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0690B - 端子组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组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0690B
CN105870690B CN201610084991.5A CN201610084991A CN105870690B CN 105870690 B CN105870690 B CN 105870690B CN 201610084991 A CN201610084991 A CN 201610084991A CN 105870690 B CN105870690 B CN 105870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edle
press
support sector
ind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0690A (zh
Inventor
河岸巳佳
大山幸
大山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029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594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70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0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2Hand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组,包括:多个针型端子,每个针型端子由预定长度的金属线形成并且将要压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的每个中。多个针型端子的一些具有不同的总长度。多个针型端子在距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相同距离的位置处分别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该对压入支持部从多个针型端子中的每个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突出,并且压入支持部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接受相对于端子插入孔的在压入时的反作用力。

Description

端子组和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涉及一种端子组和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1所示的板连接器501用作与电路板电线连接的板连接器。板连接器501包括:合成树脂的连接器壳体503,其整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以及多个板端子505,其设置成从连接器壳体503突出。另外,板端子505形成为L形,具有设置为从连接器壳体503水平突出的基端部507和设置为从基端部507的末端部向下突出的直立部509。直立部509的末端插入并焊接到电路板(未示出)的通孔中,并且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端子连接到基端部507。
顺便提及,为了实现板端子和外部连接端子之间可靠和稳定的连接,要求压入在端子保持工具(连接器壳体)的端子保持孔中的各个板端子在一个位置牢固地固定并保持到所述端子保持工具。因此,如图12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板端子511,其由金属线形成,该金属线的截面形状与端子保持工具513的端子保持孔515的尺寸相似或稍大,并且所述金属线以预定长度切割。此外,在垂直于轴的方向上进行压入部517向端子保持孔515的锻压,从而设置有在与锻压方向正交的轴的垂直方向上的两侧向外突出的突起519。
如图13所示,板端子511在轴向上(长度方向)的一个端侧上的部分,即,端子保持孔515的压入方向的前端侧的部分,成为板连接部521。此外,板端子511的另一端侧上的部分,即,端子保持孔515的压入方向的后端侧的部分,成为连接器连接部523。
专利文献1:JP-A-2011-198594。
发明内容
然而,当如图11和图13所示的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插入壳体的端子插入孔525或者端子保持孔515中时,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的后端部被按压并插入,其可能导致在端子的后端部可能发生变形或擦刮的问题。此外,板端子511在压入部分517的插入方向的后侧上具有抵接突起527;然而,抵接突起527用于锁定到端子保持工具513的锁定表面529,以限制板端子511在轴向上的压入位置(见图12)。
此外,当端子插入壳体时,通常作为多极端子组的多个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通过自动机器(端子压入装置)的专用头部而插入。在插入多极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的情况下,端子压入装置需要具有不同长度的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因此,由于端子压入装置需要响应不同插入行程,所以需要多个专用头部以对应具有不同长度的板端子505或者板端子511。因此,机构变得复杂并且难以使装置小型化。
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组和一种连接器,利用该端子组和连接器使端子的后端部不变形,使得端子压入装置能够小型化并且其制造成本能够降低。
通过采用下述构造实现根据实施例的上述目的。
(1)多个针型端子,每个针型端子由预定长度的金属线形成,并且将被压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的每个端子插入孔中,其中所述多个针型端子的一些具有不同的总长度,所述多个针型端子分别在与插入方向上的前端相距相同的距离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所述一对压入支持部从所述多个针型端子中的每个针型端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所述压入支持部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接受相对于所述端子插入孔的在压入时的反作用力。
根据具有根据(1)的构造的端子组,当端子组的多个针型端子分别地压入在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时,压入支持部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由插入夹具等支持,该压入支持部形成于在插入方向上距针型端子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而与多个针型端子的不同总长度无关,并且因此,能够总是接受压入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孔中的针型端子的压入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利用相同的行程连续地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结果,能够减小端子压入装置的尺寸并且能够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2)在根据(1)的端子组中,至少一对压入部形成于所述针型端子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压入支持部的前端侧上,从而从所述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所述一对压入部压入并保持在所述端子插入孔中。
根据具有根据(2)的构造的端子组,由于从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的一对压入部压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孔中,所以相比于没有压入部的针型端子插入到端子插入孔的情况,其容易实现高压入准确性和强压入及保持力。
