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9925A -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 Google Patents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9925A
CN105829925A CN201480069859.6A CN201480069859A CN105829925A CN 105829925 A CN105829925 A CN 105829925A CN 201480069859 A CN201480069859 A CN 201480069859A CN 105829925 A CN105829925 A CN 105829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ilter
parts
pigment
green
zinc ha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98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9925B (zh
Inventor
坂本圭亮
木村亮
岛田胜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29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9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6Preparation of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8Preparation from other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e.g. cobaltphthalocyanineamine complex
    • C09B47/10Ob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halogen atoms directly bound to the phthalocyanine skelet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液晶显示器中亮度高且色彩再现范围宽的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滤色器。通过使用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14个、溴原子数为平均8~1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个的卤化锌酞菁,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与使用颜料绿7相比膜厚薄,因此亮度高、色彩再现域宽的滤色器。

Description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背景技术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滤色器是通过使背光源的白色光透过来实现显示器的彩色显示的构件。对其中的滤色器用绿色着色剂,要求高亮度化以及色彩再现范围的扩大。
对高亮度化,重要的是选择对背光源光的透过率高的颜料,通过使用颜料绿58作为主要颜料来替代以往的颜料绿36,从而进行改良。此外,通过颜料的高亮度化,能够有效地使用背光源的白色光,因而能够实现显示器的节能化、制造成本削减。
进而,关于色彩再现范围的扩大,选择与颜料绿36、颜料绿58相比更能够以特定色度进行薄膜化的颜料绿7作为主要颜料。虽然通过颜料绿36、颜料绿58的厚膜化也能够扩大色彩再现范围,但无法以实用的膜厚实现NTSC比90%以上,这是选择颜料绿7的理由。例如,提出了使用含有颜料绿7、颜料黄185的绿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绿色像素,以2.2μm以下的薄膜实现高色彩再现的方案。然而,与颜料绿36、颜料绿58相比,颜料绿7透过率低,因此存在所得到的显示器的亮度降低这样的问题。进而,关于亮度,可以通过提高背光源的光量来弥补,但由于产生消耗电量增大这样的新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善。由此,期望兼顾亮度和色彩再现性的滤色器用色料。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在引用文献1和2中,提出了利用由颜料绿58和作为蓝色色料的颜料蓝15:3、颜料蓝15:6、以及作为黄色颜料的颜料黄150构成的色料。
此外,在引用文献3中,提出了使用作为绿色颜料的颜料绿7、作为黄色颜料的颜料黄138、黄色染料来作为色料,改良明度的方案。
进而,在引用文献4~6中,提出了如下的滤色器用颜料:其包含规定了溴、氯、氢的原子数的卤化锌酞菁,并能够显示偏黄色的特定的色坐标。
然而,为了形成以高亮度化、色彩再现范围的扩大为目的的滤色器,这些现有技术仍不充分,尚未实现该目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7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722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088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07034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070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845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亮度高、色彩再现范围宽的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滤色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就本发明所涉及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而言,提供如下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包含卤化锌酞菁,上述卤化锌酞菁的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14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8~1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个。
此外,就本发明所涉及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而言,提供如下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对于包含如上上述的卤化锌酞菁颜料和树脂的涂膜,在将膜厚设为1.5μm~2.4μm的情况下,在使用单独的C光源进行测色时的CIE的XYZ表色系统中,能够显示下式(1)~(4)所包围的xy色度坐标区域。
式(1)
y=-1.766x+0.628
(式中,x为0.13<x<0.17。)
式(2)
y=5.573x-0.326
(式中,x为0.13<x<0.17。)
式(3)
y=-3.498x+1.216
(式中,x为0.17<x<0.21。)
式(4)
y=3.840x-0.325
(式中,x为0.17<x<0.21。)
此外,提供含有如上所述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的滤色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14个、溴原子数为平均8~1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个的卤化锌酞菁,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与使用颜料绿7相比膜厚薄,因而亮度高、色彩再现域宽的滤色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颜料组合物能够以单色进行色彩再现的C光源下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中包含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和树脂的涂膜,发现了在XYZ表色系统中能够显示特定的xy色度坐标区域,能够制作亮度高且膜厚薄,即着色力高的滤色器。
本发明中,就卤化锌酞菁而言,将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0.30μm的卤化锌酞菁称为卤化锌酞菁颜料。
