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5465A -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5465A
CN104295465A CN201410336013.6A CN201410336013A CN104295465A CN 104295465 A CN104295465 A CN 104295465A CN 201410336013 A CN201410336013 A CN 201410336013A CN 104295465 A CN104295465 A CN 104295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ash plate
running shaft
tilt angle
double
mov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60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5465B (zh
Inventor
太田雅树
本田和也
西井圭
山崎佑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95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5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5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54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54Actu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54Actuating elements
    • F04B27/1072Pivot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09Controlled pressure
    • F04B2027/1813Crankcase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该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旋转轴、双头活塞、曲柄室、驱动力传动构件、斜板、可移动本体、控制压力室、以及支承件。控制压力室由可移动本体限定在壳体中。控制压力室使可移动本体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支承件位于斜板上并且由旋转轴支承。驱动力传动构件和可移动本体位于斜板的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处,而支承件位于斜板的第二侧处。驱动力传动构件、可移动本体以及支承件设定斜板相对于旋转轴的倾斜角。

Description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双头活塞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该双头活塞联接至斜板并且以与斜板的倾斜角对应的行程而往复运动。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5-172052描述了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下文中简称为“压缩机”)。参照图13和图14,在上述公报中,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01,该壳体101由缸体102形成;前壳体104,该前壳体104通过设置在前壳体104与缸体102之间的阀板103a而封闭缸体102的前端;以及后壳体105,该后壳体105通过设置在后壳体105与缸体102之间的阀板103b而封闭缸体102的后端。
腔膛102h延伸穿过缸体102的中央部。延伸穿过前壳体104的旋转轴106被设定在腔膛102h中。围绕旋转轴106在缸体102中形成有缸膛107。每个缸膛107容置有双头活塞108。曲柄室102a限定在缸体102中。曲柄室102a容置通过来自旋转轴106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斜板109。斜板109的倾斜角是可改变的。每个双头活塞108通过滑瓦110联接至斜板109。前壳体104包括吸入室104a和排出室104b。后壳体105包括吸入室105a和排出室105b。每个吸入室104a和每个排出室104b与缸膛107中的对应的一个缸膛连通。每个吸入室105a和每个排出室105b与缸膛107中的对应的一个缸膛连通。
在缸体102中的腔膛102h的后部中设置有致动器111。该致动器111容置旋转轴106的后端。旋转轴106的后端在致动器111中相对于致动器111可滑动。致动器111的周边相对于腔膛102h可滑动。在致动器111与阀板103b之间设置有推动弹簧112。该推动弹簧112朝向旋转轴106的末端——即,当在图13中观察时朝向左侧——而推动致动器111。推动弹簧112的迫压力被设定为与曲柄室102a的压力平衡。
腔膛102h从致动器111朝向后部延伸并且通过阀板103b中的孔与形成在后壳体105中的压力调节室117(控制压力室)连通。该压力调节室117通过压力调节回路118与排出室105b连通。在压力调节回路118中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19。压力调节室117的压力对致动器111的运动量进行调节。
在腔膛102h中,在致动器111的前面设置有第一联接本体114,在致动器111与第一联接本体114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113。旋转轴106延伸穿过第一联接本体114。旋转轴106相对于第一联接本体114可滑动。致动器111的可滑动运动使第一联接本体114沿着旋转轴106移动。第一臂114a从第一联接本体114的周边朝向外侧延伸。第一臂114a包括相对于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斜向地延伸的第一导销槽114h。
在腔膛102h中,在斜板109的前面设置有第二联接本体115(驱动力传动构件)。第二联接本体115固定至旋转轴106,以与旋转轴106一体地旋转。第二臂115a在与第一臂114a基本对称的位置处从第二联接本体115的周边朝向外侧延伸。第二臂115a包括相对于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斜向地延伸的第二导销槽115h。
斜板109包括更接近第一联接本体114的后表面和更接近第二联接本体115的前表面。两个第一支承件109a从斜板109的后表面朝向第一臂114a延伸。第一臂114a位于两个第一支承件109a之间。插入穿过第一导销槽114h的第一联接销114p以枢转的方式联接两个支承件109a和第一臂114a。
两个第二支承件109b从斜板109的前表面朝向第二臂115a延伸。第二臂115a位于两个第二支承件109b之间。插入穿过第二导销槽115h的第二联接销115p以枢转的方式联接两个支承件109b和第二臂115a。斜板109通过经由第二联接本体115从旋转轴106所接收的驱动力而旋转。
当减小压缩机100的排量时,压力控制阀119被关闭以降低压力调节室117的压力。因此,曲柄室102a的压力变得比压力调节室117的压力和推动弹簧112的迫压力的总和更高。这使致动器111朝向阀板103b移动,如图13中所示。因此,曲柄室102a的压力朝向致动器111推动第一联接本体114。第一联接本体114的移动在第一导销槽114h引导第一联接销114p时使第一支承件109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支承件109a的旋转在第二导销槽115h引导第二联接销115p时使第二支承件109b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减小了斜板109的倾斜角。因此,减小了双头活塞108的行程,并且减小了压缩机100的排量。
当增大压缩机100的排量时,压力控制阀119被打开以通过压力调节回路118从排出室105b抽吸高压气体(控制气体)并且将高压气体吸入压力调节室117以增大压力调节室117的压力。因此,压力调节室117的压力和推动弹簧112的迫压力的总和变得比曲柄室102a的压力更高。这使致动器111朝向斜板109移动,如图14中所示。因此,致动器111朝向第二联接本体115推动第一联接本体114。第一联接本体114的移动在第一导销槽114h引导第一联接销114p时使第一支承件109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支承件109a的旋转在第二导销槽115h引导第二联接销115p时使第二支承件109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增大了斜板109的倾斜角。因此,增大了双头活塞108的行程,并且增大了压缩机100的排量。以这种方式,致动器111和第一联接本体114形成可移动本体,该可移动本体沿旋转轴106的轴向方向可移动以改变斜板109的倾斜角。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中,每个缸膛107容置双头活塞108中的一个双头活塞。在这种结构中,每个双头活塞在旋转轴106的沿径向方向的外侧处在缸体102中往复运动。这将第二联接本体115、致动器111以及第一联接本体114在缸体102中的位置限制至双头活塞108进行往复运动的区域的径向内侧。另外,压缩机100需要紧凑以配装到车辆中可用的空间中。这限制了缸体102中的可以由第二联接本体115、致动器111以及第一联接本体114占用的区域。