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3717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3717B
CN105463717B CN201510612371.XA CN201510612371A CN105463717B CN 105463717 B CN105463717 B CN 105463717B CN 201510612371 A CN201510612371 A CN 201510612371A CN 105463717 B CN105463717 B CN 105463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ewing
online
suture
off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23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3717A (zh
Inventor
公文哲
绪方孝宏
能本幸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6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3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02Mechanical dr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Abstract

缩短线切断后的上线及下线的残留端。具备:进给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针板的上表面移动;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使缝针上下移动;釜机构;切线装置,其位于针板和釜机构之间;挑线器机构,其将切断后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上侧拉出;残留端切除机构,其配置在针板的上表面和切线装置之间;以及控制装置,其在切线装置进行线切断后将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使被缝制物移动,即,在切线之前使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接近可动切刀的线切断部的移动路径,在残留端切除之前,使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接近残留端切除机构的线切除位置。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将上线及下线切断的切线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利用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和釜机构之间的协同动作,通过上线和下线的打结而形成线迹。上述缝纫机具备切线装置,该切线装置在针板的下侧进行了分开成下线及上线的布料侧部分、和上线的缝针侧部分的分线后,进行规定的缝线切断。并且,作为上述切线装置,已知转动式和水平式,该转动式是切刀在釜的周围进行转动动作的方式,该水平式是切刀沿水平面进行动作的方式。
上述水平式的切线装置具备:切线用可动切刀,其以通过落针位置的方式沿水平面在前后进行往复转动动作;以及切线用固定切刀,其设置在落针位置附近,切线用可动切刀在移出转动时进行分线,在移回转动时与切线用固定切刀协同动作,将下线及上线的布料侧部分切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29437号公报
但是,对于上述缝纫机的切线装置,由于在针板的下侧进行切线,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即使将切线用固定切刀接近针板而进行配置,以使得切断位置位于落针位置附近,在线切断后的布料上也会残留有残留端(残留线)。因此,在希望尽可能缩短残留端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手动作业进行切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缩短上线及下线的残留端,其具备以下的(1)~(3)的任意特征。
(1)
在缝纫机中,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之前,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而执行第一空进给控制,在所述第一空进给控制中,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与针孔的内侧的所述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线切断部的移动路径接近,
所述控制装置在由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的残留端切除之前,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而执行第二空进给控制,在所述第二空进给控制中,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与针孔的内侧的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的线切除位置接近。
在缝纫机中,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是向被缝制物进行纽扣的缝合的纽扣缝制缝纫机,
该缝纫机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进行下述控制,即,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以及
上线保持装置,其与所述针板及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釜机构相比配置在上方,对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的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线保持控制以及缝制开始控制,
在所述线保持控制中,在所述纽扣缝合的第一针落针后,将所述夹持单元从所述放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夹持状态,在所述纽扣缝合的最后一针落针后由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在利用所述切线装置执行切线后,将所述夹持单元切换至所述放开状态,
在所述缝制开始控制中,在使用跨越线将具有四个穿线孔的四孔纽扣缝合的情况下,从相对于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的所述夹持单元而位于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中的某一个穿线孔起,开始缝制。
(3)
在缝纫机中,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是向被缝制物进行纽扣的缝合的纽扣缝制缝纫机,
该缝纫机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进行下述控制,即,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固紧缝制控制以及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
在所述固紧缝制控制中,通过对开始所述纽扣的缝制的一个穿线孔,从缝制开始起进行大于或等于三针的落针,从而进行固紧缝制,
在所述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中,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固紧缝制后,在与进行了该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不同的另一个穿线孔、和进行了所述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之间,进行交替往复的多针的落针,并且,使得所述固紧缝制的第二针的落针位于将由所述固紧缝制的最后的落针和此后进行的两针的落针形成的三个点的落针位置作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外形线上或内侧区域中的某一处。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中,残留端切除机构与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在通过切线装置执行切线后执行残留端处理,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
另外,在具备上述(1)的特征的缝纫机中,控制装置通过执行上述的第一空进给控制和第二空进给控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通过切线装置进行上线或者下线的切断动作,并且,能够使上线或者下线的残留端靠近残留端切除机构的线切除位置,进行进一步缩短上线或者下线的残留端的处理。
另外,在具备上述(2)的特征的缝纫机中,控制装置通过执行线保持控制和缝制开始控制,从而能够使进行线保持的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缝入下线,因此,能够抑制切除后的上线的残留端从布料的下侧露出。由此,提高缝制的品质。
另外,在具备上述(3)的特征的缝纫机中,控制装置通过执行固紧缝制控制和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从而能够抑制下线的打结的分解,使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缝入至在包含固紧缝制的最后的落针在内的三针的落针位置之间跨越的下线中,因此,能够抑制切除后的下线的残留端从布料的下侧露出。由此,提高缝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纽扣缝制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上线保持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上线保持装置的斜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构成夹持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的各部件的“初始位置”的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夹持单元的“初始位置”的斜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夹持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的各部件的“中间保持位置”的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构成夹持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的各部件的“待机位置”的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夹持单元的“待机位置”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切线装置的例子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残留端切除机构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12(A)是表示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残留端切除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2(B)是表示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残留端切除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残留端切除机构及吸引机构的例子的、省略了针板的俯视图,示出了残留端切除前且吸引开始前的状态。
图14是表示残留端切除机构及吸引机构的例子的、省略了针板的俯视图,示出了残留端切除前且吸引开始后的状态。
图15是表示残留端切除机构及吸引机构的例子的、省略了针板的俯视图,示出了残留端切除后且吸引开始后的状态。
