO(铝掺杂)等,可以用钛酸酯系、铝系、硅烷系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剂对它们实施表面处理。
作为用导电性物质覆盖的无机填料中的导电性物质的具体例,可例示铝、镍、银、碳、SnO2(锑掺杂)、In2O3(锑掺杂)等。另外,作为覆盖的无机填料,可例示云母、玻璃珠、玻璃纤维、碳纤维、钛酸钾晶须、硫酸钡、氧化锌、氧化钛、硼酸铝晶须、氧化锌系晶须、钛酸系晶须、碳化硅晶须等。作为覆盖方法,可举出真空蒸镀法、溅射法、无电镀法、烘烤法等。另外,可以用钛酸酯系、铝系、硅烷系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剂对它们实施表面处理。
碳粉末可根据其原料、制造法分类为乙炔黑、气黑、油黑、萘黑、热裂法碳黑、炉法碳黑、灯黑、槽法碳黑、卷法碳黑(ロールブラック)、盘法碳黑(ディスクブラック)等。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碳粉末,其原料、制造法没有特别限定,但特别优选使用乙炔黑、炉黑。
作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碳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电磁波屏蔽效果优异。作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滑动性优异。作为填充材料(C成分),含有玻璃纤维的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耐湿热性优异。
填充材料(C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为5~400重量份,更优选为10~2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20~150重量份。如果C成分的含量小于5重量份,则刚性、耐热性差,如果超过400重量份,则有成型加工性降低的情况,因而不优选。
<其他成分>
在本发明中的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包含弹性体成分。作为优选的弹性体成分,可举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共聚物(AB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以及硅酮·丙烯酸复合橡胶系接枝共聚物等的核-壳接枝共聚物树脂。或者,可举出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
在本发明中的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含有其他热塑性树脂。作为其他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举出以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树脂等为代表的通用塑料。另外,可举出以聚苯醚树脂、聚缩醛树脂、芳香族聚酯树脂、液晶性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聚芳酯树脂(非晶性聚芳酯、液晶性聚芳酯)等为代表的工程塑料。另外,可举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等所谓的超级工程塑料。
在本发明中的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添加抗氧化剂或耐热稳定剂(受阻酚系、氢醌系、亚磷酸酯系以及它们的取代体等)、耐候剂(间苯二酚系、水杨酸酯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受阻胺系等)、脱模剂及润滑剂(褐煤酸及其金属盐、其酯、其半酯、硬脂醇、硬脂酰胺、各种双酰胺、双尿素及聚乙烯蜡等)、颜料(硫化镉、酞菁、碳黑等)、染料(苯胺黑等)、晶核剂(滑石、二氧化硅、高岭土、黏土等)、增塑剂(对氧基苯甲酸辛酯、N-丁基苯磺酰胺等)、防静电剂(烷基硫酸酯型阴离子系防静电剂、季铵盐型阳离子系防静电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这样的非离子系防静电剂、甜菜碱系两性防静电剂等)、阻燃剂(例如,红磷、磷酸酯、氰尿酸三聚氰胺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氢氧化物、聚磷酸铵、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聚碳酸酯、溴化环氧树脂或这些溴系阻燃剂与三氧化锑的组合等)、其它聚合物。
<树脂组合物的总氯含量、总钠含量>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优选为100ppm以下,更优选为50ppm以下。如果总氯含量超过550ppm,则无法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因此,不仅无法呈现由聚碳酸酯树脂带来的毛刺抑制效果,更糟的情况下,颗粒化变得困难。
另外,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优选为10ppm以下,更优选为8ppm以下。在总钠量超过30ppm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无法抑制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因此,不仅无法呈现由聚碳酸酯树脂带来的毛刺抑制效果,更糟的情况下连颗粒化也变得困难。应予说明,利用离子色谱法(IC法)测定总氯含量,利用ICP发光分析法(ICP-AES法)测定总钠含量。
<树脂组合物的制造>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同时或以任意顺序以滚筒、V型混合机、诺塔混合器、班伯里混合机、混炼辊、挤出机等混合机混合上述各成分而制造。优选为利用双轴挤出机进行的熔融混炼,并根据需要,使用侧面进料器等将任意成分从第2供给口供给至熔融混合的其他成分中。
双轴挤出机所使用的螺杆可构成为:在输送用顺向刮板(フライト)件之间插入各种形状的螺杆件而复杂地组合并一体化而构成一根螺杆。其是考虑处理对象原材料的特性,将顺向刮板件、顺向捏合件、逆向捏合件、逆向刮板件等螺杆件配置于适当的顺序和位置而组合成的螺杆。