因而,理想的是,在缸体102中由第二联接本体115、致动器111以及第一联接本体114所占用的区域被最小化以限制压缩机100的扩大。然而,当致动器111尺寸减小时,斜板109可能不能平稳地改变倾斜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该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在限制压缩机扩大的同时平稳地改变斜板的倾斜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该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旋转轴、双头活塞、曲柄室、驱动力传动构件、斜板、可移动本体、控制压力室以及支承件。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形成壳体。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膛,而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膛。双头活塞容置在第一缸膛和第二缸膛中。双头活塞在第一缸膛和第二缸膛中能够来回地移动。驱动力传动构件容置在曲柄室中且固定至旋转轴。驱动力传动构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斜板容置在曲柄室中。斜板在通过驱动力传动构件接收到来自旋转轴的驱动力时被旋转。斜板以相对于旋转轴的可变化的角度倾斜。斜板联接至双头活塞。双头活塞以根据斜板的倾斜角的行程而来回地移动。可移动本体联接至斜板。可移动本体能够改变斜板的倾斜角。控制压力室由可移动本体限定在壳体中。控制压力室抽吸控制气体,该控制气体改变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以使可移动本体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支承件位于斜板上并且由旋转轴支承。驱动力传动构件和可移动本体位于斜板的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处。支承件位于斜板的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斜板通过驱动力传动构件、可移动本体和支承件由旋转轴支承。斜板相对于旋转轴的倾斜角由驱动力传动构件、可移动本体以及支承件而设定。
根据以下结合以示例的方式图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所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参照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和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的截面侧视图;
图2为示出了图1中的控制压力室、压力调节室、吸入室以及排出室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小倾斜角位置时的截面侧视图;
图4为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大倾斜角位置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5为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小倾斜角位置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6为示出了图1中的斜板的中心的运动的图示;
图7为示出了图1中的斜板的第一端的运动和第二端的运动的图示;
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小倾斜位置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9为示出了图8的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大倾斜位置处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10为示出了图8中的控制压力室的压力与斜板的倾斜角的关系的图示;
图1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12为示出了图11中的控制压力室的压力与斜板的倾斜角的关系的图示;
图13为示出了现有技术示例的可变排量型斜板压缩机的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14为示出了图13的可变排量型斜板压缩机在斜板位于最大倾斜角处时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下文中简称为“压缩机”)被安装在车辆中。
如图1中看到的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分别对应于第一侧(前侧)、第二侧(后侧)、第三侧(上侧)以及第四侧(下侧)。压缩机10包括:壳体11,该壳体11由位于第一侧处的第一缸体12、位于第二侧处的第二缸体13、联接至第一缸体12的前壳体14以及联接至第二缸体13的后壳体15形成。第一缸体12和第二缸体13彼此联接。
在前壳体14与第一缸体1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在后壳体15与第二缸体1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
在前壳体14与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之间限定有吸入室14a和排出室14b。排出室14b位于吸入室14a的径向外侧处。在后壳体15与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之间限定有吸入室15a和排出室15b。后壳体15包括压力调节室15c。该压力调节室15c位于后壳体15的中央部处。吸入室15a位于压力调节室15c的径向外侧处。排出室15b位于吸入室15a的径向外侧处。排出通道(未示出)连接排出室14b和排出室15b。排出通道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未示出)。
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包括吸入口16a和排出口16b,其中,吸入口16a与吸入室14a连通,排出口16b与排出室14b连通。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包括吸入口17a和排出口17b,其中,吸入口17a与吸入室15a连通,排出口17b与排出室15b连通。吸入口16a和吸入口17a中的每个吸入口包括吸入阀机构(未示出),并且排出口16b和排出口17b中的每个排出口包括排出阀机构(未示出)。
旋转轴21被保持成能够在壳体11中旋转。旋转轴21包括插入到延伸穿过第一缸体12的轴孔12h中的前端部。旋转轴21的前端部位于壳体11的前侧处且由旋转轴21的沿轴线L的方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靠近前端的部分限定。旋转轴21的前端位于前壳体14中。此外,旋转轴21包括插入到延伸穿过第二缸体13的轴孔13h中的后端部。旋转轴21的后端部位于壳体11的后侧处且由旋转轴21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靠近后端的部分限定。旋转轴21的后端位于压力调节室15c中。
旋转轴21的前端部在轴孔12h中通过第一缸体12被支承为可旋转。旋转轴21的后端部在轴孔13h中通过第二缸体13被支承为可旋转。在前壳体14与旋转轴21之间设置有唇形密封型的轴密封件22。
第一缸体12和第二缸体13在壳体11中限定曲柄室24。该曲柄室24容置通过来自旋转轴21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斜板23。斜板23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可倾斜。斜板23包括插入孔23a,旋转轴21可以插入穿过该插入孔23a。斜板23包括位于中心O的上侧处的上半部和位于中心O的下侧处的下半部。
第一缸体12包括围绕旋转轴21形成的第一缸膛12a。图1仅示出一个第一缸膛12a。每个第一缸膛12a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第一缸膛12a。此外,每个缸膛12a通过吸入口16a与吸入室14a连通并且通过排出口16b与排出室14b连通。第二缸体13包括围绕旋转轴21形成的第二缸膛13a。图1仅示出一个第二缸膛13a。每个第二缸膛13a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第二缸膛13a。此外,每个第二缸膛13a通过吸入口17a与吸入室15a连通并且通过排出口17b与排出室15b连通。第一缸膛12a和第二缸膛13a中的对应的缸膛在压缩机10的前部和后部处被配对。双头活塞25容置在成对的第一缸膛12a和第二缸膛13a中的每个缸膛中,以能够沿压缩机10的轴向方向来回地移动。
两个滑瓦26将每个双头活塞25联接至斜板23的外周部。滑瓦26将斜板23的旋转——斜板23通过旋转轴21而旋转——转换成双头活塞25的线性往复运动。双头活塞25和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在每个第一缸膛12a中限定第一压缩室20a。双头活塞25和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在每个第二缸膛13a中限定第二压缩室20b。
