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9123B -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9123B
CN104819123B CN201510047531.0A CN201510047531A CN104819123B CN 104819123 B CN104819123 B CN 104819123B CN 201510047531 A CN201510047531 A CN 201510047531A CN 104819123 B CN104819123 B CN 104819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pressure
valve
swash pl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75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9123A (zh
Inventor
太田雅树
山本真也
铃木隆容
本田和也
山下秀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9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9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1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6Control
    • F04B1/28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1/29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1/295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by chang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wash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128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42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78Swash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having two or more sets of cylinders or pistons
    • F04B1/24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having two or more sets of cylinders or pistons inclined to the main 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2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having plural sets of cylinders or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7/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 F04B7/0076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the members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09Controlle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22Valve-controlled fluid connection
    • F04B2027/1827Valve-controlled fluid connection between crankcase and discharge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的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在电磁螺线管被激励时快速地改变至最大值,并且因此压缩机以最大排量进行操作。当第二阀体打开时,第一阀体关闭;当第二阀体关闭时,对第一阀体的阀开度进行控制。在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并且发出用于以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的指令的情况下,当第一阀体关闭时,第二阀体打开。除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供给通道从排出室至控制压力室的供给以外,制冷剂气体还通过第二供给通道动从排出室供给至控制压力室。

Description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在该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中,与旋转斜板接合的多个活塞以根据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的冲程长度进行往复运动。
背景技术
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1-190972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动体的旋转斜板式压缩机,该可动体联接至旋转斜板并且允许旋转斜板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可动体能够响应于引入形成在压缩机的壳体中的控制压力室中的控制气体(制冷剂气体)的压力的改变沿压缩机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通过可动体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运动来改变。
具体地,当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近似增大至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区域的压力对应的水平时,可动体朝向旋转轴的一端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通过可动体朝向旋转轴的所述一端的这种运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增大。另一方面,当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近似减小至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区域的压力对应的水平时,可动体朝向旋转轴的另一端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通过可动体朝向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的这种运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减小。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活塞的冲程减小并且因此压缩机的排量也减小。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增大的情况下,活塞的冲程长度增大并且因此压缩机的排量也增大。上述公开中公开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具有控制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排量控制阀。
在这种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中,在第一供给通道中在第一供给通道的中间位置处在排气压力区域与控制压力室之间设置有节气阀。该节气阀限制了通过第一供给通道从排气压力区域供给至控制压力室的控制气体的流动,从而有助于将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保持在最大倾斜角度位置与最小倾斜角度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因此,提高了压缩机以中间排量的操作效率。
然而,该节气阀在第一供给通道中的设置在车辆空调系统的空调开关打开以将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并且通过控制计算机给出用于压缩机以最大排量操作的指令时防止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快速增大至与排气压力区域的压力对应的水平。因此,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不能快速地改变至最大值,从而在压缩机以最大排量进行操作开始之前耗费了较长的时间。
