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6894B -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 - Google Patents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6894B
CN105916894B CN201580004691.5A CN201580004691A CN105916894B CN 105916894 B CN105916894 B CN 105916894B CN 201580004691 A CN201580004691 A CN 201580004691A CN 105916894 B CN105916894 B CN 105916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izable
film
lay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46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6894A (zh
Inventor
加藤峻也
中泽佑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16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6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6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6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8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9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with esterified hydroxyl and carboxyl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n esterified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ring other than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75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n esterified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ring other than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acid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10Esters
    • C08F22/26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66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 C09K19/3068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chain containing -COO- or -OC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09K19/3804Polymers with mesogenic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9K19/3814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19/56Align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8Dopants or charge transfer agents
    • C09K19/586Optically active dopants; chiral dopa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2Coating structures, e.g. thin films 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02B5/0825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 G02B5/0841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25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unit that results in a functional effect
    • C09K2019/0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unit that results in a functional effect the specific unit being a perfluoro chain used as an end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09K2019/0448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the end chain group being a polymerizable end group, e.g. -Sp-P or 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2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as chain links, e.g. esters or ethers
    • C09K19/2007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as chain links, e.g. esters or ethers the chain containing -COO- or -OCO- groups
    • C09K2019/2078Ph-COO-Ph-COO-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66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 C09K19/3068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chain containing -COO- or -OCO- groups
    • C09K2019/3071Cy-Cy-COO-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66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 C09K19/3068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chain containing -COO- or -OCO- groups
    • C09K2019/3077Cy-Cy-COO-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I)所表示的新型聚合性化合物。式中,R1表示烷基等,A表示m+n价的环状基团,L1表示单键等,L2表示‑COO‑等,Z表示‑COO‑等,Sp表示亚烷基或亚烷氧基等,Q表示(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基团,l表示0~2的整数,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1~3的整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由上述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薄膜、及包含上述薄膜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使用上述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制造低双折射性相位差膜、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等薄膜。

Description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 反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聚合性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及由上述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薄膜。
背景技术
使用具有液晶性的聚合性化合物,能够制作相位差膜及反射膜等各种光学膜。聚合性化合物的双折射性是与所得到的光学膜的光学性质的相关性很大的性质之一。例如,通过使用显示较高的双折射性的液晶,能够得到较薄的膜厚且具有所希望的相位差的相位差膜(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通过设为使用双折射性较低的聚合性化合物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薄膜,能够得到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通过将特定结构的非液晶性(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一同使用,可以得到低双折射性的相位差膜或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16229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2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8/143470
专利文献4:WO2008/091090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作为低双折射性液晶加以利用的新型聚合性化合物。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还提供一种低双折射性相位差膜或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等薄膜。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对各种结构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的结果,通过专利文献3或4发现具有与公知的聚合性化合物类似的结构的新型化合物显示低双折射性并且具有对薄膜的形成有利的性质,根据该见解进一步重复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23>。
<1>一种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化学式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Z-Sp-Q,
[化学式2]
表示m+n价的环状基团,
L1表示单键、-COO-或-OCO-,
L2表示-COO-、-OCO-或-CONR2-,
Z表示单键、-O-、-NH-、-N(CH3)-、-S-、-COO-、-OCO-、-OCOO-或-CONR2-,
R2表示氢原子或-Sp-Q,
Sp表示单键、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在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将任意一个以上的-CH2-替换为-O-、-S-、-NH-、-N(Q)-或-CO-而得到的连接基团,
Q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
l表示0~2的整数,
m表示1或2的整数,
n表示1~3的整数,
多个R1、多个L1、多个L2、多个l、多个Z、多个Sp、多个Q可以分别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Z-Sp-Q,含有至少一个Z为-COO-或-CONR2-且Q为聚合性基团的基团。
<2>根据<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有的L1都是单键,且所有的L2都是-COO-或-CONR2-。
<3>根据<1>或<2>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有的Q都是以下任意一个聚合性基团。
[化学式3]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有的l为1。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有的R1都是直链烷基。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化学式4]
为从苯中除去m+n个氢原子而得到的基团。
<7>根据<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有的R1都是直链烷基,所有的l都是1,所有的L1都是单键,所有的L2都是-COO-,
[化学式5]
为从苯中除去m+n个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且所有的Q都是(甲基)丙烯酰基。
<8>根据<7>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m为1,n为1或2,且至少一个Z为-COO-。
<9>根据<7>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m为2,n为1,且Z为-COO-或-CONR2-。
<10>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
<11>根据<10>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外的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交联剂。
<13>根据<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两种以上的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14>根据<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聚合引发剂。
<15>根据<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手性化合物。