第一缸体12包括第一大直径孔12b,该第一大直径孔12b与轴孔12h连通并且具有比轴孔12h更大的直径。第一大直径孔12b与曲柄室24连通。曲柄室24和吸入室14a通过吸入通道12c连通,该吸入通道12c延伸穿过第一缸体12和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
第二缸体13包括第二大直径孔13b,该第二大直径孔13b与轴孔13h连通并且具有比轴孔13h更大的直径。第二大直径孔13b与曲柄室24连通。曲柄室24和吸入室15a通过吸入通道13c连通,该吸入通道13c延伸穿过第二缸体13和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
第二缸体13的周向壁包括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的入口13s。制冷剂气体通过入口13s被抽吸到曲柄室24中。然后,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通道12c和吸入通道13c被抽吸到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中。以这种方式,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以及曲柄室24形成吸入压力区域。该压力遍及吸入压力区域是大致相等的。
环形凸缘21f在第一大直径孔12b中从旋转轴21突出。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在凸缘21f与第一缸体12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27a。
环形驱动力传动构件31在凸缘21f与斜板23之间固定至旋转轴21。该驱动力传动构件31与旋转轴21一体地旋转。驱动力传动构件31包括环形主体31a和两个臂31b,所述两个臂31b从主体31a的端面朝向斜板23突出。限定导引表面31c的底部在两个臂31b之间延伸。
突出部23c从斜板23的上半部朝向驱动力传动构件31突出。突出部23c位于两个臂31b之间。突出部23c能够在两个臂31b之间沿着导引表面31c移动。突出部23c包括能够在导引表面31c上滑动的末端部。突出部23c和导引表面31c相配合以允许斜板23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倾斜。两个臂31b将驱动力从旋转轴21传递至突出部23c。这使斜板23旋转。当使斜板23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倾斜时,突出部23c的末端部在导引表面31c上滑动。
在凸缘21f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之间设置有可移动本体32。该可移动本体32为管状的并且具有封闭的端部。此外,可移动本体32能够相对于驱动力传动构件3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在双头活塞25沿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的内侧处的区域中容置在第一缸体12与第二缸体13中。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斜板23的前侧处。
可移动本体32包括环形端部32a和管状部32b。该端部32a包括插入孔32e,旋转轴21插入穿过该插入孔32e。管状部32b从端部32a的外周边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覆盖旋转轴21。当管状部32b的内周面321b沿着驱动力传动构件31的主体31a的外周面311a滑动时,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可移动本体32能够与旋转轴21一体地旋转。密封件33对管状部32b的内周面321b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的主体31a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凸出部32f从端部32a突出,在端部32a处,旋转轴2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朝向驱动力传动构件31插入。凸出部32f的内周面包括环形保持槽32d。该保持槽32d接纳对插入孔32e的壁与旋转轴2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件34。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限定控制压力室35。
旋转轴21包括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内通道21a。该第一轴内通道21a包括开口至压力调节室15c的后端。此外,旋转轴21包括沿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内通道21b。该第二轴内通道21b包括与第一轴内通道21a的末端连通的后端。控制压力室35和压力调节室15c通过第一轴内通道21a和第二轴内通道21b连通。
如图2中所示,压力调节室15c和吸入室15a通过泄放通道36连通。该泄放通道36包括使流动通过泄放通道36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节流的节流口36a。压力调节室15c和排出室15b通过气体供给通道37连通。在气体供给通道37中设置有电磁控制阀37s。控制阀37s能够基于吸入室15a的压力来调节气体供给通道37的开度。控制阀37s对流动通过气体供给通道37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
通过将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室15b穿过气体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抽吸到控制压力室35中并且通过将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穿过第二轴内通道21b、第一轴内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以及泄放通道36排出到吸入室15a中来调节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的压力差使可移动本体32相对于驱动力传动构件3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因而,抽吸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使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
如图1中所示,联接部32c从可移动本体32的管状部32b的末端朝向斜板23突出。联接部32c包括长形的插入孔32h,圆柱状销41能够插入到该长形的插入孔32h中。此外,斜板23的下半部包括圆形插入孔23h,销41能够插入到该圆形插入孔23h中。销41被配装至插入孔23h并且由斜板23抑制。销41将联接部32c联接至斜板23的下半部。销41被配装到插入孔23h中并且保持在斜板23上。销41被保持成能够在插入孔32h中移动。
在斜板23的后表面——即,斜板23的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相反的端面——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构件42。管状构件42包括与斜板23的插入孔23a连通的贯通孔42h。管状构件42包括在贯通孔42h中敞开的两个插入孔42a。圆柱状邻接销43插入穿过两个插入孔42h。邻接销43桥接贯通孔42h的不同壁部,以便延伸越过贯通孔42h的内部。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后侧处。
旋转轴21包括导引表面44,该导引表面44在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引导邻接销43。该邻接销43在导引表面44上滑动和移动。导引表面44线性地倾斜以在距离斜板23更远的位置处接近旋转轴21的轴线L。
在压缩机10中,控制阀37s的开度的减小减少了从排出室15b穿过气体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抽吸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穿过第二轴内通道21b、第一轴内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以及泄放通道36排出至吸入室15a导致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接近吸入室15a的压力。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力差的减小使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使得端部32a接近驱动力传动构件31。
参照图3,销41在插入孔32h内侧移动,使得突出部23c在导引表面31c上接近旋转轴21。此外,邻接销43沿着导引表面44移动以接近旋转轴21的轴线L。因此,斜板23的下半部移动离开驱动力传动构件31。这减小了斜板23的倾斜角。因而,减小了双头活塞25的行程并且减小了压缩机10的排量。