已经考虑到以上情况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下述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该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在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并且指示压缩机以最大排量操作时将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快速地改变至最大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吸气压力区域和排气压力区域;旋转轴,该旋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中;旋转斜板,该旋转斜板设置在壳体中并且由旋转轴驱动以进行旋转;多个活塞,所述多个活塞与旋转斜板接合;可动体,该可动体联接至旋转斜板并且适于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控制压力室,该控制压力室由可动体限定并且适于在吸入控制压力室中的控制气体改变了控制压力室的压力时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可动体;以及排量控制机构,该排量控制机构对控制压力室的压力进行控制。活塞能够以根据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的冲程长度往复地移动。从排气压力区域至控制压力室延伸有第一供给通道和第二供给通道,并且第一供给通道和第二供给通道部分并联地连接在排气压力区域与控制压力室之间。从控制压力室至吸气压力区域延伸有排放通道。排量控制机构包括:节气阀,该节气阀设置在第一供给通道中;第一阀体,该第一阀体控制排放通道的开度;压敏机构,该压敏机构感测吸气压力区域中的压力以能够沿第一阀体的移动方向伸展或收缩,从而控制第一阀体的阀开度;电磁螺线管;驱动力传输部,该驱动力传输部在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时改变压敏机构的设定;以及第二阀体,该第二阀体通过驱动力传输部打开或关闭第二供给通道。当第二阀体打开时,第一阀体关闭,并且当第二阀体关闭时,对第一阀体的阀开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势将从结合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特别地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了本发明的被认为新颖的特征。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势可以通过参照本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以及附图而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斜板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2为图1的压缩机的排量控制阀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压缩机在压缩机的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为最小时的状态;
图3为排量控制阀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压缩机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为最大时的状态;
图4为图1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压缩机在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为最大时的状态;
图5为排量控制阀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排量控制阀在排量控制阀已经接收到用于以其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的指令时的状态;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的排量控制阀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该压缩机用于车辆中的空调系统。
参照图1,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由附图标记10指示并且包括壳体11。壳体11包括连接至彼此的第一缸体12和第二缸体13、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一缸体12的前侧(一侧)的前壳体14以及连接至压缩机的第二缸体13的后侧(另一侧)的后壳体15。
在前壳体14与第一缸体12之间插置有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在后壳体15与第二缸体13之间插置有第二阀和端口形成体17。
在前壳体14与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之间单独地限定有吸入室14A和排出室14B。排出室14B设置在吸入室14A的径向外面。在后壳体15与第二阀和端口形成体17之间单独地形成有吸入室15A和排出室15B。后壳体15中还具有压力调节室15C。压力调节室15C设置在后壳体15的中央处,吸入室15A进一步设置在压力调节室15C的径向外面,并且排出室15B设置在吸入室15A的径向外面。排出室14B和排出室15B通过连接至外部制冷回路(未示出)的排出通道连接至彼此。排出室14B、15B形成了压缩机10的排气压力区域的一部分。
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具有贯穿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的能够与吸入室14A连通的吸入端口16A以及能够与排出室14B连通的排出端口16B。第二阀和端口形成体17具有贯穿第二阀和端口形成体17的能够与吸入室15A连通的吸入端口17A以及能够与排出室15B连通的排出端口17B。吸入端口16A、17A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吸入阀机构(未示出),并且排出端口16B、17B中的每一者均具有排出阀机构(未示出)。
旋转轴2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11中。旋转轴21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即,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即,旋转轴21的位于壳体11的前部(一个侧部)中的前端部——插入轴孔12H中,轴孔12H形成通过第一缸体12。旋转轴21的前端位于前壳体14中。旋转轴21的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即,旋转轴21的位于壳体11的后部(另一侧部)中的后端部——插入轴孔13H中,轴孔13H形成通过第二缸体13。旋转轴21的后端位于压力调节室15C中。
旋转轴21的前端部由第一缸体12通过轴孔12H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旋转轴21的后端部由第二缸体13通过轴孔13H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前壳体14与旋转轴21之间插置有唇形密封式的轴密封装置22。作为外部驱动源的车辆发动机E通过动力传输机构PT操作性地联接至旋转轴21的前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输机构PT为无离合式连续动力传输机构(例如带与带轮组件)。
在壳体11中,在第一缸体12与第二缸体13之间形成有曲柄室24。曲柄室24容置有旋转斜板23,旋转斜板23由旋转轴21驱动以进行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倾斜。旋转斜板23具有插入孔23A,旋转轴21插入穿过插入孔23A。旋转斜板23安装在旋转轴21上,旋转轴21插入到插入孔23A中。
