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3089A -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3089A
CN101423089A CNA2008101746131A CN200810174613A CN101423089A CN 101423089 A CN101423089 A CN 101423089A CN A2008101746131 A CNA2008101746131 A CN A2008101746131A CN 200810174613 A CN200810174613 A CN 200810174613A CN 101423089 A CN101423089 A CN 101423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flue
vehicle
introduc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46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尾尚史
高桥易资
并木良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3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3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4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具备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分别向车辆上方和风挡后方引导的两种通风道,高效率地纠正风挡后方的压力差。该风挡装置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32)与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空气吹出口(33)连通的通风道(31),而且还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导入口(52)与在所述通风道(31)的后方向车辆后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连通的第二通风道(51),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53)被配置在所述通风道(31)的空气吹出口(33)的左右宽度内。

Description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有的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导入口与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吹出口连通的第一通风道,而且还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导入口与向风挡内侧开口的第二空气吹出口连通的第二通风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道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上方引导,与没有该通风道的一般风挡装置相比,在抑制风挡高度的基础上提高了风挡效果,对于由提高该风挡效果而引起产生的风挡内侧的负压,则利用通过所述第二通风道导入的行走风来抑制,用于谋求纠正风挡后方的压力差是有效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62616号公报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第二空气吹出口位于风挡左右的外侧(具体就是第一空气吹出口左右宽度的外侧),这时,有时从第二空气吹出口吹出的行走风被卷入到沿风挡左右外侧流动的行走风中,有不能充分谋求纠正风挡后方压力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具备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分别向车辆上方和风挡后方引导的两种通风道,高效率地纠正风挡后方的压力差。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本发明内容1记载发明的鞍座型车辆(例如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1)的风挡装置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导入口(例如实施例的空气导入口32)与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吹出口(例如实施例的空气吹出口33)连通的第一通风道(例如实施例的通风道31),而且还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导入口(例如实施例的第二空气导入口52)与在所述通风道的后方向车辆后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吹出口(例如实施例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53′)连通的第二通风道(例如实施例的第二通风道51),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配置在所述第一空气吹出口的左右宽度内。
本发明内容2记载的发明具备: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道后方且显示车辆速度的仪表板(例如实施例的仪表板23)和覆盖该仪表板的仪表罩(例如实施例的仪表罩23a),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被配置在所述仪表罩的周围。
本发明内容3记载的发明把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配置在所述仪表罩的上方。
本发明内容4记载发明的所述第二通风道被设置有左右一对,该左右第二通风道的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的左右外侧邻接设置,左右通风道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侧向所述第一通风道的左右内侧位移。
本发明内容5记载发明的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的开口面积被设定成比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的开口面积大。
