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5409A -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05409A CN105705409A CN201380080930.6A CN201380080930A CN105705409A CN 105705409 A CN105705409 A CN 105705409A CN 201380080930 A CN201380080930 A CN 201380080930A CN 105705409 A CN105705409 A CN 1057054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s
- width direction
- rearward
- overall width
- str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8—Side spoi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14)具有:形成有朝前方打开的前方开口(72a)的前方开口形成部(72);配置于比前方开口(72a)靠近后方,且形成有朝后方打开的后方开口(76a)的后方开口形成部(76);配置于前方开口形成部(72)的下部和后方开口形成部(76)的下部之间,并且具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倾斜面(80a)的倾斜壁(80);和在车身(12)的车宽方向的倾斜壁(80)的外侧部(80b)的上方,在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外侧壁(8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盖车身前部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具备该整流罩结构的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摩托车中,前整流罩以从前叉的上端的前方至侧方覆盖车身的形式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3248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专利文献1的摩托车,存在期望更高的高速行驶稳定性的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改善高速行驶稳定性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具有:形成有朝车身前方打开的前方开口的前方开口形成部;配置于比所述前方开口靠近车身后方,且形成有朝后方打开的后方开口的后方开口形成部;配置于所述前方开口形成部的下部和所述后方开口形成部的下部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倾斜面的倾斜壁;和从车身的车宽方向的所述倾斜壁的外侧部向上方突出且在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外侧壁。
当行驶风从前方开口流入前方开口的后侧区域时,该行驶风通过倾斜壁并从后方开口流出至车身外部。倾斜壁的倾斜面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因此使行驶风与倾斜面碰撞,以此在倾斜面上产生向下的力(以下称为“下压力(downforce)”),从而产生将车轮向路面按压的力。后方开口向车身后方开放并配置,因此能够促进从前方开口向后方开口的行驶风的流动,能够抑制行驶风的流速降低。又,通过外侧壁防止倾斜面上流动的行驶风偏离至车身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在倾斜面上有效地产生下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具备车身、和以覆盖所述车身的前部的形式设置的上述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倾斜面上有效地产生下压力,因此能够改善高速行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放大示出整流罩结构的左半部分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从前方右侧观察整流罩结构的左半部分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纵向剖切左侧的空气动力(aerodynamic)装置并从左侧观察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的优选实施形态。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是由骑乘跨乘式车辆的驾驶员观察的各方向,左右方向与车身的车宽方向一致。以下说明中,将车身的车宽方向内侧称为“内侧”,将车身的车宽方向外侧称为“外侧”。
首先,说明需要在本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中使下压力作用于车身的原因。在跨乘式车辆10中,侧整流罩44a、44b从前端部向后端部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从而岔开朝向驾驶员的腿部的行驶风。侧整流罩44a、44b的后端部位于散热器芯22a的附近。通过散热器芯22a的行驶风不被侧整流罩44a、44b干扰,从而偏离地流向车宽方向后下方。侧整流罩44a、44b具有向散热器芯22a引导行驶风的导风功能。各侧整流罩44a、44b的车宽方向内侧面配置为比散热器芯22a向前方延伸。左侧的侧整流罩44a和右侧的侧整流罩44b之间的空间的上方由前照灯单元56以及前整流罩42等堵住。又,左右一对侧整流罩44a、44b之间形成有可导入行驶风的开口,在侧整流罩44a、44b之间且比侧整流罩44a、44b的前端部靠近后侧的位置配置有散热器22a。借助于此,将导入至侧整流罩44a、44b之间且比侧整流罩44a、44b的前端靠近后方的行驶风引入至散热器22a,而防止其偏离至车宽方向外侧。
