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389B - 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83389B CN105383389B CN201510516152.1A CN201510516152A CN105383389B CN 105383389 B CN105383389 B CN 105383389B CN 201510516152 A CN201510516152 A CN 201510516152A CN 105383389 B CN105383389 B CN 1053833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shaft
- rotatable parts
- visual confirmation
- vehicle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retracting the mirror arrangements to a non-use position alongside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在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中,在马达底座(26)的接触筒(28B)中,在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配置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使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轴(20)的支承筒(20A)间的间隙尺寸比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轴(20)的支承筒(20A)间的间隙尺寸小。因此,能够有效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门后视镜装置中,支承轴的上端部被插入马达底座的剖面大致圆环状的支承孔中,支承轴能够将马达底座支承为能够转动。另外,在马达底座中,存在在支承孔的外周面设置多个肋的结构,多个肋在支承孔的周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从支承孔的外周面向支承轴侧(支承孔的径向内侧)突出。
此处,在该车门后视镜装置中,所有的肋从支承孔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都相同,使马达底座相对于支承轴无偏转地将支承孔与支承轴配置在同轴上,在该状态下所有的肋与支承轴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小的相同尺寸的间隙,通过形成如此结构来抑制马达底座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具备:支承轴,该支承轴支承于车身侧;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支承轴;接触部,在上述转动部件设置有多个上述接触部,并且,该接触部能够与上述支承轴接触,至少一个上述接触部配置在其余的上述接触部所配置的圆周的径向内侧;目视确认单元,该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上述转动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上述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具备:支承轴,该支承轴支承于车身侧;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支承轴;接触部,在上述转动部件设置有多个上述接触部,并且,该接触部能够与上述支承轴接触,在上述转动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承轴不偏转的状态下,至少一个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比其余的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小;目视确认单元,该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上述转动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上述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在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当转动上述转动部件并对上述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上述支承轴的偏转力时,将被作用朝向上述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上述接触部设定为上述至少一个上述接触部。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将通过上述目视确认单元的负载对上述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上述支承轴的偏转力而被作用朝向上述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上述接触部设定为上述至少一个上述接触部。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在车身侧支承支承轴,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进而,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转动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辅助目视确认单元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另外,在转动部件设置有多个接触部,接触部能够与支承轴接触。
此处,至少一个接触部配置在其余的接触部所配置的圆周的径向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支承轴支承于车身侧,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进而,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转动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辅助目视确认单元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另外,在转动部件设置有多个接触部,接触部能够与支承轴接触。
此处,在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不偏转的状态下,至少一个接触部与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比其余的接触部与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
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当转动转动部件并对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力时,将被作用朝向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接触部设定为上述至少一个接触部。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
