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5972A -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5972A CN105145972A CN201510496458.5A CN201510496458A CN105145972A CN 105145972 A CN105145972 A CN 105145972A CN 201510496458 A CN201510496458 A CN 201510496458A CN 105145972 A CN105145972 A CN 1051459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f
- mulberry leaf
- parts
- herb tea
- mulber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桑叶与几种花草辅以蜂蜜,苹果醋的最佳配方和比例,并从鲜叶采摘、切叶、摊放、杀青、搓揉到烘焙干燥一系列的步骤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制备工艺方法,较传统方法相比,生产出的桑叶花草茶略带淡淡花香,滋味甘醇香甜,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纯正,外形整齐光洁匀净,成品兼具养生保健作用与上佳的口感风味,同时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力寻找天然,安全,保健性的食品,回归自然的饮食和保健愿望已成趋势。而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矿物质,生物碱,植物纤维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因而成为天然的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料之一。而花草茶也是当前养生的必不可少的茶叶,其融合了花草的原汁原味的香味,口感风味佳,将二者最佳的融合到一起,可为人们提供一种兼具养生保健和口感风味的桑叶花草茶。
目前相关报道尚少,且制备工艺不够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兼具养生保健和口感风味的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桑叶花草茶,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30-40份、玫瑰花3-6份、金银花4-6份、芦荟5-8份、迷迭香2-4份、薄荷叶2-4份、柠檬草2-5份、甜菊叶1-3份、苹果醋3-6份、蜂蜜4-10份。
更为优选的,一种桑叶花草茶,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15份、玫瑰花5份、金银花5份、芦荟6份、迷迭香3份、薄荷叶3份、柠檬草4份、甜菊叶2份、苹果醋5份、蜂蜜7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桑叶为新鲜桑叶。
更进一步的,所述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柠檬醋、甜菊叶为干叶或干花。
上述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叶鲜叶采摘与切叶: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4-0.6cm的长条;
(2)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6-10h,叶片不重叠,每半小时翻一次;
(3)杀青:采用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10-130℃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5-10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4)花草茶原料准备:将所需量的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檬草、甜菊叶混合粉碎,加水提取4-5次,合并滤液,加入所需量的苹果醋和蜂蜜,浓缩,干燥成粉;
(5)搓揉:将步骤(4)得到的花草茶粉与步骤(3)杀青后的桑叶混合,多次搓揉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烘培干燥:将上述混合物在90-130℃下进行烘培,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15%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搓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30-40min后重压5-10min。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不超过90℃。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7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桑叶与几种花草辅以蜂蜜,苹果醋的最佳配方和比例,并从鲜叶采摘、切叶、摊放、杀青、搓揉到烘焙干燥一系列的步骤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制备工艺方法,较传统方法相比,生产出的桑叶花草茶略带淡淡花香,滋味甘醇香甜,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纯正,外形整齐光洁匀净,成品兼具养生保健作用与上佳的口感风味,同时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桑叶花草茶,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30份、玫瑰花3份、金银花4份、芦荟5份、迷迭香2份、薄荷叶2份、柠檬草2份、甜菊叶1份、苹果醋3份、蜂蜜4份。
其中,所述桑叶为新鲜桑叶;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柠檬醋、甜菊叶为干叶或干花。
上述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叶鲜叶采摘与切叶: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4-0.6cm的长条;
(2)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6h,叶片不重叠,每半小时翻一次;
(3)杀青:采用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10℃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5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4)花草茶原料准备:将所需量的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檬草、甜菊叶混合粉碎,加水提取4次,合并滤液,加入所需量的苹果醋和蜂蜜,浓缩,干燥成粉;
(5)搓揉:将步骤(4)得到的花草茶粉与步骤(3)杀青后的桑叶混合,多次搓揉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烘培干燥:将上述混合物在90℃下进行烘培,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15%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5)中搓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30min后重压5min,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70℃。
实施例2:
一种桑叶花草茶,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40份、玫瑰花6份、金银花6份、芦荟8份、迷迭香4份、薄荷叶4份、柠檬草5份、甜菊叶3份、苹果醋6份、蜂蜜10份。
其中,所述桑叶为新鲜桑叶;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柠檬醋、甜菊叶为干叶或干花。
上述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叶鲜叶采摘与切叶: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4-0.6cm的长条;
(2)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10h,叶片不重叠,每半小时翻一次;
(3)杀青:采用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30℃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10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4)花草茶原料准备:将所需量的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檬草、甜菊叶混合粉碎,加水提取5次,合并滤液,加入所需量的苹果醋和蜂蜜,浓缩,干燥成粉;