在因高速行驶而导入至侧整流罩44a、44b之间的空间的行驶风量大时,因导入至侧整流罩44a、44b之间的行驶风而在车辆10中产生向上提升前轮26的方向的作用力,容易降低前轮26的接地载荷。在本实施形态中,散热器22a的前表面以及发动机20的气缸前表面随着向下方行进而向后方倾斜,因此向上提升前轮26的方向的作用力易起作用。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采用后述的前整流罩结构14,因此借由与前整流罩42的面向上方的表面碰撞的行驶风,而产生下压力,产生向下按压前整流罩42的力。借助于此,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抑制前轮26的接地载荷的低下,能够使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容易从前轮26传递至路面。又,与导入至侧整流罩44a、44b之间的空间的行驶风无关地产生下压力,从而提高前轮26的接地载荷,以此能够提高从前轮26施加于路面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能够改善行驶性能。
以下,具体地说明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等。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跨乘式车辆10的结构的主视图。本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0是摩托车,在行驶时承受来自前方的行驶风。如图1所示,跨乘式车辆10具有车身12、和以覆盖车身12前部的形式设置的前整流罩结构14。
如图1所示,车身12具有车身框架18、搭载于车身框架18的发动机20、和冷却发动机20的冷却装置22。冷却装置22具有使从发动机20夺走热的冷却液和行驶风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芯22a。散热器芯22a以使承受行驶风的表面朝向前方的形式配置于发动机20的前方。
又,如图2所示,车身12具有:设置于车身框架18(图1)前部的左右一对前叉24a、24b;支持于前叉24a、24的前轮26;设置于车身框架18(图1)后部的摇臂(图示省略);由摇臂支持的后轮28;和前挡泥板30。
此外,如图1所示,车身12具有转向把手34、设置于转向把手34的后侧的燃料箱36、和设置于燃料箱36的后侧的座椅38。转向把手34上设置有左右一对手柄40a、40b。驾驶员跨坐在座椅38上并握住手柄40a、40b,操作转向把手34。
如图2所示,前整流罩结构14具有:形成为在前挡泥板30的上方且前叉24a、24b的上端前方覆盖车身12的结构的前整流罩42;和形成为在前叉24a、24b的左右方向两侧覆盖车身12的结构的左右一对侧整流罩44a、44b。前整流罩结构14是从车身正面观察时在前方露出的部分。前整流罩结构体14可以由一个构件形成,也可由多个构件连接而形成。前整流罩结构体14的外形状形成为从前端越向后方行进而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离、且越向上方以及下方偏离的形状。本实施形态的前整流罩结构14包括产生下压力的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并且由它们构成。
如图2所示,前整流罩42的上表面构成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升高地倾斜的倾斜面42a。而且,前整流罩42支持挡风玻璃48且安装有左右一对的后视镜60a、60b。
如图2所示,在前整流罩42的前端部42b上形成有朝前方打开的左右一对开口部62a、62b。在本实施形态中,冲击进气管(ramduct)63与左侧的开口部62a连接。从开口部62a吸入至冲击进气管63的空气通过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等后供给至发动机20(图1)。在前整流罩42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向散热器芯22a供给行驶风的散热器开口23。另外,冲击进气管63也可以与右侧的开口部62b连接。
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的侧整流罩44a、44b分别形成为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外侧平滑地鼓出的板状。如图2所示,各侧整流罩44a、44b以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其上部与前整流罩42的外侧部64a、64b在车宽方向上隔着间隔重叠的形式安装于车身12。前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14b由侧整流罩44a、44b构成。借助于此,在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14b上设置有在俯视时随着从前端向后端行进而向外侧平滑地鼓出以此减少空气阻力的鼓出部83;和使朝向驾驶员的行驶风流向外侧的防风部81。前整流罩结构体14在车宽方向外表面形成有外侧部14a。鼓出部82在外侧部14a中位于前部分,并且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平滑地鼓出。在本实施形态中,鼓出部82具有倾斜壁80、外侧壁82以及上壁86。防风部81是在从车身正面观察时与乘车姿势的驾驶员重叠,并且是位于比驾驶员靠近前方的位置的部分。为了防止行驶风冲击驾驶员,防风部81在前整流罩结构体14中形成于较外侧部分。在本实施形态中,防风部81由前整流罩42的侧部和侧整流罩44a、44b构成。
图3是示出设置于整流罩结构14的左半部分的空气动力装置46a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从前方右侧观察整流罩结构14的左半部分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纵向剖切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a并示意性地示出从左侧观察的结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形态中,前整流罩42和左侧的侧整流罩44a构成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a,前整流罩42和右侧的侧整流罩44b构成右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b。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a和右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b形成为左右对称。以下,着眼于左侧的空气动力装置46a并说明空气动力装置46a、46b的结构。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空气动力装置46a具有:利用行驶风产生作为负升力的下压力的升力产生部66;和向升力产生部66引导行驶风的引导部68。