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2269A -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2269A
CN105692269A CN201510903344.8A CN201510903344A CN105692269A CN 105692269 A CN105692269 A CN 105692269A CN 201510903344 A CN201510903344 A CN 201510903344A CN 105692269 A CN105692269 A CN 105692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ile
unit
transporting velocity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33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2269B (zh
Inventor
瓶子史行
赤井武志
兼谷厚史
铃木义人
久保宏
北冈真也
木村宪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92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2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2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2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20Controlling associated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一种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包含:第一输送部分,通过第一输送部分,来自被放置在供纸托盘上的一束文件的文件被彼此分开并被输送到读取位置;第二输送部分,通过第二输送部分,已经被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的文件被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检测器,其检测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和控制器,当检测器已经检测到生产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部分以使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当检测器已经检测到静音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部分以使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二输送速度,其中第二输送速度慢于第一输送速度。

Description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1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250905的优先权,并且以引用方式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常规已知的成像设备被配置为在操作期间产生减少的噪声,该成像设备包括:通过电子照相过程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包括连续读取文件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在下文中有时被简称为ADF)的读取单元;和将记录纸输送到成像单元的供纸和输送单元(参见,例如,日本专利号4366070)。
日本专利号4366070中公开的设备包括: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多个记录纸存储单元;用于将记录纸从相应的记录纸存储单元输送到成像单元的多个驱动单元;读取原始文件的读取单元;和在多个静音模式之间切换以在操作期间减少噪声的切换单元。
静音模式包括,例如,在其中执行记录同时每单位时间通过记录的纸张数量相比于正常模式下的纸张数量减少的模式。日本专利号4366070中的装置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切换单元而单独选择执行每个静音模式。
然而,常规成像设备的一个问题是,当选择静音模式中的任一种时,操作期间的噪声减少导致打印生产率降低,因为操作期间的噪声减少是通过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减少每单位时间通过记录的纸张数量来实现。
常规成像设备的另一问题是,尽管已经考虑了关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噪声减少,但是已经完全不考虑关于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ADF的噪声减少。
例如,一般来说,包括ADF的图像读取装置通常被配置为满足高的读取生产率,这相比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打印生存率允许裕量。这种高的读取生产率通过尽可能与迅速加速和减速的文件输送速度一样快地输送文件来获得。这种输送传递物理上大的动能,并因此在纸与诸如辊的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并引起纸翘曲和拉伸。最终产生的声音很大,尤其是近年来在噪声方面愈加不利。
因此常规成像设备经配置考虑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打印生产率(每分钟复印张数:CPM)而不特殊旨在减少自动文件供给单元中的噪声。因此,常规成像设备具有在操作期间不能减少成像设备整体或系统整体的噪声的问题。
此外,噪声调节近年来正朝向扩大调节范围的方向改变。这种扩大通过从仅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噪声值到成像设备的主体和自动文件供给单元的组合的噪声值(即,整个成像设备的噪声值)的改变来举例说明。
鉴于上述问题,存在对提供使用户能够选择生产模式或静音模式任一者并能够在静音模式操作期间减小噪声而不降低打印生产率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包含:第一输送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分,来自被放置在供纸托盘上的一束文件的文件被彼此分开并被输送到读取位置;第二输送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输送部分,已经被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的文件被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和控制器,当检测器已经检测到生产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部分以使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当检测器已经检测到静音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部分以使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二输送速度,第二输送速度慢于第一输送速度。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含上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含:上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和设备主体,其具有复印功能,其中检测器从设备主体的主体控制器获取关于自动文件供给装置是在生产模式下还是在静音模式下的信息。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含:上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和设备主体,其具有复印功能,其中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包含接收单元,其接收关于设备主体的模型信息,并且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速度和第二输送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输送速度和第二输送速度中的至少一个达到先前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模型信息设定的一个或更多个输送速度。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其包含:上述成像设备;和分页器(finisher),其对已经在其上完成图像定影的记录纸执行后处理。
当结合附图思考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的目前优选实施例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与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前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成像单元的示意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成像单元中的处理单元的示意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设备主体与自动文件供给单元之间的铰链耦接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的示意结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第二表面读取单元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操作单元中的触摸面板的显示的一个方面的视图;
图9表示针对每个主体模型,确定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的纸张供给速度;
图10A和图10B是均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中的文件纸张输送速度的示例性折线图,其中图10A表示生产模式下的输送速度的折线图,而图10B表示静音模式下的输送速度的折线图;
图11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中的文件纸张输送速度与噪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A和图12B是均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中的文件纸张输送速度的其他示例性折线图,其中图12A表示生产模式下的输送速度的折线图,而图12B表示静音模式下的输送速度的折线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控制器单元执行设定文件纸张输送速度的流程图;以及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的控制器单元执行设定文件纸张输送速度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是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其包括:包括供纸单元2、成像单元3和图像读取单元4的设备主体1M;和布置在设备主体1M上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ADF)5。图像读取单元4和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构成图像读取装置7。成像系统包括成像设备1和分页器6。