第一缸体12中具有绕旋转轴21形成并沿第一缸体1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缸孔12A(图1中示出了仅一个第一缸孔)。第一缸孔12A绕旋转轴21设置(图1示出了仅一个第一缸孔12A)。每个第一缸孔12A均能够通过吸入端口16A与吸入室14A连通并且还通过排出端口16B与排出室14B连通。第二缸体13具有贯穿第二缸体13的多个第二缸孔13A(图1中示出了仅一个第二缸孔),多个第二缸孔13A沿第二缸体13的轴向方向形成通过第二缸体13。第二缸孔13A绕旋转轴21设置(图1示出了仅一个第二缸孔13A)。每个第二缸孔13A均能够通过吸入端口17A与吸入室15A连通并且还能够通过排出端口17B与排出室15B连通。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设置成形成沿其纵向方向对准的多对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所述多对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中的每一对以使双头活塞25能够沿纵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容纳双头活塞25。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为双头活塞式旋转斜板压缩机。双头活塞25对应于本发明的活塞。
双头活塞25中的每个双头活塞均在旋转斜板23的外周处通过一对滑瓦26与旋转斜板23接合。旋转斜板23的由旋转轴21的旋转引起的旋转通过滑瓦26转变成双头活塞25在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中的线性往复运动。通过双头活塞25以及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在第一缸孔12A中的每个第一缸孔中限定了第一压缩室20A。通过双头活塞25以及第二阀和端口形成体17在第二缸孔13A中的每个第二缸孔中限定了第二压缩室20B。
第一缸体12中具有第一大直径孔12B,该第一大直径孔12B从轴孔12H连续并且具有比轴孔12H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第一大直径孔12B与曲柄室24连通。曲柄室24与吸入室14A通过吸入通道12C彼此连通,吸入通道12C形成穿过第一缸体12以及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6。
第二缸体13中具有第二大直径孔13B,该第二大直径孔13B从轴孔13H连续并且具有比轴孔13H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第二大直径孔13B与曲柄室24连通。曲柄室24与吸入室15A通过吸入通道13C彼此连通,吸入通道13C形成穿过第二缸体13以及第一阀和端口形成体17。
第二缸体13具有穿过第二缸体13的周缘的入口13S。入口13S连接至前述外部制冷回路(未示出)。从外部制冷回路通过入口S13进入曲柄室24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通道12C、13C吸入到吸入室14A、15A中。因此,吸入室14A、15A与曲柄室24配合以形成压缩机10的吸气压力区域并且这些室中的压力大致相同。
旋转轴21具有环形凸缘部21F,环形凸缘部21F在第一缸体12的第一大直径孔12B中从旋转轴21的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在旋转轴21的凸缘部21F与第一缸体12之间设置有第一止推轴承27A。在旋转轴21的后端上配装有圆筒形支承构件39。支承构件39具有环形凸缘部39F,环形凸缘部39F在第二缸体13的第二大直径孔13B中从支承构件39的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在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与第二缸体13之间设置有第二止推轴承27B。
固定体31在位于凸缘部21F的后方且位于旋转斜板23的前方的位置处固定在旋转轴21上以与旋转轴21一起旋转。具有带底圆筒形形状的可动体32在位于凸缘部21F与固定体31之间的位置处安装在旋转轴21上。可动体32联接至旋转斜板23并且能够相对于固定体3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
可动体32包括环形底部32A和圆筒形部32B,该环形底部32A具有贯穿环形底部32A的插入孔32E,旋转轴21插入通过插入孔32E,圆筒形部32B从底部32A的外周缘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圆筒形部32B的内周表面能够相对于固定体31的外周表面滑动。因此,可动体32能够通过固定体31与旋转轴21一体地旋转。密封构件33密封在圆筒形部32B的内周表面与固定体31的外周缘之间,并且密封构件34密封在可动体32与旋转轴21之间。在固定体31与可动体32之间限定了控制压力室35。
旋转轴21中具有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内轴通道21A。第一内轴通道21A在其后端处通向压力调节室15C。旋转轴21中还具有沿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内轴通道21B。第二内轴通道21B在其一端处与第一内轴通道21A的稍端连通并且在其另一端处通向控制压力室35。因此,控制压力室35与压力调节室15C通过第一内轴通道21A和第二内轴通道21B彼此连通。
在曲柄室24中在旋转斜板23与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之间设置有凸耳臂40。凸耳臂40呈在其一端处具有配重部40A的大致L状。配重部40A延伸穿过形成在旋转斜板23中的槽部23B至超出旋转斜板23的前部的位置。
凸耳臂40的一端通过横穿槽部23B延伸的第一销41连接至旋转斜板23的上部(图1中的上侧)。凸耳臂40的所述一端以能够绕与第一销41的轴向中心对应的第一旋转中心M1相对于旋转斜板23旋转的方式支承。凸耳臂4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42以能够绕与第二销42的轴向中心对应的第二旋转中心M2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支承构件39。
可动体32的圆筒形部32B在其后端处具有朝向旋转斜板23突出的连接部32C。连接部32C中具有插入孔32H,插入孔32H位于可动体侧部上并且第三销43插入通过插入孔32H。旋转斜板23在其下部(图1中的下侧)中具有插入孔23H,插入孔23H位于旋转斜板侧部上并且第三销43插入通过插入孔23H。连接部32C通过插入通过插入孔23H、32H的第三销43连接至旋转斜板23的下端。
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通过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室15B至控制压力室35的导入以及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到吸入室15A中的排出来控制。也就是说,待被引入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用作控制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制冷剂气体。可动体32能够响应于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差相对于固定体3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后壳体15中具有控制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的电磁式的排量控制阀50。排量控制阀50电连接至控制计算机50C。控制计算机50C与空调开关50S信号连接。
参照图2,排量控制阀50包括阀壳50H。阀壳50H具有圆筒形第一壳体51,圆筒形第一壳体51中具有电磁螺线管53。电磁螺线管53包括线圈53C、固定铁芯54以及可动铁芯55,可动铁芯55由在将电流供给至线圈53C而将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时产生的电磁力吸引至固定铁芯54。电磁螺线管53的电磁力使可动铁芯55吸引至固定铁芯54。电磁螺线管53通过控制计算机50C进行占空比控制。电磁螺线管53还包括迫压弹簧56,迫压弹簧56设置在固定铁芯54与可动铁芯55之间并且迫使可动铁芯55远离固定铁芯54。
第一传动杆57固定至可动铁芯55,使得第一传动杆57与可动铁芯55能够一体地移动。固定铁芯54包括小直径部54A和大直径部54B,该小直径部54A位于线圈53C的内部,该大直径部54B从第一壳体51的位于与可动铁芯55相反的一侧的开口突出并且具有比小直径部54A的直径更大的直径。大直径部54B的与小直径部54A相反的一个端面具有凹形部54C。凹形部54C的内壁在阶梯部541C处形成阶梯。阀壳50H还具有固定地配装在凹形部54C中的圆筒形第二壳体52,其中,第二壳体52的底部与阶梯部541C接触。
在第二壳体52中在第二壳体52的与电磁螺线管53相反的一侧具有容置室59。在容置室59中容置有压敏机构60。压敏机构60包括:波纹管61;压力接受体62,该压力接受体62配装在第二壳体52的其与第一壳体51相反的一侧的开口中并且连接至波纹管61的一端;连接体63,该连接体63连接至波纹管61的另一端;以及位于波纹管61中的弹簧64,该弹簧64迫使连接体63远离压力接受体62。
