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666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6660A
CN104956660A CN201380071667.4A CN201380071667A CN104956660A CN 104956660 A CN104956660 A CN 104956660A CN 201380071667 A CN201380071667 A CN 201380071667A CN 104956660 A CN104956660 A CN 104956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described unit
display
opera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6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野薰
葛西洋志
幸岛知之
伊藤茧子
鹤田香
关口政一
龟原博
村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136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75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136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12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136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14693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6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便利性良好,包括:具有第1操作部(211)的第1单元(200D);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100D);和控制部(224),其使所述第1操作部的显示形态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没有分离的状态和分离的状态下不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具有摄像装置和与摄像装置独立的显示装置的无线通信相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5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无线通信相机中,没有充分地考虑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分离的状态和不分离的状态下的操作性,存在使用便利性不良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和控制部,其使所述第1操作部的显示形态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没有分离的状态和分离的状态下不同。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1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而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1操作部显示用于受理针对所述第2单元的规定功能的操作的图像。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单元具有第2操作部、包含驱动部件的光学系统统、和使所述光学系统统驱动的第1驱动部及第2驱动部,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光学系统统经由所述第2操作部而由所述第2驱动部驱动,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光学系统统经由所述第1操作部而由所述第1驱动部驱动。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如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状态和没有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1操作部的形态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如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该第1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和具有第2操作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该第2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1操作部的显示形态与所述第2操作部的显示形态不同。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具有限制部,其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限制所述第1单元的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具有限制部,其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限制所述第2单元的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能够相对于发挥规定功能的装置装拆的电子设备,具有操作部和控制部,该控制部在与所述装置分离的情况下,能够受理经由所述操作部的所述规定功能的操作。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操作部的第1单元;和具有显示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2单元的显示部具有触摸面板。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显示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操作部具有按钮部件,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中的按钮部件的图像以在所述第1单元上配置的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形态放大或缩小而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具有摄像部,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分别具有对所述摄像部进行与摄像相关的指示的摄像指示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具有:卡合部,其将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卡合;和检测部,其根据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来检测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的分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具有通信部,其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卡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之间的通信成立。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发送部,其在将所述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之前,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和接收部,其从所述设备接收与所述图像的显示相关的限制信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其能够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所述发送部在所述卡合部没有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发送部在第1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期间,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显示顺序比所述第1图像靠后的第2图像相关的数据。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发送部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预先决定的张数的图像相关的数据。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发送部作为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而发送尺寸比显示的所述图像小的数据。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发送部及所述接收部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进行通信,在所述卡合部没有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对所述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所述发送部在基于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前,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设定部,其对与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接收到的图像相关的数据、和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图像相关的数据中的至少一方设定限制信息;和发送部,其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所述限制信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设定部在第1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的期间,对与显示顺序比所述第1图像靠后的第2图像相关的数据设定限制信息,也可以是,所述限制信息包含限制所述图像的显示的信息。
发明效果
本发明起到能够提供使用便利性良好的电子设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的(A)及图2的(B)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卡合的状态的图,图2的(C)及图2的(D)是表示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显示单元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摄像单元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的(A)是表示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部上显示的操作用图像的一例的图,图5的(B)是表示在摄像单元的显示部上显示的操作用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6的(A)是表示摄像单元的控制部执行的、用于限制图像的显示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的(B)是表示显示单元的控制部执行的、用于限制图像的显示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的(A)是表示对限制显示的图像进行选择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图7的(B)是表示限制信息表的一例的图,图7的(C)是表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的(A)、图8的(B)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0的(A)及图10的(B)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卡合的状态的图,图10的(C)及图10的(D)是表示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2的(A)及图12的(B)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卡合的状态的图,图12的(C)及图12的(D)是表示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3的(A)~图13的(C)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电子设备中,显示单元收纳于摄像单元的情况下的、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之间的卡合状态和分离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5的(A)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卡合的状态的图,图15的(B)及图15的(C)是表示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单元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7的(C),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中以框图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0A的结构。另外,图2的(A)及图2的(B)是表示电子设备300A所具有的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卡合的状态(以下称作卡合状态)的图,图2的(C)及图2的(D)是表示电子设备300A所具有的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分离的状态(以下称作分离状态)的图。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300A具有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0A具有能够供使用者通过摄像单元100A或显示单元200A进行拍摄的“摄像模式”、和能够供使用者阅览图像数据的“阅览模式”,使用者能够适当切换所利用的模式。
