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4745A - 旋转电机的铁芯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4745A
CN105264745A CN201380076943.6A CN201380076943A CN105264745A CN 105264745 A CN105264745 A CN 105264745A CN 201380076943 A CN201380076943 A CN 201380076943A CN 105264745 A CN105264745 A CN 105264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embedded hole
segmentation
segmentation iron
fitting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9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4745B (zh
Inventor
桥本昭
坂上笃史
立木宏纪
中原裕治
梅田隆司
大木克伦
泷口隆一
小松孝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6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5Sectional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旋转电机的铁芯中,背轭部的第1端部以能够以轴部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相邻的分割铁芯的背轭部的所述第2端部连结。各分割铁芯是交替层叠第1铁芯片和第2铁芯片而构成的。轴部由形成于第1铁芯片上的嵌合凸部构成。在呈直线状地展开分割铁芯连结体的状态下,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能够在磁极齿部的间隔缩小的缩小位置与磁极齿部的间隔扩大的扩大位置之间移位。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铁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的结构,具体目的在于提高电枢铁芯的生产率、材料利用率、特性等。
背景技术
以往的旋转电机的铁芯中,具有背轭部和从背轭部突出的磁极齿部的大致T字形的多个分割铁芯在圆周方向上连结。各分割铁芯是层叠多个铁芯片而构成的。制造铁芯时,以磁极齿部位于其他分割铁芯的磁极齿部之间的方式交错状地排列分割铁芯而形成两列直线,由此提高材料利用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25199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09598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铁芯中,为了实现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在配置有一个分割铁芯的磁极齿部前端的另一个分割铁芯的磁极齿部根部设有切口。因此,当切口变大时,会导致驱动转矩降低、转矩脉动(转矩波动)恶化。
另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以往的铁芯中,为了实现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采用了分割磁极齿部以使其分离的结构,因此铁芯的制造(冲压)工时变多。而且,冲压的模具大型化,导致成本增加。并且,由于必须将分割的磁极齿部组装并固定,因而生产率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旋转电机的铁芯,该旋转电机的铁芯即使在增大磁极齿部的宽度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旋转电机的特性,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并提高生产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具备分割铁芯连结体,该分割铁芯连结体是将分别具有背轭部和从背轭部的中央部突出的磁极齿部的多个分割铁芯连结而成的,各背轭部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第1端部设有轴部,背轭部的第1端部以能够以轴部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相邻的分割铁芯的背轭部的第2端部连结,各分割铁芯是交替层叠第1铁芯片和第2铁芯片而构成的,轴部由形成于第1铁芯片上的多个嵌合凸部构成,在呈直线状地展开分割铁芯连结体的状态下,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能够在磁极齿部的间隔缩小的缩小位置与磁极齿部的间隔扩大的扩大位置之间移位,当分割铁芯位于扩大位置时,嵌合凸部与设于第2铁芯片上的第1嵌合孔嵌合,当分割铁芯位于缩小位置时,嵌合凸部与设于第2铁芯片上的第2嵌合孔嵌合,并定位于所述第2嵌合孔。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铁芯中,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能够在扩大位置与缩小位置之间移位,因此在使分割铁芯位于扩大位置的状态下制造分割铁芯连结体,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分割铁芯连结体的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即使在增大磁极齿部的宽度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旋转电机的特性,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能够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分解图1的电枢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将图2的分割铁芯连结体呈直线状地展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将图3的磁极齿部的间隔扩大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将图3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6是将图4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的Ⅶ-Ⅶ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2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刚组装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构成图8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第1及第2铁芯片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第1及第2铁芯片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4的分割铁芯连结体上形成电枢线圈的中途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1的全部磁极齿部上形成电枢线圈后使分割铁芯连结体变形的中途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6的嵌合凸部的外径和第2嵌合孔的内径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图5的嵌合凸部的外径和第1嵌合孔的内径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使图13的嵌合凸部的外径、第1嵌合孔的内径以及第2嵌合孔的内径的关系变化后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俯视图。