供纸单元2包括多级形式的供纸盒21A、21B和21C,其中每级能够存储形成为单页纸张的记录纸P的成叠纸张。在每个供纸盒21A、21B和21C中,先前从多种纸张尺寸选择的纸张尺寸的记录纸P(例如,白纸)根据供纸方向以纵向或横向取向进行调整。
供纸单元2包括供纸装置22A、22B和22C,供纸装置22A、22B和22C从最上面顺序地分开并供给分别存储在供纸盒21A、21B和21C中的记录纸P的各纸张。供纸单元2进一步包括各种辊23等,所述各种辊23形成供纸路线24,从供纸装置22A、22B和22C中的每一个供给的记录纸P通过供纸路线24被输送到成像单元3中的预定图像形成位置。
成像单元3包括曝光装置31、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以及分别充满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调色剂的显影装置33K、33Y、33M和33C。成像单元3还包括一次转印单元34、二次转印单元35和定影单元36。
曝光装置31在图像读取装置7读取的图像的基础上产生例如激光束L以用于曝光相应颜色。曝光装置31通过将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暴露于激光束而在相应颜色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的表面层上形成相应颜色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对应于读取的图像。
显影装置33K、33Y、33M和33C向相应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供应薄层的调色剂,以这种方式,使薄层的调色剂靠近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由此利用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在可见图像中。
成像单元3将显影在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一次转印单元34上。位于一次转印单元34附近的位置的二次转印单元35接着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P上。此外,成像单元3利用定影单元36将热和压力施加到二次转印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并融化所述调色剂图像,由此将彩色图像定影并记录在记录纸P上。
成像单元3包括输送路线39A,在记录纸P从供纸单元2输送通过供纸路线24之后,输送路线39A朝向二次转印单元35转移记录纸P。在该输送路线39A中,记录纸P的输送时间和输送速度首先由一对对位辊37调节。此后,记录纸P经过二次转印单元35和定影单元36(经过速度与一次转印单元34和二次转印单元35中的相应带速度同步),并且接着被供给到分页器6中。
成像单元3附加地包括手动供给供纸路线39B,被放置在手动供给托盘25上的记录纸(未示出)通过手动供给供纸路线39B被供给到一对对位辊37上游的位置处的输送路线39A中。
转向输送路径39C和反转输送路径39D被设置在二次转印单元35和定影单元36下方,转向输送路径39C和反转输送路径39D中的每个由多个输送辊、输送导向件等构成。
当图像形成在一张记录纸P的两面上时,转向输送路径39C执行转向输送,其中具有已经定影在一张记录纸P的任一面上的图像的该张记录纸P被使得从其一端进入,并接着后退(沿与其进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反转输送路径39D上下颠倒已经由转向输送路径39C对其执行转向输送的一张记录纸P,并再次将该纸张供给到一对对位辊37。
已经在其一面上完成图像定影过程的一张记录纸P被这些转向输送路径39C和反转输送路径39D致使沿相反方向移动并被上下颠倒,并且接着再次进入二次转印夹持部(nip)。在二次转印过程和定影过程在其另一面上执行之后,该张记录纸P被供给到分页器6中。
图像读取单元4包括:配备有光源(未示出)和镜子构件(未示出)的第一滑架41;配备有另一镜子构件(未示出)的第二滑架42;成像透镜43;成像单元44;和第一接触玻璃45。这些部件被设置在设备主体1M中并构成第一表面读取单元40,所述第一表面读取单元40在被输送到第一接触玻璃45上的文件纸张S的一面上的图像表面(例如,正面上的图像表面)上执行图像读取。这里,第一表面意思是被自动输送的文件纸张的一个表面,例如,其为文件纸张正面上的图像表面。
图像读取单元4还包括诸如以下的部件:其上放置有文件纸张S的第二接触玻璃46;和碰撞构件47a,其能够被文件纸张S的一面碰撞,并由此定位文件纸张S的该面。
第一滑架41被提供在第一接触玻璃45和第二接触玻璃46下方,以便在图1中的向右和向左方向上可移动且位置可控,并允许来自光源的照明光被镜子构件朝向曝光表面反射以照射曝光表面。被文件纸张S反射的反射光在被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配备的相应镜子构件反射之后被成像透镜43形成为图像,并因此形成的图像被成像单元44读取。
当以2:1的速度比例移动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时,图像读取单元4能够利用点亮的光源在放置在第二接触玻璃46上的文件纸张S的图像表面上执行曝光扫描。图像读取单元4然后能够通过在该曝光扫描期间借助成像单元44读取文件纸张S的图像来完成静止文件读取功能(这被称为平板扫描仪功能)。
图像读取单元4能够在第一接触玻璃45正下方的固定位置处停止第一滑架41。图像读取单元4然后还能够完成移动文件读取功能(这被称为ADF扫描仪功能),由此当文件纸张S被自动输送时,它读取文件纸张S的第一表面上的图像而不移动由光源、反射镜等构成的光学系统。
除图像读取单元4中的第一表面读取单元40之外,成像设备1还包括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嵌入在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在文件纸张S已经穿过第一接触玻璃45上方后,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扫描文件纸张S的第二表面。例如,第二表面是背面上的图像表面。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通过铰链机构接合到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体1M的上部,以便可打开且可关闭。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经操作以在图像读取单元4中的第一接触玻璃45和第二接触玻璃46被暴露的打开位置与第一接触玻璃45和第二接触玻璃46被遮盖的关闭位置之间摆动。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被构造为纸张通过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包括:文件台51,所述文件台51被提供为将文件放置在其上的台;文件输送单元52,其包括各种辊、导向构件等;和文件排纸托盘53,在图像读取之后,文件排纸托盘53将文件纸张S积累在其上。
分页器6被提供在设备主体1M的侧面并接收从成像单元3的定影单元36被供给的(其上已经完成了图像定影)记录纸P。分页器6被建立为,例如,将一束记录纸P装订在一起的装订机、为记录纸P打孔的打孔机或整理记录纸P并对从成像单元3供给的记录纸P执行后处理的配页机(papercollator)。
如图2所示,成像单元3包括曝光装置31、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以及分别充满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调色剂的显影装置33K、33Y、33M和33C。成像单元3还包括一次转印单元34、二次转印单元35和定影单元36。
与鼓清洁装置11K、11Y、11M和11C等结合,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与显影装置33K、33Y、33M和33C分别构成处理单元30K、30Y、30M和30C。除了相应单元中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这些处理单元30K、30Y、30M和30C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曝光装置31在图像读取装置7读取的图像的基础上,产生,例如用于曝光相应颜色的激光束L。曝光装置31通过将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暴露于光而在相应颜色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的表面层上形成相应颜色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对应于读取的图像。
显影装置33K、33Y、33M和33C向相应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供应薄层的调色剂,由此利用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
成像单元3将被显影在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一次转印单元34上。位于一次转印单元34附近的二次转印单元35接着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P上。此外,成像单元3利用定影单元36将热和压力施加到二次转印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并融化该调色剂图像,由此将彩色图像定影并记录在记录纸P上。
一次转印单元34包括在四个处理单元30K、30Y、30M和30C的感光体鼓32下方的相应转印单元14。
当与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接触时,相应的转印单元14使得环状中间转印带34b在图2的顺时针轨道中移动。中间转印带34b围绕输送辊34c和34d以及一次转印辊34a被紧紧挂起。因此,形成每种颜色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在此处,相应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中的对应一个与中间转印带34b彼此接触。
在相应的一次转印夹持部附近,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4b的环内部的相应颜色的一次转印辊34a朝向相应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按压中间转印带34b。一次转印偏压由相应的电源(未示出)施加到相应颜色的这些一次转印辊34a。因此,在每种颜色的一次转印夹持部中,形成一次转印电场,该电场朝向中间转印带34b静电移动相应的感光体鼓32K、32Y、32M和32C中的对应一个上的调色剂图像。
在当沿图2中的顺时针轨道移动时,顺序经过相应颜色的一次转印夹持部的中间转印带34b的外圆周表面(在下文中,被称为外表面)上,调色剂图像被顺序叠加在相应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处。因此执行一次转印。由于这种通过叠加的一次转印,具有四种颜色叠加在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下文中,被称为四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4b的外表面上。
二次转印单元35由驱动辊35a、位于一次转印单元34的输送辊34d附近的二次转印辊35b和围绕驱动辊35a和二次转印辊35b被挂起的环状输纸带35c构成。输纸带35c响应于驱动辊35a的旋转在轨道中移动。
