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3677A -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3677A
CN106013677A CN201610182439.XA CN201610182439A CN106013677A CN 106013677 A CN106013677 A CN 106013677A CN 201610182439 A CN201610182439 A CN 201610182439A CN 106013677 A CN106013677 A CN 106013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film
shape
sidepiece
inter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24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3677B (zh
Inventor
小林荣次朗
泽田康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chi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ha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1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3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3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3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4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7After-trea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71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having an ornamental or specially shaped visibl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9/00Designs imitating natural patterns
    • B44F9/02Designs imitating natural patterns wood grain eff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E04C2/4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king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2038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between neighbouring floo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立体感、加工后的木材的手感的外观的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建筑板包括:基板;被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接缝状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交叉的第二接缝状槽划分出的图案区域;在所述图案区域中为了表现木纹图案而形成的多个凸状的木纹形成凸部;形成于所述图案区域且在与多个所述木纹形成凸部交叉的方向上形成为带状的凹状的交叉凹部;形成于所述木纹形成凸部上的第一涂膜;以及形成于所述交叉凹部上,且亮度比所述第一涂膜低的第二涂膜。

Description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74161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建筑物的外壁、内壁等的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建筑物的构造主体上施加多个建筑板,构成建筑物的外壁、内壁等。另外,以往也施加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具有木纹风格的设计外观的建筑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3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近年来,针对建筑板的外观的设计性的期望增高,即便是木纹风格,也要求更具有立体感、加工后的木材的手感。
本发明提供具有立体感、加工后的木材的手感的外观的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建筑板包括:基板;图案区域,其被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接缝状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交叉的第二接缝状槽划分出;多个凸状的木纹形成凸部,其是为了在所述图案区域中表现木纹图案而形成的;凹状的交叉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图案区域,在与所述木纹图案交叉的方向上形成为带状;第一涂膜,其形成在所述木纹形成凸部上;以及第二涂膜,其形成在所述交叉凹部上,且亮度比所述第一涂膜低。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立体感、加工后的木材的手感的建筑板。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建筑板的主视图。
图1B是将图1A的1B部分放大并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的建筑板的主视图。
图3是第三实施例的建筑板的主视图。
图4是第四实施例的建筑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建筑板提供一种在具有用于呈现木纹风格的多个木纹形成凸部的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一涂膜、第二涂膜的建筑板。
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交叉凹部。木纹形成凸部左右延伸,交叉凹部呈细长形状,以在左右方向上切断所述木纹形成凸部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木纹形成凸部形成有第一涂膜,在交叉凹部形成有第二涂膜,所述第一涂膜的亮度比所述第二涂膜的亮度高。基于这些特征,本方式的建筑板能够呈现出立体的外观。
在第二方式中,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侧呈锯齿形状,第二涂膜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侧呈锯齿形状。由此,能够给予手动加工的木材的印象,是优选的。
另外,在第三方式中,优选为,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侧呈直线形状,与之相伴,第二涂膜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侧呈直线形状。
在第四方式中,交叉凹部可以沿上下方向连续,也可以沿上下方向不连续。
