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1150A - 配风器 - Google Patents
配风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91150A CN105691150A CN201510918734.2A CN201510918734A CN105691150A CN 105691150 A CN105691150 A CN 105691150A CN 201510918734 A CN201510918734 A CN 201510918734A CN 105691150 A CN105691150 A CN 105691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ront side
- side flaps
- airflow direction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朝着向上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面板(2)的朝着空气出口(21)(气流方向X)流动的空气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并且吹出方向改变为(Y1)。此时,与存在于前侧翼片(41)的下表面上的凹面分离的气流靠近沿着存在于前侧翼片(41)的上表面上的凹面的气流,并且与固定翼片(22)分离,其中在后的前侧翼片(41)位于比在前的前侧翼片(41)更下方的位置处。从而,能够获得具有朝着上方向的优越方向性的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翼片和可动翼片的配风器(register)。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日本出版公开No.2006-170509中公开的配风器,作为布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的配风器。在这样的配风器中,设置于其中的空气从空气出口吹出,并且其中布置有一组可动翼片,以改变从空气出口的吹气方向。此外,在这样的配风器中,可动翼片布置在固定翼片的后方,该固定翼片将空气出口横向划分成多个出口部分,并且各个可动翼片的可旋转轴朝着各个固定翼片移位。
如上所述,在以上说明的配风器中,由于改变从空气出口吹出的空气方向的可动翼片布置在将空气出口横向划分成多个部分的固定翼片的后方,并且各个可动翼片的可旋转轴朝着各个固定翼片移位,所以当各个可动翼片绕着可旋转轴旋转时,由各个可动翼片改变的吹气方向几乎不受各个固定翼片的影响。
然而,虽然由各个可动翼片改变的吹气方向几乎不受各个固定翼片的影响,但是最近需要这样的配风器:通过该配风器,能够进一步降低固定翼片产生的影响以在穿过可动翼片之后不改变吹气方向。
发明内容
已经做出本发明来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目的:其提供了一种配风器,通过该配风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用可动翼片对于在保持器的气流路径中吹动的空气而实施的吹气方向的改变,从而能够改善从面板(bezel)中的空气出口吹出的气流方向的方向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能够提供一种配风器,包括:
面板,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气出口;
保持器,其具有气流路径,沿着该气流路径产生朝着所述空气出口的气流,并且该气流路径与所述空气出口连通;
可动翼片,其具有板状形状,用以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该空气送入到所述保持器的所述气流路径内并且从所述空气出口吹出;
一对旋转轴,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可动翼片,所述可旋转轴形成在所述可动翼片的侧端处,并且位于所述侧端上沿着气流方向的下游侧处;以及
固定翼片,其沿着穿过所述一对旋转轴的轴线而位于靠近所述面板的所述空气出口;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下游侧处的边缘部布置成靠近所述固定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而位于上游侧处的边缘位置部,两个边缘部在其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下隔开,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者均为凹曲表面,该凹曲表面沿着所述气流方向而逐渐弯曲成弓形,并且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厚度沿着所述气流方向在大致中心部处最小。
在以上配风器中可以设想到,其中,所述固定翼片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从所述上游侧朝着所述下游侧逐渐变薄。
此外,在以上配风器中可以设想的是,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下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与所述固定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上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在其之间具有平行的关系。
根据以上配风器,当具有板状形状的可动翼片以一定角度面朝气流方向(不与气流方向平行)时,送入保持器的气流路径的气流沿着可动翼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而改变。也就是说,这样的气流沿着凹曲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而改变,该凹曲表面逐渐弯曲成弓形,并且沿着气流方向在可动翼片的接近大致中心部处具有最小厚度,其后空气从面板的空气出口吹出。从而,由可动翼片实施的针对送入保持器的气流路径的气流的改变几乎不受固定翼片影响,结果,能够有效地减少由固定翼片引起的对于气流的影响。从而,能够改善在面板中从空气出口吹出的气流方向的方向性。
此外,在固定翼片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气流方向从上游侧朝着下游侧而逐渐变薄的情况下,利用可动翼片的送入保持器的气流路径的气流的改变进一步几乎不受固定翼片的影响。