一次转印单元34的中间转印带34b和二次转印单元35的输纸带35c被夹在一次转印单元34的输送辊34d与二次转印单元35的二次转印辊35b之间,致使这些带34b和35c在两个辊34d和35b之间彼此接触。因此,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在此处,中间转印带34b的外表面与输纸带35c的外表面彼此接触。
二次转印偏压由电源(未示出)施加到二次转印辊35b。此外,一次转印单元34的下部中的输送辊34d接地。因此,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处形成二次转印电场。
此外,以和中间转印带34b移动的速度相同的速度并在允许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34b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同步时,记录纸P由一对对位辊37供给到该二次转印夹持部中。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中间转印带34b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电场和夹持压力的影响下被共同二次转印到记录纸P上,并与记录纸P的白颜色结合,由此被转变为全色图像。
在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34b分开以配合输纸带35c的圆周运动被朝向定影单元36输送,同时被保持在其外表面上。当已经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中间转印带34b具有粘附到其外表面的转印残余调色剂,所述转印残余调色剂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处没有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这种转印残余调色剂通过带清洁装置16进行刮擦来去除,所述带清洁装置16与中间转印带34b接触。
在被输送到定影单元36之后,记录纸P在定影单元36内遭受热施加和压力施加以具有全色图像被定影在其上,并且接着被从定影单元36供给到分页器6。
如图3所示,除了相应单元中所用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成像单元3中的处理单元30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由于该原因,图3在图示中省略了区分处理单元30中的任何相邻处理单元的颜色的符号表示K、Y、M和C。
处理单元30中的每个由感光体鼓32、显影装置33和围绕感光体鼓32布置的其他零件(诸如鼓清洁装置11、放电灯12和充电辊13)构成。
在每个处理单元30中,感光体鼓32是包括下列项的鼓状构件:由铝等制成的元件管;和通过将具有感光性的有机感光材料施加到元件管而在元件管上形成的感光层。
感光体鼓32被暴露于曝光装置31产生的激光束L,使得对应于针对对应颜色的读取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在感光体鼓32的表面层部分上。
显影装置33包括:显影盒33c,所述显影盒33c在其中容纳含有磁性载体和非磁性调色剂的两成分显影剂(未示出);和搅拌螺杆33b,当搅拌螺杆33b搅拌显影剂时,搅拌螺杆33b向显影套筒33a供应两成分显影剂。
显影装置33包括位于显影套筒33a内部的磁体(未示出)等,并且两成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一些部分因此以薄层状形式被显影套筒33a承载。因此,显影套筒33a上承载的薄层状调色剂能够被转印到形成在感光体鼓32上的静电潜像上。
在显影之后,由于显影套筒33a的旋转,残余调色剂回到显影盒33c中并通过前述磁体形成的排斥磁场的作用而与显影套筒33a的表面分开。基于显影盒33c中调色剂浓度传感器33d检测的调色剂浓度,足够量的调色剂然后被重新供应给两成分显影剂。
鼓清洁装置11包括: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制成的橡胶清洁刮片11a,其被压在感光体鼓32的外圆周表面上;和接触导电毛刷11b,其与感光体鼓32的外圆周表面接触。鼓清洁装置11进一步包括:金属电场辊11c,其与毛刷11b接触并沿与其相反的方向旋转;刮板11d,其被压在电场辊11c上;和位于刮板11d下方的收集螺杆11e。电场辊11c将偏压施加到毛刷11b。
留在感光体鼓32的外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附着到毛刷11b并接着转印到电场辊11c以被刮板11d刮离。因此被刮离的调色剂由收集螺杆11e从鼓清洁装置11内部传递到外部回收输送装置。
放电灯12可选地照射并由此对感光体鼓32的清洁后的外圆周表面进行放电。充电辊13给放电后的感光体鼓32的外圆周表面均匀地充电。在感光体鼓32的均匀充电后的外圆周表面上,利用从曝光装置31接收的激光束L执行光学写入。
在每个感光体鼓32下方,布置使得环状中间转印带34b在轨道中移动同时与感光体鼓32接触的一次转印辊34a中的相应一个。
如在图4示出的,图像读取单元4位于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体1M的顶部上。图像读取单元4包括:第一接触玻璃45,其位于文件纸张S的输送路线中;第二接触玻璃46,其上设置有文件纸张S;和碰撞构件47a,其能够被文件纸张S的一面碰撞并定位该面。附加地,设备主体1M具有安装在其顶部上的前侧中的操作单元150。
操作单元150包括,例如,打印键151和触摸面板152,并在打印键151被按下时要求成像设备1开始复印操作。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通过铰链机构1h接合到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体1M的上部以便可打开且可关闭,并在其下表面上具有文件保持器47b。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被操作以在图像读取单元4中的第一接触玻璃45和第二接触玻璃46被暴露的打开位置与第一接触玻璃45和第二接触玻璃46被遮盖的关闭位置之间摆动。
如图5中所示,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被构造为纸张通过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包括:文件台51,其被提供为文件放置在其上的台;文件输送单元52,其由各种辊、导向构件等组成;和文件排纸托盘53,在图像读取之后文件纸张S积累在其上。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包括文件设置单元A、分离和供给单元B、对位单元C、翻转单元D、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排纸单元G和作为多种功能单元的堆叠单元H。
文件设置单元A具有允许被形成为单页纸张(例如,一束多张文件纸张S)的至少一张文件纸张S放置在其上的台状形状。当文件纸张S为单面文件时,文件纸张S以其正面面向上的方式放置在文件设置单元A上。
分离和供给单元B将放置在文件设置单元A上的该束文件纸张S最上面的纸张与其他纸张分开并将分开的纸张供给到稍后描述的文件输送路线56的入口。
对位单元C具有主要通过使得纸张碰撞以在输送所需的方向对齐分离和供给单元B顺序供给的文件纸张S的功能和朝向下游侧拉出并输送对齐后的文件纸张S的功能。
翻转单元D具有将对位单元C拉出并输送的文件纸张S上下颠倒的倒转供给的反转输送功能,由此使文件纸张S的正面在图5中面向下。
在文件纸张S被翻转单元D倒转之后,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沿副扫描方向(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其为文件的宽度方向)以某一速度供给文件纸张S,同时使得文件纸张S经过第一接触玻璃45上的读取位置。
当文件纸张S为双面文件时,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使文件纸张S上的背面图像从图5的斜左上部位置通过压板玻璃(未示出)被主扫描(在文件纸张S的正面图像遭受主扫描的位置下游的位置)并且接着沿副扫描方向以某一速度供给文件纸张S。
在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和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中的文件纸张S的图像读取之后,排纸单元G朝向堆叠单元H排出文件纸张S。
堆叠单元H在其上顺序积累从排纸单元G顺序排出的文件纸张S,其中文件纸张S的正面面向下。积累在堆叠单元H上的文件纸张S以它们被放置在文件设置单元A上时相同的纸张顺序彼此堆叠,以此方式,整束文件纸张的文件表面被反转。
这些文件设置单元A、分离和供给单元B、对位单元C、翻转单元D、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排纸单元G和堆叠单元H由控制器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器单元控制稍后描述的自动文件供给。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将一张纸张与放置在文件台51上的文件纸张S的文件束的最上部分中的另一张纸张分开并使得文件供给单元52供给文件纸张S通过在第一接触玻璃45上方经过的某一供给路线。当文件纸张S经过第一接触玻璃45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使得图像读取单元4读取文件纸张S上的图像,并且接着将文件纸张S排出到文件排纸托盘53。
文件纸张S以纸张S面向上的方式放置在其上的文件台51以倾斜的方式布置,其中面向文件供给单元52的一侧对应文件纸张S的前端侧,使得前端侧在位置上能够更低而后端侧能够更高。
文件台51分为可移动文件台51A和后方文件台51B。可移动文件台51A利用摆动中心处的轴51C摆动,以此方式,其前端更向下倾斜,因为其上的一束文件纸张S更厚。当稍后描述的底板提升马达被致动时,可移动文件台51A上下摆动,如图5中的箭头a和b分别指示的。
可移动文件台51A包括侧导向板54,其在文件纸张S正朝向文件供给单元52移动时,沿垂直于供纸方向的向左和向右方向定位文件纸张S的侧面。侧导向板54是一对导向板,其经布置以便能够沿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宽度方向相对更靠近彼此和更远离彼此,使得可移动文件台51A的相应参考位置和每张文件纸张S沿宽度方向彼此重合。
文件供给单元52被盖55遮盖。至少盖55的上侧是可打开的和可关闭的。盖55包括供纸端口55a,使得文件纸张S的前端能够面向盖的内部。附加地,盖55遮盖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前端的上侧,使得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前端能够比供纸端口55a被定位在更深的内部。
在文件供给单元52中,从供纸端口55a延伸到位于文件排纸托盘53上方的排纸端口55b的范围被形成在盖55等中的构件(诸如包括肋55c的导向构件),由此形成文件输送路线56。
文件供给单元52包括在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前端上方的设置填隙件57,其相对于文件纸张S输送的方向位于供纸端口55a侧的上游。设置填隙件57由放置在可移动文件台51A上的文件纸张S致使摆动。文件供给单元52进一步包括:位于供纸端口55a内侧和附近的拾取辊58;和环状供纸带59和反转辊60(供纸单元)(它们经布置以在文件输送路线56上面向彼此)。
拾取辊58由稍后描述的拾取马达驱动并在接触位置处摩擦地输送和拾取放置在文件台51上的文件纸张S的最上面的几张纸张(理想地,一张纸张)。
供纸带59由稍后描述的供纸马达驱动而沿轨道移动并在其一侧处沿着文件供给方向移动。
反转辊60在与供纸带59的文件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可旋转并具有嵌入在其中的扭矩限制器。反转辊60利用特定压力与供纸带59接触并在与供纸带59直接接触或与在其之间的一张文件纸张S接触时,跟随供纸带59旋转而逆时针同步旋转。
当多个文件纸张S进入供纸带59与反转辊60之间的空隙时,反转辊60逆时针同步旋转的动力降至扭矩限制器的设定扭矩以下的水平。因此,反转辊60将过多文件纸张S推回以防止供给重叠文件纸张S。
