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6590A -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6590A
CN112106590A CN202010909169.4A CN202010909169A CN112106590A CN 112106590 A CN112106590 A CN 112106590A CN 202010909169 A CN202010909169 A CN 202010909169A CN 112106590 A CN112106590 A CN 112106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fungus
bottle mouth
fungus bag
steps
fol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91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伟
柯丽娜
金文松
郑裕
林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Chengf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Chengf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Chengf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Chengf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91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6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6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659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容置主体内添加营养物质并封闭开口;(2)对容置主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杀菌处理;(3)对杀菌后的容置主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4)对营养物质内进行接种处理;(5)养菌;(6)出菌丝后打开开口,将开口分隔区域。本发明通过对食用菌生长的开口处分隔区域,避免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拥挤,避免相互拥挤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采摘成品食用菌时的工作难度,提高采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欢的食品。菌包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菌包是采用袋装或瓶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木屑等)接入菌种,再经过大鹏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利用特定的温度、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来生长食用菌。然而,由于不能控制食用菌的生长状态,往往一个菌包内的食用菌通常会挤在一起生长,这就增加了在采收时工作难度。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菌包内的食用菌通常会挤在一起生长,增加了采收时的工作难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容置主体内添加营养物质并封闭开口;
(2)对容置主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杀菌处理;
(3)对杀菌后的容置主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
(4)对营养物质内进行接种处理;
(5)养菌;
(6)出菌丝后打开开口,将开口分隔区域。
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容置主体包括刚性瓶口,所述刚性瓶口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
进一步,所述刚性瓶口上设有用于封闭输入口的封盖。
进一步,在步骤(6)中,通过分隔部件将刚性瓶口的输入口分隔成多个区域。
进一步,所述分隔部件包括分隔带。
进一步,所述分隔带的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隔带的另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刚性瓶口上形成有多个容置分隔带的槽口。
进一步,多个所述槽口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分隔带通过所述开口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槽口内。
进一步,多个所述槽口环绕刚性瓶口均匀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遮挡槽口的遮挡部件。
进一步,所述遮挡部件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套设于刚性瓶口上。
进一步,所述环形套为环形胶套,所述环形胶套设于刚性瓶口内,所述环形胶套的外壁与刚性瓶口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所述刚性瓶口的内壁上形成有支撑环形胶套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环绕内壁设置的环形凸起。
进一步,所述容置主体还包括柔性袋,所述柔性袋的开口和刚性瓶口的输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柔性袋包括处于外层的不透气层和处于内层的透气层。
进一步,所述不透气层为塑料袋,所述透气层为无纺布。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营养物质包括栽培种培养基。
进一步,所述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培养基。
进一步,所述木屑培养基包括主料和辅料。
进一步,所述主料包括松木屑。
进一步,所述松木屑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75-85%。
进一步,所述松木屑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76%。
进一步,所述辅料包括麸皮、石膏和蔗糖。
进一步,所述辅料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
进一步,所述松木屑、麸皮、石膏和蔗糖按重量百分比76%、22%、1%和1%进行混合。
进一步,所述木屑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0-70%。
进一步,所述木屑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5%。
进一步,在步骤(3)中,通过冷却装置对容置主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将容置主体冷却至30℃。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风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柔性袋和刚性瓶口的输出口相连接后,将营养物质通过刚性瓶口的输入口封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将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到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温度后进行接种处理,将柔性袋的外层塑料袋摘除,内层无纺布利于食用菌换气和生长,养菌,出菌丝后将输入口打开,将输入口分隔成若干个区域,使食用菌在各自的区域内生长,以便后续工作人员采收;本发明通过对食用菌生长的开口处分隔区域,避免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拥挤,避免相互拥挤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采摘成品食用菌时的工作难度,提高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的容置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置主体,11-柔性袋,12-刚性瓶口,2-分隔部件,21-分隔带,211-第一连接部,121-槽口,3-遮挡部件,31-环形套,12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容置主体1内添加营养物质并封闭开口;