此外,在所述可动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下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与所述固定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上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在其之间具有平行的关系的情况下,能够在其它模型的配风器中使用共同的可动翼片的同时,灵活地改变位于气流方向的下游侧处的固定翼片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配风器的透视图。
图2是配风器的前视图。
图3是配风器的后视图。
图4是配风器的右侧视图。
图5是配风器的左侧视图。
图6是配风器的平面图。
图7是配风器的底视图。
图8是设置在配风器中的面板的前透视图。
图9是设置在配风器中的面板的后透视图。
图10是设置在配风器中的面板的前视图。
图11是设置在配风器中的面板的平面图。
图12是设置在配风器中的面板的侧视图。
图13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前透视图。
图14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后透视图。
图15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前视图。
图16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平面图。
图17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侧视图。
图18是其中布置一组前侧翼片的翼片结构的前透视图。
图19是布置在配风器中的所述一组前侧翼片的前视图。
图20是其中布置一组前侧翼片的翼片结构的平面图。
图21是其中布置前侧翼片的翼片结构的侧视图。
图22是用于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23是用于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前视图。
图24是用于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平面图。
图25是用于布置在配风器中的前侧翼片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26是其中布置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27是其中布置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前视图。
图28是其中布置前侧翼片的框架的平面图。
图29是其中布置前侧翼片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30是其中布置具有前侧翼片的框架的面板的前透视图。
图31是其中布置具有前侧翼片的框架的面板的后透视图。
图32是其中布置具有前侧翼片的框架的面板前视图。
图33是其中布置具有前侧翼片的框架的面板平面图。
图34是其中布置具有前侧翼片的框架的面板的侧视图。
图35是根据图2所示的C-C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
图36是根据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前侧翼片和固定翼片的截面图,其中,前侧翼片保持在中间状态。
图37是前侧翼片保持在向上状态下的配风器的后视图。
图38是前侧翼片保持在向下状态下的配风器的后视图。
图39是配风器的截面图,(a)是根据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其中前侧翼片保持在向上状态下;(b)是根据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其中,前侧翼片保持在向下状态下;并且(c)是根据图2所示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其中前侧翼片保持在中间状态下。
图40是分别与图39的各个截面图(a)、(b)、(c)相对应的截面图(a)、(b)、(c),在每个截面图中都指示了吹气方向。
图41是根据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
图42是根据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配风器的截面图,其中,公开了固定翼片的修改。
具体实施方式
[1.配风器]
下文中,将基于一个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配风器。首先,将参考图1至7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配风器的轮廓构造。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配风器1具有面板2和保持器3。在面板2中,形成了空气出口21和四个固定翼片22。这里,在空气出口21中,在保持两个相邻的固定翼片22之间相同的间隙的同时,各个固定翼片22在空气出口21上横向延伸。
在固定翼片22后面,前侧翼片41布置在保持器3内。这里,各个前侧翼片41沿着各个固定翼片22而横向布置。各个前侧翼片41可旋转地支撑。下面将描述前侧翼片44的具体构造。此外,操作旋钮(附图中未示出)插入到第二上固定翼片22的前侧,从而夹持固定翼片22并且连接到前侧翼片41。
如图2和3所示,在前侧翼片41后面,六个后侧翼片61竖直地布置,同时保持两个相邻的后侧翼片61之间相同的间隙。在各个后侧翼片61的上端,形成连接轴62。各个连接轴62支撑在连接杆63上。
一对突出板64从位于距离图3的右侧的第三位置(即,从图2的左侧的第三位置)处的后侧翼片61横向突出。连接杆65形成在突出板64之间。此外,在操作旋钮的后侧处,形成了一对连接部(未示出),并且连接杆65插入在连接部之间,使得连接杆65变为可滑动的。这里,在连接杆65与连接部之间的这样的连接机构是公知的,从而省略具体的说明。
这里,下文将说明图2和3所示的标号为45的部件。此外,下文也将描述标号为23、24、25、43和44的部件。
如图4和5所示,一对旋转轴66形成到最上和最下两端。旋转轴66可旋转地支撑在保持器3内。也就是说,如图6和7所示,基于一对旋转轴66可旋转地支撑在保持器3的上壁和下壁处,六个后侧翼片61可旋转地支撑在保持器3内。
在六个后侧翼片61中,当操作旋钮在横向上操作时,操作旋钮的移动通过形成在操作旋钮中的连接部、形成在后侧翼片61中的突出板64和连接杆65,而传输到从图3的右侧(即,从图2的左侧)数起的第三个后侧翼片61。基于操作旋钮的这样的移动传输,从图3的右侧(即,从图2的左侧)数起的第三个后侧翼片61旋转,从而其他后侧翼片61通过连接轴62和连接杆63的协同而同时旋转。因此,使得所有的后侧翼片61处于相同的旋转状态下。