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指如下的值: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JEM-2010(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拍摄视野内的粒子,针对二维图像上的构成凝聚体的卤化锌酞菁一次粒子50个,求出其各自的较长方向上的直径(长径),将其进行平均而得的值。此时,对作为试样的卤化锌酞菁,将其在溶剂中超声波分散后,用显微镜来拍摄。此外,可以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来替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以特定比例含有具有特定的卤原子组成的多种卤化锌酞菁颜料。更具体而言,是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14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8~1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个的卤化锌酞菁。为了实现高色彩再现,更优选的是,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1~13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8~11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3个。
进而,是如下的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对于包含上述卤化锌酞菁和树脂的涂膜,在将膜厚设为1.5μm~2.4μm的情况下,在使用单独的C光源进行测色时的CIE的XYZ表色系统中,能够显示下式(1)~(4)所包围的xy色度坐标区域。
式(1)
y=-1.766x+0.628
(式中,x为0.13<x<0.17。)
式(2)
y=5.573x-0.326
(式中,x为0.13<x<0.17。)
式(3)
y=-3.498x+1.216
(式中,x为0.17<x<0.21。)
式(4)
y=3.840x-0.325
(式中,x为0.17<x<0.21。)
进而优选的是,能够显示下式(5)~(8)所包围的xy色度坐标区域的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
式(5)
y=-1.766x+0.628
(式中,x为0.13<x<0.17。)
式(6)
y=4.598x-0.199
(式中,x为0.13<x<0.17。)
式(7)
y=-3.498x+1.177
(式中,x为0.17<x<0.21。)
式(8)
y=2.865x-0.159
(式中,x为0.17<x<0.21。)
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平均组成可以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求出。
关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越是以往的卤化数高的绿色颜料,越在偏蓝色的色相中具有特异性而不是在偏黄色的色相中。通过在滤色器中含有本发明的颜料组合物,从而能够显示用以往的高卤化锌酞菁颜料无法实现的色相,亮度高,进而着色力高,因而能够实现制成滤色器时的膜厚的薄膜化。另一方面,就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相比偏蓝色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而言,无法通过与黄色颜料组合物混合来形成绿色像素,因此不适合作为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此外,虽然提出了含有作为偏蓝色色相的颜料绿7和颜料黄185的绿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来形成绿色像素,并以2.2μm以下的薄膜实现高色彩再现的方案,但与颜料绿36、颜料绿58相比透过率低,存在所得到的显示器的亮度会降低这样的问题。关于亮度,还可以通过提高背光源的光量来弥补,但会产生消耗电量增大这样的新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善。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可以由卤化锌酞菁制造。该卤化锌酞菁可以通过例如氯磺酸法、卤化酞腈法、熔融法等那样的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
作为氯磺酸法,可举出将锌酞菁溶解于氯磺酸等硫氧化物系的溶剂中,向其中加入氯气、溴来进行卤化的方法。此时的反应在温度20~120℃且3~20小时的范围进行。
作为卤化酞腈法,可举出例如,适宜地使用芳香环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由溴、以及氯等卤原子取代的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腈、以及锌的金属或金属盐作为起始原料,合成所对应的卤化锌酞菁的方法。此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钼酸铵等催化剂。此时的反应在温度100~300℃且7~35小时的范围进行。
作为熔融法,可举出如下方法:在由如氯化铝、溴化铝那样的卤化铝、四氯化钛那样的卤化钛、氯化钠、溴化钠等那样的碱金属卤化物或碱土金属卤化物[以下,称为碱(土)金属卤化物]、亚硫酰氯等在卤化时成为溶剂的各种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形成的10~170℃左右的熔融物中,利用卤化剂将锌酞菁卤化的方法。
合适的卤化铝为氯化铝。使用卤化铝的上述方法中,相对于锌酞菁,卤化铝的添加量通常为3倍摩尔以上,优选为10~20倍摩尔。
卤化铝可以单独使用,但在将碱(土)金属卤化物与卤化铝并用时能够更降低熔融温度,在操作上有利。合适的碱(土)金属卤化物为氯化钠。关于所添加的碱(土)金属卤化物的量,优选在生成熔融盐的范围内,碱(土)金属卤化物相对于卤化铝10质量份为5~15质量份。
此外,作为卤化剂,有氯气、磺酰氯、溴等。
卤化的温度优选为10~170℃,更优选为30~140℃。进而,为了加快反应速度,还可以进行加压。反应时间为5~100小时,优选为30~45小时。
并用两种以上的上述化合物的熔融法中,通过调整熔融盐中的氯化物和溴化物及碘化物的比率,或者通过改变氯气、溴、碘的导入量、反应时间,从而能够任意地控制所生成的卤化锌酞菁中具有特定卤原子组成的卤化锌酞菁的含有比率,因而优选。
本发明中成为合适的原料的金属酞菁为锌酞菁。由于反应中原料的分解少且从原料的收率更优异,并且不使用强酸而能够利用价格便宜的装置进行反应,因此,在获得卤化锌酞菁方面,熔融法是合适的。
本发明中,通过对原料加入方法、催化剂种类、使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最优化,从而能够获得具有与现有的卤化锌酞菁不同的卤原子组成的卤化锌酞菁。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制造方法,在反应结束后,当将所得到的混合物投入至水或盐酸等酸性水溶液中时,所生成的卤化锌酞菁会沉淀。作为卤化锌酞菁,可以将其直接使用,但优选在其后进行过滤、用水或硫酸氢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根据需要用丙酮、甲苯、甲醇、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洗涤,进行干燥等后处理之后使用。
关于卤化锌酞菁,根据需要在碾磨机(Attritor)、球磨机、振动磨碎机、振动球磨机等粉碎机内进行干式磨碎,接着,通过利用溶剂盐磨法(solventsaltmilling)、溶剂沸腾(solventboiling)法等进行颜料化,从而能够得到与颜料化之前相比分散性、着色力优异且明度高、显色为绿色的颜料。
对卤化锌酞菁的颜料化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将颜料化之前的卤化锌酞菁分散于分散介质的同时进行颜料化,但相比于在大量的有机溶剂中将卤化金属酞菁加热搅拌的溶剂处理,溶剂盐磨处理能够容易地抑制结晶生长,且能够得到比表面积大的颜料粒子,就这点而言,优选采用溶剂盐磨处理。
该溶剂盐磨的意思是,对刚合成后的或在其后进行了磨碎的、未经颜料化的卤化锌酞菁即粗颜料与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进行混炼磨碎。该情况下,优选使用后者的粗颜料。具体而言,将粗颜料、无机盐和不溶解该无机盐的有机溶剂加入混炼机,在其中进行混炼磨碎。作为此时的混炼机,可使用例如捏合机、混合辗压机(MixMuller)等。
作为上述无机盐,可合适地使用水溶性无机盐,优选使用例如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等无机盐。此外,更优选使用平均粒径0.5~50μm的无机盐。这样的无机盐可通过将通常的无机盐微粉碎而容易地得到。