根据本发明内容1记载的发明,通过第一通风道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上方引导,与没有该通风道的一般风挡装置相比而能够在抑制风挡高度的基础上提高风挡效果。
设置调整风挡后方压力用的第二通风道,把通过第二通风道引导的行走风由位于第一空气吹出口左右宽度内(靠车体左右的中央)的第二空气吹出口吹出,通过提高所述风挡效果,特别是有效降低在靠车体左右的中央容易产生的风挡后方的负压,而能够均匀且高效率地进行风挡后方压力差的纠正。
根据本发明内容2记载的发明,通过在靠近乘坐人员前方的敞开空间位置配置第二空气吹出口,能够有效地缓和风挡后方的负压状态。
根据本发明内容3记载的发明,把第二空气吹出口更靠近敞开空间,能够有效地缓和风挡后方的负压状态。
根据本发明内容4记载的发明,在抑制各空气导入口周边风挡厚度增加的基础上,能够把第二通风道接近第一通风道的周围配置。
根据本发明内容5记载的发明,能够使从第二空气导入口进入的行走风一边从第二空气吹出口适当地扩散一边地吹出,缓和该行走风与风挡后方的乘坐人员直接接触的基础上,能够谋求纠正风挡后方的压力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两轮车前罩的前面图;
图3是图2的E-E剖面图;
图4是图2的F-F剖面图;
图5是上述前罩的俯视图;
图6是上述前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上述前罩的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例变形例的与图7相当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机动两轮车(鞍座型车辆)  16前罩(风挡装置) 25挡屏
31通风道(第一通风道)  32空气导入口(第一空气导入口)
33空气吹出口(第一空气吹出口)  51第二通风道
51a第二弯曲部(第二空气导入口侧的部位)
51b导向部(第二空气吹出口侧的部位)  52第二空气导入口
53、53′第二空气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等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与车辆的方向相同。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图1所示的机动两轮车(鞍座型车辆)1例如是具有低踏脚板2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辆,其前轮3被伸缩式前叉4进行轴支承,该前叉4经由转向轴杆5而被车体架6前端的头管7能够转向地支承。车体架6具有从头管7向后下延伸后弯曲并且向后上延伸的主管8。转向用的车把9安装在转向轴杆5的上端部。
摆动单元10以其前端侧为中心能够摇动地支承在车体架6的后部。摆动单元10把发动机11和动力传递机构12构成一体,且在其后端侧的输出轴上安装驱动轮即后轮13。在摆动单元10的后端部与车体架6的后端部之间设置缓冲用的后缓冲器14。
车体架6被主要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车身罩15所覆盖。车身罩15主要包括:把车体架6的前部和从其前方达到左右侧部覆盖的前罩(前围)16、与该前罩16的下侧连续而把车体架6的下部覆盖的下罩17、覆盖车体架6后部的后罩18、覆盖从前罩16的后部到下罩17上部部位的踏脚板罩19。
在后罩18的上方设置能够开闭该后罩18内的物品收容室(图示省略)的乘坐人员(驾驶员和后部乘坐者)用的座位20。乘坐在座位20前部的乘坐人员(驾驶员)J成为把手扶在车把9的左右把手部并把脚放在踏脚板罩19左右上面的驾驶姿势。前罩16位于在该乘车位置的乘坐人员J的正面(前方),该前罩16减少行走风对乘坐人员J的风压。
合并参照图2,前罩16的上部例如是由聚碳酸酯等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射性树脂构成的挡屏25的结构。乘坐人员J通过该挡屏25也能够识别车辆的前方,挡屏25(前罩16)的上边缘高度被设定成不遮挡乘坐人员J前方视野的程度(胸部高度程度)。在处于所述乘车位置的乘坐人员J与挡屏25之间形成驾驶操作用的敞开空间K。除了前罩16的挡屏25之外的部位(罩本体16a)例如由ABS等不透明树脂构成。图中符号21表示前罩16的前端部配置的头灯、符号22表示前罩16的左右两侧配置的后视镜。
参照图2、图6,挡屏25具备:为了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上方引导而向后上倾斜的通风道31、覆盖该通风道31下部前侧的下前围部45和左右一对第二通风道51。
合并参照图3,通风道31具有:位于挡屏25下侧的前端部且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32、位于挡屏25后侧的上端部且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空气吹出口33和跨越这些空气导入口32与空气吹出口33之间的空气流路34。
通风道31在挡屏25(前罩16)的前后方向(内外方向)具有规定的厚度,被设置成从挡屏25的前面(外面)向后方(车内侧、挡屏25内侧)进入。通风道31的前部(下部)是越向后侧(上侧)倾斜越急地弯曲(向车内侧凸地,或从车外侧(挡屏25外侧)看成为凹状地弯曲)的弯曲部31a,通风道31的上部是比较急倾斜地成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31b。
合并参照图5,空气导入口32和空气吹出口33分别在车体左右内侧是具有规定左右宽度的横长的开口形状。空气导入口32和空气吹出口33的开口形状相互大致相同。在空气导入口32与空气吹出口33之间具有与这些开口形状大致相同剖面形状的所述空气流路34的剖面,沿所述弯曲部31a和直线部31b大致一定地延伸。包含通风道31的挡屏25(前罩16)相对车体左右的中心面CS被设置成左右对称。
通风道31为了形成所述空气流路34而具有中空横长的剖面形状。以下,把通风道31的前侧(车内侧)和后侧(车外侧)壁部分别作为内壁部35和外壁部36,把左右两侧的壁部分别作为左右侧壁部37。
内外壁部35、36大致是沿左右方向的板状,沿所述弯曲部31a和直线部31b延伸。左右侧壁部37大致是在左右方向正交的板状,与内外壁部35、36同样地沿弯曲部31a和直线部31b延伸。
外壁部36其左右侧部呈现剖面看的圆弧状而与左右侧壁部37相连。外壁部36的左右内侧被设置成从左右侧壁部37的车外侧边缘部更向前侧(车外侧)离开。在左右侧壁部37的车外侧边缘部之间设置有把空气流路34隔开成内流路34a和外流路34b的间隔壁部38。间隔壁部38大致是沿左右方向的板状,沿所述弯曲部31a和直线部31b延伸。内外流路34a、34b在挡屏25内外方向的厚度相互大致相同。间隔壁部38作为在整个空气流路34中流动的行走风的整流板而发挥作用。通风道31也可以不具有间隔壁部38而形成单一的空气流路34结构。