在以上方式中,形成于交叉凹部的第二涂膜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不是恒定的。
在以上方式中,可以在第一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二涂膜,也可以在第二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一涂膜。
此外,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在具有用于呈现木纹风格的多个木纹形成凸部的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涂膜、第二涂膜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
制造方法具有两个方式。
第一制造方法的方式具有以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涂覆形成第一涂膜的第一涂料并进行干燥;涂覆形成第二涂膜的第二涂料;以及在第二涂料固化之前将第二涂料的一部分刮除。
在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交叉凹部。木纹形成凸部沿左右延伸,交叉凹部呈细长形状,以在左右方向上切断所述木纹形成凸部的方式沿上下延伸。并且,第一涂料的亮度比第二涂料的亮度高。
根据第一制造方法,在第二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一涂膜。
第二制造方法的方式包括以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涂覆形成第二涂膜的第二涂料并进行干燥;以及将涂装辊按压于木纹形成凸部而在木纹形成凸部涂覆用于形成第一涂膜的第一涂料并进行干燥。
在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交叉凹部。木纹形成凸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交叉凹部呈细长形状,以在左右方向上切断所述木纹形成凸部的方式沿上下延伸。并且,第一涂料的亮度比第二涂料的亮度高。
根据第二制造方法,在第一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二涂膜。
在第一制造方法、第二制造方法的任一方式中,均优选形成于基板的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一侧)呈锯齿形状。
另一方面,若形成于基板的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一侧)呈直线形状,则邻接的木纹形成凸部的端部更加显眼,能够呈现出更立体的外观,故而优选。
此外,基板的交叉凹部可以沿上下方向连续,也可以沿上下方向不连续。
此外,基板的交叉凹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不恒定。
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建筑板通过在基板(base material board)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涂膜、第二涂膜而成。
基板是板状的构件,基板的材质可以是木纤维加强水泥板、纤维加强水泥板、纤维加强水泥硅酸钙板、矿渣石膏板等陶瓷类外墙板、金属类外墙板、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aerated Concrete)板等。
基板只要是长方形、正方形等的板材则不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基板设为长方形的板材,为了方便说明,将基板的长边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参照图1A)。
在基板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接缝槽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接缝槽,在被这两个接缝槽划分出的长方形的图案区域中形成木纹形状。
通常,基板具有被多个第一接缝槽与第二接缝槽划分出的多个图案区域。但是,在基板仅具有一个图案区域的情况下,基板的左右方向的一对边构成一对第一接缝槽,基板的上下方向的一对边构成一对第二接缝槽。
在基板的表面上的图案区域形成用于表现木纹风格的凹凸形状。详细而言,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以及相对于该木纹形成凸部较低的部分即木纹形成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形成有多个交叉凹部,该交叉凹部以横穿由木纹形成凸部以及木纹形成凹部形成的木纹图案的方式延伸。木纹形成凸部、木纹形成凹部以及交叉凹部能够通过对基板进行冲压成形的方法、对基板进行切削的方法等形成。
用于呈现木纹风格的凹凸形状是指例如木头的年轮、皲裂、节等强调表现,其凸部是木纹形成凸部。木纹形成凸部的形状均形成为在基板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另外,为了表现木纹,通过将木纹形成凸部形成为各种高度而形成深度不同的木纹形成凹部。
交叉凹部只要是细长的槽形状即可,例如是直线形状、斜线形状、圆弧形状等。
任一交叉凹部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便将木纹图案、即木纹形成凸部左右切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下方向上,交叉凹部可以是利用连续的凹部形成的连续交叉凹部,也可以是由不连续的槽凹部形成的不连续交叉凹部。在不连续交叉凹部的情况下,能够表现出通过手动作业砍伐木材那样的手感、质感。
作为交叉凹部的从左右方向观察时的剖面形状,具有V形状、四边形状、圆弧形状等,但不限定于此。
另外,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能够设为锯齿形状或者直线形状。详细而言,可以将交叉凹部的一方的端部设为锯齿形状,将另一方的端部设为直线形状。此外,也可以将两方的端部设为锯齿形状。锯齿形状是指利用锯齿进行切削而成的细小的刻痕图案,即所谓的锯齿状形状。
交叉凹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使宽度不规则变化,能够具有各种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交叉凹部,为了使木纹形成凸部显眼,交叉凹部的深度的大部分形成为比木纹形成凸部所形成的木纹图案的深度(木纹形成凹部)浅。
在木纹形成凸部上形成有第一涂膜。第一涂膜形成为沿着木纹形成凸部在左右方向上连续。
另一方面,在交叉凹部上形成有第二涂膜。第二涂膜沿着交叉凹部形成,形成为切断第一涂膜的外观。
在木纹形成凸部上,第一涂膜只要以在左右方向上连续的方式在建筑板的表面显露即可,在第一涂膜的下方是否形成第二涂膜均可。
在交叉凹部中,第二涂膜沿着交叉凹部在建筑板的表面显露即可,在第二涂膜的下方是否形成第一涂膜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显露的第二涂膜的形状取决于交叉凹部的形状。详细而言,在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一侧是锯齿形状、另一侧是直线形状的情况下,分别对应的第二涂膜的一侧形成锯齿形状,另一侧形成直线形状。在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的两侧均是锯齿形状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左右端部的两侧均形成锯齿形状。