(2)对容置主体1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杀菌处理;
(3)对杀菌后的容置主体1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
(4)对营养物质内进行接种处理;
(5)养菌;
(6)出菌丝后打开开口,将开口分隔区域。
这样,将柔性袋11和刚性瓶口12的输出口相连接后,将营养物质通过刚性瓶口12的输入口封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将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到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温度后进行接种处理,将柔性袋11的外层塑料袋摘除,内层无纺布利于食用菌换气和生长,养菌,出菌丝后将输入口打开,将输入口分隔成若干个区域,使食用菌在各自的区域内生长,以便后续工作人员采收;本发明通过对食用菌生长的开口处分隔区域,避免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拥挤,避免相互拥挤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采摘成品食用菌时的工作难度,提高采摘效率。
优选地,在步骤(1)中,容置主体1包括刚性瓶口12,刚性瓶口12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将营养物质通过刚性瓶口12倒入容置主体1内,使容置主体1的结构更稳定,便于封闭开口和分隔区域。
优选地,刚性瓶口12上设有用于封闭输入口的封盖。通过封盖将开口封闭。
优选地,在步骤(6)中,通过分隔部件2将刚性瓶口12的输入口分隔成多个区域。分隔成多个区域,使食用菌在生长时不会挤在一起,给后续采收工作带来便捷。
优选地,分隔部件2包括分隔带21。分隔带包括两条相互垂直设置于刚性瓶口上的分隔带,通过分隔带21将刚性瓶口12分成多个食用菌生长的区域。
优选地,分隔带21的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分隔带的另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使分隔带21和刚性瓶口12的连接更牢固。
优选地,刚性瓶口12上形成有多个容置分隔带21的槽口121。通过槽口121,使分隔带21和刚性瓶口12的连接更牢固。
优选地,多个槽口121的开口朝上设置,分隔带21通过开口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槽口121内。将分隔带21镶嵌于两个槽口121内,使分隔带21和刚性瓶口12的连接更牢固。
优选地,多个槽口121环绕刚性瓶口12均匀设置。使分隔带21分隔的区域之间面积差不多,使食用菌的生长区域面积差不多。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遮挡槽口121的遮挡部件3。通过遮挡部件3,在杀菌时将槽口121遮挡。
优选地,遮挡部件3包括环形套31,环形套31套设于刚性瓶口12上。通过环形套31套设于刚性瓶口12上,在杀菌时将槽口121遮挡。
优选地,环形套31为环形胶套,环形胶套套设于刚性瓶口12内,所述环形胶套的外壁和刚性瓶口的内壁贴合。环形胶设于内壁上,通过弹性紧密地与内壁贴合。
优选地,刚性瓶口12的内壁上形成有支撑环形胶套的凸起122。使整体结构更稳定,避免胶套掉落到容置主体11中。
优选地,凸起122为环绕内壁设置的环形凸起122。使整体结构更稳定,避免胶套掉落到容置主体11中。
优选地,容置主体1还包括柔性袋11,柔性袋11的开口和刚性瓶口12的输出口相连接。通过柔性袋11制备培养食用菌的营养物质。
优选地,柔性袋11包括处于外层的不透气层和处于内层的透气层。杀菌后将不透气层摘除,省去杀菌后将不透气层扎透气孔用于流通空气,使不透气层可以循环使用。
优选地,不透气层为塑料袋,透气层为无纺布。杀菌后将塑料袋摘除,省去杀菌后将塑料袋扎透气孔用于流通空气,使塑料袋可以循环使用。
优选地,在步骤(2)中,营养物质包括栽培种培养基。通过栽培种培养基对食用菌进行培养。
优选地,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培养基。木屑培养基培养需时较短,且成本较低,原料易得。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木屑培养基包括主料和辅料。
优选地,主料包括松木屑。松木屑培养需时较短,且成本较低,原料易得。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松木屑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75-85%。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松木屑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76%。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辅料包括麸皮、石膏和蔗糖。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辅料占木屑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松木屑、麸皮、石膏和蔗糖按重量百分比76%、22%、1%和1%进行混合。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木屑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0-70%。
优选地,为了使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更佳,木屑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5%。
优选地,为了使营养物质的效果更佳,在步骤(3)中,通过冷却装置对容置主体1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将容置主体1冷却至30℃。
优选地,冷却装置包括冷风机。通过冷风机对营养物质进行冷却,使营养物质冷却至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温度。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向容置主体内添加营养物质并封闭开口;
(2)对容置主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杀菌处理;
(3)对杀菌后的容置主体的营养物质进行冷却处理;
(4)对营养物质内进行接种处理;
(5)养菌;
(6)出菌丝后打开开口,将开口分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容置主体包括刚性瓶口,所述刚性瓶口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瓶口上设有用于封闭输入口的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通过分隔部件将刚性瓶口的输入口分隔成多个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包括分隔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带的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隔带的另一端具有与刚性瓶口外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瓶口上形成有多个容置分隔带的槽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口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分隔带通过所述开口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槽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口环绕刚性瓶口均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遮挡槽口的遮挡部件。
CN202010909169.4A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2106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169.4A CN112106590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169.4A CN112106590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6590A true CN112106590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9169.4A Withdrawn CN112106590A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6590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0526Y (zh) * 2001-02-16 2001-11-21 韩省华 便携式食用菌菌种瓶