文件供给单元52包括多对输送辊61至65,它们在每对配对的辊之间夹持文件纸张S,其中每对配对的辊在文件输送路线56上面向彼此。多对输送辊61至65中的每对包括,例如,一对辊或沿其径向方向靠近彼此的更大和更小的辊,并且沿其轴向方向布置的辊的数量是任何期望数量。布置的输送辊61至65的数量和位置根据诸如以下因素被适当确定:文件输送路线56的轨迹设计;和当文件纸张S具有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允许的最小尺寸时文件纸张S沿文件供给方向的长度。
布置在供纸带59的下游部分中且彼此邻近的输送辊61用作拉出辊。更具体地,输送辊61根据拾取辊58被驱动的时刻被供给的文件纸张S的前端碰撞并校正供给的文件纸张S前端的歪斜,以及拉出并输送其歪斜已经被校正的文件纸张S。
输送辊61被提供用于将文件纸张S输送到中间设置的输送辊62并由供纸马达的反向旋转驱动。在供纸马达的该反向旋转期间,输送辊61和62被驱动,而拾取辊58和供纸带59不被驱动。
第二级中的输送辊62充当翻转辊,被拉出并被输送的文件纸张S通过该翻转辊被致使进入位于文件输送路线56中间的翻转部分56a。
输送辊61和62被驱动时文件纸张S从对位单元C被输送到翻转单元D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高于文件纸张S在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中的输送速度。因此,能够减少将文件纸张S供给到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的过程的时间。
文件输送路线56中被布置在翻转部分56a下游的输送辊63充当读取入口辊,经过翻转部分56a的文件纸张S通过该读取入口辊被顺序供给到第一接触玻璃45上。经过第一接触玻璃45之后,文件纸张S由充当第一读取退出辊的输送辊64朝向稍后描述的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输送并接着被设置在更远下游且充当第二读取退出辊的输送辊65朝向排纸端口进一步输送。
文件供给单元52进一步包括:布置在上方且以便面向第一接触玻璃45的第一读取辊66;和布置在排纸端口55b附近且通过排纸端口55b朝向文件排纸托盘53排出文件纸张S的排纸辊67。
第一读取辊66通过使用诸如螺旋弹簧的偏压构件(未示出)被朝向第一接触玻璃45偏压。当输送文件纸张S时,该第一读取辊66朝向进一步下游侧移动进入到第一接触玻璃45上的文件纸张S同时保持文件纸张S与第一接触玻璃45紧密接触。
文件供给单元52具有在第一读取辊66下游的位置处并在文件供给区域内的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所述文件供给区域是相对笔直的并且位于输送辊64与输送辊65之间。
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包括:读取文件纸张S上的背面图像的背面扫描单元69;在文件输送路线56上面向背面扫描单元69的黑点辊70;和输送间隙调整器(未示出)。
背面扫描单元69由如接触图像传感器(CIS)构成并在文件纸张S正面(第一表面)上的图像被图像读取单元4的成像单元44读取之后读取文件纸张S背面(第二表面)上的图像。
黑点辊70防止文件纸张S在背面扫描单元69处涌出并用作在背面扫描单元69处获取黑点数据的参考白色部分。当读取文件纸张S上的背面图像没有执行时,文件纸张S经过背面扫描单元69而不遭受任何处理。
上述输送间隙调整器是,例如,被添加到支撑黑点辊70的轴承并能够调整背面扫描单元69与黑点辊70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背面扫描单元69的聚焦深度恶化读取图像质量。
对于文件台51,所提供的、用于检测放置在文件台51上的文件纸张S的取向是纵向还是横向的第一文件长度检测传感器81A和第二文件长度检测传感器81B在其之间具有沿供给方向延伸的距离。
例如,当与检测面向彼此的侧导向板54之间的距离的检测传感器(未示出)结合使用时,第一文件长度检测传感器81A和第二文件长度检测传感器81B能够检测放置在文件台51上的文件纸张S的尺寸。
在文件台51靠近其前端的底面附近提供文件设置传感器82,其在设置填隙件57的前端行进的轨迹上检测该前端的最下部部分,由此检测文件纸张S是否被放置在文件台51上。文件设置传感器82被配置为在设置填隙件57的前端行进的轨迹上检测该前端的最下部部分。
在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前端下方提供起始位置传感器83。该起始位置传感器83被配置为检测可移动文件台51A何时向下摆动并到达起始位置。
在文件供给单元52中,台提升检测传感器84、碰撞传感器85、文件宽度传感器86、读取入口传感器87、对位传感器88和排纸传感器89沿文件纸张S输送的方向以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顺序布置。
台提升检测传感器84被配置为检测可移动文件台51A上的一束文件的上表面的位置。
碰撞传感器85被布置在供纸带59与输送辊61之间并被配置为检测文件纸张S的前端和后端。
文件宽度传感器86被布置在输送辊61与输送辊62之间并包括:沿文件纸张S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发光元件;和在文件输送路线56上、在面向这些发光元件的位置处布置的光接收元件。
读取入口传感器87、对位传感器88和排纸传感器89用于诸如控制例如文件纸张S的输送距离和速度以及检测卡纸的目的。
如图6中示出的,成像设备1包括用于自动文件供给控制的控制器单元100、主体控制器111和附加到主体控制器111的操作单元150。
控制器单元100从文件设置传感器82、起始位置传感器83、台提升检测传感器84、碰撞传感器85、文件宽度传感器86、读取入口传感器87、对位传感器88和排纸传感器89接收检测信号。
控制器单元100致动驱动拾取辊58的拾取马达101、驱动供纸带59以及输送辊61和62的供纸马达102以及驱动输送辊63至65的读取马达103。控制器单元100还致动驱动排纸辊67的排纸马达104以及提升和降低可移动文件台51A的底板升降马达105。
控制器单元100向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输出例如定时信号,该信号用于通知文件纸张S的相应前端到达背面扫描单元69的读取位置的时间(此后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视为有效数据)。
控制器单元100和主体控制器111经由接口107彼此连接。当操作单元150中的打印键151被压下时,主体控制器111经由接口107向控制器单元100发送诸如文件纸张供给信号和读取开始信号的信号。
如在图7中示出的,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包括由例如发光二极管(LED)阵列、荧光灯或冷阴极管构成的光源单元200。光源单元200基于来自控制器单元100的打开信号利用光照射文件纸张S。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从控制器单元100接收用于通知文件纸张S的相应前端到达背面扫描单元69的读取位置的时间以及光源单元200的电源的时间的定时信号。
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包括:沿主扫描方向排成一行的多个传感器芯片201;单独连接到各个传感器芯片201的多个运算(OP)放大器电路202;和单独连接到各个OP放大器电路202的多个模数(A/D)转换器203。第二表面读取单元48进一步包括图像处理器204、帧存储器205、输出控制电路206和接口电路207(在图7中被表示为I/F电路)。
每个传感器芯片201包括:称为等放大率(equal-magnification)接触图像传感器的光电转换元件;和聚光透镜。文件纸张S的第二表面反射的光被传感器芯片201中的聚光透镜集中到光电转换元件以被读取为图像信息。
已经被相应传感器芯片201读取的多条图像信息被OP放大器电路202放大并接着被A/D转换器203转换为相应的多条数字图像信息。
这些条数字图像信息被输入到图像处理器204中以经历诸如黑点校正的处理并在此后被暂时存储在帧存储器205中。这些条数字图像信息接着被输出控制电路206转换为主体控制器111可接受的数据格式并在此后经由接口电路207输出到主体控制器111。
如在图8中示出的,操作单元150的触摸面板152显示关于例如纸张尺寸信息、复现率信息、完成信息、复印质量信息、单色打印与彩色打印之间的选择以及字符文件与照片文件之间的选择的菜单。触摸面板152还显示关于生产模式与静音模式之间的选择的菜单,由此使用户能够选择这些模式中的任一个。触摸面板152还显示关于复印模式与扫描仪模式之间的选择的菜单,由此使用户能够选择这些模式中的任一个。
此外,例如,触摸面板152在已经选择生产模式时以字符形式显示"快速"并在选择静音模式时以字符形式显示"静音"。因此,用户能够识别而不会忘记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哪一个被选择。因此,通过将ADF的操作模式信息显示在触摸面板152(显示单元)上,用户能够在不引起屏幕转变的情况下检查自开始使用成像设备1时ADF被设定的模式和其当前被设定的模式。
当触摸面板152的特定部分被按下时,操作单元150向主体控制器111发送信号(诸如,对应于扫描仪模式的读取模式信号、对应于复印模式的复印模式信号、生产模式信号或静音模式信号)。当触摸面板152的特定部分被按下时,主体控制器111经由接口107向控制器单元100发送包括生产模式信号和静音模式信号的控制信号中的对应控制信号。因此,控制器单元100检测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其中一种模式并因此构成根据本发明的检测单元。
一般来说,ADF的读取生成率(每分钟读取的文件)高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打印生产率(每分钟复印张数;在下文中被简称为CPM)。由于该原因,当成像设备的主体使用复印功能时,ADF中的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供纸速度)能够被设定为慢于其额定值而不影响CPM。
特别注意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的读取生成率与设备主体1M的CPM之间的上述能力差异,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被配置为在设备主体1M使用复印功能时降低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的文件纸张S的供纸线性速度。
然而,文件纸张需要根据对应读取单元的能力以特定供纸速度移动通过每个文件读取位置。因此,文件纸张的供纸速度在不影响文件读取的输送部分中被改变。
更具体地,在从文件台51(供纸托盘)到文件排纸托盘53(排纸托盘)的输送路线上,在除其每个中文件纸张S至少存在两个读取位置的任一个处的区段之外的区段中,控制器单元100将在第一输送部分(A至D)和第二输送部分(G)中的输送速度中的每一个从第一输送速度改变为低于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并且反之亦然。因此,文件的读取不受影响。在这里,读取位置包括第一接触玻璃45上的读取位置和背面扫描单元69的读取位置。
控制器单元100还将除正在读取位置处夹持文件纸张S的辊之外的每个辊的输送速度从第一输送速度改变为低于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并且反之亦然。该改变不仅不影响文件读取而且能够改变存在两个读取位置的任一个处的文件纸张S之后的文件的输送速度。在这里,正夹持文件纸张S的辊包括输送辊63、输送辊64和输送辊65。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可连接到多个成像设备的主体。在用作常用的外围装置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中,输送速度经设定以对应成像设备的主体,因为打印生成率通过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模型而改变。此外,一般来说,自动文件供给装置的读取生成率被设定为等于或高于具有最高CPM值的主体模型的CPM值的CPM值。因此,成像设备1能够在复印操作期间将自动文件供给装置的输送速度设定变慢而不影响CPM。考虑到这点,供纸速度通过主体模型被设定用于相应模式。