如图6所示,一对上接合部23形成在面板2的上侧上,并且一对面板支撑部31形成在保持器3的上侧上。此外,如图7所示,一对下接合部24形成在面板2的下侧上,并且一对下面板支撑部32形成在保持器3的下侧上。一对上接合部23与一对上面板支撑部31接合,并且一对下接合部24与一对下面板支撑部32接合,从而面板2与保持器3互相固定。
[2.面板]
如图8、9和10至12所示,空气出口21和四个固定翼片22形成在面板2的前侧处。固定翼片22在横向上桥接在空气出口21上,同时保持相邻的两个固定翼片22之间相同的间隙。在面板2的后侧处,一对上接合部23形成在面板2的上侧处,并且一对下接合部24形成在下侧处。
特别地,如图9所示,在面板2的后面上,形成了包围空气出口21的包围肋25。在包围肋25内,凹嵌合部26形成为与各个固定翼片22的两侧相对应。一对上接合部23和一对下接合部24的每个都形成为包围肋25的一部分。
[3.前侧翼片/前侧翼片组]
如图13、14和15至17所示,前侧翼片41具有横向拉长的板状形状。在前侧翼片41的各侧端表面E1、E2处,形成旋转轴42。在各侧端表面E1、E2上,旋转轴42定位于移位到的一侧(前侧)的位置处。在一个侧端表面E1处,形成槽口43。在槽口43上,连接轴44横向延伸。
如图18和19至21所示,形成在各个前侧翼片41中的连接轴44支撑在连接杆45中。从而,组装用于一组前侧翼片41的翼片结构46,其中,四个前侧翼片41通过连接杆45而互相连接。
这里,如图21所示,从上侧数第一和第四的前侧翼片41的深度D比第二和第三的前侧翼片41的深度D长。
[4.用于前侧翼片的框架]
如图22、23至25所示,公开了具有矩形形状的用于前侧翼片的框架71。在框架71的窄侧上,形成四个凸嵌合部72,同时在两个相邻部分72之间设置相同的间隙。此外,轴孔73形成在每个凸嵌合部72中。形成在一个窄侧上的凸嵌合部72中的每个轴孔73面对形成在另一个窄侧上的凸嵌合部72中的每个轴孔73。
如图26和27至29所示,翼片结构46嵌合在框架71内。在各个前侧翼片41的两侧处的各个旋转轴42分别嵌合到每个轴孔73内,该轴孔73形成于在框架71的两个窄侧上互相面对的凸嵌合部72中,使得连接杆45整体地收纳在框架71内。从而,每个前侧翼片41可旋转地支撑,同时横向保持两个相邻的翼片41之间相同的间隙。
翼片结构46收纳于其中的用于前侧翼片的框架71嵌合在形成于面板2中的包围肋25中,如图30和31至32所示。
[5.固定翼片与前侧翼片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翼片结构46收纳在包围肋25中的面板2固定到保持器3。在该状态下,如与沿着图2的C-C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相对应的图35所示,框架71的每个凸嵌合部72(参见图22)都嵌合到每个凹嵌合部26(参见图9)内。因此,前侧翼片41的每个旋转轴42都位于每个凹嵌合部26(参见图9)处。
根据以上构造,如与沿着图2中的B-B线截取的固定翼片22和前侧翼片41的截面图相对应的图36所示,在保持前侧翼片41的凸端表面与固定翼片22的凹端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隙P的同时,彼此相邻的固定翼片22与前侧翼片41两者总是靠近和互相分离。此外,如图36所示,当前侧翼片41保持在中间状态(水平状态)下时,前侧翼片41面对固定翼片22,而没有倾斜。
[6.前侧翼片的截面形状]
对于固定翼片22的截面,图36所示的截面图中示出了,固定翼片22的厚度大约与在固定翼片22与前侧翼片41互相靠近的那侧处的前侧翼片41的厚度相同。另一方面,根据固定翼片22从前侧翼片41分离,使得固定翼片22的厚度稍微更薄。
[7.前侧翼片的截面形状]
图36所示的前侧翼片41的截面是通过沿着在前侧翼片41中的深度D方向截取前侧翼片41而获得的截面。对于前侧翼片41的截面,图36示出了截面由上表面41A和下表面41B限定。表面41A和41B两者都是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其以弓形逐渐弯曲。此外,前侧翼片41的厚度在前侧翼片41的深度方向D上在大致中心部Q处变得最小。
[8.前侧翼片的操作]
如图30、31和32至34所示,操作旋钮插入到从其上侧数起的第二固定翼片22和第二前侧翼片41内。在该状态下,形成在后侧翼片61内的连接杆65可滑动地插入到形成在操作旋钮中的一对连接部之间,从而夹置在连接部之间,如图3所示。
因此,当在向上方向上操作操作旋钮时,操作旋钮的移动传输到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基于该传输,当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旋转时,其他前侧翼片41通过通过连接轴44和连接杆45而向相同的方向同时旋转。从而,如图37和39(a)(对应于沿着图2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所示,使得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处于所有翼片41在向上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
另一方面,当在向下方向上操作操作旋钮时,操作旋钮的移动传输到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基于该传输,当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旋转时,其他前侧翼片41通过连接轴44和连接杆45而向相同的方向同时旋转。从而,如图38和39(b)(对应于沿着图2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所示,使得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处于所有翼片41在向下的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
此外,当从在图39(a)所示的向上方向上操作操作旋钮的状态或者从在图39(b)所示的向下方向上操作操作旋钮的状态,将操作旋钮操作到中间位置时,操作旋钮的移动传输到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基于该传输,当从上侧起的第二前侧翼片41旋转时,其他前侧翼片41通过通过连接轴44和连接杆45而向相同的方向同时旋转。从而,如图3和39(c)(与沿着图2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相对应)所示,使得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处于所有翼片41旋转到中间位置的状态下。
[9.配风器中的气流]