并且,第一涂膜的亮度比第二涂膜的亮度高。由此,木纹形成凸部的第一涂膜较为显眼,并且交叉凹部的第二涂膜表现阴影。
第一涂膜以及第二涂膜以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硅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作为主成分。若以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树脂、硅丙烯酸类树脂等高耐候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由于耐候性方面更为优异,故而优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板有时在表面具有微小的细孔,因此,若第一涂膜以及第二涂膜含有碳酸钙、粘土、丙烯酸珠等填充剂,则填充剂被填充到该无机质基材的细孔中,阻止从基板表面吸水,故而优选。若含有树脂珠、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则涂膜具有缓冲性,并且紫外线劣化、光劣化得到抑制,故而优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两种制造方法来制造建筑板。
第一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向基板的表面涂覆形成第一涂膜的第一涂料并进行干燥的第一涂料涂覆工序;在第一涂膜上涂覆形成第二涂膜的第二涂料的第二涂料涂覆工序;以及在第二涂料固化之前刮除第二涂料的一部分的第二涂料刮除工序。
预先在基板的表面形成用于呈现木纹风格的凹凸形状。详细而言,分别形成多个木纹形成凸部和木纹形成凹部、以及切断所述木纹形成凸部和木纹形成凹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交叉凹部。关于木纹形成凸部、木纹形成凹部以及交叉凹部,如上所述。
在第一涂料涂覆工序中,一边将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在基板的表面整体涂覆第一涂料。作为第一涂料,使用亮度比第二涂料高的涂料。作为涂覆方法,进行喷涂、淋涂等通常的涂装手段。作为干燥方法,进行常温干燥、基于干燥器等的加热干燥等。
在第二涂料涂覆工序中,一边使形成有第一涂膜的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在基板的表面整体上涂覆第二涂料。作为涂覆方法,进行喷涂、淋涂等通常的涂装手段。
在第二涂料刮除工序中,一边将涂覆有第二涂料的基板在左右方向上搬运,一边使辊等刮除构件与基板的表面接触,由此进行刮除。由于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交叉凹部,因此当使刮除构件接触时,涂覆于木纹形成凸部的第二涂料被刮除,第一涂膜显露。另一方面,在交叉凹部以及木纹形成凹部中,第二涂料难以被刮除,因此第二涂膜残留并显露。因此,在第一制造方法中,在第二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一涂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将刮除构件配置为相对于基板的搬运方向垂直。基于该配置,由于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涂料的刮除,因此在左右方向上产生涂膜厚度的变化,在左右方向上色调变化丰富,看起来更立体,并且交叉凹部的左右端部显眼,看起来更立体。另外,能够顺畅地进行涂覆于木纹形成凸部的第二涂料的刮除。
第二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向基板的表面涂覆形成第二涂膜的第二涂料并进行干燥的第二涂料涂覆工序;以及将涂装辊按压于木纹形成凸部而在木纹形成凸部的第二涂膜上涂覆形成第一涂膜的第一涂料并进行干燥的第一涂料涂覆工序。
预先在基板的表面分别形成有多个用于呈现木纹风格的木纹形成凸部和木纹形成凹部、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交叉凹部。关于木纹形成凸部与木纹形成凹部、以及交叉凹部,如上所述。
首先,进行第二涂料涂覆工序。即,一边将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向基板的表面整体涂覆第二涂料。作为第二涂料,使用亮度比第一涂料低的涂料。
接下来,进行第一涂料涂覆工序。即,一边将形成有第二涂膜的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将涂装辊按压于木纹形成凸部。由于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因此当使涂装辊接触时,向木纹形成凸部转印第一涂料,在木纹形成凸部上形成第一涂膜。另一方面,在交叉凹部中,第一涂料难以被转印,因此使第二涂膜显露。因此,在第二制造方法中,在第一涂膜的下方形成第二涂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涂装辊配置为相对于基板的搬运方向垂直。基于该配置,沿左右方向进行涂料的转印,因此在左右方向上产生涂膜厚度的变化,在左右方向上色调变化丰富,看起来更立体。另外,能够顺畅地进行第一涂料朝向木纹形成凸部的转印。
在第一制造方法及第二制造方法的任一者中,如上所述,木纹形成凸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因此第一涂膜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由于交叉凹部以左右切断木纹形成凸部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第二涂膜以左右切断第一涂膜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由于第一涂料的亮度比第二涂料高,因此第一涂膜的亮度比第二涂膜的亮度高。因此,木纹形成凸部的第一涂膜较为显眼,并且第二涂膜表现阴影。第二涂膜沿着交叉凹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并且交叉凹部是细长的带状,因此第二涂膜成为强调部分,第一涂膜的形状(木纹形成凸部的形状)更加显眼。
另外,在第一制造方法及第二制造方法的任一者中,第二涂膜的形状均反映了交叉凹部的形状。
在使用交叉凹部的右端部为锯齿形状的基板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右端部也形成锯齿形状,在木纹形成凸部附加锯齿图案的强调部分,是优选的。同样地,还能够将交叉凹部的左端部设为锯齿图案。在交叉凹部的左右两端部是锯齿形状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左右端部也成为锯齿形状。
除了锯齿图案之外,在交叉凹部的右端部也设为直线形状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右端部也形成直线形状,与右端部邻接的木纹形成凸部的端部较为显眼,故而优选。
在将交叉凹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为大致恒定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也形成为大致恒定。在交叉凹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不规则的情况下,第二涂膜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也变得不规则,呈现出进行基于手动作业的加工那样的质感,故而优选。
在交叉凹部沿上下方向连续形成的情况下,第二涂膜也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另一方面,在交叉凹部沿上下方向不连续地形成的情况下,第二涂膜也在上下方向上变得不连续,能够表现出进行基于手动作业的加工那样的质感,故而优选。