(摄像单元100A)
如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摄像单元100A在卡合状态下收纳于显示单元200A所具有的凹部201(参照图2的(D))。
如图1所示,摄像单元100A具有透镜部102、透镜驱动部104、摄像元件105、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部106、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108、显示部110、操作部111、存储介质116、存储器118、连接器120、无线通信部122及控制部124。此外,摄像单元100A可以是单眼相机、无反光镜相机、小型相机(compact camera)中的任一种。
透镜部102由包含变焦透镜、聚焦透镜的多个透镜组构成,与后述的释放开关(SW)114、释放开关SW214的操作对应地使被摄物体像在摄像元件105的摄像面上成像。
透镜驱动部104具有例如电机或致动器等,为了进行变焦或聚焦而驱动透镜部102。另外,透镜驱动部104具有将经由操作环等的使用者的手动操作传递至透镜部102的传递机构。此外,也可以为,透镜部102及透镜驱动部104能够从摄像单元100A拆卸、更换。
摄像元件105具有将受光元件在摄像面上二维配列而成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生成模拟图像信号。
A/D转换部106将摄像元件105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并向控制部124输出。
ASIC108是对从控制部124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颜色插补处理、灰阶转换处理、轮廓强调处理、白平衡调整处理、图像压缩处理、图像解压处理等)的电路。由ASIC108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例如,缩略(thumbnail)显示用数据、分辨率比该缩略显示用数据高的原图像数据等)在控制部124的控制下,显示在显示部110上或存储到存储介质116中。
显示部110例如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针对摄像单元100A的各种设定信息、用于操作摄像单元100A的操作菜单、图标等。另外,显示部110显示基于ASIC108的输出的实时显示拍摄(live view)图像(实时取景图像)、记录在后述的存储介质116中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
操作部111例如包含触摸面板112和释放开关SW114。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11从使用者受理对摄像单元100A的操作。
触摸面板112设在显示部110上或组入于显示部110内,检测使用者对显示部110表面的接触操作,受理各种信息输入。即,使用者通过进行对显示在显示部110上的操作菜单或图标触摸的动作,就能够操作摄像单元100A。此外,也可以使用触摸面板112来取代后述的释放开关SW114。该情况下,例如,与对显示在显示部110上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操作对应地,使被摄物体像经由透镜部102而在摄像元件105的摄像面上成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112在卡合状态下被显示单元200A遮藏(参照图2的(B)),因此仅在分离状态下使用。
释放开关SW114是例如在要指示对静止图像摄像的情况下由使用者操作(按下)的开关。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释放开关SW114在卡合状态下被显示单元200A遮藏(参照图2的(B)),因此仅在分离状态下使用。
存储介质116是例如SD卡,存储静止画面的数据和动态画面的数据。此外,存储介质116能够从摄像单元100A(未图示的卡槽:card throttle)装拆。
存储器118是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存储有由控制部124执行的用于控制摄像单元100A的程序和各种参数。
连接器120能够与后述的显示单元200A的连接器220卡合,而将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电连接。由此,能够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之间实现通信和数据的收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C)所示,连接器120设在摄像单元100A的壳体的侧面。此外,连接器120的配置位置及接点数量适当决定即可。
无线通信部122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分离状态时,取代上述的连接器120而能够实现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收发。
控制部124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控制摄像单元100A整体。此外,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的详情将在后叙述。
(显示单元200A)
如图1所示,显示单元200A具有透镜部202、摄像元件205、A/D转换部206、ASIC208、显示部210、操作部211、存储介质216、存储器218、连接器220、无线通信部222、投影器223及控制部224。
透镜部202由包含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的多个透镜组构成,与后述的释放开关SW214的操作对应地使被摄物体像在摄像元件205所具有的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部202在卡合状态下被摄像单元100A遮藏,因此无法使用。
摄像元件205具有将受光元件二维排列在摄像面上而成的CMOS图像传感器等,生成模拟图像信号。
A/D转换部206将由摄像元件205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并向控制部224输出。
ASIC208对从控制部224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由ASIC208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在控制部224的控制下,显示在显示部210上或存储到存储介质216中。
显示部210例如是LCD,在卡合状态下,显示针对摄像单元100A的各种设定信息、用于操作摄像单元100A的操作菜单、图标等。另外,显示部210显示基于ASIC208的输出的实时显示拍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记录于存储介质116或存储介质216中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而且,显示部210在分离状态下,显示针对显示单元200A的各种设定信息、用于操作显示单元200A的操作菜单、图标等。另外,显示部210在分离状态下,显示基于从摄像元件205输出的模拟图像的实时显示拍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存储在后述的存储介质216中的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
操作部211包含触摸面板212及释放开关SW214。操作部211从使用者受理对摄像单元100A或显示单元200A的操作。
触摸面板212设在显示部210上或组入于显示部210内。触摸面板212检测使用者对显示部210表面的接触操作,受理各种信息输入。因此,使用者通过进行对显示在显示部210上的操作菜单或图标触摸的动作,就能够操作摄像单元100A或显示单元200A。此外,也可以使用触摸面板212来取代后述的释放开关SW214。
释放开关SW214例如是在要指示对静止图像摄像的情况下由使用者操作(按下)的开关。
存储介质216例如是SD卡,存储静止画面的数据和动态画面的数据。存储介质216能够从显示单元200A(未图示的卡槽)装拆。
存储器218是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存储由控制部224执行的用于控制显示单元200A的程序和各种参数。
连接器220能够与上述的摄像单元100A的连接器120卡合,而将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电连接。由此,能够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之间实现通信和数据的收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D)所示,连接器220在用于收纳摄像单元100A的凹部201的侧面上,设在与连接器120对应的位置。此外,连接器220的配置位置及接点数量与连接器120相应地适当决定即可。
无线通信部222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取代上述的连接器220,而实现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收发。
投影器223用于将存储在存储介质216中的静止画面或动态画面投影于屏幕或墙壁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器223设在显示单元200A所具有的凹部201的底面上。此外,在显示单元200A中,投影器223的配置位置适当决定即可,例如,也可以设在凹部201周围的框上。
控制部224具有CPU,控制显示单元200A整体,并且在显示单元200A与摄像单元100A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控制部124之间的协调控制。而且,控制部124执行与电子设备300A的模式(摄像模式、阅览模式)相应的控制。
(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的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执行的处理的一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接通时,开始图3的处理。
在图3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部224判断电子设备300A是否处于“摄像模式”和“阅览模式”中的“摄像模式”。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摄像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12。此外,关于摄像模式与阅览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通过对摄像单元100A的触摸面板112或显示单元200A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而由使用者进行,也可以初始设定成在卡合状态下设定为摄像模式、在分离状态下设定为阅览模式。另外,还可以是在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接通时设定为上一次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断开时使用的模式。
当转移到步骤S12时,控制部224在显示部210上显示包含用于操作电子设备300A的操作菜单和图标的图像(操作用图像)。由此,显示部210能够作为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而发挥功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300A的操作用图像中包含例如用于进行与摄像相关的各种设定的菜单图标210A、和设定上下左右的选择操作、摄像模式与阅览模式之间的切换的十字图标210B(参照图2的(A)))。此外,在图2的(A)中,仅显示了一个菜单图标210A,但也能够显示多个菜单图标。
在下一步骤S14中,控制部224判断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关于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可以根据连接器120与连接器220是否卡合来判断,也可以在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分别具有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特征阅读器(tag reader)的情况下,基于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的通信强度(电波强度)来判断。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1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移到步骤S16的情况下,即,在设定成摄像模式且各单元100A、200A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执行使用显示单元200A的摄像处理。
