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727B -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 Google Patents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727B
CN105322727B CN201510461074.XA CN201510461074A CN105322727B CN 105322727 B CN105322727 B CN 105322727B CN 201510461074 A CN201510461074 A CN 201510461074A CN 105322727 B CN105322727 B CN 105322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ubstrate
driving unit
motor lin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10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727A (zh
Inventor
山崎雅志
株根秀树
沢田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22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15Terminal blocks providing connections to wir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01R12/585Terminals having a press fit or a compliant portion and a shank passing through a hole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1)包括旋转电机(10)和控制器(20,201),该控制器(20,201)具有基板(21,851),基板(21,851)上安装有电子部件,并且该控制器(20,201)控制旋转电机的驱动。驱动单元也包括电连接至旋转电机或电源的第一端子(14,19),以及被布置在基板上的第二端子(30,40,50,60)。第二端子具有向其中插入第一端子的插入孔(33,43,53,63),并且第二端子具有平行于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或反插入方向突出的突出形状。而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彼此弹性接触。

Description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一般涉及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知具有旋转电机和用于控制旋转电机,即用于驱动旋转电机的控制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控制器具有其上安装有电子部件例如继电器、电容器和其它的电子部件的基板,并且基板针对来自旋转电机、电源等的布线具有与基板连接的端子。
针对基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可以执行已知的不使用焊接的压配合连接方法。压配合连接方法可以例如强有力地将具有弹性可变形压配合部分的端子插入具有镀覆内表面的基板的穿孔中或者插入安装在基板上的汇流条的穿孔中。参见例如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特开第JP 2007-326379A号(专利文献1)的公开内容。
然而,基板的容纳端子的压配合部分的穿孔的长度或汇流条的穿孔的长度等于基板或汇流条的厚度,即,针对在将端子插入基板的穿孔中的过程中对端子的定位不留有实质容限。换句话说,用于插入端子的压配合部分的插入工作必须具有高定位准确度。也就是说,基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的鲁棒性低。
具体地,在其中用于电连接至旋转电机或电源的端子需要被连接至基板的驱动单元中,为了产品的可靠性,用于建立基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的组装工作应当是高度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单元,在该驱动单元中容易地,即在不需要高度准确的组装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和保护基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中,驱动单元包括旋转电机、具有基板的控制器、电连接至旋转电机或电源的第一端子以及被布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二端子,其中,该基板上安装有电子部件,并且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的驱动。在这种驱动单元中,基板上的第二端子具有其中插入第一端子的插入孔,并且第二端子具有平行于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或反插入方向突出的突出形状。此外,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彼此弹性接触。
在上面提到的配置中,沿着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反插入方向从基板突出的第二端子能够允许第一端子在进入到第二端子中的插入量方面具有某一容限,而与基板的厚度无关。
例如,当第一端子在进入到第二端子的插入孔中的插入状态下与第二端子弹性接触时,第一端子在某一位置被连接至沿着与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基板延伸的第二端子。或者,当第一端子被插入第二端子的插入孔中并且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弹性接触时,即使第一端子的位置与预期位置略微偏移/错位,沿着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子仍能够接触第一端子。
因此,当执行组装工作以用于组合旋转电机和控制器时,容易地,即在不需要高组装准确度的情况下以可靠的方式,经由第二端子将第一端子连接至基板。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做出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驱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中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在连接电动机线之前的电动机线连接端子的透视图;
图5A/图5B是在连接电动机线之前和之后的电动机线连接过程的截面图;
图6是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端子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沿着图7中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是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的端子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端子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以及
图14是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4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驱动单元。在以下实施方式中,相似附图标记表示相似部分,并且为了描述的简洁将不重复对相似部分的描述。