以下,使用图1~4对本实施方式的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1~4中,将建筑板1~4的长边方向设为左右方向(第一方向),将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
图1A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建筑板1的主视图。图1B是将图1A的1B部分放大,将亮度高的第一涂膜的部分图像处理成偏白的颜色,将亮度低的第二涂膜的部分图像处理成偏黑的颜色而成的图。换言之,在图1B中,由于越是图案区域的高度高的部分,越是残留亮度高的第一涂膜,因此显示出形成为偏白的颜色的趋势,与之相对,越是高度低的部分,越是残留亮度低的第二涂膜,因此显示出形成偏黑的颜色的趋势。
图1A、B所示的建筑板1中,作为基板而使用木纤维加强水泥板。在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接缝状槽31、以及上下延伸的第二接缝状槽32。由此,基板被第一接缝状槽31划分,表现出使细长板在上下方向上粘合而成的外观,并且通过第二接缝状槽32表现出使细长板在左右方向上粘合而成的外观。该细长板状的区域是图案区域。并且,在被第一接缝状槽31与第二接缝状槽32划分出的各个图案区域中,在建筑板1的表面通过凹凸形状表现出年轮、皲裂等木纹。该凹凸形状的凸部是木纹形成凸部11,凹部是木纹形成凹部。在图1B中,由于木纹形成凸部11形成为比图案区域的其他部分高的部分,因此表现为偏白色部分110。另外,由于木纹形成凹部与后述的交叉凹部21、22同样地形成为比图案区域的其他部分低的部分,因此表现为偏黑色部分112。木纹形成凸部11、木纹形成凹部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缝状槽31、第二接缝状槽32的深度通常形成为比在由这些接缝状槽31、32划分出的图案区域内形成的凹凸形状的木纹形成凹部以及后述的交叉凹部21、22的深度更深。至少,第一接缝状槽31的深度形成为比木纹形成凹部以及交叉凹部21、22的深度更深。
在图1A所示的建筑板1中,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以切断木纹图案、即木纹形成凸部11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连续交叉凹部21呈细长形状,左端部呈直线状连续,右端部因木纹形成凸部11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即,连续交叉凹部21的右端部并不是直线状,而是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不连续交叉凹部22呈细长形状且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因木纹形成凸部11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呈现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在图1B中,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形成为比图案区域的其他部分低的部分,因此表现为偏黑色部分。
关于形成于木纹形成凸部11、连续交叉凹部21、不连续交叉凹部22的涂膜,以下详细说明制造方法。
建筑板1通过所述的第一制造方法来制造。即,一边将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依次进行第一涂料涂覆工序、第二涂料涂覆工序、第二涂料刮除工序。左右方向是指木纹形成凸部11延伸的方向。
在第一涂料的涂覆工序中,作为第一涂料,通过喷涂以7g/尺2(1尺=303.03mm)向基板的表面整体涂覆淡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之后利用100~115℃的干燥器使基板干燥。
接下来,作为第二涂料的涂覆工序,在涂覆有第一涂料的基板的表面整体,作为第二涂料,通过喷涂以7g/尺2涂覆亮度比第一涂料低的深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
然后,作为第二涂料的刮除工序,在第二涂料固化之前,使配置为相对于基板的行进方向(搬运方向)垂直的橡胶辊与基板的表面接触,使橡胶辊沿与基板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由此进行第二涂料的刮除。之后,利用85~100℃的干燥器使基板干燥,形成有一部分被刮除的第二涂膜。
作为获得的建筑板1,如图1A所示,在木纹形成凸部11显露淡茶色的第一涂膜,在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显露浓茶色的第二涂膜。详细而言,由于木纹形成凸部11比其他部分高,因此通过橡胶辊将涂覆于木纹制成凸部11的第二涂料刮除,在木纹形成凸部11显露亮度高的第一涂膜。由于木纹形成凸部11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第一涂膜也在左右方向上连续显露。在图1B中,木纹形成凸部11如标号110的部分那样形成为偏白色。另一方面,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凹陷,因此存在较多没有被橡胶辊刮除的部分,在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残留第二涂料,在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显露亮度低的第二涂膜。在图1B中,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形成为偏黑色。
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1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端部为直线状,右端部为具有细小刻痕的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连续交叉凹部21的第二涂膜也连续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左端部为直线状,右端部为具有细小刻痕的锯齿形状。
由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2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为具有细小刻痕的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2的第二涂膜也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端部形成具有细小刻痕的锯齿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接缝状槽31、第二接缝状槽32、木纹形成凹部也凹陷,存在较多没有被橡胶辊刮除的部分,因此第二涂料残留,显露亮度低的第二涂膜。在图1B中,第一接缝状槽31以及第二接缝状槽32的底部形成为偏黑色。
如上所述,由于建筑板1在被第一接缝状槽31以及第二接缝状槽32划分出的区域中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11,因此呈现出多个木板粘贴而成的外观。并且,在一部分的区域中,细长形状的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沿上下方向形成,在各交叉凹部21、22形成有与形成于木纹形成凸部11的第一涂膜相比亮度较低的第二涂膜,因此各交叉凹部21、22成为强调部分,能够使第一涂膜的形状(木纹形成凸部11的形状)更加显眼,表现出具有立体感的木纹风格的外观。
