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8204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48204B CN105048204B CN201510208172.2A CN201510208172A CN105048204B CN 105048204 B CN105048204 B CN 105048204B CN 201510208172 A CN201510208172 A CN 201510208172A CN 105048204 B CN105048204 B CN 1050482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insulation crust
- electric connector
- connector
- shield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5—Ground or shield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在得到电连接器的高效的组装性的同时,还得到良好的操作性。通过由导电性金属部件构成的屏蔽壳体(11c、14c),覆盖绝缘外壳(11)以及致动器(14)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使移动至作用位置的致动器侧屏蔽壳体(14c)接触到绝缘外壳侧屏蔽壳体(11c),连续地覆盖从信号传送介质(F)经由导电触子部件(12、13)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从而通过致动器(14)的移动,使两个屏蔽壳体(11c、14c)接触,通过这样的简易的结构,得到针对传送路径的良好的屏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在绝缘外壳的内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来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广泛进行如下动作:在各种电气机器等中使用的印刷布线基板中安装电连接器,经由该电连接器,将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电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记载的电连接器中,将由FPC、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从在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的电连接器的插入口插入到介质收容通道的内部,在完成该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的插入之后,对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进行转动操作或者滑动操作,从而使导电触子部件弹性变位,使该导电触子部件的接点部压接到信号传送介质的电极部,从而进行电连接。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实现传送信号的高频化,需要实施对从信号传送介质至导电触子部件的传送路径进行屏蔽的电磁波屏蔽(EMI)对策,但在具备致动器的电连接器中,由于致动器转动或者滑动,所以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在绝缘外壳与致动器之间形成空间部分,难以得到充分的电磁波屏蔽功能。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结构: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使绝缘外壳的上表面开闭的屏蔽壳体,并且在该屏蔽壳体的内部区域中配置致动器,通过在对致动器进行了转动操作之后对屏蔽壳体进行转动操作,从上方以屏蔽壳体覆盖绝缘外壳和致动器这两者。
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电连接器中,虽然得到预定的电磁波屏蔽的作用,但由于采用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致动器和屏蔽壳体这两者的机构,所以存在结构复杂化,并且两个部件的转动操作麻烦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在电连接器的组装工序等中,在从上方侧吸附例如电连接器的情况下,覆盖绝缘外壳的上表面的屏蔽壳体成为妨碍而难以得到高效的组装性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良好地屏蔽从信号传送介质至导电触子部件的传送路径,得到高效的组装性,同时还得到良好的操作性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电连接器构成为在内部配置了导电触子部件的绝缘外壳中,可往返移动地安装了致动器,使所述致动器从初始位置移动至作用位置,使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所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与所述导电触子部件电连接,从而形成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经由所述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该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外壳以及致动器,安装了覆盖该绝缘外壳以及致动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导电性金属部件构成的屏蔽壳体,在使所述致动器移动至作用位置时,该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和所述绝缘外壳侧的屏蔽壳体成为以将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经由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所述传送路径连续地覆盖的方式接触的配置关系。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通过致动器移动至作用位置,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和绝缘外壳侧的屏蔽壳体接触,通过这样的简易的结构,从信号传送介质经由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被连续地覆盖,得到良好的屏蔽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致动器构成为从自所述绝缘外壳的上表面立起的初始位置转动至沿着所述绝缘外壳的上表面延伸的倾倒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致动器构成为从与所述绝缘外壳在沿着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方向分离的初始位置滑动移动至与所述绝缘外壳接触的作用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电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绝缘外壳以及所述致动器的两个屏蔽壳体彼此的一部分重叠。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和绝缘外壳侧的屏蔽壳体无间隙地接触,基于屏蔽壳体的电磁波屏蔽作用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在所述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覆盖所述致动器的屏蔽壳体接触的接地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所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接触的接地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覆盖所述致动器的屏蔽壳体处,在该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接触的接地部件。