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2064A -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2064A
CN105192064A CN201510399320.3A CN201510399320A CN105192064A CN 105192064 A CN105192064 A CN 105192064A CN 201510399320 A CN201510399320 A CN 201510399320A CN 105192064 A CN105192064 A CN 105192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ifidobacterium
lactic acid
acid bacteria
bacteria dr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9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志远
王红叶
朱宏
潘丽
郭慧
姚欢
李建磊
韩清波
王楠
王世杰
冯丽莉
王�华
苏海涛
李丽华
刘凤昝
杨新尧
肖淑贞
范如意
李丽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Junlebao Dai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unlebao Dai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unlebao Dai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unlebao Dai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93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2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2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2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iry Product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1~100:1,不仅比传统菌种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更强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风味,填补了市场上纯益生菌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空白。通过发酵前添加抗氧化剂消耗掉发酵过程中发酵底料内过多的氧气,使得厌氧型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得以较好的生长,缩短了发酵时间。本发明适用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

Description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品领域,涉及一种饮料,具体涉及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酵乳的制备通常需要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基础发酵剂进行发酵,额外添加少量的益生菌起功效作用,但不作为发酵剂。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益生菌。两者自身的生理生化、生产特性决定其对营养条件有较高要求,其在乳中发酵产酸较慢,凝乳时间较长,为生产带来了产品生产周期长、质量风险大等诸多不便。同时,仅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做发酵剂发酵时只生成乳酸、醋酸和少量甲酸、乙醇、琥珀酸、不产生其他芳香物质,所以产品风味差。这也是导致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作发酵剂不能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原因。
中国发明专利CN101467558A公开了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以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其原料组成包括牛奶25-75%、颗粒酱3-20%、稳定剂0.2-0.7%以及适量水,该饮料中含有≥1X106cfu/ml的活的乳酸菌。但是,其使用的是传统的菌种进行发酵,口感和粘稠度等指标均仅仅是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所制作的活性乳酸菌大都采用传统的菌种进行发酵,单独使用益生菌进行发酵的产品目前还没有上市,因此,研究一种使用益生菌进行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使其口感、粘稠度等相应指标均在标准之上,给大众人群的生活品质带来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1~100:1,不仅比传统菌种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更强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风味,填补了市场上纯益生菌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空白。通过发酵前添加抗氧化剂消耗掉发酵过程中发酵底料内过多的氧气,使得厌氧型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得以较好的生长,缩短了发酵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的发酵乳基料15-50份、白砂糖8-12份、稳定剂0.2-0.5份、甜味剂0-0.02份、酸度调节剂0.001-0.5份、果汁0.1-2.0份、果粒酱3.0-10.0份、食用香精0.001-0.2份、水24.8-73.7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限定,制成所述的发酵乳基料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脱脂乳粉8-17份、水77.0-92.0份、白砂糖0-4份、抗氧化剂0.005-0.024份、益生元0-1.0份、葡萄糖0-1.0份、嗜酸乳杆菌1×105~1×107CFU/g、双歧杆菌1×103~1×105CFU/g。
作为上述限定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菊粉、聚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限定的另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上述限定的再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嗜酸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添加比例为1:1—10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稳定剂为高酯果胶、单硬脂酸甘油脂或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所述酸度调节剂为一水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限定,所述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限定,所述果汁为葡萄汁、苹果汁、桑葚汁、蓝莓汁、树莓汁、黑加仑汁、蔓越莓汁、梨汁、桃汁、草莓汁、香蕉汁和蔬菜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果粒酱为含有水果或/和蔬菜或/和可食用植物的颗粒的果酱;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颗粒为芦荟粒、葡萄粒、桑葚粒、蔓越莓粒、树莓粒、蓝莓粒、黑加仑粒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它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
