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104A -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104A
CN105122104A CN201480022372.2A CN201480022372A CN105122104A CN 105122104 A CN105122104 A CN 105122104A CN 201480022372 A CN201480022372 A CN 201480022372A CN 105122104 A CN105122104 A CN 105122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film
degree
substitu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2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104B (zh
Inventor
藤泽理枝
木内宏佳
福坂洁
铃木隆嗣
北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22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5/00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07C235/42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35/44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35/56Carboxylic acid 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carbo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 of at least one of the carboxamide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8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8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with esterified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3/6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and three or mor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3/62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07D213/69Two or more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 C07D23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9/08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71/061,2,4-Oxadiazoles; Hydrogenated 1,2,4-oxad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13/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ther-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45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also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353Five-membered 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光学膜、具备了该光学膜的圆偏振片及具备了该圆偏振片作为防反射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可以赋予基本上λ/4的相位差、进而湿度变动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变动受到抑制、也一并具有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特征在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为特定的范围内,含有纤维素衍生物,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特定的要件,且含有具有特定的取向性的化合物A。

Description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可见光的宽的频带的光显现λ/4相位差、各种使用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提高了的光学膜、和具备了其的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作为一般的显示装置而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与显示性能、耐久性有关的要求升高,要求可以以宽的视场角得到显示图像中的良好的对比度、色调平衡。对于这些要求,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形式,开发有VA(Vertica1A1ignment)方式、OCB(Optica1CompensatedBend)方式及IPS(In-P1aneSwitching)方式等的液晶面板,相对于以往的TN(TwistNematic)的液晶方式,以范围宽的视场角实现优异的显示性能。
另一方面,最近,对省电力化的要求升高,同时对于视场角及显示性能的要求也正在进一步升高,作为新的方式的显示装置,将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为有机EL。)作为背光来使用的显示装置、即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新的显示装置受到关注。
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以下特征:光源自身每像素可以独立地进行ON/OFF驱动、在图像显示时相对于时常背光进行点亮的液晶显示装置、消费电力变小。进而,在图像显示时,以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控制每像素的光的透射及非透射的目的,相对于液晶单元和设置于其两面的偏振片成为必须,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可以通过光源自身的ON/OFF形成图像,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复杂的构成成为不需要,期待形成可以得到非常高的正面对比度、同时视场角特性也优异的显示装置。尤其是通过使用以B、G、R各自的颜色进行发光的有机EL元件,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必须的构成要件即滤色器也成为不需要,因此,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作为可得到进一步高的对比度的有机EL显示装置而被期待。
另一方面,就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为了在可见侧高效率地取出来自发光层的光,作为构成阴极的电极层,使用光反射性高的金属材料、或者另外设置金属板作为反射部件,由此在与光取出面的相反侧的面设置具有镜面的反射部件的方式成为一般。
但是,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与液晶显示装置不同,不具备在正交尼科尔棱镜所配置了的偏振片,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外光反射于光取出用的反射部件而产生映入、在照度高的环境下显示对比度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公开有在镜面的防外光反射中使用圆偏振光元件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就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圆偏振光元件而言,将吸收型直线偏振片和λ/4相位差膜以各自的光轴以45°或135°进行交叉的方式层叠而形成。
但是,在以往的相位差板中,对于单色光,可以调整为光线波长的λ/4或λ/2的相位差,但对于可见光区域的光线掺杂的合成波即白色光,存在在各波长中的偏振光状态中产生分布、变换为有色的偏振光这样的问题。这是起因于:构成相位差板的材料对于相位差具有波长分散性。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于可以对于宽的波长区域的光赋予均匀的相位差的宽频带相位差板,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公开有将双折射光的相位差为1/4波长的λ/4板和双折射光的相位差为1/2波长的λ/2板以各自的光轴交叉了的状态贴合了的相位差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为了制造专利文献2中所提案的相位差板,需要调节两张高分子膜的光学的方向(光轴、滞相轴)这样的繁杂的工序,同时有必要用粘接层贴合多张膜,因此也形成以下结果:损害可以薄型化这样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优点,因此要求开发不需要层叠的利用单层构成的宽频带λ/4相位差板。
另外,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同样,在圆偏振片中所使用的上述吸收型直线偏振片中,一般可使用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树脂(以下,简称为PVA。)以高倍率进行拉伸而得到的起偏镜,这样的起偏镜膜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与起偏镜膜一起,保护膜成为必须的。作为起偏镜的保护膜,可以广泛使用:使用了与作为起偏镜而使用的PVA的粘接性优异、且具有优异的总光透射率的纤维素酯等的纤维素树脂的偏振片保护膜。因此,偏振片形成用该偏振片保护膜夹持了起偏镜的两面的形态,但为了得到圆偏振片,有必要在其上进一步层叠λ/4相位差膜。
但是,在偏振片保护膜上层叠λ/4相位差膜时,因偏振片保护膜具有的稍微的相位差特性,产生与作为所期望的光学特性的λ/4的相位差的背离、伴随构成部件的增加,也成为厚膜化的原因,因此现状是要求实现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同时也作为宽频带λ/4板而发挥功能的光学膜的开发。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以单层构成得到宽频带λ/4相位差膜的技术,公开有使用使具有正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高分子的单体单元和具有负的双折射性的单体单元共聚了的高分子膜、通过单轴拉伸来形成λ/4相位差膜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就该进行了单轴拉伸的高分子膜而言,由于波长分散具有逆分散性,因此可以用1张相位差膜来制作宽频带λ/4板。但是,具有如以下的问题:在作为偏振片保护膜所要求的与起偏镜的粘接性方面存在问题,同时不能充分地得到总光线透射率。
另外,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光学膜,在进行兼备有光学补偿功能和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的光学膜的研究。作为这样的膜,研究了对纤维素酯膜赋予了期望的相位差的光学膜,例如,作为VA方式的相位差膜,公开有使用纤维素酯树脂而制造了面内相位差Ro为50nm左右、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为130nm左右的相位差膜的光学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但是,就纤维素酯树脂而言,具有以下特性:通过降低取代度,相位差显现性相对升高,另一方面,波长分散特性处于逆波长分散性变弱的倾向,提高取代度时,虽然逆波长分散性升高,但是具有相位差显现性降低的特性。因此,存在为了以单层得到宽频带的λ/4板而不得不加厚膜厚的问题。
作为其它的方法,也研究了通过向纤维素酯树脂加入相位差(延迟)上升剂、波长分散调整剂等的各种添加剂来提高相位差显现性、波长分散性的技术,但大量地添加添加剂时,存在膜的质量降低、引起耐久性、透明性的劣化这样的问题,寻求改善。
因此,研究了通过向纤维素酯树脂导入特定的芳香族酯基而改善纤维素酯树脂膜的波长分散特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根据专利文献5中所提案的方法,可以形成为不使纤维素酯树脂膜的相位差显现性降低地自由地控制波长分散特性。
但是,本发明人对专利文献5中所提案的技术内容详细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判明:通过调整如专利文献5中所记载的纤维素酯树脂的取代基来调整相位差及相位差的波长分散特性,制造宽频带λ/4相位差膜、在将其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用的圆偏振片来使用了的情况下,存在根据使用环境产生显示图像的色调不均、反射不均等这样的问题。
另外,伴随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膜化,在使用环境扩大、用途也进行多样化中,特别是在湿度变动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上述问题变得明确,判明需要紧急的改良。
进而,纤维素酯膜存在吸湿性高、根据环境湿度的变化的相位差值的变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研究了通过在纤维素酯膜中含有特定的添加剂而使依赖于环境湿度的光学性能的变动降低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有使用含有将分子量用氢键供体数和氢键受体数的合计数进行相除而得的值在特定的范围的化合物的纤维素酯膜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有将苯甲酸衍生物作为耐湿性改良剂添加于纤维素酯膜的实例,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有将核酸衍生物作为耐湿性改良剂添加于纤维素酯膜的实例。
在专利文献9中公开有使用含有含水率差为2%以上的高吸湿性化合物的纤维素酯膜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将分别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6~9的方法用比以往严酷的环境条件进行来评价,结果判明:在专利文献6~9中记载的方法中,虽然在温和的环境下看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近年来的高品位用途的显示装置中使用中,耐久性依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改善。
即,例如,由于输送中的结露等,形成膜直接暴露于水那样的严酷的条件,但要求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没有性能变动的品质,在专利文献6~9中所公开的以往的技术中,判明如上所述的直接暴露于水那样的严酷的条件下的改善效果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1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68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0/026705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047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095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094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1-227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1-241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2-215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以下的光学膜、和具备了该光学膜的圆偏振片及具备该圆偏振片作为防反射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在作为防反射部件的圆偏振片使用了的情况下,对于可见光中的宽的频带的光,可以赋予基本上λ/4的相位差,进而湿度变动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变动受到抑制,也一并具有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特征为以下的光学膜,可以对于可见光中的宽的频带的光赋予基本上λ/4的相位差、进而湿度变动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变动受到抑制、可以实现一并具有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的光学膜,直至本发明,上述光学膜的特征在于: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处于特定的范围内的含有纤维素衍生物、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后述的要件(a)及(b)、且含有在水共存时具有特定的取向特性的化合物。
即,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下述的手段来解决。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在光波长550nm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为120~160nm的范围内、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为0.65~0.99的范围内的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光学膜,
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下述要件(a)及(b),
且含有满足由下述式(a1)规定的条件的化合物A。
要件(a):上述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的一部分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且该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是每葡萄糖骨架单元为0.1~3.0的范围内。
要件(b):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在220~400nm的范围内。
式(a1):(Sw-S)≥0.30
[式中,S表示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Sw表示水共存下的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合物A满足由下式(a2)规定的条件、且在该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具有含有杂环的多个环结构。
式(a2):0.50≤(na-nb)≤1.50
[式中,na表示该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nb表示该化合物A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
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合物A为具有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1]
通式(1)
[式中,A1及A2各自表示烷基、环烷基、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L1、L2、L3及L4各自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W1及W2各自表示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B表示芳香族烃环、脂肪族烃环、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n表示0~5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L3、L4及W2可以相同或不同。]