图16是图1的纽扣缝制缝纫机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图1的纽扣缝制缝纫机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18是图17之后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19是图18之后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图19之后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21是图20之后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22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的纽扣缝制缝纫机中的针孔、切线装置的切线用可动切刀及切线用固定切刀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3是加入了空进给控制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24(A)是表示加入了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一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4(B)是表示第一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4(C)是表示未加入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一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4(D)是表示第一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加入了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二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5(B)是表示第二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5(C)是表示未加入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二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5(D)是表示第二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6(A)是表示加入了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三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6(B)是表示第三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6(C)是表示未加入缝制开始控制的第三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图26(D)是表示第三缝制图案的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和夹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7是加入了固紧缝制控制及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的缝制图案的运针顺序的说明图。
标号的说明
10 缝纫机
11 缝针
12 针棒
20 缝纫机架
30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
31 缝纫机电动机
32 主轴
37 编码器
40A 针板
41A 上板(上层的针板)
42A 下板(下层的针板)
50B 釜机构
60B 移动机构
80A 切线装置
81A 切线用可动切刀
82A 切线用固定切刀
90 挑线器机构
91 挑线器
100A 残留端切除机构(线切除机构)
101A 切除用固定切刀(切除用切刀)
101Ab 贯通孔
102A 切除用可动切刀(切除用切刀)
102Ab 贯通孔
103A 线切除用气缸
110A 吸引机构
111A 吸引吸嘴
113A 吸嘴移动用气缸(吸嘴驱动单元)
114 吸引用电磁阀
120 控制装置(吸引控制装置)
130 上线保持装置
134 保持用电动机(致动器)
431A 针孔
B 纽扣、四孔纽扣
D 下线
U 上线
U1 上线环的缝针侧部分
U2 上线环的被缝制物侧部分
h1~h4 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搭载有除了使用进给齿的进给机构以外的移动机构的其他形式的缝纫机,例如能够举出下述缝纫机(例如,后述的纽扣缝制缝纫机、电子循环缝制缝纫机等),在该缝纫机中,作为使被缝制物移动的移动机构,使被缝制物在X-Y平面(或者R-θ平面)任意地移动。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缝制缝纫机10B的整体的概略结构,图2表示纽扣缝制缝纫机10B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纽扣缝制缝纫机10B具备:缝纫机架20、缝针上下移动机构30、针板40A、切线装置80A、挑线器机构90、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参照图11~图15)、以及吸引机构110A。
另外,该纽扣缝制缝纫机10B具备:作为移动机构的进给机构60B,其使纽扣B及布料C相对于缝针11沿X-Y平面任意地移动;作为半旋转釜的釜机构50B;上线保持装置130,其保持上线U的缝制开始端部U0;以及控制装置120B,其对整体的各结构进行控制。
此外,关于线调整装置及天秤,由于是在现有的缝纫机中搭载的公知的机构,因此,省略图示及详细说明。
下面,依次说明上述各结构。
[缝纫机架]
缝纫机架20由下述部件构成:缝纫机底座部21,其位于下部;缝纫机纵向机体部22,其从缝纫机底座部21的一端部向上方立起;以及缝纫机臂部23,其从缝纫机纵向机体部22的上部以沿缝纫机底座部21的方式延伸设置。
在这里,在说明缝纫机10的结构时,将后述的针棒12的上下移动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其正交的方向、且与缝纫机底座部21及缝纫机臂部2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及Y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此外,在将缝纫机10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Z轴方向成为铅垂上下方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成为水平方向。
在缝纫机臂部23的内侧,与其长度方向(Y轴方向)平行朝向的主轴32可旋转地被支撑。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
如图1所示,缝针上下移动机构30具备:缝纫机电动机31,其由设置在缝纫机纵向机体部22的上部的伺服电动机构成;主轴32,其与该缝纫机电动机31的输出轴连接,进行旋转;针棒曲柄34,其固定装备在该主轴32的缝纫机面部侧的端部;曲柄杆35,其一端部与针棒曲柄34中的从主轴32的旋转中心偏心的位置连结;以及针棒12,其经由针棒抱持部36,与曲柄杆35的另一端部连结。
针棒12在其下端部保持缝针11,并且,以能够沿Z轴方向往复上下移动的方式由缝纫机臂部23支撑。
缝纫机电动机31是伺服电动机,具备编码器37(参照图2)。并且,控制装置120从编码器37进行缝纫机电动机31的旋转速度、主轴角度等的检测,实施针对缝纫机电动机31的动作控制。
此外,针棒曲柄34、曲柄杆35、针棒抱持部36等的结构,由于与公知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进给机构]
进给机构60B如图1及图2所示,使纽扣B及布料C沿水平的针板40A的上表面移动,相对于缝针11任意地进行移动定位。
因此,进给机构60B具备:下板61B及基座62B,它们在缝纫机底座部21的上表面,能够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撑;纽扣抓持足63B,其可升降地由基座62B支撑,进行纽扣B的保持;按压弹簧67B,其通过基座62B将纽扣抓持足63B向下板61B的上表面按压;升降用电动机64B,其抵抗按压弹簧67B而使纽扣抓持足63B上升;X轴电动机65B,其成为用于使下板61B及基座62B沿X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源;以及Y轴电动机66B,其成为用于使下板61B及基座62B沿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源。
下板61B是沿X-Y平面设置的长条的平板,其一端部成为载置在针板40A的上表面的状态。
基座62B在下板61B的上表面后端侧,可绕X轴转动地被支撑,通过该转动,能够使设置在基座62B的前端侧的纽扣抓持足63B升降。
并且,在下板61B的前端部的上侧配置有纽扣抓持足63B。该纽扣抓持足63B具备用于夹持纽扣B的一对爪,通过未图示的弹簧施加纽扣B的夹持压力。即,通过抵抗弹簧而使一对爪沿X轴方向扩开,从而能够将纽扣B夹入并进行夹持。
如前述所示,纽扣抓持足63B通过按压弹簧67B以从上方对下板61B的上表面进行按压的方式被施加按压力。因此,通过在下板61B的一端部的上表面载置布料C,从而由纽扣抓持足63B与纽扣B一起进行布料C的保持。
另外,纽扣抓持足63B经由多个连杆体从升降用电动机64B被施加向上方的加压力而上升,能够解除布料C的保持状态。
X轴电动机65B及Y轴电动机66B,例如,在纽扣B为四孔纽扣的情况下,使下板61B及基座62B与针棒12的上下移动同步地依次移动,以使得按照四个孔确定的顺序在缝针11的下方进行定位。X轴电动机65B及Y轴电动机66B的动作,由控制装置120B进行控制。
另外,最后的一针在与前一针大致相同的位置处进行落针,能够避免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从不同的位置垂下的状态,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挑线器机构]
挑线器机构90与公知的结构相同,对于其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该挑线器机构90具备:挑线器91,其在缝纫机臂部23的前端下部,在与针棒12相邻的位置以可绕X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撑;以及挑线器螺线管92,其向该挑线器91施加转动动作。
上述挑线器91,其下端部形成为钩状,并装备为,通过转动使下端部从位于上停止位置处的缝针11的下方横穿而通过。由此,能够将由切线装置80A在针板40的下侧切断的上线U的缝针侧部分U1,向被缝制物的上方拉出。
[釜机构]
上述釜机构50B如前述所示是半旋转釜,具备:未图示的外釜;具有尖端54B的中釜53B(参照图5及图7);以及向中釜53B传递往复转动动作的未图示的驱动器。并且,驱动器的往复转动动作以缝纫机电动机31作为驱动源,在主轴32和向驱动器传递往复转动动作的驱动器轴51B之间设置有由凸轮曲柄机构构成的传递机构52B。
即,主轴32具备:连杆,在其一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进行全旋转,固定装备在主轴32上;以及转动腕,其以驱动器轴51B为中心,向该驱动器轴51B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以上两者均省略图示),连杆的另一端部与转动腕的转动端部连结。由此,如果连杆的一端部通过偏心凸轮进行圆周运动,则在另一端部的转动腕产生往复转动动作,经由驱动器轴51B向驱动器施加往复转动动作。
[上线保持装置]
上线保持装置130如图3~图9所示,由下述部件构成:夹持单元A,其能够切换保持状态和放开状态,在该保持状态中,将上线的端部夹持(保持)在保持面和夹持面之间,在该放开状态中,将所夹持(保持)的上线的端部放开;驱动单元B,其使夹持单元A相对地移动而切换保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以及检测单元C,其检测驱动单元B的动作位置。
夹持单元A具备:作为保持部件的下板131,其具有保持面1316;以及上板144,其具有与保持面1316相对配置的夹持面1325。
下板131如图3所示,是在一定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件,在由驱动单元B支撑的状态下,其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在下板131的前端部1311处,沿下板13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长方形状的贯通孔1312,在贯通孔1312的相当于四方形的四个内周面中,成为最前端侧的内表面成为保持面1316。该保持面1316在下板131由驱动单元B支撑的状态下,成为与X-Z平面平行。并且,在下板131的后端侧形成有沿下板131的长度方向的狭缝状的孔部1313。另外,在下板131处分别设置有:前销1314,其从该下板131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以及左销1315,其在前销1314的稍微左后方处向下方凸出。
此外,保持面1316作为用于在与夹持面1325之间夹入上线U的保持面起作用。
上板144如图3所示,由下述部件构成:前端部件132,其具有夹持面1325;以及上板主体133,其在前端部1331处连结并保持前端部件132。
前端部件132具有:夹持部1322,其在前端部件主体1321的前端侧向图3中的下方延伸;以及凸起部1323,其从夹持部1322的下端向图3中的前方凸出,在前端部件主体1321的后端侧形成有连结孔1324。夹持部1322的前侧的面,作为在与保持面1316之间夹入上线U的夹持面1325起作用。该夹持面1325在前端部件132(上板144)由驱动单元B支撑的状态下,成为与X-Z平面。