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对乳品进行发酵,得发酵乳基料a;
(2)糖液的配制
将8-12份白砂糖、酸度调节剂、稳定剂、甜味剂和果汁溶于95-100℃的24.8-73.7份水中,进行杀菌,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10℃,制得糖液b;
(3)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前液c的制备
以重量计,取发酵乳基料a共15-50份,与全部糖液b充分混合后,加入食用香精,经均质后,即得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前液c;
(4)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
将前液c进行灌装,同时添加果粒酱;灌装完毕后,于2-10℃冷藏,最终制得目标产品,即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
作为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的一种限定,所述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以重量计,将脱脂乳粉8~17份加入45~65℃的77.0-92.0份水中,搅拌至均匀后,添加0-4份白砂糖,抗氧化剂,益生元和食用葡萄糖,经脱气、均质、杀菌、降温,添加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10-13小时,制得发酵乳基料a。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1~100:1。果粒与双歧杆菌香气完美融合,给人以清新爽口的味觉享受,不仅比传统菌种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更强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风味,填补了市场上纯益生菌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空白。通过发酵前添加抗氧化剂消耗掉发酵过程中发酵底料内过多的氧气,使得厌氧型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得以较好的生长,在发酵乳基料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脱气步骤,综合缩短了发酵时间,为12-16小时,如果单独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还没有商业化生产的产品,理论数据单独20小时以上,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所提供的活性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不仅保证了较好的质构,还同时避免了双歧杆菌过多带来的不良风味。本发明制得的发酵乳基料中蛋白含量约为4.0%,最终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蛋白含量约为1%,均远远高于标准(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品的标准要求为0.7%),使得营养价值更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活性乳酸菌能够很好的双向调节肠道内的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不仅能够改善腹泻,还能够治疗便秘,并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进行了验证,随着活性乳酸菌饮料饲喂的增加,肠道内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也在增加,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已在肠道内定殖。
本发明适用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服用5天、8天及10天后,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服用5、8、10天后停止饲喂7天,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它包括以下的原料:
发酵乳基料15g、白砂糖9g、高酯果胶0.2g、阿斯巴甜0.01g、一水柠檬酸0.04g、葡萄汁0.3g、含葡萄粒的果酱3.0g、食用香精0.001g、水45.31g。
上述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
发酵乳基料a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脱脂乳粉10份、水86.69份、白砂糖2.5份、抗坏血酸0.008份、低聚果糖0.5份、葡萄糖1.0份、嗜酸乳杆菌1×107CFU/g、双歧杆菌1×105CFU/g。其制备过程如下:
将脱脂乳粉10份加入50℃的86.69份水中,搅拌至均匀,后添加2.5份白砂糖,0.008份抗坏血酸,0.5份低聚果糖和0.38份葡萄糖,经脱气、均质、杀菌、降温,添加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12h,制得发酵乳基料a,其蛋白含量为3.30%。
(2)糖液b的配制
将9g白砂糖、一水柠檬酸、阿斯巴甜、高酯果胶和葡萄汁溶于95℃的45.31g水中进行杀菌,保温30min,后冷却至2℃,制得糖液b;
(3)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前液的制备
取发酵乳基料a共15g,与全部糖液b充分混合后,加入食用香精,经均质后,得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前液c,其蛋白含量为1.32%。
(4)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
将前液c进行灌装,同时添加果粒酱;灌装完毕后,于2℃冷藏,最终制得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
实施例2-10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2-10分别为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涉及的原料量与技术参数的区别,其中,
①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原料用量如下表所示:
注:发酵乳基料蛋白含量按照下式计算:发酵乳基料蛋白含量%=脱脂乳粉用量×33%
活性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按照下式计算:成品蛋白含量%=[脱脂乳粉用量×33%×发酵乳基料添加量×(1-果酱添加量/100)]/100
由上表可见发酵乳基料中蛋白含量大于3%(各实施例的均值),最终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蛋白含量大于1%(各实施例的均值),均远远高于标准(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品的标准要求为0.7%),其营养价值更高。
②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的原料添加量如下表所示:
注:上述实施例中果汁与果粒酱的组合并非仅限于所列,所给出的果汁类型与果粒酱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③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将制备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进行结果检测,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产品整个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都在1×106cfu/g以上,符合相应标准。