<16>一种薄膜,其包含由<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
<17>一种薄膜,其包含两层以上由<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
<18>根据<16>或<17>所述的薄膜,其显示选择反射,
上述选择反射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Δλ与上述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之比即Δλ/λ为0.09以下。
<19>根据<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其反射可见光。
<20>一种薄膜,其包含至少3层由<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
上述3层为在红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在绿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及在蓝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
<21>一种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包含<20>所述的薄膜。
<22>根据<20>所述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含有无机玻璃或丙烯酸类树脂基材。
<23>根据<21>或<22>所述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在最表面包含防反射层。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作为低双折射性液晶加以利用的新型聚合性化合物。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低双折射性相位差膜或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等新型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所制作的反射膜的透射光谱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所制作的选择反射膜1的透射光谱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所制作的层叠膜4的透射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将“~”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的记载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含义。“(甲基)丙烯酸基”等也相同,“(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含义。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以下,对式(I)中的各基团进行说明。
式(I)中的环己基均为反式-1,4-环己基。
式(I)中,R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Z-Sp-Q。R1优选为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Z-Sp-Q,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5,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至4。R1优选为直链烷基,尤其优选为乙基或正丁基。
关于-Z-Sp-Q将于后述。
式(I)中,
[化学式6]
表示m+n价的环状基团。即,表示m+n个取代基键合在环状化合物而形成的结构中的m+n个取代基以外的部分。
环状化合物可以是芳香族环状化合物,也可以是脂肪族环状化合物。并且,可以是单环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两个以上的环的稠环化合物。并且,环状化合物可以仅由碳原子构成环,也可以含有碳原子以外的原子而构成环。例如,可以含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及氧原子中的原子。作为构成环的原子的数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5~18左右即可,优选5~10,更优选5~7,尤其优选6。作为环状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5~18元环的脂肪族烃环化合物、5~18元环的芳香族烃环化合物或5~18元环的芳香族杂环化合物。在这些之中,尤其优选5~18元环的芳香族烃环化合物。
以下示出环状化合物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7]
作为环状化合物,尤其优选苯或环己烷,尤其优选苯。
m+n个取代基键合于环状化合物的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至少两个取代基未键合于相邻的原子上。当环状化合物为苯时,优选至少两个取代基位于间位或对位,尤其优选位于对位。
式(I)中,L1表示单键、-COO-或-OCO-。L1优选为单键。
式(I)中,L2表示-COO-、-OCO-或-CONR2-。R2表示氢原子或-Sp-Q。关于Sp及Q将于后述。R2优选为氢原子。L2优选为-COO-或-CONR2-。
式(I)中,Z表示单键、-O-、-NH-、-N(CH3)-、-S-、-COO-、-OCO-、-OCOO-或-CONR2-。Z优选为-COO-、-OCO-、-OCOO-或-CONR2-,更优选为-COO-或-CONR2-,尤其优选为-COO-。
式(I)中,Sp表示单键、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在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将任意一个以上的-CH2-替换为-O-、-S-、-NH-、-N(Q)-或-CO-而得到的连接基团。当“可以被Q取代”时,具有1个、2个、3个、4个或5个以上的Q作为取代基即可。Q的取代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位置,可以举出支链基团的末端等。当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任意一个以上的-CH2-被其他基团取代时,可以位于任何位置。作为优选的一例,可以举出键合于Q上的末端的-CH2-被取代为-O-或-NH-。并且,作为另一优选的一例,可以举出末端-CH2-以外的-CH2-每隔2~4个被取代多个。作为被取代的其他基团,优选-O-或-NH-,更优选-O-。上述中,Sp优选为与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亚烷基及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1的直链亚烷基在-O-或-NH-键合于Q上的末端侧连接的基团、与在所有的末端具有非氢原子的Q(即,非聚合性基团的Q)的碳原子数1至12的支链亚烷基及在所有的末端具有非氢原子的Q(即,作为聚合性基团的Q)的碳原子数1至11的支链亚烷基在-O-或-NH-键合于Q上的末端侧连接的基团、二环氧乙烷基、与二环氧乙烷基在-O-或-NH-键合于Q上的末端侧连接的基团、三环氧乙烷基、与三环氧乙烷基在-O-或-NH-键合于Q上的末端侧连接的基团等。Sp所表示的基团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8,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6,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2至4。
式(I)中,Q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Q所表示的聚合性基团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的聚合性基团。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可以使用通常已知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作为优选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基。此时,已知通常是丙烯酰基的聚合速度较快,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酰基,但甲基丙烯酰基也同样可以用作高双折射性液晶的聚合性基团。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基团,可以使用通常已知的阳离子聚合性基团,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脂环式醚基、环状缩醛基、环状内酯基、环状硫醚基、螺环原酸酯基、乙烯氧基等。其中,优选脂环式醚基、乙烯氧基,尤其优选环氧基、氧杂环丁基、乙烯氧基。
作为尤其优选的Q的例子,可以举出下述。
[化学式8]
作为Q所表示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酰基。
式(I)可以具有由Q和Sp的一部分构成的(甲基)丙烯酰氧基,优选可以具有丙烯酰氧基。
式(I)中,l表示0~2的整数,优选为1。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1~3的整数,优选为1或2。m+n优选为2或3。
式(I)中,根据由l、m、n定义的整数,有时分别存在多个R1、L1、L2、l、Z、Sp、Q。这种情况下的多个R1、多个L1、多个L2、多个l、多个Z、多个Sp或多个Q均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并且,式(I)中,作为-Z-Sp-Q,含有至少一个Z为-COO-或-CONR2-且Q为聚合性基团的(Q并非氢原子)-Z-Sp-Q。即,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聚合性基团,并且含有直接键合于
[化学式9]
的-CO-基。
作为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所有的R1都是直链烷基,所有的l都是1,所有的L1都是单键,所有的L2都是-COO-,环状化合物为苯,且所有的Q都是(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此时,进一步尤其优选m为1,n为1或2,且至少一个Z为-COO-的化合物,或进一步尤其优选m为2,n为1,且Z为-COO-或-CONR2-的化合物。
以下示出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造。
[化学式16]
例如,当L2为-COO-时,能够通过将羧酸衍生物A-1使用酚(或醇)衍生物A-2进行酯化来制造。
作为酯化反应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羧酸衍生物A-1利用亚硫酰氯或草酰氯等进行酰氯化或者使碱与氯甲烷(Methyl chloride)等作用而进行混合酸酐化之后,使酚(或醇)衍生物A-2在碱的存在下起作用的方法。或者,可以举出将A-1和A-2使用碳二亚胺等缩合剂进行直接酯化的方法。
作为酚(或醇)衍生物A-2的制造方法,例如当Z为-COO-时,能够通过将羧酸衍生物A-3使用化合物A-4进行酯化来制造。化合物A-4的X表示羟基或离去基。当X为羟基时,能够通过由碳二亚胺等缩合剂或酸催化剂存在下的加热所引起的脱水缩合来制造A-2。当X为离去基时,能够通过在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中,在碱存在下对A-3和A-4进行加热来制造A-2。作为离去基,可以使用卤素、甲磺酰基、甲苯磺酰基等。
[化学式17]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显示液晶性,而且双折射性较低,因此通过利用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制作相位差膜,能够将相位差膜的双折射性调整在所希望的范围内。尤其,通过设为使用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形成胆甾醇型液晶相并将其固定而成的薄膜,能够得到选择反射的波长范围较窄的反射膜即反射波长区域的选择性较高的反射膜。
并且,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并不依赖于芳香环的取代基的种类或连接基团,由于可见光区域中的吸收极少,因此无色透明,且满足液晶相范围较宽、容易溶解于溶剂中、容易聚合等多种特性。源于此,使用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制作的固化膜显示充分的硬度,无色透明,且能够满足耐候性、耐热性良好等多种特性。因此,利用上述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膜可以利用于例如作为光学元件的构成要件的相位差片、偏振元件、选择反射膜、滤色器、防反射膜、视角补偿膜、全息术、取向膜等各种用途。
<聚合性组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中,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仅含有一种,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当含有两种以上时,两种以上的合计量)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为5质量%以上即可,优选为10~85质量%,更优选为10~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70质量%即可。但是,并不限定于该范围。
聚合性组合物中除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外,还可以含有其他液晶化合物、手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取向控制剂等其他成分。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其他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可以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并且含有不相当于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其他的一种以上的液晶性化合物。即,聚合性组合物可以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外的其他的一种以上的液晶性化合物。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由于与其他液晶性化合物的相溶性较高,因此即使混合其他液晶性化合物,也不会产生不透明化等,能够形成透明性较高的膜。由于可以并用其他液晶性化合物,因此能够提供适于各种用途的各种组成的组合物。可并用的其他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棒状向列液晶化合物。棒状向列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偶氮甲碱类、氧化偶氮类、氰基联苯类、氰基苯酯类、苯甲酸酯类、环己烷羧酸苯酯类、氰基苯基环己烷类、氰基取代的苯基嘧啶类、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嘧啶类、苯基二噁烷类、二苯乙炔类及烯基环己基苄腈类。不仅可以使用低分子液晶化合物,还可以使用高分子液晶化合物。