另外,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具有端部被锯齿切削后那样的形状,因此表现出由使用了锯等的手动作业进行加工那样的质感。
此外,由于形成有端部为直线状的连续交叉凹部21,因此能够使与其端部邻接的木纹形成凸部11的端部更加显眼,表现出更具有立体感的外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B的建筑板1中,仅在一部分的区域中设置有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11的全部木纹图案的区域中设置连续交叉凹部21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2。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建筑板2的主视图。在建筑板2的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11的全部区域中设置有连续交叉凹部21。在建筑板2中,与建筑板1同样地能够因连续交叉凹部21而使第一涂膜的形状(木纹形成凸部11的形状)更显眼,表现出立体的木纹风格外观。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又一建筑板3的主视图。
图3所示的建筑板3也使用木纤维加强水泥板作为基材。基板的表面被第一接缝状槽31沿上下方向划分成多个部分,并且被第二接缝状槽32沿左右方向划分成多个部分。并且,在划分出的各个区域的表面形成有表现木纹的年轮、皲裂等的凹凸形状,其凸部是木纹形成凸部13,凹部是木纹形成凹部。木纹形成凸部13与木纹形成凹部一起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图3所示的建筑板3中,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以切断木纹形成凸部13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连续交叉凹部23呈细长形状连续地上下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均不是直线状,因木纹形成凸部13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呈现为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不连续交叉凹部24呈细长形状,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因木纹形成凸部13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呈现为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
关于形成于木纹形成凸部13、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的涂膜,以下详细叙述并说明制造方法。
建筑板3通过所述的第二制造方法来制造。即,一边将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依次进行第二涂料涂覆工序、第一涂料涂覆工序,由此进行制造。左右方向是指木纹形成凸部13延伸的方向。在基板的表面整体,作为第二涂料,通过喷涂以7g/尺2涂覆与第一涂料相比亮度低的浓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之后利用85~100℃的干燥器使基板干燥。接下来,一边使形成有第二涂膜的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将配置为相对于基板的行进方向(搬运方向)垂直的涂装辊按压于木纹形成凸部13,以7g/尺2的方式涂覆亮度高的淡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之后利用110~115℃的干燥器使基板干燥,形成第一涂膜。
作为得到的建筑板3,如图3所示,在木纹形成凸部13显露淡茶色的第一涂膜,在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显露浓茶色的第二涂膜。详细而言,由于木纹形成凸部13比其他部分高,因此木纹形成凸部13与涂装辊接触,涂装辊上的第一涂料被转印至木纹形成凸部13。因此,在木纹形成凸部13显露第一涂膜。由于木纹形成凸部13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第一涂膜也在左右方向上连续显露。另一方面,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凹陷,因此存在较多不与涂装辊接触的部分,在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残留第二涂料,在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显露第二涂膜。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3连续地上下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连续交叉凹部23的第二涂膜也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由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4断续地上下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呈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4的第二涂膜也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接缝状槽31、第二接缝状槽32、木纹形成凹部也凹陷,存在较多不与涂装辊接触的部分,因此亮度低的第二涂膜显露。
如上所述,由于建筑板3在被第一接缝状槽31以及第二接缝状槽32划分出的区域中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13,因此呈现出多个木板粘贴而成的外观。并且,在一部分的区域中,细长形状的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沿上下方向形成。由于在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形成有与形成于木纹形成凸部13的第一涂膜相比亮度低的第二涂膜,因此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成为强调部分,能够使第一涂膜的形状(木纹形成凸部13的形状)更显眼,表现出立体的木纹风格外观。另外,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3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4的端部具有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形状,因此能够表现出通过使用锯等的手动作业进行了加工那样的质感。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又一建筑板4的主视图。
