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8302B -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8302B
CN105518302B CN201480049016.XA CN201480049016A CN105518302B CN 105518302 B CN105518302 B CN 105518302B CN 201480049016 A CN201480049016 A CN 201480049016A CN 105518302 B CN105518302 B CN 105518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rotor
oil circuit
ende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8302A (zh
Inventor
鬼头昌士
福井大辅
村井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283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076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1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01C21/104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1C21/108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with an axial surface, e.g. s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1/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1/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04C11/003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having complementary fun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7/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lubricating systems or devices
    • B60R17/02Systems, e.g.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1/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1/00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of dis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57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chines or pumps
    • F04C15/008Prime m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6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 F04C2/10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the two members rotating simultaneously around their respective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2/1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2/1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similar tooth fo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1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1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04C2/344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surface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forming the working space, be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61/0025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 F16H61/0031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using auxiliary pumps, e.g. pump driven by a different power source than the eng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寻求实现一种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在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中使油路构成部件共通并紧凑地形成油路,从而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该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具备:第一面,机械式油泵的第一转子与该第一面接触;以及第二面,该第二面朝向与第一面相反的方向,且电动油泵的第二转子与该第二面接触,并且,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具备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和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第一转子的旋转轴心与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平行地配置,第一转子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转子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方向。

Description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由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油泵、以及上述机械式油泵及上述电动油泵用的油路构成部件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那样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例如已知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形成于油路构成部件的两侧的安装面分别固定有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而且,在机械式油泵的安装面形成有机械式油泵的油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在电动油泵的安装面形成有电动油泵的油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8975号公报
寻求在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中使油路构成部件共通并紧凑地形成油路从而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仅示出了概略结构,并未公开具体的结构。
因此,希望实现一种在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中使油路构成部件共通并紧凑地形成油路,从而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具备由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油泵、以及上述机械式油泵及上述电动油泵用的油路构成部件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
上述油路构成部件具备:第一面,上述机械式油泵的泵转子亦即第一转子与该第一面接触;以及第二面,该第二面是朝向与上述第一面相反的方向的面,且上述电动油泵的泵转子亦即第二转子与该第二面接触,并且,上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和上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设置在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之间,
上述第一转子的旋转轴心与上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平行地配置,
上述第一转子的旋转方向与上述第二转子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方向。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在供机械式油泵的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一面与供电动油泵的第二转子接触的第二面之间的油路构成部件,集中设置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和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