其他液晶化合物可以是聚合性也可以是非聚合性。关于不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棒状液晶化合物,在各种文献(例如,Y.Goto et.al.,Mol.Cryst.Liq.Cryst.1995,Vol.260,pp.23-28)中有记载。
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通过将聚合性基团导入到棒状液晶化合物而得到。聚合性基团的例子包括不饱和聚合性基团、环氧基及吖丙啶基,优选不饱和聚合性基团,尤其优选烯属不饱和聚合性基团。聚合性基团能够用各种方法导入到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分子中。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个数优选为1~6个,更优选为1~3个。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包括Makromol.Chem.,190卷、2255页(1989年)、AdvancedMaterials 5卷、107页(1993年)、美国专利第4683327号说明书、美国专利5622648号说明书、美国专利5770107号说明书、国际公开WO95/22586号公报、国际公开95/24455号公报、国际公开97/00600号公报、国际公开98/23580号公报、国际公开98/5290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27255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166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1046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08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1-328973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化合物。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若并用两种以上的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则能够使取向温度下降。
对于其他液晶化合物的添加量并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优选为0~85质量%,更优选为0~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0质量%即可。但是,并不限定于该范围。在聚合性组合物中,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与其他液晶化合物的质量比(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质量/其他液晶化合物的质量)为100/0~5/95即可,上述比优选为100/0~20/80,更优选为100/0~30/70。该比可以根据用途调整为优选的范围。
[手性化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可以含有手性化合物。通过利用手性化合物,能够制备成显示胆甾醇型液晶相的组合物。手性化合物可以是液晶性,也可以是非液晶性。手性化合物可以从公知的各种手性试剂(例如,记载于液晶设备手册、第3章4-3项、TN、STN用手性试剂、199页、日本学术振兴会第142委员会编、1989)中进行选择。手性化合物通常含有不对称碳原子,但也可以使用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轴性不对称化合物或面性不对称化合物。轴性不对称化合物或面性不对称化合物的例子包含联萘、螺烯、对环芳烷及它们的衍生物。手性化合物(手性试剂)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当手性化合物具有聚合性基团并且并用的棒状液晶化合物也具有聚合性基团时,通过聚合性手性化合物与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反应,能够形成具有由棒状液晶化合物衍生的重复单元和由手性化合物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该方式中,聚合性手性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与聚合性棒状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相同种类的基团。因此,手性化合物的聚合性基团也优选为不饱和聚合性基团、环氧基或吖丙啶基,进一步优选为不饱和聚合性基团,尤其优选为烯属不饱和聚合性基团。
聚合性组合物中,手性化合物相对于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1~30摩尔%。手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具有对液晶性不产生影响的倾向,因此优选更少。因此,作为手性化合物,优选具有较强的扭曲力的化合物,以便用少量也能够实现所希望的螺旋间距的扭曲取向。作为这种显示较强的扭曲力的手性试剂,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3-28762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手性试剂。并且,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2-30248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804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8085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03458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手性试剂及BASF公司制的LC-756等。
使含有手性化合物的方式的聚合性组合物成为胆甾醇型液晶相之后将其固定而形成的膜根据其螺旋间距,对规定波长的光显示选择反射特性,作为反射膜(例如,可见光反射膜或红外线反射膜)是有用的。与利用更高双折射性的液晶性化合物的相同厚度的膜相比,通过利用显示较低的双折射性的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具有反射波长区域变窄、选择性变高的优点。
[聚合引发剂]
聚合性组合物优选含有聚合引发剂。例如,在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反应来形成固化膜的方式中,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优选为能够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引发聚合反应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可以举出α-羰基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367661号、美国专利2367670号的各说明书中)、偶姻醚(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448828号说明书中)、α-烃取代的芳香族偶姻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722512号说明书中)、多核醌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3046127号、美国专利第2951758号各说明书中)、三芳基咪唑二聚体与对氨基苯基酮的组合(记载于美国专利第3549367号说明书中)、吖啶及吩嗪化合物(记载于日本特开昭60-105667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239850号说明书中)及二噁唑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4212970号说明书中)等。
聚合性组合物中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而言优选含有0.1~20质量%的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优选含有1~8质量%。
[取向控制剂]
聚合性组合物中可以添加有助于稳定地或快速形成液晶相(例如,胆甾醇型液晶相)的取向控制剂。取向控制剂的例子包括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WO2011/162291中所记载的通式(X1)~(X3)所表示的化合物及日本特开2013-47204的[0020]~[0031]段落中所记载的化合物。也可以含有选自这些中的两种以上。这些化合物在层的空气界面上能够减小液晶化合物的分子的倾斜角或使其实质上水平取向。另外,本说明书中,“水平取向”是指液晶分子长轴与膜面平行,但并不严密要求平行,本说明书中意味着与水平面所成的倾斜角小于20度的取向。当液晶化合物在空气界面附近水平取向时,不易产生取向缺陷,因此可见光区域中的透明性变高。另一方面,若液晶化合物的分子以较大的倾斜角取向,则例如设为胆甾醇型液晶相时,其螺旋轴偏离膜面法线,因此反射率下降或者产生指纹图案,雾度增大或显示衍射性,因此不优选。
可以作为取向控制剂加以利用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例子在日本特开2007-272185号公报的[0018]~[0043]等中有记载。
作为取向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化合物,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的化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取向控制剂的含量优选为式(I)的化合物的质量的0.01~10质量%,更优选0.01~5质量%,尤其优选0.02~1质量%。
[交联剂]
为了提高固化后的膜强度并提高耐久性,聚合性组合物可以任意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以适当使用利用紫外线、热、湿气等进行固化的交联剂。
作为交联剂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环氧化合物;2,2-双羟基甲基丁醇-三[3-(1-吖丙啶)丙酸酯]、4,4-双(亚乙基亚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等氮丙啶化合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型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在侧链上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噁唑啉化合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等。并且,可以根据交联剂的反应性使用公知的催化剂,能够提高膜强度及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生产率。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优选3质量%~20质量%,更优选5质量%~15质量%。若交联剂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则提高交联密度的效果进一步增高,若为20质量%以下,则胆甾醇型液晶层的稳定性更高。
[其他添加剂]
聚合性组合物可以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敏化剂、稳定剂、增塑剂、链转移剂、聚合抑制剂、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阻燃剂、界面活性物质、分散剂、染料、颜料等色材等其他添加剂。
<薄膜>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相位差膜、反射膜等各种光学膜的材料是有用的,能够使用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来形成各种光学膜。
[薄膜的制造方法]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的制造方法:
(i)在基板等的表面涂布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来设为液晶相(胆甾醇型液晶相等)的状态;及
(ii)进行上述组合物的固化反应,将液晶相固定而形成固化膜。
也可以重复进行多次(i)及(ii)的工序来制作多个固化膜层叠而成的薄膜。并且,还可以将多个固化膜彼此利用粘接剂进行贴合来制作多个固化膜层叠而成的薄膜。
在上述(i)工序中,首先,在基板或形成于之上的取向膜的表面涂布聚合性组合物。聚合性组合物优选制备成溶剂中溶解和/或分散有材料的涂布液。作为涂布液的制备中所使用的溶剂,优选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包括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烃(例如苯、己烷);卤代烷(例如氯仿、二氯甲烷);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乙酮);醚(例如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4-丁二醇二乙酸酯等。在这些之中,尤其优选卤代烷及酮。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
涂布液的涂布能够通过绕线棒涂布法、挤出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模具涂布法等各种方法来进行。并且,也能够使用喷墨装置从喷嘴喷出组合物来形成涂膜。