本发明中,优选将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0.10μm的卤化金属酞菁颜料组合物用于滤色器用途。为了得到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的优选的卤化锌酞菁,优选在溶剂盐磨过程中,提高相对于粗颜料使用量的无机盐使用量。即,相对于粗颜料1质量份,优选将该无机盐的使用量设为5~20质量份,更优选设为7~15质量份。
作为有机溶剂,优选使用能够抑制结晶生长的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可以合适地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使用例如二乙二醇、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液体聚乙二醇、液体聚丙二醇、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2-(异戊氧基)乙醇、2-(己氧基)乙醇、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三乙二醇、三乙二醇单甲醚、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二丙二醇、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等。该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粗颜料1质量份,优选为0.01~5质量份。
在制造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方法中,可以仅对粗颜料进行溶剂盐磨,也可以将卤化锌酞菁与酞菁衍生物并用而进行溶剂盐磨。此外,酞菁衍生物可以在粗颜料的合成时、或颜料化后添加,但更优选在溶剂盐磨等颜料化工序之前添加。通过添加酞菁衍生物,能够实现滤色器用抗蚀油墨的粘度特性的提高和分散稳定性的提高。
作为这样的酞菁衍生物,可以使用任何公知惯用的酞菁衍生物,优选为下述通式(1)或(2)的酞菁颜料衍生物。予以说明的是,该酞菁衍生物优选为与卤化锌酞菁或作为其原料的锌酞菁对应的酞菁衍生物,但即使在并用时也是少量,因此还可以使用卤化铜酞菁衍生物、铜酞菁衍生物。
通式(1)P-(Y)n
通式(2)P-(A-Z)n
(式中,P表示不具有中心金属或具有中心金属的未取代或除去了卤化酞菁环的n个氢的残基。Y表示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羧酸基、磺酸基、或者它和碱或它和金属的盐。A表示二价的连结基,Z表示除去了伯氨基、仲氨基的氮原子上的至少1个氢的残基、或表示除去了含氮的杂环的氮原子上的至少1个氢的残基。并且,m表示1~4,n表示1~4。)
作为上述中心金属的是Zn,作为上述伯氨基、仲氨基,可举出例如单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等。此外,作为与上述羧酸基、磺酸基形成盐的碱、金属,可举出例如氨、二甲胺、二乙胺、三乙胺那样的有机碱,如钾、钠、钙、锶、铝那样的金属,作为A的二价的连结基,可举出例如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CO2-、-SO2-、-SO2NH(CH2)m-等二价的连结基。并且,作为Z,可举出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等。
关于在粗颜料调制时和/或溶剂盐磨时可以包含在粗颜料中的酞菁衍生物,通常相对于粗颜料1质量份为0.01~0.3质量份。予以说明的是,在粗颜料调制时和/或溶剂盐磨时使用酞菁衍生物的情况下,将粗颜料与酞菁衍生物的合计量视为粗颜料的使用量,无机盐的使用量等从如上所述的范围中选择。
溶剂盐磨时的温度优选为30~150℃,更优选为80~100℃。溶剂盐磨的时间优选为5小时至20小时,更优选为8~18小时。
由此,可以得到包含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0.10μm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无机盐、有机溶剂作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通过从该混合物除去有机溶剂和无机盐,并且根据需要对以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为主体的固形物进行洗涤、过滤、干燥、粉碎等,从而能够得到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粉体。
作为洗涤,可以采用水洗、热水洗的任一种。关于洗涤次数,可以在1~5次的范围内反复进行。在使用了水溶性无机盐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上述混合物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水洗能够容易地除去有机溶剂和无机盐。若需要,则也可以以不改变结晶状态的方式进行酸洗涤、碱洗涤、有机溶剂洗涤。
作为上述滤除、洗涤后的干燥,可举出例如利用设置于干燥机的加热源进行80~120℃的加热等,从而进行颜料的脱水和/或脱溶剂的间歇式或连续式干燥等,作为干燥机,一般而言有箱型干燥机、带式干燥机、喷雾干燥机等。特别是,喷雾干燥式干燥由于在制作糊料时易于分散,因而优选。此外,干燥后的粉碎不是为了使比表面积大或使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小而进行的操作,而是为了像例如使用箱型干燥机、带式干燥机进行干燥的情况那样当颜料成为团块状等时使颜料散开并进行粉末化而进行的操作,可举出例如利用研钵、锤磨机、盘磨机、针磨机、气流粉碎机等进行的粉碎等。由此,可以得到包含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干燥粉末。
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与以往的卤化铜酞菁颜料相比一次粒子的凝聚力弱,具有更容易散开的性质。通过电子显微镜照片,能够观察到在以往的颜料中无法观察到的、构成凝聚体的一个个的颜料一次粒子。
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可以用于公知惯用的任一用途,特别是,由于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0.10μm,因此颜料凝聚也比较弱,在要着色的合成树脂等中的分散性更加良好。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在用于滤色器绿色像素部的情况下,颜料容易在滤色器用感光性组合物中分散,在使滤色器用感光性组合物固化时多用的365nm的光固化灵敏度不降低,也难以产生显影时的膜损耗、图案流动,因而优选。能够更简便地得到近年来所要求的亮度和色彩再现性均高的滤色器绿色像素部。
关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一次粒子,进一步若纵横比为1~3,则在各用途领域中粘度特性得以提高,流动性更加变高。为了求出纵横比,首先,与求出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时同样地,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或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拍摄视野内的粒子。然后,针对二维图像上的构成凝聚体的一次粒子50个,求出较长方向上的直径(长径)和较短方向上的直径(短径)的平均值,使用这些值来计算。
通过使至少滤色器的绿色像素部含有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从而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滤色器。
与以往的卤化锌酞菁颜料同样地,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在获得滤色器的绿色像素部时,没有为了调色而特意并用黄色颜料,或,即使并用也仅为相当少的量,因此也可以将380~780nm整个区域中的光透过率的降低防止于最小限度。
关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如上所述,与以往的卤化锌酞菁颜料同样地,在380~780nm的分光透射光谱的透过率成为最大时的波长(Tmax)为500~520nm,其透射曲线的半值宽度为110nm以下,非常尖锐。(该波长不受如后所述那样的感光性树脂所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中分光透射光谱是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Z8722(颜色的测定方法-反射以及透射物体颜色)的第一种分光测光仪而求出的,因此该分光透射光谱是在玻璃基板等上对制膜成上述预定干燥膜厚的含有颜料组合物的树脂被膜扫描照射预定波长区域的光,将各波长的各透过率值作图而得到。关于作为滤色器的透过率,通过对例如仅由树脂制成相同干燥膜厚的被膜,利用同样地求出来的分光透射光谱进行校正(基线校正等),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求出。