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通过降低接地电阻,实现了接地特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所述导电触子部件接触的接地部件。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构成接地电路的电气路径成为多点接触状态,接地电阻被降低。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构成为通过由导电性金属部件构成的屏蔽壳体,覆盖绝缘外壳以及致动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使移动至作用位置的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接触到绝缘外壳侧的屏蔽壳体,连续地覆盖从信号传送介质经由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从而利用致动器的移动使两个屏蔽壳体接触,通过这样的简易的结构,得到针对传送路径的良好的屏蔽性,所以能够在得到高效的组装性的同时还得到良好的操作性,能够低廉并且大幅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上方表示使致动器在初始位置立起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从连接器背面侧的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3是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下方观察图1以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4是图1~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
图5是图1~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
图6是图5中的沿着VI-V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7是图5中的沿着VII-V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处于图1~图7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电连接器中插入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的终端部分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处于图1~图7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电连接器中插入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的终端部分的状态的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0是将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推倒至“倾倒位置”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1是将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推倒至“倾倒位置”的状态的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2是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上方表示将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塞入“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3是从连接器背面侧的上方观察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4是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下方观察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5是将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塞入“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6是将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塞入“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连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8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上方表示使致动器在初始位置立起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9是从连接器背面侧的上方观察图18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0是图18以及图1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
图21是图18~图2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在处于图21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电连接器中插入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的终端部分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23是从连接器正面侧的上方表示将图2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塞入“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4是将图2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致动器塞入“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吸附区段的一个例子的平面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在外壳壳体(屏蔽壳体)中设置了可弹性变形的接地部件的实施方式的图10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插座连接器;11:绝缘外壳(绝缘体);11a:前方侧插入口;11b:介质收容通道;11c: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1:固定孔;11c2:固定突起;11d:前端接地接触片(接地部件);11e:侧端接地接触片(接地部件);11f:上表面接地接触片(接地部件);11g:接触弹簧部件(接地部件);12、13:导电触子(触子部件);12a、13a:可动触子束;12a1、13a1:端子接触凸部;12a2、13a2:凸轮作用部;12b、13b:固定触子束;12b1、13b1:基板接合端子部;12c、13c:连结支柱部;14: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a:转动轴;14b:转动操作框体;14c: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d:狭缝;14e:钩状突起部;14e1:按压凸轮部;14f:侧端接地接触片;14g:转动臂;15:锁定部件;24:致动器;24b:滑动操作框体;24c:致动器壳体;24e:钩状突起部;24e1:防脱突部;24e2:按压凸轮部;24f:疙瘩;24g:下表面接地接触片;F: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1:卡合定位部;F2:导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关于连接器整体构造]