接着,使涂布于表面后成为涂膜的聚合性组合物成为胆甾醇型液晶相等液晶相的状态。在聚合性组合物制备成含有溶剂的涂布液的方式中,有时能够通过干燥涂膜以去除溶剂而使其成为液晶相的状态。并且,为了设为向液晶相的转变温度,根据需要可以加热涂膜。例如,通过暂时加热至各向同性相的温度之后冷却至液晶相转变温度等,由此能够稳定地设为液晶相的状态。聚合性组合物的液晶相转变温度从制造适应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在10~2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150℃的范围内。若小于10℃,则为了将温度降低至呈现液晶相的温度范围,有时需要进行冷却工序等。并且,若超过250℃,则为了暂时设为比呈现液晶相的温度范围更高温的各向同性液体状态,需要高温,从热能的浪费、基板的变形、变质等观点来看也会变得不利。
接着,在(ii)的工序中,使已成为液晶相的状态的涂膜固化。固化可以按照自由基聚合法、阴离子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配位聚合法等任何聚合法来进行。根据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选择合适的聚合法即可。通过该聚合,可以得到在结构单元中具有由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衍生的单元的聚合物。
一例中,照射紫外线来进行固化反应。紫外线照射中利用紫外线灯等光源。在该工序中,通过照射紫外线来进行上述组合物的固化反应,胆甾醇型液晶相被固定而形成固化膜。
对于紫外线的照射能量的量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0.1J/cm2~0.8J/cm2左右。并且,对于向涂膜照射紫外线的时间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根据固化膜的充分的强度及生产率这两者的观点来决定即可。
为了促进固化反应,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实施紫外线照射。并且,紫外线照射时的温度优选维持在呈现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内,以防止液晶相紊乱。并且,气氛的氧浓度与聚合度有关,因此在空气中达不到所希望的聚合度而膜强度不充分时,优选通过氮取代等方法使气氛中的氧浓度下降。
在上述工序中,液晶相被固定而形成固化膜。其中,关于将液晶相“固定化的”状态,最典型的且优选的方式是成为液晶相的化合物的取向得到保持的状态。并不仅限于此,具体而言,是指通常在0℃~50℃、更苛刻的条件下在-30℃~70℃的温度范围内,层中无流动性,且取向方式不会因外磁场或外力发生改变而能够稳定地持续保持固定化的取向方式的状态。本发明中,优选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而进行的固化反应而将液晶相的取向状态固定。
另外,在薄膜中,只要在层中保持液晶相的光学性质就充分,最终固化膜中的组合物已无需显示液晶性。例如,组合物可以通过固化反应被高分子量化而已失去液晶性。
对于固化膜的厚度并没有特别限制。根据用途或根据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决定优选的膜厚即可。厚度通常优选0.05~50μm,更优选1~35μm。
[基板]
薄膜可以具有基板。基板只要具有自支撑性且支撑固化膜,则对于材料及光学的特性并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从玻璃板、石英板及聚合物薄膜等中进行选择。根据用途,也可以使用对紫外光具有较高的透明性的基材。作为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性的聚合物薄膜,可以举出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部件的各种光学膜用的聚合物薄膜。作为基板,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薄膜;聚碳酸酯(PC)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薄膜;聚酰亚胺薄膜、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等。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三乙酰纤维素薄膜。
[取向层]
薄膜可以在基板与固化膜之间具有取向层。取向层具有更加精密地规定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的功能。取向层可以通过有机化合物(优选聚合物)的摩擦处理、无机化合物的斜向蒸镀、具有微槽的层的形成等方法来设置。进而,还已知有通过赋予电场、赋予磁场或者光照射而产生取向功能的取向层。取向层优选通过摩擦处理而形成于聚合物的膜的表面。
作为取向层中所使用的材料,优选有机化合物的聚合物,经常使用其本身可交联的聚合物或通过交联剂交联的聚合物。当然也可以使用具有这两种功能的聚合物。作为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硝基纤维素、聚氯乙烯、氯化聚烯烃、聚酯、聚酰亚胺、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聚乙烯、聚丙烯及聚碳酸酯等聚合物及硅烷偶联剂等化合物。作为优选的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明胶、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等水溶性聚合物,其中优选明胶、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尤其优选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
[粘接层]
当将多个固化膜彼此利用粘接剂进行贴合时,在固化膜之间设置粘接层。粘接层只要由粘接剂形成即可。
作为粘接剂,从固化方式的观点考虑,有热熔型、热固化型、光固化型、反应固化型、不需要进行固化的压敏粘接型,作为其各自的材料,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环氧类、环氧丙烯酸酯类、聚烯烃类、改性烯烃类、聚丙烯类、乙烯乙烯醇类、氯乙烯类、聚氯丁二烯橡胶类、氰基丙烯酸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苯乙烯类、聚乙烯醇缩丁醛类等化合物。从作业性、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作为固化方式,优选光固化型,从光学透明性、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材料优选使用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环氧基丙烯酸酯类等。
粘接层的膜厚为0.5~10μm、优选为1~5μm即可。当用作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时,为了减少颜色不均匀等,优选以均匀的膜厚来设置。
[薄膜的用途]
薄膜的一方式为聚合性组合物的液晶相的取向(例如,水平取向、垂直取向、混合取向等)固定而成的薄膜,其显示光学各向异性。该薄膜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补偿膜等被加以利用。
光学膜的一方式为包含聚合性组合物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的薄膜,其对规定波长区域的光显示选择反射特性。胆甾醇型液晶相中,液晶分子以螺旋状排列。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以下,有时也称为“胆甾醇型液晶层”。)在选择反射波长区域中作为使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任意一个选择性反射且使另一旋向的圆偏振光透射的圆偏振光选择反射层发挥功能。包含一层或两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薄膜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中。包含两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薄膜中,各胆甾醇型液晶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根据用途可以相同或相反。并且,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后述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根据用途也可以相同或不同。
另外,本说明书中,对圆偏振光称为“旋向”时,是指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旋向被定义为以光朝向跟前前进的方式眺望时电场矢量的前端随着时间的增加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为右圆偏振光,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为左圆偏振光。本说明书中,有时对胆甾醇型液晶的螺旋的扭曲方向也使用“旋向”这一术语。关于基于胆甾醇型液晶的选择反射,当胆甾醇型液晶的螺旋的扭曲方向(旋向)为右时反射右圆偏振光且使左圆偏振光透射,当旋向为左时反射左圆偏振光且使右圆偏振光透射。
例如,包含在可见光波长区域(波长400~750nm)显示选择反射特性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薄膜可以作为投影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屏或半透半反镜加以利用。并且,可以作为通过控制反射范围来提高滤色器或显示器的显示光的色纯度的滤光器(例如参考日本特开2003-294948号公报)加以利用。
并且,光学膜可以利用于作为光学元件的构成要件的偏振元件、反射膜、防反射膜、视角补偿膜、全息术、取向膜等各种用途中。
以下,对作为尤其优选的用途即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的用途进行说明。
[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
利用胆甾醇型液晶层的上述功能,能够在投射光当中在显示选择反射的波长下使任一旋向的圆偏振光反射以形成投影图像。投影图像可以是显示在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表面上并以该状态被视觉辨认到的图像,也可以是从观察者角度观察时好像漂浮在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的顶部的虚像。
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依赖于胆甾醇型相中的螺旋结构的间距P(=螺旋的周期),并与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平均折射率n满足λ=n×P的关系。另外,其中,胆甾醇型液晶层所具有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是指,位于从该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法线方向测定的圆偏振光反射光谱的反射峰的重心位置的波长。由上述式可知,通过调节螺旋结构的间距,能够调整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即,例如为了对蓝色光使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任意一个选择性反射,可以通过调节n值和P值来调节中心波长λ,以使表观上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在450nm~495nm的波长区域内。另外,表观上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是指,位于从实用时(作为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进行使用时)的观察方向测定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圆偏振光反射光谱的反射峰的重心位置的波长。胆甾醇型液晶相的间距依赖于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一起使用的手性试剂的种类或其添加浓度,因此通过对它们进行调整,能够得到所希望的间距。另外,关于螺旋的旋向或间距的测定法,可以使用“液晶化学实验入门”日本液晶学会编Sigma出版2007年出版、46页及“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辑委员会丸善196页中所记载的方法。
关于表示圆偏振光选择反射的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Δλ(nm),Δλ依赖于液晶化合物的双折射Δn和间距P,并满足Δλ=Δn×P的关系。因此,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宽度的控制能够通过调整Δn来进行。即,在由含有低双折射性的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中,能够提高选择反射的波长选择性。
作为表示选择反射的波长选择性的指标,例如可以使用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Δλ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之比即Δλ/λ。本发明的薄膜、尤其用作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的薄膜优选Δλ/λ为0.09以下,更优选为0.07以下。更具体而言,在薄膜中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中,优选Δλ/λ满足上述范围,在包含两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薄膜中,两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各层中优选Δλ/λ满足上述范围。另外,各层彼此的Δλ及λ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使用上述聚合性组合物,分别制作在红色光波长区域、绿色光波长区域及蓝色光波长区域分别具有表观上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固化膜,并将它们层叠,由此能够制作可以显示全彩投影图像的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具体而言,优选层叠半透半反镜在750-620nm、630-500nm、530-420nm的各范围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例如50nm以上不同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固化膜。