图17是将图16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使图17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使图18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7的嵌合凸部的长轴径和第2嵌合孔的内径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8的嵌合凸部的宽度尺寸和第1嵌合孔的宽度尺寸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24是示出使图23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4的局部放大图。
图26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使图26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7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30是示出使图29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1是图29的局部放大图。
图32是示出使图30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俯视图。
图34是将图33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35是示出使图34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6是示出使图35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俯视图。在图中,在圆筒状的壳体1内保持有圆筒状的电枢(定子)2。电枢2具有:铁芯(层叠铁芯)3;卷绕于铁芯3上的多个电枢线圈4;以及介于铁芯3与电枢线圈4之间的多个绝缘体5。
在电枢2内配置有转子6。转子6以能够相对于电枢2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壳体1。转子6具有固定于其外周部并与电枢2对置的多个永久磁铁7。
图2是示出分解图1的电枢2后的状态的俯视图。电枢2是将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圆弧状的分割电枢11组合成圆环状而构成的。随此,铁芯3是将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圆弧状的分割铁芯连结体12组合成圆环状而构成的。各分割铁芯连结体12是将多个(在本例中为6个)分割铁芯13在电枢2的周向上连结起来而构成的。
各分割铁芯13具有:背轭部13a,其形成铁芯3的圆环状的磁轭部;以及磁极齿部13b,其从背轭部13a的中央部向铁芯3的径向内侧突出,供电枢线圈4卷绕。
背轭部13a具有作为电枢2的周向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以及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在背轭部13a的第1端部设有轴部13c。
背轭部13a的第1端部以能够以轴部13c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的背轭部13a的第2端部连结。即,分割铁芯13以能够以轴部13c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相邻的分割铁芯13连结。轴部13c设置在电枢2的径向上的比背轭部13a的中间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如图3所示,各分割铁芯连结体12可以呈直线状地展开以使磁极齿部13b相互平行(或者几乎平行)。
另外,在将分割铁芯连结体12呈直线状地展开的状态下,轴部13c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的连结位置能够在分割铁芯13的排列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上移位。由此,彼此相邻的磁极齿部13b的间隔可以在图3所示的Ls与图4所示的Ls+δ之间扩大和缩小。
即,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能够在磁极齿部13b的间隔缩小的缩小位置(图3)与磁极齿部13b的间隔扩大的扩大位置(图4)之间移位。
图5是将图3的轴部13c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6是将图4的轴部13c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Ⅶ-Ⅶ线的剖视图。各分割铁芯13是交替层叠分别由薄板构成的多个第1铁芯片14和多个第2铁芯片15而构成的。
在各铁芯片14、15上设有多个冲切铆接部13d。在本例中,在背轭部13a设有两处冲切铆接部13d,在磁极齿部13b的前端部附近设有一处冲切铆接部13d。层叠着的铁芯片14、15通过冲切铆接部13d相互固定。
通过半冲切加工,在第1铁芯片14上形成有销形的嵌合凸部14a。轴部13c由沿电枢2的轴向对齐排列的嵌合凸部14a构成。
供嵌合凸部14a选择性地嵌合的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设在第2铁芯片15上。在第1嵌合孔15a与第2嵌合孔15b之间设有连结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之间的连结孔15c。当分割铁芯13位于扩大位置时,嵌合凸部14a与第1嵌合孔15a嵌合,当分割铁芯13位于缩小位置时,嵌合凸部14a与第2嵌合孔15b嵌合。另外,连结孔15c容许嵌合凸部14a在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之间移动。
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和连结孔15c设在与嵌合凸部14a对应的位置,即电枢2的径向上的比背轭部13a的中间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另外,在第2铁芯片15的与连结孔15c相邻的部分设有弹簧部15d。在弹簧部15d设有向连结孔15c侧突出并对嵌合凸部14a进行定位的弹簧凸部15e。
当嵌合凸部14a通过连结孔15c时,弹簧部15d被嵌合凸部14a向连结孔15c的外侧按压,从而弹性变形。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当嵌合凸部14a与第1或第2嵌合孔15a、15b嵌合时,弹簧部15d恢复。
因此,当使分割铁芯13在缩小位置与扩大位置之间移位时,必须有使弹簧部15d弹性变形的力。由此,嵌合凸部14a通过弹簧部15d而定位于第1或第2嵌合孔15a、15b。
另外,第1嵌合孔15a和第2嵌合孔15b的排列方向为与通过旋转电机的旋转中心的磁极齿部13b的中心线垂直(或者几乎垂直)的方向(如图3呈直线状地展开了分割铁芯连结体12时的分割铁芯13的排列方向)。