首先,图1~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是在图示省略的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使用的由插座连接器构成的结构,具备细长状地延伸的由绝缘性部件构成的绝缘外壳(绝缘体)11。该绝缘外壳11由形成平面大致长方形形状的薄厚的中空状框体形成,在该绝缘外壳11中相互对置的长边侧两端缘的一侧(图6以及图7左端侧)、即连接器前端缘部分中,以具有横细长状的开口形状的方式,设置了插入有由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F(参照图17)的前方侧插入口11a。
另外,在与该前方侧插入口11a相反的一侧(图6以及图7的右端侧)的另一端侧缘、即连接器后端缘部分中,设置了用于安装后述导电触子12、13、作为连接操作单元的致动器14的后方侧开口部,在从上述前方侧插入口11a至后方侧开口部的中间部分中,插入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从而形成了收容的介质收容通道11b。
以下,设为将与上述绝缘外壳11的长度方向相当的方向称为“连接器长度方向”,并且将前方侧插入口11a和后方侧开口部对置的方向称为“连接器前后方向”,并且,设为将与这些“连接器长度方向”以及“连接器前后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称为“连接器上下方向”。
另一方面,在上述绝缘外壳11中,安装了覆盖该绝缘外壳11的外表面的由导电性的板状金属部件构成的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该外壳壳体11c安装于绝缘外壳11的外表面中的上表面部分至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壁面的部位,在以覆盖除了上述前方侧插入口11a、后方侧开口部、以及底面部以外的部位的方式而配置的状态下,该外壳壳体11c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侧壁板中贯通形成的多个固定孔11c1被卡合到在绝缘外壳11的外表面突出设置的固定突起11c2,从而外壳壳体11c整体被固定。
在这样的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中的连接器前端缘部分中,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设置了多个针对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上侧表面弹性地接触的由弹簧状部件构成的前端接地接触片(接地部件)11d。这些各前端接地接触片11d被形成为朝向前方侧插入口11a的内方侧下折,且被形成为从该前方侧插入口11a的内方侧进而朝向连接器后方侧折回。
进而,在上述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具有以从图示省略的印刷布线基板立起的方式配置的侧壁部,但在这些各侧壁部的后端部分,一体地形成了朝向连接器内方侧(连接器中心侧)伸出的由弹簧状部件构成的侧端接地接触片(接地部件)11e、11e。这些各侧端接地接触片11e成为以朝向连接器后方侧折回的方式延伸出、后述致动器壳体14c的一部分电气性接触的结构。
[关于导电触子]
另外,在绝缘外壳11中设置的介质收容通道11b的内部,以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插入了具有使大致H字形形状朝向直角横向倾倒的侧面形状的多个导电触子(触子部件)12、13。这些各导电触子12、13由薄板状的金属制部件形成,在绝缘外壳11的横宽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按照适宜的间隔凹设的安装槽内,以形成多极状而并列的方式配置。这些导电触子12、13成为交替配置了相互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的所谓交错排列结构,如后所述一方的导电触子12的前端部分(图6的左端部分)被焊锡接合到印刷布线基板(图示省略)上,并且另一方的导电触子13的后端端部分(图6的右端部分)被焊锡接合到印刷布线基板上,从而被用作信号传送用或者屏蔽用中的某一个。
这样的导电触子12、13的各个以如上所述从连接器前端侧以及后端侧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图6的右方侧)以及前方侧(图7的左方侧)塞入的方式被安装,在与由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表面或者背面中形成的信号传送用导电电路(信号线)或者屏蔽用导电电路(屏蔽线)中的某一个构成的导电电路对应的位置,配置了该导电触子12、13的各个。这些各导电触子12、13分别具有由沿着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拔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细长状束部件构成的可动触子束12a、13a以及固定触子束12b、13b。
关于这些可动触子束12a、13a以及固定触子束12b、13b,在上述绝缘外壳11中设置的介质收容通道11b的内方侧空间中,在连接器上下方向上形成适宜的间隔而相互对置的状态下配置,以沿着连接器前后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形成细长状的方式延伸。关于其中的固定触子束12b、13b,以沿着所述绝缘外壳11的底部内壁面延伸的方式配置,以在该绝缘外壳11的内部成为大致不动状态的方式被保持。
在该固定触子束12b、13b中,在连接器前后延伸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上的比中央部分稍微后方侧(图6以及图7的右方侧),一体地连结在大致铅直方向(图6以及图7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窄板状的连结支柱部12c、13c。另外,在该连结支柱部12c、13c的上端部分,以在连接器前后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一体地连结了上述可动触子束12a、13a。该可动触子束12a、13a成为以连结支柱部12c、13c的附近为中心而弹性变形,由此可动触子束12a、13a针对固定触子束12b、13b具有弹性的挠性的结构。成为在包括图6以及图7的纸面的延伸平面内,进行这些各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弹性变形,该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在图示上下方向上弹性变位的结构。
进而,在上述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前端部分(图6以及图7的左端侧部分)中,作为与由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图示上表面侧形成的信号传送用或者屏蔽用的导电电路F2(参照图17)中的某一个构成的导电电路连接的接点部,以形成图示下朝向的突形状的方式,设置了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另外,在该可动触子束12a、13a设置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与以与其正下位置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固定触子束12b、13b彼此之间,夹持所述信号传送介质F。
此时,还能够与上述可动触子束12a、13a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对应地,在固定触子束12b、13b侧,以形成图示上朝向的突形状的方式,设置与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图示下表面侧形成的信号传送用或者屏蔽用的导电电路(图示省略)中的某一个连接的端子接触凸部。另外,这些端子接触凸部彼此还能够使相互的位置向连接器前方侧(图示左方侧)或者连接器后方侧(图示右方侧)错开而配置。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触子束12b、13b被保持为基本上成为不动状态,但还能够构成为以使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接触压力稳定化等目的,以从绝缘外壳11的底壁面稍微浮起的方式形成例如该固定触子束12b、13b的前端部分而能够弹性变位。