基于本领域中术语“平行”和“垂直”的公知的和通用的技术含义,说明书中的术语“平行”和“垂直”分别指示“基本平行”和“基本垂直”。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5中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1。本公开内容的驱动单元1被应用于例如用于辅助驾驶员的转向操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并且输出转向辅助扭矩。
(驱动单元1的配置)
首先,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驱动单元1的配置。
驱动单元1具有电动机10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20,其中电动机10是旋转电机,ECU 20是用于控制电动机10的驱动的控制器,电动机10和ECU 20被组合成一体。
电动机10是三相无刷电动机,并且设置有电电动机壳体11、定子12、两组绕组群13、转子15、轴16和框架17等。电动机10的轴线可以用作基准,比如下面的轴线方向,并且电动机10的半径也可以用作基准,比如半径方向。
例如用金属比如铝将电电动机壳体11形成为端封闭式圆柱形状。框架17被用螺钉18固定至电动机壳体11的开口。框架17具有基板支撑件173,基板支撑件173相对于电动机壳体11从框架17突出出来。框架17通过基板支撑件173在电动机壳体11的相反侧,即在背对电动机壳体11的表面上支承ECU 20的基板21。
定子12被固定在电动机壳体11内部。
两组绕组群13包括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并且分别被缠绕在定子12上。此外,连接至绕组群13并且充当“第一端子”的电动机线14从绕组群13的每个相延伸。
此外,电动机线14通过框架17的电动机线插入孔171从电动机10延伸出去。电动机线14以相同间隔从绕组群13中的每个绕组群延伸出去,这使得在一个方向上成排布置电动机线14,并且电动机线14的端部具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方柱形状。
转子15被共轴地设置在定子12内部,即,被设置在定子12内部的半径内。轴16具有例如圆柱形且由金属制成,并且轴16被固定至转子15的轴向中心。通过被设置在电动机壳体11和框架17上的轴承166和167来支持轴16,并且轴16被可旋转地支撑。因此,轴16能够随转子15旋转。
ECU 20包括:开关元件,比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各种电子部件90,比如电容器等;和其上安装有电子部件90等的基板21;以及盖70。根据本实施方式,组成ECU 20的电子部件90被安装在一个基板21上。在该配置中,在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的同时,与具有用于形成ECU 20的多个基板的驱动单元相比,还减小了驱动单元1的体积。
基板21被设置成垂直于轴向方向,并且基板21被用螺钉28固定至框架17的基板支撑件173上。基板21的面向电动机10的一侧被指定为电动机侧面22,并且基板21的背对电动机10的另一侧被指定为盖侧面23。
基板21在连接电动机线14的位置处具有电动机线插入孔(未示出)。此外,充当“第二端子”的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被设置在电动机线14连接至基板21的位置处,并且端子30在基板21的盖侧面23上基本上封闭即覆盖电动机线插入孔。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具有线性布置,即排成行,预设间隙介于每个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之间,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一一对应于电动机线14。
从电动机线插入孔取出电动机线14,并且电动机线14经由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压配合连接到基板21。因此,ECU 20被电连接至电动机10。
相似地,基板21具有在电源连接器端子711被连接至基板21的位置处钻出的电源连接器插入孔29,这在以下进行更详细的论述。此外,充当“第二端子”的电源连接端子(未示出)被设置在基板21的电动机侧面22上。
电源连接器端子711被插入电源连接器端子插入孔29中,并且经由电源连接端子压配合连接到基板21。因此,ECU 20被电连接至外部电池,该外部电池也可以是“电源”。
盖70被设置在基板21的相反侧,即与基板21的面向框架17的一侧相反。盖70具有电源连接器71和两个信号连接器72,并且覆盖基板21的上部,即,从基板21的上面覆盖。此外,盖70被通过粘合剂固定至框架17。
电源连接器71被形成为接纳,即可连接至从外部电池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未示出的线束,并且包括充当“第一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端子711。如上面所提到的,电源连接器端子711压配合连接到被设置在基板21上的电源连接端子。
两个信号连接器72被形成为可连接至沿着轴向方向延伸至车载传感器等的未示出的线束,并且包括信号连接器端子721。信号连接器端子721被插入在基板21上钻出的未示出的端子插入孔中,并且通过焊接等电连接至基板21。ECU 20经由两个信号连接器72从外部设备接收信号。
当制造上面提到的驱动单元1时,例如,首先组装电动机10和ECU20,并且之后在电动机10和ECU 20的组件上进一步组装盖70。当组装电动机10和ECU 20时,经由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进行电动机线14到基板21的压配合连接。此外,当组装盖70时,经由电源连接器端子进行电源连接器端子711到基板21的压配合连接。
(端子连接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5A/图5B来描述驱动单元1中的端子连接结构。
下面,描述电动机线14与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之间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从两组绕组群13之一取出电动机线,并且以相应方式设置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
在下面的描述中,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被指定为“连接端子30”。此外,仅出于说明目的绘制图3和图4,因此基板21的形状被简化为方形。
如图3和图4中所示,连接端子30是安装在基板21的盖侧面23上的金属件,并且连接端子30被布置成在对应位置处与电动机线14对准。由于如上所述以间隔成排布置从绕组群13延伸的三个电动机线14,所以也以间隔成排布置三个连接端子30。这里,由三个连接端子30限定的方向可以被指定为间距方向P。
连接端子30具有一对固定部31、凸起部32、电动机线插入孔33、以及一对弹性部34。
一对固定部31通过焊接等被固定至暴露在基板21上的布线25。如果一对固定部31被指定为沿着连接方向C对准,则连接方向C垂直于间距方向P。
通过使金属板弯曲成倒U状,例如在此情况下为非常“方形的”U状来形成凸起部32。凸起部32在一侧从基板21突出,并且在顶部321处在一对固定部31之间的位置处在凸起部32自身与基板21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凸起部32的顶部321上钻有电动机线插入孔33。电动机线插入孔33与基板21上的电动机线插入孔24在轴向方向上对准。当从轴向方向观看时,电动机线插入孔33的布置与电动机线插入孔24在基板21上的布置彼此匹配,即对准。
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布置一对弹性部34,使电动机线插入孔33位于其间,并且一对弹性部34远离凸起部32的顶部321并且远离基板21地延伸。一对弹性部34在从电动机线14的两侧弹性地保持电动机线14时弹性地接触电动机线14。
