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626A -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626A
CN109479626A CN201811611945.1A CN201811611945A CN109479626A CN 109479626 A CN109479626 A CN 109479626A CN 201811611945 A CN201811611945 A CN 201811611945A CN 109479626 A CN109479626 A CN 109479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parts
ganoderma lucidum
bacteria stick
cub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19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斯
黄宗延
孔雪萍
石卢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IANCAOTANG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IANCAOT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IANCAOTANG PHARMA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IANCAOT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19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79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79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灵芝菌棒采用双氧水对基质进行降解,使利于灵芝的直接吸收利用;并且将基质粉碎成300目以上的超微粉末后,压缩成密度为0.4‑1.3g/cm3的长方体菌棒,既可以模拟出与段木相近的密度、内部纹理结构和含水率,使灵芝的栽培周期与段木栽培相近,又可以在栽培时便于将几个小的菌棒合并,以满足灵芝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最终获得与段木栽培同样优质的灵芝产品,同时在产量上也得到明显的提升。本发明的基质压缩后,营养成分更高,也节约了菌棒包装材料,有效降低了灵芝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作为药食两用的食用菌种,其栽培技术按栽培基质不同主要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其基本原理均是灵芝利用基质中的成分转化为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需求,以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碳源,以韧皮部和木质细胞的原生质作为氮源,以导管中的有机或无机盐作为矿物质源。段木栽培为传统的栽培方式,是在木段上直接接种灵芝菌种,操作简单、不需要灭菌,其木材特有的水分、密度、纹理等结构特征,使栽培周期相对较长,营养成分能够得到良好富集,灵芝品质高,但产量较低,且随着灵芝栽培规模的发展,此法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加大,由此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正逐渐被代料栽培所取代。代料栽培是将秸秆、玉米芯、棉籽壳、桑树枝等农作物下脚料包装成袋形成圆形菌棒后,再接种灵芝菌种,是一种新型环保、不消耗大量木材资源的栽培技术,但由于与木材性质有明显差异,导致栽培周期比段木栽培短,灵芝营养成富集时间短,品质比段木栽培差。同时,栽培时常常需要将几个菌棒进行合并,以供一个灵芝的生长,圆形菌棒合并时操作繁琐,容易造成灵芝菌丝的损伤,导致产量上也难以得到提升,且基质材料用量大,同时又消耗大量包装辅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对于代料栽培灵芝的基质研究正在展开,一般从降低成本、促进生长、提高品质、提高产量方面着手。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125023A,名为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采用将秸秆挤压成秸秆颗粒,再与石灰粉混合制备食用菌栽培菌棒的方法,减小了秸秆的占用体积,提高了运输和装袋的便利性,但是其菌袋所用基质单一,与段木栽培存在差异,若将其用于灵芝的栽培,则会出现缺乏养分的情况,导致灵芝生长品质不佳,产量低,无法获得与木段栽培同样的优异质量。
因此,为了使代料栽培技术能够以低成本实现高品质、高产量的灵芝产出,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灵芝栽培菌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代料栽培生产灵芝品质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灵芝菌棒采用双氧水对基质A进行降解,使利于灵芝的直接吸收利用;并且将基质A粉碎成300目以上的超微粉末后,与基质B混合压缩成密度为0.4-1.3g/cm3的长方体菌棒,既可以模拟出与段木相近的密度、内部纹理结构和含水率,使灵芝的栽培周期与段木栽培相近,又可以在栽培时便于将几个小的菌棒合并,以满足灵芝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最终获得与段木栽培同样优质的灵芝产品,同时菌丝促进剂的加入,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使菌丝发育健壮,从而增强灵芝子实体的生命力,使灵芝产量得到明显提升。本发明的基质压缩后,营养成分更高,也节约了菌棒包装材料,有效降低了灵芝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190-290份、玉米芯55-75份、桑树枝30-40份、双氧水25-35份、木耳菜22-32份、酱渣18-28份、满江红15-25份、菌丝促进剂8-16份和淀粉2-9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500-800份、芦荟35-45份、苦瓜15-25份、仙人掌12-22份和过磷酸钙1.2-2.4份。
优化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10-270份、玉米芯60-70份、桑树枝33-37份、双氧水27-32份、木耳菜24-30份、酱渣22-26份、满江红17-21份、菌丝促进剂10-14份和淀粉4-7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600-700份、芦荟38-42份、苦瓜17-23份、仙人掌15-19份和过磷酸钙1.6-2份。
优化的,所述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60-80℃下加热回流60-80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5%。
一种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18-30℃下反应2.5-6.5小时,得基质A;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75-95℃下干燥3-9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5-13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00-150℃温度、灭菌压力为145-235kPa、灭菌时间为20-6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1-91℃下持续搅拌12-24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0.4-1.3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优化的,步骤a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5%-15%。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b中所述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100-7100cP。
