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712A -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2712A
CN105992712A CN201480062845.1A CN201480062845A CN105992712A CN 105992712 A CN105992712 A CN 105992712A CN 201480062845 A CN201480062845 A CN 201480062845A CN 105992712 A CN105992712 A CN 105992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installing hole
vehicle door
interior trim
door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28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2712B (zh
Inventor
水野可奈子
佐佐木裕嗣
广濑史尚
小岛和美
赤羽泰宣
斋田泰生
伊藤勇二
宇田津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9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2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2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8Arm-rests post or panel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形成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与安装于扶手下部(18)的上部的扶手上部(20)通过夹紧件(36)而连结。夹紧件(36)具有穿过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安装孔(60)的紧固夹板部(40)、以及形成于紧固夹板部(40)的端部的锚定部(42)。另外,在将扶手下部(18)向扶手上部(20)组装时,锚定部(42)能够通过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在组装后的状态下,锚定部(42)处于无法通过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设置于车门内饰的扶手的上部脱落而提高冲击吸收性能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8-143416号公报所记载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中,在发生侧方碰撞时等,扶手上部从设置于车门内饰的扶手下部脱落,从而扶手下部因冲击负载而可靠地压扁,保护乘坐人员。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8-143416号公报所记载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中,从设置于车门内饰的扶手下部脱落的扶手上部向车厢内落下。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扶手上部向车厢内落下的情况,可以考虑利用带等连结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但在该情况下,组装操作变得繁琐,组装操作性不佳。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获得能够防止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扶手上部向车厢内落下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具有:扶手下部,其形成于车门内饰;扶手上部,其安装于所述扶手下部的上部;以及连结构件,其将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连结,所述连结构件具备:紧固夹板部,其一端部与所述扶手上部和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连结,且穿过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另一方上形成的安装孔;以及锚定部,其形成于所述紧固夹板部的另一端部,所述安装孔具有所述锚定部能够穿过的宽幅部以及所述锚定部无法穿过的窄幅部,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所述锚定部通过所述宽幅部,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处于所述扶手下部上形成的所述安装孔的窄幅部的下方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连结构件的一端部与扶手上部和扶手下部中的一方连结。并且,在进行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时,连结构件的锚定部通过安装孔的宽幅部。因此,通过使连结构件的锚定部通过安装孔,能够利用连结构件容易地连结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其结果是,组装操作性提高。
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形成于连结构件的紧固夹板部穿过安装孔,锚定部的处于扶手下部上形成的安装孔的窄幅部的下方的位置。因此,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在形成于车门内饰的扶手下部的上部安装的扶手上部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情况,位于形成于扶手下部的安装孔的窄幅部的下方的位置的锚定部与安装孔的窄幅部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保持为与扶手下部连结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扶手上部向车厢内落下。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锚定部朝着向所述安装孔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而逐渐变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锚定部朝着向安装孔插入的插入方向而前端逐渐变细,因此在组装时锚定部容易通过安装孔。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紧固夹板部能够弹性变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紧固夹板部进行弹性变形,从而在组装时锚定部容易通过安装孔。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在所述组装状态下,所述紧固夹板部具有向所述安装孔的窄幅部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扶手上部组装于扶手下部的状态下,在紧固夹板部存在向安装孔的窄幅部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因此,在将扶手上部组装于扶手下部的状态下,锚定部处于安装孔的窄幅部的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扶手上部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情况,锚定部与安装孔的窄幅部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保持为与扶手下部连结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安装孔呈以所述宽幅部作为长边而以所述窄幅部作为短边的长孔形状,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通过所述紧固夹板部扭转变形,从而所述锚定部沿着所述长边通过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与所述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时,紧固夹板部进行扭转变形,从而锚定部沿着长孔形状的安装孔的长边通过安装孔。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锚定部与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因此,在扶手上部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情况下,位于与长边交叉的位置的锚定部与安装孔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保持为与扶手下部连结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安装孔呈以所述宽幅部作为长边而以所述窄幅部作为短边的长孔形状,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通过使所述扶手上部相对于所述扶手下部旋转,从而所述锚定部沿所述长边通过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与所述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时,通过使扶手上部相对于所述扶手下部旋转而使得锚定部沿着长孔形状的安装孔的长边通过安装孔。