因此,控制器单元100接收关于多个成像设备中的每个的对应模型的信息并控制第一输送部分(A至D)和第二输送部分(G),使得先前设定的输送速度能够根据所接收的模型信息来实施。
图9表示针对相应模式确定的供纸速度,其中对于每个主体模型,所述模式为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
如图9中示出的,控制器单元100的只读存储器(ROM)先前针对装置主体的每个模型,在其中存储生产模式下的文件纸张S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的供纸线性速度有关的信息和静音模式下的文件纸张S的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的供纸线性速度有关的信息。静音模式为操作期间噪声减少的操作状态,而生产模式为实现更高读取生成率而不减少操作期间的噪声的操作状态。
在这里,生产模式下的供纸线性速度为本发明的第一输送速度。另一方面,静音模式下的供纸线性速度为本发明的第二输送速度。如在图9中示出的,打印生成率(以CPM为单位)在主体模型J至K之间改变,并且相应模式的供纸速度根据每个主体模型的CPM来设定。在这种情况下,相应装置主体的静音模式的供纸速度先前被设定为不降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CPM值的期望值。相应装置主体的生产模式的供纸速度先前被设定为期望值。例如,在主体模型J的情况下,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被设定为600毫米/秒(mm/s),而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被设定为400mm/s。注意,尽管这些供纸线性速度相关的信息被存储在控制器单元100中的ROM中,但是它可以被存储在主体控制器111中。在此情况下,控制器单元100从主体控制器111获取供纸线性速度。
在主体控制器111中,生产模式与静音模式之间的选择能够通过触摸面板152上的初始设定屏幕作出。当用户通过按下触摸面板152上的具体部分而选择生产模式时,主体控制器111使得触摸面板152以字符形式显示所选模式并将生产模式信号输出到控制器单元100。另一方面,当用户通过按下触摸面板152上的具体部分而选择静音模式时,主体控制器111使得触摸面板152以字符形式显示所选模式并将静音模式信号输出到控制器单元100。
在从主体控制器111接收到为生产模式信号或静音模式信号的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在输送方向上位于读取位置上游的第一输送部分(A至D)和具有先前设定的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部分(G)。
更具体地,在主体模型J的情况下,例如,在检测到生产模式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第一输送部分(A至D),使得第一输送部分(A至D)中的输送速度能够为第一输送速度。在检测到静音模式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第一输送部分(A至D),使得第一输送部分(A至D)中的输送速度能够为慢于第一输送速度(600mm/s)的第二输送速度(400mm/s)。在这里,文件设置单元A、分离和供给单元B、对位单元C和翻转单元D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一输送部分。
另一方面,在主体模型J的情况下,例如,在检测到生产模式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第二输送部分(G),使得第二输送部分(G)中的输送速度能够为第一输送速度(600mm/s)。在检测到静音模式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第二输送部分(G),使得第二输送部分(G)中的输送速度能够为慢于第一输送速度(600mm/s)的第二输送速度(400mm/s)。因此,排纸单元G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二输送部分。注意,当到成像设备1的电源被打开时,从成像设备的主体接收模型信息。
在接收到文件供纸信号和读取开始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顺序地致动拾取马达101、供纸马达102、读取马达103和排纸马达104。
在生产模式下接收到文件供纸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拾取马达101、供纸马达102和排纸马达104,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用于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从文件设置单元A到翻转单元D的范围内输送。
如在图10A中示出的,控制器单元100将停顿状态下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供纸线性速度v1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随后,当读取入口传感器87检测到文件的前端时,控制器单元100降低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将文件纸张S的前端推入到位于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上游的输送辊63之间的夹持部中,并接着停止文件纸张S以便对位。
在接收到读取开始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致动读取马达103,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读取线性速度在从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到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的范围内输送。
如在图10A中示出的,控制器单元100将已经被停止用于对位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读取线性速度v0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控制器单元100进一步致动排纸马达104,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用于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排纸单元G的范围内输送,由此在图像读取之后将文件纸张S排出到充当堆叠单元H的文件排纸托盘53上。
在静音模式下接收到文件供纸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控制拾取马达101、供纸马达102和排纸马达104,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用于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从文件设置单元A到翻转单元D的范围内输送。
如在图10B中示出的,控制器单元100将停顿状态下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供纸线性速度v2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随后,当读取入口传感器87检测到文件的前端时,控制器单元100降低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将文件纸张S的前端推入到位于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上游的输送辊63之间的夹持部中并接着停止文件纸张S以便对位。
在接收到读取开始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致动读取马达103,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读取线性速度在从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到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的范围内输送。
如在图10B中示出的,控制器单元100将已经被停止用于对位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读取线性速度v0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控制器单元100进一步致动排纸马达104,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用于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排纸单元G的范围内输送,由此在图像读取之后将文件纸张S排出到充当堆叠单元H的文件排纸托盘53上。
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v1和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v2满足v1>v2。附加地,在生产模式中从开始输送文件纸张S到停止以对位的时间t1和静音模式下从开始输送文件纸张S到停止以对位的时间t2满足t2>t1。
因此,控制器单元100需要致动拾取马达101和供纸马达102,使得生产模式下通过输送速度×时间计算的输送距离P能够等于静音模式下通过输送速度×时间计算的输送距离Q。在这里,同样应用于排纸马达104。注意,关于排纸马达104,不管模式如何,都可以以特定供纸线性速度执行输送。
此外,控制器单元100通过提供在背面扫描单元69下游的排纸传感器(未示出)检测文件纸张S的后端的经过,并控制排纸马达104以使文件纸张S能够以每种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排纸单元G的范围内输送。
如在图11中示出的,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将文件纸张S从文件设置单元A输送到翻转单元D时造成的噪声比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更高时的噪声更大,根据正方形标记这是清楚的。该噪声可归因于例如拾取马达101和供纸马达102的机器噪声以及文件纸张S与拾取辊58、供纸带59、反转辊60以及输送辊61和62的摩擦噪声。同样应用于排纸单元G。
在检测到静音模式信号后,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的控制器单元100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从文件设置单元A到翻转单元D的范围内输送。在检测到静音模式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进一步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对应于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排纸单元G的范围内输送。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更低,并且可归因于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的机器噪声、摩擦噪声等的噪声在静音模式下比在生产模式下更小。在此模式下,设备主体1M中的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未减慢并且不存在设备主体1M的打印生存率降低。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允许噪声降低而不降低打印生产率。