(3)在根据(2)的端子组中,针型端子在插入方向上形成有多对压入部,并且该多对压入部形成为具有随着接近针型端子的插入方向的末端而分别降低的突出高度。
根据具有根据(3)的构造的端子组,随着插入到端子插入孔的针型端子的插入方向的末端的插入深度加深,相对于端子插入孔的压接触力逐级增加,并且在端子插入孔的内表面逐渐变形的状态下,压入多对压入部。因此,能够减小压入阻力。
(4)在根据(2)或者(3)的端子组中,在一对压入支持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以及一对压入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未对针型端子的端子表面进行塑性成形的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
根据具有根据(4)的构造的端子组中,在一对压入支持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以及一对压入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处,保留未对端子表面进行塑性成形的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在针型端子上,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设置在压入部的附近,并且从而抑制由于形成的压入部而导致的强度劣化。以这样的方式,防止当针型端子插入时端子变形。此外,在针型端子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设置在压入支持部的附近,并且从而抑制由于形成的压入支持部而导致的强度劣化。以这样的方式,防止当压入期间压入支持部受压时,针型端子变形或损坏。
(5)在根据(4)的端子组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通过具有逐渐变宽的宽度的锥形平坦表面而连接到端子表面。
根据具有根据(5)的构造的端子组中,针型端子的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通过具有逐渐变宽的宽度的锥形平坦表面而连接到端子表面。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并不是通过具有直角的角部连接到所述端子表面。以这样的方式,相比于具有角部的形状,在针型端子中不大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并且因此获得了针对插入期间端子变形的更高的强度。
(6)在根据(2)至(5)任一个的端子组中,针型端子具有在插入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对压入部。所述多对压入部在与所述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处。
根据具有根据(6)的构造端子组,当针型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孔时,首先压入在插入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压入部。当压入针型端子在后侧上的压入部时,在沿高度方向与前侧上的压入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压入后侧的压入部。因此,供针型端子的后侧的压入部压入的端子插入孔的压入部不被其前侧的压入部磨损。因此,在针型端子前侧的压入部的压入不影响其后侧的压入部的保持力的状态下,针型端子获得强保持力。
(7)在根据(1)至(6)任一个所述端子组中,针型端子由预先进行电镀的金属线形成。
根据具有根据(7)的构造的端子组,将其上预先进行了电镀的细长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线以预定长度切割,使得形成针型端子。因此,相比于使用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的针型端子的情况,能够实现产量的提高。此外,没有形成未进行电镀的断裂面,这能够确保良好的抗腐蚀性和与配对端子良好的连接可靠性,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再电镀或倒角,并且能够确保高品质。
此外,由其上预先进行了镀层的金属线制成的针型端子不具有咬边或毛刺,并且在整个周部均匀地进行电镀。因此,在使用密封材料密封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孔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针型端子周围的密封材料的均匀粘附性,这能够确保良好的可密封性。
(8)设置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其具有多个端子插入孔;以及多个针型端子的端子组,所述多个针型端子分别地压入并保持在所述端子插入孔中。包括具有不同的总长度的针型端子的多个针型端子在距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该对压入支持部分别从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该对压入支持部接受相对于端子插入孔的在压入时的反作用力。
根据具有根据(8)的构造的连接器,当端子组的多个针型端子分别地压入在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时,压入支持部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由插入夹具等支持,压入支持部形成在距针型端子的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而与多个针型端子的不同总长度无关,并且因此,能够总是接受压入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孔中的针型端子的压入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利用相同的行程连续地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结果,能够减小端子压入装置的尺寸并且能够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通过利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子组和连接器,端子压入装置能够小型化并且连接器的制造成本能够降低,使得连接器能够以低成本设置。
如上所述,简短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通过参考附图通读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针型端子的部分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针型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A是根据修改示例的针型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其在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上具有锥形平坦表面,并且图3B是图3A的俯视图。
图4A是根据修改示例的针型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压入部以不同的高度设置,并且图4B是图4A的侧视图。
图5是描绘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的端子组的端子插入位置的视图,所述针型端子的端子组在其相同位置具有压入支持部。
图6是整个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如图5所示的端子组的多个针型端子压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
图7是示出连接器壳体的设置了端子插入孔的部分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8A是针型端子在由插入头部保持之前,该针型端子的透视图;并且图8B是由插入头部保持的针型端子的透视图。