在这样的固定触子束12b中的连接器前端侧部分(图6的左端侧部分)以及固定触子束13b中的连接器后端侧部分(图7的右端侧部分)中,形成了对在上述印刷布线基板上形成的导电电路(图示省略)焊锡连接的基板接合端子部12b1、13b1,经由该基板接合端子部12b1、13b1,进行针对印刷布线基板的电连接。
进而,在固定触子束12b、13b以及可动触子束12a、13a的连接器后端部分,如后所述与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一体地设置的转动轴14a被夹在两触子束12、13彼此的中间部分而被可旋转地保持。更具体而言,固定触子束12b、13b中的连接器后端部分的上端缘被形成为成为在大致水平上延伸出的平坦面,在由该平坦面构成的固定触子束12b、13b的后端侧上缘部分,以从上方侧可旋转并且自由滑动地接触的方式,配置致动器14的转动轴14a。
另一方面,在可动触子束12a、13a的下端缘,在连接器后端部分中,分别设置了在侧面视图中朝向下方侧形成大致山形而突出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另外,在这些凸轮作用部12a2、13a2具有的连接器前方侧(图6以及图7的左方侧)的弯曲状端缘部分、和该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弯曲状端缘部分与可动触子束12a、13a的下端缘连续的部位的中间部分中,可旋转地配置了上述致动器14的转动轴14a。
这样在可动触子束12a、13a中设置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成为可旋转地支撑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的转动轴14a的结构,但通过设置该凸轮作用部12a2、13a2,致动器14的转动轴14a不会朝向连接器后方侧脱落地被保持,并且能够在朝向连接器前方侧的方向上滑动。即,该致动器14的转动轴14a构成为能够针对可动触子束12a、13a的下端缘以及固定触子束12b、13b的上端缘,通过滑动而移动,由此致动器14的整体能够朝向连接器前方侧移动。关于该点,在后面详细说明。
此时,在绝缘外壳11中设置的轴承部(图示省略)上,以可转动并且可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方式,支撑了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的转动轴14a中的轴方向的两端部分,由此,致动器14成为从自绝缘外壳11朝向上方立起的“初始位置”(参照图1~图9)至沿着绝缘外壳11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倾倒位置”(参照图10以及图11),以朝向连接器后方侧推倒的方式转动,并且转动至该“倾倒位置”之后的致动器14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图6以及图7的左方侧)塞入,从而滑动移动至后述“塞入作用位置”的结构。
另外,通过进行如上所述将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从“倾倒位置”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塞入至“塞入作用位置”的操作,进行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弹性变位,在该可动触子束12a、13a与固定触子束12b、13b之间,夹持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关于该点,在后面详细说明。
[关于锁定部件]
另一方面,在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即上述导电触子12、13的两侧外方部分,从连接器前端侧朝向后方侧塞入地安装了一对锁定部件15、15,该一对锁定部件15、15进行在该绝缘外壳11的内部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防脱。
这些各锁定部件15也分别具有由沿着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方向(图6以及图7的右方向)延伸的一对细长状束部件构成的可动锁定束以及固定锁定束(图示省略)。构成了这些各锁定部件15的可动锁定束以及固定锁定束,在绝缘外壳11的介质收容通道11b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以在上下方向上形成适宜的间隔而相互对置的状态配置,且被配置成在连接器前后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上细长状地延伸。在该可动锁定束的连接器前端部分,设置了对信号传送介质F嵌合的卡合锁定爪。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绝缘外壳11中设置的介质收容通道11b的内部空间所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具备例如图17所示那样的结构,成为其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缘部被插入于上述锁定部件15的固定锁定束和可动锁定束的中间部分的结构。与在该锁定部件15中设置的卡合锁定爪对应地,在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中,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两侧的端缘部分,分别形成了由切口状的凹部构成的卡合定位部F1、F1。
另外,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朝向连接器里侧(图6以及图7的右方侧)塞入,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方向的前端缘部碰撞到上述锁定部件15的连结支柱部而停止时,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中设置的卡合定位部F1被设定为在锁定部件15中设置的卡合锁定爪的正下位置配置的位置关系,通过进行从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碰撞停止状态如图10以及图11那样转动至“倾倒位置”的致动器14如图12~图16那样被塞入至连接器前方侧的“塞入作用位置”的操作,锁定部件15的卡合锁定爪下降,而成为对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1卡合的状态(锁定状态),由此进行信号传送介质F的防脱。
[关于致动器]
作为上述连接操作单元的致动器14具备由绝缘材料细长状地形成的转动操作框体14b、和以覆盖该转动操作框体14b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的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c。在转动操作框体14b的基端部分,设置了如上所述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4a,该转动轴14a被安装成沿着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后方侧的端缘部分(图6以及图7的右端部分)而自由转动。另外,成为从该转动轴14a,由窄的板状部件构成的转动臂14g以朝向转动轴14a的转动半径外方侧形成梳齿状的方式延伸出,在这些转动臂14g的延伸出的方向(转动半径外方向)上的前端部分中,一体地连结了由上述板状部件构成的转动操作框体14b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上述转动操作框体14b由沿着转动轴14a的轴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细长状地延伸的板状部件形成,在该转动操作框体14b中的内方侧的端面、即与上述绝缘外壳11侧对置的端面和转动轴14a之间,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形成预定的间隔而并列的方式,配置了多个转动臂14g、14g、……。这些各转动臂14g配置于与上述导电触子12、13的中间部分,但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转动臂14g、14g彼此的中间部分、即与导电触子12、13对应的位置,以按照相同的间隔形成梳齿状的方式,形成了用于避免与这些两个导电触子12、13的干扰的多个狭缝14d。