升力产生部66设置于前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引导部68设置于整流罩结构14的前端部14c。空气动力装置46a形成于前整流罩结构体14的车宽方向两侧部。空气动力装置46a配置于比散热器开口23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形成于前整流罩结构体14的前部且比前叉24a、24b靠近前方的位置。在比前叉24a、24b靠近前方的位置上配置空气动力装置46a、46b,以此能够在产生下压力时增大向下按压前叉24a、24b的力矩(Moment)。优选的是像这样将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尽量设置于前方。空气动力装置46a形成于比前整流罩42的上表面靠近外侧的前整流罩侧表面部。空气动力装置46a配置于比挡风玻璃48以及后视镜60a靠近后方的位置。又,空气动力装置46a配置于和转向手柄40a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前照灯单元56的侧方。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升力产生部66具有具备大致四边形的横截面的筒状部70。如图5所示,在筒状部70的前部设置前方开口形成部72,该前方开口形成部72上形成有朝车身前方打开的前方开口72a。形成有连通车身前方的空间和前方开口72a的空间。借助于此从车身前方流向后方的行驶风能够导入至前方开口72a内。同样地形成有连通车身后方的空间和后方开口的空间。借助于此,从后方开口76a流入后方的行驶风能够导出至车身后方的外部空间。又,在筒状部70的前部中比前方开口形成部72靠近前方的位置上设置形成有导入口74a的导入口形成部74。导入口74a朝车宽方向内侧开口。导入口74a使由引导部68引导的行驶风朝前方开口72a偏向。在筒状部70的后部设置形成有朝车身后方打开的后方开口76a的后方开口形成部76。
如图5所示,在筒状部70的内部形成有从导入口74a经过前方开口72a到达后方开口76a的行驶风流路R。前方开口72a形成为其开口面积S1小于后方开口76a的开口面积S2、且小于导入口74a的开口面积S3的结构。即,流路R的截面积在前方开口72a处缩小。因此,在流路R中流通的行驶风在前方开口72a处流速增大。
如图5所示,在筒状部70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壁80,该倾斜壁80具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80a。倾斜壁80连续地配置于前方开口形成部72的下部和后方开口形成部76的下部之间。倾斜壁80的倾斜面80a是倾斜壁80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连接前方开口72a的下端和后方开口76a的下端,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后方开口72a配置于比前方开口72a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倾斜面80a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倾斜面80a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平滑地弯曲。倾斜壁80的倾斜面80a形成为前后方向尺寸大于上下方向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壁80a的后端部配置于比挡风玻璃48靠近后方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至前叉24a、24b的位置。在前整流罩42的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面80a,因此与前整流罩42上表面形成倾斜面的情况相比,容易增大前后长度。在前整流罩42的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面80a,因此能够防止从后方开口76a导出的行驶风流向驾驶员。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倾斜壁80一体地形成于在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设置的侧整流罩44a的内侧面。即,倾斜壁80配置于比鼓出部83靠近内侧的位置。倾斜面80a配置在比挡风玻璃48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如图3所示,形成有从倾斜壁80的外侧部80b向上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外侧壁82。在本实施形态中,外侧壁82由设置于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的侧整流罩44a构成。外侧壁82配置在比转向把手34上设置的手柄40a的外侧端靠近内侧且比前轮26靠近上方的位置。在外侧壁82的前端部形成有以封闭筒状部70的前端的形式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82a。通过外侧壁82防止从导入口74a流入流路R的行驶风偏离至外侧。
在筒状部70的顶部设置有板状的上壁86,所述板状的上壁86具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86a。如图5所示,上壁86连续地配置于从导入口形成部74经由前方开口形成部72直至后方开口形成部76的区域内。上壁86的倾斜面86a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大于倾斜壁80的倾斜面80a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借助于此,后方开口76a的开口面积大于前方开口72a的开口面积。又,上壁86的后端配置于比倾斜壁80的后端靠近前方的位置,后方开口76a以越向后方而高度越低的形式倾斜。借助于此也能够增大后方开口76a的开口面积。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上壁86与倾斜壁80以及外侧壁82一起一体地形成于侧整流罩44a的内侧面。通过上壁86防止从导入口74a流入流路R的行驶风偏离至上侧。