然而,一般与油泵的旋转方向对应地,相对于吸入口的吸入油路的周向的连接位置、与相对于排出口的排出油路的周向的连接位置不同。根据上述特征结构,由于机械式油泵的旋转方向与电动油泵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方向,所以容易使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的周向的位置、与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的周向的位置不同。因此,例如,容易将第一排出油路与第二排出油路形成为沿轴向观察时不重叠。由此,容易使第一面与第二面所夹的油路构成部件的宽度(轴向的长度)变薄,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这里,优选,上述油路构成部件在外周面具备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其中,上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是上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上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是上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上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与上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配置于沿上述第一转子或者上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且沿该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与第二排出端部开口配置于沿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且沿该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的位置,所以与它们沿轴向观察时重叠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油路构成部件的宽度(轴向长度)变宽,并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轴向的长度的缩短。
这里,优选,上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与上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构成作为共通的油路。
根据该结构,吸入油路在上游侧端部使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共通,因此能够使吸入油路整体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使过滤器等油的吸入部共通,所以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以及装置的小型化。
这里,优选,上述油路构成部件在外周面具备吸入端部开口、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其中,上述吸入端部开口在上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上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中共通;上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是上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上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是上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
上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与上述吸入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
根据该结构,从吸入端部开口吸入的油在通过吸入油路而朝向径向内侧输送后,被泵转子吸入并相对于旋转轴心朝向与吸入油路相反的一侧排出,之后通过第一排出油路以及第二排出油路而朝向径向外侧输送,从而从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排出。即,能够将从吸入端部开口吸入的油朝向在径向上隔着泵转子的旋转轴心的相反侧输送,并能够将其输送至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由此,能够减少油路的弯曲并能够实现油路的缩短,从而能够减少压力损失。由此,能够减少各油泵的驱动负载,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
这里,优选,以上述第一转子或者上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为基准的、上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与上述电动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重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使机械式油泵与电动油泵的一部分共通。
这里,优选,上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与上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形成为:在相对于上述第一转子以及上述第二转子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沿上述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上述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
根据该结构,即使相互独立地形成第一排出油路与第二排出油路,也能够抑制油路构成部件的宽度(轴向长度)变宽,并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轴向的长度的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以及油路构成部件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以及油路构成部件的轴向剖面。
图3是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路构成部件的图。
图4是从第二面侧朝向第一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路构成部件的图。
图5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吸入口以及第一排出口、与机械式油泵的转子的关系进行说明而在图3中再一次观察机械式油泵的转子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吸入口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吸入口以及第二排出口、与电动油泵的转子的关系进行说明而在图4中重叠观察电动油泵的转子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吸入口的轴向剖视图。
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吸入口以及第一排出口、与机械式油泵的转子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观察油路构成部件的图。
图10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吸入口以及第二排出口、与电动油泵的转子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从第二面侧朝向第一面侧观察油路构成部件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泵以及油路构成部件的轴向剖面。
图12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吸入口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2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2具备:由车轮W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MOP;由电气马达MG驱动的电动油泵EOP;以及形成机械式油泵MOP及电动油泵EOP用的油路的油路构成部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轮W的驱动力源为内燃机ENG,机械式油泵MOP构成为由内燃机ENG的驱动力驱动。此外,图1仅表示各部件间的连结关系,并不是表示油路构成部件1内的油路的具体的配置的图。
如图2所示,油路构成部件1具备:第一面F1,其供机械式油泵MOP的泵转子亦即第一转子R1接触;以及第二面F2,其是朝向与第一面F1相反的方向的面,并供电动油泵EOP的泵转子亦即第二转子R2接触。油路构成部件1在第一面F1与第二面F2之间具备机械式油泵MOP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和电动油泵EOP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
