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0409A -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0409A
CN105360409A CN201410436343.2A CN201410436343A CN105360409A CN 105360409 A CN105360409 A CN 105360409A CN 201410436343 A CN201410436343 A CN 201410436343A CN 105360409 A CN105360409 A CN 105360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ddha
hand
mixture
black tea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63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钟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Lingdan Hongyun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Lingdan Hongyun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Lingdan Hongyun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Lingdan Hongyun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63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0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0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b>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以芡实、白豆、藨草、棣棠花、南酸枣、二色补血草、醋柳果、柑叶、桂竹香、</b><b>红茶为主要原料,其生产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切块、发酵、初步揉捻、混合、深度揉捻、干燥、灭菌、装袋。具有集健脾止泻、温中行气</b><b>等功效,并且味道鲜美、方便使用、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适于居家食用</b><b>的</b><b>佛手健脾养胃茶</b><b>。</b>

Description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
背景技术: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除胃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外,还需要胃液(阴)的濡润滋养,其功能才能正常。《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沤。”沤者,久渍也,长时间浸泡之义。饮食入胃,必赖胃液浸渍和腐熟;若胃液不足,沤腐难成,而致消化不良诸症。从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来看,因胃阴虚而致者,亦每每易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突出。因胃属燥土,无水不沤。导致胃阴虚的原因很多,总括起来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方面,以暑、热、燥邪为主要。暑热伤人,汗出过多,可劫夺胃阴;温热病邪侵袭,可直接熏灼胃阴;燥热耗灼,则胃津枯涸。在内伤方面,或因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或因阳明热盛,灼伤胃津;或因肝郁化火,犯胃伤阴;或因久病、产后、高年之人,阴气大亏;以及误施汗、吐、下法,损伤胃阴。上述种种原因,劫阴伤液,致令胃阴不复。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身心疲惫,加上生活中的应酬,饮食上不的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必将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既是消化不良,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脾胃虚弱是因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不足的病证。因为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症。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是现代大多数人具有的慢性疾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脾胃功能障碍引起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或不能有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养胃,养心安神的佛手健脾养胃茶的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的原料制成的,佛手10-30份、八月札10-30份、野荸荠10-30份、橙耳10-30份、大石枣10-30份、豆蔻10-30份、丁香花10-30份、红茶10-30份。
制备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佛手10-25份、八月札10-25份、野荸荠10-25份、橙耳10-25份、大石枣10-25份、豆蔻10-25份、丁香花10-25份、红茶10-25份。
制备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佛手15份、八月札15份、野荸荠15份、橙耳15份、大石枣15份、豆蔻15份、丁香花15份、红茶15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切块、发酵、初步揉捻、混合、深度揉捻、干燥、灭菌、装袋;其中,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佛手、八月札、野荸荠、橙耳、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红茶备用;B、切块、将所选原料除红茶外分别切块,用13-15目筛进行筛选;C、发酵、将所选的红茶进行发酵,使其湿度在50%-55%之间,D、初步揉捻、发酵后的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手动揉捻作业,温度控制在100°-110°之间,5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E、混合、将切好的原料佛手分成两等份,第一份与八月札、野荸荠、橙耳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1,第二份与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2;F、深度揉捻、将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深度揉捻,并同时加入混合物1与混合物2,不断搅动使得红茶、混合物1、混合物2充分混合,按顺时针方向揉捻10分钟,前5分钟温度为120°,后5分钟温度缓慢下降为100°,使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5%-10%;G、干燥、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炉中干燥,使得水分低于5%后取出;H、灭菌、对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紫外线灭菌;I、装袋、将灭菌后的混合原料放入袋泡茶包,每袋15g,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0.5克。
在药物与配方中:佛手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功能;八月札甘、寒,归肝、胃经,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的功效,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野荸荠甘、涩、平,归脾、胃、膀胱经,有开胃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橙耳甘、淡、平;归脾、胃经,有养胃健脾止泻的功效,主食欲不振、脾虚久泻;大石枣酸、平;归脾、胃经,健胃消积,主食积;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和胃、行气宽中的功效,用于食欲不振、胸闷恶心、胃腹胀痛;丁香花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红茶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促成尿量增加。
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每天食用本发明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食用开胃药,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2岁,每天使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表现为胃痛,胁胀,噎膈,食积胀满,呕吐反胃,脾胃不和,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配方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复合香气,并且味道鲜美、绵甜爽净、余味悠长,方便存放;2、通过揉捻工艺,不仅将红茶特有的香气散发出来,且充分的附着在中药材上,掩盖了药材本身的味道;3、本发明的中药混合物具有健脾止泻、温中行气的功效,且红茶能够清热消暑,健脾利胃,4、产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5、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适用于胃痛,胁胀,噎膈的人群。
制备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重量配比范围是:佛手10-30份、八月札10-30份、野荸荠10-30份、橙耳10-30份、大石枣10-30份、豆蔻10-30份、丁香花10-30份、红茶10-30份。
实施例2:适用于食积胀满,呕吐反胃的人群。
制备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佛手10-25份、八月札10-25份、野荸荠10-25份、橙耳10-25份、大石枣10-25份、豆蔻10-25份、丁香花10-25份、红茶10-25份。
实施例3:适用于脾胃不和的人群。
制备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佛手15份、八月札15份、野荸荠15份、橙耳15份、大石枣15份、豆蔻15份、丁香花15份、红茶15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切块、发酵、初步揉捻、混合、深度揉捻、干燥、灭菌、装袋;其中,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佛手、八月札、野荸荠、橙耳、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红茶备用;B、切块、将所选原料除红茶外分别切块,用13-15目筛进行筛选;C、发酵、将所选的红茶进行发酵,使其湿度在50%-55%之间,D、初步揉捻、发酵后的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手动揉捻作业,温度控制在100°-110°之间,5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E、混合、将切好的原料佛手分成两等份,第一份与八月札、野荸荠、橙耳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1,第二份与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2;F、深度揉捻、将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深度揉捻,并同时加入混合物1与混合物2,不断搅动使得红茶、混合物1、混合物2充分混合,按顺时针方向揉捻10分钟,前5分钟温度为120°,后5分钟温度缓慢下降为100°,使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5%-10%;G、干燥、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炉中干燥,使得水分低于5%后取出;H、灭菌、对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紫外线灭菌;I、装袋、将灭菌后的混合原料放入袋泡茶包,每袋15g,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0.5克。

