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3702A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23702A CN104823702A CN201510189914.1A CN201510189914A CN104823702A CN 104823702 A CN104823702 A CN 104823702A CN 201510189914 A CN201510189914 A CN 201510189914A CN 104823702 A CN104823702 A CN 1048237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tilisers
- composts
- cultivating
- booth
- hericium erinace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菌包制作-灭菌-接种-大棚构建-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本发明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栽培出的猴头菇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原基均匀整齐,子实体长势整齐,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今年来,平菇、金针菇、香菇等大宗菌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珍稀类品种如猴头菇、茶树菇等更受消费者喜爱。
猴头菇素有“山珍”之陈,营养丰富,是有名的滋补强身食品,猴头菇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菌中遗传物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雉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目前人工栽培猴头菇仅限实验室,或段木栽培,自然生长,容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且每年仅能采收一次,采集野生猴头菇还会受到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无法满足制药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大量需求。
目前猴头菇人工栽培用料大多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等,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猴头菇生产也面临原材料短缺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因地制宜地筛选适合猴头菇生长的栽培用主料。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产值的猴头菇培养技术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操作简单,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栽培出的猴头菇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原基均匀整齐,子实体长势整齐,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5-70份,桑树枝:20-25份,麦麸:10-15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1-1.5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5-80份,小麦粒子:10-15份,石膏:2-5份,蔗糖:1-2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硫酸镁:0.2-0.4份;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2-1:1.4,加水调至含水量65-70%,pH值调至5-6;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50cm×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5-6个孔洞,洞径1-1.5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保持10-12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1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5-50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1m开挖一条宽15cm,深10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6-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0-25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2-18℃,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80-10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0.5-1.0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3-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0-95%,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0-15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3潮。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猴头菇栽培方法中,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成功解决了人工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产量、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利用空闲房间进行生产,城市农村都可以进行。
(2)在本发明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猴头菇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原基均匀整齐,子实体长势整齐,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
(2)本发明中用小麦代替麸皮的好处是菌丝发满后每个麦粒都是一个生长单元,接种到栽培种料后,有利于形成生长优势,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并且这种菌种不易老化。
(3)本发明中将培养料袋和编织袋一起灭菌,一可以减少料袋在运输途中感染杂菌机会,二是可以使袋与袋之间有一定空隙,利于蒸汽流通,提高灭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1:1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5份,桑树枝:25份,麦麸:13份,石膏:2份,过磷酸钙:1.5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5份,小麦粒子:15份,石膏:5份,蔗糖:1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镁:0.3份;
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2,加水调至含水量68%,pH值调至5;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50cm×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5个孔洞,洞径1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保持10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1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5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1m开挖一条宽15cm,深10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3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2℃,空气相对湿度88%,光照9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1.0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5%,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3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70份,桑树枝:25份,麦麸:10份,石膏:1份,过磷酸钙:1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7份,小麦粒子:12份,石膏:2份,蔗糖:1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镁:0.2份;
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4,加水调至含水量70%,pH值调至5;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50cm×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6个孔洞,洞径1.5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保持11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1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50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1m开挖一条宽15cm,深10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5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8℃,空气相对湿度85%,光照8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0.5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3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0%,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5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3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8份,桑树枝:22份,麦麸:15份,石膏:3份,过磷酸钙:1.2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80份,小麦粒子:15份,石膏:2.6份,蔗糖:1份,磷酸二氢钾:0.4份,硫酸镁:0.3份;
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3,加水调至含水量65%,pH值调至6;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50cm×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6个孔洞,洞径1.2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保持12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1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8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1m开挖一条宽15cm,深10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8%,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0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5℃,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10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0.8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2%,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0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潮。