4.根据第1项~第3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要件(a)中规定的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为每葡萄糖骨架单元为0.2~3.0的范围内。
5.根据第1项~第4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葡萄糖骨架的、2位、3位及6位上存在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满足下式(1)的关系。
式(1)
0<(2位的平均取代度+3位的平均取代度)-6位的平均取代度
6.根据第1项~第5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为220~300nm的范围内。
7.根据第1项~第6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具有芳香族环。
8.根据第1项~第7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膜厚为20~60μm的范围内。
9.根据第1项~第8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为长尺寸状膜、相对于长度方向在40~50°的范围内具有滞相轴。
10.一种圆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将第1项~第9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和起偏镜贴合。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0项所述的圆偏振片。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手段,可以提供以下的光学膜、和具备了该光学膜的圆偏振片及具备了该圆偏振片作为防反射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对于可见光中的宽的频带的光可以赋予基本上λ/4的相位差,进而对于湿度变动的光学性能(色调性能、反射特性)的变化受到抑制,也一并具有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
通过本发明中规定的构成,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推测是由于以下的理由。
本发明人等,对于如下的问题,进行了其主要原因的研究:通过调整如上所述的纤维素酯树脂的取代基来调整相位差及相位差的波长分散特性,由此在制造宽频带的λ/4相位差膜、在将其作为有机EL用的圆偏振片而使用了时,根据使用的环境,产生显示图像的色调不均、反射不均等。
作为光学膜的吸湿导致的相位差变动的主要原因,推测由于在纤维素酯树脂具有的酯基上水分子进行配位而容易产生,认为由于水配位引起的酯基的双折射率的变化而产生相位差变动。进而,就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如上所述由于对比度非常高、图像性能也高,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处于以下的环境:即使不能可见的程度的稍微的相位差变动、波长分散变动,作为颜色不均、反射不均也可容易看到。
本发明人等,对与如上所述的纤维素酯树脂有关的特性进一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就含有在水存在下取向度上升的化合物的光学膜而言,在宽频带中显现优异的λ/4的面内相位差,即使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具备了该光学膜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抑制显示时的色不均、反射不均。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性的一例的示意图A。
图1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性的一例的示意图B。
图1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性的一例的示意图C。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性的其它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倾斜拉伸中的收缩倍率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λ/4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的倾斜拉伸机的轨道图案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从长尺寸状膜原版(原反)辊抽出后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从长尺寸状膜原版辊抽出后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其它一例的概略图。
图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从长尺寸状膜原版辊抽出后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其它一例的概略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将长尺寸状膜原版不卷绕而连续地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将长尺寸状膜原版不卷绕而连续地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其它一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特征在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在光波长550nm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在120~160nm的范围内、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为0.65~0.99的范围内,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上述要件(a)及(b),且含有满足由上述式(a1)规定的条件的化合物A。该特征为与权利要求1~11的发明共通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从可以进一步显现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化合物A满足由前式(a2)规定的折射率条件,且从可以得到更优异的对于湿度变动的光学性能稳定性(色调稳定性、反射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长轴方向具有含有杂环的多个环结构。即,通过双折射的值满足由(a2)式规定的条件,在水存在下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提高时,来自化合物A的相位差上升量可以以最适的比例抑制来自纤维素的相位差减少量。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是指在分子内最长的轴的方位。
另外,从可以得到更优异的对于湿度变动的光学性能稳定性(例如色调稳定性、反射特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化合物A为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从可以进一步抑制外光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色调变化、反射性能变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是每葡萄糖骨架单元为0.2~3.0的范围内。
另外,从生产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葡萄糖骨架的、2位、3位及6位上存在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
通过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引起的波长分散调整效果容易显现,因此,即使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取代度低,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波长分散调整效果。因此可以缩短将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导入于葡萄糖单元时的反应时间,因此可以抑制其它取代基的脱离等的影响,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另外,可以将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设为小的取代度,因此可以增加每葡萄糖骨架单元的羟基数,作为结果,也可以改良提高由树脂间的氢键合性所导致的膜脆性。
另外,从将光学膜与起偏镜贴合而制造偏振片时可以使使用了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或紫外线固化性的粘合剂的情况下的粘接性、粘合性提高、同时可以改善可见光中的透明性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为220~300nm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在具有300nm以下的极大吸收的情况下,在可见光中不设有吸收端,可以防止光学膜的着色性。另外,在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剂、粘合剂中,作为波长在300~400nm的范围内进行固化时,不引起对粘接性、粘合性的影响,与起偏镜等的粘接或粘合了的层均可以改良密合性。
本发明中所说的吸收极大波长是指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220~400nm中摩尔吸光系数变为最大的吸收极大的波长。
另外,从可以实现优异的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具有芳香族环。
其通过将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形成为对于波长的双折射变化大的芳香族结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引起的波长分散调整效果容易显现,因此,即使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取代度低,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波长分散调整效果。因此可以缩短将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导入于葡萄糖单元时的反应时间,因此可以抑制其它取代基的脱离等的影响,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另外,由于可以将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设为小的取代度,因此,可以增加每葡萄糖骨架单元的羟基数,作为结果,也可以改良由提高树脂间的氢键合性所导致的膜脆性。
进而,光学膜的膜厚在20~60μm的范围内、或者光学膜为长尺寸状膜、在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0~50°的范围内具有滞相轴,为优选的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和其构成要素及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予以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所示的“~”以包含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意思使用。
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详细进行说明。
《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特征在于,其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在光波长550nm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在120~160nm的范围内、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在0.65~0.99的范围内的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光学膜,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下述要件(a)及(b),且含有满足由下述式(a1)规定的条件的化合物A。
要件(a)上述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的一部分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且该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为每葡萄糖骨架单元0.1~3.0的范围内。
要件(b)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为220~400nm的范围内。
式(a1):(Sw-S)≥0.30
[式中,S表示光学膜中的上述化合物A的取向度,Sw表示水共存下的光学膜中的该化合物A的取向度。]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优选为长尺寸状膜、在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0~50°的范围内具有滞相轴。
这样,作为使相对于长尺寸方向的滞相轴的角度为40~50°的范围内的方法,可以列举对被制膜了的拉伸前的膜进行后述的倾斜拉伸的方法。予以说明,本发明中的“光学膜”是指具有对透射光赋予所期望的相位差的光学的功能的膜,作为光学的功能,例如可列举将某特定的波长的直线偏振光变换为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或者将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等。另外,特别是“λ/4相位差膜”是指相对于规定的光的波长(通常可见光区域)具备膜的面内相位差成为约1/4的特性的光学膜。
[光学膜的特性]
就本发明的光学膜(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而言,为了在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得到圆偏振光,优选为在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具有大概波长的1/4的相位差的宽频带λ/4相位差膜。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Roλ及膜厚方向的相位差Rtλ由下述式(i)表示。予以说明,λ表示测定各相位差的波长(nm)。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的值例如可以通过使用Axometrics社制的Axoscan作为双折射率测定系统(偏振光·相位差解析/测定系统)、在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测定各波长下的双折射率来算出。
式(i)
Roλ=(n-n)×d
Rtλ=[(n+n)/2-n]×d
上述式(i)中,λ表示用于测定的光波长(nm),nx、ny、nz分别在23℃、55%RH的环境下测定,nx表示膜的面内的最大的折射率(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膜面内与滞相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与膜面内垂直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nm)。
在此,将光波长λ(nm)中的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设为Roλ时,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中,其特征在于,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为120~160nm的范围内,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为0.65~0.99的范围内。
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规定的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相位差值Ro550为120~160nm的范围内,优选为130~15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35~145nm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如果Ro550在120~160nm的范围内,则波长550nm中的相位差成为大概1/4波长,使用具备这样的特性的光学膜来制作圆偏振片、例如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具备该圆偏振片,由此可以防止室内照明的映入等,可以使明处环境下的黑色显示特性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以作为波长分散特性的指针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即Ro450/Ro550为0.65~0.99的范围内作为特征,优选为0.70~0.94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75~0.89的范围内。如果Ro450/Ro550在0.65~0.99的范围内,则相位差显现适当的逆波长分散特性,在制作了长尺寸圆偏振片的情况下,可以对于宽的频带的光显现防反射效果。
另一方面,膜厚方向的相位差Rtλ优选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相位差Rt550为60~2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0~150n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70~100nm的范围内。如果Rt550在60~200nm的范围内,则可以防止大画面中的色相变化。
[化合物A]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其一个特征在于,含有:在将光学膜中的化合物的取向度设为S、将水共存下的光学膜中的化合物的取向度设为Sw时、具有由下式(a1)规定的关系的化合物A、即具备在水共存的环境下取向度增加30%以上的特性的化合物A。
式(a1)
(Sw-S)≥0.30
(化合物A产生的效果的显现机理)
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可以在光学膜中、在水共存的环境下提高取向度的技术的机理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涉及以下技术:通过在与构成光学膜的水分子的亲和性高的水吸附性树脂中使具有特定的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而共存来控制取向性。本发明发现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技术的思想、并用多个特别的相互作用、由此即使在水分子存在的环境下也可以发挥与水吸附性树脂(纤维素衍生物)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的添加剂,直至本发明。
本发明的基本的技术要点为:发现以往没有被假想为与水吸附性树脂的主要的相互作用的在水吸附性树脂的主链或侧链存在的CH部分和添加剂的π电子引起的、所谓的“CH-π相互作用”为即使在水共存环境下也可以提高取向度的“有效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通过使用具有多个“CH-π相互作用”部位的添加剂,可以极力抑制光学膜的、由在保存中或处理中浸入的水分子引起的光学特性的变动,可以抑制光学膜的湿度变化引起的光学性能的变动。
