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5332A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5332A
CN108395332A CN201810425502.7A CN201810425502A CN108395332A CN 108395332 A CN108395332 A CN 108395332A CN 201810425502 A CN201810425502 A CN 201810425502A CN 108395332 A CN108395332 A CN 108395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dible
edible fungus
water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5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建东
宫志远
万鲁长
姚强
李瑾
黄春燕
杨鹏
谢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4255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5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5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25份、食用菌菇根6‑8份、茶籽壳15‑30份、葵花籽粕15‑25份、貂粪6‑8份、食用菌保水剂0.8‑2份、秸秆颗粒15‑30份、复合调节剂2‑3份、石灰0.5‑1.5份。本发明的食用菌培养基营养丰富,出菇产量高,菇形好,品质高,添加了自主研发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避免了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的补水程序,缩短了食用菌的生长周期,菌棒的成品率高,污染率降低,采收子实体后的食用菌菌渣可以直接用于饲料、肥料等,保水剂、调节剂的添加不会影响食用菌菌渣的废物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统称为蘑菇。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成为国内外消费者主要食品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在传统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菌棒进行栽培食用菌,现有的菌棒制作方法是将拌好的培养基料加水混合后填装进透明塑料袋,并压实、扎口密封后灭菌,然后在无菌或洁净的条件下接种发菌,考虑到菌丝生长对空气和水分的需求,需要对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菌棒进行打孔通气,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菌棒污染。而且在传统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当菌棒出完两潮或三潮菇后培养基失水严重,为提高产量需要对菌棒进行补水,人工补水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出现补水不均匀,补水效果差等问题,且极易带入杂菌造成污染。食用菌保水剂不溶于水,但能吸收水分,从而使培养基中的水分长期保存,达到食用菌在营养生长和生理生长期对水分的生理需求。
但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还未普遍使用保水剂,现有的食用菌保水剂主要以高分子聚合物,尤其是聚丙烯酸钠盐为主,具有较强的吸水、释水性能,此类经化学合成的保水剂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但是生物降解性较差,难以自然降解,长期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身体健康,同时补水材料堆积在食用菌培养基中,降低培养基的透气性,导致菌棒出现发霉腐烂现象,还会影响食用菌菌渣的废物再利用,限制了推广应用。因此,采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制备食用菌保水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生产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食用菌培养基中使用的食用菌保水剂主要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不易生物降解,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掺入食用菌培养基后导致培养基透气性差、发霉腐烂,影响培养基的废物再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25份、食用菌菇根6-8份、茶籽壳15-30份、葵花籽粕15-25份、貂粪6-8份、食用菌保水剂0.8-2份、秸秆颗粒15-30份、复合调节剂2-3份、石灰0.5-1.5份。
优选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份、食用菌菇根8份、茶籽壳30份、葵花籽粕15份、貂粪6份、食用菌保水剂0.8份、秸秆颗粒23份、复合调节剂2份、石灰1.5份。
优选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5份、食用菌菇根6份、茶籽壳15份、葵花籽粕25份、貂粪8份、食用菌保水剂2份、秸秆颗粒15份、复合调节剂3份、石灰1份。
优选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上述所述的食用菌保水剂的质量分数为未吸水的保水剂干料的质量分数。
优选的,所述食用菌菇根为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白灵菇、长根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菇根。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进行冷冻干燥,并粉碎至粒径为2mm的颗粒;将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溶于水中,搅拌形成溶胶,然后加入浒苔颗粒,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将所有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8-12h;将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用酒精和水洗涤后,置于液氮中冷冻5min,然后冷冻干燥,得复合调节剂。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所述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5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600-800℃,烧结时间4-6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5)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4)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该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在貂粪中加入适量乙酸水溶液,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180-210℃,微波时间为10-20min,微波功率为1000-1200w;
(3)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3-3: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5-15mm、直径3-5mm的秸秆颗粒;
(4)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3)处理后的貂粪、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5)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或未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4)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3%-5%,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8-1.1。
优选的,步骤(3)中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按1:1的比例混合。
本发明中: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剩余的废弃物,又称菌糠,含有众多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如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蛋白、多糖、酶、酚以及氮、磷、钾、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发酵后用作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可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若干营养成分,提高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