上板主体133是与下板131相比稍短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件。在上板主体133的前端部1331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凸出的连结凸起1332。另外,在上板144处分别设置有:后销1333,其从该上板144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以及右销1334,其在后销1333的稍微右前方处向下方凸出。
并且,通过使前端部件132的连结孔1324、和上板主体133的连结凸起1332嵌合而连结,从而将前端部件132和上板主体133一体地组装而形成上板144。
在夹持单元A中,上板144中的前端部件132的夹持部1322及凸起部1323插入至下板131的贯通孔1312中,并且上板144的后销1333插入至下板的孔部1313中,从而使上板144和下板131重叠,成为上板144和下板131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地自由移动。
并且,下板131的前销1314和上板144的后销1333插入至后述的引导部137的中孔部1372中,在该引导部137的下方,经由螺旋弹簧139进行连接。
该螺旋弹簧139压缩得最短的状态下,下板131的前销1314和上板144的后销1333最接近,并且下板131的左销1315和上板144的右销1334也最接近。即,在该状态下,左销1315和右销1334夹持下板131(上板144),配置在与下板131(上板14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并且,螺旋弹簧139是拉伸弹簧,始终将前销1314和后销1333向彼此接近的方向预紧,由此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夹持面1325只要不施加外力,就始终维持抵接的状态。
驱动单元B具备:作为致动器的保持用电动机134,其是上线保持装置130的驱动源,进行夹持单元A的状态切换;摆动连杆140,其固定装备在保持用电动机134的转动轴1341上;连结部件135,其一端部与摆动连杆140的摆动端部1402连接,另一端部经由后述的凸轮板连杆136而与夹持单元A连接;引导部137,其对与凸轮板连杆136连接的夹持单元A进行保持,并且引导其移动动作;以及引导盖138,其对由引导部137保持的夹持单元A进行覆盖。
保持用电动机134是按照控制装置120B的动作指令信号,每次以规定角度进行旋转的步进电动机,根据基于由编码器37输出的主轴32的角度得到的脉冲信号,以规定的主轴角度驱动夹持单元A。
连结部件135沿图中Y方向进行配置,在其一端部形成有孔部1351,另外,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孔部1352。连结部件135经由凸轮板连杆136,将摆动连杆140的摆动端部1402的Y方向位移向夹持单元A传递。
凸轮板连杆136以与下板131(上板144)交叉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其长度方向沿图中X轴方向进行配置。在凸轮板连杆136处设置有凸轮板销1361,其从凸轮板连杆136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由此,凸轮板连杆136能够以凸轮板销1361为中心进行摆动。另外,凸轮板连杆136,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左孔部1362,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右孔部1363。在左孔部1362、右孔部1363中分别连结有下板131的左销1315和上板144的右销1334。另外,在凸轮板连杆136的左端部设置有凸轮形状部1364,该凸轮形状部1364以与后述的滚轮142的外周面相对应的方式稍微弯曲。
引导部137固定在缝纫机底座部21的内侧。
引导部137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在其中央部具有规定宽度的槽部1371,并且在槽部1371中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中孔部1372。另外,在引导部137的槽部1371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形成有狭缝状的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在这里,这些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彼此平行地形成,但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彼此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稍微错开的位置关系,相对地,左孔部1373形成在前侧,右孔部1374形成在后侧。另外,在引导部137的左缘的下部,利用螺钉1375而安装有滚轮142。
此外,槽部1371的宽度与下板131及上板144的宽度大致相同。
引导盖138是大致平板状的部件,在前侧及后侧的各两个部位的位置处通过四个螺钉1381固定于引导部137。由此,上述的下板131及上板144夹持在引导部137及引导盖138之间,由引导部137的槽部1371进行引导,防止下板131及上板144的松动。
在驱动单元B中,在保持用电动机134的转动轴1341处固定有作为摆动连杆140的一端部的轴部1401。并且,利用以在连结部件135的一端部形成的孔部1351内可自由滑动的方式插入的台阶螺钉141,将摆动连杆140的摆动端部1402与连结部件135连结。另外,在连结部件135的另一端部形成的孔部1352中,在通过凸轮板销1361轴支撑的状态下安装有凸轮板连杆136。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与保持用电动机134的转动轴1341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转动相伴的、摆动连杆140的摆动,连结部件135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并且,将连结部件135的前后移动向凸轮板连杆136进行传动。
另外,在引导部137的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中,分别插入有下板131的左销1315和上板144的右销1334,左销1315和右销1334分别在凸轮板连杆136的左孔部1362和右孔部1363中能够滑动,利用止动部件143、143而安装。
由此,与保持用电动机134的转动轴1341的转动相伴的驱动力,经由凸轮板连杆136而向左销1315和右销1334进行传动。并且,左销1315和右销1334分别利用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以可向前后自由移动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对其驱动力进行传动,以使下板131和上板144(夹持单元A)向前后相对地进行移动。
检测单元C具备:狭缝板150,其固定于连结部件135;以及第1传感器151和第2传感器152,它们固定于缝纫机底座部21的内侧,对有无与连结部件135一起进行移动的狭缝板150进行检测。
狭缝板150是固定于连结部件135、与连结部件135一起进行前后移动的部件。狭缝板150具备:第1被检测部1501,其在与第1传感器151相对应的位置进出,通过第1传感器151检测该第1被检测部1501的有无;以及第2被检测部1502,其在与第2传感器152相对应的位置进出,通过第2传感器152检测该第2被检测部1502的有无。
第1传感器151及第2传感器152分别具备发光元件1511、1521和受光元件1512、1522,例如,作为发光元件而使用LED、作为受光元件而使用光传感器。下面,将由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被受光元件受光的情况定义为OFF状态,将由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未被受光元件受光的情况定义为ON状态,而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伴随狭缝板150的前后移动,在第1被检测部1501遮挡第1传感器151的发射光时,第1传感器151检测出第1被检测部1501而成为ON状态,在未遮挡时第1传感器151成为OFF状态。并且,第1传感器151将表示其是ON状态还是OFF状态的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120B输出。
同样地,在第2被检测部1502遮挡第2传感器152的发射光时,第2传感器152检测出第2被检测部1502而成为ON状态,在未遮挡时第2传感器152成为OFF状态。并且,第2传感器152将表示其是ON状态还是OFF状态的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120B输出。
此外,在图5、图7、图8中,在(A)俯视图中利用虚线表示由发光元件输出的发射光朝向受光元件的光路155,在(B)侧视图中利用点进行表示。
此外,对于检测单元C,除了通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组合进行位置检测以外,也可以在保持用电动机134中设置编码器,通过编码器的角度检测而进行位置检测。
下面,说明上线保持装置130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3,说明从缝制开始前至缝制刚开始后的动作。
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20B的初始位置信号,保持用电动机134使转动轴1341绕图中逆时针转动规定角度。伴随转动轴1341的转动,摆动连杆140以轴部1401为支点而进行摆动(参照图5(A)中的箭头L0)。另外,连结部件135伴随摆动连杆140的摆动,向前侧移动(前移动)(参照图5(A)中的箭头M0)。
凸轮板连杆136伴随连结部件135的前移动,作为整体而进行前移动。
上板144的右销1334伴随凸轮板连杆136的前移动,沿引导部137的右孔部1374进行前移动而与右孔部1374的前壁相碰(抵接),成为右销1334的前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此时,与右销1334一体的上板144也进行前移动,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处。
同样地,下板131的左销1315伴随凸轮板连杆136的前移动,沿引导部137的左孔部1373进行前移动。此时,对于引导部137的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来说,相对地,左孔部1373与右孔部1374相比形成在略微前方,因此,在上板144的右销1334与右孔部1374的前壁相碰(抵接的状态)后,下板131的左销1315以上板144的右销1334为支点,沿引导部137的左孔部1373进行前移动。并且,左销1315的前移动即下板131的前移动持续进行,直至下板131的贯通孔1312到达针板40A的针孔431A的正下方的规定的最前位置处为止,在到达规定的最前位置的时刻,通过由控制装置120B使保持用电动机134停止而使前移动停止。
在下板131及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时,下板131的前销1314和上板144的后销1333彼此抵抗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而成为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状态。此外,该情况下,虽然通过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以使下板131的前销1314和上板144的后销133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式进行了预紧,但由于与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相比,保持用电动机134的驱动力较大,因此下板131能够抵抗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而位于最前位置。
另外,在下板131及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时,下板131的贯通孔1312中的保持面1316与在上板144的前端部1331安装的前端部件132的夹持面1325及凸起部1323的前端在Y轴方向上分离,贯通孔131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贯通孔1312和针板40A的针孔431A成为上下重合的状态,缝制开始后的第一针的缝针11能够贯通这些贯通孔1312及针板40A的针孔431A而进行上下移动。如上所示,将夹持单元A位于缝针11的上下移动路径上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夹持单元A成为不对上线进行保持或者不进行夹持的“放开状态”。
并且,在该“初始位置”,检测单元C的第1传感器151和第2传感器152分别处于OFF状态。