各项感官指标评价,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饮料类产品喜好达到上市要求的分值是4.5以上,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10均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上市要求的口味喜好。
实施例11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发酵乳,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生牛乳890g、食用葡萄糖15g、白砂糖70g、物理淀粉3g、琼脂0.5g、嗜酸乳杆菌1X105CFU/g、双歧杆菌1X103CFU/g。
上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将生牛乳进行检验验收,将合格的生牛乳进行净乳过程,添加食用葡萄糖,升温至90℃,保温褐变1.5h,后降温到60℃,得到牛乳a;
(2)将褐变好的牛乳a中添加物理淀粉、琼脂和白砂糖,在5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min;后在60℃下进行均质,95℃下进行杀菌300s,然后冷却至36℃,得到牛乳b;
(3)将牛乳b,进行接种,即添加配方量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7℃,发酵16h,发酵至pH值为4.4时停止发酵,发酵终止酸度为85°T,最终制得发酵乳。
所制得的发酵乳具有口感细腻,有光泽,风味良好,品尝后具有清爽,风味流畅,且具有典型益生菌香气等特点。
实施例12-16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12-16分别为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参数的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2-16制得的发酵乳具有口感细腻,有光泽,风味良好,品尝后具有清爽,风味流畅,且具有典型益生菌香气等特点。
实施例17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动物体实验结果
(一)、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检测结果
1、检测方法
实验分组:每组均为6只小鼠。
第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正常饮用高压纯净水。
第二组:喂养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组。
第三组:在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组基础上加入纯乳酸菌,使其乳酸菌浓度约为5.0×107/ml(相当于小鼠每天饮用200ml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组的乳酸菌量)。
2、实验方法:
喂养10天后,采集小鼠粪便,取200微克提取粪便总基因组,利用绝对荧光定量法测定每组小鼠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
3、检测结果
正常饲喂的检测结果:
饲喂后取小鼠粪便200微克,提取总基因组,100微升水溶解。
(1)检测设计引物序列:
乳酸菌的引物为:
Lac-FAGCAGTAGGGAATCTTCCA
Lac-RCACCGCTACACATGGAG
片段长度341bp,为乳酸杆菌特异片段。
双歧杆菌的引物为:
Bifid-FCTCCTGGAAACGGGTGG
Bifid-RGGTGTTCTTCCCGATATCTACA
片段长度550bp,为双歧杆菌特异片段。
(2)标准品的制备
将两种细菌特异片段扩增后连接质粒,倍比稀释后制成荧光定量所需标准品,标准品浓度如下:
嗜酸乳杆菌:标准品浓度从高到低为:9.89×109copy/μl,9.89×108copy/μl,9.89×107copy/μl,9.89×106copy/μl,9.89×105copy/μl,9.89×104copy/μl。
双歧杆菌:标准品浓度从高到低为:2.59×1010copy/μl,2.59×109copy/μl,2.59×108copy/μl,2.59×107copy/μl,2.59×106copy/μl,2.59×105copy/μl。
将上述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饲喂5、8、10天后分别对小鼠粪便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饲喂实施例1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后5天、8天及10天后,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明显增加,如图1所示(其中的系列1、2、3即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将上述饲喂后的小鼠在进行停止饲喂一周后,结果如下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分别饲喂5、8、10天后停止饲喂7天,这些菌在粪便中的检出率逐渐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高于未饲喂小鼠,如图2所示(其中的系列1、2、3即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二)、腹泻模型的构建和饲喂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效果
1、通过沙门氏菌的饲喂构建小鼠腹泻模型
培养SalmonellaSerotypeParatyphiACMCC50973至OD值为2.0,菌量约为9×109CFU/ml.直接灌胃于小鼠,连续3天。3天后可见小鼠出现腹泻、无力、无食欲症状。共12只小鼠,分为以下两组,每组均为6只小鼠。第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正常饮用高压纯净水。第二组:喂养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组。
第一组选用PBS饲喂,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腹泻自愈缓慢,3天后依然腹泻,水样便,每天多便,取200微克提取粪便总基因组,利用绝对荧光定量法测定每组小鼠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5天后逐渐好转,粪便呈现颗粒状。
第二组饲喂,1天后,小鼠腹泻停止,排便次数减少,便液浓稠;2天后无腹泻;3天后恢复正常,取200微克提取粪便总基因组,利用绝对荧光定量法测定每组小鼠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与对照小鼠相比,结果显示饲喂的小鼠活动力略有下降,食欲无明显差异,未出现水样便和腹泻。这说明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在肠道内的占位,对肠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2、饲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效果
第一组腹泻期间小鼠水样便的采集和核酸提取很困难,粪便中除了沙门菌外,几乎没有检测到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
第二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在肠道内的占位,对肠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小鼠腹泻模型中,实施例1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治愈腹泻。能够增加两种益生菌的含量,对腹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治愈腹泻。能够增加两种益生菌的含量,对腹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实施例1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定殖情况