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锚定部与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因此,在扶手上部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情况下,位于与长边交叉的位置的锚定部与安装孔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保持为与扶手下部连结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连结构件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形成于所述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且固定于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在连结构件的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形成的固定部固定于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中的一方,能够将连结构件固定于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中的一方。因此,通过使连结构件的锚定部通过形成于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中的另一方的安装孔,能够利用连结构件连结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以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为基础,其中,所述连结构件的所述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结构件的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一体地形成于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中的一方,因此,通过使连结构件的锚定部通过在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中的另一方形成的安装孔,能够利用连结构件连结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从扶手下部脱落的扶手上部向车厢内落下,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沿图8的1-1剖面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连结构件的从车厢外侧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连结构件的固定方法的从车厢外侧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连结构件的卡合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组装方法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扶手上部的从车厢外侧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扶手下部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8是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车门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安装状态的沿图9的10-10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连结构件的安装方法的与图10对应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连结构件的卡合状态的与图10对应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从车厢内侧上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酌情示出的箭头FR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车门的前方,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IN表示车厢内侧方向。另外,以下说明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作为一个例子而应用于在车辆(汽车)的右侧部分配置的前门。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门内饰10构成前侧门12的车厢内侧,车门内饰10装配于前侧门12的内侧面板12A。
在车门内饰10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扶手部16,该扶手部16朝向车厢内侧突出。另外,扶手部16具有一体地形成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以及安装于扶手下部18的上部的扶手上部20。
如图7所示,在扶手下部18的上表面18A形成有拉手凹部24与用于安装扶手上部20的多个组装孔22。
如图6所示,在扶手上部20形成有拉手开口部26,该拉手开口部26与扶手下部18的拉手凹部24重叠。另外,在扶手上部20的下表面20A突出形成有用于安装于扶手下部18的多个卡合爪28、定位用凸部30以及引导件32。通过将上述的卡合爪28、定位用凸部30、引导件32插入扶手下部18的组装孔22(参照图7),从而能够将扶手上部20安装于扶手下部18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在侧方碰撞时等从车厢内侧向扶手部16作用有规定以上的负载的情况下,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
如图3所示,在扶手上部20的下表面20A安装有作为连结构件的夹紧件36。该夹紧件36具有剖面形成为长方形的带状的紧固夹板部40,紧固夹板部40能够弹性变形。另外,在紧固夹板部4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下端部)形成有锚定部42,在紧固夹板部4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上端部)形成有固定部44。另外,固定部44从紧固夹板部40的上端朝向车厢外侧方向延伸配置。
如图2所示,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朝向前端而逐渐变细。具体地说,锚定部42随着从连结于紧固夹板部40的基部42A朝向前端42B而宽度W1逐渐变窄,两侧面42C形成为倾斜面。需要说明的是,前端42B的宽度与紧固夹板部40的宽度W2大致相等。
另外,如图1所示,锚定部42随着从基部42A朝向前端42B而高度H1逐渐减小,车厢内侧面42D形成为倾斜面。需要说明的是,基部42A的高度比紧固夹板部40的高度H2高。
如图3所示,固定部44从连结于紧固夹板部40的基部44A朝向前端44B而宽度恒定。在固定部44的基部44A的附近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安装孔48,在固定部44的前端44B的附近形成有大致矩形的止转孔50。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20的下表面20A,朝向下方突出形成有固定用凸部52与止转用凸部54。在固定用凸部52上形成有螺纹孔2A,通过将安装于固定部44的安装孔48的作为固定构件的螺钉56向该螺纹孔2A螺合,从而能够将夹紧件36安装于扶手上部20。另外,通过将止转用凸部54插入固定部44的止转孔50,从而相对于扶手上部20将夹紧件36定位。
如图5所示,在扶手下部18的上表面18A形成有用于供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40穿过的安装孔60,该安装孔60具有宽幅部60A与窄幅部60B。另外,该安装孔60以车厢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在长边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宽幅部60A,在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窄幅部60B。并且,由于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的宽度比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宽度大,且比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的宽度小,因此锚定部42能够通过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但无法通过窄幅部60B。
如图5所示,在将扶手上部20向扶手下部18组装时,固定于扶手上部20的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能够通过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因此,通过使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通过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能够利用夹紧件36连结扶手上部20与扶手下部18。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组装状态下,形成于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40穿过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另外,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位于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下方的位置,锚定部42无法从下方向上方通过安装孔60。