压力接受体62具有位于波纹管61中的与压力接受体62一体地形成的止动部62A。连接体63具有朝向压力接受体62的止动部62A突出的止动部63A。压力接受体62的止动部62A与连接体63的止动部63A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波纹管61的最小长度。
在容置室59中在与压力接受体62相反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阀座构件65。在阀座构件65与压力接受体62之间在容置室59中设置有迫压弹簧66以迫使阀座构件65靠着形成在第二壳体52的内表面上的阶梯部52E,从而将阀座构件65定位在适当位置。阀座构件65在其中央部处具有阀孔65H。
通过凹形部54C的内表面以及第二壳体52的位于第二壳体52的与电磁螺线管53相邻的一侧的端表面限定了背压室58。背压室58与容置室59通过形成在第二壳体52中的连通通道52R彼此连通。
第一传动杆57延伸通过固定铁芯54到背压室58中。在第二壳体52中在比阀座构件65更靠近电磁螺线管53的位置处容置有第一阀体68V。第一阀体68V能够移动到阀座构件65的绕阀座构件65的阀孔65H的端表面处以及远离该端表面。因此,阀座构件65的绕阀孔65H的端表面形成了用于第一阀体68V的阀座65E。阀孔65H通过能够移动到阀座构件65的阀座65E处以及远离阀座65E的第一阀体68V来关闭及打开。在第二壳体52中形成了阀室67,并且阀室67能够与阀孔65H连通。第一阀体68V容置在阀室67中。
第一阀体68V在其背压室58侧具有沿着第一传动杆57的移动方向线性地延伸的通孔68A。第一阀体68V还具有垂直于第一传动杆57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连通通道68B。通孔68A的在背压室58侧的一端通向背压室58,并且通孔68A的另一端与连通通道68B连通。
在第一阀体68V中在第一阀体68V的与阀座构件65相邻的一侧形成有容置凹部68C。容置凹部68C的开口通过密封构件68E来关闭,该密封构件68E压配合在容置凹部68C的开口中以使得密封构件68E能够与第一阀体68V一起移动。密封构件68E具有从密封构件68E的位于容置室59侧的一个端表面延伸的突出部681E。突出部681E在其所述一端处与压敏机构60的连接体63以突出部681E能够相对于连接体63移动的方式接合。
通过容置凹部68C和密封构件68E在第一阀体68V中限定了容置室69。在第一阀体68V中在与容置凹部68C的底部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连接通道68H,连接通道68H提供了连通通道68B与容置室69之间的连通。容置室69中具有第二阀体69V和迫压弹簧70,该第二阀体69V打开或关闭连接通道68H,该迫压弹簧70插置在第二阀体69V与密封构件68E之间并且朝向容置凹部68C的底壁迫压第二阀体69V。第一阀体68V具有提供了容置室69与阀室67之间的连通的连通端口68D。
第二壳体52具有与容置室59连通的连通孔521、与阀室67连通的连通孔522以及与连通通道68B连通的连通孔523。在第二壳体52的内周表面与第一阀体68V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有提供了在连通孔523与阀室67之间的连通的间隙52S,从而提供了连通孔523与阀室67之间的连通。
在通孔68A中插入有第二传动杆75。第二传动杆75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57接触,并且第二传动杆75的另一端与第二阀体69V接触。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运动通过电磁螺线管53来控制。因此,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形成了本发明的驱动力传输部,该驱动力传输部对压敏机构60的控制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的设定进行改变。在第二传动杆75上安装有密封构件76A以在连通通道68B与背压室58之间进行密封。在第一阀体68V上安装有密封构件76B以在连通孔523与背压室58之间进行密封。
容置室59通过连通孔521及通道71与吸入室15A连通。阀室67通过连通孔522及通道72与压力调节室15C连通。因此,第二内轴通道21B、第一内轴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72、连通孔522、阀室67、阀孔65H、容置室59、连通孔521以及通道71配合以在控制压力室35与吸入室15A之间形成排放通道。
波纹管61响应于在容置室59中施加至波纹管61的压力以及在背压室58中施加至第一阀体68V的压力沿第一阀体68V移动的方向相应地伸展及收缩。波纹管61的伸展及收缩运动对第一阀体68V进行定位,从而有助于对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的控制。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根据由电磁螺线管53产生的电磁力、弹簧56的迫压力以及压敏机构60的迫压力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第一阀体68V控制排放通道的开度(或者空气所通过的横截面积)。当第一阀体68V坐置在阀座65E上时,排放通道关闭并且排放通道进入关闭状态,而当第一阀体68V与阀座65E分离时,排放通道打开并且排放通道进入打开状态。
排出室15B和控制压力室35能够通过形成在后壳体15中的通道73、连通孔523、间隙52S、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彼此连通。因此,通道73、连通孔523、间隙52S、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配合以在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形成第一供给通道。第一供给通道的开度受间隙52S限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52S用作设置在第一供给通道中的节气阀。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供给通道的一部分形成在排量控制阀50中,其构成了控制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的排量控制机构。
排出室15B和控制压力室35能够通过通道73、连通孔523、连通通道68B、连接通道68H、容置室69、连通端口68D、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彼此连通。因此,连通通道68B、连接通道68H、容置室69以及连通端口68D配合以形成第二供给通道,该第二供给通道与第一供给通道连通并且提供了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的连通。第一供给通道和第二供给通道部分并联地连接在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
在受到迫压弹簧70的迫压力时,使得第二阀体69V与容置凹部68C的底壁接触,并且第二供给通道被阻塞并且第二供给通道进入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当第二阀体69V抵抗迫压弹簧70的迫压力与容置凹部68C分离时,第二供给通道打开并且第二供给通道进入打开状态。
连接通道68H的横截面积与第二传动杆75的接受穿过第二供给通道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的压力接受面积大致相同。因此,防止了第二传动杆75响应于穿过第二供给通道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的运动。
当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的空调开关50S打开并且将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时,电磁螺线管53的电磁力抵抗弹簧56的迫压力施加,并且可动铁芯55如图3中所示被吸引至固定铁芯54。第一传动杆57通过第二传动杆75按压第二阀体69V。也就是说,第二阀体69V通过迫压弹簧70的迫压力保持压靠容置凹部68C的底壁并且保持关闭。
由第二传动杆75施加在第二阀体69V上的按压力使第一阀体68V朝向阀座构件65移动,这减小了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并且因此减小了通过第二内轴通道21B、第一内轴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72、连通孔522、阀室67、阀孔65H、容置室59、连通孔521以及通道71从控制压力室35流入吸入室15A的流量。在制冷剂气体通过通道73、连通孔523、间隙52S、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从排出室15B流入控制压力室35时,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接近于排出室15B的压力。
