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5187A -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5187A
CN105285187A CN201510863175.XA CN201510863175A CN105285187A CN 105285187 A CN105285187 A CN 105285187A CN 201510863175 A CN201510863175 A CN 201510863175A CN 105285187 A CN105285187 A CN 105285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bag
tea
baking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3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63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5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5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518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1)采摘;(2)清选;(3)清洗;(4)一次烘烤;(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6)二次烘烤;(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8)三次烘烤;(9)筛选;(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11)装袋密封;绿茶采用纯手工方式制作,从采摘开始控制,保证茶叶原料的新鲜和柔嫩;采用铁锅烘烤,通过对烘烤时间、烘烤方式及烘烤温度的控制,保持绿茶的营养成分不流失;通过手工一次揉搓和手工二次揉搓,达到茶叶去苦的目的,以提高降低茶叶自身的苦味和涩味,改善茶叶的口感;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得茶叶包,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茶叶,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对绿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绿茶泡出来后具有好的颜色,还要求绿茶具有好的口感。而目前市场上的绿茶多采用机械制作而成,口感欠佳。同时,市场上的绿茶口味单一;为方便携带,通常将茶叶磨碎制成茶包,茶叶磨碎后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纯手工制作,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
(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
(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
(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
(4)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
(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
(6)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
(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
(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
(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
(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将晒干的野菊花、磨碎的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加入筛选后的绿茶中混合均匀;
(11)装袋: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纸纤维茶包内,将纸纤维茶包封口制成茶叶包。
所述步骤(10)中,每500-600克绿茶中加入50-60克野菊花、10-20克桑叶粉、50-60克金银花和20-30克山楂条。
所述步骤(10)中,桑叶粉为桑叶晒干揉碎制成。
所述步骤(10)中,所述山楂条宽度和长度为0.5-1cm。
所述步骤(4)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
所述步骤(6)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
所述步骤(8)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1.5cm。
所述步骤(4)、步骤(6)和步骤(8)中所用大锅为铁锅,大锅的直径为50-80cm。
所述步骤(4)和步骤(6)中,手工翻炒用竹条制作的竹条刷进行。
所述步骤(3)中,竹筛上摊开放置的茶叶铺层厚度为2-3cm,每隔1小时将茶叶翻一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采用纯手工方式制作,从采摘开始控制,保证绿茶茶叶原料的新鲜和柔嫩;采用铁锅烘烤,通过对烘烤时间、烘烤方式及烘烤温度的控制,保持绿茶的营养成分不流失;通过手工一次揉搓和手工二次揉搓,达到茶叶去苦的目的,以提高降低茶叶自身的苦味和涩味,改善茶叶的口感;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成茶叶包,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一起泡茶喝,能预防高血压、降压;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营养更丰富。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纯天然手工制作,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营养丰富,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
(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一芽一叶的茶叶不仅营养成分好,且柔嫩,能够带来较好的口感;
(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茶叶采摘后,部分茶叶会变老,叶子会展开,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保留柔嫩的茶叶,以保证茶叶原料的新鲜和营养;
(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去掉茶叶上的灰尘,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竹筛上的漏水孔使茶叶内部透气,茶叶叠加后也不会变色,漏水孔排掉茶叶的水分,使茶叶能够快速晾干;
(4)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茶叶烘烤温度控制在70-80℃,保证茶叶烘烤受热的同时,茶叶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手工翻炒能够提高翻炒的均匀性,使茶叶均匀受热,为揉搓奠定基础;
(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茶叶一次烘烤受热后,比较容易揉搓出青色汁液,青色汁液为茶叶中较苦的部分,揉搓采用手工顺时针方式进行,使茶叶均匀受力,以保证茶叶的去苦效果;揉搓至青色汁液流出即可,目的为防止茶叶营养成分过多流失,达到提高茶叶口感的同时,保留较多营养成分的目的;
(6)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二次烘烤时间比第一次短,二次烘烤温度比第一次低,保证茶叶营养成分的同时,为二次手工揉搓奠定基础;
(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二次揉搓采用手工顺时针方式进行,使茶叶均匀受力,以保证茶叶的去苦效果;二次揉搓目的是防止一次揉搓时有部分茶叶去苦的效果不明显,通过控制揉搓时间,以补强去苦的效果,以达到提高茶叶口感的目的;
(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三次烘烤,通过控制烘烤温度,采用小火慢烤的方式,目的为充分的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充分干燥,便于储存;
(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步骤(9)中去掉5mm长度或宽度的茶叶渣,以提高茶叶的均匀性;
(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将晒干的野菊花、磨碎的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加入筛选后的绿茶中混合均匀;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成茶叶包,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一起泡茶喝,能预防高血压、降压;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营养更丰富;
(11)装袋: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纸纤维茶包内,将纸纤维茶包封口制成茶叶包;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成的茶叶包,不仅携带方便,且能够保持口感,还能使营养更丰富;
所述步骤(10)中,每500-600克绿茶中加入50-60克野菊花、10-20克桑叶粉、50-60克金银花和20-30克山楂条;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之间采用合理的配比,在保证绿茶口味和功效的同时,使得茶叶包的营养更加丰富。
所述步骤(10)中,桑叶粉为桑叶晒干揉碎制成;桑叶揉碎成桑叶粉,能更加均匀的混合在茶包中。
所述步骤(10)中,山楂条宽度和长度为0.5-1cm;山楂条长度和宽度均不超过1cm,能够保证混合的均匀性,茶叶分装成茶叶包后也能保证口味。
所述步骤(4)一次烘烤时,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铺层厚度过厚,达不到烘烤的效果,铺层厚度过薄,容易茶叶烤焦,影响茶叶口感。
所述步骤(6)二次烘烤时,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同样铺层厚度过厚,达不到烘烤的效果,铺层厚度过薄,容易将茶叶烤焦,影响茶叶口感。