当转移到步骤S16时,控制部224判断触摸面板212是否被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触摸面板212被使用者操作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8。然后,在步骤S18中,控制部224对显示单元200A执行与在步骤S16中受理的操作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20。
另一方面,在触摸面板212没有被使用者操作而步骤S16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20。
当转移到步骤S20时,控制部224判断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释放开关SW214被按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22中,使用显示单元200A的摄像元件205执行摄像,并返回到步骤S10。
另一方面,在释放开关SW214没有被使用者按下而步骤S2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6。而且,在直至释放开关SW214被按下为止,重复步骤S16~S20的处理。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步骤S2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14。
另外,在步骤S14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2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移到步骤S26的情况下,即,在设定成摄像模式且各单元100A、200A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执行使用摄像单元100A的摄像处理。
在步骤S26中,控制部224判断触摸面板212是否被使用者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30。另一方面,在步骤S26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28中,经由连接器120、220向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发送与由触摸面板212受理的操作对应的指示(操作指示),并转移到步骤S30。此外,接收到操作指示的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基于操作指示来控制摄像单元100A。
在步骤S26的判断被否定后或步骤S28后,当转移到步骤S30时,控制部224判断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期间,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26,重复步骤S26~S30的处理、判断。另一方面,若步骤S30的判断为肯定,则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32,经由连接器120、220向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发送摄像指示。此外,接收到摄像指示的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控制摄像单元100A的各部分而进行摄像。当步骤S32的处理结束时,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10。
此外,在图3中,说明了在步骤S3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2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返回到步骤S14。
另外,在步骤S1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设备300A不处于摄像模式而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500,执行阅览模式用的控制。此外,关于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由控制部224执行的处理,将在后叙述。
当步骤S500的处理结束时,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10。由此,直至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断开为止重复进行图3的处理。
(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的处理)
接下来,说明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图4是表示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接通时,开始图4的处理。
在图4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50中,控制部124判断电子设备300A是否处于“摄像模式”和“阅览模式”中的“摄像模式”。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摄像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52。
当转移到步骤S52时,控制部124判断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5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移到步骤S54的情况下,即,在设定成摄像模式且各单元100A、200A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24执行使用摄像单元100A的摄像处理。
当转移到步骤S54时,控制部124在显示部110上以大致相同大小显示与在卡合状态下显示于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的操作用图像相同的图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A)所示,在卡合状态下,在显示部210上显示有菜单图标210A及十字图标210B,因此,如图2的(C)所示,控制部124在显示部110上显示与菜单图标210A对应的菜单图标110A和与十字图标210B对应的十字图标110B。由此,卡合状态下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和分离状态下的触摸面板112的操作画面变得相同。因此,使用者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使用与卡合状态相同的操作画面(用户界面)来操作摄像单元100A,因此,容易操作摄像单元100A,使用便利性良好。
在此,也可以在步骤S54中,控制部124将操作用图像放大或缩小而显示在显示部110上。例如,如图5的(A)、图5的(B)所示,设为显示部210的画面尺寸(横向尺寸=La)大于显示部110的画面尺寸(横向尺寸=Lb)(La>Lb)。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可以将显示于显示部210的菜单图标210A及十字图标210B的尺寸缩小至(Lb/La)倍而显示在显示部110上。由此,能够使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的形态与触摸面板112的操作画面的形态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者能够不会感到不协调地操作摄像单元100A的触摸面板112。此外,可以基于显示部110、210的纵向尺寸而决定显示于显示部210的图标的大小,也可以基于显示部110、210的画面尺寸的面积比而决定。
返回到图4,当转移到步骤S56时,控制部124判断摄像单元100A的触摸面板112是否被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8,控制部124对摄像单元100A执行与在步骤S56中受理的操作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60。
另一方面,在步骤S56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触摸面板112没有被使用者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60,判断释放开关SW1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期间,重复步骤S56~S60的处理、判断,但在肯定的情况(释放开关SW114被按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62中执行摄像,并返回到步骤S50。
此外,在图4中,控制部124在步骤S6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6,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返回到步骤S52。
另外,在步骤S52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6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移到步骤S64的情况下,即,在设定成摄像模式且各单元100A、200A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基于来自显示单元200A的指示,执行使用摄像单元100A的摄像处理。
在步骤S64中,控制部124将显示部110的电源断开。像这样将显示部110的电源断开的原因在于,在各单元100A、200A卡合的状态下,显示部110被遮藏于显示单元200A而无法由使用者使用(参照图2的(A)、图2的(B))。此外,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降低耗电量。此外,控制部124也可以在步骤S64中不将显示部110的电源断开。该情况下,控制部124可以使显示部110转移到耗电比通常使用时少的节电模式。
接着,在步骤S66中,控制部124判断显示单元200A的触摸面板212是否被使用者操作并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接收到操作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70。另一方面,在步骤S66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8,控制部124对摄像单元100A执行与接收到的操作指示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70。
在步骤S66的判断被否定后或步骤S68后,当转移到步骤S70时,控制部124判断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使用者按下而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接收到摄像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期间,控制部124返回到步骤S66,重复步骤S66~S70的处理、判断。另一方面,若步骤S70的判断为肯定,则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62,并执行摄像。然后,控制部124返回到步骤S50。
另外,在步骤S50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设备300A不处于摄像模式而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550,执行阅览模式用的控制,并返回到步骤S50。像这样,直至电子设备300A的电源断开为止重复进行图4的处理。
(阅览模式用的控制)
接下来,使用图6的(A)及图6的(B)的流程图,说明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和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分别执行的处理(图3的步骤S500、图4的步骤S550)的一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除能够阅览电子设备300A所具有的全部图像的“通常阅览模式”以外,还能够选择仅能阅览使用者(电子设备300A的所有者)所选择的一部分图像的“隐私模式”。此外,设为“隐私模式”能够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处于分离状态时选择。此外,隐私模式利用于所有者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保护、肖像权保护等。
图6的(A)是表示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即图4的步骤S550的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另外,图6的(B)是表示在电子设备300A处于阅览模式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执行的处理、即图3的步骤S500的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