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中,将通过目视确认单元的负载对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力而被作用朝向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接触部设定为上述至少一个接触部。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偏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从车辆后方观察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收起机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收起机构的从车辆后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收起机构的从上方观察的剖视图(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相对于收起机构的支承轴而马达底座不偏转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从上方观察的剖视图(图3的5-5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通过从车辆后方观察的主视图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车辆用后视镜装置)。此外,在附图中,用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用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用箭头UP表示上方。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设置在作为车门的侧门(特别是前部侧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并且车辆前侧端,配置于车辆外侧。
如图1所示,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具有作为构成支承体的设置部件的支柱12,支柱1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固定于侧门,由此将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设置于侧门。
在支柱1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的上侧支承有收起机构14(回位器)。
也如图2~图5所示,在收起机构14设置有作为构成支承体的支承部件的金属制的支架16。在支架16的下端设置有大致圆盘状的固定部18,固定部18固定于支柱12,由此将支架16固定于支柱12,将收起机构14支承于支柱12。
在固定部18的上侧一体地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支承轴20,支承轴20从固定部18向上方立起,支承轴20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支承轴20的上端部形成为作为支承部的圆筒状的支承筒20A,支承筒20A与支承轴20配置在同轴上。
构成转动体的驱动体2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20。
在驱动体22的下侧部分设置有作为底座部件的树脂制的容器状的壳体24,壳体24的上面敞开。在壳体24的底壁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贯通且大致嵌合支架16的支承轴20,壳体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20。
在壳体24的上部内固定有作为转动部件的马达底座26,马达底座26与壳体24一体形成。
在马达底座26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收容筒28,收容筒28的内部朝上侧以及下侧敞开,并且在内部收容支承轴20。在收容筒28的上侧部分与下侧部分之间设置有圆环板状的阶梯差壁28A,阶梯差壁28A与收容筒28的轴向垂直配置。
在相比收容筒28的阶梯差壁28A靠上侧部分设置有接触筒28B,接触筒28B相对于收容筒28的下侧部分缩径且配置在同轴上。在接触筒28B内的附近,圆筒状的插入筒28C被设置在同轴上,插入筒28C在上端与接触筒28B一体形成。在接触筒28B与插入筒28C之间形成剖面大致圆环状的接触孔30,接触孔30朝下侧敞开。在接触孔30插入支架16的支承轴20的支承筒20A,在支承筒20A内插入插入筒28C。
在接触筒28B的内周面一体地设置作为突出部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的剖面矩形状的接触肋32A~32H,接触肋32A~32H分别沿接触筒28B的轴向延伸,并且向接触筒28B的径向内侧突出。接触肋32A~32H在接触筒28B的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接触肋32A、接触肋32B、接触肋32C、接触肋32D、接触肋32E、接触肋32F、接触肋32G、接触肋32H分别配置在接触筒28B内周面的车辆前侧端、车辆前侧并且车宽方向外侧、车宽方向外侧端、车辆后侧并且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后侧端、车辆后侧并且车宽方向内侧、车宽方向内侧端、车辆前侧并且车宽方向内侧。接触肋32A~32D形成为从接触筒28B突出的突出量相同,并且接触肋32E~32H形成为从接触筒28B突出的突出量相同,接触肋32E~32H与接触肋32A~32D相比,从接触筒28B突出的突出量大。因此,在作为接触肋32A~32D的接触部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配置作为接触肋32E~32H的接触部的突出前端面32T,并且在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外侧配置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另外,至少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偏转的状态下,接触肋32A~32H的突出前端面32T能够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接触。
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接触孔30以及插入筒28C与支承筒20A配置在同轴上。另外,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的间隙尺寸(支承筒20A的径向的最小间隙尺寸)比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的间隙尺寸(支承筒20A的径向的最小间隙尺寸)小,例如,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的间隙尺寸为0mm以上且0.1mm以下(即,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可以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接触),并且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的间隙尺寸为0.2mm。进而,插入筒28C的外周面与支承筒20A的内周面的间隙尺寸(支承筒20A的径向的最小间隙尺寸)例如为0.2mm。
在相比收容筒28的阶梯差壁28A靠上侧部分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大致三角形板状的加强肋34,加强肋34与收容筒28的轴向以及径向平行地配置。加强肋34与收容筒28的阶梯差壁28A以及接触筒28B一体形成,并且隔着接触筒28B与接触肋32A、32E~32H对置,加强肋34对阶梯差壁28A以及接触筒28B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进行加强。
在马达底座26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设置有大致半椭圆盘状的底板36,底板36与收容筒28的下端一体形成。在底板36的上侧一体设置有大致矩形筒状的组装筒38,组装筒38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
在壳体24以及马达底座26的上侧设置有作为覆盖部件的树脂制的容器状的罩40,罩40的下面敞开。罩40的下端与壳体24的上端外周嵌合,罩40覆盖壳体24以及马达底座26的上侧,并且与壳体24一体形成。
在马达底座26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组装有作为驱动单元的马达42,马达42的主体部42A被固定于马达底座26的组装筒38内,并且马达42的输出轴42B贯通马达底座26的底板36,向马达底座26的下侧伸出。马达42与车辆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马达42,由此使马达42的输出轴42B旋转。
在壳体24内设置有转动机构44(齿轮机构)。
在转动机构44,在马达42的下侧设置有作为齿轮部件(初级齿轮)的蜗轮46,蜗轮46被同轴安装于马达42的输出轴42B。蜗轮46能够与输出轴42B一体旋转,通过输出轴42B旋转,使得蜗轮46旋转。