此外,凸起部32的顶部321的一部分充当一对支撑部35。在一对支撑部35被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基板21的同时,一对支撑部35被布置成在与一对弹性部34的布置的不同方向上具有即围绕电动机线插入孔33,从而从两侧支撑电动机线14。
以上述方式构造的连接端子30沿着与电动机线14的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基板21突出,并且一对弹性部34沿着插入方向延伸。
可以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构件执行切割处理和弯曲工作来形成连接端子30。例如,通过在金属板构件上产生H状切口并且使切口部分向远离基板21的相反侧弯曲,形成一对弹性部34和在一对弹性部34之间的电动机线插入孔33,并且通过使金属板构件的两端弯曲成具有曲状来形成一对固定部31以及之间的凸起部32。
连接端子30的基础材料优选地可以具有低电阻,并且优选地可以例如具有弹性,比如铜合金或磷青铜。本说明书中的基础材料是指部件的构成其超过一半重量的主要材料。
关于连接端子30的表面,优选的是用具有低电阻并且提供强防锈特性的材料来执行镀覆处理。例如可以使用锡、银或金作为镀覆处理材料。
不必在连接端子30的整个表面上执行镀覆处理,即,可以仅部分地在一侧,即连接端子30的接触电动机线14和基板21的一侧执行镀覆处理。
参照图5A和图5B来描述用于连接电动机线14和连接端子30的连接方法。
首先,如图5A中所示,在连接电动机线14和连接端子30之前,当沿着连接方向C来测量两个弹性部34之间的间隙A以及电动机线14的直径B的尺寸时,间隙A小于直径B。此外,一对弹性部34提供相对于插入方向对角延伸的一对斜面341。
当电动机线14被连接至连接端子30时,电动机线14沿着垂直方向即垂直于基板21从电动机10侧行进而被插入基板21的电动机线插入孔24中,并且也被插入连接端子30的电动机线插入孔33中。
在这种插入过程中,在电动机线14抵靠弹性部34的一对斜面341滑动的同时,电动机线14在一对弹性部34之间行进。因此,在这种插入过程中,压力被从电动机线14施加于一对弹性部34,并且弹性部34分别远离彼此地弯曲。
当如图5B中所示电动机线14被插入一对弹性部34之间时,该对弹性部34从两侧约束电动机线14,即,以约束方式弹性地回推电动机线14。因此,牢固地建立了连接端子30与电动机线14之间的连接。
(效果)
如上所述,本公开内容的驱动单元1具有电动机10和其上安装有电子部件90的基板21,并且驱动单元1还具有:用于电动机10的驱动控制的ECU 20;电连接至电动机10的电动机线14;以及电动机线插入孔33,其被在基板21上钻出以使电动机线14插入电动机线插入孔33;连同沿着电动机线14的插入方向从基板21突出的连接端子30。连接端子30与电动机线14弹性接触。
更实际地,连接端子30具有一对弹性部34,其使电动机线插入孔33置于弹性部34之间,以弹性地保持电动机线14。该对弹性部件34从两侧保持电动机线14。
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在电动机线14的插入量与预期量/预定量有所不同时,电动机线14也能够连接至连接端子30,这是因为电动机线被插入电动机线插入孔33并且连接端子30的该对弹性部34与电动机线14弹性接触。因此,电动机线14针对连接端子30的插入量可以具有某一容限,而与基板21的厚度无关。也就是说,电动机线14与连接端子30之间沿着电动机线14的插入方向的连接的鲁棒性高。
因此,在没有高组装准确度的情况下,建立了电动机线14经由连接端子30到基板21的压配合连接。
(其它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间距方向P与连接方向C分别彼此不同,其中,沿着间距方向P布置多个连接端子30,连接方向C是连接端子30的一对固定部31的方向。
由于连接端子30中的每个需要具有沿着连接方向C的一定长度,所以通过设定与间距方向P不同例如与间距方向P垂直的连接方向C,能够减小连接端子30之间的间距或间隔。此外,通过设定与连接方向C垂直的间距方向P,减小了环路形状的电流路径的环路面积大小,从而有利于电流路径的降噪特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端子30的基础材料具有小电阻和弹性,即,可以例如是铜合金或磷青铜。因此,在通过该对弹性部34的弹性适当地保持电动机线14的同时,连接端子30保持电动机线14与基板21之间的良好导电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连接端子30的表面执行使用锡、银或金的镀覆处理以在保持低电阻的同时进行防腐等。因此,连接端子30牢固地建立电动机线14与基板21之间的电连接,同时提供良好导电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连接端子30的各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来提供下面的效果。
连接端子30上形成有电动机线插入孔33,并且在凸起部32与基板21之间设置有空间。因此,连接端子30通过具有优选形状的焊料圆角被容易地焊接至基板21。
此外,由于凸起部32的配置,可以使本实施方式中的用于(例如,在图5A/图5B中)从附图的下部朝向附图的上部插入电动机线14的向上插入结构,即从基板21侧到端子30的电动机线插入孔33中的向上插入结构,简单地反向为如稍后在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从附图的上部插入电动机线14。
凸起部32上的支撑部35从与该对弹性部34不同的侧约束电动机线14。因此,通过支撑部35更牢固地保持电动机线14。
一对弹性部34中的每个弹性部具有针对电动机线14的插入方向倾斜的斜面341。因此,在当电动机线14被连接至连接端子30时电动机线14抵靠斜面341滑动的同时,电动机线14能够在一对弹性部34之间顺畅地移动。在这种结构中,斜面341能够在可变形范围的裕量内与电动机线14接触,牢固地建立了电动机线14与连接端子30之间的连接。
(第二实施方式)
图6至图8中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如同图3和图4一样,图6是简化图示,其中为了仅示出连接端子40的设置区域,基板21被示出为方形形状。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将连接端子40固定至基板21的方法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下面的描述着重于这样的差异。
如图6至图8中所示,连接端子40具有一对固定部41、凸起部42、电动机线插入孔43和一对弹性部44。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1包括分别具有弹性的两个压配合端411。压配合端411从凸起部42朝向基板21突出,并且具有平行于基板21钻出的穿过端411的穿孔412。
其它部的配置,即凸起部42、电动机线插入孔43和一对弹性部44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基板21具有穿孔26,在穿孔26上执行了金属镀覆262,穿孔26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线25。在连接端子40被固定至基板21之前,压配合端411的宽度大于穿孔26的直径。通过将压配合端411配合至穿孔26中的压配合,连接端子40被连接至基板21。当压配合端411被压配合时,穿孔412的两侧弹性地变形,以使孔412更窄。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压配合不仅建立了电动机线14与连接端子40之间的连接而且建立了连接端子40与基板21之间的连接,这使得不必执行用于使电动机线14连接至基板21的焊接。
(第三实施方式)