关于本发明的在绿色像素部中含有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滤色器,当使用白色光、F10等光源时能够使光源的绿色亮线良好地透过,并且,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的分光透射光谱尖锐,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绿色的色纯度、着色力。
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可以仅将它直接用于滤色器的绿色像素部的制造,但若有需要,考虑到经济性,也可以并用公知惯用的绿色卤化铜酞菁或其他绿色卤化异种金属酞菁颜料那样的绿色卤化金属酞菁颜料而使用。
优选地,设为本发明中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公知惯用的绿色卤化金属酞菁颜料(质量比)=100:0~80:20来使用,优选设为100:0~90:10来使用。
此外,除了绿色颜料以外,有时为了表现出特性而使用黄色颜料以用于调色。作为此处可以并用的黄色颜料,可举出例如C.I.颜料黄83、C.I.颜料黄110、C.I.颜料黄129、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39、C.I.颜料黄150、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等黄色有机颜料。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与黄色颜料的并用比例如下:相对于上述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100质量份,黄色颜料为10~200质量份。
此外,若使用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则即使在为了调色而并用黄色颜料时,也与为了调色而混合2种以上的不同颜色的颜料的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制成浑浊少,色纯度、着色力优异且明亮的滤色器绿色像素部。
例如,与使用将以往的C.I.颜料绿7、C.I.颜料绿36那样的绿色颜料与上述黄色颜料并用而成的混合颜料时相比,在将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与黄色颜料并用时色纯度、着色力高,因此,明亮度的降低变得更小,绿色区域的光透过量也变得更大。
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可以用于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滤色器的绿色像素部的图案。通常情况下,能够得到包含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以及感光性树脂作为必须成分的滤色器绿色像素部用感光性组合物。
作为滤色器的制造方法,可举出例如被称为光刻法的如下方法:使该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在包含感光性树脂的分散介质中分散后,利用旋涂法、辊涂法、狭缝式涂布法、喷墨法等涂布于玻璃等透明基板上,接着利用紫外线隔着光掩模对该涂布膜进行图案曝光后,用溶剂等洗涤未曝光部分,得到绿色图案。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电沉积法、转印法、胶束电解法、光电电沉积(PVED,PhotovoltaicElectrodeposition)法的方法来形成绿色像素部的图案,制造滤色器。予以说明的是,红色像素部的图案以及蓝色像素部的图案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颜料,以同样的方法形成。
为了调制滤色器绿色像素部用感光性组合物,例如,将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感光性树脂、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溶解上述树脂的有机溶剂作为必须成分进行混合。作为其制造方法,通常为如下方法:使用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有机溶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分散剂来调制分散液之后,向其中添加感光性树脂等,进行调制。
作为此处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可以使用可含有或不含上述酞菁衍生物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黄色颜料。
作为根据需要使用的分散剂,可举出例如BYK-Chemie公司的DISPERBYK(DISPERBYK注册商标)130、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63、DISPERBYK170、DISPERBYKLPN-6919、DISPERBYKLPN-21116、EFKA公司的EFKA46、EFKA47等。此外,还可以并用流平剂、耦合剂、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有机溶剂,有例如甲苯、二甲苯、甲氧基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等乙酸酯系溶剂、乙氧基丙酸乙酯等丙酸酯系溶剂、甲醇、乙醇等醇系溶剂、丁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醚系溶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己烷等脂肪族烃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γ-丁内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苯胺、吡啶等氮化合物系溶剂、γ-丁内酯等内酯系溶剂、如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的48:52的混合物那样的氨基甲酸酯、水等。作为有机溶剂,特别适合丙酸酯系、醇系、醚系、酮系、氮化合物系、内酯系、水等极性溶剂且可溶于水的溶剂。
将相对于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100质量份为300~1000质量份的有机溶剂、以及根据需要的0~100质量份的分散剂和/或0~20质量份的酞菁衍生物搅拌分散以使其均匀,从而能够得到分散液。接着在该分散液中,添加相对于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1质量份为3~20质量份的感光性树脂、相对于感光性树脂1质量份为0.05~3质量份的光聚合引发剂,并根据需要进一步添加有机溶剂,搅拌分散以使其均匀,从而能够得到滤色器绿色像素部用感光性组合物。
作为此时能够使用的感光性树脂,可举出例如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酸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例如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双(丙烯酰氧基乙氧基)双酚A、3-甲基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等那样的2官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那样的多官能单体等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有例如苯乙酮、二苯甲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过氧化苯甲酰、2-氯噻吨酮、1,3-双(4'-叠氮亚苄基)-2-丙烷、1,3-双(4'-叠氮亚苄基)-2-丙烷-2'-磺酸、4,4'-二叠氮芪-2,2'-二磺酸等。
由此调制的滤色器绿色像素部用感光性组合物利用紫外线隔着光掩模进行图案曝光后,采用有机溶剂、碱水等洗涤未曝光部分,从而能够制成滤色器。
本发明的卤化锌酞菁颜料组合物为偏蓝色的绿色且着色力高,以高色纯度显色为对比度高的明亮的绿色。因此,除了已详述的滤色器用途以外,还适用于涂料、塑料、印刷油墨、橡胶、皮革、印花、电子墨粉、喷墨油墨、热转印油墨等的着色。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示出实施例来进行具体说明。以下,只要没有说明,则%意思是质量%,份意思是质量份。