更进一步优化的,步骤f中所述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22%-34%。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步骤f中所述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100-29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9-19个/m3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步骤f中所述压缩温度为75℃以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灵芝菌棒采用双氧水对基质A进行降解,使其中的大分子糖类、蛋白、脂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利于灵芝的直接吸收利用;并且将基质A粉碎成300目以上的超微粉末后,与基质B混合压缩成密度为0.4-1.3g/cm3的长方体菌棒,既可以模拟出与段木相近的密度、内部纹理结构和含水率,使灵芝的栽培周期与段木栽培相近,又可以在栽培时便于将几个小的菌棒合并,以满足灵芝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最终获得与段木栽培同样优质的灵芝产品,同时菌丝促进剂的加入,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使菌丝发育健壮,从而增强灵芝子实体的生命力,使灵芝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产量比段木栽培提高65%以上,比传统的代料栽培提高40%以上,灵芝多糖含量和三萜及甾醇比传统的代料栽培均提高1倍以上,品质与段木栽培灵芝非常接近,甚至更优异。本发明的基质压缩后,营养成分更高,也节约了菌棒包装材料,有效降低了灵芝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2.本发明区别于将基质碎片直接装袋的菌棒常规制备方法,采用将玉米芯、桑树枝、酱渣、满江红组成的基质粉碎成300目以上的超微粉末,再进行压缩的方法,制备出密度为0.4-1.3g/cm3的菌棒,可以有效提高灵芝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并明显提高灵芝的产量。将基质上述制备成300目以上的超微粉末,可以有效破坏4种原料的细胞壁结构,有利于细胞中营养成分的溶出。同时,通过控制灵芝菌棒的压缩密度,可以使其与木段的密度接近,且玉米芯疏松的微观构造,具有韧性和抗弯折性,与木段中韧皮部的结构特性相近,桑树枝中的纤维素能起支撑作用、硬度高,与木段结构中木质部的结构特性相近,酱渣作为发酵物质、满江红作为优质矿物质源和氮源,能够为灵芝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这样便能模拟出段木栽培方法特有的生长环境,使栽培周期与段木栽培法接近,可以生产出品质高、产量高的灵芝。
本发明中压缩菌棒时,对压缩温度进行控制,使其在75℃以上,以利用热效应促进混合基质的软化,减小应力形变,使菌棒更容易压缩成型。
本发明的混合基质通过压缩后,比不经过压缩的基质,单位体积营养成分含量更高,更有利于灵芝的生长,也节约了菌棒的包装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3.本发明的菌棒制成长方体,有利于灵芝栽培时将菌棒进行无缝隙合并,更好地促进子实体的生长。由于灵芝子实体由菌丝分化而成,通常需要众多菌丝才能扭结发育成一个子实体,故栽培时经常需要对菌棒进行合并操作,才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并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在以往的方形菌棒合并时,棒与棒之间接触面积小,空隙大,需在中间填充碎菌屑,该操作繁琐费时,且有一定难度,操作过程中也容易对菌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发明的长方体形菌棒在合并时,棒与棒之间能够严丝合缝地贴合,故只需根据合并数量简单排列放置即可,操作简单,也不会损伤菌丝,有利于灵芝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4.本发明在制备基质时添加了菌丝促进剂,可以促进菌丝发育健壮,从而增强灵芝子实体的生命力,使灵芝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中,芦荟中的粘液质可以有效促进细胞损伤的愈合,起到促进菌丝分裂的效果,而仙人掌和苦瓜中的多糖和纤维素,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有利于保持菌丝生长所需水分的稳定。本发明采用乙醇溶液与弱酸性过磷酸钙可以将上述促进菌丝发育的成分完整地提取出来。
5.本发明采用加入双氧水的方法将玉米芯、桑树枝、酱渣三种原料中的大分子糖类、蛋白、脂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利于灵芝的直接吸收利用。双氧水可以氧化大分子物质,将其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同时释放的氧气可以促进原料的有氧发酵,进一步将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分子。
6.本发明基质B由木耳菜榨汁,加入淀粉制备而得,并控制其绝对粘度,使菌棒在压缩时能够更好地粘合成一个整体,不易松散断裂,各部分密度也能够分布均匀,更能模拟木段的密度和内部结构,给灵芝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同时,同时,基质B中水分充足,可以在制备混合基质时用来调节含水率,使含水率控制在22%-34%,此含水率与段木栽培法中木段含水率接近,使灵芝能在最佳水分环境下进行良好生长,使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高。
7.本发明在制备菌棒的步骤上有别于传统的先装袋后灭菌的工艺,采用先灭菌后装袋的方法,是为了更好控制菌棒的含水率和密度,使灵芝能在接近木段的生长。若先装袋压缩再灭菌,霉菌时的水蒸气会使基质的含水率发生变化,导致基质溶胀,密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影响菌棒整体压缩效果,是最终的密度和水分不受控制,无法模拟出段木栽培的理想环境。
8.本发明中的基质灭菌后,置于洁净室中进行混合和压缩,是为了防止霉菌污染基质,影响灵芝的生长发育。根据霉菌粒径一般为3-100μm,霉菌孢子的粒径一般为1-5μm,合理控制洁净室中不同粒径范围悬浮粒子的数量,成功过滤掉空气中绝大多数漂浮的霉菌和霉菌孢子,有效防止基质受到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190份、玉米芯55份、桑树枝30份、双氧水25份、木耳菜22份、酱渣18份、满江红15份、菌丝促进剂8份和淀粉2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500份、芦荟35份、苦瓜15份、仙人掌12份和过磷酸钙1.2份。
其中,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60℃下加热回流60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一种权利要求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18℃下反应2.5小时,得基质A;
其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5%。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其中,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100cP。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75℃下干燥3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5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00℃温度、灭菌压力为145kPa、灭菌时间为2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1℃下持续搅拌12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0.4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其中,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22%。
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1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9个/m3
压缩温度为75℃以上。
实施例2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90份、玉米芯75份、桑树枝40份、双氧水35份、木耳菜32份、酱渣28份、满江红25份、菌丝促进剂16份和淀粉9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800份、芦荟45份、苦瓜25份、仙人掌22份和过磷酸钙2.4份。
其中,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80℃下加热回流80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5%。
一种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30℃下反应6.5小时,得基质A;