空气导入口32在侧面看时是越向上侧越位于前侧地倾斜,且在上面看时是沿向前方(车外侧)成为凸状那样弯曲的挡屏前端面32a开口。空气导入口32的下边缘位于通风道31且挡屏25的下端近旁。空气导入口32的下方配置具有大体与所述挡屏前端面32a相连的外面(前面)的所述头灯21。
空气吹出口33沿后上的挡屏上端面33a开口。挡屏上端面33a被设置成从侧面看相对其前侧而后侧缓慢倾斜地弯曲。空气吹出口33的后边缘位于通风道31且挡屏25的后端近旁。包含空气导入口32和空气吹出口33的通风道31被设置得比挡屏25整体而左右宽度窄。
通风道31被分割构成:形成其弯曲部31a和直线部31b中左右侧壁部37的通风道本体39、形成直线部31b中外壁部36的上前围部41、分别形成直线部31b中内壁部35和间隔壁部38的内外平坦部42、43。上前围部41位于下前围部45的上方,它们形成了挡屏25并且形成了机动两轮车1的前部外面。
上前围部41被设置成其左右侧部41a比左右侧壁部37向左右外侧鼓出,且从前面看越是其上侧越位于左右内侧地倾斜,进而被设置成从前面看其倾斜越向上侧越缓和(向车外侧凸那样)地弯曲。
上前围部41的左右侧部41a上端位于通风道31(挡屏25)的上端近旁。上前围部41的上部设置有从前面看是倒梯形的上缺口部41b,使上前围部41中央附近的上边缘高度下降。由此,乘坐人员J仅通过所述内外平坦部42、43就能够得到越过挡屏25的视场。
即,仅通过使内外平坦部42、43是无色透明且平滑的,就能够确保越过挡屏25的清晰视场。也可以把内外平坦部42、43和上前围部41与通风道本体39形成一体。也可以把除了内外平坦部42、43以外的挡屏25的一部分或前部由与罩本体16a同样的不透明树脂构成。
参照图2、图6,在上前围部41的下部两侧设置向下方延伸的下延伸部41c,且在通风道本体39的外壁部36上部两侧设置向左右外侧延伸的结合凸缘39a,通过使用小螺钉或卡子等把它们相互结合而能够把上前围部41一体地安装在通风道本体39上。
合并参照图3、图5,内平坦部42是从前面看稍微左右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内平坦部42的左右侧部从后方与形成在直线部31b的左右侧壁部37后边缘部(车内侧边缘部)的左右内结合部39b重叠,使用小螺钉或卡子等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体。内平坦部42的下部两侧从后方与形成在通风道本体39的内壁部35上边缘部的左右下结合部39c重叠,使用小螺钉或卡子等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体。
外平坦部43是平板状,其左右侧部向左右外侧鼓出以与所述上前围部41的左右侧部41a重叠,上边缘部是从前面看向上方凸的半圆状。外平坦部43的左右侧部从前方与直线部31b的左右侧壁部37前边缘部(车外侧边缘部)形成的左右外结合部39d重叠,使用小螺钉或卡子等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体。外平坦部43的下边缘部与通风道本体39间隔壁的上端部接触相连。外平坦部43的上边缘部被设置成使其左右内侧比所述挡屏上端面33a向上方鼓出。
参照图6,下前围部45与通风道31是分别构成,例如使用小螺钉或卡子等把其上部与设置在通风道本体39的外壁部36的托架45b等结合,并把下部适当支承在空气导入口32周边,而被与通风道31安装成一体。也可以没有所述弯曲部31a的外壁部36,而把下前围部45作为通风道31的一部分来构成。
合并参照图2、图3、图5,下前围部45被设置成侧面看比较缓和向后上倾斜,且越是后侧(上侧)则倾斜越缓和(向车外侧凸那样)地弯曲,并且从上面看是被设置成整体越向左右外侧越向后方回绕(向车外侧(前方)凸那样)地弯曲。下前围部4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比上前围部41的左右侧部41a向左右外侧鼓出(大体鼓出到前罩16整体的左右宽度)的左右鼓出部45a。
左右鼓出部45a在前面看时是越向上侧越位于左右内侧地倾斜,且在前面看是设置成其倾斜越向上侧越缓和(向车外侧凸那样)地弯曲。所述左右后视镜22的根端部位于左右鼓出部45a的下方。左右后视镜22的根端部和左右鼓出部45a分别设置有能够把行走风的一部分向其后方供给的左右空气导入口22a、45c。
下前围部45的其左右下端位于挡屏25的下端。使通风道31的空气导入口32等面临车辆前方的下开口部46被设置在下前围部45的下部。下开口部46具有与所述空气导入口32同等的开口形状,在其左右侧部还形成有面临所述左右第二通风道51前端部的左右缺口部46a。
下前围部45以在通风道31的弯曲部31a与外壁部36之间具有规定间隔的状态从车外侧把该外壁部36且弯曲部31a整体覆盖。即,从车体侧看是凹状弯曲的弯曲部31a及其外壁部36被从车外侧看是利用凸状的下前围部45从车外侧所覆盖。由此,通风道31即使在具有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上方引导的凹状弯曲部31a的情况下,也不使该弯曲部31a向挡屏25且机动两轮车1前部的外观有大的露出,车外侧容易形成凸或直线状的流线型外观,挡屏25进而机动两轮车1外观设计的自由度被提高。
通过具有该挡屏25而使机动两轮车1在行走时,从其前方向后方大致水平流动的行走风沿上下前围部41、45的外面被斜上后方和左右外侧承受流动,且使其一部分从空气导入口32向通风道31内进入(参照图1中的箭头A),该行走风一边使其流动方向沿通风道31向上方变化,一边从空气吹出口33向斜上后方具有方向性地被吹出(参照图1中的箭头B)。
被从空气吹出口33吹出的行走风具有使通过挡屏25的上方而要到达乘坐人员J的行走风的流动也向斜上后方变化的作用(参照图1中的箭头C)。由此,在抑制挡屏25高度(前罩16的高度)的基础上,能够引导要到达乘坐人员J的整个行走风避开该乘坐人员J(即得到良好的风挡效果)。
在此,通过提高上述的风挡效果,减少了机动两轮车1在行走时对乘坐人员J的行走风压和风笛噪声,但在前罩16后方(内侧)的所述敞开空间K(乘坐人员J周围的空间)则容易产生负压(比周围大气压低的压力),而存在给予乘坐人员J的反压力变大的倾向。
于是,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挡屏25中使用所述左右第二通风道51而能够向所述敞开空间K供给调整压力用的空气(参照图1中的箭头D),该左右第二通风道51包括:位于空气导入口32的左右两侧且向车辆前方开口的左右第二空气导入口52、位于通风道31的直线部31b的后方且向后方(敞开空间K侧)开口的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连接这些左右第二空气导入口和第二空气吹出口53之间的左右第二空气流路54。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左右第二通风道51使其第二空气导入口52侧的部位与通风道31弯曲部31a的左右侧壁部37的左右外侧邻接,并成为沿它延伸的第二弯曲部51a。第二空气导入口52与空气导入口32的左右外侧邻接,从前面看呈现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开口。第二空气导入口52的周边部位比所述挡屏前端面32a向车外侧(前侧)突出。第二弯曲部51a具有与第二空气导入口52的开口形状大致相同的剖面形状,且沿通风道31而剖面大致一定地延伸。第二弯曲部51a的上端部(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的端部)通过具有朝后上的上壁部55a而向后方呈现大致方形的开口。