如图3所示,在倾斜面86a的上表面的外侧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向上方突出的突条88。突条88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通过突条88构成从内侧向外侧升高的阶梯部88a。通过阶梯部88a抑制在倾斜面86a上流通的行驶风偏离至外侧。另外,不特别限定突条88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倒“L”字形。
如图3所示,在倾斜壁80的内侧部80c的上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侧壁90。在本实施形态中,内侧壁90由前整流罩42的外侧部64a构成。像这样,通过倾斜壁80、外侧壁82、上壁86、内侧壁90形成为前后处形成有开口72a、76a的方筒状。借助于此,防止从前方开口72a导入的行驶风从后方开口76a以外的部分漏出。前方开口72a朝前方开放,其通路截面积形成为上下尺寸大于车宽方向尺寸。借助于此能够防止车身在车宽方向上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增加从前方开口72a导入的行驶风。又,后方开口76a朝后方打开,其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前后方向尺寸大于车宽方向尺寸。借助于此能够防止车身在车宽方向上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增加从前方开口72a导出的行驶风。又,优选的是前方开口72a的上端部位于比后方开口76a的下端部靠近下方的位置。借助于此即便是通过前方开口72a的上端部附近并向后方水平流走的行驶风,也能够在到达后方开口76a之前与倾斜面80a碰撞,从而容易提高下压力。
又,形成为从前方开口72a向后方开口76a行进时通路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具体而言,倾斜面80a形成为随着向后方行进而车宽方向尺寸逐渐变短的结构。借助于此能够抑制在倾斜面80a上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的减少,随着向后方行进而提高在倾斜面80a上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又,作为使流入把手34附近的行驶风偏离至车宽方向外侧的防风部81,在整流罩结构体14中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部分形成有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借助于此,能够防止整流罩结构体14与所期望不同地在车宽方向上大型化,能够得到下压力。通过内侧壁90防止从导入口74a流入流路R的行驶风偏离至内侧。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引导部68是将到达至前方区域Q的行驶风引导并集中于前方开口72a的部分。在这里,前方区域Q是比前方开口72a靠近前方的区域。本实施形态的前方区域Q位于比前方开口72a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引导部68在比前方开口72a靠近前方处配置于比前方开口72a靠近内侧的位置,并且一体地形成于前整流罩42。引导部68具有:形成于开口部62a的下方的第一引导面96a;形成于第一引导面96a的上端缘和开口部62a的下端缘之间的第二引导面96b;形成于比第一引导面96a以及第二引导面96b靠近内侧的位置的第三引导面96c。第一引导面96a、第二引导面96b以及第三引导面96c分别以能够承受行驶风的形式朝前方形成。
第一引导面96a是以越向后方越升高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第二引导面96b是在侧视时以越向后方越低的形式倾斜的平滑的倾斜面。由第一引导面96a和第二引导面96b形成向后方凹入的V字形的槽98。槽98的槽线(troughline)98a形成为越向外侧越升高且随着向后方行进而相对车宽方向倾斜地以直线状延伸。V字形的槽98随着向外侧行进而向上方倾斜,因此,相比于内侧由外侧引导的行驶风增加。通过使V字形的槽98变深、或者向上方倾斜,从而即便增加所引导的行驶风也能够防止从引导部泄漏。槽98外侧的端部配置于比导入口74a靠近内侧的位置。第一引导面96a形成为在正面观察时的上下方向尺寸以及车宽方向尺寸都大于第二引导面96b,且从前方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引导面96b。第三引导面96c形成为如下结构:以越向内侧行进而位于越前方的位置的形式相对车宽方向倾斜。
在倾斜壁80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外侧壁82,从而防止沿着倾斜壁80向后方流动的行驶风从倾斜壁80偏离至车宽方向外侧。尤其是在倾斜壁80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时,车宽方向外侧容易受离心力,但能够适当地防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偏离。在正面观察时的引导部68的投影面积大于前方开口72a的面积。借助于此,与前方开口72a朝向前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导入至前方开口72a内的行驶风。尤其是引导部68形成于前整流罩结构体14的前表面部,从而能够将压力较高的行驶风导入至前方开口72a。优选的是上述引导槽98的沟形成为越向外侧越深的结构。引导槽98在前整流罩42前表面部中形成于下方。具体而言,形成在与上下方向中央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形成在与前照灯单元56或冲击进气管63的开口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倾斜壁80的倾斜面80a从下方位置向后方延长。借助于此,在将倾斜面80a的角度固定于规定值的状态下,能够增大倾斜面80a的长度。
导入口74a形成为其上下方向尺寸大于前后方向尺寸的结构。导入口形成部74连接导入口74a和前方开口72a,并且改变导入至导入口74a的行驶风的方向并引导至前方开口72a。具体而言,在外侧部14a、14b上形成有在正面观察时从前端部向外侧行进而平滑地朝向后方的弯曲面。如此一来,能够防止通过引导面96a、96b、96c集中起来的行驶风的流速降低,同时能够使行驶风流至后方并导入至前方开口。又,在导入口形成部74上形成弯曲面,从而能够在从正面观察时隐藏前方开口72a,能够改善美观。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二引导面96b形成为越向后方越低的结构,但是第二引导面96b可以形成为相对水平面垂直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越向后方越高的结构。在使第二引导面96b形成为越向后方越高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构造V字形的槽98,而优选将第二引导面96b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大于第一引导面96a的倾斜角度。