在以往的技术中,通过经由存在于水吸附性树脂的氢键供给性部位(例如羟基的氢原子、酰胺基的氢原子等)、氢键接受性部位(例如酯基的羰基氧原子、芳香族杂环中所含的氮原子等)而在与添加剂之间形成氢键,使添加剂在水吸附性树脂中相容而存在于光学膜内。
另外,也已知如下方法:即使在添加剂不具有氢键的情况下,由于在水吸附性树脂中存在使电子定域化的部位,因此可以局部地或在树脂整体中显现大的偶极子力矩,通过使添加剂也具有相应的偶极子力矩,显现所谓的“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通过将该“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的稳定化手段来活用,使水吸附性树脂和添加剂相容。
另一方面,在以聚乙烯、环烯烃系聚合物为代表的这样的基本上不吸附水的树脂中,难以使这样的氢键合性的添加剂相容,选择使用可以通过设计思想完全不同的疏水性部间的相互作用而相容的添加剂。
但是,在光学膜中,水吸附性树脂含有的添加剂的许多为显现紫外线吸收功能、抗氧化功能、双折射性等的特殊的光学功能的化合物,在这些添加剂中,为具有氢键供给性部分或氢键接受性部分的分子结构、即不是全部由氢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也具有容易相容于水吸附性树脂、可以选择广泛的化合物的优点。
但是,在水吸附性树脂中,作为如上所述用于添加剂的相容的分子间力,使用氢键、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成为前提。
在使用氢键作为相容的分子间力的情况下,水分子具有作为氢键供给性部分的氢原子和作为氢键接受性部分的氧原子的两者,且分子小,另外,在保存中或处理中浸入的水分子在分子数量上与水吸附性树脂、添加剂相比,相差悬殊地存在许多,因此形成水吸附性树脂的氢键合性部位以相当大的比率氢键合了水分子的形态,树脂自身的氢键合性变弱。同时,由于在添加剂中也氢键合水,因此在这里氢键合性也变弱,结局,成为水吸附性树脂和添加剂的相互作用、即其取向性由于水分子的存在而大大受损的结果。
在相容的分子间力中使用上述的“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的情况也同样,由于水分子的吸附(氢键),水吸附性树脂的电子的定域化比率降低,其结果,偶极子力矩降低。进而,添加剂的偶极子力矩也因相同的理由而降低,因此水吸附性树脂和添加剂的取向受损,不能发挥本来的效果。
本发明人,基于如上所述的假定,推测:对于水吸附性树脂,如果可以根据水分子的存在的有无对添加剂赋予本质上相互作用力没有变化的特定的相互作用,则可以解决本发明的上述问题点。
接着,对可以在有机化合物中活用的相互作用进行说明。
已知在芳香族化合物中存在来自π电子的环电流,其结果,产生感应磁场。在这样的感应磁场起作用的区域内存在氢原子(通常C-H)时,受到引力,在CH和π平面接近的力起作用。这样的力被称为“CH-π相互作用”。
就该“CH-π相互作用”而言,例如在水吸附性树脂中吸附水分子,但基本上其强度由π电子的旋转而确定,因此为不变的。本发明人推测:如果该“CH-π相互作用”可以作为水吸附性树脂和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活用,则可以根本上改善作为本发明的上述问题的水分子的有无导致的取向性的变动。
接着,作为使用了该“CH-π相互作用”的一例,示出分子构象的固定化的实例。
在内置用于彩色照相感光材料的图像稳定化剂的品红色素中,有时图像稳定化剂单元中的磺基吗啉的CH2质子受到正对的色素中的苯基的π电流效应而大大位移。本发明中所说的正对是指:CH2的质子在色素中的苯基的中心附近、以某特定的距离(在CH-π相互作用中充分近的距离)存在的状态。
该现象在分子模型中也可以确认,认为图像稳定化剂的CH和色素的苯基(π)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成为形成该构象的驱动力。作为其证明,在具有与上述色素类似结构但图像稳定化剂在色素中与苯基不正对的化合物中,如上所述的磺基吗啉环不形成与色素的苯基正对的形态。这样,可以考察为:在不显现CH-π相互作用的色素分子中图像稳定化剂部分与色素部分远离的状态存在,即本发明涉及的“CH-π相互作用”可以成为结合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有效的分子间力。
接着,对环电流效果的大小尝试进行思考。
例如,在使用水吸附性树脂的CH和添加剂的π电子来形成“CH-π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当然,就添加剂的π性而言,强的为宜。
作为清楚地表示该π性的强度的实例,有NICS(Nuc1eusIndependentChemica1Shift)值。
该NICS值为在磁性质引起的芳香族性的定量化中所使用的指标,如果环为芳香族,则由于其环电流效果而将环的中心强地遮蔽,如果为反芳香族,则相反进行反遮蔽化(J.Am.Chem.Soc.1996,118,6317)。可以根据NICS值的大小来判断环电流的强度、即π电子对环的芳香族性的贡献度。
将代表性的环结构中的NICS值示于下述表1。
[表1]
NICS值
吡咯环 -14.87
噻吩环 -14.09
呋喃环 -12.42
苯环 -7.98
萘环 -8.11
吡唑环 -13.82
咪唑环 -13.28
1H-1,2,4-三唑环 -13.18
1,2,3-噁二唑环 -12.74
1,2,5-噁二唑环 -12.44
1,3-噻唑环 -12.82
1,2,4-噻二唑环 -13.23
表1中记载的计算方法的详细内容如下。
就表1中记载了的各环的NICS值而言,使用Gaussian03(RevisionB.03、米ガウシアン社制软件)、由在计算法中以B3LYP(密度泛函法)为基底函数、使用6-31+G(在分裂价基基底系中追加有扩散高斯函数的函数)进行了最优化的结构、通过NMR遮蔽常数计算法(GIAO)进行计算。
如上述表1中所记载的那样,可预测:与如苯环、萘环这样的芳香族烃相比,吡咯环、噻吩环或呋喃环等芳香族杂环的一方的NICS值变大,具有含氮、含氧、含硫及这些复合了的杂环的化合物的一方,可以增强CH-π相互作用。
但是,在该分子间力仅1个的情况下,难以沿着水吸附性树脂地使其取向,需要在添加剂和纤维素树脂之间使多个CH-π相互作用显现。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确认:在π电子的来源为苯环的情况下,优选最低存在3个苯环,即使π性强的芳香族杂环,在仅单一的芳香族杂环下效果不充分,进而为在同一分子内具有其它的芳香族杂环、烃芳香族基团的结构是有效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中,作为相对于如果为本来则与水吸附这样的水吸附性树脂、与水分子完全没有关系、或即使吸附水分其强度也不失去的“CH-π相互作用”这样的水吸附性树脂和添加剂的共存手段,通过使用多个作为迄今为止不被应用的相互作用的“CH-π相互作用”,为经过长期间的保存时、或使水处理中的树脂组合物(含膜)的光学特性难以变动的普遍的技术,现有的文献、专利文献等中偶尔被记载的水吸附性树脂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并用例为最初技术思想不同的发明,可以说是应该与这些发明区别的普遍且高度的发明。
对于上述说明了的内容,使用图1A~图1C简单地补充说明。
图1A~图1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性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A中示出光学膜在水吸附时取向进行变动的实例。
图1A中,在常湿环境下,水吸附性树脂1之间通过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而维持取向性,但由于水分子的介在(水浸渍等),水分子由于氢键3而吸附于吸附性树脂1,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切断,由此失去取向性。
图1B中,示出使用了不具有CH-π相互作用的添加剂的光学膜在水吸附时取向进行变动的实例。
在图1B中,在常湿环境下,由于水吸附性树脂1之间的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和水吸附性树脂1和添加剂4之间的氢键3及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取向性得到维持。与此相对,由于水分子的介在(水浸渍等),水分子由于氢键3而吸附于吸附性树脂1,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切断,由此不具有CH-π键的添加剂4对于吸附性树脂1的相互作用消失,失去取向性。
图1C表示使用了具有本发明涉及的CH-π相互作用的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光学膜在水吸附时取向进行稳定化的实例。
在图1C中,在常湿环境下,在水吸附性树脂1之间显现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在水吸附性树脂1和化合物A(5)之间,由于CH-π相互作用6,取向性得到维持。接着,在水分子介在(水浸渍等)的情况下,水吸附性树脂1之间的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切断,但水吸附性树脂1和化合物A(5)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6不受水吸附导致的影响,没有切断,因此可以维持与常湿时同样的取向特性。即,水吸附性树脂在吸附了水时也可以将取向特性进行稳定化,为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对于化合物A)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特征在于,满足由下述式(a1)规定的条件。
式(a1)
(Sw-S)≥0.30
在上述式(a1)中,S表示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Sw表示水共存下的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
本发明中的取向度S及Sw可以由膜中所含的化合物A的偏振光UV吸收的吸光度算出。
本发明中使用的吸光度用双光束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但一般已知根据TwymanLothian的法则在吸光度A=0.8686时吸光度的误差范围成为最少。因此,本发明中为了算出取向度而使用的吸光度的值从最近于0.9的点读取。
构成式(a1)的S及Sw的详细的算出方法如以下。
〈S的算出方法〉
将含有化合物A的光学膜在2张石英板中夹持,在室温25℃、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静置24小时。接着,测定拉伸方向和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各自的偏振光UV吸收,由得到的吸收图表求出吸光度最接近于0.9的点的波长Xnm,读取波长Xnm下的光学膜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的吸光度S//、和与波长Xnm中的光学膜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吸光度S,由下述式(a3)算出S。
式(a3)
S=(S//-S)/(S//+2S)
〈Sw的算出方法〉
将含有化合物A的光学膜在2张石英板中夹着,使其浸渍于25℃的水槽中静置24小时。从水槽中取出浸渍于水的光学膜,在2张石英板间保持了水的状态下测定拉伸方向和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各自的偏振光UV吸收。由得到的吸收图表确定吸光度最接近于0.9的点的波长Ynm,读取波长Ynm中的光学膜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的吸光度Sw//、和与波长Ynm中的光学膜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吸光度Sw,由下述式(a4)算出Sw。
式(a4)
Sw=(Sw//-Sw)/(Sw//+2Sw)
Sw比S的值增加是指:由于水的存在,光学膜中的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上升。即,是指:在本发明中,如由式(a1)规定的那样,满足(Sw-S)≥0.30的关系为特征,由于水的存在,光学膜中的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上升30%以上。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光学膜在高湿下、湿度大大变动这样的环境下,以抑制相位差的减少、变动的效果为目的。
发现:如上述式(a1)中所示水存在下的取向度变化的评价条件与使用光学膜的环境相比成为严格的条件,但通过将具备在水浸渍这样的严格的条件下取向度上升的特性的化合物A添加于膜,即使在湿度大大变化这样的使用环境下,也可以实现抑制相位差变动、也难以产生色变化的光学膜。
对于在水浸渍时光学膜的相位差进行变动的机理,考虑了各种机理,但推测:纤维素衍生物中的极性基团(例如酰基等)与水通过氢键而配位时,极性基团的拉伸方向的双折射变化、来自纤维素衍生物的相位差也变动。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特征为:在水存在下取向度提高,通过取向度提高,拉伸方向的双折射也提高,其结果,相位差也上升。
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中,进一步优选满足由下述式(a2)规定的条件、且在长轴方向具有含有至少一个杂环的多个环结构。即,通过折射率的值的关系满足由下述式(a2)规定的条件,在水存在下,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取向度提高时的来自化合物A的相位差上升量可以以最适的比例抑制来自纤维素衍生物的相位差减少量。
式(a2)
0.50≤(na-nb)≤1.50
上述式(a2)中,na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nb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是指分子内最长的轴的方位。
上述na及nb可以各自使用Gaussian03(RevisionB.03、米ガウシアン社软件)算出。
具体而言,na可以使用以B3LYP/6-31G*水平进行了最优化的结构、以B3LYP/6-31G*水平计算极化率、将得到的极化率张量进行对角化之后、由对角成分算出。在将极化率张量对角化后得到的固有值中,最大成分为αa,第二大成分为αb,最小的成分为αc。范德华体积V也同样地,由以B3LYP/6-31G*水平最优化的结构算出。
可以由通过上述而测定了的极化率αa、αb及αc和范德华体积V、将折射率由下述式计算而求出。此时,确认实际的化合物A中的极化率αa、αb及αc的分配,在化合物A的被假定的长轴方向不为αa、短轴方向不为αb的情况下,替换为各自的值,由此按照下式算出na及nb
[数1]
n a = ϵ a
ϵ a = 4 π 3 α a V
[数2]
n b = ϵ b
ϵ b = 4 π 3 α b V
(本发明的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效果)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膜中的化合物A的效果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在常湿环境等下,构成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纤维素衍生物本来在纤维素纤维C彼此中具有弱的相互作用(氢键、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因此,其成为凝集、缠绕等的一个原因。
与此相对,在水的存在下,在纤维素纤维C的羰基附近浸入水而纤维素纤维C进行溶胀SW时,纤维素纤维C彼此的弱的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2中断,纤维素纤维C链间的空间扩大。此时,通过纤维素纤维C和CH-π相互作用6而连接的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5)不会因水而CH-π相互作用6中断,因此在保持与纤维素纤维C的相互作用的状态下利用纤维素链间的扩大了的空间,采用更稳定的结构,化合物A自身的取向度提高。此时,在分子的长轴方向具有多个环结构、特别是至少一个杂环和具有杂环或芳香环的化合物A中,该环结构和纤维素纤维(纤维素衍生物)之间的CH-π相互作用6在多个点起作用,因此变得更坚固,显现水存在下的取向性变得非常升高的特性。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优选为具有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2]
[通式1]
上述通式(1)中,A1及A2各自表示烷基、环烷基、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L1、L2、L3及L4各自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W1及W2各自表示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B表示芳香族烃环、脂肪族烃环、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n表示0~5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L3、L4及W2可以相同或不同。
A1及A2各自表示烷基、环烷基、芳香族烃环、芳香族杂环,但作为由A1及A2表示的烷基,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等。作为由A1及A2表示的环烷基,例如可列举环己基、环戊基、4-正十二烷基环己基等。
作为由A1及A2表示的芳香族烃环,例如可列举苯环、萘环等。作为由A1及A2表示的芳香族杂环,例如可列举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嘧啶环、吡啶环、吡嗪环、哒嗪环、咪唑环、三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噁二唑环等。
由A1及A2表示的烷基、环烷基、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也可以分别被任意的取代基取代。
作为取代基的具体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等)、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等)、炔基(例如乙炔基、丙炔基等)、氰基、羟基、硝基、羧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正辛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等)、酰氧基(例如甲酰氧基、乙酰氧基、特戊酰氧基、硬脂酰氧基等)、烷氧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芳氧羰基(例如苯氧羰基等)、氨基(例如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等)、酰基氨基(例如甲酰氨基、乙酰氨基、特戊酰氨基、月桂酰氨基等)、烷基磺酰基氨基(例如甲基磺酰基氨基、丁基磺酰基氨基等)、巯基、烷基硫基(例如甲基硫基、乙基硫基、正十六烷基硫基等)、氨磺酰基(例如N-乙基氨磺酰基、N-(3-十二烷基氧基丙基)氨磺酰基、N,N-二甲基氨磺酰基、N-乙酰基氨磺酰基等)、磺基、酰基(例如乙酰基等)、氨基甲酰基(例如氨基甲酰基、N-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正辛基氨基甲酰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甲酰基等)、芳基(例如苯基、对甲苯基、萘基等)、杂芳基(例如2-呋喃基、2-噻吩基、2-嘧啶基、2-苯并噻唑基、2-吡啶基等)等。
L1、L2、L3及L4各自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作为由L1、L2、L3及L4表示的连接基团的具体例,可列举选自由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O-、-(C=O)-、-(C=O)-O-、-NR’-、-S-、-(O=S=O)-、及-(C=O)-NR’-(R’为氢原子或取代基)构成的组中的2价的连接基团或它们的组合等。
W1及W2各自表示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作为由W1及W2表示的芳香族杂环,例如可列举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嘧啶环、吡啶环、吡嗪环、哒嗪环、咪唑环、三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噁二唑环等。作为由W1及W2表示的脂肪族杂环,例如可列举吡唑环、哌啶环、哌嗪环、吡咯烷环、吗啉、硫代吗啉、脯氨酸等。
由W1及W2表示的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也可以被任意的取代基取代。作为W1及W2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与上述A1及A2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作为W1及W2,优选为芳香族杂环。更优选为含氮芳香族杂环,进一步优选为含氮5元芳香族杂环。最优选为咪唑环、吡唑环、三唑环、或噁二唑环。