左右第二通风道51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的部位从第二弯曲部51a的上端部后侧的开口55开始,成为从侧面看向斜上后方、从上面看向斜后左右内侧延伸的导向部51b。导向部51b与第二弯曲部51a是各自体结构,通过使该导向部51b的前端部(第二弯曲部51a侧的端部)与第二弯曲部51a上端部后侧的开口55外周嵌合而把第二弯曲部51a和导向部51b连成一体。
导向部51b从第二弯曲部51a上端部后侧的开口55开始,一边使其左右宽度扩展一边向斜上后方延伸,在其后端形成左右宽度宽的横长的大致方形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导向部51b前端侧的断面面积(相当于是第二弯曲部51a上端部后侧的开口面积)与第二空气导入口52的开口面积大致相同,导向部51b使该断面面积越向后端侧(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越增加地向后方形成末端宽。第二空气吹出口53沿从侧面看越向上侧越位于前侧地倾斜的平面而向斜上后方开口。
在此,合并参照图7,在前罩16的内侧设置有仪表板23,其适当地配置着显示机动两轮车1的车速和行走距离等各种信息的显示部和该显示部显示切换的开关等。仪表板23被横长设置以跨越前罩16左右的整个宽度,该仪表板23上设置把它从上方覆盖的仪表罩23a。该仪表罩23a上配置与它设置成一体的所述左右导向部51b和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
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在仪表罩23a的后边缘近旁且是从通风道31的直线部31b后方离开规定量的位置处,使其左右内侧端在车体左右中心面CS近旁接近地配置。且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的左右外侧端被配置在比空气吹出口33且比通风道31的左右外侧端更位于左右内侧。即,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被配置在空气吹出口33(通风道31)的左右内侧。
通过具有这种左右第二通风道51而使机动两轮车1在行走时的前罩16后方的负压状态被缓和,能够使反压力变小。由于把第二空气吹出口53配置在仪表罩23a(仪表板23)的周围即上方,所以靠近乘坐人员J前方的敞开空间K,更容易缓和前罩16后方的负压状态。
特别是把左右第二空气吹出口53配置在靠车体左右的中央(前罩16的左右内侧),使由左右第二通风道51引导的行走风被向所述敞开空间K中比较容易产生负压的靠车体左右的中央直接供给,而且该行走风难于被在前罩16的左右外侧流动的行走风卷入,使在所述敞开空间K中产生的负压被有效且均匀地抑制。
第二通风道51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的部位(导向部51b)通过使朝向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的断面面积扩展而有扩散器的功能,抑制了从第二空气导入口52进入的行走风的流速,把它一边适当地扩散一边向所述敞开空间K吹出。
如以上说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1的风挡装置(前罩16)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32与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空气吹出口33连通的通风道31,而且还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导入口52与在所述通风道31的后方向车辆后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连通的第二通风道51,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53配置在所述通风道31的空气吹出口33的左右宽度内。
根据该结构,通过通风道31把来自车辆前方的行走风向上方引导,与没有该通风道31的一般风挡装置相比,而能够在抑制风挡高度的基础上提高风挡效果。
设置调整前罩16内侧压力用的第二通风道51,把通过它引导的行走风从位于前罩16左右宽度内侧(靠车体左右的中央)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吹出,通过提高所述风挡效果,特别是有效降低在靠车体左右的中央容易产生的前罩16内侧的负压而能够均匀且高效率地进行前罩16后方压力差的纠正。
上述风挡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通风道31后方且显示车辆速度的仪表板23和覆盖该仪表板23的仪表罩23a,其中,通过把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53配置在所述仪表罩23a的周围(上方),成为是把第二空气吹出口53配置在接近乘坐人员前方的敞开空间K的位置,能够更有效地缓和前罩16后方的负压状态。
上述风挡装置设置有左右一对所述第二通风道51,该左右第二通风道51的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52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32的左右外侧邻接设置,左右第二通风道51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53侧向所述通风道31的左右内侧位移,这样,在抑制各空气导入口32、52周边的前罩16上下厚度增加的基础上,能够把第二通风道51接近通风道31的周围配置。
上述风挡装置把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53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比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52的开口面积大,能够使从第二空气导入口52进入的行走风一边从第二空气吹出口53适当地扩散一边地吹出,缓和该行走风与前罩16后方的乘坐人员J直接接触的基础上,能够谋求纠正前罩16后方的压力差。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作为仪表罩23a的周围而在仪表板23内配置第二通风道51的第二空气吹出口53′。