优选如日本特开2012-213997号公报的图2中所记载的具有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的刮板部的逆向输送的一个螺杆元件。作为熔融混炼机,除了双轴挤出机之外,可举出班伯里混合机、混炼辊、单轴挤出机、3轴以上的多轴挤出机等。
如上所述所挤出的树脂,直接切断并颗粒化,或者在形成股线后用造粒机切断该股线而颗粒化。在颗粒化时需要降低外部的灰尘等的影响的情况下,优选将挤出机周围的环境清洁化。所得的颗粒的形状可为圆柱、棱柱及球状等一般的形状,但更优选为圆柱。该圆柱的直径优选为1~5mm,更优选为1.5~4mm,进一步优选为2~3.5mm。另一方面,圆柱的长度优选为1~30mm,更优选为2~5mm,进一步优选为2.5~4mm。
<成型品>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成型品可将如上所制造的颗粒进行成型而得。优选通过注塑成型、挤出成型而得。在注塑成型中,不仅是通常的成型方法,还可举出射出压缩成型、射出加压成型、压气辅助注塑成型、发泡成型(包括注入超临界流体的方法)、嵌入成型、模内涂布成型、隔热模具成型、迅速加热冷却模具成型、双色成型、多色成型、夹层成型及超高速注塑成型等。另外,成型可选择冷流道方式和热流道方式中任一种。另外,在挤出成型中,可得到各种异形挤出成型品、片、膜等。片、膜的成型可使用充气法、压延法、铸造法等。进而可通过进行特定的延伸操作成型为热收缩管。另外,还可通过旋转成型、吹塑成型等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成型品。
实施例
以下,对该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该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将表1记载的各成分以表中记载的配合比例,使用直径30mmφ的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日本制钢所TEX30XSST),从螺杆端部的第1投入口供给A成分,从设置于计量器((株)Kubota制CWF)上的搅拌叶片式的供给机供给B成分。另一方面,使用同样设置于计量器上的振动式的供给机以成为规定的比例的方式将C成分供给于侧面进料器,并通过该进料器供给至挤出机。在气缸和模具均在温度320℃下进行挤出,并在螺杆转速250rpm、排出量15kg/时,不使用排气吸引来制作股线,接着用造粒机进行颗粒化。
比较例3和4因股线极不稳定而无法颗粒化,所以,不实施以下的评价。
将该颗粒在130℃下干燥6小时后,利用注塑成型机[FANUC(株)制T-150D]在成型温度320℃、模具温度130℃、射出压力70MPa下将1.5mmt的UL燃烧用的试验片成型。另外,在最终填充部中设置厚度200μm、宽度12mm的气体排气口。应予说明,在实施例1、实施例2、比较例1、比较例2以及比较例7中将模具温度变更为100℃。
所使用的(株)日本制钢所制的TEX-30XSST是如日本特开2012-213997号公报的图2记载的、具有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的刮板部的逆向输送的一个螺杆元件的排气式双轴挤出机。
[聚芳硫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
聚芳硫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以聚苯乙烯换算而进行计算。溶剂使用1-氯萘,在柱温210℃下进行测定。通过算出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来计算分散度(Mw/Mn)。
[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
用二氯甲烷从颗粒中提取聚碳酸酯树脂,并按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粘均分子量。
[树脂组合物的总氯含量]
总氯含量是使颗粒在Ar/O2气流中在900℃下进行燃烧处理,使吸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并利用离子色谱法(IC法)进行定量。
[树脂组合物的总钠含量]
总钠含量是在颗粒中添加硫酸而灰化后,用硫酸氢钾熔解,使其溶解于稀硝酸,用纯水定容后,利用ICP发光分析法(ICP-AES法)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装置使用Varian制,ICP-AES VISTA-MPX。
[毛刺评价]
通过测定上述试验片的与气体排气口接触的部分的毛刺的长度来实施毛刺的评价。
[耐化学腐蚀性评价]
使上述试验片浸渍于汽油,观察24小时后的外观。将外观没发生变化时记为○,产生裂缝等时记为×。
[弯曲强度]
根据ISO178(测定条件23℃)进行测定。应予说明,试验片是利用注塑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制SG-150U)在气缸温度320℃、模具温度130℃下成型。该数值越大,表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越优。
[电磁波屏蔽效果]
将在与上述[弯曲强度]相同条件下成型的试验片(尺寸:长度150mm×宽度150mm×厚度1.5mm)在温度23℃和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下,并用(株)Advantest制的TR-17301A和R3361A进行电场波(频率800MHz)测定。该数值越大,表示树脂组合物的电磁波屏蔽效果越优。
[动摩擦系数]
使用(株)Orientec制往复动摩擦磨损试验机AFT-15M作为评价设备。将直径5mmφ的半球与直径5mmφ、长度30mmφ的圆柱在圆截面部分结合的前端具有球面的销状试验片(材质:钢)安装于固定侧试验片支架。另一方面,利用实施例的树脂组合物通过注塑成型制作长度150mm×宽度150mm×厚度2mm的平板状试验片(浇口为从边的一端开始宽度40mm×厚度1mm的鳍状浇口(フィンゲート)),将中心部切削成长度50mm×宽度100mm,将上述切削试验片固定于往复动作的台座上。将上述销状试验片的前端球面部分,在销状试验片的圆柱轴向与平板状试验片的平面法线方向平行的状态下并且在施加负荷载重9.8N的载重的状态下,与上述平板状试验片的切削试验片的平面部分接触。在该接触状态下,在23℃、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中,在平面内的1直线上以2秒往复1次的比例在单程25mm的距离往复动作1000次,利用与销状试验片侧连接的容量49N的测力传感器,测定1000次动作后的摩擦力,根据与上述负荷载重的关系,算出动摩擦系数。该数值越小,表示树脂组合物的滑动特性越优。应予说明,利用注塑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制,SG-150U)在气缸温度320℃、模具温度130℃下将平板状试验片成型。