通过根据投影中所使用的光源的发光波长区域及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的使用方式来调整各固化膜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能够以良好的光利用效率显示鲜明的投影图像。尤其,通过分别根据投影中所使用的光源的发光波长区域等分别调整固化膜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能够以良好的光利用效率显示鲜明的彩色投影图像。作为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的使用方式,尤其可以举出投射光向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表面的入射角、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表面的投影图像观察方向等。
例如,通过将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设为对可见光区域的光具有透射性的结构,能够设为可作为平视显示器的组合器进行使用的半透半反镜。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能够可视觉辨认地显示从投影器等投影的图像,并且从显示有上述图像的相同面侧观察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时,能够同时观察位于相反面侧的信息或场景。
当用作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时,优选将如上制作的固化膜、尤其将3层以上的固化膜的层叠体设置于基材表面。优选基材在可见光区域中透明且为低双折射性。作为基材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机玻璃或高分子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酯类等)、聚碳酸酯、环戊二烯类聚烯烃或降冰片烯类聚烯烃等环状聚烯烃、聚丙烯等聚烯烃类、聚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类、聚芳酯、纤维素酰化物等)。
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可以包含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优选包含于最表面。也可以设置于使用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时成为观察侧的最表面,还可以设置于相反侧的最表面,但优选设置于观察侧的最表面。当在基材表面设置固化膜时,可以在基材侧表面与成为观察侧的固化膜侧这两侧设置防反射层。这是因为,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尤其不易产生在基材的双折射性较高时可能产生的双像。
作为防反射层,例如除了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的膜以外,还可以举出将高折射率膜和低折射率膜组合而成的两层膜的结构、将中折射率膜、高折射率膜及低折射率膜依次层叠而成的3层膜结构的层等。
作为结构例,有从下侧依次为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两层结构;将折射率不同的3层依次层叠成中折射率层(高于下层的折射率且低于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的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的结构等,还提出有层叠更多的防反射层的结构。其中,从耐久性、光学特性、成本及生产率等观点考虑,优选在硬涂层上依次具有中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8-12250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11040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009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4390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111706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结构。并且,对膜厚变动的鲁棒性优异的3层结构的防反射膜记载于日本特开2008-262187号公报中。上述3层结构的防反射膜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能够将反射率的平均值设为0.5%以下,并能够使反射眩光显著减少,从而能够得到立体感优异的图像。并且,也可以对各层赋予其他功能,例如可以举出设为防污性的低折射率层、抗静电性的高折射率层、抗静电性的硬涂层、防眩性的硬涂层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平10-20660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4390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64113号公报等)等。
作为构成防反射层的无机材料,可以举出SiO2、SiO、ZrO2、TiO2、TiO、Ti2O3、Ti2O5、Al2O3、Ta2O5、CeO2、MgO、Y2O3、SnO2、MgF2、WO3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两种以上。在这些之中,SiO2、ZrO2、TiO2及Ta2O5可以在低温下进行真空蒸镀,且在塑料基板的表面上也能够形成膜,因此优选。
作为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多层膜,可以例示出从基板侧交替成膜ZrO2层与SiO2层的合计光学膜厚为λ/4、ZrO2层的光学膜厚为λ/4、最表层的SiO2层的光学膜厚为λ/4的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的层叠结构。其中,λ为设计波长,通常使用520nm。最表层从折射率较低且能够对防反射层赋予机械强度的角度来看优选设为SiO2
当由无机材料形成防反射层时,成膜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法、溅射法、CVD法、通过饱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进行析出的方法等。
作为低折射率层中所使用的有机材料,例如可以举出FF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并且可以适当使用日本特开2007-29897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含有含氟固化性树脂和无机微粒的组合物、日本特开2002-3171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0240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29283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含中空二氧化硅微粒的低折射率涂膜组合物。成膜方法除了真空蒸镀法以外,还可以利用旋涂法、浸涂法、凹版涂布法等量产性优异的涂布方法来进行成膜。
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30~1.51。更优选为1.30~1.46,进一步优选为1.32~1.38。
作为中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中所使用的有机材料,可以举出通过含有芳香环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含有氟以外的卤化元素(例如,Br、I、Cl等)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含有S、N、P等原子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等的交联或聚合反应而得到的粘合剂及添加于其中的以TiO2为主成分的无机粒子。具体而言,可以例示出日本特开2008-262187号公报的段落号[0074]~[0094]中所记载的材料。
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65~2.20,更优选为1.70~1.80。中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被调整为成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与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值。中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55~1.65,进一步优选为1.58~1.63。
防反射层的膜厚并没有特别限定,为0.1~10μm、1~5μm、2~4μm左右即可。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可以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通过以下所示的具体例作限定性解释。
<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合成例>
(化合物1)
[化学式18]
在二甲基乙酰胺(70mL)中搅拌对羟基苯甲酸(9.0g),并加入三乙胺(9.8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11.1g)及BHT(二丁基羟基甲苯,0.2g),在内温70℃下搅拌10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酚衍生物1。
[化学式19]
接着,在4-乙基环己基-4-环己基羧酸(31g)中加入甲苯(40mL)及二甲基甲酰胺(0.3mL)并加热至60℃,滴加亚硫酰氯(18g),并在内温60℃下搅拌3小时。其后,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羧酸酰氯衍生物1(33g)。
[化学式20]
在四氢呋喃70mL中搅拌酚衍生物1(11.9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3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12.7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7.6mL),在25℃下搅拌2小时,加入甲醇(20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之后,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并过滤干燥剂。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加入甲醇(80mL)并冷却至内温成为0℃,搅拌3小时而生成晶体,过滤该晶体而得到10g化合物1。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14H),1.5-1.6(m,2H),1.7-1.9(m,10H),2.1-2.2(m,2H),2.4-2.5(m,1H),4.2(t,2H),4.4(t,2H),5.8(dd,1H),6.1(dd,1H),6.4(dd,1H),7.1(d,2H),8.1(d,2H)
(化合物2)
[化学式21]
在二甲基乙酰胺(70mL)中搅拌香草酸(10.9g),并加入三乙胺(9.8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11.1g)及BHT(0.2g),在内温70℃下搅拌10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酚衍生物2。
[化学式22]
在四氢呋喃70mL中搅拌酚衍生物2(13.1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3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12.7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7.6mL),在25℃下搅拌2小时,加入甲醇(20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之后,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并过滤干燥剂。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加入甲醇(80mL)并冷却至内温成为0℃,搅拌3小时而生成晶体,过滤该晶体而得到13g化合物2。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14H),1.5-1.6(m,2H),1.7-1.9(m,10H),2.1-2.2(m,2H),2.5-2.6(m,1H),3.9(s,3H),4.2(t,2H),4.4(t,2H),5.8(dd,1H),6.1(dd,1H),6.4(dd,1H),7.0(d,1H),7.6-7.7(m,2H)
(化合物32)
[化学式23]
在二甲基乙酰胺(50mL)中搅拌2,5-二羟基苯甲酸(10g),并加入三乙胺(9.8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11.1g)及BHT(0.2g),在内温70℃下搅拌10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酚衍生物3。
[化学式24]
在四氢呋喃16mL中搅拌酚衍生物3(3.2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1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6.3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3.6mL),在25℃下搅拌3小时,加入甲醇(30mL)和水(15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冷却至内温成为0℃,搅拌3小时而生成晶体,并过滤该晶体。将晶体在水(10mL)和甲醇(50mL)中搅拌30分钟并进行过滤,由此得到8.5g化合物32。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28H),1.4-1.6(m,4H),1.7-1.9(m,16H),2.1-2.3(m,4H),2.4-2.6(m,2H),4.2(t,2H),4.3(t,2H),5.8(dd,1H),6.1(dd,1H),6.4(dd,1H),7.0(d,1H),7.2(dd,1H),7.6(d,1H)