也可以设置能够使第二空气吹出口53、53′开闭和调整流量的通风窗等,或在第二通风道51的任意部位设置能够同样开闭和调整流量的开口,以能够控制行走风向敞开空间K的吹出量和方向等。
也可以把包含第二空气导入口52和第二空气吹出口53、53′的第二通风道51不是设置为左右一对而是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且也可以把第二通风道51不是设置通风道31的左右而是设置在上下等。
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当然也能够适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以外的机动两轮车和三轮或四轮的鞍座型车辆,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能够有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导入口与向车辆上方开口的第一空气吹出口连通的第一通风道,而且还具备把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导入口与在所述通风道的后方向车辆后方开口的第二空气吹出口连通的第二通风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配置在所述第一空气吹出口的左右宽度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道后方且显示车辆速度的仪表板和覆盖该仪表板的仪表罩,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被配置在所述仪表罩的周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被配置在所述仪表罩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道被设置有左右一对,该左右第二通风道的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的左右外侧邻接设置,左右第二通风道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侧向所述第一通风道的左右内侧位移。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吹出口的开口面积被设定成比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的开口面积大。
CNA2008101746131A 2007-10-31 2008-10-28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Pending CN1014230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3856/07 2007-10-31
JP2007283856A JP5033582B2 (ja) 2007-10-31 2007-10-31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3089A true CN101423089A (zh) 2009-05-06

Family

ID=3987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746131A Pending CN101423089A (zh) 2007-10-31 2008-10-28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03831B2 (zh)
EP (1) EP2055619B1 (zh)
JP (1) JP5033582B2 (zh)
CN (1) CN101423089A (zh)
DE (1) DE602008000037D1 (zh)
ES (1) ES2327977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5409A (zh) * 2013-11-15 2016-06-22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CN110979529A (zh) * 2018-09-28 2020-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整流罩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7807B2 (ja) * 2006-09-29 2011-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風防装置
JP5033582B2 (ja) * 2007-10-31 2012-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JP2009173208A (ja) * 2008-01-25 2009-08-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JP5277121B2 (ja) * 2009-09-11 2013-08-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風防装置を備えた鞍乗り型車両
JP5378250B2 (ja) * 2010-01-27 2013-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力ウリング構造
JP201220128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Honda Access Corp ディフレクタ
JP5988639B2 (ja) * 2012-03-22 2016-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JP6014765B2 (ja) * 2013-07-31 2016-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JP5922172B2 (ja) * 2014-03-19 2016-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6432252B2 (ja) * 2014-09-29 2018-12-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カウル
JP6001615B2 (ja) * 2014-09-30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7165419A (ja) * 2017-07-03 2017-09-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輌の風防装置
IT201800002281A1 (it) * 2018-01-31 2019-07-31 Ferrari Spa Automobile scoperta