[冲击强度]
在温度23℃和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下,利用基于ISO179的方法测定试验片(尺寸:长度80mm×宽度10mm×厚度4mm)的无缺口的夏比冲击强度。应予说明,试验片以与上述[动摩擦系数]相同条件下成型。该数值越大,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越优。
[初期、PCT处理后的拉伸强度]
根据ISO527-1&2(测定条件23℃)进行测定。应予说明,试验片利用注塑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制,SG-150U),在气缸温度320℃、模具温度130℃成型。对于初期的状态的试验片和PCT处理后的试验片进行测定。初期的数值越大且PCT处理后的数值相对于初期的数值的降低越少,表示树脂组合物的耐湿热性和机械强度越优。
[PCT处理]
使用平山制作所制压力锅试验机PC-305III/V,在温度120℃、湿度100%的条件下实施100小时处理。
<A成分>
PPS1:用以下制造方法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
对二碘苯(p-diiodobenzene,pDIB)300.0g、固体硫29.15g和作为阻聚剂的4-碘联苯(4-iodobiphenyl)1.48g的混合物在180℃下熔融。在下述条件下使上述熔融混合物进行共计11小时的聚合反应制造聚苯硫醚树脂:在温度220℃和压力350Torr(46.7kPa)下反应1小时、在温度230℃和压力200Torr(26.7kPa)下反应2小时、在温度250℃和压力120Torr(16.0kPa)下反应1小时、使压力降至60Torr(8.0kPa)反应1小时、使温度上升至280℃反应1小时、使压力降至10Torr(1.3kPa)反应1小时、在温度300℃和压力1Torr(0.13kPa)以下反应4小时。
总氯含量为20ppm以下(检测极限以下),总钠含量为7ppm。另外,以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Mw/Mn)为3.4。
PPS2:聚苯硫醚树脂(DIC制,DIC-PPS,MA-505,总氯含量2200ppm,总钠含量160ppm,分散度(Mw/Mn)3.5)
PPS3:将80wt%的PPS1和20wt%的PPS2在上述双轴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聚苯硫醚树脂。总氯含量为330ppm,总钠含量为26ppm。另外,分散度(Mw/Mn)为3.4。
PPS4:将60wt%的PPS1和40wt%的PPS2在上述双轴挤出机中熔融混炼而得到聚苯硫醚树脂。总氯量为870ppm,总钠含量为67ppm。另外,分散度(Mw/Mn)为3.5。
PPS5:将环状PPS化合物熔融加热而得的聚苯硫醚树脂(总氯含量20ppm以下(检测极限以下),总钠量7ppm,分散度(Mw/Mn)2.4)
<B成分>
PC1:直链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制,粘均分子量24000,总氯含量60ppm,总钠含量小于1ppm)
PC2:直链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制,粘均分子量24000,总氯含量800ppm,总钠含量小于1ppm)
Si-PC:硅氧烷共聚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制,Si量4wt%,粘均分子量24000,总氯含量80ppm,总钠含量小于1ppm)
支链PC:具有支链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制,支链率0.9mol%,粘均分子量24000,总氯含量90ppm,总钠含量小于1ppm)
<C成分>
GF:短切玻璃纤维(ガラスチョップドストランド)(Owens Corning公司制910-10P)
CF:碳纤维(Toho Tenax(株)制:HT C432 6mm,长径7μm,切割长度6mm,氨基甲酸酯系集束剂)
芳纶: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帝人(株)制:对位系芳纶纤维T322EH长径12μm,切割长度3mm,聚酯系集束剂)
表1(继续)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一方面保持聚芳硫醚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特性,一方面抑制成型加工时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其结果,具有优异的韧性、冲击强度、低毛刺性、耐化学腐蚀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适用于电气电子部件、车辆部件、飞机部件、住宅设施设备部件等的用途。

Claims (5)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
(A)以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表示的分散度即Mw/Mn为2.7以上的聚芳硫醚树脂即A成分99~1重量份,以及
(B)聚碳酸酯树脂即B成分1~99重量份,
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
所述Mw和所述Mn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即GPC以聚苯乙烯换算而计算,溶剂使用1-氯萘,在柱温210℃下进行测定,