在转动机构44,在蜗轮46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作为中联齿轮(中间齿轮)的蜗杆轴48,蜗杆轴4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壳体24。在蜗杆轴48的一端侧部分(车辆后侧部分)设置有斜齿轮部48A(蜗轮齿轮),在蜗杆轴48的另一端侧部分(车辆前侧部分)设置有蜗轮部48B。斜齿轮部48A与蜗轮46啮合,通过蜗轮46旋转,使得蜗杆轴48(斜齿轮部48A以及蜗轮部48B)旋转。
在支架16的支承轴20设置有作为固定齿轮(最终齿轮)的齿轮板50(蜗轮),齿轮板50被支承轴20同轴贯通,并以被限制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0。蜗杆轴48的蜗轮部48B与齿轮板50啮合,通过蜗轮部48B旋转,使蜗轮部48B围绕齿轮板50转动。由此,驱动体22与蜗轮部48B一体地以支承轴20为中心进行转动。
驱动体22收容于作为构成转动体的收容部件的大致长方体形容器状的遮阳板(visor)52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内,遮阳板52的车辆后侧面敞开。在遮阳板52内,在车辆后侧面(开放部分)附近,配置有构成转动体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后视镜54,遮阳板52覆盖后视镜54的整周以及车辆前侧面。后视镜54的镜面54A朝向车辆后侧,通过后视镜54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特别是驾驶员)对于车辆后侧的目视确认。
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连结于驱动体22的壳体24而被支承,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能够同驱动体22一体地以支承轴20为中心转动。另外,通过将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支承于壳体24,使得驱动体22由于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的负载(自重)被作用朝向使相比支承轴20靠车宽方向外侧部分向下侧移动的方向并且使马达底座26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
在驱动马达42而使输出轴42B朝一个方向旋转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同驱动体22一体朝车辆后侧并且车宽方向内侧转动。由此,驱动体22转动至收起位置,由此,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相对于侧门的突出被解除,并被收起。另外,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时,从齿轮板50对蜗杆轴48作用朝向图4的箭头P的方向的移动力(朝向蜗杆轴48的一端侧的滑动力与朝向齿轮板50的与蜗轮部48B的啮合部分的径向外侧的分离力的合力),驱动体22被作用朝向使马达底座26沿箭头P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
另一方面,当驱动马达42使输出轴42B朝另一方向旋转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同驱动体22一体朝车辆前侧并且车宽方向外侧转动。由此,驱动体22转动至立起位置(使用位置、恢复位置),由此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相对于侧门突出并立起(展开、恢复)。另外,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立起时,从齿轮板50对蜗杆轴48作用朝向图4的箭头Q的方向的移动力(朝向蜗杆轴48的另一端侧的滑动力与朝向齿轮板50的与蜗轮部48B的啮合部分的径向外侧的分离力的合力),驱动体22被作用使马达底座26朝箭头Q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中,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被支承于收起机构14的驱动体22的壳体24,由此驱动体22由于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的负载被作用朝向使马达底座26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架16的支承轴20的偏转力。因此,马达底座26的接触筒28B的接触肋32F~32H被作用朝向支承轴20的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
另外,在收起机构14中,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来驱动马达42,由此使输出轴42B旋转。因此,在转动机构44中,蜗轮46同输出轴42B一体旋转,蜗杆轴48(斜齿轮部48A以及蜗轮部48B)旋转,由此使蜗轮部48B围绕齿轮板50转动,驱动体22同蜗轮部48B一体地以支承轴20为中心转动。由此,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同驱动体22一体转动,被收起或者立起。
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时,驱动体22被作用朝向使马达底座26沿图4以及图5的箭头P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因此,接触筒28B的主要接触肋32G~32H被作用朝向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
另一方面,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立起时,驱动体22被作用朝向使马达底座26沿图4以及图5的箭头Q的方向移动的方向的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因此,接触筒28B的主要接触肋32E~32F被作用朝向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
此处,在接触筒28B中,在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配置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在驱动体22(包括马达底座26)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间的间隙尺寸比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间的间隙尺寸小。
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可偏转角度,能够有效地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能够有效地抑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由此,当车辆行驶时等,能够有效地抑制后视镜54的振动,能够有效地抑制乘坐者使用后视镜54的目视确认性降低。
进而,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以及立起时,至少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不在支承筒20A的外周面滑动。因此,能够减小马达底座26与支承轴20的摩擦力,能够抑制由于马达底座26与支承轴20的摩擦力妨碍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的收起以及立起。
另外,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时,驱动体22被作用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作用朝向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的接触肋32G~32H的突出前端面32T配置在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与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相比与支承筒20A间的间隙尺寸小)。
进而,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立起时,驱动体22被作用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作用朝向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的接触肋32E~32F的突出前端面32T配置在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与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相比与支承筒20A间的间隙尺寸小)。