所述步骤(8)三次烘烤时,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1.5cm;三次烘烤为使茶叶充分干燥,茶叶铺层厚度过厚,烘烤的时间将会过长,还不能保证茶叶的晒干均匀性,影响茶叶的储存。
所述步骤(4)、步骤(6)和步骤(8)中所用大锅为铁锅,大锅的直径为50-80cm。铁锅炒茶,能够保持茶叶的天然口感。
所述步骤(4)和步骤(6)中,手工翻炒用竹条制作的竹条刷进行;竹条刷由30-40根直径为2.5-3.5mm的竹条捆绑而成,竹条和茶叶接触,不会发生卡住茶叶的情况,翻炒灵活,能够保证翻炒的均匀性。
所述步骤(3)清洗时,竹筛上摊开放置的茶叶铺层厚度为2-3cm,每隔1小时将茶叶翻一面;茶叶铺层厚度过厚,茶叶过多堆积,时间长了会变色,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每隔1小时将茶叶翻一次,以保证茶叶中的水分被充分排出,为后续烘烤奠定基础。
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制作的所有步骤均采用纯手工方式,从采摘开始控制,保证绿茶茶叶原料的新鲜和柔嫩;采用铁锅烘烤,通过对烘烤时间、烘烤方式及烘烤温度的控制,保持绿茶的营养成分不流失;通过手工一次揉搓和手工二次揉搓,达到茶叶去苦的目的,以提高降低茶叶自身的苦味和涩味,改善茶叶的口感;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成茶叶包,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一起泡茶喝,能预防高血压、降压;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营养更丰富。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纯天然手工制作,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营养丰富,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
(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
(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
(4)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
(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
(6)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
(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
(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
(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
(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将晒干的野菊花、磨碎的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加入筛选后的绿茶中混合均匀;
(11)装袋: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纸纤维茶包内,将纸纤维茶包封口制成茶叶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每500-600克绿茶中加入50-60克野菊花、10-20克桑叶粉、50-60克金银花和20-30克山楂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桑叶粉为桑叶晒干揉碎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山楂条宽度和长度为0.5-1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1.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步骤(6)和步骤(8)中所用大锅为铁锅,大锅的直径为50-80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步骤(6)中,手工翻炒用竹条制作的竹条刷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竹筛上摊开放置的茶叶铺层厚度为2-3cm,每隔1小时将茶叶翻一面。
CN201510863175.XA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Withdrawn CN105285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3175.XA CN105285187A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3175.XA CN105285187A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5187A true CN105285187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3175.XA Withdrawn CN105285187A (zh) 2015-11-27 2015-11-27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51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8758A (zh) * 2016-07-22 2017-03-29 柯宇澄 一种桑叶茶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9A (zh) * 1992-12-24 1994-06-29 沈在中 清毒保健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60482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宜宾市外贸金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38709A (zh) * 2015-06-02 2015-09-30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桔梗叶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4938676A (zh) * 2015-07-02 2015-09-3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53286A (zh) * 2015-08-04 2015-11-18 徐德邡 一种手工绿茶制作及其配置的清凉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9A (zh) * 1992-12-24 1994-06-29 沈在中 清毒保健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60482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宜宾市外贸金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38709A (zh) * 2015-06-02 2015-09-30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桔梗叶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4938676A (zh) * 2015-07-02 2015-09-3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53286A (zh) * 2015-08-04 2015-11-18 徐德邡 一种手工绿茶制作及其配置的清凉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燕: "《一味中药降血压》", 31 May 2015, 金盾出版社 第1版 *
陈宗懋等: "《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 31 October 2011, 上海文化出版社 第1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8758A (zh) * 2016-07-22 2017-03-29 柯宇澄 一种桑叶茶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6634B (zh) 一种梅山蛮茶的加工方法
CN101697760B (zh) 苞茶制作工艺
CN107410540A (zh) 一种广东大叶种黄茶加工工艺
CN102630769A (zh) 红茶加工方法
CN103392847B (zh) 一种勾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4431088A (zh) 山楂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063A (zh) 白茶加工工艺
CN104938676B (zh)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2919447A (zh) 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CN103783181A (zh)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CN105211346A (zh) 一种手工黄大茶的加工方法
CN102365998A (zh) 绵香金韵铁观音的制作工艺
CN102940058A (zh)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CN105341191A (zh) 一种金牡丹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315076A (zh) 一种用白叶1号白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430956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271175A (zh) 一种螺形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3636868B (zh) 养心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5386A (zh) 一种金玉猪皮美容蛋糕
CN107232333A (zh) 一种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5285218A (zh) 一种混合茶叶的手工制作方法
CN105285187A (zh)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
CN104186851A (zh) 一种杜仲茶及其加工制作方法
CN104798926A (zh) 具有健脾开胃功效的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