(化合物42)
[化学式25]
在4-丙基环己基-4-环己基羧酸(31g)中加入甲苯(40mL)及二甲基甲酰胺(0.3mL)并加热至60℃,滴加亚硫酰氯(18g),并在内温60℃下搅拌3小时。其后,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羧酸酰氯衍生物2(33g)。
[化学式26]
在四氢呋喃16mL中搅拌酚衍生物3(3.3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1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2(6.6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3.6mL),在25℃下搅拌3小时,加入甲醇(30mL)和水(15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冷却至内温成为0℃,搅拌3小时而生成晶体,并过滤该晶体。将晶体在水(10mL)和甲醇(50mL)中搅拌30分钟并进行过滤,由此得到8.6g化合物42。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32H),1.4-1.6(m,4H),1.7-1.9(m,16H),2.1-2.3(m,4H),2.4-2.6(m,2H),4.2(t,2H),4.3(t,2H),5.8(dd,1H),6.1(dd,1H),6.4(dd,1H),7.0(d,1H),7.2(dd,1H),7.6(d,1H)
(化合物43)
[化学式27]
在4-丁基环己基-4-环己基羧酸(33g)中加入甲苯(40mL)及二甲基甲酰胺(0.3mL)并加热至60℃,滴加亚硫酰氯(18g),并在内温60℃下搅拌3小时。其后,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羧酸酰氯衍生物3(35g)。
[化学式28]
在四氢呋喃16mL中搅拌酚衍生物3(3.3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1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3(6.9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3.8mL),在25℃下搅拌3小时,加入甲醇(30mL)和水(15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冷却至内温成为0℃,搅拌3小时而生成晶体,并过滤晶体。将晶体在水(10mL)和甲醇(50mL)中搅拌30分钟并进行过滤,由此得到8.9g化合物43。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36H),1.4-1.6(m,4H),1.7-1.9(m,16H),2.1-2.3(m,4H),2.4-2.6(m,2H),4.2(t,2H),4.3(t,2H),5.8(dd,1H),6.1(dd,1H),6.4(dd,1H),7.0(d,1H),7.2(dd,1H),7.6(d,1H)
(化合物39)
[化学式29]
在二甲基乙酰胺(50mL)中搅拌2,4-二羟基苯甲酸(10g),加入三乙胺(9.8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11.1g)及BHT(0.2g),并在内温70℃下搅拌10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酚衍生物4。
[化学式30]
在四氢呋喃15mL中搅拌酚衍生物4(3.4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1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6.0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并滴加三乙胺(3.8mL),在25℃下搅拌4小时,加入水(40mL)并进一步搅拌1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之后,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并过滤干燥剂。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加入乙酸乙酯(10mL)和甲醇(50mL)并进行重结晶而生成晶体,过滤该晶体而得到2.5g化合物39。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3(m,28H),1.4-1.6(m,4H),1.7-1.9(m,16H),2.1-2.2(m,4H),2.4-2.6(m,2H),4.2(t,2H),4.3(t,2H),5.8(dd,1H),6.1(dd,1H),6.4(dd,1H),6.9(d,1H),7.0(dd,1H),8.0(d,1H)
(化合物25)
[化学式31]
在二甲基乙酰胺(10mL)中搅拌反式-4-羟基环己烷羧酸(3.2g),加入三乙胺(3.3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4.4g)及BHT(0.1g),并在内温70℃下搅拌6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醇衍生物1。
[化学式32]
在四氢呋喃18mL中搅拌醇衍生物1(3.4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1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3.7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滴加三乙胺(2.3mL),在25℃下搅拌5小时,加入甲醇(30mL)和水(15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过滤冷却至内温成为0℃而生成的晶体,使用乙酸乙酯(10mL)和甲醇(20mL)进行重结晶,并过滤所生成的晶体,由此得到2.5g化合物25。
H-NMR(溶剂:CDCl3)δ(ppm):
0.7-1.1(m,12H),1.1-1.2(m,2H),1.3-1.4(m,4H),1.5-1.6(m,2H),1.6-1.8(m,10H),1.9-2.1(m,6H),2.1-2.2(m,1H),2.2-2.3(m,1H),4.1(t,2H),4.2(t,2H),4.6-4.7(m,1H),5.8(dd,1H),6.1(dd,1H),6.4(dd,1H)
(化合物40)
[化学式33]
在二甲基乙酰胺(10mL)中搅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3.0g),加入三乙胺(4.6mL)、甲磺酸4-丙烯酰氧基丁酯(3.7g)及BHT(0.2g),并在内温70℃下搅拌8小时。冷却至30℃之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稀盐酸、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从而得到酚衍生物5。
[化学式34]
在四氢呋喃10mL中搅拌酚衍生物5(3.2g),并加入二甲基氨基吡啶(0.05g)和羧酸酰氯衍生物1(3.8g)。将反应液冷却至内温成为0℃,滴加三乙胺(2.2mL),并在25℃下搅拌3小时。加入甲醇(20mL)并进一步搅拌30分钟而生成晶体,并过滤该晶体。将晶体在甲醇(30mL)中搅拌30分钟并进行过滤,由此得到4.5g化合物40。
H-NMR(溶剂:CDCl3)δ(ppm):
0.8-1.4(m,28H),1.5(q,4H),1.7-1.9(m,20H),2.2-2.3(m,4H),2.5-2.6(m,2H),4.2(t,4H),4.3(t,4H),5.8(dd,2H),6.1(dd,2H),6.4(dd,2H),7.6(s,2H)
(化合物30)
[化学式35]
在二甲基乙酰胺(7mL)中搅拌反式-1,4-环己烷二羧酸单乙氧基甲酯(1.5g),加入醇衍生物(2.0g)、BHT(0.1g)及二甲基氨基吡啶(0.08g)并冷却至0℃。一点一点加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WSCD HCl)(1.5g)并搅拌3小时。加入1M的稀盐酸并进一步搅拌5分钟之后,加入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
接着,向反应组合物酯衍生物1中加入四氢呋喃7mL、水0.12mL及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12g,并在50℃下搅拌2小时。减压蒸馏溶剂,加入正己烷,滤取所产生的晶体,使其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并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提纯而得到羧酸衍生物1。
[化学式36]
将羧酸衍生物1(1.0g)与乙酸乙酯(3mL)、二异丙基乙胺(0.45mL)混合而成的溶液在冰冷状态下缓慢滴加到甲磺酰氯(0.2mL)的四氢呋喃(4mL)溶液中。在冰冷状态下搅拌1小时之后,滴加二甲基氨基赖氨酸(0.03g)与酚衍生物1(0.72g)的四氢呋喃(4mL)溶液,接着在冰冷状态下缓慢滴加二异丙基乙胺(0.45mL)。在反应温度20℃下搅拌3小时之后,加入甲醇,再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来去除水层,并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稀盐酸及食盐水进行清洗。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干燥剂之后,加入BHT(0.1g)并减压蒸馏溶剂,并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提纯而得到0.9g化合物30。
H-NMR(溶剂:CDCl3)δ(ppm):
1.3-1.5(m,2H),1.5-1.7(m,6H),1.7-1.8(m,4H),1.8-1.9(m,4H),2.0-2.2(m,6H),2.2-2.4(m,4H),2.5-2.6(m,1H),4.2(t,2H),4.2-4.3(m,4H),4.4(t,2H),4.6-4.8(m,1H),5.8-5.9(m,2H),6.1(dd,2H),6.4(dd,2H),7.1(d,2H),8.0(d,2H)
<双折射性的测定>
按照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辑委员会)的p.202中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上述中合成的各化合物的双折射性(Δn)。具体而言,将按照表1混合上述中合成的各化合物而得到的液晶组合物注入到楔型槽中,在波长550nm的光下,测定在正交偏光镜条件下观察到的条纹模样的间隔,由此求出50℃下的Δn。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化学式37]
<溶解性的确认>
秤取0.2g化合物1,一点一点加入MEK(甲乙酮),测定在室温下完全溶解的浓度的结果,化合物1的MEK溶解度为25%。另一方面,对比较例的化合物M-2进行相同实验的结果,MEK溶解度为1%。
<相位差膜的形成>
使用上述中合成的例示化合物来制备下述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1)。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1))
[化学式38]
空气界面取向剂(1)
接着,通过旋涂法将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的聚酰亚胺取向膜SE-130涂布于清洗的玻璃基板上,干燥后在250℃下煅烧1小时。对其进行摩擦处理而制作带取向膜的基板。在室温下,通过旋涂法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1)涂布于该取向膜的摩擦处理面,并在80℃下进行30秒取向熟化之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下使用高压汞灯进行10秒钟光照射而将取向固定,从而形成相位差膜1。在涂布后且加热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将该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取向固定而得到的相位差膜1的结果,确认到无取向缺陷且均匀地单轴取向。另外,使用AXOMETRICS公司制的AxoScan,在Tip-Tilt模式下对该膜进行测定的结果,由该装置计算出的液晶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8度,确认到形成了A-plate型相位差膜。并且,由使用该装置测定的相位差和使用共焦激光膜厚测定装置(KEYENCE CORPORATION制的FV-7510)测定的相位差膜的膜厚计算出的波长550nm下的Δn为0.061。
使用在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1)中将化合物(1)及化合物(2)改变为表2的质量比或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与相位差膜1的制作同样地制作相位差膜2~5及101,并与相位差膜1的测定同样地测定Δn。将结果示于表2。
关于相位差膜1~5,在涂布后且聚合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关于相位差膜101,在涂布后且聚合前期间,发生晶体的析出,在相位差膜的面上产生紊乱。
[表2]
<胆甾醇型膜的形成>
使用上述中合成的例示化合物来制备下述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2)。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2))
在室温下,通过旋涂法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2)涂布于与形成相位差膜时所使用的基板同样地制作的带聚酰亚胺取向膜的基板的摩擦处理面,并在90℃下进行20秒取向熟化后,在70℃下进行1分钟取向熟化之后,在氮气气氛下,于60℃下使用高压汞灯进行10秒钟光照射而将取向固定,从而形成选择反射膜1。在涂布后且聚合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并且,涂布膜的厚度为5.2μm。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选择反射膜1的结果,确认到无取向缺陷且均匀地取向。另外,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对该膜测定透射光谱的结果,存在在570nm处具有中心的选择反射峰,其半宽度为39nm。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之比(Δλ/λ)为0.068。