食用菌菇根是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切除的菇柄部分,目前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其本身就是食用菌子实体一部分,含有众多食用菌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将食用菌菇根打浆进行酶解,酶解后的浆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寡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茶籽壳是山茶籽的外壳,茶籽壳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可以提供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碳、氮。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经预压榨或直接浸出法榨取油脂后的物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含有大量纤维质的壳,目前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本发明中将其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原料,用于食用菌的生产,以扩展葵花籽粕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貂粪因水貂肠道太短,食物在水貂肠道中只停留1-2小时,貂饲料的养分一般只能吸收三分之一左右,所以貂粪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其中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细菌、寄生虫或卵,限制了其的应用。本发明将貂粪用乙酸水溶液浸泡处理后,再进行微波处理,可以全面的杀灭貂粪中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寄生虫或卵,放心应用于食用菌培养基中,并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营养。
传统原材料短缺成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生瓶颈,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作为新型栽培基质拓宽了原料来源。但是目前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棉花秸秆皮纤维多,粉碎后拌料容易结团、拌料不均匀、缠绕拌料机,且单位体积装料量少,玉米秸秆质地蓬松,单位体积装料量更少,单一原料栽培食用菌生物学效率低,出菇后期容易出现料袋分离、污染率高等问题。通过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混合造粒,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颗粒成型好、与其他原料加水混合后不会过于松散,且养分搭配合理,对提高食用菌产量具有显著作用。
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是本发明人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保水剂,采用的原料为无机物、植物以及天然的有机物,其采用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后,与新鲜冷冻干燥的浒苔、海泡石、丝瓜络混合,并加入葡萄糖、无机盐和水,密封培养,直至混合物料中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干燥粉碎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微波处理,然后急冻、冷冻干燥,高温无氧烧结,粉碎后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用亚麻油乳化,硫酸钠固化,干燥后即得该食用菌保水剂,该食用菌保水剂具有大孔、介孔、微孔三种孔径的多孔结构,其表面还生成一层膜,保水保肥能力强,改善食用菌培养基的透气性,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以自然降解,长期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掺杂了该食用菌保水剂的食用菌菌渣可以直接用于饲料、肥料等,不会影响食用菌菌渣的废物再利用。
复合调节剂是本发明人自主研发的一种可促进食用菌生长的物质,其以浒苔为主要原料,经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的溶胶处理后,进行水热反应,然后急冻、冷冻干燥制得,经本发明人研究验证该复合调节剂能促进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缩短食用菌的生长周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各种难利用的动植物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经过加工处理后制备得到食用菌培养基,用于食用菌的培育,营养成分丰富,充分满足了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出菇产量高,菇形好,品质高。
(2)本发明添加了自主研发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避免或减少了食用菌后期生长过程中菌棒的补水程序,缩短了食用菌的生长周期,降低了菌棒的污染率,采收子实体后的食用菌菌渣可以直接用于饲料、肥料等,保水剂、调节剂的添加不会影响食用菌菌渣的废物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效果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份、食用菌菇根8份、茶籽壳30份、葵花籽粕15份、貂粪6份、食用菌保水剂0.8份、秸秆颗粒23份、复合调节剂2份、石灰1.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在貂粪中加入乙酸水溶液,其中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180℃,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1100w;
(3)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3: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10mm、直径5mm的秸秆颗粒;
(4)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3)处理后的貂粪、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5)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4)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其中,所述的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6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600℃,烧结时间6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5)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4)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进行冷冻干燥,并粉碎至粒径为2mm的颗粒;将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溶于水中,搅拌形成溶胶,然后加入浒苔颗粒,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将所有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8h;将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用酒精和水洗涤后,置于液氮中冷冻5min,然后冷冻干燥,得复合调节剂。
实施例2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5份、食用菌菇根6份、茶籽壳15份、葵花籽粕25份、貂粪8份、食用菌保水剂2份、秸秆颗粒15份、复合调节剂3份、石灰1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在貂粪中加入乙酸水溶液,其中,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8,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210℃,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1000w;
(3)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3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5mm、直径3mm的秸秆颗粒;