由于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接近于排出室15B的压力并且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差增大,因此可动体32移动以使得可动体32的底部32A如图4中所示远离固定体31移动。通过可动体32的这种运动,旋转斜板23在与旋转轴21一起旋转的同时绕第一旋转中心M1倾斜。旋转斜板23绕第一旋转中心M1的这种倾斜使凸耳臂40的相反两端分别绕第一旋转中心M1和第二旋转中心M2转动,并且凸耳臂40远离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移动。因此,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增大,并且双头活塞25的冲程长度相应地增大,因此增大了压缩机10的排量。当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已经达到最大值时,可动体32与旋转轴21的凸缘部21F接触。可动体32与凸缘部21F之间的接触将旋转斜板23保持在最大倾斜角度位置处。
如图2中所示,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的增大使通过第二内轴通道21B、第一内轴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72、连通孔522、阀室67、阀孔65H、容置室59、连通孔521以及通道71从控制压力室35排入吸入室15A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增大,从而使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接近于吸入室15A的压力。
由于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接近于吸入室15A的压力并且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差减小,因此可动体32移动以使得其底部32A如图1中所示靠近固定体31。通过可动体32的这种运动,旋转斜板23沿使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减小的方向绕第一旋转中心M1倾斜。旋转斜板23沿相反方向的这种倾斜使得凸耳臂40的相反两端沿使凸耳40靠近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的方向分别绕第一旋转中心M1和第二旋转中心M2转动。因此,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减小,并且双头活塞25的冲程长度减小,因此减小了压缩机10的排量。当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已经达到最小值时,凸耳臂40与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接触。凸耳臂40与凸缘部39F之间的接触将旋转斜板23保持在最小倾斜角度位置处。
现在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操作。
如图5中所示,当空调开关50S打开时,将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并且控制计算机50C随后向排量控制阀50发出用于以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10的指令。随后,电磁螺线管53产生了抵抗弹簧56的迫压力将可动铁芯55吸引至固定铁芯54的电磁力,从而使第一传动杆57通过第二传动杆75推动第二阀体69V。
此时,施加在第二阀体69V的第二传动杆75的按压力大于迫压弹簧70的迫压力,使得第二阀体69V在第二传动杆75的按压力下远离容置凹部68C的底壁移动并打开。具体地,迫压弹簧70的迫压力设定成小于下述按压力,该按压力为如上所述的在通过打开空调开关50S将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并且控制计算机50C向排量控制阀50发出用于以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10的指令时从第二传动杆75施加至第二阀体69V的按压力。因此,排出室15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通过通道73、连通孔523、连通通道68B、连接通道68H、容置室69、连通端口68D、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流入控制压力室35中。
从第二传动杆75施加至第二阀体69V的按压力使得第一阀体68V朝向阀座构件65移动,并且第一阀体68V在其坐置在阀座65E上时关闭。在第一阀体68V的这种位置中,防止了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内轴通道21B、第一内轴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72、连通孔522、阀室67、阀孔65H、容置室59、连通孔521以及通道71流入吸入室15A中。
第一阀体68V和第二阀体69V通过迫压弹簧70和阀座65E连接至彼此。在对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的控制中,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驱动力通过第二阀体69V传输至第一阀体68V。当第一阀体68V关闭时,第二阀体69V通过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驱动力而打开。
由于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供给通道从排出室15B供给至控制压力室35以及通过第二供给通道从排出室15B供给至控制压力室35,因此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快速地接近于与排出室15B的压力对应的水平。因此,旋转斜板23在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时快速地倾斜至其最大倾斜角度位置并且压缩机10以最大排量操作。
通过本实施方式实现了以下效果。
(1)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的排量控制阀50构造成使得当第二阀体69V打开时,第一阀体68V关闭,以及另一方面在第二阀体69V关闭时,对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构型,在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并且发出用于以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10的指令的情况下,当第一阀体68V关闭时,第二阀体69V打开,并且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供给通道以及通过第一供给通道从排出室15B供给至控制压力室35。相比制冷剂气体仅通过第一供给通道从排出室15B供给至控制压力室35的情况,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可以快速地接近于排出室15B的压力。因此,当电流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3时,旋转斜板23快速地倾斜至最大倾斜角度位置从而以最大排量操作压缩机10。
(2)第一阀体68V具有容置第二阀体69V的容置部69以及通过第二阀体69V打开或关闭的连接通道68H。通过这种构型,第二阀体69V容置在第一阀体68V内,使得排量控制阀50的尺寸与第二阀体69V设置在第一阀体68V外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制造得更小。
(3)连接通道68H的横截面积与第二传动杆75的接受穿过第二供给通道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的压力接受面积大致相同,这防止了第二传动杆75在感测到穿过第二供给通道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时移动,并且因此防止了第二传动杆75的这种运动对第一阀体68V和第二阀体69V的阀开度的影响。
(4)第一阀体68V和第二阀体69V通过迫压弹簧70连接至彼此。在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的控制中,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驱动力通过第二阀体69V传输至第一阀体68V。当第一阀体68V关闭时,第二阀体69V通过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驱动力打开。第一阀体68V和第二阀体69V通过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的驱动力来打开或关闭的结构简化了第一阀体68V和第二阀体69V的打开及关闭操作。