其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5%。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其中,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7100cP。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95℃下干燥9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13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6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50℃温度、灭菌压力为235kPa、灭菌时间为6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91℃下持续搅拌24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1.3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其中,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34%。
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9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19个/m3
压缩温度为95℃以上。
实施例3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10份、玉米芯60份、桑树枝33份、双氧水27份、木耳菜24份、酱渣22份、满江红17份、菌丝促进剂10份和淀粉4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600份、芦荟38份、苦瓜17份、仙人掌15份和过磷酸钙1.6份。
其中,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65℃下加热回流65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一种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21℃下反应3.5小时,得基质A;
其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7%。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其中,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400cP。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80℃下干燥4.5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7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4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10℃温度、灭菌压力为165kPa、灭菌时间为3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4℃下持续搅拌15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0.6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其中,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25%。
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3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11个/m3
压缩温度为90℃以上。
实施例4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70份、玉米芯70份、桑树枝37份、双氧水32份、木耳菜30份、酱渣26份、满江红21份、菌丝促进剂14份和淀粉7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700份、芦荟42份、苦瓜23份、仙人掌19份和过磷酸钙2份。
一种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27℃下反应5.5小时,得基质A;
其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3%。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其中,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900cP。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90℃下干燥7.5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11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5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35℃温度、灭菌压力为215kPa、灭菌时间为5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9℃下持续搅拌21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1.1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其中,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31%。
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7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16个/m3
压缩温度为85℃以上。
实施例5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60份、玉米芯65份、桑树枝35份、双氧水29份、木耳菜27份、酱渣24份、满江红19份、菌丝促进剂12份和淀粉5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650份、芦荟40份、苦瓜20份、仙人掌17份和过磷酸钙1.8份。
其中,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70℃下加热回流70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5%。
一种上述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24℃下反应4.5小时,得基质A;
其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0%。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其中,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600cP。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85℃下干燥6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9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45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20℃温度、灭菌压力为190kPa、灭菌时间为4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6℃下持续搅拌18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0.8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其中,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28%。
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5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13个/m3
压缩温度为80℃以上。
实施例6
除不对干燥基质进行液氮冷却和精粉碎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7
除干燥基质精粉碎的粒径在270目以上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8
除混合基质不进行压缩直接装袋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9
除混合基质压缩的密度在0.3g/cm3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0