这样,通过以形成梳齿状的方式设置转动臂14g以及狭缝14d,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以针对导电触子12、13的特别是可动触子束12a、13a不产生干扰的方式被转动操作,成为从图1~图9所示那样的朝向大致铅直上方处于竖立状态的“初始位置”至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的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图示右方侧)而被推倒的“倾倒位置”被转动操作的结构。
另外,在这样的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的转动操作框体14b中梳齿状地设置的各狭缝14d朝向上述绝缘外壳11侧开口,并且从该开口部朝向转动操作框体14b的转动半径方向上的外方侧延伸,但在形成了该狭缝14d的内部空间的里侧的壁面,设置了钩状突起部14e。该钩状突起部14e由如上所述以从狭缝14d的里侧的壁面朝向作为转动操作框体14e的转动中心的转动轴14a接近的方式悬臂状地延伸出的板状部件形成,形成了该钩状突起部14e的延伸出的侧、即转动操作框体14b的转动半径方向上的内方侧的前端部分、按压凸轮部14e1。
此时,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位于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的被推倒于连接器后方侧(图示的右方侧)的“倾倒位置”的状态下,相对可动触子束12a、13a以及固定触子束12b、13b的后端部分,上述钩状突起部14e成为从连接器后方侧对置的配置关系。更详细而言,成为在该钩状突起部14e的延伸出的侧的前端部分设置的按压凸轮部14e1相对在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后端部分中设置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在连接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上稍微分离而对置的配置关系。
另外,当通过如上所述从按压凸轮部14e1相对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分离对置状态,以使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的整体朝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移动的方式赋予操作力,从而钩状突起部14e向连接器前方侧前进时,构成该钩状突起部14e的按压凸轮部14e1的倾斜面抵接到构成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倾斜面。另外,成为如下结构:通过在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倾斜面产生的向上方向的分力,以使可动触子束12a、13a的连接器后端侧部分向上方侧抬起的方式变位,与其相伴地,在连接器前端侧设置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向下方按下。
即,成为在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图9)下,经由绝缘外壳11的前方侧插入口11a,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插入到介质收容通道11b的内部,之后,实施使致动器14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倾倒的操作,转动至成为大致水平状态的“倾倒位置”(参照图10以及图11)。接下来,针对处于这样的水平状态的致动器14,赋予向连接器前方侧的塞入操作力,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移动至作为最终位置的“塞入作用位置”,从而导电触子12、13的可动触子束12a、13a如上所述弹性变形,被维持为针对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表面中形成的信号传送用或者接地用的各导电电路F2(参照图17)的某一个,压接了上述可动触子束12a、13a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的状态,由此成为进行针对印刷布线基板的电连接的结构。
另外,覆盖上述致动器(连接操作单元)14的转动操作框体14b的外表面的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c由导电性的金属板状部件形成,以在致动器14转动至“倾倒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0以及图11)下,从该转动操作框体14b的上表面覆盖与连接器后端面相当的外表面的方式被安装。
该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c朝向绝缘外壳11侧对置的内方侧的端缘部分成为在上述“倾倒位置”,针对上述绝缘外壳11的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的后端缘部分,在连接器前后方向上以形成预定的间隙的方式配置的结构。另外,在致动器14滑动移动至上述最终的“塞入作用位置”时,该致动器壳体14c的半径方向内端缘部相对外壳壳体11c的后端缘部从上方侧重叠而成为电接触状态。
进而,在上述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c的内方侧的端缘部分,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形成了大致直角向下方折弯的侧端接地接触片14f、14f。这些各侧端接地接触片14f以在“倾倒位置”处朝向下方延伸出的方式折弯,更具体而言,在致动器14以滑动至上述最终的“塞入作用位置”的方式而被移动时,该致动器壳体14c的侧端接地接触片14f、14f成为针对绝缘外壳11的外壳壳体11c中设置的侧端接地接触片11e、11e,从连接器内方侧(连接器中心侧)电接触的配置关系。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从“初始位置”转动至“倾倒位置”的致动器14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移动至作为最终位置的“塞入作用位置”,从而针对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电连接导电触子12、13的操作完成,但在该时间点,在致动器14中安装的致动器壳体(屏蔽壳体)14c针对在绝缘外壳11中安装的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从上方侧重叠而成为电接触状态。其结果是,从信号传送介质F经由导电触子12、13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被外壳壳体11c和致动器壳体14c连续地覆盖,得到良好的屏蔽性。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如上所述致动器14被朝向绝缘外壳11侧塞入的状态下,覆盖绝缘外壳11以及致动器14的两个屏蔽壳体11c、14c彼此的一部分重叠的结构,所以利用两个屏蔽壳体11c、14c的电磁波屏蔽作用进一步提高。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中,在使用预定的夹具将该插座连接器10从上方侧吸附的情况下,能够针对覆盖绝缘外壳11的上表面的外壳壳体11c、例如针对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25的斜线所示的区域(吸附区段),直接进行利用夹具的吸附,其结果是,得到良好的组装性。
进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覆盖致动器14的屏蔽壳体14c,在该致动器14被朝向绝缘外壳11侧塞入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作为与印刷布线基板上的导电电路接触的接地部件的侧端接地接触片11e、11e,所以实现了接地特性的提高。