因此,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车门内饰10的扶手部16因来自车宽方向的压缩负载而被压扁,从而如图4所示在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的情况,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与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周边部卡止。因此,扶手上部20保持为与扶手下部18连结的状态。
(作用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扶手上部20向扶手下部18组装时,固定于扶手上部20的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能够通过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因此,通过使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通过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能够利用夹紧件36容易地连结扶手上部20与扶手下部18。之后,将扶手下部18组装于扶手上部20。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随着从基部42A朝向前端42B而宽度W1逐渐变窄,两侧面42C形成为倾斜面。另外,锚定部42随着从基部42A朝向前端42B而高度H1逐渐减小,车厢内侧面42D形成为倾斜面。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锚定部4插入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40能够弹性变形,因此通过使紧固夹板部40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将锚定部42插入至安装孔60的宽幅部60A。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将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组装状态下,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40穿过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并且锚定部42位于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下方的位置,从而锚定部42位于无法通过安装孔60的位置。
因此,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车门内饰10的扶手部16因来自车厢内侧方向的负载被压扁,从而如图4所示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的情况,夹紧件36的锚定部42与安装孔60的窄幅部60B的周边部卡止。因此,扶手上部20保持为与扶手下部18连结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扶手上部20向车厢内落下。另外,由于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从而扶手下部18因冲击负载而可靠地地压扁,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坐人员。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9~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件36的锚定部64形成为以紧固夹板部40的宽度方向(图9的箭头W3方向)作为轴向的圆柱状,锚定部64的两端部64A向紧固夹板部40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另一方面,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上表面18A的安装孔66具有宽幅部66A与窄幅部66B,以车厢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另外,在安装孔66的长边方向的车厢外侧端部形成有宽幅部66A,安装孔66的长边方向的车厢内侧部成为窄幅部66B。并且,如图11所示,夹紧件36的锚定部64能够通过安装孔66的宽幅部66A。另一方面,夹紧件36的锚定部64无法通过安装孔66的窄幅部66B。
如图10所示,在紧固夹板部40的锚定部64的附近形成有弯曲部65,在将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状态下,该弯曲部65沿着扶手上部20的下表面20A向安装孔66的窄幅部66B的方向弯曲。因此,在将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状态下,锚定部64位于安装孔66的窄幅部66B的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如图12所示,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的情况,锚定部64与安装孔66的窄幅部66B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20保持为通过夹紧件36而与扶手下部18连结的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利用夹紧件36防止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脱落的扶手上部20向车厢内落下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向扶手下部18组装扶手上部20的组装操作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第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70形成为剖面呈圆形的绳状,锚定部72形成为与紧固夹板部70相比轴径较大的球状。
另一方面,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上表面18A的安装孔74具有圆形的宽幅部74A以及比宽幅部74A小的圆形的窄幅部74B。并且,夹紧件36的锚定部72能够通过安装孔74的宽幅部74A但无法通过窄幅部74B。
另外,在紧固夹板部70的锚定部72的附近形成有弯曲部73,在将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状态下,该弯曲部73沿着扶手上部20的下表面20A向安装孔74的窄幅部74B的方向弯曲。因此,在将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状态下,锚定部72位于安装孔74的窄幅部74B的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对于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等,扶手上部20从扶手下部18脱落的情况,锚定部72与安装孔74的窄幅部74B的周边部卡合,扶手上部20保持为通过夹紧件36与扶手下部18连结的状态。此外,安装孔74在宽幅部74A与窄幅部74B的边界具有颈部74C,该颈部74C比紧固夹板部70的轴径略窄。因此,在使夹紧件36的锚定部72通过安装孔74的宽幅部74A之后,通过使紧固夹板部70从宽幅部74A向窄幅部74B移动,能够防止紧固夹板部70返回宽幅部74A。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防止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脱落的扶手上部20向车厢内落下,并且能够提高向扶手下部18组装扶手上部20的组装操作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第四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件36的锚定部80形成为以紧固夹板部40的宽度方向作为轴向的圆柱状,锚定部80的两端部80A向紧固夹板部40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另一方面,形成于扶手下部18的上表面18A的安装孔82形成为恒定宽度W4的长孔形状,具有设为锚定部80能够穿过的长度的作为宽幅部的长边82A、以及设为锚定部80无法穿过的长度的作为窄幅部的短边82B。