接下来,对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分割铁芯连结体12是通过图8所示的材料裁剪而制造的。即,在图8的状态下,2个分割铁芯连结体12被组合起来制造。此时,在作为一个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的磁极齿部13b间配置有作为另一个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的磁极齿部13b。
此外,各分割铁芯连结体12呈直线状地展开以使磁极齿部13b相互平行(或者几乎平行)。并且,各分割铁芯13位于扩大位置,由此各嵌合凸部14a与第1嵌合孔15a嵌合。
图8那样的分割铁芯连结体12是通过层叠如图9所示排列的第1及第2铁芯片14、15并利用冲切铆接部13d固定而得到的。在图9的状态下,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以规定的间隔排列,以使磁极齿部13b相互平行(或者几乎平行)。
另外,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1铁芯片14相对于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被配置成交错状。即,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所对应的第1铁芯片14被配置成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所对应的第1铁芯片14反向。另外,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1铁芯片14的磁极齿部13b被配置在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的磁极齿部13b间。
此外,位于第1铁芯片14的列的一端部的第1铁芯片14省略了嵌合凸部14a的部分。另外,位于第1铁芯片14的列的另一端部的第1铁芯片14与其他的第1铁芯片14相比,与背轭部13a的第2端部对应的部分延长。
此外,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2铁芯片15以规定的间隔排列,以使磁极齿部13b相互平行(或者几乎平行)。
并且,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2铁芯片15相对于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2铁芯片15被配置成交错状。即,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所对应的第2铁芯片15被配置成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所对应的第2铁芯片15反向。并且,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2铁芯片15被配置在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2铁芯片15的磁极齿部13b间。
此外,位于第2铁芯片15的列的一端部的第2铁芯片15未设置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和连结孔15c。
图10是示出图9的第1及第2铁芯片14、15的制造工序的俯视图,斜线部分是各工序中的加工位置。第1及第2铁芯片14、15是通过对电磁钢板等磁性板16实施冲压加工而制造的。
具体而言,工序(1)是以下工序:从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的列和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1铁芯片14的列中冲切出用于分离彼此相邻的背轭部13a的切槽。
工序(2)是以下工序:从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2铁芯片15的列和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2铁芯片15的列中冲切出用于分离彼此相邻的背轭部13a的切槽。
工序(3)和工序(5)是为了稳定磁性板16而设置的不进行任何加工的空工序。
工序(4)是对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和第2铁芯片15进行冲切的总冲切工序。此外,在工序(4)中,层叠与第1分割铁芯连结体12-1对应的第1铁芯片14和第2铁芯片15,通过冲切铆接部13d结合固定,并且,使第1铁芯片14的嵌合凸部14a与第2铁芯片15的第1嵌合孔15a嵌合。
工序(6)是对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1铁芯片14和第2铁芯片15进行冲切的总冲切工序。此外,在工序(6)中,层叠与第2分割铁芯连结体12-2对应的第1铁芯片14和第2铁芯片15,通过冲切铆接部13d结合固定,并且,使第1铁芯片14的嵌合凸部14a与第2铁芯片15的第1嵌合孔15a嵌合。
通过以这样的工序进行制造,能够实现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
接下来,对电枢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制造分割铁芯连结体12后,如图11所示,将绝缘体5安装于磁极齿部13b,使绕线机的绕线嘴17旋转,从而形成电枢线圈4。
在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全部磁极齿部13b上形成电枢线圈4后,如图12所示,使分割铁芯13移动至缩小位置,并使各分割铁芯13以轴部13c为中心旋转。由此,分割电枢11变形成图2所示那样的圆弧状。
之后,将3个分割电枢11组合成圆环状,通过焊接等对分割电枢11的端部之间进行固定。由此,能够获得图1所示那样的电枢2。
在这样的旋转电机的铁芯3中,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能够在扩大位置与缩小位置之间移位,因此,在分割铁芯13位于扩大位置的状态下制造分割铁芯连结体12,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
即,分割铁芯13位于缩小位置时的磁极齿部13b的间隔比磁极齿部13b的最大宽度窄。与此相对,分割铁芯13位于扩大位置时的磁极齿部13b的间隔比磁极齿部13b的最大宽度宽。因此,通过在分割铁芯13位于扩大位置的状态下制造分割铁芯连结体12,能够容易地实现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交错状直线两列冲切。
由此,磁性板16的材料利用率提高,从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在扩大磁极齿部13b的间隔的状态下进行绝缘体5的安装和电枢线圈4的安装(绕线),能够充分确保用于各安装作业的空间,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并且,对于相互连结的分割铁芯13,嵌合凸部14a与第1或第2嵌合孔15a、15b嵌合,不会脱开(不会分离),因此容易操作。
而且,通过弹簧部15d对嵌合凸部14a从第2嵌合孔15b向第1嵌合孔15a的移动给予阻力,因此能够防止移动至缩小位置的分割铁芯13容易返回扩大位置,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嵌合凸部14a的外径D0、第1嵌合孔15a的内径D1以及第2嵌合孔15b的内径D2的关系大概为D0=D1=D2。与此相对,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为D0<D2<D1。
根据图15所示的结构,当层叠第1铁芯片14和第2铁芯片15时,能够使嵌合凸部14a容易与第1嵌合孔15a嵌合。