1、检测方法
实验分组:
第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正常饮用高压纯净水,每组均为6只小鼠。
第二组:喂养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组,每组均为6只小鼠。
第三组:在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基础上加入纯乳酸菌,使其乳酸菌浓度约为5.0×107/ml(相当于小鼠每天饮用200ml实施例1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的乳酸菌量),每组均为6只小鼠。
实验方法:
喂养10天后,将小鼠致死后取小肠和大肠组织,检测realtimePCR测定小鼠饲喂前后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研究其在肠道内的定殖能力。
2、检测结果
正常饲喂的检测结果:
饲喂后取小鼠粪便200微克,提取总基因组,100微升水溶解。
(1)检测设计引物序列:
乳酸菌的引物为:
Lac-FAGCAGTAGGGAATCTTCCA
Lac-RCACCGCTACACATGGAG
片段长度341bp,为乳酸杆菌特异片段。
双歧杆菌的引物为:
Bifid-FCTCCTGGAAACGGGTGG
Bifid-RGGTGTTCTTCCCGATATCTACA
片段长度550bp,为双歧杆菌特异片段。
(2)标准品的制备
将两种细菌特异片段扩增后连接质粒,倍比稀释后制成荧光定量所需标准品,标准品浓度如下:
嗜酸乳杆菌:标准品浓度从高到低为:9.89×109copy/μl,9.89×108copy/μl,9.89×107copy/μl,9.89×106copy/μl,9.89×105copy/μl,9.89×104copy/μl。
双歧杆菌:标准品浓度从高到低为:2.59×1010copy/μl,2.59×109copy/μl,2.59×108copy/μl,2.59×107copy/μl,2.59×106copy/μl,2.59×105copy/μl。
将上述浓度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小鼠解剖后取肠组织分别检测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从培养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实施例1活性乳酸菌饮料饲喂的增加,肠道内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也在增加,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已在肠道内定殖。
将实施例2-10中所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同样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18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人体实验结果
1.受试人群
受试人数为69人,健康体重(BMI在18.5-23.9kg/m2的受试者所占比例为56.52%),受试人群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上述人群每天饮用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饮用量为300ml/天,饮用周期14天,通过调查受验人群排便状况,并测定受验人群粪便的肠道菌群的变化,来评价实施例1所制得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的效果。
2、实验方法
将受试者按照饮用方法进行实验,受试结束后采取受试者的粪便,粪便样品的收集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统一发放收集粪便的容器,尽可能保证无菌收集,并要求立即-20℃冷冻,粪便经过涂片染色,将显微镜下的菌群拍照后,观察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情况。
饮用前受试者的排便习惯情况
饮用后排便情况的改变情况
饮用前后排便状况比较
饮用前后粪便性状比较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明显改善受试人群排便。
服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前后,受试者的粪便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也有明显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能够明显的改善肠道内的菌群,改善了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比例的作用。
将实施例2-10中所制得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同样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
以上所述实施例1-10,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的发酵乳基料15~50份、白砂糖8~12份、稳定剂0.2~0.5份、甜味剂0~0.02份、酸度调节剂0.001~0.5份、果汁0.1~2.0份、果粒酱3.0~10.0份、食用香精0.001~0.2份、水24.8~7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发酵乳基料有效成分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脱脂乳粉8~17份、水77.0~92.0份、白砂糖0~4份、抗氧化剂0.005~0.024份、益生元0~1.0份、葡萄糖0~1.0份、嗜酸乳杆菌1×105~1×107CFU/g、双歧杆菌1×103~1×105CFU/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菊粉与聚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及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添加比例为1~1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高酯果胶、单硬脂酸甘油脂或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度调节剂为一水柠檬酸、苹果酸及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及三氯蔗糖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汁为葡萄汁、苹果汁、桑葚汁、蓝莓汁、树莓汁、黑加仑汁、蔓越莓汁、梨汁、桃汁、草莓汁、香蕉汁及蔬菜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果粒酱为含有水果或/和蔬菜或/和可食用植物的颗粒的果酱。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
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接种对乳品进行发酵,得发酵乳基料a;
(2)糖液b的配制
将8~12份白砂糖、酸度调节剂、稳定剂、甜味剂和果汁溶于95~100℃的24.8~73.7份水中,进行杀菌,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10℃,制得糖液b;
(3)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前液c的制备
以重量计,取发酵乳基料a共15~50份,与全部糖液b充分混合后,加入食用香精,经均质后,即得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前液c;
(4)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
将前液c进行灌装,同时添加果粒酱,灌装完毕后于2~10℃冷藏,最终制得目标产品,即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