图9至图10中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如同图3和图4一样,图9是简化图示,其中为了仅示出连接端子50的设置区域,基板21被示出为方形形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50被设置在基板21的相反侧,即,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具有端子的一侧的相反侧。下面的描述着重于这样的差异。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连接端子50被设置在基板21的电动机侧面22上。连接端子50具有一对固定部51、凸起部52、电动机线插入孔53和一对弹性部54。
根据本实施方式,一对弹性部54分别从凸起部52的顶部521朝向基板21对角延伸。由于凸起部52限定其自身与基板21之间的空间,所以使得一对弹性部54能够朝向基板21延伸或弯曲。换句话说,弹性部54可以在与连接端子50的突出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上延伸。可以通过切割金属板以产生H状切口并且通过使上下“舌”朝向基板21向上弯曲来形成一对弹性部54。
其它部的配置,即一对固定部51、凸起部52和电动机线插入孔53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没有在基板21上钻出电动机线插入孔。从基板21的相反侧将电动机线14插入连接端子50的电动机线插入孔53。
此外,电动机线14的插入电动机线插入孔53中的端表面141面向基板21,并且间隙介于电动机线14与基板21之间。换句话说,连接端子50沿着突出方向的高度H大于电动机线14的插入的量I(参照图10)。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在基板21上钻孔的制孔过程。
连接单元50的突出方向与电动机线14的插入方向彼此相反。换句话说,连接端子50沿着电动机线14的反插入方向突出。因此,当电动机线14被插入孔53中并且被连接至连接端子50时,用于插入电动机线14的插入力将一对固定部51二者推向基板21。因此,无需担心连接端子50被施加至电动机线14的上述插入力从基板21脱落即扯开,并且保护了连接端子50的连接。
关于连接端子50的镀覆处理,连接端子50优选地可以对两侧进行处理,这是因为连接端子50通过两个各自不同的表面来接触电动机线14和基板21。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和图12中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端子连接结构。如同图3和图4一样,图11是简化图示,其中为了仅示出连接端子50的设置区域,基板21被示出为方形形状。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电动机线19充当“第一端子”,并且连接端子60充当“第二端子”,电动机线19和连接端子60二者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配置。下面的描述着重于这样的差异。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连接端子60具有一对固定部61、锥形部62和圆柱部64。
一对固定部61被固定至布线25上,通过焊接等在基板21上暴露并且设置该布线25。
具有转动漏斗形状的锥形部62被设置在一对固定部61之间的位置处,并且锥形部62的平行于基板21的表面测量的直径沿着其高度而减小。
具有圆柱形状的圆柱部64内部具有中空空间,并且被设置在锥形部62的小直径侧。圆柱部64的轴线平行于电动机线19的插入方向。此外,圆柱部64的内表面充当电动机线插入孔63。
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构造的连接端子60基本上沿着与电动机线19的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基板21突出,并且圆柱部64沿着插入方向延伸。
关于连接端子60的基础材料和镀覆处理,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配置。
除了电动机线19的一端具有压配合部分193的部分之外,线19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配置。例如,压配合部分193可以具有椭圆形状,其中沿着电动机线19的直径方向钻有孔194。压配合部分193可以压配合成弹性地接触圆柱部64的内部。
下面描述如何连接电动机线19和连接端子60。
首先,在电动机线19被连接至端子60之前,压配合部分193的直径大于圆柱部64的内直径,该直径和该内直径分别是平行于基板21测量的。
为了连接电动机线19和连接端子60,电动机线19从基板21的相对于端子60相反侧朝向基板21垂直行进,被插入基板21的电动机线插入孔24中,并且也被插入连接端子60的电动机线插入孔63中。在这种插入过程中,电动机线19的压配合部分193被锥形部62导引,并且被压配合至圆柱部64的内部。当压配合部分193被压配合时,孔194的两侧195弹性地变形以使孔194更窄。
在预定量的电动机线19被插入电动机线插入孔63中之后,压配合部分193从其自身施加反作用力,即,弹性地回推圆柱部64。因此,牢固地连接了连接端子60和电动机线19。
此外,压配合部分193通过一定量的接触表面来接触圆柱部64。这里,沿着与基板21垂直的方向,圆柱部64的高度h被配置成大于压配合部分193的接触范围R(参照图12)。因此,即使在沿着插入方向看压配合部分193没有准确地位于圆柱部64的中心处的情况下,压配合部分193也被适当地导引并且被弹性地压配合至圆柱部64中。也就是说,为了电动机线19和与连接端子60的连接工作沿着插入方向设计了高度鲁棒的组装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电动机线19被插入电动机线插入孔63中的同时,电动机线19与连接端子60的圆柱部64弹性接触。因此,即使电动机线19从预设位置偏移,电动机线19也能够与圆柱部64的沿着插入方向延伸的某一部分接触。从而,电动机线19至连接端子60中的插入量具有某一容限,而与基板21的厚度无关。换句话说,电动机线19与连接端子60之间的连接结构沿着插入方向具有高鲁棒性。
因此,在电动机10与基板21的组装工作的过程中,在无需高度准确度的组装工作的情况下鲁棒地建立了电动机线19与连接端子60之间的连接。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2,其中,驱动单元2的截面图仅被示出具有代表性部件。
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2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ECU 201。
ECU 201具有从电动机10侧按顺序布置的基板21、中间部85和热沉81。
中间部85具有板构件851和外围壁852。板构件851具有圆盘形状。外围壁852立在板构件851的外围以朝向基板21和热沉81二者延伸。基板21和中间部85通过例如布线图案彼此电连接。在基板21和板构件851的中心部分处,钻孔以用于插入轴16。在热沉81的中心部分处,设置用于可旋转地支持轴16的轴承167。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90不仅被设置在基板21上而且被设置在板构件851和热沉81上。电子部件90通过未示出的端子等连接至中间部85。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基板21的盖侧面23具有连接端子30,并且从电动机10取出的电动机线14通过压配合连接至连接端子30。
在上述配置中,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充当“第一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端子可以被连接至在中间部85的板构件851上设置的“第二端子”(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板构件851可以被认为是“基板”。
(第六实施方式)
在图14中将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描述为驱动单元3。图14示出了驱动单元3的截面图,在该截面图中仅示出了代表性部件。