图4所示的建筑板4使用金属板作为基板。基板的表面被第一接缝状槽31沿上下方向划分,并且被第二接缝状槽32沿左右方向划分。并且,在划分出的各个区域的表面,形成有表现出年轮、皲裂等木纹的凹凸形状,其凸部是木纹形成凸部14,凹部是木纹形成凹部。木纹形成凸部14与木纹形成凹部一起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建筑板4中,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以切断木纹形成凸部14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连续交叉凹部25呈细长形状且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均不是直线状,而是因木纹形成凸部14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呈现出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不连续交叉凹部26呈细长形状且断续地上下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因木纹形成凸部14的端部形状而富有起伏,呈现为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锯齿形状。
建筑板4通过与上述建筑板3相同的第二制造方法进行涂装。即,一边将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作为第二涂料而通过喷涂以7g/尺2的方式向基板的表面整体涂覆与第一涂料相比亮度较低的浓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之后利用85~100℃的干燥器进行干燥。接下来,一边将形成有第二涂膜的基板沿左右方向搬运,一边将配置为相对于基板的行进方向(搬运方向)垂直的涂装辊按压于木纹形成凸部14,在将亮度高的淡茶色的丙烯酸硅涂料以7g/尺2的方式进行涂覆之后,利用100~115℃的干燥器进行干燥,形成第一涂膜。
因此,作为得到的建筑板4,如图4所示,在木纹形成凸部14显露亮度高的淡茶色的第一涂膜,在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显露亮度低的深茶色的第二涂膜。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5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连续交叉凹部25的第二涂膜也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由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6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呈锯齿形状,因此形成于不连续交叉凹部26的第二涂膜也断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左右两端部呈锯齿形状。
另外,第一接缝状槽31、第二接缝状槽32以及木纹形成凹部14也凹陷,存在较多不与涂装辊接触的部分,因此亮度低的第二涂膜显露。
如上所述,由于建筑板4在被第一接缝状槽31以及第二接缝状槽32划分出的区域中形成有木纹形成凸部14,因此呈现出多个木板粘贴而成的外观。并且,在一部分的区域中,细长形状的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沿上下方向形成。由于在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中,形成有与形成于木纹形成凸部14的第一涂膜相比亮度低的第二涂膜,因此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成为强调部分,能够使第一涂膜的形状(木纹形成凸部14的形状)更显眼,表现出立体的木纹风格的外观。另外,由于连续交叉凹部25以及不连续交叉凹部26的端部具有利用锯齿进行了切削那样的形状,因此能够表现出利用锯等通过手动作业进行了加工那样的质感。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内获得各种方式。

Claims (18)

1.一种建筑板,其中,
所述建筑板包括:
基板;
图案区域,其被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接缝状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交叉的第二接缝状槽划分出;
多个凸状的木纹形成凸部,其是为了在所述图案区域中表现木纹图案而形成的;
凹状的交叉凹部,其形成于所述图案区域,且在与所述木纹图案交叉的方向上形成为带状;
第一涂膜,其形成在所述木纹形成凸部上;以及
第二涂膜,其形成在所述交叉凹部上,且亮度比所述第一涂膜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大致直线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大致直线状的所述侧部呈大致直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另一方的侧部呈大致直线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以及所述大致直线状的各个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以及大致直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不连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不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比所述木纹图案的深度浅,
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以及所述第二接缝状槽中的至少一方的深度比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深。
9.一种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具有被第一接缝状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交叉的第二接缝状槽划分出的图案区域的基板;
在所述图案区域中形成为了表现木纹图案而形成的多个凸状的木纹形成凸部、以及在与所述木纹图案交叉的方向上形成为带状的凹状的交叉凹部,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涂覆第一涂料并使其干燥,由此在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一涂膜;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涂膜的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涂覆亮度比所述第一涂料低的第二涂料;以及
在所述第二涂料固化之前将所述第二涂料的一部分刮除,在所述木纹形成凸部上使所述第一涂膜显露,在所述交叉凹部上使由所述第二涂料构成的所述第二涂膜显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另一方的侧部呈大致直线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以及所述大致直线状的各个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以及大致直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不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比所述木纹图案的深度浅,
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以及所述第二接缝状槽中的至少一方的深度比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深。
14.一种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具有被第一接缝状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交叉的第二接缝状槽划分出的图案区域的基板;