在连通孔523与阀室67之间提供连通的间隙52S形成在第二壳体52的内周表面与第一阀体68V的外周表面之间并且减小了第一供给通道的开度。间隙52S的设置使得在第一供给通道中并非必须在排量控制阀50外提供限制通道,这简化了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的结构。
(6)与具有单头活塞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不同,具有双头活塞25的双头活塞式旋转斜板压缩机中的曲柄室24不能用作用于改变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的控制压力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中,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通过改变由可动体32和固定体31限定的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来改变。由于控制压力室35在体积方面比曲柄室24更小,因此引入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较小并且因此能够以快速的响应实现对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的改变。
本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修改。
根据本发明,如图6中所示,其可以构造成使得构型可以使得容置室59通过连通孔521和通道71与压力调节室15C连通,并且阀室67通过连通孔522和通道72与吸入室15A连通。在密封构件68E中形成了连通通道77,从而提供了容置室69与容置室59之间的连通。连通通道77包括第一通道77A和第二通道77B,该第一通道77A沿第一阀体68V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第一通道77A的一端通向容置室69,该第二通道77B在第一通道77A的另一端处与第一通道77A连通并且垂直于第一通道77A延伸以与容置室59连通。换句话说,通道73、连通孔523、连通通道68B、连接通道68H、容置室69、第一通道77A、第二通道77B、容置室59、连通孔521、通道71、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配合以形成提供了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的连通的第二供给通道。
在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中在排量控制阀50外形成有连通通道78,从而提供了排出室15B与压力调节室15C之间的连通。连通室78中具有节气阀78S。具体地,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排量控制机构包括排量控制阀50和节气阀78S。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通过连通通道78、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彼此连通。因此,连通通道78、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配合以在排出室15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形成第一供给通道。
密封构件68E的突出部681E固定至连接体63。换句话说,第一阀体68V固定地连接至压敏机构60。由第一阀体68V打开或关闭的阀孔65H的横截面积与波纹管61的有效压力接受面积大致相同。因此,当第一阀体68V关闭时,压敏机构60的操作不受容置室59中的压力的影响,并且波纹管61响应于背压室58中存在的并且作用在第一阀体68V上的压力沿第一传动杆57移动的方向伸展及收缩。在第一阀体68V的外周表面上安装有密封构件76C以在连通孔523与阀室67之间进行密封。因此,图6的实施方式表现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至(3)以及(5)大致相同的效果。
在图6的该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76A、76B可以分别从第二传动杆75和第一阀体68V移除。替代性地,连通通道68B与背压室58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环状地绕第二传动杆75形成多个迷宫式槽来实现。同样地,连通孔523与背压室58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环状地绕第一阀体68V形成多个迷宫式槽来实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杆57和第二传动杆75可以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通道68H的横截面积与第二传动杆75中的接受穿过第二供给通道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接受面积可以大致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置室59可以通过连通孔521和通道71与吸入室14A连通。换句话说,可以在控制压力室35与吸气压力区域之间形成排放通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室14B可以通过通道73、连通孔523、间隙52S、阀室67、连通孔522、通道72、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轴通道21A以及第二内轴通道21B与控制压力室35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驱动压缩机10的驱动力可以从外部驱动源经由离合器来供给。
前述实施方式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为双头活塞式旋转斜板压缩机。然而,应当指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单头活塞的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Claims (6)

1.一种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包括吸气压力区域(14A、15A、24)和排气压力区域(14B、15B);
旋转轴(21),所述旋转轴(2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11)中;
旋转斜板(23),所述旋转斜板(23)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中并且由所述旋转轴(21)驱动以进行旋转;
多个活塞,多个所述活塞与所述旋转斜板(23)接合;
可动体(32),所述可动体(32)联接至所述旋转斜板(23)并且适于改变所述旋转斜板(23)的倾斜角度;
控制压力室(35),所述控制压力室(35)由所述可动体(32)限定并且适于在吸入所述控制压力室(35)中的控制气体改变了所述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时沿所述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可动体(32);以及
排量控制机构,所述排量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其中,
所述活塞能够以根据所述旋转斜板(23)的所述倾斜角度的冲程长度往复地移动;
从所述排气压力区域(14B、15B)至所述控制压力室(35)延伸有第一供给通道(15C、21A、21B、52S、67、72、73、522、523;15C、21A、21B、78)和第二供给通道(68B、68D、68H、69;15C、21A、21B、59、68B、68H、69、71、73、77A、77B、521、523),并且所述第一供给通道(15C、21A、21B、52S、67、72、73、522、523;15C、21A、21B、78)和所述第二供给通道(68B、68D、68H、69;15C、21A、21B、59、68B、68H、69、71、73、77A、77B、521、523)部分并联地连接在所述排气压力区域(14B、15B)与所述控制压力室(35)之间,以及
从所述控制压力室至所述吸气压力区域(14A、15A、24)延伸有排放通道(15C、21A、21B、59、72、65H、67、71、521、52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量控制机构包括:
节气阀(78S),所述节气阀(78S)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给通道(15C、21A、21B、52S、67、72、73、522、523;15C、21A、21B、78)中;
第一阀体(68V),所述第一阀体(68V)控制所述排放通道(15C、21A、21B、59、72、65H、67、71、521、522)的开度;