控制阀37s的开度的增大增加了从排出室15b穿过气体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抽吸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因而,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接近排出室15b的压力。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力差的增大使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使得端部32a移动离开驱动力传动构件31。
参照图1,销41在插入孔32h中移动,并且突出部23c在导引表面31c上移动离开旋转轴21。此外,邻接销43沿着导引表面44移动离开旋转轴21的轴线L。因此,斜板23的下半部朝向驱动力传动构件31而移动。这增大了斜板23的倾斜角。因而,增大了双头活塞25的行程并且增大了压缩机10的排量。以这种方式,通过允许可移动本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斜板23的倾斜角根据控制压力室35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参照图4,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θmax对应的位置处时,邻接销43由导引表面44引导,使得斜板23的中心O与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参照图5,当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邻接销43由导引表面44引导,使得斜板23的中心O位于从旋转轴21的轴线L朝向邻接销43处,即,位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轴21的轴线L的下侧处。以这种方式,导引表面44的坡度角设定成使得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θmax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与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并且当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位于从旋转轴21的轴线L朝向邻接销43。
现在将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描述。
参照图4,每个双头活塞25产生作用在压缩机10中的斜板23上的压缩反作用力P1和压缩反作用力P2。压缩反作用力P1和压缩反作用力P2作用在斜板23上以改变斜板23的倾斜角。当斜板23的倾斜角位于最大倾斜角θmax与最小倾斜角θmin之间时,压缩反作用力P1比压缩反作用力P2更大。斜板23倾向于在接收到压缩反作用力P1和压缩反作用力P2时沿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如图4中看到的上方向)移动。此处,来自斜板23的力F1经由邻接销43作用在旋转轴21的导引表面44上。以这种方式,邻接销43用作通过旋转轴21支承的支承件。
在旋转轴21的外表面上,导引表面44接触斜板23。然而,旋转轴21的除了导引表面44之外的表面不接触斜板23。插入孔23a的壁表面包括位于朝向导引表面44的部分231a。插入孔23a形成为使得部分231a不接触旋转轴21。如图4和图5中所示,当斜板23具有介于最大倾斜角θmax与最小倾斜角θmin之间的任何倾斜角时,部分231a不接触旋转轴21。斜板23通过驱动力传动构件31、可移动本体32以及邻接销43由旋转轴21支承。斜板23相对于旋转轴21的倾斜角由驱动力传动构件31、可移动本体32以及邻接销43而设定。
由于力的平衡,作用在旋转轴21的导引表面44上的力F1的反作用力F2从导引表面44通过邻接销43作用在斜板23上。现在将对绕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联接的部分,即,突出部23c和导引表面31c接触的部分,起作用的转矩进行讨论。当作用有反作用力F2的部分变得更接近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联接的部分时,反作用力F2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后侧处。即,邻接销43和驱动力传动构件31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侧上。这尽可能地将作用有反作用力F2的部分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联接的部分离开。此外,在力绕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的联接部作用在斜板23上时反作用力F2被最小化。因而,平稳地改变了斜板23的倾斜角。
此外,在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一侧上,并且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位于斜板23的相对的侧上。因而,与当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前侧处时相比,部件可以以分散的方式布置。这允许减小在双头活塞25往复运动的区域的径向内侧处由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所占用的区域。
此外,邻接销43位于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分离的部分中。这确保了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可以设置有邻接销43的区域。因而,邻接销43在很大程度上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的联接部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板23的上端在斜板23的上半部中位于距离轴线最远处。更具体地,斜板23的上端为斜板23的相对于旋转轴21位于邻接销43的相对侧上且外径最大的部分。距离H1为斜板23的上端与旋转轴21的轴线L之间的距离。斜板23的下端在斜板23的下半部位于距离轴线最远处。更具体地,斜板23的下端为外径最大且相对于旋转轴21在与邻接销43同侧处位于斜板23的下半部上的部分。距离H2为斜板23的下端与旋转轴21的轴线L之间的距离。距离H1和距离H2的变化改变了斜板23的倾斜角。
在图6中,实线L10示出了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斜板23的中心O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运动。
现在将对邻接销43在如下情形下对导引表面44进行导引的示例进行讨论,即: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位置θmax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位于旋转轴21的轴线L上方,换言之,在邻接销43的相对侧处;并且当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位置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和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斜板23的中心O朝向上侧很大程度地与旋转轴21的轴线L分离。
这导致了斜板23的上端与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比斜板23的下端与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更大。因此,当斜板23的上端与轴线L最大程度地分离时,斜板23可能干涉双头活塞25。因而,为了避免斜板23与每个双头活塞25之间的干涉,在双头活塞25中靠近斜板23需要形成有切口部(凹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销43通过导引表面44来导引,使得: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θmax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与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并且当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位于轴线L的下侧处,即朝向邻接销43。因而,如图6中的实线L10所示,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斜板23的中心O并未朝着上侧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极大地分离。
在图7中,实线L11指示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距离H1的变化,并且虚线L12示出了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距离H2的变化。
如图7中所示,距离H1的最大值(斜板23的上端与旋转轴21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与距离H2的最大值(斜板23的下端与旋转轴21的轴线L之间的最大距离)均为Hx并且是相同的。这消除了在每个双头活塞25中靠近斜板23形成切口部的需要。