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5-70份,桑树枝:20-25份,麦麸:10-15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1-1.5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5-80份,小麦粒子:10-15份,石膏:2-5份,蔗糖:1-2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硫酸镁:0.2-0.4份;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2-1:1.4,加水调至含水量65-70%,pH值调至5-6;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50cm×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5-6个孔洞,洞径1-1.5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保持10-12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1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5-50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1m开挖一条宽15cm,深10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6-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0-25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2-18℃,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80-100l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0.5-1.0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3-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0-95%,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0-15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3潮。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猴头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89914.1A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89914.1A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3702A true CN104823702A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3802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89914.1A Pending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23702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8242A (zh) * | 2016-01-01 | 2016-06-08 | 闫宝松 | 一种棚内免浇水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CN107188651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补锌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
CN107188617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猴头菇出菇量的栽培方法 |
CN107231941A (zh) * | 2017-06-05 | 2017-10-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CN107371812A (zh) * | 2017-09-11 | 2017-11-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 |
CN107439224A (zh) * | 2017-07-24 | 2017-12-08 | 林燕 |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
CN107624499A (zh) * | 2017-09-30 | 2018-01-26 |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盛果农产品协会 | 猴头菇的种植方法 |
CN107711285A (zh) * | 2017-10-18 | 2018-02-23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栽培瓶工厂化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CN108370825A (zh) * | 2016-11-28 | 2018-08-07 |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马勃菌种的人工培养方法 |
CN109479626A (zh) * | 2018-12-27 | 2019-03-19 |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691351A (zh) * | 2019-03-04 | 2019-04-3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猴头菇栽培技术 |
CN11011519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的方法 |
CN110574632A (zh) * | 2019-10-28 | 2019-12-17 | 丁志强 | 一种新型灵芝菇种植方法 |
CN112106590A (zh) * | 2020-09-02 | 2020-12-22 | 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
CN112602531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袋栽猴头菇大棚全智能化控制栽培的方法 |
CN112602530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袋栽猴头菇智能化控制栽培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9338A (zh) * | 2010-09-09 | 2010-12-2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103583227A (zh) * | 2012-08-14 | 2014-02-19 |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高产优质猴头菇的方法 |
-
2015
- 2015-04-21 CN CN201510189914.1A patent/CN1048237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9338A (zh) * | 2010-09-09 | 2010-12-2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103583227A (zh) * | 2012-08-14 | 2014-02-19 |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高产优质猴头菇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张海峰等: "猴头菇高效挂袋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
陆娜等: "桑枝猴头菇立体栽培新技术", 《杭州农业与科技》 * |
高玉芳: "猴头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8242A (zh) * | 2016-01-01 | 2016-06-08 | 闫宝松 | 一种棚内免浇水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CN105638242B (zh) * | 2016-01-01 | 2018-08-28 | 闫宝松 | 一种棚内免浇水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CN108370825A (zh) * | 2016-11-28 | 2018-08-07 |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马勃菌种的人工培养方法 |
CN107231941A (zh) * | 2017-06-05 | 2017-10-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CN107188651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补锌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
CN107188617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安徽诺亚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猴头菇出菇量的栽培方法 |
CN107439224A (zh) * | 2017-07-24 | 2017-12-08 | 林燕 |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
CN107371812A (zh) * | 2017-09-11 | 2017-11-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 |
CN107371812B (zh) * | 2017-09-11 | 2022-09-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 |
CN107624499A (zh) * | 2017-09-30 | 2018-01-26 |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盛果农产品协会 | 猴头菇的种植方法 |
CN107711285A (zh) * | 2017-10-18 | 2018-02-23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栽培瓶工厂化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
CN109479626A (zh) * | 2018-12-27 | 2019-03-19 |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691351A (zh) * | 2019-03-04 | 2019-04-3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猴头菇栽培技术 |
CN11011519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的方法 |
CN110574632A (zh) * | 2019-10-28 | 2019-12-17 | 丁志强 | 一种新型灵芝菇种植方法 |
CN112106590A (zh) * | 2020-09-02 | 2020-12-22 | 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
CN112602531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袋栽猴头菇大棚全智能化控制栽培的方法 |
CN112602530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袋栽猴头菇智能化控制栽培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23702A (zh)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
CN101444170B (zh) | 一种杏鲍菇的菌株分离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4041330B (zh) |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 |
CN106856978A (zh) |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4798601A (zh) | 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2630481A (zh) | 卵孢小奥德蘑的栽培方法 | |
CN103733874A (zh) |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 |
CN103583225A (zh) |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4488546A (zh) | 一种秀珍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6818207B (zh) | 一种金针菇的袋栽直生法 | |
CN106550768A (zh) | 一种香菇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 |
CN107439226A (zh) | 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 | |
CN106358755A (zh) | 一种香菇羊肚菌葛根的套种栽培方法 | |
CN104285664A (zh) |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2690137A (zh) | 一种利用野草栽培白色灰树花的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
CN106576901A (zh) | 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 | |
CN104956912A (zh) |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7231941A (zh) |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 |
CN102986449A (zh) | 一种提高香菇品质的方法 | |
CN107810781A (zh) | 一种活蚕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 |
CN107750832B (zh) | 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 |
CN110214628A (zh) | 一种平菇的大棚栽培方法 | |
CN105027986A (zh) | 一种平菇室内袋装栽培方法 | |
CN1687394A (zh) | 一种鹿角灵芝的栽培方法 | |
CN111887098A (zh) | 一种富硒钙dnj的桑枝黑木耳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