B表示芳香族烃环、脂肪族烃环、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作为由B表示的芳香族烃环,例如可列举苯环、萘环等。作为由B表示的脂肪族烃环,例如可列举环己烷环、环戊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等。作为由B表示的芳香族杂环,例如可列举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嘧啶环、吡啶环、吡嗪环、哒嗪环、咪唑环、三唑环、噁唑环、噻唑环、噁二唑环等。作为由B表示的脂肪族杂环,例如可列举吡唑环、哌啶环、哌嗪环、吡咯烷环、吗啉、硫代吗啉、脯氨酸等。
由B表示的芳香族烃环、脂肪族烃环、芳香族杂环及脂肪族杂环,也可以分别被任意的取代基取代。作为B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与上述A1及A2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作为B,优选为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进一步优选为芳香族烃环。
本发明涉及的通式(1)优选为在长轴方向具有含有杂环的多个环结构的结构。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例〉
在以下,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示出例示化合物1-1~1-30,但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A并不受这些例示的化合物任何限定。
[化3]
[化4]
[化5]
[化6]
[化7]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例〉
本发明涉及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用公知的方法来合成。作为合成方法的一例,例如,上述例示化合物1-1可以参照TetrahedoronLetters、2005年、46号、3429-3432页、按照在以下所示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
[化8]
在将1L的4口烧瓶进行了氮置换后,添加间苯二腈10.0g、苯甲酰肼31.9g、正丁醇150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之后,加入碳酸钾18.9g,在130℃下加热3小时,回流。自然冷却后,将反应溶液注入于水200mL,将固体进行过滤分离。
将得到的固体溶解于1摩尔/L的盐酸100mL和醋酸乙酯100mL,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50mL清洗3次。将有机层合在一起,通过减压蒸馏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31g。将得到的粗产物利用硅胶色谱法(溶出液:己烷/醋酸乙酯=1/3)精制,通过甲醇进行再结晶,例示化合物1-1-作为白色结晶而得到20.7g(收率73%)。
[纤维素衍生物]
在构成本发明的光学膜的纤维素衍生物中,其一个特征在于,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下述要件(a)及(b)。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的第一要件(a)的特征在于,取代基的一部分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该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为每葡萄糖骨架单元在0.1~3.0的范围内。另外,优选该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为每葡萄糖骨架单元在0.2~1.7的范围内。另外,上述葡萄糖骨架的、2位、3位及6位上存在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优选满足0<(2位的平均取代度+3位的平均取代度)-6位的平均取代度的关系。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的第二要件(b)的特征在于,上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在220~400nm的范围内。进而,优选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在220~300nm的范围内。
进而,对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为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葡萄糖骨架单元的纤维素衍生物。
[化9]
通式2
在上述通式(2)中,R2为位于葡萄糖骨架的2位的取代基,R3为位于葡萄糖骨架的3位的取代基,R6为位于葡萄糖骨架的6位的取代基。R2、R3及R6只要满足上述的要件(a)及(b),就没有特别限定,各自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具有重键的取代基)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为具有至少一个双键或三键的取代基,只要极大吸收波长在220~400nm的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具有芳香族结构的取代基。另外可以为芳香族基团与双键、三键的组合。在芳香族基团上也可以键合有电子吸引性、或者电子供给性的官能团。在波长分散性的改良中,优选使电子供给性基团键合于芳香族基团。
就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而言,在作为平均取代度每葡萄糖骨架单元成为0.1~3.0的范围内具有这样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在此所说的平均取代度是指:葡萄糖骨架中的2位、3位、6位的位置上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总和的纤维素衍生物总量中的平均值。
使用上述通式(2)来说明具有重键的取代基时,作为R2、R3及R6,可以作为-R、-OC-R、-OCNH-R、-OC-O-R等来表示,R表示芳香族基团。
本发明中的芳香族,在理化学辞典(岩波书店)第4版1208页中作为芳香族化合物而被定义,作为本发明中的芳香族基团,可以为芳香族烃基,也可以为芳香族杂环基,更优选为芳香族烃基。
作为芳香族烃基,优选碳原子数为6~24的芳香族烃基,更优选6~12的芳香族烃基,最优选6~10的芳香族烃基。作为芳香族烃基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苯基、萘基、蒽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等,作为芳香族烃基,优选为苯基、萘基、联苯基,更优选为苯基。
作为芳香族杂环基,优选含有氧原子、氮原子或者硫原子中的至少1种。作为该杂环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呋喃、吡咯、噻吩、咪唑、吡唑、吡啶、吡嗪、哒嗪、三唑、三嗪、吲哚、吲唑、嘌呤、噻唑啉、噻二唑、噁唑啉、噁唑、噁二唑、喹啉、异喹啉、酞嗪、萘啶、喹喔啉、喹唑啉、噌啉、蝶啶、吖啶、菲咯啉、吩嗪、四唑、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三唑、四氮杂茚等。作为芳香族杂环基,特别优选吡啶基、硫代苯基、三嗪基、喹啉基。
作为芳香族酰基的优选的实例,可列举苯甲酰基、苯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甲酰、4-硫代甲基苯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酰基、4-庚基苯甲酰基、2,4,5-三甲氧基苯甲酰基、2,4,5-三甲基苯甲酰基、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基及萘甲酰基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酰基的其它实例,例如可以列举:2-噻吩羧酸酯、3-噻吩羧酸酯、4-噻唑羧酸酯、2-噻唑羧酸酯、2-呋喃羧酸酯、3-呋喃羧酸酯、4-噁唑羧酸酯、2-噁唑羧酸酯、2-吡咯羧酸酯、3-吡咯羧酸酯、3-咪唑羧酸酯、2-三唑羧酸酯、1-吡咯羧酸酯、1-咪唑羧酸酯、1-吡唑羧酸酯、2-吡啶羧酸酯、3-吡啶羧酸酯、4-吡啶羧酸酯、2-吡嗪羧酸酯、4-嘧啶羧酸酯、2-嘧啶羧酸酯、2-喹啉羧酸酯、2-喹喔啉羧酸酯、7-喹啉羧酸酯、9-咔唑羧酸酯、2-苯并噻吩羧酸酯、2-苯并呋喃羧酸酯、2-吲哚羧酸酯、2-苯并噻唑羧酸酯、2-苯并噁唑羧酸酯、2-苯并咪唑羧酸酯等。
这些芳香族基团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但优选不具有含有羧基(-C(=O)O-)的取代基。含有羧基时,存在亲水性增大、光学特性的湿度依赖性变差的倾向。上述芳香族基团优选芳香族部位为无取代、或被烷基或芳基取代。
(其它的取代基)
在上述通式(2)中,如果满足上述的要件(a)及(b),也可以具有上述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以外的取代基。
作为这样的取代基,可列举R2、R3及R6为脂肪族酰基的情况。
脂肪族酰基是指-(C=O)R的R为脂肪族基的基团。脂肪族基部位可以为直链、支链及环状的脂肪族基的任一种。脂肪族酰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20,更优选1~12,更进一步优选1~6。
上述脂肪族酰基的脂肪族基部位也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
上述脂肪族酰基优选为无取代,其中,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
(纤维素衍生物的合成)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可以参考公知的方法、例如“纤维素的词典”131页~164页(朝仓书店、2000年)等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具体而言,将什么也没有被取代的纤维素、或2位、3位及6位的羟基的一部分被取代为乙酰基、丙酰基、丁基等的酯基的纤维素酯、2位、3位及6位的羟基的一部分被取代为醚基的纤维素醚等作为原料来使用。具体而言,将原料的纤维素、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溶解于适当的有机溶剂、在吡啶等的碱存在下使酰氯或酸酐反应,可得到所期望的纤维素衍生物。
就作为原料而使用的纤维素酯、纤维素醚的原料棉而言,可以使用公知的原料。
予以说明,本发明中,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可以利用Ce11u1oseCommunication6,73-79(1999)及Chra1ity12(9),670-674中记载的方法、通过1H-NMR或13C-NMR来确定。
在以下,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酯衍生物的结构例及合成例。
表2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结构例。
[表2]
接着,示出上述表2中例示了的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纤维素衍生物b1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酰基取代度为2.15的醋酸纤维素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120g的苯甲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5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b1。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b1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根据Ce11u1oseCommunication6,73-79(1999)及Chra1ity12(9),670-674中记载的方法,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苯甲酸酯的取代度为0.73,乙酰基的取代度为2.15,总取代度为2.88。
〈2:纤维素衍生物b2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甲氧基取代度为1.8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135g的苯甲酰氯化物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8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b2。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b2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苯甲酸酯的取代度为0.93,甲氧基的取代度为1.80,总取代度为2.73。
〈3:纤维素衍生物b3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氧基取代度为2.3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150g的苯甲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b3。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b3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苯甲酸酯的取代度为0.55,乙氧基的取代度为2.30,总取代度为2.85。
〈4:纤维素衍生物b4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酰基的取代度为0.19、丙酰基的取代度为2.56的纤维素酰化物丙酸酯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20g的苯甲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5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b4。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b4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苯甲酸酯的取代度为0.15,乙酰基的取代度为0.19,丙酰基的取代度为2.56,总取代度为2.90。
〈5:纤维素衍生物t1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酰基取代度为2.15的醋酸纤维素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30g的噻吩-2-羰基氯化物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t1。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t1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为0.22,乙酰基的取代度为2.15,总取代度为2.37。
〈6:纤维素衍生物t2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缓慢地滴加甲氧基取代度为1.80的30g的噻吩-2-羰基氯化物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8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t2。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t2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为0.48,甲氧基的取代度为1.80,总取代度为2.28。
〈7:纤维素衍生物t3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氧基取代度为2.3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30g的噻吩-2-羰基氯化物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t3。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t3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为0.35,乙氧基的取代度为2.30,总取代度为2.65。
〈8:纤维素衍生物t4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酰基的取代度为1.58、丙酰基的取代度为0.88的纤维素酰化物丙酸酯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30g的噻吩-2-羰基氯化物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5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t4。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t4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为0.25,乙酰基的取代度为1.58、丙酰基的取代度为0.88,总取代度为2.71。
〈9:纤维素衍生物p1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酰基取代度为2.15的醋酸纤维素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100g的烟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p1。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p1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烟酰基的取代度为0.42,乙酰基的取代度为2.15,总取代度为2.57。
〈10:纤维素衍生物p2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甲氧基取代度为1.8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将100g的异烟酰氯缓慢地滴加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p2。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p2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异烟酰基的取代度为0.50,甲氧基的取代度为1.80,总取代度为2.30。
〈11:纤维素衍生物p3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氧基取代度为2.3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100g的异烟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p3。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p3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异烟酰基的取代度为0.35,乙氧基的取代度为2.30,总取代度为2.65。
〈12:纤维素衍生物p4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氧基取代度为2.3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将100g的皮考啉酰氯缓慢地滴加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6小时。反应后,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p4。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p4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皮考啉酰基的取代度为0.45,乙氧基的取代度为2.30,总取代度为2.75。