第一实施方式具有下面所描述的优点。
(1)邻接销43接收从旋转轴21作用在对斜板23上的反作用力F2。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后侧处。即,邻接销43和驱动力传动构件31设置在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因而,当来自旋转轴21的反作用力F2作用在斜板23上时,作用有反作用力F2的部分尽可能远地与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的联接部分离。当考虑到绕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斜板23的联接部施加至斜板23的力的力矩平衡时,可以最小化作用在斜板23上的反作用力F2。因而,可以平稳地改变斜板23的倾斜角。此外,邻接销43设置在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关于斜板23的相对侧上。因此,与当邻接销43位于斜板23的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的前侧处时相比,在双头活塞25往复运动的区域的径向内侧处由驱动力传动构件31和可移动本体32所占用的区域可以在尺寸上减小。因此,斜板23的倾斜角在限制压缩机10的尺寸增大的同时可以被顺利地改变。
(2)旋转轴21包括导引表面44,该导引表面44在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引导邻接销43。导引表面44形成为引导邻接销43,使得: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θmax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与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并且当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定位成与旋转轴的轴线L相比更接近邻接销43。因而,当斜板23的倾斜角被改变时,斜板23的中心O不会很大程度地离开旋转轴21的轴线L而朝向关于旋转轴21与邻接销43的相对的一侧而移动。这消除了在每个双头活塞25中形成切口部的需要,以避免斜板23与双头活塞25的干涉。此外,可以确保双头活塞25的强度。
第二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8至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下文的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将不对这些部件进行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8和图9,导引表面44包括斜坡44a,该斜坡44a引导邻接销43,使得当可移动本体32沿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的方向移动时,邻接销43移动离开旋转轴21的轴线L。斜坡44a包括以弓形方式弯曲的部分,使得斜坡44a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坡度角逐渐减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斜坡44a的坡度角沿着旋转轴21的轴线L从后侧至前侧逐渐减小。
现在将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邻接销43和斜坡44a的接触部中,来自斜板23的力F3通过邻接销43沿斜坡44a的法线方向作用在斜坡44a上。在斜坡44a和邻接销43的接触部中,由于力的平衡,来自斜坡44a的作为力F3的反作用力的力F4通过邻接销43作用在斜板23上。力F4被分成力F4y和力F4x,其中,力F4y在垂直于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方向的方向(竖向方向)上施加,力F4x沿着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方向(水平方向)施加。
当在斜板23的倾斜角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情形下控制斜板23的倾斜角时,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接近吸入压力。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并未变得低于吸入压力。因此,如果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低于吸入压力,则斜板23不能够具有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倾斜角。
参照图8,力F4x从斜坡44a通过邻接销43和斜板23被传递至可移动本体32。当可移动本体32在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传递至可移动本体32的力可能会妨碍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因而,可移动本体32不可能被移动,除非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增大至相对高的值。
在图10中,实线L13示出了在图8中图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与斜板23的倾斜角的关系。此外,在图10中,虚线L14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与斜板23的倾斜角的关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导引表面44线性地倾斜以在距离斜板23的较远的位置处接近旋转轴21的轴线L。
当斜板23的倾斜角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时,第二实施方式的力F4x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相似的力——即,在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方向上施加的作用在导引表面44和邻接销43的接触部上的力——更大。因此,如图10中所示,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高于吸入压力。因此,斜板23能够具有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倾斜角。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构型提高了斜板23的可控性。
当斜板23在斜板23的倾斜角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情形下控制斜板23的倾斜角时,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接近排出压力。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并未变得高于排出压力。因此,如果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高于排出压力,则斜板23不能够具有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倾斜角。
如图8和图9所示,斜坡44a的坡度角逐渐减小。因而,如图9所示,当可移动本体32在斜板23的坡度角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力F4x减小。因此,当可移动本体32在斜板23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妨碍可移动本体32的移动的力变小。这允许可移动本体32移动,即使当用于使可移动本体32移动的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相对小时亦是如此。
当斜板23的倾斜角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时,第二实施方式的力F4x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类似的力——即,作用在导引表面44和邻接销43的接触部上的在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方向上施加的力——更小。因此,如图10中所示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低于排出压力。因此,斜板23能够具有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倾斜角。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构型提高了斜板23的可控性。