压敏机构(60),所述压敏机构(60)感测所述吸气压力区域(14A、15A、24)中的压力以能够沿所述第一阀体(68V)的移动方向伸展或收缩,从而控制所述第一阀体(68V)的阀开度;
电磁螺线管(53);
驱动力传输部(57、75),所述驱动力传输部(57、75)在电流供给至所述电磁螺线管(53)时改变所述压敏机构(60)的设定;以及
第二阀体(69V),所述第二阀体(69V)通过所述驱动力传输部(57、75)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供给通道(68B、68D、68H、69;15C、21A、21B、59、68B、68H、69、71、73、77A、77B、521、523);
当所述第二阀体(69V)打开时,所述第一阀体(68V)关闭;以及
当所述第二阀体(69V)关闭时,对所述第一阀体(68V)的所述阀开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68V)形成了所述第二供给通道(68B、68D、68H、69;15C、21A、21B、59、68B、68H、69、71、73、77A、77B、521、523)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阀体(68V)包括容置室(69)和连接通道(68H),所述容置室(69)中容置有所述第二阀体(69V),所述连接通道(68H)通过所述第二阀体(69V)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通道(68H)的横截面积与所述驱动力传输部(75)的接受穿过所述第二供给通道(68B、68D、68H、69;15C、21A、21B、59、68B、68H、69、71、73、77A、77B、521、523)的控制气体的压力的压力接受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68V)与所述第二阀体(69V)通过迫压构件(70)连接至彼此;
当对所述第一阀体(68V)的所述阀开度进行控制时,所述驱动力传输部(57、75)的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二阀体(69V)传输至所述第一阀体(68V);以及
当所述第一阀体(68V)关闭时,所述驱动力传输部(57、75)使所述第二阀体(69V)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量控制机构为排量控制阀(50),在所述排量控制阀(50)内形成了所述第一供给通道(15C、21A、21B、52S、67、72、73、522、523;15C、21A、21B、78)的一部分;以及
所述节气阀(78S)形成在所述排量控制阀(50)的阀壳(50H)与所述第一阀体(68V)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塞均为双头活塞(25)。
CN201510047531.0A 2014-01-30 2015-01-29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19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5666 2014-01-30
JP2014015666A JP6127994B2 (ja) 2014-01-30 2014-01-30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123A CN104819123A (zh) 2015-08-05
CN104819123B true CN104819123B (zh) 2017-01-18

Family

ID=5352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75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19123B (zh) 2014-01-30 2015-01-29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8568B2 (zh)
JP (1) JP6127994B2 (zh)
KR (1) KR101659680B1 (zh)
CN (1) CN104819123B (zh)
DE (1) DE1020151012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989A (zh) * 2016-05-27 2016-08-17 李晓峰 单向斜盘式压缩机
US20170363080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Henry C. Chu Control valve for compressor
DE102016226039B3 (de) * 2016-12-22 2018-02-08 Danfoss Power Solutions Gmbh & Co. Ohg Verdrängungssteueranordnung für eine axialkolbenpumpe
CN108953095A (zh) * 2017-05-17 2018-12-07 朱君忠 压缩机控制器
EP3650695B1 (en) * 2017-07-05 2023-09-06 Eagle Industry Co., Ltd. Capacity control valve
US11359625B2 (en) 2017-07-06 2022-06-14 Eagle Industry Co., Ltd. Capacity control valve having an auxiliary communication part allowing communication with an intermediate passage
CN107829896B (zh) * 2017-12-03 2024-03-05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流量可调柱塞式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
WO2020204134A1 (ja) 2019-04-03 2020-10-08 イーグル工業株式会社 容量制御弁
JP7399950B2 (ja) 2019-04-03 2023-12-18 イーグル工業株式会社 容量制御弁
US20220213877A1 (en) * 2019-04-03 2022-07-07 Eagle Industry Co., Ltd. Capacity control valve
KR20210136135A (ko) * 2019-04-03 2021-11-16 이구루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용량 제어 밸브
DE102019205140A1 (de) * 2019-04-10 2020-10-15 Robert Bosch Gmbh Axialkolbenmaschine mit in die Anschlussplatte integrierten Ventilschiebern
EP3961075A4 (en) 2019-04-24 2023-01-04 Eagle Industry Co., Ltd. CAPACITY REGULATING VALVE
CN112937256B (zh) * 2021-03-19 2022-12-06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及装置、驻车空调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527A (zh) * 1997-01-24 1998-07-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具有改进的旋转斜板支承装置的容量可变型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CN1221073A (zh) * 1997-12-24 1999-06-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用于压缩机的滑油回收装置
EP1167759A1 (en) * 1999-03-26 2002-01-0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N1966978A (zh) * 2005-11-16 2007-05-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辆用制冷回路的控制装置、容量可变型压缩机以及容量可变型压缩机用控制阀
CN101124405A (zh) * 2005-02-24 2008-02-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容量控制阀
JP2009162204A (ja) * 2008-01-10 2009-07-23 Calsonic Kansei Corp 斜板式コンプレッサ