〈13:纤维素衍生物m1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甲氧基取代度为1.8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将10g的丙酰氯缓慢地滴加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地滴加100g的苯甲酰氯之后,在80℃下搅拌5小时。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m1。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m1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丙酰基的取代度为0.50,苯甲酰的取代度为0.55,甲氧基的取代度为1.80,总取代度为2.85。
〈14:纤维素衍生物m2的合成〉
在安装了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冷却管及滴液漏斗的3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添加乙氧基取代度为2.30的纤维素醚50g、吡啶100mL,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在此,缓慢地滴加8g的丙酰氯之后,进一步在80℃下搅拌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地滴加100g的噻吩-2-羰基氯化物之后,在80℃下搅拌5小时。自然冷却至返回到室温,一边将反应溶液激烈地搅拌一边投入于甲醇20L时,白色固体析出。将白色固体通过吸引过滤进行过滤分离,用大量的甲醇进行3次清洗。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在60℃下干燥通宵之后,在90℃下真空干燥6小时,由此得到纤维素衍生物m2。
对上述纤维素衍生物m2的葡萄糖骨架的取代基的取代度,利用1H-NMR及13C-NMR进行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结果,作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丙酰基的取代度为0.22,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为0.40,乙氧基的取代度为2.30,总取代度为2.92。
予以说明,上述例示了的纤维素衍生物b1~b4、t1~t4、p1~p4、m1、m2的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吸收极大长波均在220~400nm的范围内。
《光学膜的各种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除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A之外,可以以赋予各种功能的目的含有各种添加剂。
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例如相位差上升剂、波长分散改良剂、劣化抑制剂、紫外线吸收剂、消光剂、增塑剂等。
在以下,对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光学膜的代表的添加剂例示。
(紫外线吸收剂)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盐系化合物等,但优选着色少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另外,日本特开平10-18262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37574号公报中记载的紫外线吸收剂、日本特开平6-148430号公报中记载的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也优选使用。除相位差膜之外,将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的情况下,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从起偏镜、有机EL元件的劣化防止的观点出发,从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优异、且有机EL元件的显示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备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少的特性。
作为在本发明中有用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及侧链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和2-乙基己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优选使用“チヌビン(TINUVIN)109”、“チヌビン(TINUVIN)171”、“チヌビン(TINUVIN)326”、“チヌビン(TINUVIN)328”(以上,商品名、BASFジャパン社制)。
就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而言,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优选为0.1~5.0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5~5.0质量%的范围内。
(劣化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可以添加防劣化剂、例如抗氧化剂、过氧化物分解剂、自由基聚合阻止剂、金属钝化剂、酸捕获剂、胺类等。对于劣化抑制剂,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199201号公报、同5-197073号公报、同5-194789号公报、同5-271471号公报、同6-107854号公报等中有记载。就防劣化剂的添加量而言,从显现防劣化剂的添加引起的效果、抑制防劣化剂在膜表面的渗出(渗出)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在光学膜的制作中使用的纤维素溶液(胶浆)的0.01~1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01~0.2质量%的范围内。作为特别优选的防劣化剂的实例,可以列举丁基化羟基甲苯(简称:BHT)、三苄基胺(简称:TBA)。
(消光剂微粒)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优选加入微粒作为消光剂。作为该消光剂微粒,可以列举: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碳酸钙、滑石、粘土、煅烧高岭土、煅烧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及磷酸钙等的无机微粒。在这些消光剂微粒中,在浊度(雾度)变低方面,优选含有硅的微粒,特别优选二氧化硅。就二氧化硅的微粒而言,优选一次平均粒子尺寸为1~20nm的范围内、且表观比重为70g/升以上。作为一次平均粒子尺寸,从可以降低光学膜的雾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5~16nm的范围内的粒子。表观比重进一步优选为90~200g/升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00~200g/升的范围内。表观比重越大,越可以制备高浓度的分散液,从可以抑制雾度、凝集物的产生的观点出发,优选。
就这些微粒而言,通常形成平均粒子尺寸成为0.05~2.0μm的范围内的二次粒子。这些二次粒子在光学膜中作为一次粒子的凝集体存在、在光学膜表面形成0.05~2.0μm的凹凸。二次平均粒子尺寸优选0.05~1.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0.1~0.7μ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0.1~0.4μm的范围内。一次粒子及二次粒子的粒子尺寸可以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膜中的微粒、以与粒子外切的圆的直径来求出粒子尺寸。另外,观察任意地选择的微粒200个,以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子尺寸。
二氧化硅的微粒例如可以使用アエロジル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以上,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商品名)等的市售品。就氧化锆的微粒而言,例如以アエロジルR976及R811(以上,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商品名)被市售,可以使用。
其中,アエロジル200V及アエロジルR972V为一次平均粒子尺寸为20nm以下、且表观比重为70g/升以上的二氧化硅的微粒,一边低地保持光学膜的雾度、一边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大,因此特别优选。
上述消光剂微粒优选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制备而适用于光学膜。即,优选以下方法:预先制备将溶剂和消光剂微粒搅拌混合了的消光剂微粒分散液,将该消光剂微粒分散液添加于另外准备了的纤维素衍生物浓度低于5质量%的各种添加剂溶液而进行搅拌溶解后,进一步与主要的纤维素衍生物胶浆进行混合。
由于对消光剂微粒的表面实施了疏水化处理,因此添加具有疏水性的添加剂时,在消光剂微粒表面该添加剂被吸附,以其为核,容易产生添加剂的凝集物。因此,相对地将亲水的添加剂预先与消光剂微粒分散液混合后、添加疏水的添加剂,可以抑制消光剂表面的添加剂的凝集,雾度低、组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的黑显示中的光泄漏少,优选。
优选在消光剂微粒分散剂和添加剂溶液的混合及与纤维素衍生物胶浆的混合中使用在线混合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将二氧化硅微粒与溶剂等进行混合而分散时的二氧化硅的浓度优选5~30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10~25质量%的范围内,特别优选15~20质量%的范围内。分散浓度高的一方,相对于同量的添加量的浊度变低,可以抑制雾度、凝集物的产生,因此优选。最终的纤维素衍生物的胶浆溶液中的消光剂微粒的添加量优选0.001~1.0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0.005~0.5质量%的范围内,特别优选0.01~0.1质量%的范围内。
[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光学膜的制造]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通过溶剂流延法(溶液制膜法)来进行制造的方法。溶剂流延法为使用将纤维素衍生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溶液(胶浆)来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溶液流延法)
本发明的光学膜为优选如上所述通过溶液流延法来进行制造的方式。溶液流延法包含:
(1)使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特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及各种添加剂等加热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制备胶浆的工序;
(2)将制备了的胶浆流延于带状或鼓状的金属支承体上的工序;
(3)将流延了的胶浆形成网状物而进行干燥的工序;
(4)从金属支承体进行剥离的工序、将剥离了的网状物进行拉伸或收缩的工序;
(5)进一步进行干燥的工序、将精加工了的膜卷绕的工序等。
胶浆流延于鼓或带上、使溶剂蒸发而形成膜。流延前的胶浆优选以固体成分量成为18~35质量%的范围内的方式调整浓度。鼓或带的表面优选精加工成镜面状态。胶浆优选在表面温度为10℃以下的鼓或带上进行流延。也可以使用制备了的纤维素衍生物溶液(胶浆)进行2层以上的层叠流延、进行膜化。
对于溶剂流延法中的干燥方法,在美国专利第2,336,310号、同第2,367,603号、同第2,492,078号、同第2,492,977号、同第2,492,978号、同第2,607,704号、同第2,739,069号及同第2,739,070号的各说明书、英国专利第640,731号及同第736,892号的各说明书、以及日本特公昭45-4554号、同49-5614号、日本特开昭60-176834号、同60-203430号及同62-115035号的各公报中有记载,可以参考这些。鼓或带上的干燥可以通过对流延膜送风空气、氮等的非活性气体来进行。
(拉伸工序)
就本发明的光学膜(相位差膜)而言,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面内相位差Ro550为120~160nm的范围内,通过将如上述那样制膜了的光学膜进行拉伸,可以赋予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Ro550
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拉伸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单独或组合采用以下方法:对多个辊施加周速差、利用在多个辊间的周速差在纵向进行拉伸的方法;将网状物的两端用夹子、销固定、将夹子、销的间隔按照行进方向扩展而在纵向进行拉伸的方法;同样地,在横向扩展而在横向进行拉伸的方法;或者纵横同时扩展而在纵横两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
本发明中,作为拉伸方法,可以相对于制膜方向在横向(TD方向)进行拉伸,也可以在纵向(MD方向)进行拉伸,还可以在两方向进行拉伸,进一步在两方向进行拉伸的情况下,可以为同时拉伸,也可以为逐次拉伸。予以说明,所谓的拉幅机方式的情况下,在以线性驱动方式驱动夹子部分时可以进行平滑的拉伸、断裂等的危险性可减少的方面,优选。
作为拉伸工序,通常在宽度方向(TD方向)进行拉伸、在输送方向(MD方向)收缩的情况多,但使其收缩时,如果在倾斜方向输送则容易使主链方向相一致,因此相位差显现效果更大。收缩率可以根据输送的角度而确定。
图3是说明倾斜拉伸中的收缩倍率的示意图。
在图3中,将光学膜F在附图标记12的方向进行倾斜拉伸时,光学膜F通过进行倾斜弯曲而收缩为M2。即,在夹持了光学膜F的夹持器不以弯曲角度θ进行弯曲而原样行进的情况下,应该在规定的时间仅行进长度M1A。但是,实际上,以弯曲角度θ弯曲、仅行进M1(其中,M1=M1A)。此时,在膜的进入方向(与拉伸方向(TD方向)11正交的方向),夹持器仅行进M2,因此,光学膜F仅收缩长度M3(其中,M3=M1-M2)。
此时,收缩率(%)用
收缩率(%)=(M1-M2)/M1×100表示。使弯曲角度为θ时,
成为M2=M1×sin(90-θ),收缩率用
收缩率(%)=(1-sin(90-θ))×100表示。
在图3中,附图标记11为拉伸方向(TD方向),附图标记13为输送方向(MD方向),附图标记14表示滞相轴。
考虑长尺寸圆偏振片的生产率时,就本发明的光学膜(相位差膜)而言,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取向角为45°±2°,可以与偏光膜以辊对辊方式贴合,优选。
(利用倾斜拉伸装置的拉伸)
接着,对在45°的方向(θ=45°)进行拉伸的倾斜拉伸方法进一步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对光学膜赋予倾斜方向的取向的方法,优选使用倾斜拉伸装置。
作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倾斜拉伸装置,优选为:通过使轨道图案多种多样地变化而可以自由地设定膜的取向角、可以将膜的取向轴遍及膜宽度方向左右均等地高精度地使其取向、且可以以高精度控制膜厚度、延迟的膜拉伸装置。
图4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制造的倾斜拉伸装置的轨道图案的一例的概略图。予以说明,在此所示的图4为一例,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拉伸装置并不限定于此。
一般而言,就倾斜拉伸装置而言,如图4中所示,长尺寸的膜原版F1的抽出方向D1与拉伸后的拉伸膜的卷绕方向D2不同,构成抽出角度θi。就抽出角度θi而言,可以在超过0°且低于90°的范围内以所期望的角度任意地设定。予以说明,本说明书中,长尺寸是指相对于膜的宽度、具有至少5倍左右以上的长度,优选具有10倍或其以上的长度。
长尺寸的膜原版F1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图中A的位置)中通过左右的夹持器(拉幅机)夹持其两端,伴随夹持器的移动而移动。就左右的夹持器而言,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图中A的位置),在相对于膜原版F1的行进方向(抽出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的左右的夹持器Ci、Co在左右非对称的轨道Ri、Ro上移动,在拉伸结束时的位置(图中B的位置)释放用拉幅机夹持了的膜。
此时,就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图中A的位置)相对的左右的夹持器而言,随着在左右非对称的轨道Ri、Ro上移动,在Ri侧移动的夹持器Ci,相对于在Ro侧移动的夹持器Co,形成在先行进的位置关系。
即,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膜的利用夹持器的夹持开始位置)A、在相对于膜原版F1的抽出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的夹持器Ci、Co在膜的拉伸结束时的位置B附近、连结了该夹持器Ci、Co的直线,相对于在相对于膜的卷绕方向D2大致垂直的方向,仅倾斜角度θL。
按照以上的方法,膜原版F1被倾斜拉伸。在此,大致垂直表示在90±1°的范围内。
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时,在制造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方法中,优选使用上述中说明了的可倾斜拉伸的拉幅机来进行倾斜拉伸。
该拉伸装置为将膜原版加热至可拉伸的任意的温度、进行倾斜拉伸的装置。该拉伸装置具备:加热区域、在用于输送膜的夹持器进行移动的左右一对轨道和将在该轨道上进行移动的许多夹持器。将依次供给至拉伸装置的入口部的膜的两端用夹持器夹持,向加热区域内导入膜,在拉伸装置的出口部由夹持器将膜放开。由夹持器放开了的膜卷绕于卷芯。一对轨道分别具有环状的连续轨道、在拉伸装置的出口部将膜的夹持放开了的夹持器在外侧移动而依次返回到入口部。
予以说明,拉伸装置的轨道图案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图案,根据给予应该制造的长尺寸拉伸膜的取向角、拉伸倍率等,其轨道图案可以手动、或自动地调整。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倾斜拉伸装置中,优选可以自由地设定各轨道部及轨道连结部的位置、任意地变更轨道图案(图4中的○部表示连结部的一例)。
本发明中,拉伸装置的夹持器与前后的夹持器保持一定间隔,以一定速度移动。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可以适当选择,但通常在1~100m/分钟的范围内。左右一对夹持器的移动速度的差通常为移动速度的1%以下,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这是因为:在拉伸工序出口在膜的左右具有行进速度差时,在拉伸工序出口产生皱褶、翘曲,因此要求左右的夹持器的速度差基本上为同速度。在一般的拉伸装置等中,根据驱动链条的链轮齿的齿的周期、驱动马达的频率等,具有以秒以下的等级产生的速度不均,经常产生几%的不均,但这些不均不相当于本发明中叙述的速度差。
在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拉伸装置中,特别是在膜的输送成为倾斜的地方,在限制夹持器的轨迹的轨道上经常要求大的弯曲率。由急剧的弯曲导致的夹持器彼此的干涉、或避免局部的应力集中的目的,优选在弯曲部使夹持器的轨迹描绘平滑的曲线。
本发明中,长尺寸的膜原版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图4中的A的位置)中、通过左右的夹持器依次夹持其两端,伴随夹持器的移动而移动。在倾斜拉伸装置入口(图4中的A的位置)、在相对于膜行进方向(抽出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的左右的夹持器在左右非对称的轨道上移动,通过具有预热区域、拉伸区域、热固定区域的加热区域。
预热区域是指在加热区域入口部中夹持了两端的夹持器的间隔在保持一定的间隔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区间。
拉伸区域是指打开夹持了两端的夹持器的间隔、至形成规定的间隔的区间。在拉伸区域中,进行如上所述的倾斜拉伸,但可以根据需要在倾斜拉伸前后沿纵向或者横向进行拉伸。倾斜拉伸的情况下,在弯曲时伴有向与滞相轴垂直的方向即MD方向(进相轴方向)的收缩。