CN1498525A (zh) * 2002-11-08 2004-05-26 彭根相 一种花菇双袋栽培工艺
CN201138954Y (zh) * 2007-11-01 2008-10-29 华富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菌类产品的人工栽培容器
CN201243515Y (zh) * 2008-08-14 2009-05-27 彭根相 一种花菇免割栽培袋
CN201479636U (zh) * 2009-04-25 2010-05-26 包金亮 食用菌封口装置
CN103053327A (zh) * 2012-12-31 2013-04-24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小孔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CN10382859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大连盖世食品有限公司 园艺食用菌菌袋
CN204272732U (zh) * 2014-11-29 2015-04-22 肖佰强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出菇盖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CN105594458A (zh) * 2016-03-16 2016-05-25 韶关市玉蕈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食用菌栽培方法
CN205671029U (zh) * 2016-04-26 2016-11-0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食用菌栽培套环
CN207284528U (zh) * 2017-09-29 2018-05-01 蒋学杰 香菇种植用保水透气菌袋
CN10878200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N208639195U (zh) * 2018-07-30 2019-03-26 甘肃华夏金品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食用菌栽培用出菇套环
CN208775360U (zh) * 2018-08-30 2019-04-23 湖南禹天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出菇菌棒包装袋
CN110476725A (zh) * 2018-05-14 2019-11-22 袁学亮 一种菌类植物栽培袋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0526Y (zh) * 2001-02-16 2001-11-21 韩省华 便携式食用菌菌种瓶
CN1498525A (zh) * 2002-11-08 2004-05-26 彭根相 一种花菇双袋栽培工艺
CN201138954Y (zh) * 2007-11-01 2008-10-29 华富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菌类产品的人工栽培容器
CN201243515Y (zh) * 2008-08-14 2009-05-27 彭根相 一种花菇免割栽培袋
CN201479636U (zh) * 2009-04-25 2010-05-26 包金亮 食用菌封口装置
CN10382859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大连盖世食品有限公司 园艺食用菌菌袋
CN103053327A (zh) * 2012-12-31 2013-04-24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小孔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CN204272732U (zh) * 2014-11-29 2015-04-22 肖佰强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出菇盖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CN105594458A (zh) * 2016-03-16 2016-05-25 韶关市玉蕈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食用菌栽培方法
CN205671029U (zh) * 2016-04-26 2016-11-0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食用菌栽培套环
CN207284528U (zh) * 2017-09-29 2018-05-01 蒋学杰 香菇种植用保水透气菌袋
CN110476725A (zh) * 2018-05-14 2019-11-22 袁学亮 一种菌类植物栽培袋
CN10878200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N208639195U (zh) * 2018-07-30 2019-03-26 甘肃华夏金品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食用菌栽培用出菇套环
CN208775360U (zh) * 2018-08-30 2019-04-23 湖南禹天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出菇菌棒包装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497B (zh)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工艺
CN101803533B (zh) 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5210671A (zh) 一种段木灵芝培育方法
CN102523917A (zh) 一种草菇栽培方法
CN103004466A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方法
KR101163717B1 (ko) 식용버섯 재배방법
CN111386964A (zh) 一种金耳液化菌种接种培养法
CN103053327B (zh) 一种小孔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CN111328627A (zh) 一种金耳子实体直接再生培养法
CN108782008A (zh)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N105379556A (zh) 一种采用温控式出菇管理技术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4186202A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香菇透气菌包的方法
CN104285677B (zh) 一种食用菌木签菌种的制作方法
CN106431658B (zh) 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
CN107517737A (zh) 一种食用菌连续快速菌棒制作工艺
CN111357565A (zh) 一种菌袋环式多点位接种、吊袋出菇的金耳栽培方法
CN112106590A (zh) 一种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CN104145711B (zh) 一种灰树花三级菌种制作方法
CN110229757A (zh)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桔绿木霉js84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04170651A (zh) 一种利用茎瘤芥叶栽培平菇的方法
CN207678485U (zh) 一种蝙蝠蛾幼虫接种体菌源的双相膜式反应器
CN111386972A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的接种方法
CN210900686U (zh) 一种家庭用液体菌种食用菌种植容器
JP3515266B2 (ja) きのこ類の培養袋およびきのこ類の培養方法
CN216960977U (zh) 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栽培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