另外,第1嵌合孔15a的内径D1相对于嵌合凸部14a的外径D0具有富余,因此嵌合凸部14a与第1嵌合孔15a的位置误差的影响减小,能够抑制位置误差导致的嵌合凸部14a和第1嵌合孔15a的变形。并且,能够减少使嵌合凸部14a与第2嵌合孔15b嵌合时的轴部13c的位置误差。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制造分割铁芯连结体12。
实施方式2.
接着,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俯视图,图17是将图16的轴部13c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使图17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它们分别是与实施方式1的图4、图6和图5对应的图。
在实施方式1中,将嵌合凸部14a的正面形状(沿旋转电机的轴向观察的形状)设为圆形,但在实施方式2中,嵌合凸部14a的正面形状为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直线部的赛道状(径赛的赛道状:用两根平行的直线连结同一圆周上相互对置的相同长度的圆弧而得到的形状、或者使长方形的相互对置的两边以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而得到的形状)。
第1嵌合孔15a为赛道状(或矩形),具有与嵌合凸部14a的直线部对应的一对直线部。由此,在嵌合凸部14a与第1嵌合孔15a嵌合的状态下,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的旋转被阻止。
另外,第2嵌合孔15b为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圆形。由此,在嵌合凸部14a与第2嵌合孔15b嵌合的状态下,如图19所示,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的旋转被容许。在实施方式2中未设置实施方式1的弹簧部15d和弹簧凸部15e。
图20是示出图17的嵌合凸部14a的长轴径和第2嵌合孔15b的内径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1是示出图18的嵌合凸部14a的宽度尺寸和第1嵌合孔15a的宽度尺寸的关系的俯视图,图22是图21的局部放大图。
第1嵌合孔15a的宽度尺寸W1被设定为大于等于嵌合凸部14a的宽度尺寸W0(W0≤W1)。第2嵌合孔15b的内径D2被设定为大于等于嵌合凸部14a的长轴径D0L(D0L≤D2)。
第1嵌合孔15a和第2嵌合孔15b的排列方向与实施方式1相同,呈直线状地展开了分割铁芯连结体12时的嵌合凸部14a的长轴方向也为相同方向。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旋转电机的铁芯3中,如图19所示,在嵌合凸部14a与第2嵌合孔15b嵌合的状态下,如果使分割铁芯13以轴部13c为中心旋转而使分割铁芯连结体12成为圆弧状,则嵌合凸部14a被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的位置。
因此,通过使用赛道状的嵌合凸部14a,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将嵌合凸部14a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从而能够阻止嵌合凸部14a从第2嵌合孔15b向第1嵌合孔15a移动。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2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24是示出使图23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5是图24的局部放大图。
在连结孔15c的缘部设有向连结孔15c的内侧突出的卡定用凸部15f。卡定用凸部15f是用于将嵌合凸部14a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的突起。另外,在第2铁芯片15的卡定用凸部15f的附近设有弹簧形成孔15g。由此,卡定用凸部15f与弹簧形成孔15g之间的部分能够弹性变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不使分割铁芯13旋转而容易地将嵌合凸部14a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从而能够阻止嵌合凸部14a从第2嵌合孔15b向第1嵌合孔15a移动。
另外,由于在卡定用凸部15f的附近设置了弹簧形成孔15g,当使嵌合凸部14a从第1嵌合孔15a向第2嵌合孔15b移动时,使卡定用凸部15f移位,能够容易使卡定用凸部15f越过嵌合凸部14a。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图26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27是示出使图26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是图27的局部放大图。
在实施方式3中,嵌合凸部14a的正面形状中的一对直线部相互平行(或者几乎平行),但在实施方式4中,至少任意一个直线部倾斜成楔状,以使直线部的间隔向第2嵌合孔15b侧渐渐变窄。
具体而言,嵌合凸部14a的卡定用凸部15f侧的面向着第2嵌合孔15b侧的端部朝远离连结孔15c的缘部的方向倾斜θ角度。即,在嵌合凸部14a的卡定用凸部15f侧的一边设有倾斜面(楔部)14b。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倾斜面14b的楔效应,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嵌合凸部14a越过卡定用凸部15f。
另外,可以在嵌合凸部14a的与卡定用凸部15f相反一侧的边上设置倾斜面,并且也可以在两边设置倾斜面。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图2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轴部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30是示出使图29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1是图29的局部放大图,图32是示出使图30的分割铁芯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实施方式5中,嵌合凸部14a被分割为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在呈直线状地展开分割铁芯连结体12的状态下,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在分割铁芯13的排列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配置。通过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的组合,起到与实施方式1~4的嵌合凸部14a相同的作用。
在第2嵌合孔15b的内周的一部分设有向第2嵌合孔15b的内侧突出的嵌合抵接部15h。如图32所示,当使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旋转时,第1分割凸部21与嵌合抵接部15h抵接。
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的外径D0S比第2嵌合孔15b的内径D2小(D0S<D2)。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的彼此远侧的端部间的距离(外接距离)L0小于等于第2嵌合孔15b的内径D2。