在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后,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的控制器单元100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用于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从文件设置单元A到翻转单元D的范围内输送。在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后,控制器单元100进一步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使得文件纸张S能够以对应于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在排纸单元G的范围内输送。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在生产模式下比在静音模式下更高。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允许在生产模式下使用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和在使用设备主体1M的扫描仪功能或传真功能的情况下进行文件纸张S的有效图像读取。
控制器单元100还能够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使得文件纸张S可以不被停止用于对位,如在图12A和图12B中图示的示例中,不像图10A和图10B中图示的示例。
如在图12A中示出的,在生产模式下,控制器单元100将停顿状态下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供纸线性速度v1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随后,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降低至读取速度v0,将文件纸张S的前端推入输送辊63之间的夹持部中并接着以恒定速度将文件纸张S供给到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和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
如在图12B中示出的,在静音模式下,控制器单元100将停顿状态下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升高至供纸线性速度v2并以恒定速度输送文件纸张S。随后,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降至读取速度v0,将文件纸张S的前端推入输送辊63之间的夹持部中并接着以恒定速度将文件纸张S供给到第一读取和供给单元E和第二读取和供给单元F。
因此,即使如图12A和图12B中图示的那样控制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中的文件纸张S的输送速度,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也允许噪声降低而不降低打印生产率。
控制器单元100将静音模式设定为成像设备1的工厂出货时的模式或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之外的默认模式。因此,只要用户在初始设定时具体选择生产模式时,成像设备1就允许噪声降低而不降低打印生产率。
图13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单元100执行设定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的过程。
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的控制器单元100总共具有三个连接到其的成像设备的主体,其模型为:主体模型J,其打印生产率(CPM,即,每分钟复印张数)为100;主体模型K,其CPM为80;以及主体模型L,其CPM为60。为了解释方便,以下描述主体模型J、K和L中只有一个被选择性地通电的情况。
控制器单元100从主体模型J、K和L的主体控制器接收主体模型信息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接收除相应主体模型相关的信息之外的用于生产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相关的信息和用于静音模式的供纸线性速度相关的信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从主体模型J、K和L的主体控制器发送的生产模式信号和静音模式信号。
如在图13中示出的,当主体模型J、K和L中只有一个被选择性通电时,控制器单元100从已经开启的主体模型接收主体模型信息(步骤S21)。
在接收到主体模型J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22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J的主体控制器发送生产模式信号(步骤S23)。
在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23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J1(步骤S24),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23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J的主体控制器发送复印模式信号(步骤S23a)。
在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23a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J2(步骤S25),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23a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J2(步骤S25),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接收到主体模型J的主体模型信息时(在步骤S22处为否),在接收到主体模型K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26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K的主体控制器发送生产模式信号(步骤S27)。
在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27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K1(步骤S28),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生产模式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27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K的主体控制器发送复印模式信号(步骤S27a)。
在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27a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K2(步骤S29),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27a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K1(步骤S28),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接收到主体模型K的主体模型信息时(在步骤S26处为否),在接收到主体模型L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30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L的主体控制器发送生产模式信号(步骤S31)。
在检测到生产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31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L1(步骤S32),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生产模式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31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检测是否已经从主体模型L的主体控制器发送复印模式信号(步骤S31a)。
在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后(在步骤S31a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L2(步骤S33),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检测到复印模式信号时(在步骤S31a处为否),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L1(步骤S32),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因此,当按照使用环境和用户偏好不断给予静音操作超过生产率的优先权时,除了为普通模式的生产模式之外,其中为降低驱动噪声和来自文件输送的噪声而降低输送速度的静音模式通过用户设定可选择。
不仅如此,针对每个主体模型的用于生产模式的输送速度和用于静音模式的输送速度能够通过将图13中的文件纸张输送速度设定过程应用于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具有连接到其的主体模型J、K和L的成像设备1而被容易设定。
注意,当上述相应过程开始复印时,不需要步骤S23、步骤S27a和步骤S31a,并且在步骤S23、步骤S27和步骤S31处分别为"否"的情况下该过程进入到步骤S25、步骤S29和步骤S33。
图14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单元100执行设定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的过程的另一示例。
在该输送速度设定过程中,基于成像设备1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例如,安装成像设备1的室内的噪声水平)设定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具体地,当噪声测量仪测量的噪声水平等于或高于阈值时,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另一方面,当噪声测量仪测量的噪声水平低于阈值时,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被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从而能够保持室内安静。对于每个主体模型的相应模式与对应输送速度之间的关系先前被存储在如上述示例中的控制器单元100的ROM中。
用于确定噪声水平是否超过阈值的示例性方法包括:每隔几秒测量一次噪声并将刚在装置开始操作之前的测量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方法;和比较装置开始操作之前的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与阈值的方法。
控制器单元100具有连接到其的上述主体模型J、K和L。为了解释方便,主体模型J、K和L中只有一个被选择性地通电。控制器单元100检测噪声测量仪测量的噪声水平是否等于或高于阈值。