(制造例1)
以酞菁、氨、氯化锌为原料制造了锌酞菁。其1-氯化萘溶液在750~850nm具有光吸收。
[实施例1]
向300mL烧瓶中加入磺酰氯91份、氯化铝109份、氯化钠15份、锌酞菁30份、溴74份。经40小时升温至130℃,取出并置于水中后,通过进行过滤而得到绿色粗颜料。将所得到的绿色粗颜料20份、粉碎后的氯化钠140份、二乙二醇32份、二甲苯1.8份加入至1L双臂型捏合机,在100℃混炼6小时。混炼后取出并置于80℃的2kg水中,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热水洗、干燥、粉碎,从而得到绿色颜料。通过利用Rigaku公司制ZSX100E进行荧光X射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绿色颜料是卤化锌酞菁颜料,其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3.97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11.46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1个。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东洋精机公司制的涂料调节器将所得到的绿色颜料2.48份与BYK-LPN6919(BYK-Chemie公司制)1.24份、UNIDICZL-295(DIC公司制)1.86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10.92份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1。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1、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1。将该评价用组合物1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用KONICAMINOLTA公司制的CM-3500d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用LASERTEC公司制的真实色共聚焦显微镜OPTELICSC130测定膜厚。
评价结果如下。
膜厚:1.5μm、色度x:0.200、色度y:0.466
膜厚:1.9μm、色度x:0.191、色度y:0.497
膜厚:2.4μm、色度x:0.180、色度y:0.536
[实施例2]
向300mL烧瓶中加入磺酰氯91份、氯化铝109份、氯化钠15份、锌酞菁30份、溴59份。经40小时升温至130℃,取出并置于水中后,通过进行过滤而得到绿色粗颜料。将所得到的绿色粗颜料20份、粉碎后的氯化钠140份、二乙二醇32份、二甲苯1.8份加入至1L双臂型捏合机,在100℃混炼6小时。混炼后取出并置于80℃的2kg水中,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热水洗、干燥、粉碎,从而得到绿色颜料。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绿色颜料是卤化锌酞菁颜料,其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2.71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10.2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49个。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所得到的绿色颜料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2。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2、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2。将该评价用组合物2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和膜厚。
评价结果如下。
膜厚:1.5μm、色度x:0.182、色度y:0.436
膜厚:1.9μm、色度x:0.171、色度y:0.462
膜厚:2.4μm、色度x:0.158、色度y:0.494
[实施例3]
向300mL烧瓶中加入磺酰氯91份、氯化铝109份、氯化钠15份、锌酞菁30份、溴44份。经40小时升温至130℃,取出并置于水中后,通过进行过滤而得到绿色粗颜料。将所得到的绿色粗颜料20份、粉碎后的氯化钠140份、二乙二醇32份、二甲苯1.8份加入至1L双臂型捏合机,在100℃混炼6小时。混炼后取出并置于80℃的2kg水中,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热水洗、干燥、粉碎,从而得到绿色颜料。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绿色颜料是卤化锌酞菁颜料,其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1.98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9.00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98个。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所得到的绿色颜料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3。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3、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3。将该评价用组合物3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和膜厚。
评价结果如下。
膜厚:1.5μm、色度x:0.163、色度y:0.391
膜厚:1.9μm、色度x:0.154、色度y:0.407
膜厚:2.4μm、色度x:0.142、色度y:0.428
[实施例4]
向300mL烧瓶中加入磺酰氯109份、氯化铝131份、氯化钠18份、锌酞菁30份、溴52份。经40小时升温至130℃,取出并置于水中后,通过进行过滤而得到绿色粗颜料。将所得到的绿色粗颜料20份、粉碎后的氯化钠140份、二乙二醇32份、二甲苯1.8份加入至1L双臂型捏合机,在100℃混炼6小时。混炼后取出并置于80℃的2kg水中,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热水洗、干燥、粉碎,从而得到绿色颜料。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绿色颜料是卤化锌酞菁颜料,其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2.69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8.54个、氯原子数为平均4.16个。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所得到的绿色颜料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4。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4、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4。将该评价用组合物4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和膜厚。
膜厚:1.5μm、色度x:0.176、色度y:0.391
膜厚:1.9μm、色度x:0.164、色度y:0.407
膜厚:2.4μm、色度x:0.148、色度y:0.428
[调色用组合物1的调制]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颜料黄129(汽巴精化公司制的IRGAZINYellowL0800)1.65份与DISPERBYK-161(BYK-Chemie公司制)3.85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11.00份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5。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5、0.98份UNIDICZL-295、0.22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调色用组合物1。