在所述图案区域形成为了表现木纹图案而形成的多个凸状的木纹形成凸部、以及在与所述木纹图案交叉的方向上形成为带状的凹状的交叉凹部,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涂覆第二涂料并使其干燥,由此在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二涂膜;以及
通过将涂装辊按压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向所述木纹形成凸部的表面涂覆亮度比所述第二涂料高的第一涂料并使其干燥,由此以在所述交叉凹部上显露出所述第二涂膜的状态在所述木纹形成凸部的表面形成第一涂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另一方的侧部呈大致直线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以及所述大致直线状的各个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以及大致直线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不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带状是连续的,
所述交叉凹部的形成带状的至少一方的侧部呈锯齿形状,
所述第二涂膜仿照所述交叉凹部的所述锯齿形状的所述侧部呈锯齿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筑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比所述木纹图案的深度浅,
所述第一接缝状槽以及所述第二接缝状槽中的至少一方的深度比所述交叉凹部的深度深。
CN201610182439.XA 2015-03-31 2016-03-28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013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4161 2015-03-31
JP2015074161A JP6742075B2 (ja) 2015-03-31 2015-03-31 建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3677A true CN106013677A (zh) 2016-10-12
CN106013677B CN106013677B (zh) 2020-02-28

Family

ID=5569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2439.XA Active CN106013677B (zh) 2015-03-31 2016-03-28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89975A1 (zh)
EP (1) EP3075565B1 (zh)
JP (1) JP6742075B2 (zh)
KR (1) KR20160117226A (zh)
CN (1) CN106013677B (zh)
AU (1) AU2016201616B2 (zh)
CA (1) CA2923510C (zh)
DK (1) DK3075565T3 (zh)
LT (1) LT3075565T (zh)
RU (1) RU2697040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620259U (zh) * 2017-07-19 2018-07-17 上海协承昌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及其装饰面板
US12030292B2 (en) * 2019-03-29 2024-07-0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ecora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210372137A1 (en) * 2020-06-02 2021-12-02 Gaylen Haas Two zone sidi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4359A (en) * 1980-12-04 1982-06-11 Asahi Ishiwata Kogyo Kk Manufacture of polychromic patterned board
CN1078683A (zh) * 1992-05-09 1993-11-24 A泡沫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仿木纹表面的成型模制法
CN1116839A (zh) * 1993-10-25 1996-02-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装饰板
CN2621947Y (zh) * 2003-06-27 2004-06-30 上海金禧木业有限公司 具有凹凸花纹的组合式实木装饰面板构件
CN1516646A (zh) * 2001-05-10 2004-07-28 �������(ŷ��)�ɷ����޹�˾ 压纹装饰板
JP2004263416A (ja) * 2003-02-28 2004-09-24 Nichiha Corp 建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01059C (zh) * 1999-12-23 2005-05-11 珀屋富朗股份公司 一种用来制造表面元件的方法
CN1891948A (zh) * 2005-06-29 2007-01-10 日吉华株式会社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33534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吉华株式会社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4827A (en) * 1968-11-12 1971-01-12 Eidai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a decorative panel
JPS5675809A (en) * 1979-11-24 1981-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anufacture of aggregate wood
JPS60259444A (ja) * 1984-12-28 1985-12-21 朝日特殊合板株式会社 木目出し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S6233606A (ja) * 1985-08-07 1987-02-13 株式会社イナックス 複合模様を有するタ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55068A (en) * 1995-11-17 1998-05-26 Ormiston; Fred I. Veneer panels and method of making
JP3658714B2 (ja) * 1996-02-09 2005-06-08 アイン興産株式会社 木質合成板の模様形成方法
US7367166B2 (en) * 2003-01-17 2008-05-06 Masonite Corporation Door skin, a method of etching a plate, and an etched plate formed therefrom