在图6的(B)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502中,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判断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504,将存储于存储介质116及存储介质216的图像数据中的、使用者所选择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10上。然后,结束图6的(B)的处理,并返回到图3的步骤S10。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2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503。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在分离状态下,电子设备300A的所有者即使用者X保有摄像单元100A,其他使用者Y保有显示单元200A。另外,设为在分离状态下,使用者Y无法阅览保存在显示单元200A的存储介质216中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503中,控制部224判断是否为“隐私模式”。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通常阅览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04,但在肯定的情况(隐私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05。当转移到步骤S505时,控制部224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存储于存储介质216的图像数据。此外,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尺寸比显示于显示部210的原图像小的缩略图像的数据。另外,发送的图像数据可以按一张发送,也可以按多张发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将存储于存储介质216的全部缩略图像的数据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
接下来,在步骤S506中,控制部224禁止基于触摸面板212对使用者操作的受理。由此,能够暂时禁止由使用者Y对存储于显示单元200A的存储介质216的图像数据的操作。
与之相对,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在步骤S551中,在直至从显示单元200A接收到缩略图像的数据为止待机。而且,在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发送来缩略图像的数据的阶段,转移到步骤S552。
当转移到步骤S552时,控制部124将接收到的缩略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10上(参照图7的(A))。然后,在步骤S554中,控制部124从电子设备300A的所有者(使用者X)受理对允许使用者Y阅览的图像的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4经由触摸面板112受理对允许使用者Y阅览的图像的选择。例如,如图7的(A)所示,当使用者X经由触摸面板112而触摸在显示部110上显示的缩略图像时,配置于图像之下的复选框被选中,而允许对该图像数据的阅览。在图7的(A)中,作为允许使用者Y阅览的图像,选择了IMG001.jpg、IMG003.jpg、IMG004.jpg、IMG005.jpg。此外,控制部124也可以不受理对允许显示(阅览)的图像的选择而受理对禁止显示(阅览)图像的选择。
接着,在步骤S556中,控制部124基于步骤S554中的选择结果而生成限制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控制部124在使用者X按下图7的(A)所示的发送按钮110D的时刻生成限制信息。在此,控制部124可以将允许显示的图像的文件名的列表作为限制信息而生成。另外,也可以将禁止显示的图像的文件名的列表作为限制信息而生成。或者,例如,如图7的(B)所示,控制部124还可以将使“文件名”与“限制信息(允许/禁止)”建立关联的限制信息表作为限制信息而生成。
接着,在步骤S558中,控制部124向显示单元200A发送所生成的限制信息,由此,结束图6的(A)的处理,并返回到图4的步骤S50。
另一方面,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在步骤S506中禁止从使用者受理操作后,在步骤S508中,直至从摄像单元100A接收到限制信息为止待机。因此,在控制部124中进行步骤S558的阶段,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510。
当转移到步骤S510时,控制部224仅将允许显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例如,如图7的(A)所示,在不允许对图像数据IMG002.jpg、IMG006.jpg阅览的情况下,如图7的(C)所示,控制部224将IMG002.jpg、IMG006.jpg以外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
接着,在步骤S512中,控制部224允许受理从使用者Y经由触摸面板212的操作。具体地说,允许使用者Y阅览图像用的操作(上一张/下一张操作、原图像的显示等)。该情况下,使用者Y仅能够对允许阅览图像进行操作。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对触摸面板212的操作输入限定为上一张/下一张、放大/缩小、旋转等,防止由使用者Y改变图像等。
如上述那样,当图6的(B)的全部处理结束时,返回到图3的步骤S10。
如以上详细说明那样,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电子设备300A包括:作为操作部211而具有触摸面板212的显示单元200A、和具有显示部110且能够相对于显示单元200A装拆的摄像单元100A,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分离的情况下,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将在卡合状态下显示于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的图像(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10上。由此,卡合状态下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与分离状态下的触摸面板112的操作画面变得相同,因此,使用者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使用与卡合状态相同的用户界面来操作摄像单元100A。因此,能够提高摄像单元100A的操作性,进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300A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分离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将在卡合状态下显示于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的操作用图像(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缩小而显示在摄像单元100A的显示部110上(参照图5的(A)、图5的(B))。由此,卡合状态下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的形态(操作用图像占据画面的比例)与分离状态下的触摸面板112的操作画面的形态(操作用图像占据画面的比例)变得相同,因此,能够提供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协调感的用户界面。因此,使用者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不会感到不协调地操作摄像单元100A的触摸面板112。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300A具有摄像元件105,摄像单元100A及显示单元200A分别具有对摄像元件105进行摄像指示的释放开关SW114及释放开关SW214,因此,无论在卡合状态下还是在分离状态下,均能够对摄像元件105进行摄像指示。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300A具有将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卡合的连接器120、220,控制部124及控制部224根据连接器120、220的卡合状态来检测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的分离,因此,即使不使用检测卡合、分离的特殊的传感器等也能够进行与分离状态和卡合状态相应的恰当控制。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卡合的情况下,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经由连接器120、220而进行通信。由此,在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之间进行有线通信,因此能够执行稳定的数据的收发。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在将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10之前,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缩略图像的数据,并从摄像单元100A接收与图像的显示相关的限制信息。由此,在将显示单元200A用作图像阅览用的显示用终端的情况下,能够限制对不想被看到的图像的阅览(显示)。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24在连接器220没有与摄像单元100A的连接器120卡合的情况下,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与图像相关的数据,因此,在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分离的情况下,即,在显示单元200A被电子设备300A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保有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能够对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限制对图像的阅览。另外,由于分离状态下的显示单元200A为查看器(viewer),所以电子设备300A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Y仅进行对查看器特别化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视觉观察图像,不需要担心与透镜部102碰触或使其破损。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24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尺寸比显示于显示部210的原图像小的缩略图像的数据,因此,能够缩短发送图像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直至将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10为止的时间。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24在连接器220与连接器120卡合的情况下,经由连接器220、120与摄像单元100A进行通信,在连接器220与连接器120没有卡合的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部222与摄像单元100A进行无线通信。由此,在连接器220与连接器120卡合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有线通信进行稳定的数据的收发,而且,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对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限制对图像的阅览。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对缩略图像设定限制信息,并对显示单元200A发送限制信息。由此,能够使用与显示单元200A不同的终端即摄像单元100A来设定限制图像的显示的限制信息,因此,能够避免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Y(阅览者)获知存在限制阅览的图像,而限制对图像的阅览。另外,由于在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上仅显示允许阅览的图像,所以阅览者能够不会感到不协调地操作显示单元200A来阅览图像。
此外,说明了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6的(A)及图6的(B)的处理中,禁止向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显示图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禁止基于投影器223进行的图像投影。该情况下,可以在图6的(B)的步骤S505中,在由阅览者进行启动投影器223的操作后至投影准备期间(从进行启动操作至投影器223成为能够投影的状态为止的期间)之间,向摄像单元100A发送缩略图像的数据。由此,能够有效利用投影准备期间来进行限制信息的设定和发送处理。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图6的(B)的步骤S505中,将全部缩略图像的数据发送至摄像单元100A后转移到步骤S50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每在发送了规定张数(例如10张)的缩略图像的数据的阶段进入到步骤S506。该情况下,在步骤S508中,只要在接收到与规定张数相应的限制信息的阶段转移到步骤S510即可。另外,也可以在显示着基于限制信息的图像的期间,进行未发送的缩略图像的数据的发送处理、限制信息的获取处理,由此谋求处理的效率化。由此,即使在存储介质216内存在大量的图像数据,也能够极力降低直至显示图像为止所耗费的时间(待机时间)的发生。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基于来自摄像单元100A的限制信息,将图像显示于显示部210,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摄像单元100A用作显示单元200A的远程控制器,在摄像单元100A中直接选择要由显示单元200A的投影器223投影的图像。该情况下,只要在由投影器223投影图像的期间,在摄像单元100A中受理对以后要投影的预定图像的选择即可。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电子设备整体设定了摄像模式或阅览模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对摄像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一方设定的模式反映于另一方。例如,在显示单元转移到阅览模式的情况下,也将摄像单元转移到阅览模式。另外,例如,还可以在摄像单元和显示单元中设定不同的模式。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摄像单元100A和显示单元200A与释放开关SW114、214的操作对应地拍摄静止画面(图4的步骤S62、图3的步骤S2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释放开关SW114、214的操作对应地开始动态画面的拍摄。另外,还可以设置动态画面拍摄专用的开关。