(5)搓揉:将步骤(4)得到的花草茶粉与步骤(3)杀青后的桑叶混合,多次搓揉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烘培干燥:将上述混合物在130℃下进行烘培,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15%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5)中搓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40min后重压10min,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80℃。
实施例3:
一种桑叶花草茶,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15份、玫瑰花5份、金银花5份、芦荟6份、迷迭香3份、薄荷叶3份、柠檬草4份、甜菊叶2份、苹果醋5份、蜂蜜7份。
其中,所述桑叶为新鲜桑叶;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柠檬醋、甜菊叶为干叶或干花。
上述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叶鲜叶采摘与切叶: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4-0.6cm的长条;
(2)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8h,叶片不重叠,每半小时翻一次;
(3)杀青:采用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20℃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8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4)花草茶原料准备:将所需量的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檬草、甜菊叶混合粉碎,加水提取4次,合并滤液,加入所需量的苹果醋和蜂蜜,浓缩,干燥成粉;
(5)搓揉:将步骤(4)得到的花草茶粉与步骤(3)杀青后的桑叶混合,多次搓揉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烘培干燥:将上述混合物在110℃下进行烘培,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15%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5)中搓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35min后重压8min,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90℃。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加工制成的桑叶花草茶与传统桑叶茶按照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如下:
汤色 | 外形 | 茶汤滋味 | 香气 | |
实施例1 | 黄绿 | 光洁光滑、匀净整齐 | 甘醇香甜,微涩 | 淡淡花香 |
实施例2 | 黄绿 | 光洁光滑、匀净整齐 | 甘醇香甜,微涩 | 淡淡花香 |
实施例3 | 黄绿 | 光洁光滑、匀净整齐 | 甘醇香甜,微涩 | 淡淡花香 |
传统工艺 | 较偏黄 | 稍粗糙,颜色稍深 | 苦涩味较重 | 豆腥味 |
从上表可看出,本发明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加工制成的桑叶花草茶较传统相比,略带淡淡花香,滋味甘醇香甜,冲泡出来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纯正,外形整齐光洁匀净,成品兼具养生保健作用与上佳的口感风味,去除了以往工艺中由于烘焙工艺的局限性或不稳定所引起的豆腥味以及苦涩味较重的弊端,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桑叶花草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30-40份、玫瑰花3-6份、金银花4-6份、芦荟5-8份、迷迭香2-4份、薄荷叶2-4份、柠檬草2-5份、甜菊叶1-3份、苹果醋3-6份、蜂蜜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花草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桑叶15份、玫瑰花5份、金银花5份、芦荟6份、迷迭香3份、薄荷叶3份、柠檬草4份、甜菊叶2份、苹果醋5份、蜂蜜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花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为新鲜桑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花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柠檬醋、甜菊叶为干叶或干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桑叶鲜叶采摘与切叶:早上6点到8点之间,晴天露水干后,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第二片到第七片的桑叶进行采摘;切去叶柄,将桑叶切成宽度为0.4-0.6cm的长条;
(2)鲜叶摊放:将切整后的桑叶摊放在洁净器具上6-10h,叶片不重叠,每半小时翻一次;
(3)杀青:采用转筒杀青机,将步骤(2)摊放后的鲜叶在110-130℃下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5-10min,直至桑叶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4)花草茶原料准备:将所需量的玫瑰花、金银花、芦荟、迷迭香、薄荷叶、檬草、甜菊叶混合粉碎,加水提取4-5次,合并滤液,加入所需量的苹果醋和蜂蜜,浓缩,干燥成粉;
(5)搓揉:将步骤(4)得到的花草茶粉与步骤(3)杀青后的桑叶混合,多次搓揉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6)烘培干燥:将上述混合物在90-130℃下进行烘培,采用干燥机烘干,水分含量低于15%时下机摊凉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搓揉过程中揉捻强度为轻压30-40min后重压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不超过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桑叶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7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6458.5A CN105145972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6458.5A CN105145972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5972A true CN105145972A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78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96458.5A Pending CN105145972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45972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1236A (zh) * | 2016-05-16 | 2016-08-31 | 安庆市江岸品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松针袋泡茶或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
CN106173068A (zh) * | 2016-07-21 | 2016-12-07 |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月季花活血消炎速溶荷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61911A (zh) * | 2016-10-29 | 2017-04-19 | 张家界甑山野岩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蜜香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455535A (zh) * | 2017-09-29 | 2017-12-12 | 万全利 | 一种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820305A (zh) * | 2020-08-04 | 2020-10-27 | 刘逍遥 | 一种养生花草茶 |