并且,如果夹持单元A位于“初始位置”,则插入了上线U的缝制开始侧的端部U0的第一针的缝针11,以贯通针孔431A及贯通孔1312的方式进行上下移动。此外,上线U的端部U0,在缝针11下降时由釜机构50B的中釜53B的尖端54B向下方拉出,然后,在缝针11上升时,如图6所示,成为以贯通孔1312中插入有上线U的端部U0的状态而垂下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7,说明缝制开始后(第一针的缝针11的上下移动后)的上线保持装置130的动作。
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20B的中间保持位置信号,保持用电动机134使转动轴1341绕图中顺时针以规定角度转动。伴随转动轴1341的转动,摆动连杆140以轴部1401为支点进行摆动(参照图7(A)中的箭头L1)。另外,连结部件135伴随摆动连杆140的摆动,向后侧进行移动(后移动)(参照图7(A)中的箭头M1)。
凸轮板连杆136伴随连结部件135的后移动,作为整体进行后移动。
如果凸轮板连杆136开始后移动,则首先,通过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将上板144的后销1333向下板131的前销1314的方向进行了拉拽,因此在上板144的右销1334与引导部137的右孔部1374的前壁抵接的状态下,仅下板131开始后移动。并且,如果下板131进行固定量的移动而停止,则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与上板144的凸起部1323的前端相比位于后方,成为贯通孔1312闭合的“中间保持位置”。
此外,该“中间保持位置”是仅下板131进行了后移动的状态,是指直至凸轮板连杆136的凸轮板销1361、上板144的右销1334、下板131的左销1315,在与夹持单元A(下板131、上板144)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配置为一列为止的期间的配置。在该期间中,保持用电动机134进行了与“中间保持位置”相对应的规定角度的转动。
并且,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中,检测单元C的第1传感器151处于ON状态。另外,第2传感器152处于OFF状态。
从该“初始位置”向“中间保持位置”的下板131的移动,在天秤开始上升之前结束,在该“中间保持位置”中,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夹持面1325不抵接,不对上线进行夹持或者保持。通过该状态,使由天秤向上方提起的上线U弯曲,施加了针对该上线U的提起的阻力。
下面,参照图8,对在“中间保持位置”后,由夹持单元A将上线U夹持并保持的前后的上线保持装置130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前述的“中间保持位置”起,保持用电动机134进行绕图中顺时针的转动,使摆动连杆140进行摆动,通过与该摆动连杆140的摆动相伴的连结部件135的后移动,凸轮板销1361、右销1334、左销1315,在与夹持单元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置为一列。在该状态中,通过螺旋弹簧139的预紧力以使下板131的前销1314和上板144的后销133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最接近的方式进行了预紧。与其相伴,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夹持面1325抵接(实际上由于隔着上线U而未完全接触,成为接近抵接的状态),如图9所示,成为夹持单元A对上线U进行夹持的“上线夹持位置”。在该上线夹持位置中,夹持单元A成为“夹持状态”。
在成为“上线夹持位置”后,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20B的退避位置信号,保持用电动机134使转动轴1341绕图中顺时针以规定角度继续转动。伴随转动轴1341的转动,摆动连杆140以轴部1401为支点进行摆动(参照图8(A)中的箭头L2)。另外,连结部件135伴随摆动连杆140的摆动,向后侧进行移动(后移动)(参照图8(A)中的箭头M2)。
凸轮板连杆136伴随连结部件135的后移动,作为整体进行后移动。
在该状态中,夹持面1325和保持面1316成为抵接状态,因此由螺旋弹簧139进行预紧的上板144和下板131无法进一步向彼此接近方向进行移动。因此,通过凸轮板连杆136的后移动,下板131、上板144均以相同量分别进行后移动。即,夹持单元A成为夹持状态,对上线U进行夹持并进行后移动。
如上所示,夹持单元A维持上线U的夹持状态,并向与“上线夹持位置”相比稍微进行了后移动的“退避位置”移动。该“退避位置”是针板40A的针孔431A的后方侧,是从针孔431A向夹持单元A跨越的上线U的端部U0不与在切线装置80A进行切线时进行往复转动动作的切线用可动切刀81A接触的位置。
并且,在该“退避位置”中,检测单元C的第1传感器151和第2传感器152均处于ON状态。
并且,在夹持单元A退避至该“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至最后一针为止进行缝制。
如上所示,上线保持装置130通过在初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切换夹持单元A的位置,从而能够切换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的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
[切线装置]
图10表示切线装置80A的仰视图。
该切线装置80A具备: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其绕Z轴进行转动;切线用固定切刀82A,其与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协同动作,切断上线U及下线D;以及多个连杆体83A~85A,它们以缝纫机电动机31或者其他致动器作为驱动源,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传递往复转动。此外,在这里例示了下述情况,即,作为用于通过切线用可动切刀81A进行切线动作的驱动源,而具有独立于缝纫机电动机31的切线电动机86A(参照图2)。
切线用可动切刀81A配置为利用转动而通过针孔441A的下方,并且,在一个侧缘部具备:用于分成为上线U的线环的缝针侧部分U1和被缝制物侧部分U2及下线D的分线部811A、以及眼孔刃部812A,另一个侧缘部成为捕捉部813A,该捕捉部813A对上线U的被缝制物侧的部分U2及下线D进行捕捉,并运送至切线用固定切刀82A。
另外,切线用固定切刀82A装备在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转动范围内,在其一个侧缘部形成有刃部821A。
并且,如果从驱动源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施加往复转动,则在移出路径的转动中通过针孔441A的下方时,利用分线部811A,将上线U的线环的缝针侧部分U1分至转动半径内侧,将被缝制物侧部分U2及下线D分至转动半径的外侧。
并且,在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移回路径的转动时,将分至转动半径外侧的被缝制物侧的部分U2及下线D绕入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另一个侧缘部侧,由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和切线用固定切刀82A的刃部821A夹持并切断。
另外,并不限定于如切线装置80A那样,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的结构,例如,也能够使用具有在水平面内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的切线用可动切刀的切线装置。
[残留端切除机构及吸引机构]
通过图11~图15,说明残留端切除机构及吸引机构。
该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具备:作为切除用切刀的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及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它们内置在针板40A的、成为上层的上板41A和成为下层的下板42A之间;线切除用气缸103A,其使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动作;以及切刀动作部件104A,其与该线切除用气缸103A的柱塞连结。
上述针板40A的上板41A及下板42A均未直接形成针孔,而是在落针位置处形成有比针孔大的开口411A、421A。并且,在上板41A的落针位置的开口411A处,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装备了形成有针孔431A的针孔形成板43A。虽然在图11中省略了图示,但在下板42A的落针位置的开口421A处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装备了形成有针孔441A的针孔引导部44A(参照图10)。
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安装在上板41A的开口411A处,在与针孔431A重合的位置处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Y轴方向一端侧的内缘部形成有刃部101Aa。
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在下板42A的凹部422A内,以使其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的状态进行配置。另外,该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利用台阶螺钉105A以可绕Z轴转动的方式支撑于上板41A的下表面。
并且,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一端部的上表面与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在该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一端部,在与针孔431A重合的位置处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Y轴方向另一端侧的内缘部形成有刃部102Aa。
在下板42A的凹部422A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423A,在该贯通孔423A的下侧配置有切刀动作部件104A。该切刀动作部件104A在其上表面形成有凸起部104Aa,该凸起部104Aa通过贯通孔423A而插入至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长孔102Ab中。
线切除用气缸103A在下板42A的下表面侧,以使其柱塞的进退方向沿Y轴方向的状态进行固定装备,在该柱塞上装备有切刀动作部件104A。由此,线切除用气缸103A经由切刀动作部件104A,能够使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转动,使形成有刃部102Aa的端部沿Y轴方向移出。
并且,线切除用气缸103A在通常时,其柱塞处于前进的状态,如图12(A)所示,成为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刃部101Aa和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刃部102Aa隔着穿过针孔431A的上线U及下线D而相向的状态。并且,如果使线切除用气缸103A的柱塞进行后退移动,则如图12(B)及图15所示,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朝向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刃部101Aa侧前进,能够利用彼此的刃部101Aa、102Aa将上线U及下线D切除。
吸引机构110A如图13~图15所示,在缝纫机底座部21内,配置在针板40A的下方。该吸引机构110A具备:吸引吸嘴111A;以及作为吸嘴驱动单元的吸嘴移动用气缸113A,其使对吸引吸嘴111A进行支撑的支撑臂112A在规定方向上往复转动移动。
吸引吸嘴111A,其一端部形成开口而成为吸引口,其另一端部经由未图示的集尘收集器而与负压产生源连接。该吸引吸嘴111A以吸引口侧较高的方式由所示支撑臂112A倾斜支撑。
另外,关于能够利用未图示的吸引用电磁阀切换吸引的开始和停止的结构,与前述的吸引机构110相同。
支撑臂112A在其一端部对吸引吸嘴111A进行支撑,另一端部经由转向节115A而与吸嘴移动用气缸113A的柱塞连结。
该支撑臂112A以可绕Z轴转动的方式,由针板40A的下板42A的下表面或者缝纫机的机架支撑,通过其转动,能够将吸引吸嘴111A的吸引口切换至从针孔431A分离的退避位置(图13的位置)、和将吸引吸嘴111A的吸引口切换至针孔431A的正下方位置附近(图14及图15的位置)。
此外,转向节115A和支撑臂112A的另一端部,经由形成于该支撑臂112A的另一端部的未图示的长孔而连结。