第1嵌合孔15a为在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的排列方向上细长的长圆形或者矩形。在第1及第2分割凸部21、22与第1嵌合孔15a嵌合的状态下,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的旋转被阻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如果使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旋转而使分割铁芯连结体12成为圆弧状,则如图32所示,第1分割凸部21抵接于嵌合抵接部15h,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将分割凸部21、22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从而能够阻止分割凸部21、22从第2嵌合孔15b向第1嵌合孔15a移动。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分割铁芯连结体的俯视图,图34是将图33的轴部13c附近放大并示出的俯视图,图35是示出使图34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移位至缩小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6是示出使图35的分割铁芯13相对于相邻的分割铁芯13旋转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连结孔15c的一个缘部设有向连结孔15c的内侧突出的倒V字形的定位部15i。实施方式6的第2铁芯片15上未设置弹簧部15d,连结孔15c成为这样的形状:嵌合凸部14a在第1及第2嵌合孔15a、15b之间移动时越过定位部15i。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旋转电机的铁芯3中,能够利用更简单的结构将嵌合凸部14a定位于第2嵌合孔15b,从而能够阻止嵌合凸部14a从第2嵌合孔15b向第1嵌合孔15a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示出了将铁芯3分割成三份而得到的分割铁芯连结体12,但也可以是分割成两份或分割成四份以上。此外,如果没有制造上的限制,也可以不分割铁芯3而使其一体地构成。

Claims (11)

1.一种旋转电机的铁芯,其具备分割铁芯连结体,该分割铁芯连结体是将分别具有背轭部和从所述背轭部的中央部突出的磁极齿部的多个分割铁芯连结而成的,其中,
各所述背轭部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第1端部设有轴部,
所述背轭部的第1端部以能够以所述轴部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相邻的分割铁芯的所述背轭部的所述第2端部连结,
各所述分割铁芯是交替层叠第1铁芯片和第2铁芯片而构成的,
所述轴部由形成于所述第1铁芯片上的多个嵌合凸部构成,
在呈直线状地展开所述分割铁芯连结体的状态下,所述分割铁芯相对于所述相邻的分割铁芯,能够在所述磁极齿部的间隔缩小的缩小位置与所述磁极齿部的间隔扩大的扩大位置之间移位,
当所述分割铁芯位于扩大位置时,所述嵌合凸部与设于所述第2铁芯片上的第1嵌合孔嵌合,当所述分割铁芯位于缩小位置时,所述嵌合凸部与设于所述第2铁芯片上的第2嵌合孔嵌合,并定位于所述第2嵌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所述分割铁芯位于缩小位置时的所述磁极齿部的间隔比所述磁极齿部的最大宽度窄,所述分割铁芯位于扩大位置时的所述磁极齿部的间隔比所述磁极齿部的最大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在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之间分别设有连结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的连结孔,
在与各所述连结孔相邻的部分设有弹簧部,
在各所述弹簧部设有向所述连结孔侧突出并对所述嵌合凸部进行定位的弹簧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所述嵌合凸部的外径D0、所述第1嵌合孔的内径D1以及所述第2嵌合孔的内径D2的关系为D0<D2<D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所述嵌合凸部的正面形状为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直线部的赛道状,
所述嵌合凸部的正面形状的长轴径D0L、宽度尺寸W0、所述第1嵌合孔的宽度尺寸W1以及所述第2嵌合孔的内径D2的关系为W0≤W1、D0L≤D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在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之间分别设有连结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的连结孔,
在各所述连结孔的缘部设有向所述连结孔的内侧突出并对所述嵌合凸部进行定位的卡定用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在所述嵌合凸部的正面形状中,至少任意一个所述直线部倾斜成楔状,以使所述直线部的间隔向所述第2嵌合孔侧渐渐变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所述嵌合凸部被分割成第1分割凸部和第2分割凸部,在呈直线状地展开所述分割铁芯连结体的状态下,所述第1分割凸部和第2分割凸部在所述分割铁芯的排列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配置,
所述第1分割凸部和第2分割凸部的外接距离L0与所述第2嵌合孔的内径D2的关系为L0≤D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在所述第2嵌合孔的内周的一部分设有向所述第2嵌合孔的内侧突出的嵌合抵接部,
当使所述分割铁芯相对于所述相邻的分割铁芯旋转时,所述第1分割凸部抵接于所述嵌合抵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在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之间分别设有连结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的连结孔,
在各所述连结孔的一个缘部设有向所述连结孔的内侧突出的倒V字形的定位部,
所述连结孔成为这样的形状:所述嵌合凸部在所述第1嵌合孔与所述第2嵌合孔之间移动时越过所述定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铁芯,其中,
所述第1嵌合孔和所述第2嵌合孔排列的方向是与通过旋转电机的旋转中心的所述磁极齿部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CN201380076943.6A 2013-05-28 2013-05-28 旋转电机的铁芯 Active CN105264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4744 WO2014192076A1 (ja) 2013-05-28 2013-05-28 回転電機の鉄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4745A true CN105264745A (zh) 2016-01-20