在本发明的光学膜中,通过接着拉伸处理来实施收缩处理,使从作为基体树脂的纤维素衍生物的主链偏离了的光学调整剂(例如上述的由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的取向在与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进相轴方向)收缩,由此可以使光学调整剂的取向状态旋转、使光学调整剂的主轴与作为基体树脂的纤维素衍生物的主链相一致。其结果,可以提高紫外线区域280nm中的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280,可以使可见光区域的ny顺波长分散的倾斜陡峭。
热固定区域是指在拉伸区域之后的夹持器的间隔再成为一定的期间、两端的夹持器相互保持平行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区间。也可以在通过了热固定区域之后,通过将区域内的温度设定为构成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的区间(冷却区域)。此时,也可以形成考虑冷却引起的膜的收缩而预先缩小对向的夹持器间隔的轨道图案。
就各区域的温度而言,优选相对于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预热区域的温度在(Tg)~(Tg+30℃)的范围内、拉伸区域的温度在(Tg)~(Tg+30℃)的范围内、冷却区域的温度在(Tg-30℃)~(Tg)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予以说明,为了控制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可以在拉伸区域在宽度方向附加温度差。为了在拉伸区域在宽度方向附加温度差,可以使用以在宽度方向附加差的方式调整将暖风送入恒温室内的喷嘴的开度的方法、将加热器在宽度方向排列而进行加热控制等的公知的手法。
预热区域、拉伸区域、收缩区域及冷却区域的长度可以适当选择,相对于拉伸区域的长度,预热区域的长度通常为100~150%的范围内,固定区域的长度通常为50~100%的范围内。
就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W/Wo)而言,优选为1.3~3.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5~2.8的范围内。拉伸倍率在该范围时,可以缩小宽度方向厚度不均。在倾斜拉伸装置的拉伸区域中,在宽度方向对拉伸温度附加差时,可以进一步改善宽度方向厚度不均。予以说明,W0表示拉伸前的膜的宽度,W表示拉伸后的膜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中可适用的倾斜拉伸方法,除上述图4中所示的方法之外,可以列举图5A~图5C、图6A及图6B中所示的拉伸方法。
图5A~图5C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从长尺寸膜原版辊抽出后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概略图,表示将暂时卷绕成卷状的长尺寸膜原版抽出而进行倾斜拉伸的图案。图6A及图6B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制造方法的一例(将长尺寸膜原版不卷绕而连续地进行倾斜拉伸的实例)的概略图,表示不将长尺寸膜原版卷绕地连续地进行倾斜拉伸工序的图案。
在图5A~图5C、图6A及图6B中,附图标记15表示倾斜拉伸装置,附图标记16表示膜抽出装置,附图标记17表示输送方向变更装置,附图标记18表示卷绕装置,附图标记19表示制膜装置。
膜抽出装置16优选以相对于倾斜拉伸装置15的入口以规定角度送出膜的方式可以滑动及旋转、或可以滑动,通过输送方向变更装置17使膜送出至倾斜拉伸装置15的入口。图5A~图5C表示分别变更了膜抽出装置16及输送方向变更装置17的配置的图案。图6A及图6B表示将通过制膜装置19而制膜了的膜直接抽出至倾斜拉伸装置15的图案。通过将膜抽出装置16及输送方向变更装置17设为这样的构成,可以使制造装置整体的宽度更窄,此外,可以细细地控制膜的送出位置及角度,可以得到膜厚、光学值的波动小的长尺寸拉伸膜。另外,通过使膜抽出装置16及输送方向变更装置17为可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对左右的夹子的膜的咬合不良。
卷绕装置18以相对于倾斜拉伸装置15的出口以规定角度将膜牵引地进行配置,可以细细地控制膜的牵引位置及角度,可以得到膜厚、光学值的波动小的长尺寸拉伸膜。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膜的皱褶的产生、同时膜的卷绕性提高,因此可以以长尺寸将膜卷绕。本发明中,拉伸后的膜的牵引张力T(N/m)在100N/m<T<300N/m、优选150N/m<T<250N/m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熔融制膜法)
就本发明的光学膜(相位差膜)而言,除上述说明了的溶液流延法之外,可以通过熔融制膜法进行制膜。熔融制膜法为将含有纤维素衍生物及增塑剂等的添加剂的组合物加热熔融至呈流动性的温度、其后形成流动性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物来进行流延的成形方法。
作为利用加热熔融的成形方法,例如可以分类为熔融挤出成形法、加压成形法、吹胀法、注射成形法、吹塑成形法、拉伸成形法等。在这些成形法中,从机械强度及表面精度等的方面考虑,优选熔融挤出成形法。
在熔融挤出成形法中,使用的多种原材料通常优选预先进行混炼而粒料化。粒料化可以用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将干燥纤维素衍生物、增塑剂、其它的添加剂用进料器供给至挤出机、使用单螺杆、双螺杆的挤出机进行混炼、从模头中以绞线状挤出、进行水冷或空气冷却、切割,由此而得到。
添加剂可以在供给至挤出机前进行混合,或者也可以分别用各自的进料器供给。予以说明,就消光剂微粒、抗氧化剂等的少量的添加剂而言,为了均匀地混合,优选事前进行混合的方法。
就在粒料化中使用的挤出机而言,优选以抑制剪切力、树脂不劣化(例如分子量降低、着色、生成凝胶等)的方式可粒料化且尽可能可以在低温下进行加工的方式。例如,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深沟槽型的螺杆在同方向使其旋转。从混炼的均匀性考虑,优选咬合型。
使用如以上那样得到了的粒料来进行膜制膜。当然,也可以为不进行粒料化、将原材料的粉末直接投入进料器中而供给至挤出机、进行加热熔融之后、直接进行膜制膜的方法。
作为使用单螺杆、双螺杆型的挤出机来挤出上述粒料时的熔融温度,设为200~300℃的范围内,用叶盘型的过滤器等过滤而除去异物之后,从T模头流延成膜状,用冷却辊和弹性接触辊夹住膜,在冷却辊上使其固化。
从供给料斗向挤出机导入时,优选在真空下或减压下、非活性气体氛围下进行而防止氧化分解等。
就挤出流量而言,优选导入齿轮泵等而稳定地进行。另外,在异物的除去中使用的过滤器优选使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是在作出不锈钢纤维体复杂地互相缠绕了的状态后进行压缩、将接触地方进行烧结而一体化了的,可以根据其纤维的粗度和压缩量来改变密度、调整过滤精度。
增塑剂、微粒等的添加剂既可以预先与树脂混合,也可以在挤出机的中途混炼。为了均匀地添加,优选使用静态混合机等的混合装置。
用冷却辊和弹性接触辊夹住膜时的接触辊侧的膜温度优选设为膜的Tg~Tg+110℃的范围内。作为以这样的目的使用的具有弹性体表面的弹性接触辊,可以使用公知的弹性接触辊。弹性接触辊也称为夹压旋转体,也可以使用被市售的产品。
从冷却辊剥离膜时,优选控制张力而防止膜的变形。
就如上述那样得到的膜而言,通过与冷却辊接触的工序后,通过拉伸操作可以实施拉伸及收缩处理。拉伸及收缩的方法可以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公知的辊拉伸装置、倾斜拉伸装置等。拉伸温度优选在通常构成膜的树脂的Tg~Tg+6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在卷绕前,在成为制品的宽度切开端部而剪下,为了防止卷绕中的粘贴、擦伤,可以对两端实施滚花加工(压纹加工)。就滚花加工的方法而言,可以将在侧面具有凸凹的图案的金属环通过加热、加压来进行加工。予以说明,就膜两端部的夹子的夹持部分而言,通常膜变形而不能作为制品使用,因此被切除后进行再利用。
就本发明的光学膜(相位差膜)而言,可以通过以滞相轴和后述的起偏镜的透过轴或吸收轴的角度成为基本上45°的方式层叠来形成圆偏振片。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基本上45°”是指为40~50°的范围内。
上述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面内的滞相轴和起偏镜的透过轴或吸收轴的角度优选为41~49°的范围内,更优选为42~48°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43~47°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44~46°的范围内。
《圆偏振片》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为将依次层叠了长尺寸状的保护膜、长尺寸状的起偏镜及长尺寸状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长尺寸卷进行剪切而制作。就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而言,由于使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而制作,因此通过应用于后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等,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中可以显现遮蔽有机EL元件的金属电极的镜面反射的效果。其结果,可以防止观察时的映入,同时可以使黑色表现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优选具备紫外线吸收功能。可见侧的保护膜具备紫外线吸收功能时,从可以显现起偏镜和有机EL元件这两者相对于紫外线的保护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进而发光体侧的相位差膜也具备紫外线吸收功能时,在用于后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抑制有机EL元件的劣化。
另外,就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而言,通过使用以相对于长度方向成为“基本上45°”的方式调整了滞相轴的角度(即取向角θ)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可以通过连贯的制造线来进行粘接剂层的形成及起偏镜和相位差膜的贴合。具体而言,结束将偏光膜进行拉伸而制作起偏镜的工序之后,在接着进行的干燥工序中或干燥工序后,可以插入将起偏镜和相位差膜进行贴合的工序,可以将各自连续地供给,且贴合后也以卷状态进行卷绕,由此可以以连贯的制造线进入下一工序。予以说明,在将起偏镜和相位差膜进行贴合时,也可以同时保护膜也以卷状态供给、连续地进行贴合。从性能及生产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在起偏镜上同时贴合相位差膜和保护膜的方法。即,也可以结束将偏光膜进行拉伸而制作起偏镜的工序之后、在接着进行的干燥工序中或干燥工序后、在两侧的面分别通过粘接剂来贴合保护膜和相位差膜、得到卷状态的圆偏振片。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优选通过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和保护膜来夹持起偏镜,优选在该保护膜的可见侧进一步层叠有固化层的构成。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中具备,例如,通过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图像显示装置,可以显现遮蔽有机电致发光发光体的金属电极的镜面反射的效果,可以使可见性提高。
(保护膜)
本发明的圆偏振片优选通过本发明的膜和保护膜来夹持起偏镜。作为这样的保护膜,优选使用其它的含有纤维素酯的膜,例如优选使用市售的纤维素酯膜(例如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8UX、KC5UX、KC4UX、KC8UCR3、KC4SR、KC4BR、KC4CR、KC4DR、KC4FR、KC4KR、KC8UY、KC6UY、KC4UY、KC4UE、KC8UE、KC8UY-HA、KC2UA、KC4UA、KC6UAKC、2UAH、KC4UAH、KC6UAH等(以上,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制)、FUJITACT40UZ、FUJITACT60UZ、FUJITACT80UZ、FUJITACTD80UL、FUJITACTD60UL、FUJITACTD40UL、FUJITACR02、FUJITACR06等(以上,富士胶片(株)制))。保护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设为10~20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10~1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70μm的范围内。
(起偏镜)
起偏镜为仅使一定方向的偏波面的光通过的材料,在其实例中包含聚乙烯醇系偏光膜。聚乙烯醇系偏光膜有对聚乙烯醇系膜使碘染色的膜、和使二色性染料染色的膜。
起偏镜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膜进行单轴拉伸后进行染色、或将聚乙烯醇膜进行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优选用硼化合物进一步进行耐久性处理而得到。起偏镜的膜厚优选5~3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5~15μm的范围内。
作为聚乙烯醇膜,例如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3-24812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4232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亚乙基单元的含量为1~4摩尔%、聚合度为2000~4000、皂化度在99.0~99.99摩尔%的范围内的亚乙基改性聚乙烯醇。另外,优选用日本特开2011-100161号公报、专利第4691205号公报、专利第480458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制作起偏镜、与本发明的光学膜贴合而制作偏振片的方法。
(粘接剂)
作为贴合本发明的光学膜和起偏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将该光学膜进行皂化处理之后,可以使用完全皂化型的聚乙烯醇系粘接剂来进行贴合。另外,也可以使用活性光线固化性粘接剂等来贴合,从得到的粘接剂层的弹性模量高、容易抑制偏振片的变形的方面等考虑,优选使用光固化性粘接剂来进行贴合的方法。
作为光固化性粘接剂的优选的实例,可列举如日本特开2011-028234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含有(α)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β)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γ)在比380nm长的波长的光中显示极大吸收的光增敏剂、及(δ)萘系光增感助剂的各成分的光固化性粘接剂组合物。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以外的光固化性粘接剂。
以下,将使用了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偏振片可以通过含有以下的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1)将光学膜的粘接起偏镜的面进行易粘接处理的前处理工序;
(2)在起偏镜和光学膜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面涂布下述的光固化性粘接剂的粘接剂涂布工序;
(3)经由得到了的粘接剂层来使起偏镜和光学膜贴合的贴合工序、及(4)在经由粘接剂层而使起偏镜和光学膜贴合了的状态下使粘接剂层固化的固化工序。予以说明,(1)项的前处理工序可以根据需要来实施。
〈1:前处理工序〉
在前处理工序中,对光学膜的、与起偏镜的粘接面进行易粘接处理。在起偏镜的两面分别使光学膜粘接的情况下,对各自的光学膜的、与起偏镜的粘接面进行易粘接处理。作为易粘接处理,可列举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
〈粘接剂涂布工序〉
在粘接剂涂布工序中,在起偏镜和光学膜的粘接面之中至少一面涂布上述光固化性粘接剂。在起偏镜或光学膜的表面直接涂布光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对其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刮刀、线棒、模涂机、缺角轮涂覆机、凹版涂覆机等的各种湿式涂布方式。另外,在起偏镜和光学膜之间使光固化性粘接剂流延后,用辊等进行加压而均匀地铺开的方法也可以利用。
〈贴合工序〉
这样涂布了光固化性粘接剂后,供于贴合工序。在该贴合工序中,例如,在前面的涂布工序中在起偏镜的表面涂布了光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将光学膜与其重叠。在前面的涂布工序中在光学膜的表面涂布了光固化性粘接剂时,将起偏镜与其重叠。另外,在起偏镜和光学膜之间使光固化性粘接剂流延了的情况下,在该状态下将起偏镜和光学膜重叠。在起偏镜的两面粘接光学膜的情况、且两面均使用光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在起偏镜的两面分别经由光固化性粘接剂将光学膜重叠。而且,通常在该状态下从两面(在起偏镜的一面重叠了光学膜的情况下,起偏镜侧和光学膜侧,另外在起偏镜的两面重叠了光学膜的情况下,其两面的光学膜侧)用辊等夹持而加压。辊的材质可以使用金属、橡胶等。配置于两面的辊既可以为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为不同的材质。
〈固化工序〉
在固化工序中,对未固化的光固化性粘接剂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含有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粘接剂层固化。由此,使经由光固化性粘接剂而重叠了的起偏镜和光学膜粘接。在起偏镜的一面贴合光学膜的情况下,活性能量线也可以从起偏镜侧或光学膜侧的任一侧照射。另外,在起偏镜的两面贴合光学膜的情况下,以在起偏镜的两面分别经由光固化性粘接剂而重叠了光学膜的状态从任一个光学膜侧照射活性能量线、使两面的光固化性粘接剂同时固化是有利的。
作为活性能量线,可以使用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束等,从操作容易且固化速度也充分方面考虑,一般而言,优选使用电子束或紫外线。
就电子束的照射条件而言,如果是可以固化上述粘接剂的条件,就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条件。例如,就电子束照射而言,加速电压优选为5~300kV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250kV的范围内。加速电压低于5kV时,有可能电子束没有到达粘接剂而固化不足,加速电压超过300kV时,有可能通过试样的浸透力过强而电子束跳回,对透明光学膜、起偏镜造成损伤。作为照射线量,为5~100kGy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75kGy的范围内。如果照射线量为5kGy以上,则粘接剂的固化变得充分,如果为100kGy以下,则对透明光学膜、起偏镜不造成损伤,以防止机械强度的降低、黄变的产生,可得到规定的光学特性。
就紫外线的照射条件而言,只要是可以固化上述粘接剂的条件,就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条件。就紫外线的照射量而言,作为累积光量优选为50~1500mJ/cm2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0~500mJ/cm2的范围内。
在如以上那样得到的偏振片中,粘接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01~1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0.5~5μm的范围内。
《有机EL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圆偏振片而制作。
更详细而言,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备使用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和有机EL元件。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防止观察时的映入,提高黑色显示。有机EL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为20英寸(1英寸表示2.54cm。)以上。