上述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及吸引机构110A,能够进行与前述的残留端切除机构100及吸引机构110相同的动作控制。
即,在由切线装置切断上线U及下线D后,利用挑线器机构90将上线U的缝针侧部分U1从被缝制物拉出,然后,一边进行吸引、一边使吸引吸嘴111A从退避位置(图13的状态)转动至针孔正下方位置附近(图14的状态)。并且,在利用吸引吸嘴111A使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向下方延伸的状态下,使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的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转动,进行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的切除(图15的状态)。被切除的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由吸引吸嘴111A捕捉、收集。
[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20B具备CPU 121、ROM 122、RAM 123、EEPROM 124。
并且,控制装置120B经由系统总线及驱动电路等,与下述部件等连接:缝针上下移动机构30的缝纫机电动机31及编码器37;进给机构60B的X轴电动机65B、Y轴电动机66B、升降用电动机64B;切线装置80A的进行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转动动作的切线电动机86A;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的线切除用气缸103A;挑线器机构90的挑线器螺线管92;吸引机构110A的吸引用电磁阀114A及吸嘴移动用气缸113A;以及上线保持装置130的保持用电动机134、第1传感器151、第2传感器152。
此外,线切除用气缸103A、吸嘴移动用气缸113A,实际上由控制装置120B对使它们进行动作的电磁阀进行控制,但在这里省略各电磁阀的图示。
另外,控制装置120B连接有操作输入部125。
该操作输入部125,例如进行要缝合的纽扣的孔的数量、各孔的尺寸、向各孔的运针的顺序、针数等的设定。
另外,该纽扣缝制缝纫机10B由于以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针数进行纽扣缝合,因此设置有用于输入执行缝制的指令的启动踏板126B。
[缝纫机的缝制控制的流程]
下面,通过图16的流程图及图17~图21的动作说明图,对上述纽扣缝制缝纫机10B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下板61B的上表面载置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C,在纽扣抓持足63B中设置纽扣B,如果踩压启动踏板126B,则控制装置120B控制进给机构60B的升降用电动机64B,使纽扣抓持足63B下降至布料C上。由此成为纽扣B和布料C被纽扣抓持足63B保持的状态(步骤S101)。
下面,控制装置120B控制保持用电动机134,使上线保持装置130的夹持单元A移动至初始位置。由此,在针孔431A的下侧,成为夹持单元A的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分开的状态(步骤S103、图17,放开状态)。
然后,控制装置120B开始缝纫机电动机31的驱动(步骤S105)。由此,在夹持单元A的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之间进行第一针的落针。控制装置120B监视编码器37的输出,以缝针11上升而从夹持单元A的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之间向上方拔出的规定的主轴角度,使保持用电动机134动作,使夹持单元A移动至中间保持位置(步骤S107)。由此,夹持单元A向待机位置侧移动,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成为接近状态。因此,在利用天秤进行上线U的提起时,能够施加对上线U的规定的阻力,抑制上线U的松弛。
并且,控制装置120B监视编码器37的输出,如果天秤通过其上止点,则使保持用电动机134动作,使夹持单元A移动至待机位置(步骤S109,夹持状态)。
由此,夹持单元A从针孔431A远离,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成为最接近的状态,对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进行夹持。
然后,以设定的纽扣缝合的针数,按照规定的顺序向纽扣的孔进行落针(步骤S111)。
并且,在最后一针落针后的缝针11的上升时,控制装置120B使切线电动机86A动作,利用切线装置80A开始切线(步骤S113)。
即,切线装置80A的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利用往复转动的移出路径,仅选出在布料C的下侧由中釜53B形成的上线U的线环内的与缝针11侧相连的部分(图18),利用往复转动的移回路径将上线U的线环内的与布料C侧相连的部分、和从中釜53B向布料C跨越的下线D,向切线用固定切刀82A侧运送并切断(图19)。
此时,上线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处于由夹持单元A向待机位置侧拉拽而退避的状态,因此,位于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转动范围外而不被切断。
并且,如果缝纫机电动机31在规定的上停止位置处停止(步骤S115),则控制装置120B控制挑线器螺线管92,执行由挑线器进行的挑线(步骤S117)。由此,由切线装置80A切断的上线U的缝针11侧的部分向纽扣B的上方拉出(图20)。
并且,控制装置120B使线切除用气缸103A动作,在接近布料C的下表面的位置处,将在布料C的下侧残留的切线装置80A切断后的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和从布料C向夹持单元A跨越的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切除(步骤S119)。
然后,控制装置120B使保持用电动机134动作,使夹持单元A向初始位置移动(步骤S121)。由此,夹持单元A成为放开状态,将切除后的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从保持面1316和夹持面1325的夹持状态放开(图21)。
并且,控制装置120B使吸嘴移动用气缸113A和吸引用电磁阀114A动作,使吸引吸嘴111A的前端部向针孔431A的下方移动,并且进行吸引,对切除后的上线U及下线D的残留端和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进行吸引(步骤S123)。
并且,控制装置120B控制进给机构60B的升降用电动机64B,使纽扣抓持足63B上升(步骤S125)。由此将布料C从纽扣抓持足63B放开,完成缝制。
如以上所示,在纽扣缝制缝纫机10B中,利用上线保持装置130,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直至最后一针为止由夹持单元A保持于待机位置,因此,在缝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缠绕上线U或下线D而成为所谓的鸟巢状态。
另外,被保持的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最终由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切除,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布料C中的上线U的缝制开始的端部U0的残留端,能够实现美观性好的纽扣缝合缝制。
[空进给控制]
图22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纽扣缝制缝纫机10B中的针孔441A、切线装置80A的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及切线用固定切刀82A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中的标号m表示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相对于切线用固定切刀82A的刃尖的接点的移动轨迹,标号G表示针孔441A的中心,标号t0表示布料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标号t1表示布料的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
如图所示,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相对于针孔441A的中心G通过左斜前侧而进行往复的转动,由此切线用可动切刀81A执行分线及切线。
另一方面,在通常的切线的动作控制中,在布料C中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位于针孔441A的中心G的状态下,执行分线及切线。
因此,切线用可动切刀81A通过对从与针孔441A的中心G一致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垂下的上线的线环分线,分成缝针侧部分和布料侧部分,进行切断以使得布料侧部分变短。
另外,下线在最后一针时不与上线形成打结,因此以从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垂下的状态,由切线用可动切刀81A进行分线并切断。
如上述所示,在通常的切线的动作控制中,上线在从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分离的位置处垂下。另外,对于下线,根据由缝制数据确定的缝制图案的不同,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可能成为从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分离的位置。在这些情况下,在经过分线而进行切线时,有时导致上线或者下线向从接点分离的方向靠近,有可能发生切断不良。
因此,在控制装置120B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切线装置80A的切线之前,对作为移动机构的进给机构60B执行第一空进给控制,在该第一空进给控制中,使被缝制物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与针孔441A的内侧的切线装置80A的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线切断部即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路径m接近。此外,所谓空进给,不同于与利用缝针上下移动机构30进行的缝针11的上下移动同步地以一定的主轴角度进行的布料进给,是指无论有无缝针11的上下移动都进行的布料进给。
在图22中,矢量a是最后一针的布料移动矢量,矢量b是线切断点矢量,矢量c是在第一空进给控制中进行的第一空进给矢量。
布料移动矢量a示出了用于使布料C从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向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在纽扣缝制缝纫机10B中,在EEPROM 124中存储有缝制数据,在该缝制数据中,为了执行以针对在纽扣上形成的纽扣孔确定的顺序、以及针对该纽扣孔确定的针数进行运针的缝制图案,记录有针对每一针的纽扣及布料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移动量。因此,能够从该缝制数据获取用于使布料C从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向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线切断点矢量b示出了用于使位于针孔441A的中心G的布料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点移动至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为止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如果处在针孔441A的范围内,则可以移动至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中的任意位置,但也可以移动至成为最短距离的位置、或者从成为最短距离的位置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和切线用固定切刀82A的切断位置侧靠近的位置。