KR102671232B1 (ko) * 2022-02-18 2024-05-30 최성호 이륜차용 윈드스크린 확장 및 진동흡수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8412282A (en) * 1981-07-09 1983-01-13 Bertrand Cadart Windshield for motorcycle
JPS6211089U (zh) * 1985-07-08 1987-01-23
JP2527188B2 (ja) * 1987-06-19 1996-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US6588529B2 (en) * 2000-07-05 2003-07-08 Yamaha Hatsudoki Kabishuki Kaisha Body cover and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4108286B2 (ja) * 2001-03-28 2008-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350609B2 (ja) * 2004-07-28 2009-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風防装置
JP2007008357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空気吸入構造
JP4680726B2 (ja) * 2005-08-31 2011-05-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の防風装置
JP4684826B2 (ja) * 2005-09-26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4767807B2 (ja) * 2006-09-29 2011-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風防装置
TWI394679B (zh) * 2007-02-06 2013-05-01 Honda Motor Co Ltd Windshield device
JP5017061B2 (ja) * 2007-10-31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JP5033582B2 (ja) * 2007-10-31 2012-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5409A (zh) * 2013-11-15 2016-06-22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US9926030B2 (en) 2013-11-15 2018-03-2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wling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5705409B (zh) * 2013-11-15 2018-06-0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的整流罩结构以及跨乘式车辆
CN110979529A (zh) * 2018-09-28 2020-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整流罩结构
CN110979529B (zh) * 2018-09-28 2021-07-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整流罩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08621A1 (en) 2009-04-30
EP2055619B1 (en) 2009-07-01
JP5033582B2 (ja) 2012-09-26
ES2327977T3 (es) 2009-11-05
EP2055619A1 (en) 2009-05-06
JP2009107545A (ja) 2009-05-21
DE602008000037D1 (de) 2009-08-13
US7703831B2 (en) 2010-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3089A (zh)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N102101506B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US7261358B2 (en) Windscreen apparatus
CN105722750B (zh) 车辆
TWI537165B (zh) 跨坐型車輛之擋風裝置
EP3002190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JP667953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0404361C (zh) 机动二轮车
EP2692618B1 (en)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104421070A (zh) 摩托车型车辆
EP2463186B1 (en) Motorcycle
CN101423088B (zh) 鞍座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JP612988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EP2138392B1 (en) Motorcycle with a flasher unit
JP2004098858A (ja)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CN102910237B (zh) 摩托车
JP2008189177A (ja) 風防装置
JP2023159161A (ja) 改善された乗り心地の風防を備える乗車可能なサドルビークル
CN101932495A (zh) 跨骑型车辆风挡装置
CN102431617B (zh) 小型车辆
CN104554536A (zh) 跨乘式车辆
JP5277121B2 (ja) 風防装置を備えた鞍乗り型車両
CN110949584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279628B (zh) 二轮摩托车的后部车体罩构造
CN216684712U (zh) 鞍乘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