除混合基质压缩的密度在1.4g/cm3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1
除干燥基质不进行精粉碎,混合基质不进行压缩而是直接装袋制得菌棒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2
除将菌棒压缩成圆柱体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3
除基质中不加入菌丝促进剂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4
除制备基质A时不加入双氧水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5
除不加入基质B,而是直接采用粉碎基质压缩制备菌棒外,其余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6
选取直径为12cm的10年生树干,截成80cm长,制成食用菌栽培用段木菌棒。
实施例17实施效果对比
1.实验方法
选取同一批灵芝菌种,分别接种于实施例1-16制备的菌棒上,实施例1-15所制备的菌棒均为长20cm、直径12cm的统一规格,按常规的发菌及出菇管理方法,得到实验样品1-16。
2.评价方法
2.1统计实验样品1-16从接种到采收一整个栽培周期的时长,同时统计产量,详细结果见表1。
2.2分别测定实验样品1-16的营养成分,其中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第188-189页灵芝项下多糖、三萜及甾醇的测定方法对实验样品1-16进行测定。详细结果见表1。
3.评价结果
表1灵芝品质评价结果
样品 栽培周期(天) 产量(g/棒) 多糖(%) 三萜及甾醇(%)
实验样品1 211 255 2.4 1.4
实验样品2 209 267 2.7 1.3
实验样品3 207 274 3.0 1.5
实验样品4 198 283 3.2 1.8
实验样品5 193 297 3.9 1.9
实验样品6 130 208 1.4 0.7
实验样品7 167 228 1.3 0.9
实验样品8 131 206 1.2 0.7
实验样品9 157 227 1.4 0.9
实验样品10 143 221 1.2 1.0
实验样品11 101 181 1.2 0.7
实验样品12 190 211 1.5 0.8
实验样品13 195 203 1.2 0.7
实验样品14 151 229 1.7 1.1
实验样品15 146 227 1.6 0.8
实验样品16 200 153 2.9 1.7
4.实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栽培周期与营养成分的富集呈正相关,故实验样品1-5的食用菌品质优于实验样品6-15。在产量上,实验样品1-5高于实验样品6-16,也就是说实验样品1-5的菌棒栽培的食用菌营养价值与实验样品16的传统段木栽培法相当,同时产量又高于实验样品16。
实验样品6的基质不进行精粉碎,基质粉末不够细,实验样品7的基质精粉碎时,粉末不够细腻,两者在压缩后与段木的物理性质有差距,使得灵芝栽培周期缩短,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8的基质不进行压缩直接装袋,使得灵芝的栽培周期明显缩短,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也明显下降。
实验样品9的基质压缩密度过小,实验样品10的基质压缩密度过大,均导致灵芝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栽培周期缩短,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1的基质由传统的代料栽培菌棒制作方法制备而得,其基质物理性质与段木有明显差距,导致灵芝栽培周期缩短,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2的菌棒为圆柱形,在合并菌棒时菌丝收到损伤,导致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3的基质中没有加入菌丝促进剂,使菌丝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足,导致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4的基质制备时不加入双氧水进行降解,使得基质中的营养成分不能很好地被食用菌吸收,导致灵芝栽培周期缩短,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5的基质制备时,不加入基质B,使得基质压缩时产生应力形变,不能制得与段木物理性质相近的菌棒,导致灵芝栽培周期缩短,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实验样品16为常规段木栽培方法制备而得,其栽培周期与实验样品1-5相近,但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明显偏低。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190-290份、玉米芯55-75份、桑树枝30-40份、双氧水25-35份、木耳菜22-32份、酱渣18-28份、满江红15-25份、菌丝促进剂8-16份和淀粉2-9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500-800份、芦荟35-45份、苦瓜15-25份、仙人掌12-22份和过磷酸钙1.2-2.4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液氮210-270份、玉米芯60-70份、桑树枝33-37份、双氧水27-32份、木耳菜24-30份、酱渣22-26份、满江红17-21份、菌丝促进剂10-14份和淀粉4-7份;所述菌丝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乙醇溶液600-700份、芦荟38-42份、苦瓜17-23份、仙人掌15-19份和过磷酸钙1.6-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仙人掌去皮,然后加入芦荟和苦瓜,捣碎,接着加入乙醇溶液和过磷酸钙,在60-80℃下加热回流60-80分钟,接着过滤,收集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即得;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5%。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基质A:按重量份比,取玉米芯、桑树枝、酱渣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18-30℃下反应2.5-6.5小时,得基质A;
b.制备基质B:按重量份比,取木耳菜,压榨出汁,然后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得基质B;
c.基质干燥:按重量份比,取基质A、满江红,混合均匀,然后在75-95℃下干燥3-9小时,得干燥基质;
d.基质粉碎:取干燥基质进行粗粉碎,然后加入液氮冷却5-13分钟后,取出进行精粉碎,得粉碎基质,控制粉碎基质的粒径在300目以上;
e.基质灭菌:取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进行蒸汽灭菌,控制灭菌温度为100-150℃温度、灭菌压力为145-235kPa、灭菌时间为20-60分钟;
f.基质压缩、装袋:在洁净室中,取灭菌后的粉碎基质、基质B和菌丝促进剂,在81-91℃下持续搅拌12-24分钟,使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然后取混合基质置于压力机中,进行压缩,得菌棒,使菌棒的形状为长方体、密度为0.4-1.3g/cm3,最后将菌棒装入培养袋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基质B在35℃下的的绝对粘度为6100-7100cP。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混合基质的含水率为22%-3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洁净室中≥0.5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2100-2900个/m3、≥3μm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9-19个/m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压缩温度为75℃以上。