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能够根据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转动中心位置、及从该中心位置至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为止的长度的设计数据而求出。另外,针孔441A的中心也能够根据设计数据而求出,因此,能够根据这些计算出线切断点矢量b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第一空进给矢量c示出了在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位于针孔441A的中心G的状态下,直至使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移动至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为止,用于使布料移动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该第一空进给矢量c,如图22所示,在布料移动矢量a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针孔441A的半径的情况下,
能够根据下式而求出,
[第一空进给矢量c]=[线切断点矢量b]-[布料移动矢量a]。
另外,在布料移动矢量a的长度超过针孔441A的半径的情况下,
能够根据下式而求出,
[第一空进给矢量c]=[线切断点矢量b]-(针孔的半径/布料移动矢量a的长度)×[布料移动矢量a]。
控制装置120B利用上式而求出第一空进给矢量c,在进行了最后一针的落针的缝针11从布料拔出后直至由切线装置80A将上线及下线切断为止期间的定时,通过空进给使布料移动。
由此,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移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下线由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可靠地进行捕捉,并稳定地进行切断。
此外,在该第一空进给控制中,例示了使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移动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移动。
在该情况下,无论[布料移动矢量a]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针孔441A的半径、还是大于针孔441A的半径,都成为
[第一空进给矢量c]=[线切断点矢量b]。
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20B也是利用上式求出第一空进给矢量c,在进行了最后一针的落针的缝针11从布料拔出后直至由切线装置80A将上线及下线切断为止期间的定时,通过空进给使布料移动。
由此,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移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上线由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可靠地进行捕捉,并稳定地进行切断。
另外,在包含纽扣的缝合缝制的情况在内的各种缝制中,有时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缝制,即,通过减小与最后一针接近的多个落针的进给间距,从而难以使打结松脱,或者通过减小最后一针的进给间距而将从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向下方凸出的上线的终端部和从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向下方凸出的下线的终端部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提高缝制的完成后的美观性。
在这些情况下,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和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接近,因此,在第一空进给控制中,可以使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和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的某一者向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移动。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由于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和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两者均与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接近,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由切线用可动切刀81A对上线和下线进行捕捉,并稳定地进行切断。
在切线装置80A的切线之前进行了上述第一空进给控制的情况下,在之后利用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进行残留端切除之前,对作为移动机构的进给机构60B执行第二空进给控制,在该第二空进给控制中,使布料及纽扣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与针孔441A内侧的利用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的线切除位置t3接近。
在图22中,标号t2表示通过第一空进给控制,使布料的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到达的切线用可动切刀81A的眼孔刃部812A的接点的移动轨迹m的线上的规定位置。
另外,在图22中,标号101Ab表示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刃部101Aa所形成的贯通孔,标号102Ab表示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刃部102Aa所形成的贯通孔。
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贯通孔101Ab,与针孔441A同心、且其内径也大致一致。
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贯通孔102Ab,在不进行切除动作时,在与针孔441A成为同心的位置处待机,另外,该贯通孔102Ab的内径与针孔441A的内径大致一致。
并且,在切除动作时,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转动,贯通孔102Ab朝向图示的位置移动,由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刃部101Aa和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刃部102Aa在夹持上线及下线的残留端的线切除位置t3处,进行残留端切除。
另外,图22中的矢量d是在第二空进给控制中进行的第二空进给矢量。
第二空进给矢量d表示用于使位于到达点t2的布料的点移动至线切除位置t3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到达点t2的位置能够根据前述的线切断点矢量b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而求出。另外,线切除位置t3的位置能够根据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转动中心位置、及从该中心位置至切除用可动切刀102A的贯通孔102Ab为止的长度、贯通孔102Ab的内径的设计数据、及切除用固定切刀101A的贯通孔101Ab位置、贯通孔101A的内径的设计数据而求出。
因此,能够根据到达点t2的位置和线切除位置t3的位置,计算出第二空进给矢量d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
控制装置120B基于计算出的第二空进给矢量d,在利用挑线器机构90进行挑线后至利用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切除上线及下线的残留端为止期间的定时,通过空进给使布料移动。
由此,布料中的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t1或者最后一针的落针位置t0移动至线切除位置t3,因此,下线的残留端或者上线的残留端与线切除位置t3更接近,能够将下线的残留端或者上线的残留端切除得更短。
在纽扣缝制缝纫机10B中,示出加入了上述第一及第二空进给控制的情况下的纽扣缝合缝制动作的流程图。
基本的缝制动作与图1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仅对与该图16的动作不同点进行说明。
即,在下板61B的上表面载置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C,在纽扣抓持足63B中设置纽扣B,如果踩压启动踏板126B,则控制装置120B使纽扣抓持足63B下降而保持布料,在此之后,执行与图16的步骤S101~S111相同的控制。
然后,在步骤S111中,按照缝制数据中确定的顺序,进行规定的针数的落针,在最后一针落针后的缝针11上升时,控制装置120B执行第一空进给控制(步骤S1111)。即,控制装置120B计算出第一空进给矢量c,基于该第一空进给矢量c而执行布料及纽扣的移动。
然后,控制装置120B执行由切线装置80A进行的切线,在此之后,执行与图16的步骤S113~S117相同的控制。
然后,在步骤S117中,如果执行由挑线器机构90进行的挑线,则控制装置120B执行第二空进给控制(步骤S1171)。即,控制装置120B基于已经计算出的第二空进给矢量d,执行布料及纽扣的移动。
然后,控制装置120B执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100A进行的残留端切除,在此之后,执行与图16的步骤S119~S125相同的控制,结束缝合缝制动作。
通过该缝合缝制动作,对于上线或者下线,能够减少切断不良的发生,进一步缩短上线或者下线的残留端而进行纽扣缝合。
此外,上述第一及第二空进给控制,并不限定于纽扣缝制缝纫机,也能够适用于使布料在平面上任意地移动定位而以规定的缝制图案进行缝制的、所谓电子循环缝制缝纫机。
[缝制开始控制]
另外,前述的纽扣缝制缝纫机10B,在纽扣缝合的第一针落针后将夹持单元A从放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在纽扣缝合的最后一针落针后利用切线装置80A进行切线,在利用切线装置80A执行切线后进行了将上线保持装置130切换至放开状态的线保持控制,但在进行该线保持控制并进行使用跨越线的四孔纽扣的缝合缝制的情况下,优选加入以下说明的缝制开始控制。
四孔纽扣B在其中央以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配置形成有四个穿线孔。
纽扣缝制缝纫机10B的进给机构60B的纽扣抓持足63B,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四孔纽扣的保持,即,配置有四个穿线孔的正方形的2条边与X轴方向平行,其他2条边与Y轴方向平行。关于以该状态保持的四孔纽扣B的四个穿线孔,为了方便,如图24所示,将位于左前的穿线孔设为h1,将位于右前的穿线孔设为h2,将位于左后的穿线孔设为h3,将位于右后的穿线孔设为h4。
存在各种与四孔纽扣B的各穿线孔h1~h4对应的缝制图案,但缝制开始控制以下述缝制图案作为对象,该缝制图案通过在对两个穿线孔交替地进行多次运针后,不进行切线,而是经由跨越线使落针位置向剩余的两个穿线孔中的一者进行移动,对剩余的两个穿线孔交替地进行多次运针,从而进行缝合缝制。
另外,如上所述,对于经由跨越线向四个穿线孔进行运针的缝制图案,能够举出以下三种缝制图案。
(1)如图24所示,第一缝制图案为,对斜向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经由沿Y轴方向(也可以是X轴方向)的跨越线对剩余的斜向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
(2)如图25所示,第二缝制图案为,对在X轴方向(也可以是Y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经由沿Y轴方向(也可以是X轴方向)的跨越线对剩余的在X轴方向(也可以是Y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
(3)如图26所示,第三缝制图案为,对在X轴方向(也可以是Y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经由沿斜向的跨越线对剩余的在X轴方向(也可以是Y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穿线孔进行运针。
在图24所示的第一缝制图案中,与各穿线孔的标号h1~h4相邻的括号内的数值示出了运针的顺序(图25、图26也是同样的)。即,在该第一缝制图案中,如图24(A)所示,向右前的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在与位于斜向的穿线孔h3之间进行了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跨越线从右前的穿线孔h2向右后的穿线孔h4跨越,在从右后的穿线孔h4向位于斜向的穿线孔h1之间进行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在右后的穿线孔h4处进行最后一针的落针。