所述发酵乳基料a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将脱脂乳粉8~17份加入45~65℃的77.0~92.0份水中,搅拌至均匀后,添加0~4份白砂糖,抗氧化剂,益生元和食用葡萄糖,经脱气、均质、杀菌、降温,添加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10~13h,制得发酵乳基料a。
CN201510399320.3A 2014-09-30 2015-07-09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92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9320.3A CN105192064A (zh) 2014-09-30 2015-07-09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75873 2014-09-30
CN201410517587.3A CN104397172A (zh) 2014-09-30 2014-09-30 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399320.3A CN105192064A (zh) 2014-09-30 2015-07-09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2064A true CN105192064A (zh) 2015-12-30

Family

ID=5263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7587.3A Pending CN104397172A (zh) 2014-09-30 2014-09-30 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399320.3A Pending CN105192064A (zh) 2014-09-30 2015-07-09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7587.3A Pending CN104397172A (zh) 2014-09-30 2014-09-30 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39717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1450A (zh) * 2016-06-20 2016-11-09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乳酸菌和食盐的维生素柠檬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293A (zh) * 2017-08-13 2017-10-24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草莓果肉乳酸菌饮料
CN107307081A (zh) * 2017-08-13 2017-11-03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草莓味乳酸菌饮料
CN107373230A (zh) * 2017-08-13 2017-11-24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柠檬低聚糖乳酸菌饮料
CN107455468A (zh) * 2017-08-13 2017-12-12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果粒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4825A (zh) * 2017-08-13 2017-12-19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草莓味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CN111493143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纯益生菌直投式发酵剂及其应用于制备酸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6167B (zh) * 2015-06-01 2017-04-26 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润肠通便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9374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茉莉花风味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1125A (zh) * 2016-04-20 2016-08-31 昆明加加宁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乳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1538A (zh) * 2016-06-20 2016-11-09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乳酸菌和食盐的维生素西柚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1451A (zh) * 2016-06-20 2016-11-09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乳酸菌和食盐的维生素菠萝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902A (zh) * 2016-08-25 2017-01-11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乳酸菌和食盐的维生素果味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96712A (zh) * 2017-12-15 2018-05-08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其制备方法及一种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4493A (zh) * 2018-03-26 2018-08-31 江苏恒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配方及发酵技术
CN111227035A (zh) * 2018-11-28 2020-06-05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益生菌组合物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8471A (zh) * 2019-10-18 2019-12-13 厦门欧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浊汁悬浮果粒饮料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220386637A1 (en) * 2019-11-11 2022-12-08 Kabushiki Kaisha Yakult Hon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fermented milk containing oligosaccharid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7558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58786A (zh) * 2009-05-21 2009-10-21 上海谱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106384A (zh) * 2011-01-25 2011-06-2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气体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687A (zh) * 2013-11-15 2014-03-05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味稳定的长保质期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178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含花色苷着色酸奶的方法及含花色苷的着色酸奶