[调色用组合物2的调制]
除了使用颜料黄139(BASF公司制的PaliotolYellowD1819)以外,与调色用组合物1的调制同样地操作,进行分散处理,得到调色用组合物2。
[调色用组合物3的调制]
除了使用颜料黄150(LANXESS公司制的E4GNGT)以外,与调色用组合物1的调制同样地操作,进行分散处理,得到调色用组合物3。
[调色用组合物4的调制]
除了使用颜料黄185(BASF公司制的PaliotolYellowD1155)以外,与调色用组合物1的调制同样地操作,进行分散处理,得到调色用组合物4。
[实施例5~20]
对在实施例1~4中得到的评价用组合物1~4与调色用组合物1~4进行混合、制膜、干燥,将所得到的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制作显示C光源下的色度(x,y)=(0.240,0.650)的涂膜,利用KONICAMINOLTA公司制的CM-3500d测定亮度,并利用LASERTEC公司制的真实色共聚焦显微镜OPTELICSC130测定膜厚。
(比较例1)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颜料绿7(DIC公司制的FASTOGENGreenS)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6。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6、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5。
(比较例2)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颜料绿58(DIC公司制的FASTOGENGreenA110)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7。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7、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6。将该评价用组合物6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和膜厚。
膜厚:1.5μm、色度x:0.245、色度y:0.509
膜厚:1.9μm、色度x:0.238、色度y:0.545
膜厚:2.4μm、色度x:0.230、色度y:0.589
(比较例3)
向300mL烧瓶中加入磺酰氯91份、氯化铝109份、氯化钠15份、锌酞菁30份、溴30份。经40小时升温至130℃,取出并置于水中后,通过进行过滤而得到绿色粗颜料。将所得到的绿色粗颜料20份、粉碎后的氯化钠140份、二乙二醇32份、二甲苯1.8份加入至1L双臂型捏合机,在100℃混炼6小时。混炼后取出并置于80℃的2kg水中,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热水洗、干燥、粉碎,从而得到绿色颜料。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绿色颜料是卤化锌酞菁颜料,其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01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6.9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3.09个。
使用0.3~0.4mm的锆珠,利用涂料调节器将2.48份所得到的绿色颜料与1.24份BYK-LPN6919、1.86份UNIDICZL-295、10.9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同分散2小时,得到着色组合物8。添加4.0份着色组合物8、0.98份UNIDICZL-295、0.22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涂料调节器混合,从而得到用于形成滤色器用绿色像素部的评价用组合物7。将该评价用组合物7改变膜厚而旋涂在钠玻璃上,在90℃干燥3分钟,得到评价用玻璃基板。将该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测定C光源下的色度(x,y)和膜厚。
膜厚:1.5μm、色度x:0.127、色度y:0.343
膜厚:1.9μm、色度x:0.123、色度y:0.346
膜厚:2.4μm、色度x:0.118、色度y:0.350
[比较例4~15]
对在比较例1~3中得到的评价用组合物5~7与调色用组合物1~4进行混合、制膜、干燥,将所得到的玻璃基板在230℃加热1小时后,制作显示C光源下的色度(x,y)=(0.240,0.650)的涂膜,利用KONICAMINOLTA公司制的CM-3500d测定亮度,利用LASERTEC公司制的真实色共聚焦显微镜OPTELICSC130测定膜厚。
将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汇总于表1中,将本发明中颜料组合物能够以单色显示的色度区域示于图1。
(判定基准)
无论用于调色的调色用组合物如何,将膜厚比评价用组合物5薄且亮度比评价用组合物5高的情况设为○。仅在由特定的调色用组合物进行调色的情况中,将膜厚比评价用组合物5薄且亮度比评价用组合物5高的情况设为△。无论用哪种调色用组合物进行调色,将不满足膜厚比评价用组合物5薄且亮度比评价用组合物5高的情况设为×。
[表1]
通过表1可知,就由本发明的颜料组合物制得的实施例5~20的涂膜而言,相对于使用了由颜料绿7制得的评价用组合物5的比较例4、比较例7、比较例10、比较例13的涂膜,膜厚薄且亮度高,因此明显地具有作为滤色器用绿色颜料更理想的特性。就由本发明的颜料组合物制得的实施例5~20的涂膜而言,相对于使用了由颜料绿58制得的评价用组合物6的比较例5、比较例8、比较例11、比较例14的涂膜,膜厚薄,明显地具有作为滤色器用绿色颜料更理想的特性。就由本发明的颜料组合物制得的实施例5~20的涂膜而言,相对于使用了评价用组合物7的比较例6、比较例9、比较例12、比较例15的涂膜,无论调色用组合物的种类如何都能够进行调色,且亮度高,因此,明显地具有作为滤色器用绿色颜料更理想的特性。

Claims (3)

1.一种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包含卤化锌酞菁颜料,所述卤化锌酞菁颜料中,1个分子中的卤原子数为平均10~14个,其中,溴原子数为平均8~12个、氯原子数为平均2~5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其中,对于包含所述卤化锌酞菁颜料和树脂的涂膜,在将膜厚设为1.5μm~2.4μm的情况下,在使用单独的C光源进行测色时的CIE的XYZ表色系统中,能够显示下式(1)~(4)所包围的xy色度坐标区域,
式(1)
y=-1.766x+0.628
式中,x为0.13<x<0.17,
式(2)
y=5.573x-0.326
式中,x为0.13<x<0.17,
式(3)
y=-3.498x+1.216
式中,x为0.17<x<0.21,
式(4)
y=3.840x-0.325
式中,x为0.17<x<0.21。
3.一种滤色器,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
CN201480069859.6A 2014-02-07 2014-09-30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Active CN105829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2266 2014-02-07
JP2014-022266 2014-02-07
PCT/JP2014/076131 WO2015118720A1 (ja) 2014-02-07 2014-09-30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緑色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9925A true CN105829925A (zh) 2016-08-03
CN105829925B CN105829925B (zh) 2019-04-30

Family

ID=5377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9859.6A Active CN105829925B (zh) 2014-02-07 2014-09-30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73796B2 (zh)
JP (2) JP6099213B2 (zh)
KR (1) KR102166216B1 (zh)
CN (1) CN105829925B (zh)
TW (1) TWI640579B (zh)
WO (1) WO201511872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404A (zh) * 2017-04-03 2019-11-01 Dic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和滤色器