如在图14中示出的,当主体模型J、K和L中只有一个被选择性通电时,控制器单元100从已经开启的主体模型接收主体模型信息(步骤S41)。
在接收到主体模型J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42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噪声水平是否等于或高于阈值(步骤S43)。
如果噪声水平等于或高于阈值(在步骤S43处为是),那么控制器单元100从主体模型J的主体控制器获取关于线性速度J1的信息并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J1(步骤S44),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如果噪声水平低于阈值(在步骤S43处为否),那么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J2(步骤S45),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接收到主体模型J的主体模型信息时(在步骤S42处为否),在接收到主体模型K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46处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噪声水平是否等于或高于阈值(步骤S47)。
如果噪声水平等于或高于阈值(在步骤S47处为是),那么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K1(步骤S48),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如果噪声水平低于阈值(在步骤S47处为否),那么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K2(步骤S49),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当未接收到主体模型K的主体模型信息时(在步骤S46处为否),在接收到主体模型L的主体模型信息后(在步骤S50为是),控制器单元100检测噪声水平是否等于或高于阈值(步骤S51)。
如果噪声水平等于或高于阈值(在步骤S51处为是),那么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生产模式的线性速度L1(步骤S52),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如果噪声水平低于阈值(在步骤S51处为否),那么控制器单元100将文件纸张的输送速度设定为用于静音模式的线性速度L2(步骤S53),由此完成用于驱动ADF的准备。
因此,针对每个主体模型的用于生产模式的输送速度和用于静音模式的输送速度能够基于控制器单元100中的室内噪声水平通过将图14中的文件纸张输送速度设定过程应用于自动文件供给单元5具有连接到其的主体模型J、K和L的成像设备1而被容易地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各种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噪声而不降低静音模式下的打印生产率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成像设备、成像系统。
尽管已经针对完整和清楚的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所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而受限制,而是被理解为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想到的完全属于在此提出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修改和替代结构。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包含:
第一输送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分,来自被放置在供纸托盘上的一束文件的文件被彼此分开并被输送到读取位置;
第二输送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输送部分,已经被输送到所述读取位置的文件被排出到排纸托盘上;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生产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和
控制器,当所述检测器已经检测到所述生产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部分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当所述检测器已经检测到所述静音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部分以使所述第一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第二输送速度,所述第二输送速度慢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静音模式设定为默认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检测器已经检测到所述生产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输送部分以使所述第二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当所述检测器已经检测到所述静音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输送部分以使所述第二输送部分中的输送速度达到所述第二输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供纸托盘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输送路线上,所述控制器将除在其每个中所述文件至少存在所述读取位置处的区段之外的区段中的所述第一输送部分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分中的每个所述输送速度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改变为所述第二输送速度,并且反之亦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除正在所述读取位置处夹持所述文件的辊之外的每个辊的输送速度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改变为所述第二输送速度,并且反之亦然。
6.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
7.一种成像设备,其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和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具有复印功能,其中
所述检测器从所述设备主体的主体控制器获取关于所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是在所述生产模式下还是在所述静音模式下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主体控制器执行控制,这使得所述设备主体的显示单元显示所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在所述生产模式和所述静音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下。
9.一种成像设备,其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和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具有复印功能,其中
所述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包含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关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模型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输送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以便使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输送速度中的至少一个达到先前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模型信息设定的一个或更多输送速度。
10.一种成像系统,其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和
分页器,所述分页器对其上已经完成图像定影的记录纸执行后处理。
CN201510903344.8A 2014-12-11 2015-12-09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Active CN105692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0905A JP6476813B2 (ja) 2014-12-11 2014-12-11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4-250905 2014-12-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2269A true CN105692269A (zh) 2016-06-22
CN105692269B CN105692269B (zh) 2018-04-06

Family

ID=5469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3344.8A Active CN105692269B (zh) 2014-12-11 2015-12-09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70355A1 (zh)
EP (1) EP3032336B1 (zh)
JP (1) JP6476813B2 (zh)
CN (1) CN10569226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660A (zh) * 2017-03-29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08696659A (zh) * 2017-03-29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10035190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扫描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71493A (ja) 2015-10-08 2017-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27406B2 (ja) 2015-10-20 2020-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24424B (zh) 2015-12-16 2018-05-21 理光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分離裝置、片材分離方法、程式、影像形成裝置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JP6642854B2 (ja) 2015-12-16 2020-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供給装置