图7是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的说明图。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构成不限定于图7中所示的构成。
如图7中所示,在使用了玻璃、聚酰亚胺等的基材101上依次具有金属电极102、TFT103、有机功能层单元104、透明电极(ITO等)105、绝缘层106、密封层107、膜108的有机EL元件B上设置通过本发明的相位差膜109和保护膜111而夹持了起偏镜110的长尺寸的圆偏振片C,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A。优选在保护膜111上层叠固化层112。固化层112不仅防止有机EL显示装置的表面的损伤,而且具有防止长尺寸的圆偏振片导致的翘曲的效果。进而,在固化层112上可以具有防反射层113。上述有机EL元件自身的厚度大概为1.0μm左右。
一般而言,就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金属电极102和有机功能层单元104和透明电极105,形成作为发光体的有机EL元件。在此,有机功能层单元104为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例如,已知:由三苯基胺衍生物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和由蒽等的荧光性的有机固体构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由这样的发光层和由苝衍生物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另外或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具有各种组合的构成。
就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根据如以下的原理而发光:通过对透明电极105和金属电极102施加电压,对有机功能层单元104注入空穴和电子,通过这些空穴和电子的复合而产生的能量激发荧光物质或磷光性化合物,在被激发了的荧光物质或磷光性化合物返回到基底状态时放射光。中途的复合这样的机制与一般的二极管同样,由此也可如预料地那样,电流和发光强度显示相对于施加电压伴随整流性的强的非线形性。
在有机EL显示装置A中,为了取出有机功能层单元104中的发光,需要至少一个电极为透明的,通常,优选将由氧化铟锡(ITO)等的透明导电体形成了的透明电极105作为阳极来使用。另一方面,为了使电子注入容易而提高发光效率,在阴极中使用功函数小的物质是重要的,通常使用Mg-Ag、A1-Li等的金属电极102。
具有上述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可以适用于由画面尺寸为20英寸以上、即对角线距离为50.8cm以上的大型画面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在这样的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A中,含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单元104由厚度10nm左右这样的极薄的膜形成。因此,有机功能层单元104也与透明电极105同样,几乎完全透过光。其结果,在非发光时从表面入射、透过透明电极105和有机功能层单元104而在金属电极102进行反射的光再出来至表面侧,因此从外部可见时,可如镜面那样看到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面。
在含有在通过电压的施加而发光的有机功能层单元104的表面侧具备透明电极105、同时在有机功能层单元104的背面侧具备金属电极102而成的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A中,可以在透明电极105的表面侧(可见侧)设置偏振片、同时在这些透明电极105和偏振片C之间设置相位差板。
就相位差膜及偏振片而言,具有将从外部入射而在金属电极进行反射了的光进行偏振的作用、因此通过该偏振作用而使金属电极的镜面从外部不能可见的效果。特别是如果由λ/4相位差膜构成相位差膜、且将起偏镜和相位差膜的偏振方向所成的角调整为45°或135°,则可以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即,就入射于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外部光而言,通过起偏镜仅透过直线偏振光成分,该直线偏振光通过相位差板而一般成为椭圆偏振光,但特别是在相位差膜为λ/4相位差膜且起偏镜和相位差膜的偏振方向所形成的角为45°或135°时,成为圆偏振光。
该圆偏振光透过透明电极、有机薄膜,在金属电极进行反射,再次透过有机薄膜、透明电极等,在相位差膜中再次成为直线偏振光。而且,由于该直线偏振光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正交,因此不能透过偏振片。其结果,可以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予以说明,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显示,但只要没有特殊说明,表示“质量%”。另外,以下中所示的取代度、取代基数均表示平均值。
实施例1
《相位差膜的制作》
[相位差膜A1的制作]
(微粒分散液的制备)
微粒(アエロジルR812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制)11质量份
乙醇89质量份
将上述微粒及乙醇用溶解器搅拌混合50分钟后,使用作为超高压均质机的マントンゴーリン分散机(マントンゴーリン社制)进行分散,制备微粒分散液。
(微粒添加液1的制备)
在溶解罐中加入二甲基氯化物(ジメチルクロライド)50质量份,一边将二甲基氯化物充分地搅拌,一边缓慢地添加上述制备的微粒分散液的50质量份。进而,以二次粒子的粒径成为规定的大小地用S型磨碎机进行分散。将其用日本精线(株)制的ファインメットNF过滤,制备微粒添加液1。
(胶浆的制备)
在加压溶解罐中添加下述中所示的二甲基氯化物和乙醇的有机溶剂。在加入了有机溶剂的加压溶解罐中将上述合成了的纤维素衍生物b1(表2中记载详细)一边搅拌一边投入。将其进行加热,一边搅拌,一边完全溶解。接着,添加添加剂(例示化合物(1-1))及微粒添加液1之后,使用安积滤纸(株)制的安积滤纸No.244进行过滤,制备胶浆。
〈胶浆的组成〉
二甲基氯化物340质量份
乙醇64质量份
纤维素衍生物b1:苯甲酰基改性纤维素酯(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苯甲酸酯)的取代度:0.73、乙酰基取代度:2.15、总取代度:2.88)
100质量份
添加剂:通式(1)的例示化合物1-15质量份
微粒添加液12质量份
(制膜)
将上述制备了的胶浆在环形的不锈钢带支承体上进行流延(浇铸)之后,从不锈钢带支承体上将膜剥离。
一边将剥离的原版膜进行加热一边使用拉幅机仅在宽度方向(TD方向)进行单轴拉伸,以在输送方向(MD方向)不收缩的方式调整输送张力。
接着,一边将干燥区域经由许多辊而输送一边使干燥结束,制作卷状的原版膜。
(拉伸工序)
将该原版膜使用由图4中记载的构成构成的倾斜拉伸装置、以相对于输送方向、膜的光学滞相轴成为45°的方式在倾斜方向进行拉伸,由此制作卷状的相位差膜A1。
予以说明,作为拉伸条件,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成为140nm、膜厚成为50μm、Ro450/Ro550成为0.80地适当调整原版膜的膜厚、拉伸温度、宽度方向(TD方向)及输送方向(MD方向)的拉伸倍率而进行。
[相位差膜A2~A33的制作]
在上述相位差膜A1的制作中,将纤维素衍生物的种类及添加剂(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分别变更为表3中记载的组合,除此之外同样地制作相位差膜A2~A33。
予以说明,作为拉伸条件,在相位差膜A2~A10、A14~A30中,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成为140nm、膜厚成为50μm、Ro450/Ro550成为表3中记载的值的方式适当调整原版膜的膜厚、拉伸温度、宽度方向(TD方向)及输送方向(MD方向)的拉伸倍率而进行。
另外,在相位差膜A11~A13、A31及A32中,使膜厚为50μm、在光波长550nm测定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及Ro450/Ro550成为表3中记载的值的方式适当调整原版膜的膜厚、拉伸温度、宽度方向(TD方向)及输送方向(MD方向)的拉伸倍率而进行。
[化10]
予以说明,表3中记载的各纤维素衍生物的详细情况如以下。
纤维素衍生物b1:苯甲酰基改性纤维素酯(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苯甲酸酯)的取代度;0.73、乙酰基取代度;2.15、总取代度;2.88)
纤维素衍生物b2:苯甲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苯甲酸酯)的取代度;0.93、甲氧基取代度;1.80、总取代度;2.73)
纤维素衍生物b3:苯甲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苯甲酸酯)的取代度;0.55、乙氧基取代度;2.30、总取代度;2.85)
纤维素衍生物t1:噻吩羰基改性纤维素酯(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0.22、乙酰基取代度;2.15、总取代度;2.37)
纤维素衍生物t2:噻吩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0.48、甲氧基取代度;1.80、总取代度;2.28)
纤维素衍生物t3:噻吩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噻吩-2-羰基)的取代度;0.35、乙氧基取代度;2.30、总取代度;2.65)
纤维素衍生物p1:烟酰基改性纤维素酯(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烟酰基)的取代度;0.42、乙酰基取代度;2.15、总取代度;2.57)
纤维素衍生物p2:异烟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异烟酰基)的取代度;0.50、甲氧基取代度;1.80、总取代度;2.30)
纤维素衍生物m1:丙酰基/苯甲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丙酰基:0.50、苯甲酰:0.55);1.05、甲氧基取代度;1.80、总取代度;2.85)
纤维素衍生物m2:丙酰基/噻吩羰基改性纤维素醚(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丙酰基:0.22、噻吩羰基:0.40);0.62、乙氧基取代度;2.30、总取代度;2.92)
另外,就表1中记载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比较化合物的(na-nb)而言,各自Gaussian03(RevisionB.03、米ガウシアン社软件),na使用以B3LYP/6-31G*水平进行了最优化了的结构,以B3LYP/6-31G*水平计算极化率,将得到的极化率张量进行了对角化后,由对角成分算出。在将极化率张量对角化后得到的固有值中,最大成分为αa,第二大的成分为αb,最小的成分为αc。范德华体积V也同样由以B3LYP/6-31G*水平进行了最优化的结构来算出。
由通过上述而测定了的极化率αa、αb及αc和范德华体积V,由上述[数1]及[数2]中记载的式子计算折射率而求出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na及化合物A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b,算出(na-nb)。
《圆偏振片的制作》
将厚度120μm的聚乙烯醇膜进行单轴拉伸(温度110℃、拉伸倍率5倍)。将其在由碘0.075g、碘化钾5g、水100g构成的水溶液中浸渍60秒,接着浸渍于由碘化钾6g、硼酸7.5g、水100g构成的68℃的水溶液中。将其进行水洗、干燥,得到起偏镜。
以上述制作了的各相位差膜的滞相轴和起偏镜的吸收轴成为45°的方式使用粘接剂进行贴合,在起偏镜的背面侧通过水糊将保护膜(コニカミノルタタックKC4UY、厚度40μm、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制)进行贴合,制作圆偏振片A1~A33。
《有机EL单元的制作》
使用厚度3mm的50英寸(127cm)用无碱玻璃,按照日本特开2010-20925号公报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制作由在日本特开2010-20925号公报的图8中记载了的构成所构成的有机EL单元。
《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了的各圆偏振片的相位差膜的表面涂覆粘接剂之后,贴合于有机EL单元的可见侧,由此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A1~A33。
《有机EL显示装置的评价》
对于上述制作了的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以下的评价。
[湿度稳定性的评价1:黑的色调稳定性]
在23℃、20%RH的低湿环境下、在距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最表面5cm高的位置的照度成为1000Lx的条件下、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显示黑图像。接着,在23℃、80%RH的高湿环境下,同样地显示黑图像。
在上述二种环境下,比较观察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正面位置(相对于面法线为0°)和来自相对于面法线为40°的倾斜角度的黑图像的色调,一般通过监视者10人按照以下的基准对由湿度导致的对碳粉的影响的有无进行评价。予以说明,如果为△以上,则作为碳粉的湿度稳定性,判断为实用上可以。
◎:9人以上的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所显示的黑的湿度影响。
○:7~8人的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所显示的黑的湿度影响。
△:5~6人的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所显示的黑的湿度影响。
×:判定为没有所显示的黑的湿度影响的监视者为4人以下。
[湿度稳定性的评价2:反射性能稳定性]
在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作中,在制作了有机EL单元的阶段,在可见侧表面用万能墨水赋予红、蓝、绿的线,除此之外同样,制作评价用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对于制作了的具有红、蓝、绿的线的有机EL显示,在23℃、相对湿度20%的低湿环境下、在距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最表面5cm高的位置的照度成为1000Lx的条件下,评价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所带有的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反射性能)。接着,在23℃、80%RH的高湿环境下,同样地由一般监视者10人按照以下的基准将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反射性能)进行评价。予以说明,如果为△以上,则作为反射性能的湿度稳定性判断为实用上可以。在此所说的反射性能是指:不是圆偏振片的表面的反射、而是进入圆偏振片的内部的有机EL单元中的反射。
◎:9人以上的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湿度导致的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影响。
○:7~8人的监视者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湿度导致的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影响。
△:5~6人的监视者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湿度导致的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影响。
×:监视者判定为没有湿度导致的万能墨水的线的可见性影响的监视者为4人以下。
将由以上得到的结果示于表3。
[表3]
由表3中记载的结果得知:就具备了具有由本发明中规定的构成所构成的相位差膜的圆偏振片的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相对于比较例,即使湿度环境大大变化,黑的色调稳定性及反射性能稳定性也优异。
即,得知:就具备了含有本发明涉及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光学膜作为相位差膜的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而言,黑的色调性及反射性的湿度变动小。与此相对,得知:在具备了使用本发明中规定的特性外的比较化合物而制作了的相位差膜的比较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每一种特性,湿度依赖性都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赋予基本上λ/4的相位差,进而湿度变动导致的光学性能的变动受到抑制,具有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功能,可以优选地利用于具备了该光学膜的圆偏振片及具备了该圆偏振片作为防反射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
符号的说明
1水吸附性树脂
2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
3氢键
4不具有CH-π键的添加剂
5化合物A
6CH-π相互作用
C纤维素纤维
SW溶胀
11拉伸方向
12倾斜拉伸方向
13输送方向
14滞相轴
D1抽出方向
D2卷绕方向
F光学膜
θi弯曲角度(抽出角度)
Ci、Co夹持器
Ri、Ro轨道
Wo拉伸前的膜的宽度
W拉伸后的膜的宽度
16膜抽出装置
17输送方向变更装置
18卷绕装置
19制膜装置
A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B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圆偏振片
101透明基板
102金属电极
103TFT
104有机功能层单元
105透明电极
106绝缘层
107密封层
108膜
109λ/4相位差膜
110起偏镜
111保护膜
112固化层
113防反射层

Claims (11)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在光波长550nm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550为120~160nm的范围内、在光波长450nm及550nm分别测定了的膜面内的相位差值Ro450和Ro550之比的值Ro450/Ro550为0.65~0.99的范围内的含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光学膜,其中,
该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满足下述要件(a)及(b),
且含有满足由下述式(a1)规定的条件的化合物A,
要件(a):所述纤维素衍生物的葡萄糖骨架具有的取代基的一部分为具有重键的取代基,且该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是每葡萄糖骨架单元为0.1~3.0的范围内,
要件(b):所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为220~400nm的范围内,
式(a1):(Sw-S)≥0.30
式中,S表示光学膜中的所述化合物A的取向度,Sw表示水共存下的光学膜中的该化合物A的取向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满足由下式(a2)规定的条件、且在该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具有含有杂环的多个环结构,
式(a2):0.50≤(na-nb)≤1.50
式中,na表示该化合物A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nb表示该化合物A的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为具有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通式(1)