在图2所示的跨乘式车辆10行驶时,整流罩结构14承受来自前方的行驶风。通过第一引导面96a抑制从整流罩结构14的前方到达前方区域Q的行驶风偏离至下方,通过第二引导面96b抑制其偏离至上方,通过第三引导面96c抑制其偏离至内侧。借助于此,到达前方区域Q的行驶风的一部分集中于槽98,通过槽98向外侧引导,并且被导入口形成部74偏向后通过导入口74a供给至前方开口72a。如图5所示,供给至前方开口72a的行驶风通过前方开口72a后流入其后方区域,并且在倾斜面80a上流动而从后方开口76a向车身后方流出至车辆外部。倾斜面80a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因此使行驶风与倾斜面80a碰撞,产生下压力。借助于此,能够抑制前轮26(图2)的漂浮,能够改善高速行驶稳定性。
如图5所示,后方开口76a朝车身后方打开而形成,因此能够防止从前方开口72a朝向后方开口76a的空气被堵塞,能够促进空气的流动,能够抑制行驶风流速的降低。又,倾斜面80a的上方的流路R由筒状部70构成,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风从流路R偏离至上下以及车宽方向内外侧。此外,通过引导部68集中行驶风,能够将和面积大于前方开口面积的部分碰撞的行驶风引导至前方开口,能够增大供给至前方开口72a的行驶风的压力(流量)。此外,在截面积缩小的前方开口72a中,能够增大行驶风的流速。因此,能够使高速行驶风与倾斜面80a碰撞,从而有效地产生下压力。
如图5所示,导入口形成部74配置于比前方开口72a靠近前方的位置,并且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打开的第一导入口74a,引导部68配置于比前方开口72a以及导入口74a靠近内侧且靠近前方的位置,因此容易将由引导部68集中的行驶风从导入口74a引导至前方开口72a。如图3所示,空气动力装置46a的外侧壁82由侧整流罩44a、44b构成,因此能够增大引导部68的车宽方向尺寸,能够通过引导部68集中大量的行驶风。引导部68一体地形成于前整流罩42(图3),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引导部68的第一引导面96a、空气动力装置46a的倾斜面86a以及前整流罩42的倾斜面42a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因此也能通过使行驶风与这些面碰撞以此产生下压力。
如图2所示,在前整流罩42的两个外侧部64a、64b的外侧面设置有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上使下压力更好地平衡。又,外侧壁82(图3)与转向把手34(图1)上设置的手柄40a的外侧端相比靠近内侧,并且配置于比前轮26靠近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倾斜角变小。
到达前方区域Q(图3)的行驶风的一部分与第一引导面96a碰撞而变成朝向上方的方向,并且从开口部62a流入冲击进气管63,因此能够将更多的空气供给至发动机20(图1)。
如图1所示,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14b在俯视时构成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外侧平滑地鼓出的鼓出部83,因此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又,整流罩结构14的外侧部14a、14b构成使朝向驾驶员的行驶风偏离至外侧的防风部,因此能够减少驾驶员被吹到的行驶风,能够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如图3所示,空气动力装置46a的外侧壁82、倾斜壁80以及上壁86一体地形成于构成防风部的侧整流罩44a,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空气阻力减少效果、防风效果以及行驶稳定效果。又,能够抑制外侧壁82、倾斜壁80以及上壁86分别与前整流罩42的装备品干扰。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在与把手34的手柄40a、40b高度相近的高度上位于手柄40a、40b的前方,例如配置于比后视镜60a、60b靠近下方且比散热器开口23靠近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流入把手34附近的行驶风,能够同时实现防风效果和下压力产生。
如图3所示,整流罩结构14的外缘部的外侧面和外侧壁82的外侧面形成为一个共同面,因此能够抑制在整流罩结构14的外缘部的外侧面上流动的行驶风的湍流。又,形成为共同面,因此不产生段差,因此能够抑制美观受损。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倾斜壁80与侧整流罩44a形成为一体,但是倾斜壁80可以与前整流罩42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别与侧整流罩44a、44b以及前整流罩42相互独立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倾斜面80a以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形式延伸,但也可以是以直线朝向外侧。又,倾斜壁80可以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优选的是沿着倾斜面80a流动的行驶风在从前方开口72a向后方开口76a移动的期间使行驶风朝车宽方向外侧偏向。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外侧壁82偏向,但根据倾斜面80a的形状的不同,也可以通过内侧壁90进行改变。例如,也可以使前方开口72a位于前整流罩结构14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在该情况下,导入前方开口72a的行驶风通过内侧壁90引导至车宽方向外侧后从后方开口76a导出。这样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在前方开口72a的车宽方向外侧或者前方开口72a的车宽方向两侧形成有引导部。