因此,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以及立起时,分别使接触肋32G~32H以及接触肋32E~32F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遮阳板5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能够抑制遮阳板52在车身侧的支柱12滑动。
并且,驱动体22由于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的负载被作用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力,作用朝向支承筒20A侧的移动力的接触肋32F~32H的突出前端面32T配置在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内侧(在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不偏转的状态下,与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相比,与支承筒20A间的间隙尺寸小)。因此,接触肋32F~32H的突出前端面32T与支承筒20A的外周面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的负载致使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能够有效地抑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
另外,当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被收起以及立起时,为了有效地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所需的接触肋32E~32H和为了有效地抑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等的负载致使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所需的接触肋32F~32H几乎重复。因此,在接触筒28B的与接触肋32E~32H相反侧的周方向位置配置与可有效地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无关的接触肋32A~32D,将接触肋32A~32D的突出前端面32T配置在接触肋32E~32H的突出前端面32T所配置的圆周面的径向外侧,由此能够高效地减小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可偏转角度。由此,能够高效地抑制驱动体22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能够高效地抑制遮阳板52以及后视镜54相对于支承轴20的偏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筒28B的内周面设置接触肋32A~32H。然而,也可以在插入筒28C的外周面设置接触肋32A~32H。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应用于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应用于车辆外部的其他的车辆用外后视镜装置(例如车辆用翼子板后视镜装置)或者车辆内部的车辆用内后视镜装置。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目视确认单元形成为后视镜54。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目视确认单元形成为通过拍摄来辅助乘坐者的目视确认的摄像机。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车辆用后视镜装置);20:支承轴;26:马达底座(转动部件);32T:突出前端面(接触部);54:后视镜(目视确认单元)。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具备:
支承轴,该支承轴支承于车身侧;
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轴;
接触部,在所述转动部件且在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在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轴不偏转的状态下不与所述支承轴接触,并且因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轴偏转而能够与所述支承轴接触,至少一个所述接触部配置在其余的所述接触部所配置的圆周的径向内侧;以及
目视确认单元,该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所述转动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
2.一种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具备:
支承轴,该支承轴支承于车身侧;
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轴;
接触部,在所述转动部件且在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在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轴不偏转的状态下不与所述支承轴接触,并且因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轴偏转而能够与所述支承轴接触,在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轴不偏转的状态下,至少一个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比其余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支承轴间的间隙尺寸小;以及
目视确认单元,该目视确认单元以能够与所述转动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目视确认,并且,通过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该目视确认单元被收起或者立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其中,
当转动所述转动部件并对所述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所述支承轴的偏转力时,将被作用朝向所述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所述接触部设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其中,
将通过所述目视确认单元的负载对所述转动部件作用相对于所述支承轴的偏转力而被作用朝向所述支承轴侧的移动力的所述接触部设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接触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71553 | 2014-08-26 | ||
JP2014171553A JP6209140B2 (ja) | 2014-08-26 | 2014-08-26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83389A CN105383389A (zh) | 2016-03-09 |
CN105383389B true CN105383389B (zh) | 2019-03-19 |
Family
ID=5401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16152.1A Active CN105383389B (zh) | 2014-08-26 | 2015-08-20 | 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30559B2 (zh) |
EP (1) | EP2990267B1 (zh) |
JP (1) | JP6209140B2 (zh) |