图9是在针型端子压入到端子插入孔中之后,连接器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连接器的其中针型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孔的这部分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的板连接器的垂直截面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的板端子装配在板中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在图12中所示的整个板端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针型端子15的端子组11(参见图5和6)应用到作为连接器的板连接器13(参见图6)。板连接器13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中容纳了例如汽车的电接线箱。端子组11由多个针型端子15构成。通过以预定长度切割细长的导电金属线而形成针型端子15,并且针型端子15压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参见图6)。弯曲针型端子15,使得一个端侧(板连接部21)形成为L形,并且随后焊接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的导电路径,并且另一端侧(电接触部23)嵌合并连接到在外部电线的端部设置的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以这样的方式,板连接器13进行外部电路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
如图1至2所示,针型端子15整体形成为具有细长的四棱柱状。如图6至7所示,多个端子插入孔19在纵向及横向上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7中,针型端子15插入该连接器壳体17中。插入在连接器壳体17的垂直方向上的每排端子插入孔19中的针型端子15具有连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所需要的不同长度。因此,如图6所示,端子组11包括总长度互相不同的多个针型端子15。在沿垂直方向布置有六行如本实施例中成排布置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的情况下,在端子组11中包括具有六种不同长度类型的针型端子15(即,针型端子25、针型端子26、针型端子27、针型端子28、针型端子29以及针型端子30,如图6所示)。
包括具有不同总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的多个针型端子15每一者都在距离插入方向的先端的相同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31。该一对压入支持部31分别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通过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轴正交方向)上锻压长度方向(轴向)的中间部分而形成所述压入支持部31。此处,针型端子15在轴向上的一端侧指向插入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接受在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9期间的反作用力。即,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成为受压表面,其在端子压入位置,受到由插入头部39(参见图8A和8B)的压力F的挤压。在本实施例中,压入支持部31在俯视图中形成矩形;然而,只要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能够接受插入期间的反作用力,则其形状不限于此。
此外,每个针型端子15具有一对压入部35,其形成在压入支持部31在插入方向上的先端侧上。通过与上述相似的锻压等,压入部35形成为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在针型端子15中,压入部35被压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孔19中。在本实施例中,压入部35在俯视图中形成矩形;然而,只要可插入性适当并且限制其从端子插入孔19移除,则形状不限于此。虽然未示出,压入部35可以具有朝着插入方向的先端侧逐渐变低的倾斜表面。压入部35具有能够提高可插入性的,这能够确保保持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针型端子15中,一对压入部37形成在一对压入部35在插入方向上的先端侧上,并且在插入方向上形成多对(在附图的实例中,两对)压入部35和37。两对压入部35和37(参见图1)形成为突出高度随着接近针型端子15的插入方向的先端而分别降低。换言之,在插入方向上的前侧上的一对压入部37的突出高度低于其后的压入部35的突出高度。
针型端子15具有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该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保留在如下区域的至少其中一者处:一对压入支持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和一对压入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是针型端子15的端子表面61的未进行塑性成形的表面。在附图的实例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设置在多对(两对)压入部35和37之间以及一对压入支持部31之间。此外,“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是指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可以不设置在压入支持部31之间的全部区域上或压入部35和37之间的全部区域上。换言之,在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中,压入支持部31之间的区域和压入部35和37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可以并不通过被挤压而受压。
在其上设置有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的针型端子15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设置在压入部35和37的附近,并且从而抑制由于形成压入部35和37而导致的强度劣化。以这样的方式,防止当插入针型端子15时端子变形。此外,在针型端子15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设置在压入支持部31的附近,并且从而抑制由于形成压入支持部31导致的强度劣化。以这样的方式,防止当压入支持部31受压并且压入针型端子15时,针型端子15变形或损坏。
图3A是根据修改示例的针型端子15A的放大图,该针型端子15A在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上具有锥形平坦表面65,并且图3B是图3A的俯视图。如图3A和3B中所示的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通过具有逐渐变宽的宽度的锥形平坦表面65而连接到端子表面61。
在锥形平坦表面65设置在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上的针型端子15A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并未是通过具有直角的角部连接到端子表面61。以这样的方式,相比于具有角部的形状,针型端子15A中不大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并且因此获得了针对插入期间的端子变形的更高强度。
图4A是根据修改示例的针型端子15B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其中所压入部35和37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并且图4B是图4A的侧视图。针型端子15B具有多对压入部35和37,该多对压入部35和37在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图4B的纸面的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图4B中的竖直方向)上设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处。在附图的实例中,压入部35布置在比压入部37的位置高的位置处。