(变形例1)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分离状态下,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Y阅览在显示单元200A的存储介质216中存储的图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分离状态下,正在使用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Y阅览在摄像单元100A的存储介质116中存储的图像,在该情况下,取代图6的(A)、图6的(B)的处理而执行图8的(A)、图8的(B)的处理。
以下,说明图8的(A)、图8的(B)的处理。
在图8的(B)中,首先,在步骤S602中,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判断摄像单元100A与显示单元200A是否处于分离状态。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14,控制部224对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请求第1发送方法下的图像数据(例如,原图像数据及缩略图像数据)的发送。此外,第1发送方法意味着不对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所请求的图像施加阅览限制而发送的方法。步骤S614之后,转移到步骤S608。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604中,判断是否为“隐私模式”。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14,与上述同样地,控制部224对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请求第1发送方法下的图像数据发送。与之相对,在步骤S604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为隐私模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05,控制部224对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请求第2发送方法下的图像数据(例如,原图像数据及缩略图像数据)的发送。此外,第2发送方法是表示在摄像单元100A中设定阅览限制而发送图像数据的方法。步骤S605之后,转移到步骤S606。
当转移到步骤S606时,控制部22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禁止受理操作。另外,在转移到步骤S608的情况下,控制部224直至从摄像单元100A接收到图像数据(及限制信息)为止待机。
另外,在摄像单元100A的控制部124中,在步骤S650中直至从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发送来发送请求为止待机,在接收到发送请求的阶段,转移到步骤S651。在步骤S651中,判断发送请求是否为第2发送方法下的发送请求。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60,控制部124将保存于存储介质116内的图像数据直接对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发送。另一方面,在步骤S651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为第2发送方法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652,将保存于存储介质116内的缩略图像显示在摄像单元100A的显示部110上。
接着,在步骤S654中,与图6的(A)的步骤S554同样地,控制部124进行对允许阅览的图像的选择进行受理的处理,在下一步骤S656中,与图6的步骤S556同样地,执行限制信息的生成处理。而且,在步骤S658中,控制部124对显示单元200A的控制部224发送限制信息(包含图像数据)。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658中,控制部124不对控制部224发送施加了阅览限制的图像数据。通过以上的处理,图8的(A)的处理结束。
当像上述那样执行步骤S658或S660时,图8的(B)的步骤S608的判断为肯定,转移到步骤S610。在步骤S610中,控制部224显示所接收的图像。该情况下,控制部224对接收到限制信息的图像不使其显示。然后,在步骤S612中,与图6的(B)的步骤S512同样地,执行允许受理操作的处理。由此,图6的(B)的处理结束。
如以上那样,在本变形例1中,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在分离状态下,能够对摄像单元100A的存储介质116内的图像数据施加阅览限制。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中,说明了保有摄像单元100A的使用者对施加阅览限制的图像进行选择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控制部124基于预先规定的规则,从图像数据中自动确定允许阅览的图像。作为该情况下的规则,能够采用使用未图示的面部检测功能来允许阅览不包含人物的图像的规则。此外,规则能够任意地设定。
此外,如上所述,在控制部124基于未图示的面部检测功能的检测结果自动确定允许阅览的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显示图像前由使用者确认确定结果。另外,还能够由使用者改变确定结果。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中,控制部224仅将允许阅览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在显示单元200A中,对于禁止显示的图像,通过输入预先决定的密码而能够阅览。另外,还可以是,使用指纹认证等技术,对预先将指纹登录于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也允许其阅览禁止显示的图像。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中,说明了限制信息是限制对图像的阅览(显示)的信息的情况,但不限于此,限制信息也可以是例如限制图像编辑的信息。
(变形例2)
图9中以框图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电子设备300B(摄像单元100B、显示单元200B)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图10的(A)及图10的(B)中示出处于卡合状态的电子设备300B,图10的(C)及图10的(D)中示出处于分离状态的电子设备300B。
在本变形例2中,显示单元200B的操作部211B具有按钮SW213和释放开关SW214。按钮SW213是用于从使用者受理对显示单元200B或摄像单元100B的操作的操作部件,是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212的代替部件。在本变形例2中,如图10的(A)所示,按钮SW213包含菜单按钮213A和十字按钮213B,设在显示单元200B的壳体的背面侧且设在显示部210的右侧。
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显示单元200B的处理与图3的处理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与对触摸面板的操作相关的处理成为与对按钮SW213的操作相关的处理。另外,摄像单元100B的处理与图4的处理大致相同,但步骤S54的处理的一部分不同。
具体地说,在步骤S54中,控制部224将菜单按钮213A及十字按钮213B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10上。例如,将图10的(A)所示那样配置的菜单按钮213A及十字按钮213B的图像(菜单图标110A及十字图标110B)以再现显示单元200A上的配置的方式显示在显示部110上(参照图10的(C))。由此,使用者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使用与配置于显示单元200B的菜单按钮213A和十字按钮213B对应的图标对摄像单元100B进行操作,因此,容易操作摄像单元100B。由此,能够提高电子设备300B的操作性。此外,在本变形例2中,对于菜单图标110A及十字图标110B的显示部分,也可以使触摸面板112隆起而再现按钮部件的操作感。
(变形例3)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中,说明了摄像单元的控制部124使显示部110的形态与显示单元的操作部211、211B的形态相同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以下那样,显示单元的控制部224使显示部210的形态与摄像单元的操作部的形态相同。
图11中以框图示出本变形例3的电子设备300C(摄像单元100C、显示单元200C)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图12的(A)及图12的(B)中示出处于卡合状态的电子设备300C,图12的(C)及图12的(D)中示出处于分离状态的电子设备300C。
在本变形例3中,摄像单元100C的操作部111C具有按钮SW113和释放开关SW114。按钮SW113是用于从使用者受理对摄像单元100C的操作的操作部件,是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12的代替部件。在本变形例3中,如图12的(C)所示,按钮SW113包含菜单按钮113A和十字按钮113B,设在摄像单元100C的壳体的背面侧且设在显示部110的右侧。
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摄像单元100C的控制部124的处理与图4的处理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与对触摸面板的操作的处理成为与对按钮SW213的操作相关的处理的点、以及在步骤S54的处理中显示通常的画面(菜单画面等)的点。另一方面,显示单元200C的处理与图3的处理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12的处理中,将菜单按钮113A及十字按钮113B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
像这样,根据本变形例3,电子设备300C包括:具有操作部111C的摄像单元100C、和具有显示部210且能够相对于摄像单元100C装拆的显示单元200C,在摄像单元100C与显示单元200C分离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00C将摄像单元100C的操作部111C的形态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分离状态下,使用与卡合状态相同的用户界面对摄像单元100C进行操作,因此电子设备300C的操作性提高,使用便利性变得良好。
此外,在上述变形例3中,说明了在卡合状态时,摄像单元100C收纳于显示单元200C的一部分(凹部201)的情况(参照图12的(A)、图12的(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显示单元收纳于摄像单元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例如,如图13的(A)~图13的(C)所示,在摄像单元100C’的背面侧设有凹部101,在该凹部101中能够滑动(能够装拆)地设置显示单元200C’。该情况下,显示单元200C’的控制部224在卡合状态下不将菜单按钮113A及十字按钮113B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参照图13的(A)),在分离状态下,将与菜单按钮113A及十字按钮113B对应的菜单图标210A及十字图标210B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参照图13的(C))。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变形例3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使显示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部上的图像和显示在摄像单元的显示部上的图像同步。例如,也可以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在分离状态下显示在摄像单元100A的显示部110上的操作用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上。由此,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例如,父母)能够监视(监控)摄像单元100A的使用者(例如,子女)对摄像单元100A执行的操作。或者,还可以将显示在摄像单元100A的显示部110上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200A的显示部210上。由此,显示单元200A的使用者(例如,父母用)能够通过显示单元200A来确认摄像单元100A的使用者(例如,子女)想要拍摄的被摄物体。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图14中以框图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0D的结构的一例。图15的(A)中示出处于卡合状态的电子设备300D,图15的(B)及图15的(C)中示出处于分离状态的电子设备300D。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300D具有摄像单元100D和显示单元200D。