(4)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3)处理后的貂粪、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5)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4)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其中,所述的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6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800℃,烧结时间4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5)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4)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进行冷冻干燥,并粉碎至粒径为2mm的颗粒;将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溶于水中,搅拌形成溶胶,然后加入浒苔颗粒,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将所有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2h;将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用酒精和水洗涤后,置于液氮中冷冻5min,然后冷冻干燥,得复合调节剂。
实施例3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在貂粪中加入乙酸水溶液,其中,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1,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200℃,微波时间为15min,微波功率为1200w;
(3)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8mm、直径4mm的秸秆颗粒;
(4)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3)处理后的貂粪、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5)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4)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其中,所述的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8%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6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700℃,烧结时间5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5)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4)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8%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进行冷冻干燥,并粉碎至粒径为2mm的颗粒;将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溶于水中,搅拌形成溶胶,然后加入浒苔颗粒,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将所有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0h;将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用酒精和水洗涤后,置于液氮中冷冻5min,然后冷冻干燥,得复合调节剂。
实施例4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只是所述食用菌保水剂为未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添加入食用菌培养基中。
所述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将茶籽壳烘干至水分低于2%后,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尿素溶液中浸泡1h,然后过滤使茶粕的含液状态为饱和且未有液体滴下的状态后,对茶粕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加热温度为160℃,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1000w;
(3)在貂粪中加入乙酸水溶液,其中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2%,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180℃,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1100w;
(4)将葵花籽粕加入适量水进行高压蒸煮,然后密封进行蒸汽爆破,控制温度为120±5℃,在0.4-0.5MPa下保压15-20min,蒸汽爆破结束后,将葵花籽粕进行干燥;
(5)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2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15mm、直径5mm的秸秆颗粒;
(6)将食用菌菌渣、步骤(2)-(5)分别处理后的茶籽壳、貂粪、葵花籽粕、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7)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中,然后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6)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其中,所述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将茶籽壳烘干至水分低于2%后,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尿素溶液中浸泡1h,然后过滤使茶粕的含液状态为饱和且未有液体滴下的状态后,对茶粕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加热温度为180℃,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1000w;
(3)在貂粪中加入乙酸水溶液,其中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4%,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8,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210℃,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1000w;
(4)将葵花籽粕加入适量水进行高压蒸煮,然后密封进行蒸汽爆破,控制温度为120±5℃,在0.4-0.5MPa下保压15-20min,蒸汽爆破结束后,将葵花籽粕进行干燥;
(5)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2: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12mm、直径4mm的秸秆颗粒。
(6)将食用菌菌渣、步骤(2)-(5)分别处理后的茶籽壳、貂粪、葵花籽粕、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7)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中,然后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6)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其中,所述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比较例1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所述食用菌保水剂为某市售丙烯酸复合保水剂。
比较例2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比较例3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比较例4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秸秆颗粒30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比较例5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所示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8%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过滤,常规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700℃,烧结时间5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4)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3)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比较例6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所示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8%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6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700℃,烧结时间5h,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比较例7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所述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8%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1)获得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6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3)将步骤(2)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700℃,烧结时间5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4)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3)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比较例8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所述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8mm、直径4mm的秸秆颗粒;