将所得到的透射光谱示于图1。
并且,使用上述中合成的例示化合物来制备下述组成的比较例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3)。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3))
代替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2)而使用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3),除此以外,与选择反射膜1的形成同样地形成选择反射膜101(比较例)。关于选择反射膜101,在涂布后且聚合前期间,发生晶体的析出,在反射膜的面上产生紊乱。
测定选择反射膜101的透射光谱的结果,存在在569nm处具有中心的选择反射峰,其半宽度为71nm。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之比(Δλ/λ)为0.125。
<可见光反射膜的制作>
使用上述中合成的例示化合物来制备下述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4)。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4))
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4)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2μm的方式涂布于实施了摩擦处理的Fujifilm Corporation制PET的摩擦处理面。在室温下将涂布层干燥10秒钟之后,在100℃的气氛中加热2分钟,其后在70℃下熟化2分钟,在相同温度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80%进行8秒钟UV照射,从而得到选择反射膜1。在涂布后且加热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选择反射膜1的结果,确认到无取向缺陷且均匀地取向。另外,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对该膜测定透射光谱的结果,存在在550nm处具有中心的选择反射峰,其半宽度为29nm。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之比(Δλ/λ)为0.053。
将所得到的透射光谱示于图2。
与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4)同样地制备下述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5)、(6)。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5))
(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6))
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5)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6.0μm的方式涂布于实施了摩擦处理的Fujifilm Corporation制PET的摩擦处理面。在室温下将涂布层干燥10秒钟之后,在100℃的气氛中加热2分钟,其后在70℃下熟化2分钟,在相同温度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80%进行8秒钟UV照射,从而得到选择反射膜2。在涂布后且加热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选择反射膜2的结果,确认到无取向缺陷且均匀地取向。另外,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对该膜测定透射光谱的结果,存在在651nm处具有中心的选择反射峰,其半宽度为33nm。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之比(Δλ/λ)为0.051。
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液(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4.8μm的方式涂布于实施了摩擦处理的Fujifilm Corporation制PET的摩擦处理面。在室温下将涂布层干燥10秒钟之后,在100℃的气氛中加热2分钟,其后在70℃下熟化2分钟,在相同温度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80%进行8秒钟UV照射,从而得到选择反射膜3。在涂布后且加热前期间,涂布膜上未出现晶体的析出。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选择反射膜3的结果,确认到无取向缺陷且均匀地取向。另外,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对该膜测定透射光谱的结果,存在在453nm处具有中心的选择反射峰,其半宽度为25nm。选择反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之比(Δλ/λ)为0.055。
可见光反射层的层叠体的制作
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选择反射膜1的选择反射层侧。将该涂布面和上述中制作的选择反射膜2的选择反射层侧的面以没有气泡进入的方式进行贴合,其后在30℃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60%进行6~12秒钟UV照射来剥离选择反射膜1侧的PET薄膜。接着,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剥离的表面。将该涂布面和上述中制作的选择反射膜3的选择反射层侧的面以没有气泡进入的方式进行贴合,其后在30℃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60%进行6~12秒钟UV照射来剥离选择反射膜3侧的PET薄膜,从而制作可见光反射层的层叠膜4。
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的分光光度计UV-3100PC对该薄膜测定透射光谱的结果,得知在450nm、550nm及650nm处存在反射峰,具有70%以上的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将所得到的透射光谱示于图3。
<半透半反镜1的制作>
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可见光反射层的层叠膜4的选择反射层侧。使偏振片正交以设置于其之间的状态,将在面内无法视觉辨认到颜色不均匀的10cm见方的面内最大5nm的相位差的厚度5mm的丙烯酸制透明基材(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L”)表面和可见光反射层的层叠膜4的粘接剂涂布面进行贴合并进行UV照射来剥离薄膜4的PET薄膜,由此在丙烯酸基材上制作可见光透射性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1。
<带防反射层的半透半反镜2的制作>
准备在40μm厚度的TAC薄膜上形成有折射率1.52且厚度3.0μm的硬涂层、在之上形成有折射率1.594且厚度0.06μm的中间折射率层、进一步在之上形成有折射率1.708且厚度0.13μm的高折射率层、进一步在之上形成有折射率1.343且厚度0.094μm的低折射率层作为防反射层并且550nm下的表面反射率为0.4%的带防反射层的薄膜。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该TAC薄膜侧。将该涂布面和上述中制作的可见光反射层的层叠膜4的液晶层侧的面以没有气泡进入的方式进行贴合,其后在30℃下用FUSION制D灯泡(灯90mW/cm)以输出60%进行6~12秒钟UV照射,其后剥离薄膜4的PET薄膜,由此制作带防反射层的可见光反射膜5。
接着,在室温下,使用绕线棒将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以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可见光反射膜5的液晶层侧的面。使偏振片正交以设置于其间的状态,将在面内无法视觉辨认到颜色不均匀的10cm见方的面内最大5nm的相位差的厚度5mm的甲基丙烯酸制透明基材(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L“)表面和可见光反射膜的粘接剂涂布面进行贴合并进行UV照射,由此制作依次具有丙烯酸基材、可见光反射层、防反射层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2。

Claims (22)

1.一种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化学式1]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Z-Sp-Q,
[化学式2]
表示m+n价的芳香族环状基团,
L1表示单键,
L2表示-COO-、-OCO-或-CONR2-,
Z表示单键、-O-、-NH-、-N(CH3)-、-S-、-COO-、-OCO-、-OCOO-或-CONR2-,
R2表示氢原子或-Sp-Q,
Sp表示在单键、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在可以被Q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将任意一个以上的-CH2-替换为-O-、-S-、-NH-、-N(Q)-或-CO-而得到的连接基团,
Q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
l表示整数1,
m表示1或2的整数,
n表示1~3的整数,
多个R1、多个L1、多个L2、多个Z、多个Sp、多个Q可以分别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含有至少一个-Z-Sp-Q基团,其中,Z为-COO-或-CONR2-,且Q为聚合性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所有的L1都是单键,且所有的L2都是-COO-或-CONR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所有的Q都是以下任意一个聚合性基团,
[化学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所有的R1都是直链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化学式4]
为从苯中除去m+n个氢原子而得到的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所有的R1都是直链烷基,所有的L1都是单键,所有的L2都是-COO-,
[化学式5]
为从苯中除去m+n个氢原子而成的基团,且所有的Q都是(甲基)丙烯酰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m为1,n为1或2,且至少一个Z为-COO-。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m为2,n为1,且Z为-COO-或-CONR2-。
9.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外的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交联剂。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两种以上的式(I)所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聚合引发剂。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含有手性化合物。
15.一种薄膜,其包含由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
16.一种薄膜,其包含两层以上的由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薄膜,其显示选择反射,
所述选择反射的波长区域的半宽度Δλ与所述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之比即Δλ/λ为0.09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薄膜,其反射可见光。
19.一种薄膜,其包含至少3层由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层,其中,
所述3层为将在红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将在绿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及将在蓝色光波长区域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相固定而成的层。
20.一种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包含权利要求19所述的薄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包含无机玻璃或丙烯酸类树脂基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其在最表面包含防反射层。
CN201580004691.5A 2014-01-28 2015-01-27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 Active CN105916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3101 2014-01-28
JP2014-013101 2014-01-28
PCT/JP2015/052096 WO2015115390A1 (ja) 2014-01-28 2015-01-27 重合性化合物、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6894A CN105916894A (zh) 2016-08-31
CN105916894B true CN105916894B (zh) 2018-02-13

Family

ID=5375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4691.5A Active CN105916894B (zh) 2014-01-28 2015-01-27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7628B2 (zh)
JP (1) JP6086884B2 (zh)
KR (1) KR101808475B1 (zh)
CN (1) CN105916894B (zh)