第六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3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于连接端子50的布置。
第六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50被设置在板构件851的电动机10侧面上。在电动机线14被插入基板21的电动机线插入孔24中的同时,电动机线14通过压配合连接至连接端子50。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板构件851可以被认为是“基板”。
在上述配置中,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其它的实施方式)
虽然已参照附图结合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是注意,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a)电动机线连接端子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30、40、50具有成对的弹性部34、44、54。然而,弹性部可以被设置为三个或更多个部。例如,当电动机线14的端部具有等单元长度的多边形状时,电动机线14的种多边形状的每个单元可以分别被三个或更多个弹性部接触。就是说,弹性部的数目可以是能够根据电动机线14的端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单元的数目而改变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成对的固定部31、41、51、61的连接端子30、40、50、60可以修改成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固定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方向C被布置成垂直于间距方向P,其中,沿着连接方向C布置成对的固定部31、41、51、61,通过间距方向P限定连接端子30、40、50、60的线性布置。然而,间距方向P可以不必垂直于连接方向C。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基板21的配置和电路来任意布置间距方向P。
(b)电源连接器端子和电源连接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论述了电动机10的电动机线14和19与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40、50、60之间的连接结构。
同样的配置适用于连接至电源的电源连接器端子711与电源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结构。
也就是说,电源连接器端子711可以具有与电动机线14、19相同的配置,并且电源连接端子可以具有与电动机线连接端子30、40、50、60相同的配置。
因此,在基板21与盖70的组装工作的过程中,在无需高准确度的组装工作的情况下建立了电源连接器端子711与电源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
(c)基板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基板21上钻出电动机线插入孔。也就是说,电动机线14可以从相反侧插入连接端子50的电动机线插入孔53中,并且可以进一步被插入在基板21上钻出的电动机线插入孔中。
(d)电动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0是三相无刷电动机。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0可以不同于三相无刷电动机,即,也可以是DC有刷电动机或任何其它类型的电动机。
(e)ECU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单个基板21和安装在基板21上的电子部件来制造ECU 2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例如多个基板和安装在多个基板上的电子部件来制造ECU 20。
第五实施方式中的ECU 201具有设置在基板21上的连接端子3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基板21可以具有其它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40、50、60。相似地,第六实施方式中的ECU201具有设置在板构件851上的连接端子5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ECU 201在板构件851上可以具有来自其它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30、40、60。
(f)驱动单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1至3的与齿轮连接的输出端被设置在ECU 20、201的相对于电动机10的相反侧。换句话说,输出端、电动机10和ECU 20、201被按照该书写顺序布置。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输出端可以被设置在电机的相对于ECU的相反侧。换句话说,其它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可以具有电机、ECU和输出端按照此书写顺序布置的配置。
这样的变化、修改和概括方案应当理解为在本公开内容的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单元,包括:
旋转电机(10);
控制器(20,201),其具有基板(21,851),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电子部件,并且所述控制器(20,201)控制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
第一端子(14,19),其电连接至所述旋转电机;以及
第二端子(30,40,50,60),其被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向其中插入所述第一端子的插入孔(33,43,53,63),并且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插入方向或反插入方向从所述基板的旋转电机面向的表面突出的突出形状,并且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弹性接触,并且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10)具有电动机壳体(11)、定子(12)、缠绕在所述定子上的绕组群(13)的线圈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开口侧的框架(17),并且其中
垂直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轴向设置所述基板,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是电连接到所述绕组群的电动机线,所述电动机线穿过所述框架的电动机线插入孔朝向所述基板延伸,并且其中
所述电动机线的端部被定位成弹性地接触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旋转电机面向的表面上的所述第二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30,40,50)具有至少两个弹性部(34,44,54),所述至少两个弹性部(34,44,54)与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部(34,44,54)之间的所述插入孔弹性地保持所述第一端子(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成对的所述至少两个弹性部,以用于从所述第二端子的两侧保持所述第一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所述插入孔和凸起部(32,42,52),所述凸起部(32,42,52)限定介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空间,并且