CN105264745B CN105264745B (zh) 2018-01-23

Family

ID=5198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943.6A Active CN105264745B (zh) 2013-05-28 2013-05-28 旋转电机的铁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60644B2 (zh)
JP (1) JP6022053B2 (zh)
KR (1) KR101767332B1 (zh)
CN (1) CN105264745B (zh)
BR (1) BR112015029558A2 (zh)
WO (1) WO20141920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169A (zh) * 2016-08-17 2016-11-09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以及空调器
CN108352735A (zh) * 2015-11-12 2018-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铁心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06539A (zh) * 2016-11-14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1264016A (zh) * 2017-11-01 202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铁芯块连结体以及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12119569A (zh) * 2018-05-22 2020-1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层叠铁芯及旋转电机
CN113746223A (zh) * 2021-08-18 2021-12-0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铁芯、电机定子及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6468T5 (de) * 2014-04-16 2016-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nkerkern einer elektrischen Drehmaschine
JP6284908B2 (ja) * 2015-06-30 2018-02-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ゾルバ
DE112015007159T5 (de) * 2015-11-27 2018-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WO2017134740A1 (ja) * 2016-02-02 2017-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および圧縮機
KR102410407B1 (ko) * 2020-05-18 2022-06-20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임플란트 수술용 가이드 검증 방법 및 그 장치
DE102021106186A1 (de) * 2021-03-15 2022-09-15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Modular aufgebautes, segmentiertes Statorpake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3690A (ja) * 1999-09-28 2001-04-13 Sanyo Den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2002281697A (ja) * 2001-03-19 2002-09-27 Mitsui High Tec Inc 積層鉄心および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03164080A (ja) * 2001-11-27 2003-06-06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4914A (ja) * 2003-03-10 2004-09-30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コア
US20040222715A1 (en) * 2003-05-08 2004-11-11 Asmo Co., Ltd. Insul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20100066193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of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and winding method thereof
CN202940649U (zh) * 2012-11-12 2013-05-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8364B2 (ja) * 1996-09-30 2004-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コア
JP3279279B2 (ja) 1998-06-30 2002-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鉄心装置
JP2002320351A (ja) 2001-04-20 2002-10-31 Hitachi Ltd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固定子鉄心
JP3786854B2 (ja) * 2001-08-30 2006-06-14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03235187A (ja) 2002-02-12 2003-08-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積層鉄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7134B2 (ja) * 2003-05-08 2012-05-09 アスモ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601799B2 (ja) * 2009-07-10 2014-10-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579832B2 (ja) 2010-04-08 2014-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