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的旋转轴心A1(以下,称为第一旋转轴心A1)与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的旋转轴心A2(以下,称为第二旋转轴心A2)平行地配置。由此,轴向是上述两个旋转轴心A1、A2所共通的轴向。将轴向上从电动油泵EOP朝向机械式油泵MOP的方向(图2中的左侧)规定为轴第一方向X1,将其相反方向亦即从机械式油泵MOP朝向电动油泵EOP的方向(图2中的右侧)规定为轴第二方向X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是指也包含由制造误差等引起的稍微倾斜的状态在内的实质上平行的状态。
而且,如图3中的沿轴第二方向X2观察的情况、或者图4中的沿轴第一方向X1观察的情况所示,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方向RD1(以下,称为第一旋转方向RD1)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方向RD2(以下,称为第二旋转方向RD2)是相反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接近地配置。具体而言,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时与电动油泵EOP的第二旋转轴S2重叠。另外,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旋转轴S1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配置在同轴上。
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1.机械式油泵MOP
机械式油泵MOP是借助车轮W的驱动力源的驱动力使第一转子R1旋转,从而从第一吸入口PI1吸入油并将其向第一排出口PO1排出的油泵。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机械式油泵MOP是齿轮泵,并且作为第一转子R1而具有:在内侧具有齿轮的第一外转子R1o;以及收纳于其内侧并在外侧具有齿轮的第一内转子R1i,第一外转子R1o与第一内转子R1i的中心偏心地啮合。
如图2所示,第一转子R1收容于在第一泵壳部件CS1形成的圆柱状的第一转子收容室17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转子R1o的外周面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内周面接触,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轴向的长度与第一转子R1的轴向的长度一致。
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第一内转子R1i的中心部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15,第一旋转轴S1贯通该贯通孔15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其连结。此外,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与第一旋转轴S1的旋转轴心一致。
相对于第一转子R1向轴第二方向X2侧突出的第一旋转轴S1的端部插入于在油路构成部件1的第一面F1形成的轴支承孔HS,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覆盖第一转子R1的轴第一方向X1侧的第一泵壳部件CS1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16,第一旋转轴S1贯通该贯通孔16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一泵壳部件CS1由形成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外周面的转子收容壳部件CS1a、以及与第一转子R1及转子收容壳部件CS1a的轴第一方向X1侧的端面接触而覆盖它们的盖壳部件CS1b构成。转子收容壳部件CS1a是具有与第一转子R1的轴向的长度相同的长度的部件。
在第一旋转轴S1的轴第一方向X1侧的端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有输入齿轮Gi。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齿轮Gi经由链CH而与驱动齿轮Go(参照图1)连结,该驱动齿轮Go设置于将内燃机ENG与车轮W相连的动力传递路径。
2.机械式油泵MOP的吸入口、排出口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油路构成部件1具备供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接触的第一面F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子R1的轴第二方向X2侧的端面FE1与第一面F1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面F1是与第一旋转轴心A1正交的平面。
在第一面F1形成有:具有向第二面F2侧凹陷的形状并向机械式油泵MOP供给油的第一吸入口PI1;以及具有向第二面F2侧凹陷的形状并从机械式油泵MOP排出油的第一排出口PO1。
<第一吸入口PI1>
如图3所示,在第一面F1形成有具有向第二面F2侧凹陷的形状并向机械式油泵MOP供给油的第一吸入口PI1。
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在沿轴第二方向X2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如图6中的沿着第一旋转轴心A1的周向以及轴向的油路构成部件1的剖面所示,第一吸入口PI1具有随着趋向第一转子R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而朝向第二面F2侧的凹陷部的深度逐渐变浅的倾斜底面。这里,朝向第一面F1侧的凹陷部的深度是以第二面F2为基准的轴第一方向X1的深度。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设置有该倾斜底面的部分是第一吸入口PI1。利用该倾斜底面,能够借助第一转子R1的旋转将油顺利地朝向第一外转子R1o与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引导。
另外,形成有连通路30,该连通路30是在第一吸入口PI1的倾斜底面的中途开口并沿轴向延伸而与第二吸入口PI2连通的油路。
如图5所示,第一吸入口PI1在沿轴向观察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重叠的区域内,向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供给油。第一吸入口PI1是在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重叠的区域内,从轴向观察与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在该圆弧状的区域设置有上述倾斜底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入口PI1是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与第一转子R1旋转时的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换言之,第一吸入口PI1是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转子R1o的齿底圆和第一内转子R1i的齿底圆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此外,在图5以及图3中用剖面线示出了第一吸入口PI1的区域。这里,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是与吸入油路RI连通的凹陷部。
第一吸入口PI1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第一旋转轴心A1的周向的角度范围AI1在90度以上(本例中约120度)的圆弧状(月牙状)(参照图3)。第一吸入口PI1随着沿周向趋向第一旋转方向RD1,径向的宽度变宽。这里,处于角度范围AI1的圆弧状的区域是上述的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第一排出口PO1>
如图3所示,在第一面F1形成有具有向第二面F2侧凹陷的形状并从机械式油泵MOP排出油的第一排出口PO1。
第一排出口PO1具有随着趋向第一转子R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而朝向第二面F2侧的凹陷部的深度逐渐变深的倾斜底面。这里,朝向第二面F2侧的凹陷部的深度是以第一面F1为基准的轴第二方向X2的深度。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设置有该倾斜底面的部分是第一排出口PO1。利用该倾斜底面,能够借助第一转子R1的旋转将油顺利地朝向第一排出油路RO1引导。