所述至少两个弹性部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基板或者远离所述基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弹性部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基板延伸,并且
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基板的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相反侧插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插入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个端部(141)和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19)在一端上具有弹性压配合部(193),
所述第二端子(60)具有其中形成有所述插入孔的圆柱部(64),并且
所述压配合部被压配合在所述圆柱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被沿着间距方向(P)以一定间隔布置在多个位置处,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成对的固定部(31,41,51,61),所述成对的固定部(31,41,51,61)被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
由所述成对的固定部限定的线(C)在与所述间距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由包括铜合金或磷青铜之一的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锡、银或金的表面镀层。
CN201510461074.XA 2014-07-31 2015-07-30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Active CN105322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477 2014-07-31
JP2014156477 2014-07-31
JP2015112996A JP6248984B2 (ja) 2014-07-31 2015-06-03 駆動装置
JP2015-112996 2015-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727A CN105322727A (zh) 2016-02-10
CN105322727B true CN105322727B (zh) 2019-11-29

Family

ID=5507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1074.XA Active CN105322727B (zh) 2014-07-31 2015-07-30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4141B2 (zh)
JP (1) JP6248984B2 (zh)
CN (1) CN105322727B (zh)
DE (1) DE10201521445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3957B2 (ja) * 2014-09-26 2018-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540986B2 (ja) 2015-01-26 2019-07-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6680054B2 (ja) * 2016-04-06 2020-04-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80053B2 (ja) * 2016-04-06 2020-04-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444930B2 (ja) 2016-04-15 2018-12-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巻線を圧着結線して構成される配線基板を備える電動機
DE112017004952T5 (de) * 2016-09-30 2019-06-13 Nidec Corporation Motorsteuervorrichtung, Motor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vorrichtung
DE102016121119A1 (de) * 2016-11-04 2018-05-09 Nidec Corporation Sammelschieneneinheit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JP2018125940A (ja) * 2017-01-31 2018-08-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DE102017206848B3 (de) 2017-04-24 2018-09-2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isch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elektrischen Verbinden
CN107248648A (zh) * 2017-06-13 2017-10-13 李良杰 自动吸入和弹出式插头和插座
JP6939185B2 (ja) * 2017-07-25 2021-09-22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489299B1 (ko) * 2017-09-06 2023-01-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6681374B2 (ja) * 2017-09-26 2020-04-1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気的駆動弁
JP6496794B1 (ja) * 2017-09-28 2019-04-10 Kyb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JP6467478B1 (ja) * 2017-09-28 2019-02-13 Kyb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KR102562442B1 (ko) * 2018-02-09 2023-08-03 주성엔지니어링(주) 전극 접속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7041546B2 (ja) * 2018-02-19 2022-03-2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電動駆動装置
WO2019235024A1 (ja) * 2018-06-06 2019-12-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通電端子組立体及び電動駆動装置
DE102018219576A1 (de) * 2018-11-15 2020-04-3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isch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Hybridelektro-/Elektrofahrzeug