[关于第2实施方式]
另一方面,在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附加了相同符号的图18~图24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致动器24并非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进行转动操作,而是成为进行滑动移动的操作的结构。更具体而言,成为如下的结构:致动器24从配置成针对绝缘外壳11的后端缘部向连接器后方侧分离的“初始位置”滑动移动至向连接器前方侧塞入的“塞入作用位置”。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主要对相异的结构进行说明。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24的滑动操作框体24b中,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图21以及图22的左方侧)突出地设置的钩状突起部24e以进入到绝缘外壳11的内方侧的方式延伸出。另外,成为在该钩状突起部24e处于向连接器后方侧引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在该钩状突起部24e的延伸出的侧的前端部分、即向绝缘外壳11的内方侧延伸出的部分(内端部分)设置的防脱突部24e1进入到可动触子束12a、13a与固定触子束12b、13b的中间部分的结构。即,成为针对在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后端部分设置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上述钩状突起部24e的防脱突部24e1从连接器前方侧接触的配置关系,由此致动器24被保持为不会向连接器后方侧脱落。
另外,在此时的钩状突起部24e,在从上述防脱突部24e1到连接器后方侧的部分中,形成了朝向上方突出的山形的按压凸轮部24e2。另外,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对处于“初始位置”的致动器14的整体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的方式进行了移动操作时,上述钩状突起部24e的按压凸轮部24e2的倾斜面针对可动触子束12a、13a的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倾斜面从后方侧抵接,通过在该凸轮作用部12a2、13a2的倾斜面产生的向上方向的分力,以使可动触子束12a、13a的连接器后端侧部分向上方侧抬起的方式弹性变位,与其相伴地,在连接器前端侧设置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被向下方按下。
即,如果在致动器24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1以及图22)下,经由绝缘外壳11的前方侧插入口11a,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插入到介质收容通道11b的内部,之后,针对致动器24,赋予向连接器前方侧的塞入操作力,从而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移动至作为最终位置的“塞入作用位置”,则导电触子12、13的可动触子束12a、13a如上所述弹性变形,被维持为针对在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形成的信号传送用或者接地用的导电电路(图示省略)中的某一个,压接了上述可动触子束12a、13a的端子接触凸部12a1、13a1的状态,由此成为进行针对印刷布线基板的电连接的结构。
另外,在绝缘外壳11中安装的外壳壳体11c,形成了由朝向介质收容通道11b向下方切起的悬臂状的弹性部件构成的多个上表面接地接触片11f。这些各上表面接地接触片11f被配置成针对在介质收容通道11b内所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者FFC等)F的上侧表面接地而连接。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24,也覆盖滑动操作框体24b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而设置了致动器壳体24c,但在致动器24被引出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致动器壳体24c的连接器前方侧的端缘部被配置于从在上述绝缘外壳11安装的外壳壳体11c的后端缘部向连接器后方侧分离了的位置。另外,在致动器24向连接器前方侧滑动至上述最终的“塞入作用位置”而移动时,该致动器壳体24c的前端缘部成为针对外壳壳体11c的后端缘部从下方侧抵接的位置关系。
在这样致动器壳体24c抵接到外壳壳体11c时,成为致动器壳体24c的前端缘部分以从下方侧重叠的方式与外壳壳体11c的后端缘部分面接触的状态。此时,成为如下的结构:在致动器壳体24c的前端缘部分,形成了多个由从上方突出的小突起构成的疙瘩24f,这些各疙瘩24f针对外壳壳体11c从下方侧可靠地抵接。
另外,在上述致动器壳体24c的下壁部分、即与印刷布线基板(图示省略)对置的壁面中,形成了多个由悬臂状的弹性部件构成的下表面接地接触片24g。这些下表面接地接触片24g被配置成针对印刷布线基板状地形成的导电电路而接地连接。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中,在使用预定的夹具将该插座连接器10从上方侧吸附的情况下,能够针对在覆盖绝缘外壳11的上表面的外壳壳体11c中的例如图25的斜线所示的区域(吸附区段),在空间上留有余量地直接进行利用夹具的吸附,其结果是,得到良好的组装性。
另一方面,在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覆盖绝缘外壳11的外壳壳体(屏蔽壳体)11c的上部壁部中,以朝向下方伸出的方式,切起而形成了可弹性变形的接触弹簧部件(接地部件)11g。该接触弹簧部件11g在向下方侧的伸出顶点部分具有接地接点部,被配置成针对构成接地部件的导电触子12的可动触子束12a从上方侧弹性地接触。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实施方式,构成接地电路的电气路径成为多点接触状态,相应地,接地电阻被降低。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电连接器上固定的信号传送介质,采用了柔性印刷电路(FPC)、以及柔性扁平电缆(FFC),但在使用了其他信号传送用介质等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
另外,关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使用了形状不同的导电触子,但即使在使用了相同形状的导电触子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在各种电气机器中使用的各种电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在内部配置了导电触子部件的绝缘外壳以及在所述绝缘外壳可往返移动地安装的致动器,所述电连接器构成为使所述致动器从初始位置移动至作用位置,使插入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与所述导电触子部件电连接,从而形成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经由所述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传送路径,所述致动器的作用位置在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外方侧,该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屏蔽壳体,由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以及致动器的导电性金属部件构成,以覆盖该绝缘外壳以及致动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致动器构成为从与所述绝缘外壳在沿着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方向分离的位置滑动移动至与所述绝缘外壳接触的作用位置,