如图5所示,在沿轴向观察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重叠的区域内,从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向第一排出口PO1排出油。第一排出口PO1是在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重叠的区域内,从轴向观察与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在该圆弧状的区域设置有上述倾斜底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出口PO1是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与第一转子R1旋转时的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换言之,第一排出口PO1是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转子R1o的齿底圆和第一内转子R1i的齿底圆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此外,在图5以及图3中用剖面线示出了第一排出口PO1的区域。这里,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是与第一排出油路RO1连通的凹陷部。
第一排出口PO1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第一旋转轴心A1的周向的角度范围AO1在90度以上(本例中约120度)的圆弧状(月牙状)(参照图3)。第一排出口PO1随着沿周向趋向第一旋转方向RD1,径向的宽度变窄。这里,处于角度范围AO1的圆弧状的区域是上述的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转子R1o和第一内转子R1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3.电动油泵EOP
电动油泵EOP是借助电气马达MG的驱动力使第二转子R2旋转,从而从第二吸入口PI2吸入油并将其向第二排出口PO2排出的油泵。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电动油泵EOP是齿轮泵,并且作为第二转子R2而具有:在内侧具有齿轮的第二外转子R2o;以及收纳于其内侧并在外侧具有齿轮的第二内转子R2i,第二外转子R2o与第二内转子R2i的中心偏心地啮合。
如图2所示,第二转子R2收容于在第二泵壳部件CS2形成的圆柱状的第二转子收容室27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外转子R2o的外周面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的内周面接触,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转子收容室27的轴向的长度与第二转子R2的轴向的长度一致。
如图2所示,在第二内转子R2i的中心部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25,第二旋转轴S2贯通该贯通孔25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其连结。此外,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与第二旋转轴S2的旋转轴心一致。
在覆盖第二转子R2的轴第二方向X2侧的第二泵壳部件CS2,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26,第二旋转轴S2贯通该贯通孔26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第二旋转轴S2的轴第二方向X2侧的端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有电气马达MG的转子。电气马达MG具有作为从电池等接受电力的供给而产生动力的马达(电动机)的功能。
4.电动油泵EOP的吸入口、排出口
如图2所示,油路构成部件1具备第二面F2,该第二面F2是朝向与第一面F1相反的方向的面,并供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子R2的轴第一方向X1侧的端面FE2与第二面F2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面F2是与第二旋转轴心A2正交的平面,其与第一面F1平行。
如图4所示,在第二面F2形成有:具有向第一面F1侧凹陷的形状并向电动油泵EOP供给油的第二吸入口PI2;以及具有向第一面F1侧凹陷的形状并从电动油泵EOP排出油的第二排出口PO2。
<第二吸入口PI2>
如图4所示,在第二面F2形成有具有向第一面F1侧凹陷的形状并向电动油泵EOP供给油的第二吸入口PI2。
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的第二旋转方向RD2在沿轴第一方向X1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电动油泵EOP的第二旋转方向RD2在沿轴第二方向X2观察时为逆时针方向。由此,电动油泵EOP的第二旋转方向RD2与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旋转方向RD1是相反的方向。
如图8中的沿着第二旋转轴心A2的周向以及轴向的油路构成部件1的剖面所示,第二吸入口PI2具有随着趋向第二转子R2的第二旋转方向RD2而朝向第一面F1侧的凹陷部的深度逐渐变浅的倾斜底面。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设置有该倾斜底面的部分是第二吸入口PI2。利用该倾斜底面,能够借助第二转子R2的旋转将油顺利地向第二外转子R2o与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引导。
如图7所示,第二吸入口PI2在沿轴向观察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重叠的区域内,向第二外转子R2o与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供给油。第二吸入口PI2是在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重叠的区域内,从轴向观察与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在该圆弧状的区域设置有上述倾斜底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入口PI2是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与第二转子R2旋转时的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换言之,第二吸入口PI2是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二外转子R2o的齿底圆和第二内转子R2i的齿底圆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此外,在图7以及图3中用剖面线示出了第二吸入口PI2的区域。这里,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是与吸入油路RI连通的凹陷部。
第二吸入口PI2在沿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第二旋转轴心A2的周向的角度范围AI2在90度以上(本例中约120度)的圆弧状(月牙状)(参照图3)。第二吸入口PI2随着沿周向趋向第二旋转方向RD2,径向的宽度变宽。这里,处于角度范围AI2的圆弧状的区域是上述的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第二排出口PO2>
如图4所示,在第二面F2形成有具有向第一面F1侧凹陷的形状并从电动油泵EOP排出油的第二排出口PO2。
第二排出口PO2具有随着趋向第二转子R2的第二旋转方向RD2而朝向第一面F1侧的凹陷部的深度逐渐变深的倾斜底面。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之内的设置有该倾斜底面的部分是第二排出口PO2。利用该倾斜底面,能够借助第二转子R2的旋转将油顺利地朝向第二排出油路RO2引导。
如图7所示,在沿轴向观察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重叠的区域内,从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向第二排出口PO2排出油。第二排出口PO2是在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重叠的区域内,从轴向观察与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在该圆弧状的区域设置有上述倾斜底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排出口PO2是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与第二转子R2旋转时的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换言之,第二排出口PO2是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与第二外转子R2o的齿底圆和第二内转子R2i的齿底圆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此外,在图7以及图3中用剖面线示出了第二排出口PO2的区域。这里,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是与第二排出油路RO2连通的凹陷部。
第二排出口PO2在沿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第二旋转轴心A2的周向的角度范围AO2在90度以上(本例中约90度)的圆弧状(月牙状)(参照图3)。第二排出口PO2随着沿周向趋向第二旋转方向RD2,径向的宽度变窄。这里,处于角度范围AO2的圆弧状的区域是上述的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二外转子R2o和第二内转子R2i之间的缝隙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5.吸入油路RI