CN111887323A (zh) * | 2020-07-14 | 2020-11-06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迷迭香桑叶茶及其制作工艺 |
CN111903803A (zh) * | 2020-09-01 | 2020-11-10 | 郭生云 | 黄茸降糖茶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7516A (zh) * | 2007-11-02 | 2008-03-26 | 叶进 | 一种桑茶的制备方法 |
CN102726576A (zh) * | 2012-07-05 | 2012-10-17 | 徐州林泉绿色食品饮料厂 | 桑叶降血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31080A (zh) * | 2013-08-01 | 2013-12-11 | 泾县乌龙山茗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
CN103815076A (zh) * | 2014-03-23 | 2014-05-28 | 董玉平 | 金线莲养生白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068153A (zh) * | 2014-05-27 | 2014-10-01 |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 一种酸爽口感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82434A (zh) * | 2014-06-13 | 2014-10-08 | 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305222A (zh) * | 2014-10-30 | 2015-01-28 | 重庆市开县龙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减肥食品 |
-
2015
- 2015-08-13 CN CN201510496458.5A patent/CN1051459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7516A (zh) * | 2007-11-02 | 2008-03-26 | 叶进 | 一种桑茶的制备方法 |
CN102726576A (zh) * | 2012-07-05 | 2012-10-17 | 徐州林泉绿色食品饮料厂 | 桑叶降血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31080A (zh) * | 2013-08-01 | 2013-12-11 | 泾县乌龙山茗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
CN103815076A (zh) * | 2014-03-23 | 2014-05-28 | 董玉平 | 金线莲养生白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068153A (zh) * | 2014-05-27 | 2014-10-01 |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 一种酸爽口感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82434A (zh) * | 2014-06-13 | 2014-10-08 | 句容谷歌庄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305222A (zh) * | 2014-10-30 | 2015-01-28 | 重庆市开县龙珠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减肥食品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1236A (zh) * | 2016-05-16 | 2016-08-31 | 安庆市江岸品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松针袋泡茶或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
CN106173068A (zh) * | 2016-07-21 | 2016-12-07 |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月季花活血消炎速溶荷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61911A (zh) * | 2016-10-29 | 2017-04-19 | 张家界甑山野岩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蜜香杜仲雄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455535A (zh) * | 2017-09-29 | 2017-12-12 | 万全利 | 一种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887323A (zh) * | 2020-07-14 | 2020-11-06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迷迭香桑叶茶及其制作工艺 |
CN111820305A (zh) * | 2020-08-04 | 2020-10-27 | 刘逍遥 | 一种养生花草茶 |
CN111903803A (zh) * | 2020-09-01 | 2020-11-10 | 郭生云 | 黄茸降糖茶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45972A (zh) | 一种桑叶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41760A (zh) | 一种平菇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94764B (zh) | 一种铁皮石斛花红茶紧压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40058A (zh) |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 |
CN104222331A (zh) | 绿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3891896A (zh) | 一种贡菊枸杞茶 | |
CN104957336A (zh) | 一种速溶槟榔咖啡粉 | |
CN105360500A (zh) | 一种安神益智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69087C (zh) | 一种陈年单枞茶的深加工方法 | |
CN104082434A (zh) |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 |
KR101280455B1 (ko) | 약초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 |
CN104222387A (zh) | 一种柠檬菊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82470A (zh) | 一种杜仲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 |
KR101802789B1 (ko) | 꾸지뽕 부위별 산물을 이용한 꾸지뽕 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3636868B (zh) | 养心茶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725873B1 (ko) | 도라지를 이용한 혼합 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 |
CN104095203A (zh) | 一种玉兰花香小麦胚芽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9088A (zh) | 一种苦丁茶小麦胚芽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98478A (zh) | 一种溪黄草茶的制作方法 | |
KR20140017778A (ko) | 발효귤피와 황차를 주원료로 한 복합발효차의 제조방법 | |
KR101284644B1 (ko) | 산양삼 된장 및 간장의 제조 방법 | |
KR100920494B1 (ko) | 복분자 열매와 잎을 이용한 복분자차의 제조방법 | |
CN103932260A (zh) | 一种南瓜虾饼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29562A (zh) | 一种雪莲果宣木瓜复合果蔬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4244A (zh) | 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健脾功效的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