在使所述致动器移动至作用位置时,该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和所述绝缘外壳侧的屏蔽壳体接触,成为连续地覆盖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经由导电触子部件到达印刷布线基板的所述传送路径、并且所述致动器侧的屏蔽壳体覆盖所述绝缘外壳处的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方向的开口部的配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构成为从自所述绝缘外壳的上表面立起的初始位置转动至沿着所述绝缘外壳的上表面延伸的倾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绝缘外壳以及所述致动器的两个屏蔽壳体彼此的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在所述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覆盖所述致动器的屏蔽壳体接触的接地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所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接触的接地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覆盖所述致动器的屏蔽壳体处,在该致动器移动至所述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接触的接地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覆盖所述绝缘外壳的屏蔽壳体处,可弹性变形地设置了与所述导电触子部件接触的接地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3102A JP5907207B2 (ja) | 2014-04-28 | 2014-04-28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4-093102 | 2014-04-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8204A CN105048204A (zh) | 2015-11-11 |
CN105048204B true CN105048204B (zh) | 2018-03-23 |
Family
ID=52997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0817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8204B (zh) | 2014-04-28 | 2015-04-2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66681B2 (zh) |
EP (1) | EP2940802A1 (zh) |
JP (1) | JP5907207B2 (zh) |
KR (1) | KR101668186B1 (zh) |
CN (1) | CN105048204B (zh) |
TW (1) | TWI6086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03538B2 (en) * | 2015-10-07 | 2018-02-27 | Smk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LED module substrate |
JP6643154B2 (ja) * | 2016-03-10 | 2020-02-1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6465095B2 (ja) * | 2016-11-14 | 2019-02-0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40674B2 (ja) * | 2016-12-09 | 2019-07-10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807028B2 (ja) * | 2017-12-20 | 2021-01-06 | I−Pex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
JP6947195B2 (ja) * | 2019-02-20 | 2021-10-13 | I−Pex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CN111817070B (zh) * | 2020-07-17 | 2024-05-03 |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 |
CN114665306B (zh) * | 2022-03-25 | 2024-02-20 | 鹤山市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6000A (en) * | 1997-03-31 | 2000-05-23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Two-piec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able connector with a single metallic shell holding a cable fix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600A (en) * | 1898-06-28 | Furnace | ||
JP2913156B2 (ja) * | 1996-02-21 | 1999-06-2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機構付き中継コネクタ |
JP4152019B2 (ja) | 1998-09-30 | 2008-09-17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多極同軸コネクタ |
JP4152083B2 (ja) * | 2001-02-22 | 2008-09-17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CN100361352C (zh) * | 2001-05-25 | 2008-01-09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2004063401A (ja) | 2002-07-31 | 2004-02-26 | Molex Inc |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
JP2005268018A (ja) * | 2004-03-18 | 2005-09-29 | Smk Corp | 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構造 |
JP2006032243A (ja) * | 2004-07-21 | 2006-02-02 | P-Two Industries Inc | 電磁干渉(emi)を防止できる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コネクタ |
JP2008027707A (ja) * | 2006-07-20 | 2008-02-07 | Taiko Denki Co Ltd |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のコネクタ |
CN201018021Y (zh) | 2007-02-02 | 2008-02-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EP2218143A4 (en) * | 2007-11-29 | 2010-12-22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CONDUCTOR PLATE |