CN112074574A (zh) * 2019-12-09 2020-12-11 Dic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卤化锌酞菁颜料和滤色器用卤化锌酞菁颜料的制造方法
CN112601790A (zh) * 2018-08-31 2021-04-02 Dic株式会社 卤化锌酞菁颜料、着色组合物及滤色器
US11976199B2 (en) 2019-12-09 2024-05-07 Dic Corporation Halogenated zinc phthalocyanine pigment for color fil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alogenated zinc phthalocyanine pigment for color fil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26629A (ko) * 2014-09-01 2016-03-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JP6915960B2 (ja) * 2015-01-07 2021-08-11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KR102497605B1 (ko) * 2015-12-23 2023-02-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칼라필터, 화상표시장치, 및 칼라필터의 제조방법
TWI769146B (zh) 2016-01-08 2022-07-0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著色組成物、著色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彩色濾光片、圖案形成方法、固體攝像元件及圖像顯示裝置
JP6885075B2 (ja) * 2016-01-28 2021-06-0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36595B (zh) * 2016-03-25 2021-08-2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圖案形成方法、固體攝像元件及圖像顯示裝置
TWI724060B (zh) 2016-08-17 2021-04-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電子裝置以及攜帶資訊終端
WO2018043548A1 (ja) 2016-08-31 2018-03-08 Dic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6711213B2 (ja) * 2016-08-31 2020-06-17 Dic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KR20180036218A (ko) * 2016-09-30 2018-04-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착색제, 이를 포함하는 착색 수지 조성물 및 컬러필터
KR102354075B1 (ko) * 2017-08-22 2022-01-24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조체,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흡수층 형성용 조성물, 고체 촬상 소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EP3979333A4 (en) 2019-05-31 2022-08-17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SENSOR AND DETECTION DEVICE
CN114269556A (zh) 2019-08-29 2022-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组合物、膜、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图案形成方法、层叠体、固体摄像元件、红外线传感器、图像显示装置、相机模块及化合物
JPWO2021039253A1 (zh) 2019-08-30 2021-03-04
KR20230087482A (ko) 2020-10-15 2023-06-16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컬러 필터 및 표시 장치
KR20230085148A (ko) 2020-10-15 2023-06-13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컬러 필터용 안료, 착색 조성물, 및 컬러 필터
JPWO2022131191A1 (zh) 2020-12-16 2022-06-23
WO2022130773A1 (ja) 2020-12-17 2022-06-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膜、光学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9A (zh) * 1988-08-15 1990-03-28 出光興产株式会社 彩色显示材料和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N1309319A (zh) * 2000-02-14 2001-08-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滤光基片及其制法、液晶装置及其制法以及电子机器
JP2004070343A (ja) * 2002-07-24 2004-03-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JP2007320986A (ja) * 2006-05-30 2007-12-1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ポリハロゲン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CN101266406A (zh) * 2007-03-13 2008-09-17 Jsr株式会社 用于形成着色层的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
CN102591151A (zh) * 2011-01-06 2012-07-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组成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6423A (ja) * 2001-12-12 2003-06-24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緑色着色剤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4368157B2 (ja) * 2002-07-24 2009-11-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緑色顔料、緑色顔料分散体、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WO2004010172A1 (ja) * 2002-07-24 2004-01-2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緑色顔料、緑色顔料分散体、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JP5141939B2 (ja) 2006-04-18 2013-02-13 Dic株式会社 ポリハロゲン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024107B2 (ja) * 2007-03-13 2012-09-12 Jsr株式会社 着色層形成用感放射線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5320760B2 (ja) * 2007-07-27 2013-10-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17099B2 (ja) 2010-09-28 2015-11-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緑色顔料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2247539A (ja) 2011-05-26 2012-12-1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緑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866955B2 (ja) 2011-10-17 2016-0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9A (zh) * 1988-08-15 1990-03-28 出光興产株式会社 彩色显示材料和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N1309319A (zh) * 2000-02-14 2001-08-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滤光基片及其制法、液晶装置及其制法以及电子机器