DE102019204639A1 (de) * 2019-04-02 2020-10-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Luftspaltbildung in einer elektrischen Kontaktierung einer Leiterplatte
JP7156168B2 (ja) * 2019-05-17 2022-10-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気駆動装置
JP7283977B2 (ja) * 2019-05-28 2023-05-30 Kyb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202019104738U1 (de) * 2019-08-29 2020-12-01 Edscha Engineering 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WO2021155890A1 (de) * 2020-02-07 2021-08-12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ische 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s
FR3113208B1 (fr) * 2020-07-28 2023-04-28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Ensemble comportant une machine électrique, un module électronique et un connecteur
DE102020133276A1 (de) 2020-12-14 2022-06-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nschlussbaugrupp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nschlussbaugruppe
DE102020215910A1 (de) 2020-12-15 2022-06-15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Anschlusseinheit für einen Stator, Stator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atoranordnung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zum Antreiben eines Fahrzeugs
CN113274045B (zh) * 2021-07-02 2023-03-14 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及电连接方法
DE102021208217A1 (de) 2021-07-29 2023-02-0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ontaktelement zur mittelbaren Verbindung eines Einpresspins mit einer Leiterplatte sowie Leiterplatte mit solch einem Kontaktelement
WO2023228581A1 (ja) * 2022-05-27 2023-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ステータ組立体及び電動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4174A (ja) * 1997-07-30 1999-02-26 Nippon Seiki Co Ltd 通電接続構造
CN1522481A (zh) * 2001-05-02 2004-08-18 ��Խ�߷��Ӳ�����ʽ���� 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
CN1700521A (zh) * 2004-04-23 2005-1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路板用连接器端子
US7255612B2 (en) * 2005-04-28 2007-08-1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Compliant pin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that utilizes the compliant pin
JP2007214085A (ja) * 2006-02-13 2007-08-23 Yazaki Corp モータ端子接続構造及びモータ端子接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0838A1 (fr) * 1986-06-27 1987-12-31 Etri Sa Moteur electrique a palier perfectionne
DE8901434U1 (zh) * 1989-02-08 1990-06-21 Grote & Hartmann Gmbh & Co Kg, 5600 Wuppertal, De
JPH07122323A (ja) * 1993-10-25 1995-05-12 Yazaki Corp 発熱素子挿着用回路体
JPH09120853A (ja) * 1995-10-27 1997-05-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ボトムコネクタ
DE20203083U1 (de) * 2002-02-27 2002-05-2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Kontakt
KR20030079176A (ko) * 2002-04-02 2003-10-10 동양기전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구조물의 고정구
US7389868B2 (en) * 2002-07-26 2008-06-24 Lewand Ashley C Jewelry security organization and storage device
JP2005027752A (ja) * 2003-07-08 2005-02-03 Toshiba Corp 圧電振動子、圧電振動子の製造方法、超音波探触子およ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05323441A (ja) 2004-05-07 2005-11-1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とバスバー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方法
US8862567B2 (en) * 2004-10-21 2014-10-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iscreetly monitor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sensitive information
JP4228237B2 (ja) 2006-06-06 2009-0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671495B2 (en) * 2006-11-20 2010-03-02 Asmo Co., Ltd. Armature and motor
JP4886546B2 (ja) * 2007-02-22 2012-02-29 株式会社ミツバ 減速機構付き電動モータ
JP5086853B2 (ja) * 2008-03-18 2012-11-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JP5287787B2 (ja) 2010-04-16 2013-09-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装置