US10065824B2 (en) 2015-12-16 2018-09-04 Ricoh Company, Ltd. Stacking apparatus
US10187542B1 (en) 2015-12-19 2019-01-22 Ripcord Inc. Integrated physical warehouse and digital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KR20180132606A (ko) 2015-12-19 2018-12-12 립코드 인크. 문서 및 파스너 식별에 관련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7118253A (ja) 2015-12-22 2017-06-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吸音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788818B2 (ja) 2016-03-14 2020-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59002B2 (ja) * 2016-08-26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58336B2 (ja) * 2016-09-30 2019-08-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986215B2 (ja) 2017-03-15 2021-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補助トレイ、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999271A (zh) 2017-03-21 2020-04-10 瑞普科德公司 用于文档数字化的多纸张处理
WO2018175631A1 (en) 2017-03-21 2018-09-27 Ripcor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transferring sheets
CN109849534B (zh) * 2018-12-29 2021-03-23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照片打印机、打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7226115B2 (ja) * 2019-06-12 2023-02-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145A (en) * 1988-03-14 1992-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handling apparatus in which the exchange time of originals is shortened
EP1265109A2 (en) * 2001-06-07 2002-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91468B2 (en) * 2007-07-02 2009-09-22 Xerox Corporation Low noise compile paddles
US20120154879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er
CN102556696A (zh) * 2010-11-11 2012-07-11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3863860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原稿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21582A (ja) * 1991-12-20 1993-08-31 Ricoh Co Ltd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3312883A (ja) * 2002-04-17 2003-11-06 Canon Inc 記録材給送装置
JP4366070B2 (ja) 2002-11-19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1763A (ja) * 2005-12-26 2007-07-05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6619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30163773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Intermec Ip Corp. Closed-loop active noise reduction system, such as for a thermal printer
JP5836310B2 (ja) * 2013-04-25 2015-1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5866B2 (ja) * 2013-04-25 2016-02-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145A (en) * 1988-03-14 1992-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handling apparatus in which the exchange time of originals is shortened
EP1265109A2 (en) * 2001-06-07 2002-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91468B2 (en) * 2007-07-02 2009-09-22 Xerox Corporation Low noise compile paddles
CN102556696A (zh) * 2010-11-11 2012-07-11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US20120154879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er
CN103863860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原稿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660A (zh) * 2017-03-29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08696659A (zh) * 2017-03-29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08696660B (zh) * 2017-03-29 2020-02-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08696659B (zh) * 2017-03-29 2020-02-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CN110035190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扫描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0035190B (zh) * 2018-01-11 2020-11-10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扫描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76813B2 (ja) 2019-03-06
JP2016115971A (ja) 2016-06-23
US20160170355A1 (en) 2016-06-16
EP3032336A1 (en) 2016-06-15
CN105692269B (zh) 2018-04-06
EP3032336B1 (en) 2023-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2269B (zh)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US9219833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013240A1 (en) Document feeder, image-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9159002B2 (en) Recording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US9617108B2 (en) Recording medium convey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conveyor
US8928953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ing a pair of rail portions to support the optical unit slidable in the sub scanning direction
JP46709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8818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004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48618B2 (en)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that aligns various sheet types
JP2022052462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8595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35767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670156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105603A (ja) 原稿読取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4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881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611957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790323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45688A (ja) 印刷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3279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9754A (ja) 濃度検出装置及び複合機並びに濃度検出方法
JP2021019238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281A (ja) 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4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