在该第一缝制图案中,一边进行下述缝制开始控制、一边开始缝制,在缝制开始控制中,向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一者即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
在该情况下,如图24(B)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由夹持单元A夹持而向后方拉拽的状态下被保持,因此,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被缝入至在穿线孔h1和穿线孔h4之间跨越的下线和布料之间。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不会从布料下表面垂下,由此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与此相对,如图24(C)所示,如果从不是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某一者的穿线孔h4(对于穿线孔h3也同样地)开始纽扣缝合缝制,则如图24(D)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由夹持单元A夹持而向后方拉拽的状态下被保持,因此,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不会被缝入至任何的下线中。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从布料下表面垂下,无法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如图25(A)所示,在第二缝制图案中,向右前的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在与位于其左侧的穿线孔h1之间进行了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跨越线从右前的穿线孔h2向右后的穿线孔h4跨越,在从右后的穿线孔h4与位于其左侧的穿线孔h3之间进行了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在右后的穿线孔h4处进行最后一针的落针。
在该第二缝制图案中,一边进行下述缝制开始控制、一边开始缝制,在缝制开始控制中,向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一者即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
在该情况下,如图25(B)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被缝入至在穿线孔h3和穿线孔h4之间跨越的下线和布料之间。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不会从布料下表面垂下,由此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与此相对,如图25(C)所示,如果从不是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某一个的穿线孔h4(对于穿线孔h3也同样地)开始纽扣缝合缝制,则如图25(D)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不会被缝入至任何的下线中。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从布料下表面垂下,无法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如图26(A)所示,在第三缝制图案中,向右前的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在与位于其左侧的穿线孔h1之间进行了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跨越线从右前的穿线孔h2向左后的穿线孔h3跨越,在从左后的穿线孔h3向位于其右后的穿线孔h4之间进行三次往复的交替落针后,在左后的穿线孔h3处进行最后一针的落针。
在该第三缝制图案中,一边进行下述缝制开始控制、一边开始缝制,在缝制开始控制中,向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一者即穿线孔h2进行第一针的落针。
在该情况下,如图26(B)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被缝入至在穿线孔h3和穿线孔h4之间跨越的下线和布料之间。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不会从布料下表面垂下,由此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与此相对,如图26(C)所示,如果从不是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某一个的穿线孔h3(对于穿线孔h4也同样地)开始纽扣缝合缝制,则如图26(D)所示,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在四孔纽扣B的下侧,不会被缝入至任何的下线中。
因此,在上线的开始端部从夹持单元A放开而由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切除后,其切除后的前端部从布料下表面垂下,无法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缝制开始控制,在四孔纽扣的缝合缝制中,以各种缝制图案进行缝制的情况下,都能够抑制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从布料下侧的凸出,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此外,缝制开始控制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在确定用于进行四孔纽扣的缝合缝制的缝制图案的缝制数据中,进行运针的位置设定,将相距夹持单元A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h1、h2中的某一个设为第一针的落针位置,由控制装置120B读取该缝制数据,对进给机构60B进行控制。
[固紧缝制控制和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
另外,前述的纽扣缝制缝纫机10B,在进行纽扣的缝合缝制的情况下,优选加入以下说明的固紧缝制控制和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
首先,对固紧缝制控制进行说明。
在纽扣缝合缝制中,由于第一针的落针将上线的缝制开始端部向布料的下侧拉出,所以在第一针的落针位置处不与下线形成打结。
并且,在第二针的落针位置处,上线和下线形成打结,但如果将第三针的落针位置向其他穿线孔移动,则下线在其他穿线孔侧受到张力,打结容易分解。
因此,在固紧缝制控制中,从缝制开始通过多针的落针,对开始纽扣的缝制的一个穿线孔进行固紧缝制。此外,在这里例示通过三针的落针进行固紧缝制的情况。
图27示出具有穿线孔h1~h4的四孔纽扣的缝合缝制的缝制图案。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进行运针的顺序。对于穿线孔h1~h4的配置,与前述的缝制开始控制的四孔纽扣B相同。
如图示所示,在该缝制图案中,向穿线孔h2进行从第一针至第三针为止的落针,并且第一针和第三针向相同的位置进行了落针。
如上所述,通过执行向相同的穿线孔h2进行落针的固紧缝制控制,从而避免在第二针的落针位置处形成的打结被其他穿线孔侧拉拽的情况,因此打结不会分解,能够牢固地维持打结形成状态。
此外,固紧缝制控制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在确定用于进行纽扣的缝合缝制的缝制图案的缝制数据中,进行运针的位置设定,在某一个穿线孔的内侧的范围内进行从第一针至第三针为止的落针,由控制装置120B读取该缝制数据,对进给机构60B进行控制。
下面,对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进行说明。
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成为从布料的下侧露出的状态。如上所述,在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露出的状态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缝制品质的降低。
因此,在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中,对进给机构60B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固紧缝制之后,在与进行了该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不同的另一个穿线孔、和进行了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之间,进行交替往复的多针的落针,并且,使得固紧缝制中的第二针(从缝制开始起的第二针)的落针位于将由固紧缝制的最后的落针(从缝制开始起的第三针)和此后进行的二针的落针(从缝制开始起的第四针和第五针)形成的三个点的落针位置作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外形线上或内侧区域中的某一处。
由此,在缝制开始起的第二针的落针位置处向下方露出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被缝入至形成以缝制开始起的第三针至第五针为止的三个点的落针位置作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下线和布料之间,通过消除露出的状态,从而能够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图27的缝制图案与前述的图24所示的第一缝制图案同样地,首先在斜向排列的两个穿线孔h2、h3之间进行运针,经由沿Y轴方向(也可以是X轴方向)的跨越线,对剩余的斜向排列的两个穿线孔h4、h1进行运针。
并且,由向穿线孔h2内进行落针的缝制开始起的第三针及第五针、和向穿线孔h3内进行落针的第四针形成三角形,第二针的落针位置位于将第四针的落针位置和第五针的落针位置连结的线段上。
因此,从第二针的落针位置向下方露出的、残留端切除后的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被缝入至从第四针的落针位置向第五针的落针位置跨越的下线和布料之间,抑制露出而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特别地,在该缝制图案中,在缝制开始起的第四针的落针位置和第五针的落针位置之间,从第四针至第八针为止多次反复交替地进行落针,因此利用多次跨越的下线,更有效地缝入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
即,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下线的缝制开始端部的露出,进一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此外,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在确定用于进行纽扣的缝合缝制的缝制图案的缝制数据中,进行第二针的落针位置的位置设定,以使得在由从第三针至第五针为止的三个落针位置所包围的区域内及将三个落针位置连结的线段上的某一个位置进行落针,由控制装置120B读取该缝制数据,对进给机构60B进行控制。
另外,固紧缝制控制设为缝制开始起的第一针至第三针,但也可以进行大于或等于三针的落针。
在上述的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的例子中,将第二针的落针位置设定在由第三针至第五针的三个点的落针包围而成的三角形的外形线上及其内侧区域中的某一处,但在进行多于三针的固紧缝制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缝制开始后的第二针的落针位置设定在由固紧缝制的最后的落针、和此后的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的最初的二针的落针形成的三个点所包围而成的三角形的外形线上及其内侧区域中。

Claims (3)

1.一种缝纫机,其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之前,对所述移动机构执行第一空进给控制,在所述第一空进给控制中,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与针孔的内侧的所述切线装置的可动切刀的线切断部的移动路径接近,
所述控制装置在由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进行的残留端切除之前,对所述移动机构执行第二空进给控制,在所述第二空进给控制中,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以使得最后一针或者最后一针的前一针的落针位置、与针孔的内侧的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的线切除位置接近。