在油路构成部件1形成有向机械式油泵MOP供给油的吸入油路、以及向电动油泵EOP供给油的吸入油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作为共通的吸入油路RI而具备机械式油泵MOP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与上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即,吸入油路RI在机械式油泵MOP与电动油泵EOP之间共用。吸入油路RI与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二吸入口PI2的双方连通而供给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吸入油路RI在与第一吸入口PI1相连的区域中以一部分在第一面F1侧开口。另外,将吸入油路RI与第二吸入口PI2侧相连的连通路30是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的孔,其一部分在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吸入口PI1重叠。
如图3所示,以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或者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为基准的、第一吸入口PI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1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2以重叠的方式配置。
因此,能够缩短与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二吸入口PI2连通的吸入油路RI的长度,也能够简化形状。
吸入油路RI从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二吸入口PI2朝向第一旋转轴心A1以及第二旋转轴心A2的径向外侧延伸。吸入油路RI配置于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2以及第一吸入口PI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1重叠的角度范围内。
因此,能够缩短从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二吸入口PI2延伸的吸入油路RI。
在将第一面F1与第二面F2相连的部分的外周面F3,形成有吸入油路RI的端部开口亦即吸入端部开口HI。吸入端部开口HI在机械式油泵MOP的吸入油路以及电动油泵EOP的吸入油路成为共通的端部开口。在吸入端部开口HI连接有过滤器ST,过滤器ST配置于油盘等储油部内。设置有吸入端部开口HI的外周面F3的部分是与轴向平行的平面,吸入端部开口HI的开口端面与轴向平行,吸入端部开口HI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吸入油路RI与第一吸入口PI1相连,进而经由在第一吸入口PI1开口的连通路30而与第二吸入口PI2相连。
6.排出油路
在油路构成部件1,形成有对从机械式油泵MOP排出的油进行输送的排出油路、以及对从电动油泵EOP排出的油进行输送的排出油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机械式油泵MOP的排出油路(以下,称为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电动油泵EOP的排出油路(以下,称为第二排出油路RO2)相互独立地形成。这里,“独立地”是指在油路构成部件1内,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口PO2不连通。
如图3所示,在沿轴第二方向X2观察时,第一转子R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与第二转子R2的第二旋转方向RD2是相反的方向。因此,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一排出口PO1的连接部配置为靠近第一排出口PO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侧,第二排出油路RO2与第二排出口PO2的连接部配置为靠近第二排出口PO2的第二旋转方向RD2侧。
因此,能够相对于第一排出油路RO1将第二排出油路RO2配置于第二旋转方向RD2侧,从而容易将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配置为沿轴向观察为不重叠。
这样,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在相对于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以及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的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形成为沿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A1、A2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如图2所示地沿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A1、A2的周向观察时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的整体形成为在沿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A1、A2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由此,能够使油路构成部件1的宽度(轴向的长度)变薄。
如上述那样,第一吸入口PI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1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2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以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或者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为基准的、第一排出口PO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O1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O2以重叠的方式配置。
第二转子R2形成为比第一转子R1小的直径,因此,第二吸入口PI2以及第二排出口PO2在沿轴向观察时配置于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一排出口PO1的径向内侧。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排出口PO1以及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口PO2以及第二排出油路RO2在轴向上重叠。另外,能够以抑制相互干扰的方式形成吸入以及排出侧的各口的轴向的深度。由此,能够抑制油路构成部件1的宽度(轴向的长度)变厚。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将第一面F1与第二面F2相连的部分的外周面F3,形成有第一排出油路RO1的端部开口亦即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油路RO2的端部开口亦即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
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与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配置于沿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或者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且沿该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的位置。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相对于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沿周向配置于第二旋转方向RD2侧。由此,能够使油路构成部件1的宽度(轴向的长度)变薄。
设置有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的外周面F3的部分是相互平行的面,并且是与轴向平行的平面。由此,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的开口端面相互平行,并且与轴向平行。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分别朝向径向外侧开口。
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的开口方向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的开口方向朝向与吸入端部开口HI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的开口端面与吸入端部开口HI的开口端面平行。