(3)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处理后的秸秆颗粒、貂粪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4)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3)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所述食用均保水剂、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分别对实施例1-3、比较例5-7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的保水性能进行测试,方法如下,分别称取实施例1-3、比较例5-7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在蒸馏水中浸泡至饱和吸水,过滤剩余水分,称湿重为m1,将过滤后的食用菌保水剂用离心机离心,离心机转速为500r/min,离心15min,称重记为m2,再将离心后的食用菌保水剂放入10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记为m0,计算食用菌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保水率,计算公式如下:
吸水倍率=(m1-m0)/m0
保水率=(m2-m0)/m0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食用菌保水剂的保水性能
吸水倍率 保水率
实施例1 460 290
实施例2 468 300
实施例3 480 300
比较例5 320 220
比较例6 440 140
比较例7 370 230
由表1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吸水倍率高达460倍以上,保水率高于290,比较例5除去微波处理和急冻、冷冻干燥步骤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的吸水倍率最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微波处理后混合物料表面包覆均匀的瓜尔胶凝胶骨架,急冻处理能够保持该凝胶骨架结构,同时水分蒸发,能形成新的孔结构,使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具有丰富的各种尺寸的多孔结构,吸水性能好,而实施例5没有经过微波处理和急冻、冷冻干燥步骤,所以比较例5的吸水倍率最差。比较例6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的保水性最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将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后,食用菌保水剂表面生成一层膜,能提高其保水性,使水分不易流失,而比较例6没有将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其表面没有生成保水膜,致使食用菌保水剂内的水分能够快速地挥发。
分别采用实施例1-6、比较例1-4制备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及常规培养基对平菇进行栽培,各装50袋,按每袋培养基干料1Kg,然后每袋分别接入等量的平菇菌种,置于干净的环境中,遮光、室温下培养。发菌期间观察并记录菌丝布满培养袋的时间、菌丝长势等生长情况,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2。
表2食用菌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状况的影响
菌丝满袋天数/d 菌丝长势
常规培养基 28.5 菌丝洁白,较浓密,后期菌丝生长缓慢
实施例1 20.5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实施例2 20.2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实施例3 19.6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实施例4 19.8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实施例5 19.3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实施例6 19.6 菌丝洁白,粗壮,浓密
比较例1 24.0 前期菌丝洁白,后期菌袋略有积水,菌丝生长缓慢
比较例2 23.5 菌丝洁白粗壮,较浓密,后期菌丝生长较慢
比较例3 22.4 菌丝洁白粗壮,较浓密,后期菌丝生长较慢
比较例4 26.1 菌丝洁白粗壮,较稀薄,后期菌丝停止生长
由表2可知,相对于常规培养基,本发明实施例1-6和比较例1-4的食用菌培养基在培育平菇时菌丝满袋天数均缩短,同时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实施例1-6的食用菌培养基的菌丝满袋天数均很短,尤其是实施例5、6,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实施例5、6中将茶籽壳在尿素中浸泡后进行微波处理,可以破坏表面的疏水氨基酸残基,提高茶粕中的氨基酸含量,同时破坏茶皂素结构,降低茶粕中的茶皂素含量,减少茶皂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将葵花籽粕高压蒸煮后进行蒸汽爆破,可充分的在大分子水平上将物料分解,破坏蛋白质分子间的二硫键,提高葵花籽粕中的氨基酸含量,同时破坏纤维内部结构,使木质素、纤维素等组织及糖链分段分离,发生降解,降低葵花籽粕中的纤维素含量,使其更有益于食用菌的生长,促进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比较例3仅添加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菌丝满袋天数次之,均不添加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比较例4菌丝满袋需要天数最多,添加市售保水剂的比较例1在菌丝生长过程中菌袋略有积水,菌丝生长慢,而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的食用菌培养基未出现该现象。
待菌丝布满培养袋后,将培养袋移至出菇房,松开一端袋口,每天通风两次,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利用自然气温进行催菇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记录培养袋出菇时间、每个培养袋的鲜菇产量,计算每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平均出菇时间、单袋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食用菌培养基对出菇时间的影响见表3,对鲜菇产量的影响、生物学效率见表4。
表3食用菌培养基对平菇出菇时间的影响
表4食用菌培养基对平菇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鲜菇产量/Kg 生物学效率
常规培养基 1.120 112%
实施例1 1.390 139%
实施例2 1.415 142%
实施例3 1.445 145%
实施例4 1.410 141%
实施例5 1.460 146%
实施例6 1.485 149%
比较例1 1.250 125%
比较例2 1.265 127%
比较例3 1.310 131%
比较例4 1.190 119%
由表3可知,相对于常规培养基,本发明实施例1-6和比较例1-4的食用菌培养基在培育平菇时出菇时间均提前,同时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实施例1-6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出菇时间最早,而且转潮快,比较例3仅添加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出菇时间次之,均不添加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比较例4出菇时间最晚。
由表4可见,本发明的食用菌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平菇的产量,相对于现有的常规培养基,平菇的产量提高了很多,同时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鲜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高,而且相对于常规培养基培育的平菇,本发明的食用菌培养基培育的平菇菇形紧凑,肉质肥肉,菌柄变短,菇质好,基本无残次菇。