因此,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和优点(2)之外,第二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3)导引表面44包括斜坡44a,该斜坡44a在可移动本体32沿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引导邻接销43离开旋转轴21的轴线L。当可移动本体32沿斜板23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移动时,斜坡44a的坡度角在邻接销44与斜坡44a之间的接触部处逐渐减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当斜板23具有最小倾斜角θmin时在邻接销43与斜坡44a之间的接触部处斜坡44a的坡度角增大。在该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力F4x增大。力F4x从斜坡44a通过邻接销43和斜板23传递至可移动本体32。传递至可移动本体32的力F4x在使可移动本体32沿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妨碍可移动本体32的移动。因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移动本体32不可以被移动,除非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增大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因此,如图10所示,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小倾斜角θmin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高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必要压力。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倾斜部44a的倾斜角的调节使得能够改变允许斜板23具有预期倾斜角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克服了由于用于压缩机的结构性构件的设计条件而引起的影响,这些设计条件在确定允许斜板23具有预期倾斜角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时将会被加以考虑。第二实施方式提高了压缩机设计上的灵活性。
(4)当可移动本体32在斜板23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斜坡44a的坡度角在邻接销43与斜坡44a之间的接触部分处逐渐减小。这在可移动本体32沿斜板23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移动时,减小了作用在斜坡44a与邻接销43之间的接触部上的力F4x。因此,当可移动本体32在斜板23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上移动时,可以减小妨碍可移动本体32的移动的力。这减小了允许可移动本体32的运动的控制压力室35中的必要压力。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当斜板23具有最大倾斜角θmax时在邻接销43与斜坡44a之间的接触部处斜坡44a的坡度角减小。因此,如图10所示,允许斜板23具有接近最大倾斜角θmax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被设定为低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必要压力。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倾斜部44a的倾斜角的调节使得能够改变允许斜板23具有预期倾斜角的控制压力室35的必要压力。
(5)在双头活塞25被容置在第一缸膛12a和第二缸膛13a中以能够来回移动的常规结构中,当改变斜板23的倾斜角时,尽管第二压缩室20b的死容积未大幅地增加,但是死容积增加了一定程度。第二压缩室20b的死容积指双头活塞25与第二阀口形成本体17之间的间隙。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斜坡44a的形状允许斜板23的位置沿轴向方向移动。因而,即使当斜板23的倾斜角改变时,根据斜坡44a的形状,第二压缩室20b的死容积可以保持固定。即,死容积可以通过为斜坡44a设定适当的形状来进行调节。
第三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1和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此后的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将不对这些部件进行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1,导引表面31c以弓形方式弯曲成向外且朝向斜板23凸出。更具体地,导引表面31c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坡度角在导引表面31c的前位置与后位置之间不同。因而,斜板23的倾斜角根据导引表面31c的坡度角而改变。
现在将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双头活塞25被容置在第一缸膛12a和第二缸膛13a中以能够来回地移动的结构中,来自双头活塞25的压缩反作用力P1和压缩反作用力P2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
此外,在双头活塞25被容置在第一缸膛12a和第二缸膛13a中以能够来回地移动的结构中,当斜板23的倾斜角减小时,第一压缩室20a的死容积增大。第一压缩室20a的死容积指双头活塞25与第一阀口形成本体16之间的间隙。在第二压缩室20b中,在无需大幅地增大死容积的情况下,执行排出行程。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大倾斜角θmax减小时,第一压缩室20a的死容积增大。因而,当第一压缩室20a处于吸入行程时,再膨胀时间被延长以用于将第一压缩室20a的压力减小至吸入压力。这增大了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
当斜板23的倾斜角减小至预定倾斜角θx时,第一压缩室20a的死容积变成预定尺寸。这里,第一压缩室20a的压力未达到排出压力。因而,制冷剂气体不再从第一压缩室20a排出。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预定倾斜角θx减小至最小倾斜角θmin时,制冷剂气体既不被排出也不被吸入,并且重复制冷剂气体的压缩和膨胀。这减小了通过第一压缩室20a的压力按压双头活塞25的力,因此又减小了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
在图12中,虚线L15示出了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与斜板23的倾斜角的关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导引表面31c被线性地倾斜,并且导引表面31c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坡度角被固定。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改变至预定倾斜角θx时,由于第一压缩室20a中制冷剂气体的再膨胀,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是相对小的。因而,如图12中所示,为了将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至预定倾斜角θx,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仅需要被增大(以虚线L15中从点O到点P的状态)。
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预定倾斜角θx改变至最小倾斜角θmin时,当斜板23的倾斜角为预定倾斜角θx时,由于第一压缩室20a中制冷剂气体的再膨胀,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为最大。
更具体地,当斜板23的倾斜角为预定倾斜角θx时,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的压缩反应力P1和压缩反应力P2以及由第一压缩室20a中的制冷剂气体的再膨胀产生的力的合力为最大。
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预定倾斜角θx增大至最大倾斜角θmax时,第一压缩室20a的死容积减小。这减小了由第一压缩室20a中制冷剂气体的再膨胀所产生的力。
在斜板23的倾斜角为预定倾斜角θx时,控制压力室35的保持斜板23的倾斜角的压力为最大。当斜板23的倾斜角从预定倾斜角θx增大至最大倾斜角θmax时,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减小(以虚线L1中点P至点Q的状态)。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控制压力室35的将斜板23的倾斜角从预定倾斜角θx增大至最大倾斜角θmax所需的压力和控制压力室35的将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至预定倾斜角θx所需的压力取相同的值并且存在于范围Z1中。因而,难以精确地控制斜板23的倾斜角。