当针型端子15B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中时,压入部35和37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处,并且在插入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压入部37首先被压入。当压入针型端子15B的后侧处的压入部35时,在后侧处的该压入部35在沿高度方向与前侧处的压入部37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压入。因此,供针型端子15B后侧的压入部35压入的端子插入孔19的压入部并不被其前侧的压入部37磨损。以这样的方式,在针型端子15B前侧的压入部37的压入并不影响其后侧的压入部35的保持力,所以针型端子15B获得强保持力。
此外,优选的是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由预先进行电镀的金属线形成。
在此情况下,因为由预先进行了电镀的细长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线以预定长度切割,由此形成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因此,相比于使用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的针型端子的情况,能够实现产量的提高。此外,没有形成并未在其上进行电镀的断裂面,这能够确保良好的抗腐蚀性和与配对端子良好的连接可靠性,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再电镀或倒角,并且能够确保高品质。
另外,由在预先进行了电镀的金属线制成的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不具有咬边或毛刺,并且在整个周部均匀地进行电镀。因此,在使用密封材料密封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周围的密封材料的均匀粘附性,这能够确保良好的密封性。
图5是描绘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15的端子组11的端子插入位置的视图,所述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15在相同位置处具有压入支持部31以及压入部35和37。
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设定为使得针型端子25的总长度为L1,针型端子26的总长度为L2,针型端子27的总长度为L3,针型端子28的总长度为L4,针型端子29的总长度为L5,针型端子30的总长度为L6(L1<L2<L3<L4<L5<L6)。当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在端子插入位置(端子的先端)处对齐时,端子的后端是错位的。端子的后端侧变成相对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述板连接部21。此外,端子的末端侧变成上述电接触部23。
顺便提及,在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板端子511中,对端子的后端施压使得针型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工具513的端子保持孔515中的情况下,当板端子511具有不同长度时需要根据板端子511施加插入行程。因此,需要多个插入头部。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组11中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具有形成在距离端子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的压入部35和37以及压入支持部31。因此,在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受压并且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中的情况下,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都能够以相同的插入行程插入。结果,端子组11中的多个针型端子15能够通过同一类型的插入头部39插入。
此外,针型端子15的压入部35和37设定为距离压入支持部31在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侧具有相同的距离。因此,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能够具有在相同位置布置的用于形成压入支持部31的冲压模和用于形成压入部35和37的冲压模(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个冲压模同时形成压入支持部31以及压入部35和37)。因此,在形成压入支持部31以及压入部35和37的端子加工步骤中,可以通过与各种针型端子15的长度对应的供给行程而向压入支持部31以及压入部35和37的冲压模供给金属线,并且容易控制供给到端子加工步骤的金属线的供给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板连接器13包括具有多个端子插入孔19的连接器壳体17以及上述多个针型端子15的端子组11。连接器壳体17由绝缘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形成为具有预定形状(例如,大致长方体形)。在连接器壳体17中,容纳针型端子15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通过平行布置成一排而形成在水平方向上,并且端子插入孔19竖直布置成多行状,并且由此多个端子插入孔19在纵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布置(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图示了多排针型端子15布置成六行的实例,然而,布置不限于此。
接着,将描述板连接器13的端子压入方法。
如图8A和8B所示,首先,在将针型端子15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7时,针型端子15由插入头部39保持(端子支持部41和夹持部43)。
在夹持部43的面对端子支持部41的下表面上,设置了与针型端子15接合的接合槽45,所述针型端子15夹持在端子支持部41和一对锁定突起47之间,该对锁定突起47锁定针型端子15的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并且限制其向后移动。以这样的方式,插入头部39保持针型端子15,通过端子切割装置(未示出)以预定长度切割的针型端子15的插入方向上的末端面对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端子支持部41和夹持部43锁定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并且将针型端子15保持在限制其向后运动的状态下。
端子压入装置中的壳体移动机构使连接器壳体17以插入行程S的距离移动,使得保持在插入头部39中的针型端子15分别地压入在对应的端子插入孔19中。
此时,插入头部39能够锁定在距插入方向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形成的压入支持部31,而与针型端子15的不同总长度无关。以这样的方式,插入头部39总是能够接受针型端子15向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中的插入的反作用力。因此,插入头部39和壳体移动机构能够利用相同的插入行程连续地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不用说,插入头部39利用相同的行程相对于连接器壳体17向前前进,并且从而使得能够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分别地插入到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