所述总氯含量利用离子色谱法即IC法进行测定,所述总钠含量利用ICP发光分析法即ICP-AES法进行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总氯含量为5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30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总氯含量为50ppm以下、且总钠含量为8ppm以下的聚芳硫醚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5~400重量份的填充材料即C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通过在没有极性溶剂的情况下将二碘芳基化合物和固体硫直接加热而聚合的方法得到的聚芳硫醚树脂。
CN201580009827.1A 2014-02-24 2015-02-18 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06029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2957 2014-02-24
JP2014032957 2014-02-24
PCT/JP2015/055308 WO2015125974A1 (ja) 2014-02-24 2015-02-18 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9784A CN106029784A (zh) 2016-10-12
CN106029784B true CN106029784B (zh) 2018-09-18

Family

ID=5387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827.1A Active CN106029784B (zh) 2014-02-24 2015-02-18 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4199B2 (zh)
EP (1) EP3112423B1 (zh)
JP (1) JP6074105B2 (zh)
KR (1) KR102263553B1 (zh)
CN (1) CN106029784B (zh)
TW (1) TWI646152B (zh)
WO (1) WO20151259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5974A1 (ja) * 2014-02-24 2015-08-27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KR20180100328A (ko) 2016-01-04 2018-09-10 스미토모 세이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표면 조면화용 조성물
KR102502509B1 (ko) * 2016-04-26 2023-02-22 에이치디씨폴리올 주식회사 유동성이 우수한 폴리아릴렌 설파이드 수지 조성물
JP7233962B2 (ja) * 2019-02-26 2023-03-07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
JPWO2021059841A1 (ja) * 2019-09-26 2021-12-2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6713A (en) * 1987-11-06 1988-11-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poly(arylene sulfidex-disulfide)
CN102834464A (zh) * 2010-03-23 2012-12-19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芳醚和聚芳硫醚的改进共混物
CN102971362A (zh) * 2010-05-12 2013-03-13 Sk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极佳的可加工性的聚亚芳基硫醚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9952A (ja) * 1974-11-22 1976-05-25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Horiariirensurufuidososeibutsu
JPH06890B2 (ja) * 1987-06-15 1994-01-05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
AU628032B2 (en) * 1987-10-19 1992-09-1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opoly(arylene sulfide)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EP0346795A3 (en) * 1988-06-13 1990-06-13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arylene sulfides
JP2784936B2 (ja) * 1989-05-08 1998-08-13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US5182345A (en) * 1991-07-12 1993-01-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Blends of copoly(arylene sulfide) and polcarbonate
JP2003252610A (ja) * 2001-12-27 2003-09-10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硫化リチウムの再生方法及び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の製造方法
JP2008231249A (ja) 2007-03-20 2008-10-02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31250A (ja) 2007-03-20 2008-10-02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分散液