JP2004070343A (ja) * 2002-07-24 2004-03-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液晶パネル
JP2007320986A (ja) * 2006-05-30 2007-12-1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ポリハロゲン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CN101266406A (zh) * 2007-03-13 2008-09-17 Jsr株式会社 用于形成着色层的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
CN102591151A (zh) * 2011-01-06 2012-07-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组成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404A (zh) * 2017-04-03 2019-11-01 Dic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和滤色器
CN110402404B (zh) * 2017-04-03 2021-09-07 Dic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和滤色器
CN112601790A (zh) * 2018-08-31 2021-04-02 Dic株式会社 卤化锌酞菁颜料、着色组合物及滤色器
CN112601790B (zh) * 2018-08-31 2023-05-09 Dic株式会社 卤化锌酞菁颜料、着色组合物及滤色器
CN112074574A (zh) * 2019-12-09 2020-12-11 Dic株式会社 滤色器用卤化锌酞菁颜料和滤色器用卤化锌酞菁颜料的制造方法
US11976199B2 (en) 2019-12-09 2024-05-07 Dic Corporation Halogenated zinc phthalocyanine pigment for color fil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alogenated zinc phthalocyanine pigment for color fil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18720A1 (ja) 2017-03-23
CN105829925B (zh) 2019-04-30
US20170009075A1 (en) 2017-01-12
KR20160113094A (ko) 2016-09-28
TW201531533A (zh) 2015-08-16
JP6020701B2 (ja) 2016-11-02
TWI640579B (zh) 2018-11-11
JP2016057635A (ja) 2016-04-21
US9873796B2 (en) 2018-01-23
JP6099213B2 (ja) 2017-03-29
KR102166216B1 (ko) 2020-10-15
WO2015118720A1 (ja)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925B (zh) 滤色器用绿色颜料组合物以及滤色器
KR102475159B1 (ko) 폴리할로겐화아연프탈로시아닌, 폴리할로겐화아연프탈로시아닌 안료 및 이것을 화소부에 갖는 컬러필터
JP4752590B2 (ja) ポリハロゲン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CN102015910B (zh) 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滤色器
JP4882515B2 (ja) ポリハロゲン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6041179B1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緑色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010229B2 (ja) 顔料分散剤、顔料組成物、顔料着色剤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塗布液
TWI828743B (zh) 鹵化鋅酞青素顏料、著色組成物及濾色器
CN109642970A (zh) 滤色器用颜料组合物和滤色器
JP2009237462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赤色顔料、それを用いてなる赤色着色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9029886A (ja) 顔料分散剤、顔料組成物、顔料着色剤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剤
CN103649788B (zh) 滤色器用有机颜料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滤色器
JP2019038958A (ja) 塩素化臭素化亜鉛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1342374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ハロゲン化銅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7009007A (ja) ε型銅フタロシアニン顔料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34009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青色顔料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青色画素部に含有してなる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5275052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青色顔料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4604544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緑色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緑色画素部に含有してなる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6091649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青色画素部用顔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02189119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銅フタロシアニン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青色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6570461B2 (ja) 顔料分散剤、顔料組成物、及び顔料着色剤
JP2003114324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青色顔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2014173042A (ja) 顔料分散剤、顔料組成物、及び顔料着色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