EP2587632B1 (en) 2010-06-25 2019-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O2012095987A1 (ja) 2011-01-14 2012-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099897B2 (en) * 2011-09-13 2015-08-04 L.H. Carbid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necting end sections of an annular laminated articl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3690A (ja) * 1999-09-28 2001-04-13 Sanyo Den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2002281697A (ja) * 2001-03-19 2002-09-27 Mitsui High Tec Inc 積層鉄心および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03164080A (ja) * 2001-11-27 2003-06-06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4914A (ja) * 2003-03-10 2004-09-30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コア
US20040222715A1 (en) * 2003-05-08 2004-11-11 Asmo Co., Ltd. Insul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20100066193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of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and winding method thereof
CN202940649U (zh) * 2012-11-12 2013-05-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2735A (zh) * 2015-11-12 2018-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铁心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00169A (zh) * 2016-08-17 2016-11-09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以及空调器
CN109906539A (zh) * 2016-11-14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1264016A (zh) * 2017-11-01 202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铁芯块连结体以及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11264016B (zh) * 2017-11-01 2022-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铁芯块连结体以及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12119569A (zh) * 2018-05-22 2020-1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层叠铁芯及旋转电机
CN113746223A (zh) * 2021-08-18 2021-12-0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铁芯、电机定子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29558A2 (pt) 2017-07-25
US20170077768A1 (en) 2017-03-16
WO2014192076A1 (ja) 2014-12-04
US9960644B2 (en) 2018-05-01
KR20160006785A (ko) 2016-01-19
CN105264745B (zh) 2018-01-23
JP6022053B2 (ja) 2016-11-09
KR101767332B1 (ko) 2017-08-10
JPWO2014192076A1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4745A (zh) 旋转电机的铁芯
EP2587632B1 (en) Laminated core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KR101514167B1 (ko) 리니어 모터의 적층 철심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128700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rmature core
US8704420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machine
JP5603437B2 (ja)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59112B2 (ja)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及び回転電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US20140139068A1 (en) Laminated co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aminated core manufactured using same
WO2015098159A1 (ja) 磁気誘導子型電動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478462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5773692B2 (ja) 永久磁石式同期モータ
JP2009081939A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回転電機
JP4568639B2 (ja) ステータ
JP6044673B2 (ja) 回転電機
JP6161738B2 (ja) 回転電機の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5192551A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2009100516A (ja) 巻き積層鉄心に用いる連続セグメント鉄心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巻き積層鉄心
CN104079083A (zh) 内转式定子
JP6022962B2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JP6099582B2 (ja)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ステータ、回転電機
JP5981365B2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CN104079082A (zh) 外转式定子
JP5815336B2 (ja) 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及び回転電機の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14157056A (zh) 定子铁芯、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2013138589A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