JP3695452B2 (ja) 2003-05-29 2005-09-14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21213B2 (ja) * 2004-03-30 2010-08-11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908608A1 (en) * 2006-10-05 2008-04-09 Spanolux N.V. Div. Balteri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panel and produced panel
EP1925461B1 (en) * 2006-10-05 2013-11-06 Spanolux N.V. Div. Balteri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rge surface panel, and a large surface panel
JP4158943B1 (ja) * 2007-10-23 2008-10-01 株式会社ユーサイ 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JP5420869B2 (ja) * 2008-09-12 2014-02-19 ニチハ株式会社 無機質系化粧建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04482B4 (de) * 2009-01-09 2012-03-29 Fritz Egger Gmbh & Co. Bauelement aus Holzwerkstoff mit aufgedrucktem Dekor und unterschiedlichem Glanzgrad
US20110146179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Cantley Richard W Molded panel simulating multiple boards
US20110151193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Cantley Richard W Article with inverse wood grain patter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4359A (en) * 1980-12-04 1982-06-11 Asahi Ishiwata Kogyo Kk Manufacture of polychromic patterned board
CN1078683A (zh) * 1992-05-09 1993-11-24 A泡沫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仿木纹表面的成型模制法
CN1116839A (zh) * 1993-10-25 1996-02-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装饰板
CN1201059C (zh) * 1999-12-23 2005-05-11 珀屋富朗股份公司 一种用来制造表面元件的方法
CN1516646A (zh) * 2001-05-10 2004-07-28 �������(ŷ��)�ɷ����޹�˾ 压纹装饰板
JP2004263416A (ja) * 2003-02-28 2004-09-24 Nichiha Corp 建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621947Y (zh) * 2003-06-27 2004-06-30 上海金禧木业有限公司 具有凹凸花纹的组合式实木装饰面板构件
CN1891948A (zh) * 2005-06-29 2007-01-10 日吉华株式会社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33534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吉华株式会社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4211A (ja) 2016-11-17
RU2016109251A3 (zh) 2019-05-30
AU2016201616A1 (en) 2016-10-20
EP3075565B1 (en) 2017-05-17
RU2697040C2 (ru) 2019-08-08
KR20160117226A (ko) 2016-10-10
CN106013677B (zh) 2020-02-28
JP6742075B2 (ja) 2020-08-19
US20160289975A1 (en) 2016-10-06
RU2016109251A (ru) 2017-09-20
EP3075565A1 (en) 2016-10-05
LT3075565T (lt) 2017-08-10
AU2016201616B2 (en) 2020-05-14
CA2923510A1 (en) 2016-09-30
DK3075565T3 (en) 2017-07-24
CA2923510C (en)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1155B2 (en) Build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259388B2 (ja) 化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床材
CN106013677A (zh) 建筑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179710A (ja) 木質床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32069A (zh) 具有图案的物品的制法及具有图案的物品
JP2016078338A (ja) 木質建材および木質建材の製造方法
KR102122498B1 (ko) 표면 엠보싱을 개선한 벽지 제조 방법
JP2015016663A (ja) 化粧板及び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KR101073178B1 (ko) 입체문양 창호 한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36895B1 (ko) 복층유리의 제조방법
CN209397855U (zh) 一种建筑墙面阴角连接结构
CN207500789U (zh) 一种木质生态型材
JP3125672U (ja) 立体塗り絵用素版及び立体塗り絵版
JP2003236455A (ja) 化粧板のロール2色塗装方法
JP2015140595A (ja) 建築板
JPH0246573Y2 (zh)
RU2003102301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ыпуклого рельефного фрагмента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изделия
KR200364409Y1 (ko) 건축용 판재
KR100955769B1 (ko) 평면 또는 입체적 형태의 인조석에 대리석의 무늬를구현하는 방법.
JPS58150644A (ja) 波形瓦
JP2004245335A (ja) 打ち込み用ステープル
KR20050027881A (ko) 넓은 상감장식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방법에 의한 장식재
KR20090104629A (ko) 목질 시멘트판
JPH07139128A (ja) 乾式施工用タイルおよびタイルの成形型
JP2006088118A (ja) 窯業系サイディング及びその塗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