JP2012217572A (ja) * 2011-04-07 2012-11-12 Morita Mfg Co Ltd 制御装置、及び当該制御装置を備えたx線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0972A (ja) * 1988-01-25 1989-08-01 Nippon Soken Inc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JP3582284B2 (ja) * 1997-03-13 2004-10-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冷凍回路及び圧縮機
JP4149558B2 (ja) 1998-03-27 2008-09-1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の容量制御弁
JP3583951B2 (ja) * 1999-06-07 2004-11-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制御弁
JP2001221158A (ja) * 1999-11-30 2001-08-1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制御弁
JP4162419B2 (ja) * 2002-04-09 2008-10-0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2005307817A (ja) * 2004-04-20 2005-11-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容量制御装置
JP2006097665A (ja) * 2004-06-28 2006-04-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容量制御弁
JP4352087B2 (ja) * 2007-12-26 2009-10-2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の容量制御弁
JP2009203888A (ja) * 2008-02-28 2009-09-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5181808B2 (ja) * 2008-04-28 2013-04-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容量制御機構
JP5424397B2 (ja) * 2009-12-04 2014-02-26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制御弁及び制御弁を備えた斜板式可変容量圧縮機
JP2011149377A (ja) 2010-01-23 2011-08-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容量制御弁
JP5182393B2 (ja) * 2011-03-31 2013-04-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5665722B2 (ja) 2011-11-17 2015-02-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制御弁
JP6003547B2 (ja) * 2012-11-05 2016-10-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5870902B2 (ja) * 2012-11-05 2016-03-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6115393B2 (ja) 2013-08-08 2017-04-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5034510A (ja) 2013-08-08 2015-02-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527A (zh) * 1997-01-24 1998-07-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具有改进的旋转斜板支承装置的容量可变型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CN1221073A (zh) * 1997-12-24 1999-06-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用于压缩机的滑油回收装置
EP1167759A1 (en) * 1999-03-26 2002-01-0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N101124405A (zh) * 2005-02-24 2008-02-1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容量控制阀
CN1966978A (zh) * 2005-11-16 2007-05-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辆用制冷回路的控制装置、容量可变型压缩机以及容量可变型压缩机用控制阀
JP2009162204A (ja) * 2008-01-10 2009-07-23 Calsonic Kansei Corp 斜板式コンプレッサ
JP2012217572A (ja) * 2011-04-07 2012-11-12 Morita Mfg Co Ltd 制御装置、及び当該制御装置を備えたx線撮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91014A (ko) 2015-08-07
DE102015101271A1 (de) 2015-07-30
US9518568B2 (en) 2016-12-13
CN104819123A (zh) 2015-08-05
JP2015140785A (ja) 2015-08-03
US20150211502A1 (en) 2015-07-30
KR101659680B1 (ko) 2016-09-26
JP6127994B2 (ja)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9123B (zh)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US9581150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KR101486662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US20140127045A1 (en)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9803628B2 (en) Compressor with drive and tilt mechanisms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a swash plate
CN104712527B (zh) 可变排量斜盘式压缩机
US8439652B2 (en) Suction throttle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ype compressor
CN103807133A (zh)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4755759A (zh) 容量可变型斜盘式压缩机
US20150044065A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KR101707423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4074712B (zh) 可变排量型斜盘式压缩机
CN104595149B (zh) 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KR20200018336A (ko) 피스톤식 압축기
CN104948412A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CN105889017B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CN104295465A (zh)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KR20190114813A (ko) 피스톤식 압축기
CN104632573B (zh) 斜盘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KR101739639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JP6016112B2 (ja) 斜板式圧縮機
JP3744862B2 (ja) 圧縮機
JP2019183835A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JP2015209785A (ja) 圧縮機
JP2014074366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