SG155083A1 (en) | 2008-02-27 | 2009-09-30 |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JP4669529B2 (ja) * | 2008-04-23 | 2011-04-13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9272256A (ja) | 2008-05-09 | 2009-11-19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837711B2 (ja) | 2008-09-02 | 2011-12-1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0205576A (ja) * | 2009-03-04 | 2010-09-16 | D D K Ltd | コネクタ |
JP5016635B2 (ja) * | 2009-06-02 | 2012-09-0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333019B2 (ja) | 2009-08-05 | 2013-11-0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847569B2 (ja) * | 2009-10-01 | 2011-12-2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536557B2 (ja) | 2010-06-23 | 2014-07-02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JP5132002B2 (ja) | 2010-09-07 | 2013-01-3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US9153888B2 (en) * | 2010-10-22 | 2015-10-06 | Fci | High spee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
US9184531B2 (en) * | 2011-11-18 | 2015-11-10 |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 Receptacle connector |
JP5779078B2 (ja) | 2011-11-28 | 2015-09-1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896562B2 (ja) | 2012-06-29 | 2016-03-30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6437182B2 (ja) * | 2013-05-17 | 2018-12-1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090341B2 (ja) * | 2015-01-09 | 2017-03-08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
2014
- 2014-04-28 JP JP2014093102A patent/JP59072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27 US US14/670,664 patent/US996668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4-01 TW TW104110665A patent/TWI60866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4-01 KR KR1020150045974A patent/KR1016681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4-23 EP EP15164753.4A patent/EP294080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4-28 CN CN201510208172.2A patent/CN1050482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6000A (en) * | 1997-03-31 | 2000-05-23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Two-piec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able connector with a single metallic shell holding a cable fixt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40802A1 (en) | 2015-11-04 |
JP2015210990A (ja) | 2015-11-24 |
CN105048204A (zh) | 2015-11-11 |
JP5907207B2 (ja) | 2016-04-26 |
US9966681B2 (en) | 2018-05-08 |
TW201547127A (zh) | 2015-12-16 |
KR101668186B1 (ko) | 2016-10-20 |
TWI608668B (zh) | 2017-12-11 |
US20150311640A1 (en) | 2015-10-29 |
KR20150124387A (ko) | 2015-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8204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058580B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 |
TWI549377B (zh) | 電連接器 | |
CN105655784B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 |
JP4570107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04466539B (zh) | 低串扰电连接器 | |
TWI607604B (zh) | 高速電連接器 | |
CN103378434B (zh)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 | |
CN103119795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971429B (zh) | 电缆连接器 | |
TWI379466B (zh) | ||
WO2007037902A8 (en) | Improved impedance mating interfa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JP2007227036A (ja) | 平型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TW201044717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ibbed ground plate | |
JP6206713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01498641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69817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155294B (zh) | 电连接器 | |
JP6097165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606157B2 (ja) | 高周波対応の配線材 | |
JP4141468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2971917A (zh) | 电连接器 | |
TWM416918U (en) | The connector | |
EP3229327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1806746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