JP2010070656A (ja) 2008-09-19 2010-04-02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101554010B1 (ko) * 2008-12-31 2015-09-18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유리 요오드 저감 폴리아릴렌 설파이드의 제조 방법
US20110237693A1 (en) * 2010-03-23 2011-09-29 Basf Se Blends made of polyarylene ethers and of polyarylene sulfides
WO2015125974A1 (ja) * 2014-02-24 2015-08-27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6713A (en) * 1987-11-06 1988-11-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poly(arylene sulfidex-disulfide)
CN102834464A (zh) * 2010-03-23 2012-12-19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芳醚和聚芳硫醚的改进共混物
CN102971362A (zh) * 2010-05-12 2013-03-13 Sk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极佳的可加工性的聚亚芳基硫醚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74105B2 (ja) 2017-02-01
US10174199B2 (en) 2019-01-08
US20160304717A1 (en) 2016-10-20
TWI646152B (zh) 2019-01-01
JPWO2015125974A1 (ja) 2017-03-30
KR102263553B1 (ko) 2021-06-09
WO2015125974A1 (ja) 2015-08-27
EP3112423B1 (en) 2018-04-04
EP3112423A1 (en) 2017-01-04
EP3112423A4 (en) 2017-01-04
CN106029784A (zh) 2016-10-12
TW201538632A (zh) 2015-10-16
KR20160125349A (ko) 2016-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9784B (zh) 树脂组合物
CN107250216B (zh) Paek/ppsu/pes组合物
CN102585491B (zh) 流动性优良的、低翘曲的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制备与应用
CN104245795B (zh) 聚醚酰亚胺、制造方法、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JP2010095613A (ja) ポリエーテルエーテルケト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02276982A (zh) 一种聚苯硫醚与耐高温尼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712002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ポリアミド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3436010A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547399B2 (ja) 高分子材料
CN105531336A (zh) 聚醚酰亚胺、制备方法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CN107001857A (zh) 高熔体流动聚醚酰亚胺‑硅氧烷组合物、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13039244B (zh)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CN111655788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JP2013075997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
JPH02247229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複合材料
JP2015030779A (ja) 樹脂組成物
CN102702660A (zh) 一种无卤阻燃acs/pc合金
JP2002167509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4873117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組成物及びそれよりなるケース
JPH05302025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20180044940A (ko) 폴리아릴렌설피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체
JP5487533B2 (ja) 摩擦材用フェノー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摩擦材
JP2009035661A (ja) 摩擦材用フェノー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摩擦材
KR20210141891A (ko) 워터섹션 부품용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워터섹션 부품
Chen et al. Effect of a type of triazine on the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ies of 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