如图11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板23的坡度角被调节以在导引表面31c和突出部23c的接触部处接收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于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这减小了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因而,如图12中由实线L16所示,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仅需要被升高以将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至最大倾斜角θmax。
因此,除了优点(1)和优点(2)之外,第三实施方式具有下面所描述的优点。
(6)导引表面31c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坡度角在导引表面31c上的前位置与后位置之间不同。因而,斜板23的倾斜角根据导引表面31c的坡度角而改变。导引表面31c相对于旋转轴21的轴线的坡度角被改变,以接收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进而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这减小了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板23上以减小斜板23的倾斜角的力。因而,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仅需要被升高以将斜板23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θmin增大至最大倾斜角θmax。
(7)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导引表面31c的形状允许斜板23的轴向位置被改变。因而,即使当斜板23的倾斜角被改变时,根据导引表面31c的形状,第二压缩室20b的死容积仍可以保持固定。换言之,死容积可以通过为导引表面31c设定适当的形状来进行调节。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特别地,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如下形式实施。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导引表面44可以改变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斜坡44a。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引表面31c可以改变成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引表面31c。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邻接销43可以由导引表面44引导,使得当斜板23位于与最大倾斜角θmax对应的位置处以及斜板23位于与最小倾斜角θmin对应的位置处时,斜板23的中心O和旋转轴21的轴线彼此一致。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附图中的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在需要时可以被改变。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斜板23的上端位于在斜板23的上半部中距离的轴线最远的位置处。然而,在斜板23的上半部中距离轴线最远的位置不是必须为斜板23的上端。此外,斜板23的下端位于在斜板23的下半部中距离轴线最远的位置处。然而,在斜板23的下半部中距离轴线最远的位置并不是必须为斜板23的下端。
本示例和本实施方式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方案内进行修改。

Claims (4)

1.一种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包括:
形成壳体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包括第一缸膛,并且所述第二缸体包括第二缸膛;
旋转轴;
双头活塞,所述双头活塞容置在所述第一缸膛和所述第二缸膛中,其中,所述双头活塞能够在所述第一缸膛和所述第二缸膛中来回地移动;
曲柄室;
驱动力传动构件,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容置在所述曲柄室中并且固定至所述旋转轴,其中,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能够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
斜板,所述斜板容置在所述曲柄室中,其中,所述斜板在通过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接收到来自所述旋转轴的驱动力时被旋转,所述斜板以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能够变化的角度倾斜,所述斜板联接至所述双头活塞,并且所述双头活塞以根据所述斜板的倾斜角的行程而来回地移动;
可移动本体,所述可移动本体联接至所述斜板,其中,所述可移动本体能够改变所述斜板的所述倾斜角;
控制压力室,所述控制压力室由所述可移动本体限定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控制压力室吸入控制气体,所述控制气体改变所述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以使所述可移动本体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及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斜板上并且由所述旋转轴支承,其中
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和所述可移动本体位于所述斜板的沿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处,
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斜板的沿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
所述斜板通过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本体以及所述支承件由所述旋转轴支承,以及
所述斜板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倾斜角通过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本体以及所述支承件而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其中
所述旋转轴包括导引表面,所述导引表面在所述斜板的所述倾斜角改变时对所述支承件进行导引,
所述导引表面对所述支承件进行导引,使得当所述斜板以最大倾斜角倾斜时,所述斜板的中心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彼此一致,以及
所述导引表面对所述支承件进行导引,使得当所述斜板以最小倾斜角倾斜时,所述斜板的中心定位成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朝向所述支承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其中,
所述导引表面包括斜坡,所述斜坡在所述可移动本体沿所述斜板的所述倾斜角从所述最小倾斜角增大的方向移动时引导所述支承件离开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
所述斜坡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可移动本体沿增大所述斜板的所述倾斜角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斜坡的坡度角在所述支承件与所述斜坡接触的部分中逐渐减小;以及
所述斜坡的所述坡度角为所述斜坡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其中,
所述斜板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突出,
所述驱动力传动构件包括导引表面,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导引表面滑动,
所述导引表面构造成具有坡度角,所述坡度角在所述斜板的所述倾斜角改变时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导引表面接触的部分中变化,以及
所述导引表面的所述坡度角为所述导引表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的角度。
CN201410336013.6A 2013-07-16 2014-07-15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5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7760 2013-07-16
JP2013147760A JP6032146B2 (ja) 2013-07-16 2013-07-16 両頭ピストン型斜板式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5465A true CN104295465A (zh) 2015-01-21