CN103749675A (zh) * 2011-10-19 2014-04-30 刘念 含共轭亚油酸的乳酸菌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70961A (zh) * 2014-07-09 2014-12-03 任发政 一种固体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7558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58786A (zh) * 2009-05-21 2009-10-21 上海谱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106384A (zh) * 2011-01-25 2011-06-2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气体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675A (zh) * 2011-10-19 2014-04-30 刘念 含共轭亚油酸的乳酸菌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5178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含花色苷着色酸奶的方法及含花色苷的着色酸奶
CN103609687A (zh) * 2013-11-15 2014-03-05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味稳定的长保质期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0961A (zh) * 2014-07-09 2014-12-03 任发政 一种固体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1450A (zh) * 2016-06-20 2016-11-09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乳酸菌和食盐的维生素柠檬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293A (zh) * 2017-08-13 2017-10-24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草莓果肉乳酸菌饮料
CN107307081A (zh) * 2017-08-13 2017-11-03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草莓味乳酸菌饮料
CN107373230A (zh) * 2017-08-13 2017-11-24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柠檬低聚糖乳酸菌饮料
CN107455468A (zh) * 2017-08-13 2017-12-12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果粒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4825A (zh) * 2017-08-13 2017-12-19 安徽优乐亿乳业有限公司 草莓味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CN111493143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纯益生菌直投式发酵剂及其应用于制备酸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7172A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2064A (zh)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7609B (zh) 一种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09589B (zh) 一种添加奇亚籽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4891A (zh) 一种常温保存的高活性益生菌发酵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1245A (zh) 一种益生菌型果蔬酵素固体饮料
CN104770816A (zh) 一种西瓜汁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1424A (zh) 一种含活性益生菌的果蔬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98076B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益生菌常温活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252A (zh) 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原料组合物,植物乳杆菌应用
CN101715816A (zh) 一种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8936103A (zh) 活性乳酸菌发酵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3170A (zh) 一种水苏糖益生菌固体饮料
CN102144667A (zh) 生物转化法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的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方法
CN106804710A (zh) 一种可维持货架期内益生菌活菌数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Ozdemir et al. Effect of steviol glycosides as sugar substitute on the probiotic fermentation in milk gels enriched with red beetroot (Beta vulgaris L.) bioactive compounds
CN106857834A (zh) 具有抑制后酸化功能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4541A (zh) 一种具有保健益生功能的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Gallina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biotic fermented smoothie beverage
CN103609688A (zh) 一种活性嗜酸乳杆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7382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剂、益生菌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Solima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ed camel's milk fortified with kiwi or avocado fruits.
CN103843894B (zh) 保持酸奶或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的方法
CN103098906A (zh) 一种果汁型发酵酸豆奶的制作方法
CN104886569A (zh) 一种活性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9598A (zh) 一种活性西瓜汁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