如图39(a)、39(b)和39(c)(与沿着图2的B-B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相对应)所示,送入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的空气沿着面朝面板2的空气出口21的气流方向X而流动。朝着空气出口21流动的空气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此时,吹气方向与所有前侧翼片41的状态相对应地改变。
如图39(a)所示,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朝着向上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朝着空气出口21(气流方向X)流动的空气改变,并且沿着吹动方向Y1而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
具体地,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朝着向上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吹动方向改变的空气沿着图40(a)所示的箭头而流动。此时,表示与前侧翼片41的下表面41B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分离的气流的箭头靠近表示沿着前侧翼片41的上表面41A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的气流的箭头,其中,在后的上述前侧翼片41位于比在前的上述前侧翼片41更下方的位置处。从而,能够获得具有朝着向上方向的优越方向性的空气。
如图39(b)所示,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朝着向下方向旋转时,在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朝着空气出口21(气流方向X)流动的空气改变,并且沿着吹动方向Y2而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
具体地,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朝着向下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吹动方向改变的空气沿着图40(b)所示的箭头而流动。此时,表示与前侧翼片41的上表面41A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分离的气流的箭头靠近表示沿着前侧翼片41的下表面41B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的气流的箭头,在后的上述前侧翼片41位于比在前的上述前侧翼片41更上方的位置处。从而,能够获得具有朝着向下方向的优越方向性的空气。
如图39(c)所示,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况下,在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之内朝着空气出口21(气流方向X)流动的空气沿着与气流方向X平行的吹动方向Y3而从面板2的吹气口21吹出。
具体地,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在所有的前侧翼片41都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况下,空气沿着图40(c)所示的箭头流动。此时,表示从前侧翼片41的上表面41A或者下表面41B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分离的气流的箭头与固定翼片22分离,结果,能够获得朝着中间方向的方向性的空气。
这里,在图40所示的截面图中,省略了表示截面的斜线,以清晰地表示示出气流的箭头。
[10.总结]
下文中,将通过参考与沿着图2中的A-A线截取的配风器1的截面图相对应的图41,总结参考图1至40说明实施例的配风器1。
图41所示的截面图与通过沿着图2的A-A线截取实施例的配风器1而获得的截面图相对应。如图4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配风器1具有面板2、保持器3、具有一对旋转轴42的前侧翼片41和固定翼片22。
在面板2中,形成了空气出口21。在保持器3中,形成了气流路径3A,其与空气出口21连通,并且具有朝着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前进的气流方向X。使前侧翼片41为板状形状,并且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Y3,该空气送入到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并且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一对旋转轴42形成在前侧翼片41的两侧端E1、E2上,在侧端E1、E2内,两个轴42沿着气流方向X位于下游位置处。旋转轴42可旋转地支撑前侧翼片41。
固定翼片22沿着穿过各个旋转轴42的中心的轴心42A而形成在空气出口21的外侧位置(沿着气流方向X的空气出口21的下游位置)处。此外,存在于沿着气流方向X的下游位置处的前侧翼片41的边缘部41C位于靠近固定翼片22的边缘部22A的位置处,并且在其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下与边缘部22A分离(参见图36),该固定翼片22的边缘部22A存在于沿着气流方向X的上游位置处。该构造通过如下而实现:可旋转地支撑前侧翼片41的一对旋转轴42嵌合到框架71内,并且框架71嵌合到包围肋25内。
如图36所示,前侧翼片41具有上表面41A和下表面41B,其为沿着气流方向X(参见图41:在中间状态下与前侧翼片41的深度方向D平行的方向)逐渐弯曲成弓状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形状)。此外,前侧翼片41的厚度在沿着气流方向X(参见图41:在中间状态下与前侧翼片41的深度方向D平行的方向)的大致中心部Q处变为最小。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配风器1,当板状前侧翼片41以一定角度面对气流方向X(不与气流方向X平行:参见图39(a)和39(b))时,送入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的气流沿着前侧翼片41的上表面41A和下表面41B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参见图39(a)和39(b))。