KR20120130510A (ko) * 2011-05-23 2012-12-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터용 스테이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5556833B2 (ja) * 2012-03-09 2014-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13135309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Multihog R & D Limite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unwanted material from the ground
JP5827157B2 (ja) 2012-03-21 2015-12-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端子接続構造
JP2014093880A (ja) * 2012-11-05 2014-05-19 Denso Corp 回転電機
ITBO20120682A1 (it) * 2012-12-18 2014-06-19 Spal Automotive Srl Macchina elettrica
DE102013109802A1 (de) * 2013-09-09 2015-03-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lemmfeder
JP6117661B2 (ja) 2013-09-19 2017-04-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US20160019741A1 (en) * 2014-07-15 2016-0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tation Networked High Availability and Redundancy Among Vend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4174A (ja) * 1997-07-30 1999-02-26 Nippon Seiki Co Ltd 通電接続構造
CN1522481A (zh) * 2001-05-02 2004-08-18 ��Խ�߷��Ӳ�����ʽ���� 压接触类型的配接器
CN1700521A (zh) * 2004-04-23 2005-1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路板用连接器端子
US7255612B2 (en) * 2005-04-28 2007-08-1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Compliant pin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that utilizes the compliant pin
JP2007214085A (ja) * 2006-02-13 2007-08-23 Yazaki Corp モータ端子接続構造及びモータ端子接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14457B4 (de) 2022-09-29
JP2016036243A (ja) 2016-03-17
DE102015214457A1 (de) 2016-02-04
CN105322727A (zh) 2016-02-10
JP6248984B2 (ja) 2017-12-20
US10404141B2 (en) 2019-09-03
US20160036306A1 (en) 2016-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727B (zh) 包括彼此弹性接触的端子的驱动单元
JP650095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464923B2 (en) Encoder sensor mounting body, drum disk encoder, and motor with encoder using same
US9976333B2 (en) Adjusting drive, in particular window lifter drive
EP2472677B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boar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9520666B2 (en) Contact carrier with a tolerance-compensating portion
JP4586745B2 (ja) 基板への端子取付構造
US20150194742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unit
WO2019203011A1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571229B2 (ja) 電気接続装置、この装置および電子基板を備える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電子基板の電気接続方法
CN110024491B (zh) 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WO2004112196A1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該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を用いたプリント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JP6493841B2 (ja) 自動車用電池充電器に使用される電子装置の製造および組み立て工程
US10153605B2 (en) Contacting part for a drive module, drive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ing part
US10057987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side access termination pads
CN107431407B (zh) 用于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使用的电路
US20070218719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ground conductor for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motor
JP5729366B2 (ja) 電子装置
JP5528584B2 (ja) 電気および/または電子モジュールと回路支持体とを有する装置
JP2007157684A (ja) コネクタ
EP3833167B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JP2011070787A (ja) 基板用端子および該基板用端子を備えたプリント基板と該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JP4860208B2 (ja) 回路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15708273A (zh) 用于建立插塞连接的插座以及用于制造插座的方法
JP2010252606A (ja) モータのブラシ装置及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