(摄像单元100D)
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单元100A(图1)相比较可知,摄像单元100D在具有操作环126的方面、以及与其相伴地透镜驱动部104具有致动器104A和传递机构104B的方面除外,具有与摄像单元100A相同的结构。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单元100A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操作环126是用于透镜部102的变焦操作的环状的部件。当由使用者旋转操作环126时,透镜部102经由传递机构104B沿光轴方向移动。此外,基于使用者进行的操作环126的操作量输入至控制部124,在控制部124中,使用该操作量进行透镜位置的辨别和焦点距离的计算等。
透镜驱动部104的致动器104A在控制部124的控制下,基于来自使用者的输入等,驱动透镜部102。
(显示单元200D)
显示单元200D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单元200A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显示单元200D的与显示单元200A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处理)
接下来,说明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执行的处理、以及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的一例。图16是表示控制部224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控制部124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此外,在图16及图17中,仅示出与摄像相关的处理。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分别说明(1)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2)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处于分离状态且设定成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3)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处于分离状态且没有设定成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此外,远程操作模式是指将显示单元200D用作远程控制器而对摄像单元100D进行远程操作的模式,在没有设定成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使显示单元200D和摄像单元100D独立地动作(用于摄像)。
此外,在电子设备300D中,可以设定成当摄像单元100D与显示单元200D成为分离状态时自动地成为远程操作模式。该设定可以在产品的出厂时、电子设备300D的使用开始时设定。另外,也可以由使用者正在使用电子设备300D中设定远程操作模式或解除远程操作模式。
(1)卡合状态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16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300的判断为否定,所以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执行步骤S302~S310的处理。另外,在图17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400的判断为否定,所以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执行步骤S402~S410的处理。
在步骤S302中,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将用于操作摄像单元100D的操作用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具体地说,如图15的(A)所示,在显示部210上显示包含菜单图标210A及十字图标210B的操作用图像。此外,在步骤S302中,与图15的(A)和图15的(C)相比较可知,控制部224在显示部210上不显示变焦图标(参照图15的(C)的附图标记210C)。
接着,在步骤S304中,控制部224判断触摸面板212是否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触摸面板212从使用者受理了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306中,向摄像单元100D发送操作指示,并转移到步骤S308。另一方面,在步骤S304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触摸面板212没有从使用者受理操作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08。
在步骤S308中,控制部224判断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310中,向摄像单元100D发送摄像指示,并返回到步骤S300。另一方面,在步骤S308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释放开关SW214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304。
与之相对,在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中,在步骤S402中,将显示部110的电源断开。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402中,控制部124将显示部110切换成节电模式。接着,在步骤S404中,判断是否从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接收到操作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06,控制部124对摄像单元100D执行与操作指示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408。此外,在卡合状态下,由于在显示部110上没有显示变焦图标(210C),所以操作指示中不包含变焦操作。此外,使用者在卡合状态下使用操作环126进行变焦操作。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4中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从控制部224没有接收到操作指示的情况下,不经由步骤S406地转移到步骤S408。
当转移到步骤S408时,控制部124判断显示单元200D的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按下而从显示单元200D接收到摄像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返回到步骤S404。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摄像指示而步骤S408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410中执行摄像,并返回至步骤S400。
(2)在分离状态下设定成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16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300的判断为肯定且步骤S320的判断为肯定,所以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执行步骤S322~S332、S310的处理。另外,在图17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400的判断为肯定且步骤S422的判断为肯定,所以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执行步骤S449~S458、S410的处理。
在步骤S322中,如图15的(C)所示,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对显示部210显示包含菜单图标210A、十字图标210B及变焦图标210C的操作用图像。由此,使用者能够从不具有操作环的显示单元200D进行针对摄像单元100D的变焦功能的操作。
接着,在步骤S324中,控制部224判断触摸面板212是否受理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触摸面板212没有受理来自使用者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332。另一方面,在存在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而步骤S324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转移到步骤S326。
当转移到步骤S326时,控制部224判断触摸面板212所受理的操作是否为变焦操作(变焦图标210C是否被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328中向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发送变焦指示,并转移到步骤S332。另一方面,在基于使用者的操作不为变焦操作而步骤S326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330中,向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发送操作指示,并转移到步骤S332。
当转移到步骤S332时,控制部224判断释放开关SW2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在步骤S310中,向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发送摄像指示,并返回到步骤S300。另一方面,在由于释放开关SW214没有被按下而步骤S332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4返回到步骤S324。
与之相对,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在步骤S449中,将与在卡合状态时显示在显示单元200D的显示部210上的操作用图像相同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10上。
接着,在步骤S450中,控制部124判断是否从控制部224接收到操作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458,但在肯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52。
当转移到步骤S452时,控制部124判断所接收的操作指示是否为变焦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454中,通过致动器104A驱动透镜部102,并转移到步骤S458。另一方面,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操作指示不为变焦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456中对摄像单元100D执行与操作指示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458。
当转移到步骤S458时,控制部124判断是否从控制部224接收到摄像指示。在此处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返回到步骤S450。另一方面,在步骤S458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即,在接收到摄像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410中执行摄像,并返回到步骤S400。
(3)是分离状态但没有设定成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16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300的判断为肯定且步骤S320的判断为否定,所以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执行步骤S340的处理。另外,在图17的处理中,由于步骤S400的判断为肯定且步骤S422的判断为否定,所以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执行步骤S423~S428、S410的处理。
显示单元200D的控制部224在步骤S340中,将用于操作显示单元200D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
与之相对,摄像单元100D的控制部124在步骤S423中,将与在卡合状态时显示在显示单元200D的显示部210上的操作用图像相同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10上。
接着,在步骤S424中,控制部124判断触摸面板112是否受理了操作。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在步骤S426中对摄像单元100D执行与操作相应的处理,并转移到步骤S428。另一方面,在步骤S424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部124转移到步骤S428。