Claims (4)

1.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佛手10-30份、八月札10-30份、野荸荠10-30份、橙耳10-30份、大石枣10-30份、豆蔻10-30份、丁香花10-30份、红茶10-30份。
2.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佛手10-25份、八月札10-25份、野荸荠10-25份、橙耳10-25份、大石枣10-25份、豆蔻10-25份、丁香花10-25份、红茶10-25份。
3.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佛手15份、八月札15份、野荸荠15份、橙耳15份、大石枣15份、豆蔻15份、丁香花15份、红茶15份。
4.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佛手健脾养胃茶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切块、发酵、初步揉捻、混合、深度揉捻、干燥、灭菌、装袋;其中,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佛手、八月札、野荸荠、橙耳、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红茶备用;B、切块、将所选原料除红茶外分别切块,用13-15目筛进行筛选;C、发酵、将所选的红茶进行发酵,使其湿度在50%-55%之间,D、初步揉捻、发酵后的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手动揉捻作业,温度控制在100°-110°之间,5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E、混合、将切好的原料佛手分成两等份,第一份与八月札、野荸荠、橙耳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1,第二份与大石枣、豆蔻、丁香花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2;F、深度揉捻、将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深度揉捻,并同时加入混合物1与混合物2,不断搅动使得红茶、混合物1、混合物2充分混合,按顺时针方向揉捻10分钟,前5分钟温度为120°,后5分钟温度缓慢下降为100°,使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5%-10%;G、干燥、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炉中干燥,使得水分低于5%后取出;H、灭菌、对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紫外线灭菌;I、装袋、将灭菌后的混合原料放入袋泡茶包,每袋15g,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0.5克。
CN201410436343.2A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5360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6343.2A CN105360409A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6343.2A CN105360409A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0409A true CN105360409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63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6343.2A Pending CN105360409A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04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1249A (zh) * 2016-06-27 2016-08-31 怀宁大别山茶酒有限公司 一种养颜清热柑果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3683A (zh) * 2017-03-20 2017-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佛手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1249A (zh) * 2016-06-27 2016-08-31 怀宁大别山茶酒有限公司 一种养颜清热柑果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3683A (zh) * 2017-03-20 2017-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佛手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4305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5469A (zh) 姜母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97227A (zh) 一种红糖杞枣保健姜茶
CN103416561A (zh) 一种苦菜茶及其发酵剂
CN106509576A (zh) 一种具有促进消化功效的粉末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0409A (zh) 一种佛手健脾养胃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6417759A (zh) 一种健脾红枣茶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8795A (zh) 烟霾清茶
CN106820062A (zh) 具有调节体质功能的液体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5727A (zh) 一种玫瑰养颜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00508794C (zh) 一种健胃消食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3577B (zh) 一种sod葡萄酒及制备方法
CN104770512A (zh) 一种西洋红参茶的制备方法
CN107019134A (zh) 一种酸梅汤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04807A (zh) 一种密蒙花清热泻火茶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4507A (zh) 一种具有益生元组合物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556A (zh) 利咽润喉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4750A (zh) 一种芝麻蜂蜜糖浆的制备方法
CN108244486A (zh) 一种食疗面条及其制造工艺
CN106367273A (zh) 一种百香果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7047868A (zh) 一种姜枣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60406A (zh) 一种芡实补脾止泻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60878A (zh) 一种黄瓜木耳魔芋豆腐的制备方法
CN105794903A (zh) 一种能够增强免疫力的面包粉
CN105876545A (zh) 一种补肾益气的榴莲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