式中,A1及A2各自表示烷基、环烷基、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L1、L2、L3及L4各自表示单键或2价的连接基团;W1及W2各自表示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B表示芳香族烃环、脂肪族烃环、芳香族杂环或脂肪族杂环;n表示0~5的整数;n为2以上时,多个L3、L4及W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为每葡萄糖骨架单元为0.2~3.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骨架的、2位、3位及6位上存在的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满足下式(1)的关系,
式(1)
0<(2位的平均取代度+3位的平均取代度)-6位的平均取代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的极大吸收波长为220~300n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重键的取代基具有芳香族环。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膜厚为20~60μ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为长尺寸状膜、相对于长度方向在40~50°的范围内具有滞相轴。
10.一种圆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和起偏镜贴合。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偏振片。
CN201480022372.2A 2013-04-23 2014-04-16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122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9929 2013-04-23
JP2013-089929 2013-04-23
PCT/JP2014/060808 WO2014175136A1 (ja) 2013-04-23 2014-04-16 光学フィルム、円偏光板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104A true CN105122104A (zh) 2015-12-02
CN105122104B CN105122104B (zh) 2017-05-17

Family

ID=51791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2372.2A Active CN105122104B (zh) 2013-04-23 2014-04-16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20140B2 (zh)
JP (1) JPWO2014175136A1 (zh)
KR (1) KR101792374B1 (zh)
CN (1) CN105122104B (zh)
WO (1) WO20141751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384A (zh) * 2019-01-22 2019-04-16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5011B (zh) * 2014-08-29 2019-02-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及有机el显示装置
JP2016114874A (ja) * 2014-12-17 2016-06-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円偏光板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16194801A1 (ja) 2015-05-29 2016-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WO2017065037A1 (ja) * 2015-10-16 2018-08-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生体適合性樹脂
KR102027567B1 (ko) * 2016-02-19 2019-10-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기능성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8172581A (ja) * 2017-03-31 2018-11-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メチルセルロース誘導体
WO2021055585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Boston Polarimetr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face modeling using polarization cues
CN114766003B (zh) 2019-10-07 2024-03-26 波士顿偏振测定公司 用于利用偏振增强传感器系统和成像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EP4066001A4 (en) 2019-11-30 2024-01-24 Boston Polarimetr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ARENT OBJECT SEGMENTATION USING POLARIZATION GUI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1807A (ja) * 2004-08-23 2006-04-0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1228461A (zh) * 2005-03-10 2008-07-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JP2013024903A (ja) * 2011-07-15 2013-02-04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038807A1 (ja) * 2011-09-16 2013-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3173B2 (ja) 1991-11-19 2001-01-09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オキシカルボン酸と芳香族ジオールの交互カップリング体の製造方法
JPH07207169A (ja) 1994-01-12 1995-08-08 Mitsui Toatsu Chem Inc 偏光フィルム用アゾ系色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ィルム
JPH08321381A (ja) 1995-05-26 1996-12-03 Chisso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TW336999B (en) * 1996-07-03 1998-07-21 Sumitomo Kagaku Kk Phase retard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470861B (en) * 1996-08-26 2002-0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hemical adsorption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hemical absorption solution used for the same
JPH1068816A (ja) 1996-08-29 1998-03-10 Sharp Corp 位相差板及び円偏光板
WO2000026705A1 (fr) 1998-10-30 2000-05-11 Teijin Limited Film a differences de phase et dispositif optique dans lequel il est utilise
JP2005154342A (ja) 2003-11-04 2005-06-16 Mercian Corp トポイソメラーゼ阻害剤
KR101177327B1 (ko) * 2004-02-26 2012-08-30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광학 보상 시트,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JP4719508B2 (ja) * 2004-09-22 2011-07-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108077B2 (ja) * 2004-09-22 2008-06-25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46025B (zh) * 2005-03-17 2014-07-21 Fuji Corp 光學樹脂薄膜、光學補償片、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WO2006137566A1 (en) * 2005-06-21 2006-12-28 Fujifilm Corporatio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47537A (ja) 2005-08-11 2007-02-2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21811B (zh) * 2005-11-25 2011-12-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纤维素衍生物薄膜及使用其的光学补偿薄膜、加有光学补偿薄膜的偏振片、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US7976914B2 (en) * 2006-06-16 2011-07-12 Fujifilm Corporaton Resin film,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80049323A1 (en) * 2006-07-27 2008-02-28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roduction method of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892313B2 (ja) 2006-10-13 2012-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化合物、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シート、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80241430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Fujifilm Corporation Cellulose compound composition, cellulose compound film, optically compensatory sheet,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21387B2 (ja) * 2007-07-19 2012-09-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9137289A (ja) * 2007-11-15 2009-06-25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159639B2 (en) * 2008-02-04 2012-04-17 Fujifilm Corporation VA-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235212A (ja) * 2008-03-26 2009-10-15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体組成物、セルロース体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92074A (ja) * 2008-06-06 2009-12-17 Nitto Denko Corp 耐水性有機薄膜の製造方法
JP2010026424A (ja) * 2008-07-24 2010-02-04 Fujifilm Corp 高分子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472115B2 (en) * 2008-12-08 2013-06-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Anistropic dye layer, coordination polymer for anistropic dye layer and polarization element, and polarization control film, polarization control element, multi-layer polarization control element, ellipse polarization plate, light emiss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employing the anistropic dye layer
JP5243989B2 (ja) * 2009-02-13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耐水性偏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7738B2 (ja) 2009-09-29 2014-0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241379A (ja) 2010-04-23 2011-12-01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用光学性能湿度依存性改良剤
JP5898443B2 (ja) 2011-03-28 2016-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79129B2 (ja) 2011-06-06 2014-08-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保護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63624B2 (ja) * 2011-11-21 2016-02-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063359B2 (ja) 2012-09-28 2017-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色素増感太陽電池、金属錯体色素および金属錯体色素を溶解してなる色素溶液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1807A (ja) * 2004-08-23 2006-04-0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1228461A (zh) * 2005-03-10 2008-07-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JP2013024903A (ja) * 2011-07-15 2013-02-04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038807A1 (ja) * 2011-09-16 2013-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384A (zh) * 2019-01-22 2019-04-16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75136A1 (ja) 2017-02-23
US20160070030A1 (en) 2016-03-10
WO2014175136A1 (ja) 2014-10-30
CN105122104B (zh) 2017-05-17
KR20150135377A (ko) 2015-12-02
US9720140B2 (en) 2017-08-01
KR101792374B1 (ko)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104B (zh)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JP542098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80534B1 (ko) 광학 보상 필름, 시야각 보상 일체형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CN110023347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JP5120379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37119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5143934B (zh) 光学膜、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20100040806A1 (en) Cellulose ester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cellulose ester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ellulose ester optical film
WO2014109350A1 (ja) 樹脂組成物、トリアゾール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光学レンズ、円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4521212A (zh) 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080012931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246028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胞
JP7386256B2 (ja)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硬化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282190B2 (ja) 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282189B2 (ja) 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5849599B (zh) 纤维素酯膜、其制造方法及偏振片
JP2016105127A (ja) 配向膜、積層体、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配向膜形成用組成物
JP6493213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755972B (zh) 光学膜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5315644A (zh) 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4192681A1 (ja) 樹脂組成物、光学部材、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円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179026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フィルム一体型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12492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033043B2 (ja) 光学積層体、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WO2015146599A1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