CN (1) | CN1053833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1695B2 (ja) * | 2014-12-05 | 2018-08-08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JP6662565B2 (ja) * | 2014-12-05 | 2020-03-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JP6618415B2 (ja) * | 2016-04-08 | 2019-12-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JP2018047758A (ja) * | 2016-09-20 | 2018-03-29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DE102017129186B4 (de) * | 2017-12-07 | 2021-07-01 |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 Rückblick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ontageverfahren dafür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Rückblickvorrichtung |
WO2019151233A1 (ja) * | 2018-01-31 | 2019-08-08 | 株式会社 村上開明堂 | 回転取付式ウインドシールド取付型車載装置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ベース |
DE102018118268B4 (de) * | 2018-07-27 | 2020-07-09 |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 Rückblickvorrichtung mit arretiersystem |
JP7403292B2 (ja) * | 2019-11-28 | 2023-12-22 | 美里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格納式車両用周辺視認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236A (zh) * | 2004-01-14 | 2005-07-20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用反光镜装置 |
CN102555914A (zh) * | 2010-12-14 | 2012-07-11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外后视镜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42340U (zh) * | 1988-03-25 | 1989-09-29 | ||
JP2007083839A (ja) * | 2005-09-21 | 2007-04-05 | Tokai Rika Co Ltd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JP5686959B2 (ja) * | 2009-06-24 | 2015-03-18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US9056584B2 (en) * | 2010-07-08 | 2015-06-16 | Gentex Corporation | Rearview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JP5961461B2 (ja) * | 2012-06-26 | 2016-08-02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2014
- 2014-08-26 JP JP2014171553A patent/JP62091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8-20 CN CN201510516152.1A patent/CN10538338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24 US US14/834,123 patent/US9630559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4 EP EP15182104.8A patent/EP2990267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236A (zh) * | 2004-01-14 | 2005-07-20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用反光镜装置 |
CN102555914A (zh) * | 2010-12-14 | 2012-07-11 |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外后视镜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209140B2 (ja) | 2017-10-04 |
CN105383389A (zh) | 2016-03-09 |
EP2990267B1 (en) | 2017-10-11 |
US9630559B2 (en) | 2017-04-25 |
EP2990267A1 (en) | 2016-03-02 |
JP2016043874A (ja) | 2016-04-04 |
US20160059784A1 (en) | 2016-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83389B (zh) | 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 |
CN105667403A (zh) | 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 | |
KR102190492B1 (ko) |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 |
CN105089408A (zh) | 汽车尾门电动升降装置 | |
JP4676301B2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CN110001754B (zh) | 车辆用转向设备 | |
CN101314341A (zh) | 车辆用外后视镜装置 | |
CN105966452A (zh) | 外壳结构和动力转向装置 | |
CN105580249A (zh) | 用于车辆的电动折叠式侧视镜的驱动装置 | |
JP6113638B2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US9199671B1 (en) | Folding unit for foldable vehicle | |
WO2018056008A1 (ja) |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装置 | |
JP2009207270A (ja) | 電動機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15027848A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US11926261B2 (en) | Visual recognition device for vehicle | |
JP5638774B2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CN116968802A (zh) | 可折叠方向盘装置 | |
JP2018192892A (ja)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
CN107000643B (zh) | 车辆用视认装置 | |
CN105857186A (zh) | 车辆用目视确认装置 | |
JP6113502B2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CN101927732B (zh) |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 |
JP6649780B2 (ja) |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 |
KR20120138142A (ko) | 차량용 전동식 조향장치 | |
WO2017187851A1 (ja) | 車両用視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