即,在中间状态下,送入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的气流方向沿着前侧翼片41的凹曲表面(所谓的凹槽状)而改变,该凹曲表面沿着气流方向X而逐渐弯曲成弓状,并且在沿着气流方向X的大致中心部Q处具有最小的翼片厚度。其后,空气从空气出口21吹出。从而,通过前侧翼片41而实施的送入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的空气的方向改变难以受到固定翼片22的影响,结果,能够改善从面板2的空气出口21吹出的空气的吹动方向Y1、Y2的方向性。
此外,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沿着与气流方向X垂直的方向截取的固定翼片2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逐渐变厚(参见图39)。从而,通过前侧翼片41而实施的送入保持器3的气流路径3A内的空气的方向改变更难以受到固定翼片22的影响。
此外,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前侧翼片41的存在于气流方向X的下游侧的边缘部41C和固定翼片22的存在于气流方向X的上游侧的边缘部22A具有互相平行的关系(参见图41),基于此,边缘部41C和边缘部22A从不交叉。
因此,如例如图42所示,位于气流方向X的下游侧处的边缘部22B的形状能够灵活地改变成圆形形状。即,在实施例的配风器1中,在其它模型的配风器中使用共同的前侧翼片41的同时,能够灵活地改变位于气流方向X的下游侧处的固定翼片22的边缘部22B的形状。
[11.其他]
这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
例如,在实施例的配风器中,虽然固定翼片22和前侧翼片41横向布置并且后侧翼片61竖直布置,但是相反地,固定翼片22和前侧翼片41可以竖直布置,并且后侧翼片61可以横向布置。
Claims (3)
1.一种配风器,包括:
面板,该面板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气出口;
保持器,该保持器具有气流路径,沿着该气流路径产生朝着所述空气出口的气流,并且该气流路径与所述空气出口连通;
可动翼片,该可动翼片具有板状形状,以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该空气送入到所述保持器的所述气流路径内并且从所述空气出口吹出;
一对旋转轴,该一对旋转轴用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可动翼片,所述旋转轴形成在所述可动翼片的侧端处,并且位于所述侧端上的沿着气流方向的下游侧处;以及
固定翼片,该固定翼片沿着穿过所述一对旋转轴的轴线而位于靠近所述面板的所述空气出口;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下游侧处的边缘部布置成靠近所述固定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上游侧处的边缘位置,两个边缘部在其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下隔开,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者均形成为凹曲表面,该凹曲表面沿着所述气流方向而逐渐弯曲成弓形,并且
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厚度沿着所述气流方向在大致中心部处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器,其中,所述固定翼片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从所述上游侧朝着所述下游侧逐渐变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风器,其中,所述可动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下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与所述固定翼片的沿着所述气流方向位于所述上游侧处的所述边缘部在其间具有平行的关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50468 | 2014-12-11 | ||
JP2014-250468 | 2014-12-11 | ||
JP2015205498A JP6386986B2 (ja) | 2014-12-11 | 2015-10-19 | レジスタ |
JP2015-205498 | 2015-10-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91150A true CN105691150A (zh) | 2016-06-22 |
CN105691150B CN105691150B (zh) | 2019-10-15 |
Family
ID=5613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1873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1150B (zh) | 2014-12-11 | 2015-12-10 | 配风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386986B2 (zh) |
CN (1) | CN10569115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794A (zh) * | 2016-09-01 | 2018-03-13 |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空气流出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76290B2 (ja) * | 2019-06-25 | 2021-1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装置の吹出装置 |
JP7460444B2 (ja) * | 2020-05-15 | 2024-04-02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ベンチレータ |
DE102020207151A1 (de) * | 2020-06-08 | 2021-12-09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7036A (en) * | 1988-07-27 | 1990-09-18 | Toyoda Gosei Co., Ltd. | Grilles for air conditioner |
JP2000130833A (ja) * | 1998-10-21 | 2000-05-12 | Toyota Motor Corp | 吹出し口のフィン構造 |