另外,在将扶手上部20向扶手下部18组装时,紧固夹板部40如图14的双点划线所示通过弹性变形而扭转变形。因此,通过将锚定部80设为沿安装孔82的长边82A的通过位置,从而锚定部80能够通过安装孔82。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组装状态下,锚定部80返回与安装孔82的长边82A交叉的位置、即沿短边82B的无法通过的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防止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脱落的扶手上部20向车厢内落下,并且能够提高向扶手下部18组装扶手上部20的组装操作性。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的第五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扶手上部20向扶手下部18组装时,使扶手上部20相对于扶手下部18旋转90度。由此,通过将锚定部80设为沿安装孔82的长边82A的通过位置,从而锚定部80能够通过安装孔82。另一方面,在扶手上部20组装于扶手下部18的组装状态下,锚定部80返回与安装孔82的长边82A交叉的位置、即沿短边82B的无法通过的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防止从车门内饰10的扶手下部18脱落的扶手上部20向车厢内落下,并且能够提高向扶手下部18组装扶手上部20的组装操作性。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通过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中,将夹紧件36的固定部44固定于扶手上部20,将安装孔60形成于扶手下部18。也可以代替该情况,而采用将夹紧件36的固定部44固定于扶手下部18,将安装孔60形成于扶手上部2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中,将作为连结构件的夹紧件36设为独立于扶手下部18或者扶手上部20的构件。也可以代替该情况,而采用夹紧件36的紧固夹板部40的一端部与扶手上部20与扶手下部18的一方一体地形成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夹紧件36从扶手上部20或者扶手下部18延伸配置的结构。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夹紧件36向扶手上部20安装的安装构造除了螺钉紧固之外还可以采用铆接紧固,另外,除了止转孔50之外也可以采用止转凹部。此外,扶手下部18既可以与车门内饰10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参照将2013年11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42277号的公开内容整体引入本说明书。
对于本说明书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与具体且单独记载有作为参照而引入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程度地作为参照而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8)

1.一种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具有:
扶手下部,其形成于车门内饰;
扶手上部,其安装于所述扶手下部的上部;以及
连结构件,其将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连结,
所述连结构件具备:紧固夹板部,其一端部与所述扶手上部和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连结,且穿过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另一方上形成的安装孔;以及锚定部,其形成于所述紧固夹板部的另一端部,
所述安装孔具有所述锚定部能够穿过的宽幅部以及所述锚定部无法穿过的窄幅部,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所述锚定部通过所述宽幅部,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处于所述扶手下部上形成的所述安装孔的窄幅部的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锚定部朝着向所述安装孔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而逐渐变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紧固夹板部能够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在所述组装状态下,所述紧固夹板部具有向所述安装孔的窄幅部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安装孔呈以所述宽幅部作为长边而以所述窄幅部作为短边的长孔形状,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通过所述紧固夹板部扭转变形,从而所述锚定部沿着所述长边通过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与所述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安装孔呈以所述宽幅部作为长边而以所述窄幅部作为短边的长孔形状,在进行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时,通过使所述扶手上部相对于所述扶手下部旋转,从而所述锚定部沿所述长边通过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的组装状态下,所述锚定部与所述长边处于交叉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形成于所述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且固定于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的所述紧固夹板部的一端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扶手上部与所述扶手下部中的一方。
CN201480062845.1A 2013-11-22 2014-11-25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Active CN105992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2277A JP6097674B2 (ja) 2013-11-22 2013-11-22 ドアトリム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JP2013-242277 2013-11-22
PCT/JP2014/081127 WO2015076418A1 (ja) 2013-11-22 2014-11-25 ドアトリム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2712A true CN105992712A (zh) 2016-10-05
CN105992712B CN105992712B (zh) 2018-07-24

Family

ID=5317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2845.1A Active CN105992712B (zh) 2013-11-22 2014-11-25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89778B2 (zh)
JP (1) JP6097674B2 (zh)
CN (1) CN105992712B (zh)
DE (1) DE112014005312B4 (zh)
WO (1) WO20150764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44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内饰罩安装组件
CN111422145A (zh) * 2020-04-30 2020-07-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及汽车
CN115335258A (zh) * 2020-03-25 2022-11-1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扶手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4530A (zh) * 2015-09-30 2015-12-0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悬挂式流水线传动链
DE102017103292A1 (de) 2017-02-17 2018-08-23 Lisa Dräxlmaier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interieur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interieur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7037105B2 (ja) * 2017-10-26 2022-03-1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ピラートリム着脱構造
JP7409261B2 (ja) 2020-08-24 2024-01-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ES2915173B2 (es) * 2020-12-17 2022-10-25 Seat Sa Sistema de fijacion entre piezas y revestimiento de puerta de vehiculo que lo incluy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3413A (en) * 1939-02-13 1940-06-04 Featheredge Rubber Company Inc Armrest
JPS58164446A (ja) * 1982-03-25 1983-09-29 Nissan Motor Co Ltd グリツプとア−ムレストを有するドアトリム構造
US4597606A (en) * 1984-09-17 1986-07-01 Magee Plastics Company Arm cap for airplane seat or the like
US4932105A (en) * 1988-06-10 1990-06-12 Davidson Textron Inc. Self locking attaching system