当转移到步骤S428时,控制部124判断摄像单元100D的释放开关SW114是否被按下。在此处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410中控制部124执行摄像,并返回到步骤S400,但在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424。
如以上详细说明那样,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电子设备300D包括:具有操作部211的显示单元200D、和能够相对于显示单元200D装拆的摄像单元100D,控制部224使操作部211所具有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用图像在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没有分离的状态和分离的状态下不同。具体地说,在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分离的情况下,控制部224将用于受理针对摄像单元100D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图标210C(在卡合状态下不显示)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像这样,通过在显示单元200D的显示部210上显示变焦图标210C,在分离状态下,能够从显示单元200D对摄像单元100D的变焦功能进行操作。即,能够在分离状态下,经由显示单元200D的操作部211发挥摄像单元100D所具有的功能,因此,能够提高电子设备300D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摄像单元100D具有操作环126、包含驱动部件的透镜部102、使透镜部102驱动的致动器104A及传递机构104B,在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没有分离的情况下,透镜部102经由操作环126而由传递机构104B驱动,在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分离的情况下,透镜部102经由触摸面板212而由致动器104A驱动。由此,能够在卡合状态下实现使用了操作环126的直观上的变焦操作,另一方面,能够在分离状态下从显示单元200D对摄像单元100D所具有的变焦功能进行远程操作。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300D在显示单元200D与摄像单元100D分离的状态和没有分离的状态下,操作部211所具有的触摸面板212的操作画面不同(图15的(A)、图15的(C))。像这样,通过在卡合状态和分离状态下分别进行恰当的显示,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处于远程操作模式的情况下,使用者经由显示单元200D的触摸面板212对摄像单元100D的变焦功能进行操作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使用者经由显示单元200D的触摸面板212改变摄像单元100D的光圈或快门速度。
此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图17的步骤S410中,摄像单元100D根据释放开关SW114、214的操作而拍摄静止画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释放开关SW114、214的操作而开始动态画面的拍摄。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控制部224在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且电子设备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操作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对能够操作的项目(功能)设定限制。也可以是例如,对于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允许与摄像相关的操作(摄像、光圈/曝光等操作),对与播放相关的操作(播放、编辑)、使用者的新登录等操作设定限制。此外,也可以对分离状态下拍摄得到的图像不限制与播放相关的操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控制部124在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且电子设备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操作摄像单元的情况下,对能够操作的项目设定限制。例如,对于电子设备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允许与摄像相关的操作(摄像、光圈/曝光等操作),并限制与播放相关的操作(播放、编辑)、使用者的新登录等操作。另外,也可以对与摄像相关的操作中的改变光圈/曝光的操作等进行限制。由此,能够防止在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亲手设定的事态。此外,也可以对分离状态下拍摄得到的图像不限制与播放相关的操作。
此外,也可以是,在摄像单元与显示单元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对电子设备的所有者以外的使用者能够操作电子设备的项目也设定限制。此外,也可以在上述的情况下,通过输入预先决定的密码、指纹认证等,判断操作摄像单元及显示单元的操作者是否为所有者。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此外,援用在之前说明中引用的公报的公开内容并作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

Claims (2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
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和
控制部,其使所述第1操作部的显示形态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没有分离的状态和分离的状态下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1操作部显示用于受理针对所述第2单元的规定功能的操作的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单元具有第2操作部、包含驱动部件的光学系统统、和使所述光学系统统驱动的第1驱动部及第2驱动部,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光学系统统经由所述第2操作部而由所述第2驱动部驱动,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光学系统统经由所述第1操作部而由所述第1驱动部驱动。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和
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状态和没有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1操作部的形态不同。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1操作部的第1单元,该第1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和
具有第2操作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该第2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1操作部的显示形态与所述第2操作部的显示形态不同。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部,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限制所述第1单元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部,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限制所述第2单元的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发挥规定功能的装置装拆,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部;和
控制部,其在与所述装置分离的情况下,能够受理经由所述操作部的所述规定功能的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操作部的第1单元;和
具有显示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单元装拆的第2单元,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单元的显示部具有触摸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显示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按钮部件,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中的按钮部件的图像以在所述第1单元上配置的形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单元将所述第1单元的所述操作部的形态放大或缩小而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摄像部,
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分别具有对所述摄像部进行与摄像相关的指示的摄像指示部。
16.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卡合部,其将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卡合;和
检测部,其根据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来检测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的分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信部,其在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卡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第1单元与所述第2单元之间的通信成立。
18.如权利要求1~6及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
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部;
发送部,其在将所述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之前,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和
接收部,其从所述设备接收与所述图像的显示相关的限制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其能够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卡合部没有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在第1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期间,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显示顺序比所述第1图像靠后的第2图像相关的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预先决定的张数的图像相关的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作为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而发送尺寸比显示的所述图像小的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及所述接收部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进行通信,在所述卡合部没有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卡合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进行无线通信。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对所述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
所述发送部在基于所述投影部进行投影前,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与所述图像相关的数据。
25.如权利要求1~6及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
设定部,其对与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接收到的图像相关的数据、和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图像相关的数据中的至少一方设定限制信息;和
发送部,其向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发送所述限制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在第1图像显示于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中的另一方的期间,对与显示顺序比所述第1图像靠后的第2图像相关的数据设定限制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信息包含限制所述图像的显示的信息。