如图1所示,在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分别连接有与阀体VB相连的连接油路。阀体VB形成将用于对朝向变速装置所具备的离合器等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各供给对象供给的油压进行调整的油路、以及对各供给对象用的油压进行控制的油压控制阀收容在内的收容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分别与阀体VB所具备的第一油路43的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油路44的端部开口直接接合,第一排出油路RO1以及第二排出油路RO2分别与阀体VB的第一油路43以及第二油路44连接。
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在阀体VB内合流。即,连接于第一排出油路RO1的第一油路43与连接于第二排出油路RO2的第二油路44在阀体VB内合流。
在第一油路43具备防止朝向第一转子R1侧的逆流的逆止阀亦即第一止回阀40,在第二油路44具备防止朝向第二转子R2侧的逆流的逆止阀亦即第二止回阀41。即,第一止回阀40与第二止回阀41未设置在油路构成部件1内,而设置在阀体VB内。由于第一止回阀40与第二止回阀41设置于油路构成部件1之外,从而能够抑制油路构成部件1的宽度(轴向的长度)变厚。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最后,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各自单独地进行应用的结构,只要不产生矛盾,就也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地应用。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内燃机ENG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除了内燃机ENG之外,还可以具备电气马达,该电气马达具备电动机以及发电机的功能。或者,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也可以不具备内燃机ENG而具备电气马达。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油路构成部件1由一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油路构成部件1由轴第一方向X1侧的第一部件1b、轴第二方向X2侧的第二部件1c、以及第一部件1b和第二部件1c的轴向之间的中间部件1a这三个部件构成。
第一部件1b具备供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的轴向端面FE2接触的第二面F2,并形成有第二吸入口PI2以及第二排出口PO2的一部分。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部件1c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泵壳部件CS2一体形成。即,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泵壳部件CS2相当的部件包括在油路构成部件1内。第二部件1c具备供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的轴向端面FE1接触的第一面F1,并形成有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一排出口PO1的一部分。在中间部件1a形成有吸入油路RI、第一排出油路RO1、第二排出油路RO2、吸入口PI1、PI2的一部分、以及排出口PO1、PO2的一部分等。
这样,由于分割地具备油路构成部件1,从而例如在仅将第一部件1b安装于电动油泵EOP并且在电动油泵EOP具备第二吸入口PI2以及第二排出口PO2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电动油泵EOP单个的性能评价。或者,在仅将第二部件1c安装于机械式油泵MOP并且在机械式油泵MOP具备第一吸入口PI1以及第一排出口PO1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机械式油泵MOP单个的性能评价。
在图12中示出了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6的第一吸入口PI1的剖面相当的剖面。如图12所示,第一吸入口PI1具有随着趋向第一转子R1的第一旋转方向RD1而朝向第二面F2侧的凹陷部的深度逐渐变浅的倾斜底面,倾斜底面遍及第二部件1c以及中间部件1a地设置。
此外,对于油路构成部件1而言,可以一体形成第一部件1b与中间部件1a并相对于它们分体形成第二部件1c,也可以一体形成第二部件1c与中间部件1a并相对于它们分体形成第一部件1b。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旋转轴心A1与第二旋转轴心A2一致并且平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第一旋转轴心A1与第二旋转轴心A2构成为虽平行地配置但不一致。或者,也可以使第一旋转轴心A1与第二旋转轴心A2不以平行的方式配置而沿相互交叉的朝向(包括立体交叉)配置。另外,也可以使第一面F1与第二面F2不以平行的方式配置而沿相互交叉的朝向配置。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吸入油路RI在与第一吸入口PI1相连的区域中以一部分在第一面F1开口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吸入油路RI构成为不在第一面F1开口。另外,也可以将吸入油路RI、第一排出油路RO1、以及第二排出油路RO2构成为以任意的位置在第一面F1或者第二面F2开口。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相互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形成为在油路构成部件1内经由止回阀等而连通。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在相对于机械式油泵MOP的转子Rm以及电动油泵EOP的转子Re的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形成为沿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可以将第一排出油路RO1与第二排出油路RO2构成为在上述径向外侧的区域,一部分在沿两个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重叠,也可以将它们构成为在沿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不重叠。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吸入口PI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1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2配置为重叠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第一吸入口PI1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1与第二吸入口PI2所配置的角度范围AI2配置为不重叠。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机械式油泵MOP是齿轮泵(余摆线泵)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如图9所示,机械式油泵MOP例如也可以是叶片泵。第一转子R1具备以等角度间隔度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50。各叶片50以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使从转子主体部突出的径向的突出量变化。
第一吸入口PI1是第一面F1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内周面和第一转子R1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第一排出口PO1是第一面F1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一转子收容室17的内周面和第一转子R1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电动油泵EOP是齿轮泵(余摆线泵)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如图10所示,电动油泵EOP例如也可以是叶片泵。第二转子R2具备以等角度间隔度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51。各叶片51以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使从转子主体部突出的径向的突出量变化。