分别采用实施例1-6、比较例1-8制备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及常规培养基对平菇、香菇进行栽培,各装50袋,每袋培养基干料1Kg,所有菌袋一同进行常规灭菌,然后每袋分别接入等量的平菇和香菇菌种,接种后放于各自适宜温度、湿度的培养室中培养、出菇,记录出菇期菌袋所需补水次数、菌袋的总体污染情况和污染率,结果见表5、表6。
表5培育平菇的对比试验
表6培育香菇的对比试验
补水次数/次 菌袋污染数/袋 菌袋污染率
常规培养基 2 8 16%
实施例1 0 1 2%
实施例2 0 1 2%
实施例3 0 0 0
实施例4 0 1 2%
实施例5 0 0 0
实施例6 0 0 0
比较例1 0 3 6%
比较例2 0 5 10%
比较例3 1 4 8%
比较例4 2 9 18%
比较例5 1 2 4%
比较例6 1 1 2%
比较例7 1 2 4%
比较例8 0 10 20%
由表5、表6可知,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在平菇和香菇的生长周期中补水次数少于常规培养基和不添加复合调节剂、保水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浇水次数,其中实施例2-6可不用补水。同时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菌袋污染率极低,仅添加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的菌袋污染率次之,同时不添加本发明的食用菌保水剂和复合调节剂的食用菌培养基、貂粪不进行处理的食用菌培养基的菌袋污染率都很高。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具体实施方式所进行的修改、改变、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25份、食用菌菇根6-8份、茶籽壳15-30份、葵花籽粕15-25份、貂粪6-8份、食用菌保水剂0.8-2份、秸秆颗粒15-30份、复合调节剂2-3份、石灰0.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15份、食用菌菇根8份、茶籽壳30份、葵花籽粕15份、貂粪6份、食用菌保水剂0.8份、秸秆颗粒23份、复合调节剂2份、石灰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5份、食用菌菇根6份、茶籽壳15份、葵花籽粕25份、貂粪8份、食用菌保水剂2份、秸秆颗粒15份、复合调节剂3份、石灰1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食用菌菌渣20份、食用菌菇根7份、茶籽壳23份、葵花籽粕20份、貂粪7份、食用菌保水剂1.5份、秸秆颗粒30份、复合调节剂2.5份、石灰0.5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菇根为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白灵菇、长根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菇根。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冷冻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mm的颗粒,将海泡石研磨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将丝瓜络粉碎至粒径为5mm的颗粒,并将上述三种粉碎后的组分分别进行灭菌;
(2)选取刚采收子实体的新鲜无腐烂的食用菌菌渣粉碎,加入步骤(1)灭菌处理后的浒苔、海泡石粉、丝瓜络,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无机盐和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料平铺于平板上,密封培养,直至食用菌菌渣中的菌丝再次生长,形成致密的菌丝体膜覆盖、贯穿全部混合物料;
(3)将瓜尔胶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海藻酸钾,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料干燥,粉碎,置于瓜尔胶水溶液中,进行搅拌,并添加微波发热,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5-7.5,其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150±5℃,微波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400w;
(4)将步骤(3)的全部物料放入液氮中进行急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600-800℃,烧结时间4-6h,得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
(5)将壳聚糖溶于适量pH值为6-6.5的乙酸溶液中,将步骤(4)制得的食用菌保水剂前驱体处理成粒径为5mm的颗粒,置于壳聚糖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亚麻油进行乳化,调节pH值为5.5,然后加入适量硫酸钠搅拌固化,过滤、干燥,即得所述食用菌保水剂。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浒苔用质量分数为0.6%-1%的稀盐酸漂洗,然后用水洗涤,进行冷冻干燥,并粉碎至粒径为2mm的颗粒;将明胶、海藻酸钾和过硫酸铵溶于水中,搅拌形成溶胶,然后加入浒苔颗粒,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将所有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8-12h;将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用酒精和水洗涤后,置于液氮中冷冻5min,然后冷冻干燥,得复合调节剂。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用菌菇根清洗后送入打浆机,加适量水进行打浆,然后向食用菌菇根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加热灭活,得到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
(2)在貂粪中加入适量乙酸水溶液,搅拌均匀并静置1h后,将貂粪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加热温度为180-210℃,微波时间为10-20min,微波功率为1000-1200w;
(3)将晒干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分别利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小于4mm,再按1:3-3: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秸秆加入秸秆颗粒机中进行压制,压制出长度5-15mm、直径3-5mm的秸秆颗粒;
(4)将食用菌菌渣、茶籽壳、葵花籽粕、步骤(2)-(3)处理后的貂粪、秸秆颗粒混合均匀,加入石灰和水分搅拌均匀,进行堆闷处理;
(5)将步骤(1)制得的食用菌菇根酶解浆料与复合调节剂、饱和吸水或未吸水的食用菌保水剂依次加入步骤(4)堆闷处理后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灭菌,即得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3%-5%,貂粪与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8-1.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按1:1的比例混合。
CN201810425502.7A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395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5502.7A CN108395332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5502.7A CN108395332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332A true CN108395332A (zh) 2018-08-14

Family

ID=6310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5502.7A Pending CN108395332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533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07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铜陵盛牛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486A (zh) * 2018-12-06 2019-02-22 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9626A (zh) * 2018-12-27 2019-03-19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18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非速生树种林下多品种不间断出菇基质及应用
CN111296173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1972212A (zh) * 2020-09-09 2020-11-24 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127A (zh) * 2010-08-04 2011-01-12 李文生 利用杏鲍菇的菌渣栽培双孢菇的生产方法