此外,在将其上预先进行了电镀的细长金属线用作为了形成针型端子15而以预定长度切割的细长金属线的情况下,压入支持部31锁定到插入头部39,使得针型端子15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因此,插入头部39不与针型端子15的板连接部21接触,使得防止板连接部21上的镀层剥离。因此,当针型端子15的板连接部21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的导电路径上时,防止了由于镀层的剥离导致焊接不良。
图9是在针型端子15压入到端子插入孔19中之后连接器壳体17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在完全地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9的针型端子15中,压入支持部31布置在端子插入孔19的外侧。换言之,在壳体的后端表面49和压入支持部31之间设置间隙。间隙成为防干涉间隙51。虽然压入支持部31被插入头部39挤压并且变形,但是不存在功能问题。因此,在板连接器13中,在连接器壳体17和压入支持部31之间设置防干涉间隙51,并且能够防止由于变形的压入支持部31和连接器壳体17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干涉。换言之,通过壳体移动机构以相同插入行程S精确地确定针型端子15到端子插入孔19的插入位置,而压入支持部31不与连接器壳体17接触。因此,在与压入支持部31进行接触的壳体的后端表面49的不变形的情况下,针型端子15的插入位置不位移。
如图10所示,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从壳体的后端表面49导出。每个板连接部21对于电接触部23以直角弯曲,使得针型端子25、26、27......中较长的端子布置在外侧(图10中的右侧)。弯曲的板连接部21垂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地布置。此时,紧接在针型端子从端子插入孔19导出之后,压入支持部31露出在板连接器13的一部分处。在露出的压入支持部31和壳体的后端表面49之间确保上述防干涉间隙51。
接着,将描述上述构造的操作。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组11中,当端子组11的多个针型端子15分别地压入在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时,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由插入头部39的插入夹具等支持,压入支持部31形成在距针型端子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而与多个针型端子15的不同总长度无关,并且因此,能够总是接受压入在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中的针型端子15的压入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利用相同的行程连续地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
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组11的每个针型端子15都具有从针型端子在宽度方向的上两侧缘突出的两对压入部35和37,并且所述压入部压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孔19中,所以相比于没有压入部的针型端子15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9的情况,其容易实现高压入准确性和强压入及保持力。
此外,两对压入部35和37形成为具有随着接近针型端子15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而分别降低的突出高度。随着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9的针型端子15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的插入深度加深,相对于端子插入孔19的压接力逐级增加,并且在端子插入孔19的内表面由于两对压入部35和37逐渐变形的状态下压入各压入部。因此,能够减小压入阻力。不用说,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组11的针型端子,其中仅设置压入支持部31而没有压入部35和37的针型端子也能够压入到端子插入孔19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板连接器13中,当端子组11的多个针型端子15分别地压入在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时,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由端子压入装置的插入头部39支持,压入支持部31形成在距针型端子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的相同位置处,而与多个针型端子15的不同总长度无关,并且因此,能够总是接受压入在连接器壳体17的端子插入孔19中的针型端子15的压入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利用相同的行程连续地将具有不同长度的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
因此,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组11和板连接器13,端子压入装置能够小型化并且板连接器13的制造成本能够降低,使得板连接器13能够以低成本设置。
此处,下面总体和简要地列出针型端子、端子组以及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
[1]设置一种端子组(11),包括:多个针型端子(15),其通过将细长的金属线切割成预定长度而形成,并且将要压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17)的多个端子插入孔(19)中的每个中。包括具有不同的总长度的针型端子(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的多个针型端子(15)在距插入方向上的前端的相同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31),该对压入支持部(31)分别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压入支持部(31)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33)接受在压入时相对于端子插入孔(19)的反作用力。
[2]在根据[1]的端子组(11)中,一对压入部(35)可以形成于针型端子(15)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压入支持部(31)的前端侧上,以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压入部(35)可以压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孔(19)中。
[3]在根据[2]的端子组(11)中,针型端子(15)在插入方向上形成多对压入部(35和37),并且多对压入部(35和37)形成为具有随着接近针型端子(15)在插入方向上的末端而分别降低的突出高度。
[4]在根据[2]或者[3]的端子组(11)中,在一对压入支持部(31)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以及一对压入部(35)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中的至少者中,保留未对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的端子表面(61)进行塑性成形的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
[5]在根据[4]的端子组(11)中,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63)通过具有逐渐变宽的宽度的锥形平坦表面(65)而连接到端子表面(61)。
[6]在根据[2]至[5]任一个的端子组(11)中,针型端子(15B)具有在插入方向上成间隔地形成的多对压入部(35和37)。多对压入部(35和37)在与针型端子(15B)的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处。
[7]在根据[1]至[6]任一个所述端子组(11)中,针型端子(15、15A、或者15B)由预先进行镀层的金属线形成。