第二吸入口PI2是第二面F2的吸入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的内周面和第二转子R2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第二排出口PO2是第二面F2的排出侧的凹陷部之内的、从轴向观察时与第二转子收容室27的内周面和第二转子R2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重叠的圆弧状的区域。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吸入端部开口HI直接连接有过滤器ST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吸入端部开口HI经由形成于其他部件的油路等而连接有过滤器ST。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配置在同轴上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配置在不同的轴上。例如,也可以将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与电动油泵EOP重叠的范围内,与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偏离。另外,也可以将电动油泵EOP的旋转轴心A2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与机械式油泵MOP重叠的范围内,与机械式油泵MOP的旋转轴心A1偏离。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沿轴向观察时与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完全重叠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电动油泵EOP的第二转子R2配置为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机械式油泵MOP的第一转子R1的一部分重叠。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机械式油泵MOP以及电动油泵EOP是未设置有月牙板(crescent)的余摆线泵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机械式油泵MOP或者电动油泵EOP适当地设置月牙。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泵壳部件CS1由转子收容壳部件CS1a以及盖壳部件CS1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第一泵壳部件CS1也可以由转子收容壳部件CS1a以及盖壳部件CS1b所一体形成的一个部件构成。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分别与阀体VB所具备的第一油路43的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油路44的端部开口直接接合,并且第一排出油路RO1以及第二排出油路RO2分别与阀体VB的第一油路43以及第二油路44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1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HO2构成为分别经由形成于其他部件的油路等而与阀体VB所具备的第一油路43的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油路44的端部开口接合。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适当地应用于具备由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油泵、以及上述机械式油泵以及上述电动油泵用的油路构成部件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油路构成部件;15...第一内转子的贯通孔;16...第一泵壳部件的贯通孔;17...第一转子收容室;25...第二内转子的贯通孔;26...第二泵壳部件的贯通孔;27...第二转子收容室;40...第一止回阀;41...第二止回阀;A1...第一旋转轴心;A2...第二旋转轴心;AI1...第一吸入口的角度范围;AI2...第二吸入口的角度范围;AO1...第一排出口的角度范围;AO2...第一排出口的角度范围;CH...链;CS1...第一泵壳部件;CS2...第二泵壳部件;EOP...电动油泵;F1...第一面;F2...第二面;F3...外周面;FE1...第一转子的轴向端面;FE2...第二转子的轴向端面;Gi...输入齿轮;Go...驱动齿轮;HI...吸入开口;HO1...第一排出端部开口;HO2...第二排出端部开口;MG...电气马达;MOP...机械式油泵;PI1...第一吸入口;PI2...第二吸入口;PO1...第一排出口;PO2...第二排出口;R1...第一转子;R2...第二转子;RD1...第一旋转方向;RD2...第二旋转方向;RI...吸入油路;RO1...第一排出油路;RO2...第二排出油路;S1...第一旋转轴;S2...第二旋转轴;ST...过滤器;VB...阀体;W...车轮;X1...轴第一方向;X2...轴第二方向。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具备:由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机械式油泵;由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油泵;以及用于所述机械式油泵及所述电动油泵的油路构成部件,
所述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构成部件具备:第一面,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泵转子亦即第一转子与该第一面接触;以及第二面,该第二面是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方向的面,且所述电动油泵的泵转子亦即第二转子与该第二面接触,并且,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和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排出油路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
所述第一转子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平行地配置,
所述第一转子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构成部件在外周面具备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是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所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是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
所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与所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配置于沿所述第一转子或者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且沿该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与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构成为共通的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与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的上游侧端部构成为共通的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构成部件在外周面具备吸入端部开口、第一排出端部开口以及第二排出端部开口,其中,所述吸入端部开口是在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油路以及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油路中共通的端部开口,所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是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所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是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的端部开口,
所述第一排出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排出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与所述吸入端部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转子或者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为基准的、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与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转子或者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为基准的、所述机械式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与所述电动油泵的吸入口所配置的角度范围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与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形成为: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沿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所述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与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形成为: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沿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所述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与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形成为: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沿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所述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油泵的排出油路与所述电动油泵的排出油路形成为: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双方靠径向外侧的区域,沿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的旋转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不重叠而沿所述旋转轴心的周向观察时重叠。