CN201380071667.4A 2013-01-28 2013-11-2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9566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3652 2013-01-28
JP2013013653A JP6277584B2 (ja) 2013-01-28 2013-01-28 電子機器
JP2013-013651 2013-01-28
JP2013013652A JP6221245B2 (ja) 2013-01-28 2013-01-28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方法
JP2013013651A JP2014146931A (ja) 2013-01-28 2013-01-28 電子機器
JP2013-013653 2013-01-28
PCT/JP2013/081416 WO2014115413A1 (ja) 2013-01-28 2013-11-21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6660A true CN104956660A (zh) 2015-09-30

Family

ID=5122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667.4A Pending CN104956660A (zh) 2013-01-28 2013-11-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358513A1 (zh)
EP (1) EP2950518A4 (zh)
CN (1) CN104956660A (zh)
WO (1) WO2014115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8515B2 (ja) * 2014-08-07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
US9667871B2 (en) * 2015-03-20 2017-05-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mote imaging in modular cellular phone
US20170004803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multiple user-configurable displays
JP6602080B2 (ja) * 2015-07-24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35395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偏振检测技术提升低照度图像质量的相机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65A (zh) * 1996-02-17 1997-10-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电子静象摄象机和电子静象摄象机之间的通信方法
US6204877B1 (en) * 1994-09-09 2001-03-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image pickup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by remote-controlling
US6809759B1 (en) * 2000-06-19 2004-10-26 Benq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previewing device for an image-capturing device
US20070268371A1 (en) * 2006-05-12 2007-1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Camera and lens unit
US20070268382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parable moni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2086A (en) * 1990-10-30 1995-02-21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signal input/output device for control of or by another camera
JP3301799B2 (ja) * 1992-12-03 2002-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515761B2 (en) * 1997-10-14 2003-02-04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a printer with a paper feed device using a vibration actuator
US6738090B2 (en) * 1997-10-23 2004-05-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ingle intelligence circuit for a plurality of imaging rendering components
US6101339A (en) * 1998-04-10 2000-08-08 Minolta Co., Ltd. Camera and system operating from a secondary battery
JPH11355624A (ja) * 1998-06-05 1999-12-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影装置
JP4394183B2 (ja) * 1998-09-14 2010-0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ディ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に着脱自在なメモリ・カード
JP2004088396A (ja) * 2002-08-27 2004-03-18 Nikon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電子カメラ本体、着脱式外部表示装置および着脱式外部カメラ装置
KR100678226B1 (ko) * 2004-11-11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착탈 표시창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JP4612866B2 (ja) 2005-05-20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07006299A (ja) * 2005-06-27 2007-01-11 Hiroshi Kinoshita 画像表示応用機器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表示応用機器および該機器本体および該機器本体の遠隔操作制御器および該機器本体に着脱可能なダミー表示装置および該機器本体に着脱可能な表示装置および該機器本体に着脱可能な通信付加装置。
JP4743856B2 (ja) * 2005-09-13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12943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Fujifilm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616232B2 (en) * 2005-12-02 2009-11-10 Fujifilm Corporation Remote shooting system and camera system
JP2009175595A (ja) * 2008-01-28 2009-08-06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5365470B2 (ja) * 2008-11-26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撮像ユニット、撮像システム、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着脱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装着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抜き取り方法
JP2010191270A (ja) * 2009-02-19 2010-09-02 Nikon Corp 撮影装置
KR101725888B1 (ko) * 2009-11-13 2017-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또는 원격 제어 장치에서의 이미지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2084968A (ja) * 2010-10-07 2012-04-26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2212135A (ja) * 2011-03-23 2012-11-01 Panasonic Corp 交換レンズと、該交換レンズを装着および制御できるカメラボディ
US9185248B2 (en) * 2012-02-29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a camera featu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4877B1 (en) * 1994-09-09 2001-03-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image pickup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by remote-controlling
CN1160965A (zh) * 1996-02-17 1997-10-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电子静象摄象机和电子静象摄象机之间的通信方法
US6809759B1 (en) * 2000-06-19 2004-10-26 Benq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previewing device for an image-capturing device
US20070268371A1 (en) * 2006-05-12 2007-1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Camera and lens unit
US20070268382A1 (en) * 2006-05-16 2007-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parable moni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0518A4 (en) 2016-09-14
EP2950518A1 (en) 2015-12-02
US20150358513A1 (en) 2015-12-10
US20190174031A1 (en) 2019-06-06
WO2014115413A1 (ja) 2014-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2775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956660A (zh) 电子设备
KR100654457B1 (ko) Tv의 출력 포맷에 적합한 비디오 신호를 출력하는 방법및 장치
JP2003198910A (ja) 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120062554A1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1860682A (zh) 摄像设备
KR100619150B1 (ko) 화상송수신 시스템, 화상송신장치 및 화상수신장치
DE102014019267A1 (d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Steuerung
JP2006311312A (ja)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09122289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1509810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oper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CN107295247B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277584B2 (ja) 電子機器
JP4142184B2 (ja) 撮像装置
JP707712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58449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66807A (ja) 画像比較装置
JP399105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2124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方法
JP201918695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33813A (ja) 電子機器
KR100574046B1 (ko) 동영상 중 소정의 정지영상을 선택하여 인쇄할 수 있는프린터
JP2014146931A (ja) 電子機器
JP503130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2199322A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