CN201811611945.1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479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945.1A CN109479626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945.1A CN109479626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626A true CN109479626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1945.1A Pending CN109479626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796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055A (zh) * 2021-01-15 2021-03-16 湖南平安三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菌包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106A (zh) * 2013-12-22 2015-06-24 天津市天佑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猴头菇培养基及其用于养殖猴头菇的方法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CN106007845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旌德县兴农灵芝专业合作社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CN105993589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旌德县兴农灵芝专业合作社 一种桑园套种灵芝的有机栽培方法
CN107711297A (zh) * 2017-11-15 2018-02-23 陈荣立 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9548A (zh) * 2018-01-24 2018-05-22 合肥申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肉植物种植的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332A (zh) * 2018-05-07 2018-08-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5460A (zh) * 2018-06-29 2018-09-28 贵州健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铁皮石斛虫害的方法
CN108812049A (zh) * 2018-04-09 2018-11-16 山东芝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灵芝硒含量的灵芝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106A (zh) * 2013-12-22 2015-06-24 天津市天佑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猴头菇培养基及其用于养殖猴头菇的方法
CN104823702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CN106007845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旌德县兴农灵芝专业合作社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CN105993589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旌德县兴农灵芝专业合作社 一种桑园套种灵芝的有机栽培方法
CN107711297A (zh) * 2017-11-15 2018-02-23 陈荣立 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9548A (zh) * 2018-01-24 2018-05-22 合肥申沃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肉植物种植的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2049A (zh) * 2018-04-09 2018-11-16 山东芝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灵芝硒含量的灵芝栽培方法
CN108395332A (zh) * 2018-05-07 2018-08-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5460A (zh) * 2018-06-29 2018-09-28 贵州健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铁皮石斛虫害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蕾: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31 December 2017 *
耿宇聪等: "《不同压块模式对双孢菇生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3055A (zh) * 2021-01-15 2021-03-16 湖南平安三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菌包及其生产工艺
CN112493055B (zh) * 2021-01-15 2023-10-03 湖南平安三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菌包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6245B (zh) 一种姬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33022B (zh) 一种茶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1779574B (zh) 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3396244B (zh)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3553834B (zh) 一种利用茶蒲和茶籽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4591863A (zh) 一种含有荔枝核、荔枝果皮的食用菌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0731B (zh) 一种灵芝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4591908B (zh) 一种灵芝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1096A (zh) 蛹虫草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CN101699967A (zh) 新鲜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方法
CN101113409B (zh) 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CN101665373A (zh) 安全、高效食用菌主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
CN103396227B (zh) 一种姬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5379561A (zh) 一种食用菌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613431A (zh) 一种利用板栗修剪枝、苞壳、栗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2845223A (zh) 新鲜菌草温室瓶栽杏鲍菇的方法
CN108395332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553A (zh) 一种利用向日葵副产物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3570411A (zh) 以火龙果皮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
CN103408366B (zh) 一种白灵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2870594B (zh) 利用烟秆设施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1734974A (zh) 一种含苎麻骨粉的秀珍菇培养基及秀珍菇栽培方法
CN104025907A (zh) 一种姫菇栽种方法
CN105753579B (zh) 一种白玉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及栽培方法
CN105837324B (zh) 一种真姬菇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及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