CN103864525A (zh) * 2014-03-20 2014-06-18 泗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白玉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96653A (zh) * 2014-02-21 2014-07-02 苏州承泰能生物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737817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提高平菇产漆酶能力的方法
CN104817373A (zh) * 2015-03-31 2015-08-05 广西大学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349A (zh) * 2015-04-27 2015-08-19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599A (zh) * 2015-11-26 2016-07-1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全海藻生物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6706A (zh) * 2016-08-27 2017-01-11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重金属的肥料
CN106673811A (zh) * 2016-12-11 2017-05-17 唐林元 一种可松土透气型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JP2018064485A (ja) * 2016-10-18 2018-04-26 千秋 櫛田 きのこ類菌床培地、きのこ類菌床培地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きのこ類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0127A (zh) * 2010-08-04 2011-01-12 李文生 利用杏鲍菇的菌渣栽培双孢菇的生产方法
CN103896653A (zh) * 2014-02-21 2014-07-02 苏州承泰能生物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3864525A (zh) * 2014-03-20 2014-06-18 泗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白玉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17373A (zh) * 2015-03-31 2015-08-05 广西大学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7817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提高平菇产漆酶能力的方法
CN104844349A (zh) * 2015-04-27 2015-08-19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599A (zh) * 2015-11-26 2016-07-1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全海藻生物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6706A (zh) * 2016-08-27 2017-01-11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重金属的肥料
JP2018064485A (ja) * 2016-10-18 2018-04-26 千秋 櫛田 きのこ類菌床培地、きのこ類菌床培地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きのこ類栽培方法
CN106673811A (zh) * 2016-12-11 2017-05-17 唐林元 一种可松土透气型食用菌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农学会: "《植物保护与植物营养研究进展》", 30 April 1999,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冯望 等: "纵条纹炭角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广东农业科学》 *
卫广森 等: "《百项养鸡新技术》", 31 October 1999,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姚珂 等: "一种竹生炭角菌的分子系统鉴定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 《竹子研究汇刊》 *
李玉环: "《水产品加工技术》", 30 September 2014 *
林友文 等: "《有机化学》", 31 July 2016,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07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铜陵盛牛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486A (zh) * 2018-12-06 2019-02-22 安徽铜草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9626A (zh) * 2018-12-27 2019-03-19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方体灵芝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18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非速生树种林下多品种不间断出菇基质及应用
CN111296173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11972212A (zh) * 2020-09-09 2020-11-24 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2212B (zh) * 2020-09-09 2022-04-15 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5332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9967B (zh) 新鲜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方法
CN101779574B (zh) 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3910584B (zh) 含棕榈树木屑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CN103396255A (zh) 一种姬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3613431B (zh) 一种利用板栗修剪枝、苞壳、栗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5036857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6771A (zh) 一种防虫防病害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7220B (zh) 一种含中性蛋白酶的生长猪专用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407B (zh) 一种榆黄蘑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5198556A (zh) 一种提高橘子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6285A (zh) 一种含有银杏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CN101734974B (zh) 一种含苎麻骨粉的秀珍菇培养基及秀珍菇栽培方法
CN101962622B (zh) 一种以动物屠宰场和养殖场排出物为原料制作有机肥的复合菌接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103A (zh) 一种环保农作物肥料
CN103598017A (zh) 用液体菌种直接拌生料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CN109042064A (zh)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3098983B (zh) 一种制备秸秆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8901599A (zh) 一种高产香菇种植方法
AU2021103569A4 (en) A method cultivating volvariella volvacea with flammulina velutipes mushroom bran
CN109503227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10384018A (zh) 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3740683B (zh) 一种含中性蛋白酶的小麦日粮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9677A (zh) 一种促进瓜蒌分根繁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