CN104295465B CN104295465B (zh) 2016-10-19

Family

ID=5213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0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5465B (zh) 2013-07-16 2014-07-15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77552B2 (zh)
JP (1) JP6032146B2 (zh)
KR (1) KR101633983B1 (zh)
CN (1) CN104295465B (zh)
DE (1) DE10201421370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434A (ja) * 2014-11-27 2016-06-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KR101926923B1 (ko) 2016-11-02 2018-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컴프레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8577A (en) * 1977-06-09 1978-08-2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4963074A (en) * 1988-01-08 1990-10-16 Nippondenso Co., Ltd.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CN1082150A (zh) * 1992-05-08 1994-02-16 三电有限公司 有可变位移式机构的旋转斜盘型压缩机
CN1031008C (zh) * 1991-12-18 1996-02-14 三电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容量机构的摆盘式压缩机
JP2010090783A (ja) * 2008-10-07 2010-04-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KR20130025094A (ko) * 2011-09-01 2013-03-11 학교법인 두원학원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6423A (en) * 1986-09-02 1989-12-12 Nippon Soken, Inc.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US4763441A (en) 1987-05-27 1988-08-16 Ring Around Products, Inc. Process for form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seed assemblages capable of growing F1 hybrid and restorer soybean plants
DE68900077D1 (de) * 1988-03-02 1991-06-13 Nippon Denso Co Taumelscheibenkompressor mit veraenderbarer foerderleistung.
JP2846096B2 (ja) * 1990-10-10 1999-01-13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JPH07310653A (ja) 1994-05-12 1995-11-28 Sanden Corp 斜板式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2000161207A (ja) 1998-11-24 2000-06-13 Denso Corp 可変容量斜板型圧縮機
EP1167760B1 (en) 2000-06-19 2008-10-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KR100792495B1 (ko) * 2007-02-07 2008-01-10 학교법인 두원학원 사판식 압축기에서의 구동축과 사판의 연결구조
CN104755759B (zh) 2012-11-05 2016-12-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容量可变型斜盘式压缩机
JP5870902B2 (ja) 2012-11-05 2016-03-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8577A (en) * 1977-06-09 1978-08-2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4963074A (en) * 1988-01-08 1990-10-16 Nippondenso Co., Ltd.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CN1031008C (zh) * 1991-12-18 1996-02-14 三电有限公司 具有可变容量机构的摆盘式压缩机
CN1082150A (zh) * 1992-05-08 1994-02-16 三电有限公司 有可变位移式机构的旋转斜盘型压缩机
JP2010090783A (ja) * 2008-10-07 2010-04-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KR20130025094A (ko) * 2011-09-01 2013-03-11 학교법인 두원학원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33983B1 (ko) 2016-06-27
DE102014213702B4 (de) 2017-11-16
KR20150009451A (ko) 2015-01-26
JP6032146B2 (ja) 2016-11-24
US20150023810A1 (en) 2015-01-22
DE102014213702A1 (de) 2015-01-22
US9677552B2 (en) 2017-06-13
JP2015021396A (ja) 2015-02-02
CN104295465B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4319B1 (en) Double-headed piston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EP1731763B1 (en) Displacement control valve of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KR101607711B1 (ko)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EP2728182A2 (en)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9309875B2 (en)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KR101707423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4595149B (zh) 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4295465A (zh) 双头活塞型斜板压缩机
KR101581740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1777183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EP2784318B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compressor
WO2014157311A1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KR101735176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4948419A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KR20110084014A (ko) 사판식 압축기용 사판 경사도 조절 메커니즘 및 사판식 압축기
JP2017160887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8162743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6160891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8155227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6121667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6156335A (ja) 斜板式圧縮機
CN104948415A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