WO (1) WO20151153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676B (zh) * 2014-06-23 2019-11-11 日商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性組成物、及使用其之膜
WO2016035873A1 (ja) 2014-09-05 2016-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CN107075034B (zh) 2014-09-25 2019-07-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反射镜
WO2016143883A1 (ja) 2015-03-12 2016-09-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WO2016143884A1 (ja) * 2015-03-12 2016-09-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WO2017007007A1 (ja) * 2015-07-09 2017-01-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および重合性化合物
WO2017033929A1 (ja) * 2015-08-26 2017-03-0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可搬表示装置及び半鏡面フィルム
WO2017047673A1 (ja) * 2015-09-16 2017-03-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450464B2 (ja) * 2015-09-18 2019-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JP2017097217A (ja) * 2015-11-26 2017-06-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572146B2 (ja) * 2016-01-29 2019-09-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ーフミラーおよび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
WO2017188251A1 (ja) * 2016-04-27 2017-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224398A (ja) * 2016-06-13 2017-12-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084076A1 (ja) 2016-11-04 2018-05-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ーフミラーフィルム
JP2018087968A (ja) * 2016-11-22 2018-06-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14722B (zh) * 2016-12-21 2021-03-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
US11407913B2 (en) 2018-03-02 2022-08-09 Agfa-Gevaert Nv Inkjet ink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P3533844B1 (en) 2018-03-02 2022-09-28 Agfa-Gevaert Nv Inkjet ink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7012622B2 (ja) * 2018-08-29 2022-02-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化合物、組成物、硬化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EP3869245A4 (en) 2018-10-17 2021-12-15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ELEMENT,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WO2020122023A1 (ja) 2018-12-10 2020-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20162120A1 (ja) 2019-02-08 2020-08-13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KR20210125514A (ko) 2019-02-08 2021-10-1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용도
EP3963026A1 (en) 2019-04-30 2022-03-09 Merck Patent GmbH Reactive mesogens
KR20220016132A (ko)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적층 필름 및 그 용도
US11939499B2 (en) 2019-05-28 2024-03-26 Toyobo Co., Ltd. Multilayer film and use of same
CN113874191B (zh) 2019-05-28 2024-03-12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US20220236468A1 (en) 2019-05-30 2022-07-28 Toyob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KR20220011703A (ko) 2019-05-30 2022-01-2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딩형 디스플레이용 편광판
WO2020262474A1 (ja) * 2019-06-27 2020-12-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成型用加飾フィルム、成型物、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WO2021060402A1 (ja) 2019-09-27 2021-04-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1036346A (ja) * 2020-12-03 2021-03-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22123946A1 (zh) 2020-12-09 2022-06-16
WO2023054324A1 (ja) 2021-09-30 2023-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輸送機
WO2023080115A1 (ja) 2021-11-05 2023-05-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輸送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6362A (en) * 1964-01-30 1967-08-15 Monsanto Co Cycloalkyl allyl phthalate esters
US5518652A (en) 1993-07-05 1996-05-21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Liquid crystalline copolymer
JP3632775B2 (ja) * 1993-08-18 2005-03-23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0061B2 (ja) * 1996-05-20 2005-08-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酸誘導体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重合した高分子液晶
JP2000221323A (ja) * 1999-01-28 2000-08-11 Asahi Glass Co Ltd 高分子液晶を用いてなる位相差板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JP4608852B2 (ja) * 2002-10-15 2011-01-12 チッソ株式会社 液晶性ビニルケト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JP2004262884A (ja) 2003-03-04 2004-09-24 Nitto Denko Corp 非液晶性(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液晶性組成物、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84148B2 (ja) * 2005-02-25 2012-11-28 Jnc株式会社 放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85313B1 (ko) 2007-01-23 2011-11-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술폰기를 가지는 새로운 액정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조성물 및 이 액정 조성물을 사용한 광학 필름
KR101065916B1 (ko) 2007-05-22 2011-09-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중합성 액정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광학 필름 및 장치
JP5169165B2 (ja) * 2007-11-15 2013-03-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合物、液晶組成物、光学異方性材料および光学素子
JP5463666B2 (ja) * 2007-12-28 2014-04-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R2950356B1 (fr) * 2009-09-23 2012-04-27 Polymage Materiau composite utilisant un elastomere mesomorph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5826759B2 (ja) * 2009-10-30 2015-12-02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enkter Haftung 重合性lc材料および負の光学的分散を有するポリマーフィルム
CN102947355A (zh) 2010-06-22 2013-02-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可聚合组合物、聚合物和膜
JP6051566B2 (ja) * 2012-04-05 2016-12-27 Dic株式会社 飽和環構造を有する重合性化合物
JP6427340B2 (ja) * 2013-09-11 2018-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と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08475B1 (ko) 2017-12-12
WO2015115390A1 (ja) 2015-08-06
JP6086884B2 (ja) 2017-03-01
JP2015163596A (ja) 2015-09-10
KR20160104659A (ko) 2016-09-05
US20160318845A1 (en) 2016-11-03
US10457628B2 (en) 2019-10-29
CN105916894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6894B (zh)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透半反镜
CN107075034B (zh) 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反射镜
CN106164108B (zh)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物、聚合性组合物、薄膜及投影图像显示用半反射镜
CN106573870A (zh)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物、聚合性组合物及薄膜
WO2015147243A1 (ja)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6553708B2 (ja)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US10519374B2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merizable compound, film, half mirror for displaying projection image, and polymerizable compound
US10883048B2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including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ilm
JPWO2017047674A1 (ja)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WO2015083680A1 (ja) 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のフィルムを用いた位相差膜および反射膜
JP6602268B2 (ja)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及び、投影像表示用部材
WO2016143884A1 (ja)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2000147236A (ja) 多色反射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多色反射板
JP4225372B2 (ja) 多色反射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