CN201480049016.XA 2013-09-30 2014-09-30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Active CN105518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4931 2013-09-30
JP2013204931 2013-09-30
JP2013-228383 2013-11-01
JP2013228383A JP6107604B2 (ja) 2013-11-01 2013-11-01 車両用油圧供給装置
PCT/JP2014/076033 WO2015046560A1 (ja) 2013-09-30 2014-09-30 車両用油圧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302A CN105518302A (zh) 2016-04-20
CN105518302B true CN105518302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74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016.XA Active CN105518302B (zh) 2013-09-30 2014-09-30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38973B2 (zh)
CN (1) CN105518302B (zh)
DE (1) DE112014003695B4 (zh)
WO (1) WO20150465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6578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油圧供給装置
DE102015214648A1 (de) * 2015-07-31 2017-02-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mpeinrichtung
DE102015221891A1 (de) * 2015-11-06 2017-05-1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Öl
DE102015120440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Pumpenanordnung und Hydraulik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KR101827102B1 (ko) * 2016-04-28 2018-0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유량 공급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WO2018131487A1 (ja) 2017-01-16 2018-07-1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変速機
DE102020105172A1 (de) 2020-02-27 2021-09-02 Fte Automotive Gmbh Drehschieberpum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9816A (en) * 1962-11-09 1967-01-24 Falls Stamping And Welding Com Pump
DE3614819A1 (de) * 1986-05-02 1987-11-12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Innenverzahnte doppelpumpe mit gemeinsamer ansaugung und getrennten druckausgaengen
JPH0524981U (ja) * 1991-09-10 1993-04-02 株式会社アツギユニシア タンデムポンプ
JPH09126157A (ja) * 1995-08-29 1997-05-13 Aisin Seiki Co Ltd タンデムポンプ装置
JP2005146994A (ja) * 2003-11-17 2005-06-09 Hitachi Ltd オイルポンプ
US6964631B2 (en) 2004-02-24 2005-11-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ic motor-driven oil pump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in hybrid applications
JP4499021B2 (ja) * 2005-11-17 2010-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輌用伝動装置
US20090041593A1 (en) * 2007-08-09 2009-02-1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Variable displacement type gear pump
JP2010158975A (ja) * 2009-01-08 2010-07-22 Jtekt Corp 油圧供給装置
JP5530649B2 (ja) 2009-03-26 2014-06-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スライドマルノコ
JP5019135B2 (ja) 2009-03-30 2012-09-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352552B2 (ja) 2010-09-07 2013-1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302A (zh) 2016-04-20
DE112014003695B4 (de) 2018-09-13
US20160230756A1 (en) 2016-08-11
US9938973B2 (en) 2018-04-10
DE112014003695T5 (de) 2016-04-28
WO2015046560A1 (ja)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302B (zh)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JP5862502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8678784B2 (en) Drive device
JP6187595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9849772B2 (en) Vehicular drive device
US9493062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WO2015030110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4456036B (zh) 电动油泵
CN105531481B (zh) 车辆用油压供给装置
CN108026917A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2012111366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JP6107604B2 (ja) 車両用油圧供給装置
JP2010173414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10268166A (zh) 旋转式压缩机
WO2015046579A1 (ja) オイルポンプの油路構成部材
CN110259680B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JP2020159216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929676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19111442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18065409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3204105U (ja) 渦電流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パワーシステム
JP2017008720A (ja) オイルポンプの油路構成部材
JP2021065022A (ja) 回転電機
JP2020085026A (ja)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
JP2014069757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