[8]设置一种连接器(板连接器13),包括:连接器壳体(17),其具有多个端子插入孔(19);以及多个针型端子(15)的端子组(11),所述多个针型端子(15)分别地压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孔(19)中。包括具有不同的总长度的针型端子(针型端子25、26、27、28、29和30)的多个针型端子(15)在距插入方向上的后端的相同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31),该对压入支持部(31)分别从针型端子(1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突出,并且该对压入支持部31接受在压入时相对于端子插入孔(19)的反作用力。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能够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不限于此,并且是任意的,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以及
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多个针型端子,每个针型端子由预定长度的金属线形成,并且将被压入并保持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插入孔中的每个端子插入孔中,其中
所述多个针型端子的一些具有不同的总长度,
所述多个针型端子分别在与插入方向上的前端相距相同的距离位置处具有一对压入支持部,所述一对压入支持部从所述多个针型端子中的每个针型端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
所述压入支持部的插入方向后端侧表面接受相对于所述端子插入孔的在压入时的反作用力,并且
在所述多个针型端子被压入且保持在所述多个端子插入孔中的各自的端子插入孔中的状态下,所述压入支持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插入孔的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后开口的后侧,并且间隙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后端表面与所述压入支持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至少一对压入部形成于所述针型端子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压入支持部的前端侧上,从而从所述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突出,并且
所述一对压入部压入并保持在所述端子插入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一对压入支持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一对压入部之间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在该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处未对所述针型端子的端子表面进行塑性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非塑性成形加工表面通过具有逐渐变宽的宽度的锥形平坦表面而连接到所述端子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针型端子具有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成间隔地形成的多对压入部,并且
所述多对压入部在与所述针型端子的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针型端子由预先进行电镀的所述金属线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针型端子由预先进行电镀的所述金属线形成。
CN201610084991.5A 2015-02-09 2016-02-14 端子组和连接器 Active CN105870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3335 2015-02-09
JP2015023335 2015-02-09
JP2015-102970 2015-05-20
JP2015102970A JP6265941B2 (ja) 2015-02-09 2015-05-20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690A CN105870690A (zh) 2016-08-17
CN105870690B true CN105870690B (zh) 2018-11-13

Family

ID=5656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991.5A Active CN105870690B (zh) 2015-02-09 2016-02-14 端子组和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7278B2 (zh)
CN (1) CN105870690B (zh)
DE (1) DE102016201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7278B2 (en) * 2015-02-09 2017-01-03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group and connector
JP6550890B2 (ja) * 2015-04-22 2019-07-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DE102017111293A1 (de) * 2017-05-23 2018-11-2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stift
DE102017218300A1 (de) * 2017-10-13 2019-04-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Bechergehäuse für eine elektrische Baugruppe
JP7197996B2 (ja) * 2018-04-26 2022-12-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066142B (zh) * 2018-08-08 2023-10-10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JP7253354B2 (ja) * 2018-10-31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2022040584A (ja) * 2020-08-31 2022-03-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256A (en) * 1991-12-24 1994-11-08 Nec Corporation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0141A (en) * 1966-02-10 1968-04-30 Itt Contact terminal extraction tool
US3432795A (en) * 1967-02-23 1969-03-11 Sylvania Electric Pro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acile engagement means
UST101002I4 (en) * 1980-03-04 1981-09-01 Ellington Rayburn P Iii Tool for manually inser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JPS59112480U (ja) * 1983-01-20 1984-07-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ピンコンタクト