像这样引导部只要配置于在车宽方向上相邻于前方开口72a的位置即可。这样的引导部只要形成有倾斜壁80以及外侧壁82即可,未形成有倾斜壁80的上方的壁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仅形成于车身的左右方向一侧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又,无冲击进气管63的车辆也包含于本发明。也可以在前整流罩42的上面或侧整流罩44a、44b的侧面形成有空气动力装置46a、46b。倾斜壁80作为风挡形成于使行驶风偏离驾驶员的部分,因此能够获得防风效果的同时产生下压力,能够减少行驶时的驾驶员的负担,改善行驶稳定性。倾斜壁80形成于整流罩结构14的外缘部的内侧,因此能够防止在整流罩结构14的外缘附近流动的行驶风的湍流,能够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加。又,也可以是流路R的截面积在前方开口72a处不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除了上述实施形态中示出的摩托车以外还可以应用于跨乘式三轮车或四轮车等。
符号说明:
10跨乘式车辆(摩托车);
12车身;
14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72前方开口形成部;
72a前方开口;
76后方开口形成部;
76a后方开口;
80倾斜壁;
80a倾斜面;
80b外侧部;
82外侧壁。
Claims (9)
1.一种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具有:
形成有朝车身前方打开的前方开口的前方开口形成部;
配置于比所述前方开口靠近后方,且形成有朝车身后方打开的后方开口的后方开口形成部;
配置于所述前方开口形成部的下部和所述后方开口形成部的下部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以越向后方越高的形式倾斜的倾斜面的倾斜壁;和
从车身的车宽方向的所述倾斜壁的外侧部向上方突出且在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使朝向驾驶员的行驶风偏离至车宽方向外侧的防风部;
所述倾斜壁形成于所述防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鼓出部,所述鼓出部在俯视时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部上随着从前端向后方行进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平滑地鼓出;
所述倾斜壁配置于比所述鼓出部靠近车身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所述外侧部的外侧面和所述外侧壁的外侧面形成为一个共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比所述前方开口靠近前方的位置,以将到达至所述前方开口的前方的区域的行驶风引导并集中于所述前方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配置于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上比所述前方开口靠近内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导入口形成部,所述导入口形成部配置于比所述前方开口靠近前方的位置,并且形成有朝车身的车宽方向内侧打开的导入口;
所述导入口形成部使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行驶风朝所述前方开口偏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使行驶风流通的流路的筒状部;
所述前方开口形成部、所述后方开口形成部、所述倾斜壁以及所述外侧壁设置于所述筒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开口形成为其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后方开口的开口面积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06732 WO2015071936A1 (ja) | 2013-11-15 | 2013-11-15 | 鞍乗型車両のカウル構造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05409A true CN105705409A (zh) | 2016-06-22 |
CN105705409B CN105705409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305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80930.6A Active CN105705409B (zh) | 2013-11-15 | 2013-11-15 |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26030B2 (zh) |
EP (1) | EP3072792B1 (zh) |
JP (1) | JP6259467B2 (zh) |
CN (1) | CN105705409B (zh) |
WO (1) | WO2015071936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0197A (zh) * | 2016-07-12 | 2018-01-1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主动水平舵 |
CN108569344A (zh) * | 2017-03-10 | 2018-09-25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CN110015370A (zh) * | 2017-12-27 | 2019-07-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座式骑乘车辆 |
CN112996718A (zh) * | 2018-11-05 | 2021-06-18 | 比亚乔公司 | 包括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的鞍乘型机动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5410B (zh) * | 2013-11-15 | 2018-09-25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 |