JP2002340392A (ja) * | 2001-05-17 | 2002-11-27 | Nippon Plast Co Ltd | 風向調整装置 |
JP2006170509A (ja) * | 2004-12-15 | 2006-06-29 | Howa Kasei Kk | レジスタ |
CN102200337A (zh) * | 2010-03-25 | 2011-09-28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空调调风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84239A (ja) * | 1985-09-27 | 1987-04-17 | レイチェルス・インダストリ−ズ・インク | 摩擦式ブレ−ド組立体 |
JPH0537168Y2 (zh) * | 1988-05-20 | 1993-09-20 | ||
JPH022220U (zh) * | 1988-06-20 | 1990-01-09 | ||
JPH0420656Y2 (zh) * | 1988-10-27 | 1992-05-12 | ||
JPH06159784A (ja) * | 1992-11-27 | 1994-06-07 | Fujita Corp | 空気吹出口 |
JPH07190472A (ja) * | 1993-12-25 | 1995-07-28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エアー吹き出し口の風向調整板用支持部材 |
JP3691203B2 (ja) * | 1997-03-17 | 2005-09-07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風向調整装置 |
JP2013249035A (ja) * | 2012-06-04 | 2013-12-12 | Howa Kasei Kk | 車両用レジスタ |
-
2015
- 2015-10-19 JP JP2015205498A patent/JP638698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2-10 CN CN201510918734.2A patent/CN1056911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04-17 JP JP2017081238A patent/JP6387140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7036A (en) * | 1988-07-27 | 1990-09-18 | Toyoda Gosei Co., Ltd. | Grilles for air conditioner |
JP2000130833A (ja) * | 1998-10-21 | 2000-05-12 | Toyota Motor Corp | 吹出し口のフィン構造 |
JP2002340392A (ja) * | 2001-05-17 | 2002-11-27 | Nippon Plast Co Ltd | 風向調整装置 |
JP2006170509A (ja) * | 2004-12-15 | 2006-06-29 | Howa Kasei Kk | レジスタ |
CN102200337A (zh) * | 2010-03-25 | 2011-09-28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空调调风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794A (zh) * | 2016-09-01 | 2018-03-13 |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空气流出器 |
CN107791794B (zh) * | 2016-09-01 | 2022-03-08 |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空气流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91150B (zh) | 2019-10-15 |
JP2017124830A (ja) | 2017-07-20 |
JP6387140B2 (ja) | 2018-09-05 |
JP6386986B2 (ja) | 2018-09-05 |
JP2016113140A (ja) | 2016-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53741B (zh) | 空调器可调风口 | |
CN105691150A (zh) | 配风器 | |
JP2016016786A (ja) | 空調用薄型レジスタ | |
JP6302704B2 (ja) | 空気吹出装置 | |
JP5827099B2 (ja) | レジスタ | |
JP6350341B2 (ja) | 空調用レジスタ | |
JP6674311B2 (ja) | 送風装置 | |
JP2014091376A (ja) | レジスタ | |
JP2017087760A (ja) | 空調用薄型レジスタ | |
US20160167484A1 (en) | Register | |
JP2016013758A (ja) | レジスタ | |
US20180345761A1 (en) | Register | |
JP3521813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2188003A (ja) | 空気吹出装置 | |
JP2019127072A (ja) | 空調用レジスタ | |
CN209326044U (zh) |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2018099908A (ja) | 車両用レジスタ装置 | |
JP4321704B2 (ja) | レジスタ | |
JP2006327456A (ja) | 空調用レジスタ | |
JP2005132312A (ja) |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 |
JP6873067B2 (ja) | 車両用レジスタ装置 | |
JP2018103864A (ja) | 車両用レジスタ装置 | |
JP4954851B2 (ja) | 空調吹き出し装置 | |
EP3730859A1 (en) | Blowout panel and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 |
JP5756735B2 (ja) | クロマチックハーモニ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