2.一种缝纫机,其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是向被缝制物进行纽扣的缝合的纽扣缝制缝纫机,
该缝纫机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进行下述控制,即,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以及
上线保持装置,其与所述针板及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釜机构相比配置在上方,对所述上线的缝制开始的端部进行保持,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线保持控制以及缝制开始控制,
在所述线保持控制中,在所述纽扣缝合的第一针落针后,将夹持单元从放开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在所述纽扣缝合的最后一针落针后由所述切线装置进行切线,在利用所述切线装置执行切线后,将所述夹持单元切换至所述放开状态,
在所述缝制开始控制中,在使用跨越线将具有四个穿线孔的四孔纽扣缝合的情况下,从相距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的所述夹持单元而成为更远方的两个穿线孔中的某一个穿线孔起,开始缝制。
3.一种缝纫机,其具备:
针板,其贯通形成有供缝针插入的针孔;
移动机构,其使被缝制物沿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所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动作;
釜机构,其在所述针板的下侧,从所述缝针捕捉上线,并缠绕下线;
切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针板和所述釜机构之间,将下线和上线切断;以及
挑线器机构,其将由所述切线装置切断的上线的缝针侧部分向所述被缝制物的上侧拉出,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是向被缝制物进行纽扣的缝合的纽扣缝制缝纫机,
该缝纫机具备:
残留端切除机构,其与所述针板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下方,与所述切线装置相比配置在上方;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切线装置将下线和上线切断后,进行下述控制,即,利用所述残留端切除机构将与所述被缝制物相连的下线及上线的残留端切除,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固紧缝制控制以及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
在所述固紧缝制控制中,通过对开始所述纽扣的缝制的一个穿线孔,从缝制开始起进行大于或等于三针的落针,从而进行固紧缝制,
在所述下线缝制开始端部处理控制中,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固紧缝制后,在与进行了该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不同的另一个穿线孔、和进行了所述固紧缝制的穿线孔之间,进行交替往复的多针的落针,并且,使得所述固紧缝制的第二针的落针位于将由所述固紧缝制的最后的落针和此后进行的两针的落针形成的三个点的落针位置作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外形线上或内侧区域中的某一处。
CN201510612371.XA 2014-09-29 2015-09-23 缝纫机 Active CN105463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7891 2014-09-29
JP2014197891A JP6374745B2 (ja) 2014-09-29 2014-09-29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3717A CN105463717A (zh) 2016-04-06
CN105463717B true CN105463717B (zh) 2019-08-16

Family

ID=5548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2371.XA Active CN105463717B (zh) 2014-09-29 2015-09-23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74745B2 (zh)
KR (1) KR20160037769A (zh)
CN (1) CN105463717B (zh)
DE (1) DE10201511611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1836A (zh) * 2002-03-08 2003-12-17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缝纫机切线装置
CN101054760A (zh) * 2006-04-14 2007-10-17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525815A (zh) * 2008-03-06 2009-09-09 Juki株式会社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201835107U (zh) * 2010-08-10 2011-05-18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
EP2508665A2 (de) * 2011-02-28 2012-10-10 BERNINA International AG Verfahren zum Schneiden des Unter- und mindestens eines Oberfadens und ein Verfahren zum Ansticken sowie einer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r Verfahren
CN203668663U (zh) * 2013-12-31 2014-06-25 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短线头自动剪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7534B2 (ja) * 1990-05-18 1998-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糸切りミシン
JP3347821B2 (ja) * 1993-06-30 2002-11-20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2本針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針板
JP4698862B2 (ja) * 2000-04-04 2011-06-08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2005278929A (ja) * 2004-03-30 2005-10-13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707489B2 (ja) * 2005-07-27 2011-06-2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釜機構
JP2008068001A (ja) * 2006-09-15 2008-03-27 Juki Corp ミシン
JP5073272B2 (ja) * 2006-11-17 2012-11-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01191279A (zh) * 2006-11-22 2008-06-04 顾飞龙 可调整切断缝线长度的下切线装置
JP2011125387A (ja) * 2009-12-15 2011-06-30 Nakanihon Juki Kk ミシン
US20130047905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Shui-Chun Tseng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1836A (zh) * 2002-03-08 2003-12-17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缝纫机切线装置
CN101054760A (zh) * 2006-04-14 2007-10-17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525815A (zh) * 2008-03-06 2009-09-09 Juki株式会社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201835107U (zh) * 2010-08-10 2011-05-18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机构
EP2508665A2 (de) * 2011-02-28 2012-10-10 BERNINA International AG Verfahren zum Schneiden des Unter- und mindestens eines Oberfadens und ein Verfahren zum Ansticken sowie einer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r Verfahren
CN203668663U (zh) * 2013-12-31 2014-06-25 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短线头自动剪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7462A (ja) 2016-05-09
KR20160037769A (ko) 2016-04-06
CN105463717A (zh) 2016-04-06
JP6374745B2 (ja) 2018-08-15
DE102015116113A1 (de)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2390B (zh) 縫紉機
CN106283422B (zh) 缝纫机
CN110055689A (zh) 缝合管状针织物开口端的缝纫机及其编织方法
CN105518199B (zh) 缝纫机
JP2010213767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US2889790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iped garment openings
CN105463717B (zh) 缝纫机
CN1904183B (zh)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TW548360B (en) Thread cutter
JP4108991B2 (ja) ミシン
US2780193A (en) Methods of producing piped garment openings
JP3897641B2 (ja) ミシン
CN101275340B (zh) 钉扣缝纫机
CN107663718A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US857941A (en) Machine for forming knotted-thread fastenings.
KR20070031252A (ko) 스팽글, 코드 등을 스티치 하기 위한 스티치 기계, 특히 북스티치 기계 또는 누비질 기계
KR20020090143A (ko) 재봉틀의 실절단 장치
WO2024087592A1 (zh) 一种剪线装置以及自动缝合装置
US1369371A (en) Thread cutting and nipp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JP3372575B2 (ja)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による空環縫い込み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139745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US1646946A (en) Cord-handling mechanism for buttonhole-sewing machines
US25692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US428548A (en) On buttons
US1209926A (en) Buttonhole cutting and stitch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