JP7473446B2 (ja) | 2020-10-23 | 2024-04-23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2022069340A (ja) | 2020-10-23 | 2022-05-11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2024080025A (ja) | 2022-12-01 | 2024-06-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24110036A (ja) * | 2023-02-02 | 2024-08-15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カウリング構造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1452A (en) * | 1974-05-02 | 1976-07-27 | Alberto Morelli | Aerodynamic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high speed running conditions of motorcycles |
DE2535566B1 (de) * | 1975-08-08 | 1976-09-16 | Michael Krauser | Windschutzkuppel mit profilflosse |
JPS6057481U (ja) * | 1983-09-02 | 1985-04-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輌のスタビライザ |
JPH01172083A (ja) * | 1987-12-25 | 1989-07-06 | Suzuki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H0218187A (ja) * | 1988-07-06 | 1990-01-22 | Suzuki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
US4911494A (en) * | 1987-06-19 | 1990-03-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wling assembly for motorcycles |
DE19520515A1 (de) * | 1995-06-03 | 1996-12-05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Motorradverkleidung |
EP1759969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7 | HONDA MOTOR CO., Ltd. | Windshield system of small-sized vehicle |
JP2008189177A (ja) * | 2007-02-06 | 2008-08-21 | Honda Motor Co Ltd | 風防装置 |
CN101423089A (zh) * | 2007-10-31 | 2009-05-0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
CN101932495A (zh) * | 2007-09-28 | 2010-12-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风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903Y2 (zh) * | 1984-09-14 | 1989-07-20 | ||
JPH0631045B2 (ja) | 1984-11-30 | 1994-04-2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両におけるカウリング装置 |
JP2559574B2 (ja) * | 1985-05-30 | 1996-12-0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スク−タのレツグシ−ルド |
JP4133400B2 (ja) * | 2003-02-10 | 2008-08-13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 |
TWI394679B (zh) * | 2007-02-06 | 2013-05-01 | Honda Motor Co Ltd | Windshield device |
-
2013
- 2013-11-15 CN CN201380080930.6A patent/CN105705409B/zh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JP JP2015547288A patent/JP62594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US US15/036,381 patent/US99260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EP EP13897666.7A patent/EP3072792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15 WO PCT/JP2013/006732 patent/WO201507193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1452A (en) * | 1974-05-02 | 1976-07-27 | Alberto Morelli | Aerodynamic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high speed running conditions of motorcycles |
DE2535566B1 (de) * | 1975-08-08 | 1976-09-16 | Michael Krauser | Windschutzkuppel mit profilflosse |
JPS6057481U (ja) * | 1983-09-02 | 1985-04-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輌のスタビライザ |
US4911494A (en) * | 1987-06-19 | 1990-03-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wling assembly for motorcycles |