JPH06270676A (ja) * 1993-03-18 1994-09-2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US5951094A (en) * 1995-12-28 1999-09-14 Nissan Motor Co., Ltd. Arm rest for a vehicle
JPH11245703A (ja) * 1998-03-05 1999-09-14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用ドアアームレスト
JPH11247499A (ja) * 1998-02-26 1999-09-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スカッション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EP1868272A1 (en) * 2006-06-15 2007-12-19 Panduit Corporation Cable mount for cable trays
JP2008143416A (ja) * 2006-12-12 2008-06-26 Kasai Kogyo Co Ltd ドアトリム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CN201703291U (zh) * 2010-05-11 2011-01-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饰扶手
JP2012228910A (ja) * 2011-04-25 2012-11-22 Toyota Boshoku Corp ドアトリ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7138U (zh) * 1979-12-25 1981-08-01
JPH0277144U (zh) * 1988-12-02 1990-06-13
JP4269835B2 (ja) * 2003-07-29 2009-05-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US7055888B2 (en) * 2004-03-15 2006-06-06 Lear Corporation Armrest having armrest bu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5403787B2 (ja) * 2008-11-28 2014-01-29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2013242277A (ja) 2012-05-23 2013-12-05 Nihon Medi Physics Co Ltd pH測定技術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3413A (en) * 1939-02-13 1940-06-04 Featheredge Rubber Company Inc Armrest
JPS58164446A (ja) * 1982-03-25 1983-09-29 Nissan Motor Co Ltd グリツプとア−ムレストを有するドアトリム構造
US4597606A (en) * 1984-09-17 1986-07-01 Magee Plastics Company Arm cap for airplane seat or the like
US4932105A (en) * 1988-06-10 1990-06-12 Davidson Textron Inc. Self locking attaching system
JPH06270676A (ja) * 1993-03-18 1994-09-2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US5951094A (en) * 1995-12-28 1999-09-14 Nissan Motor Co., Ltd. Arm rest for a vehicle
JPH11247499A (ja) * 1998-02-26 1999-09-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スカッション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H11245703A (ja) * 1998-03-05 1999-09-14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用ドアアームレスト
EP1868272A1 (en) * 2006-06-15 2007-12-19 Panduit Corporation Cable mount for cable trays
JP2008143416A (ja) * 2006-12-12 2008-06-26 Kasai Kogyo Co Ltd ドアトリム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CN201703291U (zh) * 2010-05-11 2011-01-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饰扶手
JP2012228910A (ja) * 2011-04-25 2012-11-22 Toyota Boshoku Corp ドアトリ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44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内饰罩安装组件
CN115335258A (zh) * 2020-03-25 2022-11-1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扶手安装结构
CN115335258B (zh) * 2020-03-25 2023-12-22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扶手安装结构
CN111422145A (zh) * 2020-04-30 2020-07-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89778B2 (en) 2018-02-13
DE112014005312T5 (de) 2016-08-25
JP2015101164A (ja) 2015-06-04
DE112014005312B4 (de) 2021-10-07
JP6097674B2 (ja) 2017-03-15
WO2015076418A1 (ja) 2015-05-28
US20160288674A1 (en) 2016-10-06
CN105992712B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2712A (zh) 车门内饰用扶手构造
US8113756B2 (en) Clip
US7051408B2 (en) Spring clip for fixing two parts to each other
EP1947750B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Kabel
US20140145054A1 (en) Seat sliding device for vehicle
DE102012006835A1 (de) Verdrahtungswerkzeug, Verdraht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CN101857000B (zh) 卡夹
KR101302943B1 (ko) 커넥터 지지 도구, 배선 도구 및 배선 하네스
EP3981624B1 (en) Liftgate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s
DE102011055631A1 (de) Kabelstranganordnungsaufbau
US9963093B2 (en) Wire harness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wiring unit
CN104340280A (zh) 分割式前罩板
US20160069366A1 (en) Tethered fastener
JP5895894B2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バンドクリップ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組み立て品
DE102005023221A1 (de)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Sensors an einem Trägerteil
US9316242B2 (en) Fixture for fastening
CN104203726B (zh) 用于将安全带锚固在车辆的中央立柱上的模块化加强件
JP6048305B2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バンドクリップ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組み立て品
DE102009047295A1 (de) Aufnahme für einen aufblasbaren Gassack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derartigen Aufnahme
DE102011016291A1 (de) Haltebügel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20120038132A1 (en) Airbag system with a separate firing channel
DE102013202547A1 (de) Gurtaufrollerrahmen
CN101863235A (zh) 用于固定装饰盖板的端部的构件
DE102013002877A1 (de) Batterie mit Zellstapel
CN106256610A (zh) 具有整体紧固件的声吸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