JP3396294B2 (ja) * 1994-05-31 2003-04-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928987B2 (ja) * 1995-03-31 1999-08-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29700452U1 (de) * 1997-01-13 1997-02-27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Kontaktstift mit gegenläufigen Verankerungsflügeln und Steckverbinderelement
TW338561U (en) * 1997-02-25 1998-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connector with replaceable leads
JP3503877B2 (ja) * 1999-02-19 2004-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角線材を使用した基板用の端子構造
JP3745953B2 (ja) * 2000-10-06 2006-0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抜き治具
US6447340B1 (en) * 2001-08-15 2002-09-1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4362814A (ja) * 2003-06-02 2004-12-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及び端子金具
JP4707970B2 (ja) * 2004-05-28 2011-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4259405B2 (ja) * 2004-06-15 2009-04-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DE102006055694B3 (de) * 2006-11-23 2008-03-27 Erni Electronics Gmbh Steckverbinder
JP4924247B2 (ja) * 2007-07-04 2012-04-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31201B2 (ja) * 2008-12-25 2013-07-1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端子台及び該端子台の組立方法
JP5299708B2 (ja) * 2010-02-15 2013-09-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端子
JP5578315B2 (ja) 2010-03-19 2014-08-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端子
JP2012079664A (ja) * 2010-10-06 2012-04-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516308B2 (ja) * 2010-10-13 2014-06-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2142152A (ja) * 2010-12-28 2012-07-26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回路基板組立体、基板装置、回路基板組立体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2174400A (ja) * 2011-02-18 2012-09-10 Jst Mfg Co Ltd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の製造方法
JP6101435B2 (ja) * 2012-05-10 2017-03-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27348B2 (ja) * 2014-07-16 2018-1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537278B2 (en) * 2015-02-09 2017-01-03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group an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256A (en) * 1991-12-24 1994-11-08 Nec Corporation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37278B2 (en) 2017-01-03
US20160233603A1 (en) 2016-08-11
DE102016201880A1 (de) 2016-08-25
CN105870690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690B (zh) 端子组和连接器
CN109361094B (zh) 电连接器
US9356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mpliant contacts and a circuit boar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36483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 structural body, connection structural body, wire harness, crimping member and crimping device
DE102006023979A1 (de) Steckverbinder, Buchsenverbinder und elektrisches Verbindungsgerät
US10153568B2 (en) Press-fit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JP2017041341A (ja) 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JP6652583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US9225124B2 (en) Connector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holder
CN112952428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056714B2 (en) Connector device including coming-off preventing structure
CN101000984A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件
US20190140382A1 (en)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265941B2 (ja) コネクタ
US20190140383A1 (en)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A3004946C (en) Plug-in contac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ug-in contact
JP2021099900A (ja) 可動コネクタ及び可動コネクタ用の端子の製造方法
US20160120024A1 (en) Linear Conductor Connection Terminal
US11336041B2 (en) Relay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lay terminal
CN10532233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81102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件与端子组件的成型方法
US8870612B2 (en) Crimped terminal
CN217306771U (zh) 连接器
CN217719976U (zh) 用于连接导线的导电端子
CN110832705A (zh) 端子及带有端子的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