JPH01172083A (ja) * | 1987-12-25 | 1989-07-06 | Suzuki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H0218187A (ja) * | 1988-07-06 | 1990-01-22 | Suzuki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のラジエタ装置 |
DE19520515A1 (de) * | 1995-06-03 | 1996-12-05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Motorradverkleidung |
EP1759969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7 | HONDA MOTOR CO., Ltd. | Windshield system of small-sized vehicle |
JP2008189177A (ja) * | 2007-02-06 | 2008-08-21 | Honda Motor Co Ltd | 風防装置 |
CN101932495A (zh) * | 2007-09-28 | 2010-12-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风挡装置 |
CN101423089A (zh) * | 2007-10-31 | 2009-05-0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0197A (zh) * | 2016-07-12 | 2018-01-1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主动水平舵 |
CN107600197B (zh) * | 2016-07-12 | 2020-02-04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主动水平舵 |
CN108569344A (zh) * | 2017-03-10 | 2018-09-25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CN108569344B (zh) * | 2017-03-10 | 2022-03-29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CN110015370A (zh) * | 2017-12-27 | 2019-07-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座式骑乘车辆 |
CN112996718A (zh) * | 2018-11-05 | 2021-06-18 | 比亚乔公司 | 包括活动式空气动力学装置的鞍乘型机动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5071936A1 (ja) | 2017-03-09 |
EP3072792A1 (en) | 2016-09-28 |
WO2015071936A1 (ja) | 2015-05-21 |
US20160297492A1 (en) | 2016-10-13 |
CN105705409B (zh) | 2018-06-01 |
US9926030B2 (en) | 2018-03-27 |
EP3072792A4 (en) | 2017-09-06 |
EP3072792B1 (en) | 2020-04-08 |
JP6259467B2 (ja) | 2018-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05409A (zh) |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 |
EP3418168B1 (en) |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CN105408194B (zh) |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 | |
CN105705410B (zh) | 跨乘式车辆 | |
CN104520177A (zh) | 车辆 | |
CN105377681A (zh) | 摩托车 | |
JP612988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
CN103359225B (zh) | 骑乘式车辆 | |
JP682666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02285402B (zh) | 骑乘型车辆 | |
EP3514046A1 (en) | Body frame for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 |
JP2008189177A (ja) | 風防装置 | |
US8607916B2 (en) | Vehicle shroud | |
CN101468697B (zh) | 跨乘式车辆 | |
CN101423088B (zh) |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 |
JP616496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 |
EP3636530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JP2023165040A (ja) | 鞍乗型車両 | |
US8887851B2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04144846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 |
CN102689666B (zh) | 摩托车 | |
JP4103443B2 (ja) | 車両前部の下部構造 | |
CN215475512U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6611580B2 (ja) | 鞍乗型乗物 | |
JP2024080025A (ja) | 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Akashi,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motorcy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